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教学效果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5: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精品课程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高职高专 精品课程 过程管理 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7.060
Vocational College Food Professional Quality Curriculum Teaching
Process Management and Effect Evaluation
HU Weidong, LI Zhengy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aotou, Inner Mongolia 014109)
Abstract We studied in a comprehensive, in-depth perspective on food professional quality vocational education courses related to the regulatory process of thinking, and to diversify the implementation discussed ways and means to manage food professional quality courses for the teaching process, while for high Vocational special feature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systematic exposition, presented by analyzing factors vocational food professional features, management objectives, teaching methods, process details, teaching methods, training, etc., to solve such fine teaching management processes and final results evaluation.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quality curriculum; process management; effect evaluation
0 引言
高校教学改革中的精品课程建设一直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优秀的精品课程也成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点工作。自2003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后,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受到高度重视。精品课程的建设本身需要一个长期、不断深入的建设和发展过程,在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监管,是目前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普遍遇到的问题,尤其是高职类院校,由于近年来扩大招生、入学分数、职高性质等因素导致高职院校的生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效提高高职高专类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已经成了十分紧迫的任务。①
目前,据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统计,其资源库中已收集各级各类精品课程约为24742门课程,通过各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精品课程体系已经初见成效,分别分为校、省、国家三级。其中众多优秀的校、省及国家级精品课程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因此,高职高专食品类专业的精品课程数量有限,通过质量和过程的目标管理,能够加强此类精品课程的教学管理质量。此外,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一线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通过对此类课程效果评价研究,增加精品课程的综合表达,有助于高职高专食品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积极的开展。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人们衣食住行中食品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食品专业在全国各大高校都是重点专业,尤其各地区的农业大学均以食品专业为打造精品课程重点专业,其精品课程的过程监管也就成为了重中之重问题,重视高职院校食品专业中精品课程的过程管理与效果评价更是势在必行。
1 高职高专食品专业精品课程教学过程管理
1.1 高职高专精品课程教学过程管理的研究意义
1.1.1 提高高职高专院校教学整体水平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②打造高品质的精品课程可以提高整体学院专业的教学实力。从而推动教学不断提高,增强教师对课程品质的重视程度。对于五个一流的建设过程,也就是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对拓展课程教学手段、方法、内容中均起到推动作用。
1.1.2 增加精品课程多元化因素和完善最终效果评价
通过对精品课程建设过程监管的研究,有效形成整套体系化内容,如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共享、课程教材编写与应用多元化效果、教师教学手段方法综合评定等因素,都能为精品课程建设增加多元化资源和综合手段,从而更加有效地实施精品课程的课程检验与评定,从而完善最终评价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标准。③
1.1.3 确保高职高专院校精品课程管理目标的实现与顺利完成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是完善立项前的申请,巩固追加立项后的管理,从而达到监管与执行并重的目的,积极鼓励建设精品课程的过程监管,从课件的制作、教材的选择、教案的编写,讲义的内容、实践的过程以及师资队伍的培养等方面着手,充分考虑高职院校的课程特征,抓住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的监控管理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方面个性化管理,有效达到教学过程监管的目标。④
1.2 高职高专食品专业精品课程特点分析
1.2.1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
高职高专院校除了对理论教学有较高要求外,更加重视实训、实验教学的过程,其中实施例如项目导入、方案模拟、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教学的综合素质培养模式,针对实践课程而设立的精品课程,更加注重实验的制作与组织顺序,在建设过程中更加需要重视和监管。食品专业多以化学、物理实验为依托,进行检测或加工的实训课程根据课程性质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效果。⑤
1.2.2 授课对象特殊性与就业趋势目标性
高职类院校授课对象多为职高类学生入校,教学课程与普通高等院校有很大差异,针对性也更强,其就业趋势也更加多元化,很多课程设置具有较强的就业实务数据佐证,增强了精品课程过程监管的证明材料。
1.3 高职高专食品专业精品课程教学过程管理方法
1.3.1 教师队伍的培养管理
高职教育的教师队伍特征为――“双师性”,既拥有专业的国家认证的资格证书,又拥有相关的教师资格认证,也就是说从教人员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本行业的能手、行家。通过精品课程建设过程教师素质培养,大力加强“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内涵建设,积极将专业教师送进相关企业进行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锻炼,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优化教学团队,把企业的相关人员请进校园与课堂,担任兼职教师,把企业文化传授进课堂,将企业中所需要的人才标准告知学生与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课程教学和课程建设。⑥此外,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还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定期举办的教师技能大赛,分为教学部分、实践部分、说课部分,将课程深入研究,挖掘精品中的精品,精华中的精华,从而强化教师对于课程的理解,推动教师队伍进步。同时,将获奖的教师设计录像环节,将现场教学公布,让全校师生学习观摩,促进精品课程的延续。
1.3.2 教学实施条件管理
依据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要求、目标与形式等,对于教学过程前的准备阶段,通过加强软、硬件条件设施的形成管理体系,提高教学手段与方法,通过增加教学工具与器具、教学场地、实验室建设、实训基地培养、校企合作方式,增加教学实施条件的多元化管理,将精品课程所需要的教学方法多样性,如以板书为主,课件为辅的方式,在课件中加入动画、视频效果,对食品生产过程、检测方法、安全质量控制等过程进行动态演示,制作微课――简短的视频与课件,进行项目总结与规范评定,拓展教学实施能力。
1.3.3 加强理论与实践课堂教学管理
精品课程教学的主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验,都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互动,交流,尤其是实践环节,需要由学生为主导,进行操作,教师的演示过程需要联系学生实际,生动讲解,不能将理论知识死搬硬套,生硬地施加给学生,师生能和谐有机地形成教学共同体,学生也参与到教师讲课的思考当中,共同完成课堂效果。教学过程保证生产岗位的技术环境,课程的深度、广度须能体现出高职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尽可能地创造生产实践现场环境模拟,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并建立听课、评课制度。评课要坚持“有听必评”,组织教师参与讨论与评课。为了便于及时发现课堂问题,进行动态管理,有必要利用摄像或录制等手段,记录课堂讲授情况,课下进行评价和意见反馈。
1.3.4 教材建设管理
由于精品课程的成果转化形式之一为教材建设,可以每年组织教师积极编写国家高职高专教材工作,在编写过程中进行精品课程的深化建设,在选择教材时,需考虑高职特点,选择实训教学过程详细,有针对性的教材作为精品课程教材进行教学,深入浅出,同时注重教材的时效性,使学生尽可能接触最新知识成果。
1.3.5 建立数据资源管理
通过网络与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广与维护,建立食品专业的数据库平台建设,对相应的交互系统进行管理,上传网络资源共享,进行模块设置,建立共享机制,将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分享于更多学生与受众,充分做到知识无国界、无地域的传播,拉动高校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将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展示与推广,丰富网络教学内容,改进网络教学方法,扩展优质课程资源的辐射范围。⑦在信息化发达的今天,还可以通过移动互联业务,对精品课程的相关资源进行有效传播,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精品课程的片段,最新教学过程,最新的进度,从而监控精品课程的进程。
1.3.6 规范教学考核管理
针对传统考核的闭卷方式的单一性,制定综合考核标准,如通过学生操作实践能力考核、在企业实训能力考核以及开卷考试考核等方式,让学生通过查阅大量相关知识进行问题深入分析,利用在企业实习的机会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评定,便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记忆。
2 高职高专食品专业精品课程教学效果评价
2.1 精品课程效果评价的类型
我国将精品课程的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通过“学生评教”和“校内督导评价”两部分内容进行精品课程的过程与最终评价,仅仅通过这两种类型进行评价尚不足以具有权威性与公信力,亟需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来规范精品课程的实施,聘请相应的专家与行政监管对精品课程建设过程进行督导和监管,提出宝贵建议,对于监督课程建设进度形成无形的推动力,有利于决策部门掌握精品课程动态与发展趋势,从而进行进一步监控与制约管理,从而达到精品课程建设的持续性、新颖性、全面性等因素形成。⑧
2.2 高职高专食品专业精品课程的评价方式
2.2.1 网络公众评价方式
通过网络方式让受众对精品课程的组织、效果进行过程与结果评价。进行投票或意见填写,征求更多大众意见,提高精品课程建设中的质量问题。由于资源共享的因素,对网络方式评价方式,应该更加注重公众的声音,总结综合因素,制作更加适合的资料,整合更加有效的方式,从而开拓精品课程的多元化进程,全国各高职高专院校的师生可以共同讨论,定期组织论坛、会议,探讨精品课程评价与建设管理方案,集思广益。
2.2.2 教师与学生互相评价方式
师生交互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符合教学规律,教师如果不能积极听取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反馈意见,将会越走越远,学生也要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解决精品课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形成教学相长,达到即时问答、达标测试、学习分析等目标。⑨
2.2.3 聘请专家与专业人士进行效果评价方式
专家和行业精英定期入校讲座与课堂引导,可以有效提升教师与社会的联系,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整合资源,扩大教学手段。通过专家对精品课程进行评价,是最具权威性和最合理的途径之一。⑩
2.2.4 企业及用人单位评价方式
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企业相关人员也会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并且通过学生的表现,可以评定学生本门课程乃至整个专业是否学到了实质可以应用的知识,通过企业的反馈意见,能够更加合理的提升精品课程的建设效果,培养更加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使精品课程下的学生更适合企业的用人需求。
2.3 高职高专精品课程评价标准制定
根据以上论述,针对高职院校精品课程标准进行研究与分析,得出以下标准:第一,教师教学工作与综合素质培养方案,不应单一的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还应该通过多元的手段,对结果进行有效评定,如媒体方式、网络方式、微信公众平台方式;第二,高职高专院校食品专业课程标准应以培养食品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宗旨,体现工与学相结合的特点,通过企业与学校共同建立培养机制,将企业工作过程和人的职业成长联系在一起,提炼工作过程知识与结构,重新排列分配,建构本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知识,重视实践带给学生的就业效应;第三,培养学生的学习成果不能只依靠单一的考卷进行评定,应该将综合能力分配不同比分,进行合理分区,划分出教学、实践重点与考核方式;第四,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标准应该由高职院校的教师、研究专家联合企业、行业一线的实践专家共同制定。
*李正英为本文通讯作者
项目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学改革基金项目
注释
① 陈晓毅.高校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几点不足[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257-258.
② 崔允t.国家课程标准与框架的解读[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③ 黄存华.创建精品课程的思考[J].河池学院学报,2008(2).
④ 王达光,甘井中,谭曲.基于网络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平台研究[J].大众科技,2007(12):123-124,128.
⑤ 张胤,郑家茂.实施精品建设工程优化课程教学资源[J].高等理科教育,2005(6).
⑥ 赵杨群.精品课程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4).
⑦ 赵燕.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精品课程网站建设[J].江苏科技信息,2011(3):30-32.
⑧ 刘晓欢,向丽.高职课程标准基本问题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9(4).
⑨ 赵红刚,甘亚平,刘世杰.关于互动式网络教学平台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2009(6):554-557.
篇2
关键词 精品课程;网站;多媒体课件;质量工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3-0061-02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精品课程是高校优质教学资源极大化利用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已经成为高校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计算机方面的公共基础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已经在各所大学理工科专业普遍开设,课程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编程思维和编程能力。鉴于教学实际,多所高校都在进行该课程的精品课程建设。本文就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一些事项进行一些探究,以期为该精品课程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1 课程教学现状
为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编程思维与编程能力,各所大学的理工科专业都开设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在课程教学中,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对于教学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1)作为一门计算机方面的公共基础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基本都采用大班理论授课及上机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由于学生人数多,学生专业差异较大,学生层次分布广,学生自身的差异也较大,统一的授课方式很难同时满足学生的需要。
2)任课教师很多都是多专业、多门次授课,教学任务重,导致其很难对学生的个性和专业特征作过多的研究,结果是授课内容几乎没有区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授课教师在教学中还是以教为中心,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缺乏进一步的创新,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还是以笔试为主,缺乏灵活性,对于程序设计这样的课程,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 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课程建设意义
作为学生,大家很希望能有一些课程学习方面的优质资源来帮助自己学习。因此,进行本门课的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不同优秀教师的授课课件、教学视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同时,精品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在线测试、编程练习、算法演示、课程竞赛等课程相关的信息,有利于学生在课下的自主学习,有很强的使用价值和针对性。精品课程是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家教育领导部门和高校都注意到了其重要价值。精品课程的建设程度也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学院也提出了多种激励措施鼓励大家进行精品课程的建设,力争提升学科内涵。
3 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内容
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一般包括解析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书写精品课程申报书,制定课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制定精品课程框架,建设精品课程网站,编写教学课件,录制教师授课录像,建立在线试题库等。
解析精品课程评审指标 结合学校实际,认真研读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标准,对其指标体系进行分解细化,做到心中有数,为精品课程的建设做好准备。
制定精品课程框架 紧密结合精品课程建设指标,做好精品课程建设的规划和设计,制定出精品课程框架。精品课程框架应该囊括所有精品课程建设指标,并突出自己的特色栏目。
制定课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 每门课程都有学习和考核的标准,为做好精品课程建设,应结合C语言程序设计公共基础课程的特点,结合各专业培养方案,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
编制教学多媒体课件和编写教案 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应该要求相应的指导教师编制符合专业培养要求,具有良好风格,质量高的多媒体课件,并编写相应的教案。多媒体课件要做到优中选优。
录制教师授课录像 选择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几位教师进行授课的录像,将其好的教学场景录制下来,以提供给更多学生使用。授课录像可以由学校多媒体中心人员提供录制帮助。授课录像应该能够体现授课内容的合理性和授课方法的先进性,并有一定的趣味性。
建设试题库 精品课程的建设要配套试题库,最终实现学生的在线练习和在线测试。试题库应能涵盖考核的所有知识点,并且包含不同的试题类型。
建设精品课程网站 为了实现精品课程资源的和展示,要建立精品课程网站。网站要栏目设置合理,界面美观大方,色彩配置符合人眼长时间查看的要求。网站能够充分展示课程建设中的各个要素。
书写精品课程申报书 严格按照精品课程建设申请书的要求填写,在格式上做到规范无误,在内容上要能够突出自己的特色,提供的支撑材料有理有据。
4 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注意事项
精品课程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然而,许多高校都存在“重申请,轻建设”的情况。实质上,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中,要更加重视后期的建设工作,在内涵上提升教学质量。笔者认为,精品课程建设中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精品课程的建设,其目的是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的本身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要从根本上改善教学质量,提升内涵,就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大现有教师的再教育,鼓励其进修或深造;另一方面,可以引入高学历、高能力人才,充实教学队伍。
规范规章制度,提升管理水平 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应该逐步规范相应的规章制度,如统一备课、专家听课、学生评教、教学竞赛等制度,从管理上为增强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注重精品教材编写 精品课程的建设离不开精品教材的支撑。应注重教材内容的不断革新,将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知识内容反映到精品教材中,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好的素材。
重视多媒体课件的编制 多媒体课件是精品课程网站的重要部分。要重视课件的编制,编制出内容丰富、布局合理、构思精巧的多媒体课件,以利于课后学生的自学,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粗制滥造的多媒体课件往往只是书本知识的简单展示,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欲望,无法起到相应的效果。
努力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 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品课程的建设,应不断地研究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重视实践教学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就要求加强实践教学。同时,在精品课程网站上,也可以多增加一些编程问题,鼓励学生参加程序设计大赛。
重视学生评价 精品课程的教学效果如何,最终还是要以学生是否学到知识作为根本依据。精品课程的建设,要重视学生的评价,并把学生的好的建议吸收进来,进而进行教学的相应改进,使其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5 结束语
精品课程是高校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精品课程的建设对于提升学校学科内涵有积极的意义。作为一门实践性强、专业分布广的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课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讨论了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课程的建设意义,研究了精品课程的建设内容和注意事项。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对其合理使用,对于增强教学的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应注重精品课程的申报和建设,为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幼如,尹睿,谢虎.精品课程群支持的专业综合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3(8):1-7.
[2]李立,王辉.高校精品课程建设述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7):12-14.
篇3
论文摘要:精品课程档案是教学档案的一部分,从精品课程档案建设的现状入手进行剖析,指出了精品课程材料归档的范围,并就如何加强精品课程档案建设,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进行了论述。
论文关键词:精品课程;档案工作;教学资源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4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全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正式启动。2003~2010年,教育部已经评选出国家精品课程3862门,同时各省教育行政部门实施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各高校实施校级的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课程从上到下,形成三级建设体系。
精品课程是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严格的教学管理与优秀的教学效果。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形式的原始记录,构成了精品课程档案。精品课程档案是教学档案的一部分,传统的教学档案多是纸质材料,精品课程的申报、评审、运行、验收等整个过程,其材料主要以电子文件为主。[1]精品课程注重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使用,将课程的教学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在课程网站上与之有关的通知文件和课程共享资源,有效记录、保存精品课程档案,充分挖掘档案信息,对推动高校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有重要意义。
一、精品课程档案的内容
1.正确界定精品课程档案的内涵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档案内涵相当广泛,有体现精品课程建设过程的,如精品课程建设规划、申报材料及批准、中期评估以及结题验收、总结等;有体现教学共性资料的,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室及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规划、听课情况记录、教学工作总结、重要教研活动记录、教材建设、考试大纲、试题库、学生成绩等;但更多的是教师个性化的资料,如典型教案、多媒体课件、授课录像、教学研究项目和成果、教学心得、教学分析、教学效果的评价材料,以及从报刊、杂志、网络上摘抄或剪辑的文字资料或图片、声像资料等。
正确界定精品课程档案的内涵,是为了了解哪些材料属于归档材料。精品课程在申报、评审、运行、验收整个过程中,其材料基本以电子文件为主。如申请书及其汇总表格直接通过网络报送电子版,授课录像、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践指导、参考文献等教学资源制作成网页形式,只需报送网址。产生的纸质归档材料主要是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申报通知、正式公布年度精品课程函件以及学校签字盖章的精品课程申报表。网页形式的课程资源和实体资料两种都要储存备份。
2.按项目建设过程分类产生的归档材料
精品课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归档材料包括申报、评审、运行、检查验收等全部过程。
申报阶段的材料要求:“课程网站至少提供有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践(实验、实训、实习)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材料,以及至少3位主讲教师(包括课程负责人在内)每人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鼓励将课件或全程授课录像上网参评),且必须按照‘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制作,申报学校在申报平台上,登录‘精品课程工作网站’,录入本年度推荐的精品课程名称、课程负责人、学校名称、课程网址等信息”。
运行阶段的材料要求:“申报课程被评为精品课程后,要保证课程网站畅通,免费开放课程资源,不断更新上网内容,并要求“每门精品课程上网内容的年度更新(或新增)比例不得低于10%”。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大类。有形资源包括教学内容、教材、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研究与改革、教学效果及特色、学校政策支持及辐射等指标,也就是说每项内容发生较大改变,其相应的材料也应做变更并归档。以师资队伍为例,如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工作发生变动,所在学院应及时填写变更决定,上交学校主管部门备案,并报送精品课程授予单位。无形资源是指蕴含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中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指导思想,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灵魂,有形资源正是这种无形资源应用于课程改革与实践产生的成果,如果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有所调整,其课程的教学理念也可能发生一些改变。
检查验收阶段的材料要求:“对于2003至2009年的国家精品课程,高教司将按年度单独进行复核,根据复核情况决定是否保留或取消其国家精品课程称号”。“在享受‘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期间,将其上网内容的非商业性使用权自然授予全国各高等学校”。
二、精品课程档案建设现状
1.档案意识薄弱,职责不明确
在精品课程档案管理工作中,领导重视与否是关系到课程档案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项目申报阶段,由于时间紧,同时还有许多具体的工作需要协调,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比较重视申报材料的填报,材料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准备得比较完备,而对精品课程档案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精品课程档案的搜集以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为主,以高校教学管理和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参与为辅,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没有受过系统的档案训练,对档案价值和档案工作规律缺乏了解,忽视建立健全教学档案资源规范制度等教学档案基础工作,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原始记录没有及时收集、归档,当需要查询和使用时,无处可找。档案管理部门基本上你交多少,我管多少,对课程档案工作缺乏责任意识。
2.精品课程档案建设规范性、系统性不强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持续性的实践过程,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其档案建设也需从申报、评审、运行直至验收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但精品课程没有明确的建设周期,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在文件中提出“荣誉称号有效期5年”,一些精品课程的运行过程中档案建设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状态,而且由于精品课程建设要求以网页的形式展现其教学资源,其档案资源以电子文件为主,传递过程中或因计算机网络等产生技术问题,一些课程的网站建设处于随意状态。
目前,高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规范主要限于校级,精品课程档案基本上是教学院部上交多少给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再移交多少给学校档案管理部门。且教学院部的文件(档案)二级管理没有统一规范,各部门、各院部自行建设,自行管理本单位基础资料。有的院部将精品课程档案全部移交给学校,既给学校档案管理带来负担,也造成查阅不便;有的院部将精品课程档案移交学校时,由于从档案形成到归档时间过长,部分主要材料遗失,致使精品课程档案建设的完整性、准确性得不到保证。
三、精品课程档案的构建
1.强化档案意识
领导重视,将精品课程档案工作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增加投入,改善档案保管条件;增强精品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的档案意识,档案工作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教师要注重收集精品课程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档案材料,并及时上交;稳定专职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明确管理职责
按照文件规定,精品课程档案的管理由申报学校存档。高校要加强对精品课程档案的管理,课程负责人及其团队、课程建设所在院部、教学管理部门、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各司其责,按照工作流程,使精品课程档案管理工作长期有序地进行。课程建设团队是精品课程档案建立和利用的最大主体,应指定专人负责材料整理、申报、汇总及归档,并将课程档案管理与日常的教学紧密结合;课程建设所在院部不仅要加强前期申报阶段的材料整理,而且要强化后期建设的检查、督促;教学管理部门要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的通知文件,对精品课程档案建设定期检查和验收,建立考核与激励制度;学校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档案宣传,拟定精品课程归档范围,明确归档材料要求,加强对精品课程档案的编研,档案人员要充分挖掘精品课程档案内容,并能根据教学人员需求,将收集的文献资料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经过科学归纳、筛选、整理和集中,由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向三次文献加工发展,形成系统、权威、深层次的信息,使其具有实用性、时效性。
3.建立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流程,强化全过程管理
精品课程档案管理规范与流程的设计要符合课程教学的基本规律与要求,以每门课程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进行归档,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内容上要保持连续性和成套性,教学过程和建设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缺失。考虑到精品课程没有明确的验收要求,则更应当注重过程材料的归档。重要批复文件作为事件的结果可以先行单独存档,在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并存,重要的声像文件如课堂教学录像可以以光盘的形式备份,网页形式的课程资料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课程负责人和教学管理部门都应留有备份。
4.加强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
将精品课程档案建设与课程自身结合起来,以网络为载体,建立一个以共享、开放和立体化为特色的教学模式,通过课程网络向校内外师生提供课程共享资源。一是对课程档案的文字、图片、录像等材料及时进行数字化处理,并通过教学系统平台运转,共同使用,把电子化归档和纸质材料归档保管相结合,提高精品课程档案的利用与效能。二是建立档案的实体资料库和网络资料库,实现实体资料库与网络资料库的双重储存。合理设计课程网络资料库的数据结构和界面,充分体现课程教学环节和流程的特点,反映多形式教学档案资料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完整的教学档案。
篇4
关键词:课程网站;教学互动;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147-03
一、引言
在国家教育部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下,目前全国高校建设了很多门精品课程,这些精品课程都建设有辅助课程教学的网站。精品课程网站通过共享教学资源,加强教学互动,辅助课程教学,提高了精品课程的教学效果。目前这些精品课程网站在分享教学资源方面都做得比较好,但基于精品课程网站的教学互动还做得还不够,影响了精品课程网站在辅助课程教学中作用的发挥。已有研究表明,课程网站教学互动的频度和深度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网站的利用程度,而精品课程网站教学互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从教师、学生和网站三方面对影响课程网站教学互动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二、精品课程网站教学互动的影响因素
精品课程网站是利用信息技术将知识传播给学生的网络平台。精品课程网站教学互动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网站提供了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互动的媒体,是教学互动的客体。因此综合考虑教学互动中主体和客体两方面的因素,本文认为精品课程网站教学互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教师方面的因素、学生方面的因素和网站方面的因素。
(一)教师方面的因素
教师在课程网站教学互动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引导着学生如何更好地运用课程网站中的资源来学习。本文认为影响课程网站教学互动的教师方面的因素包括以下五个:(1)教师的人格魅力;(2)教师的积极参与;(3)教师的适时引导;(4)教师的及时反馈;(5)教师的鼓励。
由于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在课程网站的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学互动显现着自己的语言风格、智力与认知、性格与气质、教育方式和对学生的喜爱等人格特质。而教师的这些人格特质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和感召魅力,使得教学互动得以顺利进行。教师积极参与网站的教学互动可调动学生参与课程网站教学互动的积极性。在课程网站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教师能及时地给予解答或提供帮助,学生就会有被尊重的情感;对于学生共享的知识如上传的资料或发表的一些经验体会、感想等,如果教师能及时给予反馈:赞扬或鼓励,就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网站教学互动的频度。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要正是马斯洛人类需求理论中提出的人类的最高层次的需求,学生通过教师的鼓励得到满足就会激发其参与网站教学交流互动的积极性,反之学生就会失去登录课程网站的热情,进而对课程网站的教学互动产生消极影响。
因此,在课程网站的教学互动中,教师要积极发挥领头雁的作用。及时上传教案、资料,并要经常“在场”,及时对积极参与教学互动的学生给予指导和鼓励,使学生能保持参与课程网站教学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学生方面的因素
在利用精品课程网站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网站的互动中,从互动中获取知识,加深自身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影响课程网站教学互动的学生因素方面包括四个:(1)学生的知识基础;(2)学生的信息素养;(3)参与教学互动的积极性;(4)教学互动的投入程度。
学生是课程网站教学互动中最重要的角色,是主要的教学互动参与者。学生关于课程的知识基础可以帮助他们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整合新旧知识,选择更有效的关键词和有关专题术语进行信息检索,从而提高课程网站教学互动效果。由于课程网站均基于信息系统平台,因此如果学生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则就具有较高的选择、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使他们能够准确、迅速地接收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检索、分类和储存,从而构建起自己的信息内容体系。在课程网站教学互动中,学生的积极参与,使课程网站变得富有生机,从而激发大家学习的热情。学生在课程网站教学互动中投入的时间越长,就越能对网站产生归属感,一旦学生对网站有了归属感,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便很乐意登陆网站进行教学互动,同时在课程学习遇到问题时便很自然地登陆网站进行问题答案的求索,这样可增强网站的教学互动效果。
因此为提高课程网站的教学互动结果,就要加强对学生课程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课程知识基础,同时要培养学生利用IT技术进行信息搜索和信息整合的能力,课程网站教学互动中,除此而外,还要采取措施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程网站教学互动中,不断增加学生投入课程网站教学互动的时间。
(三)网站方面的因素
精品课程网站是课程教学互动的媒介,网站建设和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课程教学互动的效果。教学互动的网站方面的因素又可细分为网站平台服务方面的因素和网站文化方面的因素。
1.网站平台服务方面的因素。影响课程网站教学风互动的网站平台服务方面的因素包括:(1)友好的界面、清晰的导航;(2)及时的知识更新;(3)多样化的交流工具;(4)较快的访问速度。
课程教学网站是成员进行知识共享的平台和渠道,功能完善的课程教学网站,友好的界面,清晰的导航有助于延长学生在网站内的逗留时间;及时地对课程教学网站的知识资源或教学互动中留下的知识进行提炼整理,及时更新课程网站的知识,可提高网站知识的丰富度和可用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登陆网站的频度;多样化的在线交流和知识管理工具如BBS、Blog、电子白板等能满足课程教学网站教学互动中不同教学互动形式的差异,提高课程网站教学互动的效率。课程网站网速快慢考验着学生利用课程网站进行教学互动时对等待的忍耐力,课程网站访问速度较慢会挫败学生使用课程网站的热情,对学生参与网站的教学互动有消极的影响。
2.网站文化。一个课程网站的文化能够在无形中影响学生在课程网站教学互动中学习的态度。影响课程网站教学的课程网站文化方面的因素包括:(1)良好的学习氛围;(2)平等的师生关系;(3)较高的信任;(4)对提问和质疑的鼓励。
良好的基于课程网站的学习氛围对课程教学互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浓厚的学习氛围不仅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产生对知识的需求,从而提高课程网站的交流互动效率。同时由于学生的积极学习,也弥补了学生间知识的差异,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和讨论,可使学生们对课程知识的不仅丰富了学生自己的知识,还可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坦诚相待,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提问、交流,发表自己的感想,而不必考虑教师怎样看待自己的观点;而在“阶级”意识较强的情况下,由于知识权威的缘故,可能会造成很多学生对教师共享的知识加以关注,而排斥和怀疑其他学生共享的知识。通过课程网站互动建立的师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信任,有助于大家分享知识、互帮互学。对提问和质疑的鼓励可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大大提高教学互动的效果。
精品课程网站是课程教学互动的媒介,一方面网站要加强网站的功能和板块设计,提供更丰富的交流手段和较快的访问速度;另一方面要营造互帮互学、相互平等、相互信任,鼓励质疑的网站文化,以提高教学互动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精品课程教学互动的这些影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不但要对各个因素进行分析,还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协调作用,并在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中对各方面的因素不断改进,才能持续提高课程网站教学互动水平,发挥课程教学网站在辅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三、结论
随着高校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和在辅助课程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精品课程网站的教学互动的水平成为精品课程网站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的标杆。本研究通过对高校精品课程教学互动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高校精品课程教学影响因素包括教师方面的因素、学生方面的因素和网站方面的因素。教师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积极参与、教师的适时引导、教师的及时反馈及教师的鼓励;学生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信息素养、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教学互动的投入程度;网站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网站服务平台方面的因素,如友好的界面、清晰的导航、及时的知识更新、多样化的交流工具、较快的访问速度;以及网站文化方面的因素,如良好的学习氛围、平等的师生关系、较高的信任、对提问和质疑的鼓励。
参考文献:
[1]胡凡刚.教育虚拟社区与学习交往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6,(2);23-26.
[2]Moore,M.Three types of interaction[J].The American Joumal of Distance Education,1989,(2):1-6.
[3]陈丽.远程学习的教育交互模型和教育交互层级塔[J].中国远程教育,2004,(3):24-28.
[4]胡凡刚.简论教育虚拟社区[J].电化教育研究,2005,(9):42-46.
[5]王晶,李艳燕.基于交互分析的协作学习过程研究——以learning导论在线课程分析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07,(6):44-48.
[6]朱伶俐,刘黄玲子,黄荣怀.网络学习社区交互文本编码体系的设计及应用[J].开放教育研究,2007,(1):98-104.
[7]张红艳,胡凡刚.基于课程的教育虚拟社区实践与反思[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6):27-29.
[8]张红艳,胡凡刚.教育虚拟社区中教学交往的有效性研究[J].远程教育研究,2007,(1):54-57.
[9]赵莎莎,张红艳,齐香香.简论知识工程对教育技术的影响[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7):116-118.
篇5
[关键词]精品课程 餐饮服务与管理 酒店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康萍(1969- ),女,江西吉安人,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商务旅游;刘江海(1982- ),男,江西九江人,江西青年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酒店职业教育、会展旅游、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江西 南昌 33003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141-02
酒店业作为我国最早对外资开放的行业之一,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的10多年,更是发展迅猛。酒店人才的培养日趋凸显出重要地位。作为培育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高职院校,对每一门专业主干课程,都应该精心规划、合理开发,对接行业需求,从而向社会输送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从学院成立之初就已开设酒店管理专业,并不断深入开展市场调研,认真规划专业发展,努力培育学院精品课程。在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之上,于2009年开始着手按照省级精品课程的要求,成立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小组,并指定课程建设负责人,聘请专家指导,进一步提升相关课程的内涵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学院及课程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江西省教育厅于2011年正式批准“餐饮服务与管理”为省级精品课程。
一、餐饮服务与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
1.明确课程目标。深入行业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同时结合餐饮从业人员及学院本专业历届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召开专家论证会,根据行业的岗位能力要求设置课程模块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行业发展的要求,实时地调整相应模块的教学目标,使之更加贴近酒店餐饮中所需的服务与管理的实际,满足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
2.完善课程内容。建立以酒店餐饮管理人员、餐饮一线高级服务人员、学院课程骨干教师、校外职业教育专家为主要成员的课程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紧紧围绕培养酒店餐饮专业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一中心目标,注重学生餐饮管理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切实将本课程建成“教、学、做相结合”的模块化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一是切实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调整各教学模块的课时分配,加大了技能模块课时比例,使实践教学课时占总教学课时达到60%以上。二是注重强化餐饮服务与管理案例教学,提高学生专业服务与管理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促使学生具备从事餐饮服务与管理技能作为教学目标,不断开发具有特色的情景式综合实训课,针对职业岗位及其能力的相关要求,在课程实践教学中,增加案例及情景创设式教学,使学生进入餐饮服务与管理的情境,在掌握服务技能和管理艺术的同时,养成服务意识,积累实践经验。
3.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按照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做一体”和“精讲多练”的原则,根据本课程中各模块的特点,灵活运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来实现每一个模块的教学目标。同时,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条件,打破学习的时空限制,构建起专业课程的QQ群共享平台。将教师教案、习题、案例及视频等相关教学资料上传共享平台,还可以将学生的作业及学习心得上传。从而,真正实现师生教学相长、专业资源的共享。
在教学方法方面,采用职业化教学法。为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演示来引导学生进入理论领域,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及情景模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使其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从而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在运用理论来思考实践,在实践中学会总结,进而培养出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课堂教学外,完善学院旅游服务中心酒店服务部的管理,加强指导,利用校企合作、行业关系开辟更多的实习实训机会。开展各项专业技能的专项比赛,提升服务技能,并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各种比赛的机会,加强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让学生的能力在现实的业务环境中得到锻炼、提高。
在教学手段方面,为提高教学效果,采用多媒体教学,制作电子课件,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直观明了,并在课堂教学中植入背景音乐,促进师生在近似酒店餐厅的环境中沟通交流,更快地进入职业角色。建立QQ群互动平台,完善课程的精品课程网页,丰富电子资源库,将更多的课程教学资源在校园网上公布,建立起学生自主课程学习系统,打破学习的时空限制。
4.加强课程队伍建设。教师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餐饮课程的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行业经验,导致专业师资匮乏问题突出。对此,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在现有课程团队的基础上,通过在职进修、参与国内外行业培训、到相关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同时聘请行业兼职教师等途径,建成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效果良好的“双师型”教师梯队。首先,派出教师到酒店挂职锻炼。课程骨干教师每年进入行业企业单位锻炼时间累计不少于30天,强化教师与行业及实践课题的联系。教师经历挂职锻炼后,教学与行业实际的结合更为密切,效果大大提高。其次,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参加培训、参与或承担科研课题、编写专业教材、参与课程教学研究等方式,进一步熟悉教学内容、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最后,积极引进行业兼职教师担任专业实训指导老师,定期开展专业技能指导。
5.夯实课程资源建设。在现有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构建课程项目资源库。增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承担对外技术服务的机会;建设本课程的图书资料室,主要为专业技术藏书和相关期刊;完善现有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确保实验实训设施完好率和实验开出率均达到100%。
编写符合本校学生特点,突出高职教育特色的专业教材或实训指导书。组建由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一线的专家和专业课程教师组成的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写适合高职教学层次和 “教、学、做一体化”模块式教学的课程教材与实训指导书。通过收集教师课程教学案例,购买专业教学课件等途径,构建课程项目资源库。建立课程图书资料室,主要为专业技术藏书和相关期刊。制作各种电子化学习资源,构建课程学习系统,全面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建立课程建设示范工作室,以便学院其他课程推广应用。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巩固校外实训基地。进一步加强与省内有实力的酒店餐饮企业的合作,重点服务当地经济,共同做好酒店餐饮服务及管理人才的开发和培养。扩大学院旅游服务中心酒店服务部的规模与影响力,通过开展对外服务来扩大本课程在省内高校及行业内的影响。
建立与合作酒店之间畅通的沟通平台,加强本课程与行业的合作关系。逐步完善网上教学资源的管理,建立适时更新的机制,确保教学内容与企业行业需求保持同步。并同步更新网上学习资料,如教学大纲、多媒体电子讲稿等,确保学生能获得最新的学习资源。
6.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作为职业教育中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在考核上要强化课程教学的能力导向,对考试内容进行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试体系,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学习成绩。我们建立了标准化考核方案与题库;建立以综合运用能力考核为中心的模式,加大实践环节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例,使实践与理论成绩之比达到2∶1。完善笔试、操作、情景设计等多样考核评价方式,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并根据课程的特点,综合校内老师、实训专家、学生小组考核评价,实现学生、教师、专家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在评价中,以课程模块为基础,明确各模块中各个子项目评价的分值比例,以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综合运用的考核为目标,随学随考,也可以选择课程结束时再次参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提高各项专业技能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对教学环节实施全过程的监控,建成以学校为核心、学生和企业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二、对餐饮服务与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
1.省级精品课程需要明确课程目标。了解行业需求是做好课程建设的基本前提。在建设餐饮服务与管理精品课程的过程中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个前提。我们在确定为院级精品课程时,就开始研究餐饮服务与管理的岗位需求与关键技能要求,并根据实际要求设立教学内容,率先在省内开展单门课程的岗位见习,学生学习的内容与酒店餐饮需求的完全一致,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学生供不应求,这正是得益于课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效果良好。
2.省级精品课程需要突出课程特色。课程的特色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有自身特色的精品课程可以更快地提高课程地位,成为省内同类课程的榜样,还可以以特色点为突破口,由点带面,应用到课程建设的其他环节上,最终实现课程水平的全面提升。精品课程建设的资金有限,因此必须把资金先投入到能凸显课程特色的成果上。我们的校本教材《餐饮服务与管理》是在充分考虑行业的特点和需求上编写的。为适应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结合课程内容的改革研究,将逐步开发“电子教案”和“网络视频课程”。
3.省级精品课程需要借力行业支持。精品课程建设需要的资金数额较大,仅仅依靠财政资助和学院配套是难以完成建设任务的。我们认为要用好基本的资金,就要把资金用到课程建设最需要的地方,以最快的速度提升课程整体水平,还要把精品课程的建设归到学院和系部的专业建设、科研建设和基础条件建设等项目中,发挥整体效益。同时,要加强与酒店企业的联系争取资金支持,尤其是实训室和实训设施设备方面,自身的资金只能搭建起基本的框架,使得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总面临着不同的制约因素,影响着整个课程建设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而由企业提供实训用品、实训场地等,就可以减少相应的资金支出。
4.省级精品课程需要打造精湛的教师队伍。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如果没有一支热爱教育事业、忠于教育事业、团结协作、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课程的建设工作是难以完成的。同时,教师还要具备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娴熟的专业教学技能和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教师参加学科建设和教学研究,可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教学与科研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需要,也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途径,还是促使精品课程保持“示范”水平的需要。因此,我们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教学与科研,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和业务水平,形成课程教学的梯队,为课程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5.省级精品课程需要学院领导的重视。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也错综复杂,要有领导的重视才能顺利开展。为推动精品课程建设,我院成立了专门的精品课程建设小组,院党委还召开专题会议,在教材编写、科研、企业挂职锻炼、技能培训等方面都给予了政策和经费方面的支持。并要求相关部门在多方面予以配合与支持,督导组也定期对课程建设的进度予以跟进。在学院领导的重视下,“餐饮服务与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得以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柳礼泉,陈宇翔.精品课程建设与一流教师队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7(3).
[2]刘江海.基于就业导向的酒店专业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1).
篇6
关键词:精品课程;图形图像处理;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5-7174-02
The Exploration and Experience in the Buliding Provincial-level Excellent Courses of Graph and Image Processing
JI Yong
(Yang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Yangzhou 225127, China)
Abstract: Excellent course building is a complex systematic project, involving following aspects such as the building of the teachers team, the reform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s, laboratory building.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of Provincial-level excellent courses, combining the course features, hardware and software conditions, take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enh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excellent courses site, promot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pecialized courses and the system of the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for achieving the goal.
Key words: Excellent Courses; Graph And Image Processing; Buliding
最近几年,各高等院校为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就杰出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在教育部的统一领导下启动了高等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基于上述指导精神,我校在最近两年启动和开展《图形图像处理》省级精品课程创建工作。《图形图像处理》课程主要介绍Adobe公司开发的Photoshop软件的各项功能及操作,包括图像基础理论知识、绘图修饰及图像编辑、创建选区、通道和蒙版、图层的应用、文字图层、图像色彩校正、图像的分析与扫描、滤镜的特殊效果等内容。相关教学内容实践性强,在实践中的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该课程建设小组的负责教师和各位主讲教师的辛勤努力和踏实工作,制定出科学的建设规划,并在该规划的指导下,进行了教学师资团队、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配套教材,教学激励和评价机制、实验和实训基地等多方面的建设工作。目前该课程已经通过江苏省省级精品课程的评审,被确立为省级精品课程。
1 具体的经验和体会
1.1 通过应用信息化技术以加强精品课程配套网站建设
目前在各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中,课程网站的建设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通过精品课程配套网站的建设,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育手段促进教学活动开展,增强学生现场真实感,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积极的成效。实际上在教育部最新的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中,已经赋予了信息技术应用这一观测点更大的权重值。伴随着这一调整,必将有力的促进目前高校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工作。另外考虑到目前在高校中,信息化教学硬件设备已经逐步得到改善和更新,教师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和网络操作技能也日益熟练,无疑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工作已经具备了扎实的基础。在《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配套网站建设过程中,我们有这样几点经验:
1.1.1 在网站内容中,增加与学生的互动环节和项目
我们不能仅仅将网络建设仅仅看成是精品课程的申报条件、手段或方法,切勿将课程网站变成课堂教学的翻版。如果只是将主讲教师信息、教材电子版、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电子教案、电子课件、教学录像等简单的挂在网站上,而没有仅仅更多互动环节的设计,就不能认为建成了一个高质量精品课程网络,这样没有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来促进课程教学,也不能吸引学生长期关注课程网站。在我们的网站建设与设计实践中,为不同班级的每个学生都预留了相应的网站空间容量,并为学生分配相应的帐号和密码,这样学生可以在能够连通网络的任意地方及时将自己的项目任务的实例作品及时上传。主讲教师需及时审阅这些作品,在下次课程的教学课堂上对学生作品或者设计实例进行点评。点评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在学生上传的作品中遴选部分优秀的作品,向广大学生分析这些优秀作品的精巧的设计思路,突出的操作技巧,进而可以回顾和强化各个理论知识点,有效提高教学实效。二是以不点名方式点评一部分没有达到设计要求、有缺陷的学生作品,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通过这一好一坏两种作品的点评,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操作技能,学生对精品课程网站的这一功能也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借助于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在精品课程网站中,我们也设置了师生互动交流板块,借助网络,解决部分比较内向的同学羞于向老师当面提出疑难问题的困境。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感触、体会发表在网站上,以便主讲教师分析总结,改进其教学手段和方法。
1.1.2 精品课程网站的界面设计
精品课程教学网站界面的总体设计要求是风格朴素简洁,并带有适度的创意,能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惊喜和视觉冲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学生导向原则
设计网页要站在学生的观点和立场上来考虑设计网站。要作到这一点,必须要和学生来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目标、期望和偏好等。
2)简洁和易于操作原则
没有必要在网页上设置过多的操作,堆积很多复杂和花哨的图片,尽量使用文本链接,操作设计尽量简单,并且有明确的操作提示。
3)布局控制
根据心理学家George A.Miller的研究表明,人一次性接受的信息量在7个比特左右为宜。基于这个原理,一般网页上面的栏目最好选择在5~9个之间。如果栏目过多可以考虑分组处理,组与组之间以平行线分隔或者利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
4)和谐与一致性原则
通过对网站的各种元素(颜色、字体、图形、空白等)使用一定的规格,使得设计良好的网页看起来应该是和谐的。网站的众多单独网页应该看起来像一个整体,这些网页应采用一致的结构设计,一致的导航设计,一致的操作设计。
1.1.3 重视精品课程网站的维护管理工作
我校由专业网站设计人员构建一个统一的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拥有一个独立的域名并配备独立的服务器。在该网络平台上设置有本校所有省级和院级精品课程网页的链接,即通过该平台可访问所有课程网页。不同课程网页的界面风格、结构设计大体保持一致。通过这种方式,将专业课程教师从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依赖中解脱出来。教师只需及时修改和更新、维护课程内容,精品课程动态信息,开展网上教学活动即可,而无需亲自从事复杂的专业网站的代码设计工作。
1.2 推进与专业课程相衔接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精品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需要的人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也是为了让职业资格证书的拥有者更好更容易的就业,因此,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精品课程建设之间就有内在的必然联系,而课程就是二者最佳的切合点。从根本上讲,高等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衔接,其实质是以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与国家职业标准的衔接。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着重进行如下几项工作:
1)增加实验与实训教学比重
结合本课程的专业特点,将教学的理论知识点进行归纳整合,设计了若干项目任务,通过这些项目任务的相关实验实训课程,以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目前实践性教学环节已经超过整个教学总学时的50%。
2)推进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理论课程教学内容覆盖了职业标准要求的理论考核知识,实践性课程的技能模块涵括职业标准规定的技能操作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该获得相应职业岗位要求的具体技能,使持证者进入行业后反映的技能能够达到相应的职业或行业标准,能够胜任实际的工作岗位,确保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
3)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技能
为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过程,必须加大课程主讲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力度,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考察,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并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鉴定考证。目前《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主讲教师都是“双师型”教师并具有相应职业资格或考评员资格。
在《图形图像处理》精品课程的建设实践中,课程建设小组参加了Adobe数字艺术中心计划(ADAC),并要求学生参加Adobe公司的中国教育认证计划。如学生通过Adobe公司的在线考试,即可获得Adobe Photoshop CS科目的中国产品专家证书(ACPE)。该证书在图形图像处理领域的专业人员中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并使得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在已经组织的数次认证考试中,一次性通过率达到95%以上。
2 结束语
上述内容是本精品课程建设小组的一些心得体会,实际上创建维护一门精品课程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教材和辅助教材建设等若干方面,因此在创建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教学规律,研究教学理论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参考文献:
[1] 唐俊英.从国家精品课程政策看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J].北京:教育与职业,2006(7).
篇7
关键词 教育资源 精品课程 课程建设 支撑推动
教育资源是教育教学所需的各种资源的统称。高校教育资源是高等学校拥有或者能够为其使用的,用于教育活动的组织、文化、信息以及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要素的总和。精品课程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以优秀的教材为基础、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前提、以优化的教学内容为核心、以先进的教育技术为平台、以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为保障的课程体系。教育资源与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其中,教育资源对精品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一、人才资源――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
人才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教师队伍是人才资源最集中的体现。“一流的教师队伍”作为精品课程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一流的教师队伍”就是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必须把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利用精品课程建设这一契机,在推进课程建设中寻求师资队伍建设新的有效途径。
首先,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的知识结构、知识创新能力和师德风貌直接决定着课程的质量和水平。因此,要培养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主讲教师梯队,并使这支队伍成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主力。可以说,没有名教师就没有名课程,名师是一所高校精品课程的形象代表。精品课程建设,其重要内容就是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名师,形成自己的名师团队。要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精品课程负责人应由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课程管理能力的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既是课程改革与建设的主要责任人,又是该课程的教师队伍、任务安排、教学研究以及课程教学资源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该课程的建设质量和教学质量负责。
其次,教师的团队合作和梯队建设是课程教学可持续性的保证。精品课程要保持持续的高水平,就必须有高水平的课程建设师资梯队作保障。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既要重视团队合作,又要重视梯队建设,着力培养后备师资队伍,实现优质课程的教学接力。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把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要鼓励教师积极通过参加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管理实践、社会实践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要根据课程改革和建设的要求,有目的、按计划地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积极鼓励有较好科研背景、专业背景和较好业绩的教师上教学第一线。要在积极引进高质量专业人才的同时,把一些年轻有为的教师派往高水平学校进修,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并要充分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从而保证优质课程教学的可持续性。
二、教材资源――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
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所用的材料,是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载体。教材的特色与创新成为精品课程特色与创新的基础,是课程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教材建设同样对精品课程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第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工具。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学内容,而教材则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教材就是课本,人们常说课本乃一课之本。古人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实际上“传道、授业和解惑”都离不开教材。一门课程的一本(也可以是几本或一个系列)好教材不仅要传授本门学科的知识(授业),还应析明学理、辨明事理,并尽可能兼及为人处世和行事的道理(传道),还要能从学术研究的新动态中引发问题、分析问题和回答问题(解惑)。编写和使用优秀教材是推动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突出课程优势和特色的重要体现,理所当然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
第二,教材建设作为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一流的教材”,要以新的教学体系为基础,内容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体现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集纸质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资源库、教学参考书等于一体,形成以纸质教材为主、电子和音像教材相托的“立体化”教学包,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教育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三、网络资源――精品课程建设的技术支撑
计算机网络是自主计算机通过网络互联的集合,其最大的功能是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播,是影响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技术,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技术基础。精品课程要展示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并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就必须借助先进的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手段,特别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其一,计算机网络是精品课程的技术支撑。由于当代高等学校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创新性,传统教材已不能完全概括与反映其内容,特别需要借助计算机网络作技术支撑。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师生互相促进的作用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教学技术带来的学法与教法改革,也需要计算机网络的技术支持。精品课程只有上网才能实现课程资源跨时空不间断的交流,没有计算机网络平台,没有可资利用的课程网络资源,就没有真正的精品课程。
其二,网络课程和网上教学资源的开发,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和学生自主学习目标的有效实现。教育部要求精品课程必须通过网络向所有使用者免费开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这种开放性无疑会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一场深层次革命。这就要求精品课程建设单位要大力加强网络课程和网上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并根据不同性质的课程教学要求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技术、虚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精品课程还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教学辅导网站,将课程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实习指导、参考文献资料等上传到网上,以供学生自主学习。
四、环境资源――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推力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涉及观念、师资、内容、条件、方法和手段等于一身的系统工程。精品课程建设需要环境,环境资源建设对精品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环境需要营造,资源需要发掘。环境资源既包括“硬环境”(经费投入、图书资料、实践教学等),也包括“软环境”(教育理念、教风学风、教学管理等)。目前,尤其是课程的建设理念、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立体化”环境资源,对精品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与推动作用。
一是创新的教育理念和独特的课程特色,是精品课程的主要生成要素。勇于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只有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才会有新的成绩。特色缘于创新,创新是精品课程的生命力所在,只有守持创新理念,才能形成特色效应,才能成为示范性课程。我们所讲的“精品”中的“品”,主要是指富有特色,具有辐射和示范效应,它是精品课程的主要生成要素。精品课程必须有自己的特色,衡量一门课程是否精品必须通过一定的特色和标志性成果体现出来。特色是精品课程独有的风格与不可替代的内涵,是其存在的价值和水平的体现。看一门课程是否“精品”,其关键是“特色”二字。因此,高校应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整合教育资源,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色。以创新为抓手建设精品课程,就是要发掘潜在优势,拓展现有优势,创造新的优势。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同时也要求教师要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
二是先进的实践教学和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是精品课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实践教学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活动,也是一种寓教于“行”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热情,在精品课程建设中,高校要加快实验项目的改革与更新,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综合性、研究性实验,积极推进多形式、多层次的实验室开放,建成一批覆盖多学科、多专业的校级教学实验中心,确保整个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根据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加强与行业、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建设一批稳定的、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要统筹教学、科研等教育资源,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加教师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等活动。
篇8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中的一个重点。本文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分析了地方高校各级精品课程的实施现状,从课程改革思路、课程网站教学资源、学生互动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对精品课程建设现存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建议。
关键词:地方高校;精品课程;实施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227-02
一、前言
从2003年至今,精品课程建设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分析地方高校各级精品课程实施现状,从课程改革思路、课程网站教学资源、学生互动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对精品课程建设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启动“开放式课件”(OCW)项目,宣布将学校全部课程教学材料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免费开放。十多年来,在MITOCW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下实现了全民教育,使得以共享知识为宗旨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开展。目前,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
我国自2003年开始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并且与国外相比较而言,在课程教学资源、遴选方式、资金投入方面等都有自己的特色。到2016年,我国建成5000多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上万门省级精品课程以及数量更多的校级精品课程,积累了大量的优质网络课程资源。
三、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精品课程实施现状
1.校级精品课程实施现状。我校校精品课程建设从2006年开始建设,截至目前共立项校级重点建设课程17门、校级精品建设课程18门,到期的校级精品课程均已升级成精品(开放)课程。截至2016年,我校共有校级精品(开放)课程34门,其中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9门、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并有16门校级精品(开放)课程升级为省级精品(开放)课程。其中理工类课程占70%,文科类课程占18%,经管类课程占12%。从我校校级精品课程在各学科中所占的比例情况来看,理工科类课程占绝大多数,文科类及经管类课程所占比例只在30%。究其原因,在于我校属于以工科为主的地方院校,全校理工科专业较文科专业而言,在专业建设、师资力量、课程建设、生源情况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此外,学校艺术类、体育类专业较文科类专业、经管类专业在专业建设方面更为薄弱,师资队伍建设更加缺乏,课程建设不够完善,所以到目前为止我校还没有艺术类或体育类的校级精品课程。在经费投入方面,截止目前我校对校级精品课程的拨款经费共71.1万元,占我校校级质量工程项目拨款经费总额的四分之一。从拨款力度来看,我校精品课程每门平均拨款0.5万元,精品课程建设周期一般为2年,项目建设工程中需要制作精品课程网站以丰富课程资源,课程网站建设至少需3000元的成本。项目建成之后,其建设成果需长期服务于教学,那么在网站维护、资源更新等方面的后期建设经费则不足,故学校对精品课程的经费投入力度是明显不够的。
2.省级精品课程实施现状。截止目前,我校共有22门省级精品(开发)课程,其中精品资源共享课19门、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其中2003年有1门课程由省级优质课程升级为升级精品课程。现有12门课程已经通过省厅验收,10门课程目前在建。总经费拨款为121万元,占我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拨款经费总额的10%左右。其中理工类课程占74%,文科类课程占22%,经管类课程占4%。我校省级理工科类精品课程远多于文科类、经管类省级精品课程,原因在于省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必须先有校级建设基础,故只有成为校级精品课程的课程才能申报省级精品课程。此外,理工科类的校级课程早在2006年已成为校级精品建设课程,2008年通过验收的校级精品建设课程升级为精品课程,2012年之后又进一步升级为精品(开放)课程,经过10多年的建设,这部分课程在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经费投入、事后评估等方面已经非常成熟,故后期建设为省级精品课程也较为顺利。文科类、经管类校级精品课程数量本来就偏少,故相应的省级的精品课程数量也偏少;尤其学校艺术类、体育类专业由于没有校级建设基础,故我校目前还没有艺术类、体育类的省级精品课程。在经费投入方面,截止2016年,我校对校级精品课程的拨款经费共121万元,平均每门课程拨款4万左右,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周期一般为2年,较校级精品课程而言,省级精品课程更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意义,后期建设经费需要的更多,所以为了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的有效性,在经费投入方面可再加大力度。
三、我校精品课程建设现存问题分析
1.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不明晰,课程先进性难以凸显。从对精品课程项目进行开题论证工作中发现,部分校级精品课程在课程改革思路方面不够明确,如何通过课程建设彰显人才培养效果缺乏战略统筹,课程特色不鲜明。
2.课程网站教学资源更新不及时。
从表1可知,我校省级精品课程网站资源更新速度比校级精品课程更新更为及时。3年未更新课程网站教学资源的课程占课程总量的11.76%,每年都更新课程网站资源的课程占23.53%,由此可见我校各级精品课程网站资源更新率偏低。
3.课程网站教学资源不完备,网页设计不够规范。部分校级精品课程网站资源不完备,主要表现在未见主讲教师的教学视频或教学视频录制陈旧,亦或视频课程没有字幕。此外,相关链接或部分下拉条目尚未开通,部分涉及实验的课程缺少实验教学内容资源。在网页设计方面,部分省级精品课程还是略显单调的校级精品课程网页设计,网站界面不够美观,在字体大小、构图、色彩搭配等方面考虑不周,整个网页总体布局不够规范,从而影响网站浏览效果。
4.与学生互动环节较少,教学效果总结归纳缺失。从对课程网站的检查结果来看,大部分精品课程网站均存在互动平台手段过于单一,或者缺少与学生互动的痕迹,学生对网站的利用率偏低。此外,部分课程网站缺乏教学效果反馈栏目,学生无法对课程建设进行监督和评价。综上所述,笔者针对我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在课程改革方面,项目负责人需在学校精品课程项目管理部门的引导下,深入学习上级相关文件精神,M一步认识精品课程的建设内涵,从而明确课程改革思路,突出课程特色,凸显精品课程与普通课程的差距。在课程网站建设方面,精品课程项目管理部门可协同二级院系建立责任制,应加强对精品课程网站资源的检查力度,如每个季度进行一次阶段性的检查,对于未及时更新教学资源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可在下一年度经费拨款方面给予惩罚,对更新及时的课程可在拨款及申报更高级别的精品课程项目时给予适当的政策倾向,如此以便督促课程负责人进一步完善网页布局,更新教学网站资源。建立学生评价机制,要求每一门精品课程开放学生活动及学生评价端口,并将学生评价与否作为学生此门考试成绩的一部分,学生评价分数作为衡量此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性评价指标之一,阶段性检查及验收的时候可将学生评分作为检查和验收指标之一,以便更好地提升精品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契合度,增加课程的有效性。在经费投入方面,学校可适当增加对精品课程经费的投入,如校级精品课程增加到1万/门,省级精品课程增加到5万/门,注重后续经费投入,以吸引更多人参与精品课程项目建设,实现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YC学院精品课程质量管理体系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2.
[2]王健,吕金鹤,何扬.哈佛大学网上公开课的制作技术和课堂行为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5):71-75.
[3]黄德群.广东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状况分析与评价[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04).
收稿日期:2016-11-30
篇9
关键词:精品课程;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
Think and exploration for quality courses construction of the high vocational for the computer class professional
Shi Baohui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Beijing, 100018, China
Abstract: The quality course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teaching quality and teaching reform project, for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lmost all of the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set up professional of computers. Researc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uter's courses; study the indicator system of national quality course, combined with the quality course construction of our college. Analysis the connotations of national quality course construction, include the ranks of teachers,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 construction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reform.
Key words: quality cours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ork and study; integrated teaching
2003年教育部开始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并把建设一批国家级精品课程作为建设目标之一。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千门精品课程上网,打造高教新质量”新闻会上指出,国家精品课程就是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1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课程质量在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位置,学校关于人才培养的一切措施,最终都要落实到每一门具体的课程,并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而课程质量的高低,又是学校教学水平的具体体现。高职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构成部分。从整体上看,高职教育精品课程和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有着同样的背景、内涵和意义,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在课程建设的理念、模式和技术方面具有显著特点和特殊内涵。因此,我院出台了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文件,将课程建设作为示范校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实现加强教学改革、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促进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有效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举、教学活动与科研创新同步的教育目标。
2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
高职精品课程的建设要实现“五个一流”,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如下几点:
(1)高水平、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要逐步形成一支由主讲教师负责、双师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必须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还需要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承担兼职教师,并将企业的实际案例引入课程教学,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2)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建设。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IT技术更新快的特点,教学内容必须保证先进性和实用性,并及时反映IT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另外,在课程开发建设过程中,课程建设的原则是以培养职业素质为基础,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最终目标。课程内容的选取基于企业职业岗位调研,内容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学生实际工程技能培养的要求,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引进企业的实际工程案例,设计“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将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为几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并将行业规范和职业素质的要求作为课程教学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图1为与H3C公司合作开发课程的模型。
(3)“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精品课程的课堂教学不是简单地用计算机、多媒体取代黑板、粉笔等传统的教学手段,而是教学观念与教学理念的更新。特别是在IT类专业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学的组织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而要学习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通过项目教学法或任务驱动法组织教学,将一个以企业案例为背景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教学任务,经过加工和设计成为教学项目组织教学,任务项目要求学生自己根据对项目任务的理解,完成项目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课程的教学组织需要在实训中心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环境中,将“以学科为中心”转变为“以能力为中心”,以教师讲解为辅,以学生操作为主,通过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教学6步法“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方式组织教学,以网络安全产品配置与管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为例,在“安全网配置与管理”项目中,通过了解安全网关的基本原理(了解企业的安全需求)选择安全网关部署方法(制定安全的策略)制定安全网关和网闸系统部署方案(制定实施安全方案的计划)进行安全网关和网闸系统的安装与配置(实施企业安全方案)检测安全网关和网闸系统的配置(检查配置的正确性)项目验收与答辩(评价完成情况),通过6个步骤组织教学。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充当指导者的角色,但在学生实践操作时,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学习行业标准、理解操作规范,严格按企业工程规范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最后学生进行答辩讲述自己(或小组)的方案及实施效果,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从而使学生具备完成企业安全网关和网闸配置与管理的全面素质和核心职业能力。
(4)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教材是教学改革成果的固化,精品课程需要精品教材,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在教材建设中,必须注重精品意识,在教材的选用过程中,优先选择国家规划教材,另外,还要组织教师开发精品课程配套的精品教材,以保证让精品教材走进课堂,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发挥作用。
在精品教材建设过程中,必须打破传统的以理论知识点为主线的模式,要在充分理解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基础上,以企业实际工程案例为背景,根据课程方案中的项目设计,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精品教材,将理论知识的解析融于项目实训过程中,做好精品教材的建设,同时开发项目指导书等配套的实践教学资料,主讲教师自行编写与课程学习相关的参考资料。
除了教材建设之外,还需要与之配套的开放、互动、高效的网络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必须是多种形式的,既要有教学参考书、学习指导书等,又要有配套的电子教案、课件、习题集、试题库、电子图书、资料库、在线测验试题等,要形成立体化的教材及教学资源,并通过校园网的环境免费开放,为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完整的教学方案,实现师生在线互动,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需要。
(5)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实验实训平台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精品课程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学院通过示范校建设项目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实训室建设。在网络安全实训室建设过程中,我们考虑了安全与安全类IT专业课程教学的需求,以仿企业环境的方式进行了实训环境建设,从而方便了教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教学。通过这种工作组式的教学环境设计,方便了学生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每个工作组具备一套完整的实训设备,能满足学生2~4人组进行操作,促进了学生团队协作和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图3为我系已建成的仿企业环境的网络安全实训室,这为精品课程的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6)考核与评估体系建设。改革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课程的考核与评估体系。我们将原来以理论试卷为主的考核方式改为综合考核的方式,即理论考试只占其中很少的比例,重点是对学生课业的考核,即项目设计方案的撰写(课业报告)、项目实施操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完成项目后的答辩情况等多种考核方式,从而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7)机制建设。精品课建设必须要有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形成新的用人机制保证精品课程建设。学院出台了院级精品课程建设方案,同时对承担精品课程试点教学的教师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机制,促进了学院精品课程的建设。
3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思考
(1)师资力量薄弱。由于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教师的授课任务较重,导致许多教师抽不出足够时间认真研究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因为生源基础较差,组织难度较大而无法实现。
(2)校企合作难度大。高职教育的教学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因此,课程的设计最好有企业参与,从而培养与企业零距离的高技能职业人,但由于国家没有配套的职业教育法相关政策,在没有利益驱动的情况下,企业很难全力参与精品课程的建设,更谈不上作为兼职教师授课了。
(3)教学理念落后,质量意识淡薄。尽管经过了多年的学习和培训,部分老教师还是不能改变传统学科体系的教育观念,对职业教育的特点理解不深。另外,部分青年教师虽然专业知识丰富,但质量意识淡薄,缺乏教育教学的专业知识,对教学质量是教师专业发展生命线的认识不足,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认识,对学习规律和学生身心特点的认识存在误区。
(4)对精品课程指标体系解读不够。高职国家级精品课程指标体系中,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1个特色及政策支持,每个二级指标都设有观察点,在学院计算机类精品课程验收过程中,发现部分教师对指标体系的内涵理解不足、意识缺乏,上交的资料没有体现“精”与“特色”。
(5)缺乏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学院虽然制定了有关精品课程建设的文件,但没有配套的支持政策,在精品课程建设前期,学院没有任何费用投入,这就导致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企业兼职教师聘请难度较大,不能保证课程的建设。
精品课程是学院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和载体,抓好精品课程建设对高职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高职计算机专业类精品课程建设应以IT类职业特点为导向,以理论与实践结合为重点,注重学生新技能和新技术的获取能力。精品课程建设要认真研究高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指标体系,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分析每一个观察点的内涵,即①教学内容是“重中之重”;②教学条件的权重逐渐降低;③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比重稳中有升;④教学效果的比重稳中略降;⑤课程特色逐步强调学校政策。
另外,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学院有配套的激励政策和学院领导的支持,更需要承担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师有敬业精神、敏锐的观察力及新技术的获取能力。在计算机类专业课的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考虑信息技术发展更新快的特点,进行充分的市场人才职业能力需要分析,随时引入新技术,更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开放创新思维,力求在“精”和“特色”上做出成绩,实现以精品课程建设促进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建设
为了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从而全面提高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以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育部决定在全国高等学校中启动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为了切实做好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就高等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有关问题与各位同行进行探讨。
1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课程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教学质量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核心工作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加快课程建设的步伐。可见,课程建设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基本建设中最具基础性的核心工作,其水平、质量和成果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
2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
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是:以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基准,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重点,以整合各类教学改革成果和优质教学资源为手段,从全校的公共课和主干专业课入手,实现加大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促进学生主动和自主地学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3精品课程的特点
精品课程建设的特点主要通过以下课程的理念、内容、实施和教师水平的四个先进性来反映。
3.1课程理念的先进性
要明确理解高职课程的内涵与外延,清晰认识课程的服务对象、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职业指向以及课程与职业岗位和就业市场的联系等。
3.2课程内容的先进性
表现为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前沿性、适应性和技术技能应用性。科学性是指课程内容与形式的合理,前沿性是指课程内容反应了科学技术及应用的最新动态,适应性和技术技能应用性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最本质属性。
3.3课程实施的先进性
指课程实施要根据客观条件和客观需要,合理灵活地采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创新教学模式,增加研究型、讨论型、自主实践型等课程,实现从以教师为主体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同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先进实验仪器设备将之有机整合到教育过程中,构建富有成效的师生满意的课程实施平台。
3.4课程教师水平的先进性
高职院校教师水平的先进性是指教师学术水平高、技术应用能力强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没有三位一体的高水平的教师,精品课程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
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4.1教学队伍建设
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4.2课程体系建设
在精品课程开发与建设中,课程体系建设要与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相适应,要与技术进步相适应,要与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相适应。新的课程体系既要有本地区、本行业、本专业、本课程的特色又要有普遍适应性。
4.3课程内容建设
教学内容的整合重组和精选优化既要注重技术教育,又要注重人文教育;既重视专业教育,又重视综合能力培养;既充分发挥课程在课程群中的独特作用,又注意加强各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增强其内在逻辑性,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的结合上构建高职人才培养的课程框架。
4.4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要加快实验项目的改革与更新,加大实验室建设与开放的力度,积极推进多形式、多层次的实验、实习、实训体系开发与建设。大力开展仿真实验、模拟实验的研究。
4.5建立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
课程评价是办学主体依据自身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对被评课程的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教材建设、课程管理、教学效果等诸方面的价值判断。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课程的评价与检查,以评估促进建设。
4.6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在高职院校精品课建设过程中,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是确保出精品的有力措施。激励机制的建立要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个人成长,要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同时也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精品课程的建设不仅是集众智的过程,更是建设优质教材,建设先进的实验、实习、实训基地的过程,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很难获得这些物质性的优质教育资源。
5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5.1制定本课程建设目标
要按照培养岗位能力为着眼点,依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制订好课程建设目标。
5.2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的研究,包括教材建设
要根据课程的建设目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并按照层层分解的能力要素确定教学内容。在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中,不追求学科的完整性,内容的取舍遵循教学规律,知识结构有序可循,知识的综合具有有机性和相融性,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相呼应。
5.3课程实践环节与实验、实习基地建设
精品课程配套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一部分,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精品课程实训要求,模拟生产一线或就业岗位环境,把单个实验(训)室的建设,向综合性、创新型实践基地发展。
5.4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应紧紧围绕“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展开,形成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高中级职称教师占一定比例的,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好的教学群体。
5.5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
- 上一篇:管理学中的决策
- 下一篇:医疗器械服务方案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