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和经济法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5: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实务和经济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会计实务和经济法

篇1

一、关于更快发展

所谓更快发展,就是将全省国民经济这块蛋糕做大,将经济总量迅速提高上去,抓住机遇,加陕发展,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省主要经济指标虽然逐年递增,但发展速度还不够快,有些领域还相对滞后。“十一五”期间,国内各省(市、区)加快发展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如果我们不积极应对,将会进一步拉大同先进地区的差距。因此,实现更快发展是“十一五”时期我省面临的首要任务。为完成这一任务,我们应采取一系列超常规举措,力争使全省经济总量跨上一个新台阶。

1、总量目标的考虑。在综合考虑我省力口快发展的需要,以及与全国各省市比较的基础上,我省提出“十一五”时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的目标。根据这一目标测算,到2010年全省GDP预期达到5900亿元左右。人均GDP预期超过2万元(约2500美元)。

2、扩大投资的考虑。从我省的经济发展实际看,促进经济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投资拉动。未来一个时期,要保持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仍然需要依靠资本的快速积累。“十一五”时期,我省将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扩大投资总量,规划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左右,5年累计投资将达到1.55万亿元。

3、产业发展的考虑。加快推进工业化是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途径。“十一五”期间必须加快工业化进程,突出工业的主导地位。一是围绕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工业,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构造具有吉林特色的工业格局。二是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在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三是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通过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第二产业加快发展。到2010年,力争使三次产业增力喵比例达到13:50:37。

4、重大项目的考虑。项目建设是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十一五”期间,我省将重点突出对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工业项目的投入,为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条件。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新增电力发电装机700万千瓦;原油、天然气生产能力力争达到1000万吨。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中部城市松花江调水、哈达山水利枢纽等六大水利工程。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双千”工程项目,包括哈大客运专线及长吉城际新改建铁路1000公里以上;新建高速公路1500公里以上。加快工业项目建设,重点建设百万辆轿车、百万吨乙烯、千万吨钢等项目。

二、关于更好发展

所谓更好发展,就是要把国民经济这块蛋糕做优,着力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国民经济的总体素质,改变粗放型增长的发展模式。2004年,我省地方财政收入为166.3亿元,占GDP比重仅为5.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7个百分点;亿元GDP能耗1.91万吨标准煤,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47万吨标准煤。“十一五”期间我省将在更快发展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更好地发展,重点突出以下3个方面:

1、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到2010年,力争使国有经济比重降低到30%左右。加快产权制度改革,以产权重组为核心,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任务。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继续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放宽市场准人,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加大对民营经济扶持力度,完善全民创业政策支持体系,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2、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加大对研发的投入,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和新技术的应用,抢占产业的制高点,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利用我省的优势和条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尽快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化集群。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尽快提高支柱、优势和特色产业的科技含量。以企业为主,政府有效推动,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促进节约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制定和落实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意见,坚决杜绝新上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产业和项目,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加快建立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大力推进能源节约,全面节约用水。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扩大清洁生产试点和循环经济试点的范围。

4、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差距。根据我省所处发展阶段,必须在支持重点地区率先发展、率先突破的同时,根据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逐步加大对落后地区的帮助和扶持力度。中部地区,要突出长春、吉林两个特大城市的发展,加快构建长吉经济带,构筑以长春、吉林两市为中心,以四平、松原、辽源为辅助的中部城镇群和产业群。东部地区,要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快建设医药、冶金、林产和建材工业基地。西部地区,要依托本地石油、风能、特色农畜产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发展本地可承载的特色产业。除长春、吉林外的其他7个市(州),要围绕特色,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十一五”期间力争使2-3个城市进入大城市行列。同时,建设全省各县(市)工业集中区,突出打造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推进县域经济新的突破。

三、关于和谐发展

肺胃和谐发展,就是要把蛋糕切好,把社会财富分的公平合理,促进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长期任务。“十一五”期间,我省将把努力改善人民生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1、积极扩大就业。我省将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逐步确立有利于稳定扩大就业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机制。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营造就业环境,不断提高全社会就业水平,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到“十一五”末期,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7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制度比较完善、管理比较科学、体制比较健全、利于城镇各类从业人员参加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规范和完善城市低保工作,初步形成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基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逐步实现离退休人员由社区组织管理。

3、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渠道,努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形成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关联的激励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到“十一五”期末,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3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做好农村扶贫和城市帮困工作。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投入,三年内完成城市1500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工程,进一步改善居民的居住质量和生活环境。分步实施农村新社区改造工程,推进村庄布局优化、环境治理和城市文明辐射,用5年左右时间使农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篇2

关键词 会计政策 会计政策选择遵循原则

一、会计准则质量的提高

会计准则要想得到包括法律界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发挥其应有的法律效力,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的质量。因为,提高会计准则的制定质量亦是提升会计准则的法律效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提升其法律效力的必由之路。

第一,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会计准则制定及实施的质量监督。通过成立这样的机构,以达到对会计准则制定过程及其完成情况的监督,从而切实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要在会计准则的具体制定机构之外建立一个专职的机构,即由国家证券委员会和财政部协同组成,担负起会计准则实施前的质量监督任务,并分别就证券公开上市企业、非上市企业以及非盈利单位所适用的会计准则进行事前的监督。

第二,建立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看,会计司在力量上将难以很好地兼顾到经济活动所具有的广泛性、多样性和复杂性。而国家证券委员会、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学会等都有可能对会计准则的制定产生影响。为此,在我国,应成立由会计及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注册会计师、会计师等组成的会计准则委员会,专司会计准则制定之职,以发挥其专业、知识、人力优势,并且在会计准则委员会之下,设立特殊行业会计准则委员会和新问题会计准则委员会,以对一些特殊行业的特殊业务及经济事项进行研究规范。财政部会计司保留对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监督权和否决权,不再承担会计准则的具体制定工作。

第三,加强会计职业培训,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正确地解释、有效地执行会计准则。我国会计人员素质偏低是一个严峻的现实,在如此基础上,纵然会计准则完美无缺,其实施效果即会计准则执行质量也是令人忧虑的。解决的办法就是切实加强会计职业培训,在办好正规会计教育的同时,尤其要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工作。进行全面的法制及道德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

第四,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重要作用,对会计准则的执行质量进行监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会计人员回归于企业,以会计准则规范企业会计实务和行为,除了会计人员素质低会导致会计准则执行质量下降外,出于各种考虑,一些企业会计人员可能会违背会计准则的规定,人为地歪曲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此,必须借助注册会计师的功能,对会计准则的执行进行社会监督,借以进一步约束会计行为,提高会计准则的执行质量。

二、立法以及司法解释对会计准则的认同

我国的经济立法采用的是部门立法的方式,由财政部门为主起草的会计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发挥作用的范围,再加上人们对会计专业的缺乏了解,甚至存在某些偏见,必然反映到《会计法》及其统领下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认同上来。以至使《会计法》在法学界长期得不到重视,认为“《会计法》无非是追究责任的法律机制在会计,这一特定部门中运作的表现形式而已,其统领下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也仅仅是由财政部门负责实施、针对会计人员、组织单位会计工作的一套技术规范,与其他经济法律制度相对脱节。”这样就会使会计人员在涉及诉讼中出现困难。他们在业务处理中所直接遵循的会计准则、制度等会计法规常常不能作为申辩的理由和判决的主要法律依据。若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就连会计界本身也对会计准则失去了信心,产生了怀疑。

因此,要使会计法律规范体系融入到主流经济法律规范体系中去,增强其稳定性和权威性,重新树立会计的职业形象,必须建立会计界与法律界,尤其是与人大常委会等立法机构的沟通和联系机制以及会计信任危机的解决机制。目前,关键是要在抓紧会计法律规范体系自身建设与完善的同时,还应努力去影响其它相关法律的修改或制定,使会计准则的技术规范性上升为法律规范。

三、会计准则与相关法律体系的融合

从实际来看,由于会计事务的特殊性,需要有会计准则和一般法律来对其共同规范。首先,从会计准则本身的内容结构来看,它并不构成有关法律的附属,它有着自身的独立性。其次,会计准则对《公司法》、《税法》、《证券交易法》及有关法令的制定与修订有积极的参考意义或促进作用,能够防止《公司法》等一般法律有关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规定的膨胀化。

虽然在有些法律中对会计活动的规范已经相当详尽,但总体上来看,法律条款毕竟只能是对那些比较重大的会计实务处理原则和对会计报表在合法性、真实性等方面提出基本要求。它们作为会计实务的规范还是比较粗放的,它们既没有,也不可能明确规定具体的会计方法与程序。

因此,作为从技术层面上对会计实务处理作出科学、完整、详细的规定的会计准则,尽管其作用的领域和使用者主要是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和提供者。但是,当以财务报表为主要载体的会计信息反映的经济利益关系引起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争端时,为了对财务报表的真伪作出判断,除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之外,其生产过程的直接依据会计准则显然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会计准则也就自然应上升为法律规范。

参考文献:

[1]刘峰.会计准则研究.长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2]刘峰.会计准则变迁.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篇3

关键词:职业判断;会计专业;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C9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3-0248-02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内涵,是指会计人员在会计法规、企业会计准则、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的范围内,根据企业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会计事项处理和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应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能力。其实质是在会计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在没有明确的规章可循的前提下做出的经验判断。

一、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必然性

1.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学生适应将来就业的需要

会计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后尽快找到理论与实务的结合点,将成为目前会计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实践中,由于企业业务的多样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可选择性,经常需要会计人员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做出恰当的判断,对未来事项的发生与否,影响大小予以估计。如果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较低,就会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严重地限制了会计职能的发挥。会计职业判断已贯穿会计工作的全过程并越来越突显其重要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刻不容缓。树立职业判断意识是会计人员正确运用职业判断和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的前提。在我国会计职业判断是最近几年,特别是企业具体会计准则后才发展起来的。职业判断在会计界逐渐被使用,说明会计工作者职业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独立人格正在形成,不再单纯地是会计准则和制度解释者的角色。对于在校学生而言,在毕业之前应有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正确运用职业判断处理经济事项,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主观上要求树立一种职业判断意识。有了职业判断意识,才会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领会会计职业判断的内涵,充分认识其必要性和重要作用以及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应做的努力,并在日常学习中加以揣摩和分析,培养和运用这门技能。

2.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新准则体系下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

我国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活动相对简单,对会计的要求不高,会计理论发展缓慢,限制了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原有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原则作了详尽的限制性规定,束缚了会计人员判断的范围。会计人员只需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作简单的是非判断,不擅于运用职业判断去处理日益复杂的会计实务,成为会计人员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的障碍。2000年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制度》,2006年又相继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标志着我国构建了完善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准则的颁布,为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在制度约束下的灵活应用创造了更大的空间,会计标准更加准确、简练,会计职业判断空间不断加大,存在于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全过程,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性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职业判断能力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如果在校期间不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学生就业后由于没有职业判断意识和相应的职业判断能力,很难适应未来更加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经济事项,使本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可靠。因此,培养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应从专业学习开始。

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现状

1.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准确

高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清晰,定位也不准确;如“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具有诚信、敬业的良好职业素质,熟悉国家经济法律法规,系统掌握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一目标没有根据社会需要,体现地域经济和行业特点,符合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要求等方面来考虑。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结构单一,与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动手能力强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2.师资队伍建设薄弱

从目前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脱离实践可以说是较为普遍的现象,现在的会计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整个教师队伍缺乏会计实务经验,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就有所欠缺,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把会计作为一种定论灌输给学生,学生接触到的只是框有固定模式的会计知识。从财政部1992年11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到2006年2月15日全面推出的39项新准则体系,已经经历了三次变革,每次变革都带来会计理论、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教学内容的改革,并由此推动会计学科的不断向前发展;同时也对会计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现有的担任财务会计教学的师资中,接受过正规新会计准则学习的还不多,新准则不但内容多,还采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会计术语和概念,而且难度大。另一方面,大多数院校也没有把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计划或形成制度,在时间上、组织上和经费上都没有相应的安排和保证,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师脱离实践的现象。

3.会计课程设置不合理

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时,不能从技术会计角度出发,还应从更广泛和更开放的角度出发,更多地考虑各方面因素(包括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和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从而使会计职业判断能够尽量满足各利益团体的“共同需要”或尽量维护“公众的利益”。而目前在会计课程设置中注重应用性理论,忽视基础性理论的模式普遍存在,经济学、管理学、金融等相关课程太少,并且无法将财会密切地与财税、金融、市场和公司经营等相关知识整合起来,帮助学生了解公司负责人整合和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处理和解决经济业务问题的能力。教师就会计教会计,学生学会计只懂会计,始终跳不出会计的框框。致使学生不能宏观的从经济学、管理学的领域对经济问题进行全面的把握,这显然不利于培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三、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途径

1.确立以“职业判断”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

会计人才的应用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目前,会计人才的培养主要由高职学校、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完成。在人才培养中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已经成为会计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但是,在总目标下不同院校应该有不同层次的具体目标。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在其第一号公报《会计教育的目标》中就强调:“学校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就一般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的实际情况与定位,结合生源特点,更新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会计职业判断意识的培养。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会计制度也在由计划经济中“一包到底”的状况向市场经济中提供确认、计量标准的方向发展,会计人员也由过去“照本(指会计制度)执业”向会计职业判断方向迈进。这在客观上要求会计人员正确运用会计职业判断处理经济业务事项和较强的职业判断意识。因此,在会计学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在思想意识上注重对学生职业判断意识的培养,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会计职业判断,为什么要进行会计职业判断。其次,要在授课过程中要强调培养职业判断意识和职业判断能力的重要性,要通过列举实例把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重要性讲深讲透,使学生切实重视起来,树立职业判断意识,养成会计职业判断的思维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输送的会计人才有很强的适应性,使其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找到理论与实务的结合点,并具有初步的组织、管理能力。

2.加强基础知识建设

丰富专业基础知识,整合会计法规教学扎实全面的专业知识是培养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基本保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因此,会计基础理论课的教学,要做到概念清晰、条理分明、内容连贯、突出能力、培养素质。在会计理论教学中,教师应该重点讲解业务处理中如何进行思考和思考的原则,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一般思维方法,形成基本的会计思想,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判断标准和原则,同时也为学生进行创新提供了基础。在会计课程体系设置上,处理好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适当加大基础课程的比重,通过对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除了开设会计专业课程外,还要与管理课程兼顾。使学生通晓企业管理、税收制度、经济、金融、贸易、外汇等课程,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使学生对将来与本职工作相关的理论知识有广泛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课程体系中还应增加提高判断能力的课程,如网络会计专题、环境会计专题、会计案例分析、行业会计比较、企业纳税筹划等课程,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3.强化法规制度和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职业判断的前提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只有在职业道德约束下的职业行为才是一种值得信赖的行为,才能树立职业的形象。无论是制度性会计信息失真还是非制度性会计信息失真,都同会计判断,尤其是和道德判断相关。因此,会计教育应当加强诚信教育,重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要按照培养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构建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充实职业道德内容。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中,经济法、税法、国际商法等法规课程,课时总量不少,但是,教学效果并不明显。要解决这一实际问题,会计教学内容必须改革,可以从提高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出发,在基本保证会计专业课的同时,增加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安排相关政策法规制度以及经济管理类的其他课程。可以通过开设相关选修课如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准则专题、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纳税筹划等能够培养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系列课程,通过职业道德案例分析,传播现代会计职业道德理念,使学生能更为透彻地理解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养学生高水准的职业判断能力。另外,在课余时间,教师也可以邀请会计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做相关的专题讲座。通过安排专业类的系列讲座来向学生介绍职业道德约束下的会计政策职业判断与选择。

参考文献:

[1]张彩平.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思考[J].财会通讯,2006,(1).

[2]王永珍,田广菊.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应对新准则挑战[J].中国农业会计,2007,(3).

篇4

 

职业教育的新形势给我们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要不仅在数量上不断增加,而且在质量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完善了中职升学机制,实行“知识+技能”的考试模式。四川省教育厅于2016年对土木工程、加工制造、旅游服务等三类专业进行了“知识+技能”综合考试试点,并逐步向其他专业推广实施。由此可见,会计专业加强实践性教学,注重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是学生参加升学考试的重要环节。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升学率,不仅圆了中职学生对口升学的大学梦,更为中职学校提供了一条学生出口和成才的便捷之路。

 

一、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解读

 

按照国家职业教育的政策,中职学生在校读两年,第三年参加顶岗实习,是传统意义上的“2+1”中职教育模式。但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中职毕业生不论是学历、能力和经验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当今提出的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目标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为此,中职财经商贸专业寻求 “2+1”升学模式,走职业大学之路,多元出口模式并举,是当今职业教育发展的热点。所谓“2+1”中职教育模式,就是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两年的学业后,可选择参加顶岗实习(就业),也可选择第三年集中复习,通过多种途径(单独招生、对口升学、成人大专等)参加升学考试,继续深造,圆大学梦。职业大学成才立交桥的成功搭建,无疑是中职学生实现人生理想的又一条重要路径。根据中职学生的现状调查,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发现,中职财经专业的学生要顺利考入职业大学,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年打基础,第二年强技能,第三年出成果。

 

二、加强会计实践性教学,实现提高职大升学率的策略

 

强技能阶段是核心,体现于专业实践性环节,就是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要实现真正的会计实践性教学,不论是应对学生就业还是升学,都应当加强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重视会计实践性教学,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现。

 

(一)改变教材陈旧与更新滞后的问题

 

目前,中职学校使用的专业课教材主要是高等出版社、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人教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更新时间往往在2011年以前。学生正在使用的会计专业基本技能实训教材中,没有最新的《会计法》《会计准则》《经济法律法规》等内容,没有及时删减不合理的内容,增加配套的新教学内容。而且,会计专业实训课程任务设定呈现出单一、任务简单的特点,和实际会计工作有较大差距。而在经济应用领域,企业的经营范围是多元化的,同样,经济业务复杂多变,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的路径不拘一格。因此,会计专业的实训教材应该及时更新,学校着力对教材进行升级、融合,内容也应该向商业、金融、交通、服务、房地产、物流、电子商务等应用领域扩展,让学生能掌握多种行业的技能,广开就业之门。

 

(二)加强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

 

会计实践教学是专业性、操作性都很强的一项工作。要求教师既要具有较高的理论教学水平,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会计专业课教师由于受多种客观原因的制约,多数是脱离企业实践,不符合职业教育要求。会计专业仅会综合模拟实训,纸上谈兵是不行的。因此,学校应建立健全教师深入企业实践机制,校企合作,安排会计专业教师定期深入企业实践,学习企业各类会计业务的核算流程,掌握最新的会计政策、会计方法和技术标准,将会计理论和实务操作有机结合,弥补现有实训教材的不足,进行直观生动的实践教学,进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完善教学设备设施

 

经过调查发现,多数开设有财经专业的学校虽然建设了会计模拟实训室,却没有企业化的实训操作流程、规范的实训指导手册、严格的员工标准。实训室的使用效率不高,没有发挥其实践性教学的功能。为此,学校应大力投入,营造企业化的氛围,按行业企业标准配置实训室,实训室内的布置模拟岗位情景,按相应的职能岗位划分,如设出纳、制单、审核、记账、成本核算及会计主管6个岗位组成一个核算小组,学生实训时可轮流模仿每个角色,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同岗位,按需求配置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工具,如计算机、电算化软件、点钞券、验钞机、凭证、账簿、报表及会计业务处理的流程图,会计科目章等等。这种情景模拟式的实践性教学让学生扮演不同的会计核算的角色,既能学到专业知识,又培养了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四)“2+1”专业课程设置

 

学习会计专业课根本途径是专业课程的开设与课程标准体系的建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要按照“一年打基础,二年强技能,三年出成果”的基本思路进行开设。一年级开设基础会计、经济法基础、市场营销知识、统计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二年级开设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统计学基础、基础会计、会计实务、经济法律法规等专业课程;三年级主要是参加职大升学考试,主要开设基础会计、市场营销知识、经济法律法规等会计核心专业课程。一年级是打基础,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规范学生的学习方法,是专业基础和学生入门的基础模块;二年级是强技能,是专业模块。系统全面地学习专业课程,通过会计电算化、计算机操作、会计从业资格等技能鉴定考试,获得参加职大考试的“门票”;三年级是出升学成果,是核心模块。按照不同类型的职大考试大纲要求,强化训练,精心准备高考。

 

中职会计专业加强实践性教学的模式决不能照搬普通高中的升学模式,一味地抓升学率,而应当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强化实践性教学模式,实现提高职大升学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走中职学生“知识+技能”的成才之路。

篇5

【关键词】会计;原则;探讨

我国规范会计行为的制度、措施相继颁布和实施,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等法规制度已实施;会计凭证、帐簿、报表正推行规范管理;会计处理方法和计算方法已基本消除行业差别等等,而相应的会计监督体系和监督方法已趋向成熟、初步形成了法律规范政府监督、市场引导、行业自律的监督格局。我国基本会计准则的实施,基本上实现了计划经济会计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换。会计准则的出台不仅涉及到会计领域,还涉及到国家财政税收、预算、证券等方方面面。

一、会计的权责发生制

会计实务中一直是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确认的基础。对于权责发生制,国际会计准则解释为:“按权责发生制,要在交易事项和其他事项发生时而不是在收到和支付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时确认其影响,而且要将它们记入与它们相联系期间的会计记录并在该期间的财务报告中予以报告。”这一解释明确了要在“发生”时确认,并不是在“收到和支付”时确认。权责发生”制在理论上应用于具体的会计事务中,应该完全按照权利是否形成、义务是否发生为标准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但在会计实务中,一般也很难严格遵守这一原则,比如现行会计实务对权责发生制可能会产生以下的冲击:

(一)对于一些已经形成的权利和义务,由于没有相应的交易活动而无法确认,致使权责发生制显得不够完善,如: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因经营优良形成的商业信用,即商誉,就不能确认入帐。

(二)期权、期货金融工具的出现对传统的权责发生制确认基础提出了挑战,因为金融工具的应用往柱是一种契约形式,契约双方在契约开始生效时只是享有某种权利或某种义务,并没有发生交际的款项支付,契约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最终是否得到履行,在契约生效时往往无法预料。

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真实性原则也称为客观性原则或中立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村经济业务的处理需要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计量经济业务、制定会计政策、选用会汁方法必须忠实表达经济业务的实际情况,持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要以客观确定的证据作为会计记录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整个社会的经济法律环境日趋规范化和透叫化,社会各个阶层对会计信息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但是,并非所有信息绝对真实。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各个会计信息的需求阶层。个真实的会计信息会给信息的使用者造成决策上的失误,对单位本身,甚至对整个国民经济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危害。会计信息失真按其原因可分为三类:违法性失真、规范性失真和技术性失真。

违法性失真是指有关单位和人员为了局部和个人利益,故意违反有关财经法规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这也是最主要的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主要原因在于有关单位和个人受利益驱动的影响,故意违反财经法规,但单价内部和外部的约束机制又很不健全,不能很好地给予检查,例如: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问题、单位内部和外部的控制与监督问题等等。

规范性失真是指山于会计规范的不科学性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当违法性失真得到控制后,规范性失真便成为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类型。这一问题的解决需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和逐渐的规范。

技术性失真是指山于会计人员素质上的局限性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由于会计人员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对会计规范理解不透,只重视会计规范的形式,而忽视了会计规范的实质,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必须加强会计立法,规范会计体系,明确会计人员的责任。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健全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三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与可靠性

相关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会计信息与信息使用人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取决于这些信息是否有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而预测价值是会计信息有助于使用者在决策时能预测未来。反馈会计信息能使使用者证实或修正以往在决策时所判断的预测结果。

然而,构成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两大特性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两个含义不能确指的概念。相关性最初是指一般相关,是将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变动信息部视为与使用者经济决策有关的信息。众所周知,会计信息现在早已达到了一般相关的要求,目前财务报告已经能够基本满足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借款人、雇员和其他的供府商、政府及其机构和众等一系列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但是,信息使用者再满足一般性需求以外、还需要一些特定决策等方面的信息。例如,投资者会关注投资报酬和投资风险、更需要能够帮助他们正确作出“或购或持或售”决策的信息,提供评估企业股利支付情况的资料;贷款人则会关心企业偿位能力信息;政府及其机构更为关心有利于决定税务政策和控制企业活动的信息等等。

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同等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有用的信息一要可靠、二要相关早已成为信息使用考和信息提供者的共识。然而、如果说信息的有用性是其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函数的话,其相关性和可靠件之间就不一定是互为函数的关系。我们知道,在某些情况下,有的信息相关性很好,世可靠性较差;有的信息可靠性很好,但相关性却较差。相关性与可靠件并非总是在同一方向上影响信息的有用性,但是又必须尽可能统一于信息有用性原则之下。如果信息相关性失去了可靠性的支持,那就会降低甚至失去相关性,它们会对使用者产生误导作用。如果信息虽然真实可靠,但就是与使用者的需求相差其远、也会因个具备相关性而失去可靠性的存在意义。可见,相关性和可靠性是紧密连系在一起的,既不能离开可靠性去谈论相关性,也个能离开相关性去谈论可靠性,它们总是问时在影响或决定着信息的有用性。我们要对这两者加以相同程度的重视,提高信息相关性的举措,绝对不能以降低或失去可靠性为代价,而任何强化可靠性的做法,也绝不能离开相关性的导向,片面强调其中任何一方的改进或改革,都很有可能给信息有用性带来严重的后果。

四、对稳健性原则的认识

会计学界对稳健性原则的含义有不同的解释和理解。一般认为稳健原则的产生缘于会计估计和不确定性,是对具有可靠性和相关性的会计信息进行陈报的一个限制条件。综合来看,对稳健原则有三种不同的认识:较前稳健原则是指,在金额上尽可能多计可能发生的负债和费用,尽可能少计或不计可能发生的资产和收入。在时间上,尽可能早地确认负债和费用而尽可能迟地确认资产和收入;第二种是广为接受的传统含义,即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既不无视可能的损失,又不计提过多的准备,同时不预计可能取得的资产和收入;第三种看法则认为不确定性事项发生的可能性才是决定取舍的标准。

目前,人们对稳健原则心有疑虑是因为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能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它也给管理当局进行利润操纵留下了余地,反过来可能损害到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人们对于适度稳健的看法是矛盾的,一方面适度稳健克服传统稳健原则只确认损失不确认利得的缺点,使信息具有真实公允.但另一方面,由于获取利得的判断带有主观性,确认标准难以确定,允许确认或有利得,则使利润操纵的空间更加扩大。对于不同类型的公司在采用稳健性的会计政策上的态度是不同的.稳健原则在中国并个过时,它也应成为我国会计准则中一项重要的信息质量原则.如果不实行稳健原则,可能使企业不能释放帐务上的风险,而且,用之过度,则又会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玩弄数字的工具,同时使国家政策蒙受损失,因而有必要对稳健原则的运用进行严格的规定.对因不用稳健原则以及滥用这一原则而损害信息的真实、公允的,一方面应加强独立审计的监督,另一方面在会计人员的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可以采取适度稳健原则及遵循充分披露原则.而提高投资者的水平,培育成熟的证券市场也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职业判断;会计环境;社会监控体系

会计信息生成的全过程,渗透着会计人员的主观意识和职业判断。而会计职业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所处的会计环境。尤其是在复杂、不确定的经济情况下,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业务创新始终走在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会计方法创新的前面,这些都需要会计人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职业经验等做出恰当的判断。不同的判断将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并将影响到不同主体的利益。因此,在2007年开始实施新会计准则以后,如何根据会计环境,运用职业判断对会计业务进行客观、公允的揭示是我国当前财务会计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优化会计职业判断的制度环境

(一)推动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

国有企业的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经营者不享有“剩余索取权”。在缺乏所有权约束机制的情况下,出现了有些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在进行职业判断时利用政策选择自由度的扩大为企业肆意操纵会计利润,提供严重失真会计信息等行为。由于会计职业判断道德风险的源头是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因此,应注重抑制经营者道德风险的发生。明晰产权,发挥产权制度对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规范和界定功能。产权的明晰界定,为会计信息系统目标的实现创造了两个重要条件:一是股东追求资本收益最大化,二是各利益相关方与管理当局之间有契约关系。这样,企业的管理当局在进行选择会计政策时,就可以减少随意性,尽可能反映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利益。因此,产权的明晰界定,是企业开展会计活动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只有产权界定清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才有了可靠的保障。

(二)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会计人员是会计系统中影响会计信息不确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会计人员利用其专业知识来选择、协调和实施会计标准允许的会计原则、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等工作。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除了其会计技术能力不同这个客观的影响外,还有其主观偏向的影响,即会计人员主观上使其提供的会计信息对某部分会计信息使用者有利。但在实际中会计人员究竟站在什么利益角度核算、如何选择会计政策等,以及对谁进行监督、监督什么等,现行的新准则均没有明确的规定,使得会计人员在企业中处于尴尬的地位。要么成为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附庸,要么与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形成意识上的对立,很难建立起一种正常的职业地位和职业关系。这种现象应从影响会计信息的大环境角度加以治理,改变会计人员的管理体制。笔者认为,会计人员应该具有独立性,即独立于国家和企业,不受任何一方的管理,只受会计制度法规和准则的约束,进行真实、公允的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如有的研究者提出了会计公司的构想并设计了其运行和保障机制。因此,必须建立会计人员独立的管理体制。

二、健全会计职业判断的企业内部环境

会计职业判断的环境与公司治理结构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作为企业的管理层,无论是董事会、监事会成员还是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和会计人员,都面对着股东及股东授权人的监控与考核,关系到他们的升迁、待遇等激励制度。这就促使管理层在进行职业判断时选择那些契约成本最小化的会计政策、会计方法。因此,公司是否有一个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对经营者进行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成为决定公司进行会计职业判断合理化的重要因素。可以说,公司治理结构是约束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内部约束机制。因此,如何建立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使之将自身的经济利益与公司的长远利益及股东利益最大化结合起来,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目标之一。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特征是构建激励约束机制,以使经营者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自觉维护委托人的利益。首先应改变目前经营者的激励机制,推行年薪制,并将剩余索取权引入经理报酬计划中来,增加经营者持股比例,减少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因此,应构建规范化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权利制衡。要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和经理人员各自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形成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最终保证公司制度的有效运行。

另外,实施独立董事制度。由于我国公司的董事会中内部董事的比例普遍过高,难以发挥董事会对经理阶层和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监督作用。所以,增加独立董事,特别是保持一定数量的具有财务专业知识、经验丰富的、并具有独立判断能力的独立董事是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对经理层实行有效监督的重要措施,确保会计机构直接对董事会负责,保证会计人员有一定的独立判断权,迫使企业管理当局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三、完善会计职业判断的企业外部监管体系

就外部会计监管系统而言,必须建立“外部审计为基础、政府行政监管为主导、法律法规的完善为准绳”的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

(一)完善以外部审计监管为基础的社会监督体系

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是专业判断的外部监督机制,他们是站在第三者的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能够以超然独立的姿态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是否真实、公允地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状况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是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再判断,其工作涉及到企业所有者、经营者、潜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各有关部门等多方利益。因此,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是为会计职业判断的合理运用构造了一个防御体系。

(二)强化政府外部监督

所谓的强化政府外部监督,是由国家财政、审计、证券监管等部门依法加强对企业错误的检查和审计,尤其是要加强对新准则、新制度执行质量的监督检查,以约束企业会计职业判断行为,增强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公允性。对借职业判断之名弄虚作假和屡次违反财经纪律的,必须及时予以纠正或处理,情节严重的要给予经济制裁、行政处罚及至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加强法制建设,协调法规之间的矛盾

健全的法制是制止和防范会计人员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以及会计职业判断之便,主观蓄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保证。在法制建设方面,不仅应该完善立法,制定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法规,还应对违法行为规定明确具体的惩治措施,督促会计人员能够在准则、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判断、估计。另外,改进与协调已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制度,使新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融入到整个经济法规体系中,成为全社会具有法律效率的会计判断标准。因为现在我国经济立法中已经形成了部门立法的局面,会计法规制度由财政部门起草制定,税法由税务部门起草制定,其他相关法律由其相关的主管部门起草制定。这样,各种相关法律、法规难以协调配套,这不仅降低了法律的效率,而且加大了执法的难度。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会计准则、制度之间的不协调或冲突这一问题,需要建立一个指导具体准则的制定依据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使新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不仅成为会计处理的标准文件,而且成为社会各界、执法部门评价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尺度。使会计人员能够不受外来因素干扰,能够公正、公允地根据职业判断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

四、从会计职业判断的角度,完善与修改会计准则的建议

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的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扩大了会计选择的范围。在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估计、会计计量等方面给予职业判断更大的空间。从2007年的贯彻落实情况看,会计准则仍然不甚完善,基本上是处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混用的状态。这就给会计人员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带来一定难度。鉴于上述情况,笔者认为,今后在完善与修改会计准则的时候,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会计准则的整体框架设计

鉴于我国目前会计从业人员的水平较低现象,应当建立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并重的指导思想,既有一个大家共同遵守的原则框架作为总体指导,又将一些容易产生处理分歧的经济现象加以规范,制定具体方法,保证会计人员在原则指导下,有章可循,而不至于胡乱臆断。

(二)制定准则时应当广泛征求会计实务界人士的意见

从会计准则的内容上看,会计准则主要来源于会计实践,是对会计实务的总结和规范;同时,会计准则又是技术规范,其制定过程要受会计理论的指导。会计准则内容上的实践性、技术性和理论性要求制定者既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或充分了解经济活动和会计实务现状,又要具备很高的会计理论知识水平。因此,应鼓励社会公众特别是有实务经验的人士参与会计准则制定的过程,其中应既有学术界又有企业界,既有政府部门又有民间组织,既有审计机关又有会计职业团体,以便使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所确定的会计空间尽量与利益空间相吻合,制定出各方普遍认同的准则制度,平衡各利益集团的利益,保证会计准则的高质量。

(三)建立会计职业判断导引体系

建立以权威性导引为主,非权威性导引为辅的会计职业判断导引体系,是会计监管的内在要求,也是引导会计人员正确理解会计原则、执行会计标准,分析会计交易和事项的两种方式,也是会计执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权威性导引是指准则制定机构针对会计准则及实务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和实施的有关解释、指南、问题解答及行业实务等。它是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最主要依据。所谓非权威性导引主要包括会计职业组织、会计学术团体等为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提供的一些建议。会计职业判断需要经验支持,需要会计人员在实务中不断积累从业经验,掌握一定的判断技巧,在会计理论、会计原则的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经验,选择切合企业实际的会计方法和会计政策。而会计职业组织可以根据其所处的行业特点、职业特性,对行业内部的一些特殊业务进行讨论并提供相应的会计核算办法、会计判断程序。因此,应鼓励会计人员加入一些会计组织、学术团体等,通过专家来解决一些疑难问题。这样,一方面,给会计人员提供一个分享经验的场所,有助于改善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水准;另一方面,有助于形成对会计行为自我约束的氛围,提高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 李姝. 基于公司治理的会计政策选择. 会计研究, 2007,(8).

[2] 袁小勇. 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会计系,2007.

篇7

关键词: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必要性;运用

中图分类号:B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2-0222-02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涵义

到目前为止,学界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含义的诠释仍然存在诸多不同的观点。比较为学界所接受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观点主张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针对会计信息质量所提出的要求, 我国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把“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作为针对会计信息质量所提出的要求,该准则第16条规定:“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第二种观点主张“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针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原则的修正与限制。IASC认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其主要是指信息如果要想如实反映其所拟反映的交易或其他事项,就必须根据它们的本质和实际情况,而不仅仅依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与反映。①

海内外学者对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涵义产生了不同的认识,主要是因为过去在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和会计操作修正与限制原则研究的时候,忽略了探讨会计行为与会计信息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二者在逻辑关系上混乱的情况被人为地制造出来。在很长的时间里,我国会计学界都认为会计核算基本原则的内容包括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和会计操作修正与限制原则,没有认清二者的关系,使人们对会计核算原则产生了认识上的混乱,特别是在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和会计操作修正与限制原则的理解上。依据行为逻辑理论与会计行为理论,明确会计行为与会计信息的因果逻辑关系不仅是区别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同会计操作修正与限制原则的要求所在,而且是更准确地具体把握各项会计核算原则(包括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内涵的条件。①这主要是由于:会计行为及有关依据和有关方面是由会计操作修正与限制原则来进行处理,而会计行为结果——会计信息则是由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则进行规制。会计行为直接决定着会计行为的结果——会计信息,会计行为的结果——会计信息则是会计行为合理、合法、合规性的体现,二者存在着因果逻辑关系。二者分工不同,调整着不同的内容,但二者又相互配合,这不仅促进了我们对会计行为的规范性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的考量,实现了会计操作修正与限制原则对会计信息处理的规制作用,对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有利的,而且将二者分开界定,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各会计核算原则,避免会计原则之间关系的混乱,对更加深入地探究各项会计原则的含义与实务操作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发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于告诫会计人员在会计确认时不能只关注会计活动或事项的表现形式,而不探究会计活动或事项的本质,即会计确认不能只反映经济活动或事项的表面,而忽略了经济活动的内在实质,使会计信息能够真实、合理。如果会计确认只是依据经济活动或会计事项的表面进行计量,这样通过会计确认得到会计结果将会误导经济决策者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遵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它贯穿于会计活动的始终,选择性是其内在特点,即在形式与实质不一致时,要求会计确认应更侧重于实质,指导着会计工作者进行会计信息处理时的原则和方法。因此,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作为对会计确认的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必要性

(一)对原有会计准则是一种有益补充

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于不断完善的进程中,财务会计制度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以会计准则为核心的财务会计制度仍然不够完善。会计准则原有的规定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导致会计信息处理缺乏可靠性和真实性。例如,之前,对固定资产的规定是由国家统一制定,而不是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制定的,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固定资产磨损程度来确定,不能按正确的标准确认和计量收入。②会计信息使用者越来越关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越来越意识到,财务会计报告提供的内容是否真实,将影响整个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目前,在我国,社会对规范会计核算制度、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呼吁愈发广泛;而同时,无数案例又告诫着我们,会计活动的不规范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公司高管为了一己私利,向社会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导致了投资者的错误决策,引发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国际化的要求

入世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交流日益密切,要求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成为了必须实现的目标。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正在加深,国际贸易日趋频繁,国际经济关系日益紧密,国际会计准则也愈发影响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2001年入世后,面对广阔的商机,要求我国资本应当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国际资本市场中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这就要求我国的会计人员必须按通常国际惯例向投资决策人提供真实、公允、可比、可靠的会计信息,会计准则国际化成为了必须的要求。会计准则国际化将会促进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脚步。随着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逐渐接轨,两套准则将日益趋同。所有在香港和海外上市的内地公司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要求转换财务报告的成本也随之减少。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逐步趋同、会计准则逐步实现国际化后,有利于提升我国资本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新的会计准则要求加大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透明度,在国外市场赢得更多投资者的信任。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推动了我国会计国际的进程;与此同时,中国会计在发展中也找准了对自身的定位,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强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繁荣。

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一)关于对资产的界定

新的《会计准则》明确对资产作了界定,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这里主要强调了几个点:第一,资产必须是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部分资源企业虽然不拥有对其的所有权,但是如果该资产的收益和风险由企业承担,也应当确认为资产,比如说,公司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手段掌握的厂房设备等,新的《会计准则》将企业虽然没有所有权但能够行使控制权的资产纳入到会计核算的范围,这便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经济事项的本质属性。

(二)关于对资产减值的界定

新的《会计准则》用列举的方式规定了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减值的情况:(1)资产的市场价格当期大幅度的下跌;(2)有证据证明相关资产已经过时或资产实体已经损坏;(3)企业经营的经济法律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4)资产已经或者将要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计划进行提前处置等等。这些减值的情况从法律形式上看,并没有影响了资产的价值,但从经济实质的角度来看,这些减值情况都会对资产的价值产生影响。

(三)关于如何确定收入

新的《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进行商品销售时,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实际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该按照合同或者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对商品的销售金额进行确定,合同或者协议价款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该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尤其是对商品收入采用分期收款方式的企业,使用递延方式对价款进行收取,实质上具有了融资的性质,这样不仅使确认收入的时间被推迟,而且使收入的结构也发生了改变,部分商品收入被以利息收入的形式表现出来。企业在计算利息收入时,也应该按照实际利率进行计算,建立现金流量的折现模型,准确地计算合同或者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及利息收入。

(四)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运用

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反映的是企业未使用的经济资源,是“正资产”;负债反映的是未来将要流出企业的经济资源,是“负资产”;所有者权益反映的是企业当前拥有的经济资源,是“净资产”。在企业的利润表中,收入反映的是新流入企业的资产;费用反映的是企业所耗费的资产;利润是企业新增加的资产。过去,财物会计报告以利润表为核心,报告的利润表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标尺,并注重资产负债表中的内容和信息。

(五)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资产八项准备中的运用

资产八项准备是对资产坏账、存货跌价、短期投资跌价、长期投资减值、委托贷款减值、固定资产减值、在建工程减值、无形资产减值等八项资产的损失做好的可能的提前准备,即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将八项资产准备预先列入资产损益表中。这样可以确保企业的经营情况能够真实地反映在会计信息中,约束企业资产的短期流动,防止会计信息失真,,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从而促进了会计制度的规范。

(六)关于关联关系的确认

《企业会计准则》给出了了判断是否为关联方的标准,即在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就可视为“关联方”。这一标准明确表达了各方从横向或纵向之间存在关联方关系的主要表现。就纵向而言,关联方主要表现为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就横向而言,当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 则该两方或多方之间就视为”关联方“。在判断关联方关系时,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即关联关系是否存在,应注重其关系的实质,而不仅仅是法律形式或表现形式。

四、结语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为了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我们应当更加关注实质量于形式原则在实务工作中的应用,结合实质重于形式的本质内涵,努力纠正会计制度中的不完善之处。

注释:

①王昉.简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J].财金研究,2011(17).

②邓文献.浅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企业中的运用[J].财会审计,2011(5)

③王雅君.浅议新会计准则下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J].现代研究,2011(14).

参考文献

[1]汪勤.浅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06,(4).

[2]刘艳.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地位及应用[J].理论界,2007,(9).

[3]吕玲,唐连霞,李清华,实质量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J].2009.

[4]江金锁,胡焱鑫,实质量于形式原则在会计上的运用[J].2008.

[5]罗朝辉.会计改革中实质量于形式原则的剖析[J].2008.

篇8

    关键词:新经济 财务会计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经济开始呈现出不同以往的发展趋势,被称作为“新经济”时代。

    所谓新经济,就是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为背景、以互联网的应用和电子商务为特征、以知识和人才为依托、以进一步提高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为目标、以不断创新为保证的经济形态。这种区别于传统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新经济的到来,必将对传统财务会计的理论与实务提出挑战,并可能诱发新的会计革命。 

    一、对会计理论的挑战 

    (一)对会计目标。首先,会计目标主要明确为什么要提供会计信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等问题,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的基础,现在财务会计把会计信息使用者作为一个整体,提供一种通用的会计报表。在新经济时代,会计信息需求者与作为会计信息提供者的企业之间可以利用互联网及时双向交流;企业在了解会计信息需求者的决策模型后,可以针对其需要,向其提供专门的财务报告。因此在新经济时代,可能发展成提供适用于不同决策模型的专用财务报告。其次,在新经济时代,企业的生存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知识与创新,信息使用者关注的重点不再是“现金流转”,而是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

    (二)对会计基本前提。现行财务会计是建立在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四项基本前提上,新经济的出现对这四项基本前提提出了挑战。

    1.关于会计主体。在新经济时代,由于经济的日益全球化,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急速发展,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不分国界的联合或分组,从而导致会计主体具有可变性,这就使得对会计主体认定产生困难,使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处于一种模糊状态。 

    2.关于持续经营。在新经济时代,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借助互联网相互联合起来来完成一个项目,当项目完成之后,企业就会立即分散。这种临时性的网络企业在新经济时代将十分普遍,使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对它们不再适用。

    3.关于会计分期。会计分期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提供会计信息,满足企业内部和外部决策的需要。在新经济时代,即时的通讯手段带来了即时的操作和调控,企业内外部会计信息需求者可以在互联网上动态地得到企业实时的财务及非财务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分期已无存在的必要。

    4.关于货币计量。在新经济时代,连接各国的信息网络使全球形成统一的大市场,经济活动的国内与国外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同时,国际贸易剧增,市值变动大。这些都对货币计量前提提出了挑战。在新经济时代,完全可能出现全球一致的电子货币计量单位,用以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

    (三)对会计要素。现行财务会计把会计要素划分成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在新经济时代,无形资产是企业生存的资产,创新是新经济的核心,人是保证创新的的决定性因素,知识作为一种动态的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显得日益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信息加工的速度会越来越快,会计要素划分会更加细密,更有层次,以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资金运动状况。 

    (四)对会计权益理论。传统会计的平衡公式“资产=负债+业主(股东)权益”中,等式右边所体现的只是企业财务资本所有者的权益,而未体现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益。在新经济时代,知识、信息与创新能力对企业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企业应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面对新经济时代,必须建立一种新的会计权益理论。

    二、对会计实务的挑战 

    (一)对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主要从时间选择上确定会计确认的基础.其核心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和影响期间来确认企业的收入和费用。它存在的前提是会计分期假设。在新经济时代出现的虚拟化了的网络公司这类新型企业组织,在可预见的将来可能是很短暂的期间,进行着不定期的经营活动,会计分期假设在此类企业的核算中已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由此,建立在会计分期假设之上的权责发生制也相应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二)对会计组织。在互联网上,可以建立网络化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对经济业务的处理实现了高度自动化。会计处理系统能自动采集相关的电子原始凭证和数据,并按设定的会计处理方法和流程,自动进行业务处理,生成电子记帐凭证,然后自动登帐,随时可以根据需要,生成会计报表,还通过预测决策系统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此外,会计信息处理系统通过企业与外界的互联实现实时沟通,企业与外界发生的经济业务,可通过一种互联网交易结算卡或是信用结算卡等,自动地将有关的交易内容即时输入到本企业的会计处理系统互联网内了。这将对传统的会计组织产生影响。

    (三)对会计计量。传统会计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对于新经济时代的企业,知识和信息这一首要的经济资源价值就不能充分表现。对于一个时分时合的临时性的虚拟网络公司,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在会计上可将它作为一个相对会计主体。同时,网络企业也否定了持续经营假设,变持续经营假设为即时经营假设,因此建立在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的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也就没有意义了。

    (四)对会计职能。会计具有核算、监督和参与决策的职能。在新经济时代,财务人员通过互联网在线访问,可以及时得到相关企业的会计信息,财务人员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可以作出正确的决策。所以说,在以互联网的应用和电子商务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会计参与决策的职能将会大大拓展其范围。

    (五)对会计流程和会计方法。现在企业中使用的会计软件,其会计处理流程基本上还是按照手工会计处理流程进行设计的,即根据原始凭证的业务内容编成记帐凭证输入系统中,凭证经审核后,据以自动记帐、结帐、生成会计报表等,会计流程基本上是模拟手工核算的流程。这种流程不能适应新的会计信息系统。

    (六)对财务报告。当前的财务报告具有许多局限性,如无法反映非货币化会计信息,无法反映企业发生的特殊经济业务(如衍生金融工具)等。这些局限性在新经济时代更加明显。在新经济时代,通过互联网企业可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实时双向交流,企业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根据不同的决策模型提供专用的财务报告,财务报告也会发生变革。财务报告要将现金流量的变化、财务状况的预期变化趋势等加以充分揭示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会计信息要适用于会计使用者的决策模型,传统的财务会计按年度对外报送财务报告,已难以满足现有的和潜在的股东、债权人、投资者和客户的需要,也不适应知识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七)对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基于互联网的集成财务管理系统使会计信息在企业公共信息平台上成为开放的信息系统。不同职能部门、不同职别的内部使用者将根据授权调阅会计信息,外部使用者也可能被授权进入系统内部直接调阅会计信息。传统手工操作和电算化会计条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已失效。如何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体系,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和完整,将是新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面临的最为艰难的事情。

    三、对会计人员的挑战 

篇9

关键词:会计信息披露 会计信息质量 非财务信息

一、引言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明确规定了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这些条件强调了资产负债表项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充分体现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这些规定而强化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可以较好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更加准确地衡量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偿债风险,利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财务信息更具有预测价值,有利于信息使用者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能力和方向。同时,我国会计准则要求的会计报表的列报项目,可以更清晰地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进一步扩大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的披露范围。 我国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提高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在世界经济中的可比性。在与国际企业进行经济业务往来时,趋同的会计准则减少了由于会计处理原则的不同而带来的差异,减少了境外经营的成本,有利于我国企业走向国际,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我国在存货准则中取消了后进先出法,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这样增加了会计数据的可比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盈余管理。

二、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 一 )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从2007年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以来,大多数上市公司都能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选择稳健的会计政策、恰当运用会计估计,并遵循基本披露要求和原则,采用比较规范的披露格式,真实完整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使投资者更有针对性地评价公司的各类财务指标,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财务会计信息的可读性。企业会计准则执行近5年来,上市公司对其交易事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不断增强,其相关交易的会计处理内容、方法和结果的披露也比较清晰和完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随着企业会计准则解释文件的相继出台和各项监管标准的细化,企业会计实务中进一步减少了对同类交易采取不同会计处理的做法,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随着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和逐步完善,以及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上市公司的经济活动也不断呈现出新的业务模式和交易特点,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也随之要求更加丰富,一些企业会计准则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也就越来越值得我们进一步讨论和规范。下面以中国证监会会计部统计的2010年2062家上市公司年报综合数据为例进行分析。(1)上市公司在营业收入增加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其收益质量。2010年实现盈利的上市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的94.33%,业绩普遍出现大幅增长。从2010年上市公司的年报汇总数据可以看出上市公司在其营业收入迅速增长的同时,净利润也实现了同比增长,进而实现了上市公司收益质量的进一步提高。(2)会计人员在实务中能遵循企业会计准则,进一步提高了其职业判断能力。在企业会计准则框架下,上市公司的会计人员对其经济业务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反映出上市公司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进一步提升。如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会影响当期的所得税费用,进而影响当期实现的净利润。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其职业判断。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对于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估计未来期间如果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而利用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则应以其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从2010年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来看,多数上市公司能够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谨慎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对其做出充分披露。这就使财务会计信息列报质量得以进一步提高。

( 二 )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原因分析 (1)我国目前公允价值存在不确定性,公允价值评估难度加大。我国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提高了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和有效性,近年来公允价值的重要性已被多次强调,虽然在公允价值的确认、计量与披露上不断得到规范,但在其具体应用时,也应看到我国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并未达到充分发达,市场机制的不够完善,关联方交易的增多,市场监管机制的不够健全,使得资产评估机构作假事件频繁发生,因此,市场经济的现状决定了“熟悉交易的双方自愿交易的价格”很难进行界定,并且国内评估机构对于公允价值的经验也比较欠缺,从而导致公允价格具有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一些资产缺乏可比价格的市场,只能运用各种估计和判断,其估计就会掺入更多的人为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会计数据的失真。因此在会计实务操作中必然发生企业为了粉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调节各期利润、粉饰财务报告等现象,最终使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等项目失去其公允的本质含义。(2)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缺陷。一是对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的划分标准不够明确。根据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应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并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从2010年年报披露情况看,绝大部分上市公司对于持有的非上市公司的权益性投资,都视同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因此都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这进一步反映了企业会计准则对其具体层面的规范不够。二是企业会计准则所涉及的职业判断缺乏统一标准。会计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是主观判断的产物,如稳健原则下的高估费用和损失,低估收入和利得,重要性原则下重要与不重要的界定,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可选择性等都需要会计人员职业判断。三是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的主观操纵空间加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准则的应用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披露的信息量,但同时也增加了信息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操纵的风险。无形资产准则规定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再摊销,但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但对无形资产的使用年限和摊销方法均未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也未对选择不同方法的界限做出明确的说明,这样人为操控的空间加大,同时也给企业通过减少摊销年限以及加速摊销等方法来提高或降低企业业绩, 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四是对资产减值可收回金额的估计存在一定的主观操控。在资产减值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取得方法规定如下:首先,应根据公平交易中资产的销售协议价格来确定公允价值;其次,在不存在销售协议价格但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根据该资产的市场价格确定公允价值;再次,在以上两种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企业以可获取的最佳信息为基础估计公允价值。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有些企业的资产是内部持续使用的,并且存在大量的内部交易,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销售协议价来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则并不十分合理。由于我国市场机制不够完善,如果根据活跃市场中该项资产的市场价格确认其公允价值,则也存在不可靠的因素;如果根据可获取的最佳信息为基础估计公允价值,则又产生了极大的主观操控性,这样必然导致会计实务中出现舞弊现象。五是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和停止资本化的时点存在利润操控空间。借款费用资本化准则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和可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由于固定资产从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次月起开始计提折旧,这样就为提升企业的业绩与形象提供了有利条件。六是对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账款的减值测试没有给出具体判断标准。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对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账款应当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如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已发生减值,应当计提坏账准备。从2010年上市公司年报中可以看出,上市公司对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有的采用单一的个别认定法;有的采用个别认定法与其他计提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如采用个别认定法与账龄分析法结合的方法,采用个别认定法与账龄之外的风险组合分析法结合的方法;采用个别认定法与余额百分比法结合的方法等。虽然企业会计准则对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提出了单独测试的要求,但是并没有规定金额重大的具体判断标准,这样企业在具体实务操作中就难以统一。(3)会计信息的时效性需求得不到满足。会计信息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时效性。由于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要求在年度末4 个月内报出,而中期财务报告要求在中期结束后两个月内报出。较长的报告周期,为企业进行各种幕后交易就创造了时间条件,由此进行的财务报告披露就无法满足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要求,影响信息披露的充分性。目前我国有些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存在严重的滞后性。一些对企业有利的会计信息提前披露,如把预期可能获得的补偿在未确定能收到时,就确认为资产,从而虚增企业资产和利润。反之,将一些不利的会计信息予以延迟披露,如对应予以确认的赔款、涉及的未决诉讼、仲裁等预计负债信息延迟披露,甚至不披露,从而虚增利润、虚减负债。势必影响企业当期的财务状况。因此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必然使企业信息失去价值,影响信息使用者决策,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全和发展。(4)会计信息披露出现违规、随意现象。有些企业信息披露缺乏规范性,主要表现为企业对其偿债能力、或有事项、关联交易、所选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方法披露不充分,隐瞒对企业不利的会计信息,尤其是涉嫌违规行为的披露。随意调整利润分配,所编制的财务报告过于简略,甚至不提供上年同期相关的重要数据,无法进行财务分析与评价。对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资本市场的利率汇率变化,以及企业所采取的营销策略、所执行的财务方针政策不进行完全揭示,严重的根本就不予以披露。(5)现行会计准则的财务报告无法反映非货币信息,大大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无形资产、企业的商誉、人力资源、能源的来源以及产品的销售渠道、发展计划、未来的风险和机遇、企业盈利性估计等信息显得越来越重要,它们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财务报告需要揭示大量不确定的、非财务、非数量化的定性信息及非货币交易信息。由于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的财务报告偏重于反映历史财务信息,强调对已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结果进行总结,并且在会计报表中绝大多数是有形资产的货币信息,从而对大量非货币信息无法体现。显然我国会计准则局限于以往经营状况的简单描述,缺少有关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风险与报酬机会以及未来种种不确定性的前瞻性财务信息的披露,引起财务数据信息的历史性与决策活动的未来性之间出现不对称。在财务报告中,信息使用者不仅期望获得其过去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而且还期望获得企业未来价值的预测性会计信息,以便做出比较合理的决策来把握机会规避投资风险。(6)财务报告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未进行披露。由于企业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对环境的污染和治理、提供就业机会和税利上缴情况、员工的培训以及公益事业建设情况等社会责任与贡献方面的信息,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关注,因此现行财务报告未对企业履行这些社会责任的信息进行披露是不完备的。

三、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完善的对策

( 一 )进一步完善市场环境 我国目前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困难的根本原因是市场化水平不是很高,应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资本市场,创建公开、公平、公正的生产资料市场和二级交易市场,建立和完善市场信息数据网络和市场信息数据库,使公允价值的取得更客观、更及时、更经济;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混业经营,打破分业经营的限制;进一步规范、约束政府行为,减少政府对价格的管制,使政府依法行政,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自由的市场交易主体,保证企业能够按市场的公允价格进行交易。要建立完善的管理监督制度,使交易经营活动的信息反馈更真实、公允和公正。

( 二 )加强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 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途径和有力保证。企业应从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和会计信息系统来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时发现企业财务运行中存在的舞弊。同时企业还应实行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构建全方位的会计监督体系。行政监管部门应督促企业认真贯彻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并加大对操控利润等会计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与此同时,我国还需尽力规范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制定完善的注册会计师执业自律准则,提高执业人员的风险意识、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从而明确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确保社会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独立性。

( 三 ) 规范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体系 不健全的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不能完全保证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要使企业信息披露真实、充分、及时,就须建立一套有效的信息披露规范体系,加强会计信息披露规范的制定与实施。(1)制定科学配套的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体系。为使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充分、及时,必须建立公开透明、纲目兼备、层次清晰、易于操作、公平执行的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体系,包括会计准则、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审计制度及其他有关经济法规。治理会计信息披露应首先治理造假环境,适时修改、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对此,企业应加强公允价值披露。根据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基本要求,为更好地在会计准则中应用公允价值,应对涉及公允价值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准则进行修订。如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应明确在何种情况下应视为公允价值无法可靠取得,建议在会计准则中提供更具体的指导原则,以便会计人员实务操作。对企业会计准则中涉及会计估计变更的生效日期、会计估计变更与会计差错区别的认识应进一步统一。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上市公司对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对会计估计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予以确认;对会计估计变更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予以确认。因此,明确会计估计变更应自该估计变更被正式批准后生效,考虑会计实务操作的方便,对新会计估计最早可以自最近一期尚未公布的定期报告开始使用,原则上不能追溯到更早会计期间。(2)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我国法律法规虽明确规定企业信息披露制度,但由于重行政、刑事责任而轻民事责任,在企业信息披露违规后责任追究不到位。对于违规的企业,投资者还不能在法律上找到维护自身利益的有效途径。因此,在信息披露违规处理中应引入民事责任,这样不仅维护了投资者利益,还对企业起到一定遏制作用。对于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追究应加强可操作性,建立完善民事索赔制度,加大司法介入力度,通过立法和司法程序明确违规行为,细化证券违法行为民事责任,如对原告和被告资格确定、赔偿金额计算、损失范围规定、偿付方式、举证责任等问题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进而形成一个完善的信息披露违规法律追究和惩罚机制。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还应健全我国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评级体系,会计信息披露评级体系是由专业人士基于对企业信息全面、充分了解和分析作出的评估意见,并将结果对外公布。评级体系的建立一定能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形成一定威慑力,减少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另外,还应改进会计信息披露政策法规的相对滞后性。对于新出现的会计事项及会计方法,应及时出台相关会计准则规范。建议细化约束会计信息披露的有关法律条文,对需披露事件量化规定,所应披露重要内容也应调整,使企业会计准则与时俱进,会计工作有章可循,尽量减少真空地带,做到协调统一,确保会计信息披露规范全面性,从而全面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 四 )加强企业表外信息披露 (1)增加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和列报。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源要素逐渐在企业中出现,并在企业的各项资源要素中占据了首要地位,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对于人力资源表外信息披露的内容可以包括多方面信息,比如在报表附注中的其它相关事项中增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指标等。(2)增加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社会责任受到公众的极大关注。编制社会责任报告, 或在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中增加披露有关企业资源使用、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的状况以及对整个社会的贡献等社会责任信息,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这样既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又有利于社会对企业的监督,充分协调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更好地维护生态平衡。揭示企业对社会的真实贡献和发展。(3)增加预测性财务报告的披露。财务报告的编制应提供预测信息,预测性信息包括:对收入、利润、每股收益、资金结构等重要财务事项的预测性的陈述;对企业管理层未来经营计划与目标的陈述等等。预测和了解前瞻性信息有利于经营者、投资者及相关利益主体对企业未来发展状况进行了解。预测财务报告是指企业依据适当的原则以及现有的财务状况和取得的经营业绩,考虑到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可确定和不可确定的因素,采用科学的预测方法编制并对外披露的反映企业未来一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和未来一定期间内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变动情况的书面报告。预测性财务报告信息的披露通常是在预测的基础之上的,主要基于主观的估计和判断。预测性信息的披露,可以提高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有效性,从而降低投资风险。(4)增加对其他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对于企业管理层质量、管理经验、组织能力、新产品开发、市场状况、企业文化等其他非财务信息,投资者普遍赋予较高的价值,已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企业应该对这些信息进行详细的披露,从而让信息使用者充分了解与此有关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投资性房地产; 公允价值; 会计准则; 困境

2006年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中规定,企业有确凿证据表明其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但相应的也有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几点规定:一是要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必须满足规定的条件。首先,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要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其次,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二是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有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模式,但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三是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计提折旧或摊销。四是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几年过去了,我们来看看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一、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应用现状

认真分析,不难发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有以下优点: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让公司的资产增值信息更透明,从而改善资本结构,特别是在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时,由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不用计提折旧和摊销,当期费用少,账面利润高,能提高公司融资能力,使公司容易获取融资。同时,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与国际接轨,更加方便了国际投资者横向对比国内、国外企业的价值,增加了相关性和可比性。

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出台后,规定上市公司从2007年开始必须实行新准则。在2006年年报中,有9家上市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占上市公司总数的0.69%;在2007年的年报中,1 570家上市公司有630家存在投资性房地产但只有18家对其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1%;2008年的年报中,690家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上市公司只有22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到2010年3月31日,全国615家拥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上市公司运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仅有26家。从绝对数来说,虽然有逐年递增的趋势,但增加的比例却非常小。上市公司应用情况尚且如此,非上市公司应用比例也不容乐观。既然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有着明显的优点,为何只有较低比例的公司应用呢?仔细分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二、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困境及原因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难以取得

由于我国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市场机制不够完善,不够活跃,而房地产的价格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地域、朝向、楼层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没有统一的定价,因此,要取得合理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比较困难。目前大部分以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上市公司采用专业房地产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价格来确定其公允价值,而另外一部分公允价值的确定则来源于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的房地产经纪公司所获得的市场调查报告。但是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标准不统一,比如房地产估价师、土地估价师、资产评估师分别隶属于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采用谁的定价没有统一的标准,各自的评估权威也不高。而市场调查报告所获取的价格其可靠性和准确性也值得商榷。

(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高

首先,增加会计做账的工作量。一方面,由于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要根据其公允价值来调整账面价值会增加会计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在计算企业应缴所得税时,关于投资性房地产其账面价值为公允价值,即“初始成本+公允价值变动”,而计税基础为“初始成本-折旧摊销”,因此在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时(“投”与“非投”的转换)、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时其年底均考虑所得税暂时性差异从而进行纳税调整,在处置投资性房地产时其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均为0,这时又需转回原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从而对处置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进行调整,这些各期的调整均会增加会计的工作量。

其次,取得公允价值成本高。如前所述,公允价值合理取得的本身就比较困难,为了取得各方认可的公允价值,企业势必会作一些比较和判断,还会涉及到请专业评估师进行评估,增加了工作量和信息成本。

最后,披露成本高。由于房地产的价格变动快、变化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果的不稳定性,企业需要向投资人充分解释该计量对会计报表产生的影响,详细披露该房地产当期价值的增减变化情况、公允价值的确定依据和方法等,信息披露成本较高。

(三)所有投资性房地产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并且不能由公允价值模式转换为成本模式

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可能不止一项,既可能有房产也可能有地产,其持有的目的有些是为了增值,也有些是为了出租,如果只选定一种后续计量模式对所有的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计量,不能准确地体现相关性和可比性,并且企业在以后的会计期间有可能还会增加投资性房地产,而准则又规定不能由公允价值模式转换为成本模式,所以为了减轻当期的决定困惑,大部分企业都会本着应有的谨慎而选择成本模式,以后再视情况而定是否转为公允价值模式。

另外,当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还存在着很多泡沫,虽然政府采用了收取房产税和限购令等一系列调控政策,但目前的价格走势还不能真正地反映房产价值,用公允价值计量貌似客观,实则有风险。对上市公司来说,房价上涨,造成账面利润高,还涉及到是否分股利的问题,分吧,现金流不足,不分吧,影响股东的积极性。这些因素都会对企业是否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产生较大的影响。

三、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和市场信息

要取得合理的公允价值依赖于完善和成熟的市场经济制度和市场信息。要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和市场信息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完善和发展相应的经济法律制度,对市场风险要建立相应的预警制度;其次,要培养多级市场,重视二级市场的发展,国家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一个信息更公开、交易更透明、价格更合理的活跃市场体制,以使取得的公允价值更公正和客观;最后,建立第三方评估机构,建立规范的资产评估体系,提高评估人员的素质,提高资产评估的质量,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不但给以一个定性的确定方式,而且给以定量的确定方法,使公允价值的取得有理可依,有据可查。

(二)与国际准则接轨,完善准则的细则

国际会计准则关于投资性房地产的规定中明确指出,优先考虑公允价值计量,只有在主体确实无法持续取得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时才可以采用成本模式计量。国际准则可采用估值技术,而我国目前不允许。这些显著的差异表明我国应该积极改善市场环境,完善和发展相应的经济法律法规制度,在充分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准则细则,在细则的制定中,尽量减少模糊性语言和概念的使用,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允价值计量的体系和框架。

(三)同一企业允许使用两种计量模式

目前,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对其持有的所有投资性房地产,都只采用一种计量模式。虽然这样便于国家相关部门统一管理,但实际情况是部分公司持有多项用途不同、形式多样的投资性房地产。笔者建议按照其持有目的来决定采用的计量模式,如果持有目的只是为了出租、收取租金,那么平时只涉及到租金的处理,其公允价值的变动对它没有太大的影响,也就没有必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同时也减少了会计的工作量;如果是准备长期持有并且是准备增值后转让以获利的投资性房地产则无论是房产还是地产均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及时关注其公允价值的动态变化,以便掌握关于其价格的第一手信息,出售时在价格的谈判上占有主动地位。

(四)出台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税收优惠政策

现阶段各上市公司谨慎应用公允价值其中也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基于税收的考虑,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计量改为公允价值计量后可能增加企业的现时税收负担,从而增加现金流出,因此相关部门应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来减轻企业的税负,避免企业是因为避税而继续使用成本模式。同时用税收优惠政策可刺激更多的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而公允价值模式的大量应用又会进一步促进市场制度和市场信息的完善,形成一个较好的良性循环。

(五)加强监管力度和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

在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时,我们应该看到公允价值的使用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在提高会计信息公允性、相关性的同时,也为投机者提供了操纵利润的可能,现实中企业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和进行盈余管理的事件屡屡发生,因此为了促进公允价值的合理应用,应加强监管力度。首先,相关部门应建立独立的会计监督体系,进一步明确舞弊主体的法律责任,加大会计作假的惩罚力度,强化国家监督部门如证监会等机关的监督审计力度。其次,要完善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披露制度,上市公司年报报出之前,必须有专业的评估机构对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进行评估,并在财务报告中进行详细披露,只有完善公允价值的披露,才能保证投资者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综上所述,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相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房地产交易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相关评估制度的建立以及会计准则的日臻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