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运营策划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4: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产业运营策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产业运营策划

篇1

关键词:云南省;农业产业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1-0029-03

一、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

云南省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标准化、专业化程度明显提升,并初步建成了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传统产业得到巩固提高,新兴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也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化程度提高,龙头企业实力逐渐增强

云南省对农业产业化十分重视,促进了本省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涌现出了一批运行规范、管理科学、分配合理、成员增收明显的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据统计2002年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仅1 560个,龙头企业426户。到2012年,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增长达4 700个,龙头企业达到2 500户,实现销售收入1 150亿元。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67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产值和销售收入分别达到755亿元和878亿元。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户、省级龙头企业467户、州市级龙头企业1 372户,全省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增加了871亿元、增长7倍;与2007年相比,五年来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增加了440个 、增长10%,龙头企业增加660户、增长36%,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增加了767亿元、增长2倍。

云南省龙头企业在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实力也不断增强。目前,云南省百强企业中农业龙头企业占10户。营业收入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有160户,其中,10亿元以上15户、5~10亿元20户、1~5亿元125户,分别比上年增加3户、6户、16户。

(二)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基地建设快速推进

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云南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全省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已超过4 500万亩,甘蔗、茶叶、橡胶、咖啡等特色经作位居全国前列。甘蔗种植面积520万亩,居全国第二,产量达到2 200万吨。茶叶面积575万亩,居全国第一;茶叶产量26万吨,居全国第二。橡胶种植面积820万亩,干胶产量40万吨,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蔬菜播种面积1 235万亩,产量1 685万吨,出口5.7亿美元,超过烟草,跃居全省大宗农产品出口第一位,成为南菜北运、滇菜外运的重要基地。马铃薯种植面积1 000万亩,居全国第三位;鲜薯产量1 150万吨,占全省粮食总产的13%;总产值86亿元。水果面积535万亩,产量达510万吨,综合产值达200亿元。咖啡种植面积134万亩、产量8.4万吨,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蚕桑面积150万亩,居全国第3位,鲜茧产量4.7万吨,居全国第五位,总产值15亿元。

(三)产业布局逐步优化,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近年来,高原特色农业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全省初步形成了滇中、滇东北以烟草、畜牧、花卉、中药材、马铃薯为主的产业带;滇南、滇西南以优质稻米、甘蔗、茶叶、橡胶、咖啡为主的产业带;滇西、滇西北以畜牧、药材为主的产业带;滇南、滇东南以热果、药材为主的产业带。烟草、甘蔗、茶叶、橡胶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为云南农业生产专业化、特色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的产业聚集能力提高,产业集群初步形成。辣椒、茶叶、马铃薯等一批优势农业产业化企业群和加工产业带逐步形成,建立了元谋无公害特色蔬菜、思茅茶叶、大理野生食用菌、西双版纳天然橡胶、曲靖马铃薯及宣威市特色畜产品等6个国家级加工示范基地,丘北辣椒系列产品加工基地等6个国家农业产业化创业基地,产业集群已经初步形成。

二、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龙头企业动力不足,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

龙头企业的发展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云南省龙头企业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在2010 年以来云南前后共认定了303家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但其中仅有19家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且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利益关系缺乏制度保障,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商品基地、农户之间难以形成比较稳定的产销关系,农业一体化经营水平低。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小而散”、“档次低”、“有质量无批量或有批量无质量”的问题十分突出。在农产品结构上,多以资源型的传统产品为主,农产品加工程度低且链条短,产品附加值较低,影响了农民的增收,更影响农业产业化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二)农村融资体系不健全,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有大量的资金积累和再投入,这都离不开融资体系的支持。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融资体系经过多次改革,基本建立了以政策性融资、商业性融资和合作性融资为基础的融资体系,但是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未得到有效整合,农村融资体系的诸多不完善之处中最主要问题是资金支持严重缺乏,农业产业的产出水平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资金的投入,因此资金问题是阻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问题。农户、农业企业、农业基地、农业合作组织等贷款难,农业产业化信贷投放量不足,支农金融体系不健全,农业产业化贷款满足率低,金融产品创新不足,抵押物品单一,农业金融保险业务发展缓慢等也影响着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三)企业与农户利益机制联系不紧密,产业组织形式有待完善

由于农户与公司之间的实力悬殊,缺少其他力量予以平衡,使得两者处于不对等的市场关系。导致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缺少话语权,自主意志得不到体现农户与公司之间的条约显失公平,利益分配仅由公司单方决定,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很难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润均沾”利益分配机制,影响和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分散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的农户,作为相对弱势的群体在农业一体化经营利益共同体的相关谈判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而公司的以利为先,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质,更让农户的利益受损成为了常见之事。

(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层次不高,科技含量较低

目前云南的粮食等农产品看似供应充足,但农产品的品质却不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加工占了绝大部分比重,而市场开拓不足,投入集聚在生产加工环节。从生产加工内部来看,由于注重短期效益,多数农产品主要以单一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为主,精深加工层次低,技术装备差,技术创新能力弱,产业链短,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较低,品牌效应和产品知名度不高。

三、加快云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培育重点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优势

在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中,龙头企业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要推动产业化的发展,必须重点培育龙头企业。一是要依托自然优势培育优势产品,围绕优势产品打造优势产业。且每一个区域性的特色主导产业,都要重点培育一个省级龙头企业、建设一个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配套一个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完善体系,在全省形成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二是要把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上,加强与龙头企业的联系,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供及时信息服务,以提高企业对市场波动的预防能力,降低风险;三是应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引进新品种、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开展面向基地和农户的技术推广,做好服务、协调和运用工作,指导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互惠互利的联结机制,营造共同发展、利益共享的“和谐创业”局面;四是要大力推进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合与合作,鼓励龙头企业创办或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龙头企业与合作组织有效对接,为基地农户提供多形式、多层次的服务。

(二)构建完善的农村融资体系,强化财政扶持力度

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经费投入机制,加大农业信贷投放力度,拓宽农业信贷领域范围,逐步放开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准入限制,完善支农金融服务体系,建立金融惠农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建立农业保险体系,最为重要的是政府的积极参与,适当介入推动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的形成。实施财政补贴政策,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化项目,予以必要的直接扶持;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和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设立专项资金,制订企业技术创新与开发计划,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专项扶持。

(三)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新型利益关系,实现和谐发展

目前,农云南省农业产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利益分配机制还很不健全。农户与公司的市场关系不对等,时常出现农户违约不将产品卖给公司,或公司不顾农户利益拒收或压价的现象。在市场行为中,价格是最敏感最核心的话题。所以,把好价格关才是影响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的新型利益关系,真正做到“村企互动”,达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目的的重要因素。首先可以建立特色订单农业,农民与公司在进行交易的时候,可以放宽价格锁定。其次应发展“农民转租”模式,让农民采用流转土地承包权的方式,将土地租给技术更先进的企业来进行生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农业。再次应推进农业推广,让农民学习到更先进的种植技术,了解到最新的市场需求,同时还可带动周边村庄的农民参与到该企业的配套种植、运输、粗加工中来,进一步引导农户、合作社以资金、技术、劳动等要素入股龙头企业,形成产权联合的紧密型利益关系,形成农户和公司“共赢”的良性利益循环机制。

(四)积极发展品牌战略,拓展国内外市场

立足资源优势和产品优势,强化品牌建设,加快与国内、国际市场接轨。通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高优势农业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在稳步发展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发新兴市场。省内市场加强行业自律,形成规范的贸易体系。国内市场强化品牌建设,稳步提升知名度和竞争力。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国际上知名度大、影响广泛的各类产品展洽会、博览会、推介会等活动,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切实把打造龙头企业产品品牌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工作的重点工作,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能力的名牌企业及名牌产品。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产地认证,加强地理标志建设。以优质农产品品牌为重点发展对象,狠抓优质农产品品牌的扩张覆盖。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予以重点扶持,打造 “绿色云南,生态产品”整体品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能力的名牌企业及名牌产品。

参考文献:

[1] 樊云香,李亚荣,刘江晏,杨建波,靳红.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视角:下,2013,(6):116-117.

[2] 牛若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观察和评论[J].农业经济问题,2006,(3):8-15.

[3] 余涤非.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战略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篇2

关键词: 文化产业管理 瓶颈问题 对策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满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需要而成立,也因国家重视文化产业而受到关注。从2004年教育部第一次批准4所高校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至今十年时间内,已经有100多所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数量上发展迅速。但作为新专业,在内涵发展上还不容乐观。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面临三个瓶颈问题:师资力量不足问题、培养模式不科学和教材缺乏。

一、师资力量不足问题与对策

目前很多文章注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的讨论,却忽略了一个关键的师资问题。师资力量是专业发展的基础,没有专业过硬的老师,就无法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师资问题是基础问题,师资问题解决不好,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及培养出适合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等问题都无从谈起。

1.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点与对师资的要求

文化产业在我国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文化产业管理的实践经验还不是很丰富和成熟,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只有十年发展历史,所以对这个新产业和新专业的特点很多人还不是很了解。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主要有两个特点,即跨学科性和实践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第一个特点是跨多学科,跨文化、文学、艺术、管理、经济、法学等学科,融合很多学科,不是单一学科。需要有多学科的师资力量支撑,不仅需要文化艺术类师资,还需要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的师资。而且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如文化产业概论、文化投资学、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文化品牌运营、艺术市场营销、文化资源开发等课程,每门课程都跨学科,不仅要求任课教师有文化艺术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经济、投资、管理等专业知识和视野,任课教师必须具有综合的学科知识结构才能胜任。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特点决定了对师资的要求,不仅需要来自文学、艺术、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师资承担专业基础课,而且需要融合上述多个学科的师资承担专业核心课程。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第二个特点是实践性和应用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不同于其他以理论为主的传统基础学科,实践性很强,强调应用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目前我国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绝大多数是为了满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需要,很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很关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要求师资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2.目前师资力量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目前很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匆匆上马,师资条件并不具备,因此一旦批准专业设置后,只能有什么师资开什么课,因人设课现象严重。目前,全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五花八门,各不相同,这里面有各高校优势学科不同、区域性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侧重点不同等原因,但主要原因是缺乏专业师资,没能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因此培养目标设定的所谓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只能流于口号。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师资主要来自文史哲、艺术、管理、经济等专业,极少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科班出身的。传统学科文史哲、艺术等知识背景的师资大多缺少产业经济与管理学的知识结构,也缺少文化产业的实践经验,尤其缺少经济头脑和商业市场眼光,因此很难把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讲好,而且不懂得实践的重要性,自然培养不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同时,经济学与管理学专业背景的师资由于缺乏文化艺术修养和创意方面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因此很难胜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

如何解决专业师资短缺问题呢?指望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出目前急需的师资还有待时日,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最为现实的做法是必须意识到师资培养的重要性,大力培养现有师资力量。师资过硬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应根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特点针对性地培养师资。第一,对现有师资进行培训。这些师资大多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而且很多已具有副教授、教授职称,所以已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稍加系统培训就能产生效果。目前专业核心课程的师资主要是通过自学进行专业转型,但自学比较慢,学校应该对这些专业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一是让他们补充学习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二是送他们去国内外文化企业单位进行调研和学习,深入了解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运营情况,实现产学研结合。弥补专业知识单一和实践性弱的不足,让师资在知识结构上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这样才能胜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任务。通过培训和实践调研与学习,帮助教师实现专业转型,增强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与科研的能力和兴趣。第二,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业界精英来校任教,把专业核心课程分出一部分课时请业界人士来讲,或者开讲座,以此弥补师资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同时需要学校出面进行协调,打破院系隔阂,综合多学科师资力量通力合作,承担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2013年教育部出台文件规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如果从艺术生招生,文化课成绩必须达到该校最低批次录取分数线,并在《2014年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一级学科是管理学,挂在工商管理类,可以授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位。教育部文件出台之后,很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停止招收艺术生,改成招收普通高考生,并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从艺术学院、文学院划归到管理学院,使管理学院错误地认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质就是管理,所以很轻视甚至认为不太需要文化艺术类的师资就能办好这个专业。结果导致很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放弃原有的办学基础和经验,在管理学院另起炉灶,造成时间和资源浪费,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因为,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文化是基石,创意是灵魂,没有文化和创意,只有管理理论的师资不能独当文化创意产业专业的教学任务,同样,仅靠管理学院办不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应与文化创意类专业一起成立文化创意学院,这样便于形成创意氛围和产业实践基础,对于文化产业管理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比较有利。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要新专业新对待,跨多学科专业,就要多学科教师去教。如管理学课程聘请管理学院专业老师教,经济学课程聘请经济学院的专业教师教,文化基础课由文学、艺术类专业老师教,专业核心的跨学科课程如文化产业概论、文化投资学、文化项目策划、文化企业管理等由转型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师授课。这样综合多方力量才能胜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和发展。

二、培养模式不科学问题与对策

1.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点对培养模式的要求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跨学科与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建立多学科课程体系和大量有效实践教学环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适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这样的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良好的文化艺术涵养与鉴赏能力,同时具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基本知识和敏锐的市场眼光与商业头脑,重点是具有较强的创意和策划的实践能力,懂得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等。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培养都有较综合和实践性的突出要求。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培养模式上具有如下要求:第一,多学科的课程设置,学生要有多学科基础知识。第二,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重视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学生能力结构上,尤其注重创意能力和策划能力培养。第三,课程考核方式应多注重考核实践能力。

2.目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是培养目标不很明确,没有建立起科学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学生的创意能力和策划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培养。教学方式传统,以“满堂灌”式理论传授为主,未能有效开发学生创意能力和策划能力。考核方式单一,仍以试卷考试为主,不能科学考核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真实水平,达不到检测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目的。

那么培养目标应该如何制定?到底是宽培养还是专培养?实践教学如何有效加强和落实?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如何改进?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有如下一些对策:

第一,调研区域性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发展特点,了解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本校学科优势,制定明确的能满足区域性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和本校优势特色的培养目标。

第二,在专业方向上是宽培养还是专培养,还存在一些争议。有专家认为必须专,理由是文化产业范围很宽,包括很多方面和具体行业,如果是宽培养,那么学生对文化产业只能是大体了解,并不能对文化产业内某个具体行业的经营与管理有深入了解和掌握。如某些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分为几个专业方向,并要求学生在大二时进入专业方向课程学习。笔者认为其实文化产业管理相对于旅游管理、会展管理、艺术管理等专业的优势就在于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面宽便于学生就业选择。对于本科生来说,就业压力是一座现实存在的高山。而且在本科阶段,不可能特别专,对于专业更深入了解应该是在工作中历练。因此,学生在大一、大二应该注重厚基础、宽口径,大三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方向,这样做到宽、专结合。如果过早选择专业方向反而限制学生以后的就业范围。本科生的可塑性很强,宽、厚的知识结构,容易就业,至于专业知识在从事某一专业后,会很快掌握。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体现宽度,在专业方向课程中可以多设方向课,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兴趣选择。

第三,在实践教学上,增加并有效实施实践教学课程和环节。比如:多建立实习基地,多带学生进行专业见习和实习。定期带学生去文化企业深入调研,了解最新行业信息,写出调研报告。定期举办实践教学活动如文化项目策划比赛、文化项目活动等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如南京艺术学院和安徽财经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每年举办大型画展与拍卖会活动,既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又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同时扩大专业知名度。还可邀请业界精英来校上课、举办系列讲座,并参与课程设置,更好地体现专业实践性和应用性。

第四,在考核方式上,对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摒弃传统试卷考核方式,改用创意和策划类项目考核及采用调研报告等形式考核。同时以实践能力替代课程学分制度。如学生的艺术作品获得省级奖励,可以免修艺术类相关课程学分;学生的文化产业策划项目被某个公司采纳实施,就可以替代文化产业项目策划课程学分,甚至可以免修这门课程;学生自己创立了文化公司并获得良好业绩,就可以免修相关的专业课程。学生的创意实践和策划实践如果获得省、部级奖励就可以替代毕业论文,等等。通过上述方法有效激励学生主动进行创意和策划等实践,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意能力。

三、教材跟不上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文化产业管理教材比较缺乏,很多课程没有教材,权威的可读性的教材更是凤毛麟角。教材很重要,有好的教材,学生学习时才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所以教材建设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的教材大多出自没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实践经验的教师之手,理论较多,缺乏实践基础和实战经验,教材的实践性不强,看后有隔靴搔痒之感,比较空洞。甚至很多教材在很短的时间内草草编成,作为某些教师的学术成果,成为评职称的支撑,但教材质量很差,有的简直是浪费纸张,没有价值。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材必须重视实践案例的深入分析,在编写教材时要广泛邀请业界精英人士的参与,丰富实践内容。台湾文创产业实践比大陆早,很多文创产业的书籍出自业界精英人士之手,实践性较强,比较有价值。所以可以联合海峡两岸力量甚至吸纳国外力量一起来编撰教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总之,要联合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等多方力量,打造出高质量的教材。

小结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只有从源头上解决好师资问题,培养出高水平的专业教师,编撰出高质量的教材,采用科学的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这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顺利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秋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解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6).

[2]魏莉.新时期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J].商业时代,2013(1).

[3]张铮.我国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分析[J].艺术学院学报,2014(4).

篇3

转型之路

《出版参考》:近几年,教辅发行越来越艰难,不少民营公司都在谋求转型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您对民营书业的发展有什么看法和思路?

毛文凤:据我的观察,近十年这个行业都没有很多新的资本、人才、企业的进入,这说明,业外资本对民营书业兴趣不大。这是因为,这个行业从管理理念到技术等各个方面都相对比较滞后,无法吸引更多的人才或者资本。

但这并不是说行业就没有希望了,我对这个行业还是充满信心的。因为出版始终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现在的转型阶段是在进行量的积累,它的核心地位决定了以后的质变将更具爆发性。而我们所说的转型,一定要是立足于本行业的转型,是通过寻找、探索、利用一系列新的方法、模式而实现的转型。

一段时间以来,国家也在政策上对民营书业进行了大力支持,使民营书业可以通过内容提供、合作出版、挂靠等形式参与出版流程,拓展了民营书业的发展前景。目前的政策障碍主要在于,具体经营上,民营文化公司还不能合法支付印刷费,只能作为图书发行企业,在经营层面运作,即所谓的向出版社采购图书,这就人为地把经营链条断开,不利于民营书业的发展。所以,我们一直在向政府争取赋予民营书业租型权。

《出版参考》:可一对自己的定位是如何的?

毛文凤:可一文化主营业务是出版发行,2007年之前,是一个纯教育图书出版发行商,2007年开始涉足社科工具书、期刊新媒体、幼教少儿类图书的出版发行和运营。目前的定位是一家专业致力于全民人文素质培养,以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古籍典藏类产品为主的内容策划提供商及产品运营商,凭借多元化立体销售网络,在纸质图书、报刊、数字出版等全媒介,实现了创意策划、设计制作、广告发行的全产业链运营。

《出版参考》:请谈一谈可一这些年来,是怎样从一家单纯的教辅图书发行商成功转型为一个多元的民营文化产业集团?

毛文凤:自成立以来,可一文化先后与海内外数百名学者、作家、艺术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可一文化创意策划内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近年来可一文化还通过“天下阅读网”举办了全国性的“可一杯”文学大赛、艺术大赛、包装设计大赛等,培养并签约了一大批新生代作家、画家、设计师,为可一文化今后数字产品的内容策划设计,储备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本着“弘扬经典,传承文明”为己任,可一文化先后参与了近万种图书和20余种期刊传媒的策划与投资运营。其中图书年均策划投资运营能力在千本以上,其策划投资运营的《文学名著经典》(100本)、《中小学艺术教材》(18本)、《国学典藏》(100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通典》(40卷)、《频伽精舍校刊大藏经》(414册)等丛书,和《海外文摘》《读天下》《艺术财经》等杂志在业内均引起很大的反响。

在坚持自主策划运营的同时,可一文化一直致力于建设完全自主的销售渠道,目前已在全国建有近30家直营连锁批销分公司,销售网点6000余家。

未来发展

《出版参考》:可一未来发展的侧重点是哪些方面?

毛文凤:可一文化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是数字出版和艺术品经营。自2009年起,可一文化就开始打造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阅读产品和全力推进电子书包的研发建设。首先,可一文化把过去17年来的内容策划的海量积累,进行数字化开发利用,并通过自主研发的数字阅读产品(点读笔、学生平板电脑、多媒体教学一体机)作为载体进行销售,2012年8月,仅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就获得近千万元的销售收入。11月份刚刚上线的“赶考网”“空中课堂”等教育培训网络平台,也因强大的内容支撑,创新的教学设计,迅速获得了江苏市场的认可。预计可一数字产品的销售收入2013年将突破2000万。

此外,可一文化围绕以电子书包为核心内容的教育现代化系列产品的投入开发初见成效,这些产品既可以为教育现代化提供数字化校园、教室的系统集成和软硬件优化服务,实现“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还可以提供不间断的教育内容更新服务,构建切实可行的电子书包解决方案,以解决学生负担过重以及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该项目现已在江苏部分地区成功试点,下一步将在省内乃至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建设。我们的目标是2015年电子书包的销售突破传统纸质图书。2013年可一数字化教室电子书包的销售预计突破3000万。

在艺术品经营上,可一文化将通过每年举办“全国美院毕业生联展”“全国美院青年教师联展”,发现寻找未来的艺术家,开展艺术品PE项目,然后借助可一文化运营的图书、报刊、数字媒体广泛推广和宣传包装艺术家,使可一文化成为艺术家的培养基地和艺术类图书期刊出版摇篮。同时,可一文化还将利用独家专利艺术品类别技术对中国书画作品和古籍国宝级图书进行限量复制和仿真出版,引导艺术品消费的重心从传统的一、二级拍卖市场转向普通消费市场,从而释放出对复制艺术品和仿真图书的巨量购买力。复制品销售的渠道之一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图书网络。

上面就是可一文化板块的主要发展方向,集团旗下的可一教育目前有幼儿园、初、高中各一所,其发展方向是网络培训。可一医药目前从事网上药城批发的运营,年底将上线网上零售业务。可一地产目前从事江苏可一文化艺术产业园近30万平米别墅和工作室的开发,今年10万平米预计10月份开盘,未来发展是配合可一文化从事艺术品经营。

《出版参考》:您刚才提到艺术品的仿真出版,这方面雅昌、荣宝斋等已经有先例,你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未来的赢利空间大吗?

篇4

关键词:文化产业;艺术产业;视觉艺术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5-0050-02

一、视觉艺术概述及文化产业的前景

视觉艺术(Visual Art)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为人观看的直观艺术形象的造型艺术,传统的视觉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与产品、织物等设计。视觉造型采用手工或以手工为主、机器设备为辅的工艺手段。

20世纪初电影技术的诞生与20世纪中期电视媒体的出现,拓宽了视觉艺术的表现领域,视觉艺术从单一媒体跨越到多媒体;从二维(平面)延伸到三维(立体空间)和四维(时间、空间)。20世纪下半叶,数字软硬件不断发展更新,网络技术与设备应用得到普及,数码艺术与设计的飞速发展极大丰富视觉艺术的语汇,新的视觉艺术形态层出不穷:数字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数字游戏、数字影视、虚拟现实、数字出版物、网页程序界面、数字形象系统、数字广告、数字效果图、数码画、彩信……视觉艺术由传统形态上的实体化、静态化、单向化,开始逐渐向虚拟化、动态化、交互化方向转变。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文化产业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有前景的产业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y)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尽管各国依据不同的视角对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和文化产业政策不尽相同,但是,其作用得到国际间的普遍重视和认可。近年来,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文化由传统的意识形态领域扩大为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对一国在国际间的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在此背景下,我国陆续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旨在将文化产业提升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文化和经济的全面振兴。这些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我国战略性产业,在未来经济社会生活中担任重要角色。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将“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 列为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从政策上界定了发展重心。视觉艺术的触角涉及到文化产业的各个方面,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参与到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等等环节,视觉艺术产业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要素。“十二五”规划将文化产业确定为战略先导型国家支柱产业后,全国各地都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建设产业基地、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培养文化产业上市企业,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扶持中小文化创意企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文化消费市场空间巨大,视觉艺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二、视觉艺术产业的定义及其发展

视觉艺术产业是以视知觉为主要满足对象,在唯美主义的意识支配下,使作品呈现表层上的、完全以娱乐视觉为目的继而产生心理和生理上满足以致产生商业行为的一切精神和物质的产业。视觉艺术产业是文化产业中演艺、娱乐、动漫、游戏、文化旅游、艺术品、工艺美术、文化会展、创意设计、网络文化、数字文化服务业等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视觉艺术产业是融合了视觉艺术、数字技术、创意设计、工业生产和商品营销等的新型文化产业;也是信息化社会新型产业化道路的典型代表。视觉艺术产业是市场经济运行的结果,其市场运作必须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生产、销售等环节必须有可操作性。

视觉艺术产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成为特殊的商品,具有三重属性:一方面视觉艺术产品是以艺术手段创作出的视觉形式,无论视觉艺术产品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交互的,都具有视觉美学价值,能够带给人们审美体验;另一方面,它必须遵循商品经济规则,以市场动态为导向,按照现代市场经济规律进行生产和销售;再一方面,视觉艺术产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形象、生动的形式,承担着“提供优质丰富的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努力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守诚信、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的重要任务。视觉艺术产品的设计生产需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导向指导。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视觉艺术产品得以大批量生产和复制,并通过现代传播技术在全世界迅速传播。个人手持移动终端的普及与4G网络覆盖,中国手机用户与网民人数跃居世界首位;3D电视频道开通与3D电视机、3D摄像机等硬件设备投入市场,使人们选择更多地在家中欣赏影视节目;数字办公、电子商务、虚拟社交、沉浸式娱乐、碎片化阅读等体现了数字化工作、生活、学习、娱乐方式,视觉艺术产品的存在越来越具有广泛性,消费成本越来越低廉、消费方式越来越便捷,视觉艺术产业消费主体呈全民性、大众化趋势,设计范畴涉及数字时代的每一个比特。视觉艺术的影响和作用无处不在。

与发展速度和广度不相吻合的是视觉艺术产业化整体停留在摸索阶段,配套管理滞后,视觉艺术产业企业起步较晚,基础较差,普遍存在总量偏少、规模偏小、结构不合理、资金匮乏等问题;视觉艺术产业缺乏管理运营经验,项目往往缺乏前瞻性的策划与有效的营销,以及贯穿始终的良好管理与资本运作。造成一些项目因资金断链而夭折或销路不畅,造成“有行业无产业”的情况;视觉艺术产品的知识产权保障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产权交易信息不对称,造成资源浪费。视觉艺术产业在数字技术与手绘能力上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在脚本、情节设计与视觉形象等内容上缺乏原创,一些中小企业沦为为国外公司做“代工”,靠密集劳动赚取低廉的报酬。视觉艺术产业各行业专业人员匮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特别是缺少管理、策划、创意、营销的高端专业人才。而每年艺术设计类高校的大量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供与求发展不平衡。

三、视觉艺术发展中存在问题之解决路径

视觉艺术的发展不仅仅事关经济生活,还需要从国家文化安全与文化发展的战略高度来予以重视。在现代社会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加速产业结构调整都离不开视觉艺术产业。健康良性的视觉艺术产业具有经济和文化的双重影响力,其文化力甚至超过经济效益,对提升国民素质、增强国家影响力均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文化产业的视域下,思考当前视觉艺术发展中存在问题,主要解决路径包括:

第一、建立产业集群,形成产业规模,完善产业运营的各个环节。提升视觉艺术产业的市场化程度,采取合理的市场化战略,引进竞争机制,适应市场化发展的需要。建设产业基地、产业园,在修造建筑与设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构建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融资贷款、产权交易、创业孵化等提供大力支持与有效指导,为优秀视觉艺术产品提供畅通的销售、传播渠道。统筹政府资金支持文化创新和重大文化项目,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文化创意产业,帮助视觉艺术产业发展走出困境。

第二、培养行业人才。培训经营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改变依靠经验、盲目摸索的现象,提升视觉艺术产业化各个领域的管理水平。培养文化素养、专业业务和市场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引入艺术经纪人机制,以经纪人为中间机构构建文化市场和视觉艺术创作、生产的桥梁,整合设计、创意、生产、销售、推广等各个要素,实现视觉艺术产品的经济价值并提升视觉艺术的文化价值和其它附加价值。

第三、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创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文化产业的经营体制和经营组织。提高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提升文化创意和商业模式创新的积极性。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产业发展,发展具有民族区域特色的产业和品牌,鼓励视觉文化产品和服务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精髓和优越性。加大文化执法力度,取缔网络和手机等传播渠道上的文化垃圾,创建绿色清新的行业环境。

第四、以文化为本,创造高品质视觉艺术产品和品牌。中国有着历史悠久而丰富绚烂的文化与艺术,为视觉艺术产品内容设计提供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视觉艺术产业的策划、设计人员应立足本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挥中国传统视觉艺术的表现优势,以中国传统艺术元素为基础突破创新,创造出具有中国艺术特色与文化意蕴、具有时代精神与新鲜面貌的视觉艺术产品。

第五、产学研结合,将艺术设计类高校学生的暑期实践、毕业实习与视觉艺术企业的项目相结合, 教师与企业策划师、设计师、技术人员、营销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完成项目设计,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无缝接轨,培养建设视觉艺术产业的创新人才,实现中国视觉艺术产业的腾飞。

四、结 语

篇5

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学科群

当下,尽管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调整期,但发展依然迅速,伴随着经济的增长,人民群众越来越多的追求高品质的文化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文化大发展的方向。于是,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春风化雨,迎来又一个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时期。在十二五计划期间,中国的文化产业也必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我国文化产业学科群建设现状概要

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来看,文化产业不是单个企业的成长,而是在一定的环境和空间的聚集,呈集群化发展的态势。目前,我国各类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迅速,因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研究逐渐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但仍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提高文化产业附加值的需要:文化产业是一个高附加值的产业,建立集群式文化产业学科群有助于实现和提高文化产业附加值。

建立文化产业集聚园,就是以产业集聚的方式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这是各个地区建设特色产业群的必由之路,也得到中央的认可和支持。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文化产业基地和特色文化产业群在多数情况下是以文化产业集聚园的形态出现的。文化产业集聚园必须有合理的定位与规划,同时按照产业链经营的方式,才能打造成为好的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文化产业基地作为承载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有效形式,必将得到更大更快的发展。

2.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学科群的建设

黑龙江省在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黑龙江省在“十二五”期间,明确了“以大开发促进文化大发展、大融合实现文化大跨越”的总体思路。近年来,黑龙江省先后成立了文化改革与发展促进会、北京·龙江国际文化发展中心、黑龙江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黑龙江文盛文化产业投资公司等,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文化融资渠道的拓宽,集聚优秀文化要素,凝聚各方文化人才及促进龙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注入新的活力、增添新的动力。

东北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条件:一是文化颇具特色,创意人才资源丰富。二是自然风光壮丽,少数民族风情独特,历史遗迹丰富,适宜发展文化旅游业。三是紧邻日韩等文化创意发达国家,便于承接文化创意产业外包服务。通过承接外包业务,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必要的资金、技术和人才,逐渐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A.我省文化产业学科群“四大主体”

黑龙江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是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重要阵地,担负着教学科研的任务,同时又与学科群基地产业实践紧密联系;在各学科群研究所,文化产业学科交叉互渗,每个学科群都是对文化产业学科的整合,涵盖了文化产业的所有学科领域;每个学科群都可与各个学科群基地结合,实现了文化产业学科的整合和学科与产业实践的整合与资源共享;做到教学研究与产业实践相互穿插,文化产业学科与文化产业基地交叉融合;既保证教学科研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又能够和产业实践做到对接。

黑龙江文化产业学科群创意研发基地。基地特色:以文化产业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作为支撑和源泉;既是文化产业研发、实验基地,也是教学基地;结合文化产业前沿学科发展,侧重于对新型文化产业的研究实践,形成与传统文化产业交融的前瞻性、创新性基地;以产业研发促进文化产业学科的发展;致力于黑龙江特色文化产业的创意和研发;文化产业创意产品服务社会。

基地任务:相关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文化产品的创意设计研发;文化企业创意项目孵化;文化创意产业实践基地;文化创意成果展示;品牌宣传策划运营;文化创意产品调研与信息回馈;文化产品的衍生效应。

黑龙江文化产业博览中心。汇聚、整合黑龙江省的文化产业;以高端论坛和学术交流为学术品味;举办国内外各类演出、展览,展示文化产业的创意成果;为社会各界文化产业提供服务;围绕一个主题,举办系列活动,从前期论坛到活动举办,到巡回展示,形成链条效应;建立网上黑龙江文化产业博览中心,通过网络直接参观中心活动。

文化产业公司企业入驻中心。通过文化公司入驻企业,可做到学术研究与文化产业实践直接交叉融合,带动学术研究和实践的相互促进与良性循环发展;可满足人才培养导师双师制对业界高端专业导师的需求;实践引导教学,促进教学与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践性,符合培养应用型、实践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可使文化产业的学术研究直接在实践中检验,使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企业进驻既是服务基地,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出口。

B.黑龙江省五大学科群内容

文化产业创意学科群(对相关文化产业的创意进行研究,可包含动漫、影视、新闻出版、数字媒体、音乐、美术等相关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研发学科群(侧重对所有相关文化产业的研发、实践)。文化产业品牌规划学科群(侧重对文化产业的品牌塑造、策划、宣传、营销、推广等进行研究和实践)。文化产业行业研究学科群(可对文化产业相关行业的历史、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特点特色等进行研究。包含动漫、影视、新闻出版、数字媒体、音乐、美术等相关文化产业)。

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学科群(对我省地方特色文化产业进行研究与实践,如冰雪文化、金源文化、犹太文化、欧陆建筑文化、龙江少数民族文化等)。

C.黑龙江省五大学科群“六大功能”

文化产业的理论创新平台、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文化产业创意研发、文化产品效益转化、文化产业博览、服务社会功能。

D.黑龙江省五大学科群重点打造“十大基地”

动漫基地、企业多维包装中试基地、媒体策划包装推广基地、新媒体创意研发基地、数字出版基地、影视文化产业研发基地、“三网融合”传媒创意研发基地、数字影像制作基地、原创音乐制作基地、视觉艺术创作基地。

E.黑龙江省五大学科群创立“五大人才培养计划”

文化产业教师培养计划、文化产业精品品牌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行业创新高水平人才培养计划、国际化文化产业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社会文化产业人才提升计划。

以黑龙江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作为核心,以动漫基地、企业多维包装中试基地、媒体策划包装推广基地、新媒体创意研发基地、数字出版基地、影视文化产业研发基地、“三网融合”传媒创意研发基地为支撑点,黑龙江文化产业博览中心作为展示窗口,公司企业入驻作为文化产业研究与社会服务、产业实践的直接对接渠道。

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成为未来文化产业生成的重要方式、途径和发展走向,建立学科交叉互渗融合的文化产业学科群必将为黑龙江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黑龙江是一个文化资源大省,今后要乘龙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利势头,真正将瑰宝开发出来,把黑龙江建设成为边疆文化的大省、强省。

[1]张胜冰,徐向昱,马树华著.世界文化产业概要.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2]蒋晓丽著.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篇6

【关键词】新媒体 文化产业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新媒体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新媒体整体规模、经济效益不断扩大与提升,其作用得到了广泛认可与推广。据国家统计局2016年8月30日的2015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数据,截止到2015年底,全国规模以上的文化企业,已经从2006年的1.3万家,增至4.8万家,增幅达到269.3%。而中小型文化企业则突破了50万家,达到59.7万家,与2006年相比,增加了34.3万家,增幅达到了249.7%。2015年我国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则达到了4500亿元。而从整个“十二五”(2011-2015)来看,13562亿元的总产值则比“十一五”(2006-2010)同期增加了49.72%。在GDP中的比重也由1.19%上升至3.77%。预计到2021年,我国文化产业产值将突破5万亿元,在GDP中的比重也将攀升至9%-12%之间。而在文化产业整体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持续提高的背景之下,以数字传媒、互联网平台以及移动终端为主体的新媒体,则凭借其在便捷性、智能性上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影视、音像制品、戏剧舞蹈表演、体育、娱乐、策划、文化旅游等主流的文化产业类别之中,充分推动了其数字化、互联网化的改造与更新。这也有效扩大了新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中小型企业占据主体地位,数字文化、活动经济促进了新媒体的应用。整体投入、运营成本较低,管理灵活、且难度小,是中小企业的突出优势。对于文化产业这种偏重中后期收益的行业而言,中小企业无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成本压力、集中发挥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用。据国家统计局公报,我国当前的文化产业总体状况,中小企业依旧占据了主体地位,90%以上的占比也充分实现了对于分散资源的统筹、利用。2015年我国文化骨干企业达到了4.7万家,其中有4.1万家为中小型企业,占比达到了87.2%,与2014年相比,增幅为19.6%。在2109万的从业人员之中,属于中小企业的员工人数则达到了1913万,占比为92.4%。所以,在缓解、解决就业压力与问题上,中小企业无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新媒体的价值得到认可,在中小型文化企业之中,又有85.3%从事与新媒体密切相关的数字文化传播、互联网创意规划、移动终端文化服务开发等工作,使得数字化拓展、活动经济成为了当前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潮流。这也在反向上促进了新媒体的充分应用。

行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明显,新媒体的机动性、拓展性等价值得到凸显。在经济下行态势逐渐显现、行业调整周期过长的背景之下,不少文化产业都陷入了同质化发展、盲目地进行地产化延伸等发展瓶颈。行业竞争日趋剧烈,在推动市场洗牌的同时,也加速了文化产业的变革。而得益于自身所具备的商业开放潜力,新媒体则成为当前最受关注与推广的载体之一。从2012年开始,以腾讯、百度、阿里等国内互联网巨头为代表,都在积极推动对于新媒体创意企业的投资与扶持。2015年国内共有13家公司参与了新媒体的创业板投资,总资本额达1600亿元。通过利用资本市场,也加快了新媒体资源从策划、开发到最终投产的速率。尤其是在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的拉动下,利用本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进行自主创新,走特色化与对方协作式的产业运作道路,也成为改变当前国内文化产业发展困境、激活良性竞争局面的主流趋势。新媒体的机动性、拓展性等独有价值,也因此得到了集中的凸显。

新媒体背景下未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

基于新媒体开发新颖性、人性化的文化载体。获取渠道的增多、难度的降低,使得受众更倾向于优先选择独特性突出、内涵性明显的文化资源。新媒体在近年来蓬勃发展,也表明具有新颖性、紧贴受众消费实际的产品或服务,能够最为有效地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效益的良性转化。所以,面对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市场演化态势,就需要将开发、推出具有创意性与实用性的新文化产品或服务,作为未来文化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内容更新以及运作完善的关键所在。通^合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从经营制度、运作模式上去扩展新媒体的应用,增强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取得未来市场的主动权。

利用新媒体扩展产业边界、带动周边行业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对于文化产业的界定与认知,也不再局限于影视、音像制品、戏剧舞蹈表演、体育、娱乐、策划、文化旅游等传统行业,而是朝向其周边产业延伸。掌握新媒体的自身特点,把握当前消费市场的主流趋向,融合经济、文化、技术等因素,加快新媒体在创意类文化产业中的推广,增强产业运作的渗透性、辐射力,扩展产业边界、带动周边行业发展,继而也提高文化产业的集约化、立体化以及多元化程度。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增加新媒体的覆盖面与应用率。新媒体自身具有分散性、联动性的特点,需要采取相对集中的运作策略,才能有效发挥其对于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就当前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而言,则应当逐步加强分类指导,提高对于新媒体推广的政策支持力度。均衡各个产业分支的占比与资源配置,加强基于新媒体的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创新研发设计、营销推广,完善文化产业链。此外,也要放开市场准入,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新媒体投资与运作,并营造良好、开放、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借助新媒体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

以新媒体推广、普及为重心,调整产业布局、实行多元化发展战略。要充分发挥文化主管部门的引导作用,通过多项宣传、推广政策,积极推动新媒体在文化企业与社会中的应用与传播,营造协调、开放的发展环境。同时,也要依据文化产业的消费变化,调整既有的产品与服务的分配布局,着力围绕新媒体进行新理念、新制度、新模式的引入与应用,配合优惠政策的支持,大力进行产业改革,坚持走同步革新、持续开放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引入多样化的营利模式,加强新媒体的特色化产品更新与市场投放。要借助资本孵化、风险投资、上市募集等多样化的营利模式,加强直接盈利与间接盈利的衔接效率,调动文化产业主动应用新媒体资源的积极性,促使其通过新媒体的输入来更新现有的推广与管理体系。同时,也应当持续进行新媒体的技术、经营制度的改良,大胆鼓励产品创新,减少从设计到投放的时间。结合本地的经济、文化特色,重点打造一批具有独特性、品质性的文化产品,进一步提升新媒体的知名度与号召力。

尝试多品牌同步推广,加强新媒体对于不同消费需求市场的兼顾。应积极学习国际先进同行对于新媒体产品、服务的品牌运营模式,并结合国内企业与消费市场的实际情况,创立出一批名称别致、款式新颖、质量过硬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在国内市场进行品鉴会、推广会、体验会的开展,宣传新媒体文化产品、服务的品牌价值,根据市场反馈进行产品、服务的更新,形成具有带动性的市场效应,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完善基于新媒体运作的风险防控管理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逐步建立文化与资本、企业与政府共享盈利、共担风险的运作机制,加快资本风险的合理转移。细化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风险贷款、投资保险等操作流程,规范文化产权交易,完善风险评估、风险规避以及风险救济等机制。此外,也要采取优先发展激励奖励、中小额无息贷款、租金与税收减免等形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到新媒体的投资运作之中,以增强文化产业的分压、抗压以及造血能力。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注: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地域性文化产品的创新与推广策略研究”(项目编号:HB16YS018)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余德旺:《数字新媒体环境下的大转型:中国传统出版产业向大文化传媒产业升级》,《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篇7

关键词:三态合一;历史文化;产业;途径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271-01

东莞是岭南文化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篇地,华南抗日根据地,改革开放先行地,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在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成为第十一个国家规划振兴产业的时候,东莞近年来也把文化产业名城列为其“文化名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其开发和利用价值不言而喻。

如何充分发挥东莞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打造东莞独特的历史文化旅游产业,笔者经过几年调研和思考,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是高度重视,适度开发。近年来,东莞每年都有政协委员提出东莞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问题,相关部门也有回复,但是,没有实质性措施和政策出台,这说明政府对这个问题还没有足够重视。既然政府提出文化产业要成为东莞的第九大支柱产业,既然“文化名城”的“四个名城”里,“文化产业名城”是其中重要的组成之一,政府就要有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出台,要有扎实推进的配套工程跟进,而不是成立一个领导小组,开开会,发发文件了事。所谓“高度重视”,就是要有严密周全的实施方案,科学论证、慎重决策、目标清晰、分工明确、层层落实、保障有力。文化遗产的产业再造,成败在一个“度”,把握好“度”,就要有战略判断和专业运作。对于东莞现有的文化遗产,要创新性保护,专业化保护与开发,让文化遗产恰如其分地进入现代城市文化空间。这个方面,笔者建议参考南京的明成汇、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红山创意工厂产业园。这些产业园依托南京丰富的文化遗址,创造性进行再造和利用,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为城市提供了新的文化业态。

二是三态合一,科学筹划。三态,即文态,形态和业态。文态,指的是文化遗产的文脉精神;形态,是指文化遗产的建筑、器物等实物体现景观;业态,则是指根据现代消费需求创造性布局、开拓消费业态。要掌握三态间的协调转化,让文态、形态承载文化遗产的精神灵魂和整体景观显现,让业态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遗产情韵植入现代生活的消费内容。比如成都,在锦里,文态就是三国市井风情,形态就是那条蜿蜒的仿古街道,业态则是以成都风情小吃为主的餐饮系列;在宽窄巷子,文脉精神是成都传统院落的慢生活,形态是市井院落,业态是茶餐为主的风情式餐饮。三态合一的过程,不仅使成都的文物遗产在保护与产业再造中,最大限度避免同质化竞争,也令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进一步被认同、提升、传承。那么,如何让东莞的历史文化遗存在三态合一的过程中,发挥出其独特魅力?笔者认为,首先,成立专业策划运作机构,专门负责全市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产品开发与销售,同时负责梳理、调查东莞全境的文态脉络和业态布局,邀请历史、民俗、艺术等各方面专家,梳理建筑文物的不同保护类型,还要邀请专业公司对项目的“三态”布局周密策划;其次,必须遵循:策划先行,规划跟进,专业执行的工作机制;再次,严格筛选执行人选,必须要选择一群对文化有敬畏感的市场人士,让所有市场运作环节都自始至终保有历史文化的尊严感。

三是政府主导,专业执行。文化遗产具有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性质,政府一定要主导。否则,往往最后会很没文化,甚至是伪文化、反文化。上世纪80年代,成都就曾考虑过整体改造,当时,由房地产开发公司主导,方案呈上,市领导摇头:虽然诱人,但更像是个地产商业项目,历史风韵在小巷深处飘散,于是断然否定。重新认识文化的功能,不要只看到文化产业化后的“高回报”,而忽略它的“高风险”。文化项目如果失误,不仅意味着经济受损,而且可能使一些文化资源遭到破坏。别的项目都能“跌倒重来”,唯独文化遗产的破坏,不可救药。当年,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筹建时,由时任分管文化的副市长何华章亲自主持召开的相关专题会就不下50次,“非常慎重,是站在全市整体规划来细细考虑。”何华章说。而一旦大体确定,交由精心挑选的团队具体操作时,成都市政府又规定:具体设计方案成品出来前,各部门官员不要提修改意见。何华章本人就带头不去现场,理由是:“文化项目创意设计见仁见智,特别是在半成品时。不要因为某些领导的过早发表意见而扼杀了一个好设计。”就东莞来说,为了确保政府主导、专业执行,笔者建议在相关文化职能部门成立专门的文化创意研究机构,主要从事技术研究、分析文化产业发展前沿,分析哪些文化资源怎么开发利用,如何引进相关技术和相关人才等等,这个机构的成立,将不仅为东莞历史文化资源“三态合一”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还将为东莞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学术和理论支撑。

篇8

根据文化产业的运营理念,刊物开办时首先要明确自身的目标受众。可以说,定位将决定着刊物的市场份额与发展空间。虽然法兰克福学派曾批判文化产业使文化成为了大众狂欢和大众娱乐的附庸,但当下文化消费却展示出不同的图景,即除受消费主义影响而超前消费的个体以外,当代文化产业所面对的目标受众主要是经济无忧之后渴求精神满足、愉悦的群体,即中高收入阶层。据《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测评报告(2014)》显示,虽然我国城乡文化消费增长明显高于产值增长,但却明显低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极显著低于积蓄增长。其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文化产品更多地是一种“相对高档商品”,主要面向有能力并且有意愿进行文化消费的中高收入阶层。既然如此,福建侨刊乡讯的办刊思路就应该有意识地围绕这一目标受众,研究其消费心理,有针对性地策划、经营刊物,以保证刊物的整体风格、内容创意贴合其需求。同时,从现实发行情况来看,福建侨刊乡讯的传播对象也并非普罗大众,而是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影响力的中高收入阶层。然而,当前许多福建侨刊乡讯对此并未有清醒的认识,策划、内容、版式都缺乏清晰的、有针对性的运营策略,甚至一些刊物不同刊期的风格差异巨大,内容驳杂,显示其对“目标受众为谁”缺乏足够的思考。不过,也有一些福建侨刊乡讯对自身目标受众有着较为清晰地的定位,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刊物推广。例如《台海》以海峡两岸时尚精英人群为主要读者对象,目前每月发行量达2万册。从实际发放范围来看,其主要发放点包括厦金航线班轮、厦门高崎机场候机楼以及厦门的大型咖啡厅、美发厅、美容院、茶馆、餐厅、星级以上宾馆饭店等高档场所,同时零售渠道也覆盖了厦门的便利店、旅游用品专卖店、新华书店以及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型商场。另据《台海》专属网站介绍,《台海》近期还将发放范围扩大到泉州等地的豪华酒店、休闲会所、影楼茶室等高消费场所,进一步将目标受众锁定为中高收入阶层。再如《书香两岸》,其在封底介绍中称“发行面覆盖海峡两岸行业管理部门、业界组织、出版人、发行商、版权公司、图书馆、文化产业、作者、媒体工作者、企业高管、策划人、设计师、学者、大学生等中高端人群,是两岸出版产业界经验交流的第一刊物”,同样生动体现了其面向中高收入阶层的办刊指向。

二、文化休闲功能与福建侨刊乡讯的内容创意

由于侨刊乡讯不同于国家层面认定的出版物,其发行范围和目标受众都受制于特定的天然局限性。同时,作为文化走出去的载体,侨刊乡讯以“沟通侨情、传播乡情”为己任,也不能按照一般刊物的策划理念进行运作。鉴于福建侨刊乡讯在市场上的目标受众是福建、港澳台及海外有购买力并渴求家乡资讯的中高收入阶层,其在刊物内容创意方面应着力贴合该群体的口味,满足该群体的文化消费需求。正如有论者所说:“与传统消费形态相比较,现代消费更突出知识、心理等文化内涵,经济与文化、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其发展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当前,按照办刊理念可将福建侨刊乡讯归类为地域侨情乡音类,例如《福清侨乡报》《仙游今报》《惠安乡讯》《金门乡谊》《青芝乡讯》,共61种;区域文化推介类,例如《海峡西岸》《炎黄纵横》《海峡瞭望》《海峡时报》《中华妈祖》,共19种;行业资讯报道类,例如《东南置业》《海峡摄影时报》《海峡财经导报》《泉州商报》《厦门航空报》,共35种;地方教育教辅类,例如《海外华文教育》《双语周刊》《终身教育》《中华职业教育》,共8种;特色学术研究类,例如《朱子文化》《现代台湾研究》《闽商文化研究》等,共6种,可以看出,基于不同的办刊理念,当前福建侨刊乡讯的类型有所不同。其中,《中华职业教育》等事实上已办成了地方教育教辅刊物,与主要面向海外发行这一侨刊乡讯的定位比较疏离。同时,一些侨刊乡讯类似于专业性学术刊物,例如《朱子文化》,主要侧重于对朱子学的探讨和研究,虽然其发行量从最初的每期820本增长到1300本,但由于其学术定位,在华人华侨、港澳同胞间的影响力很有限。同时,按照管理部门近期的指导意见,侨刊乡讯必须紧密贴合“沟通乡情侨情、传播地域文化”这一根本宗旨,彰显“集体家书”的本色。因此,上述分类中以“地方教育教辅”和“特色学术研究”为理念的刊物并不完全符合侨刊乡讯本色,今后将逐渐调整办刊方向、理顺办刊思路。而以“地域侨情乡音”“区域文化推介”和“行业资讯报道”为理念的福建侨刊乡讯,则较好地体现了侨刊乡讯的根本宗旨。除免费赠送外,其主要通过市场扩张来实现自我循环的产业化之路,因而立足于满足目标受众的文化消费需求。调查发现,对侨刊乡讯的目标受众而言,除了解乡土文化、家乡发展等情况外,文化休闲是其阅读侨刊乡讯的重要原因,这一点在海外第三代“新华侨”身上表现尤为明显。因此,按照管理部门关于CN(Q)应基于市场生存发展的要求,为保持目标受众的阅读忠诚度和刊物购买欲,先天受限的侨刊乡讯必须强化自身的文化休闲功能。同时,从宏观文化氛围来看,在当今世界,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越来越狭小的生存空间,人们对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的需要越来越迫切,因而对休闲娱乐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在今天的文化生活中,无论是影视剧、综艺节目还是书报刊物,娱乐化的倾向都越来越明显。可以说,娱乐特性成为了当今文化生活最重要的表征,正如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所说:“这是一个没有连续性、没有意义的世界,一个不要求我们、也不允许我们做任何事的世界,一个像孩子们玩的躲躲猫游戏那样完全独立闭塞的世界。但和躲躲猫一样,也是其乐无穷。”[10]103诚然,过度娱乐化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奥尔德斯•赫胥黎就曾在《美丽新世界》中告诉我们: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然而,正如当年法兰克福学派所批判的“文化产业”如今已成为世界各国大力推动的朝阳产业一样,在时代大潮的裹挟下,任何努力都无法抗拒休闲娱乐在文化生活中的蔓延,任何刊物也无法抵制娱乐需求对自身的巨大影响。当然,对侨刊乡讯而言,这种“娱乐”需求并非指狭义上的玩乐,而是指包括文化体验、休闲乐活、生活观感、旅游攻略、美食推荐等内容在内的广义的“文化休闲”需求。随着经济的急速发展,文化休闲已日益成为当代的一种生活方式,正如丹尼尔•贝尔在《后现代工业社会的来临》中所指出的那样:“经济生产那种由文化所展示的生活方式。”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的福建侨刊乡讯自然不得不呼应这一趋势。因为与一般新闻报刊及承担政治导向作用的党报党刊不同,侨刊乡讯自身的功能、特点决定其必须面向社会办刊、面向市场办刊,而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则必须凸显自身的文化休闲的功能,以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获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不过,从目前福建侨刊乡讯的现状来看,不少侨刊乡讯缺乏文化产业运营意识,在内容创意方面定位模糊、缺乏文化休闲功能、传播力低下。特别是在个别侨刊乡讯中,领导讲话充斥版面,不但混淆了自身与一般新闻报刊、党报党刊的差异化特质,而且人为降低了刊物的可读性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对刊物的传播力造成了严重损害。不过,也有一些福建侨刊乡讯在满足受众文化休闲需求方面表现较好,例如《台海》根据市场需要改版之后,以“精致•深入•时事•生活”为办刊理念,着力满足受众对海峡两岸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娱乐、体育、军事等资讯的文化休闲需求,既实现了侨刊乡讯的应有功能,又扩大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再如《闽都文化》,其内容创意也凸显了自身的文化休闲功能,世味流年、福地山水、轶事考辨、双塔视野、左海风流、古文今读、坊巷春秋、闽地风情等栏目都是贴近休闲阅读、适应受众需求的版块,内容组织上也力图贴近世俗,强调娱乐休闲观感。总之,福建侨刊乡讯要想在时代浪潮中获得自身发展的一席之地,必须呼应目标受众对文化休闲的消费需求,在刊物的内容创意上突出文化休闲理念,从而确保自身传播力和社会功能的顺利实现。

三、趋势前瞻与福建侨刊乡讯的发展策略

(一)大力推进数字化建设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出版技术的快速发展,阅读方式出现了重大变化。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网络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刊物阅读方式,我国18至70周岁网民上网从事的活动中有17.6%的网民将“阅读网络书籍、报刊”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加之近年来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广泛流行,阅读方式的数字化趋势更加明显。可以说,数字媒体日益成为当前流行的阅读媒介,尤其对较高收入群体而言,其阅读方式对数字媒体的依赖程度更高。在这一宏观背景下,一般仅限于纸质形式的侨刊乡讯,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很大冲击。而且,当今海外侨胞、台湾同胞等目标受众通过互联网来获取家乡资讯,无论是容量上还是速度上,都远优于福建侨刊乡讯的传统海外发行模式,因而数字化必将成为福建侨刊乡讯的未来之路,正如十报告指出,要“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鉴于此,福建侨刊乡讯前期进行了初步尝试。据初步统计,目前设有刊物专属网站的福建侨刊乡讯有28种,包括《福清侨乡报》《仙溪乡讯》《鹭风报》《霞浦》《书香两岸》等。不过,这些网站的点击量并不高,知晓范围也十分有限。因此,为顺应全媒体时代阅读方式的变革,今后在推进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福建侨刊乡讯一方面要做好纸媒和网站的协同配合,实现优势放大,提高传播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数字版刊物的建设,特别是要注意贴合Android、iOS等主流移动终端操作系统,重视适应手机阅读方式的新变化,以更好地履行沟通乡情侨情、传播地域文化的侨刊乡讯使命。

(二)重视培育引进文化产业人才

彼得•德鲁克在《下一个社会的管理》中指出:“知识工作者是下一个社会的主力军。”对福建侨刊乡讯而言,作为福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未来快速发展的最重要驱力已不是资本和制造力,而是从事刊物建设的专业人才。只有拥有充足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福建侨刊乡讯才有可能进一步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国内学界一般将文化产业人才分为文化产品创意者、文化产品制造者和文化产品经营者三大类。就人才类型而言,福建侨刊乡讯现有人才多集中在产品制作的技术层面,即文化产品制造者,而缺少创意原创人才和文化产品经营管理人才,从而影响了福建侨刊乡讯的长远发展。未来福建侨刊乡讯应通过在职培训、继续教育、引进招聘等方式,切实加强自身的人才建设,特别是要重视原创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同时,为吸纳文化产业人才,福建侨刊乡讯应注重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因为“知识型劳动者对生活环境有所要求和期待,他们希望拥有舒适的生活。舒适性体现在某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是否优质、文化休闲设施建设是否完善等方面。他们喜欢尽可能多的、可供选择的娱乐休闲力方式,喜欢‘酷指数’高的地区。”要促进福建侨刊乡讯的快速发展,就要注重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努力为人才提供轻松惬意的生活感受和人际氛围。

(三)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

篇9

关键词:女儿会文化产业化传播策略转型

一、传播策略的转型

1.活动的内容多样化

“恩施儿女心中的“女儿会”在产生的最初主要是以“赶场”(赶场:人们都聚集到某个地方的买卖交易)的形式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二举行的一种特殊的相亲活动。”[1]每到这一天,未婚的土家儿女穿戴亮丽、成群结队地背上背篓带上货物去集市售卖,俗称“赶场”。姑娘们藉买卖寻找中意情郎,如果姑娘对小伙子比较中意,便会以小伙子给出的价格出售,反之则会拒绝交易。寻到中意情郎后,便会去一个地方对歌以加深了解。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儿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产生了许多变化,文化产业化大环境下的女儿会活动内容不再局限于当初的农副产品交换和对歌的简单形式,有了隆重的开闭幕式、大型歌舞晚会、阵容庞大的婚博会、专门的新闻会,以及品种多样化和生产作坊化的产品展销;对象也不再局限于恩施地区的土家儿女,现在是不论民族和国籍都可参与其中;不论年龄,只要你是单身便可以参加;现在“女儿会”跳出了最开始小范围的集市交易,成了一种大型的节日盛会,每一年的“女儿会”都有不同的主题和亮点;虽然还是人们自愿参与的一种赶场,但已经不是原始的模样了,人们的参与方式变为现场报名与网上报名并驾齐驱。

2.传播渠道多元化

“女儿会”的传播渠道从古到今经历了大转型,可以推断在广播未产生之前,“女儿会”主要是人际传播和文字传播。“人际传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2]历史上,甚至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由于传播技术的限制,“女儿会”主要是一种人际传播,人是重要的参与媒介,在整个信息传播系统中,人始终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息从传播者那里通过人这个渠道被传送到各种人群,当然在传播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噪音(主要指主观的看法以及信息的附加和残缺)。

“女儿会”传播渠道的变化,是适应时代潮流的体现,任何一种习俗在社会技术的变革中,如不能和新技术和平共处,必然会走上穷途末路。“女儿会”传播渠道的多元化,提高了受众的参与度,让其反馈的模式更加的健全,更有利于其传承和发展。

3.发展模式:自主运营政府主导,企业化运营

1958年农历七月十二,在恩施石灰窑乡以物资交流会、边区挑战会名义召开的女儿会,是建国后石灰窑乡公所组织的第一次女儿会。自此次策划的“石灰窑女儿会”,有了政府的参与以后,女儿会的发展模式自此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不再是一种自主化运营模式,因为政府的参与,逐步地转化为了政府主导,企业化运营的模式。1995年,湖北省人民政府为推进中国民俗风情旅游年活动,决定在恩施举办1995年中国湖北民俗风情游暨恩施土家女儿会活动、2000年梭布垭女儿会、2004年女儿会暨首届中国魔芋节等,这些都充分地印证了“恩施女儿会”的发展模式的改变,以及现在的女儿会的品牌化经营,有了自己特有的形象标识,这些都从各个方面反映出发展模式的变化。

4.宣传方式多元化

在一个文化产业化的时代,要想推动文化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宣传是很重要的一个支柱。“女儿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绵延数百年,成为土家民族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沟通方式。能够发展至今,与其特殊的记忆模式也是分不开的,历史上女儿会的记忆的宣传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口头形式,辅以文字模式。在全媒体时代的今天,服务于“女儿会”的宣传队伍十分庞大:动态的图像、静态的文字、图文并茂的视频,实现了信息的再传播,可以让每一届的活动都有一个历史呈现,可以让不知道的人们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同时也开始借助明星效应提高恩施“女儿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如2010年请凤凰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吴小莉主持“女儿会”的开幕式。

二、问题及策略

1.加强民族特色避免过度产业化

恩施“女儿会”在传统社会里,以人际传播为主,这种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受时空限制难以保存。在当今社会,党和政府对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视,以口语为主的人际传播、以媒介为主的大众传播和以政府为主的组织传播在政府这只大手的整合下,开始在恩施女儿会的传播中形成传播合力,取得空间上传播更广、时间上传播更持久的传播效果。

2.全面运用数字化动态传播优势以扩大传播区域

近些年,多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移动终端的运用一直是宣传重要手段。新的宣传手段不仅打破了信息传递空间上的局限性,还使信息传递的范围更加平衡,而不仅仅局限于恩施州本地,同时也使报道的形式更加多样化。虽然新的传播手段,有利于女儿会的传承和发展,但女儿会宣传的新媒体手段应根据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宣传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国硒都网:hbenshi.gon.

篇10

一、国际视野下湖南文化产业发展面临三大挑战

1、国际资本对国内文化市场“虎视眈眈”

在竞争中,谁拥有强势资本,就意味着谁拥有市场份额。目前已登陆中国的德国贝塔斯曼、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澳大利亚新闻集团,都是资本逾百亿美元的文化产业集团。国际文化资本有可能会以合资、参股等方式将大量资金注入甚至是彻底购买、兼并较有实力和市场前景的文化企业,许多文化产品尤其是传统文化产品的版权也可能会经过一定的市场转换而为外国公司所有。湖南文化企业和文化市场也必将面临国际大型文化企业进入的挑战。

2、国际金融危机将使文化企业走出去困难多多

金融危机使西方各主要发达国家民众收入减少,支出下降,消费需求大幅下滑,文化产业市场必定受到影响。此外,在经济不景气时期,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文化产品出口面临新的障碍。

3、文化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湖南的文化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体制上也有政事、政企不分、管办不分的现象,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文化资产条块分割、上下分割,资源分散,文化市场发育缓慢。文化产业群突出的综合性,要求以往条块分割的体制架构要做必要的调整,以使生产力配置、资源配置、文化要素配置的流通渠道畅通起来,使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规模扩大成为可能。

二、国际视野下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1、集群发展战略

湖南文化产业要上新规模、新台阶,必须走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子。一是做强优势企业,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娱乐和动漫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延伸产业链,着力推动它们向产业集群发展;二是要抓好中小企业推进文化产业集群。中、小文化企业要走“小商品、大市场”和“小企业、大集群”的路子,聚集、捆绑为大市场、大集群,形成集聚发展效应;三是要建设产业园区促进文化产业集群。湖南要重点规划建设好金鹰卡通产业科技园、湖南网络文化产业园、湖南出版集团报刊中心、湖南报业文化城等文化产业园区,选择一批带动性强、竞争力强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入园,走规模化、集约化与专业化并举的路子,以增强文化产业的聚集效应。

2、湖湘文化特色战略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要使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突出特色文化上下功夫,把特色文化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支点。要着力发掘湖湘文化资源,发挥区域人文地理优势,使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间文化和现代文化相互渗透,打造文化产业的特色品牌。在发展文化旅游方面,要充分挖掘湖南景点的文化内涵,围绕知识性、思想性、创新性开发文化商品。继续弘扬传统工艺,以湘绣、陶瓷、竹艺等工艺产品为开发重点,形成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传统工艺品系列。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相结合,充分发挥湖湘文化的优势,发展具有纪念性、品牌性的文化系列产品。

3、品牌带动战略

品牌效应的发挥,是文化产业发达国家占领市场的主要战略。湖南应该全力推进精品名牌带动战略,充分利用本地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一批文化精品和知名品牌。旅游资源丰富的,要打造旅游品牌;民族文化特色浓厚的,要推出民俗文化品牌;文化艺术资源丰硕的,要打出艺术品牌。积极开发具有国际国内影响的文化品牌并形成品牌链,提升湖南文化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提高湖南文化的知名度。

4、体制创新战略

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变量,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解决目前束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某些弊端。通过体制改革和创新,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以及“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动力。要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产业运行机制。

三、国际化视野下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

一是要以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带动投入。要加大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投入力度,以创造良好环境吸引企业加大投资力度;二是要以重点工程建设带动投入。要抢抓机遇及时策划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积极进入国家扩大投资的笼子,争取更多资金;三是要以重点企业带动投入。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要选择一批有一定规模、产品文化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使这些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力。

2、以大合作拓展大市场

一是要创新合作机制,扩大区域合作。以“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演艺湘军”为品牌,扩大与台港澳地区的文化产业交流,深化与中部省份的文化产业合作,强化与沿海发达省市的文化产业对接;二是要突出本土特色,参与国际合作。寻求湖湘文化与国际文化市场的最佳对接口,以地方文化特色为依托,以特色文化产品为载体,把握国际市场规则,优化出口区位选择,明确重点目标市场,做好文化交流项目、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推介和营销,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开放合作交流的大格局;三是要强调市场主导,打造多元平台。在抓好有形产品直接出口和发展服务贸易的同时,通过国际合作、委托、发展出口基地和境外直接投资等多种形式,积极拓展多元的合作平台。

3、以大引资造就大集团

一是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动员社会各方面参与文化产业发展,鼓励民营资本、外资特别是战略投资者投资文化产业,探索区域共建、文企联姻、个体联合、社会赞助等融资方式;二是鼓励文化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并促成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三辰卡通等文化产业集团适时上市融资,以资本运营助推产业发展;三是推进文化产业对口招商。各地、各部门、各文化企业要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下,灵活主动,通过沪洽周、港洽周、万商入湘等活动平台,加大文化产业对口招商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