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等级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5: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信用等级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信用等级管理办法

篇1

处在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在人们不为温饱发愁时,又被食品安全问题所困扰。如何解决经济转型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矛盾,让商家诚信经营,还社会一个安全的饮食环境成为政府、协会、企业、消费者等相关方需要思考的问题。

“今后,协会将继续高度关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希望广大餐饮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严格遵守相应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的要求,全力确保公众饮食安全。”中国烹饪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烹协”)品牌推进部主任许云飞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烹协在引导会员企业确保消费者饮食安全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行业快速发展呼吁企业规范经营

200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9%,实际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其中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17998亿元,增长16.8%,连续19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2010年1~5月,餐饮收入达到677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7%,依然保持快速增长。

行业的快速发展,客观上呼吁企业经营更加规范,行业发展更加有序。许云飞告诉记者,行业信用评价直接面向餐饮企业,坚持以服务会员企业、促进行业自律、提高行业信用水平和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为目的。通过面向行业内部和消费者、上游产业、有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提供餐饮企业的信用信息,推广应用信用评价的结果,增强会员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服务政府的市场监管和宏观管理,促进行业市场秩序的规范和行业自身的发展。

“早在2007年7月,我们协会就提出在全国餐饮行业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的申请,那时就获得了全国整规办和国务院国资委协会办的正式批准。”许云飞表示,中国烹协是最早获得行业信用等级评价资格的国字头协会。

据了解,中国烹协开展餐饮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与一般性的商业评价有很多不同:一是以服务为宗旨,这是由协会本身的属性所决定的;二是专业性强,对企业的指导意义更加突出;三是可信度高,协会为非营利性组织,向来保持中立地位,社会各界对于协会的评价结果更加信赖;四是影响广泛,可以借助企业信用评价树立行业典范,并推动评价结果在招投标、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等上面得以更加广泛地应用。

成立于1987年4月的中国烹协,自成立以来,积极为社会、政府、会员和企业服务,对促进行业进步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作为国资委协会办和原全国整规办批准的首批具有行业信用评价资格的44家试点协会之一,中国烹协自2007年上半年以来,陆续开展并先后两次召开了共计108家2A级以上的信用企业表彰大会,其中获得3A级评价的有91家、2A级评价的21家。

回顾3年来开展的信用评级工作,许云飞表示,“我们始终坚持以服务会员企业、企业自愿参加、促进行业自律、提高行业信用水平和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为目的,得到了广大会员和餐饮行业的广泛认同。”

多管齐下,全面宣传信用等级评价工作

“企业信用等级的评价,相对而言是一个较为新鲜的话题,很多餐饮企业以前闻所未闻。”针对这个情况,许云飞告诉记者,中国烹协一方面利用协会的会刊、网站和其他资讯平台设置专门栏目予以积极宣传,另外一方面还借助年度性的中国厨师节、餐饮产业发展大会等机会,向会员单位普及基础知识,鼓励会员单位踊跃参与。

中国烹饪协会20余年的发展,培养和扶持了一大批地方行业协会,在开展企业信用评级的工作中,我们也密切注意发挥好地方餐饮行业协会的组织网络优势,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提高业务覆盖面,形成上下联合、行业联动的大会局面。在目前的依靠地方协会推荐的名单中,有一部分来自于新疆和田地区、云南曲靖地区的会员企业,正是因其与地方协会的关系密切,而参与进来的。

“针对现在不少餐饮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需要行业协会出具推荐函的情况,我们与个别有需求的企业面对面沟通交流,宣传解释,号召大家重视自己的企业信用。”

许云飞介绍说,他们先后两年组织诚信表彰大会,邀请主管部门领导,对获得较高级别的信用企业进行授牌。邀请典型企业重点发言,现身说法,介绍好处,进一步增强参评企业的荣誉感。

将评价与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相结合

“我们在着手准备开展企业信用评级之前,就已经起草并完善了《餐饮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餐饮企业信用等级分类评定细则》和《餐饮行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等指导性文件。”许云飞认为,这些具体、扎实的前期工作有效推动餐饮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在全行业的深入开展。

据了解,中国烹协在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价过程中,逐步建立行业内部信用信息收集渠道,并形成规范化、长效化的信用企业信息征集和定期报送制度,通过建设行业信用数据库和重点企业的信用档案等手段和方式,推动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截至目前,中国烹协独立搭建的餐饮行业信用信息库基本架构已经完成,按此框架的设想,不久的将来,该协会将建立一整套以会员信息为核心,其他与协会有接触的从业人员、餐饮企业的基础数据库。

另外,中国烹协还根据餐饮行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开展信用评级,及时了解和餐饮行业面临的经营风险,提示广大企业注意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注意把握市场变化趋势以及维护好与供应商、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的关系。

信用等级评价有助提升品牌形象

餐饮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餐饮企业的积极响应。经过筛选和权衡,深圳市嘉旺餐饮连锁有限公司成为全国首家参评企业。

2007年7月6日至8日,中国烹协派出调查组对深圳市嘉旺餐饮连锁公司的企业资质、食品卫生、经营管理、财务质量、履约状况、社会形象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认真的调查。该公司董事长谭仲然带领公司高管及各部门负责人全面接受调查组的信用调查,并详细介绍了企业的发展情况,同时对调查组提出的问题予以一一解答。

在实地调查和取证的基础上,调查组根据《餐饮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管理办法》的规定,对深圳市嘉旺餐饮连锁公司的信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估,并向企业做了客观、充分的风险提示。嘉旺公司表示,此次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对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加强信用管理,提升品牌形象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开展餐饮行业的信用建设,任重而道远

在餐饮业经营方面,目前许多经营者在宏观方面知道运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调整其企业行为,但在具体实务操作中,由于缺乏行业经验和具体依据,只能根据个人感觉和间接经验依葫芦画瓢,但这些均受个人道德认知及经验水平的限制,难免偏颇和零散。

对此,许云飞认为,政府部门、企业主体和行业协会,应通力合作,加大对全体从业人员的教育培养力度,把员工的思想品德教育与企业发展等密切联系在一起,以富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充满思想性的教育制度提高全员素质。

“开展三年多的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我们还有个最大的收获,那就是开展行业的信用体系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扩大信用评级结果的应用,是持之以恒开展好此项工作的前提条件。”

对于行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下一步如何开展,许云飞建议说:

一是餐饮行政管理部门需要通过信用分类管理,严格监控有失信记录的餐饮企业,给信用良好的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如可以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开展的餐饮企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与行业信用评级工作相结合;

二是形成社会约束机制,让违法失信的餐饮企业在公共服务、银行信贷等方面丧失便利,在日常经营中流失客源,直至被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逐出市场,而与此相对应的、获得2A级以上的企业享受一路绿灯;

三是在开展行业表彰、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等方面,让信用的高低成为门槛,对守信企业和失信企业区别对待,政策向诚信企业倾斜;

四是坚持正面褒扬与失信惩戒相结合,新闻媒体对失信行为进行披露和曝光,定期对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予以免费宣传,创造商业机会。

篇2

信用评价为企业开辟新天地

信用评价是指对企业遵纪守法、履行社会承诺及经济偿还意愿和能力的综合评价,重点考察一是企业的履约能力,评价企业是否具备履行相关合同所需技术能力、财力资源和经营管理能力;二是考察企业的履约意愿,主要考察企业以往的优良信用记录和不趣信用记录。

近两年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影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深入组织开展行业调查,积极探讨研究应对措施和政策建议。在调研中发现,解决长期困扰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广大纺织服装企业融资难问题,必须一方面各级金融信贷部门对我国纺织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要有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作为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纺织行业自身也要开展和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才能让守信经营企业得到金融信贷部门放心支持,让失信企业受到惩戒,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纺织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

在当天的新闻会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介绍,“我国纺织企业九成以上都是中小企业,他们的融资难主要是因为信用体系缺失造成的,这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迫切需要得到解决。”

而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信用办负责人叶志民主任介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将在协会会员及代管专业协会会员中开展企业信用评价工作。企业信用评价将遵循求实客观、企业自愿、公开透明、服务会员、扶优扶强的原则。企业信用评价将作为协会一项促进行业发展、服务会员企业的长期工作来开展,从2010年开始常年受理企业申报,每年分两次向社会评价结果。

建设纺织强国必经“信用”之路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目前我国正在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建立纺织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不仅为企业融资提供有力证据,同时也可提高企业的品牌竞争力,从行业来讲也可形成守信践诺的良好风气,产生促进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记者从本次新闻会上据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作为商务部和国资委信用评价工作第三批行业试点单位,在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协会联系办公室的指导下,按《商会协会行业信用建设工作指导意见》、《行业信用评价试点工作实施办法》的要求,在广泛征求企业和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协会已构建了纺织服装行业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旨在对纺织服装企业的金融、财务、人力资源配置、经营运行状况、企业管理、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社会信誉等诸多因素加以客观分析和评估,为企业提供一份详尽、科学的信用分析评价报告和相对应的企业信用等级,作为企业开展对外经济活动的参考依据。

据介绍,纺织服装行业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和技术指标体系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企业信用评价委员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相关标准制定。委员会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有关领导、各专业协会、各纺织服装院校专家以及部分骨干企业资深管理专家、法律专家和信用专家组成;

纺织工业是在对外开放和市场配置资源条件下,国内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纺织工业面向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产业链长,产业集群效果明显,直接服务于千千万万的消费者,因此纺织服装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行业信用评价工作的开展,关系到企业和各方的利益。纺织企业参加信用等级评价活动能够树立企业信用建设意识,强化企业自身信用管理,树立企业自身的社会信用形象,提升企业商业交易机会,营造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条件,为政府行政监督管理企业提供便利手段。

信用指标将成融资参考依据

信用体系缺失,成为许多企业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积极地在行业中推进诚信宣传教育,强化行业信用制度建设才能更好的促进纺织行业正常有序的发展,而这一点,正是本次纺织服装行业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开启的初衷之一。

中国纺织协会会长杜钰洲坦言,开展企业信用评价工作,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对外将根据信用建设工作的需要,制定本行业的相关制度;对内将建立行业信用信息搜集渠道和企业信用数据库,把重点企业的信用档案、交易伙伴信用档案纳入其中。

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活动立足服务会员企业、推动行业自律,旨在提升会员企业信用管理水平的抗风险能力,倡导诚信经营的良好风气,引导信贷、投资、客户、供应商使用企业信用产品,降低政府部门行政成本,促进行业持续、和谐、健康发展。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基本条件、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企业财务状况、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发展潜力和企业产品或服务等方面的数据指标。信用等级共分“三等五级”,等级标准分为A、B、C三等,下设AAA、AA、A、B、C五级。

协会将根据纺织行业实际情况,建立行业内部信用信息收集渠道,依法收集和记录会员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产生的有关信用信息,包括会员企业自身的信用信息和交易伙伴的信用信息,通过建设行业信用数据库和重点企业的信用档案等手段和方式,开展对会员企业的服务。行业信用数据库的建设和运行在会员企业间以自愿和互换的原则进行。凡是向行业信用数据库提供信用信息的会员企业可免费查询数据库中相关企业的信用信息。同时,行业信用数据库可以向社会有偿开放。

篇3

一、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自从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以来,安徽省政府按照这一指导思想,提出要全面打造“信用安徽”。这一建设工程自2003年开始实施,到目前为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中,企业信用应该是第一位的。这是因为企业是社会最基本的经济主体,企业信用是最基础、最普遍的信用形式,而且因为目前企业失信已成为最严重、最突出的问题。企业信用是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从信用的本质看,良好的信用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是企业经济利益的前提和基础。企业失信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相反守信则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在随着我国信用方面法律法规和信用管理体系不断建立健全的今天,这一点已经是不言而喻。企业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重点,也是全面建设“信用安徽”的重点,安徽在加快建设企业信用体系上,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措施

1、加紧构建企业联合征信信息网络平台。根据安徽省政府实施“十万企业信用工程”和国家发改委建设社会信用体系联合示范工程的要求,截至2006年5月17日,“十万企业信用工程”已将11万多户企业有效信用信息征集入库,远远超过预定速度和目标。征信涉及26个省直部门,包含36个不同的一级指标,215个不同的二级指标,内容涵盖了企业基本信用信息、企业历史沿革信息、企业财务信息、企业行政许可和资质信息、金融部门记录信息、企业所受荣誉表彰和失信处罚信息,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企业的信用状况、信用能力和信用素质等方面,初步建立了企业信用信息查询系统,计划到2007年底基本建成安徽联合征信体系。

2、认真开展企业信用立法工作。2006年1月1日,安徽省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安徽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经省政府颁布正式施行,任何人都可以到网上自行查询安徽13万户企业的信用信息。该法的颁布能够实现企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加强和规范信息征集、、查询、评估和监管,加快企业联合征信体系的建设;同时,对于推动安徽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至关重要,奠定了“信用安徽”建设的法制基础。

3、发挥行业组织管理作用,努力推进行业征信制度建设。虽然安徽已于最近成立了信用协会,但是对于企业信用建设更加需要各行业努力推进行业征信制度。例如,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在原有银行贷款证管理的基础上,在银行系统推行银行信贷登记咨询制度,汇集了与银行有信贷业务往来的7万多户企事业单位的基本信息和信贷业务信息。安徽省旅游局积极加强旅游行业信用整治,并联合安徽省发改委共同印发了旅游行业信用建设的实施方案。财政、建设、税务、质监、档案、物价等部门都在积极探索制定本系统信用等级评价的办法,有关职能部门还积极利用“金关”、“金税”、“金卡”等网络系统,加快同业征信制度的建设步伐。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农资市场诚信体系建设,2006年3月16日,在全省农资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上,向社会公开推介安徽隆平高科种业公司等146家诚信种子经营企业、8种放心农药产品、15种放心复混肥料产品和7家诚信兽药、饲料经营企业以及3家农资连锁经营重点企业,意在引导农民购买安全农资产品,为春耕生产营造良好的农资消费环境。除此之外,还在食品、建筑等行业也已经开始着手建设该行业信用制度。

4、通过政企合作,积极探索中小企业贷款与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有效模式。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北京大学林毅夫曾提出了四种方法:一是发展地区性中小银行;二是建议成立民间担保公司;三是可以学习美国,设立中小企业支持的政府机构。美国有一个中小企业发展局(SBA),主要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四是建立企业的信用体系,以及企业的评级征信机构。同时,林毅夫还指出,建立企业信用体系是最重要的,但是建立的时间可能会最长、最难。为此,安徽将采取三项举措,下大气力争取在小额担保贷款上有所突破。三项举措主要内容是:一是建立工作责任制,对经办银行实行目标任务考核,加大责任管理力度;二是进一步简化程序,降低门槛,建立小额担保贷款的“绿色通道”,提高贷款审批发放效率;三是建立正向激励和约束机制。安博尔中诚信获悉,2006年底全省小额担保贷款发放规模累计达到5亿元左右。2006年7月21日,合肥中小企业与银行合作推出“金融大篷车”活动,以助推合肥市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该活动是通过“将金融机构请进来、带着中小企业走上门”等多种方式,开展多层次的银企交流合作和项目对接活动,促进金融家和企业家的合作共赢。为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合肥还出台了《合肥市金融、担保、租赁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奖励办法(试行)》,通过政策引导的方式,切实解决一批有产品、有市场、有效益、信誉好的企业及项目的融资难题,使“工业立市”的目标更好地落在实处。

5、建立企业信用“红名单”、“黑名单”公示制度。继续在全省开展优秀诚信企业红榜评选活动,并从银行、税务、质监等部门起步,建立安徽企业信用“红名单”、“黑名单”公示制度,营造“守信褒奖、失信惩戒”的社会环境。2006年5月安徽省地税局依据各市地税局推荐报送的A级纳税信用纳税人名单,结合A级纳税信用纳税人缴纳地方税收情况及其行业分类、区域分布等特点,安徽省高速公路总公司等200个企业被评为2004年度、2005年度全省地方税A级纳税信用纳税人。

(二)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有了较大进展,在安徽省内初步形成了政府重视、社会支持、群众关心、舆论关注的良好局面。但在目前整体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展不平衡。在部门之间,多数部门能做到领导重视,认真落实,但仍有少数地方和部门对信用建设认识不到位,工作进展迟缓,甚至垄断手中资源,不配合联合征信工作。在全省各地,有少数地方信用建设刚刚起步或尚未起步,距离省市联动、信息互访还有不小的距离。

2、经济实力和管理水平影响着企业信用建设。影响企业信用水平的一个基础性因素是企业的经济实力。而当前安徽企业的特点是: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大型骨干企业较少,真正具备现代经营理念、掌握现代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体制先进的现代企业数量还不多。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为了生存发展,一些企业采取不讲信用、不计后果的措施,从而影响了整个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

3、企业信用评价制度不完善。目前,对企业的信用评估不少,但是问题也不少,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正性不够。工商、税务等部门对企业信用的评估都是根据本部门的意愿,自己定标准、自己搞评价,尽管主观上没有偏颇之意,但是客观上难免有偏颇之举。二是全面性不够。目前,银行对企业信贷信用进行评估、税务对企业纳税信用进行评估、工商部门对企业合同信用进行评估,诸如此类的评估很多,而这类信用评估都是对企业某一方面的信用评估,并不能完整、全面地反映企业信用整体水平。三是透明度不够。各部门的评价结果不向社会公布,使得企业信用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受到了限制。四是专业性过强。各部门的信用等级划分不一,不同部门信用评估的等级划分差别过大,有的行业划分过细,使得业外人士很难弄清每个等级所代表的信用水平。

4、企业信用管理和约束机制不健全,失信惩戒机制尚未建立。我国还没有成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在这一点上安徽是走在前列的。安徽已成立了安徽省信用协会,专门负责管理安徽省的信用建设。从有关的调查可以看到,安徽企业的失信现象还是非常普遍的,还没有建立系统的信用联防网络和运行机制,失信者的“黑色记录”得不到合法搜集和有效传播,造成了守信成本高、失信收益高的结果。由于失信行为得不到惩罚,失信者的气焰抑制不下去,打击了守信者的信心,搅乱了社会信用道德的评价标准。

二、加强企业信用建设对策建议

企业信用是企业诚信状况的综合反映,其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都是多方面的。因此,提高企业信用水平,加强企业信用建设,必须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着手,进行综合治理。

(一)加强企业信用法制建设,营造法制、规范的市场环境。目前,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尚没有一部关于信用建设方面的专门法律,这对推动企业信用建设是不利的。安徽应当尽快制定企业信用征信管理办法、企业信用的评级或评估管理办法、企业信用产品的认定和使用规定等,并研究制定《企业信用管理条例》,以保障建立企业信用体系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规范性。同时,要进一步制定完善《安徽省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配套文件,做到在全省内依法开展企业信用信息的征集与。

(二)加强企业信用建设管理。以部门、行业评价为基础,制定综合评价办法,推进安徽企业信用建设系统化、规范化。首先,制定一个安徽省企业信用评估和管理办法。在现行的各种对企业信用评价的基础上,将各部门、各行业的评价进行整合,建立一个对企业信用的综合评价方法。其次,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或委托中介机构,对全省企业信用状况进行动态的综合评价。再次,以网络技术为依托,建立全省企业信用查询平台,向社会公开各类企业的信用记录。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方便、迅捷的途径向社会公开企业信用。最终要建立激励机制,大力鼓励引导企业诚实守信。

(三)继续推进联合征信体系建设。一是按照《安徽省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主动衔接各相关部门,认真审核并提出企业信用信息指标体系,积极开发企业信用信息的部门网络提交系统,认真建立信用信息报送汇集系统。二是进一步加大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力度,加强行业征信网络平台与联合征信中心信息交换平台的互接互通,认真做好信息数据处理,争取尽早建立统一的企业联合征信网络平台,提升联合征信系统的市场应用价值。三是不断推进企业信用信息查询系统平台和数据库的升级完善,开发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异议投诉系统,使联合征信系统平台日趋完整,信息查询系统平稳运行。

(四)完善信用评估体系。安徽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存在很多问题,要想建立一套完整的信用评价体系,就需要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共同努力,在社会信用体系组成中,成立企业信用评估的专门机构,建立一套公正、全面、透明、专业的企业信用评估体系。专门机构的职能是以先进的评估方法、翔实的信息资料、科学合理的评估程序,定期有关企业的信用等级报告。企业内部可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和风险预警机制,由专人、专门的部门随时跟踪、研究分析信息,对信息进行科学的、去伪存真的加工处理。企业的决策者应在掌握足够准确信息的前提下,制定相应防范措施,然后交专门部门落实实施。

(五)积极推动安徽信用体系融入“信用长三角”。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部分地区,对信用环境及信用秩序的需求也愈发强烈,在这些地区率先建立区域信用体系,既是市场主体的一种迫切需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从某些地区开始,先建立区域信用体系,再逐步建立全国性的信用体系,在实践中是可行的,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对于安徽来说,就需要努力加入“信用长三角”这一区域信用体系建设。但是安徽的经济实力有限,企业的现状和“长三角”企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想加入“长三角”就必须加强信用体系政策研究和信用信息标准化建设,重点抓好与沪苏浙长三角信用体系的沟通与衔接,为安徽征信体系融入“信用长三角”创造有利条件。

(六)努力开展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安徽这个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省份来说,就是一个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信用担保,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解决途径,因此应该进一步推进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市县与开行等开发性金融机构合作,扩大中小企业贷款试点范围。积极研究发展中小企业的信用增级模式,鼓励金融机构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开展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转贷款、担保贷款、信用合作贷款等业务。

(七)积极扶持和培育信用中介机构。加强政府引导,扶持各类信用协会、专业信用服务机构发展,面向国内外,引进一批执业资质高、独立公正、市场化运作的信用服务机构。鼓励征信机构加强同信用中介机构的合作,逐步开发有需求、有意义的信用产品,推动信用中介机构开展企业和个人信用调查、认证、评估等服务,推动信用产品的应用,加快发展信用经济。

篇4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与控制

一、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概述

1.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居高不下,很多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现象严重,造成许多企业应收账款长期挂账,难以收回,已成为制约企业资金流动性及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企业逾期应收账款总额一般不高于10%,而我国这一比率高达60%以上。如此高额的逾期应收账款,大部分已经形成实际的呆账、坏账,却长期得不到处理,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顽症。

2.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风险

应收账款占有流动资金数额大,容易使企业产生周转资金不足的困难。企业在赊销产品时货款不能收回,致使企业流动资金被大量占用,从而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另外应收账款也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负担,企业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和催缴,加大了管理和催缴的成本。

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宏观环境问题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赊销成为企业扩大销售的竞争手段之一,也是企业扩大市场份额的需要,这是应收账款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采用赊销优惠等相关措施,才能够持续经营和发展,进而扩大生产规模。应收账款的产生是市场和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因此,在进行应收账款管理时,我们应着重控制应收账款的比例,防止其居高不下而影响资金的周转,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

2.企业自身原因

不少企业没有建立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和规范,没有专职机构或专职人员进行应收账款的管理。对于应收账款的日常控制不够严格。一味追求销售量的同时,没有关注货款的回收。有的企业信用政策制定不合理,对应收账款管理的监督没有实施,对于事后追讨欠款的工作也不够重视,对于赊销审批管理不够严格,为了追求销售量和销售收入的增加简化审批程序,造成应收账款的大量增加,应收账款回收难度加大。

3.没有应收账款管理的责任部门

不少企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对不上,收不回,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明确由哪个部门来管理应收账款,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办法,缺少必要的内部控制,导致对损失的应收账款无法追究责任。

4.对应收账款的会计监督相当薄弱

没有建立应收账款台账管理制度,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辅助管理或者仅按账龄进行辅助管理。许多企业仅仅是在其资产负债表的补充资料中按账龄对应收账款的数额简单的分类,平时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辅助管理。在企业回款好的情况下,基本能满足需要,但在企业回款不畅的情况下就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

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1.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实行应收账款的计划管理

定期对应收账款明细账余额进行检查,了解客户付款的及时程度,检查应收账款是否在合同规定的赊销限额内,有无违反规定的应收账款。定期将明细账余额与客户进行签认,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财务部门根据应收账款明细表对客户的欠款情况进行分析,拟定催收计划。同时,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企业要遵循会计的稳健性原则,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预先估计。当赊销规模接近警戒线时,应断然采取措施,暂停赊账业务。

2.建立健全的抵押赊销管理制度

签订相应的抵押赊销合同,明确收款日期、延期付款的违约责任等。以法律的形式最大程度地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3.实行应收账款的责任管理,做到每一笔应收账款都有人负责

建立赊销审批制度。从源头上采取避免遭受损失大的措施,实行“谁审批,谁负责”,对每一笔应收账款业务的发生都有明确的责任人,以便应收账款的及时回收以及减少坏账损失。当然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和管理方便,赋予不同级别的人员不同金额的审批权限,各经办人员只能在各自的权限内办理审批,超过限额的,必须请示上一级领导同意后方可批准,金额特别巨大的,需报请企业最高领导批准。

4.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辅助应收账款的回收

企业的财务部门应按赊销客户区域建立核算应收账款明细账,对赊销业务及时进行会计核算,并定期统计应收账款各客户的金额、账龄及增减变动情况,及时反馈给企业主管领导和销售部门,为评估、调整赊销客户的信用等级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也能了解赊销总情况。企业供销部门及有关经办人员应积极配合财会部门做好此项工作。

5.进行积极的收款政策和风险转移机制

对逾期未结清欠款的赊销客户,企业应组织力量督促经销人员加紧催收,专人负责,兑现落实经办赊销人员的奖惩。对部分不能收回的账款进行实行风险转移,可以采取资产流动性上的转移,对企业不能及时回收账款时可以考虑将其转化为应收票据,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坏账损失的发生。还可以实行方向上的转移。当发现应收账款很难收回时,企业可以灵活处理,从客户手中购回自己需要的资产,以抵补这部分应收账款,即企业可以将这部分应收账款看作是事先预付给客户购买资产的款项,从而实现了应收账款方向上的转移。

6.建立客户信用资料档案、保存并及时更新客户信息

企业应当模仿大中型企业深入、细致地做好客户的信息调查工作,收集客户的资产状况、财务状况、经营能力、以往业务记录、以往企业信用记录等资料,根据调查的结果评定其信用等级,并建立信用等级档案。根据已收集的信用资料,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根据信用等级的评定结果来确定企业的信用程度,加强赊销额度的控制和应收账款的催缴管理。

7.建立合理的信用体系和政策

篇5

[关键词]加工贸易 走私犯罪 特点 手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对外贸易不断增长和对外贸易经济的多样化,报检单位在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联络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和广大进出口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企业将进出口报检相关业务委托给报检单位办理,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充分体现了社会分工专业化的趋势。

然而,在报检业务过程中,有的报检单位把工作重点放在业务拓展上,但却忽视了内部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有的报检单位虽有一整套规章制度,但却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贯彻实施,能否认真办理好报检业务,似乎只能依靠报检员的个人素质和责任心。有的报检单位不注重与委托企业及时沟通,导致委托企业漏报检或未办备案手续;也有的不认真审核委托企业提交的进出口商品的相关资料,导致检验检疫证单差错频繁发生。由于报检单位在报检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规范其行为也就显得非常必要。

为此,检验检疫局首先从加强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设入手,结合江苏外贸发展实际,先后研究制定了《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单位注册登记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和《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监督管理规定》等文件,对报检单位具体报检行为、实际业务操作和日常监督管理等作进一步规范和统一。

首先是明确通过分类管理工作加强对报检单位的管理,规范其报检行为,促进报检单位诚实守信、守法经营,促使报检单位严格执行检验检疫相关法律法规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管理规定》的规定。明确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负责报检单位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工作,各直属检验检疫局负责所辖地区报检单位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各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报检单位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对报检单位信用等级的评定,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按照统一的内容、标准、方法和程序进行。

其次是明确了实行分类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细则。按照《江苏检验检疫局报检单位例行审核管理办法(试行)》和《江苏检验检疫局报检单位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试行)》,通过统一的评定内容、标准、方法和程序,将报检单位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按照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原则,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如对信用等级最高的A级企业,给予推荐列入检验检疫“守信单位”、优先享受便捷通关措施、优先办理业务等优惠措施;对信用等级最低的D级企业,则通过加大业务抽查比例、重点监督审核、进行不定期督察等严格的监管措施,加强了对例行审核和企业信用的统一管理。

为了防止报检单位出现违规行为,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报检单位内部管理。只有加强内部管理, 提升服务质量,真正做到时时处处为委托企业考虑,将委托企业的报检事宜当做自己的事情去做,才能最终赢得进出口企业的认可。

二是要在签订委托报检合同时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报检委托合同是一项民事委托合同,只有合同权利义务规定明确,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合同双方的利益。明确权利义务后,既能使委托企业在报检单位报检工作失误时能按约追偿,也能使报检单位能依法拒绝委托企业不合理的要求,维护自身利益。

三是检验检疫部门要加强对报检单位的宣传和教育。报检单位与检验检疫部门有着相互关联的关系,检验检疫部门要帮助报检单位树立诚信理念,培养诚信意识,建立报检信用管理制度。

在报检单位诚信管理方面,要着重强化以下几点:

一是树立诚信管理理念。建立并组织实施诚信监督管理体系,以信息化手段来保障体系运行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让诚信监督管理兼具共享性、统一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诚信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浓厚的以“立信为本、有诺必践、防范失信、共铸诚信”为理念的诚信文化氛围。在加强报检单位诚信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的同时,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加强基础理论的探索与研究,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不断提高报检单位诚信监督管理体系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前瞻性。

二是制定信用管理制度。报检单位的信用管理是检验检疫诚信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检验检疫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相关企业失信而造成的诚信风险。检验检疫部门通过对报检单位诚信度的征询、识别、分析和评级,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用科学、合理的监管方式,有效地控制、降低检验检疫诚信风险。其以强化约束监督机制,促进报检单位诚信经营为目标;以诚信征信、诚信评级、风险监控、诚信奖惩为主要内容。通过对报检单位的信用管理,推动和促进其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改善投资和贸易环境,达到“提速、减负、增效、严密监管”的工作目标。

篇6

一、做大做优小额农贷,支持广大农民创业。一是拓展贷款对象。将小额农贷服务对象,由家庭传统耕作和养殖户拓展到从事专业种养、规模经营的产业经营户。二是拓宽贷款用途。从传统的种养业拓展到加工、运输、经商及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生产和流通领域。三是提高授信额度。对农户资信和信用额度实行动态管理,并根据农村信用社资金供应状况,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授信额度由原来最高1万元,逐步提高到3—5万元,对“文明信用农户”的最高授信额度提高到10万元。四是合理确定期限。小额农贷期限根据农户的贷款用途、生产经营活动周期和综合还款能力合理确定,贷款允许跨年度使用,林果业贷款最长期限可达3年。五是实行优惠利率。小额农贷在人行规定基准利率以内利率给予上浮。六是提高办贷效率。简化贷款手续,对符合条件的农户核贷发证,推行农户客户经理制,努力提高小额农贷办贷效率,使农民享受到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

二、创新信贷服务品牌,支持各类专业户创业。对农村的专业户、致富能手兴办企业的大额贷款需求,我们将认真进行贷前调查,评估贷款风险,针对不同专业户的经营特点,积极探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有效担保机制,制订大额农贷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积极稳妥开办大额农贷业务。一是按有效担保原则,探索各种有效贷款保证办法。对专业户持有的最低保护粮棉油销售合同,依法获得的服务产业收费权,无争议、有价值、可流转变现的山林产权和水面经营权等,在论证其具有贷款补偿或保证能力的情况下,可以作为贷款保证方式。二是对产业化经营的专业户,引保机制,只要有5户以上就可组成联保小组,签订联保和信用共同体协议,设立担保专用基金,严格按照贷款操作程序,解决专业户贷款需求量大而有效抵押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支持农村专业户和致富能手创业。三是对进城创业的农民,搞好跟踪服务,主动了解和掌握其生产技术能力、生产经营场所、联系方式、经营状况等情况,对具有偿债能力的,可按照小额农贷管理办法提供资金支持,确保“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四是对回乡投资创业者提出贷款需求的,要认真进行贷前调查,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在信用社开立基本存款帐户,还款来源有保证的,在其自有资金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一定比例后,发放配套流动资金贷款。

三、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支持个体私营户创业。一是对个体私营户,农村信用社要根据其道德品质、经营状况、偿债能力、履约能力、发展前景,进行分析评估,确定信用等级,建立个体私营户授信机制,实行“一次授信,余额控制、周转使用、随用随贷”。二是对管理规范、经营效益好、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可采取灵活有效的抵、质押方式,按照《江西省农村信用社企业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办法》的规定,评定企业信用等级,适应扩大授信额度。三是放宽扶持范围和额度。四是对投资兴办当地政府重点支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自有资金达到60以上、第一还款来源有保证、符合担保抵押贷款条件的可以享受贷款利率优惠、期限延长、额度放宽等优惠措施。五是对“公司 农户”的企业,鼓励农户凭订单并附公司销售合同到信用社办理小额农贷,大力扶持“公司 农户”企业快速发展。

篇7

随着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和农发行职能的逐步调整,农发行改革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我部根据支行和上级行的统一部署和安排,认真学习、深刻理解上级行会议和文件精神,适时分析形势,认真执行政策,从严监管企业,规范内部管理,切实防范信贷风险,为保证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经营责任考核指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使收购资金封闭管理保持了良好的态势。一、认真执行政策,确保各项指标圆满完成㈠、新发放贷款与新增库存值保持一致。截止本月,我行累计发放粮油收购贷款XX万元,累计收购粮食价值XX万元,用于收购的存款和现金XX万元,当年新发放粮油贷款与新收购增加库存值比率达到__。㈡、粮油贷款收回率XX。截止本月,我行累计收回贷款__万元,其中收回销售回笼款__万元,其它来源收回__万元,退耕还林收回__万元,实际收回专项补贴应收贷款__万元,粮油销售收入中应收回贷款__万元,粮油贷款收回率__,高于省行核定指标__个百分点,同比去年提高__个百分点。㈢、贷款利息收回率__截止本月,我行应计贷款利息__万元,实际收回贷款利息__万元,收息率为__,比去年同期上升__个百分点。㈣、其它不合理占用贷款及挤占挪用贷款下降__万元。截止本月,我行其它不合理占用贷款__万元,较年初下降__万元;挤占挪用占用贷款__万元,较年初下降__万元。㈤、信贷资金运用率__。1-11月份,按旬平均余额统计计算,我行信贷资金运用率为__,高出上级行核定指标__个百分点。㈥、企业消化本息挂账贷款未发生变化。截止本月未,我行企业消化本息挂账贷款__万元。较年初未发生变化。㈦、全面完成保险业务。截止本月我部已完成保险任务,实现保费__万元,其中车险__万元,财产险__万元。二、严格按照规范化管理要求,切实加强信贷基础工作一年来,我部人员群策群力,开拓创新,狠抓业务规范化管理,井井有条地把规范化管理要求落到实处,切实提高了信贷管理水平。㈠、按“控制风险,择优扶持,全程监管,按期收回”基本原则,并考虑到流转贷款的新特点、新要求,狠抓贷款投放、库存监管和收贷收息三个关键环节的管理。首先,在贷款投放上,我部狠抓贷款投放风险管理,采取的具体措施是:⑴严密了贷前调查、审查及审批手续。在收购初期制定了《当前收购指导意见》和《收购资金贷款管理暂行规定》,对信贷人员贷前调查的范围及要求,特别是对企业风险准备金来源调查进行详细规定,确保信贷调查材料真实有效。⑵及时按上级行要求成立了贷款审查委员会及贷审办,实现了审贷分离的管理机制。(3)为增进企业法人代表经营管理意识,实行“公贷私抵”---企业法人代表住宅抵押手续,截止本月共办理抵押贷款__笔,抵押贷款金额为__万元。(4)实行了流转粮收购最高限价管理办法。根据省行不同时期下发的信贷支持参考价格,我行及时调整贷款投放标准。四季度,我部先后两次调整信贷支持价格,水稻由原来坚持__元/斤调整到__元/斤;玉米由原来__---__元/斤;大豆由__下调到__元/斤;超出支持价格的资金由企业自行解决。⑹坚持贷款申请报账制。信贷员按日核打企业收购码单,序时登记银行台账,确保收购贷款投放与粮食收购进度相一致。其次,在库存监管上,在继续坚持出库报告制度和定期查库制度及仓单管理基础上,采取了如下作法:⑴明确了今年投放的不同种类贷款形成的库存粮食要分品种分仓垛单独保管、单独核算,不得与“老粮”及其他粮食混放。⑵实行了每日巡查库存制度。信贷员对新收购粮食每日必须巡查一次,熟悉新粮存放地点,切实做到心中有数。⑶及时设置临时仓单,对新收购粮食进行仓单管理。⑷健全了库存核查记录单及工作底稿的实用性,按期核查库存,杜绝企业私自销售及挪用农发行贷款行为发生。第三,在收贷收息环节上,信贷员及时跟踪企业销售活动,确保销售货款及时足额归行。同时按相关规定及时准确地分解相应的贷款本金、利息和费用,跟踪管理企业销售账、商品账及应收账款,保证贷款本息及时、足额收回,做到应收尽收。㈡、明确了各岗位人员职责,制定了本部考核方案、加强了内部管理,规范化验收取得喜人成绩。按照省市行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我部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了8个岗位,分别为:主任岗、副主任岗、资金计划岗、信贷综合岗、保险管理岗、财政补贴管理岗、驻库信贷员岗、档案管理岗。同时根据岗位制定了相应量化考核方案,明确到人、责任到岗。信贷部副主任主抓本部人员考核,坚持按月打分,按季兑现,采取奖励制约机制,提高了工作质量。同时针对信贷外勤人员工作特点,制定了《信贷员下乡考核办法》,有效地加强了劳动纪律管理。按照今年上级行对实施流转贷款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特点,我部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及时有序地出台了收购旺季工作要求(1-4),同时根据流转贷款特点修改了信贷规范化文本,轧实了信贷业务的规范化业务操作。20__年3月份,在省行组织信贷规范化验收中,我部以较优秀成绩名列全省前茅。今年鸡西市行信贷科先后四次对我部的规范化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我部均取得较优秀的成绩名列__地区各行之首,受到了__行高度评价和表彰。㈢、强化基础管理,发挥服务功能,有效发挥报表、数据在全 行业务经营中“晴雨表”的作用。首先,按时准确上报各类固定统计信贷报表,并根据上级行要求及时完成了20__多份临时报表的上报工作。大家都知道,临时报表的特点是要把动态的数据在较短的时间内,及时准确地上报。由于我行业务量较大,业务数据反馈参差不齐,经常给审核、汇总带来困难。为了不延误上报,加班就成了家常便饭。“老粮、老账”,“三查一落实”的认定及审计需要的报表是今年临时报表的工作重点,进入秋粮收购时期,临时报表更是与日俱增,平均一天就上报数份临时报表,而且每个临时报表都要有说明。据初步统计我部今年形成较有价值的临时套表200多套,撰写了近百万字的各类临时报表的说明材料。同时按照信贷部提出的临时性报表要“完整性、及时性、真实性”的管理要求,加强和完善信贷计划临时报表档案化管理,将临时报表全部装订成册,档案化管理,真正做到“让数据说话,为决策服务”的思想,建立健全了信贷计划、现金计划、财政补贴等统计台账,及时、真实、全面记录资金信贷计划管理活动情况,即为今后信贷资金计划管理提供了依据,也为全行的经营决策提供报务。其次做好信贷人员台账、月报等统计分析工作。使其按规定分职责及时准确登记电脑台账并汇总形成月报表,并就每个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企业财务状况,商品销售等情况,写出较有质量的购销企业信贷运营分析报告。㈣、认真测算信贷资金需求情况,力求准确、及时编制资金计划。严格资金规模管理,专项贷款规模按笔申请,确保无超规模、无计划发放贷款现象发生,实时监控资金规模使用情况;加强资金调度,确保资金运用率保持较高水平;严格资金头寸限额管理,坚持提前上报资金需求计划,小额勤调信贷资金,确保信贷资金及时、足额供应,减少闲置资金占用,确保信贷资金运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五)、以业务经营分析要做到“分析致用”为目标,提高分析质量,不断完善业务经营分析手段。首先采取专项分析与全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业务经营分析的针[,!]对性与指导性。根据今年粮食体制改革及农发行业务调整的新情况,我部适时提出的业务分析要做到分析致用的原则,今年以来,除按月对全行业务经营情况进行全方位分析以外,着重对各月按照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进行了专项分析。如1-2月份是粮食收购的季节,针对今年非保护价收购的新特点,就非保护价贷款风险进行了分析,对风险成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对策与意见;3-6月份是粮食销售回笼季节,着重就粮食销售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了粮食销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粮食销售出库核查办法。并针对今年非保护价玉米销售行情不好的情况。适时提出了加强非保护价玉米促销,努力实现今年非保护价贷款结零的工作意见。并根据当前影响粮棉市场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经营管理的策略与建议;7-8月份着重对我行“三查一落实”整改过程进行分析,分析亏损原因,提出下一步商品粮食库存监管的重点;10月份结合企业陈化粮认定,对全行粮食购销资产质量状况进行了专题分析,提出了加强资产管理的具体措施。其次加强调查研究,为业务分析提供确凿资料,使业务分析更切合实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对做好业务经营分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0__年,我部组织信贷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调研活动。①针对当前粮食改革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上级行提交专项调研材料“农发行面对当前粮改中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应如何开展工作”。②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要求,研究流转贷款业务中如何进一步加强信贷计划管理,发挥计划的宏观调控作用,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③就当前储备粮轮换出现的新问题,要求信贷员调查了解储备粮油的库存结构、贷款结构及正常经营管理情况,探讨储备粮油贷款今后的发展趋势及市场化条件下,如何根据“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改进现有的储备贷款管理方法,进一步防范信贷风险。通过调研,有利于分析业务经营活动的新变化,解决封闭管理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六)、以推动现金、利率管理迈上规范化轨道为目标,加强检查监督,严格账户管理,认真纠错改偏。我部按照年初制度规范化管理要求,按季对辖区内购销企业的现金使用、利率、商品库存、销售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在信贷员自查的基础上,全年共分四次组织信贷人员开展信贷基础工作大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向支行作了专题汇报。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部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错、改偏,使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其次做好现金、利率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20__年我行会计科目及存贷款利率均作了重大调整,引起贷款利率政策的相应变化。为了使行信贷人员准确执行贷款利率政策,我部结合(农发银发[20__]238号文件精神,对每个贷款会计科目的利率执行标准进行了明确,制成表格下发给每个信贷员参照执行,受到信贷人员的普遍欢迎。同时做好利率政策的上传下达工作,及时与营业部沟通,将利率管理落到实处。今年以来,我部认真执行当地人民银行和上级行下达的现金投放计划,自觉做好现金投放工作。严格掌握支取现金范围,按照人民银行和上级要求认真建好现金分析日报表,分清来源,用途逐日登记;坚持加强大额现金管理,完善内部审批制度,杜绝不合理大额提现;同时,认真执行了账户管理规定,加强对开户企业库存现金的管理,对收储企业库存现金按规定核定了限额。始终把正确贯彻执行各项利率政策作为促进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保证农发行经营成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正确执行各项利率政策,按照要求规范操作,较好地发挥了利率的杠杆作用。三、立足当前,抓好各项阶段性工作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农发行信贷工作遇到新的问题和困难,工作重点随之变化,阶段性任务较多较重。我部严格按照上级行各文件、会议精神和行务会决议精神,及时召开专题业务研究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详细布置,经过紧张而高效的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各项阶段性任务。㈠、结旧转新,做好资料归档和各项结转工作对20__年所有文件、报表、台账、单据、有关资料等逐一整理分类、装订归档,达到整齐有序、便于查找的现实效果,为去年的工作打上圆满的句号;根据上级行的有关规定,认真细致地对信贷月报和项目电报进行结转,确保数据衔接一致和利于操作,为全年的计划信贷报表等系列工作打下良好的铺垫。㈡、集中开展商品粮油结算资金贷款清理工作,完善信贷监管,堵塞管理漏洞为了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提高收购资金封闭管理水平,按照省市分行的统一布置,我部于3月份集中精力、扎实彻底地开展了商品粮油结算资金贷款清理工作,取得了预期成效。我部集中力量逐企业逐笔认真核查企业账务,不仅包括已反映在各结算资金占用贷款科目中的结算资金占用贷款,还全力清查了是否存在隐含在库存占用贷款、各类专项补贴占用贷款等各个环节中的结算资金占用贷款,将贷款科目余额与企业贷款占用的实际情况逐一核对,真正做到全面、彻底。通过清理未发现与台账和报表不符及结算资金占用贷款反映不准确的项目。通过本次结算资金占用贷款清理工作,我部加大了对结算资金占用贷款的日常管理力度,根据企业货款占用情况的变化,及时准确登记台账,反映结算资金占用贷款的真实情况,加强 我行的相关管理;进一步加强对企业销售和货款回笼情况的监管,将从粮食出库到货款回笼归行的全过程严格置于我行信贷监管之中,严防企业利用货款结算套取、挪用收购资金,确保我行货款回笼收贷工作顺利完成。㈢、做好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为信贷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粮油企业实施统一授信管理,是为了适应粮油购销市场化,加强粮油贷款管理,更好地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提高我行信贷管理水平和金融服务水平的需要。我部根据上级行文件精神要求,认真调查核实企业情况,规范操作程序,精确测算企业授信额度,为信贷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使企业进一步树立信用意识,改善经营管理,优化贷款条件,按照省市行的统一布置,我部于5月份集中力量开展了粮油贷款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取得了预期成效。⑴、加强领导,周密组织部署市分行文件下发后,行长非常重视,召开行务会及时部署此项工作,将其摆上主要工作日程,要求信贷部集中力量按期按质搞好此项工作。分管行长督促指导计划信贷部全体人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职集中开展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切实加强了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提高了对此项工作的认识,形成了行长亲自抓,信贷人员具体抓,集中力量搞好工作的积极局面。⑵、及时宣传,密切银企协作我部将开展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的有关精神,迅速向相关企业传达,强调我行严格搞好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的慎重态度。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是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条件下,农发行衡量开户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实行区别对待、分类管理的主要依据,也是促使企业强化风险承受能力,增强诚信观念,改善经营管理的主要措施,取得了粮食企业的理解和配合,督促企业积极申请信用等级评定,促进了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的按期顺利开展。⑶、精心部署,圆满完成任务我部严格按照上级行的具体要求,将信用等级评定工作作为目前阶段性的主要工作,集中力量扎实开展。 ①是确定信用等级评定企业范围。通过学习文件,请示上级行核准,我行将现有十六个粮食购销企业全部作为授信评定企业,同时增加对密山市冰灯米业有限公司和绿华米业有限公司的信用等级评定。②是集中力量逐企业开展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我们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有关文件和总行信用等级评定与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总行规定的统一标准和计算办法逐企业、逐项目评定打分,并且创造性地设置了复核程序,确保客观、公正、准确地评定企业的信用等级,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状况和信誉程度,为我行衡量开户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实行信贷准入机制建立基本依据。我们明确职责,细化分工,将报表数据提取、带入公式计算、电脑录入数据、按评定标准打分、评分审核、撰写评估报告、整理资料装订成册等环节工作分阶段逐一落实到人,提高效率,形成合力,有效克服了人手少、时间紧的客观困难,保证了按期按质完成工作任务。通过评定,__和__信用等级为A级企业,__为B级企业,__等级为C级企业。⑷、总结经验,切实加强管理通过本次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我们认识到必须认真落实信用等级评定的有关精神,切实加强企业信用等级管理。要根据此次信用等级评定结果,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按照因企制宜、因企施策的原则,对开户企业实行分类管理,根据企业信用等级,择优扶持,实施精品客户管理。同时加大对粮食加工企业的信贷倾斜力度,支持其做大做强。㈣、做好“三查一落实”的阶段性检查工作,及时进行账务处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今年3-8月份,按照总行的统一部署,根据省、市行要求,我们继续开展了“查企业库存、查企业财务、查贷款风险和落实贷款管理制度办法”的活动,在行长和分管行长的组织带领下,我部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等许多困难,严格按照上级行规定的检查内容和程序,多次深入企业,集中检查,核实企业库存,清查企业账务,掌握了企业的第一手资料,规范了企业经营管理行为。首先逐笔核查企业会计账,重点放在现金账、银行账、往来账以及三项费用、库存粮油、销售收入上。二是本着“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查必彻底”的原则,核实企业实际库存,并结合企业的保管账、实物账和仓单,搞清库存的数量、性质、品种、成本和权属。三是结合账务和企业实物,综合分析我行贷款风险。四是现查现纠,根据__省粮食局和__省分行联合文件《关于转发国粮调[20__]89号文件的通知》(黑粮计字[20__]30号)文件精神,我行及时与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购销企业沟通,使银企双方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规定,对粮食销售发生的损失损耗,要随发生,随处理,随记账。截止到20__年8月未银企双方共处理商品挤占挪用及损失损耗__万公斤,金额为__万元。其中:小麦损耗__万公斤,金额__万元;水稻损耗__万公斤,金额__万元;玉米损耗__万公斤,金额__万元;大豆__万公斤,金额__万元;其它商品损耗__万公斤,金额__万元。通过多次库存核查,有效地化解我行信贷风险,为提高收购资金管理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㈤、积极配合审计工作,摸清底数,确保全面真实地掌握和反映企业情况今年8月份,根据《__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黑政发[20__]55号)文件精神,为切实摸清企业家底,查实亏库原因,进而搞好粮食购销企业财务挂账的清理认定工作。由__审计部门牵头,财政局、粮食局、农发行参加,成立了密山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挂账清理审计工作小组。我行副行长__任审计副组长,直接参与企业审计认定工作。从8月16日至9月25日分两个阶段对__市__个粮食购销企业1998年6月1日至20__年6月30日新发生的财务挂账进行了清查审计。我部积极配合审计部门,并帮助审计部门利用计算机编制了库存清查抽样登记表,下发到密山各库。在工作上主动出击,积极配合各部门从企业库存盘点入手,对企业的库存粮油按仓容形态进行了全面清点,对亏库的仓囤按形态分年度逐个进行统计分析,查亏库的原因,确保审计认定数据真实可靠。通过此次协同审计、财政、粮食局等部门对企业商品库存进行清查,共清查出新增商品粮损耗__万公斤,金额为__万元。其中:小麦损耗__万公斤,金额__万元;水稻损耗__万公斤,金额__万元;玉米损耗__万公斤,金额__万元;大豆__万公斤。我部认为此次审计认定,较为全面地反映出企业真实面貌,为下一步新老粮划段奠定了基础。现审计结果已报送省审计厅,等待批复后,再由银企双方进行账务处理。㈥、结合企业陈化粮认定,及时进行银行台账业务调整,使台账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商品性质。20__年10月份,我部抓住企业新认定一批陈化粮时机,组织信贷人员,集中精力对企业的陈化粮鉴定报告单进行审核,及时进行银行贷款科目调整。将调整结果及时与企业统计、财务报表核对,查找差额原因并及时进行调整。从超期库存调整到陈化库存__万公斤,金额__万元。其中:小麦__万公斤,金额__万元;水稻__万公斤,金额__万元;玉米__万公斤,金额__万元。通过此次调整,解决了以往台账与企业陈化粮报表数 据不相衔接的问题。至此本月银行台账与企业商品账及实物库存中陈化粮数据保持一致,使银行台账真实反映企业商品性质。四、今后工作打算㈠、继续加强对信贷从业人员的管理和教育。我部认为要提高信贷业务质量,关键是提高信贷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做好人的工作,制定合理的学习教育规划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在不影响正常业务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信贷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学习教育活动,整顿思想,增强工作责任心,学习有关规章制度和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可借鉴“三讲”教育经验开展类似的学习教育活动,并加强考核,把学习效果与工资、资金挂钩,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㈡、从制度入手,不断提高信贷监管水平。①是延伸“三个监管链条”即从对贷款物质的监管延到企业整个资产的监管,从对仓单库存的管理延伸到库存物质变化的动态管理,从对回笼货款数量的监管延伸到企业资产构成及来源的管理。②是建立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要积极引导和监督企业参加财产保险,并按照“多方筹集,权属不变、银企共管,专款专用”的原则建立贷款风险金补偿机制,用于弥补企业经营性亏损。③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发行内部岗位风险责任制。加大对信贷人员的激励和约束力度,通过制度约束来增强信贷人员的工作责任心。㈢、积极参与企业改革,切实防范企业改革不规范带来的风险。当前粮食购销企业进入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新阶段,我们面临着严峻的信贷资产保全压力。我部所管粮食企业正在不同程度的进行改革改制运作,我们对企业的各项变化高度重视,积极参与企业改革改制,认真把握企业改革改制的进程,切实做好信贷风险防范工作。⑴是积极主动参与当地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案的制定,介入企业改革的全过程,引导企业规范操作,杜绝企业借改革之机悬空和逃废债务。⑵是强化对改制企业的债权管理。对实施重组、兼并、出售等改革措施的企业,要坚持“债随物走、资产和债务相统一”的原则,及时变更或重新签订借款合同和借据,落实好农发行债权,并对改制后的企业要及时进行贷款资格认定,其结果作为信贷支持的依据。⑶是加强企业有效资产抵押担保工作,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开展企业有效资产的抵押担保,做到操作规范、内容完整、要素齐全,确保抵押担保的合法有效。⑷是加强对企业人员分流资金来源的监督,严密监控企业变卖有账外资产的合理合法性,防范企业将设有农发行抵押债权的资产私自变卖,用于支付企业人员分流费用,督促企业改革成本的落实,严防企业套取和挤占挪用收购资金用于改革改制,确保我行资产安全。㈣、积极化解存量风险。①是加大促销力度,化解“老粮”风险。对高价位库存,凡有省政府促销政策,同意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列支价差亏损补贴的,可实行先销后补。②是加大督促和协调力度,积极消化财务挂账,大力清收不合理占用贷款。③是扎实开展企业有效资产抵押担保工作。④是要切实加强已停贷企业的监管,特别是库存监管,严防企业私自卖粮。⑤是认真做好粮食风险基金的监管,督促风险基金及时足额到位,确保农发行收贷收息目标和粮食企业业务经营的正常运转。㈤、完善信贷计划管理方式。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信贷计划管理要求,研究实施区域信贷政策的新思路、新方法,增强计划的调控作用,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使资金计划与业务发展紧密结合。同时加强信贷计划的指导作用,做好信贷资金需求预测,指导收购资金的供应。㈥、进一步完善审、贷、查三权分离体制,突出风险控制,保全信贷资产。①是规范贷款审批程序。贷款的审批程序应该坚持前后台分离的原则,强化审、贷环节之间的相互制约和上下级报告制度。②是严格落实贷款责任。贷款调查评估人员,承担调查失误和评估失准的责任;贷款审查、决策人员承担审查、决策失误的责任;贷款发放人员负责贷款的监管和收回,承担检查失误、清收不力的责任。③是改进信贷风险管理手段。要根据上级行信贷政策、贷款管理办法的调整情况,及时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同时,在风险管理中要重视计算机、网络等高新科技手段的使用,提高信贷管理的技术含量。④是落实岗位制约、专业检查、会计监督、稽核监察再监督的“四位一体”监控措施,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内控机制框架。⑤在继续做好贷款资格认定、信用等级评定、有效资产抵押担保等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控制贷款上限与贷款支持的价格上限,尝试授信管理,推广风险保证金,探索信用等级管理等做法,有效控制了增量贷款风险。积极与财政配合,促进有关补贴政策的落实,盘活了库存占用贷款。支持企业改革改制,并督促企业在改革中落实银行债权,有效保全了存量信贷资产;加强对贷款风险预警、监测与反映,促使信贷资金运营步入良性循环。

今年,我部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行领导和上级行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冷静分析了存在的不足。一是业务规范化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要将制度规定全面落实到业务工作的各个岗位各个环节中去;二是业务学习培训还有薄弱环节,信贷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需要;三是由于财政补贴到位率的影响,贷款利息收回率指标的完成还存在难度。以上问题将是我部以后工作完善和改进的重点,今后,我们将严格加强管理,增强培训力度,高标准严要求,在上级行和行领导的正确指导下不断改进,不断提高,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任务。

__农业发展银行信贷部

20__年12月17日

篇8

关键词:外包仓储业务管理;外包仓储业务;管理

A公司是一家外贸企业,由于缺少自有仓库,存货都采用外租仓库存放。近年来,为加强存货管理,A公司专门制定了管理制度,规定财务部统一管理存货的提单,确认收到客户的款项后由指定专人签发提单,业务员凭单通知仓库放货,客户收货需出具收货确认书;每月末,仓库提交当月的出入库汇总表和盘点表供业务员和会计核对,财务部组织实地盘点。去年11月份,会计报告称,棉纱库存已有两个月没有收到所租仓库提交的盘点表,向仓库追索时,仓库答称已无库存,然而账簿记录棉纱尚有存货600多万。财务部和业务部门的经理马上赶到事发仓库查看,但半个多月前盘点时堆得满满当当的库房已变得空空荡荡,于是A公司当即成立专案小组,追查存货的下落。多方追问查证下,专案小组得知,存货事实上早于一年前搬离仓库,发货通知是业务员通用涂改文件伪造的,所租仓库的经理在业务员的利诱下,每月帮其出盘点表隐瞒事实。调查人员调查期间,仓库经理反复强调,业务员是我的客户,A公司的领导(这是错觉,业务员只是普通员工),能配合的我当然要配合,A公司其他的人我都不认识。据此,A公司判断这是一起内外勾结偷卖库存的违法案件,决定报警。

从这起案件我们可以看到,A公司因为对外包仓储业务疏于管理,给个别缺少职业道德、胆大妄为的业务员留下可乘之机,勾结第三方仓储管理机构,欺瞒棉纱存货已卖掉的事实长达一年时间,造成巨额损失。目前,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商贸企业都采取仓储业务外包的形式,为了防止此类案件的再次发生,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外包仓储业务的管理:

一、做好资信调查,正确选择合作伙伴

仓储服务提供商和企业之间是一种伙伴关系,为企业及企业的客户服务的仓储服务提供商的能力通常会影响到企业自身的利益。由于进入门槛低、利润高使得市场上大大小小的仓储服务提供商众多,但良莠不齐的情况较为严重。如何甄选一家好的仓储服务提供商作为合作伙伴是摆在企业的面前的一道难题。设立严格的仓储服务提供商选择程序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判断。首先,企业要成立一个由高层决策层、业务人员、财务人员和法务人员共同组成的考查小组。然后,考查小组从组织机构、行业来源、财务状况、设备设施、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现有客户、信息技术状况、服务价格等方面对潜在的仓储服务提供商进行考察。对于仓储提供商的承诺和报价,企业务必认真分析、衡量。因为仓储服务提供商为获得订单,往往会过分夸大自身的能力与服务水平,报出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甚至会做出一些未必能实现的承诺,给日后的合作留下风险隐患。最后,根据考察结果,结合实际需求,灵活运用招标法、协商法、层次分析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筛选。对于难以投入较多考查力量的中小企业而言,有两个指标可作为选择的参考依据。一个是中国物流和采购联合会的信用评级。按照该会公布的《物流企业信用评级管理办法》,物流企业的信用等级分为三等五级,即AAA、AA、A、B、C。AAA级表示企业信用等级很好;AA级表示企业信用等级好;A级表示企业信用等级较好;B级表示企业信用等级一般;C级表示企业信用等级较差。另一个是银行内部对物流企业的信用评级。由于货权质押业务的广泛开展,有部分银行对其本地市场上的仓储服务提供商进行了分级认定,并限定了各级别下的仓储服务提供商可与银行合作的业务类型。银行的评级结果对企业的借鉴意义更大。

二、签好有效合同,明确责、权、利

仓储业务外包合同是企业与仓储服务提供商协商一致的产物,是约束双方行为的经济文件,是指导双方后续合作并处理纠纷的重要依据,因此,仓储业务外包合同必须具体、详细、可操作性强。签约前,企业可咨询物流纠纷处理经验丰富的律师。企业的法务人员应积极参与合同条款的拟订工作,明确双方的责、权、利,避免疏漏,以免留下风险隐患。合同中的工作范围是仓储外包最重要的环节,应对其中的服务范围、作业时间、作业方式、服务费用等细节做出详细规定,能够量化的尽可能给出量化指标。此外,合同中应有保密条款,防止仓储服务供应商泄露企业的商业秘密,当然也可另外签订保密协议。同时,还应制定解决纠纷的方案,并应明确终止合作时的有关条款。企业要建立相应的制度,规范合同文本管理、会签、审批、登记、备案等程序。

三、搞好动态管理,建立双赢合作机制

企业与仓储服务提供商签订了仓储外包合同,不是意味着一切就由对方承包,完全是仓储服务提供商单方面的工作,而是意味着双方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将使双方受益,任何一方的不良表现都将使双方受损。仓储服务提供商对企业和企业的客户的服务能力依赖于企业自身工作表现的好坏,所以建立积极的沟通机制和有效的考核机制是实现共赢合作的基础。企业要加强和仓储服务提供商的沟通,及时、准确提供仓储服务供应商所需的业务信息,与对方一起制定作业流程、确定信息渠道、编制操作指引,供双方参考使用,确保双方对口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相互步调一致,也为检验对方作业是否符合要求提供了标准和依据。还要经常就未来发生的变化及潜在的问题与仓储服务供应商进行探讨,在问题未发生前提出解决方案。正确的沟通机制有利于双方对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根源达成共识,避免问题发生时,双方错误地理解对方的意愿,出现业务协调障碍乃至业务失控。企业要加强仓储服务供应商的绩效管理,根据合作的目标,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定期或不定期地评估仓储服务供应商的服务绩效,以确保合同的严格执行,从而有效控制外包仓储服务成本,同时提高服务质量。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如赔偿、限期整改等),以免留下后患。常见的绩效考核标准有:配送率、准时发货率(或误点交货率/延迟交货率)、准时交付率(发运错误率)、货损率(或商品完好率)、货差率、物流成本率、客户投诉率、物流效用增长率、缺货损失、仓储运营成本等。此外,企业不仅要对仓储服务提供商不断进行考核,也要对企业内部与外包活动相关的职能进行持续监控,时时关注、考核自身的核心能力,同时找出问题,加以改进。归根结底,企业和仓储服务提供商双方自我真诚的评估和定位、行为道德、相互信任和忠诚以及履行承诺是建立良好的仓储外包合作关系的关键因素。合作双方要以战略合作的长远利益来规避短期行为。

四、建好竞争机制,适时实施激励

仓储服务外包虽然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却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贡献者。长期依附某一个仓储服务提供商对企业的资本投资、效率提高具有潜在的好处,但同时又会因过度依赖或存在短缺专家技巧的缺陷,造成仓储服务提供商滋生自满情绪,随意抬高服务价格或降低服务质量,从而损害企业的利益。企业为了避免完全依赖或受制于某一家仓储服务提供商,引入仓储服务提供商的竞争机制十分必要。企业可以和若干个(具体数量可根据业务量的大小和类型来确定)具备一定实力的仓储服务提供商保持合作关系,通过经常性的考核、评估,及时获取服务质量信息,并据以调整合作业务量,或者给予表扬、奖励、奖品等,在仓储服务提供商之间建立起有效的竞争机制,激励仓储服务提供商提高服务质量。

总之,外包仓储业务能使企业享受到专业管理带来的效率和效益,但也隐含着很多的潜在风险,需要企业在管理上不断精细化。

参考文献:

[1]王 焰:企业物流外包的启迪[J],中国商贸,2001(2).

[2]陈国生等:现代企业管理案例精析,2006,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3]王自勤等:现代物流管理,2007,第二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4]吴群琪 张圣忠:物流经济[M],2005,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5]阳向军 郭宝珍:企业物流外包的利弊分析[J],2006.集团经济研究.

[6]乔纳森.瑞维德:业务外包:中国第一部关于业务外包操作和案例的版权书,2008,华夏出版社.

篇9

上半年,城西支行的信贷工作在行领导和信贷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全行上下齐心协力,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扩增存贷规模、提高资产质量为核心,以加强信贷管理为重点,以各项信贷制度的落实为基础,经过了一季度的“非常奉献”和二季度的“星光大道”等竞赛活动,城西支行各项经营业绩稳步增长,截止月末,支行各项存款余额万元,较年初增加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万元,较年初增加万元,存贷比例;不良贷款余额万元,较年初下降万元;办理银行承兑汇票金额万元;办理贴现金额万元;利息收入万元,半年实现利润万元,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信贷管理也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

一、认真执行政策,严格按照规范化管理要求,切实加强信贷基础工作,确保各项指标圆满完成。

半年来,我行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总行会议和文件精神,适时分析形势,认真执行政策,从严监管企业,规范内部管理,切实防范风险,不仅提高了信贷管理水平而且为保证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经营责任考核指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贷款投放上,支行狠抓贷款投放风险管理,采取的具体措施是:⑴严格执行总行下达的《信贷风险控制指导意见》,进一步对信贷风险进行控制,对授信行为进行规范。严密了贷前调查、审查及审批手续,原创:对信贷人员贷前调查的范围及要求,确保信贷调查材料真实有效。⑵严格控制信贷风险,严格执行信贷风险防范控制管理体系,全面实行审贷分离,规范了贷审会,实行了贷审例会制,严格按照贷审会议事规程召开会议,明确各环节主责任人职责。扎实细致地开展贷后检查工作,定期和不定期地对企业经营状况和抵押物状况进行检查和分析,认真填报贷后管理表。切实做好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制定了五级分类的具体操作实施细则,对客户进行统一分类,从而提高了信贷管理的质量。对流动资金贷款、贴现贷款,承兑汇票在上报审批过程中严格执行总行要求的调查、审查、审批环节的统一格式,切实从源头上控制信贷风险。积极配合总行信贷处做好信贷检查工作,在检查中没有发现一例违规现象,信贷工作得到肯定和好评。

二、通过信贷杠杆作用,抢占市场份额,壮大资金实力,增强发展后劲。

上半年,我支行继续围绕开拓信贷业务、开展信贷营销、积极组织存款等方面做文章,切实做好大户的回访工作,密切关注并掌握贷款单位的资金运行状况和经营情况;大力组织存款,积极开拓业务,挖掘客户。

⒈上半年,我行信贷资金重点投放于优质企业和大中型项目,继续重点扶持信用好、经营好、效益好的优质企业,如中联巨龙水泥有限公司、亿人城建有限公司、利玛置业有限公司等,把这部份贷款投入作为我行调整信贷结构、分散信贷风险、抢占市场份额、维持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信贷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而且,通过优化信贷结构,信贷资金正确的投放,使我行的优质客户不断增加。既降低了经营风险,同时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⒉上半年,我行坚持业务发展多元化,加快票据贴现业务的发展,重点增加对优质客户的信贷投放量,不仅降低了贷款总体风险度,而且带来了丰厚的利息收入,随着相对独立核算的实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今年一至六月份实现利息收入万元,超过去年全年收息水平,实现利润万元,有效地壮大了资金实力,增强了发展后劲,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加大信贷营销力度,不断开拓业务空间,加快业务发展步伐。

⒈上半年,我行在信贷业务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特别在汽车消费贷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行还特别注重加强银企合作,协调处理好银企关系。根据形式发展和工作实际的需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与企业互通信息,加强理解与配合,共同协商解决问题的途径,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构筑新型银企关系。三月份,我行与市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举办了银企联谊活动,通过活动,加强了银企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建立了深层银企合作关系。

⒉上半年,我行进一步提高对信贷营销的认识,不断推进文明信用工程建设,最大限度地抢占市场份额,建立稳固的客户群体,加大对个私经济、居民个人的营销力度,选择信用好、还贷能力强的个体企业和城镇居民做为我行信贷营销的对象,把信贷营销与绿色文明信用生态工程相结合,通过一系列的社会文明信用创建活动,打造我行独特的信贷营销品牌。

三、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业务操作有条不紊,提高办事效率,推进业务发展。

我行在不断加强和改善日常信贷工作的同时,还注重加强信贷人员的业务学习,以便能在业务操作中得心应手,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做好信贷资料归档和各项结转工作,实行一户一档,建立完整系统的客户信息档案,以便于及时查阅和调用。对于信贷台帐和报表,能够完整、准确地反映数据,及时上报各项报表,做好信贷登记工作,及时提供信息。在搞好管理的同时,我行还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手段,积极开展优质文明服务,树立“窗口”形象,以服务留住储户、以热情吸引存款,始终以客户就是上帝的理念精神,更好地为客户服务,提高我行的对外形象,并以优质的服务促进业务的发展。

四、下半年工作思路

⒈立足当前,抓好各项阶段性工作,在上半年打下的基础上,下半年全面启动。

下半年,我们要做好信贷各项业务的安排和落实,对于上半年已有意向的项目,下半年力争做好、做实,例如要做好新港国际和华茵房地产的商品房按揭工作,做好大户回访工作,加强贷款企业的资金回笼款统计工作,巩固老客户,发展新客户,全面开展信贷营销工作,努力完成信贷业务各项指标任务。

⒉做好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原创:为信贷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认真调查核实企业情况,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有关文件和总行信用等级评定与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总行规定的统一标准和计算办法,确保客观、公正、准确地评定企业的信用等级,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状况和信誉程度,为我行衡量开户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实行信贷准入机制建立基本依据。

⒊总结经验,切实加强管理。

进一步加强信贷基础管理工作,按照总行信贷处检查要求,加强信贷档案完整性、准确性、合规性和保密性的管理,建立健全信贷业务台账、授信台账、抵质押品台账和不良贷款监管台账。确立支行经营和管理目标的最佳组合,确保支行资产质量始终保持稳定状态。

上半年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行领导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冷静分析了存在的不足。一是业务规范化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要将制度规定全面落实到业务工作的各个岗位各个环节中去;二是业务开拓范围还需不断扩大,涉及的领域要更广,更深,以促进业务快速持续发展。

篇10

金融租赁公司引入外部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和信用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其信用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而信用评级机构开展与金融租赁公司的合作,也可进一步拓展市场,增加信用信息数据的积累。二者合作的主要方式包括信用评级、尽职调查、管理咨询以及信用方案设计等。

[关键词]金融租赁;信用评级;合作

1 金融租赁行业发展状况及风险特点

融资租赁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美国,目前,全球近15%的投资都通过融资租赁完成;在美国,融资租赁已经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金融工具,其租赁渗透率已超过30%,进入成熟期。而在中国,到20世纪80年代才引入融资租赁,融资租赁的渗透率一直较低。2007年3月1日,银监会颁布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这一办法的出台,标志着银行自1997年被强行退出租赁市场后重新获得该牌照,工行、国开行、建行、交行、民生、招行等相继成立了金融租赁公司。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08年11月,6家银行租赁公司的平均注册资本达到36亿元,租赁资产规模约为460亿元,只用了一年就大致占据了整个融资租赁市场业务的半壁江山。

融资租赁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业务,是一种将金融、贸易、工业结合起来,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通过“融物”达到“融资”的交易,其法律实质是出租人按承租人对租赁物与供货人的选择取得租赁物再出租给承租人。

金融租赁公司在开展融资租赁业务过程中,不可能完全依赖于自有资金,也需要资金提供方的融资支持。它既接受银行提供资金的服务,是银行信贷信用的受信人,又是向承租企业提供设备和服务的授信人。

金融租赁公司如何为承租企业设置融资租赁信用条件与融资租赁公司能否满足资金提供人的信贷信用条件,融资租赁公司的未来租金收益与融资租赁公司未来应付资金提供人本息是否相匹配,是保证融资租赁业务流程得以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其中,承租企业的信用风险是金融租赁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这是因为租赁业务收入是目前我国金融租赁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而承租企业的信用状况不仅直接决定了金融租赁公司租赁业务的收入与风险,同时也决定了其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水平。

2 引入外部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金融租赁业务的快速发展,监管部门对金融租赁公司资本充足水平和资产质量等的监管也日趋严格,如何有效识别、防范和控制承租企业信用风险,加强内部信用风险管理,是金融租赁公司面临的共同课题。

金融租赁公司引入外部评级机构加强承租企业信用评级和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独立、客观地揭示承租企业违约的可能性和损失的严重程度,提高金融租赁公司信用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

承租企业的信用风险,即违约的可能性和损失的严重程度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包括承租企业所处的行业发展阶段、市场竞争状况、产业政策,承租企业的经营状况、管理水平和财务实力等,需要运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与分析。金融租赁公司借助外部评级机构历经多年所建立起来的信用评级体系和专业判断对承租企业进行信用评级,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当前其对承租企业风险识别和控制方面的不足,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另一方面,外部评级机构以独立第三方的地位开展承租企业信用评级,能够不受委托方和被评企业之间利益关系的影响,评级结果的公平性和客观性有较大程度的保障。

2.2 实行资产五级分类,提高资本充足水平的需要

《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风险分类指导原则》等现行监管政策规定金融租赁公司资本净额不得低于风险加权资产的8%,同时应实行风险资产五级分类制度,并提取规定的呆账准备金。外部评级机构对承租企业的评级结果可为金融租赁公司基于信用风险的资产分类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为风险加权资产和资本充足率的计量提供依据。

2.3 有助于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打造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监管的加强,我国金融租赁公司必须迅速提升信用风险定量识别和控制技术,建立和健全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和流程。同时,金融租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将从单纯的业务扩张逐步转变为风险计量、风险定价和经济资本分配,从而实现收益和风险相匹配的经营目标。借鉴外部评级机构信用风险分析技术和信用风险管理咨询经验,有助于促进金融租赁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3 信用评级机构与金融租赁公司的合作方式

根据金融租赁公司的业务特点和信用特征,信用评级机构可在以下方面与金融租赁公司开展业务合作,以帮助金融租赁公司进一步提高承租企业信用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针对融资租赁公司的承租企业进行主体信用评级;为金融租赁公司提供针对承租客户的尽职调查服务;为金融租赁公司提供信用风险管理咨询服务;为融资租赁业务设计相关信用方案。

3.1 承租企业信用评级

承租企业的信用评级是对受评企业按时、足额偿付约定租金的能力及意愿的评价,其核心是充分揭示受评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来源以偿还其到期租金,并以简单的评级符号表示其违约风险的大小和损失的严重程度。主要分析要素包括经营环境、企业的基本经营及竞争地位、管理素质、财务状况、关联企业之间的关系及特发事件风险等。金融租赁公司应首先选择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开展业务。

3.2 承租企业尽职调查服务

尽职调查是评级机构通过专门的征信方法、渠道和程序,对拟承租客户真实的资产和负债状况、股权结构和关联企业、经营历史及现状、主要管理人员、法律关系及其所面临的机会以及潜在的风险等进行的一系列调查和核实。

尽职调查的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基本情况、发展历史及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生产现状、财务状况、特定债务、涉诉事件、经营者个人诚信情况以及相关行业的简要分析等。该报告可帮助金融租赁公司判断承租方的经营、管理实力并甄别经营风险,提供决策参考。

3.3 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咨询

金融租赁公司在经营活动中将始终面临着必须不断扩张信用以扩大市场份额和争取客户,但另一方面又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信用风险,提高赢利水平的两难困境,因此,建立企业内部信用制度,构建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势在必行。信用评级机构可协助金融租赁公司建立有效的信用管理体系,以帮助金融租赁公司解决好客户选择、融资方案制订并实施、加强应收融资租赁账款的管理等问题,从而实现增加收入和降低风险的预期目标。信用评级机构提供风险管理咨询的主要内容包括:信用管理诊断、信用管理制度体系建立、信用管理部门建立及人员考核指标体系设计、信用管理政策制定、业务流程重组、资金营运及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建设等方面。

3.4 为融资租赁业务设计相关信用方案

融资租赁业务和风险控制的实践证明,承租企业的经营方式、机构实力、交易的机构组合、中介服务机构的介入与否以及二手设备市场的设立都将影响融资租赁公司对承租企业信用条件的设置。针对融资租赁业务承租企业的不同特点,在进行融资租赁业务关键要素方案时,应根据承租企业主体信用评级的结果,进行具体优化设计。信用方案设计的重点在于对租赁债权的管理能力以及未来的租金收益、余值处置收益与金融租赁公司所承担的风险以及资金成本、现金流压力等是否匹配。在针对大型服务运营商客户时(如电信、电力、供水、供气运营商),除考虑当前的信用等级外,信用评级机构还将对该类企业未来赢利能力和现金流情况进行评估判断,并根据设备余值风险的定价和处置能力综合设计融资租赁方案;而面对一般生产加工类企业对建筑、工程施工设备或大型生产设备的融资租赁需求时,其在行业内的地位、市场份额、核心竞争优势、设备的通用性、历史信用记录以及第三方担保等保障措施均成为融资租赁方案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