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多样性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5: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力多样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力多样性

篇1

    现行农业统计

    报表制度是采用农作物播种面积来计算单产(曹利剑,1997),即:农作物单产=农作物总产量/农作物总面积。其中,农作物总产量为10种农作物的产量总和,农作物总面积为10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总和。面板数据模型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所谓面板数据,是指截面数据与时间序列数据组合起来的一种数据类型,它有截面和时间序列两个维度,可以克服时间序列分析受多重共线性的困扰,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多的变化、更少的共线性、更多的自由度和更高的估计效率,使参数的估计结果更加可靠。农作物产量涉及农田景观格局变化、投入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而且这些因素具有时空变异特征,适宜于构造面板数据模型来考察它们对农作物单产的影响,且在引入多个控制变量的情况下,面板数据模型能够有效地估计农田景观多样性指数变化对农作物单产的影响。影响农作物单产的因素很多,在这方面也已有较多研究,邵晓梅[13]指出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即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等均对农作物单产有影响;周四军[14]认为影响我国农作物生产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分别是土地、化肥、农机动力、农业劳动力;肖海峰和王姣[15]选取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成灾面积等变量建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谢杰[16]认为影响农作物单产的因素包括劳动力、物质投入、土地、生产方式、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制度因素等,并使用逐步回归和加权最小二乘回归等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方法,选取农业化肥施用量、粮食播种面积、成灾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劳动力、制度变迁为解释变量,构建了一个中国粮食生产函数,对我国1978~2004年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为了涵盖上述这些因素,本文在选择要研究的农田景观多样性指数作为解释变量的基础上,选择农林牧渔劳动力、新增耕地、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成灾面积、化肥施用量、农药用量、总播面积作为控制变量,它们是非研究变量,但也是影响被解释变量的重要因素,必须进入回归方程,从而可以避免农田景观多样性指数对农作物单产的影响被高估或者低估。本文以农作物单产作为被解释变量,选择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作为分析县城农作物单产与农业景观多样性指数关系的模型,为消除量纲差异对估计结果的影响,本文对各变量的原始值做了取对数运算,将模型参数线性化,因此,本文采用以下面板数据模型:数据及来源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主要包括农田景观数据以及农业生产投入要素数据。农田景观数据有全国多县的稻谷、小麦,玉米、豆类、薯类、棉花、油料、麻类、糖类和水果的面积和产量。这些数据均来自于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农业生产投入要素数据包括总播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药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等。这些数据以及人口数据均来自于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本文所采用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及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各变量间不存见明显的多重共线性。

    结果和分析

    从拟合优度来看,R2=0.401对于统计量为19970的数量来说拟合优度较好,说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农田景观多样性指数及各控制变量对农作物单产的影响。从模型的总体显着性来看,该模型中各变量对农作物单产的共同影响是显着的。农田景观多样性指数的弹性系数估计值为0.268,在1%水平上显着,说明在县城水平上,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农田景观多样性指数对于农作物单产有显着的正面影响。ey/ex为0.058表示在一定范围内,农田景观多样性指数每增加1个单位时,农作物单产增加0.058个单位,且表现为强弹性。本文以中国1996年至2005年的县级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了面板数据随机效应计量模型,以农田景观多样性指数为解释变量,农林牧渔劳动力、新增耕地、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成灾面积、化肥施用量、农药用量、总播面积为控制变量来估计农田景观多样性指数对县城农作物单产的影响。研究表明,从整体上看,县级农田景观多样性指数在一定范围内的升高对于农作物单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针对这些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保持农田景观格局多样化,避免农田景观格局破碎化。本文经过实证研究表明,农田景观多样化将对农作物产量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农田景观多样性的提高使得生物群落物种丰富化、多样化,害虫和天敌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使得生态系统更加稳定,从而有效促使农作物单产增加。然而,过高的景观多样性将使得景观格局破碎化,它会削弱生态系统天敌和害虫自我调节功能,降低农业可持续性(张保华等,2007),造成农作物减产。(2)加强农业基础建设,采取灾害应对机制。农业机械化对提高农业产值有很大的贡献[18]。通过面板数据模型估计显示,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农作物单产有促进作用,而成灾面积对农作物单产有反向作用,因此应加大农田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农作物生产的物质装备水平,同时应提高灾害应对措施,尽量避免因发生灾害造成农作物减产。

篇2

关键词:产业升级路径 比较优势 断档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就是要改变比较优势,从而改变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实现产业升级。根据比较优势演化理论,产业升级有产业内升级和产业间升级两种方式,前者是指产业沿着产业链的梯度升级,后者是指由于产业间知识、技术的相似性而在产业间实现的跨越式升级。本文根据产业升级的劳动力转移理论,构造了产业内升级程度指标和产业间升级潜力指标,利用2001年和2007年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数据对两种升级路径进行了考察。选择长三角地区是因为这一地区有比较完整的制造业门类,且代表了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最高水平,具有指标意义。

产业升级路径概述

比较优势演化理论(Ricardo Haussmann,2007)认为,如果不考虑企业之间的相互影响,产业升级的能力是很有限的,受其历史条件的制约。产业升级的方向就是从现有产业与其处于最短技术距离的产业的跃升,产业升级的路径表现为沿着产业链的线性升级。

然而产业升级可能不是线性的,在产业升级过程中,企业与企业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产业升级取决于技术的进步,而重要的思想往往来源于不同思想领域的交叉孕育。扩展的比较优势演化理论(Jaffe,1989;张其仔,2007)认为,产业多样性更有利于技术进步,因为在一个多样化的区域中存在着更多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碰撞和融合。大量的研究表明,产业内实现从加工组装到自主设计,特别是到自主品牌生产的升级,其难度并不低于实现跨产业升级。

对于两种升级路径的选择,学术界有很大的争论。支持产业间升级的一派认为,一种产品离质量前沿越近,其成长性就越差;离质量前沿越远,其成长性就越好。一个国家在引入新产品时,通常是从低位进入的,也就是离质量前沿较远的地方进入,其成长性远远大于既有产品的升级。支持产业内升级的一派认为,通过新产品的引入实现产业升级,政府或企业就必须事先知道新产品应该为何,而在新产品生产出来之前,这种信息并不存在。实现产业内升级,其路径是十分清晰的,不存在不知向何处升级的信息匮乏问题。

以上的争论往往停留在理论上,所用的论据多为案例,对制造业的升级路径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以长三角制造业为例,构造两种产业升级路径的度量指标,对我国两种产业升级路径进行实证考察。

产业升级路径度量指标的构建

根据产业升级的劳动力转移理论,产业升级的过程就是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从价值链低端不断向高端转移的过程。本文就是以产业劳动力份额变化为基本思路构造指标的。两种产业升级路径度量指标的定义(见表1)。

本文用三位数产业劳动力占所属两位数产业劳动力的倒数和来度量产业内升级程度(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我国按照生产性质将全国行业分成20个大类,以A-T标识,称为一位数行业。20个行业大类又可以进一步划分成98个行业小类,以01-98标识,按照大类顺序排列,称为两位数行业。每个行业小类又可以划分成若干子行业,以三位数标识,称为三位数行业)。以两位数产业作为度量基准,因为两位数的产业分划包含了拥有直接前向、后向关联的产业。当所有三位数产业在所属两位数行业中均匀分布时,指标值达到最小。如果产业内升级表现为劳动力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不断转移的过程,那么这个指标值也体现为先减小后增大的过程。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之后,要完成向中高收入国家转变,必须实现比较优势的“突变”。一个国家如果进入到比较优势的突变期,则往往面临较大的比较优势“断档”风险。一些有着比较优势的产业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冲击下,失去了比较优势,新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还没有形成,就会产生比较优势的断档期。产业内升级指标增幅大小也可以度量这种“断档”风险的大小。

本文用k产业之外其他两位数产业的劳动力与该地区全部产业的劳动力之比的平方和衡量产业间升级的潜力。这个指标的构建思路来自于Herfendal指数,即行业间劳动力分布越均衡,这个平方和越小,说明k产业面临的产业多样性越强,产业间升级的潜力就越大。这是一个负向指标。

产业升级路径选择实例分析

长三角地区2001年至2007年产业内升级幅度最大和最小的前五个产业(见表2、表3)。从表2看,我国长三角地区产业内升级幅度比较大的产业大多集中在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比如饮料制造业、纺织业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除饮料制造业外,大部分产业内升级集中在由产业链低端向中端转移的过程中(指标值下降)。从表3看,除医药制造业外,产业内升级幅度最小的产业也集中在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如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等。在升幅最小的前十名产业中,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也占了7个,这说明这些产业存在很大的比较优势断档风险。

产业间升级潜力指标的计算结果(见表4),从产业间知识溢出的角度看,只有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产业间升级潜力增大(负向指数,指标同比下降7.87%)。其余27个两位数行业的产业间升级潜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降幅最小的产业都集中在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说明近年产业间升级环境在逐步恶化。

结论及政策建议

由上可知,沿着产业链的产业内升级是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主要路径,升级的产业也集中在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我国拥有比较优势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存在比较优势断档的风险。如何有效化解这一风险,防止由局部断档演化成全局性断档是我国未来一个时期面临的一项最艰巨的任务。从短期看,可以通过空间布局的调整,合理政策组合,延长比较优势的生命周期,减少比较优势突变的幅度。

调整国内产业空间布局,实施产业转移和梯度升级战略。我国地域间发展的不平衡为产业转移提供了条件,东部地区应该把那些逐渐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出去,充分利用其他地区的资源和成本优势,促进产业升级;以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为突破口,积极促成关联产业间的升级。

在政策组合上,实行有挤有压政策,在对一些产业采取限制型发展措施的同时,对一些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产业,要出台扶持政策,支持其发展,以充分抵消各类限制政策对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篇3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国民教育体系的转型,职业教育也变得日益重要了。用职业教育的推进来促进县域或城镇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快速转型。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就县域经济和城镇发展推进职业教育的实际应用价值、国内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职业教育推进的措施等问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 :职业教育;县域经济;城镇化发展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党的十提出“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以职业教育推进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对落实国家战略、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有助于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探索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新路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大量专业技能人才,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扩大就业、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举措。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劳动就业制度不同,职业教育各具特色。凡是成功的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与本国实际紧密结合,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把推进城乡与区域教育协调发展作为“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国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大环境已经初步形成,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的能力也明显增强。但同时国内外的发展形势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给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的有机结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走自己的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和不足,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新路。

2.有助于促进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县域经济健康发展、城镇化的顺利推进与完善的职业教育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一方面,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教育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普遍提高,可以培养造就出更多高素质的劳动力,会加速区域各产业内部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转变,提高各产业内部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进而为县域经济做出更大贡献。同时,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职业教育拉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特别是职业教育由于其具有专业性、实用性、多样性等特点,使其针对性强、实用性高、覆盖面广,能够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获得接受教育、提高素质、增强技能的机会,有助于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打破封闭的“二元经济结构”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进城市,满足个人的就业需求和工作岗位的需要。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从乡村向城镇迁移,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县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城镇化的推进增强了县域的经济实力,这反过来又促进了县域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从而改善职业教育的教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进而提高了职业教育的普及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将产生大量新的就业方向、就业岗位和用工需求,创造更多的就业空间,提高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吸引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这种局面下,职业教育在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着明显的作用,最终二者形成良性循环与良性互动。因此,推进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技能型人才。而作为培养这类人才的职业教育,发展却比较滞后。近年来,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出现的技工荒,也从侧面凸显了我国职业教育的滞后。与高等教育的高速度发展相比,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削弱,特别是在面向产业发展的技术工人的培养上相对弱化,职业技术学校在经费投入、政策扶持、社会重视各个方面都严重滞后于社会的实际需求,这也是造成目前技术工人严重短缺的原因之一。虽然这两年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办学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差、师资队伍薄弱、办学质量不高、生源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而且这些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主要是针对农村地区发展的需要,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现代工业的发展作用很小。因此,职业教育不能局限于教育内部的小循环,而是要纳入到全社会的宏观体系之中进行大循环,在国家教育体系与区域经济体系中定好位,积极对接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的需求,加强职业教育发展,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提高职业教育培养质量,打造与世界制造业大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二、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目前,职业教育的模式和组织结构单一,缺乏有效集成整合各部门的职业教育资源和资金的模式和机制。产业、行业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创新模式的多样性和组织方式的多样性,因此,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不同定位的市场需求特点,不断摸索适应新形势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机制,适应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布局需要完善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布局结构,畅通和拓宽技能型人才培养通道,然而针对职业教育的学历制度、职业资格制度和能力等级制度尚不够完善,尚未建立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宽松、自由、优越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我国职业教育还没有从量的增长转移到质的提高的轨道上来,这与我国职业教育院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密切相关,与职业教育院校的微观管理制度和国家宏观教育政策密切相关。

因此,借鉴国外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城镇化相结合的发展经验,明确我国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城镇化相结合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建立适应职业教育活动特点又有利于推进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的办学模式和机制,探究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城镇化相结合的教育政策,不仅有助于理论上深化对职业教育、县域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和城镇化发展,实现改革红利、内需潜力和创新活力的叠加,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三、职业教育在城镇发展的路径探究

1.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帮助农民工发展职业技能

第一代农民工主要是为了赚钱养家糊口,而新生代的农民工却更迫切地想融入城市。我国2012 年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 年我国农民工的总数已经超过2.5亿,农民工平均才36岁左右,大多都是初中文化程度,没有参加过任何相关技能培训。农民工的就业岗位不稳定,随时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风险。要想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需要根据城镇经济发展需要,为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和再教育提供机会,尤其是劳务输出重点区域,更要搞好技术培训工作。

2.加快以就业为指导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步伐

虽然,劳动力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是劳动人员的素质和质量却没有得到相应提升,要使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必须提升劳动人口的素质和质量,挖掘其潜能。在解决这个问题方面,职业教育必须要有所为。政府应大力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把人才培养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为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储备能量。

国家可以通过对有条件、有能力的企业或社会力量给予资金支持或减免税收等方式促使其自主办学或联合办学,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能促进城镇或县域经济的发展,但职业教育实现规范快速发展的过程却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政府要给予相关政策对其进行扶持,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王谊.优化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发展[J].科学咨询,2014(6).

[2]刘晶.如何对职业技术院校房地产专业学生进行城镇化基础专业课教学[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4).

[3]张赣南.试论小城镇建设与职业教育的发展[J].职业教育(下旬),2013(7).

[4]王海叶,周孝军.试论农业类职业学校总体办学方向的转型[J].当代教育论坛,2008(25).

篇4

妇女多样性就业形式,是国家面对国内就业压力持续加大的形势,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正式提出的,即“采取非全日制就业、季节性就业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提倡自主就业”。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虽已是国家的发展计划,但它对妇女发展的影响却须认真研究,因此,本课题将首先研究我国就业制度演变中的妇女就业状况,分析妇女就业的现状,客观分析多样性就业对妇女发展带来的影响。

一、研究本课题的前提性态度

第一、为了研究更具有针对性,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城镇妇女的就业状况,不包括农村妇女的就业形式。

第二、研究妇女就业形式要有性别意识。就业不仅是女性实现劳动权利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妇女实现其它法定社会权利及社会价值的基础,是实现男女平等权利的前提与基础。换言之,就业,是妇女参与社会发展、获得平等机会、资源和权利的首要途径,也是妇女自身发展的基本条件。

目前,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困扰,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最大难题。就业问题对妇女发展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随着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必然会对妇女利益作出调整,妇女为改革作出一定的牺牲也是无可厚议的,但是如果妇女是改革代价的主要承担者,那么我们必须要认真审视有关的制度与法律。将性别观念纳入决策主流,建立具有性别意识的就业制度。事实上,在就业、失业、再就业中如何处理就业权利在不同性别间的实际利益分配和再分配,以及处理就业中性别问题上公平与效益的矛盾,不仅是就业改革中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也是研究有关女性就业制度、提出相关对策的目的所在。研究妇女就业形式要有性别意识,但不能是强硬的女权主义态度。

第三、必须客观地对待妇女在现实就业中的地位。

二、我国就业制度的演变及其对妇女发展的影响

妇女就业是妇女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活动,实现自身价值,提高社会地位的根本途径,也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主要指标。劳动就业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变革,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就业制度也随之变革,经历传统与转型的两个不同阶段。不同的就业制度对妇女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传统就业制度下妇女就业形式的主要特征

我国传统的劳动就业制度起源于50年代中期,形成于60年代中后期

,一直沿用至70年代末,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经过多年演变,形成了以国家“统包统配”为特色,以人力资源指令性计划安置为核心,以行政措施为手段,由劳动人事制度、就业制度、用工制度组成的三位一体的计划安置型就业制度①,也即形成政府包揽就业,实行了统包统配下的计划配置模式。其主要特征是:(1)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就业制度

,使城市和农村的就业保持高度的隔离性,限制农民进城就业。(2)以指令性计划为基石,国家制定统一的指令性计划对劳动力进行调节,以行政手段配置人力资源,企事业单位没有用人自,就业者没有择业自由权,强调服从分配。(3)用工制度以国家固定工为主体,政府控制企业人员、工资,住房、医疗、福利待遇、退休养老等社会保障由国家包了下来,统包统配。企业用工固定,既不能辞退职工,又不能让职工自由流动。①(4)由于实现“充分就业,消灭失业”的高就业政策,安排超过所需数量的劳动力就业,就只能采取经济学上被称为“工作分摊”和“收入分摊”的办法,即“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

,进而“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通过降低就业者平均收入的办法减少失业人口,即实行“高就业、低工资”政策②(5)国有和集体不同所有制企业的用工劳动制度有所不同,劳动者的身份有严格的区分,实行不同的工资、住房、医疗、福利、退休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6)实行干部、职工分别管理的二元劳动人事制度,使其身份有严格区别。

这种就业制度,对于集中必要的人力进行国家重点建设,对于有计划地保障人力资源供给,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安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了重要作用。但传统计划安置型就业制度的缺陷与弊端也十分明显,突出地表现在:一是造成了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经济的低增长;二是掩盖了隐蔽性失业问题;三是这种就业模式使政府背上了安置就业的沉重包袱,也养成了劳动者对国家的依赖心理。

传统计划安置型就业制度下,政府对妇女就业实行较为强烈的国家干预政策,以法律、行政手段吸引和组织妇女就业,妇女就业特点十分突出:依赖政府安排;就业率高、就业质量低;就业结构不合理;岗位凝固不变,一业定终身。最为突出的是,妇女就业结构不合理。妇女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占妇女从业总数的78.68%)和第二产业(占妇女从业总数13.1%),在第三产业就业的妇女仅为妇女从业总数的8.32%。在妇女在业者中,从事脑力劳动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机关工作人员只占5.5%③。

与这种就业制度相联系,妇女就业形式显得比较简单,绝大部分为正规全日制就业形式,固定工,少数为临时就业。

(二)传统就业制度对妇女发展的影响

由于传统计划安置型就业制度,在其就业政策的价值取向上,有较强的政治目的性,国家把妇女就业看作是追求妇女解放、男女平等价值信念的体现,也就是将妇女进入劳动力市场参加社会劳动看作历史的进步,并努力将这种论点体现在具体的政策决策上。因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制定了相当完备的女性就业保护政策,对妇女的就业权利和就业保护进行了规定。而这种保障以制度方式进行,它对妇女地位的提升与发展具有很强的刚性,对妇女发展保障影响是具有强烈的制度性。

由于传统计划安置型就业制度所固有的优势和劣势对妇女的发展产生了较为强烈正负两面的影响,即保障与制约。保障影响具体表现在:

第一:广大妇女大规模地走出家门,参与社会劳动,完成了从封建家庭妇女到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角色转换。1949年-1957年的8年间,女职工数从60万人增加到328.6万人,1957年后年增加率为12.7%,女职工占职工总数的比例由7.5%逐步上升到13.4;④1978年我国城镇妇女就业已达到3128万人,占职工总数的32.9%。⑤作为社会就业者、工人阶级一分子,妇女的社会地位在妇女就业中得到了较快、较高的提升。

第二,就业权利的获得和实现妇女来价值观的变化也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就业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绝大多数妇女在经济上完全依赖丈夫的被动局面,而且极大地拓展了城市妇女地生存空间,丰富了女性地社会生活,对于女性精神世界地发展产生了很大地推动作用。女性在创造物质财富地同时,创造了丰富多彩地精神财富,为社会地进步与发展作出了重大地贡献,创造了让世界瞩目地女性解放成就。

第三,单位制的就业方式,给妇女的发展提供稳定而有力的保障。单位制是中国城市社会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单位制具有资源配置、社会整合、政治动员、意识形态控制等多方面功能。①单位制度所确立的社会控制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使得国家能有效地运用单位制的运作机制,实行国家干预,以行政的力量克服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水平地限制,超越世界妇女解放运动的规律,在中国女性主体意识还未充分觉醒的基础上,直接撕裂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的束搏,将男女平等这一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落实于现实社会的制度安排中,妇女解放地水平处于一个超越现实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水平上。这样的妇女解放运动构成了有中国特色地妇女解放道路,也为日后改革后妇女地位的落差、发展受制约埋下了伏笔。

传统安置型就业制度,在给妇女带来高就业率、稳定感和保障性的同时,也限制了妇女的自由选择和个性发展。传统就业制度对妇女的发展产生了内在的制度性制约。

第一,妇女就业作为正常的社会现象被全社会确认后,过渡保障和保护在把妇女从家庭束搏中解放出来的同时,又强化了城市女性对国家单位的依赖性,从原来家庭依赖转换为对国家依赖。妇女始终处在被动状态,妇女主体意识的觉醒较多地掺入了外在的因素,造成了妇女解放运动的水平整体不高,妇女进入决策主流很少。

第二,由于计划就业体制下劳动权利的不可选择性。对妇女经济参与水平的提高形成了阻碍,妇女就业大多数集中在低劳动生产力水平的第一第二产业中,造成不合理的就业结构,这就成为日后改革时妇女大量下岗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不适当地理解男女平等的理念,“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社会舆论的影响下,在劳动配置中忽视合理的性别差异,女性从事了一些违背生理特点的重体力和有害有毒的工种,损害了妇女发展的道路,也给合理理解妇女解放运动造成了误解。

第四,不能流动的单位就业模式,使得妇女既不能跨所有制流动,也不能跨身份流动,这样的就业形式强化了就业初始对社会关系、家庭出生等先赋条件的依赖,同时也使妇女就业长期封闭在一个单位之中,造成了狭隘的生存空间和封闭化的精神世界,妇女的进取精神淡化,很容易将自己的精力化费工作性的人际关系之中,耗费在家庭琐事中,妇女的素质不能在工作中得到有效得提高,妇女社会地位的边缘化更加严重。

(三)就业制度转型中的妇女就业困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确立,妇女就业模式随着整个就业制度的转型发生了同步的变化,由原来的计划分配、政策调控、行政约束转化为“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国家促进就业”的新就业制度,自谋职业、竞争就业成为新时期妇女就业的主要模式。客观地说,新型就业制度促进了妇女就业的发展,妇女是新就业制度的重要受惠者:(1)女性就业人员比例增大。据调查推算,1996年我国的全部就业人员中,女性占到46.6,比1990年的44.8上升了1.8个百分点。在城镇就业人员中,女性占45.5,在乡村就业人员中,女性占

47.1

。女性就业人员比重增加,表明妇女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有进一步的提高。(2)女性就业人员的素质明显提高,与男性就业人员在文化素质方面的差异逐渐缩小。据统计,在女性就业人员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

37.6,初中占31.9,高中及大专以上的分别占9.7、2.2

。1996年在业人员平均学龄为7.57年,其中男性8.06年,女性7.01年

,男性比女性高1.05年。但与1990年相比,全部就业人员平均学龄提高了0

.47年,而女性提高0.51年,男性仅提高0.36年,女性提高速度快于男性。这也说明妇女受教育情况正在改善。(3)女性就业人员平均年龄增大。1996年女性就业人员中,16—

29岁的青年组占37.4,30—44岁的占40,45岁以上的占22.6

,与1990年相比,青年组减少了10.2个百分点,其他组分别增加了4.5个和5

.7个百分点。青年妇女就业比例下降较大,一方面是从七十年代末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到九十年代青年人相对略有减少;另一方面是青年妇女中在校学习的较多,这也为将来更好地参加与社会经济活动打下良好基础。(4)不同身份的就业人员中女性均占一定比重。其中在乡村就业人员中占

49.1,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占43.5,在私营个体雇员中占42,在私营个体雇主中占35.2

,在乡镇企业就业人员中占41.4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不仅涌现出一批女部长、女市长、女厂长、女总工程师等政治家、企业家和科学家,在拥有亿万资产的业主中也不乏女性。这都表明在市场经济发展和竞争中,女性也有其自身的优势,她们奋勇拼搏自强不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确立了自己应有的地位。①

但是由于整个国家就业形势地严峻性,原有就业制度形成的各种弊端的积重性,以及性别歧视观念的存在,妇女就业仍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现阶段,妇女就业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其主要问题是:

1、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竞争能力不强的妇女被“挤压失业”。妇女是大批下岗者的主体。全国总工会1998年对11个省市10个行业的660个企业所作的一项调查表明,这些企业共有编余职工27100人,其中女性占64%。②据劳动部的资料显示,仅国有企业下岗职工,1998年为1219万人,1999年为1254万人,20__年为1200万人。其中女性所占比例偏高,其幅度为43-47%,比国有企业女工比例多出8-10个百分点。③

2、在提出解决就业压力的对策时,降低妇女就业参与率往往成为一些人的答案,妇女平等就业权利受到侵害。我国经济发展与新增加劳动力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就业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 何解决就业压力,成为政府社会普遍关注的难题。在寻求各种对策时,总会有一些人把解压的视线盯在妇女身上,总以为让妇女少就业就会缓解就业压力。有的学者认为妇女的社会劳动参与率过于偏高。现在世界各国妇女劳动参与率总体情况是发达国家水平高,而发展中国家相对较低,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中国妇女劳动参与率达45%,超过世界平均的40%,发达国家的44%,发展中国家的39%,是印度的1.5倍。④因此,专家开出诊治就业难的处方是“让女人回家”。于是20__年的“两会”期间“让女人回家”的老调又重提。这个话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学术界已出现四次争论。20__年参与讨论的人们是历次来范围最广,层次最高,这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即“劳动力供大于求”是我国目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制定就业政策所面对的基本国情。因此,本话题讨论的关键是在就业压力下采取什么样的公共政策,讨论的核心是社会性别分工问题。“让妇女回家”是指生育期妇女回家,专门抚育子女,从事家务劳动,腾出部分岗位给男子就业,实现“阶段性就业”政策,其实质是以生育为理由用制度性办法剥夺妇女就业的权利。3、劳动力市场的不公平竞争,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突出。公平竞争,其基本含义是机会均等。在劳动力市场上,就是要求劳动者有选择职业、岗位的权力,企业有选择劳动者的权力。就妇女就业而言,就是要使妇女能自由地选择就业或不就业、如何就业以及平等地被挑选。劳动力市场的不公平竞争,首先是用工中的性别歧视。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是指用人单位在录用女性的各环节中,除依法不适合女性工种或岗位外,以性别为理由拒绝录用或提高对女性的录用标准,而导致女性平等择业机会的丧失及其它损害的情况。由于用人单位不愿承担女性生育方面的社会责任,在招工、招干时用人单位用明里暗里的手段拒绝接受女性,不仅拒绝接受一般的女工,就连女大学生、研究生也常常因为性别的缘故被许多单位拒之门外;其次是单位录用后的性别歧视,用工后的性别歧视

,是指具有相同生产率特征的工人仅仅因为他们所属的性别群体不同而受到不同对待。一般表现为:一是工资歧视。即支付给女雇员的工资低于条件、工作相同的男雇员。我国女职工平均收入低于男性职工收入。劳动报酬是社会分配的主要方式

,是衡量社会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据1990年第一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资料显示,女性收入是男性的77.

5。20__年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资料显示:男女两性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1999年城镇在业女性年收入7409.7元,是男性收入的70.1%,男女两性的收入差距比1990年扩大了7.4个百分点。①二是职业歧视。即故意把与男雇员条件相同的女雇员安排到工资较低、责任水平较低的工作岗位上,女性进入高级管理层更难。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今天,职业歧视已日益突出。

4、妇女就业存在着低职业层次现象。在劳动力市场的变革中,妇女劳动力内部出现分化,双重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处在高级劳动力市场的妇女正日益改变着自身的地位;而处在次级劳动力市场的妇女,不断地被边缘化机制所左右,在劳动力市场与再就业过程中处于不利地市场地位。由于市场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社会对妇女的偏见的存在,以及历史造成的大多数妇女文化技术素质偏低,处在高级劳动力市场的妇女很少。因此,改革虽然给了妇女自由的择业机会,但事实上妇女就业的选择权是有限的。我国妇女就业存在着低职业层次现象。据

1990年人口普查中关于职业分类的调查

,女职工在“专业技术人员”、“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三大类职业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45.3、11.5、25.7,明显少于男性

,而在商业工作人员、服务性工作人员、农林牧渔业劳动者的比例中女性明显增多,分别是46.8、51.

6和47.9。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女性就业者多集中在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农林牧业、服务行业和商业行业中

,低技能的劳动者居多。而在职业地位较高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国家机关党政群组织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等直接从事脑力劳动和管理工作的就业者则以男性居多。②低职业层次,以及大量的非正规就业的就业形式给妇女带来的是:低工资和低技能的岗位,低社会评价的心理感受,低社会保障的生活处境。

(四)妇女就业与妇女发展的启示

妇女发展问题,是妇女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整个妇女解放运动的全过程看,分两个步骤:一是争取人身自由的解放阶段;二是在获得人身自由基础上的发展阶段。如果说实现第一步骤的先决条件是进行社会革命的话,那么实现第二步的基础和关键则主要靠妇女广泛参与社会劳动。迄今为止的全部妇女发展史表明,妇女的发展水平、社会地位和解放程度是与妇女参加社会劳动的广度、深度呈直接的正相关。研究与分析我国就业制度演变与妇女发展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妇女发展只有在广泛参与社会劳动过程中才能实现。

就业,使妇女从家庭中男性的依附者变成经济独立者,在社会和家庭中争取到作为人所应有的权力和地位,从而树立起独立的人格。同时,在广泛的社会劳动中,使妇女自主意识和自身素质不断提高,从而提高了妇女的社会活动能力。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和保障妇女更好地就业,更充分地进行社会劳动,这无论对于进一步提高妇女的发展水平和解放程度,还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2、妇女高就业状况不能有效地促进妇女的全面发展。

由于存在低职业层次、低收入状况、低再就业水平的低就业质量,目前妇女的高就业状况,带给我国妇女的发展不仅没有超前

,而是滞后的

,并且面临着日益严竣的挑战。妇女的发展同社会发展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它内在地包含和存在于社会发展之中。妇女就业问题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妇女就业的速度、水平、范围都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以人的自然力为基础的低生产力水平不足以为女性发挥自身潜能提供较多的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妇女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3、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男女两性竞争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了实质上的不平等,对妇女发展的影响更为深刻。

说到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在一些人的观念中妇女地位已经是相当高,男女是平等的。对男女不处在公平竞争的地位的事实,在现代社会的人们中似乎越来越意识不到,几乎麻痹了,这是因为:一是在法律上妇女获得了与男子完全平等的地位,使人们忽视了现实与法律相去甚远的现象;二是存在少数成功妇女,她们跻身于以为男子占领的职业领域干得毫不逊色,并被媒体夸大宣传,给人们造成的错觉;三是妇女接受教育甚至高等教育得人数增加,几乎与男子相当,然而劳动力市场对文凭持有者得性别却是有选择的;四是第三产的发展使妇女就业率上升,职业妇女成为极普遍的现象,掩盖了男性与女性职业性质、等级、稳定性的差别。

三、多样性就业与阶段性就业关系

(一)多样性就业与阶段性就业的界定

1、多样性就业

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视角的全球化是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的重新配置和贸易自由化,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将直接导致产业结构的大调整,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建立,劳动力市场对配置方式的多样性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采取非全日制就业、季节性就业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提倡

自主就业。”多样性就业概念于此正式出现。多样性就业是指就业具体形式的多样化,它包括正规全职就业和非正规弹性就业。正规全职就业是指在正规部门全日制方式就业的就业形式。非正规弹性就业是相对于全日制就业形式而言的,指不限时间、不限收入、不限场所的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包括非全日制就业、临时就业(如短期就业、季节就业、承包就业、传呼就业、独立就业)、派遣就业(雇佣型派遣就业和登记型派遣就业)、钟点工(小时工)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①

2、阶段性就业

妇女阶段性就业自80年代至今大概有五种观点:

(1)中国最早提出妇女阶段就业是在80年代初期。1984年6月1日《北京日报》发表《我国妇女应实行阶段就业》,“建议在职妇女从怀孕七个月至孩子三岁这一阶段停职休息,在家哺育儿女,领取75工资,孩子三岁以后再继续工作。”

(2)90年代又有人提出妇女阶段就业,认为解决妇女就业“较为可行的办法是实行妇女阶段就业。社会对于生育期的妇女个人及所在企业给予合理的补偿,生育期结束后妇女重新进入职业生活领域”(《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社会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3)“阶段性就业”是相对于“终生就业”而言的,是指劳动者在其职业生涯中,自愿退出社会劳动一段时间之后,再次参加社会劳动的一种就业形式。阶段性就业不同于失业,对劳动者而言,失业是非自愿的,而阶段性就业是自愿的行为。阶段性就业,最初是对一些国家女性就业特征的总结。目前的阶段性就业,已不仅仅是妇女就业特征,而是更多的劳动者都要面对的问题。②如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参加脱产学习或培训,而退出劳动力市场。③

(4)妇女阶段性就业是指妇女在怀孕期、哺乳期和孩子较小时自愿退职回家和抚养子女,从事家务劳动,等孩子长大(如孩子上小学时)再重新工作。妇女阶段性就业又可分为退出型阶段性就业(指妇女在怀孕期、哺乳期和养育小孩时,完全退出劳动力市场)和调整型阶段性就业(指妇女在怀孕期、哺乳期和养育小孩时,对就业状态进行适当调整)。①

(5)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研究员王思梅、胡新颖认为(1)(2)的提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阶段就业,而是用休长假缓解企业人员过多的负担,解决女职工的生育哺乳困难。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思路以及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妇女阶段就业,实质上就是生育期间的妇女自动退出经济活动,处于不在业状态,即使在生育期间可以通过生育保障体系领取部分生育津贴,但和原工作单位已然没有实质上的关系,子女长大后再重新返回劳动力市场谋职。②

阶段性就业是一种就业形式。本课题研究中不将阶段性就业作为多样性就业的一种类型,主要原因是本课题研究视角是在社会公共政策,而不是妇女个人的行为方式,以上五种观点其研究的出发点不同,但基本认同妇女阶段性就业是妇女自愿的行为,但是仔细分析以上五种观点的立足点都是从国家制度设计的角度,来构建妇女个人的就业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妇女阶段性就业是以生育为理由,用制度的方式来规范妇女的自愿行为,实质是将妇女自我就业行为进行国家干预。这与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辞职再就业带有很强的个人行为色彩,政府不给予干预,没有基于性别的就业制度不同。

(二)国外妇女阶段性就业的状况评述

1、阶段性就业现状。

国外妇女实行阶段性就业的方式较为普遍,妇女在婚前就业率高,婚后尤其是有孩子后,妇女一般自愿回家,退出劳动力市场。如90年代澳大利亚妇女较少从事全时工作,主要是为了履行照顾子女和家庭的责任

,这不单纯因为女性缺少从事全时性工作的机会,而是因为女性乐于选择非全时性工作。调查表明,70

从事非全时性工作的女性非常满意这种就业方式;在从事全时性工作的女性中有60

希望能够减少自己的工作时数。③在当今世界,妇女阶段性就业虽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但也出现了不少新的发展趋势。以日本为例,日本是妇女阶段性就业比较典型的国家,被称为M型就业,是指由于结婚生育而形成的妇女劳动力率(劳动人口占15岁以上人口的比率)的变化,即女性毕业后参加社会劳动,到结婚育儿退出劳动力市场,待孩子长大后再次进入劳动力市场,形成婚前就业的第一高峰和育儿后的第二高峰。由于这一变化曲线形似“M”,所以国际上通常称之为M型就业模式,在日本称为中断型就业。进入90年代后日本的妇女就业发生了变化。1979年日本妇女劳动力率是35.3%,到1997年则上升为50.4%。1997年日本连续就业的妇女达到60%,生育后中断就业的妇女占40,就业妇女中已婚的占66.5,35岁以上的占60%。④在美国妇女就业上升幅度也比较大,1997年71.9%的有18岁以下的妇女,77.9%有6至17岁的孩子的妇女,64.8%孩子在6岁以下的妇女参加了工作。⑤

2、政府关于阶段性就业的政策。

国家以限制和授权两种方式干预社会,并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国外妇女实行阶段性就业,基本是自己个人的行为,国家采取不干涉主义的立场,通过意识形态的规劝来强化家庭和鼓励专职母亲,尤其是通过教会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对性别形象进行深刻的模塑来影响妇女就业行为。但是由于劳动力资源的短缺、妇女受教育的水平的提高、以及文化观念的变化和妇女运动的发展,妇女不中断参与劳动力市场,已被广泛接受。因此,现在许多国家多采取了促进妇女就业的政策。如瑞典制定了,诸如劳动力市场政策、税收政策甚至于和家庭有关的托幼机制及子女教育政策、父母育儿休假、儿童津贴费规定等等公共政策。家庭中的很多变化都是因政府的一些重大决策所引起的。自60年代起,妇女参加工作一直是受到鼓励的,如休假保险制度是瑞典政府鼓励妇女就业政策最具特色的举措。父母休假可供女性和男性共享,关于休假的时间可由夫妻双方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分配。这项休假制度是受法律保护的,而且工作和工资待遇都不受任何影响。新生儿和刚刚领养孩子的父母可享受

360元的带薪假期,工资按正常收入的90

支付,最低不少于每个月2300美元。日本在二战后相继颁布过《宪法》《劳动基准法》和《工会法》,1985年6月颁布了《男女用工机会均等法》以促使男女平等就业,1997年6月,对该法进行了修改将禁止男女机会不均等的宣导性规定为硬性规定。1992年颁布了《育儿、看护休假法》,对原来的《劳动基准法》进行了修改,规定了妊娠、哺乳期妇女不得从事有害作业等规定。为创造兼顾工作和育儿的良好社会氛围,日本政府规定每年10月为“工作与育儿思考月”大力宣传有关法律,并从1995年4月开始,向修育儿假的女职工支付保险费。1997年日本连续就业的妇女大到60%,生育后中断就业的妇女占40%,就业妇女中已婚的占66.5%,35岁以上的占60%。日本女性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者总数的39.7%,与1965(31.7%)相比上升了8个百分点。①结婚生育后辞职回家,已不再是许多日本女性的理想选择。

3、阶段性就业对妇女的影响

尽管政府采取促进妇女就业的法律,但这种新的对妇女有利的家庭和工作政策的实施仍避免不了性别隔离现象、男女两性工资上的差异、女性过多地集中在低工资部门、职业地位较低、社会声望不高的现实:

(1)不平等以及性别隔绝状态仍未消除。1985年瑞典30个最大的行业中有26个集中了70

的妇女或男性工人,而只有4个行业中的男女布局是比较均等的。52

的瑞典妇女大都集中在12个职业部门。性别隔离现象还反映在科层制的组织结构上,和其它国家一样,管理层次越高,女性就越稀少。1988年瑞典的工业部门白领职员中,高层管理人员中 妇女只占5(包括最高层的管理人员

),中级管理人员和中级技术人员中妇女仅占16,而较低层次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中妇女占43,那些日常事务性文秘工作

80是由女性担任的。②

(2)职业地位较低,社会声望不高。由于妇女就业大多集中在非全日制、非正规就业领域内,从1980至1997年,荷兰、法国、德国三国新增女性就业人数中,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分别占92.6、92.6和84.6%。③除极少人,大部分妇女很难进入一等劳动力市场(指工资高,劳动条件好,职业比较稳定,失业风险小,劳动者素质相应比较高)往往集中在二等市场(工作低、劳动条件差、职业不稳定,失业风险大、缺失集体谈判条款的制约,没有严格的雇佣与解雇程序)妇女作为边缘劳动力,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强化了劳动力市场传统的社会性别差别,损害了妇女的职业声望和前途。

(3)男女两性工资上的差异大,妇女社会保障水平较低。1996年,在美国全职劳动的妇女整年所争的工资为男子74%。据美国20__年1月AFL—CIO的电话调查,所有工作妇女津贴、社会保障只有男子81%,大约28的劳动妇女不能获得工作津贴和退休救济金。④

(三)我国能否实行妇女阶段性就业?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是,这里的妇女是指群体概念不是妇女个体,阶段性就业是属于制度性范围的概念。我们不反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女性婚后或生育后中断就业,回到家庭做全职妻子或母亲,自愿选择阶段性就业的行为。作为公共政策,就有必要进行认真的研讨了。

能否实行妇女阶段性就业,必须回答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妇女自身就业的动机和愿望是什么?

妇女对于就业形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个人素质和意愿;二是市场需求;三是社会观念。从妇女就业的动机和意愿视角,考察实施妇女阶段性就业的可能性,是很有必要的。

根据王思梅、胡新颖在1996年11月对全国六大城市随机抽样的调查报告《城市妇女就业动机与生育期间的就业愿望》(《浙江学刊》1997年第5期p79-85),以及广州市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几家单位联合进行的非随机抽样调查报告《1998年广州市女性就业观念调查》(《中国劳动》1999年第5期第6期p18-21与p22-25)的综合分析,妇女的就业动机与就业愿望非常明确:

(1)就业动机分析

调查表明,经济性动机是首要动机,社会性动机处于重要位置。(见表一)

表一:妇女就业动机选择

选择维持生计经济独立为社会作贡献充实自己生活发挥自己才能多赚钱喜欢集体生活别人都在工作

第一选项72.812.65.42.12.61.91.70.9

第二选项5.232.118.917.611.86.66.11.6

合计78.144.724.319.714.48.57.82.5

资料来源:王思梅、胡新颖《城市妇女就业动机与生育期间的就业愿望》

从结果看,妇女就业动机虽然出现分化

,但(1)维持生计仍然是中国妇女就业目的的首要因素,占72.8,这说明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从拉力和压力两方面进一步刺激了妇女就业中的经济动机。(2)仍然有34.2的妇女在第一选项中没有选择纯粹的经济原因,说明获得经济收入还不是妇女就业动机的全部,有的女性更看重个人在经济中的独立地位,体现了经济活动中的主体意识。广州的调查也说明同样一个问题,而且是非经济因素的动机比例更大一些。(见表二)

表二:就业动机

最主要主要一般不主要样本量

维持家庭和自己生活66.926.85.50.81920

经济上独立自主38.743.515.02.71874

为了赚更多的钱34.041.021.33.61854

希望为社会作贡献19.835.940.43.81850

发挥自己的才能19.936.638.64.91854

喜欢集体生活12.229.749.48.71839

多认识一些朋友11.325.550.812.31842

在家里闷,没意思9.320.442.427.81825

随大流3.86.847.142.41754

资料来源:《1998年广州市女性就业观念调查》

(2)对阶段性就业的态度

数据显示,尽管妇女是双重压力的直接承担者,她们同意阶段就业的比例略高于男性,但持不同意的女性和男性(其丈夫)仍然大大高于同意的比例,这是中国人对就业态度的基本状况。另外,通过统计可以清楚地看到,妇女的选择同文化的程度具有一致性,即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高学历的妇女有88以上的人强烈反对妇女阶段就业并认为应尊重女性自由选择,两者比例普遍高于其他群体,说明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女性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思考。知识女性对关系到自身利益和发展前景的重大问题,保持着冷静和理智的态度,态度十分鲜明。(见表三、表四)

表三:阶段性就业态度

女男

频率(人)频次(%)频率(人)频次(%)同意不同意由妇女自由选择合计

1454134159924.268.86.899.811328718258219.449.331.3100表四:不同文化程度的妇女选择对比表()

不识字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大学同意不同意妇女自由选择

505023.169.27.726.967.35.823.872.33.9

30.562.66.8186616127216

表三、表四资料来源:王思梅、胡新颖《城市妇女就业动机与生育期间的就业愿望》

广州的调查表明是否阶段性就业是一种选择的自由,女职工倾向于将阶段性就业视为一种具体情况下的个人自由选择行为。(见表五)

表五:您认为现阶段妇女实行阶段性就业还是连续性就业好?()

阶段性就业连续性就业由妇女自由选择视情况而定样本量

认同率26.924.126.422.61992

资料来源《1998年广州市女性就业观念调查》

(3)对阶段性就业利弊的认同,两次调查的结果也十分相似。认为阶段性就业,最有利于妇女的健康和子女的抚育;最为担心的是家庭收入下降、担心很难找到理想工作、不利个人发展和影响妇女素质提高(见表六)。两次调查透露出人们对于阶段性就业存在的“使妇女社会地位下降,影响夫妻感情”“损害妇女的劳动权利”及“妇女生育价值得不到承认”问题的极大顾虑。

表六:对阶段性就业的认知选择()

ABAB

家庭收入下降7492.9子女能得到良好的抚育64.574.6

妇女很难再找到理想工作46.381.3可以缓解生育期间的双重压力44.271.5

不利个人发展4661.3有利于妇女健康42.275.7

影响妇女素质提高42.348.7有利于丈夫的发展3358.7

妇女地位下降,影响夫妻情感32.833.5可以缓解就业压力20.352.5

损害妇女劳动权利30.336有利于家庭和睦19.656.4

妇女生育价值未得到承认27.835.4

(A)《城市妇女就业动机与生育期间的就业愿望》

(B)《1998年广州市女性就业观念调查》

2、阶段性就业政策价值取向是否合理?

一项政策的价值取向是指对该政策设计、选择、结果评价的一种倾向

性意见。新世纪之初,参与阶段性就业政策建议方案的经济学家和政府部门官员认为,阶段性就业不是针对某一性别,男女都适应。他们预测实行阶段性就业主要有三种人:生育期间妇女、继续学习者、因家庭需要退出工作岗位的人员,但也承认阶段性就业实际上就是妇女的阶段性就业。①即使此项政策不是针对妇女的,一项初衷没有性别歧视的社会政策,但如果实际执行的结果如果是对妇女的负面影响大于男性,此项政策就存在缺陷。事实上,不能回避阶段性就业制度针对妇女的现实,因为参加学习者的阶段就业是向上的职业流动,而生育者的阶段性就业是向下的职业流动。在我国目前实行阶段性就业如果主要是针对生育期妇女,把妇女阶段性就业作为缓解就业压力的出路,把妇女作为劳动力的蓄水池,就带有明显的性别歧视倾向。

3、妇女阶段性就业的理论支撑点是什么?

要研究妇女阶段性就业的理论支撑点是什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持不同观点者的理由。

支持妇女阶段性就业的学者认为,建立妇女阶段性就业制度的意义:首先,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缓解了就业紧张;其次,消除角色紧张,提高劳动效率;最后,是妇女自身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①

反对妇女阶段性就业者的理由是:一是妇女阶段性就业强化了传统的以性别作为劳动分工的标准;二是忽视了妇女阶段性失业后可能产生的社会问题。首先,家庭生活水平下降。其次,不利于妇女谋求高层次职业。再次,妇女阶段性就业将置许多有事业心的女性于生育或工作的两难境地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女性为了连续就业而不愿生育(目前在一些大城市已出现了这种倾向),这种行为对改善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和提高人口素质无疑会产生负面作用。最后,对巩固和提高妇女社会地位不利。②

篇5

【关键词】企业;总部经济;集聚;“Dixit-Stiglitz”模型

一、总部集聚原因

企业总部逐渐与生产部门分离,并聚集于大都市。首先,大都市有充足、多样的商务服务供应商,总部需要法律、广告、管理、市场及金融等专业的生产业支撑,要获取这些信息和服务需要买卖双方不断反复地面对面交流和尽可能高的空间临近性。因此,生产业和总部都会倾向集聚在大都市区,从而企业总部从原来的工业城市迁往商务服务丰富且多样的大都市,而将生产部门留在原地或迁往人力成本和土地成本更小的城镇,总部因多样的服务供应商、知识溢出和区位条件而受益,生产部门则因成本降低而利润上升;其次,总部集聚使得总部之间的信息交换更加频繁和便捷,更易获得整个市场的信息,这些信息的获取有助于总部对生产、投入和技术的选择或决策。因此,总部集聚的形成原因可归结为两种规模经济,即多样性中间投入服务业集聚和总部自身集聚的规模外部性。这些解释暗示了如何模型化总部集聚经济。在“Dixit-Stiglitz”模型框架下,Henderson(2004)构建了一个总部集聚模型,将有助于量化总部经济并提升我们对总部集聚于大都市的理解。

二、总部经济模型

A(·)是总部经济活动的技术水平,是当地总部规模经济的函数,假设可以用该企业总部附近其他总部机构的数量来表示本地的知识溢出来源,用以反映本地的总部规模外部性。L1是总部的劳动力,w是工资水平。下标j表示(m-1)个独立的服务业。一个总部机构从服务业j的公司i中购买中间服务Xji,nj是服务业j中的公司数量。αj是弹性系数。qji是服务业j中i公司所收取的费用。参数ρj表示本地服务供应商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对于总部机构生产率的好处,其中0

由于每一种服务均是有差异的,nj表示本地服务业j对总部所提供的服务业的多样性程度。多样性将提升买方(总部)和卖方(差异化的服务供应商)之间的匹配程度,提升总部的生产效率。当其他条件不变,总部更偏好多样性的中间服务产品供应(njαj/ρj,αj

根据式(1)和(2),可得总部的利润函数π=pY-C。p是不可观测的价格或者说是总部经济活动对于整个企业的单位价值。利用服务业π=pY-C,可以得出总部利润为pY(1-α1-Σjαj)。因此要使总部经济存在利润,需满足(1-α1-Σjαj)>0。我们可以定义α为总部“所有将式(4)、(5)带入式(1),得到Y然后得出利润π的表达式(假设总部控制着整个企业的运营,且总部作为成本控制中心,其自身成本最小化的动机来源于整个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当考虑到本地外部性(作为一种中性希克斯转移,即保持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率不变三、总部区位选择

假设可以根据利润最大化条件在任意区域设立总部机构,那么企业将根据利润函数式(8)决定是否迁移总部,如果迁出总部到另一城市会使得利润增加,那么企业将作出迁移决策。当然,总部的迁入和迁出过程并不是相对应的,由于企业总部的迁出大部分是由于某些特殊的因素最终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但是,还有一些情况是一个辅助机构变成了一个总部,或不再执行总部的职能。因此,一般主要关注新迁入或新设立了总部的区域。一种方法是考察资产或资产净变化的位置,资产大反映了总部的迁移成本会比较高,同时企业总部在一个地方也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资产的净变化量涵盖了总部在一个地方的迁出和在另一个地方的迁入。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化,总部的区域分布也随之改变。这些经济环境的转变大部分对于企业总部而言是外生的,由于本地突发的经济冲击影响了本地的服务部门,基础设施等因素,或者当地的劳动力市场也随之受到其他经济部门的影响,不同城市区域对于总部机构的比较优势发生了变化。考察区域经济情况的转变对总部机构设立的影响,使得总部经济成为经济环境好坏的风向标,能够吸引总部的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地位也越高。当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大都市具备吸引总部的优势,企业总部大多是迁入这类在城市等级体系中处于顶端的城市。

参 考 文 献

[1]Henderson J V,Davis J.The agglomeration of headquarters[R].2004

[2]史忠良,沈红兵.中国总部经济的形成及其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5)

篇6

关键词:ICT产业;泰国;发展规划;重点领域

《泰国信息通讯技术发展规划(2001-2010)》即《ICT发展规划2010》已经指导了泰国ICT产业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发展。泰国《ICT发展规划2020》是2010年版本的延续,分析了泰国ICT产业发展现状,确定了发展方向,强调了未来泰国ICT产业的需求和作用,并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诸多挑战作了预测。

1 泰国《ICT发展规划2010》简要回顾

《ICT发展规划2010》着重强调ICT在电子政府(e-Government)、电子工业(e-Industry)、电子商务(e-Industry)、电子教育(e-Education)和电子社会(e-Society)等五个战略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图1所示是泰国《ICT发展规划2010》所强调的重点领域。

图1 泰国《ICT发展规划2010》所强调的重点领域

作为《ICT发展规划2010》中的主要政策,“5e战略”旨在促进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并带领泰国经济和社会向知识型转变。《ICT发展规划2010》确定了三个主要目标:

(1)提高泰国的技术成果指数(TAI)排名,从现有的“积极采用者”排名范围提高到“潜在领导者”的排名范围中;

(2)到2010年,知识型劳动者占整个劳动力的比重提高到30%;

(3)推动泰国工业向知识型工业发展,目标是将知识型产业的产值提高到GDP的50%。

为确保政策连贯一致,泰国信息通讯技术部为下一个十年(2011年到2020)制定了《ICT发展规划2020》。

2 泰国《ICT发展规划2020》发展重点

泰国《ICT发展规划2020》是2010年版本的延续,分析了泰国ICT产业发展现状,确定了发展方向,强调了未来泰国ICT产业的需求和作用,并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诸多挑战作了预测。

此外,《ICT发展规划2020》还考虑到这一期间可能发生的技术变革,以便更好地评估这些技术变革对泰国个人、经济、产业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泰国《ICT发展规划2020》将着力提升如图2所示的七大重点领域的ICT发展水平。

图2 泰国《ICT发展规划2020》将着力提升七大重点领域

2.1 区域经济融合

根据预测,未来十年亚洲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中国和印度将拉动传统工业和服务业增长。到2015年,东盟经济体以及与东盟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将得到提升。

东盟的融合将从很多方面影响ICT行业。随着劳动力、企业、产业、投资、教育、语言、文化、信息和知识的流动性不断加强,东盟也将像欧盟一样,在多个领域制定统一标准。泰国及盟国的ICT产业将在竞争中成长。

2.2 人口结构调整

随着生育率迅速下降,泰国人口年龄结构正经历重大变化。15岁以下人口数量不断下降,而老龄人口比重稳定增加。劳动适龄人口将相应下降,因此迫切需要为不同领域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制定政策。特别是教育需要进行改革,使学龄人口和劳动适龄人口的能力能够与其他国家并驾齐驱。

另外,需要制定终身学习框架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一方面,要为老年人就业创造机会;另一方面也需要投资提高劳动适龄人口的生产率。

随着泰国人口结构的变化,新的社会结构也将出现,ICT将成为管理这一新的社会结构的一部分。比如,ICT将应用于提高劳动力和工业企业的生产率。ICT的使用能够减小差距,增加教育机会,并且在老年人中培养新的企业家。ICT还能够支持包括长寿药品等在内的许多应用。

2.3 能源、粮食安全和环境危机

环境问题对泰国和全球社会将带来长期影响。环境问题会加剧全球变暖,对全球气候造成更大波动,引起洪灾和其他灾害或导致土地沙漠化。这些影响反过来又会危及农业生产、渔业资源、旅游业发展、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还会造成水资源危机。此外,由于能源资源缺乏多样性,泰国面临着能源安全风险,且无法利用能源资源的多样性来降低这个风险。

ICT领域将在直接或间接处理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中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节能在国家层面和个人层面都成为当务之急时,将在生活方式和工作中催生创新和方法,从而减少总能源使用量。另外,ICT还可以应用于管理公共危害。

2.4 行政放权

2007版《泰国宪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从中央向地方放权。宪法强调,要加强地方治理和公众参与,通过向地方行政机构让权不断放权。职责的转让包括多个领域,如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政管理、ICT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监督评价体系等。公共参与也在地方行政机构的管理中得到适度提高。

在确保公共管理透明负责方面,ICT作为一项重要工具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公众可以接触到信息。ICT还能为大众提供渠道和手段表达观点,并参与到中央政府和地方行政机构的多项决策过程中。ICT对人民的生活方式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另外,ICT还将成为加强个人、社区和地方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的有力工具。电子政府是推动泰国迈向信息社会的重要机制,还是推动公共管理改革的重要工具,有助于公共管理向现代化、灵活高效方向转变。

2.5 未来就业和劳动力市场

泰国经济过去以农业为主,服务业和工业现在已逐渐占经济主要比重,其中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1.8%。然而,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人口的48.53%。因此,泰国未来劳动力和人力资源的管理将面临多层次的挑战。

农业生产力需要整体提高,创新能力也应加强,尤其是在泰国具有较大潜力和较强能力的服务业,以及其他竞争力逐渐增强的领域。提升创新能力,可充分发挥泰国人民的能力、创造力,彰显泰国文化和特色。同时,很多领域将不断扩大,新兴行业(如创意产业)将会出现。

除技术外,另外一个创造就业、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人力资源。后现代和后工业化时代的年轻人在工作和事业上更突出个人,也更愿意从事自由职业。一生的工作中拥有多份事业的现象将越来越普遍。未来,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能的工作也将涌现。这些都意味着ICT应用将更加广泛深入。未来工作和劳动环境中的工作稳定性将下降,为确保毕业生有能力适应,教育模式和教育管理方式将进行转变。

2.6 教育改革的第二个十年

《国家教育法案2542》(1999年)体现了泰国改革教育的意图,改革的原则是终生学习、社会参与以及发展内容和学习过程。值得注意的是,法案重点提到了几个重要问题,如提高教育质量标准,推广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发挥私有部门在教育领域的作用和向地方教育管理机构放权的结构性改革等。但是,仍有多个评估报告指出了泰国教育体系中的不足。

教育改革第一阶段凸显的不足和问题已被定为第二阶段改革面临的主要任务,改革框架的愿景是“全泰人民高质量地终身学习”。指导纲要中的“四项新因素”包括:(1)提高新一代泰国人民的人口素质;(2)培养新一代教师;(3)建设新一代教学设施和学习中心;(4)建立旨在放权的新型教育管理体系,确保学校管理更加灵活、独立,治理更加良好。

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在21世纪的社会中得到良好发展,拥有创造力、高层次思维能力和公民精神等重要技能。因此,ICT将通过多种方式在教育改革的第二阶段发挥作用。

比如,计算机设备和网络将成为学校和家庭的必备品。ICT可以帮助开发正式和非正式的学术内容,提高地方教育管理部门管理学校的能力,提高技工技能,培养高素质技工。

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加强大学信息网络间的联系,提高教学质量、学习效果和科研水平。技术可以从多方面加强弱势群体的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加强残疾人的计算机辅助教育。最后,技术还有利于年轻人丰富知识,增长技能,学习智慧、道德和伦理,成为优秀的公民。

2.7 社会价值观和社会矛盾

泰国社会存在结构不平衡的矛盾,如资源分配不均,贫富悬殊,各地无法平等享受政府服务和福利,国家事务的执行等导致的问题多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社会不满。如果这些问题无法妥善解决,情况将继续恶化,民众将更加困惑,暴力事件也会增多。

篇7

1.1有机农业的涵义

我国有机产品国家标准中对有机农业的定义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而有机食品是指来自有机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生产加工的,且获得了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畜禽产品、蜂蜜、水产品和调料等。因此,有机农业符合环境友好型农业的标准。

1.2有机农业的特征

以自然资源特别是可再生资源为基础;有效利用太阳能和生物系统的生产潜力;维持土壤肥力;最大限度实现植物养分和有机物质的循环;不使用自然资源以外的物质;维持生态系统和农业景观的基因多样性;向畜禽提供适应其行为本性的生活条件等。

1.3有机农业的生产原理

以生物学、生态学为理论指导,以实现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功能完美结合及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其基本内容可概括为相对封闭的生物营养循环体系原理、土壤是一种活的生命系统原理、应用生态学防治作物病虫害原理和保持养殖业的适载量及遵循动物自然习性饲养管理原理四个方面。

1.4有机农业的基本原则

依靠传统农业技术(时空多样性和连续性、空间和资源的最佳利用、养分循环、作物系统自我调控和作物保护)和现代农业技术。实现耕作与自然的结合,培育健康的土壤,保护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系统内的自然调节机制,生产高品质的食品。

1.5有机农业的理念

有机农业的生产观、价值观、消费观、环保观。是把生产视为人类为了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前提下,保持人类社会健康发展,通过合理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有机农业生产注重在生态良性循环的前提下,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有机农业生产不仅规定了生产的实质内容,而且强调污染人类生产环境和破坏资源的活动不是有机农业。

2我国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

在中国发展有机农业有着众多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在精耕细作、用养结合、地力常新、农牧结合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也是有机农业的精髓。有机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依靠现代的科学知识,在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学科学原理指导下对传统农业反思后的新的运用。

其次中国有其地域优势,农业生态景观多样,生产条件各不相同,尽管中国农业主体仍是常规农业依赖于大量化学品,但仍有许多地方,多集中在偏远山区或贫困地区,农民很少或完全不用化肥农药,这也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基础。

第三,有机农业的生产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一种产业,我国农村劳动力众多,这有利于有机食品发展,同时也可以解决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

第四,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脚步的临近,中国农产品的出口会受到绿色非贸易壁垒的限制,有机食品的发展能与国际接轨,可以开拓国际市场。同时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增强,有机食品的国内市场在近几年内将有较大发展,因此有机食品在国内外都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内也出现了一批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机食品生产资料,比如武夷菌素(山东潍坊万胜生物农药有限公司生产)供应2008年奥运会代表团的食品安全。

3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成果

我国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不断扩大。据OFDC的统计,1995年我国通过认证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有67万多亩,1999年更达到100万亩。通过认证的有机产品主要有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中药材等100多个品种。中国有机食品出口贸易逐年增长。国际市场上对我国有机产品的需求逐年增加,需求的品种包括我国的有机大豆、稻米、花生、蔬菜、茶叶、果品、蜂蜜、药材、有机丝绸、有机棉花等产品。据OFDC的统计资料显示,1998年我国有机食品出口额约为1000万美元,1999年达1500万美元。国内有机食品消费也呈迅速上升趋势。由于人们对粮食、蔬菜、水果及其它食品中残留农药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担忧程度日益增加,消费理念也在变革,一个从生产到餐桌的革命正悄然兴起,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潜在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有机食品有茶叶、蜂蜜、蔬菜、粮食、奶粉等几十个品种。然而,目前我国有机食品生产实际上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要抓住加入WTO的机遇,迎接挑战,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不断增大我国有机食品的国际市场份额,积极开拓和发展有机食品的国内市场,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有机食品做贡献。

篇8

关键词:森林旅游业;京郊;思考

1 森林旅游业的内涵

森林旅游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北京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森林旅游、森林旅游业等新兴产业在旅游市场中所占份额越来越高,目前已成为首都林业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对带动区域经济的繁荣与社会进步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北京森林旅游资源景区面积46516公顷,已开发景区面积23 260公顷,占景区面积的50%。353个景点中已开发314个,其中森林景观118个,占37.6%:未开发景点39个,其中森林景观占41.0%;全市已建成森林公园23个。2003年接待海外游客为185.1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9.0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8 737.0万人次,旅游收入706亿元。北京森林旅游迅猛发展,年接待游客由1992年的8.4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300万人,增加了近35.7倍,累计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年收入也相应的由214万元增加到10396万元,增加了48.6倍,累计收入4.5亿元:年利润由零增加到195万元,累计8363万元。同时,抽样调查还表明,从事旅游业的村民的年收入在7000~10000元。根据2005年对北京市民旅游愿望的抽样调查显示,希望到京郊旅游的占99.09%,到以森林为主的自然风景点占87.45%,以回归大自然为目的占80.53%,未来森林旅游发展的潜力巨大。

根据北京市“十一五”期间对京郊城市功能的定位,密云、平谷、延庆、门头沟等远郊区是首都的生态涵养发展区,以建设生态休闲区为目标,林业的地位尤为凸现。因此,京郊发展森林旅游业必须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运用生态经济手段,最有效地把森林物质和能量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品。同时保持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以达到保护森林,充分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多功能效益和生产能力,使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取得稳定增长的生态、经济效益同步发展。我们认为,森林生态旅游是在“森林的特定环境条件下所从事的旅游活动。它是以森林景观为主体,其它自然景观为依托,人文景观为陪衬,具有旅游价值的景观资源组成的旅游景区。提供人们游览,进行森林浴。呼吸新鲜纯净空气,欣赏美丽的自然生态风光和体验野外生活,通过自然生态美的享受和绿色的洗礼,陶冶人们的情操,增强人们生态意识和热爱大自然的良好风尚”。

2 发展森林旅游业对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意义

一是可以迅速增加当地农民非农现金收入。旅游观光是一种高消费活动,发展森林旅游业,将游客引向农村。当地农民因为游客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服务而获得可观的非农现金收入。

二是有利于林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每创造1个直接就业机会,将产生另外3~5个间接就业机会。发展森林旅游业,需要一整套的服务设施,不仅要导游、管理人员、服务人员,还需要发展住宿、饮食、商场、交通、文化等行业,能吸收利用大量林区劳动力从事非农行业,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压力。

三是有利于林业结构的调整及产业结构的优化。目前,各具特色的经济作物种植园、特种养殖园,林业综合开发和高科技林业示范园等,成为吸引游客的热点景观,很快为经营者带来效益。从而成为林业结构调整的典型,引导农民自发地调整产业结构。其次,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必将极大地促进城乡市场信息的流动,使农民能够迅速根据各地市场信息的需要,调整生产结构,保证结构调整的准确性。第三,森林旅游业打破了第一、二、三产业的界线。不仅直接对第三产业中的商业、饮食等服务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能带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形成销、旅工林、科工贸的产业生产体系,带动整个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林业产业化程度,进一步促进林业结构的调整。

四是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森林旅游业需要发展各种特色经济园,经营管理这些特色经济园需要较高的科技水平,就促使生产和经营管理者自觉的学习科技知识,并自愿地聘请相关的生产技术人员,以适应工作的需要,逐步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质,同时在服务城市旅客的同时,与他们相互交流、学习,开阔眼界、增长才干,造就一代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3 京郊发展森林旅游业的主要优势

占北京市国土总面积的62%、涉及人口230万的北京林区应该找准自己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区位优势、环境与空间优势、后发优势和科技人才优势,科学配置资源、重组生产要素、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都市型林区特色林果业,实行林区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以产业化的经济链条连接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环节。实现林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快速转变,为此必须注意发挥七大优势。

一是自然资源优势。自然条件是优势资源形式的客观基础。林区属于自然资源富集区,特别是能源、矿产、生物等资源。林区海拔高差变化大,垂直带谱明显,形成多层次生物圈,动植物和菌类资源种类繁多,生物多样性丰富,地貌地形复杂多样,水、土、光、温、湿等条件各异,形成各具特色的土特产品;人均土地面积相对较多,后备土地资源丰富。这种自然资源的优势既是林区综合开发的物质基础,也是北京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后备资源,更为林区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选择空间。

二是环境和空间优势。相对于平原而言,山坡地的化肥、农药等化学要素投入较少,且因风蚀、水蚀的存在使其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难以富集和存储;林区耕地海拔较高。温差较大。农产品质量优于平原地区;光、热、水资源空间变异较大,适合生产不同特性的优质作物;林区气温相对较低,冬季寒冷,夏季作物生育期短,病虫害相对较少,农药污染较轻,有利于发展无公害、生态型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总之,林区复杂的地形、多样的气候导致立地条件复杂多样,是林区发展以资源、气候、立地条件为基础的特色农业基础和条件。

三是劳动力成本优势。北京林区农业基本上属于典型的二元经济,农业人口比重较大。农业产业开发层次较低且结构单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薄弱,居民收入水平低,由此造成的由较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较低农业劳动力人均农业总产值所构成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是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及其产后储运和加工的有力保证。

四是旅游资源优势。目前北京共有旅游景区37个、旅游景点250个:4个国家森林旅游公园、1个自然保护区和15个风景林区,其中大部分在林区。北京市民最喜欢的20个景点中有17个在林区县(区)和海淀的西山。因此,利用林区气候多样性、景观多

样性、生态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所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丰富旅游资源,把生态环境建设、珍稀动植物开发与生态旅游农业结合起来,形成集访古、寻幽、科考、休闲娱乐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观光农业是北京林区农业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五是区位优势。由于北京林区距离大城市较近,接受城市消费的拉动和辐射能力强,具有明显的交通成本优势。因此建设城郊型的林区特色农业要以北京城区的大市场和大工业为依托。把“富裕农民”和“服务城市”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将其纳入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体系中去,从而为林区特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六是后发优势。先发展地区起步较早,有其先发机遇提供的先发优势,这是后发展地区无法比拟的。但后发展地区由于起步较晚,随着时代的进步、环境的变迁。能获得先发展地区原来缺乏的新机遇,这就是后发优势,这是空间差和时间差相交错而产生的优势,是对相对后进性在积极意义上的理解。林区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按照技术梯度的演进规律。越是排列在低势位的技术形态,向高技术形态跨越的幅度和潜力越大,这样新技术革命积累和创造的丰厚技术资源以及林区产业技术形态处于较低势位,不仅为林区产业技术的升级换代提供了较大的技术选择余地,而且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其二,林区可以广泛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发展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增加发展的预见性;其三,任何地区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这种特点和优势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如林区环境优势就是现代社会对绿色健康食品需求增加的产物。

七是科技人才优势。现代林区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于科技的发展、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因此在北京发展林区特色林业必须以科技为支撑,提高对“致富靠科技、治贫先治愚”和“科技兴山、以人为本”的认识,充分利用北京的科技与人才优势,坚持高起点、高水平。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技创新体系,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促进活用型科技成果的转化:在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的同时,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科普行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促进城郊型林区特色农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4 京郊发展森林旅游业的对策

一是调整林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形成新的观光景点,增加游客“游”的兴趣。其一是按照因地制宜、产业区域特色化的原则,在各个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的周围,大力发展林果、蔬菜、花卉、特种养殖等特色经济。其二是发展高新技术林业,建立一批高技术含量的特色经济果园。通过与周边大中城市中的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联系,推广应用林业优新技术,引进优质的、改造野生的、发展反季的、开发保健的林果品,建成林业科技示范园,吸引游客。

二是提高林业产业化水平,培植和壮大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开发“特色产品”,增加游客“购”的欲望。按照“山上建基地、山下建果品加工厂、山外创市场”的原则,加快林业产业化进程,提高现有龙头企业的科研水平,实行标准化生产、培植自己的“特色品牌”,开发绿色食品、保健食品;结合资源优势,组建一批保鲜、深加工等企业,开发林果蔬菜保鲜食品、木雕、根雕、盆景、花卉等特色产品,以保证游客能买到称心如意的纪念品。

三是加强林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挖掘各地古朴大方,历史悠久,富有情趣、积极向上的民风民俗、民间文艺表演活动,并组成相应表演队,保证旅客“娱”的高兴。利用现有文艺人员及文化设施,挖掘京郊林区的民俗、民风,组织好皮影戏、花篮戏,龙灯舞、民间婚俗等表演队、吸引外地游客观看或参与游戏之中,了解商城的民习民俗,体验生活。

四是加强农村建设规划力度,搞好农村居民点和道路规划,发展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满足游客“食、住、行”的需求。在小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建设上,要保证自然景观和建筑物的协调,体现出和谐美,在保留古老的民俗民舍的同时,兴建各具特色的新民舍;在道路建设上,即要把各个景点连接起来,又不可破坏景区的自然风貌,并在各个旅游景点的附近,公路的沿边,挑选一批设施完备,居住条件优越,文化水平较高,和睦幸福的农家,开发建成农家旅社或农家饭店,满足游客“住农家小院,吃农家小菜,享农家生活”的愿望。

五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林区观光旅游,游客追求的是林区的自然美,享受清晨窗前闻鸟鸣、黄昏林间听松涛,静夜有蛙声,呼吸新鲜空气,食用绿色食品的生活,这一切都必须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来实现。保护好环境,就等于保护旅游资源,保证了农民收入增长的来源。对京郊来讲最主要的是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尤其是延庆、密云的原始及人工森林的保护,真正发挥其“天然氧吧”的旅游优势,要充分利用退耕还林政策,广造经济林、生态林,进一步优化区县的生态环境,增强旅游开发的基础。二是正确处理维护自然景观与建造人文景观的关系,发展森林旅游业,以人文景观招揽游客显然不现实,因此在建设各个旅游景点时,要合理规划,尽量保持自然美。慎建亭、堂、楼、馆等人文景观,以免既耗费人力物力,又破坏景区的自然风光。

六是准确定位,突出特色,提高宣传和市场促销的效益。在宣传林区美丽的山水风光的同时,更重要是迎合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心理,宣传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特色经济,各种山货等无污染绿色食品,宣传改革开放后农村的巨大变化。要把本地森林旅游业宣传与周边旅游胜地宣传结合起来,争取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旅游产业体系。如把京郊的森林旅游业游与龙庆峡风光游、八达岭人文景观游,承德避暑游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参考文献

[1]王有年.谷继成.城郊农村如何发展果业[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

[2]黄凯,马亮,邢广宏,等.北京森林旅游客源主体的初步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4(2).

[3]何忠伟,王有年.都市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分析:以密云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06(6).

篇9

我国流动人口的主体是从农村流向城市,农民收入水平低下的现实必然导致其流动过程的复杂性和产生问题的多样性。因此,把握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是正确处理人口流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的前提条件。流动人口的突出特征主要有:

第一,流动人口以年轻劳动力为主。我国现阶段的人口流动从本质上说是劳动力在流动。在流动人口中,15--45岁之间的年轻劳动力成为流动人口的主体。我国流动人口年龄构成年轻是最突出的特征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003年9月进行的《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研究专项调查》表明,40岁以下(不包括40岁)的流动人口占总流动人口的90%。2004年对全国部分城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也表明,流动人口年龄结构具有显著的年龄聚集特点,流动人口年龄主要集中在15―45岁之间,占流动人口80%以上。

第二,流动人口文化程度以初中以上为主。流动人口除了年龄构成年轻的特点外,流动与不流动入口的受教育状况大不相同。流动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超过一半,远远高于流出地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在流入地的流动人口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绝对优势,占流入地流动人口的70.17%;文盲和半文盲比重相对较低,仅占4.66%。未流动人口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

第三,流动人口以非举家流动为主。2004年对全国部分城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表明,流动人口调查对象户均人口数为4,33人,每户流动为2,11人,也就是说平均每户有2.22人没有发生流动。这就是说流动人口平均带动能力为1.11人,流动过程中的带动能力还比较小。夫妻共同流动的比例更大一些,也就是说其他家庭成员留居户籍地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子女或其他家庭成员一同流动的可能性相对小一些。流动人口在流动过程中举家流入一个地方的家庭流入量相对较弱,具有明显的非完整家庭流动特征。

第四,流动人口以低收入为主。流动人口流动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原因。据抽样调查,流动人口月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90%以上,其中有近45%的流动人口月收入不到500元。由此可以推断,与流入地劳动力收入相比,流动人口以低收入人群为主。流动人口不仅在收入分布上存在收入较低的特点,而且收入分布的区域差异也比较明显。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月均收入相对较高,而中西部欠发达省份流动人口收入较低。流动劳动力的工资收入大大低于当地居民,即便是在从事完全相同工作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对流动劳动力存在克扣和变相克扣工资问题。

第五,流动人口的基本生活条件较差。流动人口的主要居住方式为集体宿舍、自租房等形式,生活和卫生条件差。流动人口的营养状况差,卫生保健知识缺乏,容易引发传染病和流行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在社会保障方面,绝大部分流动劳动力没有养老、工伤、医疗、失业等基本的社会保障。

篇10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内需不足 消费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共同特征

1. 发展区域经济的理由

区域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结合本区域的资源环境、地理位置和产业特色等因素,选择适宜自身发展的主导型产业及其组织结构体系,通过市场调节建立自身的优势产业,最终形成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市场容量的特色产业、特色企业和特色产品。区域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综合了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贸易理论于一体的新概念,发展区域经济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技术等存在差异,选择适合于充分发挥和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通过比较收益获取正常的预期利润,成为具有扩大再生产能力的企业;使整个产业在市场中具有整体竞争力,这样就可以避免资源配置浪费,市场重复建设等现象的发生。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特别是在市级区域内,由于经济传统和偏农经济等特点的约束和影响,造成产业结构的看似面面具备,实则没有区域特色,这种发展使区域域经济发展出现停滞、产业结构极不合理,资源利用低,区域经济进入了恶性循环中。这种情况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2)当前自由竞争的市场中存在大量的外部不确定性。这种情况下,发展区域经济,使产业发展的相对集聚,这有利于发挥关联效应、知识外溢、提高交易效率,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同时,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可以产生网络效应,提高生产效率和组织效率,从而使企业获得真正的市场竞争优势。所以,区域经济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从产业集聚和专业化分工中获得递增收益的同时,大大减少交易费用、制度费用等成本,从而最终形成产业的总体竞争力。

(3)产品差异化和消费多样性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按照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即使是同一品质的商品,消费者可以从多样化消费中获取更多效用。因此,消费的多样性决定了商品需求的多样化,从而构成了区域经济需求方面的差异。从某种程度和意义上说,目前发展区域经济既可以丰富市场的产品结构,提高消费者的社会福利水平,又可以起到扩大内需、缓解内外经济失衡的作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由于物流、通胀等因素对宏观经济政策造成的压力。

2. 区域经济发展的共性

区域经济在企业规模、市场容量、空间范围和组织形态上可能存在很多差异,但其主要特征可以总结如下:

(1)区域性:区域经济是在一定空间区域形成的经济形态,但这又是相对的。如县域经济、工业园区、城市经济、西部大开发等。

(2)规模集聚性:区域经济产业的相对集聚是规模效应、外部性、关联性和交易费用相互作用均衡的结果,据有关研究和经验表明,某个产业生产规模扩大一倍可以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2%~10%。

(3)差异性和多样性:区域经济是比较优势、经济地理、人口市场数量、经济政策等因素相互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发展理应表现出地区差异性和模式多样性。

(4)动态性:随着资源禀赋、经济地理、市场化程度和制度政策等因素不断改变,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组织形态和发展模式也随着动态变化。

二、扩大内需拉动区域经济中遇到的问题就是内需不足

1. 目前扩大内需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和特征总结可以明确的看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就是该区域内产业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合理化、可持续性发展。也就是说发展区域经济的最终目的就是区域经济的市场化,从而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使之为市场服务,为提高民生服务。从这个目标出发,要实现产业的良性循环就好做好产业的可持续性规划。而这个规划是离不开我国的内部这个巨大市场的,做好本地市场这篇文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

2. 如何理解扩大内需拉动区域经济中遇到的内需不足

(1)消费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从宏观经济来看,投资、消费、出口是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这是经济研究的普遍共识,无论是全国经济还是区域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这三点。然而在当前这种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的情况下,消费就成了目前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因为只有消费才能加速各种商品的消耗,迅速加大供应需求,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产量,刺激扩大生产;从而推动新型的产业链经济发展。

(2)由消费不足引起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

①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观念比较传统。我国城乡居民崇尚节俭传统美德,生活勤俭节约,消费观念亟需更新。

②区域内社会保障没有做到覆盖性普及,社会保障水平低。表现在:一是社保是低水平的。二是社保覆盖面低。保险受益面远未达到全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大部分未参加保险,基本上还是靠子女养老。

③区域内部就业形势严峻。城镇就业年龄段居民不能充分就业,失业百分比居高不下;农村富裕劳动力比例逐年提高,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不能充分就业,农村富裕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压力巨大,加剧了城镇居民就业矛盾。

上述三方面原因直接导致了城乡居民保守消费,绝大部分城乡居民更不可能透支消费。这种内需情况不利于消费水平的整体提高,消费水平的低下导致了扩大内需的作用根本没有发挥,更不可能促进产业发展,从而发展区域经济。

三、刺激消费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解决内需不足

1. 消费的特性:

扩大内需是否对经济起到促进作用,最有说服力的指标就是消费的增长。消费的特征可以说明其在内部需求中的主导地位。

(1)消费需求是社会的最终需求。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投资需求和政府购买需求都是中间需求或者引致需求,只有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简单的看,所有的社会行为都围绕着消费行为进行,和人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在现在的社会经济体系中人们都需要用消费来实现自我的需求。

(2)消费需求是持久需求。消费需求伴随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虽然人类生活的最终目标不是为了消费,但是人类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消费.将来也不会脱离消费而存在。消费是人们生存、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前提条件之一。消费需求的持久性使得其对拉动内需中作用也是持久的。

(3)消费需求是主体需求。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研究表明,在一个国家的有效需求构成中,消费需求大约占67%,投资需求大约占16%.剩下的13%左右为政府购买需求和净出口需求。也就是说.消费需求大约占到了有效需求的三分之二 如果不考虑净出口需求.仅仅考虑国内有效需求.则消费需求占有效需求的份额会更高。消费需求的主体性表明采取刺激消费为主的扩大内需政策是对任何经济体系都有作用的。

2. 消费增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直接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发展

消费的行为是社会化的行为,根据其特征消费的最终作用就是推动商品循环,人们对商品的消费减少了商品的存量,促进了生产企业的再生产,以满足持续的消费需求。在企业再生产的过程中对原材料的需求促使上游产业也加速生产,这样的作用一直可以延伸至这个产业链的终端及各个相关产业。很明显消费能力的提高无疑可以增加相关产业的扩大和发展。

(2)间接带动商品流通、技术及附属产业的发展

区域经济的特点就是地域差异明显,这导致改区域内的优势产业相对单一,这与消费的多样化是矛盾的,这种矛盾作用于经济中就是另外一种推动力。这种推动力增加了商品在区域间的流通,本地区产业的技术提高,以及交通、物流、通信等非生产产业的发展。这种消费所产生的作用是使各个区域间的流通更加紧密和频繁,这种互通有无的过程也正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从而达到市场经济一体化。

四、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发展区域内经济的具体措施

1. 在区域经济建设中,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机构的建立和建设,对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和社保体制进行调整,增加公共财政对基本保障体系的投入,以此解决人们在消费观念上的后顾之忧。

传统的消费观念是储蓄型消费,人们防灾、防病、防老的心理占据主导地位,导致老百姓怕花钱,有钱也都存进银行。促进消费减少居民消费后顾之忧要让老百姓敢花钱,就要消除老百姓在子女教育、住房、医疗和养老方面的后顾之忧。这就需要推进社保、教育、医疗体制改革,增加公共财政对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减少居民的支出负担。各区域政府要在扩大内需的政策和规划中推进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尤其是要逐步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居民后顾之忧,降低储蓄倾向,提高居民的消费意愿。

这样做的同时也健全了社会的保障体系,随着保障体系的健全和经营经验的积累,社会保障体系应该进入良性循环,这样座最终的目标就是减轻区域经济发展中社会福利资金的投入压力,可见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是百姓和政府双赢的举措。

2. 在区域经济建设中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大力发展消费型服务业。这样做即可以增加消费的多样性,促进消费,也可以解决一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基本的温饱型消费已经很难满足人们对消费的需求,对服务型消费的需求随之扩大。举例说明:上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兴建许多主题公园或大型游乐场所,发展旅游、娱乐和消遣业,使得娱乐消费增长已超过医疗和衣食住行。日本也在前几年通过大力发展数码产业和多媒体产业开发出数码消费和多媒体消费。

培养新的消费热点是促进消费的又一有效举措,服务型产业,具体指房地产和物业服务、家政服务、医疗卫生、旅游、文化创意、休闲娱乐健身等行业,这些服务型行业在经济中与人们的高层次需求相关联,扩大这些产业的规模和服务质量不仅能促进消费,对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是有帮助的。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促进服务消费结构升级也是工作的重点之一。

增加服务型消费行业不仅可以更有针对性满足中高收人人群的消费需求。而且在增加就业岗位方面也有很大的帮助,因为部分的服务性行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通过人对人的服务达到其盈利目的,扩大服务性行业的经营项目除了解决消费结构性升级外还可以增加就业机会。

3. 加快城镇化步伐,平衡城市和农村的消费水平。

城市经济发展之所以高于农村主要是因为城市配套设施优于农村,现代化的教育、医疗、交通设施,信息交流、产业资源相对的集中,导致了城市人群的收入和平均消费水平要高于农村。城镇化建设就是要把农村乡镇的配套设施完善和提高,促进农村商品流通,促进消费。可见城镇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又可以在城镇商品流通中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另外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城镇化的建设也可以消除经济体系中的差异,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

总结:综合经济形式的现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得出结论,扩大内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在具体操作时我们发现扩大内需拉动区域经济的过程中内需不足是我们遇到的最大也是首要的问题。而理论总结内需的硬性指标就是消费,所以不难看出解决内需不足只有促进消费这一条途径可循。

参考文献:

[1] 江建平,张云天. 地方政府扩大内需若干问题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 财政研究,2009,(02)

[2] 陈为邦. 挑战与机遇―扩大内需背景下的思考 [J] 规划师,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