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评级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5: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煤矿安全评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煤矿;机电事故;运输安全;煤矿安全评价;安全检查表
中图分类号:X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5-0019-02
一、煤矿安全评价的涵义与重要性
安全评价是利用系统工程方法对拟建或已有工程、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综合评价与预测,并根据可能导致事故风险的大小,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以达到工程、系统安全的过程。安全评价应贯穿于工程、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和退役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对工程、系统进行安全评价既是企业、生产经营单位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也是政府安全监察管理的需要。通过对煤矿企业进行安全评价,可以从系统设计、生产现状等过程中对事故和事故隐患进行科学分析,针对煤矿生产过程中诱发事故的各种隐患进行等级划分,对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做出科学的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为最小;可以用最少的投资达到最佳安全效果;可以促进各项安全标准制定和可靠性数据积累;可以迅速提高安全技术人员业务水平;有助于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煤矿企业实行宏观控制,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二、煤矿安全评价方法
(一)安全检查表法
将被检查对象事先加以分析,把大系统分成若干个子系统,然后确定检查项目,以打分的方式,将检查项目按系统顺序编制成表,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和评审,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根据评价者的经验和判断能力对系统及周围环境的现行状态进行评价。安全检查表法有下列优点:
1.能够事先编制表格,因此有充分的时间组织有经验的人员列举系统及其周围环境的评价指标,做到相对系统化、完整化和准确化,而不至于遗漏可能导致危险的关键因素。
2.可根据规定的标准、规范和法规,检查执行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评价。
3.表的形式逐项列出,逐项检查,逐项赋值,表内还可注明需要改进的措施及要求,定期检查改进情况。
4.容易掌握,易于实现“群众管理”,可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标准、规范的变化而不断修改完善。这种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是表的编制及评价结果含有相当高的经验成分,专家凭主观意识来确定权重及其指标值,因此,评价结果带有很大的主观性。
(二)指数评价方法
指数评价方法以物质系数(表述物质由燃烧或其它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爆炸过程中释放能量大小的内存特性)为基础,另外考虑对特定物质、一般工艺或特殊工艺的危险修正参数,求出火灾爆炸指数,然后根据火灾爆炸指数的大小来划分危险程度级别。指数评价法是一种比较成功的评价方法,解决了有关行业的许多安全问题。但其评价参数取值范围过宽,选用时缺乏统一的标准,因而难于保证评价结果的精度。该方法有如下特点:
1.采用指数表征危险物质的危险程度,避免了灾变的概率及后果严重程度难以确定的问题。
2.这类方法均以系统中的危险性物质为评价对象,对管理因素如人的作用分析考虑较少。
3.指数的确定只与危险物质的指标设置有关,忽略了指标因素的客观存在状态,因此,其灵活性较差。
4.评价中模型对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的功能重视不够,特别是危险物质和安全保障体系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未予考虑。
(三)其它评价方法
1.概率风险评价法:该方法强调危险模式及概率分析,难于评定系统的安全水平,它比较适用于一次事故也未发生的系统、安全性受到世人瞩目的系统、一旦发生事故就会造成世界性灾难的系统,适用于结构和定义都很明确的系统。
2.模糊评价法:该方法主要是在对危险性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的理论与方法,针对统计资料的缺乏及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将影响因素进行模糊化处理。目前主要的模糊评价方法有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模糊聚类分析法。
3.神经网络法:由于计算机和神经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对解决安全评价过程中问题的能力和算法都大大得到改善和加强。尽管这类方法在安全性评价的系统理论和原理方面较前面叙述的评价方法并没有本质上的突破,但是作为评价过程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其发展的速度、方法的优越性和应用潜力已经十分突出。
三、机电运输事故评价指标体系
机电运输事故一直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隐患,笔者由于工作关系,会经常接触到类似的事故发生,其中典型的一起是某矿:通风科综合队进行探小窑打钻作业,因开关电源线漏电,导致变电所高开柜于12∶50掉闸(显示为漏电故障),造成生产队组工作面停电。值班人员未下井落实处理问题,也未与机电科总值班请假擅自离开工作岗位,造成队组停电时间达两小时,严重影响了安全生产。煤矿井下机电事故按事故影响程度可分为:重大机电事故、一般机电事故、二类机电事故等。按设备和系统可分为:机械事故、电气事故、运输事故、其它事故等。按事故责任可分为:由于生产单位人员过失引起的事故、由于其他单位人员过失引起的事故、由于自然灾害的原因引起的事故等。对于大部分乡镇煤矿来讲,主要就是违章超提、斜井跑车、触电等。笔者通过对21起机电运输事故的统计分析,得出诱发机电运输事故主要因素有:运输设备和机电设备保护装置失效、机电工人素质低、机电设备选型不合格、管理人员违章指挥等,各个因素导致事故的频率,见下表: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为了减少电气设备和提升运输设备造成的人员伤亡,井下电气设备必须安设接地、过流、短路三大保护装置,提升运输设备也要按规定安装综合保护装置。矿井生产中的大多数机电运输事故都是由于井下电气设备和提升运输设备保护失效,而由工人误操作造成的。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及其相配套的《执行说明》,电器设备保护和提升运输设备保护是杜绝事故发生的基本保障,因此,其在机电运输事故评价指标体系中是必要因素。依据理论和实例的分析结果,构建了煤矿机电运输事故评价指标体系,其结构及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四、加强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的措施
(一)建立大型机电设备安装验收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大型机电设备安装、改造、验收管理工作,强化大型机电设备安装、改造工程的设计、选型、设备购置、施工和验收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强化业务保安部门的管理职能,防止大型机电设备恶性事故的发生,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大型机电设备安装验收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二)加强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工作
一是建立竞争机制,如对技术工种和管理人员采取竞争上岗,对所有职工都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划分工资等级,引导和迫使职工自发学习安全业务知识;二是每隔一定时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对优胜者给予重奖,以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岗位上按标准及规程进行作业;三是采用“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业余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以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为目的,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以人为本”的基础。
(三)优化供电网络
组织专家对每个煤矿进行“专家会诊”,对供电网络进行认真核算,找出供电系统、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系统优化方案。矿井必须有与实际相符的井上、井下供电系统图,该图的绘制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矿井必须至少有可靠的两回路电源线路。当任意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其它任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
(四)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
煤矿机运工种的技术性较强,其各岗位工种都不能以照顾的身份出现,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工人来担任。同时加强临时用工的安全管理,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除特殊情况外,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要严格考核发证,持证上岗。
参考文献
[1]金龙哲.安全科学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篇2
1安全管理平台整体设计
设计的安全管理平台主要是基于KJ251A人员定位系统,把下井作业人员作为主体,随身携带人员定位识别卡作为轴线,集中控制,分布式管理,对下井作业人员位置信息、日常唯一性考勤、安全作业资格证确认、便携式瓦检仪管理、重点限制区域出/入口监测等不同业务进行了信息高度融合与共享。平台整体设计框图如图1。
2安全管理平台组成
2.1井下作业人员位置信息监测该管理平台具有下井作业人员位置信息监测功能,能准确获得下井员工当前位置信息,人员身份信息,运动轨迹信息,各区域留驻时间等,此外,井下作业人员随身携带标识卡具有求救功能,当井下发生水、火等灾害时,人员可以通过标识卡第一时间通知地面监控中心,以便采取相关措施;同时,在紧急情况下,地面监控中心也能够向井下作业人员发送撤离命令,确保井下作业人员生命安全。
2.2日常唯一性考勤该平台设计基于AQ6210-2007及AQ1048-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中要求:各个人员出入井口应设置检验识别卡是否正常和唯一性检测的装置,并提示携卡人员本人及相关人员,目前市场上投入使用的设备存在功能不完善、考勤唯一性数据统计不准确等问题,在紧急情况下或应急救援过程中带来很多不准确的判断,误导决策者,间接影响煤矿安全生产。设计通过对人像生物识别技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图像预处理技术等多个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出了实现这些功能的出、入井唯一性检测平台。日常唯一性考勤原理框图如图2。入井检测采用二维人像识别技术,结合人员定位系统,通过检卡装置对入井人员携带识别卡好、坏判断,给予信息提示,对于携带多张卡人员给予报警提示,然后经过人像识别比对确定人卡是否相符,对比成功的信息将与检卡信息进行匹配,如果信息匹配,则语音提示匹配成功;反之,不匹配则提示匹配失败,所有信息将保存服务器可供查询。出井检测由于升井人员面部灰尘影响,二维人像识别技术不能满足比对准确率,该平台采用三维人像轮廓识别技术,其检测原理与入井检测一致。通过二维入井、三维出井生物识别技术与检卡装置检卡信息的结合,将作业人员整个下井工作时间形成一个闭环考勤,保证煤矿管理及监管部门能够动态实时的掌握井下人员准确数量,在紧急情况下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准确数据。
2.3安全作业资格证确认由于煤炭的开采是一个高危行业,事故风险较大,要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要求作业人员具备一定得职业技能。同时,煤炭行业的生产过程中要涉及到瓦斯检查、井下爆破、各种特殊机器的操作等,而这些特殊工种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操作方可保证安全。因此,为减少井下作业人为事故的发生,必须加强对煤矿入井人员资格证审查管理,提升入井人员的安全意识,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设计平台通过对入井人员井下作业各种资格证进行管理,入井前确保每一名入井人员具备相应井下安全作业资格,当经过入井检卡装置时,系统会自动调取对应人员相关资格证信息,系统上位机软件能够自动判断资格证是否过期或无资格证违规下井作业,并语音提示相关信息;同时,当下井作业资格证在预设定过期提醒时间段内,系统会提前提示资格证即将过期请及时更换。安全作业资格证检测显示界面如图3,软件可以提示资格证有效期、是否有效及资格证相应编号。通过该平台的设计可以监督每一位入井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具备相应的上岗资格证,使其掌握操作技能和生产安全相关知识,才能正常入井进行作业,这就为安全生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大提高井下作业的安全性。
2.4便携式瓦检仪管理目前,我国煤矿瓦斯事故仍有出现,在瓦斯检查方面,还存在漏洞,瓦检员的空班漏检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此,专职瓦检员的巡检仍然是发现瓦斯事故隐患的最可行、最可靠的措施和手段。该管理平台的设计是基于KJ251A人员定位系统,便携式瓦检仪管理平台原理框图如图4,瓦检员入井作业前经过身份识别和瓦检仪识别登记,如果未有借用瓦检仪不归还、瓦检仪损坏等记录,则成功领取,否则不予借出,领用成功信息将存入瓦检仪管理服务器,并语音提示,经过入井检测装置时,系统会自动再次确认是否携带瓦检仪;瓦检员升井后,经身份识别和瓦检仪识别信息匹配正常后,则可归还瓦检仪,瓦检仪管理中心统一进行充电管理,若错还他人或与借出数量不一致,系统语音提示并拒绝归还。同时,瓦检员身份信息和瓦检仪之间编号与人员定位系统绑定,通过人员定位系统可以跟踪每一个瓦检员在井下实时巡检位置,通过该平台设计,可以极大地提高瓦检员的责任心和最大程度的控制安全隐患,从根本上减少隐患的发生次数,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2.5重点限制区域出/入口监测限制区域出/入口监测原理框图如图5。井下作业人员擅闯限制区域、管理人员指挥不到位等都可以造成煤矿井下不必要事故的发生。尤其是临时停工、废弃的独头巷道、采空区等重点限制区域出/入口,没有相应的监管措施及警示牌,在煤矿生产中均具有一般性、普遍性特征。要解决煤矿安全问题,必须从行为控制角度,实时纠正,从根本上把煤矿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实现安全长效发展。管理平台设计的动态目标识别器,能够读取出/入重点限制区域人员携带识别卡号,对于未携带识别卡井下作业人员,可以探测动态移动目标。以人员定位系统为核心,在井下重点限制区域出/入口安装动态目标识别器及语音提示装置,通过人员定位服务器可以设置允许出/入重点限制区域人员识别卡号,当这些人员出/入这些区域时,系统默认为工作人员,不予提示;其他人员出/入这些区域时,经过人员定位服务器对读取的卡号进行判别,自动下发命令触发语音装置提示相关人员请勿进入;对于未携带识别卡人员出/入这些区域时,动态目标识别器通过对人体特征的识别,触发语音提示装置,同时触发地面报警装置,地面工作人员可以协调阻止闯入人员。动态目标识别器也可实现对接供风传感器、瓦斯传感器,通过检测到的数据判断该巷道是否为盲巷,自动修改语音提示音内容。
3结语
篇3
Abstract: Safety assessment of the mines is an innovation method of national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is the reformation of safety management and working approaches in market economy, and also is the important measure to essentially realize the safety in production of the mines. This paper mainly adopts the Fault Tree Analysis method(FTA)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se the dust disaster of that coal mine, and makes analyses on the basis of the assessment.
关键词: 安全评价;粉尘灾害;事故树分析法
Key words: safety assessment;dust disaster;Fault Tre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2-0059-02
0 引言
安全评价是一个生产过程中的静态概念,评价的深层次涵义在于指出该矿井安全工作的指导性方向,以便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有效的和可持续性的安全工作。
评价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均为国家及贵州省现行的法规、标准及规范,到现场分专业对井上、井下进行调查、座谈、访问和资料收集,并严格按《煤矿安全评价导则》的要求。采用事故树分析法评价,最后对结论进行分析。
1 事故树分析法
事故树分析(FTA)是一种演绎推理法,这种方法把系统可能发生的某种事故与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一种称为事故树的树形图表示,通过对事故树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确定安全对策提供可靠依据,以达到预测与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事故树是一种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树”,是安全系统工程中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它能对各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识辨评价,既适应于定性分析,又能进行定量分析。它具有简明、形象化的特点,体现了以系统工程方法研究安全问题的系统性、准确性。事故树分析作为安全分析、评价和事故预测的一种先进的科学方法,已得到国内外的公认和广泛采用。
2 定量、定性评价过程
该矿井开采的煤层所产生的煤尘均具有爆炸危险性,已构成煤矿重大危险源,对煤尘危害危险度采用“事故树分析法”进行评价。煤尘的危害主要有煤尘爆炸和职业病。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是重大危险源,下面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煤尘爆炸危险度进行评价。
2.1 绘制事故树
根据矿井基本生产条件,绘出煤尘爆炸事故树(图1)。
2.2 计算最小割集
T=M1・M2
=(X1+X2+X3+M3+M4)・(X16+X17+X18+X19+M5+M6)
=(X1+X2+X3+X4+X5+X6+X7+X8+X9+X10 +X11+X12+X13+X14+X15)・(X16+X17+X18+X19+X20+X21+X22+X23+X24+X25+X26)
此事故树的最小割集有165个,其组合分别是:
K1=X1 X16; K2=X2 X16; K3=X3 X16;
K4=X4 X16; K5=X5 X16; K6=X6 X16;
K7=X7 X16; K8=X8 X16; K9=X9 X16;
K10=X10 X16; K11=X11 X16; K12=X12 X16;
K13=X13 X16; K14=X14 X16; K15=X15 X16;
K16=X1 X17; K17=X2 X17; K18=X3 X17;
K19=X4 X17; K20=X5 X17; K21=X6 X17;
K22=X7 X17; K23=X8 X17; K24=X9 X17;
K25=X10 X17; K26=X11 X17; K27=X12 X17;
K28=X13 X17; K29=X14 X17; K30=X15 X17;
K31=X1 X18; K32=X2 X18; K33=X3 X18;
K34=X4 X18; K35=X5 X18; K36=X6 X18;
K37=X7 X18; K38=X8 X18; K39=X9 X18;
K40=X10 X18; K41=X11 X18; K42=X12 X18;
K43=X13 X18; K44=X14 X18; K45=X15 X18;
K46=X1 X19; K47=X2 X19; K48=X3 X19;
K49=X4 X19; K50=X5 X19; K51=X6 X19;
K52=X7 X19; K53=X8 X19; K54=X9 X19;
K55=X10 X19; K56=X11 X19; K57=X12 X19;
K58=X13 X19; K59=X14 X19; K60=X15 X19;
K61=X1 X20; K62=X2 X20; K63=X3 X20;
K64=X4 X20; K65=X5 X20; K66=X6 X20;
K67=X7 X20; K68=X8 X20; K69=X9 X20;
K70=X10 X20; K71=X11 X20; K72=X12 X20
K73=X13 X20; K74=X14 X20; K75=X15 X20;
K76=X1 X21; K77=X2 X21; K78=X3 X21;
K79=X4 X21; K80=X5 X21; K81=X6 X21;
K82=X7 X21; K83=X8 X21; K84=X9 X21;
K85=X10 X21; K86=X11 X21; K87=X12 X21;
K88=X13 X21; K89=X14 X21; K90=X15 X21;
K91=X1 X22; K92=X2 X22; K93=X3 X22;
K94=X4 X22; K95=X5 X22; K96=X6 X22;
K97=X7 X22; K98=X8 X22; K99=X9 X22;
K100=X10 X22; K101=X11 X22; K102=X12 X22;
K103=X13 X22; K104=X14 X22; K105=X15 X22;
K106=X1 X23; K107=X2 X23; K108=X3 X23;
K109=X4 X23; K110=X5 X23; K111=X6 X23;
K112=X7 X23; K113=X8 X23; K114=X9 X23;
K115=X10 X23; K116=X11 X23; K117=X12 X23;
K118=X13 X23; K119=X14 X23; K120=X15 X23;
K121=X1 X24; K122=X2 X24; K123=X3 X24;
K124=X4 X24; K125=X5 X24; K126=X6 X24;
K127=X7 X24; K128=X8 X24; K129=X9 X24;
K130=X10 X24; K131=X11 X24; K132=X12 X24;
K133=X13 X24; K134=X14 X24; K135=X15 X24;
K136=X1 X25; K137=X2 X25; K138=X3 X25;
K139=X4 X25; K140=X5 X25; K141=X6 X25;
K142=X7 X25; K143=X8 X25; K144=X9 X25;
K145=X10 X25; K146=X11 X25; K147=X12 X25;
K148=X13 X25; K149=X14 X25; K150=X15 X25;
K151=X1 X26; K152=X2 X26; K153=X3 X26;
K154=X4 X26; K155=X5 X26; K156=X6 X26;
K157=X7 X26; K158=X8 X26; K159=X9 X26;
K160=X10 X26; K161=X11 X26; K162=X12 X26;
K163=X13 X26; K164=X14 X26; K165=X15 X26。
2.3 计算最小径集
T′=M1′+M2′
=(X1′X2′X3′M3′M4′)+(X16′X17′X18′X19′M5′M6′)
=(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X14′X15′)+(X16′X17′X18′ X19′X20′X21′X22′X23′X24′X25′X26′)
此事故树的最小径集2个,其组合分别是:
P1=X4 X10 X1 X2 X3 X11 X12 X13 X14 X15 X5 X6 X7 X8 X9;
P2=X20 X23 X16 X17 X18 X19 X24 X25 X26 X21 X22。
2.4 结构重要度及排序
此事故树的结构重要度是:
I(1)=0.037037037037 I(2)=0.037037037037
I(3)=0.037037037037 I(4)=0.049382716049
I(5)=0.030864197531 I(6)=0.030864197531
I(7)=0.030864197531 I(8)=0.030864197531
I(9)=0.037037037037 I(10)=0.037037037037
I(11)=0.037037037037 I(12)=0.037037037037
I(13)=0.037037037037 I(14)=0.024691358025
I(15)=0.006172839506 I(16)=0.086419753086
I(17)=0.08024691358 I(18)=0.08024691358
I(19)=0.092592592593 I(20)=0.076388888889
I(21)=0.027777777778 I(22)=0.055555555556
I(23)=0.006172839506 I(24)=0.006172839506
I(25)=0.006172839506 I(26)=0.086419753086
结构重要度顺序为:
I(19)>I(16)=I(26)>I(17)=I(18)>I(20)>I(22)>I(4)>I(10)=I(1)=I(2)=I(3)=I(11)=I(12)=I(13)=I(9)>I(5)=I(6)=I(7)=I(8)>I(21)>I(14)>I(15)=I(23)=I(24)=I(25)
3 评价结果分析
从最小割集进行分析,最小割集越多,系统越危险,本事故树的最小割集有165个,煤尘爆炸伤亡事故的途径有165条,只要采取措施保证这165个最小割集的基本事件均不发生,煤尘爆炸事故就不会发生。
从最小径集进行分析,最小径集越多,系统越安全,该事故中最小径集有2个,即防止煤尘爆炸伤亡事故发生的途径有2条。应综合考虑结构重要度,制定防止煤尘爆炸安全技术措施,消除事故隐患,防止发生煤尘爆炸事故。
参考文献:
[1]田伟岗.煤矿安全评价系统的开发及效果分析[J].中国矿业,2010,19(12):18.
[2]钱敏,穆丹丹.煤矿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8,25(3):25.
[3]谢尚,孙建华等.事故树定量分析法在煤矿中的应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4(4):56.
篇4
论文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工作满意度:力资源管理
一、主观幸福感的提出
在心理学的幸福感研究领域中,主幸福感(简称SWB)主要是指个体依据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评价。SWB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体两个基本成分,前者是个体对生活总体量的认知评价,即在总体上对个人生活出满意判断的程度;后者是指个体生活的情感体验,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个方面。
在企业管理领域,员工主观幸福感对员工与企业关系产生深刻影响,进而响企业是否能持续成长壮大。本文着重析企业中员工低幸福感的原因,并试图索出一些提升员工主观幸福感的途径,企业在提高工作绩效的同时增进员工个人的主观幸福感,从而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我国员工幸福感现状
国内首份《中国“工作幸福指数”调查报告》表明,中国职场人士总体工作幸福状况不容乐观!调查显示,中国职场人士平均“工作幸福指数”仅为2.57(最高分,最低0分)。
1、女性的工作幸福指数要高于男性女性的指数为2.76,而男性仅为2.52。这可能是男性在工作中的压力较大,因而工作幸福指数较低。
2、教育程度越高,工作越幸福。从调查人群的教育程度来看,其教育程度与工作幸福状况成正比。“初中或以下’镦育程度的指数仅为2.45:而“硕士或以上”教育程度的则高达2.81。
3、医疗行业的员工工作最幸福。“医疗·卫生”行业员工的指数最高,为2.79; 而“运输·物流”行业的指数最低,仅为2.33。
4、工作年限越长,工作幸福感越强。职场新人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只要有事干就很幸福,指数高达2.72。而一年后,他们发现职场并不像他们想像的那样,指数也随之进入漫长的“蛰伏”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事业终于有所成就,指数也达到了巅峰2.85。
三、幸福感低原因分析
1、忽视非经济因素激励。增加财富是提高人们幸福水平的最有效手段,正是这种思维,导致企业普遍采用奖金、加薪等激励手段。但财富仅是能带来幸福的因素之一,人们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和绝对财富无关的因素。从提升员工幸福感的角度,雇主应有意识地去选择可能带给员工更好感觉的方式进行激励。如对非经济性因素的激励,它是中长期性的激励,可被归类为精神性的激励,即包括工作的挑战性、公平感、成就感、安全感、归属感、舒适的工作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2、职业倦怠的影响。职业倦怠用以描述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出现的一系列负面的心理症状,如长期的情感消耗、身体疲劳、工作绩效降低、对服务对象的不人道态度和工作成就感降低等。从员工角度来说,工作倦怠的表现正是对工作不满意的情绪释放,也就相应地反映出不幸福感:从企业角度讲,这更是一种没有实现人才使用最大化的体现。
四、提升员工主观幸福感的途径
企业管理者应从以下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入手,提升员工的主观幸福感:
1、重视员工的成长和发展。组织行为学认为,如果企业员工的成就感被满足的越多,工作本身就越能成为满足员工需求的手段,而不仅仅是为了谋求一份养家糊口的工资。如果组织忽视员工的心理需求,只将员工视为可以替代的生产工具,就会极大地影响员工的积极性,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缺乏主动进取精神等问题,甚至成为离职的主要原因。相反,当工作能够满足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愿望时,个体的工作不满意感就下降,员工也会体会到满足和幸福。
轮岗是一种有效提升员工能力的方法。员工岗位的轮换可以让员工学习更多的技能,消除倦怠感、发挥更多的能力,更多地实现自我价值。让优秀的员工及时得到晋升也是满足员工成就感的另一个重要手段,企业雇主应该特别注意建立通畅的内部晋升渠道,以提升现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通过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管理,企业可以了解内部员工的现状、需求、能力及日标,调和员工与存在于企业现实和未来的职业机会与挑战问的矛盾。
2、制定合理薪酬福利待遇。马斯洛需求层次论认为,当个人基本需求不能满足的时候,更高的需求满足也会受影响。企业雇主应注重从工资、福利和其他保障上让员工分享企业发展带来的物质收获,满足员工最基本的对物质的需求、对健康保障的需求、对职业稳定的需求。
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是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基础。企业的薪酬制度应该起到激励的作用,既要有市场竞争力,又要实现组织内部的公平,所以必须确定企业内部各岗位的相对价值。建立以业绩为主要考核指标的薪酬管理制度,坚持“多劳多得”原则。针对员工的不同情况提供可选择的薪酬内容,如住房补贴、通信补贴等。当员工的努力得到最大的薪酬同报时,他们才会觉得幸福。
篇5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瓦斯零超限、过程零隐患、现场零风险、安全零事故”理念,以严格安全监管执法为手段,以“打非治违”、隐患排查治理、煤矿瓦斯专项整治、防治水、防灭火工作为重点,全面治理重大隐患,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三基工作的意见》(陕政发[2013]10号)精神,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三基”工作,落实《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扎实开展“标准化建设年”活动,强力推进安全质量达标,全面完成全年煤矿安全生产目标任务,促进全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健康平稳发展。
二、重点内容
(一)认真落实《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对煤矿矿长严格进行《七条规定》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七条规定》内容入脑入心,并把七条规定纳入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日常培训、复训和必考内容之一,深入开展“保护矿工生命,矿长守规尽责”主题实践活动,确保《七条规定》落到实处。
(二)认真开展“打非治违”活动。把“打非治违”活动与隐患排查紧密结合、切实加强“打非治违”工作的组织领导。针对重点时期、重点区域,开展经常性“打非治违”和隐患排查活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依法建矿,从严管矿。
(三)深化煤矿瓦斯专项整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瓦斯治理与综合利用决策部署,夯实瓦斯防治工作基础,推进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以强化监管执法为手段,深入开展瓦斯专项整治。严格落实“先抽后采、以风定产、监测监控”的瓦斯治理方针,确保抽采达标。
(四)提高水灾、火灾等重大灾害防治水平。立足治大隐患、防大事故,组织《煤矿防治水规定》专题学习,加强水文地质基础工作,深入开展煤矿水害专项整治工作;淘汰明令淘汰设备和非阻燃电缆、皮带、风筒,完善机电设备的“三大保护”,杜绝失爆现象,加强防灭火基础工作。
(五)推进“六大系统”健全完善。加强对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全面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
(六)严格安全监管检查执法。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依法实施日常监管;组织安监、公安、国土、水利等部门开展季度安全大检查和特殊时期的安全专项大检查。
(七)加强煤矿基础管理工作。通过狠抓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积极开展“标准化建设年”活动,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使安全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督促煤矿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安全生产技术管理,配备专职技术负责人,加强安全生产现场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劳动用工安全培训管理。
(八)加强煤矿隐患排查管理。煤矿日常安全管理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要定期向县局报告备案,促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扎实开展。
(九)严格证照管理,确保证照合法有效。
(十)煤矿要按时每月和县局进行图纸交换(井上下对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
三、计划安排
每季度一次全面检查,每月两次以上专项安全检查。
(一)春节后复产验收。根据煤矿申请,按煤矿复产程序逐一检查验收。
(二)安全大检查。全年安排4次季度安全大检查及特殊时段安全检查。
(三)专项检查。计划开展瓦斯防治、防治水、防灭火、雨季“三防”、“六大系统”、《七条规定》贯彻落实、“打非治违”、“标准化建设年”等8个类别的专项执法检查。
(四)进一步推进煤矿企业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建设,扎实开展煤矿“标准化建设年”活动。4月底、7月底、9月底安排3次检查。
(五)5月底、8月底、11月底开展三次安全生产“三基”工作检查。
(五)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验收4次。对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达标评级办法》,每季度末对亭南煤矿进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考核验收。
(六)六月底开展一次以“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并对活动情况进行检查和总结。
(七)加强驻矿监督员管理,开展驻矿工作专项检查4次。驻矿监督员实行24小时驻矿,每月入井检查不得少于15次,并认真如实填写驻矿监管日志及各种执法文书。对所查出的隐患,在规定时限内督促煤矿落实整改。
篇6
关键词:煤矿 巷道 稳定性 评价指标
1 煤矿安全评价概述
1.1 安全评价的概念
安全评价也叫风险评价或者危险度评价,其英文为Safety Evaluation,简称SE,安全评价是指对系统中的潜在危险进行评估,从而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以保证系统的运行安全的系统方法。具体而言,安全评价要做三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对特定项目按照其运行环节或流程进行逐步排查,找出其中的潜在危险,并对这些潜在危险进行分析;其次,要根据分析的结果,对不同的潜在危险进行不同的评级,最好用数值做出定量化表示;最后,根据评级的结果对相应的潜在危险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对策和措施,以便保证该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目标顺利运行。对于煤炭生产企业而言,煤炭生产安全问题是企业运行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所以,对煤炭生产安全的各项子项目进行安全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1.2 我国煤炭生产企业安全评价的发展沿革
我国煤炭生产企业的安全评价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煤炭工业部就制订了《矿井通风质量标准及检查评定办法》以及《生产矿井质量标准化标准》,前者作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进行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检查时的安全标准被广泛应用,后者也作为煤炭行业的行业标准被认真执行。在1994年,相关部门对《生产矿井质量标准化标准》进行了修订,使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修订后的内容涵盖了开采、通风、运输、瓦斯以及掘进等五个方面,目前它仍然是我国煤炭企业使用最多的煤矿安全评价标准。目前,对于煤炭企业安全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煤矿安全的MIS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方面,对安全评价的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2 煤矿巷道稳定性评价指标设计方法
2.1 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
评价指标设计要坚持全面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原则,首先是全面性,影响煤矿巷道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在确定评价指标的考察范围时,要尽可能的把各个方面的影响指标都要考察在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最终选取的评价因素能够最大限度的代表整体情况,防止“一叶遮木”的情况出现;其次是系统性,系统性要求评价指标能够在全面性的基础上抓住影响煤矿巷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另外评价指标不仅要能够准确反映出因素与指标之间的关系,而且要能够反映出因素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够提高评价的可信度;最后是科学性,科学性要求评价指标要坚持科学、客观的原则,尽最大努力让评价指标反映客观实际和事物的本质。所设计的评价指标,能够量化的尽量量化,这样便于在数据采集时不出现信息传导时的信息失真,对于无法量化的指标,可以采用定性评价,并把评价结果等级化,这样才能使评价结果更为真实、有效。
2.2 煤矿巷道稳定性指标设计方法
评级指标设计的方法主要有综合法和分析法,综合法是“自下而上”的一种方法,综合法要求首先找出影响煤矿巷道稳定性的各项因素,然后对这些因素进行聚类整理,最后把聚类项目归纳为具体的指标。分析法则刚好相反,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方法,分析法要求首先把分析目标按照特定的大类划分为若干个子目标,然后再把子目标根据具体影响因素的不同分解成子子目标,最后把这些子子目标再用指标具体的表达出来。煤矿巷道是一个复杂的生产系统,巷道的稳定性不仅与环境有关,还和人与机械关系密切,所以,巷道的潜在危险可以说是环境、人和机械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采用分析法更有利于评价指标的设计。
3 煤矿巷道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本文采用分析法,首先把煤矿巷道稳定性指标分解为三个大类:地质条件指标、支护指标以及施工指标,然后再进行进一步细化,最终形成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3.1 地质条件指标
地质条件指标具体包括岩体结构、围岩岩性以及地下水影响三个指标。①岩体结构指标:该指标主要对煤矿巷道围岩的分布情况进行评价,对于层状结构的岩石而言,其层理面构成了一个潜在的分离面(称为弱面),弱面在触发因素下容易发生冒顶。由于薄层状围岩岩层具有强度小、层理面间距小的特点,所以其更容易冒顶,对于强度大且岩层厚度大的围岩而言,则会更加稳定。另外,岩层的节理裂隙也直接影响着顶板的稳定程度。②围岩岩性指标:该指标主要对围岩本身的固有性质进行评价。围岩的力学性质是影响煤矿巷道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围岩的力学性质与围岩的岩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低强度的围岩岩石(比如大多数的粘土岩)而言,其对煤矿巷道的自撑能力较小,当媒体开采出来以后,这些围岩岩石就无法进行自撑,往往会出现顶板冒落等现象。③地下水影响指标:该指标主要对周围地下水的情况进行评价,地下水对围岩岩体的强度影响很大,在地下水的侵蚀下,围岩岩体的强度会大大降低。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地下水具有潮解作用,会让岩石缓慢的小块掉落,这种损害最终会导致顶部的冒落;第二,地下水会使岩石裂隙之间的摩擦系数下降,促进了裂隙进一步变形;第三,地下水的水楔作用会让岩石裂隙内产生张力作用,增大岩石裂隙;第四,地下水还可以导致岩石的体积膨胀,最终促使也是崩解。
3.2 支护指标
支护指标具体包括支护方式、支护参数以及支付材料三个指标,①支护方式指标:该指标主要对支付方式选择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支护方式多种多种多样,根据支付材料的不同可分为锚杆支护、金属支架支护、木支护、混凝土或喷射混凝土支护等,支付方式的选择并不是强度越高越好,一般而言,支护强度越高,所需要的支护成本就越高,会造成资金和材料的浪费。所以,提供的支护强度要与维持巷道稳定所需要的强度相匹配,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有效性。②支护参数指标:该指标主要评价实际支护参数是否能够满足理论支护强度的需要,比如,对于采用锚杆支护而言,锚杆支护的参数就包括支护密度、锚杆长度以及直径等。③支护材料指标:该指标对煤矿巷道支护材料进行评价,支护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支护质量,比如对于锚杆支护而言,支护所用的混凝土是否达标就非常重要,好的混凝土可以提高巷道的稳定性。
3.3 施工指标
施工指标具体包括施工方法指标、施工工艺指标以及顶板面积指标,①施工方法指标:主要对掘进巷道时采用的方法进行评价。巷道掘进一般采用掘进机掘进或者炮采掘进,一般情况下,采用后者比前者对巷道的破坏程度小。②施工工艺指标:该指标对施工步骤以及参数安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其主要考察是否符合安全技术规程、掘进进尺参数是否合理等内容。③顶板面积指标:该指标主要评价巷道连接和交叉处的顶板面积,这两处的顶板最容易造成破坏,顶板面积越大,其被破坏的可能性就越高,所以,要尽可能的缩小这两处的顶板面积,或者重点对其加强支护,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巷道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郭相参.煤矿锚杆支护巷道顶板稳定性的监测方法.《煤矿支护》.2009年第3期.
篇7
导读:各科队充分利用班前会、政治学习日等时间,组织职工学习传达集团公司的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及考核评级办法》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并为职工发放了安全知识笔记本;提高了广大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我矿在6月份按照集羊二矿发()第40号文件安排,开展了以“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活动。这项活动达到了集团公司、指挥部及矿制订的目标,在活动期间我矿共完成生产原煤66563吨,掘进进尺588米,全矿井上、下消灭了轻伤以上人身事故及重大非伤亡事故,实现了安全生产。现将这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监督检查,实现了群防群治。
生产指挥中心为了配合这次活动的顺利进行,加强安监队伍的自身建设教育加强了工作作风和劳动纪律整顿,严格要求他们执行班前、班中、和班后三汇报制度,加大考核力度,月末从安全管理、职责履行、劳动纪律、反“三违”、政治学习等方面对安监员进行严格的考核兑现;坚持开展周二安全质量文明生产大检查;继续发挥了群监网、青监岗和安全小分队的监督检查及家协的帮教作用,安全小分队不定时的活动在井上、下各场所,活动期间共查岗14次,牢筑了安全生产的第二道防线。
二、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
按照活动安排,要求在5月30日晚上,有各区队的队长、书记、工会主席组织本队的职工收看集团公司领导发表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动员讲话,了解“安全生产月”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激励广大的干部、职工、家属参与活动,形成了矿区职工、家属全员活动的良好局面。
6月3日下午,由矿党群部、人力资源在矿活动中心门口开展了 “安全生产月”活动动员大会、党委书记姬宝君、生产矿长高波分别做了动员讲话,同时举行了“安全生产月”活动万人签字活动、安全技能知识竞赛,营造了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
6月13日,羊场湾二矿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在调度室门口悬挂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主题横幅及安全宣传展报、挂图、标语,依次排列着矿井五大专业及法律、法规六个安全生产咨询台,下午3时40分,安监矿长杜耀华发表了题为《以人为本,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月”活动,推动我矿安全生产稳步发展》的讲话,安全咨询台进行了安全生产知识及与安全生产有关咨询解答400多条,播放安全宣传光盘4盘次,同时举行了安全知识竟答、安全文艺节目演出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矿办公区、生活区进行了张挂安全生产的横幅、挂图及标语、展设安全宣传栏活动。
6月21日,在矿工业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集团公司安全牌板展览活动,全矿参观展览的人数达691人。其中,干部38人(含矿级领导6人),职工587人,家协66人,同时由工会和安监处工作人员对牌板进行了认真的讲解,大力宣传了“煤业航母”成立1年多来的兴旺强大和美好前景。
活动期间,各科队充分利用班前会、政治学习日等时间,组织职工学习传达集团公司的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及考核评级办法》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并为职工发放了安全知识笔记本;提高了广大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活动期间,矿党群工作部及个科队组织职工参加了“我与安全生产”为主题的有奖征文活动,全矿撰写论文26篇,其中有8篇被矿评为优秀论文,有3篇论文上交能源报社进行发表并参加评选。
活动期间,职教科认真开展现场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并把安全教育培训从课堂走向现场,将“日清日安,日学日高,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学习培训”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纠正了不规范的操作行为,提高了操作技能及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意识。各职能科室、区队认真开展了以查隐患、堵漏洞、反“三违”为主的安全质量大检查及自查、自改活动,加大了现场安全隐患的整改力度,加强现场工程质量和生产工序管理,实现了安全生产。
篇8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强化“一切违章都可以杜绝、一切隐患都可以排除、一切事故都可以避免”监管理念,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提升年”活动,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以预防事故、减少职业危害和保障职工健康为目标,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基层基础建设、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文化建设为抓手,以提高科技装备水平为支撑,狠抓“三项制度”和问题整改“五步工作法”落实,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依法推进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
2.工作目标:全局不突破市煤炭局和市政府安委会下达的控制指标。煤矿、石膏矿死亡指标为零,重伤事故控制在一次2人之内。
7处煤矿全部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省一级标准、“双基”建设省级先进单位、调度质量标准化一级矿井、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达标矿井,安全程度评估4处矿井达到A级。2处石膏矿质量标准化矿井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二、提高办矿标准,依法推动安全管理上水平
3.严格依法办矿。各企业必须依法申请领取相关证照,做到证照齐全;依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健全完善严格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坚持不安全不生产;加强对生产现场监督检查,严格查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以及国务院446号令规定的其他行为;加强劳动定员和生产计划管理,杜绝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行为;加强生产现场管理,保证安全责任、规程措施落实进头面;坚决杜绝煤矿井下采掘工程外包行为。
4.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若干意见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鲁政办发〔2011〕46号)和《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要求,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兼并重组方案,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3处核定能力30—60万吨/年的煤矿,要采取并购、联合重组等方式参与兼并重组,2处核定能力18万吨/年的小煤矿要积极运作参与兼并重组,通过实施机械化改造提升能力。
5.严格安全开采管理。加强对建下开采、受水威胁区域开采、极薄煤层开采、边角煤柱回收、复采等安全技术措施、设计的审查把关,未经上级部门许可,严禁私自开采。加强对煤层开采上、下限管理,提高上限或超下限开采必须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经上级部门批复后,方可进行试采。加强对煤炭生产许可证动态管理,对变更、延续事项,严格落实资料审查和井上下现场核查。对违反《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
三、强基固本,夯实安全生产根基
6.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和“双基”建设活动。煤矿要严格执行《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省煤矿安全生产“双基”建设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和《省煤矿安全生产调度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煤矿安全质量管理整体水平。石膏矿要按照国家、省市相关行业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的有关部署和要求,开展质量标准化的创建工作。企业实行旬检查、月验收制度,市煤炭局每季度全面检查验收。实施质量标准化常态化、实时化管理,形成动态考核验收机制,继续推动精品工程创建活动,实现安全质量标准化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由点面达标向全面达标、由检查型达标向制度型达标转变。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质量标准化标准,改进考核验收办法,创新达标方式和手段,逐步建立本质安全型企业。
7.加强区队班组建设。认真落实省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煤矿班组建设的意见》,完善班组建设长效机制。严格按照《省煤矿班组长任职资格管理规定(试行)》,规范班组长选聘工作。认真开展金牌、优秀班组及班组长评选活动,加大班组建设典型经验的推广力度。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推进区队班组自主抓安全培训、自主抓现场管理、自主查处隐患和“三违”,提高区队班组自主管理能力。全面落实班组长的权利和义务,强化安全绩效考核,研究采取提高生产一线经济收入的政策措施,真正让区队班组人员能够安心本职工作,充分发挥作用。
8.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和《关于加强全省煤矿职业健康工作的意见》(鲁煤安管〔2011〕66号),以防治煤矿尘肺病为重点,严格落实企业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煤矿职业危害申报、职业卫生“三同时”、技术服务等规章制度,认真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组织开展煤矿职业危害专项检查,研究采取防治井下粉尘、有害气体、高温、噪声等危害的有效措施,积极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全面提升煤矿、石膏矿企业职业健康水平。
9.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煤矿、石膏矿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安全文化建设年度规划要与安全生产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大力加强以培养职工安全习惯为重点的安全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警示教育活动,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把安全发展理念真正落实到工区、班组和职工中,推动安全工作向纵深发展。
10.严格执行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煤矿按照《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安全监督检查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3号)、《煤矿领导带班下井监察办法》(鲁煤安监字〔2010〕180号)的要求,石膏矿按照《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及监督检查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4号)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主要负责人(包括实际控制人)和领导班子成员带班下井制度,明确每月带班下井的次数、在井下工作时间、下井带班的任务和职责权限、以及考核奖惩办法等,切实加强生产过程管理的领导责任。
四、加强技术管理,提高灾害防治水平
11.加强“一通三防”管理。认真贯彻执行《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暂行办法》、《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十条禁令”》,扎实推进瓦斯专项整治;要狠抓系统优化调整和系统管理,严格“一通三防”各项技术措施落实,进一步推动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要强化井下火工品和放炮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石膏矿要严格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切实加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安全管理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1〕176号)文件要求,完善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和通风检测系统。
12.强化防治水管理。严格落实《煤矿防治水规定》和《强化煤矿防治水管理十项特别规定》,建立健全防治水机构,配足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和探放水专业队伍,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原则,全面落实“防、堵、疏、排、截”综合措施。加强水害防治基础工作,加大水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装备。着重加强老空水、底板承压水的水害分析排查,受老空积水威胁的煤矿要做好采空区积水的超前探测和防治;受承压水开采威胁矿井要严格落实探查、分析、治理、安全评价等综合治理措施,实施帷幕注浆、疏水降压和底板隔水层加固等工程,确保治理后达到安全开采条件后组织生产。
13.加强机电运输安全管理。煤矿要进一步落实《省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和《市煤矿用设备管理特别规定》,抓好各类机电运输设备保护系统、供电系统“三大保护”及井下各类传感器的使用、管理与维护,集中搞好矿井停产检修,确保系统运行可靠。石膏矿围绕矿井供电、提升、排水、通风、采掘等设备,研究建立完善的矿井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制度。
14.严格执行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必须建立完善机电运输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健全矿井机电运输装备、材料等物资的采购供应管理、入井检验、安装验收、巡回检查、定期检测检验、维护保养、检修以及报废淘汰等工作制度。严格购进设备招投标管理,严格安全准入,购进的设备必须具有产品合格证,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设备必须具有生产许可证,防爆设备必须有防爆合格证,列入《执行安全标志管理的煤矿矿用产品目录》的设备必须具有矿用产品煤安标志。防爆电气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入井合格证后方准入井。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设备。要完善设备管理台账和技术资料档案,加强设备维修检查和运行状况动态管理,各类设备完好率要达到95%以上。
15.强化顶板管理。煤矿企业要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根据所采煤层顶底板岩性和矿压显现情况,制定采掘工程支护设计方案,确定相应的支护方式和支护参数;条件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进行调整。孤岛、构造应力区、集中应力区开采和回收煤柱时,必须制定防治冲击地压的安全措施。开采坚硬顶板煤层,采后顶板不垮落、悬顶面积超规定时,必须采取强制放顶措施。必须坚持一工程一规程一措施,采掘作业、巷道维修必须编制作业规程,遇有过老巷、煤柱、地质构造破碎带等特殊情况时,要及时补充安全技术措施,并按规定审批,组织作业人员学习贯彻后,方可组织实施。煤矿要积极推广顶板动态监测监控,落实防冒顶措施。加强顶板动态管理,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禁空顶作业。石膏矿要严格按照设计施工,留足膏柱、岩柱,确保顶板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16.加强技术基础管理。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填绘真实可靠的井上下对照图和采掘工程平面图等,定期向市煤炭局报送相关图纸。健全地质、测量、水文、储量等基础台账,全面真实反映矿井开采历史实况。对弄虚作假、图纸资料不实的,实施停产整顿,并追究主要负责人和总工程师的责任。各矿井要加强对设计、采掘作业规程的编制、审批、贯彻和实施管理,现场条件发生变化时,及时修改补充。
五、实施科技兴安,提升矿井装备水平
17.足额提取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煤矿要按照《关于印发企业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及市煤炭局《关于调整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标准的通知》(肥煤字〔2011〕11号)的规定,每吨原煤提取25元,每吨石膏提取4元。各企业要制定年度安全费用使用计划,并纳入企业全面预算,安全费用要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年度结余资金允许结转下年度使用。安全费用必须专项用于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应急救援器材装备、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事故隐患评估整改和监控、安全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等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投入。对不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的企业,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18.提升矿井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完成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第一、二、三批淘汰目录中设备淘汰任务,更新改造井上井下老、旧、杂设备,加快装备升级和技术改造步伐,加强矿井采掘机械化、监控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数字矿山建设。大力发展矿井采掘机械化水平,核定生产能力30万吨/年以下小煤矿要积极使用高档普采、综采综掘工艺,提高矿井生产能力。力争全市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90%、掘进运输机械化达100%;石膏矿机械化装载率达到100%。加强矿井监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改造,逐步实现矿井井下人员、设备、生产作业环境以及供电、排水、提升、运输、提风、压风、采煤工作面等主要安全生产环节信息的远程监测监控,重要机电硐室、主要带式输送机和泵房等可视可控,建立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安全保障程度。
19.完善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按照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范,进一步完善煤矿井下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和紧急避险系统,2013年6月底前全面建设完成。严格“六大系统”竣工验收标准,严格验收程序和责任,按照《省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验收标准及评分办法(试行)》,组织专家对每个系统、每项工程逐一进行评分验收,坚持“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保证“六大系统”建设质量,发挥应有功能。加强对“六大系统”的日常监管和维护,明确管理部门及职责,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保证系统实时正常运转。石膏矿要加快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步伐,确保2013年6月底前完成“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六、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全员素质
20.加强从业人员任职资格管理。以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煤矿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意见》、《市煤矿生产技术基础管理办法》为抓手,严格执行煤矿、石膏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班组长、特种作业等岗位人员准入资格制度。煤矿建立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必须配备通防、机电、防治水专业专职副总工程师及部门负责人,采、掘、机、运、通、地测、安监等单位必须配备专职技术人员。地下开采非煤矿山企业至少配备中级以上职称、本科以上文化水平且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采矿、地测、机电专业技术人员各1名。所有井下作业人员必须先培训、后上岗。矿山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经省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统一考核发证。
21.切实强化职工安全培训。要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号)、《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0号)和《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安委〔2012〕10号)的要求,继续抓好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严格执行“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企业职工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师傅带徒弟制度及其他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加强从业人员任职资格管理。
七、加强风险预控,实现危险源可控受控
22.严格落实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煤矿要根据《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AQ/T1093—2011),每月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分析。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人的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强化风险监测监控、预报预警,落实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突出煤矿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和机电提升运输“六大灾害”和石膏矿采空区、H2S的防治,严格执行“班组日查、工区周查、企业月查、市局季度分析”制度,从严从细排查安全隐患,做到不留死角;对排查出的隐患,实行分级管理,挂牌督办,严格执行安全隐患治理措施、责任、资金、期限、应急预案和监控措施“六落实”,确保隐患问题整改到位。严格重大危险源的监控与管理。重大危险源要报市煤炭局备案,并实行公开预警制度,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严格执行日常检查、定期检测检验规定,做到电子实时监控(实时在线监控)。
23.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根据煤矿、石膏矿安全季节性特点,结合“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提升年”四次集中行动,制定具体方案,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一季度围绕“两节”、“两会”的安全生产,进行专题部署;二季度进行汛期前水害排查治理和应急救援演练;三季度重点围绕“雨季三防”工作,保障矿井安全度汛;四季度开展打非治违工作,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确保全年安全目标的实现。对整治中发现问题,按照问题整改“五步工作法”的要求,快速消除事故隐患,防止隐患异地再次发生。对整治中发现的重大隐患且安全措施不落实的,坚决责令停产整顿。
八、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4.健全完善预报预警预防机制。建立完善企业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加强与气象、防汛、矿山救护等部门联系,签订预报、预警、救援协议。落实好“调度员10项应急处置权”和“三分钟通知到井下所有人员”规定,严格执行大雨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规定,以及停产撤人情况的逐级上报制度。加强兼职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装备建设,强化应急物资和紧急运输能力储备,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25.强化应急处置联动机制。要不断修订完善矿井各类应急预案,每年至少要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其中一次须在5月底前完成。要加强相邻矿井区域联防,定期交换作业图纸,及时互通生产情况,建立完善预警信息快速传递和共享机制,一旦矿井发生险情,必须立即告知周边所有相关矿井。企业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时,要按照预案规定,立即组织停产撤人。
九、强化安全监管,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26.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各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与技术标准,依法依规加强安全生产,加大安全投入,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加强班组安全建设,保持安全设备设施完好有效。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要切实承担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带头执行现场带班制度,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依法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制度和责任体系,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实施目标到人、问题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据《省煤矿矿长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考核办法》,每半年对煤矿矿长进行考核评定,对煤矿矿长及所在煤矿实施兑现奖惩。
27.严格落实政府监管责任。继续完善安全风险抵押、安全考核和安全奖惩,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目标考核,落实安全生产问责制、“一票否决”制、安全生产事故约谈制。推行安全诚信管理,加强信用监督,实施失信惩戒。加大对事故企业的责任追究和处罚力度,由以事故推动管理,转变到以处罚推动管理,进而转变到以问题推动管理,靠严格监管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28.狠抓“打非治违”。非法违法生产性质恶劣、危害严重,要把“打非治违”工作贯穿安全监管工作的全过程,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发现一处打击一处。要严罚重管,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单位和责任人一律按规定上限予以处罚。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规范,把“打非治违”工作纳入常态化、制度化轨道。
29.规范执法行为。要进一步贯彻落实《行政处罚法》,增强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的法制观念,严格依照《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认真开展行政执法。要按照“严标准、依程序、重细节、求闭合”的原则,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健全完善规范化、程序化的执法工作制度,明确监管执法工作流程,规定案件办理各环节的运行时限、办理要求和责任人,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科学执法、廉洁执法,不断提高煤矿安全监管执法工作水平和效能。
篇9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化年”活动,深化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大力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强化风险预控和安全应急管理;坚持依法依规生产经营,加强安全监管与执法检查,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综合评估、安全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巩固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的大好局面,为实现全市煤炭工业又快又好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奋斗目标
1.安全生产控制目标: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省、市下达指标以内,有效控制零星事故,杜绝两人以上事故,力争实现安全年。
2.原煤生产控制目标:全市煤矿严格按核定生产能力组织生产,原煤产量控制在397万吨以内。
3.“三项”建设目标:官桥、井亭煤矿达到二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和市级“双基”建设矿井,其他矿井达到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和省级“双基”建设先进矿井,煤矿保持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综合评估达到A级,其他矿井安全评估达到B级;煤矿继续保持现代化矿井成果,、煤矿实现机械化采煤,其他矿井实现掘进机械化运输。
4.职业化队伍建设目标:煤矿建成职业化队伍示范矿井。
三、工作思路
总体围绕“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即:实现一个目标:实现全年安全生产。落实两个责任:局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搞好三项建设:“双基”、安全质量标准化、现代化矿井建设。突出四项重点:技术管理、现场管理、安监队伍建设、职业化水平提升。抓好五个关键:领导干部配置及任职资格、矿领导下井带班值班、区队班组建设、安全生产管理综合评估、矿井可持续发展。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安全监督管理,落实矿井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1.严格依法组织生产。加强对生产现场监督检查,保证安全责任落实进头面,从严查处“三超”、“三违”及超层越界盗采等非法违法生产行为。加强煤炭生产许可证动态管理,严禁无证开采、生产许可证过期失效等非法行为。
2.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下井带班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主要负责人(包括实际控制人)和领导班子成员下井带班制度,加大监督考核力度,对每月下井带班的次数、在井下工作时间、下井带班的任务和职责权限、以及考核奖惩办法等认真督查。
3.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会议。深入分析研究安全生产形势,着力解决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找准工作重点,强化预防安全事故各项保障措施落实,严防各类事故发生。
4.实行安全生产管理综合评估。修订完善综合评估标准,坚持严格、严肃、公平、公正考核,将考核结果在全系统通报,并上报上级领导和部门,根据考核结果挂牌管理,并作为年终评先树优的依据。
5.强化安全目标管理。完善安全生产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继续完善安全奖励基金和安全责任保证金制度,全面落实安全目标考核办法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形成“月度考核量化,季度评比总结”的安全考核机制,实行考核结果与年薪挂钩,对成绩突出的表彰奖励,凡完不成安全控制指标的,坚持“一票否决”,取消一切“评先树优”资格。
6.加强煤矿安全监管执法和技术指导。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大安全执法检查的频度、广度和力度,严厉查处所属煤矿的非法违法生产行为。特别是在春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期间,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矿井拉网式检查力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加大技术指导力度,对煤矿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技术难题,引入专家支持机制,组织专家力量进行技术论证和现场会诊,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技术服务到位。
7.严格责任追究。严肃事故报告制度,严禁隐瞒、谎报、延报、拒报。对于思想不重视、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疏于防范、疏于管理、疏于监督等失职渎职行为,安全生产状况持续被动、重大隐患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理的煤矿主要负责人和驻矿安全稽查站长实施约谈和问责,并给予罚款、暂扣资格证书等行政处罚;对于出现安全生产重大隐患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将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从严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8.加强社会监督。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的作用,依法维护和落实煤矿职工对安全生产的参与权与监督权,鼓励职工监督举报各类安全隐患,对举报者予以奖励。要进一步畅通安全生产的社会监督渠道,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接受人民群众的公开监督。
(二)加强技术基础管理,落实矿井安全生产技术责任
9.健全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总工程师对“一通三防”、防治水和冲击地压防治等技术工作全面负责。集团公司、各煤矿要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配齐各级技术管理人员,各类煤矿工程技术人员占企业生产定员总数均不少于5%。集团公司对技术管理部门负责人、各矿总工程师的任命,要征得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的同意;煤矿企业对总工程师等副职的任命,要征求上一级煤炭管理部门的意见。
10.严格落实总工程师的技术决策和指挥权。矿井的开拓方案,采掘部局,生产系统调整,技术规范、标准、措施的制定,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等主要技术问题由总工程师负责决策,总工程师做出的决策,其他副职不得否定。对重大技术问题要按规定经主要负责人审定或上级管理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凡涉及“三下”开采等特殊开采,要严格按有关规定履行报批手续,组织技术“会诊”,经批准同意后方可组织生产。要坚持优化矿井开拓布局,合理集中生产,减少工作面数量,提高工作面单产单进水平。
11.加强安全生产专业技术服务管理。矿井不能独立完成或必须委托的技术管理工作,如:安全生产评价、宣传教育、安全培训、检测检验等,必须委托具有依法取得相关资质的机构完成。
(三)加强安全基础管理,不断提升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
12.加强区队班组建设。以提高班组长素质,建立科学高效班组管理制度推进班组建设工作,提高班组长待遇,赋予班组长必要权利,最大限度的调动班组长管理的积极性,积极做好金牌班组及班组长、优秀班组及班组长的评选表彰等工作,切实提升区队班组管理水平。、要总结全国金牌班组和全省优秀班组的经验,在全系统进行推广,通过典型引路的方式推动区队班组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13.严格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立足于“查大系统、治大隐患、防大事故”,突出“一通三防”、防治水和冲击地压三个重点,以及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隐患点等,充分发挥专家技术人才作用,从严从深从细排查安全隐患,做到不留死角。坚持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实行挂牌督办(A、B级市局挂牌督办,要专人负责定期报市局备案,C级矿长挂牌督办),严格执行安全隐患治理措施、责任、资金、期限、应急预案和监控“六落实”。
14.建立以安全生产专业人员为主导的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并上报备案。积极调研实施安全隐患信息管理软件,建立隐患管理数据库,确保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到位。
15.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要严格执行《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和《省煤矿安全生产调度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为载体,深入开展达标创建活动,全面提升煤矿井上下安全质量管理和调度质量管理水平。此项工作作为全年的工作重点,局将进行季度考核验收。凡考核不达标的煤矿,当年煤炭生产许可证年检不合格;考核为三级的矿井,当年煤炭生产许可证年检定为基本合格;经整顿逾期仍未达标的,依法予以关闭。
(四)加大安全科技投入,提升矿井技术装备水平
16.加强煤矿开采装备建设。重点推进采煤、掘进、运输装备的技术改造与技术提升,坚持“能上综采上综采、不能上综采上普采、严格控制炮采”的原则,努力提高煤炭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减人提效保安。中型矿井要在大力提高装备现代化水平基础上,重点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主要生产系统的可视、可控和无人值守,提高系统自动化、监控化水平。小煤矿要在提高正规办矿水平基础上,以提高采掘机械化水平为重点,加大系统装备升级改造力度,提高煤炭生产集中度和技术装备水平。严格控制炮采,凡是有条件采用机械化开采的,要坚决采用机械化开采。小型煤矿杜绝掘进人力推车,积极推广掘进装载运输机械化(扒皮机)。要大力加强采掘机械装备的综合管理水平,使装备与管理同步提升。
17.强化煤矿“六大系统”管理。制定煤矿已装备的“五大系统”年度完善升级计划,完善相关制度,加强日常管理,确保“五大系统”正常稳定工作。积极调研并装备紧急避险系统。开采3层煤、存在自燃发火危险、受水害威胁的矿井(八一、井亭),2012年6月底前必须完成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2012年底前必须完成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其他矿井到2013年6月底前完成紧急避险系统建设。
18.坚持加大安全投入。按照上级文件规定,据实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和维简费。制定安全费用、维简费提取和使用计划,专款用于安全技术措施和隐患治理。各单位要加强对煤炭安全费用、维简费提取和使用情况的检查,建立完善煤炭安全费用、维简费和科研费用提取使用情况年度报告制度。
19.坚决淘汰禁用和落后技术装备。按照国家规定,强制淘汰国家明令禁用设备和超过使用年限的老旧杂设备。把好设备进入关和维修关,保证按标准要求使用和维修设备,坚决杜绝伪劣机电产品、无煤安标志产品、非防爆产品。
20.严格执行煤矿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要健全完善矿井设备采购供应管理、入井检验、安装交接验收、巡回检查、定期检测检验、维护保养、检修以及报废淘汰等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尤其加强对架空乘人装置的管理。完善设备管理台账和技术资料档案,加强设备维修检查和运行状况动态管理,各类设备完好率要达到95%及以上。凡发现设备安全管理不到位,检查、维护、更新不及时的,要立即责令整改。
(五)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矿井安全生产应急处置能力
2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监测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积极学习借鉴岱庄煤矿风险预控管理法,制定出一套适合矿井自身需要的危险源辨识方案,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或事故征兆要立即预警信息,落实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
22.健全完善预报预警预防机制。加强与气象、防汛等部门联系,签订预报、预警协议,健全防范自然灾害预报预警预防处置机制。突出抓好“调度员10项应急处置权”和“三分钟通知到井下所有人员”落实,严格执行大雨暴雨和易威胁矿井安全生产(如暴风、强雷电等)等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规定,以及停产撤人情况的逐级上报制度。凡该停产撤人而没有停产撤人或因撤离不及时导致人身伤亡事故的,从严从重追究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23.强化应急处置联动机制。不断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并按规定做好评审备案,局将在5月底之前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各矿每年至少要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其中一次须在5月底前完成。重点加强东西部相邻矿井区域联防,定期交换作业图纸,及时互通生产情况,建立完善预警信息快速传递和共享机制。不断充实八一、两个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的物资储备,充分发挥其应急救援作用。
24.加强监测监控系统联网管理。生产矿井要不断对监测监控系统进行升级和改造,各煤炭企业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强监测监控系统运行管理,各煤矿要把调度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确保系统正常运行,提高矿井保障能力。
25.建立完善全市煤矿矿情及应急管理基础信息库。组织编制《全市煤矿矿情及应急管理基础信息库》,建立全市煤矿基本矿情、应急管理、矿井图纸等档案库,分级管理,定期更新,为紧急情况下应急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着力加强对灾害威胁严重矿井的重点监控,切实提高煤矿生产安全应急管理水平。
(六)严格职业资格准入,推进矿井职业化队伍建设
26.严格从业人员资格准入管理。各煤矿要严格执行上级各部门关于从业人员准入制度的有关规定。对于已上岗达不到资质要求的,要制定计划,采取措施,抓紧整改,凡新任命的矿长、总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的副矿长、副总工程师、科区长、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达到任职资格。要采取自学、脱产学习、集中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上述人员的资质水平,确保任职资格符合有关规定。
27.充分发挥煤矿专业人才作用。加快煤矿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生产一线急需技能型人才培养。完善激励考核办法,建立“首席技师”制度,设立“科技创新专项奖励基金”,开展评选“革新创意能手”活动等,培养一批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难题的创新团队。进一步提高采矿、地质、通防、机电、矿建、特殊工种、技术工种等关键人员待遇,形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性机制。要通过“派出去、请进来”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方式,培养煤炭系统高级经营管理人员、业务骨干和国际化复合型人才,逐步形成煤炭企业人才培养和管理用人的长效机制。
28.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认真总结矿井安全管理和企业管理经验,精心提炼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安全文化、企业管理理念、企业美好愿景和未来发展蓝图,通过企业电视、报纸、网站、板报等安全专栏,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弘扬培育企业文化,使之成为引领企业发展的职业精神。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及时宣传推广企业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深入开展安全诚信企业建设活动,把安全发展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个企业、职工和岗位中,推动安全工作纵深发展。
29.加强队伍的职业保障。要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从制度上维护职工的权力、地位,确保队伍的稳定性。要依法规范劳动用工管理,优先录用受过相应职业教育的人员,按照劳动合同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改革创新用人和分配机制,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使职工享受到企业发展的成果。强化工会群监协管作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职业安全健康体系,如实申报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情况,研究采取防治井下粉尘、有害气体、高温、噪声等危害的有效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
(七)强化安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30.加强管理,夯实三级培训体系。按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抓培训的工作要求,继续完善局(培训中心)、煤矿、区队班组三级培训体系。各煤矿要建全培训机构,完善培训网络,保证培训投入,认真实施年度培训计划,保证参培率和持证上岗率。区队班组要按照有关要求,抓好日常培训,利用班前会每日学一题、每周分析一案例、每月一考等多种形式,组织职工坚持日常学习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1.突出实训,强化职工技能培训。按照各级关于培训工作的要求,今年重点在强化职工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上下功夫,学员经安培机构培训合格回矿后在煤矿实训基地进一步实践、巩固和提高,各煤矿要建立至少能满足2个工种实践操作的教学实训基地,可以利用机修厂和井下废弃巷道建立。
32.跟踪问效,加大抽考工作力度。继续坚持“半年抽考”、“年度总考”考试制度。鼓励煤矿三项岗位人员和一般从业人员加强日常培训,实现“要我学习”向“我要学习”的转变,营造浓厚的自觉学习氛围。
33.强化执法,确保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加大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及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教育和培训活动的记录、档案,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持证上岗情况执法检查力度,凡未经培训即下井作业、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管理干部漏培的,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对于不按要求整改的矿井,坚决停产整顿。
34.抓好短训,培养煤矿急需人才。充分发挥煤炭大讲堂的作用,根据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实际,适时举办煤矿急需课程培训班。2013年计划举办调度监测监控培训班、采区设计培训班、图纸绘制培训班、验收员培训班、应急预案编制培训班等,加速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八)以煤为主多元发展,积极探索矿井可持续发展之路
35.转方式、调结构,拉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煤化工、煤建材、煤机制造、港口、铁路物流业、生态旅游等产业。改变粗放式管理,引导矿井向生产、经营并重观念转变,改善煤质,提高煤炭附加值。充分利用京杭运河航运优势,以港为平台,兼并整合已有航运资源,打造沿运河经济带。实现洗选、仓储、配煤、运输物流、服务一条龙产业链,激发煤炭市场活力。
36.发展循环经济。按照“产业循环组合、产品循环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的原则,制定达标标准和考核办法,综合开发利用煤矸石、矿井水、煤泥、粉煤灰等与煤共伴生资源和煤矿废弃物,实现煤矿固体、气体、液体废弃物零排放。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力争做到生产加工量与废弃资源利用量基本平衡。
篇10
1.1指标数据的采集与标准化采集矿山安全生产和运营情况的原始数据,设原始数据矩阵1.2指标的信息熵值计算设评价指标j的信息熵值j=1
1.3建立专家组指标评判矩阵依据实际评级情况建立评估分级,构建评估分类序数K=(1,2,…,k),其相应的评价等级得分记为S=(S1,S2,…,Sk),其中k表示评估等级的个数。同时,根据评价内容的专业性组建专家组,对指标分级的隶属程度进行综合评价。s=1
1.4基于熵权的综合评价结果评价对象i的综合模糊评判矩阵
2矿山安全运营评价的实证研究———任家庄煤矿
安全运营评价应用本文以文献[7]任家庄煤矿的安全经营状况为研究应用案例,文献[7]中结合任家庄煤矿具体情况和生产特点,选取2008~2010年评价指标数据,如表1所示。计算过程:第一步,计算熵权。根据式(2)~(9),可以计算得到归一化指标数据s,见表2;指标比重p,见表3;指标熵值H,见表4;指标熵权w,见表5。结果分析:2008~2010年任家庄煤矿安全运营情况的评价得分逐年提高,评价等级分别为良、优、优,与文献[7]效率评价结果一致;从权重分析,2008年主要影响其评分指标主要有原煤总产量X7,全员效率X9,掘进工效X10,回采工效X11;由于2009年和2010年生产效率和管理的改善,生产经营状态达到最优的状态,综合得分明显上升。由于近3年煤价稳定,煤矿企业经济效益好,评价得分主要受生产成本和出煤产量两类指标因素影响。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煤矿培训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