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4: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06年12月22~24日,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和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在广州大学召开。本次会议以“适应与发展,学习与创新”为主题,共收到论文600多篇。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小学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从事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专家、学者、中小学教师、研究生等共80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据悉,这是两个专业委员会第一次联合举办如此大规模的学术盛会。
会议期间,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作了题为“发展心理学的变迁与新进展”的专题报告,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发展心理学的发生、发展和未来走向,理清了发展心理学的发展脉络;北京师范大学董奇教授作了题为“21世纪的科学前沿――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专题报告,介绍了认知神经科学这一新兴研究领域,强调要重视脑科学研究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华裔学者严文蕃教授作了题为“HLM在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中的应用”的专题报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HLM方法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技术;华东师范大学李其维教授作了题为“关于当前心理学研究的某些宏观思考”的专题报告,深刻剖析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面临的困境,提出心理学家与神经科学家之间不是从属关系,而应互相合作,共同促进学科发展。
本次会议共分20余个场次举办了140余场特邀专题报告和分组报告。与会代表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心理发展、心理健康、学习心理、教育创新、教师心理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研讨。其中,辽宁师范大学杨丽珠教授介绍了由她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儿童个性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旨在构建中国儿童人格发展与促进的基本模式;华东师范大学桑标教授系统论述了儿童心理弹性研究的相关概念,强调要多角度、多变量研究儿童心理弹性;北京师范大学姚梅林教授提议从更广泛的视角重新审视学习中的迁移现象,采用更整合的研究范式研究迁移问题,在更开放的情境中重新定位迁移理论。
辽宁师范大学杨丽珠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吴庆麟教授分别代表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和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作了大会总结,介绍了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展示了中国心理学研究的繁荣盛况。
本次会议还颁发了“朱智贤心理学奖”,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数位专家学者获此殊荣。(本刊记者)
篇2
一、从“听”中悟情
心理学中说:人的认知从器官中获得,而认知会影响着人的心理。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学生的“听”来陶冶心灵,感悟真情。第一,在授课前,教师给学生讲述文本作者的时代背景,并利用多媒体配上图画与音乐,以这种方式来熏陶学生的性情,净化学生的心灵。第二,语文教学,我们一定要布置学生一些“听”的作业,比如,每人设立一本“每天新闻摘要本”,让学生把每天听到的新闻作简要记录,让自己明确是社会中的一分子,自己的命运是与国家息息相关的,这种“国事关心”可以让学生面向未来,放眼世界,心胸广阔,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从“说”中释情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内在心事如果被压迫得越久、越多,就越容易发生心理变态。学生也一样,如果在课堂上想说的内心话压得太多,就会变得压抑、苦闷、失望、暴躁、不满等种种不良情绪,这既不利于学生学习,不能达到说话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所以,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设置一个大胆说、大胆问、喜说乐说的平台,让他们心中的情尽情倾诉。
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主动回答和质疑问题,不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在学生解题的时候,教师绝不能用标准答案来衡量和扼杀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热情,而应让学生大胆地说,大胆地想象,这样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一位教师在讲《春风吹》一课时,老师说:“谁能再说说,春风还吹醒了什么?一生:春风吹醒了小鸟;一生:春风吹来燕子。一生:春风吹醒了农民伯伯。老师问:你为什么这么说?生:因为春天一到,农民伯伯都忙着下田去耕种。老师:你真会观察!听到老师这么一说,这位学生笑着说:老师,今天我太开心了!由此可见,教师的一句表扬语便让学生的心里灿烂起来。
三、以“读”怡情
英国著名学者培根说:“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成,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所以,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读书,会读书。
一是多读,读文学书,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的性格,对于读者性格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如:前苏联著名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让人读后更坚强、诚实、有理想;读历史书,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古人留给我们丰富的珍贵遗产,朝代的兴起与衰亡,人物的崛起与沉浮,唐宗宋祖,秦皇汉武,他们的雄韬伟略,高瞻远瞩,也寓含了很多拼搏艰辛,一个人便是一本书,一个王朝闪现一个时代,看项羽,我们看到勇猛与刚强的一面,又看到其自负、优柔寡断的一面,看庞涓,我们知道嫉妒人才的危险。因此每一个历史人物和事件都是我们一面可借鉴的镜子,可以健全学生的心理。
二是会读,怎样才能会读?那是指要读出文本的“情” 使文本的情移为“己情”,我们教材的文本,朗读是把无声的语言变为有声的语言,是读者对文本信息的再创作。在语文教学的授课时,教师要有表情、有语调、有节奏、全身心地投入去读,用情引其思,牵其神,激其情,荡其气,在情的引召下,铸造学生美好的灵魂。例如,在对青春期情感萌动的学生应指导其读冰心的现代诗“嫩嫩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淡淡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青年人啊/为首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地描绘你现在的图画!”让学生朗朗地读,以此启发学生明辨事理,感悟人生,使师生间达到思想交流,产生感情共鸣,既能推心置腹,又不失文雅含蓄,这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比起空洞的说教更有效。同时他们也深深地爱上了诗歌,这对教学诗歌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用“写”传情
篇3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在于活动开展过程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心理状态和变化情况。文章主要分析了当代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育中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高校教育;发展前景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在于活动开展过程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心理状态和变化情况,从而得出一定的教育双方的心理活动、教学开展的规律以及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环境是教学场景,主要关注得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和被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教育学和心理学交叉的关键在于将心理学相关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从而实现教学活动中教育双方的心理健康。
一、当代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育中的问题
1、内容体系缺乏系统性。
我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内容不仅仅涉及到学习心理,还对品德心理、教学心理、教师心理和心理健康等领域涉猎甚广。但对这些领域在先后顺序、轻重缓急上必须要有一个排序,这样才能做到调理明晰。但是在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现状中,有的重视学习心理,有的重视品德心理,有的重视心理健康,并没有达到统一。这说明,当前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冗杂、体系不清晰。导致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庞杂的原因主要是:首先,没有明确、官方、主流的理论指导。其次,研究课题没有限定、主题花样繁杂。最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背景和方法的变化性较大,难以掌控。
2、研究方法缺乏创新性。
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上述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强调实证主义,注重自然科学的客观性,采用大量的实证量化分析,利用一系列的数据来说明教育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另一种是强调现象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并不能用自然现象的观测方法,采用大量的非自然的定性方法来说明教育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在整个教育心理学发展的过程中大致上只出现了这两种教育方法。
3、理论与实际联系缺失。
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做到理论和实际的有效结合,主要表现为:首先,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无法接轨。教育心理研究者的成果跨度是从理论到理论,并没有实践的经验成果作为理论的有效支持;另一方面,高校教育工作者是关注到日常的实践,却没有将教育心理学作为教学的理论指导。其次,教育心理学并没有在教育改革中但有一定地位。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忽视了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它除了得出一定的教育双方的心理活动、教学开展的规律外,还会对教育体制造成重大影响。最后,学科应用领域不光。目前,教育心理学还仅仅应用于高校中的教学活动和教育双方,制约了教育心理学的应用性。
二、当代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育中的发展前景
1、研究设计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教育手段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大量高科技统计分析方法被应用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这虽然为研究开展提供了便利,但是也造成了为研究沦为数字化和科技化的附属品。这种现象虽然源于研究工作者对于统计精确度的严格要求以及数据量的本身限制,但是想要站在该领域的尖端,不仅仅要对方法、技能进行高科技创新,更关键的是要提高研究的质量。
2、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创新。
首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双管齐下。定量研究保证了研究的客观性和精确度,但教育心理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不能仅仅使用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方法注重的是观察性和体验性,并能够深入发掘某种现象背后的客观规律。定性研究虽然能够进行思维的发散,但是过高的主观性会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双管齐下才是进行心理学现象研究的正确方法。其次,使用高科技的研究手段作为辅助。传统的研究方法不能摒弃,但也要迎合是代变化采用高科技手段,能够大大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和精确度,也为定性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支持。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随着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其在现代教育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人们往往仅仅关注到了理论研究取得的重大突破,而忽略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但,也就出现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脱轨现象。理论研究者们需要意识到过往的研究大多是站在格式化的情景下开展了,无视了社会现实。因此教育心理学研究应更尊重当下的社会现实,以教学现场为背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教育双发的心理动态的变化以及背后的规律机制,走出理论研究的禁锢,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学科体系具有地方特色。
首先,了解国内外研究的差异。不能将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成果生搬硬套,这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的,而是要在分析和比较中国人的心理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国外研究的成果。其次,保证研究对象的典型性。认真了解研究对象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面向社会进行研究对象的招募。此外,也要保留我国教育心理学在发展过历程中的精华,极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领域。最后,打造一支分工明确、特色显著、跨文化的科研团队。由于我国地广人多,不同区域的研究对象有着不同的特征,我开展大范围的研究需要多方位的人才的支持,只有协同共进的通力合作,才能保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研究对象有着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心理学体系。当代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育中主要存在内容体系缺乏系统性、研究方法缺乏创新性、理论与实际联系缺失的问题。因此,我们要采取提高研究设计的质量要求、创新科学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地方特色的学科体系等手段保证教育心理学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春兴.从思想演变看教育心理学发展宜采的取向[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1)
[2]程刚,曾捷英.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与展望[J].心理科学,2015(4)
[3]王力娟,张大均.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取向及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学刊,2007(2)
篇4
一、充分认识到进行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相适应的四有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中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我通过参加由区教育局主办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的学习后,充分认识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所以我不断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平时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研活动;校内的每一节研究课,我都认真去听;经常查阅资料研究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还经常到校外去听课,听讲座,不断取长补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先后去实验中学,城北中学等兄弟学校听心理健康辅导课公开课,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与经验。
二、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因素的实际情况,面向全体学生,认真上好心理健康辅导课
现在的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是‘小皇帝’,处处养尊处优,生活自理能力,自控能力和受挫能力尚差。又因生源复杂,许多家庭的生活背景及教育观念均不同,故学生的心里情况也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初中一二年级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就显得至关重要。为此,我根据,《心理健康活动手册》的内容,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关于学习习惯以及学校常规等一系列辅导活动。如《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初一年级新生早日适应新环境,做一个懂得热爱学校,尊敬老师,讲文明,讲礼貌的中学生;如《铃声响,快静齐》,让学生懂得铃声就是命令,听到铃声,知道该上课了,必须及时做好课前准备;《做个有心人》,在学校里,爱护公物,讲究公共卫生,是每个中学生都应有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爱集体的好品质;《爱护集体的一草一木》,使学生从小懂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又如上《当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一课,重点培养中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心理素质。
由于进行教学时,我特别注意以学生的实际为依据,认真钻研教材,尽量以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作为激发点,是每次实验课都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列如,我上的《爱心乐园一当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一课时,亲自制作了教学软件,创设了教学情境,是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培养学生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健康心理,应此这节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效果良好,获得听课领导和教师的一致好评。
三、及时关注个别学生的心理,给与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篇5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1、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亭阁假山、名人雕像、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校园里繁花点点、绿草茵茵,学生在曲径廊亭中看书,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2、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现在一些学生自制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强。教室里有纸屑箱,他偏把纸屑往窗外丢,看见瓶罐偏要用脚去睬和踢,随意采摘践踏花草等。曾听过这么一件事,有一所学校学生老喜欢用脚踢门,为改变这个坏毛病,学校安装了一扇玻璃门,结果玻璃门完好无损。可见,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3、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学校应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咨询的学生反映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重造成考试的自卑、抑郁、狂躁、恐惧等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无法自制的不良行为问题,青春期困惑的问题等。行为咨询方法的先驱者克罗姆布鲁兹指出“咨询的中心目标就是要帮助每一个当事人解决他之所以来寻求帮助的那些问题。”学校心理咨询师要给予咨询学生温暖,指导他们自我调控,还要详细了解咨询学生的各种情况,尊重、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做到既是学生倾诉的忠实听众,又是学生的咨询顾问,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学生很多是需要帮助的,除了求助于心理咨询室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
二、教师是实施心理教育的主体。
1、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这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单靠几个专职教师是不够的,必须是全体教师广泛参与。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调适。当老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学生喜欢你的课,学习有了兴趣,学业成绩就能提高。与老师关系亲密了,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这将有利于完善学生情绪状态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2、教师应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解决办法通常如下:(1)调整学习方法,夯实基础;(2)树立成功意识,不断激励、肯定学生所取得的成绩;(3)调整心态,摆脱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只要做到努力就行,不要考虑成绩的名次;(4)学会放松,到大自然中慢跑,释放精神压力,保持轻松、精力充沛的良好状态。看来,中学生心理失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习造成的心理压力,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引导学生如何面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三、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篇6
“人性”是人作为类存在物所具有的各种共同属性,人具有的特性其他“类”可能也具有,而“人的本质”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最根本特征,是人的其他一切特性存在的基础,只能在和其他“类”相区别的根本特征上才能称得上是“人的本质”。简而言之,人性就是活生生的人的特点。如孟子语“食色性也”,揭示的是人性而非人的本质。一般说来,人是自然性、动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相统一的生命体。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自然性通常表现为人的基本的生物属性。人的社会性表现为人具有经济性、文化性与时代性,体现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人的精神性则包括认知、审美、尊重及自我实现等,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真诚、善良、关怀等。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精神性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它是对人的自然性、社会性的超越,是教育人“成为人”的最高目的。“教育是一条引导人性发展经由自然性、社会性而到达精神性的必由之路”,表明了人性与教育活动的密切关系,也表明了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探讨人性的必要性。
教育心理学诸派别的人性观
行为主义的人性观:华生将行为主义推向极致,了人的意识;斯金纳虽然意识到了人性的重要,但他未看到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行为主义学派只注意研究人的外显行为和只注意运用教育技术、而忽视对人本身的研究。虽然华生和斯金纳承认人与动物有一定的区别,但却没有划清人与动物的界限。其一系列原理主要是从对低等动物的研究中得出。华生提出的三种天生情绪:惧、怒、爱其实也根植于动物性。因而,行为主义虽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但对人所表现出的种种状态,如理智、意识等,它却无能为力。认知学派的人性观:认知心理学是在反对行为主义动物实验,以及忽视人的心理过程的前提下形成的,它强调人类的理和尊严。在人性方面,认知学派认为人可以是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非理性的、不合理的。人的情绪是伴随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但认知派因过分强调认知,强调分析观,从而忽视了对人的整体性研究。人本主义以其重视人的价值的特有魅力,引起了不少教育心理学家的关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他们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力求维护人类的尊严与价值,主张教育心理学应考虑人的特点,主张以整体观来研究人的意识经验、价值从而改善人的精神生活。强调对“自我”正确认识并充分实现每个人的潜能,是人本主义对当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人本主义教育家们所说的“人性”,是儿童的天然的本性。教育工作必须尊重儿童本身的生理、心理特征。但是“,人性”应该是先天的自然属性与后天的社会属性及精神属性的统一。在学习中,不应该仅将个体的主动性选择做为唯一的选择权,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促进“人性”的发展。反映在教育上,人本主义过分夸大了教育的个人价值,将他人、自然与社会当作敌对的存在而加以排斥,从而漠视人的社会性。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注意到了动物与人的不同,他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与肉体满足联系在一起的欲望冲动,相当于人的本能。超我是外在道德原则的内化,它压抑本我,他认为文明可归入超我,与人的本性相悖。人要发展、要进步,最终依靠的是人性的社会性与精神性,而不是弗洛伊德看重的本能即动物性。但弗洛伊德的理论仍然给教育心理学带来了许多启迪。弗洛伊德极其强调幼年生活经验和教育对于儿童心理发展和人格发展的重大意义,这推动了对童年期及早期教育问题的重视及研究。
教育心理学的整体人性观取向
从上述教育心理学各派别人性观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人性观对教育心理实践活动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那么,在未来的教育心理学中应该怎样体现人性的要求,弘扬人性呢?我们认为必须以人性的整体观为指导来考虑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此,在具体工作中,应该坚持体现个人的整体性。纵观人类教育发展史可以看出,有的时代或国家的教育是重视人的身体、智慧、道德等的全面发展的,但有的时期或民族的教育则是仅仅重视人的某一或某几方面的发展,这种作法实际上是对“人”的分割,没有把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来对待。整体的人不仅指在身体、精神、理智、情感、情绪等方面的有机整体性,而且指在有机协调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方面也达到了和谐一致。因此,我们必须以相互联系的整体的观点来研究教育心理现象。近年来,我国心理学者对于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与咨询、品德心理等方面作了一些研究,显示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方向。每个受教育者都是涌动着活力的生命体,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受教育者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教育心理学就要立足于探索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的规律、发现受教育者具有的潜能,确定受教育者的个别差异,为现实教育活动提供理论依据。此外,在培养受教育者的心智能力的同时,教育心理学还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尊重他们追求进步与发展的权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要确立这样的信念:只要智力正常,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可以得到发展。为此,探索如何使受教育者具有健康的人格特征也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我国教育心理学体系中,一些学者已将心理健康教育列为重要研究课题,且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之,教育心理学应重视人性,重视人心理的统整性和内在潜能的自我实现。教育心理学要努力探索培养人的“人性”、更新人的精神、使人的肉体和灵魂、思想和行动、理想和情感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的教育心理现象与规律。(本文作者:王小燕 单位: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篇7
关键词: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探索研究
小学生是否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关系着我们国家的兴衰和未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小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现代教育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内涵。
一、当前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势
1.有一部分的小学生缺乏健全的心理
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很多能够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应运而生。例如,社会暴力、网络游戏等等。还有很多的教师和家长对孩子寄予非常高的期望,这样不仅会导致他们的心理压力过大,还会让他们感觉到很严重的挫败感,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更有甚者,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有一小部分学生会和教师对立,常常不做作业,甚至顶撞教师,经常和其他学生产生摩擦,这些都是因为他们缺乏健全的心理。
2.我国严重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
我国目前缺乏充足的心理健康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更是严重缺乏。而品德教师往往都不是专门从事心理学研究的,更没有接受过全面系统的心理学专业训练。有的教师虽接受过一部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但因为对技巧过于生疏或者工作上的压力过大,所以很难抽出时间来学以致用。
3.很多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知之甚少
因为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严重影响,我国绝大部分的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还有的觉得是没有必要。小学生一旦犯点小错误或者考试成绩不够理想,家长所采取的教育措施就只是责骂,久而久之就会严重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教师进行正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措施
1.教师要不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自信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质,如果一个人缺乏自信心,那么他将不会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教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教师在课堂中应合理、科学地评价学生
如果小学教师能够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合理、科学、适时地评价学生,会使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所具备的优点,并且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做不仅能够让学生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还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对学生表现好的方面要适当给予赞赏,这样能够让学生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能够不断激励学生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当学生产生恐惧心理时,教师应该给予其耐心的开导和足够的关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当中。
3.教师要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所谓心理健康也就是人格健全,是具有健康向上的人生观,能够将自己的愿望、行为、目标和需要有机地统一起来,能够接受现实、改造现实和面对现实。为培养学生较好的适应能力以及健全的人格,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该重新塑造和完善学生的人格。小学生普遍都比较喜欢集体生活,而且特别善于和别人交往,但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性格较为孤僻,不喜与人交往。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还要鼓励全班学生和他们交朋友,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同学和教师给予的关怀,帮助他们塑造活泼开朗的个性,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中。
4.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教师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关键场所就是课堂,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能够将小学生的心理障碍完全消除,能够让学生自觉主动、轻松愉快地参与到智力活动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够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还能够进一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机会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和心理疏导,不断丰富学生的体验和情绪,加强学生对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能够让学生拥有稳定、积极、健康的学习情绪,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提升自己,锻炼自己。
目前,我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已经逐渐成熟,在实践和理论研究上都具有一定的水平,很多的行为学专家以及心理学专家都开始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开展每门学科都需要严谨的理论基础,只要将理论付诸实践,就能够使它们更具可行性。面对新课改的新形势,教师和学校必须给予学生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人性观;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01-02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类文明的形成发展无不以“人”为核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人类文明的起点,人也将是人类文明的终点。正因为如此,人性问题便成为人文科学进行研究应考虑的首要问题。不同的人文科学会以不同的人性观作为其研究的前提。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变化规律的人文学科也同样须以一定的人性观作为其研究前提。教育心理学对教育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对人性的认识和理解将直接影响到教育活动的进展和成效。自从桑代克将教育心理学定义为“研究人性的科学”以来,各个主要教育心理学流派因其人性观的不同,而在教育心理学的短暂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同的理论主张。本文拟通过澄清人之本性问题,分析各主要教育心理学理论流派的不同人性观,从而明晰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人性发展趋势。
一、人之本性
自从人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就开始把自己作为认识的对象。三千年前,古希腊德尔斐神庙前就昭示出“认识你自己”的铭文。探讨教育心理学的“人性”问题,首先必须清楚“人性”是什么。国内许多学者认为“人性”与“人的本质”都是探求人的存在的最根本问题,因此将二者等同。由于目前探讨人性问题多以马克思的著作为依据,若对马、恩著作仔细钻研,则可看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性”与“人的本质”是作为两个概念来使用的。我们分析这二者的不同在于,“人性”是人作为类存在物所具有的各种共同属性,人具有的特性其他“类”可能也具有,而“人的本质”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最根本特征,是人的其他一切特性存在的基础,只能在和其他“类”相区别的根本特征上才能称得上是“人的本质”。简而言之,人性就是活生生的人的特点。如孟子语“食色性也”,揭示的是人性而非人的本质。一般说来,人是自然性、动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相统一的生命体。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自然性通常表现为人的基本的生物属性。人的社会性表现为人具有经济性、文化性与时代性,体现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人的精神性则包括认知、审美、尊重及自我实现等,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真诚、善良、关怀等。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精神性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它是对人的自然性、社会性的超越,是教育人“成为人”的最高目的。“教育是一条引导人性发展经由自然性、社会性而到达精神性的必由之路”,表明了人性与教育活动的密切关系,也表明了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探讨人性的必要性。
二、教育心理学诸派别的人性观
行为主义的人性观:华生将行为主义推向极致,了人的意识;斯金纳虽然意识到了人性的重要,但他未看到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行为主义学派只注意研究人的外显行为和只注意运用教育技术、而忽视对人本身的研究。虽然华生和斯金纳承认人与动物有一定的区别,但却没有划清人与动物的界限。其一系列原理主要是从对低等动物的研究中得出。华生提出的三种天生情绪:惧、怒、爱其实也根植于动物性。因而,行为主义虽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但对人所表现出的种种状态,如理智、意识等,它却无能为力。认知学派的人性观:认知心理学是在反对行为主义动物实验,以及忽视人的心理过程的前提下形成的,它强调人类的理和尊严。在人性方面,认知学派认为人可以是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非理性的、不合理的。人的情绪是伴随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但认知派因过分强调认知,强调分析观,从而忽视了对人的整体性研究。人本主义以其重视人的价值的特有魅力,引起了不少教育心理学家的关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他们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力求维护人类的尊严与价值,主张教育心理学应考虑人的特点,主张以整体观来研究人的意识经验、价值从而改善人的精神生活。强调对“自我”正确认识并充分实现每个人的潜能,是人本主义对当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人本主义教育家们所说的“人性”,是儿童的天然的本性。教育工作必须尊重儿童本身的生理、心理特征。但是,“人性”应该是先天的自然属性与后天的社会属性及精神属性的统一。在学习中,不应该仅将个体的主动性选择做为唯一的选择权,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促进“人性”的发展。反映在教育上,人本主义过分夸大了教育的个人价值,将他人、自然与社会当作敌对的存在而加以排斥,从而漠视人的社会性。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注意到了动物与人的不同,他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与肉体满足联系在一起的欲望冲动,相当于人的本能。超我是外在道德原则的内化,它压抑本我,他认为文明可归入超我,与人的本性相悖。人要发展、要进步,最终依靠的是人性的社会性与精神性,而不是弗洛伊德看重的本能即动物性。但弗洛伊德的理论仍然给教育心理学带来了许多启迪。弗洛伊德极其强调幼年生活经验和教育对于儿童心理发展和人格发展的重大意义,这推动了对童年期及早期教育问题的重视及研究。
三、教育心理学的整体人性观取向
从上述教育心理学各派别人性观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人性观对教育心理实践活动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那么,在未来的教育心理学中应该怎样体现人性的要求,弘扬人性呢?我们认为必须以人性的整体观为指导来考虑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此,在具体工作中,应该坚持体现个人的整体性。纵观人类教育发展史可以看出,有的时代或国家的教育是重视人的身体、智慧、道德等的全面发展的,但有的时期或民族的教育则是仅仅重视人的某一或某几方面的发展,这种作法实际上是对“人”的分割,没有把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来对待。整体的人不仅指在身体、精神、理智、情感、情绪等方面的有机整体性,而且指在有机协调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方面也达到了和谐一致。因此,我们必须以相互联系的整体的观点来研究教育心理现象。近年来,我国心理学者对于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与咨询、品德心理等方面作了一些研究,显示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方向。每个受教育者都是涌动着活力的生命体,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受教育者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教育心理学就要立足于探索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的规律、发现受教育者具有的潜能,确定受教育者的个别差异,为现实教育活动提供理论依据。此外,在培养受教育者的心智能力的同时,教育心理学还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尊重他们追求进步与发展的权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要确立这样的信念:只要智力正常,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可以得到发展。为此,探索如何使受教育者具有健康的人格特征也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我国教育心理学体系中,一些学者已将心理健康教育列为重要研究课题,且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之,教育心理学应重视人性,重视人心理的统整性和内在潜能的自我实现。教育心理学要努力探索培养人的“人性”、更新人的精神、使人的肉体和灵魂、思想和行动、理想和情感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的教育心理现象与规律。
参考文献:
篇9
首先,在我看来,教学的本质是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构建的辩证统一。教师角色的转变主要在于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动获得新知识,并在认识发展中得到轻松、愉悦的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成长。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传统教育侧重于学生的知识学习,忽视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内心体验、个性差异和创造性培养。因此,当代教师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整体范畴,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由传统的支配者、控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由重智育培养转变为德、智、体、美、劳并重的综合素质培养。
其次,我们要走出学生吸收知识完全等同于开发智力这一误区。智力包括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思考力等等。而吸收知识可以锻炼记忆力、丰富想象力、提高观察力、增强思考力。
再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当知识的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家长的人、亲密的朋友、心理辅导者等诸多角色,而扮演好每种角色都对教师心理产生着巨大的压力。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不仅对教师本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影响,而且也会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如果教师在工作中情绪消极、焦虑、紧张、沮丧压抑,极易引起学生的情绪波动。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与技能,按照青少年成长的心理特征,既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又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案例】
肖同学是个自尊心极强又多愁善感的男孩,虽不是聪明绝顶,但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在班级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经过小学的拼杀,他带着良好的感觉进入中学校园之后,突然发觉自己站在“山顶”的感觉没有了。在高手如云的集体中,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荡然无存,“众星捧月”的地位变了,升入初一后不久的一次新生摸底考试竟然还不及格,自信心突然坍塌。一个学期过去了,他学习越来越吃力,对自己越来越没信心,成绩也越来越差。
我经过分析:其实,肖同学患的是一种称为适应障碍的心理疾病,其特点是存在长期的不良刺激或对环境的难以适应。我主动关心他,告诉他初中学习方法必须调整:从旧的学习方法向新的学习方法过渡,这是每个中学新生都必须经历的过程。后来在老师的重视和他自己方法的改变下,又重新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脸上露出了微笑。
篇10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高中德育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3-036-01
一、现代高中德育教育中的误区
高中生生理发育趋于成熟,但通常心理发育较为滞后。德育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而开展的课程,教育内容涵盖课堂内外,是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终身学习和思考的能力。然而,现代高中德育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还有一定的界限,残留传统教育中为德育而教育的痕迹。传统教育中教师作为课堂主体,旨在通过理论教育让学生规范生活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缺乏关注,德育成为了一门专业性的学科,而非与学生生活发展紧密关联的思想性内容。学生生活和德育理论的游离,容易导致学生认知上的偏差,让德育变成了无根之水。导致学生有道德认知而无道德情感,有道德知识而无道德信仰,有道德言说而无道德行为,学生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的情况也屡有发生。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强烈,德育工作如不能贴近学生的心理,很容易导致学生精神世界的匮乏,出现各种心理和学习上的问题。
二、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现代经济发展迅速,高中生作为社会和大学的人才预备军,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只有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质,才能让其在今后的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德育教育需要与社会发展相衔接,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就需要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衔接。激烈的社会竞争赋予人才全新的定义,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更需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和较强的心理素质,才能与人良好沟通和交流,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重重问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综合素质中的重要部分,如拼搏精神、抗压能力等,都是学生必备的素质。孟子有言:“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心悦而诚服也。”高中生的学习经验较为丰富,生活阅历不断增加,其情感上的认知也愈加丰满,具有一定的戒备心理,如德育工作的开展模式单一和单向,很难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心理学提升高中德育教育实效的途径
(1)结合南风效应,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南风效应来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讲述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北风和南风比试谁能将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吹送大风,天气转凉,行人纷纷裹紧大衣。而南風徐徐而来,行人觉得温暖,很快脱掉了大衣。南风的生理说明了态度的重要性。人在鼓励和温暖中很容易放松自己,接受积极性的暗示,主动提升自己。而批评则有可能增强人的抵触情绪,反而不利于培养人的积极性。
(2)结合破窗效应,建立教师的公信力
破窗效应源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的一个实验。实验结论是,当一个人打破了窗玻璃,且未受到惩戒,窗户没有及时修好时,会有更多人受到暗示,纵容自己去打破更多的玻璃。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为了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也应当结合破窗效应,建立自己的公信力,让学生明确行为规范。在第一个学生“打破窗户”的时候,严肃处理,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才能让其他学生了解不良行为的后果,实现自我约束。
(3)结合皮格玛利翁效应,帮助学生积极上进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用希腊神话中的王子为名,设计了“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验。他们为教师提供了一份具有优秀学习潜力的学生名单,并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保密。在八个月后的智能测试中,凡名单中的学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实际上,这些学生都是随机抽取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原理为,教师深信某一些学生具有天赋,在教学中不自觉的对这些学生另眼相看,并通过积极的语言和行为对这些学生予以特别的关爱,让学生在教师的信任中对自己产生信心,进而积极上进,成绩也能取得显著的进步。
(4)结合迁移理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
迁移理论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实践表明,学科成绩好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容易保持良好的成绩。而成绩差的学生很难提高自己的成绩。德育教育也是如此。正迁移影响下,自我规范较好的学生更容易保持好习惯,而负迁移下,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学生更容易受到坏习惯的妨碍,对今后的德育教育产生影响。据此理论,教师可以不断地向学生强调良好习惯和品行的重要性,让学生潜移默化,接受正迁移,逐步归正自己的行为习惯。而对于受负迁移影响的学生,教师可以挖掘他们身上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优势,帮助学生改正自身缺点,提高德育学习效率。如对待上网成瘾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负责班级事务,或结合其网络知识较好的优点,让其帮助其他学生提高计算机能力。学生在正迁移中能够认识到上网的优势和弊端,乐于接受教师制定的管理计划,科学上网,合理分配时间。
[ 参 考 文 献 ]
[1]赵云龙,赵建新.人格、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6):711-713.
[2]杨强,叶宝娟.感恩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及压力性生活事件的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2014,(3):610-616.
[3]沈永江.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角色扮演技术[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