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构成要素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4: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市场经济的构成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市场经济的构成要素

篇1

关键词: 制度厚度 构成要素 中国化涵义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原有的经济制度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开始逐步进行经济转型,即由高度集中的计划再分配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与此同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壁垒日益改善,使得更多公司由本土走向世界,“全球—地方”间联系逐渐加强,区域的制度因素在该地区经济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以,在全球经济转型的潮流下,市场资源的整合,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合理化搭配所产生的协同作用,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在经济及发展中起到的促进作用,将最终促成传统经济发展的升级换代,并借助“制度厚度”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国家地区经济的发展。

一、制度厚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地理学在经历了多次研究方向和视角的转变后,正逐渐发展成为研究区域经济的正式规范的科学。但由于区位分析假设条件的不切实际,有价值资料的获取难度增大,以及社会经济现象的过于复杂,都导致经济地理学的计量发展受到挑战。战后的全球及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也向经济地理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研究问题,而其理论方法显得力不从心。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早期开始,经济地理由新古典学派转向政治经济学派,特别是以大卫·哈维(David Harvey)为代表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派,哈维将空间看作是围绕经济活动社会关系的产物,把空间社会化,或者说是将其进行社会化构造。新马克思经济地理占据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的经济地理的研究前沿。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经济由开放程度较低的福特经济范式向全球化开放式的后福特主义经济范式转变,因此促使欧美发达国家与地区向后福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调剂方式”相适应,法国调节学派(Regulation School)由此诞生。调节学派认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国的滞胀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每一阶段都以一种特定形式积累过程为特征,从而形成特定的“积累体制”(Regime of Accumulation)。每种体制的积累都在危机中告终,并在新的生产组织中诞生新的制度及社会规范以支持。每一种积累体制都有其特定的“调节模式”(Mode of Regulation)支配着积累过程。因此,资本主义的积累体制需要相应的制度形式(Institutional Forms)框架加以维持。

西方经济地理学家逐渐意识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社会与制度关系的重要性,并将其关系运用到相关地方经济的问题讨论当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地理学界开始了对制度转向(Institutional Turn)的研究当中,相关理论得以研究和发展,其研究的领域也相应扩大和拓展。

部分学者认识到特定的制度条件对地方和区域经济区域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在这种经济地理的制度转向中,Amin和Thrift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制度厚度”(Institutional Thickness)。他们认为,在“全球—地方”联结下,除了区域自身的环境条件与产业特色外,区域通过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搭配因产生协同作用(synergy)而使得该地区获得经济活力。制度化过程,使得该区域各机构间产生信任,拥有同一愿景,形成一套共同认可的行为、支撑和操作规定,使每个个体“如鱼得水”。

Amin和Thrift在《制度厚度与地区经济》(institutional thickness and the local economy)中认为“制度厚度”有以下四个要素构成:①密集的制度存在,包括该区域内的企业、志愿组织、行业联盟、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工会、研究与创新中心等,这些机构的存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构成制度厚度的重要条件;②各种组织间产生高度的相互作用,促进其相互合作、交流及反射网络(reflexive networking)的形成,这种交流合作使各机构间产生信任感。在地区制度安排层面,产生显著的同构(isomorphism);③在各机构间产生高度相互作用后,主体结构对其他机构形成管辖结构,通过联合建造和集体存在,将部门主义和制度之间的冲突降到最低,也降低了社会成本;④一个地区共同的愿景,这是一种集体动员,让各组织形成相适应的行动步调,使各部分围绕特定的议程、项目或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目标,达成共识。

二、制度厚度的中国化含义及其构成要素探究

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由此飞速发展,同时,中国的经济体制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相对封闭,施行计划经济,主要特征有开放程度低、国有经济比重高、政府对经济的全面管制和中央政府的高度财政集权。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改革在以下三方面取得了成效:在农村得到推广、乡镇企业兴起、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建立。由此,我国开始走向改革,走向开放,走向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趋于解体。

长期以来,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经历着自由化、市场化、民营化、国际化的四个阶段的转型,逐渐发展为现在的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经济模式,在这四个过程中,经济的自由化将中国经历了一个以农村为主到以城市为主的渐进式的改革过程,在农村的改革过程中,以为核心,放开国有企业自由经营权,使国有企业初步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推动城市经济改革,使非国有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经济市场化改革将国有企业推向市场,参与到其他所有制企业的竞争当中,使国有企业更进一步地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接下来的民营化改革则强调产权的重要性,允许经济更大程度地自由,各种所有制相互竞争,使非国有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的自由程度逐渐加强时,中国经济将走向世界,经济的国际化改革变得不可或缺,国际化改革历程中,中国经济在加速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同时能够面对来自世界新经济的挑战,逐渐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当中去,向国际经济的一体化过渡。

但市场经济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可能会导致市场失灵、市场缺失、市场抑制,以及市场化主体行为不理性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制度转型的同时进行制度创新。在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地区影响力逐步加强,我们可探索在一个地区进行制度创新,由此来尽量克服市场经济的弊端,促进经济发展。因此,我们应建立制度与地区的关系,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制度厚度恰好将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制度联系起来。

Amin和Thrift认为,制度厚度是支撑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区域内企业、志愿组织、行业联盟、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工会、研究与创新中心等,他们通过交流而产生高度的相互作用,形成一套共同认可的行为、支撑和操作规定。但是我国社会构成、文化环境与外国有所不同,制度厚度在我国的含义也会有所改变,考虑到我国区域中主要机构及社会文化因素,我们认为,制度厚度是指区域中的企业、政府、金融机构、行业联盟与研究创新中心,在政府制度的主导下,通过交流合作而产生同构,拥有同一愿景,并为此而形成一套共同认可的行为与规定。它的构成要素有以下四点:①制度存在,包括该区域内的企业、行业联盟、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研究与创新中心等,这些机构是构成制度厚度的基础;②政府政策支持,政府制度对于地区制度厚度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在中国,行业联盟、大型银行、研究创新中心多为政府主管,政策支持有利于各机构间快速行动,加强合作;③各种组织间合作、交流,这种沟通使各机构间产生信任感,形成一个地区共同的愿景。各组织以该地区及自身经济发展作为目标,步调统一,合作共进。

三、结语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愈来愈强调制度与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寻求特定空间内的制度对区域的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制度厚度”新观点应运而生,虽然其定义和理论尚缺乏一定的精确度,在区域和地方的制度尺度上如何运用,地区的制度厚度到底如何推动经济发展与繁荣等问题依然存在,但制度厚度仍能使全球与地方更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全球化,作为一种非地方性的影响力量,增加了地区经济的不稳定性,促使制度的改变以适应全球化的经济发展。中国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发展,处于经济转型的变革中,借助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厚度,藉由非正式制度的密切互动,与正式制度合理结合,在政府的少量干预下,而自发地形成绵密的制度结构,以带动地方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与全球化接轨,实现“全球—地方”的有机结合,并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制度厚度”的继续研究应更符合中国经济的特色,集合中国的发展模式和现状,弥补其在西方发达国家应用时的不足,更有效地发展中国地方经济。

参考文献:

[1]吕拉昌,魏也华.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制度转向与区域发展[J].经济地理,2005,25(4):437-441.

[2]魏成,陈烈.制度厚实、制度空间与区域发展[J].人文地理,2009,106(2)67-72.

[3]康继军,张宗益,傅蕴英.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J].管理世界,2007(1):7-18.

[4]Amin A,Thrift N.Neo-Marshall nodes in global network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2,16(4):571-587.

[5]AMIN A,THRIFT N.Globalization,institutional thickness and the local economy[A].In S CAMERON,S DAVOUDI,S GRAHAM,A MADANI- POUR.The New Urban Context Eds P Healey[C].Managing Cities(John Wiley,Chichester,Sussex),1995:91-108.

[6]厉以宁.经济计划体制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J].中国发展观察1978—2008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纪念专辑30-32.

[7]Raco M.Assessing institutional thickness in the local context:Studies of Cardiff and Sheffield[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1998,30:975-996.

[8]贾根良.法国调节学派制度与演化经济学概述[J].经济学动态,2003(9):56-59.

[9]苗长虹,樊杰,张文忠.西方经济地理学区域研究的新视角——论“新区域主义”的兴起[J].经济地理,2002,22(6):644-650.

[10]杨友仁.经济地理学的制度转向:一个理论性回顾与研究取向的建议[J].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学报,2004(12):69-80.

篇2

1、当房子的价值高出使用价值,就成了虚拟经济的产物,房子的实际价格由使用价值和实时供需矛盾所决定。这部分价格属于实体经济。房地产中介(房源信息买卖)是虚拟经济,房地产开发(买地,盖楼,搞土建)是实体经济。房地产有使用价值,其构成要素是地价、造价以及附在它上面的税费和其他费用,当然还包括地理位置等特殊因素。

2、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以服务于实体经济为最终目的。随着虚拟经济迅速发展,其规模已超过实体经济,成为与实体经济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与实体经济相比,虚拟经济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四个方面。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4-0015-01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我国的建筑业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改造和培育,逐步形成了适合市场经济的建筑市场运行体制,众多的建筑企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一定的范围内具备一定的风险防范能力和竞争力。但与国际上大型的建筑企业相比,我国的建筑企业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体制不够灵活、技术创新投入少、资本运营能力不强、信息技术应用不足、企业文化建设落后等。基于这些共性问题,需要不断提升建筑企业自身的素质和拓展国际市场,而关键点就在于培育和提升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低碳经济时代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分析11资源的整合能力

111无形资源的整合能力

建筑企业的管理资源整合能力指建筑企业对其内部经营管理要素进行整合,通过高层管理与中层管理的整合、职能部门之间的整合以及对基层的整合等多层次的整合机制,形成独特的内部环境,以“合力”的形式推动企业战略发展的能力。这里的“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企业文化环境和企业制度环境。

112有形资源的整合能力

如果说从无形资源的分析来反映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比较隐性,那么有形资源就是较为显性的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资金资源整合能力、人力资源整合能力、信息资源整合能力。

12市场把握能力

121市场营销能力

与制造企业向顾客直接提品与服务不同,建筑企业的顾客是业主,向业主提供的是工程承包能力,其市场营销的特点、对象和方式与其他行业相比有着很大的区别。建筑企业市场营销有着它们自己的特点:

(1)生产与营销一体化。建筑产品作为不动产,直接面对顾客的现场生产方式与其他商品的工厂化封闭生产明显不同,其固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决定了生产与营销的一体化,市场营销贯穿于现场生产的全过程。

(2)鲜明的个性化。工程项目的一次性特征要求针对不同顾客和不同项目进行差异性营销,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其明示和隐含的个性化需求为目的,为其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建筑企业必须采用不同的营销组合与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策划。

122项目管理能力

建筑业企业的主要业务在于项目,而搞好项目管理的关键在企业。项目管理是建筑业企业最基础、最核心的管理工作,这是因为:企业的发展战略要通过项目来实现,企业竞争力要通过项目管理来培育,企业的信誉要通过项目创优来塑造,企业品牌要通过项目来打造,企业效益要通过项目来创造,企业创新要通过项目来实现,企业的人才主要通过项目来培养,企业的诚信要通过项目履约来体现,企业安全生产要通过项目来落实,广大职工的利益要通过项目来保障。

123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与核心竞争力之间存在内在的密切联系,按照国际上比较一致的看法,核心竞争力与技术创新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某种正相关关系,研究开发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为1%的企业几乎难以生存,2%的企业仅能维持生存,5%以上的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据统计,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这一比例平均在3%左右,而我国企业这一比例还不到1%。这也是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远远低于国际水平的重要原因。

2低碳经济时代提升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举措21提升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举措

211制定科学的企业战略

未来企业竞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往往不是竞争双方各自拥有的力量资源,而是他们各自运用力量或资源的方式,即采取何种战略。因此,在企业核心竞争力营造过程中,必须在战略上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212构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我国的建筑企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基本制度方面已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因此,不断强化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已成为提高我国建筑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性工作。

213进行危机管理

建筑企业危机来源包括形象危机、信誉危机、战略危机、质量危机、人才危机、施工工艺危机、财务危机,外部环境危机,合同危机等。建筑企业建立危机管理,加强对危机的预防和控制,提高自身对危机的处理能力,寻求危机管理的有效途径,可以提高建筑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和应对危机的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22提升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举措

221加强技术创新

作为大型的国有建筑企业,尤其是总承包企业,要想在市场上占有足够的份额,要明显超越一般建筑队伍,就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在技术上走在其他企业的前面,提高整体科技素质,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22提升项目管理能力

建筑企业获得利润的主战场在项目,项目管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利润。项目管理包括项目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四个核心过程和项目沟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四个辅助过程。项目管理就是要利用相关的知识、经验和技术,从项目整体管理开始,对项目计划制订、计划实施和综合变更控制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管理,确保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和风险。我国的建筑企业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积极运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技术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223践行绿色施工管理

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应用的主要体现,是绿色施工技术的综合应用。绿色施工技术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施工方法或技术,它不是独立于传统施工技术的全新技术,而是用“可持续”的眼光对传统施工技术的重新审视,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施工技术。

面对新的形势与挑战,我国的建筑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在探索中积累经验,在竞争中学会生存,在拼搏中寻求发展,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申立银,谭永涛,李启明中国建筑企业竞争力参数模型[J].建筑经济,2012(3):8-11

[2]邢艳芳,徐新生,刘景录建筑企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J].山东建材,2010(6):23-25

篇4

1.公益性。公益性是指经济法责任中的很多规定都是站在全社会的高度,以社会整体利益作为出发点的来对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加以制定的。保障国家对本国经济的有效协调是经济法的立法宗旨,经济法责任处罚的违法行为是会对社会公共利益产生直接损害的行为,经济法责任制度的实施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直接维护。

2.复合性。经济法责任不仅重视财产责任,也重视人身责任,具有惩罚性和救济性,经济法责任采用了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多种责任形式,其形式具有复合性。

二、经济法责任、经济法二者的关系探析

经济法责任的产生基础是经济法,经济法的实施保证是经济法责任,因此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探析二者的关系不仅能更好地促进经济法的发展,也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经济法责任制度。

(一)二者的主体具有统一性

经济法主体,是指在国家在对本国经济运行进行协调的过程中,所有依法承担义务和享受权利的社会实体。经济法主体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和直接参与者,也是经济义务、经济权利的承担者和享有者,它是法律关系中最活跃、积极的因素。具体说来,经济法主体主要包括了管理主体(如国家、国家机关)和受管理主体(如企业、其他经济组织等)。而经济法责任是指经济法主体的法律责任,经济法主体即是其主体,二者主体具有统一性。

(二)二者的独立性关系

法律部门,是指国家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对本国的同类法律规范进行划分的总称,一般是将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作为划分依据,法律部门的不同,其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就不同。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催生了经济法,在我国转型为市场经济后,我国的经济法才得以高速发展。由于市场经济中经常出现的市场失灵,会给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带来巨大的损失,而经济法可有效预防市场失灵,并在市场失灵后及时对市场行为加以规范,所以经济法的独立性已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它已成为了一个独立存在的法律部门。

经济法的独立性为经济法责任的独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是指经济法责任是一个与传统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相并列的、独立存在的法律责任。在法理学界、其他法学界多数都不承认其独立性,但是在经济法学界,更多的学者则认为经济法责任具有其独立性,它应当是独立的法律责任。

(三)二元性是二者共同的特点

首先,责任主体具有二元性:经济法责任的主体包括了管理主体和被管理主体,责任的发生是管理主体与被管理主体之间的责任形式,所以具有双方责任的特点。其次,违法行为具有二元性:在实际的经济管理中,违法经济法的行为主体,不仅触犯了经济法,还会触犯其他法律,如刑法、民法等。最后,法律后果具有二元性:违法行为的二元性就决定了责任承担的二元性。例如,同时违反了经济法和刑法的行为主体,该行为主体不仅需要承担违反经济法的责任,如罚款、吊销执照等,还要承担违反刑法的相关责任,如刑事拘留、有期徒刑等。

篇5

关键词:平面设计;视觉审美元素;应用

引言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平面设计的发展,平面设计是如今商业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今对于平面设计的作品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平面设计的吸引力是目前市场竞争中的关键。要想足够吸引消费者,设计作品必须具有美感,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作品时要将视觉审美元素和平面设计有机的结合运用,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一、平面设计的整体概述

(一)平面设计分析

平面设计属于设计领域中的一种,也是目前设计领域中最常见的一种设计方式。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设计领域取得了很好的进步,特别是平面设计。平面设计目前已经成为了设计领域的核心,在设计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平面设计是将非影视的设计活动作用在二维空间之中。从商业宣传的角度来说,它对于批量印刷作品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涉及文字、商标等商业性的设计。平面设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已经涉及到了多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平面设计构成要素的审美特征概述

平面设计包含的构成要素有很多,例如秩序美、视觉冲击力、艺术功能性等。一个优秀的平面作品,是需要设计时将这些构成要素合理的使用结合才能创造优秀的作品。平面设计对于设计要素科学的处理主要体现在秩序美、视觉冲击力、艺术功能性这三方面上。首先,秩序美就是设计师对于设计的作品进行具体科学化的处理。平面设计的秩序美大多是体现在设计作品的构成要素之中,秩序美能够首先给人舒适感,能够一眼满足人的视觉审美要求。接着就是视觉冲击力。视觉冲击力就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人们的目光,让人们能够一眼感觉到美感。视觉冲击力的表现力取决于设计师对色彩、文字或者图形的运用,当前大多数设计师都运用比较跳跃或者夸张的手法来展现设计作品的风格。此外便是艺术功能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客户的审美也有着不同的差异。设计师要想设计作品发挥用处,首先就要接纳客户的看法,这样才能经得住市场的变化和考验。一个好的设计作品不仅要具有美感,还必须具有功能特点,这样才能使作品迎合如今多变的市场。

二、平面设计中审美元素的构建

(一)文字元素的构建

在平面设计中,文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关键性元素,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元素,它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象形文字是文字的原始形态,但是象形文字笔划较多,书写起来非常的麻烦。因此,人们将象形文字进行了简化,这样就出现了如今的文字。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经常出现,所以也非常的重要。在平面设计中,设计师要对文字进行筛选处理,这样才能够简练字数,提高文字的内涵。要想使整体设计作品的画面生动形象,需要设计字体,这样才能够准确的表达各种信息。所以,在设计字体时设计师需要注意协调字和字之间的关系,要以整体来搭配线条,这样才能使作品整体和谐。此外,文字可以传递文化内涵,加强作品的艺术感,从而提高视觉效果。目前,平面设计中的文字设计主要表现在广告语、标题、正文等等。在设计平面广告时,设计师要注重对于字体的分解,从细节点、线等方面开始设计,这样才能保证文字设计的美感和内涵,从而吸引观众的眼球。或者通过转换文字的字体,使其独具特色,从而给人视觉上的美感,这能够提高字体的表现力,渲染整个作品所表达的思想。

(二)色彩元素的构建

在设计中,图形的色彩并不只是一个色系的,而是多种多样的。即在设计作品时,要想表现最好的视觉效果,就得从色彩的搭配入手。首先是对于底色的搭配,在搭配底色时,要根据实际设计作品的用途来选择颜色。例如在设计茶具包装时,设计师可以使用简单的茶具素描作为主要图形,然后对于底色搭配时应该选择粽褐色、深灰色等颜色,这样才能够体现出产品的古色古香,形成和谐的美感。其次,设计师应该注重色彩和市场的定位保持在同一水平。因为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所以对于色彩的喜好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设计师在设计产品的颜色时,应该考虑不同客户的需求和审美。例如,儿童对于色彩的辨识能力没有发育完全,很多幼儿喜欢鲜艳明亮的色彩。因此,在对于幼儿产品的设计上,应该选择相对艳丽的颜色。例如大红、蓝色、橙色等等,这样才能瞬间吸引幼儿的目光。而一般中年人在对于颜色的喜好上,大多喜欢比较深沉而有内涵的颜色,例如灰色、棕色等等。因此,作为一名设计师,只有根据不同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才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才能激发客户的消费欲望。

(三)图片元素的构建

图片元素的设计对于前两者更加的复杂,主要包含了三方面。

1.图形设计层次感

在设计作品时,设计师要注重图形的主谓分明,这样才能使作品形象立体,从而更好地传递出作品主题。对于主体部分要形象鲜明的进行表现,对于次要的部分设计要尽力衬托主体,这样才能避免主次不分的情况发生。设计师在设计作品时离不开文字、符号、图形等元素。因此,对于这些元素的排列要注重层次感,这能够增强视觉效果,突出作品的主体。

2.构图视觉线

构图视觉线对于人们的视线有引导作用,因此在设计作品时一定要注意构图视觉线。设计师要合理的将色彩和图片结合,例如在设计食品的包装时,可以运用橙色和饮料等图片结合,能够提高食欲,促进消费。

3.图形的诱导力

设计师在设计作品时要注重选择突出主体的图形,合理的利用多种图形来表达作品的主题,这能够使消费者在观看作品时,激发购买欲望,从而进一步提高销量。

三、在平面设计中审美视觉元素的应用

(一)遵循规律、井然有序

随着平面设计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也逐渐提高,这给平面设计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现代化的平面设计中,对于视觉审美元素的运用,首要前提就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够进行其他的设计,保证审美效果的良好。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都会对视觉审美元素进行了有序的调整。如果不调整这些视觉审美元素,就会给人视觉上极大的冲击,让人觉得十分的厌恶,不愿意继续的深入了解,这样的作品所传达的含义也不能够被人理解。因此,只有将视觉审美元素进行合理有序的组合或者调整,才能够形成一种和谐美,才能够更好的传达出作品所表达的含义。

(二)突出功能性和经济性

平面设计在目前的商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导致平面设计具有很强的经济性和功能性。因此,设计作品就必须要具有功能性和经济性。在设计作品时,要具有很强的经济目的,并运用到具体的设计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也十分的激烈,平面设计的作品主体就要体现对于商业产品的宣传。因此,对于作品的设计上不仅要具有美感,还要抓住消费者的眼睛,促进消费者的购物欲望。由于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因此在目前的商业产品设计上,很多的作品都有一定的相似度。因此,对于生产商来说,要想取得消费者的信任,促进其购物欲望,就要在平面设计作品中展示出产品的特点,这样才能体现产品的独特优势,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度。在设计时,要对相关消费者的需求进行调查,跟上消费者对于产品外观的要求,才能设计出符合消费者要求的作品,从而加大产品的宣传效果,促进消费者的购买。

(三)强化视觉审美元素的表现力

在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表现力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给人一种最为直观的感受,带给消费者以视觉冲击,能够短时间抓住消费者的眼球。消费者对于设计作品的第一眼的感受就是设计师在进行平面设计时所追求的视觉效果。从设计师的角度来说,在进行平面设计时不仅要追求作品的表达力,还应该注重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水平。因此,多数想要在短时间内抓住消费者眼球的作品都融合了特殊符号元素,这能够展现出作品独特的一面,能够直接吸引消费者,给消费者一种视觉冲击的感觉。此外,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还需要从多方面对视觉审美元素进行表达。同时在选择审美元素时,还须将不同年龄段的审美习惯进行融合,这样才能使之符合如今大多数人的审美。设计师还应该注重作品的创新,创新才能够在审美疲劳的今天有效的吸引消费者,继而将作品包含的信息进行有效传达。但是,设计师一定要注意消费者审美的差异,这就对设计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师要有针对性的设计产品,要善于掌握消费者的审美需求,这样才能进一步的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要灵活地掌握市场的定位。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场竞争也十分的激烈,设计师在设计作品时最主要的是创新。因此,作为设计师应该不断的进行学习,了解市场的需要,并将审美视觉元素合理地运用在平面设计作品中,这样才能够保证作品的质量,才能够符合如今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才能给人最好的视觉享受。

参考文献:

[1]谢文婷.关于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构建[J].中国包装工业,2015(Z1):145-146+148.

[2]张筝.探究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构建[J].美术教育研究,2016(04):67-68.

[3]徐丽静.新时期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6):112-113.

篇6

关键词:企业形象设计;意;象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01

一、CIS企业形象设计概念

上世纪50年代,在欧美地区兴起了企业识别(简称CI)设计概念,我们可以将其细分为企业设计、企业形貌、特殊设计等不同部分。在上世纪70年代,这种设计概念流传至亚洲日本,在结合了“企业家族”文化理念之后,形成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简称CIS)。现在设计领域都将CIS形象的称之为企业形象设计,也就是说通过一些视觉、听觉符号向人们展示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企业产品,通过各种传播媒介让企业在信息泛滥的世界里脱颖而出,使得这个企业能够更容易的让人们记住。构建CIS战略,就是要根据企业发展历史及方向,以市场化为导向,策划并设计企业形象,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企业特征,能够在社会大众的心中留有印象,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获得更高的经济社会效益。

二、CIS构成要素

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是由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三部分组成的。其中企业理念识别是最关键的一部分,它体现出的是企业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价值体系,是企业今后发展所需要沿袭的主线。这三个部分有机融合在一起,共同组成了企业形象塑造的方式方法。

1.CIS企业形象设计理念识别(MI)与深层次精神文化系统几近相似。理念识别(简称MI)主要体现出来的是企业最深层次的精神文化,企业理念、企业经营和发展所遵循的理论基础等等,它是企业形象设计中最关键的一部分,是CIS系统构建的基础。只有全面了解并深刻理解了企业的精神以及相应的形象定位之后,才能够更有针对性的构建适合企业的形象设计系统,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准确塑造企业形象。

2.CIS企业形象中行为识别(BI)是企业行为文化系统的构建者。行为识别(简称BI)是基于企业理念而发展起来的,为了最终实现企业理念识别而开展的活动和采取的措施。行为识别可以通过企业所制定的规章制度、经营方式、宣传模式等表现出来,它可以归类于企业所制定的所有经营规划。企业进行行为识别构建,是为了能够让企业员工认同企业文化,愿意将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结合在一起,而且能够得到广大消费者的一致认同,使得企业从高层到基层、从企业到客户都能够直接沟通。简单地说,行为识别就是企业的日常行为规范,是企业一切生产经营都必须要遵循的规章制度。

3.CIS企业形象设计中视觉识别(VI)主要是解决企业外在符号表现。视觉识别(简称VI)是企业在理念识别的基础上,在行为识别的指导下,将这些思想化、理论化的东西通过视觉符号传递给社会大众,形成具体的企业图像/符号形象。实际上,视觉识别研究的就是企业外在直观形象问题,怎么能够以一种更能表现企业理念的图像/符号来向社会大众展示企业,让消费者心中能够对企业留有印象。

三、“意”与“象”在CIS企业形象设计中的结合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如何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如何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成为企业发展所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企业形象设计的概念引入我国之后,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开始逐步认识到,CIS企业形象设计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我国大多数内地企业,在具体实施CIS企业形象设计时盲目引入,机械式的套用国外形式,完全没有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理念,从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的角度出发,设计适合企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形象。这对于生存于中国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在进行CIS企业形象设计之后,并没有取得所想要的效果,这里就结合企业形象设计中的“意”与“象”进行相关的具体分析。

1.象显于外。CIS企业形象设计的三种主要构成要素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相关的介绍,这里就不在陈述。企业形象设计的核心是理念识别,也就是说任何形式的企业形象设计都需要从企业的“意”出发,通过具体的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表现出来,也就是“象”。社会大众所看到的企业标志,都是企业“意”的“象”表现,这就是所谓的象显于外。从哲学的角度来讲,“象”的作用更大,因为认识的过程就是从外至内,先外在的观察,才能够产生思考的兴趣,最终能够理解其内在的“意”。但反过来,“意”的作用就是决定“象”的表现,所以两者可以说是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辅助的辩证统一关系。但是我们这里研究的并不只单单是视觉上的“象”表现,看、听、闻、尝、感才是“象”的根本。企业要注重外在的表现形式,通过更有质感更有时尚气息的装饰,来让顾客眼前一亮,产生视觉上的记忆;通过具有特色的声音,或者员工的语言表达方式,让顾客在听觉上形成记忆;对企业店面或者办公场所进行特殊香味设计,让顾客在嗅觉上形成记忆;设置更为个性的体验环境,通过实际产品的试用,来让顾客切身体验,在内心深处形成更为真实的感觉。这才是最全面的象显于外。

2.意寓象中。理念识别才是企业形象设计的关键,外在表现能够得到的最终效果还是决定于内在的“意”。企业形象设计必须要把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文化贯穿其中,才能够设计出适合企业的外在表现形象,但也并不是说行为识别、视觉识别不重要,任何优秀的企业文化最终还是要通过这两点展现出来,向社会大众展示企业形象。归结一句话,就是通过“视觉”和“行为”来向消费者展示企业的理念、文化、经营思想等等。世界上很多知名的企业都有非常简单易懂的口号来向社会传递他们深层次的企业理念,这样就能够直接让消费者清楚地认识到这个企业对自身产品持有什么样的态度,企业的产品是否值得自己拥有。这也就告诉我们,不管企业的理念是多么的优秀,能够直接清晰的展现给顾客才是关键。意寓象中,象显于外两者结合才是企业形象设计成功与否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粟广峰.谈传统文化因素在企业形象设计中的应用[D].东北:东北电力大学艺术学院.

[2]沈奇.整合营销成功传播的要素.企业改革与管理,2007.

篇7

关键词:民商法;消费者信息权;社会经济;保护

一、引言

消费者信息权主要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基于合理信任的基础上,依法享有真实、全面、及时的消费信息的权利。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消费者的信息权的保障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国的民商法需要完善在消费者信息权保护方面的立法,严肃追究侵犯消费者信息权犯罪主体的民事责任,只有消费者的信息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现代民商法的价值取向

现代民商法学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对于弱者的保护上,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日常接触到的信息正在朝着多元化、专业化以及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越来越多的信息传播途径使得消费者与商家不再产生直接的合同关系,最终导致处于信息劣势的消费者的地位越来越低。由于民商法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所以保护处于信息劣势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民商法适用的根本目的,也就是将理论中的平等具体落实到社会实际当中;另一方面主要体现在意识自主和交易安全的两个特点上[1]。意识自主是指当事人在从事交易活动的过程中,行为和意志独立自由。但是在我们实际生活当中,商家为了谋取利益了各种各样的虚假信息来误导消费者,使得消费者不能正确辨别其广告信息的真假。交易安全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信息安全,提供者需要为产品进行说明,并提供全面、真实、正确的信息的义务,只有让消费者正确的了解产品信息,才能使得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作出正确决策,才能体现市场活动的公平性,从而维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侵犯消费者信息权的民事责任构成要素

(一)虚假、过时、误导信息的发生

虚假信息主要是指信息提供者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不真实、不存在、纯属捏造的商品信息。其主要构成要素有两点,首先,信息提供者必须公开该信息;其次,该公开的信息中含有不真实的成分。过时信息主要是指信息提供者没有按照规定及时提供应该公开的信息,过时信息同样包括两种含义,第一,信息提供者应该在信息的性质或内容发生改变的时候,及时提供新的信息,使信息使用者及时获得最新、最准确的有效信息;第二,信息提供者没有在法定的时间内及时公开该信息,使信息使用者没有获得及时有效的信息。误导信息是指信息提供者在表述信息过程中,故意将语句的意思说的不清不楚、模棱两可、半真半假或者存在歧义,误导信息使用者对信息产生了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理解。误导信息主要由以下三要素构成。首先,是信息提供者提供的信息应该是公开的;其次,是在信息提供者在表述该信息的过程中的语言文字存在歧义或半真半假的成分;最后,信息使用者相信了该信息就是全部的真实的情况[2]。

(二)信息提供行为的违法性

侵权行为主要是指当事人从事与法律的要求不相符合的行为,损坏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法律规定信息提供者有提供全面、可靠、真实、及时的信息的义务和责任。如果信息提供者不能够遵循这种规定,那么它提供的信息就是虚假信息,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三)具有损害事实

损害事实的产生应该包括以下两点。首先,信息提供者侵害信了信息使用者(即消费者)的息权。我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权主要产生于法律对于信息使用权的规定之中,不同于财产权和人身权,它是独立存在的民事权利。如果消费者在使用了商家提供的不良信息后对自身利益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损害,那么商家就侵犯了消费者的信息权。信息权受到侵害后所造成的后果主要是消费真为了获取该错误信息而花费的信息成本和费用,以及由于消费者对该信息的信赖而白白耽误的机会。

(四)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既分为事实上的因果关系也分为法律上的因果关系。首先对于事实上的因果关系而言,是指受害者使用了不良信息以后所产生的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在这种的情况下,信息的使用者用自主的意识决定了其行为的结果,并非由第三人强制而造成的,但是其自主作出决策的过程却受到了第三人提供信息的制约和影响。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主要是指在法律的基础上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通俗来讲就是如果想要被告承担信息侵权的责任,不仅需要对原告对被告的侵权事实提供证据加以证明,而且还要需要证明这些证据的来源是合法的。

四、结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消费者的信息权是促使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保障消费者的信息权不受侵害只有完善我国民商法的法律体系,将信息侵权纳入其中,并且对于信息提供者提供信息的标准制定详细的要求,同时还需要在消费者法律保护中以法规的形式对信息侵权进行单独规定,这样才可以充分保障我国消费者的信息权益。

[参考文献]

[1]赵媛,管博.我国信息获取权研究综述[J].现代情报,2015(11).

篇8

关键字:知识经济财务管理创新理论观念

一、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现有的产权理论及制度加剧了股东、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冲突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它使传统的以厂房、机器、资本为主要内容的资源配置结构变为以知识资本为主的资源配置结构。而我们现有的产权理论和制度仍然维护“业主产权论”,忽视了人力资本对公司发展的重大作用。事实上。在现有的市场经济中,创造、接受、利用、加工信息和掌握知识技术的员工在企业财富的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在传统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时期。现代企业已不再仅仅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问题,现代企业实际上是财务资本与知识资本这两种资本及其所有权之间的“复合契约”,是“利益相关者”的产权合作。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产权理论及制度只注重有形资产和投入资本的配置,忽视知识资本的有效配置,只注重出资者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排斥智力劳动及其他相关利益者对企业的剩余分配权,从而,会加剧所有者(股东)、经营者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二)现有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投资决策需要

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厂房、机器、资金等有形资产,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将大大提高,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最主要、最重要的投资对象。但现今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内容对无形资产涉及较少,在现实财务管理活动中,许多企业往往低估无形资产价值,不善于利用无形资产进行资本运营。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资决策的需要。

(三)现有的财务机构设置与财务人员素质严重妨碍着信息化、知识化理财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以快、准、全的信息为导向。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应是管理层次及中间管理人员少,并具有灵敏、高效、快速的特征。我国现有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大多数是金字塔型,中间层次多、效率低下,缺乏创新和灵活性;财务管理人员的理财观念滞后、理财知识欠缺、理财方法落后,缺乏掌握知识的主动性,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一切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相去甚远,严重妨碍了信息化、知识化理财的进程。

二、知识经济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一)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这一目标的确立总是随经济形态的转化和社会进步而不断深化。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先后经历了从“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到“超利润目标管理”的转换。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知识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知识不断增加、更新、扩散和应用加速,深刻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各个方面,使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向高层次演化。原有追求企业自身利益和财富最大化目标将转向“知识最大化”的综合管理目标。

(二)融资管理的创新

企业融资决策重点是低成本、低风险筹措各种形式的金融资本。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推进融资管理创新,把融资重点由金融资本转向知识资本,这是由以下趋势决定的:知识资本逐渐取代传统金融资本成为知识经济中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本,西方股份选择权制度的出现使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知识资本量化为企业产权已成为现实,金融信息高速公路和金融工程的运用,加快了知识资产证券化的步伐,为企业融通知识资本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工具:企业边界的扩大,拓宽了融通知识资本的空间。

(三)资本结构的优化创新

资本结构是不同资本形式、不同资本主体、不同时间长度及不同层次的各种资本成份构成的动态组合,是企业财务状况和发展战略的基础。知识资本在企业中的地位上升,使传统资本结构理论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因而有必要按照知识经济的要求优化资本结构:一是确立传统金融资本与知识资本的比例关系;二是确立传统金融资本内部的比例关系、形式、层次;三是确立知识资产证券化的种类和期限结构,非证券化知识资产的权益形式和债务形式以及知识资本中人力资本的产权形式等。优化创新资本结构的原则是通过融资和投资管理。使企业各类资本形式动态组合达到收益、风险的相互配比,实现企业知识占有和使用量最大化。

(四)风险管理方法的创新

风险是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因素。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本经营呈现出高风险性和风险表现形式多样化的特征:一是知识产品价格中物质材料成本的比重很小。而研究开发的固定成本急剧上升,使经营风险多倍扩大。二是因金融市场和内部财务结构的变化使财务风险更为复杂和多样化,如技术债务资本的流失、泄密、被替代或超过保护期可能导致企业的破产,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殊使用寿命和折旧方法会增加现有资本结构的不稳定性:三是开发知识资产的不确定性水平提高,扩大了投资风险。四是作为知识资本重要构成要素的企业信誉、经营关系等变化使企业名誉风险突出。为此应以现代手段创新风险管理方法。一方面要对风险的各种表现形式进行有效识别,确定风险管理目标,另一方面要建立风险的计量、报告和控制系统,以便采取合理的风险管理政策。

(五)财务分析内容的创新

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诊断企业现在财务状况,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有效手段。随着企业知识资本的增加,企业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制于知识资本的作用,对知识资本的分析也因此构成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评估知识资本价值,定期编制知识资本报告,披露企业在技术创新、人力资本、顾客忠诚等方面的变化和投资收益,使信息需要者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情况。设立知识资本考核指标,一是创新指标,如知识资本创新力;二是效率指标。如知识资本利用率、知识资本利润率:三是市价指标,如每股知识资本账面价值、知识资本与每股盈余比率:四是稳定指标,如知识资本增长率,知识资本损耗率等。设立知识资本与物质资本匹配指标和综合指标。

(六)财务成果分配方式的创新

财富分配是由经济增长中各要素的贡献大小决定的。随着知识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知识资产逐渐转变为财富分配的轴心,财务分配方式的创新需要确立知识资本在企业财务成果分配中的地位,使知识职员及利用知识的能力在总体上分享更多的企业财富。改革以工作量为基础的业绩评估系统。建立因人付薪、以个人所创造价值的合理比例为基础的分配机制,如股票期权、知识付酬、职工持股、职业投资信托等。

三、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对策

(一)转变企业理财观念

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创造企业财富的主要要素由物质资本转向知识资本,因而,企业理财就不能只盯住物质资产和金融资本,必须转变观念。一是要认识知识资本,即了解知识资本的来源、特征、构成要素和表现形式:二是要承认知识资本,即认可知识资本是企业总资本的一部分,认可知识资本与企业市场价值和企业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知识资本应分享的企业财富:三是要重视和利用知识资本,企业既要为知识创造及其商品化提供相应的经营资产以发展知识资本。又要充分利用知识资本为企业提供持续的利润增长。

(二)加强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和创新能力

对包括知识资本在内的企业总资本进行市场化运作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综合性和超前性,用管理有形资产的传统手段是难以适应的,必须提高财务人员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是财务人员要有宽广的经济和财会理论基础,又有良好的现代数学、法学和网络技术基础,面对知识快速更新和经济、金融活动的广阔、灵活和多变,能从经济、社会、法律、技术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并制订相应的理财策略;其次能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开发企业信息并根据变化的理财环境,对企业的运行状况和不断扩大的业务范围进行评估和风险分析:再次要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国际金融的创新趋势和资本的形态特点,运用金融工程开发融资工具和管理投融资风险等。

(三)积极开展对知识资本的理论研究和个案研究

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企业产品结构看,尽管短期内不会有大量企业直接成为知识型企业,但企业知识资本所占比重的上升将是一个明显的趋势。如何成功地对知识资本进行运作是现代企业理财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国际上没有成熟的理论,对我国的企业更是一种全新的东西。因此企业必须开展理论研究和个案分析,一是要研究知识资本的构成要素和市场化形式,寻求知识资本的有效运作管理方法:二是要研究知识资本的计量方法,确定知识资本价值,研究知识资本的证券化形式和估价方法:三是要对资本运作的个案进行分析,总结企业知识资本运作的具体操作方案。

篇9

[关键词] 成长战略;成长控制;影响因素;控制系统

[中图分类号] C9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7-0044-03

[基金项目]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广西产业集群创新与升级战略研究”(批准号:06FJL002);

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学科资助项目“WTO规则下的自主创新战略研究”(批准号:0710004)

[作者简介] 陈朝晖,广西工学院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

谢 薇,广西工学院电控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广西 柳州 545006)

面对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很多企业明显加快了发展速度,其目的主要就是实现企业成长的战略目标。然而,很多竭力追求快速成长的公司或只是获得了市场份额的增长而不是市场份额与企业盈利的协调增长,或是经过快速增长膨胀之后又迅速萎缩甚至消亡,或是在发展过程中总处于起伏不定的剧烈震荡。正如拉姆・查兰(Ram Charan)指出,公司成长是利润丰厚的、可持续的,而且资金的运用是高效能的……没有这些,成长往往导致灾难性的结果。为避免这种“灾难性的成长”,研判影响企业成长的主要因素,选择和确定企业成长控制策略,就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问题。

一、《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对企业成长控制的启迪

当代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实质上都是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为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目标,德国在1967年制定了《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该法主要内容:1.规定经济政策的总方针和目标;2.规定政府提交年度经济报告的义务;3.规定“一致行动的指导方针”;4.建立经济协调储备金制度;5.规定超计划支出的批准程序;6.制定经济平衡发展委员会制度。定期开讨论会为实现该法规定的目标而制定一切经济平衡的发展措施。该法第1条揭示了制定的背景和指导思想,规定联邦和各州应该通过各种经济和财政措施的实施来达到总体经济的平衡。这些措施的目的在于: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促使经济持续、适当的增长,同时保持物价稳定、高度就业和外资平衡。所谓经济的适度增长是指经济增长不应“过热”,而应以经济与社会的稳定为前提。

人们注意到,二战后德国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与其努力保持经济“持续和适当增长”的成长控制理念是分不开的。所谓企业成长是一个在较长的时期内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不断变革的过程,这是一个持续、良性、有序和均衡的发展过程。对于致力于迅速成长的企业来说,《促进法》蕴含的成长控制理念有如下启示: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稳定增长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增长的稳定是低层次的稳定,而没有稳定的增长也是不会长久的增长。这就意味着,企业成长过程应尽可能保持在一种稳定、均衡和持续盈利的状态。为此,必须采取各种有益的措施,注意各种手段和方法的综合运用,以有效进行调控。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经济波动或景气变动是极有可能的。为了保证企业成长的稳定,还应建立应急制度和采取相应措施,这就需要有一个进行宏观协调的机构。谋求平衡是企业家为实现成长目标的一种战略选择。由于企业成长是由一个阶段性的平衡到另一个阶段性的平衡过程,必须规划一种动态的平衡链,使每一阶段性平衡合理衔接到下一次平衡。为此,企业家要围绕战略实施过程,以增强动态竞争和环境适应的能力为目标,对相关环境等各种成长影响要素进行全面监控,及时纠正偏差或创新(调整)成长路径,才能实现“稳定、均衡和持续盈利”的成长目标。

二、我国企业成长控制的核心要素分析

战略管理在于创造和维持竞争优势。企业不仅要解决如何竞争以获得可持续优势的问题,还要考虑如何保持竞争优势使之可持续,而不是昙花一现。企业要实现对成长过程的有效控制,必须考虑导致企业成长失衡的主要因素,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1.外部环境因素

企业成长是一个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外部环境影响表现在:一是外部环境的影响是全局性的。企业必须关注对企业有全局性影响的要素,当这些要素发生变化时,企业整体战略必须进行变革以适应其变化。二是外部环境对成长影响是现在的、未来的,也是长期的。当战略环境要素变化时,企业的战略基础就会受到冲击,如果能洞察并抓住环境提供的机遇,就能在未来获得有利的战略地位并取得竞争优势;反之,如果对竞争对手及自身能力作出了不恰当的假设,忽视了环境的变化,往往会丧失有利的战略地位或失去良好的战略机会,而且这种损失是难以弥补的。三是外部环境是动态变化的。环境是一个动态体系,每个构成要素都是一个变量,都会直接或间接对企业造成影响。目前,发达国家已从工业经济社会发展到知识经济社会。对具有较低制造成本、但创新能力不强的我国企业来说,必须重新考虑成长战略,以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

2.资源与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战略是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与外部环境相结合的结果。但在动态竞争环境下,更应强调充分利用资源和能力形成竞争优势来赢得稳定利润的增长空间。企业资源主要由财务资源、实体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品牌声誉所构成。在企业中,这些资源的可持续性是不一样的,可以分成短周期资源、标准周期资源和慢周期资源三种,真正帮助企业在长期水平上建立竞争优势的资源往往是标准周期和慢周期的资源,其中无形资源尤其是知识资源如专利、标准等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此,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重点就是要把更多的短周期资源转变为标准周期或慢周期的资源。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外部环境、竞争格局和技术创新等条件的变化,企业原先的资源可能会减少或消失,原先的能力也可能会弱化或消散。

3.未来愿景

在战略管理过程中,企业往往很难确定较长时期的战略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勾画出组织未来理想状态的广阔愿景来集中和引导企业的成长。有效愿景是企业为实现持续成长的目的所进行的远景描述,包括确定组织的目标和使命,运用多种生动的方法来阐明令人振奋的、富于吸引力的公司的未来组织状态以及公司发展的方向。有效的愿景应该是在了解顾客、供应商、合作伙伴的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战略意图基础上形成的,它不仅有助于公司的成长,而且能够改变其竞争环境。哈曼和普拉哈拉德说:一种值得公司追求的愿景能在根本上改变某个产业的管理或竞争规则,重新划分产业之间的界线,或者开创新的竞争空间。一种有效的愿景不仅在战略上是合理的,而且必须能广泛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未来愿景应该转变为公司各部门、团体和个人的期望和行为。正是因为未来愿景具有内部和外部的导向特征,才凸显其在企业发展战略中应有的地位。

4.战略边界

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成长过程中不乏可选择的机会,而不是机会有限。企业决策者要在众多的机会和有限的注意力之间进行平衡,从中选择成长机会。战略边界就是针对为支持明确的企业战略而寻找机会的行为的一种限制,主要体现在:将个人努力集中于组织优先考虑的事情;提供引导努力的短期目标和行为计划;提高效率和效果;使错误和不道德的行为最小化。例如,前通用电气董事长韦尔奇反复强调:通用电气公司将退出所有无法在市场上占据第一或第二位的业务。正如切斯特・巴纳德在其著作中所说,如果同时面临太多种机会,人们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做出抉择,有必要对可能发生的事物加以限定,从而便于选择。在决定什么事应该做时,通常采用的办法就是寻找不应当这么做的原因。正是战略边界的确定,企业就拥有了更大的经营自由和成长空间,而不会为业务和战略的选择而摇摆不定。不论采取那种成长战略,战略边界确定是根本前提。

5.组织体系

企业战略实施的一个重要工具是内部严密的组织结构体系,好的战略需要通过与之适应的组织结构去维持。实践证明,不合时宜的组织结构必将对战略产生巨大的损害作用,它会使良好的战略设计变得于事无补。内部组织体系可以理解为一种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产权结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和运作流程等正式要素。这些要素与非正式的要素,如员工、文化和竞争能力应该统一步伐、协调和协同来维持组织要素动态的结合,并促进员工的发展和组织的学习过程。只有这样,企业才会在没有过多风险的情况下向前发展。企业组织体系是根据企业战略而定的,它必须按照战略目标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采取何种组织结构,主要取决于企业决策者对战略结构含义的理解,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条件和战略类型,取决于对组织适应战略发展标准的认识和关键性任务的选择。

6.战略风险

企业的成长、变革或创新都意味着风险。一般认为,风险是影响利润的未来经营环境中不确定因素的根源。美国沃顿商学院的一项研究指出,大多数危机往往源于战略层而非经营层。所以,在关注经营层次风险的同时,更要关注战略层次风险。从企业成长的角度来看,风险产生不仅与竞争、市场等外部因素有关,也与企业追求成长而实施的变革、创新等内部因素有关。康佳公司成长历程表明,企业战略风险主要包括创新风险、转型(扩张)风险和法律风险三类。创新风险包括技术与产品研发、组织结构变革、管理模式变革等方面的风险。转型(扩张)风险主要是指企业进行主营业务的战略调整或实施多元化扩张所带来的风险。法律风险主要体现为企业在市场抢占过程中所遭遇的反倾销诉讼、知识产权诉讼等风险。这些风险构成了我国企业战略风险的主流。

三、核心要素评价及控制系统的运作机制

战略控制的传统方法是制定战略、执行战略和绩效评价。控制是基于绩效衡量和战略制定之间的一个反馈。这种控制方法以反馈方法为主,一般来说,在一段时期终止之前,不会采取行动去修改战略、目标。当环境稳定且相对简单时,这种控制系统最为合适。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现代”管理控制理论主要是强调了对内外部环境关注的重要性,这是因为一般的竞争环境变得更加不可预测和复杂。适应和预测内外环境的变化成为战略控制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发展战略的假设、前提、目标及战略本身要不断地被监督、测试和评估。战略制定、战略执行和战略控制之间的关系是交互性的。

要实现对企业成长的控制,就有必要对成长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为了保证控制的有效性,企业有必要对这些核心要素进行量化评价,以明确控制的重点。在实际操作中,可把核心要素细化或改进,也可以将构成要素纳入评价范畴。同时,对每个评价要素,可根据不同企业的情况设计相应权重,使评价结果更为合理。在这个基础上,企业可以构建合适的控制系统对这些影响因素加以影响,使之与企业的成长战略相吻合。例如,利用信念系统来明确愿景,规定基本的价值观、组织目标和指导方针,为企业成长提供动力和指导;利用边界控制系统界定战略发展领域,确定战略目标范围;信息监控系统对外部环境进行扫描(Scanning),对市场和需求趋势、竞争对手、法律政策进行监控;应用内部控制系统确保会计数据和财务数据的可靠性,以及应用行为控制系统确定关键绩效变量,通过激励与约束手段实现对员工行为的控制,等等。如何构建合理的成长控制体系,将另文分析。

在企业起步阶段,由于规模小、组织结构和市场/服务流程简单,主要依靠会计系统来确保财务数据准确和财产安全。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管理制度、业务流程、权责体系等开始应用,通过行为控制系统来实现控制目的。进入企业成长后期,随着管理层次和幅度增大,分散授权并不利于整体控制,此时可通过价值观、管理理念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信念系统来引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为集中企业注意力于既定战略,边界控制系统开始发挥作用。进入企业成熟期,严格的管理体系往往会导致,外部环境带来的不仅是机会,竞争风险也在加剧。此时,信息监控和风险监控系统的强化将有助于企业成熟地度过危机。由此,控制系统相互协同以控制成长战略的实施,推动企业进入下一个循环成长周期。

参考文献:

[1] [美]拉姆・查兰,诺埃尔・提切,著.鲁刚伟,译.持续增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德]联邦议院,颁布.谢怀轼,译.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J].法学译丛,1989,(1).

[3]武亚军.9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J].南开管理评论,1999,(2).

篇10

关键词:价值取向;公平;效益;民商合一

民法和商法作为两个不同的法律部门,之所以能够为绝大多数大陆法国家所确认,其主要的原因不但在于民法和商法在调整对象和调整内容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除此之外,民法和商法在价值向上具有显著不同以及在产生基础上具有较大差异性,也是区分民商法分属不同法律部门的重要原因。因为调整对象的差异固然可以直接界定不同部门法的独立调整范围,而价值取向的不同则会决定不同法律立法的最终追求目的,从而使性质各异的法律部门的划分成为必要。民法和商法在立法价值取向上的主要差异性表现在:在民法的诸项价值目标中,最基本的价值取向是公平,即当公平原则与民法的其他基本原则发生冲突与矛盾时民法首先会选择公平,在处理公平与其他民法原则的关系时采取的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益与其他。现代民法也在不断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情况调整自己的作用内容,也会不断融入一些效益的规定,但这并不能因此而动摇公平原则的统治地位,离开了公平就没有民法和民事法律制度。而在商事立法中最高的价值取向则是效益,在处理效益与其他法律原则的关系时其基本原则和要求是效益优先兼顾公平与其他。

一、民法公平优先原则的产生基础

(一)经济基础――商品经济

民法是和商品经济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有商品经济就应当有法律,就应当有调整商品经济的基本法律――民法。商品经济的存在必须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由于社会分工使每一个社会主体都不能生产出自己所需要的所有商品,从而使商品交换成为必要。“互相对立的仅仅是权利平等的商品所有者,占有别人商品的手段只能是让渡自己的商品。”二是由于财产分属于不同的人所有,使每个人都能无偿地占有他人的劳动产品,而必须承认对方的财产所有权,并进行等价劳动相交换。与此适应,就产生了作为民法核心内容的所有权制度和合同制度。合同不过是将每天重复着的产品交换活动通过法律的形式加以固定。“每一方只有通过双方共同的意志行为,才能让渡自己的商品,占有别人的商品。可见,他们必须彼此承认对方是私有者。这种具有契约形式的(不管这种契约是不是用法律固定下来的)法权关系,是一种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这种法的关系或意志关系的内容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而商品经济又是“天生的平等派”,它不承认任何特权,只承认一个权威即竞争,它要求一切经济关系的参加者在法律上都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这种平等的法律地位既是商品经营者进行公平行为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经营者自由意志的必要保障。

(二)公平优先的理论基础――私权神圣和意思自治

民法属于典型的私法范畴,私法不同于公法的最基本的一点在于私法特别注重对私人权利的保护。民法是市民社会的基本法,按照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观点,市民社会是社会的一部分,不同于国家且独立于国家。市民社会以政治权力和民事权利的完全分离,以充分尊重个人的自由意志为主要内容。市民社会观念强调国家应严格限制自己的权力范围和权力界限,强调应充分关注个体利益和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各国民法典中强调的个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和契约自由,强调当事人意思自治,均是以避免国家对个人权利的侵犯。“在私法范围内,政府的唯一作用就是承认私权并保障私权之实现,所以应在国家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竭力排除政府参与。”

(三)公平优先的主体基础――适用主体上的广泛性

与商法等其他法律制度相比,民法的适用主体具有广泛性,可以适用于一切社会大众,是所有市民主体的基本权利保障法。因此,民法就其基本属性而言,应当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主体的最基本生存要求。而社会大众的最基本要求就是生命、财产、个人尊严和公平对待,也就是说只有满足了社会主体的公平要求之后社会才能够和谐发展。“不患寡而患不均”、“等贵贱、均贫富”等思想或口号的提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社会大众对公平的需要。

(四)公平优先的规范基础――强烈的伦理性

从社会学角度观察,法律条款无非包括伦理性条款和技术性条款两大类。与商法比较侧重于技术性规范不同,民法规范具有强烈的伦理性。其原因在于,民法规范为市场经济提供了一般规则,这些一般规则是对整个市民社会及其经济基础的抽象和概括,是人们理性思维的果,一般较为稳定。换而言之,民事活动本身就社会伦理生活的一部分,具有强烈的社会趋同性,而伦理规则是很难用精确的法律语言加以描述的。正是由于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及本身的性质所决定,因此民法条款绝大多数属于伦理性条款,即凭社会主体的简单伦理判断就可确定其行为性质,并不需要当事人必须有丰富的法律专业知识和专业判断能力。而公平原则无疑是最具有伦理性的法律价值判断之一。正是基于民法规范的高度概括性和极强的伦理性,由此才决定法律的适用必须以公平性的伦理原则和能够为所普遍接受的民事习惯为指导,并依据各种事实关系与法律规定的内容进行对照,然后对行为人的行为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

二、商法效益优先原则的产生原因和产生基础

商法的效益优先不但有其具体表现,而且还有其复杂的社会经济原因,具体说来这些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效益优先的经济原因――市场经济

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固定场所,它既是商品生产的必然产物和实现商品价值的必要条件,也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伴生结果。对此,列宁曾指出:“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所谓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机制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和调节市场行为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或经济运行模式。市场必须有一定的构成要素,包括人的要素、物的要素和行为要素几个方面。其中,人的要素即市场主体是纯粹的经济人。市场中的物的要素是货币资本,货币资本不同于单纯的货币,它具有强烈的逐利性趋向。马克思曾引用登宁勋爵的话形象地形容资本:“一旦有适当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对资本的拥有者资本家来说,“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除了快快发财,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除了金钱的损失,也不知道还有别的痛苦。”值得注意的是,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不同,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形态,强调的是产品的交换属性,要求生产者必须依赖于其他生产者而生存,任何生产者都只能通过交换而获得他人的产品。商品经济的法律调整就产生了最初的民法,产生了作为民法基本制度的所有权制度和合同制度。因此,可以说有商品经济就应当有民法。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是计划经济,主要强调的是一种社会资源的分配方式,即以市场机制调节社会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配置。主要是从经济运行方式或经济模式的层面上来进行定义的。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有重合的一面,市场经济必须依赖于商品经济而存在。但市场经济并不是随商品经济而同时产生,它必须在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才能产生。两者在作用的内容上也是不一样的,和商品经济相比,市场经济更具有现代性,而商法的产生和作用内容都与市场经济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二)效益优先的法律规范原因――大量的技术性规范

商法最早起源于“商人法”,从它产生伊始就具有专门性及职业性,而后虽经多次进化,“商人法”发展成为“商行为法”,但商法的基本特质并没有变化,商法始终是对市场经济的直接调整,可以说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基本规则及基本运作方式翻译成法律语言就构成了商法规则。正是由于商法规范为市场经济主体的营利性活动提供了具体的规则,而这些具体规则又是对市场经济活动及其实践方式的直接表现,因此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都和商法规范具有直接的联系。有什么样的市场交易方式和市场交易内容,就相应有什么样的商法规范进行调整。由此决定了商法规范必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技术性,即商法规范中必然包含有大量的技术性规范,这些技术性规范的设计大多是出于对主体营利的保护,并且对这些技术性规范并不能简单地凭伦理道德意识就能判断其行为效果。商事法律的这种技术性规范特点,使其与民法中比较偏重于伦理性规范的特点迥然不同。商法的技术性既体现在其组织法上,也体现在其行为法中。商法规范中通常不仅有定性规定,更多地是定量规定,例如,公司法中公司形式的设计,权利、利益的配置,资本的运动,股票市场的操作,责任的追究,票据法中关于票据之文义性、要式性、无因性规定,关于发票行为、背书行为、承兑行为、票据抗辩、追索权之行使等规范条款,均具有强烈的技术性色彩。另外,商法的技术性原则不仅体现于其规范的具体方面,也表现于整体上不同规则之间的协调,若没有大量技术性规范的间接调整作用,商法的营利性和商法宗旨均难以实现。

(三)效益优先的适用对象基础――特定的商人

从一般意义上说,商法是调整商人及其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作为商事主体,商人最主要的特征在于他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就其本质而言,都是政治动物。”但人同时又是经济动物即经济人。政治人和经济人虽然具有不同的功能,但无论是经济人还是政治人,都无时不在既定约束条件下以最小代价去获取最大收益。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中的主体是以从事营利性活动为其唯一存在目的的经济人――商人按照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穆勒的观点,所谓经济人就是会计算、有创造性、能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并且要求必须人是具有理性的人。所谓人的理性是指每个人都能通过成本―收益或趋利避害原则来对其面临的一切机会和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优化选择。人是趋利避害的动物,《管子》说:“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其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继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也。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彼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故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处焉。”人在行为中本性和基本价值取向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墨子・大取篇》说:“断指以存腕,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人们在多重行为选择时的基本行为特征是具有排列和择优的倾向和能力。这种多中取优的价值取向可以导致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实现。

民法和商法在对待公平与效益的关系与地位上所采取的不同的价值取向,既反映了民法和商法在立法上的不同的价值追求,也反映了民法和商法在调整市场经济关系时所具有的不同作用和各自独特的存在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63.

2、(美)梅里曼.大陆法系[M].西南政法学院,1983.

3、(美)格伦顿,戈登,奥萨魁米健等译.比较法律传统[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4、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1975.

5、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6、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商务引书馆,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