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考核标准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4: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机构考核标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根据《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结合本医疗机构实际情况,制定药品管理制度,包括:1、药品从业人员培训制度;2、药品从业人员体检管理制度;3、药品采购验收制度;4、药品出库复核制度;5、药品质量问题报告及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制度;6、药品调配和复核制度;7、药品保管养护制度;8、药品有效期监控制度;9、药品质量信息管理制度;10、设施设备检测使用管理制度。
二、机构与人员
1、医疗构构的主管药品负责人应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保证本单位严格执行,对医疗机构使用的药品质量负领导责任。
2、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建立药事管理组织;一级医疗机构视规模设药事管理小组或专职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指导医疗机构药品的管理和使用。
3、一级以上医疗机构药剂管理部门负责人应由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药学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的人员担任。
4、医疗机构每年应组织直接接触药品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患有精神病、传染病或者其他可能污染药品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药品工作,应及时调离岗位,并做好记录。
5、医疗机构药品从业人员除每年参加药监部门组织的统一培训外,应定期(每半年或每季度)进行药品法律、法规,专业技术、药品管理等知识的培训,并建立培训档案。
三、药品的采购与验收
1、医疗机构购进药品必须建有真实完整的药品购进验收记录。记录必须注品的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购进数量、购进价格、购货日期等。
2、购入的中药饮片每件包装上应标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批号、生产日期、供货单位名称。实行批准文号管理的,须标明批准文号。
3、对发生业务联系的药品生产、批发企业,应进行资质和质量保证能力的审核,建立审核记录和购药档案。档案包括:①、药品生产或批发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复印件。②、药品生产或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复印件。③、药品销售人员的单位授权委托书原件及其身份证复印件。④、进口药品注册证书或医药产品注册证及进口检验报告书、进口药品批件等药品批准文件的复印件。⑤、生物制品检验证明文件的复印件;实行批签发管理的生物制品按规定执行。⑥与供货方签定药品质量保证协议。以上资料的复印件应加盖供货方原印章(红色)⑦、购入的药品应有合法的票据。
四、药品的储存与保管
1、储存药品的库房总面积应与药品使用规模相适应,即按品种、规格、剂型和用途储存与摆放。不同品种或相同品种的不同批号应分开摆放,留有间隙。原则上库房的面积三甲医院不低于500m2,其他三级医院不低于300m2,,二级医院不低于100m2,一级医院不低于50m2。
2、库房应设立三温库,即冷藏库(温度控制在0℃-10℃,冷藏柜亦可)、阴凉库(温度控制在0℃-20℃,不超过25℃)、常温库(0℃-30℃),相对湿度×××-×××。药品按其储存条件的要求分别储存于三温库中。
3、需低温储存的药品必须具备相应的低温冷藏设施;三级以上医院新建药品库房的,必须建立5m2以上冷库。
4、药品储存实行色标管理:待验区、退货区标识为黄底白字;合格区标识为绿底白字;
不合格区标识为红底白字。库房地面、墙壁应整洁无污物。
药品不能直接接触地面,设底垫,与地面的间距不少于10厘米;与墙;屋顶(房梁)的间距不少于30厘米;与散热器;供暖管道的间距不少于30厘米。
①、医疗机构的药房面积应与药品摆放相适应,应设冷藏柜,柜内设温湿度计,每日上午9点、下午3点各记录一次监控数据。
②、药房设立存放药品的货架,药品实行色标管理(同药库)。
③、药品应分类摆放,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摆放;性质相互影响、易串味的药品分开摆放;分类标识(绿底白字)清楚规范。
④、药房应配备空调、温湿度计,每日上午9点、下午3点各记录一次温湿度监控数据。
⑤、药房地面、墙壁应整洁无污物;药房与生活区及办公区分开。
5、特药管理:品和一类按《麻精条例》的规定执行。设立的帐页须有印刷的页码。拆零药品应在固定、符合条件的场所进行。拆零药品的包装要注明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生产批号、有效期、适应症、用法用量,并做好拆零记录。
五、设施设备
①、医疗机构的药库和药房应配备调节温湿度的设施设备。空调按每匹可调控50m2安装。
篇2
关键词:量化管理护理绩效考核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55-02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劳动人事制度的发展,对护理人员的绩效工资进行量化管理逐步成为增强护理人员专业意识与竞争意识,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新时期加强量化管理在护理绩效考核中应用的研究,将有助于改善当前医疗机构护理绩效考核的现状,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工作积极性。
1关于量化管理的研究
所谓量化管理,就是指以数字为基础,用数学的方式方法来研究与考察事物的运动性能与状态,对其中关键的决策点与操作流程进行系统化研究,为实行标准化操作的管理模式提供专业化的数据信息。利用量化管理相关的知识对绩效考核中的各项内容进行系统化分析与研究,对护理人员的各项工作进行量化评比。
2针对绩效考核的研究
所谓绩效考核,就是指企业或者组织为了实现生产经营的目的,运用特定的指标与标准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对需要承担整个生产经营结果与过程的管理人员所完成的指标任务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绩效考核就是指收集、分析、传递关于个人在工作岗位中的工作结果与行为表现等多个方面的信息并进行考核的过程。将绩效考核的相关理念纳入到医疗结构护理管理工作中,将有助于改善当前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的现状,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护理服务质量。
3针对量化管理在护理绩效考核的应用的研究
3.1应用之一——采取措施制定护理绩效量化考核的分值标准与考核内容。
要制定护理绩效量化考核的分值标准与考核内容,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要采取措施制定护理绩效量化考核的内容,比如说学分管理、技术质量、服务质量、学历职称晋升、、专业考核、劳动纪律、继续教育、评优评先、科研管理、护士岗位、护士年限、质量管理等要素。
二是采取措施科学设置护理绩效量化考核的分值标准,绩效量化考核的总分为120分,其中专业岗位的考核标准与综合考核标准是100分,而嘉奖项目的考核标准是20分。综合考核标准55分中,劳动纪律为10分,护理质量为20分,继续教育为13分,三基考核是12分。专业岗位的考核标准45分中,技术职务完成状况20分,岗位职责完成状况25分。这种考核的机制是每年考核一次,由护理专业管理人员评价与护理人员自我评价两种方式组成,最后由医疗机构的护理部门根据综合与专业考核标准的表现,一对一的进行个人量化统计。
3.2应用之二——采取措施制定护理绩效量化考核的准则。要制定护理绩效量化考核的细则,需要做到以下五点:首先是针对基础护理的考核细则,基础护理的内容细分可以分为28项内容,护理人员有一项没有掌握,就要扣除绩效分1分;其次是针对健康教育的护理,其内容包括患者手术前的教育、患者入院前的健康教育以及患者出院时的健康教育,可以细分为28个小项,护理人员有一项没有真正掌握,需要扣除绩效分0.5分;第三是实际操作环节,护理操作技能不合格的护理人员要扣除绩效分2分,而在护理理论知识方面,理论考核没有超过80分的护理人员要扣除绩效分1分;第四是在护理工作效率方面,护理效率低的护理人员要扣除绩效分2分,不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护理人员要扣除绩效分2分,缺乏创新精神与进取精神的护理人员要扣除绩效分2分;第五是在团队合作方面,对于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工作不协调的护理人员要扣除绩效分2分。
3.3应用之三——量化管理在护理绩效考核中应用的意义。
量化管理在护理绩效考核中有效应用的意义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是将量化管理应用到护理绩效考核中,有助于将护理人员引导到学习型护理团队的发展道路上来,同时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应用奖励项目的考核标准,有助于激励护理人员不断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与主动性,采取措施改善当前医疗机构护理的现状以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护理技能。
其次是将量化管理应用到护理绩效考核中,有助于将各级护理人员的职业成长方向进行量化处理,让护理人员清楚地知道自身的不足与优势,明确下一步努力发展的方向。同时将护理绩效量化考核的结果纳入到年终奖励系统中,不仅增加了绩效考核的公正与透明度,而且也无形中增加了绩效考核的说服力,有效激发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是将量化管理应用到护理绩效考核中,绩效考核的结果被量化处理,将每一个护理人员不同工作层面的工作质量进行绩效量化处理,让他们清楚明白自身与优秀护理人员的差距以及今后需要改进努力的方向。这种方式不仅有效增强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与护理意识,而且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第四是将量化管理应用到护理绩效考核中,使得很多不愿意花时间与患者沟通的护理人员深入病房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帮助患者解决生理与心理方面的问题。这种模式不仅有效缓解了医患关系,而且使得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逐步增加,为患者身体恢复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4结语
在医疗机构护理绩效考核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将量化管理的概念渗入其中,将绩效考核的目标进一步明确,已达到充分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实现提升全体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与护理服务质量的目标。因此,在新时期加强量化管理在护理绩效考核中应用的研究,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王俊华,李莉,李春妮.绩效考核量化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1(4)
[2]尤卫红,刘璇,刘厚明,唐亚萍.量化管理在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35)
[3]王咏梅,彭碧娥.临床护理人员绩效量化考核的做法与体会[J].临床医学杂志,2008(9)
篇3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措施;陕西杨陵
2004年,杨陵区被确定为陕西省第2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试点区。杨陵区针对新型农合医疗基金管理中的问题[1-2],采取以下方式进行管理,提高了新农合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现将其管理方法总结如下[3-4]。
1健全管理体系,狠抓四个到位
1.1抓认识,领导重视到位
为了把新农合这一体现党和政府对农民群众人文关怀的“民心工程”、“惠民工程”办好、办实,杨陵区管委会和杨陵区区委、区政府把新农合制度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区委、区政府先后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进行专题研究,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的领导定期下乡调研,倾听农民群众意见,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全区逐级举办新农合政策宣讲会、培训班500余期。多次组织区、乡、村三级干部培训学习,逐步统一了思想认识,规范了工作程序。
1.2抓队伍,工作责任到位
杨陵区成立了新农合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设置了经办机构,落实了人员编制和经费渠道,在卫生系统公开招考选调区合疗办工作人员5人,乡镇专职合疗专干5人。各定点医疗机构分别明确了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建立了工作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区委、区政府将新农合工作列入对乡镇和区直有关单位的年度目标考核中,签订了《目标考核书》。区政府按照参合人数1.5元/人的标准配备新农合工作经费。对资金收缴、表册填写、信息录入工作完成好的乡镇予以奖励,对优秀乡镇经办人员进行表彰。区卫生局、新农合经办中心制定了《定点医疗机构考核标准》,将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定点医疗机构的重要依据,并签订《目标责任书》。
1.3抓协调,部门协作到位
区直各有关部门把新农合工作当作自己的职责,认真落实新农合工作部门责任制。财政部门确保配套补助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并将区新农合经办中心的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优先安排新农合启动经费、表彰经费;编制部门优先解决经办中心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民政部门制订《医疗救助实施办法》,统一解决了全区农村五保户的参合资金问题;宣传、广电部门及新闻媒体加强对新农合的宣传报道;纪检、监察及审计部门加强新农合基金审计及定点医疗机构违规违纪行为查处。通过各有关部门协同配合,推动了新农合工作的有序开展。
1.4抓规范,基金封闭到位
新农合基金的管理按照“筹钱不管钱,管钱不用钱,用钱不见钱”的基金封闭运行原则,对收缴的合疗基金实行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单向运行。真正做到报销办法符合规定、报销途径简捷方便,真正为农民管好了“救命钱”。
2强化医院监管,落实三项制度
2.1普遍推行报销“直通车”
为了方便给参合农民补偿兑付,杨陵区新农合经办中心不仅对区内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实行了住院费用报销“直通车”,而且对陕西省人民医院、长安医院、陕西省结核病医院 3家省级定点医疗机构也推行住院费用报销“直通车”。定点医疗机构设立兑付窗口,参合患者出院时就能及时领到补偿金,大大方便了参合病人,该制度深受群众好评。
2.2认真开展现场巡查制
区卫生局成立了新农合服务监管咨询专家组,组织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行为进行现场督查指导,有效地减少了不严把入、出院关的发生率及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材、不合理收费的“4个不合理”现象。区新农合经办中心加强明察暗访,根据信息报表反馈的情况,组织人员采取每月现场普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核查。同时通过走访农户和电话回访病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行跟踪调查和暗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有力地促进了医疗机构的行为规范化。
2.3积极推行费用公示
区卫生局和区新农合经办中心每月底,通过简报公开通报定点医疗机构相关费用的考核结果。积极推行三级公示制,将新农合住院病人按照住址、病种、总费用、报销费用等进行区、乡、村三级公示,这些措施的落实使得新农合的基金运行更加规范化,有效地降低了新农合基金违规行为的发生概率。
3加强费用控制,严把四项标准
3.1严格控制住院相关费用标准
根据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的情况,对不同医疗机构住院病人的自费药品及诊疗费用、住院病人人次平均(以下简称次均)医药费用及平均受益率实行具体指标约束。如在住院次均医药费用指标控制方面,根据3年来各级医疗机构的财务、统计报表情况,结合抽查各种病历进行测算,对各定点医疗机构分别作了具体指标控制。
3.2严格核查住院费用结算标准
对次均费用超标的定点医疗机构限期进行整改;对弄虚作假的定点医疗机构每例按套取合疗基金数额处以2~3倍违约金;对超级别手术和未及时录入《入院通知单》、详细清单等补偿费用均不予认可。区新农合经办中心还定期对住院病人进行回访,通过走访,2005—2009年共挽回经济损失10万余元。
3.3努力提高住院病人补偿标准
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各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明显规范,控制了医疗费用补偿中不合理现象。全区参合农民住院自负费用比例有所下降;次均住院费用增长得到控制,住院平均补偿额不断提高。农民参合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全区农民参合率由2005年的72.64%提高到2009年的95.52%。
3.4严格核查住院病人身份
针对冒名住院,身份难以确定的参合住院患者,区新农合经办中心要求,由患者或家属将其照片贴在身份识别卡片上,经患者所在科室主任确认签字,这样就有效杜绝了冒名顶替现象的发生。
4加强违规处罚,做到“违法必究”
在监管过程中,若发现有违规现象,立即查处。如对个别定点医疗机构套取新农合基金行为进行了坚决查处,取消了其定点医疗机构资格,处以2~3倍违约金,并将其经办人员调离该工作岗位。这对其他定点医疗机构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真正做到了警钟长鸣。另外,区审计局定期对合疗基金进行年度审计,区新农合经办中心还邀请了区物价局工作人员协同抽调的精通医疗的新农合经办人员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每月一抽查,季度一检查,半年一评比,年终一总结,为合疗基金的阳光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参考文献
[1] 陈玉丽,万风影.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思路[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0):274-275.
[2] 庄亚珍.新农合的发展与管理[J].中国卫生,2009(9):53-54.
篇4
关键词:人事制度改革 绩效考核 绩效工资
对于医院而言,一方面,其“绩效”必须最大程度地凸显其社会公益性,并抑制、克服其可能潜在的自利性和营利性;另一方面,其“绩效”还必须同时依循行业的内在特殊要求,凸显其独特的公益价值——救死扶伤。因此,在医院实施需要非常谨慎,既要防止医务人员因实行绩效工资对病人的“过渡治疗”(在某些医务人员缺乏职业自觉的情况下,这种激励是很可怕的),也要处理好医院庞大的行政后勤科室与临床科室间的劳动内容不同引起“绩效”差异。因此,在实施绩效工资前必须做好绩效考核:
1 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的定义
所谓绩效考核,就是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的行为和效果。其的结果可以影响到员工薪酬调整、奖金发放及职务升降、职业生涯设计等诸多的切身利益。绩效考核为医院对员工给予正确评价提供了依据,为员工的晋升、聘任、任用的条件提供了依据,为制定合理的分配制度提供了依据,为调整医院人事资源战略提供了依据。
所谓绩效工资,又称绩效加薪、奖励工资或与评估挂钩的工资,是以职工被聘上岗的工作岗位为主,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环境优劣确定岗级,以医院经济效益和劳动力价位确定工资总量,以职工的劳动成果为依据支付劳动报酬,是劳动制度、人事制度与工资制度密切结合的工资制度。
2 绩效考核的内容和时间
(1)医务人员考核的内容基本分为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德:即政治、思想状况,在职业道德方面表现如何;能:指医疗业务水平,服务患者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勤:指工作态度,勤奋敬业精神,遵守劳动纪律情况;绩:即履行职责,完成本职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率,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廉:即廉洁行医,廉洁奉公方面情况如何。考核的种类包括对临床工作人员的考核(医生的考核,护士的考核)、医技人员的考核、管理人员的考核等。
(2)考核的时间可以每年度进行1次,管理人员采用任期制,即2-3年考核1次。考核的形式可以采取民意测评、征求领导、同事之间的意见、对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即规定工作指标完成情况考核,或根据各专业特点,工作性质分解不同项目指标,通过对各项目考核确定结果等等。通过考核分析员工绩效,来评定和测量医院职工在本职岗位上的工作行为和效果,落脚点在于更加激励员工,改善他们的工作行为,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潜在能力,提高自身和医院的整体素质。
(3)绩效考核是一柄“双刃剑”,用得好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挖掘医务人员的潜力;反之,则会挫伤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给医疗机构发展和声誉带来消极影响。结合医院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工作的特殊性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让绩效考核思想深入全体医务人员心中,消除和澄清对绩效考核的错误及模糊认识。
绩效考核要以尊重医务人员的价值创造为主旨,它虽是按行政职能结构形成的一种纵向延伸的考核体系,但它也应是一种双向的交互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的工作沟通。通过沟通,考核者把工作要项、目标以及工作价值观传递给被考核者,双方达成共识与承诺。而且借助纵向延伸的考评体系,在医疗机构中要形成价值创造的传导和放大机制。不能为考核而考核,考核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考核不能激发医务人员素质的提高并整合为医疗机构的成长,那我们考核的结果可想而知。
2)进行工作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
为了保证一套科学有效的考核标准,进行有效的工作分析、确认每个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就成为确立医务人员考核标准的必要环节。因此,应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多种方式,加强各主管和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在医院中为每位医务人员作出工作岗位说明书,让医务人员对自己工作的流程与职责有十分明确的认识,也使医务人员从心理意识上进入状态,接受考核。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职责要求,不同的工作职位说明书,考核指标也理所当然有所不同。
3)让价值评价体系成为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体系的中介。医院管理的关键是要在管理中形成管理回路,形成医院成长的正向反馈机制。价值评价作用的有效性,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价值分配不仅仅包括物质的分配,也包括挑战性工作岗位的分配、职位的晋升等等。从现在的物质分配来看,主要有工资、奖金、福利津贴以及远期收入。在工资方面,要充分让个人的工作能力、绩效在工资的组成结构占有合理的位置,并成为个人工资提高的主要因素。
当然,更重要也是更主要的还是要加强工作本身的激励,要不断创造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并将之赋给有创造性、进取心的高绩效医务人员,给他们创造更大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考核评价要真正成为医院组织内部价值分配的客观、合理依据。
4)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绩效考核工作作为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一个方面,它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医院的整体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架构的建立和机制的完善,同时绩效考核也要成为医院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企业必须从整体战略的眼光来构筑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大厦,让绩效考核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它环节(如培训开发、管理沟通、岗位轮换晋升等等)相互联结、相互促进。医院建立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良性机制,就会被无情地淘汰出医疗市场。
5)对考核过程要加强监督指导。
篇5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安远县妇女儿童医院是二级甲等专科妇幼保健医院,编制床位120张,全院职工186人,卫技人员156人,随机抽取我院医务人员102名,其中医生34人(33.33%),护士48人(47.05%),医技人员20人(19.60%)。
1.2调查方法 应用多种调查方式对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进行调查。以卫生部制定颁布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为参照,2017年7月~12月对我院102名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情况、手卫生依从性、及洗手方法正确情况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有效的综合性干预措施,2018年1月~6月再次进行调查。
1.3手卫生标准 手卫生依从性参照标准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手卫生操作考核标准为《流水洗手操作与考核标准》。
1.4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检验。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内前后比较为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干预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问卷得分比较 干预后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问卷得分为(89.14±6.86)分,高于干预前的(58.31±7.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05,P=0.000)。
2.2干预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比较 干预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前后医生、护士、医技3类群体的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干预前后医务人员洗手方法正确率比较 干预后医务人员洗手方法正确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3.1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 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调查结果,发现我院存在以下问题:①手卫生设施配备不完善、不合理:住院部医生办公室无水龙头,医生到护士站洗手,路程较远;洗手池内水龙头大多为手触式,安装过低,容易溅水到四周;病区走廊未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无擦手纸巾等。②手卫生制度不够完善,无奖惩措施。③医务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认知不足,手卫生知识、方法掌握不够,误认为工作繁忙等主观原因。④医务人员手卫生操作培训不到位,以致洗手方法正确率低。⑤院科两级手卫生监测和督导不到位。
3.2综合性干预措施
3.2.1完善手卫生设施 ①手卫生设施、用品需要不断完善。提供合格、方便的手卫生设施,是保障医务人员实施手卫生的基本条件[2,4]。把我院手触式水龙头改为非手触式,在住院部医生办公室安装水龙头并配备洗手设施,设专人定时补充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擦手纸巾等。②在病区走廊、治疗车、换药车、治疗盘等处配备快速手消毒剂,达到手卫生触手可及。③配备一次性擦手纸巾。
3.2.2建立建全管理制度 感染管理科制定出手卫生考核方案和奖惩措施,并纳入医院质量考核体系;制定出确实可行的手卫生管理制度,要求科室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护士长定期检查,并纳入科室绩效考核,与个人奖金挂钩。
3.2.3加强宣传 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如手卫生专题讲座、手卫生有奖知识竞答、发放宣传海报等,在洗手池处张贴六步洗手法示意图,各处张贴“今天你洗手了吗?”等宣传标语,创造重视手卫生的良好氛围。
3.2.4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 手卫生知识是手卫生行为的基础[5]。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年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进行手卫生知识理论考试、举办知识竞赛、科室手卫生知识“每日一问”等活动。通过院感干预及全院医务人员的配合,我院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合格率是防控院感的重要手段[6]。
3.2.5加强考核 控制醫院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规范洗手,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感染管理科制定了手卫生操作培训、考核方案,采取集中培训与一对一示范演练的方式,院、科两级分别考核,层层把关。
篇6
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教研室,广西南宁 530021;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科教部,广西南宁 530021
[摘要] 目的 通过调查广西基层医疗机构医生病史采集技能情况,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使用自行编写的病史采集方法手册培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师技能考核病史采集考核标准,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分别抽取目标培训单位参加培训的医师在培训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当场独立答卷、当场回收问卷,分析参加培训人员培训前对病史采集知识的了解及掌握情况,以便对培训的方法提供参考和对比培训后的效果。结果 参与病史采集考试的医生共477名,培训前发放问卷477份,回收有效问卷436份,病史采集考试平均(96.4±6.8)分(总分150分),合格率仅为9.86%。结论 广西基层医疗机构医生的病史采集能力很差,需要用病史采集方法手册进行集中理论授课,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
关键词 ] 病史采集方法手册;医生培训;基层医疗机构
[中图分类号] R473.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8(a)-0059-02
病史采集是医师通过对患者或知情人员包括家属、朋友、同事等的系统询问而获取病史资料的过程,是医师诊治疾病的第一步[1-2]。作为临床诊治疾病的最基本方法,病史采集是加强医患沟通交流、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手段,正确的问诊技巧和良好的沟通技能是获得系统准确病史资料的前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乡村居民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不断增长,在乡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中,乡村医疗机构医生承担了常见疾病的一般诊断和治疗。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基层医生对病史采集技巧相对缺乏,该方面的知识掌握度较差,严重影响了乡村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3]。我院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及全科医师临床技能培训基地,承担全区医学队伍的继续医学教育与培训,本文就在应用病史采集方法手册在乡村医疗机构医生培训前对基层医疗机构医生病史采集技能情况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南宁市、柳州市、钦州市等10家各级市县乡所有基层医疗人员,年龄21~60岁,平均(43.6±11.4)岁,年资0.5~32年,平均(12.4±6.4)年。
1.2调查内容
具有多年临床工作及教学经验的5名主任、副主任医师组成培训队伍,分别于2008年3、8、11月分别到目标培训单位(南宁市、柳州市、钦州市等10家),使用自制编制病史采集方法手册为基层医疗医生进行理论授课。在培训前发放问卷调查,内容有个人一般情况、执业和再教育学习情况,并进行病史采集考试。
1.3考核方法
考核方法:按照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师技能考核病史采集考核标准[5],考试内容包括现病史、相关病史、诊疗经过和病史采集技巧四个方面,四方面评分均扩大10倍:现病史80分,72~80表示优秀,64~71表示良好,56~63表示及格,56分以下表示差;相关病史30分,28~30表示优秀,25~27表示良好,22~24表示及格,22分以下表示差;诊疗经过20分,18~20表示优秀,15~17表示良好,13~15表示合格,13分以下表示差;病史采集技巧20分,18~20表示优秀,15~17表示良好,13~15表示合格,13分以下表示差;总分150分,135~150表示优秀,120~134表示良好,105~119表示合格,105分以下表示差。培训前,培训师资到各单位,随机抽出50%(477名)医生进行病史采集考试,调查对象当场独立答卷、当场回收问卷,分析参加培训人员的培训前对病史采集知识技巧的了解掌握情况,同时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Excell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资料录入,应用SPSS 17.0分析数据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描述计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描述构成比,培训前后对比情况采用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差异显著。
2结果
参与本次病史采集考试的医生共477名,培训前发放问卷477份,回收有效问卷436份(91.41%),无效问卷41份(36份未按照规定答题,5份中途离场)。
2.1医生的年龄与性别情况
从调查结果看,参与培训医生年龄28~60岁,平均(42.8±11.2)岁,平均工龄约为(12.4±7.4)年,最大为32年,最小不到1年,接受问卷调查医生培训前的基本资料对调查结果无显著影响,见表1。95.36%培训人员认为很有必要进行病史询问技巧培训,在参与调查的人中,农村乡村医疗机构医生占培训总人数的81.79%;在医学院校毕业后,临床工作中进行过病史询问技巧知识培训的有57人(11.95%),没接受过病史询问技巧知识培训的有390人(81.76%);他们获取除相关知识途径包括:只在学校里学习(99.12%),曾经参与医院培训(7.50%),从书上或网上自学(5.14%),其它(4.04%),及以上的两种(2.07%)或三种(7.04%)途径。
2.2基层医生的学历、专业与执业资格情况
①大专及以上学历占35.25%,中专及中专水平占59.23%,无专业学历者为5.52%;②基层医生中,所学为“临床医学”专业者最多,占调查总体80%;③从业年限大多集中在10~15年,各地区从业年限具有一定差异性;④56.96%的乡村医生未获得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2.3培训前现病史掌握情况
培训前436份有效问卷统计结果显示现病史得分(61.8±5.6)分,相关病史得分(22.6±2.6)分,培训前有效问卷结果显示相关病史得分(15.2±2.8)分,培训前有效问卷结果显示相关病史得分(14.6±3.2)分,病史采集考试总分150分条件下,平均分才(96.4±6.8)分,合格率为仅9.86%具体见表2。
3讨论
(1)病史采集是临床诊治疾病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医患沟通交流、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手段,正确的问诊技巧和良好的沟通技能是获得系统准确病史资料的前提[4-5]。完整、准确的病史资料对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不仅能够对临床部分疾病做出基本的诊断,而且能够提示医师体格检查时的查体重点,为进步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提供线索。病史采集主要通过问诊实现,如果不注意问诊方法和技巧,可能难以得到临床诊断和处理所需要的准确信息,成为临床工作误诊和漏诊重要原因[6]。因此,为了保证病史采集的顺利进行及采集的病史资料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医师必须要掌握正确的病史询问技巧。
(2)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基层卫生队伍呈现出“四低”的特点(即学历低、执业医师比例低、职称低、待遇低)[7-9] 。各级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实际上承担了城市社区医疗机构的医疗卫生职责,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与城市社区医疗机构在本身构成上和服务环境上又存在较大区别,在广西尤其明显,具体为:①卫生人力资源缺乏:农村乡村卫生医疗机构的从业人员一般为中等卫生专业毕业生,骨干接受大专卫生专业培训;城市社区一般工作人员均接受大专卫生专业培训,骨干接受本科卫生专业培训。②卫生经济环境差异,农村经济基础较城市社区薄弱,国家目前已经逐渐致力于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包括软件及硬件两个部分建设,而乡、村级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生临床技能水平培训和城市仍存在差距。③乡、村级医生未进行过住院医生规范化的培训,一部分未经过国家组织的职业医师考试,包括病史采集在内的临床基本技能存在严重不足。
(3)通过这次调查发现,部分广西基层医疗机构病史采集成绩培训前合格率仅为9.86%,由此可见,基层医院医生尤其是乡村医疗机构医生所具备的病史采集知识和基本技能明显不足,积极开展对基层医生进行临床技能的系统培训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10],尤其对农村乡村医疗机构医生进行病史采集技巧培训,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问题进行针对培训,帮助其熟练掌握正确的问诊技巧和沟通技能,提高目标推广单位对掌握病史询问技巧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基层医生的诊治水平,更好地服务于辖区群众。
[
参考文献]
[1] 黄文娟.全科医生的基本功:病史采集的重要性[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3,12(10):789.
[2] 杨庆,陈家应,俞军,等.徐州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情况及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4):4075-4077.
[3] 王燕,韩东. 做好乡村医生培训与执业考核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J]. 社区医学杂志,2007,5(2):4-6.
[4] 朱建华.乡村医生注册培训考试分析及教学内容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3):60-63.
[5] 陈玉岚,张向阳,徐新娟,等.以执业医师技能考试为导向,提高诊断学教学质量[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36(8):1220,1223.
[6] 刘聚源,夏修龙,黄建始.中国乡村医生教育培训现状调查[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1,23(3):57-61.
[7] 吴海峰,何坪,潘伦,等.基于能力角度对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14,16(3):745-747.
[8] 陈律,肖水源.湖南省浏阳市村卫生室卫生服务现状调查[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22):3380-3382.
[9] 蔡维汉,董晓建.2012年陕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初步调研[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117-121.
篇7
一、创新监管方式,提高食品药品监管能力
1、完善工作岗位目标责任制。强化监管网络建设,实行分区分片监管,将专项检查、诚信考核、食品安全工作等与日常监管结合起来。加强对涉药械单位的监督检查,制定出科学严密的工作计划,确定重点领域、重点单位,确保市场检查的覆盖面、频率和效果。加强与乡镇政府的联系,指导协管员、信息员开展工作,做到“有人联系、有人指导、有人检查”。同时,完善工作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调整和充实考核标准,实现责任到区、责任到人,实施综合、动态、全方位的监管,提升监管效能,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2、进一步探索农村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新路子。为了探索新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工作,在去年开展的建设新农村食品药品安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扩大试点村的范围,实行责任区干部联系试点村制度。创新载体,充分发挥村级食品药品信息员的作用,开展以食品药品安全知识为主题的多形式宣传活动。
3、探索执法联动机制,实现全程监管。尽快出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的若干意见》,对那些问题频发环节、高风险食品和跨领域违法等问题,组建食品安全应急处置工作组,由市食品安委办牵头随时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深入实施《*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规定》和《*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深化食品监管机制,强化联动执法,规范执法程序,落实安全责任,提高综合监管效能,确保公众饮食安全。进一步加强部门的协调合作,针
二、以创建全国农村药品“两网”示范市为契机,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秩序
4、健全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对全市食品、药品信息员、协管员进行调整,合并食品药品监管网,实行“两网合一、一员多用”。建立医药单位安全信息员制度,组织平汪汪益信息员、协管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食品药品的平汪汪益专业水平和法制意识。实行分片管理指导,实施定期报告和责任考核等制度,使食品药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能正常有序地开展工作。
5、建立健全农村药品供应网络。进一步规范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渠道,采购单位要与供药单位签订供货意向书和药品质量保证承诺书,并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提供副本备案。建立健全保证药品质量的采购管理制度,加强对药品批发、生产企业药品购销人员的管理,建立实名登记备案制度。形成“合法的、清晰的、稳定的”覆盖全市的药品供应网络。
6、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化建设。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化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与市卫生局联合出台的《关于深化农村基层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对已达标的医疗机构有计划的进行综合监督检查,通过不断指导、帮扶与监督和验收评定,使基层医疗机构逐步实现从不合格药房到合格药房、合格药房到标准药房、标准药房到示范药房转变过程。对达不到示范作用的予以摘牌降级,完善评比机制,实行动态的管理机制。
7、深化“放心药店”创建工作。深化药品零售企业“放心药店”创建活动,对已达标的药品零售企业有计划的进行综合监督检查,通过不断指导、帮扶与监督和验收评定,使药品零售企业逐步实现从合格放心药房向标准放心药店和示范放心药店转变,对达不到示范作用的予以摘牌降级,完善评比机制,实行动态的管理机制。深化药品零售企业的GSP跟踪检查,规范日常监管行为。
8、进一步完善诚信体系的建设。一是健全药品零售企业,基层医疗机构,医药经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促进诚信经营,培育诚信药品市场。实行诚信信息定期披露和民众评议制度。发挥药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加强行业组织建设,促进行业自律,纯洁经营行为,全力打造*“诚信药业”。二是开展对食品行业的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结合我市食品市场形势,制定并实施适合我市实际的《*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方案》,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餐饮企业质量档案和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积极探索设立食品安全信用征集和评价披露体系,组织开展信用评价,提高食品企业的责任意识和质量诚信意识。
三、突出打假治劣,进一步净化食品药械市场
9.落实专项行动方案,进一步推进全市食品药品市场秩序整顿。深入实施*市府办转发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方案》,进一步推进药品市场秩序的整顿工作。把市场整顿工作和提升规范化药房建设、深化放心药店创建、健全诚信体系等工作相结合,加大执法力度,切实开展“打假在农村”、药品虚假广告整治及节假日期间检查等专项活动,实现日常检查与重点检查有机结合,对重点对象、重点地域、重点品种实施监控,查处一批重大违法案件,有力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和无证经营的违法犯罪活动,明显增强群众对药品消费的安全感。
10.发挥综合协调职能,开展食品联合执法的专项检查。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组织协调职能,大力推进食品安全“三网”建设,加大对食品安全的联合执法力度。以“食品安全进万家”工程为主线,加大对农产品源头的治理力度,加强对学校食堂等专项整治工作,突出对水产品、奶制品、蛋类、肉类等食品的专项检查,抓好重大节假日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切实维护好食品市场秩序。健全考核制度,明确考核标准,完善考核体系,确保食品安全执法工作落到实处,实现全市食品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11、加大药品抽验工作力度。药品日常监督抽验是基层监管部门的一个重要打假治劣的手段。要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抽验相结合,增加抽验的批次和品种,完善多种手段,完善监督检查内容,加强抽样针对性。开展药品快速检验工作,鼓励药品零售企业开展药品快速检测。重视收集建立假劣药品数据库和实物库,建立抽验结果信息共享平台,避免假药转移销售隐患,增强打击效果,提高监管工作效率。
12、开展医疗机构的药械使用普查工作。为了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的使用药品医疗器械的工作,对市级医疗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使用的药械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普查。通过普查,建立健全医疗机构药品医疗器械管理使用制度,建立高危医疗器械使用档案,建立健全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制度,实行分类指导,科学监管。
四、营造机关文化,深化文明单位创建,为食品药品监管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13.树立科学监管理念,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入贯彻全国食品药品监管座谈会精神,树立和实践科学监管理念,以提高执政水平,增强创新能力为目标,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党风廉政文化建设,营造机关文化氛围,培养大局意识,强化执政为民的思想,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努力形成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不断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和高效服务的能力,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篇8
一、总体要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8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年医改重点工作的意见》(渝府发〔〕16号)精神,继续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统筹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基层体系建设与公立医院发展相结合。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完成国家医改近期五项重点任务,让广大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满意。
二、工作任务
(一)加快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1.做好扩面提标。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民医保”)覆盖面,参保率达95%以上,实现全社会应保尽保,政府对居民医保的补助标准提高到200元/人·年。(责任单位:县人力社保局、财政局)
2.提高保障水平。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在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0%,城乡居民医保一档、二档报销封顶线分别提高到7万元、12万元。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将耐药结核病治疗费用的医保报销比例提高到90%,最高限额提高到5万元/人·年。(责任单位:县人力社保局、财政局)
3.加大救助力度。健全医疗救助制度,将资助困难人群参保范围从低保对象、五保户扩大到低收入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贫困大学生、低收入等特殊困难群体。完善门诊救助,取消医疗救助起付线,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例原则上高于50%。完善医疗救助信息系统,提高医疗救助的及时性。大力实施低收入困难群体重大疾病临时救助。(责任单位:县民政局、财政局)
4.加强基金管理。严格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强化政府对医保基金的监管职责,明确各级医疗机构控制医药费用责任,确保基金安全。(责任单位:县人力社保局、财政局)
5.加强费用控制。大力推行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等多种医药费用支付方式,转变医疗服务行为,强化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主动控费责任。加强医疗服务监管,完善医用设备和医用耗材管理、采购和价格等政策,规范公立医院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行为;推行医疗机构间检查结果互认制度,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加大对大处方的查处力度。强化行业自律和医德医风建设,坚决治理医疗领域商业贿赂,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定期公开医疗机构相关医疗服务信息,接受社会监督。(责任单位:县卫生局、人力社保局)
(二)加快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建设
1.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在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全部实现市级采购配送,零差率销售。按照全市的统一要求启动全县所有村卫生站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责任单位:县卫生局、财政局)
2.加强基本药物配备和使用管理。执行基本药物配备政策,全县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要按比例配备基本药物,并首选基本药物。规范基本药物使用,继续开展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培训,严格执行《市基层医疗机构常见疾病诊疗及基本药物使用指南》,指导基层规范使用基本药物。完善基本药物报销和医疗保障支付政策,全面落实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目录报销。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情况纳入基层医疗单位考核体系,与财政补助和绩效工资等挂钩,提高基层单位执行制度的自觉性。(责任单位:县卫生局、人力社保局)
3.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管。充分利用县药品监管平台,强化基本药物质量监管,对基本药物进行全品种覆盖抽验和监管,提升对基本药物从生产、流通到使用全过程追溯的能力,控制用药安全风险。(责任单位:县食药监局、卫生局)
(三)加快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今年完成9个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推进一个民营三甲医院建设;新建27个标准化村卫生室。(责任单位:县卫生局、财政局)
(四)加强基层医务人员业务培训
全面实施基层卫生人员三年轮训计划,整合培训资源,科学制定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农村卫生人员岗前规范化培训制度,对考聘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医护专业毕业生实行规范化培训,使其达到相应技术水平。年,选派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人员38名到县级医疗机构进修一个月到一年;选派乡村医生514名到乡镇卫生院短期见习;通过网络培训基层医疗卫生人员300人;培训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技和公共卫生人员78人;安排15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人员进行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对38名乡镇卫生院院长(副院长)进行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卫生管理水平;继续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选派10名二级医疗机构技术骨干到乡镇卫生院现场帮扶工作1年;免费为乡镇卫生院定向培养16名本科医学生。(责任单位:县卫生局)
(五)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公益性,调整镇卫生院的工作重点和服务模式,落实“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综合管理”三位一体的职能,切实发挥好乡镇卫生院作为群众健康“守门员”的职责。足额核定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实行人员编制总量控制、统筹安排、动态调整。实行定编、定岗、定责的全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推行院长竞聘制和目标责任制,逐步建立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探索医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的激励机制,对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稳定基层队伍。(责任单位:县卫生局、人力社保局、编办、财政局)
2.健全绩效考核和分配激励机制。完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绩效工资考核办法,合理确定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和调节基金调控线。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根据工作数量、质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指标对基层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进行综合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绩效工资总额和医务人员收入水平挂钩。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拉开医务人员收入差距,并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重点倾斜,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加强绩效工资政策培训和宣传,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内部精细化管理,发挥医务人员在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中民主管理的作用。(责任单位:县卫生局、人力社保局、财政局)
3.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细化对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及村卫生室的补助政策,理清政府补助的内容和方式,增强可操作性,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的发挥。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药品零差率形成的减收和实行绩效工资的增支,要多渠道筹集资金,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予以足额补助。(责任单位:县卫生局、人力社保局、财政局)
(六)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1.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制定“十二五”卫生事业规划,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布局。加快建立县、乡镇、村医疗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鼓励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建立纵向的业务合作关系,引导二级以上医院医务人员到所在医院有分工协作关系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开展执业活动,逐步实施首诊在社区,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与县医院之间双向转诊制度,发挥县级医疗机构技术和管理优势,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县卫生局)
2.广泛开展便民服务措施。推行优质护理服务、预约诊疗、先诊疗后结算、便民门诊等措施,方便患者就医。继续推进临床路径试点,增加实施病种数量,扩大临床路径实施范围,促进合理规范诊疗。开展“弘扬白求恩精神,做人民健康卫士”主题活动和“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活动,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责任单位:县卫生局)
3.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有效控制门诊、住院次均医药费用增长,研究建立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完善院长选拨任用、激励约束措施,推进医院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医院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将实施便民惠民措施与推进综合改革、探索解决体制机制问题相结合,使两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形成持续内在动力,建立长效机制,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成果。(责任单位:县卫生局)
(七)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1.落实人员和经费。按照辖区每万名常住人口配备1—2名专职公共卫生人员标准,配齐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职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并对全体人员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技能培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提高到每年每人25元。(责任单位:县卫生局、编办、财政局)
2.完成各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调整乡镇卫生院工作重点,使工作重心从诊治疾病为主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转移。严格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免费向全县人民提供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确保全面完成国家和市下达的任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城镇达75%以上,农村达60%以上,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合格率达95%以上。加强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培训和管理,制定出台《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办法》,严格考核措施,落实补助政策,确保工作实效。(责任单位:县卫生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医改工作力度。调整充实医改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医改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常务工作和分管卫生工作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医改办要充实医改办人员,落实专项工作经费,加强协调工作,建立多部门协同推进医改工作的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二)强化财力保障。做好资金测算,多渠道筹集资金,健全政府投入长效机制。要重点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政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经费,确保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综合改革顺利推进。要完善政府投入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按确定的任务、改革进度和绩效考核结果,将财政补助及时足额拨付到位,确保各项改革顺利推进。
(三)强化人才保障。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和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培养、培训。加强科研、医疗、卫生管理等人才队伍建设。规范医院管理者的任职条件,逐步形成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医疗机构管理队伍。
篇9
新疆自治区卫生厅响应卫生部决定,在全区卫生系统全面部署开展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活动,提出明确要求。
一、努力做到“服务好”
一是改进服务态度,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全区所有三级医院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逐步在地市是级医院推开。二是优化服务流程,方便群众看病就医。三级医院带头延长门诊时间,开展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方便患者就医。三是实行公开透明服务,保障群众看病就医知情权。通过多种途径为群众提供医疗机构专家信息和诊疗流程等医疗服务信息,做好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药品耗材价格等信息的公开。四是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扎实推进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严厉打击“医闹”等行为,维护医疗机构正常的工作秩序和就医环境。
二、努力做到“质量好”
一是认真抓好医疗质量安全各项制度落实,增强医疗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切实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和基础医疗质量管理,注重质量检查和考核,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二是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推进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大力推进同级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降低患者就诊费用。三是大力推行临床路径,促进医疗质量科学管理。在基层推行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费用管理,规范基层医疗服务行为,减轻患者负担。四是加强医疗技术和设备临床应用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安全和患者权益。
三、努力做到“医德好”
一是继续加大医德医风教育力度。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注意结合卫生行业特点,深入开展宗旨意识、职业道德和纪律法制教育,使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医德制度规范。切实抓好卫生部有关制度规章的贯彻落实,继续认真抓好医德考评工作,进一步细化工作指标和考核标准,切实建立起对医务人员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三是要进一步深化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制定切实管用的制度办法和监管措施,深化长效机制建设。对容易滋生商业贿赂的重点部门和重点岗位的人员,定期交流轮岗,并形成制度。加强医院信息系统药品、高值耗材统计功能管理,实行加密管理,建立制衡机制,严格统方权限和审批程序,严禁为商业目的统方。进一步健全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坚决打击行贿行为。
四、努力做到“群众满意”
篇10
一、建立健全城乡精神卫生工作体系
区人民医院设置区精神卫生中心,负责对全区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院、村卫生室精神卫生工作的总协调调度,组织领导业务技术指导、监督考核。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院、村卫生室作为全区精神卫生管理工作的分支机构,具体承担相关工作任务。在全区建立起以精神卫生中心为中心,以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院、村卫生室为网络的精神卫生管理工作体系。
二、明确功能定位,建立康复医疗分工协作机制
区人民医院(区精神卫生中心)主要为患者提供专业、综合的治疗和康复,并承担区域内康复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任务,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主要按照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版》的有关要求,为疾病恢复期患者提供基本线索调查,病人摸排和随访服务。
三、逐步建立通畅的康复患者转诊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街道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区人民医院建立合作机制,发现重性精神病人、焦虑障碍病人必须转诊到区人民医院进行治疗和康复。
四、实行目标化管理
各有关医疗机构要加强工作信息的搜集,安排专人逢双月底前报送工作信息至区人民医院,并做好工作文件、资料、照片、录像等档案材料的收集和规范管理。各项工作按照区人民医院转发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规范(版)》执行。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医疗安全管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