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科研诚信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4: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院科研诚信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院科研诚信管理制度

篇1

【摘要】医师电子诚信档案是医院档案管理中的一个新兴产物,本文通过阐述医师电子诚信档案在应用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介绍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试点医院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 医院;电子档案管理;诚信档案

在医院建立医师电子诚信档案是加强医务人员诚信管理和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惠州市纪委、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局的督促指导下,积极探索电子监察系统的使用,是惠州市医院管理电子监察平台的试点医院,医师电子诚信档案是该平台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建立医师电子诚信档案的意义

(一)规范医务人员执业行为。医师电子诚信档案的建立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创新性措施,是规范医务人员执业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抓手,对于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效率、持续改进业务的关键环节具有重大意义。档案内容包括医护人员及医院其他工作人员的基本资料、专业方向、培训经历、情况、奖惩记录、工作经历等,能记录医护人员和医院其他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使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

(二) 促进医德医风建设。诚信是医院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本。医师电子诚信档案一方面能起到约束作用,对医师开具处方、投诉记录等进行实时更新,倘若医生所开处方不规范,“阳光用药”系统会给出警示,相关信息会反馈到医师电子诚信档案,留下“不规范用药”记录,医生被病人投诉或群众举报,也会在“医师电子诚信档案”记录在案。另一方面,具有考核作用,诚信档案中记载着每位医务人员的处罚或获奖情况,每个人历年来的考核情况能方便地查阅。通过监督、考核、公示、处罚一系列措施,医师电子诚信档案在无形中形成一种医德压力,促使医务人员提高医技水平,增强自律意识,推进职业道德建设。

(三)提高管理效能。相比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具有成本低、时效性强、存储量大等优势,能全面客观地为管理者提供信息,是管理者进行科学管理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医师电子诚信档案是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情况的动态反映,通过信息整合和共享,可以随时调取和查看全院医务人员的学历、进修培训、、奖励、惩罚、服务投诉等个人信息,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进而提升成本效益,对补充完善医院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医师电子诚信档案的概况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建于2008 年12 月,是按照三级医院的规模和标准建设的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该院于2012 年正式运行医院管理电子监察平台。

医师电子诚信档案系统是以考核记录医生的医德医风状况为内容,记录了医生的基本信息、荣誉资质、有效投诉、用药情况、奖惩记录及不良记录等内容。医师各类定期考核中的职业道德评定,以医德医风记录结果为依据,考核周期内,有投诉、处分等不良记录的,将在考评中扣分。

(一)基本信息。在医务人员信息录入界面,可新增人员信息,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姓名、性别、教育背景、身份证号、所属部门、科室)、专业信息(专长、技术成果、情况、专家情况)、就职信息(教育培训情况、出国/ 出境情况)等情况。

(二)奖惩信息。包括立功、获奖、评优评先的奖励情况,及有效投诉、违反医院规定等处罚情况。

(三) 处方点评。医师电子诚信档案与“阳光用药”平台联通,对医师开具处方的合理性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包括低金额处方、超时用药处方,医师如开具了不合理处方能通过医师电子诚信档案查阅,起到警示作用。同时,每季度组织专家小组对处方合理性进行分析点评,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公示和处罚。

(四)服务投诉。医师电子诚信档案与医患绿色通道相关联,普通群众可以通过医患绿色通道进行投诉、提问、提出改进意见,如涉及医师个人的服务投诉可直接通过医师电子诚信档案查询。

三、 医师电子诚信档案的应用

使用该平台以来,全院200 多名医师信息全部录入电子诚信档案,院党委、纪检监察室专职人员结合医师年度考核、创先争优,医德考评等进行定期更新录入。同时,惠州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局监察室能直接监控到该平台信息,直观地掌握到医师的情况,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处理。医院成立了医德考评领导小组、处理违纪违规工作领导小组、处方点评领导小组,由院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和成员,定期组织考评和处理服务投诉,并将结果记录在医师电子诚信档案中,强化监督,确保人员信息全面、客观,促使医德医风建设形成长效机制。

经过探索和实践,在全市二级以上医疗单位建立医师电子诚信档案,可以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档案管理。同时,医院还要制定相关的制度,结合档案对医师的德、能、勤、绩、廉进行量化考评,以诚信促进医德医风建设,维护和谐的医患关系。

四、建立医师电子诚信档案的思考

建立医师电子诚信档案的基本目标是监督医师用药行为,改善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建立医务人员诚信体系,实现医院管理的良性循环。医师电子诚信档案实现了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充分利用档案资源的优势,为领导决策、科研、医疗等事业提供即时信息,只要经过不断地完善,必定能实现潜在的利用价值。

(一)建立档案考评应用机制。一是完善公立医院医德医风长效监察机制,进行教育、引导和警示,让医务人员自觉遵守医德规范,运用医师电子诚信档案进行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及业务成绩考评,考评结果与晋职、晋级、评优、岗位聘用等挂钩,增加管人用人的透明度、规范性和公平性。

二是以医师电子档案的情况、奖惩记录等基础资料作为综合考评依据,不断完善考评应用机制,形成激励奖惩的长效制度。

(二)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目前,我国医疗档案共享的程度较低,各自的管理系统不能兼容。2014 年,我市启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工作,项目将覆盖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和综合管理6 项业务。从我院展开试点,目前全市已推广使用医院管理电子监察平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7000 多名医生全部建立了电子档案。若以政府在资金、技术上的支持为依托,将医师电子诚信档案与行政主管部门平台对接,实现一方采集,多方共享,建立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就能为医疗机构及行政部门提供准确的参考信息,达到合理利用医疗资源的目的。

(三)完善电子档案管理的安全措施。医师电子诚信档案面向医院及行政部门管理者,在实现资源信息共享的前提下,使用医师电子诚信档案要关注医务人员个人隐私及网络安全性的问题。

一是要健全档案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者及维护人员的职责,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二是要建立并执行科学合理的信息安全规范,保护网络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

参考文献:

[1] 梁红娟,郭照江,李刚,闵婕. 诚信与医德建设[J]. 医学与哲学,2005,26(3): 28~31.

篇2

(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摘 要:为增强医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效性,应整合校内和校外资源,建构面、线、点交织的立体化医学生诚信教育。加强面上教育,提升医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效性;开展线上教育,完善医学生诚信评价监督体系和激励机制;实施点上关注,鼓励医学生进行诚信的自我修养与实践。

关键词:“5+3”培养模式;医学生;诚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6-0106-03

“5+3”培养模式,即5年医学院校临床本科教育加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2011年12月初教育部和卫生部明确提出探索建立的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全新模式,以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培养一大批高层次、高水平、应用型的卓越医学人才,能胜任各医学职业岗位。教育环境已经发生变化,培养模式已经在改革,新形势给医学生诚信教育带来了新课题。为探索增强教育实效性的路径,解决“5+3”培养模式下诚信教育面临的问题,经调查研究和实践检测,本课题组提出了整合校内和校外资源,建构面、线、点交织的立体化医学生诚信教育的构想。

一、“5+3”人才培养模式下推行医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

“5+3”培养模式以8年为一个完整周期,旨在通过5年医学院校教育和3年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分段式培养,实现学生职业胜任能力迅速提升,重在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素养、临床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医学生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真正精于医术,诚于人品[1]。但是,有学生甚至教师误认为5年本科教育就是要学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医学人文教育可以等到3年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时,学生自行在实践中学习和感悟。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人的诚信品格并不会与生俱来。如果医学生一味埋头于医学知识的学习和临床技能的训练,只会看“病”,不会看“人”,不会跟“人”说话,又怎能自发领会医学人文精神?如果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以利为本,毫无诚信,又怎能理解大医当“精诚”?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上个别群体的诚信缺失破坏了市场经济,污染了社会环境,医学界也受到了影响,如甘肃金塔县医院检验科捏造检验数据事件、湖南黄金大米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丧失诚信的典型案例让我们认识到,医学生的诚信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迫切[2]。医学生是未来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医务工作者,要改善医疗诚信状况最有效、最根本也最容易的方法就是加强医学生诚信教育。医学生属于大学生群体,但其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领域与普通大学生相比有着很大的特殊性,他们日后要面对的是急需医生帮助的患者。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毫无医德的医生简直就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追本溯源,只有在校是一名诚实守信的医学生,走进医院才能成长为一位“仁心仁术”的好医生。因此,对医学生加强诚信教育,培养医学生的诚信品格显得尤为必要,而且从时间上看,诚信教育必须贯穿整个“5+3”全过程,包括在校学习期、见习期、实习期和规培期,8年不断线教育,从入学的第一天就开始,直到毕业后走进医院进入3年规培期还要继续开展。从空间上看,要覆盖校内和校外,整合校内外资源,不能只注重高校教育,忽视全社会联动。

二、加强面上教育:提升医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效性

医学生的诚信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结合医学生的特点,通过编写相关教材、开设诚信教育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实践活动、营造和煦温暖的诚信氛围等多种形式开展诚信教育,全面提升医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效性.

(一)加强组织领导队伍建设

“面”、“线”、“点”交织的立体化诚信教育得以顺利运转,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队伍保障。首先,组织领导是前提。医学院校要认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加强领导,整合各方资源,不断健全和完善诚信教育的工作机制,形成校内和校外、教育与实践、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诚信教育工作体系,保证医学生诚信教育必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切实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3]。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制定校级诚信教育方案,明确诚信教育的目标、内容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完善保障目标落实的相关制度。

其次,队伍建设是保障。医学院校要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立体化的三级诚信教育网络。一级为院校教师,由社科部、学工处、团委、财务处等部门的专兼职教师组成,负责全校全程诚信教育的规划实施、教师业务培训和学生骨干的培训、诚信教育网站建设和医学生诚信教育的理论研究等工作。二级为医疗单位如医院、疾控中心等的医务工作者,由医生、护士、技师及医务科等行政科室的工作人员共同组成,主要负责医学生在临床学习时的诚信教育工作,特别是见习期、实习期和规培期的教育、指导、监督和评价工作。三级是银行、社区、家庭等社会群体,由银行工作人员、社区居委会或党支部、家长等人员组成,负责在学生中开展征信知识宣传,及时向学校反馈学生的征信档案等,同时积极配合一级二级开展相关工作,包括诚信教育课程、讲座、诚信教育实践活动、校园宣传等,充分发挥各社会群体的专业优势和社会资源。

要重视教师诚信的垂范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教师是诚信教育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水平、经验和能力[4]。大师才能出高徒。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诚信教育的渗透。同时,医学不同于单纯的人文学科,临床医学教学特别是3年规培期,不仅注重课堂上的理论讲授,还要求学生到病床边亲自动手,具有感性、形象等特征。医学生都很佩服和信赖临床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如果临床带教教师的理念有偏差,一句话就可以推倒之前所有教师带来的正面影响。因此,要注意提高医学专业教师特别是规培医院带教教师的医学人文素养,使其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在传授医学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通过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治学态度、敬业精神启发、引导和感染学生[5];通过言传身教及现实中活生生的典型案例激发学生强烈地认识到诚信对医生成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提高医学生诚信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开设诚信教育课程,加强医学生的诚信认知

编写面向医学生的诚信教材,并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相关选修课,以专题讲座形式授课。可安排社科部、学工处、团委、财务处和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人员授课,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在教学中除介绍有关诚信的基础理论、当代中国社会的诚信建设、诚信制度建设和个体诚信德行修养等知识外,要适应医学生生活、学习、发展的需要,特别加入社会实践领域中的诚信,包括政治诚信、经济诚信、人际诚信、学术诚信等内容。还要注意普及征信知识,帮助医学生明确诚信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懂得运用一定的理财知识管理自己的生活费和奖助学金,明确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借贷还贷,在诚信认知的基础上培养诚信道德品质。

(三)营造诚信环境,熏陶诚信品格

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社会诚信环境方面,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6]。目前,全社会正在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快征信立法和制度建设。家庭诚信环境方面,“曾子杀猪”是则家喻户晓的故事,通俗而深刻地阐明了家长一旦有所承诺,就一定要守信兑现的道理。家长应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

学校诚信环境方面,诚信教育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应贯穿于学校教育、管理、环境、制度等方面,在教学工作、日常生活和招生就业等各个方面加强诚信意识的渗透,实现诚信教育的全程化、全员化。要遵循认知规律,改变过去认为诚信是天生的或者认为诚信在实践中自然会产生的错误思想;改变以往认为诚信教育只是教师的一种责任,医学生毕业了就不用管他是否诚信的错误观点。诚信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可以创设各种条件,让诚信走进宿舍、踏进社区、遍布医院、走上课堂、编进教材、跟进实验、进入临床。利用学校广播、校报、校刊、橱窗、板报以及校园网络等媒介经常宣传征信知识、合理的理财方法,可增强学生信用意识。在宿舍、教室、实验室、医院科室等地悬挂张贴大医名家的肖像名言、学生制作的诚信医德宣传板报,提醒学生时刻牢记诚信的责任;组织医学生去社区开展义诊实践服务,可让他们真切地感悟到医患关系实为一种信托关系;定期到敬老院、中小学等单位开展健康教育普及活动,传播宣传健康知识、关爱照顾老人,可让学生明确责任与担当。让医学生们时时处处都在接受和熏陶“春风化雨式”的诚信教育。

发挥校园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诚信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探索地方性历史文化资源、专业文化资源和校园文化资源融入诚信教育。例如,邀请银行工作人员到学校和规培单位开展征信宣传教育活动,围绕医学生诚信教育的主题举办现场征信咨询、典型案例教育、征信知识讲座、诚信专题讨论、诚信主题班会,并通过一些融入诚信教育内容的竞赛、娱乐、游戏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内涵及社会意义与价值,了解一定的征信知识和理财方法,树立信用意识,进而培养良好的诚信道德素质。还可以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医德,深入开展医学生诚信教育。引导学生对传统医德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做到“大医精诚”。

三、开展线上教育:完善医学生诚信评价监督体系和激励机制

为促进医学生将诚信认知转化为诚信行为,应将医学生诚信表现纳入考核,开展诚信评价和监督,建立诚信档案和激励机制。评价和监督的方式,由全校三级诚信教育的组成人员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医学生在校的诚信表现,组织考评,再交由专门负责诚信评价的部门进行数据处理,后期反馈。具体措施有:诚信理论考试评价,依据诚信教育课程内容,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日常诚信评价,由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诚信事件加减分等构成,正向诚信事件加分,负向诚信事件减分。实现学生自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以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评价。要在评价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自身诚信的认识,督促大学生找出在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改善,同时也形成了一种诚信监督的舆论氛围,督促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诚信品德。还要注意保证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调动大学生提升自身诚信度的积极性[7]。

创建诚信档案。在客观全面评价的基础上,为每名同学建立诚信档案,这方面的具体工作包括诚信信息征集、录入诚信档案基本内容、诚信档案的管理与使用。信息的内容可包括政治诚信、经济诚信、学习诚信、就业诚信、人际交往诚信、网络诚信等,比如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资助等的资料是否真实,平时作业和毕业论文是否抄袭,考试是否作弊,荣誉称号、获奖证书是否伪造等记录。学校和规培单位根据每个医学生诚信行为的具体表现进行评价和考核,并加盖公章确认,将成绩和相关记录存入学生档案。诚信档案将对医学生在今后的就业、创业、借贷等活动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建立医学生诚信档案,可以督促医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和规培期间改正不良诚信行为,养成良好的诚信道德品质[8]。

完善激励机制。在建立诚信档案的基础上,建立完善激励机制,管理运用好诚信档案,将医学生诚信的状况与学生的操行评定、评奖评优、选拔学生干部、保送升学、推荐就业、学生入党等挂钩,传播诚信的正能量,让诚信的学生得到嘉奖,使失信的学生受到相应的限制或惩罚,强化医学生诚信行为,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舆论风气[9]。

四、实施点上关注:鼓励医学生进行诚信的自我修养与实践

诚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根据实施主体来区分,可以分为自律和他律。无论他律机制多么健全,总有其限度。他律的约束最终必须转化为自律才能发挥有效作用,医学生诚信教育的根本和关键就在于把诚信转化为医学生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10]。医学生诚信自我修养是指其按社会诚信规范要

求,进行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塑造,提高自己的诚信素养和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提高自我诚信认知水平;提升自我人生价值追求;养成自我教育管理意识,学会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塑造自我健康心理品格;在实践活动中以诚信作为自己行为的准绳,将诚信理念贯穿于活动中,做到理念和行为相统一;不断强化诚信认识并对自身存在的不诚信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教育和修正。

与普通高等教育不一样,医学教育注重专业实践且安排时间长、要求严格、服务对象特殊,因此,应注意医学教育和医学职业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和环境鼓励医学生进行诚信的自我修养与实践。例如在每年新生入学时举行庄严的医学生宣誓,毕业生离校、进入规培医院开始实训时举行毕业生宣誓,让医学生感悟“大医精诚”;在人体解剖课上,教师示范学生如何庄严地对待尸体,让学生自我感悟对大体老师的感恩之情;在规培实训中培养学生严谨精细的钻研态度,使学生自我领悟诚信的重要性;在实验及科研中严禁捏造数据、保证实验数据的真实性,促使学生自我修正不诚信的思想和行为等;在服务大众的义诊活动和规培实训中,让学生通过与基层人民群众进行沟通与交流,领悟诚信对处理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性。经过“5+3”8年不断线的学习、磨炼和陶冶,诚信才能走进医学生的心灵,促使他们由他律走向自律。

参考文献:

[1]亓来华,王成.“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下五年制教学改革的思路[J].医学与社会,2013,(12).

[2]祝娇娇,卢建华.从近期频发的医疗卫生事件看医学生的诚信教育[J].医学与社会,2009,(7).

[3]刘桂芬.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立体模式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09,(10).

[4][5]游咏,田英.五年制临床医学卓越医生教育培养中医学人文教育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10).

[6]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篇3

关键词:美国;高校学术诚信;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12-0040-03

近年来,学术诚信问题成为讨论和研究的热点。不少学人开始或重新开始关注学术诚信问题,反映在教育方面则着重于如何开展富有成效的学术诚信教育。然而,学术诚信教育一直没能得到重视。美国斯坦福大学前校长唐纳德・肯尼迪在《学术责任》一书中说:“我觉得我们在培养年轻的学术接班人时偏重于他们各自的学术领域,却忽视了那些让他们成为成功的负责任的学术公民所必需的其他知识和技能。”[1]他所说的知识和技能即学术责任感。

唐纳德・肯尼迪的话也暗示了二十年前的美国学术界同样令人担忧,美国大学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20世纪80年代,美国各高校逐步加强了学生的学术诚信教育,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率先作为,从学生一入校就开始利用各种方式对其进行教育。笔者通过梳理美国学术诚信教育的历史经验,总结几点启示,以期为我国高校学术诚信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学术诚信教育的内涵

成立于1992年的美国国际学术诚信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Academic Integrity),认为学术诚信包含五个基本价值观念:诚实(honest)、信任(trust)、公平(fairness)、尊重(respect)和责任(responsibility)[2]。美国科学三院国家科研委员会撰写了一份研究报告,继承了该理念,认为学术诚信体现为一种负责任的研究行为,即诚实、准确、有效率、客观[3]。密歇根大学研究科研伦理和诚信的Nicholas H.Steneck 教授指出,“对于个人来说,诚信是其道德品质和经历的一个方面,对于研究机构来说,学术诚信关系到营造一种提倡负责行为的环境”[4]。这一表述深受布迪厄场域理论和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场域理论认为,每一个人的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格式塔心理学也认为行为受行为环境的调节。由此可见,学术诚信的研究不能仅仅关注个体的行为,同时也是组织、环境以及制度因素的个体反映。这一界定对学术诚信教育影响深远,它指导着美国学术诚信教育由关注个体向关注环境和组织因素的重大转变。

需说明的是,从个体与组织两个层面探索其与学术诚信的关系是本文的基本分析框架。笔者认为用学术共同体的概念来引出并诠释学术诚信不失为一个客观而有益的视角。学术共同体这一概念是20世纪英国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提出来的。他认为,区别于一般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科学共同体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价值取向、文化生活、内在精神和具有特殊专业技能的人,为了共同的价值理念或兴趣目标,并且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而构成的一个群体[5]。波兰尼对于学术共同体的表述具有社会学分析的特质,学术诚信是学术共同体内所有人员的价值取向,也是学术共同体存在的基础和先行条件,是理应效行的基本行为规范。而这恰恰是波兰尼有感于当时学术圈内剽窃、造假行为频出而提出的。

二、美国高校学术诚信教育的历史

(一)开端:加强立法惩罚

20世纪中后期,美国学术诚信教育的规范化开始于医学研究领域。20世纪70年代,媒体接连披露了几起影响十分恶劣的学术不端事件:波士顿大学癌症研究人员马克・斯特劳斯(Marc J.Straus)指使其课题组人员及医院护士们在收集临床试验资料时弄虚作假等[6]。这些丑闻一经报道便在公众中产生很大反应,公众意识到自己一直信赖与支持的科学界同样存在着不道德的行为,更有甚者,学术不端者所在的研究机构有意包庇和掩盖事实,在事件的处理上十分不积极。公众由此认为被玩弄于股掌之中。美国国会不得不于1981年3月31日举行了为期两天的听证会,对这些不端事件进行审理,而研究机构方面十分不配合,他们认为该事件被媒体和国会夸大了,国会是在多管闲事。结果,听证会后不久哈佛医学院又爆出一起研究丑闻,此后,国会痛下决心正式介入科研行为的管理,不再放任自流。

198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健康研究附加法案》,并于1989年增设了“科学道德建设办公室”(OSI)和“科学道德建设审查委员会”(OSIR),开始对学术界严加管制,严惩学术不端者。但是,上述两个机构强调对学者个体的调查及事后惩罚,大小案件均要对簿公堂,“东厂作风”、“强权思想”一度造成学术界人心惶惶。此外,缺乏相应的调查程序,也引发了研究机构对其合法性和公正性的控诉。受这一事件的影响,大学也对学术不端者施以严厉的惩罚,开发出一种近乎警察制度的监管体系,这种不科学亦不人道的管理体系有悖于学术共同体的价值理念,引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冲突。

(二)制度化:由个体惩罚向重视环境和组织建设转变

自治的科学共同体应拥有自己的机构、规则和权威,其有效性并非来自强权,而是通过他们自己的成就与认可的根本标准的一致性。波兰尼确立了作为科学共同体成员进行科学研究活动的职业标准:原创性、似然性和科学价值,这三者决定了研究能否被“科学共同体”所接受[7]。20世纪90年代,大学的管理者们开始探索一种崭新的学术诚信教育理念,引入民主的成分,由监管机构的警察监督转变为学生的民主参与,由注重惩罚变为激励,由被动变为主动,由社会模仿学习变为多种教育方式相结合学习,更重要的是从个体惩罚转变为加强组织建设。

1992年,OSI和OSIR调整组织结构,两者重组为 “科研道德建设办公室”(ORI)。随后,国会又颁布了《美国健康研究院复兴法案》,以法律手段正式批准了ORI的权限,将ORI合法化,并要求建立主要由教学医院医生、生物医学科研人员、律师和伦理专家组成的科研道德建设委员会负责日常工作。

高等教育界也被要求成立专门机构来管理学术诚信建设,制定本校内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检查、通报、处罚等相应程序和措施。如耶鲁大学的学术诚信办公室(OAI,Office of Academic Integrity)、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荣誉委员会(Honor Council,专门负责提升校园学术诚信文化意识)、杜克大学的学术诚信委员会(AIC,Academic Integrity Council)等[8]。1992年唐纳德・麦可考比教授成立了学术诚信研究中心(CAI,Center of Academic Integrity),来应对校园作弊的增加,鼓励和支持学术诚信研究,该机构是由大约225家学术诚信的研究机构组成的联盟[9]。

研究机构推进规范化管理和制度建设预示着学术诚信教育理念的根本转变。从根本来讲,学术共同体是一个自治的群体,对其标准一致性的认可对该群体至关重要。1994年美国化学学会制定了化学家行为准则。1995年美国科学三院联合了《怎样当一名科学家――科学研究中的负责行为》的小册子,而后,又了《科研诚信:负责任研究行为的科研环境的建立》一书,认为学术诚信不仅是学者个体对自身的要求,更应强调组织层面的诉求,尤其是制度建设和组织文化建设。

三、美国高校学术诚信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将学术诚信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识教育是美国大学前两年的重要课程计划,旨在培养学生宽泛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基本的素养,强调外语、写作、表达等综合能力。学术诚信课程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学术规范和伦理道德知识,让学生掌握学术研究的基本要求。

迪金森学院从2006年开始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开设学术诚信课程,向学生讲授剽窃及如何避免剽窃的知识,称为“First-Year Program”,新生入学后由专门的教师采用受众反应技术(audience response technology)进行课堂教学[10]。课程完成之后,对学生进行测验及匿名满意度调查,再根据结果分析课程的有效性和学生的接受程度。2007年进行的第一次测量结果显示,学生认为他们确实获得了学术诚信方面的知识,能够很好地认识学术写作中的问题,而且他们也喜欢这门课程,这表明课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学术诚信教育的另一课程形式是学术写作和阅读,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都有学术写作项目(Writing Program)。2009年,耶鲁大学要求每一名学生都要学习两门写作的课程;哈佛大学在各学院都开设了名为“Academic Writing and Critical Reading”的课程,向学生讲授学术阅读和学术写作中的要求和惯例,重点教授学生如何分析文章、建构有力论点,如何使用论据和二手资料,并且提供学术写作过程中的相关指导,贯穿于写作构思、初稿、修

订、定稿。

(二)开展丰富的学术诚信宣传活动

在耶鲁大学,学校专门制定了《关于提高学生学术诚信重要性意识的计划》。将秋季开学后的第一周选为学术诚信领悟周,注重对学术诚信的道德解释,强调学术诚信的重要性。活动包括校长及各院长的演讲、学术诚信政策宣讲等环节。这一周,学校充斥了“在一所大学里最严重的犯罪莫过于从他人那里窃取观点”、“一所大学的学者和研究者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探寻真理。学术诚实是整个学术事业的心脏”等价值要求和学术理想,使学生随时随地能够感受高等教育的圣洁。同样的活动被宾夕法尼亚大学所学习,2000年10月,学校的荣誉委员会(Honor Council)发起了首个学术诚信周活动。

(三)制定面向全体学生的学生手册及荣誉守则制度

在学生入学之初即发放指导学生学习的手册,如哈佛大学的《哈佛学习生活指南》及《普林斯顿大学学术诚信手册》,手册对校内教育资源做了详细描述,包括如何查找资料、评价资料,如何避免抄袭、整合资料、规范地引用资料[11]。

美国高校中,荣誉守则制度是保障学术诚信、营造良好校园诚信环境的最强有力、最普遍的一种方式。荣誉守则制度受启发于希波克拉底誓言,产生于威廉玛丽学院,发展于弗吉尼亚大学,并逐渐成为学术领域的重要制度。托马斯・杰斐逊在创立弗吉尼亚大学不久后就开始利用荣誉守则的方式来对学生事务管理进行改革,他认为不能再像中学时代利用其害怕心理来管理学生,而应采取民主自治的方式,利用其对自身荣誉感的重视和维护来倡导学生的自我管理。在杰斐逊的大力倡导下,弗吉尼亚大学开始实施学生自我管理制度,并于1842年提出一项决议。即学生在考试前要签署一项声明,承诺:“我,作为弗吉尼亚大学的一名学生,我以我的荣誉起誓,我在考试中将不会从任何人那里得到帮助”,后来又加上了“我也不会给予任何人任何形式的帮助”[12]。这份声明就是后来荣誉制度中的书面誓言,这也标志着弗吉尼亚大学荣誉守则制度开始实行。

荣誉守则制度不仅在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方面取得良好的成效,同时学生也有意识地约束自身行为以维护荣誉,对学生的学术行为产生了积极影响。荣誉守则制度在弗吉尼亚大学的成功实施对其他高校产生了重要影响,普林斯顿大学、马里兰大学等开始效仿弗吉尼亚大学实施这一制度。

四、启示

通过梳理美国学术诚信教育的历史,笔者认为我国学术诚信教育应该做好三方面的转变。

(一)加强顶层设计:由“强权管理”到民主管理

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蛮横的管理方式难辞其咎。归根结底,科学共同体是一种自治的学术组织,组织的团结性来源于对自身及同行成就的认可与学术标准的一致性。任何外在的强制管理都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纵观美国学术诚信教育的发展历史,当学术界的丑闻引起舆论哗然时,美国公众对政府管理方式的不民主、手段之恐怖的不满更甚于学术不端行为本身。因此,政府在匆匆实施监管之后,便开始加强对管理机构的管理,制定约束管理机构的规章制度。在保证管理机构合乎程序、行为正当之后,再实行监管职能。

(二)从个体惩罚转向组织建设

加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发展组织文化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成为美国学术界纠正学术不端的主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已经有部分高校开始致力于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政策的制定。如《华东师范大学学术道德守则》、北京大学的《本科考试工作与学术规范条例》等。然而,这些高校对学术诚信的要求仅体现在学生手册中的捎带提及以及考试阶段对考试诚信的宣传,明确制定学术诚信或者学术规范条例,设立专门机构的高校数量极为有限。反观美国大多高校均设有学术委员会、荣誉委员会等专门的机构来处理学术不端问题,且都制定了相关学术诚信政策,并将政策公开于学校网站上,这都是值得我国高校借鉴的。

(三)实施荣誉守则制度,加强通识教育

从学术诚信教育与学生事务管理的关系分析,倡导自治的荣誉守则制度将是学术诚信教育的主要方式。杰斐逊毕生致力于民主事业,将民主精神融入教育管理之中造就了荣誉守则制度。荣誉守则所具有的尊重学生主体、张扬民主的特质,尤其是与现代大学精神的契合值得人们深挖。

参考文献:

[1]叶继红,汤建彬.试论高校学术规范教育的必要性及其

途径[J].中国科技论坛,2006,(1).

[2]Cam Caldwell.A Ten-step Model for Academic

Integrity:A positive Approach for Business

School[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0:(2).

[3][美]Nicholas H.Steneck;曹南燕等译.科研伦理入门:

ORI介绍负责任研究行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1.

[4][6]美国医学科学院,美国科学三院国家科研委员会;

苗德岁译.科研道德倡导负责行为[M].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2007:43,5.

[5]苌光锤,李福华.学术共同体的概念及其特征辨析[J].

煤炭高等教育,2010,(5).

[7]钱振华.波兰尼科研诚信建设思想探析[J].山东科技大

学学报,2011,(4).

[8]李奇.美国大学处理科研不端行为问题的研究报告[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2010,(8).

[9]Donald L.McCabe,Patrick Drinan.Toward a Culture

of Academic Integrity[J].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1999,(8).

[10]Christine Bombaro.Using audience response

technology to teach academic integrity:“The

seven deadly sins of plagiarism”at Dickinson

College[J].Reference Services Review,2007,(2).

[11]Harvard Guide to Using Sources[EB/OL].[2013-12

-21].http://usingsources.fas.harvard.edu/icb/

icb.do.

篇4

鲁玉霞一直从事临床业务及医疗管理工作,对医术精益求精,对工作一丝不苟,几十年如一日。她在医院管理和重症急救及老年病的诊治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从医30余年,她以较高的业务素质和细致周到的服务态度赢得病人的高度赞赏,多次被评为省、市、局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医务人员,被大家亲切地称之为“天使院长”。勤奋实干,不求名利,是鲁玉霞院长的一贯作风。从主任医师,到教工、党团工作,再到基础医学研究人员、主持医院管理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她始终都是兢兢业业,干得相当出色。自信豁达,坚毅刚强,是她对事业执著的另一个突出特点。

1997年鲁玉霞受聘于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医院院长后,开始,着手加强医院建设,不断深化医院改革,强化医疗服务和质量管理。

近年来,医院紧紧围绕构建和谐医院的发展目标,狠抓医疗质量管理和医德医风建设,大力弘扬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良好的优质服务和较高的医疗质量赢得病人和社会的高度赞誉。她在从事医院管理期间,将“以疾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转变为以“一切为了病人,为了一切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注重医务人员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处处体现优质的人性化医疗服务。她强调,质量是医院生存发展之根,成本是效益之源,效益是质量之本。注重基础质量、医疗服务质量、医疗安全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的落实及关键环节,重要部门、重要岗位的管理。以完善配套的相关操作规程、流程、监管措施,确保医疗安全,是对病人的负责也是医院的天职。

鲁玉霞院长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多篇,经常参与医疗行业学术研讨活动和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多次被授予各级“公益慈善事业形象大使”荣誉称号。2006年兼任《中华中西医临床杂志》第二届编委、医疗行业高级研究员;2007年度荣获“中国百名改革创新风云人物”荣誉称号;2008年兼任中国亚健康促进会理事等职务。2009年获得“新中国六十周年百名功勋人物”荣誉称号。在追求“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下,鲁玉霞院长不断地激发着全体职工的自豪感、责任感及主人翁意识,并培育昂扬向上,拼博进取的团队精神,在快乐充实的工作中不断超越自我。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环境优美,诊疗设备较为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医院坚持“以德行医,患者至上,诚信为本,质量第一”的办院方针,常年承担着中南分校数万名师生的预防保健和诊疗、急救工作任务,同时还接诊社会各界重急症门诊和病患者的住院治疗任务。医院现有职工50余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占80%。开设有门诊,内、外、妇、儿等十几个科室。大中型医疗设备近20余台,为学校师生预防保健和诊疗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和设备支撑。初步形成功能齐全,技术精湛,具有一定实力的中小型综合医院。

医院大量引进康复治疗人才,同时购置了大批康复治疗的仪器。经康复治疗后很多病人由长期卧床到能坐、由坐到能站、由站到能走,不少病人不能进食到能吃饭,不能发音到能说话。个别病人已恢复正常工作能力。医院院将秉承“临床医学给患者以生命、康复医学给生命以质量”的使命,以“亲人般的关怀、女儿式的照顾”的优质服务,竭诚为广大病友服务。

篇5

1、技术目标要求

1.1系统模块化设计①自动获取计量、采样、化验数据。②过程自动加密解密。③加强作业流程管理。④固化标准表单、流程,实现规范管理。

1.2系统技术路线本系统是以JF1069-2003《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为标准,符合GB/T19022.1、ISO10012-1、ISO9000和实验室ISO/IEC17025等规范要求,结合各级计量检定机构以及授权机构,医院计量实际工作需要和实际业务流程,使用先进的JAVA编程语言和数据库技术,融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对涉及计量所检定业务的工作程序进行全面的规范和整合,通过对业务、证书、质量、市场、行政等方面的全面管理,实现校检业务可定制,校检流程全跟踪,证书完全可受控,辅以实时的智能化预警提示及强大的报表统计、医疗机构催检等功能,进一步规范校检工作流程,提高校检综合业务管理水平。

2、信息化流程本体系建立的医院计量检测管理信息化所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2.1台账管理利用医院计量检测管理信息化网络平台,对医院计量检测设备建立数据库,详细记录强制检定及非强制检定医疗设备的相关信息。在工作台帐中可联动查看计量检测设备的历史青睐状态变化信息、历史检定信息、历史使用记录、历史自动刷新计量检测设备的状态信息,可以进行计量检测设备任意组合条件的查询和浏览,医院的各个终端客户可同时查询各种信息,并可各自提取需要的数据。

2.2协同管理系统在医疗设备过程中提供各环节的数据共享,计量数据与设备的共享管理、计量数据与库存共享管理,保障设备数据的真实准确。系统通过从接车到称重计量、到自动采样、到制样化验的全过程作业流程的规范管理,实现作业之间的协同、高效、规范,提高作业效率,防范作业操作的疏漏,严把收料质量关。同时可分批对医院计量检测人员及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宣传讲座和培训。

2.3校准管理我国医疗强制计量检测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校准检定,本系统可自动生成年度计量检测设备周期检定计划和检定所需费用。负责计量检测工作相关人员能够在一张表格上了解到每月所需校准的计量检测设备情况。各科室可直接通过网络查看相关信息,方便记录和查询每台测量设备在各个时间段的历史校准检定信息。

3、系统测试与试用当前本系统已经投入使用,运行稳定,可以全面实时准确地为医护人员提供医院设备的相关信息,全方位掌握设备计量检测检定情况。同时当前北京市海淀区计量技术研究所计量检测服务网正式开通,开通了查询全区包括多家三甲医院在内的32家二甲以上医院的生化分析仪、CT机、B超、心电监护仪、MRI仪器、血细胞分析仪等20多类3000多台件主要强检医疗器械检测情况,并指定专人负责动态更新,从而为保证今后北京市海淀区医院间检测结果的互认提供可靠依据和技术支撑。

二、信息化条件下三甲医院计量检测管理体系的配套措施

1、加强规范化法律建设,推进诚信计量建议全国成立医院计量检测管理专业委员会,制订规范化法律、法规要求,有利于医院设备管理得到更快速的发展。加强计量检测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与检修措施,培育医务人员检测计量法制意识,形成人人重视检测计量工作的良好氛围,自觉地拒绝使用检测计量不准确的医疗诊断设备,确保在用强检计量器具的量值准确可靠和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维护患者切身利益,避免因计量器具失准引起医疗事故和医患纠纷,为医疗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北京市卫生局于2012年3月19日联合出台了《北京市医疗机构计量管理规范》和《北京市医疗机构诚信计量行为规范》,开展医疗机构诚信计量自我承诺活动,这对促进计量安全保障工作,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我院在此次活动中代表北京市三甲医院率先对社会公开承诺,并发表《诚信计量承诺书》,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2、建立医院计量检测制度建立规章制度,指定主管人员,建立档案规章制度。收集强检医疗设备的资料,进行归纳建档。一年一度的报检,配合质量监督部门搞好年检工作。其中强制性的一年一度的医疗强检计量检查要经过收集、归纳、上报、审批、年检、归档等过程。

篇6

一、现有民营医院的监管框架

医疗机构具有投资大、投资回报期限长、技术含量高、质量安全要求高等特点。同时,医疗行业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和公共产品的外部性等市场失灵问题,通过市场增加资源供给、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同时,必须对这一行业实行有针对性的政策、制度和配套的监管机制。目前的监管主要分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三个维度。

1.政府监管卫生计生部门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加强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依法执业的监督;强调技术准入标准,对特殊领域的医疗服务项目制定明确的准入要求,研究制订民营医院评价方法,保障医院质量和医疗安全;强化制度建设,完善医疗机构执业信息公示、诚信评价、不良行为记分和医师定期考核等制度;建立监管信息的共享机制。物价部门对公立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对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营利性质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可自行设立医疗服务项目;非营利性质的非公立医疗机构,按照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项目设立服务项目);同时,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监督执法。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医疗保险对医疗机构的费用控制、诊疗行为等都有约束作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医疗机构药品、医疗器械购进、使用等环节进行管理和监督。工商部门会同卫生计生等有关部门对非法医疗广告进行管理。

2.行业自律成立行业自律协会,建立健全有关自律的规章制度,在行业内强化诚信意识,实现自律规范;规范医疗机构投诉管理,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和质询,促进信息公开;加强医疗机构行风建设,注重长远发展。3.社会监督部分地区引入社会监督机制,聘请社会监督员,加强社会对医疗机构依法行医、规范行医、合理收费、临床治疗范围、诚信办医等方面的监督。通过媒体对部分民营医院违规行为的宣传报道,让公众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减少公众上当受骗现象的发生,使公众更好地保护好自身利益,同时也可遏制民营医院违规行为的发生。

二、我国医院评审的基本情况

1.医院评审的内涵《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分级管理办法》提出要实行医院分级管理和医院评审制度。医院分级是将医院按功能、任务不同划分为三个级别;医院评审通常是指由医院之外的组织对医院进行评估,以判定医院满足质量与管理体系标准的符合程度。在国际上,对医院评审工作的目的基本达成共识,即通过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使群众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院管理理念的转变,医院评审逐渐从重视基础设施、人员资质等结构性指标转移到突出“医疗安全与质量”的核心主题,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与安全为宗旨,将医院内涵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同时,多种评价方法的创新应用为医院评审工作增添了新的光彩,如“追踪方法学”、DRGs的日常监管与评价、第三方患者满意度调查、第三方组织实施评审评价等。在评价结果中,力求体现社会参与、公平、公正的理念。科学的评审标准本身对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都有指导和促进作用。

2.民营医院评审既有一致性又有特殊性我国对民营医院都是参照公立医院的分级标准,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同时,由于民营医院发展缓慢,对其评审工作零星进行,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年来,民营医院飞速发展,不同水平、层次的民营医院数量快速增长,迫切需要一套科学体系来规范执业行为、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在医疗质量、服务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一致性,部分省份将民营医院纳入统一的医疗机构评审体系和医疗质量控制评价体系。但是,民营医院有其特殊性,与公立医院的评审标准应有所区别。例如在筹资、人事、定价、财务管理和分配等方面,民营医院的评审标准应更多体现在结果控制上———筹资结构、组织形式、人均费用,等等。又如在涉及规模、配置、技术和科研等方面,民营医院相关指标的权重应适当调整。另外,由于所有制、政府补偿形式等不同,在医院公益性方面,如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和分工协作、突发公共卫生任务等,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并不具备直接可比性。

三、对医院评审和民营医院相结合的思考

1.民营医院评审与现有的区域卫生规划相适应三级医疗预防体系是我国长期实践证明的、能负担广大群众医疗健康需要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应共同服务于满足人们群众看病就医需求这个目标,在医务人员、技术准入、质量标准、服务标准、制度建设上,评审要求应保持一致。

2.分级分类,各有侧重(1)三级综合医院。侧重对医疗质量改进、病患安全保障等维度的考量,对患者看病就医全程安全保障措施的设置,制度流程的制定实施,基础、环节和终末质量的持续改进,患者满意度情况等给予更多关注。对医院规模、科研等制定适宜要求,避免民营医院重蹈公立医院重规模扩张、重论文数量而忽略效率的覆辙。对一些关键环节和指标,如围手术期管理中的手术安全核查、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监测与管理、医疗安全事件申报系统管理、超长住院患者的监测、评价和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等方面重点评审。要求民营医院建立职责明确、运作高效的管理组织,充分发挥民营医院灵活的管理机制和用人机制。注重社会效益和百姓口碑,以社会评价完善评审体系等。(2)基层医院。以促进基层民营医院健康发展为前提,细化评审标准,指导基层民营医院规范执业。淡化床护比、医护比等硬性规定,更加注重质量与安全。同时,关注诚信行医、打击非法医疗广告等,不能有虚假广告、虚假医疗、虚假检查等不正当竞争行为。(3)以专科为特色的医院。“大专科小综合”是很多民营医院的发展战略,安全管理方面应重点突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分级管理”,严格第三类医疗技术和疑难重症病种治疗方法的评审,以是否具备足够的能力保证临床技术运用的安全有效为核心内容。同时在医疗安全管理中,还应把建立各种预警机制、医疗投诉机制作为评审重点。(4)将持续发展作为民营医院的评审重点。对中长期规划,特别是人才培养的规划、重点学科的建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落实、参加国家级科研课题等方面予以充分重视。针对慈善团体、专业人士等创建的民营医院,在评审中应设置相应的加分指标。

3.探索建立第三方评审机制医疗行业既有信息不对称,也有地域性特征。因此,应成立相对独立的社会性、专业性的第三方评审机构(例如行业管理协会为主,人大、政协等相关机构代表参与),发挥行业协会的第三方监管作用,促进行业自律,提高整体服务水平。例如上海、厦门成立了社会医疗机构协会,开展以依法、规范、诚信、安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医疗机构星级评审工作,成立第三方医院评鉴中心,进一步提高了医院评审评价工作的公信力与权威性。

4.完善法律法规与公立医院的直接举办不同,政府对民营医院的监管属于间接监管,必须依靠法律赋予的权力,如《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分级管理办法》《医院评审暂行办法》《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在依法监管的过程中,不断增加政府部门和医院相关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用法制来规范医院和医务人员的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降低医务人员的职业风险。

篇7

【关键词】 医院品牌;营销策略

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使医院的品牌和文化意识淡薄和落后,多数医院陷入了名气就是品牌的桎梏中,出现了“中国不缺医院,但品牌难见”的局面。随着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在不断深入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形势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监管机制和补偿机制的改革和多元化办医格局的形成,决定了未来医院的竞争某种程度上就是医院品牌文化的竞争,树立起经营意识和品牌意识,依靠品牌制胜,依靠文化超越,树立社会及患者一致认可的品牌医院,职工一致拥护的医院文化,是当今医院经营管理的法宝之一。

1 医院品牌的内涵和意义

医院品牌,是指医院所拥有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包括技术特色、医疗质量、人才素质、服务质量、管理水平、文化积淀以及设备仪器和基本建设等的数量和质量)在公众中的影响力,它包括了3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知名度,指公众对医院的知晓程度,只有好的知名度才会成为医院的美誉度。二是美誉度, 指公众对医院的赞美程度,是对医院服务好的评价与认可。三是忠诚度,指大众(病人)对医院情感的密切程度。病人只有信任医院,才会更加关注医院的发展,成为医院的“忠实客户”。医院品牌是患者对一所医院,一个专科或名医的价值取向的总结,也是一种品质和放心求治的担保,具有排他性、专有性、独创性、领先性和持续性等特征。因而,谁拥有了品牌,就意味着谁拥有了市场,拥有了市场就能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医院品牌建设可以增强医院的竞争力,通过创造有序、独特和统一的识别系统,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医院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认同氛围,提升医院无形资产价值,提高医院的社会地位,从而增强医院的社会影响力,形成患者对品牌医院的认同与接纳、满意与忠诚,以此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医院品牌的建设与塑造

医疗行业是品牌相关度最高的行业,患者对医院的选择,品牌也是第一选择要素。品牌医院除了具备思想、文化、特色、智慧、合作、潜能六大要素外,还应有专家知名度、专科特色、高精尖设备及技术水平等要素形成的无形资产,包括医院的社会信誉度高、专家知名度高、人群中口碑好等,医院品牌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品牌美誉度和患者的忠诚度。培养忠诚度应当是医院的长期追求,树立自身的美誉度是重要保证,以患者为导向的品牌资产是医院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1]。完整的医院品牌包括技术品牌、服务品牌、文化品牌和形象品牌四个部分,医院在构筑品牌时,要围绕这四个方面进行战略部署,制定整体的发展策略,并通过升华品牌的内涵,使品牌得到不断创新。

2.1 技术品牌 作为医院品牌的核心内容,技术品牌建设就是通过高水准的医疗质量在社会公众中确立技术优势,让患者对医院的医疗质量充满信心。技术品牌的定位是多角度的,包括率先开展具有领先地位的诊疗方法,具有疑难疾病的解决能力,拥有若干个在学术影响力、医疗服务效益、病源覆盖面、临床技术水平、解决疑难问题能力等方面得到行业和社会公认的学科或特色技术;具有在拥有同种疾病治疗效果方面更有优势的质量和价格等。

在技术品牌的构筑中,特色技术品牌和个人技术品牌能够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技术保证形象。特色技术品牌的定位必须要进行系统的分析,根据医院所在的区域位置、人才优势、技术基础,尤其是对当前医疗服务市场的空白点和发展的可能性、可行性进行充分分析,确定特色技术的发展方向。强化技术差异化优势是特色技术品牌建设的着力点,在相同疾病的治疗中,应具有更高的质量、更安全的保障;在相同的质量中,应具有更低廉的价格和更短的诊疗周期;在相同的价格和诊疗周期中,应更具有超出患者期望的服务,建立在细节优化基础上的医疗技术服务,更能唤起患者的信任度和忠诚度。特色学科建设就是要充分发挥和强化某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创建“品牌”效应,通过集中建设和投入,使特色学科的学术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在较短时间内达到领先,成为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学科,从而强化医院的优势,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2.2 服务品牌 医院服务品牌形象构筑策略,是指医院在符合医疗规范的前提下,从服务内容、服务渠道和服务形象等方面突出自己的服务特征,以此使患者感受到超越自己期望的真诚服务,培育患者的忠诚度。在医疗技术日渐同质化的今天,优质服务愈加成为医院赢得社会公众信任度和忠诚度的强大手段。

医院服务的品牌是“情满医院”,这就意味着对病人,要把亲情融入服务之中,对员工,要把厚爱倾注在他们成长进步和生活关照之上,医院服务的品牌里蕴涵着大海一样的深情。医院服务经营理念是“视病人为朋友,把病人当亲人,病人永远是对的”。要求员工站在病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尊重病人。充分理解病人的需求:病人提出的要求超出医院服务范围,只要是正当的,就不能说病人过分,而应看到医院服务还有不足之处,必须做出特殊服务予以满足。

2.3 文化品牌 医院的文化品牌是组织文化的自然体现,是医院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它通过医院目标、规章制度、工作标准、医院口号和活动以及医院的软硬环境为载体,反映医院精神的氛围,并影响员工思想与行为的方方面面。这种优秀的组织文化会潜移默化渗透到每一位员工的日常行为中,并使社会公众通过员工的行为感受到医院的文化品牌和价值[2]。医院文化具有六个方面的作用:

医院灵魂的导向作用。医院倡导的价值观念,而且要求全体员工在整个经营活动中加以实践奉行的价值观念,是医院文化的灵魂,最终用来指导医院做什么,怎么做;指导员工怎么做、怎么想,发挥无形的导向作用。

医院振兴的激励作用。物质激励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递增减现象,而来自精神的激励,则更持久更强大。医院文化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和社会道德一样,是人的价值观念,能形成一种良好的精神激励。

团队精神建设的凝聚作用。医院文化要求把个人目标同化成医院目标,把建立共享的价值观念当成与战略发展与制度管理同样重大的任务。医院一方面坚持对员工的理想追求进行引导,使整个医院形成一个由具体共同价值观念凝聚起来的组织。另一方面这些价值理念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习俗,形成一种强制性的文化氛围,起到强制性的规范作用,会大大加强一个医院的内部凝聚力。

行为规范内在的约束作用。医院文化是一种无形的、非强制性的约束力量,它能够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人的行为受思想支配,思想是人的内在约束,即“软约束”,是员工在认同的医院价值观念下,内在约束自己的的行为,是一种自我约束。

2.4 形象导入 品牌建设中的形象导入是通过一定的识别特征和行为实践,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医院独有的品牌形象。品牌的识别特征包括院徽、院标、院训、院报和院歌以及在印刷品、信封、病历文书、宣传品甚至员工名片等方面具有统一化、规范化、形象化的标记。良好得品牌识别特征应该能深刻地反映出医院的内在精神,应该以高度亲和力、高度责任性的形象在社会公众心目中产生铭记。在品牌识别特征的设计中,既要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性,共同为医院的品牌设计出谋划策,又要借鉴专业形象设计公司的理念和技巧,形成医院独特的品牌识别特征。

3 医院品牌的营销策略

医院品牌从培育到逐步成熟走向市场直至被公众所认识和接受,需要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在市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今天,引入服务营销是医院品牌建设的重要手段。采取服务营销已成为医院应对竞争迎接挑战的必然选择。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建立一套以品牌为先导的营销策略,全方位改善医院形象、全面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逐步树立医院优良的品牌形象。

营销策略是医院品牌运营中的助推器。知名品牌的内涵包括“四度”,即知名度高、荣誉度高、信任度高和追随度高,除此之外,还应在反应度、认识度、美丽度、传播度、忠诚度等方面有上佳表现,因此,知名品牌的创造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要着远于长远、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可持续性发展。

医院营销的目的是提升医院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医院品牌拥有的,区别或领先于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以及能够显示医院的医疗技术、品质和服务,并引起患者的品牌联想进而促使其前来就医的能力。品牌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差异化能力,是医院所独具的,是竞争对手很难甚至无法模仿的[3]。品牌竞争力是医院发展长期积淀下来的,具有延伸性,能够使医院具有扩张潜力和构建竞争壁垒的能力。品牌竞争力还是一种集合能力,是医院内部不同能力的集成组合。谁拥有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谁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医院品牌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面对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浪潮的冲击,医院应当高度重视品牌和文化建设,逐步提高医院的品牌形象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医院的科学、快速、可持续性发展,为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禅中. 中医医院品牌文化构建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

[2] 曹 垣. 关于品牌文化构建的几点思考[J]. 江苏商论,2006

篇8

**市人民医院迎来了建院七十周年的喜庆日子。今天我院在这里隆重举行建院70周年庆典大会,首先我代表**市人民医院全体职工向前来参加庆典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

在历史的长河中,**市人民医院经历了艰辛跋涉、沧桑巨变的漫长岁月,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诞生,在新中国的建设中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发展壮大。它与时代同悲欢、与人民共命运,医院七十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历史,就是一部立足**大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的历史。

**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37年,当时由毕业于沈阳医学专科学校的**医师受聘负责组建医院,院址是一个破旧的皇庙,有工作人员10人,病床15张,房屋面积300平方米和简陋的设备,当时称**县卫生院。1949年12月**和平解放,1950年4月,人民政府委派七支队卫生干部**等7位同志接管了卫生院,更名为**县人民医院,1952年,经省卫生厅批准更名为**专区人民医院,1980年更名为**地区人民医院,2001年**撤地设市,更名为**市人民医院至今。

在解放前的十二年风雨历程中,**市人民医院经历了日军飞机的轰炸,土匪的抢劫和战乱,几次被迫停业。解放后的几十年来,医院在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下,在历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以改革促发展,以提高服务质量为己任,经过几代医院干部职工的努力奋斗,医院取得了长足发展,现有编制床位400张,开放床位558张,设有19个临床专业科室和7个医技科室,拥有专业技术人员647人,房屋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2亿元,形成了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医院。医院1989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医院,1995年被评定为三级乙等医院。先后获得全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省“行风建设先进集体”、全省“医德医风先进集体”、市级“创先争优先进单位”称号,妇产科被授予全国“巾国文明示范岗”。同时被省教委、省卫生厅授予“云南省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医院”,“昆明医学院临床教学医院”,“大理学院临床教学医院”,“微笑列车唇腭裂矫治项目定点医院”,“白内障复明手术定点医院”。并被定为卫生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协作医院”等,最近,又被省卫生厅确定为全省“医德医风示范医院”。

近几年来,医院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努力探索、改进管理和服务模式,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诚信服务大众的管理服务理念,以建好服务窗口、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全心服务患者、维护群众利益为工作重点,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并确立了高起点、超常规、跨越式建设发展的思路,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专科建设、医疗质量建设、人才建设、制度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并取得明显成效。投资600多万元,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的医学影像大楼于2005年投入使用;投资1300万元,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的北区分院(传染病区)即将投入使用;投资1.1亿元,建筑面积42000平方米,内设800张病床的综合住院大楼在建设中,医院固定资产从1997年的2140万元增至现在的1.2亿元(不含新住院大楼及北区分院),先后引进了德国西门子核磁共振,美国GE8排螺旋CT,飞利浦数字胃肠机,德国CR工作站,美国德灵模块组合式生化分析仪,美国GE?V7彩色超声诊断仪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的医疗设备,目前,全院拥有高科技医疗设备总值达4000多万元,有力地促进了临床专科的发展和医疗质量的提高。医院高度重视人才建设工作,多形式、多渠道地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现有市级学科带头人7人,正高职专业技术人员25人,副高职专业技术人员69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18人。他们以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德,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他们不畏艰险,勇攀医学高峰,开展颅内血肿碎吸术,颅内肿瘤切除术,食道癌根治术,肝叶切除术,永久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无创机械通气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人工晶体植入术,肾移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等高新技术,填补了一项又一项**医学的空白。1997年至2007年的十年间,血液透析临床应用,人工膝关节植换,微创法清除颅内血肿、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研究,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检验指标的研究及应用等60项新技术分别获**市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并在省级以上医刊发表科研论文1372篇。医院勇于改革,开拓创新,强化内部管理,坚持依法、依规、以德治院,使管理工作逐步迈向人性化、科学化、规范化和数字化,并不断探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内部聘用制、内部合同制、内部退休制、内部岗位津贴制等“四制”改革管理模式,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了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医院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服务理念,坚持实行“无假日医院”和“六项社会承诺”服务,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创建“价格诚信医院”,严格控制医药费用,努力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优质安全、经济温馨的医疗服务,得到了国务院纠风办、卫生部、省卫生厅的充分肯定,得到了人民群众和患者的好评及信任。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医院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人士和各位朋友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医院几代职工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在此,我代表医院全体职工向各位领导、各界人士、各位朋友多年以来给予**市人民医院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同时,代表医院党总支、院务委员会向对医院的建设发展做出贡献的老领导、老专家,老职工及全体在职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七十年沧桑巨变,令人感慨万千;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医院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发扬开拓创新精神,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服务理念。通过全院干部职工同心同德、努力奋斗,一个功能更齐全、设施更完备、技术更精良、服务更完善的崭新的**市人民医院将展现在人们面前,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篇9

关键词:医患冲突;医疗纠纷;医院管理;诚信缺失

The Conflict between Medical Personnel and Patients and the Disappearance of Sincerity Li Shengfeng .School of management xinxiang medical college, Xinxiang 453003, Hen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 The Conflict between medical personnel and patients demonstrates more complicated characteristic. Studying the reason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medical personnel and patients from profound level, the disappearance of sincerity is often ignored by people. The most medical disputes in medical service field come from that both the doctors and patients lack sincerity and humane care, they all regard themselves as the center, emphasize the economic benefits excessively. We must strengthen the sincere moral education,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system of credit law, make the sincerity the code of conduct that everybody observes consciously.

Keywords: conflict between medical personnel and patients; medical disputes; hospital administration; disappearance of Sincerity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医患冲突愈演愈烈。医疗纠纷已成为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导致医患冲突的原因很多,其中诚信是衡量医院伦理道德水准的尺度之一。诚信是人类之法、道德之本、为人之基,是医疗机构处理各种关系,解决各类矛盾,指导各项医疗活动的坐标。蒋正华指出,我国市场交易中因诚信缺失、经济秩序问题造成的无效成本已占到我国GDP的10%~20%,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5855亿元,相当于中国年财政收入的37%,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因此至少减少两个百分点。[1]在医疗服务行业,诚信的缺失,也必然导致医疗机构丧失信誉、迷失方向,甚至不择手段,严重影响我国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当前医患冲突的表现和特点

医患冲突是医患双方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为了自身利益,对某些医疗行为、方法、态度及后果等存在认识、理解上的分歧,以致侵犯对方合法权益的行为。医患冲突的核心问题是利益冲突,根结在于我国卫生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深入,不彻底,卫生法制不健全。当前我国医患冲突的表现和特点主要是:

第一,疗效和患方的期望值反差大。

患者和其亲属认为“既然自己出了钱,就希望得到应用的服务。”只要疾病得到了治愈或缓解,即使花了较多的钱,多数病人也是能够承受的,且一般不酿成医患冲突。但是,当病人的较大经济耗费未能得到自己期盼的“理想”医疗效果时,患者心态不平衡,这种利益冲突就会爆发出来。

第二,医疗成本居高不下,患者不堪负重。

尽管国家采取了一些措施(如降低一些药品的价格),但医疗成本仍居高不下,除少数富裕阶层外,工人、农民、普通的工薪阶层,日益不堪治病的重负。普通公民对医疗机构追求商业利润的行为,怨声载道。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医疗机构及相关部门(如药行)自然要考虑自身利益,而“利益”的渊源最终还是患者。“白衣天使”的形象和感情淡化了,医患间的敌对情绪严重。

第三,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没有很好地考虑中低收入者承受能力,社会上相当多的医疗机构热中于追求高标准、超豪华,“富人保健”、“富人医疗”趋势严重。

显然,其收入差别大,享受的医疗保健服务方面的实际待遇反差较大。满足不同利益群体之需要,社会上相当多的医疗机构从自身利益出发,热中于追求医疗环境的高标准、超豪华,“富人保健”、“富人医疗”趋势严重。医院在所谓成本核算、自负盈亏的压力下,追求利润也不择手段。医生救死扶伤的仁术变成了待价而沽的商品。医疗机构公益性、福利性光环的消失,使人们在心理上难以承受。

第四,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滞后,国家不能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医患冲突更加复杂化。

第五,医患双方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患方强调保护自己的隐私权、知情同意权,而医方也需要全面了解病史、正确把握病症。医患间戒备心理严重。

2、诚信缺失在医患冲突中的表现

医疗资源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以金钱为基础的医疗物质资源;一类是以人才为基础的医疗技术资源;另一类则是以思想、道德、文化为基础的医学伦理道德资源。这三类医疗资源经过有效配置和市场运作。都可以转化为医疗资本。当今社会人们不但重视有形医疗资产,如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等,而且还应该重视无形医疗资产。诚信作为医学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生存、发展、获得经济效益的生命线,是极其重要的医疗资源。但是,很多医疗机构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一,医患间信任危机,医务人员“谨言慎行”。

医学是经验科学。而经验的取得,一是来自书本,再就是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而后者是最主要的来源,对书本的学习是继承,对临床实践获得的病史资料和经验的收集、总结和应用是研究、发展和提高。一位名医的诞生,青年医生的成长,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以老带新,靠传帮带。曾几何时,我们看到老教授、老专家在门诊室,在病房里现场手把手教、对比着讲、做示范给看。年轻的医务人员特别重视老教授带着他们查房,一旦发现某些问题,如药的品种、剂量是否合适;患者身体的变化、反应有无异常;护理工作是否周全,有无遗漏;以及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方法、技巧等,老教授都会在病床前及时纠正,现场答疑解惑。这是年轻人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然而今天,医患之间缺乏充分的沟通和信任,相互猜疑,医务人员小心翼翼地走进病房又惴惴不安地离去,生怕留下什么把柄。据报道,医患双方通过摄录的方式保留证据做法在很多医院都发生过。[2]医患双方彼此的戒心到了这种程度,不能不说是一种信任危机。医患双方维权的基础是诚信,而诚信的丧失势必会导致医患冲突频发。

第二,规避手术风险,刻意寻求保存证据。

医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学科,是在探索中发展的学科。以前医生的道德准则是“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进行100%的努力”,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现在则因医患之间缺失诚信,造成医生不敢冒一点风险,“没有100%的把握就不要轻举妄动”。因为在医学探索过程充满着未知数和变数,临床又没有绝对安全的药物和诊疗措施,而疾病的原因又比较复杂,不是“非此即彼”,有些疾病还达不到“证明”的水平。患方强调自己享有知情同意权,医方稍有不慎,患方就会以不知情来控告。而医方因医疗侵权诉讼“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医疗风险责任增大,就会承担更多的举证责任和举证不能所带来的巨额赔偿责任。怎么办?为规避风险,分清责任是非,医患双方签订手术公证,以期取得法律上的证据效力。[3]手术公证实际上是医患双方缺乏诚信的无奈之举。

因害怕引发医疗纠纷,刻意寻求保存证据,使医学实践和医学探索受到很大的制约,最终受损的仍是患者。

第三,防御性医疗,以求自保,损害患者根本利益。

防御性医疗行为也称自卫性医疗行为,是指医务人员为了规避医疗风险,以求自保而实施的偏离规范化医疗服务准则的医疗行为。如惧怕漏诊进行拉网式化验或检查;回避有风险的手术或片面夸大手术风险;没有必要的会诊或转诊;推委重症病人等。防御性医疗行为不是完全出于对患者的需要而进行的,其根本出发点是为了避免或减少医患冲突。实际上是医患之间信任度降低所引发的戒备心理的表现。

医患关系是以保持健康、消除疾病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关系, 在医疗技术落后的时期,医生始终占主动地位,患者服从医生乃天经地义的事。这时期的医患关系主要靠道德信念来维持,靠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因此,要求医生仁慈、正直、庄重、值得信任。如希波克拉底在其誓言中提到的那样,以“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为信条,以“纯洁与神圣之精神终身执行我职务”、“为病家谋幸福”为唯一目的。医学发展到今天,人们在享有医学科学发达带来的健康和前所未有的希望的同时,也带来了医患关系的人性和道德的丧失。医患间的信用关系被消费关系、供求关系、法律关系等“物”的关系所淡化,医患关系的“诚信”基础受到了冲击,由此产生了医患间的隔阂及猜疑。患方开始怀疑医者诊治的科学性、正当性、及时性,医方开始担心患方无端的指控与闹事。据美国的一项对全科医生“防御性医疗行为”的调查表明,在300名全科医生中有98%的人承认自己有因怕医疗风险而采取防御性医疗的行为[4]。在我国也是普遍现象。[5]

防御性医疗行为不仅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加重患方的负担,造成医务人员工作心理障碍,阻碍医学科学的发展,而且使本来就紧张的医患关系雪上加霜,医患之间信用更加危机。既损害了患者的利益,也最终影响对医方的社会评价。

第四,忽视人文关怀,人为地增加患者负担。

诚信体现了对人的尊重,是人文关怀的真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应该倡导诚信。但是,我们在深切感受到市场经济的活力、效率、丰富和优势的同时,却不能不为其间的无序、失信、欺诈而困惑。医疗服务行业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特别是医患冲突的加剧,近乎天文数字的巨额索赔,医务人员的顾虑越来越多,胆子越来越小。“以人为本”的道德理念动摇了。如手术签字的范围扩大了,风险大的手术有的医院要求多名病人亲属签字,有的还进行公证;甚至副作用大的、有反应的药也要病人或其亲属签字才用;病危的范围扩大了,患者病情稍有变化就马上发病危通知,要求亲属到场签字;完全可以在门诊进行的手术,改到手术室去做,甚至住院手术,以增加安全感;一般护理改成特别护理,甚至进重症监护室;迎合患方的要求,无视诊疗规则和操作规程等。对患者缺乏责任心,缺少人性化的关爱。医院的信用是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保护公民健康。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是医务人员最根本的信用标准,因此,医方必须以病人为中心,充分考虑患方的切身利益,“关心病人比关心疾病本身更重要”(希波克拉底语)。

第五,不健康的就医心理,医生举步唯艰

医疗服务市场化,病人有权选择医院,选择医生,选择医疗服务。市场经济中等价交换、等价有尝原则在医疗服务行业的表现就是患者要求用金钱买服务,用金钱买健康,选择名医,提供特殊服务,优质优价,优价优先。一旦诊疗结果不理想,不能以诚相待,向医院提出索赔的名目繁多,而且漫天要价,甚至殴打医务人员,扰乱工作秩序。2002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对全国326所医院进行了多项选择式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医疗纠纷发生率高达98.4%。其中三级医院的索赔数额较高,10万元以上数额的赔偿占60%,100万元以上的赔偿占11.5%。据统计,2000年一年中,326所医院医疗纠纷索赔金额总计约6000万元左右;平均每所医院是21万元。目前全国共有县以上医院近2万所,按照病人索赔金额20万元/年/院这个平均数推算,索赔金额占全国每个县以上医院医疗收入的5.9%[6]。还有的患方恶意搜集证据,敲诈医院,有的媒体也不明真相,竟相炒做,推波助澜。而多数医疗机构碍于声誉,采取妥协方法,息事宁人,以钱消灾。结果恶性循环,也助长了一部分人有事没事到医院闹闹看的气焰。医患间失去了诚信的道德基础,信用危机充斥医疗服务领域,其结果必然是害人害己。

3、诚信缺失的根源分析

医患冲突中诚信缺失的根源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剖析。

第一,卫生体制建构的不完善,支撑诚信发挥作用的机制没有保证。

医患冲突中,诚信缺失的出现表面上看是伦理道德问题,更深层次的则是体制和制度的原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实践发展了,诚信原则植根的社会基础发生变化了,也就是说原有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医疗卫生体制和管理制度被打破了,而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体制和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导致支撑诚信原则发挥作用的机制和保障条件也相对滞后,使医方得不到有效监管,患方的不正当要求得不到有效遏止。对挑战诚信的违法违纪行为也不能及时予以制裁,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一些人(包括医方和患方)利用体制上的空隙和管理上的疏漏以失信的低成本发不义之财的气焰。

第二,卫生立法建设滞后,缺乏强有力的饯行诚信的法律保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和诚信是维持市场有序运行的两个基本机制。法律的基础是国家暴力,而诚信则靠舆论、制度、法律得以实现。我国卫生立法速度近几年明显加快,但仍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卫生法;医疗机构管理和医疗技术操作规程还很不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法律适用疑义重重;医德医风建设还只是个软指标。在这种情况下,医患双方各自从自身利益出发诠释法律,很难保证做到诚实信用。

第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带来人们思想观念上的混乱。

在价值追求上,医院无疑应该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医生则应该把救死扶伤作为自己的天职。如果说这种价值追求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医院的资源主要靠政府支持、医生的基本生活条件主要靠国家提供而比较容易得到实现的话,那么,我们也应该承认,当今,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带来的人们价值追求的多元化也对原有的价值观念造成了严重冲击,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在一些医院和医生中时有表现,有的甚至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往往不惜牺牲病人的利益。在各种利欲的强大冲击下,诚信显得软弱无力,不堪一击。应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不能苛求医院和医生只考虑社会利益。如果没有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不仅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成问题,医生的积极性也难以保证。市场经济对医院和医生价值观念冲击的最严重的后果不在于医院和医生对经济利益的重视,而在于一部分医院和医生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选择上发生的严重错位。医患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医方对患方不诚信的背后折射出的实际是医方对经济利益的不正当追求。而这反过来也加剧了患方会医方的不信任。

4、构建诚信基础,调适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也是道德关系。理想的医患关系是以诚信为基础,平等,尊重,信任,默契,充满人文关怀。构建诚信---合作---互谅的医患关系模式,必须走“以德治医”和“以法治医”相结合之路。

(1)大力加强法制建设,优化伸张诚信的法治环境,为诚信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现实社会中,要使社会有良好的诚信秩序,必须有完备的法律制度做为保障。我国目前还缺乏专门的信用管理法律。医疗卫生行业立法又相对滞后,医疗体制不健全,受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在利益驱动下,失信者敢于冒风险去敛取不义之财,抗害患者。所以,从根本上解决信用危机,除了加强医药领域的管理外,重要的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立法先行,做到有法可依,“以法治医”,为诚信道德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2)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强诚信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处罚力度,使挑战诚信道德行为者付出血的成本。

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处罚力度,使其失信的成本远远高于收益,才能遏制不讲信用者谋取私利的侥幸心理。使挑战诚信道德行为者付出血的成本。同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特别是网络技术,建立诚信档案,加强诚信的社会监督,使失信者声誉扫地,在整个社会面前遭受 “无形资产” 损失更惨烈的代价。使诚实守信成为人人自我约束、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3)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培养公民诚信观念和意识。

治理医疗服务行业诚信的缺失固然需要法律的支持,要以“法治”为主,但法律手段有自身的局限,如法律的制订需要时间长,法的执行又需要很高的成本;还有许多领域法律难以做出明确的规定,而且法调整的范围也是有限的。道德教育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往往能够起到“法治”不能起的作用。法是以国家的名义对社会和人民的承诺,是国家诚信的最低线,诚信是法的灵魂。即使在“法治”发挥作用的领域也需要诚信道德规范的引导和调节,道德教育也有利于推动法治的实现,所以,通过诚信道德教育,培养公民的信用观念和意识,使诚信道德深入民心。在人道主义旗帜下,医生对病人负责任,完成医生职业的道德义务,为病人的健康服务。只要医生尽职尽责,尽到自己的努力,即或手术失败,病人和家属也会理解的。因为医生的行为表现是充满道德的。[7]

参考文献:

[1] 毛欢喜,蒋正华. 信用问题直接影响经济运行[N]. 经济参考报,2003-1-11.

[2] 吴学安. 医患相互拍摄不足取[N]. 健康报,2004-10-19.

[3] 李生峰. 关于“医疗公证” 的理性思考[J]. 医学与哲学,2003,10:36.

[4] 程红群等. 对医生防御性医疗行为的探讨[J]. 医学与哲学,2002,12:29.

[5] 刘俊荣. 防御性医疗的成因及其对医患关系的影响[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8:494.

篇10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行风建设自始至终都是医院各项工作的重点,我院成立领导小组,加强对纠风工作和专项治理工作的领导,贯彻“谁主管谁负责” 的原则严格落实行风工作责任制,建立院长一岗双责制度,按照区局纠风工作的要求认真制定计划,狠抓落实。

二、坚持学习这条主线,不断提高全院职工综合素质。

我院正视激烈的竞争挑战,要求领导、职工与时俱进,多补身子勤换脑,广泛涉取科学知识,掌握最新技术,提高专业素质,而且要增强“思想、心理”等素质。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改变命运。组织全院职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组织党员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的精神,让他们在职工中起先锋模范的作用。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全体医务人员忠于职守、救死扶伤、文明行医、乐于奉献的行业风尚,牢记岗位职责,强化职业纪律、规范职业道德、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要求每个职工都要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爱岗敬业、钻研业务,精益求精、遵纪守法、依法行医、廉洁奉公、严格按照职责要求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将“评行风”活动内容传达到每个职工,统一规明服务用语和医疗服务行为,让职工都懂得行风建设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

三、依据精诚服务患者,提高服务质量这个宗旨,健全完善了细化了各项制度,用现代企业的意识强化管理。

1、制定了适应我院发展的医德医风奖惩办法,较以前加大了奖惩力度。鼓励了成绩显著、事绩突出的医务人员,同时也杜绝了集体观念不强、服务态度差、收受或索要“回扣”、“红包”等问题,提高和促进了医院整体水平的全面发展。

2、开展了以满足患者知情权为主要内容的义务公开活动,定期开展医患心连心活动,让群众全方位的提出对医院工作的意见,并让患者了解医院工作的基本程序。

3、制定了医药购销自查及整改意见,参加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卫生所一律集中统一购药,随时接受局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监督小组的督导检查。为保证药品质量和规范药品价格铺平了道路。

4、 以人为本,精心构建温馨家园。我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继续深入开展以诚信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三满意”和“五个一”活动,通过诚信医院、诚信科室、诚信个人的评选和公示,医务人员视患者为朋友,心为患者所想,情为患者所系,福为患者所造,从医疗实践中发现不足,广泛借鉴先进经验,适时完善医疗体系,医务人员认真执行“十必须”和“十不准”内容,广泛开展“弘扬白求恩精神,做白求恩工作者”的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医务人员弘扬白求恩精神,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情真意切建树白衣天使形象,无微不至的关怀产生了强烈的亲和力,卸下了患者的包袱,医患互动,诚信服务氛围彰显了更为理想的疗效。

 5、规范了病历书写格式和规则。病历是患者入院诊治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医疗质量的一项指标。我院针对职工业务技术良莠不齐,下功夫规范了病历书写的规则和格式。要求职工认真地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确保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6、制定了医疗工作流程和服务流程。从患者进门“您好”到送出门外,从输液时用几根胶带固定到病人顺利拔针等一系列过程都作了具体的细化、量化,并严格执行,不定期地进行督查。细节决定成败。要求职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比如主动捡起地面上的烟头、草坪上的垃圾、主动擦窗台、浇花等等看似小事的事。半年来,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主动做事不胜枚举。

 四、为确保后半年任务的顺利完成,我院特制定计划如下:

 1、继续完善医疗制度,比如交接班制度、消毒制度、药品质量监督制度。

 2、狠抓业务,提高职工专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