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案例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5: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教学案例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引言
目前,随着体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改向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中要树立新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在一线体育教师的积极探索下,案例研究正逐步成为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的有效途径。开展体育教学案例研究,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理解力、判断力和洞察力,使体育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的方法策略,使体育课堂教学与教学研究并驾齐驱。
2.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中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设计为研究对象,主要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系统分析法、案例设计法。
3.中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设计
3.1提出问题,建立假设。
在案例的策划准备时,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确定问题的价值意义所在,建立案例研究假设,为制订相应的解决方案做准备。通俗说指定研究方向及研究方法。
3.2分析研讨,拟订方案。
在建立案例研究假设的基础上,展开分析讨论,初步拟定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设计的方案,组织实施解决问题的过程。
3.3亲自动手,撰写案例。
方案确定后,就进入案例的撰写阶段。在对案例素材和相关文献资料作多角度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可按一定的结构或模式进行撰写教学案例。撰写时要做到目标明确,主题鲜明,描述真实具体,详略得当,情节跌宕起浮、合情合理,素材取舍适当,案例构思巧妙,文字简洁生动,文笔表达流畅。
3.4总结反馈,分析评价。
在案例设计的总结阶段,要根据案例教学实践中获得的反馈信息,对自身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分析设计中存在的不足或失误的地方,总结经验,接受失败的教训。问题的解决过程也是一个实践检验的过程,需要把它总结深化,提高到理论高度来认识,实现质的飞跃,以便指导后继的教学实践。
3.5中小学体育教学案例的构成要素。
3.5.1鲜明主题。
体育教学案例总是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要借助主题反映事件的内容或形貌。有价值的教学案例一般应围绕一个鲜明的主题,通过一个或多个教学事例或故事的启示,提出某个有价值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3.5.2问题提出。
问题提出,亦即引言,也可以说是开场白,一般三言两语即可,不要啰唆。主要描述事件的大概场景,概括地反映事件可能涉及的问题。引言可以起一个“先行组织者”的作用,目的是使读者做好阅读上的心理准备。
3.5.3案例背景。
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轻的新教师任课;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随堂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3.5.4细节描述。
主题确定后,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细节描述是整个案例的主体部分,切忌在叙述上简单化、表面化,特别是一些戏剧性的具体情节,这就要求教师在撰写时要尽可能地进行详细描述。
3.5.5案例结果。
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思路,描述教学过程、教学手段,还要交代最后的结果,即采取多种形式的某种教学措施后的即时效果。它不仅包括学生反应,还包括教师的基本感受,因为让读者了解或知道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理解。
3.5.6分析点评。
对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内容,撰写者要有一定的观点和分析,尤其是对案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及时提出并多角度地进行分析、评述、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点评时,要在叙述、议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
3.6中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评价的指标。
尽管目前对案例的评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一个有价值的教学案例必须体现时代特征,反映当前体育教育教学中最普遍发生的问题。其评价“标准”至少应该有如下两个方面。
3.6.1对中小学体育案例撰写的评价。
从整体看,中小学体育案例撰写的评价,主要是从:案例选题的本土化、典型性和代表性;案例布局的合理性、结构性和层次性;案例决策的针对性、真实性和准确性;案例素材的全面性、系统性和翔实性;案例表述的逻辑性、可读性和流畅性;案例撰写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合理性等六个方面进行评价。
3.6.2对中小学体育案例使用的评价。
对中小学体育案例使用的评价,主要是从“案例教学目标设定的合理性、思考讨论题与教学目标的紧密程度、体育理论知识动作技术技能分析的深浅清晰程度、课堂计划安排的合理性”等几个方面进行。
3.7中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设计注意问题。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思考、探索问题的兴趣,案例设计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7.1注意案例的广泛性。
成功的案例教学,仅仅依靠教科书或案例库中现成的案例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大量阅读资料,将一些引起广泛关注的热点案例搜集起来。在搜集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将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吸收进来。这既能增强案例的广泛性,又可以进一步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
3.7.2在案例中故意设置悬念。
案例教学的关键是教会学生思考的方式和路径,从而检验和实践已学的知识。在此过程中,恰当巧妙地在案例里设置一些不同的悬念或陷阱,能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已学过的运动技能,促进他们运动能力的提高。设置悬念,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展开了讨论,巩固了学过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增强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7.3案例要能引起争议,有分析阐述。
案例内容越是有争议,案例的层次、角度越复杂,越能引起师生的思考与共鸣,激发学生的争议与讨论,才能碰撞出思想火花,更进一步地引起大家的思考。因此教学案例写作,不仅要对故事进行细致入微的描述,而且要有教学事件的深刻阐释;既要把日常的教学现象详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又要解析隐藏在教学现象背后的教育本质。这样在有争议又有分析的教学案例中,能引导学生多维度、多侧面地展开思考,学生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讨论更加深入、热烈,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3.7.4加强案例库的建设管理,并及时调整与更新。
案例选择离不开案例研究,案例研究则为案例库建设奠定基础。体育教师应对搜集的案例进行筛选和整理,制作成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形式多样、体系严谨的案例库,从而有效提高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增强案例教学的效果。
篇2
为落实市教研室2011年教研工作要点和有关方面的工作要求,全面贯彻党十七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推进小学、初中与高中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体育课的教育教学质量。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服务,以与时俱进精神、开拓创新的意识和思路,创造性地做好学校体育教育与教学工作。
重点工作:
1.进一步总结初中和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的经验,结合初中与高中实验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指导,进行专题研讨和专题培训,对参与课程标准实验的任课教师进一步加强专业发展和专项技能的培训。
2.做好天津市初中立项课题的结题和高中研究专题立项与中期推动工作。结合初中与高中课程改革与教学实际需要进行课题的专题研究。(5—6月)
3.认真做好天津市中小学体育学科第六届双优课小学学段评选相关准备与评选工作。(3—4月)
4、高中选项教学现场会准备与召开。(5---6月)。
常规工作:
5.大力推进教学与科研成果的展示与交流,重点做好中学双优课获一等奖教师的教学展示(5月);组织体育学科小学优秀科研成果展示活动,使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进一步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益。(6月)
6.组织区县教研员和市中心组骨干教师进行有效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题研讨,提高学术研究氛围与能力,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水平与科研能力。
7.组织有关人员认真与市教委体卫艺处合作进行第三届全国优秀体育课评选与上报工作。(3月)
8.组织进行高中选项教学案例的评选,进一步规范选项教学内容、考核项目与评分标准,保证高中课程改革健康有效地进行。(5月)
9、按室里的统一要求组织完成全市初中课程改革的总结及专题交流(5月)
10、组织部分教研员和骨干教师搞好专题调研,对体育课堂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专题研究。(2---7月)
11、组织进行小学六年级和高中三年级教师专题与专项培训。(7月)
12、组织进行小学和初中获奖教学案例的交流(6月)
13、继续做好学科主页的建设,不断完善、调整学科主页的内容,充分发挥其在教研工作中的作用。
根据本市课程改革现状与实际,切实把更新教育观念,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评价的实用性,大面积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提高教与学的效益作为教研工作重点,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优化教学过程,切实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益设想与要求落到实处。
篇3
【关键词】体育课堂 教学案例 理解 玩耍 鼓励
阳光下、草地上,天真无邪的孩子在尽情地嬉戏;操场上,足球小子在狂蹦中自由挥洒着年少的激情,这是我们多么向往的体育教学情景。近几十年来,学校体育在各部门的重视之下,场地器材、体育教师、体育经费等得到完善和提高,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喜欢上体育课的人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
笔者曾做过问卷调查,被调查的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只有75%,学生能够全身心参与的不到60%,特别是部分女同学已出现逃课现象。不少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课间十分钟却是个个生龙活虎。难道体育课真的没有吸引力了吗?反思其原因,笔者认为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才造成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厌倦情绪,我们为何不尝试让学生个性自由挥洒体育课堂呢?
因此笔者认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要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倡“玩中学、玩中练、玩中乐”。以下是笔者历年来体育教学案例分析:
其一,理解——师生关系的新起点
教学对象:二年(1)
教学内容:跳绳和接力跑游戏
孩子们在自由地练习跳绳。突然,一名学生跑过来对我说:“老师,小芯不跳绳,故意用绳子绊倒我。”“他还打了我一拳呢!”嘴快小明大声说,语气有些愤怒。我知道,这个小芯平时就是个调皮的孩子。当我带着怒气走向他时,他却若无其事,真想好好批评他一顿!心想:以前曾批评过他,但却不管用?我灵机一动,想先听听他的心理话。于是我蹲下来,抚摸着他的头,温和地对他说:“为什么不和小朋友们一起跳呢?你看他们练得多认真、多快乐啊!”“我不想跳,我跳不好……谁叫他们嘲笑我呢!”说话间表露出一副无所谓的神情,说完转身过去,背对着我。我愣了一下,问:“那你体育课想活动什么项目呢?”“想——跑步,我50米比他们快!”“跑步?行啊,一会儿就有接力跑啊!”“我要和他们单独比赛”。他是想单独挑战其他小朋友,那就给他个机会吧,我说:“好!你去准备吧,一会我给你个机会!”接力跑前我专门安排了这次挑战赛,结果,小芯真的跑得比其他同伴快。
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蹲下身”和学生在“同一个高度上”活动,逐步将自己融入孩子们中间,像一个和平使者用智慧传递知识技能,用爱心连接学生之间的情谊。学生们也能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达成学习目标。
其二、玩耍——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教学对象:三年(2)
教学内容:立定跳远
“同学们,今天想不想做游戏?”同学们急切地回答:“想!”。“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做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游戏,叫做‘石头,剪刀,布’。我接着说:“游戏的方法是这样的:各人自己找朋友,两个同学一组,先设置好起点,然后通过猜拳‘石头,剪刀,布’来决定胜负,赢的一方双脚蹬地向前跳一次,输的一方原地双脚向上跳一次。每五次为一组,最后看谁离起点远,距离远者胜,距离最远的将赢得全班总冠军。大家一听游戏中还要比赛,个个跃跃欲试。一会儿各自找到了朋友,孩子们玩得既紧张又活泼。一会儿找同学测量,一会儿找老师评判。15分钟的时间转眼间就过去了,大家练得满头大汗。这时我再评价同学的跳跃动作,请做得规范和跳得远的同学出来示范的讲评……通过这一竞争性的游戏,一下子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笔者深深的感受到:玩是儿童的天性,课堂教学中抓住小学生这一特点,为了让孩子喜欢体育课,常以“游戏”为“家常饭”,以“竞赛”为“家常菜”,力图让小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练、在玩中乐。对于孩子们,这种教学方法远比教师不断地讲解、示范,学生排着队不停地轮流练习要强得多。从孩子们的笑脸上,我能感受到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
其三、鼓励——教学成效的增长点
教学对象:三年(3)
教学内容:跳高
小琴由于害怕,总不敢跳,反复说教仍然畏缩不前。我就请来班上个头最矮的女生小文,让小文来做陪练,把横竿换成了橡皮筋,并将橡皮筋下降到小琴能跳过的高度让她试跳。当她第一次跳过橡皮筋时,我立即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并鼓励她继续努力。这时小琴脸上的表情明显由恐惧变为惊喜,又跳过一次后逐步身体放松了下来,跳高动作也逐渐成型。这时候我一边鼓励她,一边升高橡皮筋的高度。经过一次次练习,小文逐步被“淘汰”了,而小琴兴致却越跳越高,后来她主动向我提出要将橡皮筋换成竹竿。就这样,小琴在我和同学不断的鼓励中,在不断的练习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越跳越勇、越跳越高。最后,她成了全班过竿动作最漂亮孩子。
其实,体育与其他学科一样,学生存在先天体质、能力和心理上的差异。对一些学有困难的孩子,我们可以简化要求,使其在初步体验成功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树立信心。特别要提出的是,对个别因为身体因素不能达标的学生,可以选项测试,防止发生因测试不合格而对体育课产生心理阴影,久而久之他们会远离体育活动与课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当学生稍有进步时,一颗为学生着想的心,一个充满肯定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总能让其体验到进步的愉悦和成功的乐趣,倍感自信,激情满怀。
总之,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体育教学更是一门探索不尽的艺术,新课程呼唤课堂教学的优化和创新。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只有不断总结课堂教学的经验、教训,并加以梳理和提炼,形成课堂教学“叙事”,反馈到教学实践之中,提升教学水平和技艺,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版)
篇4
关键词: 农村体育教学 体育资源 多元化教学模式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提倡“新、趣、美”,活动方式讲求“实、活、巧”的一种着眼于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快乐体育教学。这就意味着学校和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达成学习目标。为此,体育教师必须改变教育观念,加强体育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尤其是农村的体育教师,不要总是埋怨体育条件这也不行那也不是,而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多挖掘和利用身边的体育资源,探索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这是体育教学改革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从事农村体育教学近二十年,在挖掘利用身边体育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方面积累了一些创造性的教学案例,在此谈几点拙见与大家商榷。
1.在情境教学中体验快乐
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不只是形式上的创新,更注重的是教育思想、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变革。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情境创设法、游戏竞赛法、自主实践法,变注入式的教学为启发创新教学。
案例1:在练习发展学生奔跑能力的教学中,引入电影《上甘岭》的战斗情节,首先讲述当战斗进入白热化状态,“水”已成为我人民志愿军生命的重要元素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再组织学生进行“送水上前线”接力赛,创造性地把学生的书包带进课堂充当水壶,看谁给前方的战士送水快送水多。这样给学生一个欢快环境,让他们在想象中自由发挥,自由创造,短时间内学生肩上、脖子上、双臂上的一个个“小水壶”,不仅增添了课堂的紧张气氛,而且有几分滑稽的情调,那些笑弯了腰的满脸都是汗水和喜悦的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氛围中产生了运动的需求,他们在最佳身心状态下主动探究,张扬个性,积极锻炼,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了体育的乐趣。此课堂设计既让学生体验了一回当时保家卫国的志愿军的艰苦生活,又使学生的思想、意志品质得到了教育和锻炼。
2.在玩耍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虽然竞争已成为推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主流,但是人们之间的合作、包容、分享、共处等社会适应能力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为了使以上社会适应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我在培养学生竞争能力的同时特别注重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相互间的交流、谦让意识。
案例2:在教七年级《二人三足跑》游戏教学中,要求学生练习时不要过分注重速度快慢,关键是默契程度,慢慢地我发现教学过程中五人六足,九人十足……直到全班学生在操场上形成了铜墙铁壁,两条“巨龙”在《团结就是力量》的旋律中飞舞。
3.从突发事件中开发生成性教学资源
体育课堂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一个师生互动过程,往往会突发一些教师预料不到的情况和问题,这些预料不到的情况就是我们必须关注的生成性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这种生成性内容看作新的教学资源,及时加以调整处理,形成新的教学方案。
案例3:在排球正面双手垫球课上,同学们都在有条不紊地练习着,突然一位男生把球打得很高,一下子引起很多同学的注意和尖叫,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当时我很气愤,想狠狠地批评这位学生,转念一想,这位学生是一位单亲家庭孩子,跟母亲在一起平时比较自卑,如果当众批评这位学生,很可能会让他失去上体育课的兴趣,但是不管不问其他学生也会跟着效仿,类似的违纪现象将会接连不断地发生。我想,同学们垫球总是垫得平平的,为何不让这位学生来体会怎么才能把球垫的有弧线呢?于是我就让全班学生集中,让这位学生来做击球的下部、中部、中下部这三种情况,看球的运动轨迹怎样,再让学生讨论“击球的部位和球飞行的轨迹之间的关系?”学生在为找到答案而努力探讨,求知欲一下子调动了起来,问题很快就解决了,而且比我课前设计的练习速度掌握得还要快。这样既维护了这位学生的尊严,又培养了全班学生的创造性,还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把“让我学”变为“我要学”,变被动的教为主动的学。
4.因势利导,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
我针对学校周工作总结中,提出的学生从教学楼上往下扔矿泉水瓶和纸飞机这个不爱惜环境卫生的现象入手,注重学生的心理疏导,大胆地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扔矿泉水瓶和纸飞机,彻彻底底地让他们过把瘾。
案例4:发挥个性的投掷练习。方法是让学生每人自带一个里面装满沙子的矿泉水瓶和叠一个纸飞机,在教学中启迪学生:前面是敌封锁区,同学们要用手中的“手榴弹”先破坏掉敌人的高射炮装备,再驾着自己的战斗机飞过敌封锁区。命令下达后,七八十枚手榴弹同时引爆,随后是保卫祖国领空的战斗机在蓝天中翱翔。此课堂设计引导激发学生的偶发兴趣让其在体育课上稳定地发挥,让学生在玩中体会投掷的基本方法,我适时地结合学生现有的水平、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加强对动作要领深入浅出的讲解、分析和示范,激发引导学生乐学、想学。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和投掷的基本活动能力,又使健身习惯在无限的童趣中养成,更重要的是纸飞机和矿泉水瓶再也不从楼上往下飞了。
总之,体育教学的真谛是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锻炼身体,提高技能。为使体育教学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我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农村学校体育器材贫乏这个实际情况,大力提倡学生以自制活动器材,如跳绳、沙包、毽子、皮筋等来改善教学条件。经过探索尝试,我认为充分挖掘和利用身边的体育资源,努力开创组织形式灵活多变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增强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的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郭淑萍.创设教学情境、优化体育课教学[J].体育科学研究,2001.5.
篇5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举办第二届福建省中小学体育教学评比活动的通知》(闽教体〈2010〉4号)精神,福州市教育局举办了2010年福州市中小学体育教学评比活动。活动于2010年3月22日~26日分别在福州温泉小学、福清实验小学、福州教育学院一附小、闽清实验小学、连江第二实验小学举行。承担本次教学评比活动现场展示任务的五所学校在组织接待、安排场地等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本次体育教学评比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二、本届小学体育课教学评比活动的成效
1.各县(市)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学校,他们教学条件、生员情况、教师自身的进修条件均有差异,但都能较好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体现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体育课程性质,在教材钻研、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场地器材的安排等方面,能够依据体育教学基本规律及学校实际情况实施体育教学。
2.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正确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如:提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真,注意听、看,相互观察模仿,小组练习中相互交流,强帮弱,动中探究,自我展示等,既学会一定的学习方法,又体现了自主学习的氛围。
3.教材处理和教学措施设计有创新。如:“往返跑”教材中“快快拨号”比赛方法设计就是结合生活中常用的电话号码为主题的,“火灾”119、“抢劫”110、“救护”120、“伪劣商品”315号码等方法练习往返跑的。又如有的教师驾驭课堂能力较强,上课充满激情,肢体语言丰富,仿生操模仿得惟妙惟肖,整个教学过程表现出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可爱、好奇的特点。又如:教前滚翻;“一撑二蹬快低头,团身前滚像个球”,教弯道跑:“右肩高,左肩低,跑起来像飞机”等既通俗易懂,简明扼要。更注意边练边讲,边练边提示,边练边指导,这样的“精讲多练”难能可贵,口令运用合理正确,讲解条理清晰、动作示范优美,展现了教者较高的业务水平。
4.认真研究组织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意志品质培养的有效性。如女生的“高处跳下接前滚翻”连续循环练习的跑、跳、钻、越过障碍物等锻炼学生的胆魄与毅力;在游戏、追逐跑,接力赛的练习中,教师组织调控严密,安排合理,有安全保护措施,竞争激烈而有序,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有的教师还运用评价为手段,点评学生在学习中的亮点,激励学生奋勇拼搏、积极进取,体现了学科“动教‘特征、坚持’寓德于‘体’”。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本次小学体育教学评比活动,我们看到了课改以来我市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取得的成绩与进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案编写方面不够规范。这次评比课所提交的教案多数都能按照2009年福建省统一规定的教案撰写格式编写,但有些教师的教案编写不够明确、简洁、实用。表现在:(1)知识、技能目标沿用“初步、基本、进一步提高、巩固提高”词语很“空泛”,掌握技术动作不标准、程度界定不清、不明确、不具体,难以操作与可测评,特别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陈述语。如,培养合作精神、勇敢顽强、自信心等均为教育宗旨性、原则性的“口号”,歧义纷繁,抽象笼统,含义界定不清,更不具有观察性,可评性,往往使得学习目标达成流于形式,这是实施课改以来,也是此次教学评比活动的“通病”。(2)学习目标是指导教学活动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基本依据,对教学具有导向、指导、调控、测评功能,技能目标确立不明确具体,必然把握不准教学重、难点,甚至出现一节课主教材有多个重点的情况。(3)在教与学活动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的组织措施、教学方法,练习手段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4)预计的分段教学时间不明确。
2.体育教师的基本功和教学能力有待提高。从课中可以看到,一些教师具有较扎实的基本功,但也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吃透教材没有明确讲解顺序,造成讲解针对性不强,语言不够简练;示范动作不够规范;对教材处理不当,教法单一,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区别对待不够;下口令时,预动令不清晰等等。
3.体育教学常规要求不够严格。部分授课教师对课前准备,课中教学的常规要求做得不够。如:学生有挂项链、手链、校牌上课的,还有全班学生戴红领巾上课,对学生练习中的保护与帮助措施不够得力等等。
四、建议
基于这次小学体育教学评比的情况,下面提几点建议:
1.配齐县(市)体育教研员。本次参评的课出现了两个极端:有的课非常好,有的课非常一般。造成一般课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个别县(市)没有配备体育教研员,影响了正常的体育教研,培训工作的开展,也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
2.本次活动涌现出不少优秀案例和好的教案,建议组织骨干教师对本次评比活动提交的好的教学案例进行修改,汇编成册,加以推广。
3.教学评比活动给全市体育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对提高我市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起到推动的作用,建议今后一年举办一次教学评比,一年组织一次教师基本功比赛。在活动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不断提高我市体育教学的整体水平。
4.不断改进体育教师教研、培训的内容与方法,尤其是贯彻新课程中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如:学习目标的设置不具有操作性与观察性,这是“通病”可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结合深入学校指导的办法,提高体育教师培训、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科学素质,提高专业化水平和师资培养的质量。
篇6
【关键词】高中体育 趣透 体育教学
一、以备课为突破口,提升教学内容的趣诱性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注意好以下两个方面以更好地安排实际的教学内容,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第一方面,在选择安排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时,教师没有必要完全拘泥于教材之中,而是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季节气候等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适当地打乱重编,同时还要避免把教学的重点单纯地放在室内理论知识的传授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走出教室,暂时忘记各个学科沉重的学习任务和升学压力,在户外呼吸更多的新鲜空气,释放自己的情绪。这样的教学才能有效地改善高中生普遍带有的压抑情绪,让学生获得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第二方面,要深刻地理解寓教于乐的涵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的示范,再由学生进行模仿的教学程序不免显得太过单调乏味。教师可以充分运用高中生较强的竞争心理,建立一些合理的比赛竞争机制。这些机制不仅与高中生的身心特点相吻合,符合高中生在这一阶段对事物的认知特点和规律,让学生获得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在竞争的学习气氛和环境中迅速掌握了一些体育项目的活动技巧和技能,同时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等能力。下面举个教学中的实际例子来说明这种教学机制的作用。高中体育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投掷练习,我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学习、练习来掌握基本的投掷技能;然后以此为基础,让学生逐一地进行投掷,并让大家仔细观察别人如何投掷,最后一起选出最佳投掷能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对别人的动作、技巧等进行认真的观察、领会和应用,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投掷水平,从而更有欲望地参与到集体的活动中来,这样学生对体育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以教法优化为契机,提升趣诱的可行性
(一)分组教学法的优化。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分组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若想通过优化组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就要注意将技术水平不同的学生互相搭配起来,以便在练习的过程中,能让技能相对生疏的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小组中找到观察和学习的模范。这样的安排可以充分地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让体育基础较好、技能较为熟练的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体会到了做教师的优越感和帮助同学的成就感。就拿我的实际教学案例来说,在进行排球教学训练的过程中,本人采用了结对子的方式,让学生“一对一”进行帮扶,让技能娴熟的学生为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做好示范和指导,同时要求这些学生在做动作时要力求做到发球的稳定和回球的到位,这不仅更进一步提升了体育较好的学生的水平,也带动了其他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二)示范教学法的优化。本人认为,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要一味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这样枯燥单调的教学方法,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完全否定了示范本身的重要性。示范是基础,要将其适当运用起来。教师应当意识到,身教的作用远远优于言教,要格外注重自己的语言与行为,以此来带动学生的参与。对于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经过自己的练习和努力后所得到的成果,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学生,寻找他们的特长。同时,还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寻找机会、打造平台,让学生亲自操作,鼓励学生突破自我,展示自我。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注重体育专业特长生的培养及其平台的搭建,要让基础好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找到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并带动其他学生认真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挖掘出自身的创造性和发展潜力。
三、以体育课堂教学组织的模式创新为切入口
在高中阶段,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充分把握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精神,把原本脱节的单纯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生活实践充分地结合起来,通过创新各类体育活动的组织模式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实际的教学效率,实现“趣透”教学。如,在体育课上做队列训练时,本人不再完全局限在传统不变的几个队形中,而是把学生进行了分组,让他们通过合作和交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想象力,集中创新属于自己小组的队列安排,并进行比赛。我通过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各种大胆的尝试和及时的总结,逐渐意识到,赛一赛、测一测等教学方法的运用所带来的教学变化是非常明显的,学生自己也能够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通过创新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模式和教学方法,一方面能够充分彰显出高中体育教学活动自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与活力,另一方面还能够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正能量,从而改变了以往苦学、应付的态度,变得真正地乐于学习、乐于参与了。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说,在高中阶段学生所要面对的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呼吸户外新鲜空气、锻炼身体、挑战自我能力、放松身心劳逸结合的机会。高中学校中体育教学的开展应当注重学生参与热情与学习兴趣的提高。一方面,对于学校自身来说,要充分重视这一学科在整体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并不断督促提高体育课程的实际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奋斗在高中体育教学事业一线的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做到勤于发现、大胆实践并积极总结,通过不断摸索找到更加适合学生全面发展和激发兴趣的教学方式,注重“趣透”教学方式的运用,力争让学生能够在繁忙的课堂学习中获得片刻的解脱和内心的释放。
参考文献:
[1]覃振华,高中体育游戏教学之我见[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07
篇7
关键词:TBL教学模式;高校体育;教学团队
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提高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其目的是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智力及身体素质的共同提升,这也是高校体育教学必须完成的重要历史使命。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基于TBL教学模式的应用,在高校体育教学团队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TBL教育模式
TBL是一种以团队为基础,激发学习者的团队协作精神,关注人的创造性与实践性的新型教育模式,该教学模式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得到了有效应用[1]。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TBL模式的步骤一般为:1.1采取合理的分配方式,将学习者组织成若干固定团队;1.2学习者需要体现了解教学内容,以便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1.3对学习者的体育水平进行测定,根据测定结果来判断个人或者团队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从而进行针对性的辅导;1.4针对性的开展多次联系,发挥团队写作,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共同的目标;1.5进行实践结果的评价与总结。TBL教学模式中,有组织及有步骤的互动,能够使团队中的具有基础知识及不同技能的学习者在合作学习过程通过共同探讨、共同进步以及共同提升,以不断提升学习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思维的能力。
2.高校进行体育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在推进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不但是个人成长的需求,同时也是时展的需求。然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长期存在知识教育以体育教学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实际教学中过于重视专业理论与技能教学,忽略了体育教学这一重要内容,同时体育教学团队建设滞后,教学模式落后,这也成为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瓶颈,迫切需要寻求新的方式进行改进与提升[3]。借鉴TBL教学模式与理念,打造一支高质量的体育教学团队,是助推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科研水平的重要手段。
3.TBL教学模式下的高校体育教学团队建设
3.1教学团队构建。合理分配、组织及管理相对比较固定的团队是TBL教学模式应用的重要前提。高校体育教学团队的建设,为提高团队建设质量,首先需要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建立不同的体育教学团队,建设试点,试点取得一些成效后再以点带面进行推广,以逐渐壮大教学队伍[4]。同时体育教师还应充分认识到构建教学团队的重要性,深刻的体会到教学团队建设内涵。其次是要构建有利于教学团队发展的良好氛围,在教学团队的建设中,需要给予团队成员良好的待遇、帮助以及支持,尤其是成员地位、待遇、职称等方面的倾斜能够让教师体会到更高的重视度,这对提升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有巨大帮助,进而使教师能够全身心的参与到高校体育教学中。此外,在高校体育教学团队构建上,还需要明确目标定位的重要性,目标定位需要立足于实际的体育教学改革,建立短期以及长期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应通过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研究来确定合适的目标。目标确定后,需要科学合理的构建体育教学团队,教学团队负责人的遴选非常重要,一般由事业心强、责任感高以及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因为此类负责人往往能够发挥自身的管理与专业能力,带领整个团队向着高校体育发展的前沿进步,同时使团队成员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实现教学团队共同的目标。在团队的配置上,绝非简单的将人员进行拼凑,而是应遵循优化组合的原则,吸收一些肯钻研、有能力且干预奉献的教师,促使教师教学目标的一致性[5]。团队成员的人数应控制合理,注意团队规模,因为人数过多往往会造成一些负面效果,比如使管理更加困难,整个队伍也容易变得散漫。成员能力上,需要注意知识与技能的合理搭配,以便在职称、学历、年龄等方面形成优势互补,同时整个团队成员在负责人的引导下,进行相互协作,统一思想与行动,以便营造出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规划出团队共同的发展愿景,以提升教学团队的凝聚力。3.2学习应用。在教学团队构建完成后,团队成员学习、准备以及应用是TBL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其中团队学习是助推教学团队得以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对良好学习氛围的构建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能够不断增强体育教师的认识能力,使体育教师能够不断加强学习,逐渐更新原有的知识,形成适合体育教学发展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达到补充、拓展以及提升的目的,进而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以及实际教学效率。团队成员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往往影响目标实现时间与实现质量,因此在教学团队中营造出一个积极、和谐、坦诚的合作氛围及成员关系就非常重要[6]。教学团队成员在愉悦及良好互动沟通的教学环境中,往往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及潜能,相互之间合作紧密,共同探讨体育教学相关问题,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共同提升。此外,在教学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承担着实现团队目标的责任,这也是保证高校体育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关键,也是作为团队成员应该有的自觉性,对于团队内部的分工,团队负责人应充分了解团队成员的特长,通过合理的分工以发挥团队成员的个人能力,通过取长补短与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以提升团队的吸引力。3.3个人及团队的认定。TBL教学模式中,流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个人以及团队的认定。对高校体育教学团队建设而言,个人及团队的认定就是对教师个人及教学团队的评价。个人及团队评价上,首先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与评价方法,对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课堂建设、教学研究以及学科发展等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价,同时还需要对教学团队中教师的精品课程、教学研究成果、课题研究成果等进行评价。其次是评价的具体内容以及评价的实际标准,需要根据高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以及体育教师现状制定,决不能松散,同时评价标准也不能过于简单或过于困难。再次是要不断完善以及创新评价手段,在实际的个人及团队评价上,可以采取教师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专家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使得评价即能够对体育教师的自身发展作出合理评价,又能够对团队建设情况进行合理评价,以便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团队的健康发展,保证教学团队始终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助推教学团队的健康及稳定发展。3.4综合能力应用与实践。TBL教学模式中,综合能力应用与实践是教学模式的核心[7]。体育教学团队建设中,需要依照团队目标以及阶段性的任务要求,在团队负责人的领导下,通过教学活动评价、现场指导以及教学案例分析等过程来增强体育教师教学实践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定期开展知识技能培训、专业教学讲座以及学术研究报告等活动来不断提升教师的个人素质。此外开展体育教学研究还应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提示教师的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并做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进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3.5评价与总结。TBL教学模式的另一个重要环节还是教学评价与总结。这主要是因为高校体育教学团队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实践与经验积累。所以对高校体育教学团队建设而言,进行及时的教学评价与教学经验总结是非常重要的。在评价与总结过程中,需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学习者成绩、团队成绩、团队贡献成绩。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团队建设中的评价与总结,可实现成员绩效、团队绩效及团队贡献成绩的量化,此外还可以借助学生测评、同行测评以及专家测评等多种手段来总结教学团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对于量化的信息内容进行处理,即对于量化成绩优秀的教学个人及团队给予绩效奖励,这样能够调动团队以及团队成员的教学积极性,进一步提高高校体育教学团队建设质量。
4.结语
总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基予TBL模式的高校体育教学团队建设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TBL模式下的教学团队,在团队负责人的领导下,建立起团结、信任的团队协作氛围,能够促进团队成员间的沟通与交流,进一步实现团队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
[1]姜玉莲.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与运行———第六次“中国远程教育教师论坛”综述本刊记者姜玉莲[J].中国远程教育,2013,23(05):8-15.
[2]魏勇.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研究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14(02):75-78.
[3]程利群.对当前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3(04):90-93.
[4]苏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研究[J/OL].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12(02).
[5]李加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综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3(02):29-31.
[6]李壮.普通高校新办高职专业中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23(07):153-154.
篇8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的大量研究和调查表明,我国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逐渐下降,学生往往由于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等几个重要有机部分发展不平衡而影响整个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所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不仅是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找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心理健康作为学生心理发展的核心部分由于长期以来没能凸显其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文献资料法,结合大量的实践经验,我们对学生的心理状况与社会适应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希望能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所帮助。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说到底就是要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全面发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服从于学生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即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以培养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数以亿万计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的。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点:1、要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2、要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亦即减少和消除各种不良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3、要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即根据学生成长发育的规律、特点和需要,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其人格即个性心理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它会影响到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的方方面面,帮助学生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可帮助他们对训练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为以后踏上社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打下很好的心理基础。
三、理论依据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新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各学小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紧密而又不可分,对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成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育锻炼能让学生乐于同他人交往,融于集体中,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做到人际关系和谐。体育能使学生情绪稳定,能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体育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随着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将突破理论的范畴逐渐运用到实践教育中,并将越来越受到广泛的认可。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拓展课间活动的功能,有必要对传统的课间活动形式进行改革。没有各种体力的发展,就谈不上人的发展,随着终身体育的兴起,各国都非常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态度的形成与体育能力的培养,通过让学生自主自愿参加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实践,使学生充分体验体育锻炼的乐趣。
四、研究方法及基本过程
1、研究方法。(1)资料收集:收集同类研究信息、借鉴先进教育教学经验,取长补短。(2)经验总结:运用课堂教学实践,推广并实施。(3)个案研究法:对心理异常的学生进行个案追踪,了解掌握一段时间内学生心理变化,有效的进行心理变化。(4)参考文献法:查阅有关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学案例,搜集与教学有关的资料,构思研究框架。
2、研究基本过程。2013年3月到4月制定研究计划,以所带班级开展实验。2013年5月到6月根究试验班级的经验,在年级逐步推广。2013年9月到10月阶段性总结撰写研究日志。2013年11月整理实验成果,上传日志。2013年12月梳理资料,准备结题。
五、研究成效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新课程特别强调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良好的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快乐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组织形式,例如游戏和竞赛,让学生辜受到成功的喜悦:.
由于是快乐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学生的利益、要求、兴趣出发,时刻注意学生的安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中要做到松紧适度,放中有收,收中有放,让学生充分地享受“减负”后的乐趣,真正喜欢上体育课。
学生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体育道德、合作精神与公平竞争的意识有效提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会了交往,指导学生掌握了能够自主调节情绪的方法,果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随处可见。
六、结论与建议
首先,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它会影响到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的方方面面,帮助学生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可帮助他们对训练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为以后踏上社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打下很好的心理基础。
篇9
关键词:篮球 实战 训练 纠正作用 高效学习
一、篮球实战训练的基本内涵
(一) 实战训练的内涵界定
实战训练就是将实战和训练结合起来,就是体育训练学中所说的“以赛代练”。即便是针对同一年级的学生展开教学设计,因为其篮球素养也并不是统一无差别的,所以,如果以统一的标准展开学习或者基本功的训练,对一部分学生而言,是不公平的。篮球实战训练能体现的就是在实践中“因材施教”,这是笔者关注实战训练的出发点之一。
从教学者的角度出发,在比赛中观察发现不同学生的个人特点,是教学者掌握学生篮球特点和规划篮球教学内容的重要意义所在。一般的基础训练和教学则很难达到这样的一个效果,在传统的教学环境当中,教师所承担的责任是灌输统一的基础知识而不是优中选优的拔高,其教学任务是应付考核而不是“学以致用”的篮球思想。但是,实现篮球实战训练有几个难点需要克服。
(二)实战训练教学所面临的几个问题
第一,时间要安排充分。在教学当中,体育教学往往被边缘化,学校体育课的设置时间往往不足够完整的比赛或者充分的课程讲解,即比赛结束后教学者往往可能没有充分的时间来对学生的得失进行点评。另一方面,一场比赛或者几场比赛,短时间内很难看到学生的篮球特点,这也是在现实操作中教学组织者普遍面临的问题,而这一问题无法解决,实战训练的意义就丧失了三分之二。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方面是学校的支持,适当扩充体育教学的授课时间,其次是体育教学组织者要适当的将比赛简化,但是要能够体现出学生的技术和素养特点。比如:有重点的观察几个队员,对其进攻防守特点进行观察,然后针对学生各自的薄弱项,进行培训。之后再换观察另外一批学生,这样分段进行的考察,往往更准确的招到学生的篮球薄弱点有针对性的强化优势补足劣势。
第二,人员组织。人员组织涉及到参赛的学员和教练员。一般情况下,参赛的队员往往都是有本年级的学生组织参与,而教练员和裁判员的角色担当就是有教学组织者本人参与。问题在于同一年级的比赛参与很难体现出篮球运动的“集体荣誉感”而变成比赛表演,难以将教学的观测目的实现,因此,笔者在事件中往往选择与其他年级或者集体进行比赛,在比赛过程中灌输篮球的团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调动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对日常生活进行思考。
第三,风险控制。篮球比赛是一种身体接触较多,对抗性较强的运动,因此篮球比赛的风险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篮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身体条件尚未完全成熟的学生而言,其风险系数将大大增大。笔者对待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持一种乐观态度。美国中小学同样贯彻实战训练模式,甚至么个学校还有自己专业的篮球教练和独立的篮球部,代表学校参与各种比赛,个人可以通过篮球比赛去的体育奖学金,申请大学将更加便利。观察美国篮球教学的风险控制,不难发现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作用比较有效。在中国教学者往往承担更多得组织者风险,学校不愿意更多的承担类似风险。笔者认为应当类似美国,教学组织者在组织过程中没有明显主观的过失,就应当免除组织的风险责任,这样才能鼓励组织者将篮球教学贯彻彻底。
二、一堂关于实战训练的教学案例
2012年11月6日,我在本校安排一节实战训练课。我选取本班学生九人,以另一班为教学实战对手,展开一节篮球实战训练课。这节课的目的是通过一场实际的比赛将篮球教学的目的实现,将篮球技术的教学渗透其中,既使学生达到愉悦身心、展示自己个性的目的。
在比赛中我重点观察我方首发五名队员,对其技术特点,比赛特点进行记录,并请场外同学注意观察比赛的过程。在比赛过程中,学生自发组成啦啦队,为自己的年级助威,呐喊,气氛异常热烈。场外同学在观察过程中不断总结进攻或者防守失误,并自发的通知场上同学,在关键的进攻球处理上,提示挡拆、跑位等战术。
比赛结束后,笔者让同学发言,每个人都谈自己对这场比赛的看法,几乎每个人都发现了比赛的一些问题,参与比赛的同学总结或者其他同学指出其技术、意识的问题,并表示在以后的比赛当中一定努力克服这些问题。而场外的同学也充分意识到一些资深可能存在的问题。另外,班级氛围极为融洽,这是一般的室内教学无法达到的目的效果。我的教学计划是,在下一节上课时有针对性的针对学生技术的弱项,进行专项基础训练。
从这个案例当中,我们不难看出篮球运动的实战训练教学效果是无法被传统教学方式取代的。尽管还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困难,但是,篮球实战训练应当被教学组织者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篇10
一、正确认识反思性理论特点
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的行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性教学理论强调教师不仅仅是贮存他人观念的“贮存器”,而且也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生产者、中介者、服务者。根据反思性教学理论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
1.实践性。是指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的。
2.针对性。是指教师针对自身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技能的练习状态以及教学效果的达成度进行多方面的解剖分析。
3.反省性。指教师对于自身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主动地进行多视角、多层次的思考,是教师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4.时效性。指教师对于现行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矫正和完善,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
5.周期性。指反思性教学采取循环或螺旋的过程,教师经过意识期、思索期和修正期不断地控制,评价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实践。
6.可行性。指只要教师想通过反思实现自身教学素质的提高,就可以进行教学反思,无需投入大量的财力就能进行,也不必像以往的教师培训那样中断教学实施。
反思性教学中,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可以不断地通过反思教学行为,理论与实践的反复磨合,就能提高教学层次,提升教师的角色。
二、体育课程反思性教学改革的背景
体育课程教学具有健身、娱乐、教育、自我实现等多种价值功能。而传统的体育教学过分注重技术技能的传授和体能训练,把体育课当作“兵操式”的训练课,学生上了十几年的体育课,最终仍然对体育知识知之甚少,对体育技能的掌握会之又少,造成了我们的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的尴尬现象。
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以后,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颁布的基础上,我国于2001年9月开始又相继颁布了小学体育和初、高中的体育《课程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全面改革。时至今日,新课程改革历时四年的时间,使扩大的体育教师在思想领域中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新课程的实施也引发了广大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的深刻反思。为什么?首先,是来自于过去一些陈旧的传统教育理念、目标、理论和现今改革中新生的教学理念,目标与理论之间产生了相互冲突。特别是过去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中所涉及的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课程理念的发展进程。其次,在新课程改革中发生了几个重大变化:包括课程目标、教师角色、教学评价和教学理念等,为我们的课程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并赋予我们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要求我们改革原有的教学行为。一个体育老师只有成为反思型实践者,经常以自己的教学行为为反思的对象,深入思索,深入研究,才能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专业素质,改善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总结思考,那么,即使是有多年教龄的体育教师,他也只能算是一个进行机械性重复工作的教书匠,没有什么改进和创新。这种体育教师只能停留在一个模仿型教师或师傅带徒弟式的水准上。可见,反思对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反思性教学是深度改革的重要途径。
三、反思性体育教学实践的可行性探索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经验+反思=成长。由于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和体育教学的复杂性,作为体育教师更要自觉主动地在教育实践中批判、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产生的依据。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诊断、自我监控、教学反馈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纠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技能和教学理念。因此,自我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基础,它有助于提炼教学经验,有利于提升教师素养。
一般来说,按照教学与过程,体育教学反思同其他课程一样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
1.教学前反思。对体育教学来说,教学前,教师要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学生的体育基础与兴趣等进行有效反思。新课程强调体育教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生力军,是课程改革实施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开发者,对课程改革的成败起着关键性作用。这样的角色定位最需要我们体育教师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创造。体育教师可利用反思性教学的监控和反馈功能不断地调控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行为。力求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因此,它要求教学前充分思考,利用反思性教学特点实现教学过程整体优化。新课标,对体育教学目标提出了五个领域的三维一体的目标。这比传统的课堂“三基”目标要求更高了。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反思教学目标设计是否合理、科学、可操作,是否符合新课标“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宗旨理念。此外,教师在课前要明确学生的基础、兴趣等,并预测教学中学生可能反映的问题与突发事件的预防问题。对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应用,需要更多一些分析和拓展。
教师要将教材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对教学内容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思考。新课标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向体育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为在体育改革的实践中没有现成的体育教材和体育大纲。体育教师要善于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对教学进行精心设计,不是单纯地“教”教材,而是要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灵活运用课程资源。教师要思考制定的课堂教学目标和所授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练习兴趣,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拓展?体育教师还可以反思:哪些社会资源或自然资源可以利用,哪些具有明显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课程资源可以更好地探究与发挥?
2.教学中反思。在教学中反思,主要是教师要重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重视学习情境创设,重视给予学生自由时间和学习的自由度,并力争对不同学生和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从而得到不同的教学结果。《体育与健康》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突出健康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技能型课程,这有别于其他课程教学过程。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教学模式、教学行为方式的选择,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沟通等等,就显得特别重要。在体育教学中,更需要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构建互动的教学关系与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互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主要观察学生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动作规范程度。在复习提高课中也都以纠正错误动作,提高动作质量为主。而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的观察角度由只观察动作转变更多地关注学生练习过程中的情绪变化、体能变化、心理变化以及不同学生练习的兴趣、合作效果等等,而这些都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对运动负荷的承受能力和不同反映。所以,教学中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及学生反映的情况随时作出思考、反省,并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平时的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学效能。
教学中,教师还应重视与学生间的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对沟通效果适时评价与调整,并保持和显现自己与学生之间交流的畅通性、敏感性和平等性。有时,在课堂上学生的热情被激发后,教师不应怕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滥用廉价的赞美之词而不加以有效管理,使课堂成了热闹而无序的“集贸市场”。因此体育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应妥善地加以管理,使课堂教学秩序有利于教师“教”和学生“学”,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观察、思考和自主练习,并启发学生合理表达自己创造性的观点。这种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驾驭和应变能力。
3.教学后反思。体育教学实践活动后也需要及时的反思。它主要是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如电影录相“回放式”的重现和思考。其间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教学管理、学生练习反应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及时进行自我反省、分析、解剖及概括总结。例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怎样?学生在课上是否学有所获?是否真正达到了身心愉悦?
另外,体育教师在教学后还应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进行反思总结。要正确对待评价结果,应注重对过程的评价。评价要尊重个人差异,特别要认识到对学生体育兴趣和终生体育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某项体育项目测试的结果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运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