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社会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4: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龄化社会的好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老龄化社会的好处

篇1

老有所为是20世纪80年代上半叶全国老龄委提出的,20多年的实践表明“老有所为”是一项应对老龄化挑战、利国利民的善举,它不仅深受我国老年人和全社会的欢迎和支持,而且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和重视。

一、老有所为有利于物质文明建设

我国“未富先老”的严峻挑战要求我们加速发展经济。提倡老有所为让一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参加经济活动,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有效措施。200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经济活动参与率为32.99%,这表明有4000多万“银发大军”在从事经济活动,继续为社会增创财富。如此众多受赡养的老年人去从事生产,不是正符合孔子“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则财恒足矣”的名言吗?

二、老有所为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

从文化传播的社会功能来说,老年人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继承者、发展者和传播者。2000年我国城市老年人口中参加过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占60.9%。全国到县一级的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已发展到70多万个,有600多万老年人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无私奉献。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国老教授协会和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兴办高校60多所,受聘教师80%以上是老科教人员。各省、市、自治区都办有业余学校,仅江苏省就有2500多所。全国200多万离退休教师中继续执教育人的占25%。中国社会科学院2800多名离退休人员已出版专著、译著、工具书1250余部,论文和研究报告1840余篇,合计197584万字,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贡献。

三、老有所为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篇2

中国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然而劳动力人口的不断减少引发了关于中国将“未富先老”的预测。2012年,该国的劳动力人口几十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到本世纪中叶,将有三分之一的中国人超过60岁,决策者已被迫放宽了计划生育政策。不久前,中国政府宣布,它将正式取消每个家庭只能生一个孩子的独生子女政策。尽管被描述为“历史性事件”,但人口专家王锋(音)说,它可能来得太晚了。“它不会对老龄化社会的问题产生任何影响,但它会改变许多年轻家庭的特征。”

2013年生育政策放宽后,有资格的人当中只有7%的人申请“二孩”,因为养孩子的成本不断增加。在上海,生育率降至每对夫妇只生育0.7个孩子,不到平均水平的一半,是2.1的人口替换率的三分之一。预计中国人口将在2025年达到14.1亿的峰值,随后会在2050年下降至13亿,不过人口专家张聚伟(音)认为,劳动力人口直到2030年前依然是“大致稳定”的,可维持“至少10年的中速发展”。

与此同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了通过加强对家庭的支持和福利设施在今后50年使日本人口保持在1亿以上的目标。安倍就此问题召集了一个顾问小组,他说,按目前的出生率,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可能会面临50年内人口从1.27亿降至8000万,100年内降至4000万的情况。尽管有人曾呼吁“移民革命”,但几乎没有任何关于向新移民开放门户的讨论。2014年,日本收到创纪录的5000份难民申请,但仅接受了11人。

邻近的韩国也面临着人口危机,它是全球出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根据韩国政府2014年的一份研究报告,如果出生率保持在每名妇女1.19个孩子,该国到2750年将会灭绝,如果没有与朝鲜统一或者没有大量移民流入的话。据韩国经济研究所称,为防止衰退,到2060年前该国可能需要多达1500万移民,2014年韩国接受了总共170万移民。

篇3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民间养老服务机构;养老保障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6亿,有60多个国家的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人口总数的10%,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行列。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百年预测》,2010年老年人口将达1.74亿,占总人口的12.8%;2020年进一步增至2.48亿,占17.2%,呈加速增长之势。并且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已达1619万,到2020年将进一步增至3067万。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不断变迁,我国家庭的类型、规模、结构等都发生了变化,“4—2—1”的家庭结构难以担当居家养老的重任。

作为补充力量的老年机构服务体系,为满足老年人的福利需求和为年轻人解决照顾老人的后顾之忧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社会福利社会化背景下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既弥补了国家和集体照顾的不足,也为社会上的热心人士搭建了一个回馈社会的平台,进一步造福老年人。然而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和政府扶持政策的不到位,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并非都是一帆风顺,多数民办养老机构处境艰难。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对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老年人不仅要求解决代养问题、医疗问题,同时还要求解决护理照料问题,对社会提出的特殊服务要求更加迫切。

一、民间养老服务机构现状及问题

(一)现状

据民政部统计:截止2005年底,全国城乡共有养老院、社会福利院、老年人乐园、养老公寓和老年护理院等养老服务机构39546所,床位数达到了149.7万张,其中农村的仅在农村的乡镇敬老院就有29681所,总床位89.5万张[1]。但我国的家庭结构转型也很快,核心家庭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节奏的同时,也对传统的养老方式提出了挑战,“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在今天已不适用,社会养老已成为必然,并且,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约有1400多万老年人有进入老年福利机构养老的意愿。所以,养老服务机构及其所能提供的床位远远不够。

另外,传统观念认为,养老院、敬老院等养老服务机构多是为那些无子女的孤寡老人或者子女不在时的空巢老人而设的。但是事实显示,我国这类老年人的收养比例也很低,甚至很多孤独老人,都因无人照看而导致死亡。国家民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老年人社会性收养覆盖率只有78%,农村五保户由集体供养的占64%,敬老院供养的有13.6%,还有114万人即五分之一的五保户得不到供养,城镇的孤寡残幼约150万人,他们大部分靠低保救助,仅有13%左右由福利机构供养[2]。

这些现实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矛盾,一方面,养老服务机构的利用率不高,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住院老人达到5%—7%的社会供养比例,同时机构总量却没能满足社会需要。

(二)问题

造成以上矛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机构自身问题。第一,养老服务机构本身属于微利行业,投资大、回报周期长造成很少有企业和个人愿意投资,而且在我国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属于新兴事物,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第二,机构拥有者对社会福利、福利市场的认识水平参差不齐,国内有部分机构是由下岗失业人员兴办的,这与国外通常由社会热心人士承担民间慈善事业情况不同,动机和发展方向上的差别容易将举办人的社会公益精神置于危险境地;第三,满足老年人不同需求和偏好的灵活服务形式供给缺乏,尤以就近方便的、以居家养老为依托的社区养老服务严重匮乏,作为养老服务机构支柱的专业工作人员太少,截止2005年底,全国取得养老护理员资格的专业工作人员不足2万人,相比较1400万需要照料的老年人来说,这个数字相去甚远,并且志愿者随意性大,且绝大部分缺乏护理老年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志愿者在这些服务机构一般打扫卫生或者跟健康的老人聊天、娱乐,真正日常生活难以自理,需要帮助的老人需要的还是专业的工作人员。

2、社会观念原因。传统的养老观念仍旧为多数人信守,很多老人无法接受进养老院、敬老院等养老服务机构养老。随着“4—2—1” 家庭结构的到来,养老功能慢慢外移,社会养老已成为一种趋势,传统的养老方式和养老观念也应当同步向社会养老转变,但是,现在中国很多老人甚至年轻人观念上还没有转变过来,不能接受进

养老机构养老的行为。尤其是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生活水平较低的老人,仍旧持有“养儿防老”的想法。他们认为进养老机构养老的老人是那些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自己有儿有女的,自然应该有子女们负责自己的晚年生活。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在农村,认为将自己的父母送进养老院是不孝顺的表现,这种行为在外人眼里可能与虐待老人的性质无异。还有一些老人,不相信养老机构里的服务质量,即使花了钱,也认为无亲无故的人不可能尽心尽力地照顾自己,因此,即便是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多数还是选择了自己独自待在家里,坚决不去社会上的养老服务机构。

3、相关法规政策支持度不足和政府培育不到位。1999年12月民政部颁布和施行的《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第19至21条指出民办养老机构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应当是分离的。2004年由财政部通过并且于2005年施行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规定,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这些法律不仅限制了举办者对民间养老服务机构的所有权,而且对这些机构的责任和义务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却很少论及其应有的权利;即是说举办者既不能从组织运行活动中受益,也不能在组织解体时分得财产,一旦民办非企业单位出现了某些问题,这些举办者往往还要承担无限连带民事责任。现在我国政府扶持、税收优惠、社会捐助等外部因素对民办养老机构所起的作用还相当有限,个人出资、自我经营仍然是民间养老服务机构资金的主要来源。这样一来,私人力量推动下的民间养老机构的举办者为了逐利,有时营利性目的会不符合社会公益的精神,从而民间养老服务机构很多时候会徘徊在营利与公益的性质之间。政府几乎不给予直接资助,间接资助刚刚进入起步阶段,除免税之外的优惠政策难以落实到位。养老服务机构在实际用途上类似于一个大家庭,住院老人及机构工作人员的生活需要很多社会资源,早在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第19号文件就明确规定了社会福利机构的水电和通信费要给予优惠,但有关部门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经常借口认识上的差异和工作中的互相推诿,导致政策没有落到实处,这笔开支虽然绝对数额并不大,但相对于整个机构运行的费用也不可小视。

二、发挥民间养老服务机构养老保障功能的意义

随着社会和家庭结构转型的加快,庞大的老年人群体施加给社会的压力已经超出了家庭养老的可承受范围,因此,机构养老也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潮流。促进老年群体与其它群体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老年养老服务业,建设一个完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障体制的同时,还可拉动经济全面增长,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鉴于养老机构在分担年轻人压力和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从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政府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帮助等方面研究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最终点落脚于提高住院老人的福利服务水平,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意义明显。(一)可以有效地为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之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利于提高住院老人享受的福利水平,保证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二)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法规提供参考建议。

三、发挥民间养老服务机构养老保障功能的对策

随着家庭养老功能逐步转向社会后,人们对社会上各种层次的养老服务机构质和量的需求都会迅速增加。但现实是,无论是在人们的心理上,还是社会设施的设置和社会资本、社会网络的构件上都还没有为此做好准备。目前,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较为薄弱,现有的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上大规模的养老保障需要。

针对以上的困难,为了促进民间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发挥它们的养老保障作用,我们应积极采取以下的应对措施:

(一)大力培养职业工作者,稳固志愿者队伍。发展老年服务业应该首先吸纳更多的专业人士走进来。目前,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考试已经施行3年,方便了高效专业社会工作者和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到福利服务机构工作,国家还通过多种形式为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提高职业培训。我国志愿者队伍庞大,但考虑其随意性大,可以通过与高校相关专业建立合作关系,教学实习的方式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技能,对长期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志愿者设置一些荣誉激励。

(二)政府积极制定民间养老机构的激励优惠政策并落到实处。作为社会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政府应该责无旁贷地担当起社会化养老的主要责任,通过一些列的优惠政策,如土地划拨、资金支持、配套指标建设等,鼓励企业、组织和个人投资养老机构,鼓励民间养老机构的发展。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合理制定民办养老机构资金补助政策。根据地区实际情况,按机构住院老人数量,对养老机构设施建设、实际收住老人的运营成

本给予这些机构定量的资助。

(三)转变社会养老观念。发挥媒体以及一些文化程度较高水平人士的作用,向尚未转变养老观念的人介绍民间养老服务机构在提供养老保障功能方面的作用。国家和政府利用自身渠道,普及养老机构养老保障功能的优势,打消人们对进养老院的猜忌和有色眼光。养老机构作为养老服务的提供者,应该以身作则,用优良的服务向老年人及年轻人展示进养老院也可以安享晚年,并且借助机构内老年人聚居的优势,宣传老年同龄人在一起生活的好处。

(四)政府对民间养老机构合理定位。民间养老服务机构在社会作用上是公益服务的提供单位,但在资源投入上却是私人投资,在社会福利社会化背景下,民间养老机构也在经历着市场化运作,也就同企业一样面临着市场风险,为此,政府应该对机构举办者设置一些优惠政策,对养老机构的正社会外部效应做出相应的补偿。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z].2006.

[2]朱庆芳.我国老龄化社会的特点、问题和对策[eb/ol].中国社会学网,2007,(10).

[3]张登国.我国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困境与对策[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

篇4

关键词:老龄化 家庭办公 空间

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指出:“中国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在2014年将达2亿,在2026年将达到3亿,在2037年将超过4亿,在2051年达到老年人口最大值,之后维持到3亿-4亿的水平”。随着老龄化进程的深化,老年人口的增加会直接导致从事劳动力生产的人口减少,劳动力比例下降,从而导致经济增长、增幅的下降。十年以后,老年人口比重会更大,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会更加严峻。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与此同时人类已经进入不出门可以知天下事的信息时代,一条网络、一台电脑、一张桌子就可以在家办公,应运而生就是家庭办公模式。老年人口有更多的人际关系,有更多的工作经验,我们要让其优势得到更充分发挥,就必须建立起一种新的劳动工作机制,这并不是出于生活来源的考虑,而是让有条件有愿望的老年人有参加经济和社会工作的机会。我们要抓好老有所养的同时,更要抓好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年人可以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完成自己的工作,不必受枯燥的上下班约束,也免去了上下班的辛劳,探究适合老年人这种居住和工作的家庭模式在我国这个未富先老的背景下尤为重要。

家庭办公指个人的弹性工作形态和企业的灵活快捷运转行为相结合的一种办公模式,是员工在自己家办公,采用灵活的工作时间,不限制工作地点的一种生产模式。家庭办公住居从功能上来说,不仅仅满足居住的要求,还要满足办公的要求,并实现了居住、工作、游息等方面的交融,不再被普遍意义上的功能分区硬性划分,使空间更加灵活,让人们有了在一起交流的空间和时间。本文主要研究老年人在这种家庭办公模式下的适应性。

老年家庭办公工作时空的适应性。老年人家庭办公最大的好处在于获得了相对自由的支配时间,可以享受时空的自由。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活动范围会越来越小,已经不适应那种大城市长距离的工业办公模式,老年家庭办公模式缩短了单位和家庭的距离,为老年人的办公成为一种可能。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以后与同事和朋友失去联系联系,缩小了社会活动范围变化,也让老年人产生孤独感,因此也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而老年家庭办公使老年人由工作到休闲有一个过渡,使老年人适应新的生活的同时也为社会做出贡献。在工作的同时增强了与人的交往,让彼此间相互熟悉的人相互安慰和感情交流。实现老年人与社会保持同步发展的愿望,防止知识老化和汲取心智滋养的自保感。达到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老年人家庭办公是节能的。住宅的使用集中在晚间,写字楼的使用集中在白天,老年人家庭办公住居可以24小时使用。提高了建筑的使用率,从而实现节能。老年人家庭办公可以减少在交通上的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缓解了城市交通的压力,并且减少因处理人际关系而浪费的精力,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自由地安排时间,使办公更加轻松更具个性化。因此家庭办公模式是适合老年人的生活方式的。

老年人家庭办公有助于改善老人的生活环境。因为老年人家庭办公的工作特点,老年人在选择理想的住居的时侯就不需要考虑工作单位的远近了,从而更注重住居周围的生活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远离喧哗的城市中心,选择环境优美,房价低廉,公共设施完善的居住小区。因此老年人家庭办公客观上有助于城市人口的分散,有助于在工业时代被冷落地区的重新复兴。

老年人家庭办公有助于居住区活力的回归。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人也被异化,人情冷漠,人们天天早上上班,白天一天居住区没人,晚上回来拖着疲惫的身体也只愿呆在自己的小窝里,使整个居住区失去活力,邻居老死不相往来。居住区需要这种人性的回归,老年人家庭办公为这种人性的回归创造了条件。在家庭办公模式的影响下,将会出现一些家庭办公居住区,在这些居住区里,老年人除了工作的时候,他们可以在社区里聊天、下棋、散步,进行感情的交流,小孩可以在花园里游戏。并很有可能成为一种主流生活方式。整天活动在这个居住区,从而使居住区恢复活力。

老年人家庭办公可以使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我国现在已经面临着老龄化这个严峻的问题,我们对小孩照顾有余而,对老年人照顾不周全,老年家庭办公应设有老年人活动中心,尽量让老年人多和孩子接触,让他们老有所乐。我们应该改变一般的尊老、养老的思维,充分认识到老年人在社会发展中能够起到的重要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有机会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其智慧和力量。老年人家庭办公既可以完成老年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又可以满足精神的需求,老有所为才是真正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对策,家庭办公对时间的模糊性,工作的方式的可变性可以满足不同老人的要求。根据老年人的需要对于不同情况的人采用不同的方式,这才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应有的态度。

结语:老年人家庭办公模式的产生是社会、经济、信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所带来的生活、工作的空间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自身价值,满足老年人追求个性、自由的心理需求,完成老年人的自我实现。对于我们建筑师来说,就是要不断的完善自我,实现人们多样性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5

中国是一个注重传统文化的国度,五千年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尊老敬老尤为受到重视,并崇尚反哺式的传承模式。传统文化也对中国的养老消费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在中国的养老问题上,家庭式的养老模式占主要地位。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建立于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养老模式面临严峻挑战,这对社会养老机制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

传统文化;养老;机制

1.中国老年人口现状

1.1 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加快

据统计,2012年,我国总人口增长到14亿人,在这一数据中,劳动年龄即1564岁人口占全部人口的74%,相比较2011年,比重下降了0.3%;但老年人口(65岁以上)数量占当年全部人口的9.5%,比重提升了0.3%。这些数据表明:一方面我国人口总量不断增长,且增幅较大;另一方面,在这一增长过程中,老年化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1.2 老年人口区域分布发生转移

我国老龄化人口区域分布不均衡,从地区分布来看,中东部发达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形势相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人口老龄化趋势较为严重。从时间走势来看,人口老龄化严峻的现状正逐渐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扩散。老年化现象严峻的地区不断增多,这一方面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愈发严峻,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人口老龄化呈现转移趋势。

由此可以发现我国养老消费将不断增加,占总体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另一方面,养老消费又受到受各方面的影响,发展并不成熟,其中传统文化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2.传统文化对养老消费的影响

2.1 孝文化对养老消费的影响

“孝”源于人类对父母生养的感恩意识,生命创造和养护的客观事实产生了自然的人性意识。因此“孝”实际上就是一种侍奉父母,赡养父母的行为。子女出于“尽孝”,在选择老人的养老方式中,往往倾向于选择家庭式养老。家庭养老模式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形成和完善的一种以家庭的存在为必要条件的养老模式,这种模式在中国农村地区更为普遍。家庭养老的内容主要三个方面:经济上的给予、生活上的照料和情感上的沟通三个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另一方面家庭养老消费不可避免的带有局限性。首先子女缺乏专业技能和知识。不能满足半自理和不能自理老人的护理需求。其次,社会竞争压力大,子女一方面背负着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另一方面又要照顾老人,这对很多工作压力大的年轻人来说是无法做到的,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父母,这很容易造成老年人精神上的空虚。最后,家庭养老消费阻碍了其他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这阻碍了养老服务业的扩大和发展。

2.2 尊老崇老对养老消费的影响

尊老崇老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子女们对父母要“唯命是从”,要以老为贵,以老为尊。崇老文化对养老消费的影响主要有:

(1)尊老祟老文化规定了养老的内容。首先,《孝经》中就有规定,“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尚全,然后能事亲”。其次,强调了养老的目标,即通过人们行为的规范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因此可以说,中国家庭养老的特征即注重物质赡养更注重精神赡养所体现的观念。因此养老消费也必须体现这种规范性。

(2)尊老祟老文化对养老具有监督作用。家庭养老主要通过家庭和社会关系来实现的。如社会的舆论压力和相关政策等。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子女在父母的养老支出方面起到了监督和约束作用。

2.3 “面子”对养老消费的影响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中,自我实现的需求位于最顶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追求自我价值的提高,这使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形成攀比心理。在养老消费过程中,子女会因为同事或其他朋友亲戚在对父母的养老过程中实行家庭养老,因而顾忌面子,也采取家庭养老,完全不顾父母的想法与感受,或许父母更愿意到社会养老机构养老,因为这样可以和许多同龄人一起聊天,下棋,或者其他更多的活动,给生活增添更多乐趣。有些子女,为了“面子”,互相攀比,看谁的父母养老院的档次高,消费高,但这对父母无疑是有好处的,因为消费高,服务相对肯定会更好一点。

3.基于传统文化的养老消费创新

3.1 创新居家养老消费方式

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根据各地风俗和传统,推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以家庭养老为主体,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供养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把家庭、社区和机构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专业服务向社区和家庭延伸。

3.2 推行积分宝养老消费模式

积分宝消费养老是一种将社会消费与养老消费融合在一起,以此来解决养老问题的全新养老消费模式。积分宝养老消费提倡“一生消费,一生养老”的理念,倡导从日常消费中为养老做准备,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为养老积分,这不仅有利于发展消费养老事业,还在不增加国家、社会和个人负担的基础上不仅提升了社会保障,从而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3 建立养生文化村

三四个村子构建一个养生文化村,村内设立多种多样的养生休闲活动,政府可以在建立养生文化村的过程中利用财政拨款或者将其作为公共业务进行投资,以减轻子女和老人的经济压力,将养生文化村的养老消费控制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或者采取同样的消费标准,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养老消费。

4.结论

国家高度重视养老问题,党的十七大还明确提出要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因此在创新养老体系过程中必须以传统孝道作为现代养老的重要的内涵,发扬以人为本的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对父母之恩的回报化作自身生命之外形态的延续,这样才能够在理解传统孝道的基础上,自觉践行孝道,实现现代养老问题中对老年人的乐养与敬养。

参考文献:

[1]王如鹏.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

篇6

 

关键词: 老年人;老龄化社会;养老方式

老龄化问题现在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而当今老年人最关心的也是如何选择恰到好处的养老方式。通过从人口结构,经济水平,文化背景等各个方面比较我国与新加坡养老方式的区别,探寻影响和局限养老现状的种种因素,借鉴新加坡解决养老问题的成功经验,浅谈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方向和办法。

作为东南亚最发达、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小国寡民”的新加坡积极推行政府、社区、家庭与个人相对合的养老方式。他们认为,家庭是老年人的支柱,直接照料老年人;政府、志愿者和社区福利机构则作为正式的照料网络,承担着辅助照料的责任。目前,我国的养老方式主要有三种: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

1 老年人口结构的区别

新加坡是马来半岛南端的一个小国,大约有400万人口,其中77%是华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20%。

2008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4亿,是世界上唯一一个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200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1%,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大概到2045年左右,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到30%。更不容乐观的是我国8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 300万,约占老年总人口的9.7%,且近年来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以年均约4.7%的速度增长,明显快于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

2 养老政策的区别与效果

新加坡的公积金制主要是完全积累制,是通过强制储蓄的手段来实行对职工本人的自我保障制度,自存自用,多存多用,完全是自己领取自己储蓄的那部分基金,没有社会统筹和互济功能[1]。这种资金筹集的方法一方面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同时也强化了雇主与雇员之间的责任与相互协作关系;另一方面,强制储蓄型的基金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控制高消费。然而,这种缺乏互济性和灵活性的养老保障方式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之处。新加坡政府采取积极措施,从本国国情出发,先后设立了最低存款计划和家属保障保险计划。从1987年1月开始实施了最低存款计划,规定公积金会员年满55岁时可提取公积金,但必须保留3万新币的最低存款,以保证其晚年生活。1980年5月开始实行家属保障保险计划,规定如果公积金会员在55岁前不幸死亡或终生残疾,该计划将提供3万新币的保险金以帮助会员家属渡过最初几年可能困难的生活,这种社会保险制度是对公积金制度的自我保障制度的补充和完善。

另外,新加坡还设定了一些养老的优惠政策:一是在购买房屋上兼顾养老的优惠政策;二是“倒按揭”(以房养老)模式[2]。即:60岁以上的老年人把房子抵押给有政府背景的公益性机构,由公益性机构一次性或分期支付养老金,老人去世时产权由这个机构处分,“剩余价值”(房价减去已支付的养老金总额)交给其继承人。对于无暇照顾在家的老年人和孩子,新加坡成立了相应的机构-“三合一家庭中心”,这个照顾中心将托老所和托儿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即照顾了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又兼顾到乐龄人士。有些家庭可能是每天由年轻的夫妇将老人和幼儿一起送到这里。老少集中管理,即顺应了社会的发展需要、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又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增进了人际交往与沟通,防止了“代沟”的出现。

1996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正式出台,是时代的产物,对落实、巩固家庭养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且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在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改革之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1997年7月了《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对全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基本制度形态、养老费的征集标准等做出统一的规定,至此在城镇居民中已经初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退休年龄适当延长,缓解人口老年化的压力。2006年,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在全国所有涉农的县(市、区)实现全部建制;2008年,全国所有县(市、区)基本都建立了城市医疗救助制度[3]。

3 老年人经济来源的区别

新加坡于1995年建立了中央公积金,它是一项全面性的社会保障储蓄计划,为所有工作人士在退休后带来经济保障[4]。任何一位60岁以上的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如果无法养活自己,可通过法律申请赡养费。社会发展部负责老年人的社区服务,家庭照料和住房的组织和协调,对愿意与退休父母一起居住的子女给予优惠。

我国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在全国60岁以上未在业人口中,家庭成员供养是第一位的,占65.40%;其次是退休金,占29.27%;依靠基本生活费补贴的很少,占2.38%[5]。

4 养老文化的异同

新加坡把老年人称为乐龄人士,同时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培养全民的家庭观念,在舆论导向上不遗余力地在向人民灌输儒家思想,宣传孝道,号召全社会关爱、孝敬老年人。每年的农历新年,新加坡都要开展敬老活动,在全社会树立尊重老人、关爱老人的风尚。

在我国在几千年的中华文化传统中,养老文化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并逐渐成为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道德准则。进入21世纪,我国迎来了人口迅速老龄化的现实问题,面对汹涌而来的“银潮”的冲击,人的思想也在社会大变革的潜移默化中发生了转变,使得传统的养老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重人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显著特征之一。而伦理文化的核心之一便是“家庭孝敬”,尤其是对老人、对父母的尊敬。家庭是老年人的大本营、终身的依靠和归宿,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优秀道德传统之一是尊敬老人、孝敬父母。正是因为我国具有“孝亲”的优良传统,家庭照顾将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现代化的进程为老人的家庭照顾提供了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使家庭养老进入社会化网络。

5 养老观念及需求的区别

篇7

老有所养,如何养?

当人社部专家抛出“延迟退休”一说时,立即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弹,再一次让中国人感受到了巨大的养老危机。

家庭养老,不能承受之重

家庭养老一直是中国养老的主要方式。然而,独生子女政策造就的“四二一”式的家庭结构,注定了这种方式难以为继。

据《银发中国——中国养老政策的人口和经济分析》(以下简称《银发中国》)指出,中国绝大多数人依靠子女来赡养晚年,但是由于当前的独生子女政策,可以想象,随着老年人更长寿,独生子女们成人后可能要赡养他们的父母以及他们父母的父母。这意味着,“80后”赡养老人的负担在逐步加重。

据民政部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老年人口有1.62亿,占总人口的12.79%。并且,我国老龄化已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老年人口将年均增加800万人至900万人。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到2050年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届时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37亿,约占总人口30%以上,也就是说,三四个人中就有1位老人。

在一项调查中,99%的“80后”受访者都确定自己无法赡养自己的父母,其中,有一半以上的“80后”还需要父母进行资助。对此,许多家长表示并没有指望自己的孩子赡养自己,他们更加希望帮助子女的生活过得好一些。

独生子女在赡养父母上存在哪些困难?调查显示,74.1%的人表示生活工作压力大,照顾父母力不从心;68.4%的人表示要承担多位老人的养老负担;50.1%的人表示生活在两地,无法把父母接到身边照顾;42%的人表示社会保障、医疗保险不同城市无法互通;37.7%的人表示养老院等社会养老机构无法让人放心。

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催生了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姚远教授指出,在养老方面,当今社会急缺的资源就是照料资源,一个是日常生活照料,像家政服务一样帮老年人打扫卫生;其次是老年人生病短时间卧床时,身边需要有人全天候照料;第三是老年人心理、情感方面的精神需要,比如带老人出去走走,接触一下社会。

显然,中国老人抚养问题不能只依靠家庭,由家庭责任主体过渡到国家或社会责任主体是必然趋势。

社保基金也不保险?

中国正在享受“人口红利”,但“人口红利”背后潜藏的是不得不支付的“高利率”。养命钱不仅肩负着老有所养的任务,它能否增值还关乎中国经济的未来。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5个险种社保基金规模发展惊人。2001年累计结余为1639亿元,但到2009年底就近2万亿元(1.96万亿元),9年间增加了12倍,2002~2009年平均增长率高达41%。

社保基金规模快速扩大,令人喜忧参半。喜的是社保基金实力极大增强,彻底改变捉襟见肘的被动局面;忧的是投资收益率还不到2%,没有跑赢2.2%的CPI(2000~2008年),处于贬值状态,且规模越大,贬值风险越大。目前,社保五险基金的投资渠道只有存银行和买国债,不到2%的名义收益率既低于国外任何一个实行国债投资的收益率,也低于国外任何一个实行市场化的投资收益率,几乎是世界上收益率最低的。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之前公布的10年平均收益率为9.8%,企业年金2006~2009年平均收益率为10.5%。如果取上述二者中位数10%为基准收益率,剔除基本社保五险基金2%的名义收益率之后,1997年以来五险基金的利息损失高达6000亿元以上,相当于抵消了同期财政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所有补贴。

事实情况是,中国的养老金制度正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养老金缺口越来越大。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披露的研究结果,目前我国养老金缺口大约1.3万亿元人民币。另据2005年世界银行测算的中国养老缺口的报告,以目前的人口与养老模式推测,2001年到2075年,中国养老金缺口达9.15万亿元,这还未考虑货币购买力贬值因素。

巨大的养老金缺口亟待弥补。与此同时,以投资跑赢通胀比例作为标准,保证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不缩水,也是养老金面临的一个问题。否则,在货币环境极为宽松、通胀预期高悬的经济环境下,只能坐等贬值。

养老金困境说明,中国的社保制度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必须从制度层面予以彻底解决。否则,仅依靠投资问题是不可能从根本解决的。

“以房养老”取代“养儿防老”

何谓“以房养老”?专业人士指出,投保人将房屋产权作抵押,按月从保险公司领取现金直到身故,相当于保险公司通过分期付款(按月支付)的形式,收买投保人的房屋产权,类似于把住房抵押贷款反过来做,因此也称作“反向住房抵押贷款”(简称“倒按揭”)。

长期以来我国不健全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使国人形成并世代沿袭着“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只有寄托在儿女的身上,否则必将孤苦面对余生。而“以房养老”投保人既能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又能将房产提前变现用于养老。

篇8

2012年的秋天来了,这个秋天就像我国的经济。1978年到二十世纪末是我国经济的春天,2000年以后到2008年是我国经济的夏天,2009年属于秋老虎,2010年到现在我国经济进入了秋天。秋天有硕果累累,也有枯叶遍野,甚至还有阴冷的秋雨。

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总结30多年的改革开放,总是在享受着成绩和好处的同时,留出精力去指责失误和过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有时也是人力无法左右的,再好的理论和方法也要经受时间和实践的考验。有人说市场经济是最好的,但欧洲也总出事,还出大事;有人说计划经济最有效,我们计划了几十年,到1978年饭都快吃不上了。其实这些争论都是没有智慧的表现,小平同志的一个猫论一下子把问题给解决了,不过,发展中又出现了贫富差距问题,他注意到了,但退休了,后人怎么解决需要智慧和魄力。

经济的事情自然有许多专家,或者山寨专家操心,我最关心的其实还是我们中国人的未来。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礼义廉耻文章车载斗量,大的战争打了几百场,死了千万百姓(当然外国人也没闲着,有时候掐的比我们还厉害)。皇帝也是比较危险的职业,寿终正寝的不多,历代总结的经验教训那叫个多呀,重复的错误还继续犯,乱治更迭,改朝换代,成王败寇,循环往复,真不嫌累。中国人生存就靠命,命好的赶上盛世,平安一生。命差的赶上乱世,生死难保。所以中国人很认命(当然印度人比我们更认命,这个就不和他们比了),也特爱算命。中国人还特有事业心,每个人出生时,家长就把自己未尽的事业和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龙。中国人还特爱凑热闹,一个黄金周,几亿人出来溜达,高速公路上,洁白沙滩上留下了无数垃圾,黑乎乎到处是人头。中国人还比较麻木,一点都不敏感,在欧洲排队买奢侈品,受尽了白眼(据说最近受到的是比较复杂的眼神,里面有羡慕嫉妒恨等),自我感觉还那个好啊。

总而言之,中国人的问题和毛病很多,但最大的问题我认为是未来的迅速老龄化和我们越来越懒,未富先老和未富先懒的问题必将困扰我们。

篇9

关键词:城市养老模式;老龄化

家庭养老、社会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城市目前存在的三种基本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是传统的养老模式,养老院等机构社会养老是社会化的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新兴的、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有机结合的社会化养老模式,三种基本养老模式的优劣不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三种基本养老模式优劣变化及发展趋势也不同。

一、家庭养老模式

中国是崇信儒家文化的国家,长期以来形成了"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养儿防老、家长的主导地位、几代同堂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家庭养老家庭养老模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直到今天我国城市大多数老年人仍然延用这种模式养老。选择家庭养老的人们,他们生活在家庭中,感到"熟悉"和"自由",经济上也比较划算,从社会的角度考虑,家庭养老的社会硬件设施成本几乎为零。而且其最大好处是家庭养老能使老年人与家人尽享孝道和天伦之乐。

但家庭养老在新形势下的脆弱性显示出其历史的局限性。传统家庭养老不足之处在于,老年人一般难以在家庭中得到专业细致的照料护理、医疗保健及精神文化等服务;在"四二一结构"家庭成为城市社会主流以及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的背景下,社会人力成本与人们工作负担普遍加重,家庭成员与子女们不可能有足够精力照顾家中老人,家庭养老面临严峻的挑战,传统家庭养老模式越来越难以保持与发挥其社会功能与作用,城市家庭养老出现逐渐削弱和社会化变化的趋势。

不过虽然经受工业化及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多层面冲击,城市家庭养老功能只是弱化而不是消失,家庭仍然是老年人经济供养和精神慰藉的最重要来源,家庭养老方式仍然是我国城市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因此家庭养老不是可否坚持的问题,而是在坚持的基础上如何用社区社会化养老服务深入挖掘和丰富"家庭养老"时代内涵与功能,使城市家庭养老逐步向社区居家养老过渡,焕发更强生命力与作用的问题,

二、社会机构养老模式

社会机构养老的特征是集中养老,其优势在于服务专业化,即细致专业的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居住环境好,无障碍设计;休闲时间多,集体生活能排解孤独;减轻子女负担;满足老人独立生活的尊严感甚至再婚生活的需要。机构养老劣势在于, 社会养老需要老年人重新适应环境、重建人际关系,容易与他人(同住老人)发生冲突;生活成本高,额外支付基本生活设施租赁费用;缺少来自家人的精神慰籍。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家庭养老是一种适应较低生产力水平和落后生产方式的养老模式,而建立在社会养老保险、退休金制度、医疗保险等"现代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基础上的社会养老模式是适应现代工业社会发展要求的养老模式,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是社会发展及养老模式演进的必然趋势。

养老院、老年公寓式等社会养老模式虽然被认为是现代社会养老模式发展的方向。但从现阶段中国国情和发展趋势看,养老院、老年公寓等社会机构养老模式仍不可能成为目前中国城市养老的主要模式。目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第一,社会成本巨大。修建养老院、老年公寓等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包括居住、就餐、起居、活动等在内的硬件设施是必不可少的,必需进行巨额基建投资;而社会养老不仅要有投资巨大的硬件设施,而且还要有相应的专职养护人员队伍和配套的养老服务管理系统,专业化水平要求比较高,这些都将加大城市建设和社会资源的负担。第二,现有资源的浪费。老人原来都有自己的住所和完善的生活设施,老人进到养老院以后,这些都将闲置,而养老院要重新占用土地资源和水电资源,造成浪费。第三,养老院的收费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并非多数家庭能够承受得了,而且,越来越庞大的老年人口规模也是养老院难以容纳的。第四,最关键的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目前并不愿意去养老院。老人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相对陌生的地方,和原来并不熟知的人朝夕相处,这将增加他们的失落感。

三、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近几年来兴起的,其基本做法是:在城市各社区建立养老护理服务中心,由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专业养老护理员为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做饭、照料及护理等养老家政、医疗护理及心理咨询服务,以及社区日托、短期照料护理等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与社会机构养老的有机结合,兼有两者的长处又避免了两者的短处,是一种扬长避短的理想养老模式。其优越之处主要有:第一,社会成本低,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基建投资,社区现的有几间房屋略加改造即可设立养老护理服务中心。第二,原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老人居家养老,饮食起居的一切物品都可继续发挥作用,但通过社区养老服务一定程度上使老人家居住房变成了"家庭养老院"。第三,社区居家养老所需费用较低,服务内容及方式可自由灵活选择,适合城市社区绝大多数老年人。

我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还只是刚刚起步,各项服务职能还不十分完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设施不够完善,在硬件设施中不能满足于老年人的各种需求。第二,社区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低,服务内容过于简单现花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专职服务人员主要面向小区内的下岗、失业人员和40、50人员中招聘。这些人员虽然有较强的责任心,但针对老年人服务的专业化知识和技能比较缺乏,不能充分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服务需求。第三,资金有限,后续服务受到制约。政府部门为高龄、特困、低保等老人每月提供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解决了一部分老人的困难,但若要提供较为全面的居家养老服务,这些资金是远远不够的。第四,居家养老观念落后,服务力量薄弱。许多老年人及其子女对居家养老服务这个概念比较模糊,对这个贴合实际的新型养老模式还有待进一步认同和了解。一些部门对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观念落后,没有积极开展和鼓励相关企业加入到时居家养老服务的市场化运作中来。社区服务能力有限,服务力量薄弱,缺乏服务的多样性,没有专业的服务企业加入,难以有效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总之,社会居家养老能有效节约社会资源,减轻机构养老服务的压力,而且投资少、成本低、收费少、服务广、效益佳,是一种很受老年人欢迎、很有发展前途的城市养老模式。中外社会化养老的历史经验表明,社区居家养老是城市大多数老年人安度晚年的主要方式。政府挑头,集体努力,家庭保障,社会支援,相信有我们共同努力,中国的养老问题一定可以解决的圆满成功。

参考文献:

[1]张奇林、赵青.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发展探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篇10

[关键词]江西新农保;必要性可行性;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1)03-0062-0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为“新农保”。新农保是继取消农业税,实施农业直朴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建立新农保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决策。2009年开始在全国10%的县(市、区、旗)试点,江西作为欠发达地区有11个县区参与试点。

一、建立江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目前,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人口老龄化现象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大规模、普遍性的状况出现。中尉也是如此,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我国总人口132802万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0956万人,占总人口的83%,老年扶养比为11.3%,农村人口占54.32%。江西农村人口数占全省的58.64%,高于全国比例。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也明显高于城镇,江西已进入“老年型”地区的行列。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之所以是必要的,首先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需要。由于计划生育国策的长期实施、现代社会人口流动性增强等因素,家庭养老已无法解决老龄化社会的渚多困境。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压力,我国进行了一系列养老保险体制改革。新型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初步构建,但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还比较薄弱,与城镇居民普遍享受社会保障的情形不同,农村居民享有的社会保障是极有限的。在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之后,“老有所养”成了农民群众的企盼。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大多数。如果这部分人口的养老得不到保障,会给江两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其次,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统筹城乡发展。江西是一个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地区,因此,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第三,国家正在下大气力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国10%的县区从2009年开始试点,并要求到2020年前建立全覆盖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江西作为欠发达地区在推行新农保方面要闯出一条路子。第四,有利于完善农村稳定机制,构建和谐社会。随着农村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江西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打快,其速度超过了城镇,加上城镇化的推进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等因素,江西省实际的人口老龄化带来很多实际的问题,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资料观示,江西每年都有大约三分之一、500多万的农村劳动力输出到沿海发达地区,再加上农村土地保障功能的弱化,家族观念的淡化等原因导致农村养老问题十分严峻。因此,加快完善江西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已成为江西省加快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

另一方面,随着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目标的实施,经济一直保持着比较好的增长势头,江西省从2007年至2009年连续三年GDP实现13%以上增长,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达7589,2亿元,全年财政总收入达928.7亿元,比上年增艮13.7%,财政收入较快增长为大力实施新农保等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支持,江西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初具条件;加上近年束我国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农民的负担在减轻,收入在增加,农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2009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5075元,比上年增长8.0%,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5.6%,比上年下降3.8个百分点最低档次的个人缴费标准(100元/年)占2009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97%,这一比例也低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8%个人缴费比例,除农村特别困难家庭和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外,大多数农民能够承担;再次,随着江西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经济条件较好的村集体有能力对农村养老给予一定的补助。最后,随着江西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也积累了有关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丰富经验。因此,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具备可行性。

二、江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1.农民的参保意识差。长期以来,中国农村采取的是父母抚养子女、子女赡养父母,“反哺式”的养老方式。由于受封建思想和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家庭养老、土地养老、储蓄养老还是江西农村的主要养老形式,社会养老所占比重很小,覆盖的范围也很窄,大多数农民游离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之外,缺乏社会养老意识,对新农保认识不足。

2.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资金筹集困难。尽管江西近几年经济发展纵向比有很大的进步,但是横向比还是有差距。2009年,江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5075元,低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的平均水平,江西省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45.6%,而全国的比例为41.0%。从中可以看出,江西农民除去生活必需品以及教育医疗开支以外,可用的钱并不多。江西省还属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均财政收入在全国排名靠后,各地市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大多数村级集体经济较弱,村级集体没有实力对农民个人缴费给予补贴。

3.基金管理水平低,保值增值能力差。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但是,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践中,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加之机构设置不健全,便出现了很多漏洞,其中最严重的是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上的问题。过去,江西省的农村养老保险一直停留在县级统筹层次上,运营风险较大,大多数地方的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是由当地的民"政部门独立管理的,征缴、管理和使用三权集于一身,缺乏有效的监控、监督。有些地方运营出现了亏损,甚至流失严重。因而,如何对江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有效的管理,使其保值、增值,是当前政府特别应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4.保障水平低,会一定程度影响农民参保的积极性。新农保规定,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已年满60周岁的农民,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55元。基础养老金标准低于江西省农村低保的补助标准,加上现行的高物价水平,对农民基本生活水平的保障不够,将影响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5.缺乏强有力的法律约束,制度推进困难。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中存在的资金来源不规范、投保账户混乱以及挤占挪用养老保险基金等违规现象,无不与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养老保险法规有很大关系。这不仅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城镇社会养老保险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

三、推进江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建议

1.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这是推进江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的根本。影响农民缴费档次的主要因素有: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农村家庭收入结构、家庭收入增长的预期、农民年人均消费支出、农民消费支出倾向、家庭平均预期寿命、本地区的财政补贴、农村集体经济水平等等。一般来说,农民收入越高,其保障水平越商。在农民的收人中,用于各种生产、生活消费之外有较多的剩余的情况下,农民才有可能更多地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而随着农村经济发展,集体经济实力增强,才有财力对农民参加新农保进行补助。这充分表明,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具备一定的承担能力,才能缴纳更多的保费,以提高保险水平,保障老年的生活水平。

2.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养老保险意识。目前,各种商业保险宣传力度比较大,已经渗入到全省各地农村,部分农民认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保险差不多,甚至等同于增加农民负担,是政府为了政绩强迫命令式的投保。因此,要广泛运用各种媒介宣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宣传不留死角,不仅要对政策法规进行宣传,而且也要强调参保能使农民从中得到的好处,让农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惠,让他们能积极地投入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来。

3.确定适当的目标模式。江西是中部地区的一个欠发达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农民的承受能力也十分有限,因此,选择广覆盖、低保障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是符合江西实际情况的。根据江西经济发展的形势,应适时稳妥地调整新农保的基础养老金标准,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新农保统筹。

4.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建立灵活多样的资金筹集模式。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资金筹集坚持的原则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由于农民是一个收入不固定的群体,因此,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方式要求十分灵活,缴费金额也可分为几个档次,以适应不同收入层次农民需要。加大资金筹集力度,尝试以农村土地换保障。据统计,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达1.59万亿元,比上年水平翻了一番,占全部财政收入比例在25%左右。对广大农村,将县内政府土地收益按一定比例划出建立本级政府新农保基金,将大大解决新农保资金不足的问题,为提高新农保补贴水平创造条件。另外,当农民不愿耕种或没有耕种能力的时候,把土地承包经营权交给集体经济组织,在征求农民意愿的情况下将土地出让金变成农民的养老保险金。

5.拓宽基金投资渠道,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巨大的基金如果不能有效地保值增值,就不能保证养老金的充分给付,但根据现行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只能存入银行或购买国债,国家尚无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增值运营的保护性和优惠性政策。在保证基金的安全,购买国债的前提下,要适当地放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领域,比如允许有部分基金投资企业债券和股票。据国际劳工组织提供的资料,允许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国家,其保险基金的投资比例一般为:公司股票60%,公司债券17%,政府债券6%,短期贷款3%,抵押贷款11%,房地产投资3%。根据江西省的实际情况,建议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方向可适当调整: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的比例为60%左右,各类债券的比例10%左右,证券、股票投资20%左右,其他投资不超过10%。近年来,各地处于快速发展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政府的城司在资金缺乏时,往往会以高于银行利率向外借款,因此可以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将其作为部分养老金的增值渠道。各地的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特别是地方政府大量建设城市经济适用房、安置房、廉租房等,将少量的新农保基金投入房地产建设,可以以较少的风险获得较高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