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4: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北戴河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北戴河湿地位于新河以北、林海度假村以南、滨海大道以西的三角区域,经新河入海口与沿海湿地相连。2007年曾举行东北亚湿地和水禽保护国际研讨会,并发表了关于东北亚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合作的北戴河声明,已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作为世界四大观鸟胜地之一,北戴河被誉为“观鸟的麦加”。
一、北戴河湿地状况
(一)湿地概况。北戴河湿地,是被国际湿地保护组织所命名的我国最大的城市湿地,其中总保护面积3081公顷,是候鸟迁徙重要通道和国际四大观鸟胜地之一,区位优势重要,湿地类型多样。在这里,保护鸟类380多种,列入《世界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14种,列入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2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动物51种,包含有黑嘴鸥、白鹤、丹顶鹤等[1]。北戴河湿地也是西伯利亚、中国北方与南方、菲律宾、澳大利亚之间候鸟迁徙的驿站,曾多次在此观察过候鸟的英国观鸟团称从世界范围来讲,北戴河湿地是远东最好观察迁徙候鸟的地方。
(二)气候特点。北戴河处中纬度地带,属暖温湿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春季多日照,气温回升快,相对湿度低,空气半干燥,蒸发快,风速较大;夏季多阴雨,空气潮湿,气温高但少闷热;秋季时间短,降温快,秋高气爽;冬季长,寒冷干燥,多晴天,四季气候分明。同时因受海洋的调节,又具有多风、湿度大、雨量适中、气候宜人的海洋型气候,整个北戴河处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之中。也正是因为北戴河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让其形成了适合候鸟生存的栖息之地,使北戴河成为国际四大观鸟胜地之一。
(三)生物特点。北戴河湿地之所以受人瞩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是候鸟重要的栖息地,通过查询资料可知,北戴河区的鸟类有白鹭、丹顶鹤、灰鹤、大天鹅、海鸥、海燕等。我国鸟类共计有1186种,其中北戴河就有20个目61个科的405种,且属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68种。在中新网“秦皇岛《做“观鸟圣地”的守护者》倡议引发全国关注”的报导中,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员、中国鸟类学会副会长许维枢先生曾这样说道:“北戴河曾一次记录到东方白鹳2729只,超过以往世界最高纪录的一倍以上;一次记录到鹊鹞14534只,为世界上一个地点发现鹊鹞的最高纪录。”这也证明了北戴河区丰富的鸟类资源的特点。
二、湿地功能及退化
(一)水资源的“贮存库”。湿地可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在多雨或涨水季节将过量的水像海绵一样储存起来,减少洪水压力,有效控制洪水,防止土壤沙化,又能在一段时间后慢慢释放补充河流或下渗补充地下水,因此被称为是水资源的“贮存库”。
(二)水体“净化器”。湿地本身的独特性让其有净化天然水体的能力。湿地本身特性让它能滞留水、土中的沉积物、有毒物等,从而改善环境污染。
(三)“储碳机”。湿地能够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碳源,在全球变暖日益严重的当下减少温室效应。
(四)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蒸发,湿地可不断向大气输送水气,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同时能够控制土壤侵蚀,稳固基地,保护海岸不受风浪侵蚀,调节气候。
(五)“物种基因库”。湿地是重要的基因遗传库,对维持物种多样性和平衡、筛选生物优良基因有着重要意义;作为鸟类的天堂和重要的生存栖息地,对鸟类生存和繁衍后代也有很大作用。环境的日益恶化,导致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逐渐呈现单一化破碎化现象,因此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并协调人地关系对生物多样性及珍惜鸟类保护有重要意义。
三、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湿地有自净能力、防风固沙、稳固海岸、丰富湿地生境类型等功能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重要作用,但近年来由于人类对湿地认识的不全面、不重视,城市发展建设没有周全考虑湿地地质和生态环境,导致湿地面积不断减少、生态破坏加重、功能不断退化,为此建议开展以下措施:
(一)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增加环境保护意识。湿地环境保护不是个人、小集体和政府的事,而是每一个人的事,因此,需要加大对湿地环境保护的宣传和人们对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只有对湿地功能、湿地破坏对人类生存的威胁有了清楚的认识和了解,才能人人拥有保护意识,才能更好的进行湿地生态环境保护。
(二)节约用水,开发与推广水资源利用技术。湿地退化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居民用水量的增多和浪费,导致地下水过量开采,使得湿地干涸,为此,在日常生活中推崇水资源保护、开发并推广先进的水重复利用技术,对湿地保护有巨大意义。
(三)着力抓实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北戴河鸟类博物馆。2009年,政府开放秦皇岛鸟类博物馆,这是集鸟类起源、进化、发展等为一体的专题科普博物馆,但是没有很好的发挥科普教育效能。为此应加大对博物馆的宣传,与世界观鸟者进行交流、与各高校进行交流,进行候鸟知识普及教育,充分发挥博物馆的作用。
(四)落实责任,明确管理。湿地在中国的管理虽归林业部,但是涉及其管理的部门还包括了农业、水力、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海洋等部门和相关地方单位,管理权限不清和缺乏管理协商机制,使得湿地的利用和管理很难实施。为此需要明确管理部门,协调各部门之间关系,以便湿地管理有效进行,湿地保护切实实施。
(五)政府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颁布相关政策。在北戴河区了解到,地方政府为保护北戴河环境,严禁禁止北戴河区进行炭火烧烤,并有城管进行监察,但在北戴河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上检索和秦皇岛图书馆政府文献查询处,均没有发现独立、完善的与湿地保护有关的详细的政策、法规,所有涉及到湿地的内容均在旅游管理、年度工作总结等里简单提到。此表明,政府方面对湿地生态保护还有欠缺,政府重视度还需提高。为此,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严禁湿地生态污染破坏、候鸟栖息地破坏,让北戴河湿地生态保护和候鸟保护有法可依,走上合理法制化道路。
(六)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在法律条件下出台相应的建设和管理条例,城市及自然保护区等的建立要做到依据湿地生态特点建立,妥善进行各项管理,避免开发造成湿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破坏。另外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一方面,使湿地保护区在法律规定下被保护,另一方面,使遭受破坏的湿地能够得到恢复。
四、小结
秦皇岛市民曾在当地相关采访中说道:保护鸟类的生存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如果有一天鸟儿消失了,那么人类的末日也不再遥远。保护鸟类,最重要的就是保护鸟类赖以生存的栖息地。[2]
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在,环境发展不仅仅影响城市的发展、国家的发展,还会影响人类的生存。为此,我们不仅仅是做加大宣传、志愿服务等的表面工作,而是在认识到湿地对人类的巨大作用和湿地破坏对人类的潜在威胁的同时,切实进行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让每一次活动和宣传都具有实际意义。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共同的生活家园。(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指导教师:王智进
参考文献:
篇2
1.面积大且占土地面积比重大
截至2004年,全省各类湿地总面积达到365.17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87%,而全国湿地总面积仅占国土总面积的6%。江西的湿地总面积在全国处于前列,并且湿地占国土面积的比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湿地类型较齐全
按照《国际湿地公约》的划分,湿地分海洋湿地、陆地湿地和人工湿地。江西没有海洋湿地,而陆地湿地的20种类型中江西有15个类型;人工湿地的10种类型中江西有8种,包括了除咸水湖和荒原湿地外的内陆湿地的所有类型,类型较齐全。
3.湿地水系完整、水资源丰富且水质良好
江西湿地水系是以鄱阳湖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境内的赣、修、抚、信、饶五大水系均汇入鄱阳湖而进长江,湿地水系非常完整。全省水资源总量为141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七位。江西境内的河流湖泊水质基本良好,除极少数流经城市和工业集中区的河段外,绝大多数达到国家Ⅱ类及以上水质标准。
4.湿地生物资源丰富
江西种类繁多,面积巨大的湿地,成为野生动植物迁徙、繁衍生息的优良场所。江西湿地中有湿地高等植物127科、332属、697种,上了国家第一批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的有12种。尤其是鄱阳湖珍稀水禽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鄱阳湖保护区记录的鸟类有310种,约占全国鸟类总数的四分之一,属国家级保护的动物有白鹤、白头鹤、灰鹤、大鸨、白鹅雁等51种之多。
二、江西湿地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过度围垦和无序开发造成湿地面积萎缩
江西湿地大规模的开发是在最近五十几年,开发的目标是以农业生产,特别粮食生产为主。为满足建国后人口剧增的需求,不得不倚重于省境内丰富的湿地资源,尤其是在“以粮为纲”的年代,全省掀起向湖泊要耕地的,湿地呈现出无序围垦和过度开发的状态,湖泊面积急剧减少。以省内最大的湿地鄱阳湖为例,从1954年到1976年这22年间,湖面面积累计减少1245km2,年递减达56.6km2,速度惊人!
江西省同时也是我国血吸虫病的高发区,为了消灭钉螺,在一些重点疫区不得不对湿地进行排涝和围垦,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仅鄱阳湖区域由于对钉螺的控制而减少的湿地面积达600km2。进入20世纪80年代,对湿地的围垦以水产养殖为主。改革开放后,全省的城市建设进入历史最快发展时期。城镇化导致围湖造地,河道淤塞,市区及周边农村的湿地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2.湿地环境污染逐渐加大,生态环境面临威胁
近年来,江西经济开始进入快车道,自“九五”以来,全省GDP一直保持9%以上的递增速度,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凸显。湿地受到其周边地区的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与生活消费污染的影响不断加大。如:鄱阳湖湿地虽然总体环境尚好,但近年来局部污染逐渐加重,“九五”期间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全湖平均有64.2%的断面为Ⅱ类水,30.5%的断面为Ⅲ类水,劣于Ⅲ类水的超标断面占到5.3%。
同时,环境污染导致湿地水体富营养化出现,使浮游生物单一,甚至出现藻类爆发性增殖,破坏了生态平衡,最终降低了湿地生物的多样性。总磷浓度来看,省内最大的湿地鄱阳湖也已开始出现富营养化。
3.生物资源利用过度,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
长期以来,人们对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缺少全面和科学的评估,一般只注重生物资源的直接消耗价值(食物、医疗、原料等),而忽视生物资源潜在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不少地区将湿地当作大自然赐予人们的免费财富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利用,竭泽而渔、滥采滥挖、随意捕猎现象很是普遍。如:在鄱阳湖南矶山自然保护区,每到秋冬季,渔民就挖开湖堤放水捕鱼,即所谓的“堑秋湖”,对湿地生态带来严重影响。
生物资源利用过度使越来越多的生物物种,特别是珍稀生物面临濒危或灭绝。据20世纪60年代的调查,鄱阳湖有湿地植物119种,到20世纪80年代调查时就减少为102种,物种消失速度令人震惊!江豚在鄱阳湖数量不断减少,白鳍豚已濒临灭绝。生物资源利用过度也使江西的渔业资源遭到破坏,渔获物群体结构呈低龄化和个体小型化趋势。
4.湿地管理机构不健全,法规不完善
湿地作为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包含许多资源,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如林业、农业、渔业、牧业、环保、水利等等。管理部门纷杂、众多使江西湿地的管理长期处于混乱当中,关系不顺,界限不明,湿地保护处于各自为政的尴尬境地。江西湿地管理机构普遍不健全,设置也不合理,尤其缺少综合管理机构。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专项的《湿地保护法》,拥有丰富湿地资源的江西省对于湿地保护的地方性法规长期处于空白。2005年,《江西省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颁布实施,江西省成为继黑龙江省之后,全国第二个通过地方性法规保护湿地的省份。然而,法规条例在实施时依然存在问题,对湿地的界限不清――到底哪块是湿地没有明确界定,很难达到治本的目的。除鄱阳湖,东江源外,江西境内的其他湿地基本上没有立法保护,处于非严格意义的保护状态,仅限于一般的行政保护性管理,亟需进行开发、利用、保护等多目标并行的科学管理。
三、江西湿地资源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1.加强湿地的基础研究、科研监测
江西省的湿地研究基础薄弱,湿地专门研究机构较少,人才匮乏,尤其是缺少国家级的研究队伍。长期以来,江西在湿地科学研究方面获得国内外的资助相对较少,本省的科研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江西湿地研究的深入开展。
从现实情况看,迫切需要加大对湿地基础研究的投入。同时,需要整合研究机构,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尽量避免研究项目的重复和缺少创新,要加强对湿地资源可持续高效经营的原理和技术的研究,探索湿地生态系统的逆向演替和衰退规律,提出退化湿地的恢复与重建的生物对策、技术和措施,建立健全湿地监测和评估系统等等。
2.加强和完善湿地立法工作,建立湿地资源保护管理体系
截至2004年,政府已颁布了与湿地保护有关的法律15部,法规18部,然而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统一的湿地保护法。针对这种情况,江西地方政府完全可以先行制定地方湿地保护法规或条例,来对本省丰富的湿地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管理。目前,鄱阳湖湿地、东江源已有法规出台,但江西境内的绝大部分湿地还处于法律真空状态。随着江西经济近年持续快速增长,对湿地资源的影响程度也与日俱增,迫切需要需要在全省逐步建立完整的湿地法规体系。
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各部门各级湿地管理机构。与此同时,尽快建立一个统一协调和管理部门,也即成立湿地综合管理部门,统筹兼顾地进行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发挥湿地的经济和生态综合效益,实现江西湿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3.加强湿地环境宣传和教育,实现公众参与
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最终需要全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对湿地资源保护的有效性和资源合理利用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众和管理决策者对湿地重要性的认识和观念的转变。因此,应通过教育设施和报刊、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提高公众对湿地生态效益的认识,强化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
湿地环境教育的重点对象是湿地及周边的居民,他们的行为对湿地资源有直接重要的影响。近50多年来,在江西广大的湖区,人口已翻了一番多,并且贫困人口比例高,人口素质普遍偏低,给当地湿地保护带来难度。应当重视对这部分人口进行湿地保护法规、条例的宣传以及湿地生态环境重要性的教育。
4.转变湿地利用模式,开展湿地生态农业
江西传统的湿地利用多以扩大耕地为主,这是一种典型的粗放型开发模式,对湿地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其环境功能遭受一定的破坏。湿地开发的强度必须在湿地生态系统可承载的范围内。把对湿地资源的粗放型开发模式逐步转变为集约型开发模式是实现江西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当前,应当积极引导农民退耕还湖,适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水产养殖、果树栽培等为主的生态农业,应成为江西湿地开发的重要模式。另外,还应开展多种途径的资金筹措,推广湿地生态补偿政策,尽量使工业占用的湿地能够置换出来,逐步恢复其优良的自然生态功能。
5.发展湿地生态旅游业
湿地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景观,具有潜在的旅游资源的功能,在旅游娱乐和美学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旅游业较其他产业有更高的回报率和更低的污染,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为湿地资源的保护提供了经济支持。
篇3
我国农村水电及电气化事业蓬勃发展。农村水电不仅成为广大贫困山区农村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强大推动力,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而且在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水电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在一些地方显露出来:一是农村水电开发同当地农民利益脱节。农民不能从农村水电开发中得到直接的好处,既不能分享经济收益,又用不上廉价电。电站周围的山区农民仍然使用高价商品电,除了电灯之外别的电器用不起;二是农村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脱节。开发商开发农村水电主要是向电网卖电,获取商业利益,电网买进后再加价卖出,农民更加用不起电,不能实现以电代柴,当地农民生活燃料仍然靠砍柴烧柴,环境、生态难以改善;三是留下了影响稳定、和谐的隐患。农村水电资源是属于国家所有的稀有资源,但在这些地方常被开发商无偿或以极低的价格占有进行开发,当地农民却无钱无资源自己开发或参与开发农村水电,常造成矛盾,有时还很尖锐,成为当地不稳定因素。
充分说明家宝同志批示的针对性、必要性和具有的重要意义。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家宝批示,实现农村水电与农民利益、地方发展、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走科学、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首先对农村水电资源的条件与优势谈以下看法。
我国幅员辽阔,河流众多,径流总量丰沛,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根据最新水能资源复查结果,我国单站容量5万千瓦及以下的农村水电资源经济可开发量为1.28多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农村水电资源点多面广,除上海市外,遍及30个省(区、市)1600多个山区县,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山区,70%左右集中在西部大开发地区。尚未开发的农村水电资源还有近8000万千瓦,可建小水电站7-8万座之多,年发电量3000亿千瓦时左右,相当于4个三峡水电站的电力电量,可直接惠及贫困山区亿万农民。
西部大开发地区(含广西、内蒙和湘西、恩施、延边)农村水电资源可开发量为8694.7万千瓦,占全国农村水电资源可开发总量的67.7%;中部地区农村水电资源可开发量为2082.2万千瓦,占总量的16.2%;东部地区农村水电资源可开发量为2069.2万千瓦,占总量的16.1%。在流域分布上,长江流域农村水电资源最为丰富,其次为珠江、黄河流域。
篇4
关键词: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机制
一. 洞庭湖湿地概况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跨湘、鄂两省。洞庭湖湿地主要包括东洞庭湖湿地、西洞庭湖湿地和南洞庭湖湿地,特别是东洞庭湖湿地1994年被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是整个湿地系统的核心,是“国际湿地公约”收录的国际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1]洞庭湖湿地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动植物资源尤为丰富,以鸟类和水禽为甚,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生产基地和鸟类主要栖息地。洞庭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仅存的两个自然通江湖泊之一,在调节长江洪水径流、保护物种基因和生物多样性方面作用极其重要。
二. 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一)、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品位和知名度高
洞庭湖区自然生态旅游丰富,渔类和鸟类种类多种多样。据保护区网站称仅东洞庭湖已记录到鸟类316种,其中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东方白鹳、黑鹳、白鹤、白头鹤、大鸨、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7种,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灰鹤、小天鹅、白额雁等37种。此外,还记录到鱼类湖区现有鱼类119种,水生动物68种,野生水生植物400余种。[2]其中金栗兰科、毛食科、樟科、防己科、金缕梅科、木通科、睡莲科等都是代表本区和中国特有成分的植物种类。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同样丰富,沿湖知名旅游景点,有岳阳楼、君山、鲁肃墓、屈子祠、范蠡祠、西施墓、杨幺墓等,并流传着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如娥皇女英泪洒君山、柳毅传书等,特别是岳阳楼作为整个洞庭湖人文生态旅游的核心融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为一体。龙舟竞渡、名楼水上观光、东洞庭湖观鸟休闲、张谷英村访古探幽等一系列的生态旅游项目品位好知名度高。
(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
环洞庭湖区域位于长江中下游核心区域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两大中部群市群的过渡地带,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京广铁路、长张高速,长常高速,106国道等都贯穿湖区、湖区形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特别是武广高铁、沪昆高铁开通后湖区与“珠三角”、“长三角”联系更加紧密,给湖区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交通区位条件。[3]
(三)、环湖地区经济发达,为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环洞庭湖地区主要包括湖南省的岳阳、常德、益阳三市,长沙市望城区以及湖北部分县市,总面积约5.23万平方公里。湖南省洞庭湖区的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5.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3.经济总量占全省近1/4,在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环洞庭湖经济圈是湖南省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在整个全省中处于前列。环洞庭湖经济区地处成渝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群连接地带,客源市场居民消费能力强、发展潜力巨大。
三. 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
洞庭湖面临的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结构紊乱、功能削弱和自然景观退化等问题。[4]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生态环境问题,一是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洞庭湖水面从全盛时期的6000平方公里到今天2740平方公里缩小一大半。洪涝灾害频发,洪水威胁严峻。湖泊水体污染严重,工业污染、农药化肥污染、农业污染、生活垃圾交织,加剧了水体污染程度,洞庭湖水质处于中富状态。资源开发利用过度,过度捕捞、挖砂、水产养殖、杨树无序种植、外来物种的引进推广破坏了湖区生物的多样性。湖区血吸虫病没有根治,鼠害泛滥。
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生态环境问题的既有天灾也有人祸。人类不良的经济行为是破坏生态旅游发展环境的主要原因。究其原因是保护区与地方政府而言处于弱势地位。保护区内诸多资源涉及多方管理机构协调,如何在各部门间斡旋取得结果困难,保护区可以实施的政策和法律手段制止的不多,防治不力。机制体制整合不够,同一个湖被分割成东、西、南三块水面,分属三市管辖,难以形成合力。管理体制不顺、条块分割、政出多门加大了洞庭湖保护和治理的难度。
四. 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机制研究
(一)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原则
湿地生态旅游是以可进入的,并具有一定观赏性湿地为主要旅游资源的旅游活动。开发湿地生态旅游,要让游客观赏到优美的自然景观,还要让游客认识湿地、了解湿地,同时提高湿地保护意识,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资源,其达到可持续利用,实现与人类和谐共存。因此,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是一种保护性开发。通常来讲要遵循保护性开发原则、经济环境社会三大效益统一原则、特色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原始性和真实性原则。洞庭湖湿地保护区应进行区域划分,分片规划,划分为核心区(生态保护)、缓冲区(起隔离作用)、和试验区(生态旅游)。试验区的生态旅游以以冬季观鸟节为品牌,打造“湿地公园”项目,将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两面,并且冬季观鸟与血吸虫病疫期相互错开,以此划分区域规划,强化保护观念,发展生态旅游。
(二)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机制
洞庭湖区湿地生态旅游开发首先要立足大旅游、大生态、大市场,对整个洞庭湖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系统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洞庭湖区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把生态旅游扩展应用到环洞庭湖区和旅游产业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和旅游活动的全过程,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旅游的生态友好程度。具体来讲就是理顺管理体制,实施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上,构建政府、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三位一体的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机制。[5]政府、企业和社区居民都是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机制的实施主体。三个主体相互影响并都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政府部门主导整个开发过程,一方面引导调控旅游企业,另一方面保障社区居民利益。旅游企业可以雇佣社区居民到企业工作,参与旅游开发,居民同时也可以监督旅游企业的开发活动。政府在旅游企业进行旅游开发的活动中,要建立湿地环境评价系统,来监测湿地环境的发展变化,切实保护好湿地资源,使湿地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
1.强化政府监督和管理,科学规划,制定政策
政府应把自身做为生态旅游环境的践行者和保护者,加强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企业的监管防止企业为获取经济利益而损害环境的行为的发生,对于对破坏生态旅游环境的企业应给与严厉的处罚。合理引导当地居民保护湖区的自然环境,从而为生态旅游发展奠定基础。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是个系统工程,应构建一个完整科学的规划。政府必须牵头合理划分洞庭湿地功能区域,在不破坏湿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活动。制定了湿地保护政策法规约束洞庭湖沿湖居民,企业等相关利益者的行为,增强有关部门的保护意识,行为和方向,为政府和旅游部门明确保护旅游生态环境的方向,真正的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强化生态环境意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洞庭湖是国际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全省重要旅游的品牌,是开展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重要基地。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寻找适当的宣传途径,比如加强学校对对下一代生态教育、奖优罚劣,强化保护区居民生态环保意识,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激发他们的环保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政府管理者与社区居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真正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建立洞庭湖生态旅游补偿机制
政府支持实施生态旅游补偿机制。管理部门更好的与保护区附近居民沟通,了解居民民生,协作共同提高居民经济,落实政府补偿政策。进行经济补偿的同时,建立能有利于当地居民的项目。帮扶农家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切实有用的就业培训,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水平。
4.社区居民参与机制
社区参与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开发项目,决策,实施,评估和管理过程中,将项目内化为社区群众的自觉要求和行动,提高项目的成效。因此通过这种形式的参与社区居民能够自觉的保护当地的生态旅游环境,从而促进生态旅游环境质量的提高,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 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发展,应贯穿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渗透到各个层面,通过参与而享受到生态旅游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利益,主要体现在参与旅游发展规划决策、包括授权居民自行决定旅游发展目标、参与旅游发展带来的利益分配、增加居民的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并将这些意见纳入旅游规划与政府决策之中。
5.洞庭湖湿地环境影响监控机制
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会因在该地域内发展旅游业而受到不利影响,这就要求在试验区内的湿地生态旅游活动必须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对旅游开发带来的影响进行不断地分析预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洞庭湖生态旅游健康有序发展。任何形式的湿地旅游开发活动都会对湿地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只有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开发,使得旅游活动对湿地环境影响较小,不会使生态系统环境功能降低或损伤,或通过努力可以使受损伤的生态功能得以恢复和补偿,保证自然保护目标得以实现,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就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祖鹏.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J].价格月刊,2012,(6)41-44.
[2] 缪丽华.杭州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与前景初探[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9,(6)58-63.
[3] 杨桂华,王跃华.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新思路[J].经济地理2000,(1):88-92.
[4] 董明辉,朱有志,庄大昌.洞庭湖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J].资源科学,2001,(5):82-86.
[5] 庄大昌,董明辉.洞庭湖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J].人文地理,2002,20(1):73-76.
[基金项目]本文获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型社会”建设实践中低碳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探索及实证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项目编号:2010YBB186)、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低碳旅游经济发展的研究(项目编号:10C0203)、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机制与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2012ZZ52)资助。
作者简介:
篇5
关键词:“两型理论”;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日益严重,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因此,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方面的研究逐步出现,湿地公园建设便成为了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热点趋势。特别是在大力建设“两型社会”的背景下,全国也发展建设了不少湿地公园,从一定程度上讲,湿地公园建设是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行动,这与国家“两型社会”的建设目标是不谋而合的。洋沙湖・东湖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充分把握“两型社会”的核心理念――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环境建设的可持续性,来营造公园景观是“两型”理论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两型”理论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内涵
湿地公园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多样性休息、游玩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湿地公园的建设来改善水及土壤的质量,为动植物的生长提供有利的环境,调节区域气候,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在一定程度上贯彻了“两型社会”的核心理念。究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的形式具体体现在:①运用“两型”理论指导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形成新的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理论,从而来指导实践;②通过创新的设计手法对湿地公园中现有的资源进行充分合理的利用,实现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并形成生态的、独特的、经济的、美观的公园景观;③将节能技术与环保材料利用到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实践中来,实现对资源的节约与保护;④通过对湿地公园的有效管理,保护生态旅游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洋沙湖・东湖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具体方案
2.1项目概况
地理位置:洋沙湖・东湖湿地公园所处区域生态地理区位十分重要,位于湖南省湘阴县境内,距京广铁路复线15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20公里,紧邻洋沙湖、金龙河和长湘公路,区域位置优越。
场地现状:公园规划总面积893413.92平方米,场地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土地现状主要为稻田、莲池、鱼塘等人工湿地;水系资源丰富,多为流动水系,河流形态自然、岸线优美;植被景观秀丽,多以低矮植被为主,有较强的观赏性,是我国洞庭湖周围湖泊与河流湿地的典型代表。
场地内水体由于受金龙河流域工业污水排放、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固体废弃物排放的影响,许多水体被污染,因此,急需提升湿地公园景观质量。
2.2项目功能划分
为了响应“两型社会”的建设,洋沙湖・东湖湿地公园功能划分以保护场地湿地资源为前提,根据场地现状,将项目划分为绿化景观区、综合配套服务区、湿地植物过滤带、湿地生态核心保护区、密林隔离带、池塘湿地区及农耕体验区七大功能区。绿化景观区和综合配套服务区紧邻公园大门及入口广场处,是游客集散的地带,人流量大,因此在此区域主要考虑交通流线的布置,设置了便捷的园路,可供人们到达湿地植物过滤带的淡水鱼博物馆、湿地展示水景、渔村古街、渔村码头及游船码头各个景点。湿地生态核心保护区处于公园的心脏位置,也是公园的特色区域,在保持场地原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设置有珍禽观展示馆、游禽湖、观湖平台等景点,珍禽展示馆有珍禽标本展示、科普等宣教功能。此区域是珍禽与湿地功能演示相结合的科普通道。密林隔离带地势较高,水系很难引进,故此,将此区域打造为以户外活动为主题的活动场地,宽阔的草坪、翠绿的树丛,让人们既能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又能感受团体及家庭活动的乐趣。池塘湿地区主要保留原有荷塘,选取品种优良的花莲种植于区域内,运用道路与栈道形成开放和围合空间,赋予空间的多样性。农耕体验区分为传统农耕体验园与现代农耕体验园,以中华农耕文化传承及展示为核心,打造集农耕文化传承、科普学习、农耕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区域。
2.3项目设计原则
湿地公园建设必须注意对场地生态资源、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在时间上的持续维护与充分利用。洋沙湖・东湖湿地公园深刻理解“两型”思想内涵,坚持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适应性原则,建设长远、整体的环境效应,坚持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发展,营造出自然、和谐、美观的湿地公园景观环境。
2.3.1生态优先原则
在洋沙湖・东湖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规划中以保护水体、天然植被等原始自然生态为前提,运用生态理念与生态技术,突出景观营造的生态性和地域特色,使洋沙湖・东湖湿地公园实现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游憩观览的和谐统一。在公园建设中采用就地取材、生态护岸技术、雨水收集与净化技术、环保铺装技术等具体措施来体现“两型”理念的内涵。
2.3.2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作为一种发展观,在景观设计中主要强调有效、有节制地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维护和培育可再生资源的良性循环,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水资源是湿地公园中重要的景观构成要素,洋沙湖・东湖湿地公园为保护场地水资源,采取统筹规划,分期实施项目,在对水系、水域的保护方面采取限制水域开发利用、控制水系污染、分时定点监测水系,力争有效地保护现有水域、改善水质,为鱼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维护湿地公园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同时,在公园建设的实践中对场地中草灌枝条、竹材、木材等有效再利用应用也是一种循环状态,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3.3适应性原则
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应选择与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相适应的植物群,群落结构多样而稳定,并能吸引野生生物,特别是鱼类、鸟类在此栖息。洋沙湖・东湖湿地公园在建设的过程中充分把握这一原则,合理使用本土材料与植物,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环境。
3由洋沙湖・东湖湿地公园总结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要点
洋沙湖・东湖湿地公园是在“两型”社会背景下,在深刻理解“两型”理论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其他景观设计理论而建设的湿地景观,具有重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对水体恢复与保护、植被恢复与保护、乌类及鱼类栖息地恢复与保护来实现公园内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完整性,营造舒适、优美的生态景观,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公园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本文通过对洋沙湖・东湖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进行研究总结出当前社会背景下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要点如下:
(1)保护为主,生态优先。湿地公园建设应以维护城市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城市湿地功能和竦厣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出发点。
(2)精心营造,突出特色。湿地公园建设不仅需要丰富的景观效果,更要突出地方特色,营造适合生物多样性发展的环境空间,有计划地引进外来物种,大力保护和发展本地物种,使湿地公园既能保持它的生态特性又能体现地方特色。
篇6
关键词:湿地水环境;演变机理;生态效应;新思路;研究
引言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在为人类提供食物、原料和水资源、稳定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1]。近一个世纪以来,由于受盲目围垦、过度开发和水质污染等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天然水循环变化的影响,使得湿地水环境和生态空间格局发生变化,进而造成湿地的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丧失、甚至湿地的消亡[2,3]。
我国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后,对保护湿地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但湿地保护形势依然严峻,由于对湿地形成演变机理、水环境效应及生态系统结构方面缺乏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往往给保护区的工作造成一定困难,湿地保护研究相对滞后[4]。开展变化环境下湿地水环境演变机理及生态效应研究,对更好的利用和保护湿地有重要意义。
1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1研究方法
湿地的定量模拟研究是当前生态学、水文学和湿地科学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5]。湿地建模、情势重建是理解湿地形成演变机理、水环境效应、生态系统结构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外对湿地的模型与研究方法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1)图表分析法与经验统计法:传统湿地生态水文学采用图表分析法与经验统计法研究湿地生态水文问题。从研究手段上看,在水文水质调查、湿地生物调查的基础上,引入遥测信息。方法原理是通过宏观尺度上湿地水文、生态调查,从植被生态的水文适应性角度,根据收集的信息,通过统计分析或采用制图方式进行湿地水文景观分类、生物结构、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经验方法估算生态环境需水总量[6]。由于这类方法未能充分表达湿地生态演替的阶段性、湿地的基本特征、形成机理和动态过程,缺乏深入的物理机制剖析,研究水平较低,研究的角度相对狭窄。
(2)湿地水文模型:水文过程是湿地中最重要的过程,是决定产生和维持湿地典型类型和湿地过程的重要因素,是湿地研究的核心内容,在湿地形成、发育、演替直至消亡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湿地水文模型可用以定量地评价湿地开发活动及保护管理活动带来的环境影响和生态效应;可用作预测湿地水文及其它“动力”特征的变化规律;可用作检验湿地的概念、理论和湿地研究基本实测数据;也可用作辅助设计工具,在湿地的重新自然化和人工湿地的建造工程中用于辅助设计工程设施的结构、形式和参数等[7]。
近年来,湿地水文模拟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水库或洪泛湿地方面,如加拿大Waterloo大学提出一个蓄水~出流函数模型用于模拟湿地径流响应[8];英国Birmingham大学改进MODFLOW模型,在British 洪泛平原湿地成功地模拟了以年或季为水文周期的湿地水位变化[9]。国际上已成功开发了适合湿地的分布水文模型, Zacharias等认为湿地是一个水文、水环境系统,强调要加强湿地水资源综合管理,结合GIS和RS发展了一个有物理基础的水文模型来管理湖泊湿地水资源[10];Da Paz等认为水循环对湿地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采用了二维平面水动力模型在Mangueira湖泊和Taim湿地中的应用[11]。我国湿地模拟研究起步不久,但模型研究仍然以概念性水文模型、地下水模型为主,湿地分布水文模型缺乏,有待加强。
(3)湿地监测和高新技术应用:美国从二十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关注湿地监测和高新技术应用。Grapes, TR监测了chalk流域湿地的洪水和地下水,分析了湿地地下水流与河渠水位关系,以及壤中流和垂直水分通量变化规律[12]。国内王茜等人利用3S技术对洪湖湿地的结构类型进行监测,在分析研究洪湖湿地现状(水文、土壤、植被、地形地貌、土壤、经济发展、开发等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湿地分类的原则和实际情况,考虑遥感上的可操作性,设计出研究区域的湿地遥感分类系统[13]。
(4)湿地水环境流体模型研究:国内外有关科学工作者从70 年代后期开始从环境科学的角度对湿地进行研究, 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为湿地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如国外60年代开始研究河流水量水质、水量泥沙耦合模型。70~80 年代,国内外研究者较多地研究应用了一维、二维水量水质模型(如Baca and Arnett,1977),90 年代国外三维水量水质模型研究比较成熟(如Simons, et al,1977)。例如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提出的多参数综合水质模型(WASP,1996)和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EFDC,2001),丹麦水力学研究所Mike水质模型等。国外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在我国应用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已广泛应用在河流、水库、湖泊、河口、港湾以及湿地等水环境生态系统中[14]。我国的湖泊工作者和环境工作者从70 年代后期开始, 进行了大量湖泊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湖泊、水库水质预测、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总量控制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15]。
(5)湿地生态环境需水研究:90年代后环境需水量和生态需水量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6]。到目前为止,国外有关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内容主要有:河道流量与鱼类生息环境关系研究[17];河流流量、水生生物与溶解氧三者关系研究[18~20];水生生物指示物与流量之间的关系研究;湿地调度考虑生态需水量的优化配置研究;环境用水与经济用水关系研究等[21,22]。研究方法有:流量增量法、蒙大拿法、7Q10法、流量历时曲线分析法、湿周法、栖息地排水法、BBM法、水利额定法等。对水库、湖泊、湿地的生态环境需水还没有成熟的理论、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23]。从国内外对生态环境用水的研究来看,定性描述的多,理论推求的少,河流描述多,湿地研究少。总量估算多,过程计算少。另外,在确定生态环境需水时,时问尺度和空间尺度不明确,水量和水质耦合研究缺乏,各生态需水量重复计算,可操作性差,研究结果与实际应用还存在相当差距。所以,湿地生态环境需水估算仍然研究不足。
湿地水文生态模型与新兴交叉学科和地学信息技术耦合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至今我国湿地模型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进展缓慢原因是:有物理基础的分布水文模型建模因涉及多学科有较高的难度,另外我国湿地监测与实验资料缺乏,在今后的研究中,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我国目前湿地保护才刚刚起步,很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如湿地的水文水环境效应研究不深入,有物理基础的湿地模型缺乏;湿地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生态需水过程估算方法还不完善;湿地生态环境流体动力学研究不足;湿地建设与湿地管理缺乏系统成熟的技术方案等。
1.2评价方法
国内外已经发展了较成熟的湿地评价方法。在众多湿地分类方法中有代表性的方法包括Cow ardin 等于1979 年提出的分类体系[24]和Brinson 于1993 年提出的水文地貌学分类方法[25]。美国农业部湿地研究所推荐一套湿地评价水文模型DRAINMOD和湿地水文识别准则[26]。国外Sutula, MA等应用一种湿地快速评估方法(RAMs)评价湿地系统,介绍了RAMs方法的发展[27]。国内贾忠华等人采用美国农业部推荐的湿地评价水文模型DRAINMOD,探讨西安干旱与半干旱地区不同来水量对湿地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分析了该区形成临界湿地水文条件所需的临界水量[28]。袁军等运用多级模糊模式评价模型对黑龙江洪河国家级保护区不同年份的湿地水文功能进行评价[29]。
诊断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是水聚湿地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开展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可分为:物种指示法和结构功能指标法[30,31]。Costanza等1997提出了基于系统层次的生态健康指数(Health Index,HI)[32]。此外,也有学者提出了基于河流水文学、物理构造特征、河岸区状况、水质及水生生物等5方面共计22项指标体系计分基础上的溪流状况指数(Index of Stream Condition,ISC) 。随着对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的深入,最近几年物理指标、压力指标等也被考虑在内,使健康诊断指标不断完善。
2研究思路创新
分析理解湿地水文、水质与生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变化环境下湿地水循环规律、水环境效应、污染物迁移转化机理和生态格局演变规律进行单独研究并做集成研究;构建一个变集水区尺度、基于RS和GIS、反映湿地特征的、有物理基础的、多尺度集成、多要素耦合的“变网格”技术支持下湿地分布式生态水文模型范式,以便于增加对湿地水循环、污染物迁移转化、湿地的消长与退化、湿地生态环境需水过程的理解和认识;对湿地消长过程、湿地生态需水变化过程、环境需水变化过程的模拟与预测,包括预测坡地、湿地、河流之界面水循环过程;开展湿地水流场、浓度场和生物量的情景预测等等,对于理解湿地水环境效应及生态修复功能有指导作用。
3结语及展望
我国湿地保护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生态水文学、环境生态学、水动力学等理论为指导,以洪泛湿地为典型研究对象,以自然与人类相互作用为核心,强调流域坡地、湿地、河流、湖泊、大气、地表林冠层、包气带、地下饱和水带等不同空间尺度上和界面上的水循环、N-P物质循环等自然过程的相互作用研究;揭示变动水文情势下湿地水循环规律、水环境效应、水环境演变机理和生态格局演化规律;了解湿地水文、水质与生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基于对过程理解的模型研究,以生境湿度特征为核心,预测生态环境过程,诊断典型湿地生态环境健康,检测典型湿地可持续发展中人为作用与自然作用的关系,探讨实现湿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提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规划及水污染治理规划的生态、水利双重调控对策。丰富湿地生态水文学理论和方法,为湿地水资源、水环境生态保护提供参考借鉴。
参 考 文 献:
[1] 汪爱华,张树清,何艳芬;RS和GIS支持下的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动态变化研究(J);地理科学;2002,
[2] 陈建伟,袁 军;中国湿地环境问题研究的现状及展望;林业资源管理;1999
[3] 汪 达,汪明娜,汪 丹;中国湿地面面观;水资源保护;2003
[4] 余国营;湿地研究进展与展望;21世纪青年学者论坛;22卷3期
[5] 周德民,宫辉力,胡金明,赵魁义;湿地水文生态学模型的理论与方法;生态学杂志 2007
[6] 张正栋,珠江河口地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地理科学,2005,2,Vol.25 No.1
[7] 殷康前,倪晋仁;湿地研究综述;生态学报;1998
[8] McKillop, R. (Univ of Waterloo); Kouwen, N.; Soulis, E.D. Source: International 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 Conference - Proceedings, v 1, 1998, p 514-519
[9] Bradley, C. (Univ of Birmingham) Source: Journal of Hydrology, v 185, n 1-4, Nov 1, 1996, p 87-114
[10] Zacharias, I. ;Dimitriou, E.; Koussouris, Th. Source:Integrated water management scenarios for wetland protection Application in Trichonis Lake ;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and Software; v 20, n 2, February, 2005, p 177-185
[11] Da Paz, Adriano Rolim,Villanueva, Adolfo Nicolas; Schettini; The influence of spatial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on Taim Wetland hydrodynamics ;IAHS-AISH Publication;2005.
[12] Grapes, TR; Bradley, C; Petts, GE; Hydrodynamics of floodplain wetlands in a chalk catchment;JOURNAL OF HYDROLOGY; 2006.
[13] 王茜,任宪友, 肖飞;RS和GIS支持下的洪湖湿地景观格局分析;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 ;2003
[14] 陈祖军,陈美发,河口水域水环境状况模型研究进展,海洋环境科学,2005,24:59-64
[15] 陈建伟,袁军;中国湿地环境问题研究的现状及展望;林业资源管理;1999 年第4 期
[16] 杨志峰等著,《生态环境需水量理论、方法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7] Armentrout,G.W,Wilson,J.F. Assessment of low flows in streams in northeastern Wyoming.USGS Water resources Investigations Report,1987,4(5):533-538
[18] Geoffrey,E.P.,Water allocation to protect river ecosystem: Regulated rivers .research&management,1996
[19] Hughes,R.M..Whittier.T.T.,Thiele,J.E.,et al.1992.Lake and stream indicators for the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s environmenta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program.In:Daninel H,Mckenzie D,Hyatt E,et al.Ecological indicators,Barking: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Ltd,305-335
[20] Henry,C.P.,Amoros, C. Restoration Ecology of Riverine Wetland: 1,A scientific Base. Environmental Mangement,1995,19(6):891-902
[21] Naiman,R.J.Magnuson,J.J,Mcknight,Diane,M..The freshwater imperative.Island Press,1993
[22] Sheail,J.1984a.Constrains on water-resources development in England and Wales,concept and management of compensation flows.J.Environ Manager.19:351-361
[23] 杨志峰等著,《生态环境需水量理论、方法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4] W ilen B O et al. Wetlands of the U. S. . in:W h igham (ed) :W etland s of the w orld I. Kluver A cadem ic Publishers,N etherlands, 1993
[25] BrinsonM M. A hydrogeomo rph ic classification fo r wetlands. W etland s research p rog ram technical rep ortW R P 2D E 2R ,U. S. A rmy EnginersW aterways Experiment Station,V ick sburg,M S. 1993
[26] 贾忠华,罗纨,莫放,程慧艳;用DRAINMOD模型预测不同气候条件下排水及来水量对湿地水文的影响;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5
[27] Sutula, MA; Stein, ED; Collins, JN; Fetscher, AE; Clark, R;A practical guid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wetland assessment method;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 ; 2006.
[28] 贾忠华,罗纨,周晓夏,刘晓宁;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湿地水文及临界条件的模拟研究;水利学报2004
[29] 袁军;吕宪国湿地水文功能评价的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林业科学 2006 04
[30] 孔红梅,赵景柱,马克明,等.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初探[J],应用生态学报,2002 ,13 (4);486~490
篇7
关键词:湿地保护 生态环境 自然保护区
一、经济发展必须从长远目标出发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从吉林省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了维持和控制吉林省生态和生物多样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目的。根据吉林省省情,巩固现有湿地自然保护区,提高有效保护和管理水平,制定吉林省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制定保护区域。在全省范围内建成布局合理,类型多样,管理科学,执法严格的自然保护区网络是十分必要的,使吉林省的自然保护区事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吉林省建立与湿地保护有关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1983年6月编制出《吉林省自然保护区区划》,有关部门进行了一些专项考察和规划工作。这些工作,为全省建成类型齐全、结构适宜,布局合理的湿地自然保护区网打下了基础。到1990年底,全省共建立与湿地保护密切相关的1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62.4万公顷,占全省面积的8.67%。
这些自然保护区,区界清楚,管理机构比较健全,都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另外还制定、实施了一些地方生法规、地方性规章或行政规定。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实施的有“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省政府公布了“吉林省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左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伊通水山群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查干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向海、莫莫格、白河三处由当地政府了保护管理布告。在完善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的过程中,在保护区管理工作上勇于探索,有所创新,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在全国同类保护区第一个草拟并经省人大常委会实施了地方性法规,第一个编制并经主管部门批准实施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部区划和实验区经营规划方案》,首先建立了长白山自然博物馆,出版并内部发行全国性的自然保护区专刊《长白山自然保护》在全国各个自然保护区中最早开展了多种经营项目。
二、湿地自然保护区对吉林省经济增长的促进
根据吉林省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自然资源分布特点和生物多样化的丰富程度等因素,吉林省湿地保护可分为四个生态环境区:长白山森林湿地、低山丘陵湿地、松辽平原湿地、西部草原湿地。吉林省湿地保护主要是在西部羊草草原的集中分布区,生态系统复杂多样,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不仅是丹顶鹤等珍贵水禽的故乡,也是大型珍禽的迁徒集散地。吉林省西部又因干旱少雨,生态环境脆弱,干旱、水灾交替发生,是生态环境变迁的指示性代表地域。到2000年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6个,面积达到42.23万公顷,占全省保护区总面积为21.17%。到2010年,拟建17个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23个,面积增加27.35万公顷,达到69.58万公顷,占全省保护区总面积的28.75%。
近年来,吉林省经济高速度增长,与吉林省的生态保护是有直接关系的。尤其是松花江“三湖”自然保护区,对吉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可估量,半数以上的吉林省人口饮用的都是松花江水,吉林、长春、松源三个城市的工业水源都是松花江水,如果松花江“三湖”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吉林省经济实现稳定发展是不可能的。因此,发展吉林经济保护好吉林省生态系统,是必不可少好条件。
从吉林省的特点看,虽然吉林大体上可以分成东、中、西三个生态小系统,几个大的自然保护区及近年来新建的省级和市场以及县级保护区各俱特色,但基本上在这三个子系统之内。东部长白山区是吉林省的主要降雨带,除一部分为中部,西部地区提供了近150亿元立方米的水资源。西部地区地势低平,汇集了嫩江、第二松花江的300亿立方米的过境水,有效地遏制了沙化、碱化扩展,为中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提供了绿色屏障。在东部山区水资源的滋润,西部绿色屏障的保护下,中部地区的自然生产力较高,环境承载能力较强,为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持,自然保护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吉林省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形成吉林省生态系统的多种组合,每种组合形态都有吉林省经济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水平,都具有不同的环境承载力,都具有特定的市场适应性。东部地区的森林资源及自然保护区对森林植被的保护,为吉林省经济提供了多种宝贵资源,西部地区天然草原生态和灌溉草原生态,形成了林、草、水、田复合生态系统,中部地区由于土地资源承载力较强,在自然保护区的相关作用下,选择农业生态,同时又有城市群生态,构成了吉林省经济高效益的现代经济系统。吉林省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应该说是刚刚开始,未来的吉林省经济需要更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保护湿地,保护全球生态,只有努力走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美的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吉林省自然保护纲要》吉林省大学出版社
篇8
生态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运用科学定量的评价分析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对实现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充分体现湿地资源的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应充分考虑艾比湖湿地特点及各个指标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较为完善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一)建立目标层次结构A层为总目标层,B层为综合评价层,C层为项目评价层,D层为因子评价层。(二)建立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确定权重系数与结果分析表-1中筛选的每个评价因子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具有不同的重要程度,需要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根据以已建立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两两相比较的矩阵,然后将其设计成问卷,邀请有关政治部门、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旅游者根据各自的认识对各因子之间的重要程度(即权重系数)做出回答(发放30份,收回25份)。根据层次分析法的计算原理,将计算过程在EXCEL中编写成计算程序,再运用计算机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计算出各因子的权重系数。从旅游资源评价系统B层排序结果来看,对于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个研究区域而言,在生态旅游资源条件、生态环境和保护条件、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条件三个影响因素之中,生态环境和保护条件的权重值远远大于其余两项的权重值。
这表明生态环境与保护条件在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中具有决定作用,环境保护观念的统一为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生态性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有利于生态性开发原则的贯彻。在旅游资源条件、开发建设条件二者在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比较中,可以看出生态旅游资源自身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比重也不是很高。这说明对于本研究区域的旅游开发,开发建设条件将起到较大的限制作用,在开发过程中需充分有效地利用当地已有的基础设施,扩大开发建设资金来源,以克服博州经济整体较为落后的现状。根据表-1的权重排序,采用专家打分法对每个因子进行赋值,赋值标准采用5级模糊标准,满分10分,从而得各景点的具体分值。
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处于资源可持续发展准备阶段(综合值为2.66分),距旅游可持续发展利用目标相差很远。制约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个。(1)资源的生态环境脆弱,抗干扰能力较差,环境对人为活动较敏感,制约旅游开发的力度和规模。(2)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品种丰富度一般,内部自然环境舒适度较差,但原始性、稀有性程度较高,具有生态旅游开发的潜力。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尚没有设计和整合出丰富的旅游产品线路。(3)旅游软、硬件建设缺乏力度。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服务、娱乐设施几乎为空白,旅游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偏低。(4)该区域知名度较高,但主要是因其脆弱的生态环境而出名,其旅游价值尚没有被多数人认识到。同时,该地域旅游资源的整合较差,所在地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制约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开发与发展。可见,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价值还未真正显现出来,应针对以上旅游业发展阻碍因素,使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走上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利用之路。
篇9
关键词:湿地 评估体系 保护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c)-0246-01
1 评估方法
评估选用综合指标法。即利用现有的体现各项生态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指标值,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及各单项因子在生态环境中影响作用的大小,作出各单项因子的权重,综合各单项指标的标准值,得出综合评价指数。
2 湿地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估体系的建立
2.1 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湿地生态资源的特点,所选取的指标应在数据收集上具有可操作性,同时数据能够被准确搜集,并要尽可能能够量化,对于一些难以量化且意义重大的指标,可以用定性指标来描述。初步拟定出白洋淀湿地生态资源综合评估体系,将生态资源综合评估作为目标层,气候资源、水资源、植被资源、人类干扰、自然灾害等作为准则层,将准则层下的分要素作为指标层,建立3个层次的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估结构模型。
2.2 分值标准的确定
标准分值记为100,分为5级,分值越高,生态环境状况越好。分值确定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不同要素的指标值均可换算为标准分值,分级标准见表1。
2.3 权重的确定
在评估中,每个要素还包含若干分要素,因此实际生态资源综合评估体系由分层次的多要素组成,而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得出各要素的单项权重分配,其中干燥度:0.0606;降水:0.0258;水环境承载力:0.163;水质:0.163;开发:0.1832;旅游:0.0838;物种丰富度:0.1025;保护物种数:0.1025;涝灾:0.0475;旱灾0.0475。
3 白洋淀湿地生态资源综合评估
根据评估的分级标准和权重的分配,得出白洋淀湿地各指标的实测值与分级值,其中干燥度:实测值1.31,分级值45.98;降水:实测值524.9,分级值44.19;水环境承载力:2.9596,分级值21;水质:实测值>Ⅳ,分级值21;开发:实测值中度,分级值41;旅游:实测值50,分级值61;物种丰富度:实测值重要,分级值41;保护物种数:实测值重要,分级值19.5;涝灾:实测值0,分级值80;旱灾实测值3,分级值60。根据公式Aer=∑Si×Wi和上述实测值、分级值得出,白洋淀生态资源综合评估指数为39.0278,属潜在不可持续状态。尤其是水资源环境承载力、水质、人为开发和旅游严重影响了湿地的健康发展,水环境承载力属于严重超载区,应加大力度继续改善水资源的状况,减缓因追求经济过度开发而造成的生态压力,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湿地“华北明珠”。
4 白洋淀湿地保护措施
首先,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持正常水位,完善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发展节水灌溉和节水工程,保证足够的入淀水量,以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其次,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湿地,严禁围湖造田、堆放杂物,减少化肥用量,增施农家肥,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维护生物多样性;再次,创造良好生境,保护生物多样性,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逐步湿地生态功能,为国家保护的珍稀生物资源创造良好的生境,维护水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水生动植物种群的繁衍扩大和群落的更新演替。
参考文献
[1] 李晓秀,马礼.坝上地区生态资源综合评估[J].农村生态环境,2004,20(3):6-9.
[2] 安新县地方志办公室.白洋淀志[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6.
篇10
系统保护、合理利用与协调建设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首先应该基于湿地的典型特征上,就是说要基于地表水的净化和调节;其次才是使湿地环境具有观赏性,并兼具野生的和园林的自然特征。这其中应遵循系统保护、合理利用与协调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在系统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发挥环境效益的同时,合理利用城市湿地具有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在美化城市环境中的作用2。在系统保护的原则中,需要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连续性、湿地环境的完整性、湿地资源的稳定性;在合理利用的原则中,强调合理利用湿地动植物、水资源、矿物资源,开展休闲与游览、科研与科普活动;在协调建设的原则中,强调城市与湿地整体风貌的协调、限定湿地公园人工设施的数量与规模、湿地公园内建筑风格等。这些原则实际上是在阐述城市湿地保护和利用的辩证关系。城市湿地生态价值高,保存这些生态价值最直接的办法是彻底保护,类似与自然保护区的做法;但城市需要发展,人们有生产、生活的需求,对湿地的利用也是合乎情理的。因此,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即在保护城市湿地的自然属性和保证湿地生态系统能够自然演替的条件下,利用湿地资源可持续的为人们利用。对城市湿地的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它为人类服务,而对城市湿地的合理利用反过来又促进了对它的保护。
二、建设的流程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首先要在城市总体规划、绿地系统规划中通盘考虑,从规划的层面建立城市湿地公园体系;通过前期的详细调研和科学分析,对公园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其次寻求合适的运营方式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最后是建设后使用情况的评估、环境质量的监测以及建设经验总结,供其他类似建设参考。
1.纳入城市总规、绿规、建立城市湿地体系
城市湿地对城市的生态安全和环境质量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城市规划应该把城市湿地考虑进去。《办法》要求“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必须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并纳入强制性内容严格管理”,这使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保护有了法律保障。但这仅仅是针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而言,中国目前大多数城市湿地仍缺乏有效的管理与规划,城市湿地在城市用地分类标准3中无名无份,这可能也是造成中国城市湿地退化与破坏的原因之一4。城市湿地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需要一个完整的城市管理体系。体系的建立有两个原则:整体性原则和典型性原则。前者指城市湿地作为区域乃至更大范围的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其生态环境的变化,有可能对整个湿地系统产生影响,应将城市湿地与周边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制订合理的保护、利用策略,以确保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不致遭到破坏;后者则需要据湿地特征的典型性,使用生态敏感性分析来划分城市湿地的保护等级——核心城市湿地、重点城市湿地、一般城市湿地,典型性特征可能体现在城市湿地的水文、土壤、动植物、微生物方面,城市湿地的等级划分应确保城市湿地的典型特征不至发生改变。
核心城市湿地的典型湿地特征明显,在湿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生态敏感度高,应作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的优先用地,需要采取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杜绝一切城市建设活动。这些湿地对于城市生态格局的建立最为重要,它们大多位于城市周边,面积较大、保存较好,适宜建设天然类城市湿地公园进行有效的保护。一般城市湿地的生态环境已经不甚敏感,典型性特征也不再明显,它们大都位于城市内部,受到人为干扰程度高、湿地面积较小、湿地斑块破碎度高,自然气息较弱,湿地退化现象较重。这些城市湿地的生态价值有限,适宜在恢复的基础上建立人工类城市湿地公园,更好的丰富居民生活。重点城市湿地的生态敏感性和生态价值则处于前两者之间,规划中应加强湿地及周边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部分可以作为城市发展用地,但要进行合理的引导。对于以上三类城市湿地,只要设置公园的条件具备,就应积极的建立城市湿地公园实现城市湿地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对于尚不具备建立公园的城市湿地也要在总规和绿规中明示,划定区域,保护先行。
2.公园规划、设计
城市湿地和城市湿地公园的体系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城市湿地公园组成的,接下来的步骤便是对公园本身进行规划设计。一般城市湿地对于城市生态格局的意义有限,适宜进行生态修复后作为展示型人工城市湿地公园为人类利用。这类展示型湿地公园的规划方法,相关的研究较多,本文不做涉及。核心城市湿地和部分自然程度较高的重点城市湿地适宜于建立天然类的城市湿地公园来更好的保护、利用可贵的城市湿地资源。位于城市的天然类城市湿地公园对限制城市无序扩张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3.运营、管理、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