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风险及对策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5: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司财务风险及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司财务风险及对策

篇1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来源与识别问题,首先概述了财务风险的概念,然后主要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识别,最后探讨如何规避和应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风险识别对策

一、引言

财务风险是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受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造成财务状况不确定而使企业存在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管理,就要分析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并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和度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有效的控制策略,规避和分散风险。因此研究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并采取一定措施进行防范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二、财务风险的概念及特征

(一)财务风险的定义

财务风险是指在财务活动的整个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计、控制的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经营条件等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导致公司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效益发生偏离,从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在我们企业财务活动中经营战略的决策、资金的筹集运用、资金的积累分配均会产生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主要具体表现:

1.资金结构不合理

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3.对外投资

对外投资决策时由于货币时间价值、资金成本等因素的变化,影响投资报酬率达不到预期目标而发生的财务风险。

4.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缺乏控制,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5.存货

存货库存结构不合理,存货周转率不高,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6.企业重组

企业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在对现有规模和组织机构进行内外调整过程中,在重组内容和方式上出现重组和改造的风险。

三、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在目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如果能够尽早识别企业财务管理中隐藏的风险,无疑将会对企业防范经济危机和财务风险起着重要作用。

(一)财务报表识别法

财务报表识别法是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为依据,对企业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状况进行风险分析,以便从财务的角度发现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由于报表集中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通过报表分析,可以为发现风险因素提供线索和指示。在财务报表识别方法中,不仅要进行静态分析,如比率分析、比例分析等,还要进行动态分析,如比较分析、趋势分析等。

分析资产负债表,由于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对外投资决策失误,盲目投资导致一些企业产生巨额投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赊销比重大,应收账款缺乏控制,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由此产生财务风险;存货库存结构不合理,存货周转率不高,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

分析现金流量表上经营环节现金流量的变化,因为销售方式的改变,采用赊销等方式交易,虽然获得融资,但赊销交易的直接后果是增大了企业的赊销风险;分析现金流量表上筹资环节现金流量的变化,如债务性筹资风险,负债筹资导致公司所有者收益下降的风险以及负债筹资可能导致公司财务困难甚至破产的风险。

(二)指标识别法

指标识别法是指根据企业财务核算、业务核算资料和其他方面提供的数据,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相关指标数值进行计算、对比和分析,并从分析结果中寻找、辨认和发现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分析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及获利能力是财务风险识别分析的核心指标。偿债能力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率为首要指标,负债比率越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资产负债率在60%―70%比较稳健合理。而对企业债务清偿真正有压力的是那些到期的债务,企业能否清偿到期债务是建立在足够资产或资本基础之上,要以足够的现金流入量为保证。流动比率过低企业可能面临清偿到期债务的困难。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如果速动比率偏低,则可能造成企业急需出售存货带来削价损失或举新债形成利息负担。

盈利能力体现了企业的出发点和归宿。如果企业缺乏改善财务状况的原动力,既使目前财务状况尚可,但最终还是避免不了陷入财务困境的境地。盈利能力主要包括产品获利能力及资产获利能力。如总资产报酬率表明企业资产的综合利用效果,该指标越低,表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差,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等方面效果很差。经营指数,该指标直接反映企业收益的质量,如果比率小于1,说明净利润中存在尚未变现的收入。此时即使企业盈利,也可能发生现金短缺,严重时会导致企业破产。

四、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对策

(一)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正确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情况,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建立完善财务管理系统建立和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 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三)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四)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切忌主观臆断。按照以上方法做出的决策,产生失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可以避免因财务决策失误而带来的财务风险。

(五)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首先,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另外,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方面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清晰明了。

(六)优化财务结构,降低风险

优化财务结构,降低风险。优化财务结构是企业财务稳健发展的前提 ,企业应当依据运营环境的变化,不时经过存量调整和增量调整的手腕确保财务结构的静态优化。企业财务结构管理的重点是对资本、负债、资产和投资等停止结构性调整,使其坚持合理的比例,效地控制战争衡高生长和稳健开展的关系,防止过度和自觉扩张规模。

篇2

【关键词】财务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筹资;投资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0011-01

一、 财务管理风险的含义

在公司中,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资本的融通和经营中现金流量,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是公司降低成本和提高资金运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价,组织公司的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旨在增加公司价值。

财务管理风险是指公司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无法控制的因素,例如政治因素、法律因素、利率因素、市场竞争因素等,使公司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所获取的最终财务成果与预期的经营目标发生偏差,从而造成公司利润降低或减少取得更大收益的可能性。公司的财务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筹措资金、长短期投资、分配利润等都可能产生风险。

二、财产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财产保险公司主营负债业务,管理风险因素,要从其自身特点出发进行财务管理风险分析。在资金的组成上,负债占大多数,现金流不足。负债和成本制约公司的利润并影响风险的大小。因此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高效率的资金运营模式和充分发挥财务的杠杆作用可以更好的预防公司的财务风险。

从财产保险公司的特殊性出发,在资产的购置,资本的融通和经营中现金流量,以及利润分配的各个方面管理控制风险,具体到财务保险公司主要是开发新保险产品、拓展业务、受理赔付、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吸引优质客户群资源等环节进行风险控制。

三、构成财产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的原因探析

现阶段我国财务保险公司的竞争还停留在价格竞争阶段,承保费率低而运营成本高,这种粗放型的经营模式在很多方面存在风险,亟需在资产的购置,资本的融通和经营中现金流量,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中进行财务风险分析,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化解风险。

(一)筹资结构不合理必然造成财务管理风险

财产保险公司资金融通的结构多元化,可以出售股票、债券,还可以吸收外资。如果公司从自身的营业状况出发,选择了正确的融资方式,就会减少公司的融资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反之,如果公司在融资策略上偏好风险高的方式,一旦不确定因素干扰融资效果,就会影响公司的平稳健康发展,甚至造成经济损失。

(二)投资失误也是造成财务管理风险的重要原因

财产保险公司要在尽可能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使用资金,以此来保障相关方的利益。在资金的增值保值方面, 财产保险公司也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在投资中也要实行差异化策略,不仔细评估投资产品的收益率和风险而盲目投资,极易造成投资失误。为了获得最高的收益,在投资中一般会进行调研评估等,如果出现盲目扩张、追求高速度等非理性投资,就会减少投资收益,引发公司的财务风险。

(三)承保和理赔漏洞会导致严重的财务管理风险

财产保险公司主要进行承保和理赔活动,其中保费的计算及收取,理赔金额的界定和发放是否合理也是引发公司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财产保险公司面临着着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需要根据不同层级风险的客户,制定最优的定价策略来减少成本,增加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效的控制公司的主要风险可以降低财务保险公司的风险概率。

(四)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格也是产生财务管理风险的重要原因

公司的内部制度设计不完善,存在很大的漏洞,比如现金流没有高效利用,不同职能部门权力交叉,没有建立科学清晰的财务制度等,都会增加公司的财务管理风险。公司财务信息不透明容易诱发高风险的资金运转,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需要严格的执行才能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降低公司成本。执行要想达到好的效果需要监督管理机制的配合,一旦有违规行为的发生要执行严格的惩处。

四、 财产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管控对策研究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面对国际化竞争财产保险公司生存发展环境日益严峻,其财务管理对公司的长远经营发展具有更深刻的现实意义。为了更好的管理风险因素,财产保险公司要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应对财务管理风险。

(一)筹资风险控制

融资时要在最小花公司成本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处理公司的委托问题,加强对公司现金流的控制,加强资金的统筹规划,在综合考虑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支付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利息,减少筹资的风险。

(二)投资风险控制

财务管理公司要预防公司规模扩张、现金流短缺、合理定价问题所带来的风险。要合理配置资金在不同理财产品中的构成比例,差异化投资来分散风险,理性对待不同投资品的风险和收益,选择正确的投资方向。同时要保留部分现金来维持公司的运营周转所需。要坚持稳健投资经营的理念,在投资策略的选择上要慎重。

(三)承保和理赔环节的风险控制

在承保和理赔环节,财务保险公司要做好保险产品的定价策略,采用集约型的科学定价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提高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在业务选择上要增强风险意识,推出有自身特色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产品,提高自身的议价能力,吸引更优质的客户。同时要不断更新公司业务,及时停止盈利少的业务,把公司的主要资源放在高盈利的部门中。

(四)强化制度建设,增强风险管理手段

在制度建设上,要建立健全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公司的奖励制度,制定更能激发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政策来加强资金管理。只有在制度上对权利、责任进行明确的界定,才能保证公司高效运行。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在应对财务风险时明确责任,更好的防范和化解风险。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集团 财务公司 风险控制

一、我国企业财务公司风险控制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集团的自办金融机构也在不断融入整个金融体系。市场机制的完善和健全需要金融机制调整的深化来推动,但是目前我国的金融机构在改革的进程上却存在滞后性,已经难以满足企业集团整体发展的需要,其自身在构建和发展上的缺陷也逐渐显现,这些缺陷也给财务公司的运营带来了更多潜在风险。

整体而言,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对金融风险的重视度虽然有所提升,但还远远不够,其推行的具体措施以及力度上也存在不足。当前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对金融风险的控制其重点大多放在手续的完整性完善上,对可能发生风险的环节分析也不够深入,现存的金融控制系统也缺乏系统化、准确化以及细致化。提升财务公司的整体风险意识,完善金融体制构建体系,用积极的措施控制和化解风险势在必行。

二、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是集团的资金管理中心。当前,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在全面有效地进行风险控制的过程中,还存在的以下问题:

(一)风险意识重视度不够,风险控制整体意识淡薄

做好自身的风险控制是当前财务公司的重点和焦点工作之一。事实上,当前我国很多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在风险控制的认识上仍存不足,将风险控制简单化和粗糙化,风险控制更多时候都是停留在口号上。另外财务公司对风险存在的原因都缺乏系统的分析研究,也就难以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很多时候甚至将风险简单归于职业道德缺失防范以及违法违规风险防范,忽视了主要的信用风险防范。我国大多数财务公司都缺乏对信用、市场等核心风险的正确认识,随着财务公司经营范围的拓展这些风险也就进一步加大,内部控制以及全面风险控制理念缺失已经成为当前财务公司的首要问题。

(二)各项控制制度流于形式,执行力度差

完善的企业运营制度以及风险控制制度是企业应对风险的基准,但部分财务公司缺乏制度执行力度,很多制度都流于形式,无疑导致财务公司陷入尴尬境地。当前财务公司在风险内控制度上的显见问题之一其管理缺乏系统化。造成制度与风险管理要求的不一致以及执行力度缺失的原因众多。财务公司风险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更多地体现在规章制度的不完善,公司规章制度的制定大多根据业务流程和岗位职责来制定,这种部门性质的业务规范规章本身就缺乏风险防范需求,在具体执行时候又容易流于形式。财务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本身缺乏牵制力以及稽核机制的不完善都是控制制度执行流于形式的重要原因。

(三)风险管理在技术上相对落后

财务公司风险管理缺失已经成为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当前我国很多财务公司风险管理的重点大多集中在事后管理,管理的措施大多围绕资金的转换、清收以及核销等方面,缺乏资产的事前以及事中控制,疏于防范。另外,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财务公司风险管理在技术上也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研究多集中于业务系统功能的完善,专门针对风险管理的专业管理工具研究缺乏,处理风险问题的效率也较低。

(四)监督部门监管职能缺失

风险防范控制离不开各监督部门的监督管理。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财务公司内部的稽核和监督部门由于受管理、人员素质以及职能等因素影响,监督职能难以有效发挥。

三、完善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控制的对策

(一)树立现代的风险控制理念

风险控制是财务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财务公司要从战略的高度出发,秉承“全面、客观、有效、独立”的理念积极做好风险控制工作。首先,公司风险控制涉及到经营的各环节、各岗位以及每个人,其中人又是风险控制的重点对象。公司从上到下形成统一的风险控制价值观,是风险控制工作的首要任务;其次,要做好风险控制后续跟踪服务,通过培训让员工更深层次地了解风险问题;再次,构建系统的风险控制奖惩制度,将风险控制融入岗位中,让员工铭记风险,全面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二)完善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风险控制活动

1.完善现金业务的风险控制活动。作为企业集团风险性最高的资产,财务公司要加强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对资金的集中管理要坚持“制度加科技”的原则,实现存贷款集中和资金运作集中的集中化管理,同时实施电子化监控。

2.完善贷款业务的风险控制活动。第一,建立和完善贷款风险管理制度;第二,贷款风险分散化管理;第三,建立贷款风险的转移和补偿机制;第四,建立贷款风险管理预警机制。

3.完善外汇业务的风险控制活动。利用金融市场操作。财务公司可以利用现汇交易、期汇交易、期权交易、借款和投资、利率和货币互换等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来消除风险。

4.完善投资业务的风险控制活动。风险价值模型即VAR法是投资决策风险管理常见方法,通常用于对所持有股票、债券、基金等不同资产的风险值进行评估和计量,便于财务公司及时调整投资组合、分散和规避风险。

(三)选择合适的措施积极应对企业集团风险

财务公司由于其服务对象局限于企业集团成员单位,产生一定风险的关联交易主要集中在贷款业务、买方信贷业务等方面。其一,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确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三者职责,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将公司运作推向市场化,避免因为行政干涉而引发的关联交易风险;其二,大力推行财务公司股权结构多元化。允许企业集团外部资金投资参股,股权结构向企业集团相对控股方向转变。

(四)完善财务公司监管体系

完善监管体系可以三方面进行:第一,推行弹性的监管标准。监管标准制定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要根据经营指标进行变动,推行弹性监管后基层监管部门可以行使自由裁量权,根据企业的具体状况和特征来对风险进行判定;第二,改进市场准入机制和监管机制,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对未按照监管要求的企业单位或机构进行处罚;第三,提升监管人员素质。风险判定由监管人员主观意识决定,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职业操守等都会对判定结果产生影响,因此提升监管人员素质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罗刚,牛磊.浅谈财务公司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10,11:97+99.

[2]袁琳,张继德.集团财务公司风险管理的路径设计[J].财务与会计,2013,06:28-29.

篇4

一、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的概念

集团公司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由若干个企业组成的多功能经营联合体。集团公司是具有多级法人治理结构的母子公司体制,母公司以产权为纽带影响或控制集团公司其他成员企业,建立了多级法人治理体制。集团公司拥有子公司的财务控制权、经营控制权,对子公司的经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财务风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财务风险是由企业负债引起的;广义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的财务系统中客观存在的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和预期财务收益发生背离,因而蒙受损失的可能。集团公司风险管理既具有一般企业财务风险的共性,又具有特殊性,多级法人治理体制决定了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来源的多样性及复杂性,集团层面、子公司层面、业务层面均可形成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风险管理是指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的确认和评估,采用合理的经济和技术手段将风险损失最少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的一种管理活动。风险管理可分为风险回避,风险自留,风险转移三种方式,不同的风险管理方式采用不同的对策处理减少风险损失,风险管理的核心是财务风险管理。

二、我国集团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1.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性是公司产生财务风险重要的外部原因。集体公司结构复杂,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财务管理所面对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任何一个环节不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都可能产生财务风险。

2.财务管理人员对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的客观性及复杂性认识不足。集团公司由于多级法人治理结构导致经营链条长及企业众多,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必然带来财务管理的难度,增加财务风险的复杂性。许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及缺乏系统的风险防范意识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在集团公司由于多级法人治理结构,导致集团公司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管和管控各子公司的真实经营管理信息,使得决策存在着一定的的盲目性,导致在筹资、投资、资金运用等财务决策中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4.集团公司内部财务管控不力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主要情况有:多级产权主体的担保和过度负债形成的债务风险;资金管理不力或使用混乱形成的资金风险;关连交易导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集团公司内部各成员单位利益分配权责不明的风险;子公司内部利益强化的风险。造成集团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财务关系混乱,没有形成有效的财务监督与控制体系。

三、防范和化解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措施

企业集团一般呈现出母公司职能双重化、产权关系复杂化、财务决策多层次、投资领域多元化、关联交易普遍化等财务特征。因此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应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有关问题,实现财务风险的有效监控和整个企业集团的价值最大化。

1.建立健全企业集团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系统

集团公司对所属公司进行分类指导、重点监控、定期报告,构建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预警信息的及时收集和传递,采用定性预警分析和定量预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财务风险形成的过程,建立切实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启动、早处理。

2.规范企业集团法人治理结构

企业集团应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明确权责关系;建立董事会对经营者的督导制度;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债权人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关系。同时集团公司应成立财务风险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开展财务风险防范、预警和处置工作。财务风险工作小组由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牵头,各责任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子企业代表共同参加。

3.建立相对集中的集权的财务管理体系

集团公司围绕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将重大财务事项决策权和现金调度支配权集中于母公司,赋予子公司一定的自主经营权,保障企业集团的战略实施并强化总部对重大风险的控制力。

4.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风险监督管理职能

篇5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财务风险 管理与控制 防范

一、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国际化和互联网的发展,使企业必须面对着极其复杂而又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公司因无法及时全面地掌握开展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而使财务活动遭遇到更多的不确定性,使得经营的绩效风险性大大增加,从而造成财务风险,甚至可能倒闭。因此,科学系统地对财务风险引发的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总结与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指导上市公司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加强风险控制能力,保持公司健康、稳定和快速发展,并在未来面对相似的危机时具有借鉴作用。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筹资管理不当,资本结构不当,导致负债过多

许多上市公司负债比例过大,到期无力偿还,从而引发财务危机。这是由于筹资不合理,造成资本结构不当而引起的,即公司资本总额中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比例不恰当对收益产生负面影响而形成的财务风险。资本结构对公司的财务结构有着直接的影响,公司借入资本比例越大,资产负债率越高,财务杠杆利益越大,伴随其产生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合理地利用债务融资、配比好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对于企业降低综合资本成本、获取财务杠杆利益和降低财务风险是非常关键的。

2、公司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流动资金短缺、甚至断流

流动资金是公司运营过程中的血液和命脉,是各项决策的财力支持,决策的失误会直接导致流动资金短缺的危机,引发财务风险。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的现象,由此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如: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失误、对外投资决策失误、对外担保带来的财务风险、盲目的多元化战略等都会使企业走上财务危机甚至破产危机的道路。

3、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风险应对能力差

风险应对能力差是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研究难题。面对财务风险时,如何化解财务风险和处理财务风险后的遗留问题,是财务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现今我国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仍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内部控制和应收账款的管理问题。

4、上市后的更多责任,导致公司财务压力大增

上市公司的经营与业绩将对更多的投资人负责,即公众股东。而经营业绩和股东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着公司股价的涨落。也因此,上市公司接受更大群体的监督,财务信息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这使得公司不得不在股利政策上花些功夫,从盈余中留出一部分发放股利,并支付高成本的披露费用,造成财务压力。

5、利率的变动,导致利率风险

既然财务风险是指由于运用了债务筹资方式而产生的丧失偿付能力的风险,那么在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中,债务利息或优先股股息等固定性融资成本是一个基本因素。因此,利率是一个基础性因素。而公司在负债期间,由于通货膨胀等影响,贷款利率时常发生增长变化,而利率的增长必然增加公司的资金成本,从而抵减了预期收益。

三、规避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1、控制资本成本,优化资本结构

公司利用债务筹资可以获取财务杠杆利益,也可以降低公司资本成本,却会给公司带来财务风险,因此根据公司自身的经营发展情况确定一个合理的资本结构非常重要。在筹资管理方面,上市公司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负债规模,在债务利息率低于投资利润率、合理确定借款额度和还款期限、采取最佳资金来源结构的前提下,权衡成本和收益,适度负债以优化资本结构,同时要合理搭配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以达到最理想的资本结构。

2、健全科学的财务决策制度和体系

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金结构,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切忌主观臆断,对每一种可行方案都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这样可以使产生失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避免因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在实行多元化经营的上市公司中,可以通过公司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公司可以与其它公司共同投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投资风险,避免因公司独家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财务风险。

3、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一个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一方面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另一方面能够正确地处理财务预警权和经营管理权的集中与分散关系。可以细化为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保证监督控制能力,明确会计和财务的分工,并且确保企业经营者不干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等。此外,公司还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以实现良好的内部控制与监督。

(2)科学化应收账款管理

企业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做好应收账款的事先预防、监督回收等管理工作,以保证应收账款的合理占用水平和收款安全,一方面对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估,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政策;另一方面建立分工明确、互相牵制、责权分明的应收账款业务内部控制制度。

4、采用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和披露制度

上市公司可根据自身行业性质和特点,以及持续经营情况,遵循一定的原则,充分考虑影响股利分配政策的相关因素与市场反应,选择适合公司的、稳定的股利政策。其间应当综合考虑契约和法律法规等法律因素、变现能力因素、偿债需要因素、资本成本因素、资金需求因素、财务信息的影响因素、股东投资目的因素等。

合理的信息披露制度,有利于证券主管机关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和管理,减少信息不对称,保障了投资者的权益。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现状来看,应当将强制披露制度与自愿披露制度提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对年报信息进行再次分类以实行不同的信息披露制度。

5、加强资金的预算管理

规避利率带来风险,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是一个普遍使用并效果良好的途径。通常是由财务部门编制资金预算计划,它由资金预算收入、资金预算支出两大主体内容构成。其中,资金预算收入最核心的内容,是企业通过经营活动带来的现金净增加额;资金预算支出最核心的内容,是企业投资所需资金支出。通过编制公司年度资金预算计划,能够明确公司年度资金运作的重点,便于公司日常的资金控制,把握资金周转“脉搏”,节约公司融资成本,避免盲目贷款和不合理存款等情况的发生,即使出现利率风险,也可以及时调整,从容应对。

6、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1)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

首先,要抓好公司内控制度建设,确保财务风险预警和控制制度健全有效,筑起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其次,要明确企业财务风险监管职责,落实好分级负责制。再次,是要建立和规范企业财务风险报表分析制度,搞好月份流动性分析、季度资产质量和负债率分析及年度会计、审计报告制度,完善风险预警系统。最后,要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资产评估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在财务风险监管中的积极作用。

(2)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

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对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财务预警系统贯穿于公司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务、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等方法,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警示。对财务管理实施全过程监控,一旦发现某种异兆,及时采取应变措施,以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在其进程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更为严峻,上市公司更是首当其冲。此外,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一体化以及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变化,上市公司面临着更加不确定的经营环境、更多的风险因素、更为激烈的竞争,以及更为严峻的生存发展挑战。对于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存在于公司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之中。上市公司只有具备了充分识别风险的能力,才能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因此,我国的上市公司应重视财务风险,加强财务风险防范,使公司在重重风险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武郁蓓: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1.

[2] 许学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的研究[J].中国商界(上半月),2009(188).

篇6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预警;财务预警机制

    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它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中面临着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企业经营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的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尽管财务风险有其客观性和不确定性,但并非不可防范。防范风险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健全财务预警机制。

一、财务预警的概念

财务预警管理就是根据企业经营和财务目标,利用及时、客观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查询资金运行轨迹,并对其使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即时捕捉资金管理过程中的堵塞、浪费、过度滞留等影响财务收益的重大管理失误、波动信号,预知企业所面临的危险情况,发现企业财务运营体系隐藏的问题,及时发出警报,促使企业做好防范措施,建立免疫机制,不断提高企业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始终处于安全、可靠的可控运行状态,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

二、完善现代公司财务预警系统的举措

(一)建立适合公司特点的财务预警模型,并使其具有动态发展性特点。

财务预警模型是诊断公司财务状况、提供财务危机信号的得力帮手,研究它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在积极借鉴国外已成功运用模型的前提下, 考虑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建立和完善适合公司自身特点的财务预警模型。在模型建立后,应定期评价其有效性和精确度,检验其理论基础,不断对其进行修正更新,使之适应公司经济环境发展变化的要求,保持较高的预测能力。

(二)采用定性分析法,全面透析预警系统

由于单、多变量模式均是从定量角度进行财务评价,难以反映出宏观经济环境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其次公司的行业特点、规模等许多因素也会影响到预测精度,所以还应结合非量化因素和分析人员的经验判断,进行定性分析。分析事物的来龙去脉及因果关系,透过事物的表象抓其本质。从而使风险判断更为全面、准确。

定析分析法容易受到个人主观意见的影响,有时个人的偏见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既要涉及到定量信息,也要涉及到定性信息,这样才能更为完整地反映公司全貌。建立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预警模型透析,取长补短,弥补各自的缺陷,这样既考虑了公司自身的具体情况,又避免了单纯使用定量分析法的不足,提高防范财务风险的准确性。

(三)建立和完善管理信息系统 

财务预警系统的有效运行依赖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首先,管理信息系统是财务预警系统的数据来源。从某种程度上讲,财务预警系统进行的是信息再加工活动,通过对来自管理信息系统的原始信息的整理和分析,向管理层提供相关决策信息,将财务损失降至最低。其次,财务预警系统生成的预警信息,只有及时反馈到管理信息系统的其他相关子系统中去,才能发挥风险警示和控制的功能。从这个角度讲,财务预警系统是为公司管理信息系统服务的,离开了管理信息系统,财务预警系统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 若要公司财务预警系统能够真正的有效运作,就必须建立和完善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如ERP系统),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公司的生产、销售和会计等信息共享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各子系统畅通的传递途径和功能集成,让信息资源的利用达到最优化,从而使财务预警系更好地发挥应有的功能。

(四)在财务风险评价模型中注意更多地引入现金流量指标。

现金流动状况是评价公司财务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现金流量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良好的现金流量质量特征包括:(1)稳定发展阶段,公司现金流量应该对利润有足够的支付能力;(2)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能够体现公司长期战略的要求;(3)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应该适应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现金周转状况。在建立财务风险评价模型时,应更多地引入现金流量指标,从上述三个方面分析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全面评价财务风险。在日常工作中,应做好现金收支平衡工作,按货币资金收支计划和开支的轻重缓急,合理调剂使用资金,保持合理的资金余额,确保资金链的稳固。

(五)积极探索和应用风险控制方法

控制和有效地规避风险才是财务预警系统的根本目标。预警系统一旦发出风险预报,应立即根据预警类型、性质和风险程度等选择相应的对策。制定出具体、有效的风险控制方案。概括起来,风险控制策略主要有以下四种:(1)回避风险法:指进行风险决策时,尽可能选择财务风险较小的投资或其他方案,发现不利情况则及时中止或调整方案。(2)降低风险法:指公司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和加强管理等方法来降低风险。(3)分散风险法:指公司通过联营、横向或纵向多样化战略来分散风险。(4)转移风险法:指公司通过购买保险、期货交易或签订转包合同等办法将风险转移给他方。

(六)加强财务预警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监管

要通过科学、完善的日常维护和监管,保证财务预警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之间数据接口通畅、充分共享;根据公司具体情况的变化及时更新财务数据、指标体系和预警临界值,确保预警及时、准确;加强数据库的防病毒入侵、防黑客盗取、防非法操作等措施,保障数据库的安全、完整。

三、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知识经济为主题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愈来愈成为公司财务管理中不得不关注的热点问题。为适应中国会计准则改革的新形势,在深刻理解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内涵及构成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建立、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和机制,预防、规避和化解财务风险,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基业长青。

参考文献:

[1]姜毅.构建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J].财务管理,2006,(3).

篇7

关键词:风电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一、引言

随着我国能源供应趋紧、生态环境负荷日趋增强,传统化石能源(尤其高度依赖于煤炭资源)将难以满足未来电力产业发展的需求,新能源发电产业将成为我国电力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能源发电产业中,风力发电发展迅速,2014年全国风电产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全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981万千瓦,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9637万千瓦,创历史新高。受此影响,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以金风、华锐等为代表的风电设备上市公司在国内外市场中占据重大市场份额。但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风电设备及其相关制造企业也面临着产品技术要求高、制造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经营不确定程度高、市场波动剧烈等风险。通常情况下,企业各方面的风险都会通过财务风险的形式表现出来,因而,研究风电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有利于提高企业风险意识,加强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有助于我国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关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财务风险的界定、财务风险的衡量与评价以及财务风险的控制等方面,定性和定量研究都比较多、比较成熟,且基本遵循普适性原则,即将微观经济中的许多单个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对其财务风险的来源、财务风险的评价与控制进行实证分析。罗晓光、刘飞虎(2012)在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法得出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建立评价模型,对56家商业银行2010年的财务风险状况进行了评价①;李素红、陈立文(2011)以2010年50家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基础,构建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50家公司的财务风险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依据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4个风险等级②;沈友娣、沈旺(2012)针对我国创业板的特征,构建了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证研究,挖掘、识别和分辨了企业财务状况在正常-异常-困境-破产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各种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统计特征值,并提出了改进我国创业板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有效性的可行途径③。经过文献梳理发现,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评价方法在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研究中有较广泛应用。笔者以风电行业上市公司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2014年各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状况进行评价归类,以期为我国风电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导。

二、研究对象确立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我国风电及设备制造相关上市公司,以风电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作为基础数据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各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规模收益、发展方向等要素,在沪深股市中选择了25家规模较大、非ST的上市风电公司(表1)。2.指标体系构建。参考王珍(2011)硕士论文中财务指标的选取方式,依据可操作性、全面性、可比性及行业特殊性等准则,确定了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营运能力、现金流量、资本结构在内的六大类财务指标,具体包括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率、资产报酬率、流动比率、产权比率、应收账款比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资产负债率及负债权益比率等在内的15个财务比率(表2),以此指标体系对风电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各指标数据均来源于风电上市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告,分析过程均在SPSS内完成。

三、风电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综合评价

(一)因子分析过程1.相关性检验。保证指标之间的独立性是科学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之一。笔者选取的15个指标之间可能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因此,在因子分析之前有必要对这些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在相关性较高的指标中选取一个指标,剔除其他指标。经过SPSS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的相关系数为0.9301,相关性较大,可剔除速动比率,保留流动比率;产权比率与资产负债率及负债权益比率两个指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79、0.9854,相关性较大,可保留资产负债率指标,剔除产权比率和负债权益比率两个指标(详细相关系数表从略),以剩余的12个财务风险指标进行因子分析。2.方差贡献表。将12个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在SPSS中利用Bartlett球形检验和KMO检验法判断指标是否适合做主成分分析,KMO度量值为0.699大于0.5,表明可以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的P值近似为0,小于0.05,具有较高的显著性,表明指标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在SPSS中以特征值大于1为标准提取因子,并经过因子旋转,得到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表3)及因子载荷矩阵。355均大于1,记为f1~f5,这5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3.因子命名及解释。为了更方便的解释因子,旋转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变换,得到旋转后的(表4)。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旋转法: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旋转在6次迭代后收敛—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方便地解释各因子的含义。因子f1在资产报酬率、净资产增长率、销售现金比率及现金流量比率上有较大载荷,反映公司的资产水平及现金流量,可命名为资金流量因子;因子f2在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上有较大载荷,反映公司的营运能力,可命名为营运能力因子;因子f3在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上有较大载荷,反映公司盈利和偿债能力,可命名为盈利偿债因子;因子f4在资产净利率、营业收入增长率上有较大载荷,反映公司的营业收入水平,可命名为营业能力因子;因子f5在净利润增长率上有较大载荷,反映公司的成长能力,可命名为成长能力因子。4.计算因子得分。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得到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并以此矩阵生成各风电上市公司的因子得分表(表5)。

四、风电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根据前文对风电行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状况的实证分析,针对我国风电行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控制及预警提出以下对策。1.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公司管理层和相关投资者的风险管控意识,是风电行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基础,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预判财务风险的来源及程度。2.提高投资决策执行效率。公司的投资决策过程包含着一定的投资风险,进而导致公司财务风险状况的不确定性,应从健全公司投资决策制度、优化投资审批程序、调整投资结构等方面提高投资决策的执行效率。3.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引入独立董事,参与公司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对于被独立董事否决的投资决策,要重新进行风险评价。4.加强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设立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定期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进行检查,做到事前、事中审计,使审计活动能够规范运作。5.建立完善的公司财务预警系统。预警系统的建立应根据企业的自身发展实际,要能够准确识别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潜在影响因素。6.提高财务管理透明度。要从企业内部入手,加强对资金的集中管理,建立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杜绝小金库现象,提高资金的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罗晓光,刘飞虎.基于功效系数法的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2(5)

[2]李素红,陈立文.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6)

[3]沈友娣,沈旺.我国创业板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有效性[J].技术经济,2012(7)

[4]王珍.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篇8

【关键词】 董事会治理 财务风险 影响 对策

现代企业管理认为,健全的董事会治理机制与完善的董事会治理结构能够促进公司绩效的提升,减少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也就是说,董事会治理机制与结构的完善,能够提升公司的治理效率,降低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增强公司应对财务危机的抵御能力。那么,董事会治理究竟是怎样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进而又影响到公司产生一系列的财务风险?本文即从董事会治理机制的内涵为出发点,探讨董事会特征给公司的财务风险带来的影响。

一、公司财务风险

通常情况下,公司的财务风险可以解释为在公司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当中,受到各种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诸多无法控制、难以预料的因素作用,导致公司未来的财务活动结果与预期的财务目标有所偏离的可能性。该可能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有可能给公司带来预期外的损失;二是有可能给公司带来预期外的收益。在具体的实践当中,第一种可能性更加受到公司所关注,因为它一经发生,就可能使公司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公司收益与财务风险是并存的,它们同时贯穿在公司财务工作的全过程当中,因为其具有不确定性与隐蔽性等特点,目前我国公司的财务风险通常较高。

二、董事会治理相关内涵

现代公司董事会指的是股东会授权之下的监督和决策委员会。董事会必须对自己的各项职责存在正确认识,并由称职的、适当的董事会成员所构成,通过一系列恰当、完善的程序,来完成股东会交代的任务,为了保障任务的高效、顺利完成,就有必要进行董事会治理。

董事会就是公司进行决策的核心组织,董事会治理就是以公司治理为基础,通过一系列的制度与规则体系,保障董事会拥有适当的成员,并要求每一个成员都能够以平等、信赖、负责、合作的精神与态度,来处理公司各项事务,从而保障公司决策的合理性与监督的有效性,并且最终实现相关利益者的利益最大化。

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即为董事会治理所要实现的目标。公司属于社会当中的一员,存在很多与其有联系的人员,所以这里说的企业价值并不只是指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也包含有债权人、供应商、员工、顾客、社会、政府等相关利益者利益的最大化。董事会通过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对公司资产实现了高效利用,对各利益团体间的利益进行了协调,尽可能防止了由个人决策带来的风险。

决策与监督是董事会的两项基本职能,根据各国家具体情况的不同,以及公司发展情况的不同,其董事会的职责也都分别给出了详尽的界定。例如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公司治理原则》中明确董事会职能是制定公司经营目标,处理董事会、管理层成员、股东、以及公司间存在的诸多利益冲突;美国的商业圆桌会议,指明董事会职能是审核、批准重要的财务预算与战略发展计划,监管内部控制、财务报告、风险管理;我国《公司法》中也要求董事会制定公司各项重大决策,包含制定公司投资方案与经营计划,对公司内部各管理机构进行设置,有聘任、解聘高管人员(财务负责人、总经理及副总经理)的权力,并决定其所得报酬,对董事会决议的执行情况与管理人员的各项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

科学决策与有效的监督协调是董事会治理目标能够实现的重要保障。首先,董事会通过科学合理地决策,可以抓住机遇,获取到更多的市场资源,并且对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提升资源利用率从而提升公司的利润率,保障公司财务工作的稳健性,促进公司资产保值增值,给公司的相关利益者带来利益最大化。其次,董事会应该积极发挥好监督作用,完善对管理层人员的监管,防止其利用自身职权做出危害其他相关利益者甚至是危害公司的违规违法行为,同时还要平衡与协调好各相关利益者间的利益分配,从而不断提升公司整体价值的最大化。

三、董事会特征给财务风险带来的影响

1、董事会规模给财务风险带来的影响

董事会即公司进行决策与监督的机构,是最终做出决策与执行监督职能的人,其规模通常以董事会的人数表示。在公司章程里对董事会具体的人数予以规定,公司可定期进行调整,各国法律都没有对董事会的规模给出强制性的规定。

规模较大的董事会能够容纳与吸引更多相关利益者的代表,这样一来,董事的知识、专业能力、经验等会更为丰富,可以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同时各董事间能够相互监督与制衡,其相互间的分工也更为明确,各司其职,不断提升公司运作效率,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克服了“仅代表少数人的利益”、“专权独断”等问题,更为有效地保护了相关利益者。但是,规模较大的董事会与小规模的董事会比较而言,其管理工作更加复杂,管理起来更为困难,董事会成员间交流容易出现问题,可能有小帮派形成,影响集体的共同意志,同时,各董事分配任务有限,他们相应的责任也是有限的,就可能导致搭便车现象的发生,对公司缺少责任心。就目前情况而言,很多公司都倾向于设立小规模董事会。规模大的董事会则说明其代表的利益团体更多,各利益团体为了获取自身的利益,可能篡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导致董事会决策有效性降低。同时各董事对公司财务担负着较小的责任,从而造成大规模的董事会董事对本公司的财务情况重视程度不足,也可能导致财务舞弊等现象的发生。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董事会规模过大或过小都会提高公司的财务风险。

2、独立董事的比例给财务风险带来的影响

虽然独立董事不直接参与本公司运营,但该制度的存在,也导致独立董事在其公司运营的过程中发挥着咨询与监督的作用,他们利用自身的经验与独特技术,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们带来一系列的新变化、提出很多新的方向与思路,帮助管理经营人员把握与辨别机遇,找出潜在的隐患,及时制定出正确的战略等,有利于公司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提高了公司与股东价值,减少了财务风险的发生。在独立董事的制度设计下,如果独立董事可以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积极性与独立性,那么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就会得到改善,公司的财务活动也会得到更好的监督与协调,财务控制制度也会变得更为规范、有序、合理,能够更好地更为有效地实现财务目标。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独立董事的比例与财务风险存在负相关的关系。

3、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二职合一给财务风险带来的影响

在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二职合一的前提下,董事长(即总经理)同时担负着决策监督与决策执行的两种职权,在经理层与董事会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这类高管人员的结构设置,会使经理层与董事会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错综复杂,就很容易造成内部监控机制的失效,在董事长(即总经理)利用自身双重职位对公司的决策给予重大影响时,就有可能出现“被少数人决定”的现象,从而增加了风险。此外,同时担负着两个权力的职务,很容易使人产生浮夸膨胀、骄傲自大的情绪,再加上监督体制的不尽完善,就有可能实施较为激进冒险的财务政策与经营政策,通常就会造成公司的经营不善,加剧财务风险。倘若董事长和总经理两个职位相互分离,那董事会和管理经营层的独立性就更强,高管人员各司其职,通过权力机制,董事会可以更为有效地对经营层决策进行监督与制约,保障公司决议的合理科学,促进公司运转更加稳健,降低财务风险,使得公司的经营业绩更为优秀。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相对于董事长和总经理二职分离的公司来说,二职合一的公司具有更高的财务风险。

四、基于董事会治理的公司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1、董事会的规模应适度

适合全部公司的统一的董事会规模标准是不存在的,并不是规模越小就代表越好,构建多大规模的董事会最为适宜,是要看在该规模下,其给公司带来好处能否大于其存在的弊端,通常来看,公司董事会的规模应该持有一个“既能快速准确进行决策,又能议论充分”的人数。

若董事会的规模过小,董事会在监督经营层与战略决策层的作用与能力会受到限制,这时适当增加董事,能够集思广益,加大董事会决策的有效性与科学性,保障董事会可以维护与代表多方利益,同时更好地监管经理层;伴随董事会规模不断扩大,就很有可能出现相互扯皮、人浮于事的现象,增长的治理成本已经超出了公司增长的业绩时,我们就应该考虑缩小董事会的规模。所以我们得出结论,董事会的规模应该适度,规模的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公司业绩的降低。

2、适度提升独立董事比例

内部董事与独立董事皆为公司董事,当独立董事发表自己独立意见时,就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冲突。只有适当提升独立董事的比例,才能更好地在董事会当中形成这种独立的力量,从而能够维持独立立场,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

权利与义务的履行是独立董事作用得到发挥的根本保障,所以,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出立董事法,站在法律的高度,明晰独立董事的权利与义务。同时,还应该设立独立董事的市场评价和市场披露机制,将独立董事各种信息及时、准确、客观地公之于众。

3、领导权结构实现两职分离

董事长领导董事会对全体股东负责,公司经营层对董事会负责,经营层执行董事会的各项决策,董事会与经营层间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倘若经营层的工作不能使董事会满意,那么董事会就可以解除CEO职务。同时,CEO也希望能够俘获董事会,来稳定自身工作。因此,为了避免CEO有可能对董事会进行控制,公司董事长不应担任CEO,也就是说,公司CEO不可以做董事长。领导权结构必须实现两职分离设置。

五、结语

综上所述,完善的董事会治理机制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绩效,降低公司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我国公司应该积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健全董事会治理机制与结构,从而不断提升经营绩效,以求得公司的健康、持久发展。

【参考文献】

[1] 乔欢:公司治理结构对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2] 陈莎:公司治理结构对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0.

篇9

关键词: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1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基本特点

1.1 公司规模与主板市场相比较小

创业板上市公司与主板上市公司相比,无论是营业收入、净利润率还是总资产规模差距甚远,这些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快的中小企业,不符合主板上市的条件只能在创业板筹集资金,它们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靠股东的初始投入和向银行贷款。在遇到财务风险时抵抗力较差。

1.2 公司科技含量高

创业板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制造行业和信息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以及现代农业等都是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重要组成行业。由此可见创业板上市公司科技含量较高,研发产品所需资金量较大,而新产品上市后市场接受程度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资金周转回笼的财务风险较大。

2 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创业板上市公司在长期债务偿付上陷入困境

现金流量是企业偿还债务的重要保证,这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经营现金净流量。但是,目前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随机调查发现,有许多公司经营现金净流量为负,甚至这种现象占到被调查样本公司总数的43%。这说明,创业板中有较大一部分公司在面临着财务风险,如果不及时控制负现金流量企业很可能面临财务风险的发生。

2.2 创业板上市公司在投资决策上随意性较大

创业板上市公司多为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不像传统企业一样偏好固定资产投资,它们更愿意将大部分资金投放于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上。而在公司募集的资金用途方面,募集的资金要求专款专用,但是一些公司为了满足公司短期偿债的需要,使用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随意改变资金用途。这些都表明企业在投资决策上随意性较大,如果不积极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很可能由于投资选择失败而给企业带来风险。

2.3 创业板上市公司选择的经销商信用评级低

一方面,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大多数为高新技术行业,它们对自己的产品期望值较高,因而急于扩大企业规模。另一方面,认为自己的产品具有竞争实力,乐观估计销售和回款,从而降低了对经销商信用的考察力度,过快的确认收入,导致应收账款的回收需要较长的时间,甚至可能成为坏账无法收回。这将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影响企业的发展。

3 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1 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财务运行管理机制执行不到位

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财务运行管理机制执行不到位,主要体现在投资活动和收益分配。

目前,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之中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普遍存在,企业投资决策依据的信息不全面,并且没有对投资项目进行周密分析,从而导致项目投资收益率不高,甚至投资失败,使企业的资金流循环受阻,资金周转缓慢停滞,引发企业财务风险。创业板公司为了加速发展壮大,盲目上马缺乏可行性依据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投资项目,无视公司扩张与其资金实力、公司规模等方面的配比性。过度的扩张必将导致上市公司资金需求量增加,一旦投资失败,公司则难以偿还巨额债务而面临财务危机。

分配过度和分配不足是引起收益分配活动失衡的主要原因。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大部分公司为了吸引投资者采用高股利政策,使公司内部留存收益降低,降低公司的偿债能力,一旦债务到期很可能因为无法偿还债务造成财务风险。而有些公司为了研发新产品,采用低股利政策留存大量收益,这将会导致投资者失去兴趣,股票下跌,再融资困难,频繁的股价变动将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

3.2 创业板上市公司部分经营者的财务风险意识不强

创业板上市公司同其他主板上市公司一样,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甚至比主板上市公司的风险更大。但是部分创业板上市公司管理人员认为创业板上市公司是高科技行业,投资相对于传统产业较小,适应和调整能力强,从而放松了对财务风险的警惕性。

3.3 创业板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

通过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抽样调查结果知其内源融资额占平均总融资额不到5%,而外源融资所占比值达到了95%以上,这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资金来源大部分来自外源融资,而自身的盈利能力较差,很少通过自身的盈利来扩大公司规模。虽然降低了企业的债务压力,但是企业将大部分收益用来分配股东股利,自身留存收益较少,降低了企业自身的偿债能力和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

3.4 创业板上市公司过度融资现象严重

根据近三年创业板首批上市的28家企业公布的年报数据显示,自2009年9月起,原计划募资总计67.86亿元的28家公司,实际却超额募集,实际募资规模总计达到145.25亿元,是上市公司融资需求计划的2倍多,平均融资规模水平达到5亿多元。28家公司超额募集资金77.90亿元,平均超额募集率高达115%,平均每家公司超募2.78亿元,其中神州泰岳超额募集比例最高,达到264.7%。

4 加强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对策

4.1 加强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财务活动的管理

4.1.1加强现金流管理

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大部分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处于成长期的公司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就要求加强对现金流管理。在现金的投资使用方面要先进行财务预算,使现金的使用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其次公司还要建立完善的预算机制,对现金的收支状况进行预测,掌握公司的营运状况,预测公司的现金流风险,及时进行控制。

4.1.2寻求最优资本结构,降低筹资风险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筹资方式主要有股权筹资和债务筹资。为了能够降低筹资风险,企业要选择风险相对较小,利益相对较大的最优资本结构。如果企业息税前利润率高于预计负债利息率时,增加负债资本。

4.2 加强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分散化

分散化是管理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工具。财务风险的分散化对企业的发展是很重要的,为了帮助企业发展,加强企业风险分散化是十分有利的。投资资产的分散化能够降低由于一个项目的选择失误而导致的投资损失。筹资方式的分散化可以避免由于暂时的经营失败而导致债务缠身,使公司陷入财务危机。财务风险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财务风险分散化可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4.3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由于财务人员是企业成员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财务人员也是最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为了帮助企业快速高效的发展,加强企业的财务人员的管理培训是十分重要的。企业需要有固定的财务人员财务风险意识培训基金,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此外,还要让财务人员意识到他们日常的行为活动的不规范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适时地对日常的风险控制管理进行经验总结。

4.4 建立财务风险基金

财务风险基金的建立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安全保证,创业板上市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的提取准备金,一旦损失发生,公司可以从基金中列支,或者进入经营成本,降低企业由于财务风险的发生对公司正常经营活动的影响。要采用合理的基金使用制度,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分配基金的使用量,不能随意用基金弥补损失,保证基金的合理使用。

4.5 制定合理的股利政策

在收益分配之前,必须综合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筹资能力等因素,选取合理的股利发放率。一般情况下,在企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时,为了给企业发展需求提供充足的资金,应尽量减少发放现金红利而以股票股利为主,避免企业因资金紧张甚至短缺而发生财务风险;在企业进入平稳发展期时,由于企业的现金流较为平稳,为了保证企业资本结构和控制权的稳定,可以考虑现金红利为主。

参考文献:

[1]常海英.经济论坛[N],河北省科学院,2011,(8):1-5.

[2]管丽明.我国证券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财经界(学术版)2011,(3):67-89.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176.

[4]张军华.资本结构,资产结构与企业绩效--基于创业板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1,(5):175-176.

[5]张庆利.研发投入影响企业绩效的传导路径分析--引入中介变量:技术效率[N].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1.12.15.

篇10

关键词:电网公司;财务风险;防控;对策

1引言

所谓的财务风险指的是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实际的财务收益与提前预期的财务收益有一定的误差,并有可能造成严重的损失。财务风险在一家企业的生产运营中是难以避免的,可以说是一直存在的。对于电网公司而言,它是我国国有资金重点集中的对象,主要的核心业务就是建设运营电网,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保障,电网公司的建设要由国家垄断支配,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国家政策的限制,只有有计划地对生产要素进行配置,电网公司才能健康的运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电网公司存在的财务风险愈来愈明显。因此,维持电网公司的健康运行成了国家和企业的巨大挑战,提高企业对财务风险的预防意识已经迫在眉睫。

2电网公司在实际运营中面临的财务风险

电网公司的财务风险主要来源于内部环境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两大类。对于内部的环境而言,包括几个方面,其中重要的有资产风险、投资风险以及支付方面的风险。于外部环境因素来说,包括市场金融风险和自然条件造成的财务风险两方面,以下简述分析电网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1)内部环境因素。电网公司的资产数量多,面临的风险就越大,所以资产风险造成的财务风险应值得公司的重视,所谓的资产风险指的就是公司的资产不稳定性,主要包括资产质量风险和资产结构风险。两方面中只要一方面照顾不周使比例失调,对电网公司造成的风险是极大的。巨额的电网投资建设使电网公司的财务风险加大,多年以来国家各地区对电的需求量加大,电网公司投资量大于盈利,使得电网公司的建设和发展资金十分匮乏。以2007年为例,2007年国家实施了信贷紧缩政策,政策实施不到一年半的时间贷率上升了几个百分点,使得电网公司的财务负担加重。(2)外部环境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风险对电网公司的财务风险影响甚重,金融风险值得就是金融方面的风险,往往一家企业金融风险带动的财务风险不容小觑。比如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不仅使本国的经济财政受损,全球的经济都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更别说电网企业了。自然条件的对财务风险的引发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电力的不断推广,让千千万万的偏远地区也用上了电,同时增大了电力事故的发生,主要的因素有山体滑坡、地震、泥石流、洪水以及海啸台风等。举个例子来说,2008年四川汶川的“五•一二”大地震、2017年四川九寨沟的地震,严重的摧毁了电路,我国的电网公司受到了严重的财务风险。自然灾害人为的难以控制,所以自然因素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将一直存在下去。

3电网公司预防财务风险的措施

(1)加强企业自身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完善的检查监督体系。电网公司的财务风险大部分原因来自公司内部,所以公司必须认识到财务风险带来的危害,提高企业对财务风险的预防意识,加强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定期检查公司的财务状况,不容许出现偷税漏税的现象,使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下去。(2)提高资金的管理质量水平。科学的对企业的财务收益进行预判,关注好企业的资金流向,俗话说只有将好东西用在恰当的地方才能体现它的重要性,所以提高企业对资金的管理水平对财务风险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4电网公司加强财务风险防控措施的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国有企业及电力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电网企业作为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之一,虽然电网企业具有独立运营机制,但是整体大局运行及经济资产都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电网企业就是国有企业的一个子链,如果子链发生问题那么整个电力行业都会受到影响。如果每个电网公司都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那么国家的电网就会稳定的运行,电力企业才会可持续的运营下去,因此加强电网公司的财务风险防控机制是十分重要的。二是有利于实现电网公司降低成本,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对于风险管理来说,财务风险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财务风险做好防控措施能降低整个企业的风险。企业采取适当的方式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控,保障了企业的正常运作和稳定的发展,电力企业的兴起与衰落与国家的发展挂钩,而且企业的财务风险贯穿在真个发展过程中,公司经营的核心就是财务管理,企业计划的一切活动都是在财务允许的前提下运行的,合理有效的防控措施能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电网公司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能有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将损失降到最低,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5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电网公司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遇到的财务风险,分析探讨了电网公司预防财务风险的重要作用,并且结合实例提出了预防和解决财务风险的措施。现今电网公司存在的财务风险已经严重到造成企业破产,财务风险是公司的命脉,它严重阻碍了企业经济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我们在认识到实际运营时遇到的财务风险之后,进一步地采取防控措施预防财务风险的发生。所以,面对以上问题,企业要以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方式来预防财务风险。只要电网企业意识到财务的风险,才能防患于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鑫.电网公司财务风险防控现状分析及对策[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7(3).

[2]邓伟妍.电网公司财务风险防控现状分析及对策[J].商业会计,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