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高的原因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5: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风险高的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风险高的原因

篇1

【关键词】 财务风险 风险管理 防范

自2000年高校扩招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当前我国高校已完成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2000―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9.8%提高到23%,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2000万,扩招规模居世界第一。大规模的扩招使得高等教育经费需求不断扩大,银行贷款成为各大高校解决资金问题的主要途径。银行贷款作为一条有效的筹资渠道,虽然暂时缓解了高校资金不足的困难,但是过度的负债经营必然会影响到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及维持费用的支出,从而影响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同时,学校与院、系的财务分级,资金分散,导致资金管理不规范,少数学校存在财务失控现象。高校的资金来源多元化、资金运用复杂化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如果对高等教育资金不能实现有效管理,必然会导致高校在筹集、使用资金等方面存在极大的财务风险。

一、高校财务风险的概念和分类

1、高校财务风险的概念

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各单位各类风险的货币化表现;狭义的财务风险特指各单位在开展各项经济活动中因资金筹措、投资和日常运行所面临的风险。从其性质上看,高校作为非营利组织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更接近于狭义的财务风险概念,即高校的财务风险是指高校在教育经费的筹集、使用和运行中,因资金运动所导致的某种不利事件或经济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使实际财务成果与预计财务成果相背离。

2、高校财务风险的主要种类

按照资金在支持学校发展用途方面的分类,可以把高校财务风险分成资金管理风险、财务核算风险和产业科研风险。

(1)资金管理风险。一是筹资方面。近几年来,各高校为了适应扩招需要改善办学条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在财政资金和自筹收入不能满足学校建设需求的情况下,纷纷举债发展。过度地依赖银行贷款造成还本付息的困难,高校背上了沉重的负债包袱,在市场变动和国家政策难以把握的情况下,高校资金筹集风险日益加,筹资形势严峻。二是支付方面。这一方面有基建工程欠款形成的支付风险、大额采购活动与维修工程形成的欠款可能引起的支付风险。这类采购一般在合同约定货到验收合格后付款,并且供货方习惯于按付款进度开具销货发票,因而所签购货款一般都没有进入高校的负债账簿中,财务部门难以监控。一旦大批欠款到期,往往会造成支付困难,产生支付风险。

(2)财务核算风险。支出是高等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及其他活动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和损失。理论上讲,学校有收入才能安排支出,但在贷款行为出现的前提下,高校要还本付息就得发生现金的流出,就算学校已将利息纳入了年初预算,但本金却无法列入预算,再加上这部分支出又不能像企业一样通过再生产形成利润而得以补偿,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借新贷的办法来补偿现金流的不足,但在借新贷还旧贷的环节上若没有协调好,很可能会出现流动资金短缺的现象,主要表现是拖欠工资,没有资金用于日常运行等。而且,高校实施的是“现金制”,即费用是以“是否支付”为标准来确认,这样高校所有赊购的资产或劳务均不作为费用,所形成的事实负债也不在总账中反映,是一种典型的“形式重于事实”的原则。

(3)产业科研风险。学校作为主要投资者,应对学校科研产业负责,一旦学校科研产业清算破产,学校要负连带责任,要承担投资份额内的学校产业的财务风险,因而投资不善会对学校财务状况造成影响,形成学校财务风险。

二、高校财务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

1、“扩招”政策是形成财务风险的动力因素

200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快速扩张时期,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过去缓慢发展的高校教学、生活基本设施已不能满足扩招后的需要,特别是土地、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教学设备、学生活动场所等硬件设施。由于国家财政并没有为高校的扩招增加资金投入,扩招之后面临的新建校舍、新增设备等问题,国家交给了学校来解决。教育部曾在高校扩招之初就明确要求,在继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开拓教育经费筹措的新渠道。而新渠道之一就是各高校要利用银行贷款加大校园改造和建设力度。因此,过去一直由政府承担的投资,要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来解决,向银行贷款就成了解燃眉之急的必然选择,因而加大了财务风险。筹资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有:由于利率波动而导致企业筹资成本加大,筹集了高于利息水平的资金,资金组织和调度不力、经营不善、外汇贴水等。

2、高校会计制度是形成财务风险的关键因素

现金收付实现制是高校财务风险形成的制度性根源。高校实行的是“现金制”,即费用是以“是否支付”为标准来确认,这样高校所有赊购的资产或劳务均不作为费用,所形成的事实负债也不在总账中反映,是一种典型的“形式重于事实”的原则。从目前研究高校财务风险的现状分析,高校基本上是将研究企业财务风险的方法和原理照搬到高校财务风险研究领域中来,如用学校年末对外负债总额占学校总经费收入的比重、暂付款占年末流动资金比重等指标衡量学校财务风险,而没有考虑高校账外事实负债因素,对高校财务风险的反映也是残缺不全的。同时,高校的应收及暂付款中的暂付款基本上是垫付款未核销数,实际上已经形成支出。因此,应收及暂付款中的实际资产含量与表列数据相差甚远,在通过“资产负债表”衡量高校偿债能力时,必然高估学校偿债能力,低估偿债风险,被低估的这部分财务风险正是高校财务风险的一部分。

3、财务管理和监控体制不完善是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

高校事业虽然发展迅速,但财务管理体制落后于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会计人员习惯于记账算账等日常核算工作,而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使得财务人员无论在管理意识还是在管理水平上与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而高校由于很长时间内处在国家预算的约束下,不考虑财务风险管理的问题,导致了高校领导层风险责任意识不强,对于各种财务风险也不够重视。而且,大多数高校没有建立财务预警分析体系。这个体系应该通过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的综合分析、预测,及时利用财务数据和采用数据化管理方式,在高校现有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基础上,设置相关量化指标,对高校经营各环节发生或将可能发生的风险,发出预警信号,为管理当局提供决策依据。在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方面也需要完善。由于多数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领导决策随意化,导致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加之多数高校内部缺乏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总会计师制度和会计委派制度的作用未被重视,业务操作非程序化并且管理上缺乏应有的控制流程,造成高校资产大量流失,给高校的正常运转带来潜在风险。

三、防范与降低高校财务风险的对策

1、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随着高校发展的市场化,以及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财务管理日益复杂,高校各级领导必须正视财务风险,从思想上重视风险管理。积极学习财经政策,掌握一定的财经知识和制度,树立风险意识,防止因违反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等而给学校带来损失。强化高校管理层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制,对管理不善、控制不严、造成资金浪费损失的有关人员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增强高校决策管理层的责任心和风险防范意识。同时,还必须建立开源节流的观念。除了财政拨款、银行贷款之外,还应积极寻找像土地置换、校办产业、合作办学等这些新的筹资渠道以分散财务风险。必须大力加强财务管理,杜绝教育资源浪费,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拓宽经费筹措渠道

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参与到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上来,在改善高校办学条件、凝练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和社会知名度等方面做文章。首先,政府可以加大税收优惠力度,调动社会各界捐资助学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各界投资、捐资教育,特别是激励企业家投资、捐资教育,可以起到“多赢”的效果。其次,建立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制度和补偿制度,扩大高校收费自。再次,发行高等教育债券,促使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在不增加国家财政支出负担的情况下,发行具有国债性质的高等教育债券,以弥补高等学校教育经费的短缺,这样不仅可以化解目前我国高校的财务风险,同时还可以为投资者增加新的、风险较小的投资渠道。最后,发行教育福利彩票,聚集社会闲散资金,提高全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度,扶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3、建立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为实现高校预警系统预知和控制风险的功能,高校应从机制上进行系统设计,建立健全组织机制,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合理划分预警工作人员的职权。

(1)建立一套应用于财务预警系统的组织机构。这一机构可以设立专人专职进行工作,也可以由原有的财务部门工作人员代为执行。为保证预警系统的工作得到所有信息提供者的支持,应给予预警工作人员一定的权力,当然也要承担相应责任,把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确定清楚,镶嵌在组织机构的合理位置。

(2)建立一套合理的运行机制。这其中包括信息收集、传递机制以及财务风险分析和风险责任机制。信息收集、传递机制:高校应建立一个可以快速收集、传递信息的高效渠道,财务人员可以通过这一渠道把信息传递给使用者。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它传递出管理层的意愿。在这条渠道上,预警分析人员可以方便快捷地得到各类所需的资料以及数据,并且应将分析结果及时传递出去。财务风险分析机制:财务风险分析机制是财务预警系统的核心,应通过获得的资料与数据进行分析,区分轻警、中警和重警,排除影响小的警报,重视可能引发的重大财务风险警报,研究分析,找出可能产生风险的原因,评估可能造成的损失,并将信息及时传递给管理人员,及时预防,寻求解决措施。风险责任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使高校能有效地控制风险,在预警系统建立之初就将风险责任明确给个人,以使警报出现有人注意,警情出现有人负责。

4、规范债务管理控制

高校举债规模控制管理是防范财务风险的关键。高校应立足自身条件,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一步规范债务管理,有效防范债务风险。

(1)建立贷款监督机制。监督内容包括贷款额度、使用方向、使用效益等。学校对贷款项目的论证必须实行“三公开”,即立项公开、论证公开、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群众、银行、社会有关部门的监督,形成由主管部门牵头,社会、银行和广大教职工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

(2)加强贷款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高校必须加强贷款资金管理,形成一套“严格审批、专款专用、封闭运行、跟踪监督、考核效益”的贷款资金使用机制,通过对贷款项目实行“目标分解、公开招标、责任落实、日常检查、验收考核”的办法,形成对贷款资金的使用管理机制。

(3)制定严格的还款计划。贷款学校在安排年度收支预算时要考虑偿债因素,将还款计划纳入单位的年度预算收支,保证还款资金来源。

(4)加强贷款管理与财务分析,建立项目管理责任制。应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贷款资金项目管理责任制。

5、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是保障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手段。健全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系统将有助于营造安全、高效的资金运行环境,有效实施资金安全防范,确保资金效益的发挥。

(1)营造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学校管理层应充分重视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将资金的安全作为控制的主要目标,确保财务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还要使全校教职员工特别是中层以上的干部认识到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积极支持和参与财务内部控制。

(2)着力构建规范的控制程序。控制程序是为合理地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实施管理指令、化解财务风险而采取的财经政策和程序。控制程序的关键点主要表现在机构设置、授权批准、职务分工、财务预算、财产安全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因此,高校应坚持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基本原则,明确涉及资金支付和流动相关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制定财务收支审批管理办法和重大费用支出审批与授权制度;建立严格的资金收付授权批准制度;建立财务重大事项报告制等。

【参考文献】

[1] 高颐嘉: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思考与发展[J].发展,2009(5).

[2] 冯海湘: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4).

[3] 全勇、董卫华:浅析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5).

篇2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且充满了挑战,且盈利机制和风险机制又是并存的。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一个元素,要想发展壮大承担的风险也最大,尤为是财务风险。所以,企业财务风险已成为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在论述财务风险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依据财务管理的相关理论提出了控制办法。

关键词 企业 财务风险 控制措施

一、财务风险的相关概念

在财务管理理论中,对风险的研究很重要,是企业界普遍关注的对象之一。风险是指某一个不好的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而财务风险指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受到内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策或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财务收益发生背离,造成企业受到损失的可能性[1]。

由于企业不断壮大,造成风险管理很难控制,未来的经营活动及决策需要的信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动。但财务风险就不同,它具有客观性,它不是人们主观创造产生的,所以,我们应该对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进行重点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二、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尽管对风险分类的标准是通过主观评判的,但仍将风险划分为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在这主要讨论对财务风险产生原因的分析:

1.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执行力不够,且监控体系不健全

财务监控体系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系统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如果不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系统的财务监控制度,那企业内部的财务监控系统就无法有效的运行,就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作用[2]。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也暴露出许多缺陷。由于财务风险是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产物,在市场发育不完善的条件下财务风险更是不可避免,并且我国很少有企业建立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即使有的话,也是不完善的,尤其是它的执行力度不够,有关执行的相关制度也不健全,这样的话极容易发生财务风险。

2.由于企业理财环境的不断变化,以至于与宏观环境间产生矛盾

目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有很多原因使企业产生财务风险,包括外部和内部原因,我们介绍的外部原因主要是随着企业理财环境的变化,由于那些要素处于企业的外部,对企业来说其变化很难预测,会影响企业的财务活动。由于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不能作出有效的选择及对市场经济认识不够,不能及时采取措施,造成财务风险产生。

3.有关企业内部的财务关系混乱,造成资金运作效率低下

我国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对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上没有明确规定,并且财务关系较混乱,不能合理分配资金,造成企业资金运用效率很低。还有企业不能进行合理投资,不能对投资项目准确的进行分析预测,而是盲目进行投资,导致投资失败,造成企业资金浪费,严重的话导致企业破产,这是财务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措施

1.创建有效的企业财务风险防御机制

由于市场具有多变性和不可预见性,还受到决策者素质水平的限制,风险必然会客观存在。如果企业管理不当,且不能及时采取措施规避防范各种风险,就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危机,甚至破产。

在现代企业经营中,采用多元化经营方式来分散风险,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在那些资金雄厚、管理水平高和技术好的大型企业里会采取此方法。还有些企业采取风险转移的方法,一般是那些规模不大且技术不高的单位采取这种方法。即通过合法行为将风险转移给其它单位,并分析其财务状况,促使企业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使企业持续发展和提升企业价值[3]。

2.建立风险管理机构,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由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复杂多样性,使得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来管理和控制风险,只有这样,企业的财务风险才能实现组织化运作,才能使财务风险管理在企业里发挥有效的作用[4]。在企业里,我们可以设立财务风险管理部门,并安排相应的财务工作人员对财务进行决策、预测,能及时发现风险并处理风险,建立安全有效的控制机制。另外,治理结构不合理的话,也是高风险的表现。所以,要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控制风险的能力,实现科学决策,形成完整的决策机制和制约机制。

3.培养和加强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

在企业里,提高和加强全体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不管是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人员,还是普通员工或是高管,都应当树立强有力的风险意识,用来减少企业的风险损失。那如何培养和提高这些相关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呢?可以考虑以下:

第一,要巩固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基础知识,培养其财务分析的能力,能及时对风险作出判断、分析,能快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二,在企业里,财务管理人员要有很高的职业道德,能随时进行评估和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三,在企业里,专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广搜资料,与财务风险意识相结合,使得企业的其他员工受到熏陶,也培养出潜在的风险意识,为企业的安全有效运作提供保障。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在进行投资风险决策时,最重要的是要敢于进行风险投资,以获取超额利润为目的,但要避免盲目和冒险的投资,尽可能规避或降低投资风险。在进行决策时,要以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的最佳组合为标准。

综上所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必须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加强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及收益分配的风险管理,实现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Eugene F. Brigham, Louis C. Gapenski & Michael C. Ehrhard,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ninth edition.The Dryden press. 1999.

[2] 刘伟华译.风险管理.中信出版社.2002.9.

篇3

【关键词】财务风险;识别;控制

由于我国房地产业起步较晚、基础较差、规模较小,企业运行远未实现规范化,与国外房地产业相比有很大差距。不少房地产业资产负债率都在7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90%,房地产企业承受着巨大的财务风险。再加上目前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国际经济的变动影响以及金融政策的从紧,使得财务风险已成为很多房地产企业生存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上市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并提出控制策略,这无疑对上市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大有帮助。

1 上市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外在表现

房地产财务风险是指房地产企业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营运资金管理不善等而使企业可能丧失偿债能力,并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甚至造成企业破产的风险,是本企业财务活动和日常经营管理不确定性的综合反映,是企业风险货币化的产物,并会通过各种联系表现在企业的财务成果之上。由于房地产企业具有投资周期长、投资额大、不确定性高等特点,国内上市房地产企业在财务风险的表现上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上市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金周转率偏低;二是,财务杠杆使用过度;三是,项目调整能力弱。

2 上市房地产企业形成财务风险的原因

2.1 资本结构不合理,偿债能力不足

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自有资金积累、股权融资、债务融资、预收款、其他商业信用等。其中债务融资占到了企业资本结构的70%到90%,房地产企业如此高的杠杆比例就如同对应同样高的财务风险。如果企业利润下降,股权收益率将成倍下降,企业市场价值随之降低;如果企业资金链管理出现问题,无法按期支付本息,企业将面临被收购甚至破产的风险。

2.2 业务拓展过快,盲目进行投资

部分房地产开发商认为,只要能够成功“圈地”,按照设计图进行施工,在各环节投入相应的资金,按时完工,便会产生其预期的经济利益。很少进行全面的财务预算,没有对开发的房地产项目从征地的成本、资金的运作方式、经济效益的回报率方面做出细致的财务预算。房地产企业大多比较注重工程决算而没有重视项目决策。这些房产企业在事前并未从项目选址、市场需求、投资报酬率、国家法律与政策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科学的项目分析,也没有进行必要的市场调查,导致决策没有依据,加大了财务风险。

2.3 盲目开展多元化经营,主营业务受损

开展多元化经营是企业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开拓新的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途径。我国许多的上市房地产企业在这方面陷入了误区,它们在多元化经营的过程中,往往只是对证券投资组合理论不加分析地简单运用,只注重外延性扩张,盲目地向多领域、多行业投资,极力拉长战线,导致企业无法突出的主营业务,投资分散,机会成本增大,不能形成资金的合力,最终导致企业特色形象缺乏,核心竞争能力丧失,市场萎缩等不利局面的出现。

3 上市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对策

3.1 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本结构

房地产企业必须将负债经营带来的风险控制在刻意接受的范围内,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最佳资本机构,通过对两大筹资渠道来源的资金(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科学合理的安排和筹划,使他们呈现最佳的资本结构,达到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其主要手段有:一方面贷款程度要适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融资决策机制。对于一些经营状况好、房产销路佳、资金流转快的房地产企业,可以进一步提高资产负债率,更高程度的利用财务杠杠。反之,对于经营状况差、房产销路不畅、资金流转慢的房地产企业,可以适度降低负债规模,防止企业过高的财务杠杠放大风险。另一方面,对于负债来说,合理确定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分配,使企业短期内到期的负债处于公司可以支付的范围内,对于流动负债问题一定要及时处理。同时结合公司自身能力、合理使用资金及承担适度资本成本原则用长期负债来满足公司对资金的需求。

3.2 进行组合投资,分散投资风险

房地产企业应通过联营、多种经营以及对外投资等多元化的投资策略来分散企业所承担的财务风险。特别是针对单个风险较大的房地产项目,房地产企业可以采取与其他企业共同进行投资,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共担,这就能有效分散投资风险,避免因投资风险而引发企业的财务危机。房地产企业可以采取多种经营方式,比如企业应该避免单一类型楼盘的开发,可以将住房、办公楼、商业广场等两项结合或者多项进行综合开发,利用不同类型房地产功能的相互补充,以及不同类型房地产资金的调剂作用,适应市场需要,提高总体抗风险能力和获利能力,从而避免单一产品滞销而造成企业财务损失,以及规避单一产品而带来的风险。

3.3 日常营运环节的风险控制

我国市场经济运行还处于初级阶段,企业在日常营运过程中必然会承担很多的经营风险,特别是作为高风险行业的房地产行业,企业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加入风险管理的学习与培训,使整个企业有备而战。房地产企业必须在应收账款产生之前通过科学设计出最佳的信用政策,在为客户提供信用方面的同时,规避企业坏账风险。此外,收集和积累客户各种信用状况,根据这些资料估计企业能承担的风险水平。根据应收账款有关政策的确立,将应收账款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通过尽早收款、推迟付款,减少企业发生损失的可能,加快资金周转和流通,实现企业资金的良性循环。

4 结束语

在当前形势下,房地产企业必须充分重视财务风险管理的识别、防范和控制,提高抗风险能力,这样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复杂环境中做大做强,获得持续性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笔者通过对上市房地产财务报表进行分析识别财务风险,并总结发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控制对策,希望能给其他企业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潘春华.浅谈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特点与控制[J].财经纵,2010:273.

篇4

一、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一)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财务风险管理意识的淡薄是目前我国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意识是行动的前提,只有加强了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电信企业才能够有效地开展财务风险的管理工作,并有效地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质量。然而,目前我国电信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较为淡薄,比如说,很多电信企业认为企业的长久运行只与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关,与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没有仟何的关系。而且,很多电信企业对于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性质的认识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其认为,电信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仅仅只是记录企业相关财务使用和支出信息记录工作,对企业的稳定运行没有多大的影响,这便造成了很多电信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风险管理的意识淡薄等问题。

(二)管理制度救不完善

财务风险的管理制度完善与否是奠定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质量好坏的基础,也是其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有效提高的重要保证,电信企业只有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才能够有效地了解财务风险产牛的原因、环节,以及出现财务风险时有效地解决办法,因此,电信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完善至关重要。然而,目前我国很多电信企业在财务风险的管理制度建设方面非常的不完善,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比如说,很多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队伍建设力度不够,财务风险管理的工作人员配给也是较为不足,而且,已有的财务风险管理队伍中,风险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在影响着电信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质量。

(三)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电信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是由财务风险管理人员来完成的,如果电信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差,那么即使电信企业拥有再好的财务风险管理措施,再先进的财务风险管理技术,其财务风险管理的质量也无法得到有效地提高,因此,财务风险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高低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电信企业对于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较低,建设较为不完善,目前,我国很多电信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很不完善,财务风险管理的人员专业素质也很低,对于新型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掌捤能力较差,这很大稈度上降低了电信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质量。

二、提高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质量的措施

(一)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前提,电信企业要想有效地提高自身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质量,促进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首先,应当强化自身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管理观念,从而有效地提高自身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电信企业可以采取由上而下,层层强化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强化策略,首先从企业的管理层面意识强化入手,通过加强企业管理者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来有效地促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机制建设,从而有效地带动企业各个部门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的强化。然后,对于企业全体员工电信企业可以采用加强员工财务风险管理理念的灌输,强化全体工作人员对于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加强对于企业风险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从而全面地在企业内部中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管理观念,强化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

(二)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制度建设,是提高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质量重要保证,因此,电信企业应当重点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完善建设,从而有效地提高财务风险管理的水平。电信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有效地完善自身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第一,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识別能力。财务风险识別的能力是电信企业有效地开展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前提,也是其有效地规避和解决财务风险的重要保证,因此,电信企业应当科学地制定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措施,建立全面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指标等措施,来有效地提高自身的财务风险识別能力。第二,完善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财务风险的控制制度是电信企业有效地应对和解决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电信企业应当通过科学地制定完善的风险控制策略,灵活的运用企业财务盈余能力来有效地强化自身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和能力,从而全面的提高自身的财务风险管理质量。

篇5

【关键词】生产经营;财务风险;控制

现代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外部竞争,财务风险随着企业外部竞争的加剧应运而生。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健全的情况下,财务风险更是企业所不可避免的,因此加强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对企业来说就尤为重要。然而现实中无论理论界还是实践工作中都片面地强调了如何有效地规避和防范财务风险却忽视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最基本的认识。

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新定义

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个方面和某个环节中出现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企业财务活动一般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活动四个方面,相应的也就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财务风险需要企业去面对。筹资风险即借入资金而增加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投资风险即由于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的投资报酬率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而发生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即产品销售出去,其货币资金收回的时间和金额的不确定性;收益分配风险即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而带来的风险。财务风险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密切相关,一个正常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财务风险必然是企业所不可避免的。

财务风险是资本流通过程中的产物。从资本运动的角度看,在G—W…P…W''''—G''''的资本运动过程中,资本流通的始极是货币本金的垫支,终极是得到价值量增加的货币本金收回,财务是为了重新获得货币而垫支货币所进行的运动。所以财务的风险萌芽于本金垫支之时,只要筹集货币并把货币作为资本来使用,资本就具有无法得到价值增值的风险。资本的流通过程,既是财务风险的转移过程又是财务风险的积聚过程,某一资本形态的风险不仅接纳了上一资本形态的风险,同时又吸收了本形态新的风险,最终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状况和财务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业绩如何,必然会体现在企业资金运动的状况和结果上。因此,企业的财务风险包括财务状况风险和财务成果风险。即财务状况的变好或者变坏,财务成果的增加或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既是财务结构不合理而可能面临的偿债压力,也是企业利润的不确定性。于是财务结构作为财务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是财务的静态表现;财务成果则是财务运动的过程表现,两者共同构成财务风险。

以上定义从总体上全面把握财务风险,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二、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与风险控制的原则

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认识明确之后那么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也就显而易见了,因此只有清楚认识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在实践工作中也就能更好地防范财务风险,从而达到规避风险、提高效益的目的。由此可以概括出以下几种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

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导致企业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之中。这种过高的负债比率不但使企业有利息负担而且到期要偿还高额债务本金,在企业经营状况较差的情况下还会导致企业资不抵债,面临破产清算的危险。

(二)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弱

企业在债务融资后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现金以偿还到期的债务和利息,如果企业的资金流动状况较差、变现能力不强而无法保证足够的现金,这些都会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由潜在变成现实,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

(三)企业的财务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管理不善

由于企业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投资决策失误导致企业投资收益率低于企业的筹资成本,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威胁到企业到期债务的偿还,增大了企业静态财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最终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通常财务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不善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四)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导致各种不同财务风险的产生

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环境包括国家宏观经济、法律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是企业所无法控制的,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因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增大了企业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总之,上述前两个原因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它们的出现会直接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后面两个原因虽然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间接原因,但是一旦发生,将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由此需要制定如下风险控制的原则。

1.收益、风险均衡原则。风险均衡原则要求集团不能只追求收益,而不考虑发生损失的可能,企业进行的每一项具体的财务活动,要全面分析其收益性和安全性,按照风险和收益适当均衡的要求来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方案,趋利避害,争取获得较多的收益。

2.风险适度、限度承担的原则。财务风险的存在是一个普遍的事实,但必须正确及时地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并明确最大的风险限度,保证企业的正常安全运营。

3.超前预警,有效规避的原则。风险的出现具有预示性,企业必须建立健全风险识别系统、预警系统和财务风险的管理系统,从而有效规避风险。

4.分级分权管理的原则。对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要在企业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实行分级分权的管理办法。

三、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

(一)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创造良好的筹资环境

财务风险本质是由于负债比例过高导致的,因此企业不但应该设计合理的资金结构,保持适当的负债、降低资金成本,而且还要控制负债的规模,保证谨慎的负债比率,避免到期无力偿债或资不抵债,从而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吸引各方投资。

(二)进行多角经营,分散投资风险

将企业筹集来的资金投放于多个项目,这样就能使各个盈利和亏损程度不同的投资项目互相弥补,减少风险。这种分散风险的思想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这种防范方法还需要企业领导者的谨慎行事。

(三)制定合理的风险政策、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由于企业某项投资活动,如:扩大再生产、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等项目周期长、成本高,使企业实现的经营成果虽然比较好,但是资金却紧张,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这种情况的恶化最终会导致财务危机。因此,企业经营管理者应该实时监控企业财务状况,及时制定合理的风险防范政策,及时收回各种款项,同时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对资金的需要。

(四)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筑防范财务风险的屏障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一是要抓好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确保财务风险预警和监控制度健全有效,筑起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二是要明确企业财务风险监管职责,落实好分级负责制。三是要建立和规范企业财务风险报表分析制度,搞好月份流动性分析、季度资产质量和负债率分析及年度会计、审计报告制度,完善风险预警系统。四是要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资产评估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在财务风险监管中的积极作用。其次,企业需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财务预警系统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该系统不仅应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还应包括企业经营中诸如产品合格率、市场占有率等指标,一旦发现某种异兆,及时采取应变措施,以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

总之,财务风险是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该全面分析各种不同风险的产生原因,增强企业抵御风险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以房地产企业为例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

房地产业仅有20年的历史,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一个成长性很高的行业。但是,深万科、金融街等30家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近5年来的经营发展状况表明,主营业务利润率呈现出下降趋势,存货周转率也放缓,反映出房地产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经营风险也在逐步显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并做出及时预警,笔者提出如下措施:

(一)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系统

通过建立预警系统,用以判断财务风险存在的大小,对企业的影响程度,是否存在危害性风险,构建财务风险管理的决策系统。

1.财务风险的识别。它是对财务风险管理内容在不利风险刚出现或出现之前,就予以识别,以准确把握各种财务风险信号及其产生原因。企业财务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有:现场观察法和财务报表法。现场观察法即通过直接观察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和具体业务活动,具体了解和掌握企业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

2.财务风险预警。它是要在财务风险实际发生之前,捕捉和监视各种细微的迹象变动,以利于预防和为采取适当对策争取时间。企业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一旦发现财务风险信号,就能准确及时地传至主要人员,以防事态的逐步扩大。

(二)建立健全有效的财务控制机制

选择合理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从企业全局出发,针对不同的职能部门规定不同的经济责任,划分不同的经济职能。财务部门加强对投资决策、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各种形式的内部市场化建设,以及内部结算中心的建设来优化财务管理行为。为适应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发展趋势,财务管理应广泛应用现代化的网络和信息技术,加快信息的集成化速度。在企业中实施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使企业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既是防范与化解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也是确保企业财产安全和财务活动效益性的有效手段。

(三)加强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

财务预算管理由企业总公司组织实施和管理,实施对象包括企业本部、下属企业。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的取得和投放、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作,所作的具体安排。

1.建立财务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即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对企业财务预算的管理工作负总责,成立由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的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主要拟订财务预算的目标、政策,制定财务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审议、平衡财务预算方案,组织下达财务预算,协调解决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问题,组织审计、考核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督促企业完成财务预算目标。

2.规范财务预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根据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在决策的基础上,提出企业财务预算目标。各预算执行部门按照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下达的财务预算目标和政策,结合自身特点以及预测的执行条件,提出详细的本部门财务预算方案,财务预算委员会应当进行充分协调,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初步调整的意见,并反馈给有关预算执行部门予以修正,再由财务预算委员会逐级下达各预算执行部门执行。

3.做好预算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各预算执行部门定期报告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对新情况、新问题及出现偏差较大的重大项目,要特别注重查找原因,以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措施。

(四)充分利用实时信息系统进行财务监控

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是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内部监控包括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类。企业财务监控工作建立在各项财务预算的基础上,保证企业的资本结构良好,财务运作符合企业的整体利益,从而更好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企业集团充分运用实时财务信息来跟踪监督和控制资金流,以消除无效的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集团财务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财务风险 分析 防范

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难以控制的不确定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无法达到预期报酬的可能性。因此企业经营者应了解财务风险的形成,做好投资风险的成因分析,制定出能够防范、控制、管理投资风险的具体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

一、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在企业财务风险认识问题明确之后那么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也就显而易见了,清楚的认识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在实践工作中就能更好的防范财务风险,从而达到规避风险提高效益的目的。

(一)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

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导致企业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之中。这种过高的负债比率不但使企业有利息负担而且到期要偿还高额债务本金,在企业经营状况较差的情况下还会导致企业资不抵债,面临破产清算的危险。这是从财务风险的本质来认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二)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弱,产品大量积压,资金沉淀

企业在债务融资后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现金以偿还到期的债务和利息。如果企业的资金流动状况较差变现能力不强而无法保证足够的现金,会导致使企业财务风险由潜在的变成现实。另外,企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缺乏名牌产品和畅销产品;库存积压过多,产品积压占用了流动资金,导致资金大量沉淀,企业增产不增收。这不仅降低了企业资金周转速度,增加了资金成本,而且导致企业支付能力弱化,产生不良债务。这些都会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这是从企业经营的动态角度来认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三)企业领导决策失误,财务人员风险意识不强,财务关系混乱

由于企业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投资决策失误导致企业投资收益率低于企业的筹资成本,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威胁到企业到期债务的偿还,最终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通常财务决策风险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管理,要求财务人员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高等数学知识,统计知识以及一定的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现在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距此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另外,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效益滑坡,有的甚至亏损严重。流动资金不但没有得到补偿,反而由于亏损而挤占了企业的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加剧了企业资金的紧张局面,降低了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因此更加重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当企业管理者在经营企业的同时能够制定出防范、控制、管理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那么就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财务风险、达到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因此笔者针对上述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以下几点防范措施:

(一)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创造良好的筹资环境

恰当选择资本结构,重视资产负债上的风险和收益的匹配管理,使企业财务状况保持平稳的状态,以增强企业应对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的能力。财务风险的本质是由于负债比例过高导致。因此企业不但应该设计合理的资金结构,保持适当的负债,降低资金成本。而且还要控制负债的规模,保证谨慎的负债比率,从而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为自己创造了良好的融资环境,吸引各方投资。

(二)企业在保持主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可用闲散资金进行投资

从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积极地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盈利能力的增强。不应进行所谓的多元化投资,选择一些与企业主业不相关的投资项目或利润率相互独立的产品来分散企业的资本。因为虽然进行多元化投资可以使不同产品的旺季或淡季、高利润与低利润项目在时间或数量上相互补充或抵销,在某些项目在短期来看确实有利可图,但总体来说它只会弱化企业的竞争力。

(三)制定合理的风险政策,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

由于企业某项投资活动,如:扩大再生产、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等项目周期长、成本高,使企业实现的经营成果虽然比较好,但是资金却紧张,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这种情况的恶化最终会导致财务危机。因此,企业经营管理者应该实时监控企业财务状况,及时制定合理的风险防范政策,收回各种款项。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信用销售已成为企业间交易的主流方式,因而应收账款管理始终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企业应注重对客户的资信调查工作,并提高信用分析能力,控制应收账款规模。

(四)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筑防范财务风险的屏障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一是要抓好企业内控制度建设,要明确企业财务风险监管职责,落实好分级负责制,确保财务风险预警和监控制度健全有效,筑起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二是企业需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

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该全面分析各种不同的风险产生原因,增强企业抵御风险和防范风险的能力。而且管理者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要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加强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及收益分配的风险控制,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黄艳华.论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因素与防范对策[J].当代经理人,2006.

[2]毛红霞.目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6,(7).

篇7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成因;防范对策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企业正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具有很多难以预料的不可控因素,因而增加了企业面临财务风险的几率,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清算,对于企业经营发展及社会经济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在一个企业当中,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难以从根本上避免,在企业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当中,都存在者财务风险。对此,企业应当明确自身财务风险的成因,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进而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防范,以确保企业良好的经营发展势头。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概述

财务风险指的是在企业当中,对于到期债务偿还存在不确定性,因此,财务风险与负债经营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在企业财务活动当中,基于各类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的预期收益、实际收益等存在不确定性,进而形成了企业财务风险。在财务理论当中,主要是对企业经营当中的资金运动进行研究,扩展企业财务风险的范畴,因而在财务运作当中,对于风险问题的研究,可以得到视野上的拓宽,同时对于实物操作也有着较大的帮助。企业财务这一概念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财务风险也是如此。在企业财务风险当中,与企业资金运动中的各个环节,以及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各个部门,都存在较大的联系。在企业生产经营当中,能够集中体现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同时也能够综合体现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投资失误

企业为了实现更高的发展,多元化投资是一项常用的手段。一些自身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为了提高经营效益,通常会多方面进行多元化投资,而这种投资行为对于企业管理能力、企业发展规模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部分企业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对于自身实力错误估计,盲目的进行多元化投资,因而容易发生投资失误的情况。

(二)内控机制欠缺

很多企业内控意识缺乏,内控制度有所欠缺。一些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采用的是家族式的管理模式,这就使得企业的管理制度难以得到充分的落实,时常会发生“讲人情”的情况。而且,在一些企业的家族式管理进程当中,没能充分的认识到企业内控制度的作用和意义,在企业管理当中,缺乏充足的认识,因而容易出现财务人员工作不到位、企业账面混乱的情况,使得企业面临财务风险的几率有所增加。

(三)资金结构不合理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当中,根据不同的资金来源,可以分为负债资金、自有资金等类型,而根据不同的资金时间,可以分为短期资金、长期资金等类型。在当前很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当中,对于不同时间、不同来源的资金,没有形成良好的搭配,使得企业时常会面临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而这一问题的发生,还不是由于企业资金不足所致,而是由于企业资金结构的不合理所造成的。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一)加强风险全面分析

针对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成因,在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当中,财务人员及会计人员应当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在分析当中,主要应当注重以下几个部分。第一,企业的财务人员和会计人员在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分析的时候,需要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以及由此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准确的了解。第二,在对企业损失进行估算的过

程中,应当及时的对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

进行制定,对后续可能再次发生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财务人员和会计人员应当采用科学的估算方法。(二)完善内部信息报告企业内部信息报告是企业防范财务风险当中的重要手段,财务人员在分析和评估财务风险的过程中,也需要以内部信息报告制度为依据。所以,企业在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应当对内部信息报告制度进行完善,使企业能够随时得到最快、最准、最新的信息,从而做出更加适当的决策。

(三)有机的结合权责利

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应当基于整体发展的角度,对企业当中的财务关系进行准确的把握。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对企业财务管理当中,各个部门的责任、作用、地位等进行明确,根据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赋予相应的财务使用权利,从而实现权责分明。

(四)降低企业各项成本

企业为了更为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应当致力于降低企业经营与运行当中的各项成本,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在企业发展过程当中,自身实力是最为重要的基础保障,对于企业实现平等竞争、有效防范财务风险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此,企业在日常经营与生产当中,应当努力使各项成本得到降低,从而使企业的经营效益得到切实的提高。具体来说,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需要对生产原料进行强化管理,在爆管、使用、购买生产材料的时候,应指派专门人员进行管理,从而使企业的投资成本从根源上得到降低。另外,企业需要致力于降低成本投入,以换取更为可观的经营效益,从而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防范。

(五)完善财务管理机制

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当中,不但对于企业的日常经营和运行十分重要,对于企业未来的更高发展,以及市场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此,在企业管理当中,管理人员应当对财务管理机制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在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时候,应当对高素质、高能力的专业会计人员进行引入,同时定期安排财务及会计人员参加培训或教育,提高其财务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在工作当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另外,企业应当对相应的会计管理机制进行建立和健全,并在会计管理工作中,进行充分的落实和执行,使企业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保障,进一步降低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推动企业更好的向前发展。

四、结束语

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当中的一个重要主体,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企业经营发展中,财务风险往往是难以彻底消除的。因此,应当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进行详细的分析,进而在财务活动及企业管理当中,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防范,以确保企业得到更为良好的经营与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财务杠杆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已经占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但我国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其产出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受传统体制和外部宏观经济影响大等特征,使得其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融资困难一直是困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与大型企业相比较,我国中小企业负债比率较高,财务风险较大。因此,研究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和解决中小企业如何规避财务风险的问题就成为当务之急。

一、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财务风险亦称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与筹资有关的风险。 根据风险的来源可将财务风险划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三种类型。只要企业存在着负债,财务风险就必然存在,特别是对于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其经营规模较小,资本和技术水平较低,自身实力有限,必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最近,又由于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再加上我国不少中小企业由于其经营管理不善,从而陷入了财务危机。那么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又是怎样形成的呢?笔者认为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内部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

1.财务管理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引发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性是中小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虽然存在于是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外部环境多样化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而给企业理财带来困难。目前,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导致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然而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往往缺乏风险意识。风险意识的淡薄是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引发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财务决策失误是中小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主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许多中小企业的财务决策都存在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家长制、一言堂的工作作风在中小企业的管理中普遍存在。由此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4.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明引发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这是中小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不力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5.财务杠杆系数的变动导致中小企业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

财务杠杆,亦称筹资杠杆,是指由于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杠杆效应。不同企业财务杠杆的作用程度是不完全一致的,衡量财务杠杆作用大小的主要指标通常是财务杠杆系数(英文缩写为DFL)。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收益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其计算公式为:

财务杠杆系数(DFL)=(EPS/EPS)÷(EBIT/EBIT)或

=EBIT÷(EBIT-I)

式中,DFL表示财务杠杆系数;EBIT为息税前利润;EBIT为息税前利润变动额;EPS为普通股每股收益;EPS为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额;I为债务利息。

一般而言,财务杠杆系数越大,企业的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就越高;反之,财务杠杆系数越小,企业的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就越低。很明显,财务杠杆系数将随着固定财务费用的变化呈同方向变化。但影响财务杠杆系数,或者说影响企业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的因素,除了债权资本固定利息外,还有其他许多因素,主要有:

(1)资本规模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资本规模发生了变动,财务杠杆系数也会将随之发生变动。

例1:假设某中小企业全部长期资本为7500万元,债务资本比例为0.4,债务年利率为8%,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3%。在息税前利润为800万元时,税后利润为294.8万元。则该企业财务杠杆系数测算如下:

DFL=(倍)

计算表明:当息税前利润增长1倍时,普通股每股收益将增长1.43倍;反之,当息税前利润下降1倍时,普通股每股收益将下降1.43倍。其中,前一种情形表现为财务杠杆利益,后一种情形则表现为财务风险。

假设例1中资本规模变为8000万元,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则该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变为:

DFL=(倍)

这说明,资本规模的变动与财务杠杆系数和财务风险呈同方向的变动,即资本规模增大,财务杠杆系数上升,财务风险加大;反之,资本规模减小,财务杠杆系数则下降,财务风险减小。

(2)资本结构的变动。一般而言,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资本结构发生变动,或者说债务资本比例发生变动,财务杠杆系数也会随之变动。

例2:假设例1中债务资本比例变为0.5,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则财务杠杆系数变为:

DFL=(倍)

这表明,资本结构的变动与财务杠杆系数和财务风险呈同方向变动,即债务资本比例上升,债务利息增加,财务杠杆系数变大,财务风险增大;反之,债务资本比例下降,债务利息则减少,财务杠杆系数变小,财务风险减小。

(3)债务利率的变动。在债务利率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即使其他因素不变,财务杠杆系数也会有所变动。

例3:假设例1中其他因素不变,只有债务利率发生了变动,由8%降至7%,则财务杠杆系数变为:

DFL=(倍)

这表明,债务利率的变动与财务杠杆系数和财务风险呈同方向变动,即债务利率下降,债务利息减少,财务杠杆系数变小,财务风险减小;反之,债务利率上升,债务利息则增加,财务杠杆系数变大,财务风险增大。

(4)息税前利润的变动。息税前利润的变动通常也会影响财务杠杆系数,进而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

例4:假设例1中的息税前利润由800万元增至1000万元,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财务杠杆系数变为:

DFL=(倍)

这表明,息税前利润的变动与财务杠杆系数和财务风险呈反方向变动,即息税前利润增加,财务杠系数变小,财务风险减小;反之,息税前利润减少,财务杠杆系数则变大,财务风险加大。

总之,在上述因素发生变动的情况下,财务杠杆系数一般也会发生变动,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可见,财务杠杆系数是中小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控制负债比率,合理安排资本结构和资本规模,适度负债可使财务杠杆利益抵消风险增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1.加强财务控制,提高企业资产使用效率

(1)控制货币资金

我们知道,货币资金属于非盈利性资产,如管理不善,会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资金闲置,是资源上的浪费;资金不足,则会导致企业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从而引发财务危机。因此,中小企业在合理运用资金,改善资本结构的同时,更要维持一定的支付能力,以保证日常资金周转使用。具体来讲,可采取以下措施加强货币资金控制:①严格职责分工,实行交易分开;②建立内控监督机制;③实行定期轮岗制度。

(2)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信用交易的存在使得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比例难以降低。应收账款管理不严,不仅会造成企业资金的流失,而且还会加大企业的管理成本和坏账损失。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制定严格的赊销政策。为保证应收账款的及时回收,减少坏账损失,必须充分考虑尽量减少应收账款的占用额度和占用时间,减少可能造成的企业坏账,以便降低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选择边际利润大于应收账款管理总成本的赊销政策,这样才能真正使企业的赊销政策发挥出优势,保持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降低坏账的产生从而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3)建立实物资产控制制度

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往往都很重视对资金的管理,而忽视对实物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等)的管理。因此,实物资产控制这一环节也就成了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一块石头”,而财务风险规避要求企业必须“抱着石头过河”。当然,加强实物资产控制一定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①除仓库保管员外,其他人员应限制接触实物资产,以保证资产安全;②存货数量盘点采取永续盘存制,随时反映收、发、存情况;③有完整的存货及固定资产核算体系,合理计提折旧及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2.合理选取投资组合,提高企业投资收益

投资组合也叫资产组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资产所构成的组合,它可以通过投资多样化分散企业的风险。增加投资组合中资产的种类,组合的风险将会不断降低,而收益不会降低。但是,必须明确资产多样化应有一个度的控制,过多的投资项目,只会导致更大的风险。它需要管理者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一定量相关程度不高的投资项目。在运用投资组合规避财务风险时,企业可以采取投资组合的风险计量方法来量化资产多样化的度的问题。例如:协方差矩阵、资本市场线、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投资组合的贝他系数及证券市场线等。此外,中小企业还可以在对外投资时,采用联营投资的方式,对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与其它企业共同投资,以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将投资风险部分转移给其它参与投资的企业。

3.合理选择筹资方式,适度负债经营

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往往较高,容易因过度负债导致过高的财务风险。因此,规避负债筹资引发的财务风险是解决中小企业财务危机最关键的一环。具体可采取优化资本结构、适度负债经营、拓宽筹资渠道等措施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4.争取资金支持,降低筹资成本

(1)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享受中小企业基金

中小企业规避财务风险离不开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支持。随着我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实施,国家对中小企业在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都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中小企业可以由此享受发展基金。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中小企业也因为《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管理办法》的实施而可以享受中央财政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各项活动的政府性基金。这就使得中小企业利用多方资金支持降低筹资成本,从而降低财务风险。

(2)与企业合作,争取企业资金支持

与企业合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与大企业的合作。中小企业可以成为大企业的子公司,进入企业集团化发展的渠道。这样不但能和大企业同盈利,取得供应链管理的效果,而且可以获得大企业的管理、技术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是指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来说,同属于弱势群体。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相似的中小企业资金筹集的难度也基本相当。加强同类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产生规模效应。而不同类型中小企业的合作,则有利于优势互补,提高它们风险共担的能力,彼此之间的资金支持也可以缓解企业的财务危机。

5.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1)员工参与机制

美国通用电器公司不把战略规划作为“老板”的专利,而是将每个人真正融入到公司的战略中,倡导“群策群力”,从而为公司创造利润。中小企业与通用公司这样的大企业相比,其优点就在于活力。它们可以运用自己的活力优势,借鉴通用公司的经验,学会适当授权。试想如果中小企业发展的方向与具体的战略安排是员工参与制定出来的,而不是高层管理者“拍桌子”或“拍脑袋”想出来的,那么员工将会焕发出想象不到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企业的财务风险自然而然就可以降低了。

(2)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

由于企业经营者与所有者的目标不完全一致,这将使他们之间因委托关系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经营者的这两种行为均会有损所有者的利益,使企业财富受损。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办法是采用激励报酬计划,使经营者分享企业财富,鼓励他们做出有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行动。

6.增强业务人员的责任心和风险意识,设立风险抵押金

销售业务人员的工资是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将其中的一部分用于支付其工资、奖金;另一部分则作为风险抵押金,这也是营销人员应得的报酬,但支配权在厂部,由财务部门办理银行活期存款单并保管,给营销人员出具存折保管证明。存折设有密码,密码由财务人员控制,一旦货款不能如期收回,财务部门可将风险抵押金存款提出,归还欠款。这样,促使营销人员对每笔业务都十分慎重,认真对每个客户的信誉和偿债能力进行评价,既要将产品售出去,又要保证收回货款,从而减少了应收账款,避免了坏账损失。

另外,中小企业还应注意增强经营者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建立起完善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

三、结束语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较晚,还很年轻,在发展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困难,但我国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所以笔者认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更应该注重实际,加强风险意识,主动利用财务杠杆作用,调节资金结构,降低负债比率,改善不良的经营状况,不断积累,加强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及收益分配的风险管理,以便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邓家姝.浅谈财务杠杆系数及其应用[J].财会通讯,2008(1).

[2]陈文浩,郭丽红.企业财务危机的原因分析[J].浙江财税与会计,2004(10).

[3]王育新,顾寿仪.浅谈企业财务风险[J].财会月刊,1998(12).

[4]唐晓云.略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上海会计,2002(2).

注:此课题为甘肃政法学院2008年重点科研立项。

作者简介:

篇9

【关键词】施工企业 财务管理 财务风险 对策

一、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内容及意义

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包括财务风险的识别、测量与评估和风险的控制。识别主要是对企业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系统分类,在分析的基础上准确判断各类风险引发的财务风险程度。测量与评估则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将风险量化处理,对各财务风险因素数据准确分析与评估。风险控制是对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等各环节实施监督和控制,达到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目的。加强财务风险管理,一是使企业密切关注可能引发财务风险的事项,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尽可能减少各种不利因素造成的财务风险。二是通过提前筹集快到期债务资金、有效利用分散的闲置资金等方式,使企业资金得到更合理的配置,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三是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能够减少生产经营、投资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减少损失、增加收益,实现股东价值的不断提升。

二、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施工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

缺乏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是施工企业的一大弊病。一方面相关制度的制定不够科学,可操作性有待提高。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多流于形式,虽形成书面文件,但制度本身缺乏合理性,实际管理中未能有效执行。另一方面缺乏风险评估机制。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决定了其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尤其是财务风险。实际工作中,对投标报价、项目分析、工程款结算以及资金配置等没有充分考虑,风险评估不到位,易引发财务风险。

(二)未能有效发挥财务的监督和服务职能

多数施工企业财务部门对经营业务的监督、控制仅体现在会计核算上,未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应有职能,直接影响了财务风险管理效果。通常情况下,财务部门将监管重点放在企业的资产方面,对财务监督和服务职能的落实情况没有给予重视,尤其是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此外,施工企业管理层对财务监督与服务职能认识不够,使得财务风险得不到事前、事中的有效控制,面对风险只能事后处理,难以发挥财务在内控中的重要作用。

(三)行业恶性竞争引发财务风险

由于我国建筑业市场竞争激烈,加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业的影响,使得施工企业在承揽项目工程时,不顾成本、竞相压价,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业主方招标时,在满足合同条款、工程质量要求等的基础上,一般选择报价最低的投标企业,而施工企业为了中标,不得不接受相对苛刻的条件,使得施工企业既要付出较高的施工成本,又要在可能亏损的情况下确保工程质量,给施工企业长期经营带来困难,存在巨大的财务风险。

(四)施工企业面临巨大的回款风险

施工企业在应收账款回收上存在巨大风险,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施工企业因工程质量等因素不能按合同履约,导致施工项目竣工后不能及时办理竣工验收,造成施工项目资金结算滞后,无法及时收回款项。二是因业主方资金紧张等的影响,使得工程竣工验收后不能足额支付合同款项,易变为呆账、坏账。三是施工企业管理者对应收账款管理不重视,未配置专人进行账款催收,而企业仍需负担承重的财务费用,增大财务风险。

三、加强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内控管理机制,加强风险管理

首先要进行充分地调研与分析,把握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各流程环节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内控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管理机制、合同管理机制、财务风险预警与评估机制等。健全预算管理机制的核心问题是要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及执行力;合同管理方面则要提高合同履约率,严格按合同条款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在财务风险预警与评估上,设定财务风险的可接受范围,通过信息系统、财务指标等进行预警和防控,以减少财务风险。

(二)提高认识,增强财务的监督与服务职能

一是要提高管理层思想认识,增强财务人员风险管理意识,加强对财务人员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养;二是要将财务监督与服务重心前移,在开展各项业务之前做好事前分析工作,对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财务人员应熟练掌握、运用财务风险测量工具,对业务进行跟踪监督,及时解决财务风险;三是要增强执行力,在财务监督与服务职能上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执行,做到有章可循,真正落实财务风险管理职能。

(三)规范行业竞争,从源头上控制财务风险

施工企业在承揽工程项目时,要对招标文件进行全面研究和分析,准确理解文件内容,核实招标单位相关许可证件是否齐全。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建筑行业的监管,规范行业竞争,从源头上降低财务风险。监管部门可以介入招标环节,针对招标单位与竞标企业的报价,结合工程项目成本等因素予以综合评价,对于恶意压价或在亏损情况下承揽工程的施工企业要严厉惩处,对于选择中标价低于项目实际成本的招标单位也应给予相应的处罚。

(四)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降低财务风险

防范财务风险要做好事前控制,掌握招标单位的社会信誉情况、财务状况等,在合同中明确收款时间和方式,以及违约赔偿等问题。要将应收账款回收情况纳入相关责任人的考核中,合理利用激励机制,对一定期间内收回款项的予以奖励,否则予以处罚。此外,要规范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工作,由专人负责建立应收账款台账,按拖欠时间和清收难度划分等级,并采取相应的清收策略,对恶意拖欠款项的要借助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王兰平.企业财务风险与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1(21).

篇10

财务风险的内容方面。陈小鲁认为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内容是筹资风险控制、投资风险控制、运营风险控制和分配风险控制。而占松涛认为凡能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资金周转,可能使企业在当前或未来某一时期发生财务危机的风险因素都应纳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范畴,财务风险的内涵已经扩大到企业资金运动的方方面面。对于风险管理现实状况的研究。胡小红认为安然、中航油等企业因财务原因倒闭破产案例的主要原因是风险意识淡薄和没有有效的防范企业财务风险。郑涵少则认为现阶段经济环境下,企业进入了集团化的成长发展阶段,跨地域经营使得母子公司或者总分公司之间的财务会计信息沟通和交流受阻,企业必须在扩大经营范围和规模的同时加强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以此来规避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关于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管理两者相融合的研究。刘印平等,高秀兰所持观点大致相同,即企业的内部控制向风险管理靠拢的趋势正不断加强,两者的融合越来越深入,以风险管理为主导、适应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新制度正在迅速发展。财务风险管理作为风险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必须要加强与内部控制的联系,要借助内部控制的功能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使控制和风险管理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发挥综合性的作用。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现有内部控制下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内部控制下财务风险防范体系构建的几点建议,以为企业完善内部控制,更大程度地规避财务风险提供借鉴。

2.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2.1财务风险内涵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致使企业的实际收益偏离预期的收益的可能性以及偏离程度。财务风险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划分。从影响因素的来源上来看,可以分为外部财务风险和内部财务风险。外部的财务风险主要由于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引起的财务问题,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文化风险等,这些因素往往是企业难以自我控制的。内部风险是由于自身存在的因素引起的,存在企业内部,是企业主要控制的风险因素。从可控性的角度来看,财务风险也可以分为可控财务风险和不可控财务风险。由于不可控性风险因素对于企业来说很难加以控制,或者说控制成本远远大于控制收益,从经济角度上将并不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措施来控制那些可控性因素,通过较少的或者是合适的资源投入来控制和改善可控性财务风险。因此,对可控性内部财务风险进行研究能更大限度地促进企业发展。

2.2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关系

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管理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完善内部控制是防范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的主要途径;(2)目前企业风险管理水平普遍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因此内部控制不仅是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而且还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3)因为内部控制中包含了风险管理这一内容,而财务风险管理又是风险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财务风险管理也自然是内部控制所涉及的一个方面;(4)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驱动力之一就是防范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而财务风险管理主要是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由此可以得出财务风险管理也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一个主要驱动力量。因此,从两者的紧密关系可以看出,研究内部控制视角下财务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

3.内部控制视角下的财务风险管理

3.1我国内部控制视角下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1)内部控制存在的弊端导致财务风险。一种情况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涉及内容不完整、系统设计不合理,企业只有简单的、基本的内部控制相关操作,内部控制系统没有完全形成,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尤其是财务风险管理不能有效实施,使企业承担了相应的财务风险损失。另一种情况是企业缺乏防范和约束机制,只重视事后控制,没有发挥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的作用,而且内部财务控制职责划分、奖惩标准不够明确,从而影响了内部财务控制的风险防范和有效执行。(2)内部控制具体执行实施失效引发财务风险。企业不仅要制定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规范,更重要的是要有效地去实施内部控制,倘若只是制定了完善的财务控制制度和操作规程而执行力度不够,则会形成“印在纸上、挂在墙上”的企业内部控制松垮状况。只说不干造成了财务信息失真、企业资产流失等严重后果。(3)高层管理者对财务风险防范重视不够。企业的领导层没能给予财务风险管理足够的重视是目前财务风险比较容易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财务风险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还有待提高。上层组织的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是企业各层级重视并高效地管理财务风险的前提。而且,在项目前期不注重财务风险的分析,导致了许多重大项目因财务问题而失败。另外决策者不能获得真实有效的信息,加之决策者业务水平有限等原因,增加了管理层的决策结果中主观因素的影响作用,决策质量也相对较差,只有提高决策者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使企业更好地应对可能遇到的财务风险。(4)管理者越权导致财务风险。由于现有的经济体制和企业组织形式等因素的制约,企业中难免存在“一股独大”的股权组织结构,非常容易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发生。企业高层管理着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实施越权干预的现象比较严重,对企业内部的岗位设置、审批程序等重要控制环节施加个人影响,使之与企业财务控制相背离,导致财务控制失效,风险防范漏洞增加。

3.2财务风险管理弊端原因分析

风险管理问题产生原因有:(1)企业中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还不能满足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于财务风险管理的要求,人才的缺失和能力不足是导致现实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2)企业组织内部缺乏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相关的制衡机制,存在较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现阶段我国企业中存在的法人治理结构多数属于“形备而实不至”,没有形成权力制衡局面和效果。(3)企业信息系统发展落后,不能适应企业外无风险管理的发展。企业中存在的信息无法达到在企业中真实有效的传递的要求,信息沟通系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4)内部审计职能弱化。内部控制环境下的财务风险管理离不开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没有监督执行动力就不足,因此要对内部审计的组织结构、人员素质、工作设置进行永华,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财务风险监督职能。

3.3如何促进内部导向的财务风险管理发展

改善内部控制导向财务风险防范的外部环境。(1)重视政府对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一方面要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机制,提高对内部控制的使命的认识,制定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规划,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一方面要结合我国实际吸取外国的先进经验,探寻适合我国企业的财务风险制度和规则;(2)注重全过程的监督。必须积极促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并制定有效的监管机制,对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全过程的指导与监督,是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要做到事前充分筹划、事中彻底执行、事后总结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