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医疗问题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5: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解决医疗问题的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解决医疗问题的措施

篇1

关键词:异地保障 对新生患儿和绝症患者的保障 医院服务体系 政府职责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086-01

一、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一)异地就医保障困难

第一,异地就医人员在就医过程中需先垫付全额费用,医保制度并不能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巨额的医药费用仍然是他们的沉重负担,甚至在花光费用,无力继续支付的情况下,不得不四处举债。

第二,回到本地进行审核报销时,程序复杂且报销周期长。从决定报销的金额,到金额的正式发放,报销人员都要经历很漫长的等待时间。

第三,报销比例低且报销范围具有很大的伸缩性。由于在异地就医的报销部分及报销比例方面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为了获得更大程度的报销,就会产生不少找人托关系以提高报销费用的情况,这为受理人员利用自身权限谋取私利创造了不少便利。

改革措施:

提高医疗保障的统筹层次,扩大具有医疗保障职能的医院范围。统筹层次主要是按照县级、市级、省级的方式予以逐级式统筹。横向上扩大范围,一方面可以防止垄断,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医院的服务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可以赋予人们更大的就医选择权。此外,在报销范围及报销比例方面要进行明确细致的规定,铲除腐败的温床,防止公职人员利用制度缺陷谋取私人利益。

(二)医疗保障制度的实际运作情况参差不齐,不同地区的保障程度和保障范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改革措施:

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强地区间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支持等措施来提高地区间医疗保障的公平性。另外要加强对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的监督,促使医疗保障制度落到实处。

(三)虽然医疗保障在制度上几乎把所有人都编排进去了,但是在保障体系中农民仍然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第一,农民对新农合的了解还只是处于相对概念化的阶段,真正能很好地运用新农合来保障自己应得利益的农民并不多。

改革措施:

制定千条制度,一个都不执行,或在执行中大打折扣,还不如制定一条,落实一条。除了完善现有制度外,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充分有效地发挥已有制度的作用。主要需要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加强新农合的宣传。宣传要层层下达,层层落实,要具体到村,具体到户。使农民明白新农合到底保什么,不保什么,怎么保,如何保。可以通过具体的以村小组或者村等集体为单位,明确具体的宣传责任人,并建立相应的宣传责任追究制度,促使其将宣传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将新农合的具体落实情况列入政绩考核的范围,使各级政府人员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从而加强制度执行的效力。

第二,各级地方政府具体配套措施不完善,对于保障的具体细节缺乏明晰化的规定,对一些重大疾病存在突击保障,之后便杳无音讯的情况。从长远来看,突击保障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这种方式只是对部分地区部分人的保障,并不能全面覆盖,况且疾病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每时每刻都有受害者。

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保障程序,使人们明白得了白内障等疾病后,应该怎么办,而不是苦苦地等待政府的突击。在具体的保障细节,如找哪家机构进行报销及如何报销等实际问题上都必须要具体化。

(四)对新生患儿及绝症患者的保障是保障制度的一大漏洞

儿童是家庭的希望,是民族国家的未来。当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先天疾病时,鉴于现实中的各种困难与考虑,有些父母就会产生丢弃孩子的念头。造成丢弃新生患儿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缺乏相关的制度性保障或者保障力度远远不够,使人们在困难中看不到希望,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国家急需出台相关政策制度,切实保护新生儿的生命权。

改革措施

第一,建立对新生患儿的疾病保障制度,明确制度运行的机制。在制度中要具体规定患儿的哪类疾病是由政府统筹解决及解决方法,哪些疾病可以由社会公益组织解决及由什么公益组织解决。同时,政府要充分发挥优势地位,利用自身影响力,积极引导各种社会公益组织加强对这一领域的投入。

如基于切身经历,其中由王菲、李亚鹏倡导建立的嫣然天使基金会就是对唇腭裂儿童进行救助的一个典型实例,这在唤醒人们对新生患儿重视的同时,也为政府如何为新生患儿家庭提供有效帮助提供了不少借鉴

第二,在实际运行中,可以建立政府或相关机构和医院的直接衔接机制,为患儿家庭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对绝症患者的具体保障,是保障制度的另一真空地带。如今,癌症、白血病、艾滋病等绝症正在全世界肆虐,贪婪地吞噬着无数人的生命,且这些疾病的蔓延速度疾快,年轻化倾向也日益明显。由于这些疾病至今都没有有效的医治方法,如果花血本进行治疗,到头来只能是人财两空,丢给家人的只能是无尽的负担。因此,很多人会放弃治疗,默默地忍受着巨大的病痛折磨。对此,国家需要建立专项救助制度,设立专项资金,对他们进行专门保障。同时可以给他们安排适当的工作(附带可以减轻财政负担),充分发挥他们的余热,让其能快乐地有价值地度过余下的生命时光。

二、医院在提供医疗服务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第一,医院的结构建设及就医的各种程序化流程都是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设置的,这给病人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在流程安排上可以适当地进行窗口合并。能在一个窗口办成的手续或取得的服务,尽量不让病人跑好几个窗口,将以医院效益为目标的工作流程变为以病人利益为中心的服务流程。

第二,医院利用其主体优势地位,在可以用低价位的药替代时,为了获取更高的利益,仍然会给病人开高价位的药。对此,除了通过制度改革、政府补贴等途径改变医院的资金来源方式外,更重要的是要转变医院经营理念,促使其积极构建以病人需求为核心的医院价值文化。

篇2

根据宜发*号文件精神,为了把更加关注群众就医的要求落到实处,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

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以解决人民群众在就医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为重点,摸清底子,找出问题,明确任务,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确保每一位困难群众的就医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二、排查工作的范围和重点

范围主要是与城乡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就医方面相关的问题,包括城乡医疗救助农村合作医疗等工作,尽快摸清底子,切实加以解决。

三、方法、原则和步骤

(一)方法、原则

自下而上深入排查,把问题找全、找准、把原因背景和复杂程度搞清楚,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对排查出的问题一件一件地进行分析研究,属于单位范围内的职责由单位负责解决,对一些带有普遍性和共性的问题由单位汇总上报。

(二)步骤

这次排查落实工作从3月初开始,4月下旬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1、安排部署阶段(3月10日前)。各单位按要求认真制定方案,开展工作,操作性强的具体日程安排,外出工作重点,分阶段量化目标任务。

2、排查落实阶段(3月11日至4月5日)。各单位根据各自工作方案,深入细致的开展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问题要深入研究,把问题的主要原因、涉及人数和困难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等情况登记造册,分类建档,对有条件能够解决的问题,必须限期加以解决;对应该解决但目前条件尚不具备的问题,要积极创造条件,抓紧解决;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耐心细致地向群众做出合理解释,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能够做出承诺的问题,要向群众公开承诺。对排查出带有普遍性和共性的问题,各单位要认真研究归纳,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办法,及时上报。要边排查,边落实,切实做到问题查不全、查不清的不放过,措施不到位、落不实的不放过,力求使排查的每一个困难群众的问题都一一得到妥善解决或给予满意的答复。

3、总结深化阶段(4月6日至15日)。各单位要在总结近两年来解决困难群众和社会弱势群众生产生活突出问题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机制,把短期有效的工作模式转变为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工作机制,促进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众就医问题的排查落实工作开展情况形成书面总结材料,于4月9日前报县卫生局。同时,要把排查和解决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众就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一项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长期任务,常抓不懈,使困难群众的突出问题都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四、工作要求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强化领导责任,完善工作机制,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1、各乡镇卫生院要负责排查本辖区困难群众就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分类疏理,并提出具体有效的解决措施。要落实责任人,按照排查落实阶段的要求做好做实。

2、县医院、中医院要排查群众看病贵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分类疏理,落实专人负责,一件一件提出措施。

篇3

关键词 现代医院管理;内涵;重要性;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75-2156(2009)04-0133-01

1 现代医院管理的内涵

现代医院管理是为了保证和不断提高医院各项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而对所有影响质量的因素和工作环节实施计划、决策、协调、指导及质量信息反馈和处理等以质量为目标的全部管理过程。传统的或狭义的医院管理概念认为医院的管理就是医疗管理。这种管理是以临床医疗科室作为主要的管理单位,通过对医生执行医疗制度、常规的评价进行医疗质量控制。这种管理是以传统的医疗指标作为医疗终末统计评价指标,并局限于医疗技术和医疗效果的管理,基本不涉及服务质量及医疗费用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维权意识的提高,患者对医院所提供的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纯进行医疗质量管理已经难以满足广大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更多的投诉和抱怨来自对医疗费用和服务方式等方面。为了满足这种更加广泛的质量需求,产生了广义的现代医院管理概念。广义的现代医院管理是包含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涉及医疗技术质量、服务质量和管理质量的全方位系统化的管理概念。除了考虑医疗终末统计评价指标之外,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被视为重要考核指标之一。

2 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性

医院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医院质量管理是永无止境的持续改进过程。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在医院管理者优化资源配置过程中,通过提升医院管理质量,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能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求,可以吸引更多的病人,增强医院的竞争力,所以建立有效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医疗质量,达到病人期望的“疗效高、服务好、时间短、费用低”的要求,这是新时期医院立足、发展的根本点。

3 加强现代医院管理中遇到问题

新形势下,现代医院的管理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在其实施过程中自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对加强现代医院管理的认识不够 实施现代医院管理的关键,领导重视,统一认识,现代医院管理能否顺利实施取决于领导重视与否,只有排除各种干扰,下定决心对某些疾病与问题加强管理,才能使加强现代医院管理的实施工作有了根本的保证。另外,临床医务人员的认识更为主要,不要把现代医院管理只是简单看成医院的有一个管理方式,而是要真正了解其实施的目的和意义。只有认识统一了,加强现代医院管理才会顺利实施。

3.2 来自临床科室的抵触 加强现代医院管理会对以往医生的工作予以了明确的规范,有可能会改变以往的医生的工作习惯,同时,加强现代医院管理的目的是要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治疗效率,各科室担心收入会降低,势必要产生思想上的顾虑,所以加强现代医院管理要遇到阻力。

3.3 各科室协作不畅 各科室之间和医师之间的密切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医技科室不能及时检查和发放报告,手术室不能及时排病人手术等,临床医师也很难按照临床路径诊疗病人。

3.4 执行临床路径过于教条 加强现代医院管理,要对医护人员每日要做的事情都做具体的规定。这些规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随时可以改变的。有的医护人员过于教条,反而延误治疗。

3.5 患者不配合,导致加强现代医院管理发生偏离 按照医院管理规定进行检查治疗时,经常会遇到患者不配合,出现这样情况时,加强现代医院管理的措施就无法顺利实施下去。

4 针对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4.1 现代医院管理措施实施前要大力宣传 让每位医务人员都知道现代医院管理的措施,了解加强现代医院管理路径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国内外医疗发展的动态和趋势。让医务人员懂得,规范化的管理才能使医院长足发展,医院发展好了,吸引力自然大了,患者就会越来越多,效益自然不会因实施现代医院管理措施而受影响。只有广大医务人员从内心真正接受了现代医院管理,那么才会使其得以顺利实施。

4.2 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全员参与,通力合作 实施现代医院管理不是限制医师的诊疗行为,而是要以一个大家可以接受的医疗行为模式来提醒临床医师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所以,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是非常重要的。院领导、机关职能科室和各级医师均应参与到现代医院管理的筹划、制定和实施的具体工作中,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只有这样,才能群策群力,使现代医院管理从制定到实施更全面、更能符合客观实际。因此,全员参与,密切配合是实施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保证。在制定和实施现代医院管理措施时,切不可急躁。同时选择多种疾病实施现代医院管理,在制定时很难考虑全面,即使制定了现代医院管理措施,其可操作性不强,在实施的过程中很难推行。我们认为先选择一种可操作性强、变异小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来实施现代医院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正。也可以选择一个或几个科室进行试点,实现点状突破。取得一定经验后,可以不断地推行其他疾病的现代医院管理,最后达到全面铺开。

4.3 实施现代医院管理措施前,制定好现代医院管理措施实施说明 这点非常重要,其内容包括实施现代医院管理的时间,如何实施,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遇到可预见的特殊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不可预见问题的解决途径。不是简单地通知医院各科室实施现代医院管理就是完事大吉,还需经常检查和督导,把所有的问题整理出来,讨论并加以解决,以达到持续改进。有些疾病病情复杂,合并症较多,且多以药物治疗为主,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等,使现代医院管理措施制定和实施的难度相对较大,甚至有时患者不合作可能导致方案的放弃。虽然国内医疗卫生改革的转向要求医院尽可能降低医疗费用,但是国内现行的医疗服务性收费相对滞后。一些有关法律、法规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医院管理的推行。由于患者医学知识的缺乏、社会对医疗系统的不正确认识、医患沟通不佳等都会使患者对医务人员缺乏信任,从而出现不遵医嘱行为,偏离路径。

篇4

关键词:下岗职工;医疗保障;政府决策;对策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下岗职工的涵义

根据国际统计局和劳动保障部的统一规定:下岗职工是指在原企业已没有工作岗位,没有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有就业要求,尚未就业的人员。失业人员与下岗职工的主要区别是:失业人员已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档案已转入户口所在地街道、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而下岗职工虽然无业,但未与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

(二)医疗保障的涵义

医疗卫生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谁来提供医疗服务,是医药卫生事业问题;二是谁来支付医疗费用,是医疗保障问题。医疗保障制度既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民众的安全网、社会的稳定器;又作为医疗费用的主要支付方,是医药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是医改的重要领域之一。医疗保障的主要目标是合理组织财政资源,满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资金需求,简言之,就是“有钱看病”。

二、下岗职工医疗保障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 下岗职工医疗保障问题的现状

当前进入中老年期的下岗职工,由于收入低或无收入,再加上住房、患病、子女教育等问题,下岗职工的生活非常困难,尤其是对于重大疾病的无奈和无助严重威胁和困扰着他们的生产生活。这一年龄段的下岗职工是医学诊断中肺结核、糖尿病、骨瘤、心脏病等重大疾病的“多发病”期。很多不幸患病的下岗职工只能强忍着病痛的折磨,实在忍受不了也是能花尽可能少的钱买几粒药应付了事。由于生活困顿,他们中大多数人没有能力参加医疗保险。

(二)下岗职工医疗保障原因分析

1、下岗职工医疗保障问题的政策分析

以上海市发起的“4050”工程(女性40岁以上,男性50岁以上的下岗失业人员)为例,就是一项旨在促进下岗职工群体再就业的一项重要措施。主要是为1999年前后因企业改制等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下岗、失业等4050人员进行特殊扶持。另一方面,上海市还开发公益性岗位并签订就业援助协议,以增加“4050”人员就业,通过实施和落实这些措施,上海市已经帮助3万多名就业困难的“4050”人员实现了再就业,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这些人员的收入,也从源头上解决了他们医疗保障方面面对的困境。

2、下岗职工医疗保障问题的社会分析

在社会层面,除了2007年批准设立的壹基金,目前我国还基本没有社会募集的独立的非政府医疗救助基金,这在某些程度上也限制了社会资金对于社会医疗保障事业的支持热情和支持渠道。很多情况下,下岗职工等特别困难的群体在面对医疗保障问题时,通常只有受到媒体关注的个例会引发社会效应,从而动员社会各界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但是作为一个群体,还是缺乏长效机制和运行规范的。

3、下岗职工医疗保障问题的企业分析

在原先的国有企业改制后,职工与企业正式解除劳动关系,就不再与原单位有联系。这些被分流的原企业的“下岗职工”在职业身份上就转变为“失业人员”,目前,这些群体通常都面临社会保险关系的续接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下岗职工无法享受基本医疗保障的重要原因。还有很多时候,原先的企业在改制时,不能够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及时、足额的给予下岗职工群体以一定的经济补偿,这就更加加重了他们的生活负担,也使得他们的医疗保障状况更加恶化。

4、下岗职工医疗保障问题的员工自身分析

由于下岗职工群体大多数集中在四十至六十岁之间,由于教育不足等原因,这些群体往往缺乏适应现代社会竞争的知识结构,同时他们的年龄也限制了他们成功再就业的机会,而创业对于很多下岗职工而言,又缺乏足够的资金和经验支持,这就造成了他们无收入或者收入极低,在满足基本的生活保障需求之后,医疗方面的支出自然所剩无几。

三、下岗职工医疗保障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下岗职工医疗保障问题的政策对策

第一,在政府责任层面,明确政府责任,落实医疗优惠政策:由政府牵头,加大政策落实的督查力度,同时设立监督投诉热线,方便广大群众对于违反政策规定的各种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举报;

其次,在医疗监管层面,强化公立医院公共服务职能,严格控制医疗费用增加,增加政府对公共医疗卫生的投入和监督,对于医院日常药品、医疗服务物价收费标准进行公示,改变目前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片面创收的运行机制。

然后,在医疗监管层面,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人民和群众基本用药;整顿和规范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根据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承受能力和安全、有效、价廉的原则,加强药品价格监管,要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下调常用药品、医疗服务和功能检查的收费价格,保证群众基本用药。

(二)下岗职工医疗保障问题的社会对策

首先,在服务意识层面,要意识到下岗职工面临的看病难、看病贵等医疗保障的窘境,并不是他们主观意愿导致的现象,社会不能嫌弃甚至唾弃这一群体的困顿现状,社会必须承认这些下岗职工作于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过自己的历史贡献,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解决医疗保障等问题。

其次,在资金扶持层面,要简化环节,加强监管,充分利用社会各个渠道的资金,一方面可以作为社会资金参与帮助政府完善医疗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另一方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社会资金直接创立独立的医疗救助基金等非政府公益组织,作为对政府医疗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

最后,在体制创新层面,要充分利用和挖掘社区资源,探索新的以社区为单位的医疗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居民互助,同时推广社区医生等创新的服务模式。

(三)下岗职工医疗保障问题的企业对策

首先,必须规范企业行为,增加企业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切实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和保证下岗职工医疗保障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

其次,还要增加职工监督渠道,确保职工发言权,即企业要开放一些渠道,让下职工充分参与到涉及其自身医疗保障利益问题的流程中去,确保他们自身的监督权和发言权得到保障。

(四)下岗职工医疗保障问题的员工自身对策

当然,下岗职工医疗保障的困境也与其自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必须清楚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在主观意识上,不能自怨自艾,自暴自弃,要学会利用法律等手段维护自身利益,同时也不能有完全依赖政府、依赖社会、依赖他人的想法,要自强自立,争取能够成功再就业,从而摆脱无收入的困顿局面。(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路薇, 向扬. 下岗职工医疗保障问题的探讨[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0(02).

篇5

【摘要】 产科的医疗纠纷与其他科室的医疗纠纷有很大的不同,一是产妇的医疗和处理都涉及到胎儿安全,甚至关系到胎儿的生命,责任重大。二是到医院生小孩是一个高兴的事,一旦出现意外,本人和家属的情绪波动大,不容易调解。所以认清产科的医疗纠纷的严重性及预防产科的医疗纠纷的发生尤为重要。

【关键词】产科医疗纠纷原因防护措施

【原因】

1.1服务观念滞后:医护人员还没有完全适应改革的新形势,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服务态度欠佳,说话语气生硬等,缺乏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1.2医护人员缺乏法律意识:医护人员缺乏法律意识,而病人及家属法律意识增强,要求医护人员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和隐私权。

1.3 医患沟通不够: 医护人员缺乏沟通技巧,不注意谈话的方式和语气,应用医学术语较多,在某些检查、治疗操作前未作认真交待,对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令病人及家属不满意,使其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及反感情绪,

1.4 疾病演进的不可知性:产程进展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能否正常自然分娩难以预料。纵然分娩是一个生理现象,但发生并发症时往往紧急而凶险。由于病人及家属医学知识匮乏,对医院期望值过高,发生异常情况时病人及家属缺乏思想准备,不能理解,就认为是产科医生技术水平差,不负责任造成的,从而引发医疗纠纷。

1.5 专业技术不熟练,操作不当:产科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像判定胎位、接产时的手法、新生儿的处理等都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技术操作,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新生儿窒息、产伤以及母体的意外。

1.6 带教不严,指导不力:某些带教老师对于病人的基础护理工作过分依赖学生,带教中未做到放手不放眼,觉得简单的操作学生会做,学生操作失误或差错引起纠纷。

【防范措施】

2.1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医患沟通:服务质量是医院的生存之本,是患者选择就医的重要标准,只有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才能提高住院率,减少医疗纠纷。加强医患沟通是确保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

2.2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规范医疗文件书写记录:病历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医疗文件,是检查和衡量医疗质量的重要文字资料,也是病人接受检查治疗的法律依据,所有记录必须具有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做到举证有据,这不仅是对病人的尽职尽责,同时又是积极主动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和医院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2.3加强学习:提高医护人员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学习,利用工作、业余时间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中要及时发现病人出现的问题,对病人的状况做出有效评估,尽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用实际行动去体现我们的价值,

总之,母婴健康是关系到每个家庭幸福的大事,保证母婴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是每个产科医护人员的责任。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水平,加强责任心,防患于未然,是从根本上解决医疗纠纷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仇和喜.产科医疗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江苏卫生保健.2004,(1):,67.

篇6

    病员发,39岁,身高1.63米,体重60公斤,平素身体状况良好,1993年被医院诊断胆结石,1995年12月因患感冒引发胆囊炎。1996年1月2日入某医院肝胆科拟行手术治疗。住院后经全面体检,证明病中营养善良好,无心脏及脑血管等疾病,可以施行手术。

    1月18日在静脉麻醉下采用腹腔镜行胆囊结石取出术。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创口愈合良好,病员从上手术台到手术结束仅用一个多小时,从病员但囊中取出三颗绿豆大小的结石。但病员术后却昏迷不醒,到10月28日病员死亡。

    病员家属一再向医院询问情况,要求院方采取有效的措施,院方始终不对病员家属做任何情况的说明和解释,至3月7日即病员手术一个半月后,在病员家属的强烈要求下,医院才将病中转到脑神经外科做高压氧治疗,但病员仍然没有苏醒的亦象,而且四肢已日渐萎缩。体重从入院时的60公斤迅速降到30公斤。病员家属多次要求院方解释病员为何长期昏迷不醒的原因,但医院答复说目前情况不明,正在采取措施观察治疗,以这是医疗技术问题等借口搪塞病员家属,甚至以如果再追究原因医院将拒绝继续治疗相威胁,迟迟不给病员家属以明确的答复,在治疗上也不积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半年。眼看病员情况一天天的恶化,病员家属无奈,只好求助于律师寻求法律解决。

    1996年6月律师受理了此案,律师接受委托后不顾天热路远,立即前往医院代表病员家属同院方进行交涉,了解病员情况。但院方代表认为此事纯属技术问题,用一些医学术语来强词敷衍,不愿意对事件作出明确答复,也拿出不确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任由事态随意发展。律师针对医院的答复和病人情况聘请有关专家对此事进行分析,为确保病员在争议期间能得到及时的治疗,承担治疗期间的一切费用,查找原因,寻找受善的解决办法的意见,得到医院的同意。同时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并多次同医院交涉,陈述利害。

    在主管部门的监督下,在事实面前,医院终于对病员因手术造成的长期昏迷不醒做出结论:即病员手术过程中有两个静脉管,一个是抗菌素,一个是麻醉管,术后因医生的疏忽错误地将抗菌素管误以为是麻醉管拔除,而造成病人因静脉滴注的麻醉管未能及时拔除,使病员继续被麻醉导致了病人因麻醉过量引起严重脑损伤而呈植物人状,这是一起不该发生的事故,一个充满旺盛生命力的人永远不能苏醒了。此事故被认定为二级甲等医疗事故,医院主动提出赔偿病员家属人民币10万元。但病员家属并不满意,要求医院赔偿20万元,在调解过程中病员死亡,最终医院同病员家属达成由医院一次性赔偿14万元的协议。

篇7

关键词:以药养医;医疗改革;医药分离;委托理论

2014年5月14日,大型跨国药企葛兰素史克涉嫌行贿案侦查终结。为了提高药品售价和打开药品销售渠道,在华经营期间,该药企部分高管向政府官员、医药行业协会、医疗机构、医生等大肆行贿,非法牟取数十亿元收入。葛兰素史克贿赂事件的曝光再次将公众的注意力聚焦到我国药价虚高的问题上。

一、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现状

据卫生部卫生普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费用持续上升,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现象越演越烈。《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1995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为3.54%,而2010年该比例上升到5.01%;1995年卫生部门综合医院出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为1667.8元,而2010年该费用上升到6193.9元。目前我国药品出厂价一般为零售价的10%-20%,药企运营费用为药价的20%-30%。环节太多,腐败应运而生,造成药价虚高。同时,滥开大处方、滥用抗生素、医药贿赂等行为流行不息。政府投入资金和医保覆盖上升,医保基金负担连年大幅增长甚至亏损上亿,老百姓却感觉到看病难、看病贵,不少人因高昂的医药费而延误了病情甚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都在于我国“以药养医”的药品价格管理体制。“以药养医”是指用药品收支结余来弥补医疗服务亏损,在财政补助减弱和政府严格管制医疗服务收费的现实约束下,医院以药品收入为主要创收方式。这样便助长了滥用药的风气,促使药品收入连年上升,加重了群众的经济负担。近几年来,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遏制“以药养医”现象的弊端,如两条线管理药品收支、政府集中招标采购药品、门诊药房改为零售企业试点、降低药品加成率等,但并没有收到显著效果。我国医疗改革成功的关键是真正打断“以药养医”的利益链。而面对“以药养医”,须从历史根源寻找解决办法。

二、“以药养医”问题的根源

中国现行的医疗卫生体制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为了控制流行病,政府免费向公众提供卫生服务,直接对医疗服务定价并严格规范医疗机构行为。政府财政全额补助,医疗机构对其经营效果不承担经济责任,国民普遍享受到了基本的医疗服务。但由于社会经济水平的限制,这种免费的卫生服务水平很低,仅能控制流行病,无法满足更高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市场机制对公立医院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于1985年正式启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并于1992年提出“以工助医”“以副补主”,逐步减少财政对医疗系统的投入,导致医疗机构的经费缺口不断增加,并出现了全行业的政策性亏损。这时政府提出“以药养医”政策,让医院自负盈亏,以市场化的方式解决医疗服务的资金匮乏问题。从此,药品收入成为医疗机构的主要经济来源。如今,“以药养医”问题愈演愈烈,甚至呈现出“药价越降,药费越高”现象,也诱发了抗生素滥用、药企与医院勾结和医药贿赂等现象。在我国,“以药养医”已俨然成为现今医院追逐利益的主流模式。国内学者就其原因深入分析,综合来看,可分为以下几点:

(一)政府财政拨款不足

这是最为根本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各项改革措施使各级政府对医疗部门的支持力度大幅下降,政府投入仅占公立医院的支出7%,余下支出需靠医院自行解决。在这样的条件下,公立医院开始依靠出售药物来维持生存。《2011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药品收入占到医院整体收入的41.8%。

(二)医疗服务价格管制

医疗服务价格包括门诊、住院、检查、治疗、手术等项目的收费价格,是医生劳动价值的货币体现。在我国,医疗服务属于公共产品,其价格受政府管制。医疗服务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的成本不断变化,但医疗收费标准在制定后变动缓慢甚至长期不变。医疗服务价格既不能体现医务劳动价值,又不能反映医疗供求关系。医生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医院只能通过药品收入来谋求利益最大化。

(三)定价机制不合理

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原料成分、技术含量较复杂,信息不对称造成定价困难。每当政府要求降价时,药企就通过“新药审批”将药品改头换面销售,结果药价不降反升。政府处于信息劣势,缺少专门的监管人士和有效的约束机制,使得药品降价难以落实。

(四)药品生产流通机制繁杂无序

目前,我国医药生产和流通领域均呈现出“多、小、散、乱、低”和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特点。企业之间恶性竞争,促使医院多用药、用新药贵药,甚至采取“高定价、大回扣”的营销手段及通过红包、贿赂等违法手段推销药品,使医疗市场道德行为混乱。

(五)医院的“双垄断”地位

一方面,医院作为患者的人,是药品需求者。受限于低端混乱的发展状况,作为供给者的药企处于被动地位;另一方面,医院是患者的医疗服务和药品供给者。由于对医疗和药品的专业程度不同,信息不对称,患者在选择药品时也处于被动地位。药品供需双垄断地位有利于医院顺利赚取大额药品差价。

三、“以药养医”问题的后果

“以药养医”制度在历史上曾减轻了政府的负担,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但在新时代,该制度产生了新的问题:为了谋求高利润,医生不愿付出时间和精力去追求精进的医术,而是尽量开大处方、新药贵药以弥补收入的不足;药企为了药品促销,争相通过不规范甚至违法行为拉拢医生,“以药养医”演化为“以药腐医”;医患合谋骗取医保也成为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手段,道德风险加大。“以药养医”扭曲了药品的市场价格和医生的用药行为,增加了药品的浪费、患者的治疗成本和国家的医保开支,加剧了社会道德败坏,扰乱了药品流通环节和医疗市场的正常秩序,阻碍了医药卫生改革进程。

四、“以药养医”问题的经济学理论和模型分析

我们可以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模型来分析“以药养医”这个现实问题。下面,我们从信息不对称和委托理论的角度对其内在微观机制予以分析。卫生经济学中有一个基本假设:医患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作为卫生经济学的奠基之作,阿罗(1963)指出,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医疗领域的根本问题。福克斯(2000)指出微观上医生和病人之间的委托关系是理解中国医疗卫生领域各种问题的关键。国内学者侯振刚和蒋承(2004)认为,医患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会对双方的行为产生影响。汪丁丁(2005)认为,解决当前中国医疗改革问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定价医生服务。信息不对称是医疗服务行业的显著特征,患者缺乏足够的医疗信息,而医生与患者之间低频率的交易行为具有随机性和短期合约性。患者不愿承担高额交易成本去改变信息劣势,医院有着维持药品高价的优势。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在医疗机构与政府、医药企业之间也同样存在。我们可以基于信息不对称性假设,建立价格管制情况下针对医生的激励模型,以拉丰和马赫蒂摩(2002)的分析框架来研究医疗服务价格管制的影响。当医疗服务最高限价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若政府无法完全限制医生收取其他相关费用,则必会导致“以药养医”的形成;若政府试图控制相关费用的收取以降低医疗费用,则会使医生的努力水平偏离次优水平和患者的福利水平下降。委托理论是建立在非对称信息博弈论的基础上的。政府、医保、医院、药企和患者是“以药养医”问题的五个市场主体。我们可以按照“政府—医院”“医院—药企”“医院—医生”和“医生—患者”四对关系,利用委托理论,研究在不同的政策假设下各主体的行为方式。例如,建立多部门监督模型和激励模型分析政府和医院的委托关系,从而研究监管重叠、药品加成率高问题;建立过度用药模型分析医院和患者之间的委托关系,从而研究医院过度用药、医疗费用上涨以及医疗资源向高等级医院集中、基层医院效率低下、药品产销市场中的委托关系。具体分析角度如下:

(一)政府与医院

政府将保障全民健康的职责委托给医院,医疗卫生事业支出由政府承担。政府可以选择直接办医院或是通过签订契约购买私营医院的医疗服务。二者都是委托关系,政府委托公立或私立医院为人。

(二)医院与药企

药企依靠提成和回扣激励医院使用自己的产品。药企提高药品的协议价,医院从药品销售中获得合法加成并通过多开新药贵药来谋利,医院购买药品的协议价越高,医院获得的加成就越多,形成了医院和药企间双赢的合谋关系。

(三)医院与医生

80年代以后,医院与医生之间的契约关系转变为分成合约,医院将多项任务委托给医生,但不同任务的激励程度不同,其中开处方售药的激励最大。这导致开大处方和大肆收取药企回扣对医生的激励作用最大,加剧了“以药养医”。

(四)医生和患者

首先,患者委托医生治疗疾病,患者与医生存在委托关系。如前所述,这个委托关系中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患者不具有充分的知识储备,而医生存在着道德风险问题。其次,医疗资源供不应求,按规定患者需要排队以获取医疗服务,这激励了患者贿赂医生以得到快速优质医疗服务。另外,医生与患者合谋以骗取医保资金的现象也频繁发生。

五、“以药养医”问题的解决措施

学术界对“以药养医”问题提出了各种解决措施。萧庆伦(1988)认为,应改革医师服务支付制度,在医师投入、训练的机会成本和执业成本三项投入要素的基础上制定支付标准。余晖(2004)认为应推动医疗保险市场发展,让保险公司作为患者的人去与药企谈判,从而制定药价。许多文献都对政府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补偿方式进行了研究,发现后付制的补偿方式鼓励了高质量医疗服务,但却抑制了医院高效率地使用资源;而预付制则刚好相反。针对“以药养医”的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可行的解决办法:

(一)改革医院补偿机制

为了保证社会福利性和公立医院公益性,政府须加大对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助力度,同时严格控制公立医院的数量和规模以确保其建设标准、规模效益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补助机制应与医院业务量、服务质量和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挂钩,以促进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逐步提高基本医疗技术服务收费标准,让价格合理地体现医务人员的知识价值,从而激励医务人员提高服务水平,而非追求药品的销售和设备的使用;适度降低医疗设备检查项目的收费标准,减少医务人员对患者产生的“诱导需求”。

(二)落实医药分离,加强药品监管

医疗机构不开设药房、不出售药物,患者凭医生所开处方到药店配药,建立并完善法规防止医院和药店采取勾结行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与药品销售的利益关系彻底分离,真正做到医药分家。只有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控制药价才能使患者真正获益,因此加强药品的质量监督是重中之重。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对医药市场的整顿管理,严格把控新药审批关,规范药品生产成本核算等。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药品定价方式,对高价和低价药品实行差别率控制,消除通过开贵药新药谋利对医院和医生产生的激励作用,从而改变不合理开处方行为。

(三)改革药品流通体制

流通成本主要是物流运作成本和营销渠道成本,流通环节越多,流通成本越高,产品售价就越高。因此必须控制药品流通环节中的成本加成。比如,福建省三明市政府实施两票制:药品从生产企业到医院过程中只允许开两次增值税发票———生产企业到配送企业,配送企业到医院,有效避免了因流通环节过多而产生的药价虚高现象。建立覆盖广、供货快、品种全的药品批发体系,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鼓励连锁药店经营,加强药品市场竞争。

(四)改变医生绩效评价指标

在保证医生诊治的积极性和效果的前提下,改革医生收入分配体制,改变业绩评价指标,形成正确的激励机制。提高各等级医生的工资标准,并由财政全额负担。医生的收入与各项考核指标是否达标或超标挂钩,奖金和门诊量挂钩,激励医生主动提高服务态度和业务质量。

(五)普及医药知识

篇8

【关键词】 内科护理沟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243-01

内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每天面对的患者比其它科室多,出现的问题也相对较多,其中主要问题常出现在内科护理的沟通方面。内科的护理有很多种,可根据病因分为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肾脏系统、血液系统等疾病的常规性护理,所以要根据不同患者的病因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由于内科护理的复杂性,以及面对的患者数量大,经常出现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不满意的情况,患者埋怨护理人员经验欠缺、态度不好等;这样不仅打击护理人员对工作的信心,还会影响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良好的护士和患者之间的关系,护士应主动采取一些方式跟患者之间建立好这种护患关系。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护士和患者之间的纠纷,还有利于患者配合护士的护理工作,进而加快病情恢复的速度。本文通过对我院内科就诊患者调查分析,制定和实施了一些解决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内科护理沟通存在的问题调查

1.1调查对象及方法

1.1.1调查对象以某医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期间发生的26例内科护理投理投诉为研究对象。患者及其家属是投诉者,主要有三大投诉途径及起数:①7起院长热线,占26.9%;②13起口头投诉,5%%;③6起满意度调查,占23.1%。

1.1.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主要是向科室内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平时患者及其家属投诉主要内容的原因。主要调查内容为: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专业与否、是否有着端正的工作态度,等等。

1.2结果分析本次调查一共发放了11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7份,有效率为97.27%。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发现了问题的原因之所在,如下表1所示:

表1 内科护理沟通问题原因的调查分析(2010.02―――2012.2)

通过上表1可以发现,导致内科护理沟通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护理人员业务不精、医疗费用太高、差错事件频繁发生、服务态度十分恶劣、患者家属自身的投诉这样几点。在表1中的数据可以发现,患者及其家属投诉的热点问题为医疗费用高,值得医院对这一点引起高度关注,采取透明化收费措施,才能够将这一问题逐步解决。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有效解决了本科室护理沟通过程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拿出了问题解决的相应措施,效果良好。内科护理的满意度从原来的87.8%提升到99.7%。

2.1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的策略在调查分析中,由于

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原因造成的沟通问题尤为突出。所占比例高达34.O%。个别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恶劣。所以解决内科护理沟通问题的首要途径就是努力提高内科护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护理人员在工作和学习的同时,应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做到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剖析和换位思考。内科护理人员不仅要磨练自己坚强的意志,也要锻炼对于挫折与困难的承受能力。加大智力投资,开展护理科研。强化内科护理人员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摹本专业技能的培训,使之能够熟练掌握内科相关疾病的护理知识,并能够预判内科危重症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加强护理人员基本功和熟练各项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遵守各项技术操作规程,防止出现差错事故。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提高患者满意度,保证护理服务的高质量。切实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从而提高医院科室的核心竞争力,并根治内科护理沟通问题的发生。

2.2公开收费标准,消除护理纠纷的策略在调查分析中,由于医疗费用引起的沟通问题所占比例较大。及时准确的费用信息对患者及其家属亦十分重要。护理人员是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患者人院时护理人员应向病人说明费用大概,让患者及其家属明确收费标准。贵重药物应用前应事先向家属说明情况,并征求意见。当患者或家属对费用标准有疑问时,应耐心明确的解释清楚,维护患者及其家属的权益。

2.3对患者家属原因采取的策略随着患者及其家属的

法律意识提高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对治疗中出现的问题和情况不理解时,具有很强的求真欲望。但是往往由于缺乏专业的医疗知识,当治疗结果与预期结果有差异时,很容易对医疗技术和护理人员产生怀疑和指责。并且,各种临床新技术、新药品、新仪器的使用虽然会有良好的救治效果,往往也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易造成患者及其家属心态失衡带来护理沟通问题。针对此种情况,内科护理人员要做到换位思考、体谅患者家属的心情,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耐心讲解。

3 讨论

由于内科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频繁的交流和沟通,很容易与患者之间产生紧张的护患关系,这样不仅影响医院的声誉,还会影响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通过上述的调查结果,明确了内科护理沟通中出现的问题原因,并为问题的原因作出了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作为医院内科的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守岗位纪律,并且注重自身护理素质的培养,增强法律自我保护意识,严格按照医院规定进行护理记录,做好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熟知并解释医院的收费标准,力求所有患者满意通过具体实施提出的解决内科护理沟通问题的相关对策,可以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而减少患者及其家属不满意的事情发生。

综上所述,为解决内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医院和护理人员要做出共同的努力。医院要不断完善各项标准的内容,保证标准的公平性、合理性;护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的护理素质,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注重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和法律意识的学习,并设身处地的为患者及家属考虑,力求没有护理沟通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篇9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我国在各项事业中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和进步。其中,在这期间,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而且各种不同的高新技术正在不断地融入到检验医学工作之中。检验医学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由于各种先进医疗技术的融入其中,已经得到广泛地应用,尤其是近年来检验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但在这一技术的运用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制约了我国检验医学的发展,本文主要是论述了目前我国检验医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及对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在结论中提出加强检验医学的发展的几点重要意义。

【关键词】检验医学;临床;临床试验室;问题;对策

1 我国检验医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检验医学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检验医学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部分检验人员素质不高,影响了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在我国检验医学中,出现了部分不负责任,对检验工作不重视的工作者,他们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不能适应医学技术发展的快步伐,在检验过程中,无法真正的运用所需要的医学专业知识对病原体等进行准确的检验,从而无法为临床医师提供有效的检验数据,耽误了患者的诊断;除此之外,部分检验人员职业素质低下,对工作不认真负责,在检验的过程中投机取巧,简化检验程序,不能提供精确的检验结果,也会给患者的治疗带去很大的负面影响。

1.2 检验医学缺乏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因素,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具备自己特有的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我国检验医学至今仍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是将各种医学只是杂糅在一起,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很多障碍,我国医学的发展主要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对理论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的医学技术的发展速度。

1.3 各种小实验室缺乏有效的管理,易引起医疗纠纷:目前在我国各大医院中,都设有主要的几大检验科,主要负责相应的检验工作,但在很多医院中,除几个主要的检验科之外,很多科室自己又会另设其它的小实验室,成为了第二检验室,各种临床小实验室无规则的杂乱分布,缺乏有效的管理,在实际操作中,不仅使正常的检验工作受到干扰,而且还会引起一些医疗纠纷,阻碍了检验医学的发展步伐。

1.4 实验操作缺乏规范性,检验结果受到影响:在目前的检验医学发展过程中,由于实验操作不到位,严重影响了检验质量。检验医学同其他医学分支不同,它最重要的就是要进行规范的精确的实验操作,检验出精确的数据,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检验数据,由此来判断出患者的病因及诊断方式,但由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规范化管理措施和条例,使检验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为检验出现的差错而导致的医疗事故是目前我国医疗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医学的健康发展。

2 解决检验医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几点措施

通过上述对检验医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笔者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主要有下述几点措施:

2.1 着重加强检验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各级医疗部门可以通过考试选拔以及实际操作两方面相结合,选拔出一批专业技术过硬,职业道德高的检验人员,保证检验工作的质量,选拔出的检验工作者必须具有相应的医学检验资格,必须要热衷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任劳任怨,认真负责。在实际工作中,还可以采取绩效工资,奖惩分明的措施,调动检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还应组织多种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职业技能。

2.2 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相关的医学工作者及医科大学的教授应该结合实际操作,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检验医学理论体系,明确论述各项检验所依据的理论来源,从而可以保证检验工作的科学性,缺乏理论来源的实践不能完全的适应现实的发展,只有与理论相结合的实践才能适应现实的发展。但这一任务的实现,需要各方面积极配合,积极努力,特别是资深的医学工作者在实践中所积累的各种医学实践,都可以通过有效的整理,制定出一套完整可行的理论体系。

2.3 制定相应的政策,规范各类小实验室的发展:相关的部门应制定出明确的政策,明确规定出医疗机构设立实验室所应具备的各种相关的资格和条件,严禁各种小实验室的设立,规范医疗机构的实验室,这样就可以减少一些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最主要的是通过规范实验室,可以节省很多不必要的检验时间,以最快的速度明确出患者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为患者的诊治赢得最佳的时间,保证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安全。

2.4 严格规范实验室操作,实行严格的惩罚制度:相关的政府部门必须制定一套严格的制度条例,规范实验室的操作程序,对在实验操作中出现重大失误的检验人员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这样可以从制度上对检验人员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让他们在实际的检验工程中有章可循,从思想上提高警惕,从而可以保证检验的质量和准确性,为临床医师提供最可靠的检验数据,从而从根本上推动我国检验医学的发展。

3 结论

通过以上阐述,可以得知加强检验医学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加强检验医学的发展,有利于充实整个医学的发展;

(2)加强检验医学的发展,可以探索和研究医学领域一些未知的方面,并能够很好地被运用于临床医学中,更好的为病者服务;

(3)加强检验医学的发展,体现了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也体现了现代医学与时俱进的特点。

综上所述,在我国目前的检验医学中确实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医学发展的瓶颈,但通过对问题的研究,我们也可以认识到检验医学中的不足,同时可以通过各种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笔者相信,通过各方面的积极努力,我们一定有能力完全解决这些问题,迎来我国检验医学发展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 宋敏.检验医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革建议[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1).

[2] 李飞,孙书美.我国检验医学的现状与未来[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6):4939

[3] 姜梅杰,魏绪廷.检验医学专业医师化的思考与对策[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7):475

篇10

一、总体目标

深入贯彻党的和四中全会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强化我局扶贫工作职责任务,实现扶贫主导产业有新发展,农民收入有新增加,农民就业创业能力有新提升,村容村貌基础设施有新改善,群众满意度有新提高,努力克服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确保在2020年同步实现小康。

二、基本情况

镇村共有村民110户,人口360人,耕地620亩。村党支部现有党员14人,其中:60岁以上的4名,50—60岁的3名,35—50岁的5名,35岁以下的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18户,38人,2019年已全部脱贫。

三、具体措施

广泛动员党员、干部、职工等力量,协调相关单位积极参与扶贫工作,综合采取社会救助、劳动就业等措施,确保实现精准扶贫,防止返贫。

(一)结对帮扶。充分发挥我局广大党员的力量参与扶贫工作。分解扶贫工作任务,细化结对帮扶工作措施,根据贫困户具体情况,制定一对一帮扶计划,确保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扶贫标准,防止返贫。

(二)产业扶持。针对村实际,结合当地资源,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发展途径,帮助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促进村级经济发展,解决当地劳动力,特别是贫困户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统筹解决村基础设施及基本公共服务等民生问题,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三)分类救助。开展生活救助,宣传社会救助政策,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则救,解决无劳动能力贫困户脱贫问题。开展医疗救助,积极宣传医疗救助政策,帮助贫困户申请临时救助,解决因病致贫问题。开展残疾人救助,宣传重度贫困残疾人救助政策协助申请相关救助,解决因残致贫问题。

(四)庭院整治。结合“五净一规范”,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集中整治贫困户家中脏乱等情况问题,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使贫困户室内环境清洁干净、庭院整洁有序。

(五)美化环境。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深入开展“绿美家园”活动,帮助村清除杂草、打扫卫生从而提升村的环境水平,为美丽乡村创建增添新的美颜景观。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领导,成立组织。成立民政局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办公室主任担任。要坚持抓好扶贫问题的研究、难点问题的协调,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推动精准扶贫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