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片段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5: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物理教学片段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物理教学片段案例

篇1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A-

0091-01

案例是通过一个或一类例子来阐述理论、公式或道理的教学片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引入案例教学,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深化学生情感,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初中物理理论论述较多,我们应充分援引案例进行教学,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讨论案例教学,促进合作交流

实施初中物理案例教学应该遵循新课改理念,基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自主分析、合作探究、互助实践,在案例研究与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展开讨论案例教学的目的是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发散思维,促进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并鼓励创新和探索实践。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时,创设“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或“未来能源发展趋势”讨论话题。结合已经学习的物理、生物知识,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设定一个主题,并鼓励学生课下展开对能源危机、环境危机相关资料的收集。课上展开辩论比赛,就如何保护我们可爱的家园提出可行性建议。由讨论案例的学习过程,学生了解到科技对社会环境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利与弊,提升节能意识,鼓励学生运用已学知识研究如何保护环境。

二、观摩案例教学,引导思考分析

观摩案例教学方式是依托一定教学方法或教师的演示过程,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分析、理解,以此达到观察与模仿的目的,提升物理科学素养。教师在运用观摩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针对选定的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实验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物理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电流与电路》时,教师选取“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探究案例展开对串联、并联相关知识的学习,并深入了解串、并联连接方法的运用。教师运用观摩案例引导学生展开对电流规律的分析,通过猜想构思、连接电路、实验展开、数据记录、规律总结等过程,感受和分析实验过程。学生通过观摩小灯泡亮度、电流表示数之间的关系,探究出“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的规律。由此分析出节日用彩灯应该串联,而家用电路应该采取并联措施等。

三、模拟案例教学,激励思维创新

在初中物理教材上的实验或科学道理用语言阐述比较单调,而在课堂中进行实验又不太可能的情况下,可以运用模拟案例教学的方式,通过转变研究材料和方法,不改变研究内容和主题,展开对相同知识的研究。运用模拟教学案例,可以使得课堂教学便利化,提升学生的应用意识。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浮力的应用》时,教师首先借助多媒体演示关于船漂浮与潜艇上浮、下沉的演示图片;其次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这些都是利用了什么知识?继而鼓励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模拟材料――可变质量的球、盐、醋、水等,展开对比模拟案例的教学。运用同样质量的球展开实验,引导学生发现球在醋中沉底,在水中悬浮,在食盐水中漂浮。另外,不同质量的球在水中也可以出现沉底、悬浮、漂浮三种情况。由学生的自主总结过程,得出浮力的基本知识F浮=ρgv排,由此得出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水的体积有关。潜艇上浮、下沉是改变了自身的质量,而船漂浮是利用了水的浮力等于船和货物质量的知识。

四、实践案例教学,鼓励自主探究

知识的收获与能力的提升不能全靠教师传授,需要学生真正的动手实践与反思探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行动能力。基于此,初中物理教学应结合实践案例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运用自身智慧和集体交流与合作探讨得出的方案,制订较为完善的实践方案,由实践案例的学习过程,提升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电与磁》时,可以结合“研究电磁铁”实验展开实践案例学习。结合实验猜想得出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从通过电磁铁电流的大小、线圈匝数这两个方面出发,探究改变可变因素,得出对应的结果,继而将结果综合分析,得出总的结论。由此,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到线圈匝数一定,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磁性越强;电流一定,匝数越多,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磁体(大头针)越多。通过实践案例教学,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和探究,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篇2

学生在没有接受正式的科学概念教育之前,对日常生活中所感知的现象,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与辨别式学习而形成的对事物的非本质的认识,即前科学概念.[2]概念学习就是将前科学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的过程,但经过学习获得的科学概念也可能会在学习者的知识体系中逐渐偏离科学性或产生知识迁移的障碍,这种现象称作概念迷失.概念迷失现象在高中物理概念学习中非常普遍,解决这一问题不仅是促进学生建构物理学知识体系的需要,也是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一、 物理学习过程中概念迷失的原因分析

1. 受前概念的干扰影响,引起的非本质认识的概念迷失

学生在正式接受学科教育之前形成的前科学概念,一般缺乏概括性和科学性,而且一旦形成,往往根深蒂固并形成思维定势,这些观念会阻碍学生对科学概念的顺应.学生经过学习后,前科学概念可以转变为科学概念,但科学概念在没有得到强化和应用的情况下,很可能会重新受到前科学概念中错误观念的冲击和影响,从而引起非本质认识的概念迷失现象.

例如,在概念学习前,许多学生往往都有这样的看法,认为静止的物体,用力来推它时才会运动,力停止作用时它就会停下来,推物体的力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速度就越大.这就是受到原有错误的前科学概念的干扰和影响,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思维判断被阻断,不能联系所学的知识,想当然、习惯性地按错误的生活观念进行判断,所以妨碍了物理概念的建立和巩固.同时,这些错误的前科学概念在很长时间里影响了学生对上述科学概念的理解.

2. 受类比定势的影响,引起的知识负迁移的概念迷失

类比定势通常是由于新旧问题之间存在着相似或者表面上存在相同之处,而这种相似性往往容易掩盖它们的不同点,给解决问题带来干扰.[3] 学生在物理概念学习中正是由于某些类比定势习惯的影响,往往运作单调、思维窄化从而造成一些知识上的负迁移.

例如,机械波和光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大小的决定因素是不相同的,这两者就不可作类比联想,否则就会做出错误的结论.振动图象限和波的图象是非常相近的两个图象,但这两个图象的物理内容、物理意义完全不同.克服这种负迁移的有效办法,就是抓住两个现象之间的突出差别,分析其差异,找出类比不具备的前提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消除这种负迁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受相近物理概念混淆的影响,引起的本质属性的概念迷失

物理上有许多相近的概念,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具有不同的本质属性.有的学生对它们的物理意义理解不透、区分不清,加上头脑中没有完整的物理情境,容易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片面化,简单化.

例如,物理量的变化量与变化率,一字之差含义截然不同.位置的变化率是速度;速度的变化率是加速度;磁通量的变化率反应了电动势等.再如电阻和电阻率,自感和自感系数,动量与冲量,热量与温度等.它们因字面相近而使学生在思维过程中产生错误判断和思维分歧.学生在学习完一个科学概念之后,如果于另一个知识情境中接受了新的科学概念,那么当前后两个科学概念的字面内容非常接近时,两者相互之间会产生很大的干扰.

4. 受教学维度单一化的影响,引起的内涵外延的概念迷失

教师过分强调概念的某一侧面时,就会暗示学生忽略对其他方面的思考,造成对概念的外延不合理地缩小;或者将概念从复杂的背景中隔离出来进行孤立的认识,忽视具体条件的限制,造成对概念的理解简单片面.[3]这些做法都会妨碍知识在具体情境中广泛而灵活的迁移.下表给出了几个典型的例子.

二、物理教学过程中解决概念迷失问题的策略

“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概念教学应该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知其然”,更应该让学生“知其所以然”.那如何搞活物理概念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提高概念教学的效果?笔者认为,新概念的建立应该是一个打破学生原有认识平衡的过程,是学生自我认知瓶颈得以突破的过程,是学生概念体系进一步自我丰实的过程.

1. 设疑引发冲突,克服经验错误

认知冲突是指当个体意识到个人认知结构与环境或是个人认知结构内部不同成分之间的不一致所形成的状态.[4]教师在概念教学过程中应创设能引起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教学情境,使其达到“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愤悱状态,并在自困中反省,从而达到正确顺应新概念的目的.

【案例1】 “伏安法测电阻”教学片段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掌握了如何用伏安法测电阻,然而高中对此课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讨论安培表内接和外接时两种电路的误差情况.初始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平衡状态,在他们原有的知识经验中,这两种电路是等价的.为了使学习引向深入,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来激化矛盾,打破平衡,利用大型示教电表分别以两种电路去测量同一大电阻的阻值,两次测出的数据是5.2千欧和2.0千欧;然后又去测量同一只小电阻,测出的数据是5.0欧和2.0欧.悬殊的测量结果,造成了一种外来的强刺激,学生的思维被迅速地激发起来,从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新课题的学习.从上述实例可知,直觉定势的发生大多由于某一自觉十分有把握的观念的驱使,但其思路“固化”一般是暂时的,一经提示或启发,学生往往会立刻领悟有关的道理.

2. 注重实验探究,否定错误推测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所以丰富感性认识是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重要手段,而感性认识要在实践中获得,所以探究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用真实的探究结果否定原来错误的认识.维果斯基指出:“科学概念的直接教授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没有效果的.一位试图如此做的教师,除了空洞的言辞和儿童鹦鹉似的背诵外,一无所成.虽然模仿了相应概念的知识,但实际上是一片空白.”在物理概念学习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前科学概念的负迁移必须依赖探究实验转化.

【案例2】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片段

前概念是“物体下落快慢是由它们的重力决定的,物体越重下落越快”. 针对学生的错误观点,可以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展开探究.先进行理论探究,若将轻物与重物缚在一起让其下落,那么与原物相比,是下落得更快些还是慢些?学生进行探究后产生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因重物被轻物拖住了,所以缚在一起比原重物慢些;另一种认为应比原重物快些,因两物连在一起比原重物更重了.显然两者针锋相对,通过讨论认识到“重物比轻物下落得快”是错误的.但学生的疑惑可能仍未消去,因为生活中的确看到铁块比羽毛下落得快,那么可进一步用实验进行探究.

【探究l】取外形相同的两只球,一只是钢球,另一只是铝球,让铝球超前钢球0.5m、0.25m……重复实验,通过探究得出,欲使两球同时落地,必须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

【探究2】取两张完全相同的纸,其中的一张捏成团,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探究发现等重的两张纸,并不是同时落地,探究讨论后学生自然明白,这是空气阻力的影响,这从反面作了论证.

【探究3】用毛细管实验探究,进一步说明在管中空气被抽去后,重力不同的物体下落的快慢相同.

自由落体运动的错误观点,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持续了近2000年,学生在一堂课内解决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只有从多侧面进行探究,才能消除原来的先验概念,确立科学观点.

3. 加强概念变式,促进灵活迁移

布鲁纳认为,“学生在其中经历某件事情越是多样,就越有可能把该事情与其他事件联系起来,多种多样的训练,有助于增加事物之间的共同之处,指出每一事物的独特之处”.概念变式是指对同一个概念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揭示不同描述方式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从本质上认识所学的概念,避免对概念的孤立、机械的记忆.[4] 所以举一反三的变式练习可提供大量包含某一物理概念的正面和反面事例,突出概念事例的关键特征,舍弃其无关本质的特征,因而容易习得科学概念,有助于转变错误的认识.

【案例3】 “摩擦力”教学片段

为了使学生对摩擦力有正确的理解,完成知识的建构,形成知识“网络”,把相关的知识编成一个知识集成块,设计了渐进螺旋变化的变式问题.

①静止的物体只能受静摩擦力,运动的物体只能受滑动摩擦力?

②摩擦力的方向是否总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③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的物体一定受摩擦力作用?

④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⑤摩擦力总是阻力或者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吗?

⑥压力越大,摩擦力一定越大吗?

⑦计算滑动摩擦力公式F=μN 中的N等于物体重力吗? 能否与重力无关?

⑧物体间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也越大?

⑨滑动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吗?

⑩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有什么关系呢?

4. 归类相似概念,辨析强化理解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学习迁移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两种学习情景之间存在着共同成分,共同成分越多,迁移的效果越大”.反之,相同成分越多,对于不会区分的学生来说,就越容易混淆.物理教材中有较多的概念看似字面意思相近,实际却有很大的区别.通过对相似、相近或相关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不仅能让学生对知识本质更明晰,而且能确切地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根本上杜绝由于概念混淆不清而导致记忆不深刻.

【案例4】 “电压与电动势”辨析

5. 建构知识网络,提升概念应用

认知心理学关于知识表征的研究表明,在某一知识领域中,相关知识点都是围绕着中心概念来组织的,所有概念都被纳入到一个高度整合的知识结构之中,即知识网络,它是人脑贮存知识的有效方式.高中物理教材中的概念多,但概念间的逻辑关系不清晰.[4] 通过知识网络的构建,可以帮助学生清晰、全面、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的整体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了解当前所学的某一知识点在整个知识结构中的位置及与其他知识的关系,促进对概念的巩固和深化.

【案例5】 物理知识可视化方式

图1是学习“电磁感应”之后构建的知识网络,图2是力的概念图.

三、对概念教学的深入反思

《学记》中说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应当指出在物理教学中推进概念教学时,客观上要求一线教师应不满足于对学科知识的把握,还需注重策略性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教学有法,但概念教学无定法.无论选用何种物理概念教学策略,笔者觉得都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概念的应用应体现多元性

一个概念所涉及的问题往往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对事物某个侧面的重视和强调,往往会疏漏掉其他方面,而这些方面在另一个问题情境中,可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解决这个问题,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有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境要经过不同目的的改组,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在这种学习中,学生可以形成对概念的多角度理解,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形成背景性经验,为知识的灵活迁移奠定基础.

2. 知识结构系统化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在组织概念教学时,教师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知识体系构建相关的知识网络,而忽略了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的重要性.绘制知识网络图是一种培养学生元认知技能的有效工具.因为绘制知识网络图的过程中所蕴含的心理操作非常复杂,学生要能识别组成知识的基本概念,努力发现并理解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多种关系及不同概念领域之间的隐含关系,同时编制知识网络图,还可以使学生意识并发现对不熟悉的新知识的模糊理解.因此,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编制知识网络图.

3. 概念转变应把握好概念的广度和深度

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等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概念教学应针对不同学生而把握好广度和深度.为此,在实施概念教学前,可利用访谈、问卷调查、制作知识网络图或概念图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前科学概念,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和策略,以适宜的广度和深度实施概念教学.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人唯有凭借解决问题或发现问题的努力才能学到真正的发现的方法,这种实践愈积累,就愈能将自己学到的东西概括为解决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方式.”适宜的概念教学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信息,有利于学生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和思考.“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因此,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良好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由情入境,情景交融,学习欲望高涨,使课堂产生“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文建军.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J]. 新课程(中学版),2009(6).

[2] 邢海静. 如何进行高中物理概念教学[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2).

篇3

关键词:情境创设;复习课

传统的科学复习课,教师虽然很注重知识的归纳、形成网络,并在习题中练习运用,但学生只是习惯于做笔记,使很多知识点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所以使复习效果不尽人意,更谈不上思维的创新和提高。那么如何让复习课活起来?

1.引入生活情境,有效提升复习效果

很多优秀的教师在创设生活情境的研究上做了大量的探索,他们的实践经验给人许多启发。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必然也遵循这个规律,因此,在教学中,情境创设应尽可能依据学生的实际经验和认知,接近真实的生活,为学生架设好学习的框架,有层次、有梯度,还要考虑好衔接与过渡,做到有的放矢。

[案例] 教师在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第3~6节复习课中让学生朗读日记。

五(6)班小龙日记:

2010年中国上海举行了第41届世界博览会。它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超过240个国家地区组织参展。今天我终于盼来了这个机会,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游世博。

为了能够拿到中国馆的预约券,踏着星辰四点钟我们就来到了世博会的门口。这时前面已经有20米的队伍了,我们立即加入到当中去,人挤人整整排了5个小时。当天的温度是39°,人挨着人,肩并着肩,只见每个人脸上都是汗水,衣服全部都湿了。这时,门终于开了,紧接着是200米冲刺,只见前面是人头,后面又有追兵,为此我还付出了代价——妈妈买的水果给跑丢了,还好矿泉水瓶还在。

问题1:小龙同学用什么仪器来测量时间?实验室用什么仪器测量?

问题2:小龙日记提到“这时前面已经有20米的队伍了”,“20米”是小龙同学估测的,你能用什么工具帮他准确测量一下吗?

问题3:在参观过程中小龙同学觉得很口渴,于是他用矿泉水瓶在饮水点接了一满瓶水,这瓶水体积约是多少?可用什么仪器准确测出?

教师选择了学生熟悉的运参观世博会作为课堂情境,这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绝大部分学生都亲身经历过,有过深刻的体验,缺少的只是发现和思考。当教师以这么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作为教学情境时,所涉及的学习问题很真实,学生感受很真切。学生针对问题,复习了长度、时间、体积、质量等物理量的测量做了一次真正的课堂主角。这样的学习才是典型的体验学习,不但学生体验到了,而且教师也会体验到,体验可能更深,这对教师的成长更有利。

2.引入实验情境,有效提升复习效果

教学经常遇到的情况是,教师往往善于创造实验情境,但不一定能很好地利用实验情境,更没有很好的挖掘,对实验情境的利用上不是很到位;如果复习课教师都很好地完成“温故”的目的,但未能很好实现“知新”,也是一种遗憾。这也反应教师在复习课中的取舍不准,不敢大胆的取舍,始终想着面面俱到,反而重点不突出,难点没突破。一个简易的科学实验,使科学复习课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令人鼓舞,值得科学教师深思。受到复习课的禁锢,教学常常冷落了实验在复习课中的主要地位,相反,如果能很好地利用实验情境变“巩固知识”为“自我展现”,就可以免除了学生机械记忆、重复练习之痛,以自我表现的形式,消化、深化知识,并内化为自身素质。

[案例] 八年级上第一章《密度 压强 浮力》的复习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重做我们做过的一个简单实验,但老师要求同学们在实验中思考几个问题,看那组同学发现的最多,想法最多,给老师惊喜。

(教师出示课题:怎样使鸡蛋浮起来?)

生:往烧杯里加盐。

师:很好,加盐的确是一种方法,结合我们学过的科学知识,思考在加盐的过程中,哪些科学量发生了变化?

生1:水的密度发生了变化,变成了盐水。

生2:盐水对杯底的压强发生了变化。

师:能告诉老师为什么鸡蛋会上浮呢?

生:鸡蛋受到的浮力变大了。

师:这又是为什么?

生:因为水的密度变大了。

师:水的密度为什么改变?为什么水的密度变大了鸡蛋受到浮力也变大呢?

…… ……

师:在加盐的过程中,鸡蛋的受力情况是怎么变的?为什么杯底受到水的压强会变大?

教师非常善用实验情境,设计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师生互动进入正题:密度、压强、浮力的复习。主要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得出的。像这样让学生带着思考进入课堂教学,在观察和实验中再现旧知,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模式,从而使得教学动中有思,思中有获。

就在听课教师以为该实验情境的利用已经非常全面的时候,授课教师却继续挖掘情境中涉及到的相关科学知识,接着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1:鸡蛋的上下两头受到盐水的压强大小一样吗?鸡蛋的前后左右呢?

问题2:说明液体压强的特点是怎样的?

以上问题引导学生复习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和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等知识。为继续探究复习浮力知识,教师还做了以下尝试。

讨论1:鸡蛋从杯底开始拉,直到离开盐水浮力是怎样变化的?请利用坐标系来表示浮力的变化(如下图)。

讨论2:给你提供弹簧秤能测出鸡蛋受到的浮力和鸡蛋的体积吗?如果已知盐水的密度能求出鸡蛋的密度和体积吗?

利用简单的实验情境,最大限度的挖掘其中蕴藏的科学知识,在完成复习旧知的同时在一定的程度上开启了“知新”。利用鸡蛋和盐水的实验能复习和突破压强、密度和浮力等众多知识难点,并在此基础上能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讨论中学生很好的实现了“知新”,这样的一堂课对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学习都是非常有作用的。

3.引入悬念情境,有效提升复习效果

“心欲求而未知,口欲言而不能”,悬念产生于学生想急于解决问题,而问题看上去不是很复杂,但自己又无法解决的时候,那么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个契机把握学生求知的动机。当然在复习课中情境悬念不必过难,否则好不容易激发起来的好奇心可能被情境扼杀;悬念过易则激发不起学生的好奇心。变“讲授复习”为“主动求知”,很好的让学生摆脱教师那种“生教硬灌”的复习方式,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这和设置良好的悬念情境是分不开的。如以下片段:

[案例] 七年级上第二章观察生物1-3节复习课中利用幻灯片出示一块石头(如右图),石头上长满了雪白的“头发”。

师:CCTV《走近科学》栏目曾报到了这样的一则故事:

有人收藏了一块长有“头发”的石头,把它保存在一个不见光的箱子里,收藏者很想知道这是什么物质,请专家帮忙寻找答案。如果你是专家,根据你所学知识,能否帮助他呢?

以上通过对各复习课教学片段的深入剖析和反思,很好地诠释了情境在科学复习课中的作用。情境又是一个多维的、全时空的、多功能的概念,它既发生在教学开始,又贯穿教学过程,充满整个教学时空。在生动、多样、宽松的教学情境中,教学才有悬念、学生才会兴奋,情感才能激发、思路才能打开,师生才能很好的感悟。

复习课是初中重要的课型,怎样落实科学复习课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充分开发各种资源,设置情境,贯穿整个复习课堂,这将有利于学生明晰自己的复习目标,提高复习效率。复习课教师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为科学复习课的有效落实创造更好的条件。利用情境作为科学复习课的有效策略,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在情境中获益,为此,还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复习课中教学情境要有很好的过渡

反对缺乏教学情境和将教学情境任意简化的复习课设计,因为这使学生脱离了产生问题的具体背景和环境,既无法使学生深刻回顾“旧知”也无法在再现旧知的基础上有“知新”。因为知识和特定的背景紧密联系,是真实而复杂的,否则又会回到“满堂灌”的练习课。

2.情境不必过多,否则利用率会很低

如果教师创设了很多的情境,但由于学生的思维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再加上复习课中需要回顾和落实的知识点很多,反而不利于学生的观察、感知、抽象和概括,课堂热闹有余,思维不足。因而教师需要进一步明确情境教学在科学复习课中的目的和作用,适度进行情境教学。

3.不可脱离生活实际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素材极为丰富,生活中的一条新闻、一句谚语、一则小幽默、一个为人处事的道理等,只要运用得当,都可能成为很好的情境素材。但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上有的教师却步入误区,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积累,使情境创设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利用情境来进行复习课教学时,对情境要进行必要的选择,适当的调整,充分的提炼,才能创设出接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情境,使学生成为复习课的真正主人。

一位德国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前面,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食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须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同样的,复习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学生才真正在体验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我们的教师和学生才能不断地在感悟中成长,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N].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