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5: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

篇1

虽然孔子与柏拉图身处不同国度,受不同的思想文化教育,但二者同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加之二人相似的人生经历,孔子与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存在着一些相似之处。(一)音乐教育的目标面对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现实,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实施德政改革,而德政实施的关键在于对德才兼备的“君子”的培养。“礼”与“乐”是君子教育“六艺”中最为重要的两项,孔子曾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君从先进。”(《论语·先进》)意即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贫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纨绔子弟。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①。孔子还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这表明音乐教育在培养从政君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它是教化君子成“仁”的最后阶段。由此可见,孔子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柏拉图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理性的“哲学王”——最高统治者。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将社会划分为三个阶级即统治阶级(护国者)、卫士阶级(卫国者)和生产阶级(供给者)②。护国者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由“哲学王”担任,在“哲学王”所接受的35年的教育过程中,音乐教育和军事教育贯穿始终。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能够锻炼“哲学王”正义、理性、机智、灵敏等品质,而这些正是国家统治者所必需的重要特质。因此,孔子与柏拉图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均是培养巩固奴隶主或贵族政权的统治人才。(二)音乐教育的作用1.对个人的作用孔子和柏拉图均重视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孔子创办私学,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教学内容,认为这六艺是个人成人应当掌握的基本技能。尤其以“礼乐”为教学重心,他认为“乐”对个人的成才、道德和审美情感均产生重要影响。“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这两句话表明,孔子认为在对人的道德和全面才能的培养过程中不能缺少音乐教育。柏拉图也十分重视音乐教育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他认为“音乐教育要比其他教育重要得多”(《国家篇》),“音乐不是一种无谓的消遣和享乐,其使命是教育人们达到精神上的和谐,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陶冶人们的情感”③。柏拉图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加强音乐教育,可以开启智慧,提高人的爱智能力,培养人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故他主张儿童从小就应接受音乐教育,“儿童阶段如果受到了良好的音乐教育,节奏和和谐侵入了他的灵魂深处,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理想国》)2.对社会的作用孔子和柏拉图不仅重视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也都重视乐教的社会功能。相比于音乐的娱乐作用和美感作用,孔子更看重音乐教育的社会功用。他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由此可见,孔子十分注重音乐教育在国家政治中的“兴、观、群、怨”的社会功用。此外,孔子也强调为政之道“礼乐”最为重要,认为“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广要道》)这句话更加表明了孔子认为音乐教育有安邦定国、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的社会功能。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它可以提高公民的素养,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有效工具。柏拉图在《理想国》第四卷中说道:“如果孩子们从一开始做游戏起就能借助于音乐养成遵守法律的精神,而这种守法精神又反过来反对不法的娱乐,那么这种守法精神就会处处支配着孩子们的行为,使他们健康成长。一旦国家发生什么变革,他们就会起而恢复固有的秩序。”④这段话表明,音乐教育有利于培养公民节制的道德品质,使其遵守法律法规,进而维护国家的统治秩序。

二、孔子与柏拉图音乐教育思想的差异

虽然孔子与柏拉图同处于相似的时代背景中,但受二者自身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的影响,他们的音乐教育思想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音乐教育的对象孔子认为“性相近也”,即人的先天禀赋是相差不多的,只要获得适当的教育,加上自身的主观努力,都可以成人成才。故孔子主张音乐教育“有教无类”,即在教育面前,不分贫富贵贱、聪明愚钝、国家种族,人人平等。孔子兴办私学,正是将这一思想落实的体现。“有教无类”是孔子乐教思想中最为闪亮的一点,它打破了音乐教育的等级界限,将教育对象由贵族扩展到平民,为文化的下移和教育普及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柏拉图则主张“精英教育”。他认为上帝造人,人分三等:金质的人,理性发达,应成为上层社会的统治者;银质的人,意志坚定,好勇爱斗,应构成军人或中下层统治阶级;铁质的人,以贪欲为特征,命定成为劳动者⑤。因此,柏拉图的音乐教育对象是金质和银质的中上层统治者,他主张应该从这两个阶层中挑选出健康的儿童接受音乐教育。柏拉图的这一教育主张也落实到他的教育实践中,他创办的阿卡德米学园,云集了当时城邦的许多贵族子弟。(二)音乐教育的内容在选择音乐教育内容的标准上,孔子认为只有符合“思无邪”“中和”的积极健康的音乐,才能成为音乐教育的内容。音乐教育内容首先要在思想上达到善的标准,其次在艺术形式上也要达到美的标准,只有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标准⑥。依据这些标准,孔子将《诗经》删减到三百多篇;反对当时比较流行的郑声,赞赏古代的韶乐,认为“郑声,佞人殆。”柏拉图在选择音乐教育的内容上主张,“我们首先要审查故事的编者,接受他们编得好的故事,而拒绝那些编得坏的故事,用这些故事铸造他们的心灵,比用身躯塑造他们的身体还要仔细。”(《理想国》)意即用来作为乐教内容的音乐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只有具备勇敢、严肃、智慧、温和、坚韧等特点的音乐才能被选作教学内容。此外,与孔子相比,柏拉图所提到的音乐教育,除了单纯的音乐和舞蹈教育外,还包括读、写、算一类的文化学科,还有对乐理中数学原理的探究⑦。因此,与孔子单纯的音乐教育内容相比,柏拉图的音乐教育内容更加宽泛。

三、结语

篇2

论文摘要:希腊大哲学家兼教育家柏拉图的名著《理想国》,蕴涵着丰富的、迄今仍熠放着启示光芒的教育思想。在这本著作中,柏拉图广泛涉及并讨论了包括哲学、道德、民主、国家、教育等在内的许多问题,其中教育伦理思想尤为突出,对我们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指导意义。

柏拉图是一位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具有非凡影响力的思想家,他的代表作《理想国》内容丰富、蕴涵深厚。不但哲学家能从中感悟到哲学的最高境界,社会学家能从中探索出人类的亘古追求,教育家也能穷其毕生精力从中推演出“理想”的教育体系。仅就书中直接讨论的教育问题而言,柏拉图讲到了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和大学研究院的教育,以及工农、航海、医学等职业教育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治国的计划纲要,更是一部教育理论力作,备受世人重视。本文仅对这部巨著中的教育伦理思想进行初步探讨。

一、教育与政治紧密结合

柏拉图在他的教育思想中所确定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教育是为了培养符合其理想国需要的哲学家,这是他教育伦理思想集中体现的一个主要方面。他对准备作为统治者的哲学家的教育和训练,是十分严格的,他们首先是与其他等级的人一起进行初等教育,学习音乐、体育,以陶冶他们的心灵,锻炼他们的体魄,使他们形成符合奴隶主阶级所需要的道德品质。他提出国家统治者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建立良好的国家教育制度,统一管理国家的教育事业。他主张教育应该由国家来办理,由国家实行严格控制,教师应由国家聘请,教什么内容应由国家审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育培养出建立正义的理想国所需要的不同阶层的人才。柏拉图的这一思想是同其政治思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他把教育当作实现其理想国的工具。在柏拉图看来,国家是否理想,关键在于能否造就理想的国家统治者,这对于能否建立理想的国家制度和政治生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国家必须建立在正义的原则之上,因为正义是国家的固有特性,是实现理想社会秩序的保证。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出:正义就是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即每个人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而不干涉别人份内的事。柏拉图认为,不同天性的人主要有三种:统治者、军人和平民。三种人各有正义国家所需的三种美德:少数统治者应有智慧,是智慧的化身;军人要勇敢,具备辅助统治者的能力;而一般平民则应具备节制的品质,善于控制自己的欲望。只有这三种人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即统治者用智慧领导军人、平民,军人用勇敢保护国家和统治者,平民服从统治者领导,才能保证国家是正义的,人民是幸福的。在这里,培养人的问题至关重要,因此,柏拉图提出,教育应是国家的事业,教育管理权应归国家所有。

柏拉图还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苏格拉底的一系列思想。政治专业化、知识化的要求被明确发展为以“哲学王”为核心的严格社会分工理论,“改善灵魂”的教诲被系统化为一种博大精深的“灵魂转向说”。柏拉图用这个充满了神话寓言色彩的灵魂转向说,描述了“哲学王”的培养过程,可谓希腊哲学和教育思想的皇冠。

二、音乐和体育是教育伦理思想的基础

以音乐陶冶心灵,体操锻炼身体,这在希腊有悠久的历史,柏拉图对此也很重视,把它们作为初等教育的主要内容。音乐先于体育。一般说,儿童在不能参加体操运动以前就听成人讲文学故事。音乐包括了诗歌、神话故事、舞蹈、音乐、绘画造型艺术等,泛指艺术及文学各个方面。音乐教育的最后目的在于达到对美的爱,使护卫者具备勇敢的美德。“对于城邦护卫者来说,首要的美德是勇敢。要使护卫者勇敢,他们就不能怕死”。音乐教育之后,年轻人应该接受体育锻炼。《理想国》在论述体育教育时,很多是在和音乐教育的对照中说明的。体育方面,护卫者必须从童年起就接受严格的训练以至一生。单凭一个好的身体,不一定能造就好的心灵好的品格。相反,有了好的心灵和品格就能使天赋的体质达到最好。最好的体育与理想的音乐文艺教育相近相合,这是指一种简单而灵活的体育,尤其是为了备战而进行的那种体育锻炼。复杂的音乐产生放纵,复杂的食品产生疾病。至于朴质的音乐文艺教育则能产生心灵方面的节制,朴质的体育锻炼产生身体的健康。年轻人接受了前述简单的音乐文艺教育的陶冶,养成了节制的良好习惯,他们显然就能自己监督自己了。柏拉图认为,音乐和体育都要对青少年(未来的城邦护卫者)的心灵提供训练,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品格。这种受过音乐教育的青年,运用体育锻炼,通过同样苦练的过程,他会变得根本不需要什么医术。在不畏艰辛苦练身体的过程中,心灵也得到锻炼。

音乐和体育是相对应的,它通过习惯教育护卫者,以音调培养某种精神和谐,以韵律培养优雅得体,还以故事的语言培养与此相近的品质。城邦战争的需要导致城邦护卫者的产生。城邦的统治者的首要任务是选拔合格的城邦护卫者,因为哲学王也是从护卫者中遴选出的。护卫者需要把爱好、智慧、刚烈、敏捷、有力这些品质结合起来。对于护卫者的教育,总而言之,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充分体现了柏拉图的教育伦理思想。

三、“善”理念的学习

柏拉图把对“善”理念的学习视为最大、最高、最重要的学习。这是柏拉图教育伦理思想中的最高境界。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即“善”的理念的实现。人的灵魂中有先天的“善”。于是,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是如何引导人们去认识这个“善”,而教育的内容就是该用什么在最大的程度上去实现这个“善”。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柏拉图就用太阳来比喻“善”理念的地位和作用。任何以实物为载体的比喻都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事物本身的方面,一个是它所象征的方面。“日喻”中的太阳,作为现实的事物它确是可见世界之所以可见的原因,也是万物产生、生长和营养的源泉,这些确是太阳之“善”。柏拉图把现实的太阳所拥有的这些“善”升华了,变成了理念世界的太阳,即善本身。这个理念的太阳乃是整个可知世界之所以可知、之所以存在的原因和根源,并且间接地成为可见世界之所以可见、之所以存在的原因和根源,人的灵魂要从可见世界转人可知世界,就必须学习和掌握“善”理念。

说到底,柏拉图的“善”理念乃是他心目中一切人类美德的集合物。他的《理想国》同样也是把对善的理念的追求看作是最终的目标。“意见”不能形成知识,而只有理念是理性的认识对象。对理念的追求,才能获得真知识,找到真理,达到“善”。善的理念是理念世界中最高的理念,它是构成现实道德善的根源。不仅如此,善的理念还是使人具有识别善恶能力的本体。《理想国》中,柏拉图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这一思想。形而上学的生命冲动驱使着他为这一人类文化的抽象总体概念寻找本体论根据,因为他要为美德寻找根源,为人寻找蓝本。但是,通观整个日喻,柏拉图并没有说清楚这一问题。然而他虽然没有回答问题,但的确深化了问题,并在这种过程中发展了他的两个世界即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两种心灵即知识和意见的思想,并且深刻地揭示了作为可见世界的具体个人,只有通过对以“善”理念为核心的可知世界的模仿或学习,才能逐步实现灵魂转向,最终进人光明世界。

四、男女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篇3

【关键词】美育;理式;诗;礼;乐

美育或曰审美教育,是一种现实的教育活动和方式。艺术教育的目的都是将人从粗野而凡庸的生存之域提升至尽善尽美的理想之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了“美育”一词的产生。美育作为一种现实的教育活动和方式,无论中外都是古今有之的事情。无论是古希腊的柏拉图还是中国的孔子,他们都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承认美育的功利性。

一、孔子与柏拉图美育实现的步骤

柏拉图和孔子都认识到审美教育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柏拉图在《会饮》篇里把这个过程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应从只爱某一个美的形体开始,凭这美的形体孕育美妙的道理。第二步“是要在许多个别美的形体中见出形体美的形式。”并且把“爱推广到一切美的形体,而不再把过烈的热情专注于某一美的形体。”第三步,“应该学会把心灵的美比形体的美更加珍贵,如果遇见一个美的心灵;纵然他在形体上不甚美观,也应该对他起爱慕,凭他来孕育最适宜于年青人得益的道理”。第四步,“应该学会见到行为和制度的美,看出这种美也是到处贯通的,因此把形体的美看得比较微末”。最后一个步骤是“应该受问导的指引,进到各门学问知识,看出他们的美。于是放眼一看这已经走过了广大美的领域,他从此就不再像一个卑微的奴隶,把爱情专注干某一个个别的美的对象。”在这个美的最高境界里,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具体的形象,而是美的“理式”,它是抽象一切美的事物而来的,美的事物之所以为美的始因。

二、孔子与伯拉图美育实现的目标

柏拉图认为,美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人们认识这“美本身”。这个目标现在看来与美育的本质并不相符,它只是柏拉图哲学认识论的一个方面。柏拉图最高的理想人格是“哲学王”。他认为要想培养“理智”、“勇敢”、“节制”相统一的正义的人,即“理想人”――“哲学王”,使他们不受民主思想的感染和影响,必须对理想国里的文艺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于不符合他的培养目标的文艺作品要坚决采取排斥态度,毫不留情地把它驱逐出“理想国”,不能让它有任何立足之地。

孔子继承了周代的文化传统,他所倡导的哲学思想是有利于政治秩序的安定,美育的目标是培育有利于社会和谐有序的个人。因此,孔子的美育落实到具体感性的个体生命。对于个人来说,美育的目标是“里仁为美”。“仁”它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仁”者“爱人”,它强调的是人的社会性和亲合关系,强调源于氏族情感的社会伦理和群体规范对于个体存在的优先性,把个人消融在与社会群体无矛盾的和谐统一之中。“仁”的第二个方面的含义是社会等级,地位尊卑的不可移易性,承认爱是有等级的。从这两个方面结合来看,“里仁为美”要求个体的审美情感流露出内心的“善”,这种“善”包含的是社会伦理教化的内容。孔子美育的目标就是要培育把社会伦理内化为个人品德的人。当人有了这样的自我意识,就会“仁者安仁,智者利仁”,仁是礼乐的根本,没有仁爱之心,外在的礼是无法约束人的。

虽然柏拉图重理智认知,其目标是造就哲人式的统治者;而孔子重经验感悟,其目的是培育有利于政治的顺民。但是,柏拉图与孔子都是致力于培养完美的人、和谐的人、至善的人。

三、孔子与伯拉图美育实施途径

在孔子的美育过程中,他首先重视“知”的方面的教育。孔子认为,一个完整的美育过程应该是一个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教育的过程,但仅限于“知”的方面还是不够的。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安排六艺来全面培养人,集中美育特点的“乐”与德、识、技、体等方面并列交织,见出美育思想的自觉。在谈到君子如何培养自己成为完满发展的人时,孔子提出须“志于道,据于德,依于礼,游于艺”。“游于艺”中的“艺”,包括艺术审美活动和各种技艺活动,人不仅只是对“道”、“德”、“仁”有掌握,还需要掌握各种技术、艺术。

柏拉图也是严格地按照知、情、意的这一认知过程对其理想人格进行美育教育的。柏拉图是深知艺术的强大感染力的,经过他的再三审查,他慎重地提出了“理想国”的教育方案,要求对之进行体育和音乐教育。他说:“为了身体的健康而实施体育,为了灵魂的美善而实施音乐教育。”柏拉图将其美育过程看作是一个由个别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循序渐进并最后达到庄严华美的最高境界过程。其美育教育便是严格地按照这一过程来进行的。这一点同于孔子,都具有其合理的和积极的。

四、结语

通过对中西两位先贤的美育思想的解读,使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孔子与柏拉图都赞成循序渐进的实现美育,都旨在培养完美的人、和谐的人、至善的人。美育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需要高瞻远瞩,深谋远虑。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美德 音乐 教育 闲暇

[中图分类号]B8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3)01-0058-05

在古希腊时期,每个城邦的教育目的都异常明确,那就是将本邦的青年人培养成卓越的公民。教育只与人的美德(Arete)有关,而与技术(Techne)无涉。正如弗里曼(Freeman)指出的:“希腊普遍的舆论依然坚持认为,‘传授技术和一切旨在赚钱的教学都是庸俗的,不能冠以教育的名义’。”但在不同的城邦之间,人们对什么是卓越公民理解却不尽相同,因而每个城邦的教育内容也并不一致。比如在斯巴达,教育就是为了培养战士,强壮的、勇敢的、团结的、纯粹的战士。他们的男童从出生之日便要接受这种培养的洗礼,不健康的男童被抛弃,有可能成为战士的男童得以抚养。他们的教育体系有其专有的名词,即agoge,其字面的意思便是“指引、约束或管教”。这种教育极端地强调守纪、忍耐痛苦的能力,试图培养公民独一无二的城邦荣誉感。于是,斯巴达取缔了家庭教育的权力,城邦全权承担起培养公民的职责。在这种统一的教育模式下,公民的行为举止都非常类似。这使得斯巴达的城邦特性得以彰显,但人的个性几乎完全被磨灭了。

就城邦教育的同一性而言,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很认同斯巴达的教育模式。因为城邦与家庭之间若存有不同的认知,那么家庭所培育的公民就未必符合城邦的要求。“是家庭不是国家来负责青年人的教育;一家之父给予他儿子的教育也许与国家的需要和性质背道而驰,很可能产生暴乱革命而不是好的公民。”于是,柏拉图否定了家庭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他在《国家篇》中指出:“他们把这些孩子接受过来,改变他们从父母那里受到的生活方式影响,用自己制定的习惯和法律培养他们成人。这是我们所述及的国家和制度藉以建立起来,得到繁荣昌盛,并给人民带来最大福利的最便捷的途径。”亚里士多德虽承认家庭教育的积极意义,但他也将教育之根归于城邦。“既然整个城邦有着唯一的目的,那么很明显对所有的公民应实施同一种教育。对教育的关心是全邦共同的责任,而不是私人的事情——今天的情况则是个人关心各自的子女,各人按自己认可的准则施教。然而对于共同的事情应该实施共同的教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夸奖斯巴达道:“斯巴达人应该受到赞扬,因为他们尽了最大努力来训练儿童,把儿童的教育作为全邦的共同责任。”对于希腊亦是如此,“教育应是全邦共同的责任”。

但是对于教育内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斯巴达有重大缺陷。因为斯巴达的教育过于单一,只培育了一种美德,远远没有实现教育应有的目的。他们都认为,教育不仅要培养强壮的身体,还要追求卓越的灵魂;不但要追求勇敢,还要追求智慧。并且,身体教育要以灵魂教育为目的,实用教育要以高尚教育为目的。若过于强调身体或实用,那么不仅无益于高尚,甚至会导致有害的后果,“处处寻求实用是对自由大度胸怀的极大歪曲”。因此,亚氏认为,在必需或实用的教育之外,“应当有一种教育,依次教育公民的子女,既不立足于实用也不立足于必需,而是为了自由而高尚的情操”。在《政治学》中,亚氏主要谈到了四个方面的教育内容:“读写、体育、音乐和有些人加上的绘画。”在它们之中,体育、读写、绘画都有实用意义,但它们也能以高尚和审美为目的。不过,“关于音乐则有些疑问”,因此,亚氏花费了较大的篇幅讨论如何理解音乐教育。

“音乐”的希腊词“mousike”是英文music的辞源,但它的含义要更广泛。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它“不仅指音乐自身的所有形式,而且还涉及诗的很多形式,包括那些通常并不吟唱甚至从不伴随曲调的诗”。然而,亚氏有时又会将“音乐”与“诗”加以区分,因此美国学者劳德(Lord)就认为“该词组确切的意义是不确定的”。对此,我们可以进行一个粗略的划分,即将包含诗在内的音乐视为广义的,而狭义的音乐则“在于旋律和节奏”。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对音乐的探讨正是从狭义角度展开的。其原因或许在于:讨论旋律和节奏更易引起人们争论,也就更能清晰地证明音乐教育的意义所在。对于亚氏的这一特点,纽曼(Newman)曾指出:“首先,我们注意到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第五卷中只考虑了mousike的音乐方面(musicalside),而柏拉图则将诗、曲调、节奏都包括在内,并对它的诗歌要素的实质和形式都给予了充分关注。另外,他对伴随着的曲调和节奏,及使用何种乐器的问题也同样重视。其次,我们发现这两位研究者处理这个问题时持有不同的目的。柏拉图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教育体系,使他国家中的保卫者能适合他们被分配到的那种地位;亚里士多德的目的是培养一群公民,他们有能力过着最高和最完善的生活。”

这也就是说,柏拉图将音乐视为一种工具性的手段,强调它在城邦中的客观效用或功能,而亚里士多德则将音乐视为目的,他把音乐理解成一种追求高尚和卓越的理性活动,音乐因其自身之故(forits own sake)就值得追求。根据《尼各马可伦理学》开篇对Good的等级排序,我们可以知道,亚氏把因其自身之故就值得追求的事物视为更终极的目的,它们更高等或更完满。正是由于音乐不以他者为目的,因此亚氏认为音乐这种活动与人的“消遣”或“闲暇”有关。他指出:“显然应该有一些着眼于消遣中的闲暇的教育课程,这些教育和学习只为了自身范围的事物,而那些必需的有关劳务方面的教育则以自身之外的其他事物为目的”;“剩下的可能就是在闲暇时的消遣,显然这是设置音乐课程的初衷。”“闲暇”在古希腊的重要意义已毋庸赘述。但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还曾将它与其他相关术语联系在一起,共同论证了音乐教育的价值所在。但这些术语在中译文里经常被混淆在一起,不仅不同译本之间的翻译不同,在同一文本中同一术语的翻译也并不一致。可见,它们之间的差异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而这也就局限了我们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探究。

亚里士多德认为,闲暇(sehole)与消遣(diagoge)都是值得追求的,它们与卓越之人的理性活动相关。其中,闲暇一般有两层含义:一种在通常意义上指拥有自由时间,另一种是指拥有能从事卓越活动的自由。而消遣则往往指一种活动,即那种在闲暇中进行的活动。根据巴克(E.Barker)的解释,它们两者的关系可以总结为:“schole消耗在diagoge上;相反地,在schole之中diagoge得以进行。”

若一个公民能在闲暇中享有消遣活动,这首先意味着他们不需为生计而担忧,也无需在生活琐事的劳作上超于他人。在《泰阿泰德篇》中,苏格拉底就曾把人分为两种:一种人与自由和闲暇对应,主要指哲学家。或许他们在做一些日常家务琐事时“显得愚蠢或无能,比如不会铺床、不会烹调、不会说奉承话,那么可以得到原谅”,“另一种人做起这些伺候人的事来非常能干”,但他们是低等的,“没有学会像一名贵族那样穿衣,或者掌握正确的说话语调,可以用来颂扬诸神和人的真正的幸福生活”。因此,闲暇和消遣应是城邦中有一定地位的公民才能享有的特权,他们最低限的要求就是有充足的财富基础。“辛苦谋生的人们不可能有足够的闲暇”;“人们如果没有财产的保证就不可能获得参政的闲暇”。但是,财富只是公民在闲暇中享有消遣活动的前提。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只有当人们在这种自由时间内从事卓越的理性活动时他才真正地是在闲暇中享有消遣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diagoge(消遣)才会有另外两种常见的翻译,即“Cultivation of the mind(心灵的培育)”和“Mental cultivation(智力培育)”。

除了“闲暇”与“消遣”之外,亚里士多德在谈音乐教育时还涉及另外三个术语,它们共同论证了音乐教育的价值所在。这些术语彼此有关,但含义不尽相同,亚里士多德在使用它们时都有特定所指。英美学者对它们的最佳译法略有争议,但较为连贯,且术语之间的差异也被明确地表达出来。但在中译文里,这些术语经常混淆在一起,不仅不同译本之间的翻译不同,在同一文本中同一术语的翻译也并不一致。可见,它们之间的差异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而这也就局限了我们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探究。这些术语及其主要翻译如下表所示:

首先,快乐(pleasure)是亚里士多德最常用的范畴之一。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曾在两处讨论过它:一处是第7卷11—14节;另一处是第10卷1—5节。简要地说,他认为每一种实现活动都伴随着快乐,因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快乐。其中,只有相应于理性实现活动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他不同意前人把快乐视为一种恶,但快乐也绝不是事物值得追求的根本原因。比如就人的肉体快乐而言,它只有在过度时才是一种恶,必要的肉体快乐则是值得追求的。

其次,娱乐(amusement)一般指单纯地为了快乐而快乐。因而它提供的快乐较为低级,比如食欲、等的满足。它是有用的,但绝不是高尚的。针对流行观点中将幸福视为娱乐的观点,亚里士多德反驳时提出了四条论据:(1)对好人(而不是有权势的人)显得是荣耀和愉悦(pleasure)的事物才真正是荣耀和愉悦的;(2)娱乐不是目的(尽管自身值得欲求);(3)幸福在于合德性的生活,而合德性的生活在于严肃的工作而不在于娱乐;(4)严肃的工作比娱乐更好(因为一个人越好,他就越喜爱严肃的工作)。换言之,娱乐只具有第二阶的价值,它附属于工作,并为人们更好地工作提供必要的前提。甚至有时娱乐还是有害的,所以亚里士多德才会说,“实际上,它们的弊大于利:它们使人忽视自己的健康与财产”。

最后,“放松(relaxation)”与“娱乐”较为接近。虽然他曾将放松视为娱乐与快乐的中介,“娱乐(amusement)是为了松弛(relaxation),而松弛必定带来享受(pleasure)”。但在更多的情况下,亚里士多德都直接将两者并列使用,而不做任何区分。与娱乐一样,放松也经常在与工作相对应的时候使用。它们都只具有工具性的价值,都是为了更好地工作。

亚里士多德认为,无论娱乐或放松、闲暇或消遣都能带来快乐。然而,与娱乐不同。闲暇与消遣并不以快乐为目的;与为了工作而进行的放松不同,闲暇与消遣不是为了满足必需,而是为了高尚和自由的目的。所以在《形而上学》的开篇,亚里士多德才会说:“只有在全部生活必需都已具备的时候,在那些人们有了闲暇的地方,那些既不提供快乐,也不以满足必需为目的的科学才首先被发现。”如果说娱乐或放松是为了工作,那么工作则是为了闲暇或消遣。因而,城邦应教育公民如何享受高尚的闲暇。若公民不知道在闲暇中应该如何生活,那么他们就可能放纵、腐化或堕落。因此,亚里士多德指出,“大多数尚武好战的城邦在战争期间反倒平安无事,然而一旦霸业告成,其统治就开始分崩离析。就像一柄铁剑,在和平时期就失去了它的锋芒”。而这正是因为立法者“没有教会公民经营闲暇的生活”。

在区分这些概念之后,我们就可以继续分析亚里士多德对音乐教育的理解。他根据希腊流行的观点,将音乐之力量的备选项归结为三个:(1)音乐能够让人“娱乐和放松”;(2)音乐能够培养人的品格(ethos)卓越,养成习惯,并感受到真实的快乐;(3)“音乐有益于充实人们的消遣和智慧(prudence/practical wisdom)”。或者说,“在我们提到的三件事情——教育、娱乐(amusement)和消遣(pastime)——中音乐能够起到哪一种作用”。这两种表述方式略有不同,但其内涵基本一致。在这三个选项之中,(2)和(3)与亚里士多德对人灵魂及美德的划分相对应:(2)教育或培养习惯与人灵魂中顺从理性的部分相对应,也就与道德美德(品格卓越)对应;(3)消遣或智慧与人灵魂中纯粹理性的部分相对应,也就与理智美德(实践智慧)对应。

首先,若娱乐和放松就是音乐的功能,那么音乐将与睡眠、酣饮一样。但亚里士多德指出,“这些活动就其自身而言并非善良(good)之举,只不过是安逸的享乐(pleasure)”。他认为,虽然音乐的确可以带来快乐,但这种快乐是偶性的,并不是终极的快乐。娱乐和放松“仅仅是缅怀过去”;但“人们共享音乐,并非仅仅为了过去”。另一方面,学习音乐也不可能像娱乐一样,单纯以快乐为目的。因为少年在学习音乐时需要“付出艰辛(aeeompanied with pain)”,而pleasure和pain则是矛盾的。音乐无疑可以带给青少年快乐,但青少年却不应该是为了快乐而学习音乐。这样,音乐教育是为了追求娱乐和放松便不成立了。

其次,亚里士多德虽然认为音乐是公民在闲暇时所从事的高尚且卓越的消遣活动之一,但他似乎并不认为这是对青少年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所在。因为在他看来,青少年本身不适合享有闲暇,而音乐教育也不能以闲暇中的消遣活动所带来的快乐为目的。“这种年龄的少年也不宜逸乐(diagoge),因为这终极的目的与尚不完全的人生状态并不相称。”这也就是说,青少年尚未具有充分发展的能力或美德,他们不能也不应该享有闲暇和消遣。另一方面,如果说青少年学习音乐是为了长大以后能享有这种活动带来的快乐也不正确。亚里士多德将享受或学习音乐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主动参与的,他称之为“修行(partake of)”;另一种是消极的、被动的,他称之为“听取”。他认为,如果音乐教育是为了成年后的消遣,那么一方面,这无法解释青少年为什么一定要积极地、主动地学习音乐,而不是“像波斯或米地亚诸王那样通过听取他人演奏来获得享受和学识”;另一方面,这也无法解释积极的、主动的学习为什么一定要以音乐为内容,而不是以学习如烹饪等其他活动。这也就是说,公民可以在闲暇时从事音乐这种高尚的活动,但除此之外,他们在闲暇时还可以从事其他的高尚活动;如果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闲暇和消遣,那么教育的内容也就不必然是音乐,还可以是其他内容。

篇5

[关键词]理想国;教育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即哲学王。在书中指出,当政者只需要做好一件大事就行了,即“教育和培养”[1],因此,可以看出柏拉图的这种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的特征,这种教育思想在实质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书中的思想对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借鉴作用。

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理念的缺失

较长时间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根源在于教育理念的陈旧缺乏创新。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对新的理念和策略又感到困惑、迷茫,于是进入到行动的“盲区”。例如,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凌驾于被教育者之上,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受教育者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能动性完全被抹杀。而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波动,思维活跃的阶段,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与之相适应的观念,而是一味地继承,那么肯定是徒劳无功的,也谈不上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二)理论与实践脱离

伴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依然比较陈旧,“偏、杂、窄”,思想政治教育在民众中更多幻化为政治,使其内容窄华。[2]人民更习惯于将其称为“政治思想教育”,主要靠说服教育,教育内容不能解释现实问题,跟不上变化的社会形势和人们的现实思想,现实中老、中、青三代同听一堂课,同读一本书,知识跟实际工作完全脱节。在大学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几乎就是考试的工具,可能不到考试就不会仔细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正是因为如此,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让一些学生接受。

(三)教学方法、方式不当

灌输法是列宁提出来的,这种方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工作方法,但是用纯粹的单向灌输的教育模式,学生是被动接受,机械地记忆。而这一时代的学生思想活跃,喜欢独立思考,眼界比较开阔,在实际教育中,基本上就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老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手段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落到实处呢?所以,科尔伯格指出:“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方法。”[3]

二、柏拉图《理想国》中主要教育思想概述

(一)教育内容

首先,《理想国》认为人天生就有差别,国家的公民“虽一土所生,彼此都是兄弟,但是老天铸造他们的时候,在有些人的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因而是最宝贵的,是统治者。在辅助者(军人)的身上加入了白银,在农民以及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铁和铜。”[4]也就是说,城邦内具有不同品质的人应接受不同的教育,生产者主要为城邦的人民提供基本生活资料,因此只接受普通的教育,护卫者阶层继续接受严格的训练,担当起保家卫国重任,而对于哲学王要加强辩证法的教育。

其次,他认为,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应该安排不同的教育内容。柏拉图主张,教育培养应该从孩提时代开始,幼儿阶段应该最先给他们讲美好的故事,至十七八岁应受到音乐和体育教育的熏陶,20岁至30岁成绩优异的人才能继续深造,30至35岁这一阶段主要学习辩证法,到50岁时,表现依旧优秀就可以研究哲学,担当执政候选人,领导城邦。他看到了教育对于个人后天改造的作用。

最后,柏拉图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教育要先教音乐后教体操,将故事包括在音乐里。”[5]音乐教育就是陶冶人的心灵,给人美好的感受,体育教育的目的不仅是锻炼身体,增强体力,更多的是为了锻炼顽强的意志,音乐和体育教育需两者兼有之。

(二)教育方式

首先,因材施教。我们知道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如果卫士的孩子天生低能,那么这个孩子就应该分派到其他行当,而其他行当的人生出了一个卓越的孩子,那个孩子就应该分派到卫士中去。”这种观点在我们看来显然具有阶级性,但柏拉图之后又提到,虽然天赋不同,但经过后天的教育可以进行改善,“不同品质的人接受不同的教育”,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一样的教育手段,也就是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其次,启发式教育。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重视教师的启发作用,《理想国》是一部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的对话体著作,辩论双方一问一答,由外及内的激发被教育者的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有新的问题,一步一步地接近真理。同时,柏拉图指出“自由人学习任何东西不应是奴隶式的……但是强制的学习却是绝对进不了心灵的。”提出了游戏式的学习方式,他认为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发现儿童天生的志趣。

最后,实践和环境对教育的作用。柏拉图的教育理念中实践也是必不可少的,他认为从童年起就要接受考验,如果想成为一名卫士,少年时就应该去战场上实习,分配给他们艰苦的任务。柏拉图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思想的最早提出者,肯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他说,“要使我们未来的护国者不致在不道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好像把羊放在毒草地区,每天在那里吃草,久而久之,不知不觉地在它们心灵中积累了一大堆毒素。”

三、柏拉图教育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启发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柏拉图反对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因为这种模式是一种单向的教学形式,受教育者处于被动的位置,只是简单机械地听。因为升学的压力,只重视分数,依旧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我们都知道,事物的内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源泉,要真正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关键在于学生这一主体,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不断将学生潜在的知识挖掘出来,通过师生的交流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更正确的理解,内化于心。当然,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需要精心的备课,搜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与学生的对话要具有启发意义等。

(二)加强道德规范和法律教育,培养健全人格

柏拉图强调道德教育要从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抓起。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也受到市场经济中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冲击,大学生的价值观还没有稳定,很容易受到这些诱惑。在学校教育这一块,很多学校注重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对于人文社科类知识并不重视,这些知识只需要考试之前背诵一下即可。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避免形式主义和一味的说教,采取多样的方式,首先可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进行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的理论学习,然后通过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等公益事业、进行普法宣传活动去运用,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最后,使学生将知识自觉转化为道德责任意识,达到情感、理性的升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塑造健全的人格。

(三)创造良好校园德育环境,促进全面发展

环境对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柏拉图认为:“应该从小起模仿与他们专业有正当关系的人物―――模仿那些勇敢、节制、虔诚、自由的一类人物。”[6]柏拉图认为“善”是人先天的一种内在存在,每个人都是可以改造的。首先,社会大环境下,要加强文化市场、网络和文娱场所的监督管理,弘扬主旋律,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电视广告、宣传栏等地方随处见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语,会让我们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校园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要注重校风、班风的建设,观看红,组织友谊赛,开展讲座,加强诚实守信教育,来影响大学生的情感价值观。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校园微博、微信得到了学生们的青睐,要发挥其舆论导向功能,通过这些途径宣传主流文化,传播正能量,来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

(四)理论联系实践,知行结合

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中,他的最高理想是培养哲学王,这个哲学王并不仅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在成为统治者之前,要到社会底层去从事艰苦的工作以接受锻炼。他认为只有在磨难中才能培养美德。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知识不可能不学而知,不教而会,但是不能仅仅只重视课本理论知识的教学或者是形式的宣传。因此,要切实贯彻知行统一,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要以身作则,为受教育者树立一个典范榜样,还可以参观学习先进人物纪念馆等作为教材加以利用,加深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组织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受教育者亲自参与进来,不断将理论回归到实践。总之,要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紧密联系起来。

[注释]

[1][4][5]柏拉图.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篇6

1、真正创作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过把它们编成曲子而已。——格林卡

2、假如我的音乐只能使人愉快,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使人们高尚起来。——亨德尔

3、一首我喜爱的乐曲,所传给我的思想和意义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门德尔松

4、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贝多芬

5、一切好的音乐都是为了拨动心弦。——爱因斯坦

6、通过与诗的内在联系,音乐获得了新生。——李斯特

7、通过音乐并在音乐中教育我们的孩子——海伦辛普森

8、音乐语言的真正活动范围就像其他艺术的活动范围一样是没有界限的。——谢洛夫

9、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爱因斯坦

10、技术只有为高尚的目的服务,才有价值。——舒曼

11、音乐歌颂人们的生活,引导人们走向光明的未来。——普罗科菲耶夫

12、音乐用理想的纽带把人类结合在一起。——瓦格纳

13、世界在音乐中得到了完整的再现和表达。它是各种艺术当中第一位的,帝王式的艺术,能够成为音乐那样,则是一切艺术的目的。——叔本华

14、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梁启超

15、让自由的艺术和音乐本身美的规律冲破技术的樊篱,给思想和心灵以自由。——海顿

16、音乐是建筑在美的基础上面的一种艺术。——青主

17、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流;首先,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冼星海

18、音乐家必须不断地反身自省,培养自己最内在的东西,以便使它转向外界。——歌德

19、对一个作曲家来说,从他对农民音乐的研究中获得全部益处的方法是什么呢?那就是要完整地吸收农民音乐的语汇,以致达到除这种语汇以外忘掉一切的地步,并把这种语汇作为自己的音乐母语来使用。——巴托克

20、音乐家的艺术不在于直接描绘形象,而在于把心灵置于这些对象能够在心灵里创造的情绪中去。——卢梭

21、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海顿

22、我愿意是我的作品成为战歌。——肖邦

23、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

24、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25、不同生活接触,就不能为生活创作。不锻炼自己的人格,无由产生伟大的作品。——聂耳

26、最好的音乐是这种音乐,它能够使最优秀、最有教养的人快乐,特别是使那个在品德和修养上最为卓越的一个人快乐。——柏拉图

27、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着的血液。——李斯特

28、音乐不只是表达的艺术,它还是能引起激动的艺术。——费提斯

29、要留神细听所有的民歌,因为它们是最优美的旋律的宝库,它们会打开你的眼界,使你注意到各种不同的民族性格。——舒曼

30、音乐表达的是无法用语言描述,却又不可能对其保持沉默的东西。——维克多雨果

31、音乐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面。——恩格斯

32、音乐常使死亡迟延。——伊索

33、最好是创作出真实情景,而不是照搬。——威尔弟

34、对我来说,音乐是灵魂的完美表现。

35、音乐是万德胚胎的源泉。不为音乐所动的人,我必定把他比做木石。假使身充教师而不会唱歌,那简直没有为人师表的资格。——马丁路德

36、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雨果

37、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孔子

38、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39、像诗是词汇的和声一样,音乐是音符的和声;像诗是散文和演说的升华一样,隐约是诗的升华。——珀赛尔

40、艺术正如生活那样,它是无穷无尽的。因此枣也不可能有什么能使我们认为还有比本身就是时代的海洋的音乐更美好的东西。——罗曼罗兰

41、音乐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42、灵感全然不是漂亮地挥着手,而是如犍牛般竭尽全力时的心理状态。

43、没有热情,就不可能创造出任何真正的艺术作品。

44、我非常热爱音乐。正因为我热爱音乐,我试图让它脱离使它受到抑制的贫乏的传统。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是室外的艺术,象自然那样无边无际,象风,象天空,象海洋。绝不能把音乐关在屋子里,成为学院派艺术。——德彪西

45、灵感全然不是漂亮地挥着手,而是如犍牛能竭尽全力工作时的心理状态。——柴可夫斯基

46、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苏霍姆林斯基

47、通过音乐并在音乐中教育我们的孩子。

48、民间音乐是在人民的斗争生活中产生的,人们歌唱着它、演奏着它总是有感而发,所表现的感情是真挚的、质朴的。——马可

49、不爱音乐不配作人,虽然爱音乐,也只能称半个人。只有对音乐倾倒的人,才可完全称作人。——黑格尔

50、对我来说,音乐是灵魂的完美表现。——舒曼

51、生活的苦难压不垮我,我心中的欢乐不是我个人的,我把欢乐注入音乐,为的是让全世界感到欢乐。——莫扎特

52、欣赏音乐,需要有辨别音律的耳朵,对于不辨音乐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马克思

53、离开了生活和斗争就没有音乐。——麦新

54、在一切艺术中,只有音乐才能产生与广大群众的合作,同时在表达力量上,音乐也是优胜者。——恩格斯

55、作曲并不难,但剔除多余的音符却是极为困难的。——勃拉姆斯

56、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门德尔松

57、当我坐在那架破旧古钢琴旁边的时候,我对最幸福的国王也不羡慕。——海顿

58、没有民族性的音乐是不存在的。实际上,一般认为是全人类的音乐都是具有民族性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59、一切伟大的音乐家总是继承着民间音乐所提示的方法和方向做进一步的艺术加工,而不是与它的方向背道而驰;任何天才一旦违背了民间音乐的这种传统,他的作品就会脱离人民,降低价值。——马可

60、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尼采

61、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贝多芬

62、我深信: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美的原则。——格鲁克

63、体操和音乐两个方面并重,才能够成为完全的人格。因为体操能锻炼身体,音乐可以陶冶精神。——柏拉图

64、音乐中含有美感,能使人态度娴雅,深思清爽,去野入文,怡然自得,以领略有生之乐。——王光祈

篇7

关键词: 特殊儿童 音乐教育 现状

一、特殊儿童现状

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的重要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特殊儿童的数量只是有增无减。即使科技在进步,还是会有很多特殊儿童降临在这个世界上。据抽样调查结果推算,全国残疾人的总数约为6000万人,在我国特殊儿童中仅学龄残疾儿童就将近750万人,而接受特殊教育的还不到40万人。到2000年为止,全国特殊教育学校仅1539所。学龄残疾儿童接受特殊教育服务率为4.53%。很明显,我国的特殊儿童人数众多,有限数量的特殊教育学校明显不能满足需要,因而造成了特殊教育普及率很低的现状。

现在的特殊教育学校虽然开设了音乐课,但是对于音乐课并不是特别的重视。在特殊学校,人们更加注重技能上的培训,和就业接轨的技能知识学习相比,学校更重视他们今后的就业问题。例如我调查过的特殊教育学校中主要教授一些裁剪衣服、配钥匙、做饭等这类课程。虽然从物质角度上讲很实用,但是忽视了学生的精神需求。特殊儿童的精神一般比普通人群的精神更加脆弱,需要更加关注,但是现在的现状并没有足够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这样的现状需要人们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特殊儿童为什么需要进行音乐教育

特殊儿童需要人们的关怀,但不是过分的同情,他们更需要人们像对待平常人一样对待他们,而不是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特殊儿童有缺陷部分,也一定会有优秀的地方,人生来是平等的。特殊儿童需要像普通儿童一样快乐地成长和学习,需要以健康、自信、充满希望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普通的人群需要音乐,特殊群体也同样需要音乐。文化课程可以让学生获得技能上的知识,为他们的生活提供所需要的基础,而音乐教育则可以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态,让他们用更加积极的心理加入到更加美好的生活中。

音乐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愉快的教学过程,音乐教育不在于最终结果能否把学生培养成音乐家或是艺术家,而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享受这种乐趣,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这正是特殊儿童所需要的教育。音乐教育可以增强孩子的审美情趣,让这些特殊儿童了解到生活中的美丽。特殊儿童的生活会与普通儿童的生活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一般情况下,这些特殊儿童的心理都有一种自卑感,这种有时会让这些儿童慢慢地把周围的一切都看得非常灰暗,并不是世界灰暗,而是他们眼中的世界灰暗了。通过音乐教育,可以丰富他们眼中的色彩,让他们的眼中不再只有灰色,而是更加色彩斑斓、明亮鲜艳的世界,让他们变得更加积极乐观。一张黑纸上有一个白点,一张白纸上有一个黑点,积极乐观的人会看到黑纸上的白点,悲观的人会只看到白纸上的黑点。不能说特殊儿童的生活就是一张黑纸,或是一张白纸,但是如果他们能看见白色,他们的生活就不会非常痛苦,痛苦与幸福往往取决于个人的观念上。审美情趣的提高,可以帮助他们发现美、了解美、欣赏美,从而用更加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生活,即使生活中充满苦难和艰辛,但是他们的精神是积极乐观的,所以他们的生活是快乐幸福的。

音乐是没有语言的,是一种抛弃了语言文字的交流手段。即使不会说话,看不见对方,但是通过音乐就能很好地进行交流。特殊儿童的自卑情绪会导致他们越来越自闭,而音乐教育正是一种无言的沟通与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灵魂深处的对话,比起一切的语言文字更能传达到人们的内心深处,让与世隔绝的特殊儿童重新走进人类交流的过程中。音乐的交流不存在歧视与不平等,在这种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进行人与音乐的交谈不会让特殊儿童感受到挫折,而是更加敞开心扉地接受音乐、接受交流,进而接受别人。音乐的这种功能是任何语言无法代替的,是拉近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距离的有效手段。托尔斯泰曾说:“艺术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际的手段之一。艺术的主要吸引力和性能就在于消除个人的离群和孤单之感,就在于是个人和其他人融合在一起。”在聆听音乐过后,在学习音乐过后,会让特殊儿童与音乐发生共鸣,与参加音乐教育的其他学习者产生音乐共鸣,这对于特殊儿童来说是非常需要的。集体的心灵对话强于语言上的对话。

特殊儿童的集体意识和人与人的协作关系需要加强培养,音乐教育恰恰就可以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协作关系。有的音乐作品需要集体的力量才能完成,比如,合唱、合奏、集体舞蹈等需要集体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配合,这就培养了特殊儿童在集体和人与人协作方面的能力。除了合唱、合奏、集体舞蹈外,独奏、独唱独舞也需要协作意识。在独奏独唱、独唱、独舞时涉及与伴奏之间的协作能力。要想让独奏者和伴奏者之间形成默契的配合,也需要有足够的协作能力。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这种协作能力和集体意识在不断地加深,使特殊儿童能够融入集体与集体中的成员形成很好的写作能力。通过这样的意识培养,他们才能融入社会这个大的集体当中,并且能与社会中的其他人形成很好的协作关系。

音乐教育可以健全他们的人格,让他们能更好地融入到集体中,无论是特殊群体,还是普通群体,只要他们的精神、内心、人格足够健全,就是可以弥补他们身体上的缺陷的。音乐教育促进他们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成为一个对周围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节奏与乐调以最强烈的力量侵入人心灵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他们就会以美浸润心灵,受到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中反映的自然界事物中的丑陋,但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他们,并很快乐的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而使自己的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国家一再强调音乐教育对于道德情操的培养,虽然普通百姓觉得这个作用并不是非常重要,但是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道德情操高尚的人,不光对社会,而且对周围的人有所贡献,在这种贡献中,获得自我价值的体现,获得自我满足感,为自己的人生找到更好的道路。很多特殊群体对于社会上的人和事物非常不满,常常抱怨生活,然而生活的不幸常常正是他们自己造成的。他们没能用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周围的人们作贡献,自然不会被周围的人所接受,即使是普通人,不为周围的人作出贡献,普通人也是会被讨厌的。特殊儿童通过学习音乐,可以培养道德情操,进而抱着更加高尚的情操进入社会,与人接触。久而久之,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接受他们。音乐家们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是为了表现对人和事物的一种真知灼见,以达到追求真善美的目的。每当聆听到这样的音乐时,会自然地被艺术作品中的真情实感所打动,进而追求真理,养成真诚待人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如何开展特殊儿童的音乐教育

在特殊教育学校认真开展音乐教育,在学校中应该加强集体性质的音乐教育,例如合唱课程、合奏课程、舞蹈课程等,这样的集体教育比较适合在学校中开展,而且对于特殊儿童的音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合唱与合奏可以是不同年级的儿童集体参与,也可以按年级或是班级进行学习,并且开展团队与团队之间的合唱比赛、合奏比赛、舞蹈比赛等,会更加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学习热情。特殊教育学校应当对特殊儿童的音乐教育给予特殊关注和支持,这样才能真正地开展音乐教育,学生也能从这种音乐教育中得到他们所真正需要的精神食粮。

对于特殊儿童的音乐教育应该像对待普通儿童一样,除了加强在学校的音乐教育力度外,还要加强课外音乐教育。普通孩子学习音乐的越来越多,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音乐教育在普通儿童中日益受到重视,而特殊儿童学习音乐的人却是少之又少。特殊儿童对于音乐的需求比普通儿童更加迫切,但是重视特殊儿童教育的人却很少,大家更加强调的是音乐教育在普通学校的贯彻落实。学校中的集体性质的音乐对于音乐学习非常必要,但是集体中的人数非常多,想要学习到更加细致的音乐知识非常不容易,这就需要课外的音乐教育进行补充,要想真正地达到一定的审美水平,只有学校的音乐教育还不足以达成音乐教育的审美目的,还需要更加细致的音乐讲解和学习,课外音乐教育多采用一对一的教育模式,对于特殊儿童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学习计划,让他们学习到真正的音乐艺术,学习到真正的审美能力。

特殊儿童比普通人群更加需要音乐教育,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特殊儿童的音乐教育,加强特殊儿童的音乐教育,让他们享有与普通人一样的音乐教育,给他们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人民文学出版社.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篇8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方法;尽善尽美

音乐是一种心境,是人类的灵魂;音乐是天地的吟诵,是心灵的弦歌;音乐是对善的描绘,是对美的展示,是智慧的倾诉。音乐如此重要,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对音乐进行完美的教学呢?笔者教学有年,天长日久,积累管见些许,略述如下,希望益于同仁教学,是为我之深幸。

一、让学生认识到音乐的价值

一曲歌罢,能带来什么样的效果?音乐的价值究竟有多大?音乐是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一种精神的体现,那么,《命运》激励了多少人勇往直前?《爱拼才会赢》促进多少人赢得成功?《我的中国心》激起几代人的共鸣?《义勇军进行曲》给了我们民族多大的力量?《奥运会主题歌》响起,又是那么的群情踊跃!伟大的歌唱家歌喉一啭,即能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声传河山;或音震广场,绕梁三日,技压群雄,震撼人心,众人瞩目,魅力无穷。所以说,音乐有无穷的力量,作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音乐无量的价值。

二、音乐教育就是爱的教育

音乐让人得到美的享受,让人感受到爱无处不在,无论是激情澎湃的交响乐,还是豪情满怀、气势磅礴的大合唱,都能够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国歌能激起人们爱国的情怀,班歌让每一个学生都理解到了集体的作用。柏拉图说过:“节奏与和声蕴藏于灵魂深处,并在那里掌握着最强有力的支配权,滋润身心,这些只有在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身上才能发现。”所以说音乐教育就是人文关怀,就是道德的培养,就是爱的教育。

三、音乐鉴赏课《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教学过程与心得

1.播放《金蛇狂舞》悉心体会音乐情绪,了解创作背景,感受节日的欢腾气氛,分析这部乐曲“螺蛳结顶”的创作手法,尝试模仿

创作。

2.播放《义勇军进行曲》,组织学生激情朗诵歌词,主动发言介绍作者生平,感受革命音乐家高尚的情怀,分析其思想性、艺术性是怎样完美结合的,为什么她能够代表中华民族的呼声,引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达到完美的音乐教育。

3.讨论:国家危急存亡之秋,音乐家做了什么?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现在社会河清海晏,我们如果制作音乐,怎样创作充满感召力的艺术作品?应该何去何从?

4.作业:课下自己揣摩、学习,与同学商榷,怎样更能走近这位天才的音乐家。

篇9

关键词:柏拉图 诗论 神学

一、理式之神与人化之神

柏拉图对世界的理解体现在他的神学观之中。在他的神学观中存在两种神:第一类是具有凡人性格特点的奥林匹斯诸神,即“人化之神”;第二类是他真正所尊崇认信的“理式之神”――得穆革(Demiouge)。柏作品中所谈到的奥林匹斯诸神的形象来源于希腊神话故事,大约产生于公元8世纪以前,在古希腊早期口头相传的基础之上形成基本规模,后来在《荷马史诗》和赫西俄德的《神谱》以及其他诗歌、戏剧、历史、哲学等著作中被系统化,并被记录下来。由于起源于古希腊的早期民间故事,这些神一出生就被赋予了人的形象。柏厌恶这些神身上的人的属性,曾在作品中多次抨击《荷马史诗》中神的贪婪、狡诈、丑恶。他认为神应该是至善至美的存在,是一切好的原因,而不是坏的原因,所以在构建理想国的过程中他放弃了当时普遍信仰的奥林匹斯诸神,开始塑造一名新神。《理想国》中柏在对“床”的理式的论述中提到了一位无所不能的工匠神(The Craftsman God)。在他的晚期著作《蒂迈欧篇》中,柏对这位工匠神进行了全面的论证。他认为我们的这个世界是被创造的,而创造一切的神,柏称之为Demiouge(音译:得穆革,意为创造者、巨匠),或万物之父。“得穆革”按永恒不灭理式创造同一母体和摹本,犹如工匠按床的范型制造一张张具体的床。“得穆革”是唯一的,最善的,是完美无缺的神。至此柏拉图的神学开始了由多神论向一神论的转变。

柏拉图“神创世界”的思想是符合当时古希腊人的普遍理解的,但是他有意与当时主流的人化奥林匹斯诸神诀别,希望通过塑造完美的新神来维护神是至善至美的起点的纯洁性和永恒性。柏急切渴望改变当时混沌的社会状况,政治无序,法律败坏,精神堕落,信仰出现危机,质疑神的真实性,无神论开始流传。作为一个有神论者的柏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他试图通过树立“一神论”的神学观,相信唯神是绝对善的标准来对一切事物进行判断,来改造当时民众对神的态度。只有建立一套统一的、稳定的价值判断标准,才能建立一个善的城邦、一个理想的国度。柏拉图的神学观受到苏格拉底和毕达哥拉斯的影响很大,前者是虔诚的有神论者,而后者是神秘主义的坚实信徒,其灵魂转世说对柏的回忆说有着直接的引导作用。

柏拉图之前,苏格拉底就已经开始了由“多神论”向“一神论”转变的努力。苏所信仰的神便是唯一的理性神,是“一”和“善”,是无处不在的,同时也安排一切。苏格拉底的新神和新思想深受当时年轻人的喜爱,却没有得到主流的认同,反而遭到了当权者的嫉恨,最终为他招来了杀身之祸。苏的死对柏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继承了苏的神学思想的柏必须寻求新的方式去维护自己的“一神论”,否则他便只能改变自己的神学信仰或者继续与当时的主流神学为敌。柏看到了年轻人身上的巨大潜力,作为国家未来的新生力量,如果当前的社会已经无药可救,那么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以年轻人为主要群体的未来社会之中。苏死后柏开始了他的游学之旅,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写下了重要的《理想国》。柏认为一个良好的城邦必须由“哲人王”领导,而哲人王以及城邦居民的教育问题是一桩大事。谈论“教育”是《理想国》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全书第二卷后半部以及第三卷都在讨论护卫者的教育问题。第六卷和第七卷涉及了哲学家以及哲人王的教育学习内容。柏不认为当时的城邦的治理者能够成为理想国的领导者,他们无药可救,而对于他自己他也谦虚地称自己只是一个爱知识的人而不是一个智慧的人。他心目中理想国的合格居民应该是接受正确、优良的教育,避免社会混沌气氛的影响的年轻人,而哲人王则需要经历更严格的考验。

柏拉图的教育分为两个层次,通过“辩证法”人们能够透过事物的表象而达到事物的本质,超越可见世界进入可知世界,并最终登上可理智知事物的顶峰,掌握事物的“理式”。但是柏承认学习辩证法是困难的,而且年轻人容易在体会辩证法的过程中沉浸于辩论争斗的而“损坏了自己和整个哲学事业在世人心目中的信誉”。①所以在学习“辩证法”之前,需要进行一些预备科目的学习,包括音乐(以诗歌为形式的关于神和英雄的故事)与体育。“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①柏拉图认为儿童阶段的文艺教育是最关紧要的。神的形象需要在音乐教育中被重新塑造,“神是善的原因,而不是一切事物之因”,①更不是坏的原因。“应当不把他们描写成随时变形的魔术师,在言行方面,他们不是那种用谎言引导我们走上歧途的角色。”①诗歌应该写出神之所以为神,即神的本质来。对于诗歌中讲故事的形式,诗歌和曲调的风格、节奏,柏拉图都进行了必要论述并要求被固定下来。

柏拉图不厌恶诗,相反他十分热爱诗歌。他的作品之中也常常透露出一种诗的韵美。同时诗是他实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手段,是重新塑造神的形象的重要工具,是儿童接受“理式”知识的普遍媒介。“辩证法”让少数人掌握真理,“诗”让大多数人感受真理。柏希望大众,特别是年轻人通过诗歌去认识他神,由“多神”向“一神”过渡。诗歌教育是学习辩证法的前提,而“一神”的信仰是展开“理式”的前提。柏的方式比苏要婉转,他并没有直接建立一个唯一的新神让其他人去信拜,而是先将大众视野中已有的神的形象进行性格的统一,明确所有神应该具备的神的样子,再将具有统一形象的多神规划成“一”,最终树立一个唯一的神,而完成这一工序的中介便是诗。

二、回忆之诗与摹仿之诗

柏拉图看重诗,好诗与坏诗必须被严格区分。他认为有两种诗,“一种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的文学艺术,一种是完美的灵魂对最高理式回忆所产生的文学艺术”。②前一种诗是对可见世界的临摹,与真实“隔了三层”。后一种“代神说话”是“灵感”的产物,是“迷狂”之中对“最高理式的回忆”。“回忆之诗”需要在理想国中被推崇,而“摹仿之诗”必须被赶出理想国。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曾两次攻击“摹仿之诗”。第二卷中,他认为诗歌塑造了不良地神的形象,是对神的歪曲和诋毁,认为诗对儿童产生了误导而应该被重新书写。在第十卷中他更为集中地提出了诗是“摹仿之摹仿”,而“摹仿术和真实距离是很远的”,他拒绝让诗人进入治理良好的城邦,因为他们的诗的作用在于“激励,培养和加强心灵的低贱部分,毁坏理性部分”。柏讨厌“摹仿之诗”,理想国的儿童教育只能采用“回忆之诗”。柏拉图认为我们对世界的正确理解都是通过“回忆”实现的。《美诺篇》中柏以一个没有任何算术基础的童奴能够学习几何的事例说明知识是人心中固有的,只是需要在生活中通过辨析引起回忆而已。在《斐多篇》中,他将“回忆说”与“灵魂不灭说”结合起来,认为人在出生以前灵魂已有了理式的知识,只是灵魂在于与肉体结合出生之时忘记了。出生之后通过对一些具体事物认识,并加以启发,人们便能回忆起这些具体事物的知识。正如看到一个人的肖像或他的用物时回忆起这个人一样,人通过对美的花、美的人等具体的美的事物,便回想起绝对完美的美的理念。柏并不讨厌摹仿,而是厌恶摹仿得不够完美,反而还扭曲改变了它的原样。他觉得诗应该是对理式世界的完美复印,唯一的途径是通过“回忆”。但是诗的回忆与知识的回忆不同,知识的回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在生活经历中通过不断的辨析而实现,而诗的回忆需要激烈的“迷狂”。在《斐德若篇》中,柏谈到诗神“凭附到一个温柔贞洁的心灵, 感发它,引它到兴高采烈神飞色舞的境界, 流露于各种诗歌, 颂赞古代英雄的丰功伟绩, 垂为后世的教训,若是没有这种诗神的迷狂, 无论谁去敲诗歌的门,他和他的作品都永远站在诗歌的门外, 尽管他自己妄想原凭诗的艺术就可以成为一个诗人, 他的神志清醒的诗遇到迷狂的诗就黯然无光了”。[7]柏只认可“迷狂”状态下的诗,迷狂之人回忆灵魂之中的知识,并以诗的方式对理式进行模拟,创作“回忆之诗”,还原事物本身的模样,从而再现纯粹、永恒的理式。但是这种通过回忆而得到的诗从某种意义上讲与其说是人的创作,不如说是神的启示。柏拉图并不在乎诗人本身是否具有创作诗歌艺术的才能,在他看来即使诗人再有才华,他的“诗的艺术”也比不上“迷狂”之下的诗。诗人所掌握的“诗的艺术”并不能给诗带来生命力,而迷狂的诗人成为了神的代言人。

柏拉图的诗是为“理想国”服务的,他选择“回忆之诗”说明他已经完全抛弃了诗歌作为诗歌本身的艺术特质和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诗人的“灵感”已经不再需要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天才的敏感的捕捉力,而仅仅通过“回忆”就够了。那么诗歌也就没有创作的意义可言,它不过是对神的抄袭而已。柏拉图的这种诗学观与他自身对诗歌的喜爱是矛盾的,这种矛盾来源于他所推崇的哲学理念与内心情感的冲突。在文艺与理想之间他选择了后者,也就不得不割舍对所有非理性事物的情愫,而继续坚持他的“理性之诗”。

三、迷狂之人与清醒之人

柏拉图在“迷狂说”中提到了两类人:一类被诗神附体,看似迷狂;一类站在诗门之外,看似清醒。而在柏拉图看来,迷狂之人虽然表面上处于一种痴迷的状态,但是因为他们通过神的启示重新回忆起了事物的原型,把握了世界的真理所在――理式,所以他们才是真正清醒的、理智的。但是他们的理智因为与当时的时代主流意识相违背,所以成了时代环境下的“迷狂之人”,成了大众眼中的傻子、疯子。那些表面上神志清醒的人,他们通过高超的搬弄是非的手段,蒙蔽了民众,掌握了时代的话语权,引导着社会的意识流向。他们活在可见世界中而不自知,妄想以“洞穴人”的眼光掌握知识与真理,其实被洞穴中的投影欺骗了自己,永远不可能看到真实的世界。柏拉图眼中的“智术师”和“诗人”便是这样一类人。所谓的“诗歌之门”成了分割理式世界与现实世界的隔板,迷狂之人活在诗门之内的理式世界中,而清醒之人活在诗门外的现实世界中,并试图借用“模仿之诗”所营造的“模仿的世界”来迷惑大众。

柏拉图对迷狂之人与神志清醒之人的划分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大多数人的态度,在他看来不理智的清醒之人是多数,而理智的迷狂之人却是少数。不理智的人无论他们的语言多么华美,辞藻多么华丽,他们写的诗多么让人兴奋、激动,如痴如醉,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们写不出理式,却把现实当做真理,而柏拉图对现实是失望的,对当时的人也是失望的。

柏拉图的诗歌理论便是以这样两种截然对立的方式描述了两条线索:“理式之神回忆之诗迷狂之人”是他构建的理想国中诗的存在方式,这种诗是永固的、不变的,是永恒的真善美。为了达到绝对的理式,柏拉图甚至不惜抛弃了诗作为艺术本身的属性。而“人化之神模仿之诗清醒之人”则是他对现实中的诗的反思。

注释

① 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312,70,75,

81.

② 马新国.西方文论史(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6.

③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118.

参考文献

[1]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 刘小枫.《王制》要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篇10

关键词: 古希腊 思想道德教育 特点

古希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源头。其思想道德教育也是这个文明链条中的一环,不仅在实践上有很多值得后世学习的地方,而且在理论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照我国目前学校的德育状况,在当今重新学习古希腊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对古希腊思想道德教育特点的浅析来得出对我国目前德育的启示。

一、多元性

古希腊非常重视对公民的品格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所采取的方法是多种多样和丰富多彩的,它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来渗透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1.在音乐教育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古希腊设有专门的音乐学校,注重音乐对人的性格塑造和对人的性情陶冶,用音乐的韵律来滋润儿童的心田,使其心灵纯洁,举止文雅,行动得体。教师选择一些著名抒情诗人的作品配以音乐教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能受到教育,培养性情。同时,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应当同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引导。古希腊一些思想家也对音乐教育在陶冶人的心灵方面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苏格拉底认为:“朴质的音乐文艺教育则能产生心灵方面的节制。”[1]柏拉图说:“音乐教育的最后目的在于达到对美的爱。”[2]亚里士多德对此也有精辟的论述,他认为:“音乐有各种作用:它供人娱乐,它提供文化消遣,它陶冶心智。但是,在教育中,音乐的主要作用是陶冶心智……‘我们发现最接近真实事物的类似愤怒和优雅的,以及同样一般类似勇气和节制与灵魂的品质的,就是音乐的律动和旋律。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因为当我们留神听它们的时候,我们就改变了灵魂’。”[3]

2.在体育训练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强调在体育教育中要着重于品德训练,重在训练青少年勇敢的品质。与斯巴达相比,雅典的体育教育多了一些内涵,即将其作为培养健美的体格、完美的人格的一个重要环节,使每个公民全面、协调发展。雅典的青少年在体育馆学习期间,不仅参加各种体育比赛,而且出席公民集会、宗教活动,入剧院观剧,旁听法庭诉讼,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他们了解学习了公共的生活准则,受到了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传统教育和美的教育,他们在学校阶段就逐步养成了正确判断、培养智慧、节制和自我控制的美德。“如果考虑到雅典青年周围环境的性质,从这种参与成人事务中获得的非正式教育可能有多大效果,就很明显了。当他沿街而行时,可领略到世界都知道的最杰出的艺术珍品。天复一天,他们可以听到长于机警言辞和富于经验的关于政治问题的讨论。在解决政治问题中,他们有个人的一份。春天,他们还会在狄俄尼索斯剧院找到指定位置,从早到晚地观看悲剧的表演。那是一年一度悲剧诗颁奖竞赛会的演出”。[4]

3.注重游戏在培养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中的作用。

雅典儿童七岁前由家庭负责教养,家庭教育包括摇篮曲、歌曲、讲故事、神话、掷骰子、玩球等儿童游戏,以及礼貌行为习惯的培养,等等;七岁后进入学校学习,在学校,也有相当一部分时间通过游戏学习。学校注重通过游戏来培养青少年的心性和品德,寓思想道德教育于游戏当中,使青少年在身心愉快的情况下,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影响。古希腊教育家们对游戏的教育价值有相当正确的认识。柏拉图认为游戏对儿童的性格很有影响,所以他主张儿童在游戏场所听经过选择的故事和童话,从事经过选择的游戏,以便在他们身上发展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

二、民主性

雅典是古代民主制度的典范。公元前594年的梭伦改革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公元前508年,克里斯提尼又领导广大自由民继续民主政治的道路,实行更加彻底的民主改革,在伯里克利时代达到民主的高峰。这也深深影响了雅典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得雅典的思想道德教育打上了民主的印记。雅典思想道德教育的民主性最主要地体现在对受教育者的尊重,注重青少年的个性和主动性,遵循个体的自然发展规律。

伯里克利时代是雅典发展的高峰期。这时候无论是经济还是思想和艺术的发展都达到了最繁荣的阶段。生活在这一时段的智者派成为第一批职业教师,智者派非常强调个体和个人,他们从个体出发,要求摆脱原有制度和体制对人的束缚。其中,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具有代表性。他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5]这一思想虽然有唯心主义倾向,但它却是普罗泰戈拉注重人和个体的体现,它反对传统神学,而注重人的主体性,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这一思想反映在思想道德教育上必然是注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苏格拉底的座右铭是“要认识你自己”。所谓“认识自己”就是要提高自我意识,认识到自己是个有理性的人,认识到人应该觉悟到人所具有的尊严,应该能够运用思考,对事物做出独立的判断。认为人应该实现人所具有的本质,要对过去的一切观念重新进行审查,要随着历史的进展而确立新的观念、新的思想。由此可见,苏格拉底是非常重视人自身的。而且苏格拉底也创造了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启发式的问答法,即“产婆术”,具体做法是:引导人们发现自己认识中的矛盾,意识到自己思想的混乱,怀疑自己原有的知识,迫使自己积极思索,寻求问题的答案。在对方发现自己认识的混乱并否定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走上正确认识的道路,从而逐步得到真理性的认识。它教导人们如何从个别中寻找一般,从特殊中抽象出普遍。它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强调学生要主动去求得知识、发现知识。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体现了教育过程中的民主性。

亚里士多德也非常重视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对个体的关注。他把教育看作是一种个人的过程。他认为,教育的过程是个体依靠内部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人的最初发展只是生物和动物的特征,而只有充分发展时,才是一个理性的动物。

可见,从古希腊开始,思想道德教育就非常重视受教育者个体在教育过程中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强调受教育者的自我发展和探索性。

三、开放性

这主要表现在古希腊注重思想道德在实践中的养成。古希腊还属于人类社会的远古时期,它虽然已经有一定的教育体系,但总体来讲还处于萌芽和探索期,因而相对来讲系统性和理论性还不足,但正因为如此,才导致古希腊的教育的一个特点,即注重实际和面向生活。古希腊实行的是一种生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要面向生活实际,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注重道德对生活的实际指导作用。

人类最初的教育活动便是和生活融为一体,儿童在与成年人的共同生活中获得必要的劳动技能和生活常识,思想道德教育也同样如此。弗罗斯特在描述荷马以前的教育时曾指出:“大多数青年人获得这些知识和技术是通过与长者共同生活,在观察他们的劳动和娱乐中得到收获。父母用实例有意识地教给子女很多事情。”[6]从古希腊教育的发展到斯巴达和雅典城邦制度的建立时期,出现了不同性质的学校,但这些学校总体上仍然是注重面向生活实际的,尤其是到十四五岁时,少年从参与成人事务中获得的非正式教育对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肯定,决没有哪一种年岁的人能对青少年产生比较丰富或多种多样的感染力,如果有的话,生活本身就是真正的教育者”。[7]

古希腊的一些思想家对此也有深刻的理解。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与现实的社会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是关于实践的智慧。他非常重视习惯在形成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上的作用。他认为道德上的美德是由习惯产生的,而习惯是在做的当中形成的。并指出我们由于行为公正而成为公正的人,由于遇事能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对待之,而成为勇敢的人。因而,从小养成一种好的习惯是极其重要的,好的习惯与坏的习惯,造成人们之间很大的差别。亚里士多德说:“我们必须先进行有关美德的现实活动,才能获得美德。”[8]他认为幸福是人们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9]。这一命题“把行为和实践作为实现活动凸显出来,让人们认识到德性和幸福不在于拥有,而在于行动,在于实践,在于实现活动”[10]。

四、总结

总之,由于古希腊还处于人类历史的早期,其思想道德教育还具有零散性和不系统性。但正因为此,才使之创造出了至今仍有重要启发意义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这些方法至今仍闪耀着熠熠光辉,对丰富和改进我们当前的德育方法有重要作用。当然,古希腊的思想道德教育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最主要的是教育带有明显的阶级性。教育对象限定在统治阶级内部,平民和奴隶则被排斥在教育范围之外,各种教育机构均为贵族子弟设立。因此,对于古希腊的思想道德教育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应当吸取其积极意义的一面,为我所用,又应当抛弃其消极意义的一面。

参考文献:

[1][2][古希腊]柏拉图著.戴子钦译.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13,110.

[3][4][7][英]博伊德・金著.任宝祥,吴元训主译.西方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38,19-20,20.

[5]冒从虎,王勤田,张庆荣.欧洲哲学通史(上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90.

[6][美]S.E.佛罗斯特著.吴元训译.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