煤矿产业投资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5: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煤矿产业投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煤矿产业投资

篇1

关键词:工业旅游;煤矿产业遗迹;开发保护;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192-02

一、工业旅游及煤矿产业遗迹的内涵

(一)工业旅游

对于工业旅游内涵的认识,按照不同的角度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强调工业旅游的形式,它是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它以工业企业的厂区、生产线、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产品等为主要吸引物,活动范围一般限于工业企业之内。”二是强调工业旅游的内容,如人们对工业景观、生产流水线、工艺流程及劳动场面的参观、学习,加深认识了解的过程。”三是侧重工业旅游的目的,把现有的工厂、企业、公司及在建工程等工业场所作为旅游客体的一种专项旅游。通过让游客了解工业生产与工程操作等全过程,获取科学知识,满足旅游者精神需求和行、吃、住、游等基本旅游享受,能提供集求知、购物、观光等多方面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产品。”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工业旅游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工业资源为吸引物,通过企业对资源进行整合或二次开发,突出工业资源的吸引力,将其转化为旅游资源,并以满足旅游需求、提高企业综合效益。

(二)煤矿产业遗迹

通常煤矿产业的生产是由探、采、选、冶和加工等活动组成,即便是矿产地被废弃,这些活动还是会留有痕迹。这些历史遗留的痕迹和矿产地的遗址就构成了煤矿产业遗迹。其在科学研究与考察、教育和观赏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价值。广义上的煤矿产业遗迹属于地质遗迹的范畴,根据其兼具自然景观和人文价值的特点, 煤矿产业遗迹在种类上能够分成6 种,即矿业开发史籍、矿业生产遗址、矿业活动遗址、矿业制品、矿业地质遗迹以及人文景观。根据对于工业旅游的概述,煤矿产业遗迹可以作为工业旅游的一个项目进行开发。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矿区工业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应放在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上。因此,笔者认为矿区工业旅游是指通过保护和利用矿区采矿机器、生产设备、厂房建筑等等,改造成一种能够吸引现代人了解矿区历史和文化,并结合矿区所在地及周边的自然人文环境,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新方式。目前,矿山地区正在积极寻求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矿区工业旅游资源开发的提出,对矿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国内外矿业遗迹开发与保护的现状

国外很早就开始研究煤矿产业遗迹景观资源的保护了,在初始阶段,煤矿产业遗迹被纳入文化遗产之中而得到保护,并被开发成为了国家公园或者地质公园。如德国埃森的关税同盟煤矿,因丧失竞争优势而关闭,1989年由州政府的资产收购机构和埃森市政府共同组建的管理公司规划,保留了20座有较高价值的建筑物,发展工业旅游。整个项目建成后,每年有组织的旅游者10万人光顾这里,而自发来这里的游客更多达50万。如美国和加拿大,这些发达国家保护煤矿产业遗迹景观资源的方式就是将其开发成了国家公园,当然还有其他的保护形式,如设立“矿山公园”。到现在为止,用来收录人类文化遗产的《世界遗产名录》中记载了8个矿业遗迹。国外将矿业遗迹景观资源开发成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 将矿产遗迹融入到了矿山的优美环境之中,使得历史与自然和谐统一,不仅满足了游客的观光需求,同时又兼备科研和考察的价值。我国的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就是以单一的采矿业为主,其产品的层次不高,当储藏量有限的煤矿等矿产资源被采掘枯竭的时候,大部分煤矿将面临发展停滞甚至衰退的问题。根据这个问题,国土资源部给出了解决方案,并下发了相关的通知,要求必须站在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建设矿山公园,将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景观融为一体,做到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的和谐统一。矿山公园是一个特定的区域,其主体是矿业景观资源的展示,同时兼备历史内涵和科考价值。

三、矿业遗迹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对策

(一)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矿业遗迹保护体系

在我国很多矿区都是施行先开采后治理的原则,一部分珍贵的遗迹遗址都永远的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那么,保护目前仅存的矿业遗迹已经刻不容缓。首先,应该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煤矿产业遗迹的调查,对登记在册的遗迹进行评估、建档和旅游规划,根据各地方实际情况进行分级保护和适当开发;其次,构建一套类型齐全、建设规范、管理有序的煤矿产业保护体系;最后,应该做到先规划后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大力宣传对遗迹的各项保护措施和手段, 同时向大众普及遗迹保护知识,让所有人从我做起,自觉成为“遗迹保护大使”。

(二)加强科学研究, 提高矿业遗迹的科学价值

在对景观资源进行开发前, 必须要学会对其进行科学的研究。在这一点上, 可以多学习一些国外的先进技术,多与国际学术进行沟通,然后结合遗迹的实际情况,给出最合理的分析和建议。同时,也可以将我国已经开发成功的并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煤矿企业遗迹旅游开发和保护的经验推向国际社会,和世界上所有的人一起分享。例如四川省嘉阳煤矿的“老爷火车”、“最原始的工业革命景观”、“上个世纪的工业革命博物馆”、“比熊猫还要珍贵的国宝”等旅游买点进行宣传,这就是“引进来,走出去”实现的最好说明。

(三)规范矿业遗迹景观资源的建设规划和设计

对于新建矿区,相关部门应该具备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眼光,在进行旅游产品开发和保护时,必须先根据遗迹的景观资源特点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计划, 才可以确保以后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根据点面结合的方针,就是以总的规划为基调,然后进行详细的分期、分区规划,按照预期目标分布实施。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拟订《煤矿产业遗迹景观资源旅游开发与保护要求》,作为进行遗迹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标杆。

(四)探索多渠道投资机制

矿业遗迹景观资源的旅游开发必将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煤矿产业的开发和开采需要很长的时间,在期间,该资源的地质结构和生态环境都在不停的发生着变化。所以,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资金短缺的问题。因为保护煤矿遗迹景观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必须有大量的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当地政府在改善环境的同时,需要出台相应持续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社会各界人士过来投资。国家则应该将遗迹的开发工作列入当地财政计划,给与相应的经费支持。各个遗迹保护区在进行旅游开发时要做好沟通、互动工作,主动寻找新的投资渠道,上下联动解决资金难的问题。

四、结语:

工业旅游是城市发展的一个侧面,一个始点,而相当于矿业资源丰富的大省,开发矿业资源旅游是城市发展的一种趋势,一种过程。只有从政府的高度加以宏观组织和调控才能有效地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进行煤矿产业遗迹景观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时,必须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这就要求有关部门根据遗迹实地情况和地理特点,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有新的状况出现,就应该立即拟定对应的管理条例, 同时要对遗迹本身即周围的地质情况给出最全面最完整的评价。在对煤矿产业遗迹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当中,必须注重当地生态环境的维护工作,以保证在加快煤矿型城市经济主体线路转型的同时,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为开发和保护我国煤矿产业遗迹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詹艳杰. 煤矿产业遗迹景观资源的旅游开发与保护[M].煤炭技术,2013(11):

篇2

企业投融资的概念包括了传统投资概念和融资概念的总体内容,是在实际金融资产中逐渐形成的产物,将投资、筹资与融资之间相互贯穿,在传统相关概念无法解决问题时,企业投融资以相关现象对其进行形象准确的描述。企业投融资概念的提出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的。在企业整个生产投资经营环境下,企业投融资是投资筹集、投资形成、资金分配、资金使用等活动循环互动的过程。融资和筹资是企业投资循环过程的第一阶段,其目的是为了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融资和筹资可以通过购买价值证券等形式进行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在传统的经济体制环境下,投资的资金由于受到财政统一收支的影响,其来源局限于单一的国家财政拨款形式,企业不需要自行完成融资和筹资的过程,甚至不允许从国家财政拨款之外进行任何资金筹集活动。因此,传统的融资和筹资过程基本已经忽略,仅仅剩下投资分配、投资管理、投资回收和投资增值两个阶段的活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环境,在企业能够直接融资的前提下,投资资金的来源已经不局限于传统的财政拨款形式,而是企业在进行投资之前要将融资与筹资的问题妥善解决,从而逐渐形成了企业投融资的概念。企业投融资概念的出现不仅将投资于融资、筹资之间联系得更为紧密,而且能够对其进行明确分工,有效地稳定了投资的秩序。

二、煤矿企业投融资特点分析

由于不同的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不同,其所处的价值链环节也不尽相同,因此,各个煤矿企业之间的投融资存在不同的特点。

在我国煤矿产业价值链形成过程中,煤矿勘查技术环节主要是由主管煤矿行业的政府部门授权煤矿勘查技术企业对煤矿情况进行勘查,技术勘查部分在煤矿企业的生产准备期进行,因此,在此阶段的煤矿企业投融资特点主要是由国家政府部门进行资金投入。

在煤矿企业生产阶段,其投融资特点是:由于部分大型煤矿企业已经经营发展了一段时间,企业本身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而且企业的生产销售规模相对较大,企业本身占款资金较为充足,因此可以解决一部分资金投入较小的投资问题。对于资金投入较大的投资活动来说,大多数煤矿企业都是通过向银行进行资金借贷的形式完成。如果煤矿企业已经属于上市股份公司,则可以通过增加股票发放的途径解决资金庞大的投资问题。煤矿企业的投资方向的确定方面,一是不断扩大企业的资源占有数量,例如通过发掘新的煤矿产区来增加生产数量;二是通过延伸产业链的方式,例如扩展到煤矿化工行业、煤矿冶金行业和物流运输行业等等。但是,对于中小煤矿企业来说,其融资和筹资的过程相对比较艰难,大多数中小煤矿企业采取的是民间借贷的形式完成投资,而由于民间借贷不受国家法律的保护,或者其高额的利息最终使得中小煤矿企业无法承受,导致其只看到了短期的资金回收效益,而忽略了民间借贷存在的多重风险。

2009年,冀中能源集团银行争取到357亿元的授信资金,并发行了20亿元的债券,对相关产业升级、矿井改扩建等低碳行业进行了全面的投资管理手段的强化。2010年,冀中能源对资金控制实现了集中、统一的管理目的,将资金集中、实时监控、预算控制、分户核算管理机制运用得非常合理,合理规避了存贷双高、资金运用流通不畅、资金沉淀的投融资风险。

根据冀中能源集团对内外经济环境中的投融资手段的全面强化事项,要在其中获得更多的投融资经验。建立良好的会计管理机制,对各个融资细节中数据记录清楚,监督、观察企业内部可能会出现的经济参考漏洞;建立合理、严格的预算、核算制度,节省各种开支,确立循环发展的经济建设目标,对合理的运营管理机制的强化打好基础;在煤矿开采技术促进的投资能力上下大力气,对采掘机械、矿井电工、矿井运输、计算机绘图、井巷设计、通风设计等技术认识清楚,利用煤矿地质学、机械制图、岩石力学、煤矿开采学理论,对其相关技术的提升做好准备,强化开采能力,帮助企业在将来的融资回笼、投资目标达成起到更好的促进效果;随着开采规模的扩大,也要扩大自身的经营范围、地域跨度、管理级次,来适应由于生产、管理带来的相关经济发展调整计划;政府机关建立良好投融资平台,为投融资困难的企业提供良好的贷款担保,并为其合理安排长短期货款规模,优化负债结构。

规模较大的煤矿企业在其运输销售环节通常是通过其下属的物流运输公司完成,而物流运输公司的融资主要依靠的是主体企业的资金支持,其投资方向主要是向煤矿行业不断发展壮大。例如:煤矿企业下属的物流运输公司原先主要依靠公路运输完成货物的销售,可以向铁路运输方向发展。而对于规模一般的煤矿企业而言,其下属的物流运输公司的融资渠道较为狭窄,融资主要是依靠原有的资金资产和部分借贷完成,由于其主要是基于运输业不断发展,可以通过购置运输工具、运输设备等不断扩大规模。

三、煤矿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煤矿企业规模较小,投融资难度较大 目前,我国煤矿企业除了少数几个国有大型煤矿企业之外,剩余的均属于规模较小的煤矿企业。金融机构的信贷发展趋势却是偏向于发展较快的城市和规模较大的企业,但是,我国中小煤矿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经营管理理念落后,生产销售方式不完善,无法完全满足金融机构的信贷要求和融资条件,导致了中小煤矿企业的融资问题日益突出,而且,由于中小煤矿企业没有上市,无法在资本市场完成融资。

(二)煤矿企业经营管理结构体系不完善 由于我国中小煤矿企业法人经营管理理念相对落后,相关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生产规模较小,营销体系不够健全,管理制度无法严格执行,甚至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方面也不够重视,导致很多突发事故出现。由此影响了金融机构对中小煤炭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也使得企业信贷风险进一步增大。而且,由于中小煤矿企业生产经营始终存在一定风险,企业信用意识不强,也导致了企业融资困难的持续增强。

(三)民间资金借贷导致煤炭企业风险增加 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由于民间信贷资金不属于金融体系范畴,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对于民间信贷资金的规范和指导相对薄弱,使得民间信贷资金进入了不符合国家标准、不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中小煤矿企业中,使这部分民间信贷资金存在较大的风险,甚至导致煤矿产业风险的发生。使国家出台的信贷政策得不到有效落实,也给国家信贷资金宏观调控带来了不良影响,由此进一步加大了煤矿行业的融资风险。

四、煤矿企业融资提升策略

(一)行业资产重组,完成上市融资 由于煤矿行业属于竞争较为激烈的行业,国家直接拨款投资的项目已经逐渐减少。煤矿企业的资源储备、新矿开发和相关企业发展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推动煤矿企业的不断建设和发展需要通过资本运作实现。煤矿企业资产重组不仅能够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质量,还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调整煤矿企业资产结构,如果部分煤矿企业没有达到上市条件,还可以通过采取战略投资的方式进行资金筹集,不仅使得煤矿企业的资产结构得以优化,还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由于煤矿产业受到了金融危机的深度影响,很多中小煤矿企业都面临着经营困境,这就形成了煤矿行业进行资产重组,调整资本机构的良好时机。大型国有煤矿企业可以选择一部分经营比较困难、资金收益较少的中小煤矿企业进行收购,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煤矿企业负载率,优化煤矿产业资本机构,还能够从多方面增强大型国有煤矿企业的综合实力,对于大型国有煤矿企业在短期内提高煤矿生产力、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非常有利,也由此应对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和问题。

冀中能源集团在“十二五”期间,担负起“做大煤炭企业、振兴发展制药产业、培养壮大航空产业”的历史责任,对循环发展、资源节约、安全进步、环境保护等内容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其在创新科技运用、品牌带动、文化引领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对重要的投资者起到了有效的吸引效果,在带动不同类型、不同项目的经济开发上有了全面的提升。

(二)加强煤矿企业项目融资 由于煤矿行业的资金投入普遍偏高,煤矿生产前期的矿井勘探、矿井通风和矿井运输等固定资金投入规模较大。目前,我国西部煤矿资源的开采项目前期资金投入非常庞大,而其形成的附加产业链项目,例如煤矿化工、煤矿建材和煤矿汽化等项目的资金投入更高,这些煤矿项目的前期资金成本投入过大,但是偿还债务的项目资金却相对缺乏,如果采取煤矿项目融资措施,能够有效地解决债务偿还等问题。不但解决了煤矿项目前期的资金投入巨大的问题,还能够使煤矿勘探、煤矿开发、矿井设计等都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深入研究和精确计算,保证煤矿项目后期的经济效益得以实现,同时还能够降低煤矿项目的建设资金成本,减少不必要设备投入,为煤矿项目融资开辟新的途径。煤矿项目的融资发放主要是依据煤矿项目本身的可行性和未来的经济效益,并不仅仅依靠融资煤矿企业的资金信贷等级,而且,融资的贷款资金主要是给予煤矿项目的所属实体企业,从而实现了由煤矿企业承担资金负债,减轻了实体企业无法进行大量资金负债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了资金对外使用的能力。因此,煤矿项目融资需要结合煤矿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以及企业自身融资和筹资的能力共同完成。

(三)发展煤矿企业融资租赁 通常情况下,煤矿行业的固定资产资金投入是相当庞大的,而且需要用到大量的现金支付,由此造成了煤矿企业存在一定的资金风险,而且资金成本的补偿也需要长期完成。据调查显示,对我国27已经完成上市的煤矿企业进行统计分析,得出2010年煤矿企业平均固定资产投入的比例占到了煤矿企业总资产投入43.05%。由此,煤矿企业购买固定资产就占用了企业大量的资金成本,从而束缚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融资租赁不仅能够解决煤矿企业固定资产投入过大的问题,还能够使得煤矿企业固定资产的占用比例进一步降低,为煤矿企业增加更多的流动资金成本,从而促使资金成本的周转速度加快,有效地提高了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煤矿企业进行融资租赁能够实现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目的,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改善煤矿企业的整体资本结构,增强煤矿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促进了企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最终扩大了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整体规模。而且,煤矿企业采取融资租赁还能使企业在税前进行还债,也有效延缓了缴税产生的资金时间价值。随着煤矿价格的不断攀升,目前大多数煤矿企业的现金流已经完全能够支付租金,符合煤矿企业融资租赁的基本条件,融资租赁还能够使煤矿企业减少贸易交易,使用到技术先进的煤矿设备,也不需要在短期内筹措到大量在现金资本,从而解决煤矿企业采集设备、运输设备相对落后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新能源还没有实现作为国家供给主要资源之前,我国煤矿产品安全稳定供应还需要依靠煤矿企业的投融资活动,通过不断提升煤矿企业的投融资能力和策略,获得更多的资金成本,加快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煤矿企业在现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应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融资活动,从而获得更多的企业发展资金成本,突破煤炭企业现存的融资瓶颈,充分利用市场资源,不断寻求新的投融资方式,推进煤矿企业的可持续战略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强、樊宏霞、陆改玲:《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研究》,《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2]潘煜双:《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与民间资本对接运作模式研究――以浙江为例》,《嘉兴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篇3

关键词:市场失灵;外部不经济;行业重组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3-0094-02

0 前言

在中国的一次能源供应中,煤炭的占比超过70%(全球平均水平低于30%),从长远来看煤炭资源作为我国的第一能源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不会有颠覆性的改变,可见煤炭行业在确保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曾经的中国煤矿业产权不明晰、管理混乱,属于典型的国有资产流失点。2004年,山西省率先打破常规,提出了煤矿资源的市场化改革,打破资源垄断,放开行业进入门槛,推进市场化重组。这一措施明确了煤矿资源的财产权,使山西的煤矿产业焕发了第二春。但看似轰轰烈烈的市场改革下却蕴藏着危机:接连发生矿难、成风、安检制度形同虚设……现有的煤矿产权制度、市场进入制度、安全监管制度等等存在严重问题。制度因素诱导私人煤矿形成机会主义策略,压低安全投入,抱着侥幸心理以低成本维持最简单因而也是野蛮的生产。同时为了实现短期利益的最大化,为此不惜牺牲其他人的权利和利益,由此才有了贿赂。

正鉴于此,山西省决定对煤矿产业进行重组。按照规划,重组完成后(2010年底),山西省拥有企业主体的煤炭企业数量将从现在的2200个,缩减成100个左右。对现有民营煤矿实行国有控股,将形成2―3个年生产能力达到亿吨级的特大型煤炭集团,3―5个年生产能力在500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如何解答这次重组规划?这样的政策是否能对市场产生有效调整?

1 山西煤矿产业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外部不经济显然是造成山西煤矿产业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通过比较可以得出小型矿企是低效率真正的祸因,下面是具体分析。

(1)巨大的安全保障成本(社会成本CS)。

最近几个月来,这样的数字被多次重复:中国的煤炭产量约占全球的35%,事故死亡人数则占近80%。我国的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的100倍,南非的30倍,印度的10倍。

中国的煤矿开采条件较差,开采深度深,瓦斯含量大,煤层透气性低,煤层瓦斯采前不易抽放。瓦斯爆炸、火灾、水灾、顶板冒落等事故因而多发,造成的伤亡占到了全部事故伤亡人数的1/3。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对地质条件复杂的突出矿井往往停产关闭,但中国尚无可能做到这一点。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加大,以及煤炭工业的长期开采,原来埋藏较浅的煤炭资源日趋减少,开采深度不断加大,原来低瓦斯矿井可能变为高瓦斯矿井,甚至发展成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矿井瓦斯等级的不同,对于安全装备的要求差别很大。一个年产100万吨的矿井,从高瓦斯矿井升级到突出矿井,安全投资要增加5000万元到1亿左右,这还不包括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与之相比较的是这样,由于安全保障的投入成本过高,显然一般的煤矿主会宁可选择把这部分风险让矿工承担。

(2)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私人成本CP)。

在建国初期,虽然同样伴随着高风险,但那时的煤炭工人属于较高收入职业。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学毕业分配到煤炭系统,月工资有50多元,而下井的工人月工资可以达到60-70元,当时有很多大学生愿意到井下工作。

然而目前,相当多的矿工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据悉,2002年1-11月,国有重点煤矿在职职工月平均工资为901元,在49 个行业中排倒数第二。长期拖欠矿工工资的现象也相当普遍。据抽样调查,到2001年底,仅全国国有重点煤矿70个单位就拖欠在岗工人工资63.33亿元。 同时,矿工下岗失业率远远高出其他加工制造行业。

(3)矿企的暴利(私人利益VP)。

说明:单位:美元/吨。图2

按小煤矿的采煤设备、工艺、管理和用工情况,吨煤成本在150元左右,即使加上基金和税费,也不会超过200元。

以7月中旬580元/吨的坑口价计算,小矿的吨煤利润为380元。一座年产45万吨的小煤矿,每年利润就超过1亿元。(4)外部不经济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

图3 山西某市2007年1-6月的百万吨死亡率对比

对于一些大型煤矿,通常是CP

但是对于一些小型矿企,情况却是:CP

――问题就出在小煤矿上!

2 应该采取的措施

西方微观经济学理论对于外部影响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的纠正通常有三种有效的政策建议,通过进一步的比较说明,容易发现适合现在山西煤矿产业现状的措施其实只剩下一种选择――企业合并。

(1)使用税收和津贴。

事实上山西的煤矿产业撑起了山西的财政体系。以山西大同为例,2008年平均一吨电煤纯煤价是580元;在煤站,发运企业要代煤矿交纳28元/吨的可持续发展基金;加上各种运费杂费运到秦皇岛港的电煤价格就到了883元/吨;交纳13%的税后,煤价就成了998元/吨,还有各种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每吨煤中间的税费大约为150元。简单的计算一下,2008年山西的煤产量约为6亿吨,这样税收总额就达到了6×150=900亿元。

但相对而言,煤产业的整体税收水平是比较低的,甚至增值税税率也是采用的低税率。

但问题在于煤矿的生产关系到中国工业的基础,单纯的征税势必将造成每台成本上升,从而导致物价的上涨和货币贬值。同时作为外部不经济的始作俑者,一般的小型煤矿对于征税会助长其机会主义策略,进一步压低安全投入,抱着侥幸心理以低成本维持最简单因而也是野蛮的生产。同时在征税对象上也很难控制:如何区分哪些矿企造成了外部不经济?

(2)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

曾经的中国煤矿业产权不明晰、管理混乱。2004年,山西省率先打破常规,提出了煤矿资源的市场化改革,打破资源垄断,放开行业进入门槛,推进市场化重组。这一措施明确了煤矿资源的财产权,一时间是山西的煤矿产业焕发了第二春。但这种表面的红火下是矿难的频发,是资源利用率的停滞不前。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市场准入制度、监督制度的不完善,这种表面上财产权的明晰只是给一部分人侵吞国有资产一个更为正式的理由而已。

(3)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

上一部分的讨论中可以简单看出:山西煤矿产业的外部不经济的主要制造者是一些小型矿企,由于CP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下,不止是山西,而是整个国内煤炭产业还将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主要经营形式。至少这种寡头竞争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现在大部分矿企追求短期利润、忽视外部不经济的现状。

3 思考及建议

产业重组势在必行,讨论重组是否可取已不是重点。山西政府、甚至国家政府在将来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应该是如何重组、重组后如何避免犯以前集体经济时国有资产流出的错误――市场经济不可能一劳永逸。

首先,以政府的干预作为主要的管理方式,往往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造成“政府失灵”。当需要政府部门干预矿业时,一些政府官员自然就成为一些不法矿主的寻租对象。一些被勒令停产的煤矿老板,总是千方百计“摆平”主管领导干部,非法谋取暴利。更有个别利欲熏心的领导干部,入股经营――就像十年前一样。

另一方面,人们早就受够了垄断国有企业的罪;如此企业重组也是逆市场化改革潮流而行。一个由国有企业垄断的煤炭行业,既不可能有高效率,也不可能服务公众利益。这些国有企业因为缺乏控制,也会只知追求部门和企业的利益,不大可能关心公共利益。

所以,最后一点建议,我们还可以加强煤炭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可行性。包括可以讲社会责任纳入法制流程以及企业内部的管理范畴,与此同时再充分利用媒体等舆论手段向企业施压,促使煤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78-382.

[2]付跃钦,张寿庭.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价格税费政策[J].经济管理,2009,(07).

[3]杨中林,汤鹏.利益相关者与煤炭企业社会责任[J].发展论坛,煤炭经济研究,2009,(08).

篇4

大势所趋,引资驻黔

据黔西南州久丰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叶经龙介绍,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更加坚定了浙江华冶集团来黔投资的决心。贵州资源丰富、气候宜人、人民勤劳,对外开放、投资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招商引资、经济合作优势愈发突出,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省份。作为一家外来驻黔投资企业,贵州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吸引企业驻黔投资的关键。

从1994年开始,改革开放带动已经被贵州明确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在这个方面,贵州首先是大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一方面投巨资改善投资硬环境,另一方面下大力改善投资软环境。例如:在全国率先开展投资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年活动中,贵州率先在全国对全省实行“条块结合”的投资环境考核评价,考评结果向社会公布,出台了《贵州省外来投资者权益保障条例》等等。贵州省县以上的招商引资机构、外商投资服务、投诉机构已经全面建设完成。省一级建立了专门的招商引资项目库和招商引资网站。各地各单位转变政府职能,公开办事制度、大幅度取消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收费、提高办事效率、保障外来投资者权益已经蔚然成风。黔西南州境内煤炭资源丰富,煤炭矿产勘查投入继续向良性循环发展,共开展煤炭资源勘查项目11个,预获储量70余亿吨,可见煤炭资源不容小觑,成为了浙江华冶集团进驻黔西南最大动力。另外,黔西南州委州政府为进一步加大对煤矿建设的扶持力度,确保煤矿建设工程进度和质量,促进全州煤矿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扶持政策和措施。

极力争先,创新创优

随着采访的逐渐深入,记者对久丰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改革发展和创新有了清晰明确的认识,对久丰人敢想敢拼的精神产生了由衷的敬意。在竞争的社会里,越有实力的企业越注重竞争,竞争的作用远远超出了经济的范围,久丰敢于超越自我,因而他们能够不断超越创造“极限”。

久丰人不甘人后,才能有突破的境界。久丰人登山不以艰险而止,致力于追求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因而他们能够实现自我突破。久丰人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能够化不利为有利,能够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不等不靠,认认真真抓自己。久丰人体会到,市场在抢不在等,体现了管理的境界。

总经理叶经龙说,总集团最后作出决定,将投资项目建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154】号文件和黔府办发【2011】47号文件精神,为了更好的整合资源和搞好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能和机械化程度,浙江华冶矿建集团有限公司于2011年6月出资600万人民币收购原黔西南州久丰矿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增资人民币1亿元组建成立黔西南州久丰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叶经龙介绍说,久丰矿业集团针对矿区安全设备耗费了巨大心血和资金。在设备方面,集团提出机械化、集约化的发展思路。在人才技术方面,久丰不惜巨资引进高新技术,从煤矿开采经验丰富的地区重金请来高端人才。

久丰立足于安全生产和准确准时地验收这样的大前提下,在建设和谐矿区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集团有效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做到少征地,不仅保障了周边农业生产用地,而且还保护了附近的生态环境。针对生活污水和矿井污水的处理问题,久丰矿业集团也做出了完善的处理措施。矿上每天的生活污水210吨,矿井污水700吨。集团投资了200万兴建立污水处理厂,平均每日处理污水7200吨。据统计,矿地所排放的生活污水和矿井污水控制在国家污水处理排放管理标准以内。

另外,在矿井开采期间,施工扬尘可能会对工业场地周边村寨人民的生活产生一定影响。为了减少工业场地扬尘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久丰集团在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上尽量进行硬化处理,或采取压实洒水措施,在厂区及进场道路进行洒水,尽量减少扬尘的产生。同时,久丰矿业在煤场四周投资建设绿化工程,通过植被吸附工业扬尘,以保护在场地工作的员工的健康和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煤炭厂内运输胶带均设置在封闭的皮带走廊内进行,选煤楼振动筛及破碎机设置集气罩收集含尘气体并采用袋式除尘器处理;原煤及产品煤储煤场和产品装车仓均采用封闭式,大大降低了产尘量。在一系列措施的开展和实施下,分散产尘点扬尘对环境空气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机率已降到最低。

由于矿山依山而建,地质原因造成的山体结构软弱,暴雨的侵袭常致使山体因雨水灌注降低了岩石与土体的强度而产生滑坡。对此久丰大量种草皮、栽树,以改善和巩固土质,且在斜坡的上方设置水沟等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尽力避免山体滑坡的发生。

务实发展,开拓前进

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支生力军,推助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近年来,为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出台了一些列政策。久丰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乘着政府羽翼之风,立足与科学发展观,根据总集团的发展总思路,结合地方实际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在发展理念、方式和质量上实现了全方位突破,推动了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性转变,实现由高耗能经济向节约型经济转变,由破环型经济向环保型经济转变,由资源型经济向循环型经济发展。

叶经龙说,遵照贵州省委省政府的文件精神要求,以黔西南州久丰矿业集团为平台,依托当地煤炭资源的优势。黔西南州久丰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按照大型化、集约化、规范化、产业化的要求,并通过2―3年的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打造成集煤矿开采、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煤矿企业集团,结合资本运作,以资源型企业的优势,把企业推向资本市场。“根据公司股东会决定,公司将继续投入25亿元以上在黔西南州收购兼并煤矿,提高产能,将黔西南州久丰矿业(集团)打造成一个规模化、产业化、规范化的中型煤炭业集团。”

篇5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然而,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是大量资源的投入与消耗,我国仍未摆脱“高增长,高投入”的发展模式。其中煤炭资源更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石。税收政策是政府对煤炭行业进行干预的一种重要手段,一个稳定的、有吸引力的煤炭税制,是煤炭业得以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然而。目前我国的税收制度没有合理体现国家对资源的所有权益,也未能引导煤炭企业合理的开采、利用煤炭资源。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问题严重。因此,煤炭税收制度亟需改革。

一、我国煤炭税收制度概述

目前,我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经济实现形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资源税,按应税产品的产量和规定的单位税额计征;(2)资源补偿费,按矿产品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征收;(3)采矿权使用费和探矿权使用费,按采矿区或勘探区块面积逐年缴纳。征收的其它税还包括所得税、增值税等。其中只有采矿权、探矿权使用费额度较小。争议不大,资源税、资源补偿费与增值税等都存在较大争议。

1.资源税。煤炭资源税目前征收力度过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煤炭的需求日益扩大,尤其是2003年以来。煤炭供求不平衡导致煤价一路上扬。调查显示:1999年全国煤炭价格平均为77.44元/吨,2003年上升到138.89元,吨。而最近两年更是上升到300元/吨以上。与之对应的是我国煤炭资源税,自1984年以来,整整20年没有变动,采取从量定额的征收方式,平均税额仅为0.5元,吨。虽然2005年5月,我国上调了八省区的煤炭资源税税率,上调幅度在每吨2元到4元不等,但是仅占当前价格不到1%.目前我国资源税征收方法是从量征收,固定税额,而未能与煤炭资源的可采储量挂钩。企业不必为未被开采的煤炭负责,而以实际开采量征税。这直接导致了我国煤炭资源开采率极低,资源浪费严重。按规定。煤矿回采率最低不应小于75%,然而据调查,我国国有煤矿的资源回采率为45%左右,乡镇和个体煤矿在15%-20%.在中国人均煤炭可采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55.4%的情况下。建国以来至2003年,中国累计产煤350亿吨,但煤炭资源消耗量却超过1000亿吨,被浪费的煤够我国使38年。

2.资源补偿费。我国资源补偿费根据销售收人征收。由于1994年颁布《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之前,已经开征了增值税和资源税,煤炭企业税负已经过重,导致资源补偿费仅为销售收人的1.18%,而国外矿业发达国家体现资源所有者权益的权利金一般在8%一lO%.这样低的税率,无法体现国家对煤炭资源的所有权。相对于其他税种反而显得无足轻重,甚至被认为是重复收税、乱收费。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用途不同,前者目的主要在于“级差调节”。使各煤炭企业能公平竞争,后者目的在于体现国家对煤炭资源的所有权益,主要用于补偿勘探投资。但是由于两者都是普遍征收,且税额都不是很高,资源税级差调节的效果也不明显。容易让企业认为是重复征税,引发不满。

3.增值税。主要有三点:(1)我国自1994年起颁布了新的税制改革,增值税率从原来的3%提高到现在的13%,这相当于把煤炭业视作一般的制造业,无法体现煤炭作为耗竭性资源的本质;(2)目前煤炭企业普遍抱怨税负过重。这主要由增值税引起的。(3)采掘业是高风险高投入的行业,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效应,然而大多数小煤矿实行包税制,现行税制对其影响不大,大型煤矿相对小煤矿税负高很多。国家应该从政策上适当扶持大型煤炭企业。

4.税收分配。目前地方政府通过允许集体或者其他性质的小企业采矿的形式,以税收和管理费来获得利益。但中小煤矿开采代价往往是环境破坏严重、事故频发、回采率极低。地方政府为了保证财政收入、体现政绩经常“睁只眼闭只眼”。此外,地方和中央在资源税、资源补偿费的税率设定及用途方面还存在争议:地方政府对当地情况最为熟悉,但是若由其设定税率无法确保国家的利益;而税收的分配问题也会影响到地方政府对征收及监督工作的积极性。

5.国有资产流失。以石油为例,近几年油价飙升,石油企业利润纷纷大幅提高,国外政府通过征收资源暴利税,分享了超额利润中的70%一80%;而在中国,三大石油集团的利润从1998年的100多亿元飙升至现在的1000多亿元,三大石油集团被海外投资者控股10%左右,相当于大量国有资产流人海外投资者手中。最近煤炭价格也不断上扬。从1998年100多元/吨上升到目前300多元,吨,国家对煤炭行业制定相关的有效措施刻不容缓。

6.环境破坏。据专家估计,如果将煤炭开采过程中造成的资源、环境成本纳入煤炭成本,那么每吨煤炭成本将增加50元。廉价的资源不但导致滥挖滥采、开采浪费。还导致国家利益受损。如焦炭出口量占世界贸易量比例很高,由于国家对焦炭资源只征收极低的资源补偿费,还不考虑环境成本,使生产成本很低,实际上补贴了那些焦炭使用国,他们低价买到焦炭,却把污染和事故留给了我国。

二、国外煤炭税收制度简介

国外通常把采矿业作为一个独立产业来对待,通过财政税收政策实现对产业的宏观调控,并各自形成一套有效、稳定的矿业税收制度。充分考虑采掘业的特殊性与环境多样性,既体现了国家对可耗竭资源的所有权,也对采矿业初期的巨大投入及风险进行一定鼓励性补偿。

各国征收的矿业税收主要有所得税、财产税、权利金、矿业权(指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费、环境补贴、资源暴利税、耗竭补贴等。

所得税是以收入减去成本再扣除允许抵扣的部分费用作为税基,乘以所得税税率得到的。所有盈利企业都必须缴纳。

财产税是世界许多国家(如美国)税制中的辅助税种,划入地方税,税基为财产评估价值,一般有三种方式:售价比较法,由多个类似财产进行售价比较得出的评估价值;收入法,由产生收入财产所有未来收益的折现值的评估法;成本法,适用于新建和特殊目的的财产。

权利金是矿业特有的税种,开采人向资源所有人支付一定费用以获得开采其不可再生资源的权利。征收方式主要有:按产量或销售量计算。或者按所开采的矿产储量计算。征收税率各不相同。一般由政府设定统一标准。

矿业权使用费是企业按年度、面积向国家缴纳的矿业出让金。企业遵守一系列规定后,有偿获得指定区域的探矿权或采矿权。若矿产地为国家出资勘探形成。则还需要额外补偿国家投资的勘探费用。各矿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此法。

环境补贴在美国等国实行,是针对某些矿山征收的税种,用于补贴开采矿产对当地环境带来的外部成本,一般针对规模较大或环境破坏比较严重的矿山。某些地区还针对水资源或其他环境资源征收专门税种。

资源暴利税目前仅在澳大利亚等少数国家推行。若资源价格大幅上升,可能会使矿业企业获得远高于其它行业的超额利润。该利润主要是由于资源本身稀缺性所导致。而非企业自身管理或运营出色,因此,国家作为资源所有者,通过征收资源超额利润税分享这部分超额利润。

耗竭补贴在美国等国实行。国家在征税时返还一部分税款以补贴企业用于寻找替代能源或开发新矿以替代日益耗竭的旧矿。主要有两种计算方法:成本耗竭补贴法,用单位成本乘以日销售量得出成本耗竭;百分比耗竭补贴,不同矿产品采用不同百分比,以矿产的毛收入为基数扣减。

三、煤炭税收制度改革建议

1.设立权利金。我国应该取消资源税及资源补偿费,而采取国际上比较通行的权利金制度来体现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最好的办法是以储量征税,并将赋税与资源回采率挂钩,实行分级征收。资源回采率越低,税率越高。如果能够使我国资源回采率从平均水平的30%左右提高至国际一般水平的75%,以全国2006年煤炭总产量约23.8亿吨计算,可以避免浪费52.4亿吨煤,以全国2006年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商品煤平均售价301.55元计算,相当于节约15801.22亿元。提高税率至国际上的平均水平为8%一10%,同时采取浮动税率,并和资源价格绑定,可以避免因价格疯涨而使国家利益蒙受损失。

2.降低增值税。我国目前把煤炭业看作一般的产业,征收税率为13%的增值税。无法体现煤炭作为耗竭性资源的本质,也使煤炭行业实际税负高于一般加工和制造业。国外矿业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都没有将增值税作为煤炭征税的主要手段。因此,应该将增值税作为权利金的补充,在征收权利金的基础上。视具体情况确定增值税税率使得煤炭行业税负达到国内一般行业水平。并且加大对高新技术设备等的抵扣。以鼓励煤炭企业更新技术。降低对资源的浪费。

3.设立资源暴利税。借鉴某些矿业发达国家的做法。设立资源暴利税。将资源价格大幅上升而产生的大部分超额收益纳为国有。实际操作上以销量为基数乘以具体税额,税额的设定应主要参照资源的市场价格,适当参照国内其他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资源暴利税标准应每过几年重新核准一次,但是除非价格发生重大变化,应确保该标准的稳定性,不断变化的制度会给投资者不好的印象。

4.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总的指导思想为前期优惠、鼓励技术革新、鼓励寻找替代能源、鼓励产业集中。在前期勘查及开发阶段应适当鼓励,对勘查和开发支出的税收实行优惠处理(加速折旧、扣减、资本化、当期摊销等);对可以提高生产技术的设备引进等也实行上述优惠以鼓励技术革新;实行耗竭补贴,在每个纳税年度中从净利润中扣除一部分给衰老煤矿,用于寻找新矿体,减轻煤炭结构调整和衰老矿区转产的负担;采取措施整顿行业,提高产业集中度,通过税收减免等措施扶持那些表现优秀的大型企业。

篇6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促进了煤炭行业的蓬勃发展,煤炭产业的税收优惠与政策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将进一步对国内外煤炭产业的税收优惠与政策展开分析和探讨,从中发现我国煤炭产业税收制度与政策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煤炭产业 税收制度 优惠政策

引言

税收优惠与政策作为煤炭产业良好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起着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合理的税收优惠政策能有效的促进煤炭行业的整体发展,通过降低应缴税款对象的应纳税,可以减轻他们的负担,科学的进行煤炭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我国社会政策的主要构成部分就包括税收政策,颁布各项税收基本政策与方针是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稳定持续的进步发展。合理的税收优惠与政策能有效的调动煤炭产业纳税人的工作热情,让他们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煤炭行业中去,政府通过颁布各项税收政策进行对煤炭企业的扶持帮助,促进煤炭企业健康的发展。国内外对于税收优惠与政策都有着自己的一定见解,在对煤炭产业的计税上都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往往实际的征收税率会大大低于法定的征收税率。

1、国外煤炭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煤炭产业作为一个国家的重要经济基础,受到了市场经济国家的重点关注和保护。因此,它们颁布实行了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就是为了保证煤炭产业稳定持续的发展。税收优惠作为税收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国外政府对于煤炭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部分前期的优惠手段,优惠的内容主要包括矿权地购置现金成本处理、开发与勘查支出费用处理、利息的扣减、税额减免、税收延交等[1],所有的优惠政策有效的减少了煤矿企业的经济负担。

1.1 煤矿地购置资金成本的处理。澳大利亚的政策是在买卖双方共同完成协议时,可以实行扣减转让,其他情况下则不能进行扣减;美国的政策则是一些相关的资金费用可以进行资本化[2];印度尼西亚的政策是当煤炭准备开产时,通过余额递减法以四分之一的速度进行摊销。

1.2 勘查费用支出的处理。澳大利亚的政策是通过无限推后的扣减或者可扣减的方式;美国则是通过资本化或者开始的支出扣减;印度尼西亚则是在煤炭进行开采时,采取余额递减法以四分之一的速度进行摊销。

1.3 煤炭开采前的支出费用处理。澳大利亚的政策是在服务年限内进行扣减或者是10年内进行扣减;美国则是摊销或者是资本化;印度尼西亚则是在煤炭进行开采时,采取余额递减法以四分之一的速度进行摊销。

1.4 应计折旧资产成本的处理。澳大利亚规定采用余额递减法或者直线法资产成本折旧处理;美国则规定在3到20a的范围里折旧处理;印度尼西亚则是依照12%的比率调整通货膨胀。

1.5 专门的减让。澳大利亚要求150%的研究开发减让以及折旧10%的开发减让,美国则是按照耗竭补贴率的14%~22%进行减让[3]。

1.6 亏损推后的扣减亏损。澳大利亚的政策决定是亏损可以无限的推后进行扣除,美国则是要求推后15年进行扣除,印度尼西亚则是要求企业的经营性亏损可以推后5年进行扣减。

2、国内外煤炭产业税费的比较

2.1 所得税。所得税指的是用企业的销售收入减去相关的权利金、经营成本、固定资产折旧以及其他的法定可扣除项目后的余额作为应征税的基数,对企业进行实体的征税[4]。不同国家的企业所得税各不相同,比如我国的法定税率是33%,而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分别是34%、36%。

2.2 权利金 。权利金指的是矿产的生产人必须支付给矿产所有人一定的开采不可再生资源的赔偿金[5]。综合来说,各个国家的权利金制度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煤矿企业与政府把所获取的权利金当做企业的相关经营成本,可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过程中进行扣除。另一方面则是权利金作为一种纯地租,直接代表的是矿产资源的实际价值。美国的权利金按照露天矿的12.5%,井工煤炭的8%进行征税,中国则规定以经营收入的0.5%~4%收取矿产资源的补偿费。

2.3 耗竭补贴。最先运用耗竭补贴的国家为美国,作为一种天能能源工业特殊的补贴,它还可以叫作为负权利。它具体的含义就是当自然资源被开采导致资源减少或者耗尽后,政府给予企业的一部分补贴,企业可以用这份补贴继续勘查新的矿产资源。美国的耗竭补贴比率为煤炭开采纯利益的15%~23%。

2.4资源的超额利润税。征收资源超额利润税的目的是为了缩小不同采矿权人之间的收益差距,在现实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场景,采矿权人对应的矿山地质条件各不相同,良好的环境条件产生的收益也会更多,恶劣环境下的矿山势必会影响企业的收益。资源超额利润税的征收就是为了针对那些超过投资收益水平以上的利润,这样的征收行为有利于整个煤炭行业的公平性。

3、我国从国外煤炭产业税费制度所获得的启发

相对于国外的税费制度,我国的税收制度一直比较落后,煤矿的征收税率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税率,使煤炭公司的纳税负担大大的增多,拖慢了煤炭产业发展脚步。煤炭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沉重的税收负担只会影响到煤炭产业的发展。因此,我国政府要高度重视税收政策优化调整,明确清晰煤矿产业的税费关系,要不断地通过各种有效的税收政策减少煤矿企业的纳税负担,通过采取有力的税收优惠措施推动整个煤炭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通过学习借鉴其他国家良好的税收政策,不断完善我国煤炭产业的税收制度,建立健全的税收体系。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与国外煤炭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对比分析可得,我国要不断完善煤炭产业的税收制度,制定颁布合理的税收优惠政策,最大程度的减少煤炭企业的经营负担,通过实行各种开采煤炭的补贴政策,促进煤炭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苏立功.关于煤炭企业税收制度改革的思考[J].煤炭经济研究,2009(9).

[2]孙红梅,刘学之.税收优惠政策指南[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篇7

【关键词】 煤矿 项目投资 可持续发展

项目投资是-种长期投资行为,-般是针对特定项目进行投资断为,与新项目的建设和项目的改造更行活动有着密切关系;往往投资数额较大、影响较长、投资风险较大等的特点。而对于能源企业而言,项目投资的数额尤为巨大,投资环境、行业环境和开发生产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煤矿项目投资的风险也随着增加。而能源企业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投资,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而项目投资作为非常重要且最为常见的投资行为,对于能源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行科学合理的项目投资,能够有效促进能源企业的生产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 煤矿项目投资的方向重点

1.1 煤矿安全生产方面

在煤矿的投资中,相关投资方必须对煤矿安全生产问题采取高度重视,并务必要加大事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投资力度。在对煤矿生产的相关投资中,安全问题事关着一家能源企业的存亡,而保证自身员工的生命安全也是一家企业义不容辞的基本责任。但我国当下,我国的煤矿业界安全形势极其不容乐观,每年煤矿发生的安全事故数不胜数,在这种煤矿业界的大形势下,相关投资企业必须对煤炭安全管理进行大力投资,将安全第一作为煤炭经营的第一要点。

1.2 推进煤矿可持续发展方面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不断开发,距离我国煤炭资源消耗殆尽的日子日渐临近,针对这种状况,煤炭企业的投资方必须做好煤炭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能源事业尽一份力。所谓煤炭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通过提高自身资源回收利用率的方式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益。相关投资方在对煤炭的相关投资中,需要考虑煤炭的可持续发展,并着眼与长远利益,为煤炭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煤矿项目投资形式的选择

2.1 申办或购买煤矿开采权

所谓采矿权,指的是具有较高地质工作程度的矿权。对于相关投资方而言,想要从事煤炭行业就必须申办或购买煤矿的开采权。相关投资方可以通过进行基础的探矿权工作,以此申办煤矿的开采权,也可以通过投资煤炭开采权市场的方式购买煤矿开采权。

2.2 申请煤炭勘探权并投资勘探

如果一些矿区经过专业地质组织勘探后,发现其具有煤矿开采的前景,相关投资方就可以通过自行组织队伍的方式,向相关政府部门提出煤矿的勘探申请。在这种煤矿初期勘探,投资方需要承担较大的投资风险,但也同样享受着市场机遇,如果一旦相关投资方的勘探工作取得成功,其将取得重大的投资回报。

2.3 开展煤矿项目合作投资

所谓煤炭的合作投资,指的是多个投资方对于同一个项目具有相同的认同度,并进行的一种风险公担,联合投资的行为。

对于相关投资方而言,项目投资合作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点:

2.3.1 股权合作

所谓股权合作,指的是投资方购买一定具有煤矿开采权公司的股权,从而进行合作经营的方式,这种合作一般通过相关公司的股权转让与增资扩股的方式进行。

2.3.2 资产收购

所谓资产收购,指的是投资方购买部分煤矿开采企业的矿产项目,以此进行相关合作开发。

2.3.3 合作勘察

所谓合作勘察,指的是由相关投资方投入资金,合作方提供相关矿权,通过合作勘察与开发的方式进行煤炭投资。

3 煤矿项目投资实践案例与建议

以国内有名的山西焦煤集团进行相关分析,山西焦煤集团是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我国著名能源企业,其历年间不断地开展相关煤矿的可持续发展投资项目,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在山西焦煤集团的具体煤矿生产中,其一直将安全作为煤矿运营的头等大事,并坚信“安全投资才能够产生最大的效益”,集团常年在国家规定的安全费用上针对相关安全生产主动加大安全投入,数年间投入了数百亿元用于相关高科技安全装备的更新,山西焦煤集团这种对煤矿生产安全的改造力度,不仅实现了企业的相关煤矿安全生产,更取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3.1 着眼能源形势,关注相关政策

中国能源储备的特点历来是煤矿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贫乏,这使得煤炭成为我国最为主要的能源之一。而且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量基日益上升:再加上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必然消耗更多的能源,而且新农村建设也对能源寻求提出了更{的要求。总之我国的资源紧张,煤炭资源是主要能源,必须要大力开展煤矿投资项目。我国的能源状况,决定了我国的能源政策必须以煤为基础。应当不断完善煤电联动政策,让煤矿价格机制的形成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从我国的经济形势来看,煤炭价格受到煤炭生产量和需求量的影响,铁路交通运输能力也会对其产生影响。从长期来看,我国的煤炭价格会有上升的趋势。而能源企业要及时关注经济形势和政策变化,以便能够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及时进行项目投资的方向和实践的调整。

3.2 整合煤炭资源,开展深加工项目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煤炭企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发展机遇期。相关政策支出,要大力推进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清洁和安全发展。这就要求对煤矿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促进煤炭洁净技术的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积极推进煤炭洗选加工,推广和应用干法选煤、重介质选煤等先进技术,使得煤炭选洗加工速度得意提高。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必要性

1 我国煤矿企业走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工作、生活之中。但也正因如此,煤炭的大量开采,使得煤炭资源不得不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势,一方面是煤炭储量有限,煤炭的回采率极低;另一方面则为煤矿开采所引发的环境污染,都严重制约了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煤矿资源采取合理的开发与环境保护迫在眉睫。而循环经济的提出,恰恰是利用可持续经济增长模式,以高效利用与循环利用为核心,实现经济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可以说我国煤矿企业走循环经济路线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也具有企业发展的必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走循环经济路线能够有效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

实践证明,提高煤炭利用率,成为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而循环经济理念的提出,恰恰是以煤炭为本,不断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保护煤炭资源能够被合理开发的重要经济手段,也是推动整个煤矿产业的升级的重要保障。

1.2 走循环经济路线能够从根本上治理环境污染

纵观我们煤矿企业的总体以生产、开发、利用水平,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煤矿开采模式在煤炭的利用率与产出率都是极低的,造成能源的严重浪费。而循环经济理念的提出,推行清洁生产,则可将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生态平衡的影响降至最低程度,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问题。

2 煤矿企业走循环经济路径应遵循的几点原则

2.1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对资源节约与环境的治理

纵观我们近些年的经济发展,我们不难看出国民经济早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传统经济模式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了资源与环境代价。尤其是煤炭产业,据我国经济专业、环境专家的相关分析数据表明,在GDP总量中,至少有18%是投资资源与环境得到的。因此,为了更好的遵循循环经济理念,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煤矿企业势必要兼顾资源节约与环境质量,从而使经济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性,实现煤炭产业的健康、全面发展。

2.2 将环境保护融入煤矿企业经济发展中实行良性循环

循环经济理念在煤矿经济发展中的应用,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一次质的飞跃,更是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方向。尤其是目前我国煤矿企业传统的煤矿开采模式所引发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因此,为了更好的贯彻与落实循环经济理念,就必须将环境保护融入到煤矿企业经济法中,进而坚持以循环经济实现企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良性循环。也就是说在生产加工中,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变废为宝,并在经济循环中不断产生新的附加值,从而为产业链结构赋予全新的意义,减少废物产生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使企业的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形成相互促进的正比关系,真正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拓展多元化产业结构打破经营限制

煤矿企业要想真正落实循环经济理念,不仅要加强对环境、资源的治理与节约,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更应该不断扩展多元化产业结构,发展相关产业链,从而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死结”,进入多元化领域使企业的经济发展更加平稳。而在拓宽煤矿企业生产经济领域时,可从选择与煤炭产业有着内部联系的产业开始,如:发电、水泥、制砖等,使企业在循环经济的光明前景下,不断实现做大、做强的最终目标。

3 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

3.1 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恒源煤电祁东煤矿在近年来的煤炭生产实践中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煤炭产品附加值不高,煤炭生产效益低,环境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差,不仅影响企业的发展,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然而,发展循环经济不应仅仅停留在完美的理论真空。基于此,皖北煤电集团祁东煤矿选择了这样一条路--发展以煤炭、煤化工、煤电建材等产业为支点的循环经济,并坚决地走了下去。

3.2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点

祁东矿坚持走“精干主业、多业并举”发展之路,促进了煤矿经济的科学、协调发展。通过对祁东矿建设循环经济的主要成果和基本特征的总结、分析,可以认为下列几个方面是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点。

(1)建设循环经济要有明晰的发展思路。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多元发展,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特点,整合上下游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相关产业,增强循环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祁东矿立足于矿产资源的持续利用,在发展非煤产业上,紧紧围绕煤矿做文章,利用采煤废弃物建矸石砖厂,利用洗煤矸石上矸石电厂,利用伴生的煤层气建瓦斯电厂,围绕自身发展及市场需求上马新型塑制管材厂等,使得煤炭生产与资源环境相得益彰,从而真正走出一条污染少、效益好、能耗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篇9

关键词:煤矿 发展 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TD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053-01

一、煤矿的基本情况

本市现有地方煤矿237处,在三县(市)六区均有分布。按生产规模划分:年产30万吨的2处,占0.8%;年产15―30吨的13处,占5.5%;9―15万吨的43处,占18.1%;6―9万吨的80处,占33.8%;6万吨以下的99处,占41.8%。年生产能力1560万吨。按地质灾害情况划分:正常矿井205处,占86.5%;高沼矿井10处,占4.2%;水患矿井22处,占9.3%。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发展规划的问题。目前,没有制定地方煤矿发展长远规划,政策缺少连续性,发展缺少周期性,在复产验收、资源整合、产能提升等问题上,政策变化突然性较强,没有具体的时间节点,很多矿井按当时标准投入巨资,甚至负债进行标准化建设、改造升级、整治整合,但是刚刚达到生产要求,现行政策又发生变化,致使有的煤矿没有生产,就又要继续追加投资,实施升级,甚至有的煤矿直接被列入关闭之列,引发矛盾。

2.整治整合、手续办理的问题。国有井田范围地方煤矿在整治整合和扩储中,因国有煤炭集团公司不出具书面意见,致使井田范围地方煤矿无法进行整治整合。目前对关闭矿井没有规范性的意见,关闭标准、回收回撤时间和补偿标准等均不统一。由于扩储审批权限集中在省相关部门,因人员少、审核量大,无法及时对煤矿拟扩储煤炭储量审核,致使审批周期长,影响资源整治整合工作。

煤矿开工整改、生产审批手续繁琐复杂,反复审批,环节多,程序重复,制约了煤矿的开工整改和生产进度。

3.资金投入、技术人才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煤矿安全标准不断提高,地方煤矿在质量标准化建设和“六大系统”建设上投资巨大,仅2012年粗算平均每个矿井投入在1500万元以上,导致煤矿发展“贫血”,负债经营。每逢重大活动、节日的阶段性停产,导致煤矿生产周期短,2012年煤矿仅开工生产不到半年,产量低、收入少,煤矿资金严重不足,出现资金紧张、经营困难局面。

随着“六大系统”建设不断完善,矿井安全装备设施不断更新,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工艺不断提升,现煤矿从业人员的素质满足不了当前安全生产的需要,尤其专业人员匮乏, 受客观影响,有证的不能管理,能管理的无证,煤矿长期停产,熟练工种大量流失。

4.财政收入、社会稳定问题。煤炭产业是本市支柱产业,特别是其中的三个县区,财政收入70%左右来源于煤矿产业链。煤矿产业长期停产,直接导致县区公共财政收入锐减。2013年第一季度三个县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减少17.5%、33.5%、47.4%。

本市依靠地方煤矿就业生活的人员众多,按照平均每处煤矿安排170人算,如开工180处矿井,可安排从业人员3万余人,加上煤炭洗选、销售、深加工从业人员,煤炭产业的从业人员在5万人以上,由于煤矿长时间不能开工生产,是这些人员暂时失去生活收入来源,给社会治安稳定带来极大压力,也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5.煤矿企业存在的问题。部分地方煤矿所利用的资源,地质条件复杂,勘探程度低储量小的块段,难以形成规模开采、实现正规生产,投入产出比例小,技术装备难以跟上,存在先天不足。在生产中千变万化,突变情况时有发生。规模小,底子薄,又没有规范的资金积累制度,抗排风险的能力有限。日常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的工作量十分繁重,企业尚不具备相应的能力,潜在的隐患严重。

三、对策和建议

1.根据〔2013〕104号文件精神,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长远规划,推进地方煤矿有序发展,在充分调研论证、了解情况基础上,科学制定总体规划,有序发展煤矿及相关产业链条,促进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在具体制定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1)实事求是的原则。2)统筹兼顾的原则。3)标本兼顾的原则。4)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明确政策标准,推进地方煤矿和谐发展。尽快明确关停的相关政策,使执行标准和要求清晰、连续,以便基层在指导推进中有据可依、有的放矢。引导煤炭企业加强市场供需分析,优化生产布局,科学确定采掘关系,依法有序组织生产,严禁私采乱挖和超层越界开采;加强煤矿补充地质勘探和资源储备,摸清老矿区资源储量,延长矿区服务年限。

3.提高办事效率,推进地方煤矿快速发展。简化程序、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效率、优化环境,按照规定时限办结有关行政审批事项,为发展赢得时间。做到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全面简化审批程序、适当下发监管权限。

4.拓宽融资渠道,推进地方煤矿良性发展。发展煤矿金融,广泛畅通煤炭产业融资渠道,发挥金融造血功能,构建支撑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后盾。加大金融机构支持力的度、加大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力度。坚决取缔各种乱收费,切实减轻煤炭企业负担。煤矿是连续作业的行业,应尽量减少认为的或指令性的停产。

5.强化素质建设,推进地方煤矿科学发展。坚持自我提升与外来相结合,求实效,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实现科学管理、规范运作。具体做到注重队伍稳定、注重教育培训、注重人才引进。切实解决煤炭行业从业人员匮乏和接续问题。

6.因地制宜、因矿制宜。结合每个矿井的实情进行分类,对有发展前景的、管理水平高的、有后备资金投入的矿井给予政策性的扶持;重点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有效整合资源,鼓励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以大型企业为主体,在大型煤炭基地内有序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促进煤炭集约化生产;对资源枯竭、无力扩储的矿井制定关闭整治整合规划,实施分明、分批关闭整合,允许资源枯竭矿井进行回收,直至资源枯竭,使其自然消亡,避免不必要的经济补偿。加强企业内部精细化管理,合理控制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内控管理和安全生产水平,增加企业效益。保持矿区和谐稳定与煤矿安全运转。

参考文献

[1]王观昌.《现代煤矿安全管理》.[M]北京:煤炭出版社,2010.9.

[2]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 [M]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

篇10

关键词:固体矿产;矿山;可持续发展;勘查;开发;一次性能源

一直以来,人们片面的认为矿产行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地质要素,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具体的矿山勘查、开采工作中,存在许多影响矿产行业健康发展的因素。基于此,实施多种学科交叉研究势在必行,它对矿产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本文从我国土体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入手,结合我国市场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论述了有关矿山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方法,以供同行日后工作参考。

1 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基本特征

建国以来,经过地质工作者不懈努力和钻研,固体矿产勘查与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些固体矿产资源的发现可谓是确保了我国经济建设能源需求,同时对我国矿产资源储量做出了指示。例如,我国煤矿、汞矿以及磷矿等,这些矿产储量在世界首屈一指,但是人均占有量却明显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这些占据世界前列的矿产总量的人均水平都低于世界人均水平,那么稀有矿产的人均水平更为低下,由此可见我国矿产资源形势不容乐观。

就过去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我们发现,我国矿产资源的特征主要表现出:矿产资源存储量大、人均水平低、矿产种类齐全、结构不合理、矿产资源的分布相对集中且分布地区的经济不合理等。同时,我国矿产资源经过数十年的开采,大量的矿山出现了贫矿现象,这些矿山在开发利用上存在很大的难题,而且开采和勘查工作成本过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开发与利用。

我国矿山资源分布也非常的不合理,矿产储量和矿产种类有着一定关系。比如煤矿、铁矿等,这些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在我国北方地区,而东南地区这类煤矿存在着十分紧缺的现象,这不得不对矿产资源实施北煤南调、西煤东运等长距离运输情况。甚至有些大中型矿山因为地质复杂、交通不便等因素造成开发与利用难度过大。

2 我国固体矿产资源的市场需求

矿产资源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也是支撑国家经济建设的基础,可以说我国经济增长赖于资源的供应。但是面对我国日以加速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不断缩减的矿产资源储量,矿产资源供应日益紧张,因此把握好矿产资源的市场需求形势不容忽视,是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根据我国当前有关部门工作计划得出,在未来十几年时间里,我国国民经济对固体矿产资源的需求还会稳步增长。

3 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矿产勘查与开采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最为古老的生产活动之一,它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基础产业,甚至可以说人类社会就是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增加,极大促进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前进,也推动文化产业的进步。

人类社会的进步本身就是一个适应自然、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在自然环境改造中重点在于发现矿产资源、认识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就我国历史进程分析,中华民族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以及铁器时代等不同的发展历程,但是不管哪一个发展历程中,都是以矿产的勘查与开发为基础的。当然,现如今的信息化社会历程也不例外,更是离不开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

4 固体矿产资源勘查原则

固体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是复杂又具有极大风险的投资,也是一个资源消耗的过程。勘查是对固体矿产资源的发现和认知的阶段,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资金的投入与支持,具有极大的风险性,所以要力求在投入上减量化。在勘查中注意伴生矿产或相关矿产的勘查,避免同一地域的重复勘查投资。而矿产的开发阶段是矿产资源消耗的主要阶段,以减量化为目标,提高开采和利用技术,提高矿产开采回采率、选择矿产回收率与矿产的综合利用率。完成开采减量,实现矿山开发的可持续性。

4.1 固体矿产资源的减量化原则

固体矿产资源的勘查是在矿床发现后,确定矿产资源分布、种类、数量、质量、技术等条件,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或者矿山企业的需要进行的全部地质的勘查工作。固体矿产资源具有稀少、隐蔽和复杂的特点,勘查中常需要地质填图、物探、遥感动质等方法,使用钻探、坑探等相关技术,通过测量、编录、化验、计算和研究等一系列工作,要大量人力、物力、资金、时间的投入,所以,固体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极具风险。所以,矿产资源的勘查实行减量化原则十分必要。

4.2 固体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

加强共伴生矿产资源的开采和综合回收,建立矿产资源统一的销售模式、开发模式,实现矿产资源的综合开采,大幅度提高矿产资源回收率,降低资源浪费。固体资源矿山会出现固体废弃物,对煤歼石的综合利用既可以解决环境的破坏,还能促进资源再利用。

5 矿山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5.1 开源

固体矿产合理的勘查开发会直接影响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坚持矿山的勘查开发原则,开展矿产的勘查开采工作,探寻新的矿产地,增加矿产储量,这是地质工作的重点内容。为了缓解我国矿产资源供需紧张的矛盾,加强急需能源的勘查工作,对固体矿产执行稳定的勘探和开发,充分勘查利用固体矿产资源,加强老矿区储量的扩大,稳定老矿区日常的生产。

5.2 节流

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和有限性。节约矿产资源,更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降低经济发展中矿产资源的消耗和浪费。这也是保持矿山可持续性发展的重点。矿产资源在勘查阶段就要制定出合理集约化开发的方案。滥采滥挖是对矿山的破坏,我国很多小型矿山都存在这种现象,一定要改变传统的开采方式,应用集约化的开发方式,使矿山保持可持续发展。

5.3 宣传

5.3.1 我国人口众多,素质相差较大。加强矿山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宣传十分重要。加强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宣传,使政府与群众对地矿工作重视起来,有利于地矿工作顺利开展。

5.3.2 加强我国资源需求形势的宣传。使政府与群众正确认识我国资源现阶段的发展形势,资源有限,减少浪费。

5.3.3 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会造成破坏,地质灾害频发。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也是使矿山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结束语

对固体矿产资源进行合理勘查开发,重视矿产资源利用的新技术研究,加强政府推广与引导作用,挖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潜力,实行合理的矿产资源勘查方案,是实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