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与反思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5: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案例与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1

【关键词】压强 教学 案例 评析 反思

笔者在市级研讨会上听到关于《压强》的示范课,亮点很多,颇受启发。下面笔者针对本节课的几个亮点进行评析。并对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物理课堂教学进行反思。

一、案例

1. 新课引入精彩新奇

在本节课开始,教者用简单的小游戏引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将一气球置于讲桌上让力气大的男生用手掌缓慢压气球。因气球打气不是很足,故他的手掌接近桌面时气球也没有破。压气球是一个常见现象,气球被压破是学生意料之中的情况,所以他们都在紧张的等待气球被压破的响声,可结果却出乎意料。这就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理,激发了学生探究兴趣。教师接着问有什么办法很容易把气球压破?学生思考后上台演示:只见他用笔尖轻轻一碰气球便破了。紧接着设问为什么?从而引入新课。很简单的道具,很常见的现象,最基本的问题,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效果明显,导入新课有质量。

2. 创设情境丰富多彩

“一,在茫茫的林海雪原上穿雪板和不穿滑雪板的人的行走;二,在沙漠行走的骆驼长着又大又宽的脚掌;三,把铅笔一端削尖,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住铅笔的两端;四,手掌平压和食指顶住气球的形变。”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和随手可得的器材,甚至包括学生的身体让学生进行观察,亲身体验,并且对这些实例共同的特征进行分析,学生由此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安排将学习过程由接受学习转变为探究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寻求,让事实说话,进行认识的自我调节,可以把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兴趣、操作及了解外界事物奥秘的需求转化为掌握知识技能的一种内驱力。

3. 科学探究有序高效

本节课很注重探究点的设计和挖掘。如用沙子做实验其现象不稳定,也不利于观察,如用实验室的厚海绵做效果又不明显。教者选择用市场上出售的1.5㎝厚的海绵,并把钉尖钉入木板,钉子尾部作为受力面积制成小凳子放在海绵上,效果非常明显而且不会戳破海绵,体现了教具的创新性。教学巧用身边的器具、生活中的器材,一来实验器材学生能找到、有亲近感,做物理实验不难;二来物理实验就在身边,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兴趣高。这不仅符合新课改思想,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作为希望学生喜欢上物理课的老师,何乐而不为呢。

4. 回归生活激发兴趣

压强概念在生活、社会中应用比较广泛。有时我们需要增大它,有时需要减小它,怎样来增大或减小压强呢?学生根据压强计算公式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及时给予肯定。教师展示压路机、坦克、切菜、图画钉4张图片,由学生分析其中是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方法是什么?紧接着问学生如何改变人体自身对地面的压强?并请学生到前面表演:有的抱着一摞书站在地上来增大压强;有的抬起一只脚来减小压强;有的脱去外套来减小压强;有的趴在地上;有的坐在地上;有的把书放在地上人站在书上,来减小压强。学生在表演中通过探究合作获得了增大、减小压强方法的新知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学习推向一个新的。

二、反思

1. 我们需要创新的课堂

本节课我认为教者在课堂创新方面颇下功夫。从教学引入,改进教具,突破难点,设计习题等方面都在进行创新。创新是本课的一大亮点。俗话说: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能单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涉及知识、教师和学生三大要素,教与学是一个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应明确教学过程的复杂性,综合三大要素,权衡利弊,博采众法之长,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既要改革创新,又要着眼实际,积极参与创设启发式、开放式、范例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需要在实际教学中积极思考,勇于实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开创充满活力的课堂。

2. 我们需要快乐的课堂

在本节课中,教者通过演示实验、探究实验、设计习题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快乐。师生民主、平等、和谐。教师教得快乐,学生学得快乐。听课教师听得也快乐。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们在浓厚兴趣下所获得的一切,常会掌握得迅速而牢固。积极的情感,浓厚的兴趣是要靠诚挚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培养造就而成。要想使学生能体验到物理学习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有使学生愉快的因素,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充满快乐的气氛,让物理课堂更有朝气。

3. 我们需要实效的课堂

本节课教者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处理,把压强的计算例题改成课后阅读,把书上探究人站立时双脚对地面的压强改成课后实验。突出压强概念的建立和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设计紧凑,张弛有度,注重课堂实效。这就要求我们:第一要研究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第二要研究教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第三要研究学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

篇2

关键词: 教学案例 反思 《7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编制7的乘法口诀,初步记住7的乘法口诀,能运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能运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今天的教室里和平常有些不一样对不对?(是呀,多了些老师)对,他们是来看我们11班的孩子哪些是最棒的,你们想不想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他们?(想)好,曹老师期待着你们的精彩表现。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情境创设,孕育口诀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七巧板”吗?

生:没有。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欣赏几副用“七巧板”拼成的美丽图案。

(课件出示:七副七巧板拼图)

师:哇!他们太有创意了,拼出了这么多美丽的图案。

师:数一数:共有几个图案?

(师生一起数1、2、3、4、5、6、7)

师:每个图案由几块板拼成的?

生:七块。

师:1个7是7,2个图案共有多少块?

生:14块。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7+7=14。

师:几个7相加是14?

生:2个7相加。

师:3个图案有多少块?

生:21。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14+7=21。

师:几个7相加呢?

生:3个7。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数,它们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生:一个比一个多7。

师:你能把后面的几个数补充完整吗?(能)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28、35、42、49)

(请一个学生说答案,其他学生自己当小老师。)

师:是这样填的请举手,真不错。为什么填28呢?你是怎样想的?

生:4个7相加是28。

师:这里是42,你是怎样想的?

生:6个7相加是42。

师:从这统计表中,我们能看出:1个7是几呢?

生:7。

师:2个7呢?

生:14。

师:21里面有几个7?

生:3个。

师:几个7相加得28?

生:4个7是28……

师:根据2—6的乘法口诀的学习经验,猜想一下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呢?(7句),7的乘法口诀是怎样的,它又有什么特点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出示课题:7的乘法口诀。)

师:你能根据这个统计表的数据信息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能)这么有信心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行,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小组同学一起编口诀,如果有困难,则可以看一看统计表的数据再编口诀。

(独立创编口诀)

(小组讨论、交流)

(请一个人汇报,学生说教师板书口诀,其余的同学当小老师。)

师:全对的请举手,哇!你们真不简单呀,用掌声表扬自己吧!(学生鼓掌)让我们一起自豪地读一读,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生齐读口诀)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7的乘法口诀,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从上往下看一句比一句多一个7,结果也一个比一个多7。

师:你真是太厉害了,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生:我是从下往上看,一句比一句少一个7,结果也依次少7。

师:你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7的口诀有这么多规律如果你能把它记下来就更好了。先自由的读一读再背一背,看谁最先记住它。

(生自由记口诀)

师:我们一起来背一背,有没有信心?(有)

(生齐背口诀)

师:谁有勇气来背一次呢?

预设:

如果有同学记不住了,例如:三七多少?他应该怎么想才能知道三七等于多少呢?有谁能帮他?因为二七十四,14加7等于21。你真是个好老师,谢谢你。

如果背得好,哇!真了不起,我们掌声谢谢他。还有谁愿意来挑战?大家都想展示自己,那我们同桌互相背

(同桌互相背)

师:接下来我来检验一下你们背的情况,我们来玩个你说我对。

阶段练习:

1.我说你对。(我说口诀的前面学生对后面,我说后面学生对前面。)

三七?摇?摇 五七?摇?摇 七七?摇?摇 三十五?摇?摇 二十八?摇?摇 四十二

师:表现得非常好。

2.补充口诀。

师:接下来我们把数学书上7的乘法口诀补充完整。

(生填书)

师:对照黑板上的口诀,自己当小老师,如果你全对了,就给自己划一个笑脸,如果错了自己改正。

3.看口诀说算式。

(出示7的乘法口诀)

五七三十五?摇?摇 5×7=35?摇?摇 7×5=35

三七二十一?摇?摇 七七四十九?摇?摇 五七三十五?摇?摇 四七二十八

六七四十二?摇?摇 二七十四

三、巩固练习(举例略)

巩固新课,练习的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层次性。练习中可设计了师生对口令、补充口诀、看口诀说算式的活动,主要是对7的乘法口诀进行巩固,然后设计了找朋友、转盘的游戏以及生活中与7有关的知识,这样对7的乘法口诀和算式进行综合练习,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人人主动参与学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创新的学习精神。

四、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按板书设计总结:?摇?摇 ?摇?摇 ?摇?摇 7的乘法口诀

图案的个数?摇?摇 1?摇?摇 2?摇?摇 3?摇?摇 4?摇?摇 5?摇?摇 6?摇?摇 7

块?摇?摇 数?摇?摇 8?摇 16?摇 24?摇?摇 32?摇 40?摇 42?摇 49

一七得七?摇?摇?摇?摇?摇 ?摇?摇 1×7=7?摇?摇?摇?摇 ?摇 7×1=7

二七十四?摇?摇 ?摇?摇?摇?摇?摇 2×7=14?摇?摇?摇 7×2=14

三七二十一?摇?摇 ?摇 3×7=21?摇?摇 ?摇 7×3=21

四七二十八?摇?摇 ?摇 4×7=28?摇?摇 ?摇 7×4=28

五七三十五?摇?摇 ?摇 5×7=35?摇?摇 ?摇 7×5=35

六七四十二?摇?摇 ?摇 6×7=42?摇?摇 ?摇 7×6=42

七七四十九?摇?摇 ?摇 7×7=49

教学反思:

为了更好地搞好数学课堂教学,我们必须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以便随时调整教学方向,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有以下心得体会。

1.情境创设贯穿始终,以自编口诀、记口诀、用口诀为主线让学生在有情趣的气氛中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巩固新知识。

2.教师激励性语言自然真切,整节课教师以激励性的语言为主,对学生的思想,发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愿望,呵护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体现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良好气氛。

3.练习的设计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实效性,以及学科之间的整合性,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隐藏着乘法口诀。

篇3

关键词:新教师;教学案例;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2-0021-01

校教研活动是教研活动的最基本的形式,各地体育教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每人一课”“每月一课”“同课异构”“老教师示范课”“新教师汇报课”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不断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学的质量,打造高效课堂。

【案例】:在一节新教师汇报课上,笔者带领全体体育组成员仔细的观摩和学习了一位刚参加工作的女教师的《前滚翻》汇报课。这节课,可以说准备比较充分、认真,准备活动十分全面,特别注意到颈部运动;结束部分音乐结合瑜伽,放松身心。整节课的结构完整,时间把握得当,教师教学态度认真。但从学习的效果看,只有部分学生能完成前滚翻动作。有好多的学生用前额拱垫,身子瘫软倒在一边,不会的仍旧不会。课堂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组长从老师处领一张图解。每个小组的成员聚拢在小组长的周围一起进行探究学习。实际学习时学生并没有过多地研究老师给他们准备的图解,到练习时,被学生丢在地上,踩在脚下。笔者拣起一看,大吃一惊,这不是误导吗?想必部分学生能完成前滚翻动作一定是之前就会的。以下是该老师发给学生的图解(图1)。

【反思】:老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让学生想学并学会。前滚翻教学,教师的示范动作转瞬即逝,不容易给初次学习前滚翻的学生一个动作表象。利用图解法教学让学生了解整个动作的形象、结构和过程,十分必要且有效。教师认真准备了,准备的图解是从网上下载下来的,网络资源丰富,但要去伪存真。比如,从图1中①和②的动作来看图1是头手倒立前滚翻,但是不全面的,②和③之间缺少头手倒立停稳的片段,因此被该老师误认为是前滚翻的图解。用这个图解作前滚翻图解是错误的,甚至是危险的,好在学生自主学习空有形式,否则自主学习认真的学生仔细钻研错误的图解,认真模仿,加以练习,不光动作学不会,还会弄伤颈脖,多危险啊。这说明教师并没有深入的钻研教材,吃透教材。为防止伤害她的自尊心,评课前笔者找她私下里交流一些问题,询问她前滚翻的技术动作要点,她能够准确的说出,后让她看看图解。指出图1中①和②二个片段后,她恍然大悟。笔者重新给了她一张图解(图2),并和她重新探讨和强调前滚翻的技术要点中前滚时,要用头的后部、颈、背、腰、臀依次触垫前滚。

同时告诉她探究性学习是在体育课堂中要学生学会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看图解时观察的重点,比如低头、含胸,用头的后部先触垫。防止学生探究不出门道,抓不住重点。

对于学生练习中普遍存在的错误,要进行集体纠错,并结合辅助练习。比如学生滚动缓慢,起不来。可以启发学生:一个圆球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不会自动滚动,要想滚动必须给它向前的推力,因此要双脚蹬地,也可以垫高垫子的一端,从高处向低处练习前滚翻。一个正方体和球体,哪个更容易滚动?当然是球体,因此身体团紧,翻滚圆滑,当滚到背腰时,两手迅速抱腿,上体主动向前跟进。用下颏夹着一张纸练习滚翻,学生会自然地完成低头、含胸动作,解决学生用前额拱垫的问题。对于个别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错误,要进行单个纠错。

此外,笔者建议她可以将学生以四列横队自然分成四组,把前滚翻的图解张贴在四个方向的靠牌上,并加上一些动作要领提示,这样利于学生观看和模仿。体育教学中能够尽可能的少用器材和场地,少调动队伍,能很好完成教学任务的才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智慧。虽然笔者学校的器材十分充足,但是没必要每人一张体操垫。学生可以在垫子旁练习徒手操,不必要单独集中散点练习。最后还可以利于体操垫做垫上的瑜伽练习。至少两个人一张垫子,因为体操学习中,要做好保护与帮助,保护者单腿跪立于练习者的前侧方,当练习者前滚时,一手托其颈部随着换托背部,另一手托大腿后部,推背帮助起立。帮助学生完成动作,使学生有了本体感受,体验成功的快乐,利于技术动作的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促进相互交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合理的布置器材利于教师指导学生,利于教师监控学生,利于练习内容的转换,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比如可以将垫子摆成一个圆形或扇形。

参考文献:

篇4

一、回忆旧知,初步感悟乘法分配律

笔算:19×15=?[板书:先算5个19,再算10个19,所以19×15=19×(10+5)=19×10+19×5]

二、引导探究 发现规律

1. 列式说理

出示题:陈老师准备为班上表演的学生购买5件红衬衫和3件白衬衫,每件衬衫45元。一共要多少元?可以怎样列式呢?

2. 意义建模

(1)根据图意,说算式意义。

5×45

3×45

(5+3)×45

师:你能根据图说说为什么这两种算式的结果是相等的吗?

生:5×45表示5个45元,3×45表示3个45元,合起来一共是8个45元,所以(5+3)×45=5×45+3×45。

(2)在下面的式子里填上>、<、=,说一说为什么?

(8+7)×58×5+7×5,生1:15个5等于8个5加7个5。

(10+6)×812×8+6×8,生2:16个8小于12个8加6个8。

3. 由扶到放,丰富实例

刚才在笔算19×15时,我们发现19×15=19×(10+5)=19×10+19×5,你还能照样子再写一个19×15相等的式子吗?

生1:19×15=(10+9)×15=10×15+9×15。

生2:19×15=(20-1)×15=20×15-1×15。

三、反思

如何促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构成实质理解,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呢?

篇5

转化的案例:

我们班上的一个学生小敏,学习成绩整体比较差,在四年级的第一学期平均分数在30多分左右,虽然成绩比较差,但是我通过一学期的观察,她其实是一个聪明的学生,在我组织的课外活动中有着积极性,同学间的团结意识很强,只要稍稍努力,成绩就会提高上去。但是她的缺点就是纪律性很差的孩子,学习态度比较差,上课无精打采,在课堂上,要么做一些小动作,要么说话影响别人的学习,下课也不会完成作业。

案例分析:

我通过找她几次的交谈,曾也与她的家长电话和家访见面交涉几次,对其家庭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并与其家长商讨孩子的学习问题和对策。在这一过程我了解到,这个孩子的父母是几年前离异的,她跟着母亲生活,母亲是一个朴实的农村妇女,知识水平也比较低,没有能力对其进行辅导和监督,而且她的母亲平时也比较忙,没有大多数时间去监管也不会对她出现的问题及时的纠正和讲解,所以,她不完成作业的现象比较频繁和严重。

在我教书这几年的经验所获中,我想,爱永远是教育的真正内涵。如果没有对学生的爱,任何的说服都是无法打开一颗封闭的心灵。要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就要用一定的耐心、一份特别的爱,用信任、鼓励和宽容去改变后进生的状况。类似于小敏这样的学生兵不只是她一个,学校有这类问题的学生是不少的,他们不仅是缺乏父母的监管和缺乏自主学习性,学习的不断下降也不断让他们缺乏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一、正视错误给予鼓励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小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如何正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热喜欢的人的思想。有几次她不交作业,我便在课余的时候约她在校园里走走,并不是在严肃的办公室内,我轻轻的问她:为什么不爱学习呢?她低着头并不作声,我又顺着问:能告诉我为什么不交作业的原因吗?她说:有一些题目我不会,自己书写也不怎么工整……。我看她说话了便鼓励性的摸摸她的头说:你看你现在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识错误的孩子,你觉得还可以怎么做才好呢?她接着说:我不知道的我应该问老师你,或者问我的同学。我很欣慰的说:那你答应老师的要说到做到哦,老师希望你从这些小事能改变你自己。在接下来的转化工作,每当她取得进步的时候,我都在班上大力表扬。当同学欺负她时,我总是为她据理力争。每当她感受到我对她的关爱时,她都会努力去学习,努力去改正自己的缺点,用行动感谢老师对她的帮助。慢慢地,同学们改变了对她的不满。她也变得自信了,上课能大胆举手发言,成绩也进步了。其实,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正是这缘故,人们对幼辈寄予的期望往往高得近乎苛刻。正如眼睛容不下丁点沙尘那样,也不允许尚未成熟的孩子有半点的瑕疵,而一旦出现小毛病便如临大敌。雨果曾说过“尽可能少犯错误,这是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尘世上的一切都是免不了错误的。”对于成长中的少年儿童来说,言行失当或者做恶作剧自娱,都是不足为奇的,我们大可不必过于紧张而着急去纠正的。

二、降低难度,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大部分后进生因为成绩落后,基础水平都比较低,理解能力较差,所以老师要想提高后进生的学习要求,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去教导,以“浅、慢、粗、”为原则,从简到繁,从易到难,降低一定的难度让后进生慢慢适应,让他们逐渐树立起自己的学习信心和兴趣,比如,我会抽出时间出一些比较适合小敏这类似的同学试题去引导式的去做,得到练习测试和表现的结果便会反馈给我大量的信息,让我及时的调整教学节奏和深浅度,后进生在这一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给予恰当的分析和纠正,一对一的针对性辅导和讲解。

三、创造条件树立后进生学习信心和毅力

学习相对落后,习惯较差、性格又内向的学生容易遭到同学的冷淡和歧视,不易得到理解、同情,普遍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在学习上有着自卑心理的后进生,首先我要创造一定的条件让她看见自己的闪光点,发现自己的长处,重新建立自己的信心。有一次语文课上,有校长和教师的听课环境下,我便安排小敏回答一道简单问题,平时她基本上不举手回答问题,这次她却积极的举手主动要回答问题,没想到小敏回答得很好,于是我充分的表扬了她,要求大家给她掌声鼓励。后进生的学习注意力是容易分散,如果教师要用“压”手段是很容易造成逆反心理,应该用以“吸引”的方式引导他们自始至终参与知识的积累过程,增强意志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所以我努力寻找学生知识的最近生长点,以旧引新,使他能分享成功的快乐,感受学语文的快乐。

四、家庭作用性不可忽视

篇6

关键词:高效课堂;复习课;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6426(2013)11-015-03

针对高效课堂模式下的单元复习课程,笔者将就课型的选择、设计思路、出现问题、解决办法及相关问题的反思,以人教版新课标Book 3 Unit 3为例,与专家同行共同探讨。

一、为什么选择复习课课型

自笔者所任教的学校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来,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意愿十分明显。在结束一个单元的学习后,学生应该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总结性的检测和评价。学生们沉淀下来的可输出的知识到底有多少?在这一疑问下,一节复习课的设置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众所周知,复习课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模式,它能帮助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展开梳理和沟通,理出良好的认知结构,从而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并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收益[1]。所以,复习课起着查缺补漏,系统整理以及巩固发展的重要作用。英语新课标新教材的复习课应是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不是传统的“满堂灌”。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复习课也能焕发生命的活力,变得有声有色,生动高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笔者就以Book 3 Unit 3中的一节复习课为例,从导学案的设计、课堂实施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方面展开分析。

二、设计思路和环节

(一) 词汇检测

作为单元复习课,本单元的词汇检测是必不可少的。笔者从单元词汇表中挑出15个作为听写考查目标词,把它们的汉语意思显示在多媒体屏幕上,学生默写。全班共分为8个组,1、3、5组派同学代表来黑板上展示,2、4、6组同学代表负责批阅及改正,组内其他成员互批,7、8组同学上交练习本。此环节主要以课标词汇及容易出现拼写错误的词为主,为后面的词汇应用做必要的词汇储备。此外,在高效课堂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要恰到好处的运用课堂用语,干练简约,不拖泥带水,才会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复习。教师的课堂用语要求在起到交际作用、与学生有效沟通作用的同时要带动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达到时时处处复习的效果。课堂伊始,笔者用如下两个句子激发学生的兴趣:“I’d like to know whether you have grasped the key words in this unit , now, would you mind me having a dictation?”学生回答:“Not at all, just go ahead!” 在这句看似随意而简单的师生问答中,涉及到了本单元的两个主要复习点:whether引导的宾语从句;would you mind doing的问答练习。学生的回答贴切幽默,词汇储备到位。

(二)核对导学案中的习题答案

在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交的导学案进行全批全改之后,笔者在大屏幕上打印出习题答案,根据所发现的问题,针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错误,先给学生时间进行组内讨论。让他们对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自己组内解决,而针对错误比较集中的问题,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导和解答。通过课文原句再现环节的设置避免学生只顾完成导学案而脱离课本的现象。

例1:

(课文原句再现Line32)

The next morning I’d just about given myself up for lost when I was spotted by a ship.

(选择第二题)

I had just finished my homework ____ somebody knocked at the door.

A. while B. when C. before D. since

总结:when作“此时、那时(突然)”解时的三个用法。

例2:

(课文原句再现Line 22-23)

― I wonder, Mr. Adams, if you’d mind us asking a few questions.

― Not at all. Go right ahead.

(习题7)

― Do you mind if I open the window?

― No, go ahead.

此处为交际用语的典型题型考查。笔者在编制导学案的过程中花了很多心思取舍考查题目,力争在设计任务时作业与练习的数量以及总体难度都要适中。既要考虑学生的总体发展水平,以及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又要做到学生总体层面及个体层面的量与质的适度中和。对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既不能超越,又不能一味迁就,学生跳一跳够得着,朝着最近发展区迈进,这是设计作业与练习时难易程度的原则。同时,要尊重学生学习上的差异,分梯度设计难度不同的作业与练习,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充分挖掘自身潜能[2]。

(三)课标词汇、课文精华句子、语法重点句的再现

学生的crazy大声朗读为下一步的依照情景编短铺垫。此环节看似重复,却必不可少。

(四)编设情景,风采展示

给出四个情景及所运用的词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之后,编写情景短文,编出有自己特色小文章,之后派本小组代表展示到黑板上。展示期间,小组成员之间互换短文,找出美句与同学分享,划出错句练习高考短文改错技能。教师要适时予以改错格式及技巧的正确指导。在课堂上,交流与展示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很多情况下交流和展示是同时进行的。只有让学生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并将其作为新知识的基础,将新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融为一体,才能够真正意义上促进学习[3]。因此,笔者选择了贴近生活的四幅图片抛砖引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爱好选择任意图片,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们可以根据所给词汇编写句子,尽可能使用本单元的语法项目――宾语从句和表语从句。

Situation 1

permit; spot; account for…

Situation 2

stare at; go ahead; indeed…

Situation 3

novel; adventure; author; scene; seek

Situation 4

What is true happiness? (indeed; as for; lie in)

在本环节中,1、2组同学派代表展示情景一;3、4组同学派代表展示情景二;5、6组同学派代表展示情景三;7、8组同学派代表展示情景四。没有展示的同学写出句子后,交换并相互批改。目的:语言输出的同时训练学生的改错技巧;让学生找出好词句来共同欣赏。此环节的设置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水平做适当的调整。为避免高水平学生的思路受限,可让学生直接编写短文,不给目标词汇或情境。如:请根据本单元戏剧内容,以不同人的角度(参看课本56页第一题和57页第二题),从课标黑体词中任选3-5个词编写情景。所有的有效学习都要建立在学生自主发挥的基础之上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也必须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4]。在此环节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们积极踊跃,课堂气氛热烈而具有时效性,是本节课的小。

(五)升华篇章及点评质疑

此环节用高考作文25分的模式给分,并给出高考作文评分原则。根据课标词汇编写短文,在完成短文后,让各小组内作文水平较高的几位学生担任“评卷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互评。学生互评时,发现好的句子,在该句后画一个简笔笑脸;发现错误的表达,在错误处画线并更正。 在互评过程中,大家相互协商,遇到疑问或困难,先由组长指导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教师提供帮助。 无论是小组长还是其他成员,都在更正和分析同学小短文的同时复习了已学知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的知识比自己反复做题时掌握的更加全面,印象更为深刻。在此基础上,学生不仅体验了小组合作的魅力,而且意识到了合作的必要性[5]。他们切实地感受到了合作学习乐趣多,复习课收获多。

三、出现问题、解决办法及反思

1.在词汇考查环节,学生在黑板上写字相对较慢,所占用的时间相对较多。解决办法:发小纸条。把要考察的词汇打印在小纸条上,检测时发给学生,写完之后小组抽查或组内成员互批。这样能节省时间,为学生展示小短文环节节省时间。这样就不会导致前松后紧的情况发生。

2.教师掌控及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升。环节与环节的衔接方面有待于在今后的高效课堂中进一步的强化。

3.升华篇章环节之前应加入更有针对性的储备。复习课上,对于学生点评过程中质疑比较集中的知识点,需要及时有效地解决并强化。

结束语

高效课堂模式下教师的角色是“导演”,在整节课中起到一个统领大局、把握方向的作用。当然作为导演的我们在给学生“一滴水”的同时,自己要有“一桶水”,甚至更多。但是,教师的课堂用语在这种高效课堂模式下该如何得到更有效的锻炼和提高?不同教师的教学特色和风格在高效课堂模式下怎样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有限的45分钟课堂上,学生在展示评价等活动时如何权衡知识效率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如何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些问题仍需要广大教师不断的探索和思考。

参考文献:

[1]杨九俊,吴永军.新课程备课新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44-172.

[2]肖 菲.人教版高中新课标教材解析与单元整合[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2(3):1-7.

[3]陈永梅.高中英语课堂中交流与展示环节教学案例[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1(12):1-5.

篇7

论文关键词:管理学;案例教学;对策

1案例教学法:管理学课程教学的一大法宝

案例教学法,就是把案例呈现在受教育者面前,请受教育者进入被描述企业的情景现场,进入管理角色,以这个企业当事人的身份,一起探寻企业成败得失的经验和教训。通过案例教学法,提高受教育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管理艺术的升华。积沙成塔,使受教育者培育出智慧的灵性,提高经营理事的能力。案例教学法自20世纪初被美国哈佛商学院倡导用于管理学教育以来,已为多年的职业学校管理学教学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管理学案例教学实践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解决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要真正掌握知识,必须把管理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于管理实践, 从实践中升华、提高。而管理案例教学实质上为学生提供了把学到的管理理论知识用于管理实践的一个绝好的机会,有效地缓解了学生接触管理实践难的矛盾。

其次,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同于 其他教学方式的是,案例教学改变通常的教学活动过程, 学生成为了教学中的主角, 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接受知识与主动探索并举。由于案例讨论可以大胆假设,可以从多个方面寻找答案,这就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老师布置案例讨论的内容后,学生们就立刻认真阅读案例的背景资料,认真思考、分析,这样就大大调动了原本较为懒散的、学习动力不足的同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提高了学生管理实践的本领和艺术。通常,管理的艺术性在于管理科学的实践性。实践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在企业管理中,在一定的科学管理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如何管,没有统一的固定的管理模式。任何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管理的本领是通过学习管理的科学知识得来的,是通过长期管理的操作实践培养得来的。正所谓实践出真知,而案例教学就以其较强的实践性很好地弥补了理论教学的不足。

2 当前管理学案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1)案例本身不尽丰富和合理,针对性和实用性还不强。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本土的企业管理的经典案例为数不多因而难以搜集,结果在选取案例时只能借鉴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案例或者是国内知名企业的案例,但是这些案例往往负载着浓厚的文化色彩,而且要么综合性强,学生因缺乏实践经验而难以正确分析,要么可操作性和可借鉴性差,不适应企业现实发展的需要。 转贴于

基此,为了增强案例分析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教师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尽可能选择贴近生活的案例。如来自校园生活的案例,由于学生和教师对于校园情况都比较熟悉,因此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开展讨论,教师也容易引导,通常比采用社会上的案例和国外的案例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二是深入地方企业,进行企业管理实践过程的考察和调研,把企业的经营实例引入课堂,丰富其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大多数教师缺乏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企业管理本身感性认识不足,难以适应案例教学的要求。说得多,做得少,纸上谈兵,对于整个教学活动的掌控能力严重不足,选材不精当、分析不透彻、点评不到位的现象较为普遍。为此,注重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简略地说,以下思路当可借鉴:一是加强教师下基层、下企业,将“双师型”队伍建设的进一覆盖面步扩大到企业管理、经济管理这一领域,而不只是工业制造等技术类教师。因此,就要和企业主动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定期分批组织教师到这些企业进行实践实习,提高教师实际工作能力。二是教师本身注重学习,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诸如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国内外举办的案例教学研讨会;或者组织教师外出观摩,学习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或者聘请知名教授传授案例教学经验和体会。三是系统的案例教学培训。对教师的的案例教学培训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实施。

(3)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尚还存在较多的局限。案例教学绝不是教师的独角戏,它还是学生展示、锻炼自己思维和辩才的“舞台”。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学会采用多种方式启发、引导台上台下学生的思路,同时要注意控制整个过程的节奏;要不失时机地做一些精彩的点评,以调动全场气氛,必要时还可顺势展开一场课堂辩论或者情景模拟表演。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还是停留在“教师举例讲解”的阶段,与学生充分参与的“案例实践场景”还相去甚远,这就需要多方努力:

第一,做好管理学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针对课程内容, 确定案例的层次和数量;精心分析案例, 结合教学内容提出讨论的问题;布置教学案例, 提出明确要求。

篇8

论文关键词:案例教学,工商管理,远程教育,教学反思

 

在当前电大开放教育发展重点转入内涵建设的形势下,黄石电大积极响应上级电大号召,着重加强了资源建设,试点了11门整合课程教学,鼓励专兼职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目标。本人现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工商管理等专业中采取案例教学法的“教与学反思”。

我们在电大的案例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案例分析和网络案例、师生利用课堂讨论、小组学习、黄石电大在线平台、电子信箱、QQ群等多种交互手段进行案例分析来完成的。

一、案例教学法在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应用背景

从教学对象来看,我们在几年的教学中了解到,工商管理等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是黄石本地或者附近国有企业或者私营企业员工,其中许多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管理学知识或正在从事一定的管理工作,他们来电大学习不仅是为了获取管理理论知识和文凭,更有提高管理能力的愿望。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对开放教育新型教学模式普遍认同,在教学辅导中学生较为认同重难点讲解和专题讲座方式,并且大多数学生都很欢迎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教学法。对于学习内容,他们不但重视考试重点内容,而且希望更多地了解各个行业的管理特点和方法,以及管理学界最新动态和成果。

从教学手段来看,目前管理类专业普遍存在教学手段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矛盾,这已成为电大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日益提高,要求他们既掌握管理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实践经验,要求理论联系实际。面对现实需求,我们必须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增强学生实践经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电大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在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中实施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可以改善电大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1.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案例教学提供的资料信息量大,涉及的知识面广,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在工商管理案例教学中往往没有唯一答案,而是会因为考虑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最佳答案,因此,可以使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地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学生开拓思路,勇于创新,开发潜能。电大的学生面向的是企业管理实际,一般不会是科研人员,所以对知识和技能提高的需求是不同的。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得学生通过多方面的锻炼,在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专业创新,以及写作能力、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都会有较大的提高,使其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当其回到工作岗位时远程教育论文,能够更好胜任工作。

2.有利于提高电大教师的素质。由于电大发展的历史原因,电大教师与普通全日制高校教师相比,学历起点要低些,平时的专业科研工作也薄弱些,这些弱点不符合电大内涵式发展阶段新形势下的要求。而案例教学是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式活动,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教师不仅要有广博而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了解相关方面的知识,不仅要熟悉业务的实际操作,还要熟悉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要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密切关注现实经济情况变化,以便给学生提供最及时和最生动的实践案例。因此,通过案例教学,特别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总结,可以使教师把案例中所反映的问题或得到的启示升华到理论高度来认识,这样,一方面无形中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也使教师积累了教学经验。从而提高了整个专业的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奠定了基础。

三、要重视教学案例的选择和设计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案例教学活动成功开展的关键之一在于案例的选择设计。有效的教学案例既能很好地阐释理论与实践的关联,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目前适合教学的、高质量的现成案例不多,因而有效的选择设计案例则显得尤为重要。

1.增广案例来源。我们黄石电大因为并入普通全日制高校,在资源获取方面获得了一定好处,我们案例原型的收集基本来源于图书馆各种教材、专门的专业案例库、专业期刊杂志等。另外,我们也注重平时积累,珍惜交流的机会,与同事、同行共享一些精辟、有价值的资料。自己也尝试编写案例。多渠道收集案例进而才有可能从中挑选高质量的案例。

2. 案例要注重经典和时效性。经典案例能够深入浅出地阐释理论与实践的关联,能被长期、广泛的采用。同时,也应该注意案例的选择应把握时代脉搏,紧跟行业发展,选择一些反映时代、行业发展的新案例,这样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行业以及学科的发展。

3. 案例与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只有选择的案例与特定的教学内容有紧密联系,方能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运用相关的概念、原理论文格式模板。因而,需要我们在所收集的案例原型上根据电大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再加工,才能满足课堂案例教学的需要,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4. 设计的案例要便于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教学中我们发现,对于“失败”的案例,学生在阅读时,往往将其当成一则故事或企业的传奇在浏览。阅读完毕,常常不知案例的思考点在哪儿。因而,可以针对特定教学内容,给学生留一些问题,启发学生从这些角度思考问题。

四、教学实施中要注意和改善的问题

案例教学的实施包括案例导入、讨论、控制、点评等环节,每一个环节对成功实施案例教学都很重要,而且实际操作中也都存在相当难度。实施的好,才能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反之,案例教学则是失败的。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认为要成功实现案例教学的效果,要注意和改善以下几点:

1. 要注意案例教学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定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工商管理专业的案例教学中,我们将学生定位为参与者和决策者的角色;而教师要定位成导演,对案例的教学过程进行组织和统筹。

在案例教学中,我们一般是在中央电大形考平台或者省市电大的论坛中,以及班级教师的QQ群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分解阅读案例,要求学生以决策者的身份思考问题,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和交换意见,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再提出看法和观点,并要求论证可行性,最后写出案例分析报告(包括事实分析、可行性论证、具体操作、预期效果等)。在小组讨论结束后,再组织进行全班(全群)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宣读各自的案例分析报告,小组之间可以相互提问和答疑。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担当好导演的角色,必须有效地控制讨论过程,提示思考线索,引导讨论内容,提供分析方法,随时把握学生的思维轨迹,适时加以引导,以保证讨论不偏离主题;同时注意调动学生的兴奋点,活跃讨论气氛,要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避免有倾向性的评论。

2. 要重视教师引导讨论进程及点评工作。案例讨论中,如何通过讨论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并在讨论过程中获得提升,是教师引导的关键。首先我们通过事先对案例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围绕主题,选取案例中重要环节;其次,努力创造自由宽松的讨论氛围,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积极地思考,大胆地交流,不怕犯错远程教育论文,成为案例讨论的真正的主角。当然,这个过程中,也要注意从宏观上把握案例讨论方向,不要出现大的方向性的偏差。在学生完成一般问题的分析、思考后,可以通过反复诱导、启发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问题,给予他们更大的发挥空间。比如,案例分析对象是某行业一家中小型企业,可以首先让学生对企业进行分析,提出企业的经营策略。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进一步分析基于该企业的策略,其主要竞争对手的可能采取的应对策略,或者该企业运营上的成败对同行业、同规模企业有何借鉴等;最后的一点,案例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评判,但可以对学生做适当的提示,应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分析结果和方法,鼓励他们自我反省、自我更正以及客观评价他人方案。等待学生充分发表观点后,教师再进行总结、点评,点评时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其一,着重对本次课的核心问题、代表性问题进行剖析,指出案例中容易出错和跑偏的地方,同时分析学生分析过程中的优缺点。教师不要对当事人在案例情境中应该如何行事给出标准答案,如果可能,教师可以将案例当事人事后所采取的行动方案及其结果通报给学生,但一定要对学生强调: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惟一方案,管理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不会只有惟一的方案。其二,点评应当就事论事,不要单就某个学生或某个案例小组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作出评价,以避免挫伤学生自尊心与学生积极性。

五、进一步建议

1.加强电大系统教师案例教学培训。教师案例教学能力的提高是改善案例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因此,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案例教学的培训。培训可以先在本校、本土开展,如果条件具备,可以选派教师到案例教学开展得比较好的学校进行进修。电大学校有系统资源优势,可以考虑进一步开展这些工作。

2.发挥电大学生在岗特点,联系建立实训基地,深入实践。由于电大的学生大多在岗,我们可以和学生所在单位进行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并且这些实训基地建成后,可以建议在电大系统内共享,类似电大的网上文本课件资源共享一样。希望能更多地组织电大的教师与学生走出校门,参与企业实践活动。对教师而言,能更好地收集多样化的、贴近现实的案例教学素材,也能提高自身对实践的感性认知,进而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对学生而言,既能增强他们的实践经验,又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电大学风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张秀英.运用案例教学提高成人教育质量[J].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1,2.

[2]冯风平.案例教学的角色问题[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1.

[3]陈妮.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研究[J]. 科技信息,2007,35.

[4]赵红梅.工商管理专业国际金融课程案例教学法初探[J]. 经济师,2003,12.

篇9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课堂预设生成;非预设生成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5-0198-01

当代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参与欲和表现欲,他们在课堂上想当“演员”,不想当“观众”,而传统的“鸭式”教学,则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更谈不上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这就使笔者们初中数学教学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试就一个案例来探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预设生成和非预设生成资源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生成的过程是动态的

课堂的生成性是在教学情境中形成和发展的,动态是生成的条件,生成是动态的结果。

二、生成是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

生成主要发生在教学活动之中,虽然它也需要教学之前的宏观设计,但是教学前的设计只是生成的一般指导,具体怎样生成,生成的结果怎样等等需要在教学过程之中得以体现。

三、生成需要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

生成不是只有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就可以了,它需要生成的情境、相互传递的信息、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情感等因素的积极配合才能得以实现。

四、生成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

它不是教师一个人所能完成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所谓预设性生成教学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情境精心设计教学问题的前提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或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境下自然产生的教师意料之中的内容。

“非预设生成”是指在教师的鼓励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取得的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奇思妙想的展现了学习之美属于非预设生成。非预设生成往往是学生不满足于本课时的学习目标而对该知识点做出的自主探究,这种探究冲动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老师支持与否,对学生的学习发展可以说影响深远。就象布鲁姆说的 “如果没有预料不到的结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每一位教师都应努力地去促进更多的“非预设生成”,并及时的捕捉住“非预设生成”的智慧火花,让它绽放生命的活力,使课堂教学因生成而变得美丽。

篇10

【课前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标要求我们在课堂上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地位和教师主导性的作用,但在实践中,有的教师放不开手,或多或少有包办的痕迹;有的教师放手过度,变“填鸭式”为“放鸭式”,没有体现教师“导”的作用。

基于这两种现象,我就在想,怎样才能在课堂实践中把握学生“学”和教师“导”这个度呢?在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合理安排时间》一课中,我进行了大胆尝试。

【课堂实录】

一、课前谈话

问:请问你家是谁当家?你有没有尝试当过一次家?

板书课题:合理安排时间之今天我当家

(评析:拉家常式的谈话设计,使学生轻松愉悦,调动其主人翁意识。)

二、情景导入

课件演示洗衣拖地情境图。

问:你可以怎么安排做这些事呢?一共需要多少时间呢?

学生得出两种方案。问:你会选择哪种方案?为什么?

小结并板书:有的事情 可以 同时做

有的事情 必须 先后做

追问:为什么能同时做的事情要尽量同时做?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洗衣拖地”这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简单的统筹方法,为接下来学习例题中更复杂事情的合理安排做了充分的铺垫。)

(评析:教师寥寥数语的“导”,让学生自主讨论得出方案,自主选择更优方案,自己得到感悟。“导”得精辟,“学”得自主。)

三、例题呈现

课件演示例题情景图。

师:图上你看懂了什么?谁来说说要烧水沏茶,具体要做些什么事情,以及每件事情大概所需要的时间?(根据学生回答出示6件事的卡片)

(评析:细节决定品质,虽然是说图意这样的小细节,教师也不放过让学生自己理解发挥的机会。说烧水沏茶的具体事情时又体现了教师“导”的重要性。一主一导,教学相长,相辅益彰。)

四、探索问题

(一)讨论

师:整个烧水沏茶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呢?有两种学习方法让你们来选择,第一种是老师直接告诉你烧水沏茶的最优方案,第二种是让你们先试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看看能不能自己得出最优方案。你们想选择哪种学习方法?(学生选择后,教师再提出操作要求。)

(设计意图:在这里老师不急着让学生开始小组合作,而是先卖个关子,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是直接告之,还是自己得之,再次体现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地位。)

(评析: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学”的主体性,一改以往老师要求学生怎么学就怎么学的呆板方式,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汇报

师:请各组组长上台来展示并汇报你们组的方案,台下的同学注意认真倾听并给予点评。

(设计意图:在组长汇报方案的同时要求学生给予点评,既使台上台下产生互动,又激励学生敢于求异求真、敢于表达辩解。)

(评析:整个汇报点评的过程,老师都不参与,真正把课堂全部交给学生。由于每个组的方案是任何人都无法预知和操控的,合理的、不合理的都可能会出现,所以这里学生们的相互点评交流成为本节课最出彩的亮点,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学生主体性的地位。)

(三)理解流程图

师:像这样表示一个方案全过程的简图,我们把它叫做“流程图”。你能看懂这个图吗?说说看?

(评析: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流程图,所以画法由教师直接呈现,但图意可以放手由学生自己去理解。该给的给,该放的放,这个度把握得很好!)

(四)理解算式

师:按照这个方案,怎么算出最少需要多少时间?

板书: 1+1+8+1=11(分钟)

师:为什么不需要加上洗茶杯的2分钟和找茶叶的1分钟?

(评析:从算法上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体现了“导”的作用。)

(五)比较其他三种合理方案,凸显最优性

①如果这些事情全部一件一件按先后顺序做,需要多少时间?(14分钟)我们的方案节约了几分钟?(3分钟)

②如果烧水的同时只找了茶叶呢?

③如果烧水的同时只洗了茶杯呢?

师:通过比较其他三种合理方案,你又想说点什么吗?

总结:对,我们合理安排时间就是要“用最少的时间,做最多的事情”。

(设计意图:合理的并不一定是最优的,最优的也不一定是唯一合理的。通过对比,使学生发现其他方案虽然合理,但存在时间上的缺陷。)

(评析:这个比较的环节,使学生的理解得以升华,更加深刻的懂得了运筹思想的核心,再次体现了教师“导”的重要性。)

五、拓展练习

1.孝心最美:找杯子倒开水1分钟、等开水变温6分钟、找感冒药1分钟、量体温5分钟。

2.露一小手:洗米锅洗米2分钟、用电饭煲煮饭30分钟、洗菜切菜20分钟、炒菜15分钟。

六、全课小结

【教学反思】

1.把教材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促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洗衣拖地、烧水沏茶、倒水吃药、炒菜做饭都是学生非常常见的生活场景,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把教材融入到熟悉的场景中,再结合已有的经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把课堂的空间让给学生,使学生感觉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相信学生,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我多次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以一个个具体事例让学生观察、操作、讨论和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体会数学的方法及应用价值。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