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4: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案例分析; 互动式教学;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0- 0097- 02
1 引 言
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显然已不符合现代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现阶段最关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斯卡特金(1982)说过:“我们已经建立了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性情感的粮食太少了,因而引起了许多学生学习的苦恼、恐惧或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学习。”特别是在如今信息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的过程应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学生是主体。现代教育论认为: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旨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故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互动式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做到这些,它把学生真正置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地位,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展开,其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师讲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单向知识传递方式,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知识与信息的双向流动,从而激发出巨大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如果说互动式教学法是个纲,案例就是里面的真材实料。
2 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方法界定
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法,早在1918年就在哈佛大学作为教学方法的一种创新模式被运用。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发展,曾被誉为该校的法宝。这种教学模式不是简单地教师问,学生答的机械样式,而是通过师生双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通过互动式案例教学模式,能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李春意、陈洁(2011)研究认为: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教学法是建立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上,仅以“黑板+粉笔”为媒介,单纯采用纸质的教学素材,通过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来讲授知识的过程,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更忽略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教学案例互动的多元互动因素。而广义的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教学是建立在现代教学基础设施之上,即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法,应在明确互动教学的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选择典型的、具有时效性的、相关联的案例素材,师生、生生之间通过充分的讨论、辩论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及时应用于实践的一种教学方法。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构建严谨的教学框架予以完善。
3 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互动模式两极化
互动模式两极化是指在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时要不过于互动,要不呈现互动形式单一的局面。既然传统课堂枯燥、沉闷,互动式教学能燃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如今的高校课堂上,很多课程就变得游戏化了,在嬉笑怒骂中时光悄悄流逝,也未留下发人深省的观点,过于互动。也有的互动教学存在互动模式单一、互动深度不够的问题。即在教学过程中,仍沿袭了传统的互动模式,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导致课堂上的互动大多在浅层次上进行着,学生仍随着老师的指挥棒思考,无发散性的的思维,无创新,不存在思想的碰撞,更没有情感与心灵的交融,整个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互动空间的创设只是“有形无神”。
3.2 缺乏有效案例
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质量取决于课堂所选择的的案例质量,案例质量关系互动式教学的成败。而在实际教学中,尽管很多老师都穿插了不少大小案例,但在面临实际问题时,学生仍然感觉茫然,没有思路,考试结果很不理想,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仔细分析下来,应该是案例选择不当,缺乏巩固新知识,综合运用旧知识进行举一反三的的效果,事倍而功半。具体来说,目前互动式教学中选择的案例存在如下问题:① 缺乏典型性和代表性。课堂上穿插的案例往往是随手拈来,只能反映某个阶段某个特定知识点上的问题,毫无拓展性和深度可言,再加上一问一答的低级互动模式,学生的思维无法发散,根本达不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② 缺乏时效性和关联性。信息时代的都来,这个世界瞬息万变,不可否认以史明鉴,但这个时代更需要前瞻性的眼光,过时的案例对有限的课堂时光是个极大的浪费,一学期下来,案例之间再缺乏一定的关联性,各自为政,对学生系统性知识点的掌握无疑是有害而无利的;③ 缺乏实践性。目前,国内课堂上的案例大都是通过老师杜撰或者媒体被教师收集起来用作课堂所需,而并未像哈佛大学那样建立真实的案例库。消弱了学生的参与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面对媒体披露的事实成为了一名旁观者甚至是八卦者,往往不能对案例结合自身的专业进行深入的剖析,效果减半。
3.3 师生准备不足
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课前将讲义下发,设计各个环节的问题,做好总结陈词的准备,学生需要提前阅读相关案例材料,网上检索信息,并进行相关基础知识的准备,甚至应该提前与同学交流,准备问题和观点,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准备不足,学生习惯了填鸭式教育方式,课前无任何准备,只想看老师如何表演,直接导致了互动教学效果无法凸显出来。
4 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框架
从而,笔者认为,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不应是放任自流,停留于美好的愿景中,应该形成规范的教学框架。
4.1 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
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不应是一盘散沙,随性而教,应该在开课之初就明确教学目标及每节课应完成的教学内容,并采集真实案例资料,形成科学规范的案例库。
4.2 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学生视为自己的朋友志同道合者的那种教师,有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最佳发挥。所以,在互动式教学开展中得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在高校校园营造合作共赢的研讨氛围,师生间的联系不仅在课堂,并延伸到课外。
4.3 课堂讲授主要知识点
在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中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教师的引领作用,仍然需要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重要理论的讲述,明确相关知识点。
4.4 案例分析
按照教学目标和任务,精选切合主题的案例,同时注意案例的时效性及关联性,争取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在组织教学中,教师应提前作充分的准备,利用假期建立围绕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形成的案例库,设定合理的问题,制作详细的教案,做好必要材料下发的准备,明确学生在参与课堂时需要的知识储备及必要的资料准备。并要求学生分组,就案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广泛的讨论,当观点出现正反交锋时组织辩论,以实现围绕案例分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4.5 提供实践的机会
围绕案例分析在课堂上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后,尽可能给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到公司进行调研,参与上市公司上市咨询课题研究,行业现状及未来等课题研究,并形成相应的分析报告,让学生由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查遗补缺,结合实际更好的掌握知识并延续内涵,甚至有所拓展及发现,让互动教学在实践中继续延续。
4.6 主要知识点反馈
在围绕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及时总结关键知识点,拓展思维,提醒学生形成系统性的总结及启示,同时教师也需要立刻做出点评与总结。
5 结 语
从以上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框架可知,不管案例分析多么的重要,它也只是整个互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环环相扣,相互促进,目标一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我们采用了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来完成《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任务,学生们从网上下载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是一个个鲜活的现实故事,典型性、时效性、实践性非常强,彻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学生非常乐于参与教学活动,并且把学生的学习从有限的四十分钟的课堂延伸到无限的课外时间了。“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这种互动式教学方法主动地“逼”学生去熟悉教学内容,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授课的知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多的学生为了要在师生面前展现自己的能力,投入了大量课外时间和精力到图书馆、网上查资料,经常召开小组讨论,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请教,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性能力,极大锻炼和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和人际沟通的能力。此外,在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中,教师的责任心是异常重要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的明确,案例库的建立,课堂的组织,课外的交流,及时的归纳总结等都是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准备,付出艰辛的劳动的。因此,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需要师生改变传统观念,共同努力。
主要参考文献
[1] 方正松. 互动式教学: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突破口[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38-140.
篇2
关键词:课例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改革一、概述
课例研究就是聚焦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重视教师的行为跟进、理论提升、能力提高以及个体的自我反思,从而促进教师群体共同成长。教师在个人已有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关注新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行为,不断改进已有的教学方式方法。课例研究在教学实践最后帮助教师学会怎样去做,达到提高教师学科专业水平的目的,引导更多的教师掌握并运用这种方法,改进常态教学的质量。
二、课例研究的三个组成部分
教学课例研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是某节课或某些课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实录”是实际教学场景;“教学反思”则描述了“教学预期”的实现程度,也就是对教学的评价。中小学教研活动中最常用的形式与课例研究的三个部分相对应。教研活动中的“集体备课”与“说课”――教学预期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学设计方案),“听课”――实际教学场景,“评课”――教学反思(授课教师与其他教师对课的讨论与评价)。从一定意义上讲,课例研究属于教研活动的范畴,是教师研究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和成果。
三、Y合课文《社戏》进行的课例研究实践
笔者以在武汉市京汉学校的实际教学经历为基础,结合初中语文课文《社戏》,立足教学现实,围绕研修主题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锁定本次课例的研究问题。本课例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提升教师依据学生学习能力和需要以及文本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的能力;面对初中低年级的学生,如何准确选择切入点,通过本课主旨问题的引领,促进学生主动阅读,深悟文章主旨。
针对第一个问题,基于学生学习能力、需要以及文本特点灵活使用了教材,即对教材进行了“增、删、调、融”的创造性使用。具体来说,“增”加了“社戏的野外风致”与“罗汉豆”两段文字,拓宽学生的视野,增进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删”除了文中与本节课主题几乎无关的大量篇幅,留出更多的时间来精读重点情节;“调”出了船头看戏中最无聊的一段与回味社戏之“好”的末尾一段作比较,“调”出了景物描写与人物描写最精彩的段落做重点赏析;最后,纵观全文,“融”合教材,“融”会贯通,理解主旨。
针对第二个问题,笔者也进行了比较灵活的处理。基于一个“趣”字,大胆地把船头看戏部分做了切割手术,因为这一大段的内容与本节课的目标关系很小,几乎无趣可言。所以取其一段,窥斑见豹,得出戏不好看。然后出示结尾“好戏”,凸显文本的矛盾。从文本的矛盾之处切入,针对文本的矛盾设计课堂教学的主问题:戏不好看,为什么说“好戏”?通过主旨问题的引领,促使学生主动阅读,领悟文章主旨。综合以上,两个研究问题在课堂上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四、课例研究案例分析
本课例研究围绕“落实课标,基于学生学习”的研修主题,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社戏》是鲁迅作品中少有的全部采用明亮调子的文章,文中多次写到少年们的笑声,童年的盎然情趣令人开怀。围绕“乐”与“趣”,由“嘻嘻”“哈哈”的笑声展开了探寻“乐趣”的阅读旅程,欣赏了趣景、趣事、趣人,并意外地品出了“情”――平桥村人的淳朴自然热情。这种设计本身充满情趣,与学生的年龄特点非常吻合。从笔者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出,在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能够深入文本,主动阅读,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
本课例研究所选课例是阅读教学,旨在通过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找准切入点,设置主旨问题,引领学生主动阅读,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课堂上,笔者在很多环节非常注意对学生的问题引领,如模拟动作,在比较中追问;揣摩性格,在演读中追问;找出矛盾,在细节中追问。但是在赏析景物这一环节,学生的阅读体验还是流于浅层次。笔者在这一环节设计了静谧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听读想象,问题设计是新颖生动的。
篇3
论文关键词 经济法 教学 案例分析法
经济法课程是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经济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特征。从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目标来看,主要是培养动手能力强、实用型的学生。学习经济法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大量的理论基础学习,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繁琐的各个知识点,我们教学过程中,一般都会使用各种案例辅助教学,但是如何设计案例,如何选择案例,如何分配案例分析时间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索。
一、经济法课堂教学现状
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但目前教学形式上普遍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主要凸显老师主体的地位,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着重讲授经济法的基本原理、概念和原则等,对现实生活中大量的经济法相关的案例却关注较少,这样就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很容易把该课程看做是一门烦躁无味的学科,从而使课堂也显得空洞、呆板,也约束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缺乏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随着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在经济法课堂上引用案例分析法,且使用大量案例辅助经济法基础理论教学,将很好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将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从而在经济法的课程上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现在经济法的教学过程中,案例分析法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课堂上所使用,课堂效果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学生在情景教学中也更容易的掌握更多的知识,也被越来越多的学生所接受。但如何使用好案例分析法,让该教学方法得到更好的发挥,却是很多教师容易忽视的地方。案例分析法的教学方法,一般教师认为就是教材知识点结合案例,然后分析讨论,最后得出正确答案。案例分析法实际并非如此简单,如,案例如何选择,选择的案例能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选择的案例是否和该专业紧密相关,使用案例分析法的频率、占用教学时间等,都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中合理分配案例分析时间
案例分析法是经济法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如何分配它占用教学时间,这个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果过度使用案例,而课堂时间有限,势必会缩减理论教学时间,不利于学生掌握经济法各章的理论基础知识,而经济法一门课是需要有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前提,才能更好地去运用它,学生没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在讲解案例时,也很难对案例消化、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合理使用这一方法,合理分配使用时间。我们以两个学时为例,从引入案例,再到分析案例,和学生互动,最后到解决案例,所用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学时。否则就可能造成教学时间紧张,影响教学计划完成和教学效果。也容易让学生偏离本应掌握的知识,课后只沉浸在一个个故事中,反而起不到案例配合教材的作用,有喧宾夺主的意味。
(四)合理使用案例分析法
选择合适、准确的案例是前提,合理运用案例分析法才是教学的关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设计好如何运用该教学方法。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目标是适用型、实践性学生,在案例分析中要着重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老师应把课堂所讲的知识点进行诠释和讲解,让学生有初步的了解和理解。其次,导入课前选择好的案例,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考虑,去分析和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让同学们主动回答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要着重提醒学生回答时要结合实际生活。如在学到《公司法》章节时,为了区别公司类型和合伙企业一知识点,可以假设学生大学毕业后如果要进行创业,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如资金多少,行业的风险等方面如何正确选择公司类型。学生在解决这类案例时,就会把自己将来创业的情境融入到案例中,极大的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最后,老师总结、评价学生的回答,重新把案例和教材中知识点结合,通过教材中的知识点和现实生活中如何解决两方面对该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合理的课堂案例教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理解教学知识点,另一方面着重培养高职高专应用型学生。
(五)选择案例到实践案例
篇4
[关键词]教学改革 民事诉讼法学 模拟法庭
近年来,随着法学教育规模的扩张,法学专业的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在就业压力逐年加大的形势下,传统的法律原理讲授型教学模式更是备受指责。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法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培养计划,也将实践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
一、法学教育的历史发展
因法律渊源及培养目标的不同,两大法系的法学教学方法也有明显的不同。大陆法系的教学内容偏重于对法学理论的传授、法律概念和法律条文的解析,教学目的意在培养学生的理论思辨能力,教学资料一般由系统的、有着严格部门法区分的学者论著和法典注释构成,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的系统讲授而不是与学生讨论。英美法系以培养法律服务型人才为目标,旨在将学生训练得“像律师一样思考”,强调对学生分析问题、口头辩护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法律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判例法的渊源,为通过分析司法判例来了解法律原则与获得法律知识提供了大量的经验材料。因此,教学方法主要是案例分析法。该方法以判例为研究对象,教学内容强调对法官思维过程的探求以及对思维结果的分析、推理,并不强调对基本概念的阐释及原理的演绎,也不严格区分实体法与程序法,教学过程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师的带领下组织学生对判决的意见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我国法学教育方式的改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法律在亲缘关系上更接近于大陆法系,因此教学方法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大陆法色彩。课堂教学以讲授知识为主,辅之以作业练习、课堂讨论、指导论文撰写和专业实习等。但随着高校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加,在很多的法学院系中,作为辅助环节的内容不同程度地被弱化,理论知识的讲授成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各种教学方法的改革在一些法学院系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比如案例教学法的引入。案例教学法在主要以培养法律实务人才的英美国家是一种最主要的教学手段。英美案例教学法的本质却是对原汁原味的案例的研读,目的就是要锻炼学生们从纷繁复杂的案情陈述中一点点剥离出案件的实质。我们的案例,是经过加工整理过的、更适合教学的案例,问题的设计也是由老师进行,这和英美法系完全由学生自己从原汁原味的案例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的基本做法并不相同,最终使得英美的案例教学法又成为一种本土化改造的产物,其实质是一种举例法。
除案例教学法外,模拟法庭教学也是法学方式改革的有益之一尝试。模拟法庭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扮演诉讼法律关系主体,以司法审判中的法庭审判为参照,模拟审判某一案件的教学活动。模拟法庭教学最主要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对司法案件的实践,提高学生的司法技能,培养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学习态度。但改革中同样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许多课程难以用模拟审判的方式进行。在教育部规定的十四门主干课程中,法理学、宪法和中国法制史就很难采用模拟法庭的形式。即使是在那些可以适用模拟法庭教授的课程中,也存在着实体法课堂只注重实体结果的推导,而程序法课堂仅注重程序的演进等明显的部门法特征,导致学生难以对诉讼形成整体的、全面的认识。
三、民事诉讼法教学方法的改革方向及措施
民事诉讼法学是一门既有自身理论体系又具有极强实践性特点的学科。在传统教科书的整体构成方面,理论性的知识大多体现在总论部分,侧重于对诉讼理念与意识的培养,而分论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各种审判程序、执行程序,更侧重于实际操作。通过对总论部分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则,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培养良好的诉讼意识,为法律思维的训练奠定基础。此后,在具体制度的学习中,辅之以规范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法律思维能力与法律适用能力。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不必完全迎合英美法系的案例教学法,可以由教师对案例的原始材料进行适当的加工整理,以使案例脉络清晰,争议焦点突出,并设置针对性较强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来阐释理论,学生也可以运用所学的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以检验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在学生们初步具有了诉讼的意识以及发现、分析并处理事实和法律问题能力的基础上,进入审判程序的学习阶段。此时理论的讲授、案例的分析应该退居次要的位置,观摩庭审、模拟审判等方式应该成为主要的教学方式。观摩审判,既可以走出去,到法院去进行观摩,也可以请进来,因为法学院现有的模拟审判实验室完全可以胜任民事案件的审判工作。模拟案例的选择,要选取那些案情复杂、争议较大、证据较多的真实案件,以避免出现双方当事人将书、答辩书宣读完毕之后无话可说的尴尬。在模拟之前,除角色安排以及各自分组准备之外,教师无须做过多的指导,学生们也无须做过多的演练,避免模拟异化为演戏,以锻炼学生的谈判和庭审辩论能力,以及临场应对、制作规范法律文书的能力,最后由教师,也可以邀请法律实践部门的人士共同对模拟审判进行点评。
综上,民事诉讼法的教学方法,应该是一个由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观摩审判、模拟法庭以及理论、司法能力测试相结合,针对不同教学对象、教学阶段和教学内容的多元化的综合方法体系。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管理学》 应用型本科 案例教学法
应用型本科是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强调培养人才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应用型本科教育能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时俱进,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需要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这就意味着应用型本科在教学模式上与学术型本科应有所不同,要求应用型本科抛弃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人才的应用能力,在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上有所创新,在教学体系建设上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
《管理学》是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管理原理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管理学》研究管理活动中的现象、规律和方法,具有一般性、综合性、实践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等特点,并为后续各个职能管理课程的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管理学》的实践性非常强,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要求管理者灵活地运用管理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现实的管理问题。
笔者在广州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系任教,是《管理学》课程的专业教师。广州工商学院创建于1995年,2014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广州工商学院在广州市花都区和佛山市三水区有两个校区,服务于广东,以管理学学科专业为主,目的在于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成为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广州工商学院在转型的过程中和大多数正在转型的应用型本科一样,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管理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教学方法单一。使用“填鸭式”的讲授法,教师讲授知识,学生听,没有充分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填鸭式”的讲授法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易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从而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和学习效果不明显,甚至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产生抵触的心理。(2)没有走出学术型本科重理论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和对强化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一定程度上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层次质的认识。(3)媒体教学形式单一。大多教师的教学形式仅限于多媒体的PPT形式,容易让学生感到单调乏味,且学习效率不高。(4)考核形式单一。大多应用型本科对《管理学》课程的考核形式为平时考核、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平时考核一般包括考勤、课堂表现和作业等,期中考核一般为大型作业、开卷或闭卷考试等,期末考核一般为闭卷考试。考试内容主要是教材上需要记忆的重要理论或工具,难以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
如何通过《管理学》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定位的办学之路,成为应用型本科急需解决的一道难题。案例教学法能很好地帮助应用型本科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解决这一难题。案例教学法指至少围绕案例进行不少于一节课课堂分析讨论的教学形式,不包括传统讲授教学方法中的举例及课堂理论研讨等其他教学形式。案例教学法始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首次引用案例教学法到《管理学》课程中,并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通过对现实企业管理问题的案例背景介绍,引导学生用相应的管理学知识思考与分析,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案例教学法虽然是常用的教学手段,但是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过程中暴露出较多的问题。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的应用中存在如下问题:(1)选取的案例较为陈旧,没有及时地更新案例库。很多案例为西方的实例或案例的发生时间已超过十年,与我国社会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现象。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的升级、科技的进步,管理的职能也相应地发生变化,继续使用陈旧的案例,对学生应用能力提升效果是有限的。(2)对案例分析过程浅尝辄止,没有全面深入地对案例进行分析,导致学生只看到问题的表面。(3)对案例教学法的应用限于讲企业故事,看管理视频的形式,没有让学生参与案例分析,无法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4)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课程中的适应性较低。《管理学》课程通常开设在低年级,而低年级学生对管理知识的认识还处于入门阶段,无法很好地运用相应的管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通过对《管理学》课程的教学问题和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笔者对案例教学法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提出以下建议:(1)精选教学案例。案例的选择直接影响《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针对低年级的案例分析教学,最好选择国内企业的管理案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案例情景中。所选的案例应与教学内容相对应,学生通过思考与分析后,会对教学内容有所启发。一个好的教学案例应与时俱进、具有针对性与启发性。(2)为学生提供案例相关的原始资料,让学生了解企业当时的实际经营状况,了解管理者所处的实际情况,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全局观。(3)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荀子说:“听而易忘,见而易记,做而易懂。”案例教学法可以结合小组学习法、游戏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实地考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地应用,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法,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4)实现媒体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视频、图片等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效果。(5)引导学生进入案例分析程序。课前让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了解案例背景;课中为学生创造一个无批评的、可自由发挥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创新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6)学生分析完毕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分析思路和解决方法进行点评,并结合《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对整个案例进行总结与升华;肯定学生的分析,并对学生分析不足的地方做出重点讲解,有利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7)实现考核形式的多样化。某些学生把需要记忆的理论当做重点学习,轻视案例分析的学习。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管理学》课程的考核形式可结合案例分析进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重视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让学生很好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学生成为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打下基础。案例分析法案例教学法成为应用型本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方法,成为《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之路。
参与文献:
[1]牛文娟.《管理学》案例教学法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应用探讨[J].才智,2013(4):165.
[2]孟洁.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1);196-197.
[3]郭萍.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原理”中应用现状与反思[J].中国电力教育,2013(22);115-116.
篇6
《经济法》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要求理论基础夯实,综合性较强,涉及民事诉讼法、民法、商法等方方面面,内容庞杂,知识点多且零散。面对严谨枯燥的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理论基础差、自制力不足,容易产生厌反情绪。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就曾指出:“教学方法最优化程序中一个最重要、最困难的问题是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使之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教学方法的运用对学生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高职作为高等教育中的职业教育类型,主要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以“理论够用”为尺度,侧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结合作者本身的教学实践,在《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中,融入了一体化分小组案例教学模式,并创新性地采取了“1+1+1”三方考核评价系统,就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一点看法,供探讨与交流。
一、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经济法》课程内容庞杂,与会计专业契合度不高
在高职院校的《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中,涉及的法律种类较多,内容庞杂,但课时却非常有限,少的仅有42个课时,因此在课堂上无法同时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只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高职学生普遍对基本的法律、法?没有足够的了解,这样就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真正吃透法律的基本原则、精神以及各单行经济法条文。另外,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普遍采用不分专业、授课内容统一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并没有突出其与各自专业的结合,无法体现学生在本专业基础上的法律优势,这也往往使得学生在心态上,习惯于将经济法当成非专业课程对待,忽视其重要的地位,加之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所以学生学习热情也不高,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二)《经济法》课程教学实践普遍缺乏条件
《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但目前的高职院校在《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中,仍以教师单方面灌输、学生被动接收为主要形式,教学上更是偏重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法条的讲授,这是典型的“灌输式教学”。因此,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性难以实现。更为突出的另一方面,是普遍都缺乏可实践的教学条件,这就导致一些事务所咨询、实地法律调研、模拟法庭等实践教学方式很难开展,其结果就是,学生虽然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但并不能因此解决实际生活工作中的经济法相关问题,不利于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利于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经济法》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过于单一
目前的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仍以单一的闭卷考试形式为主,缺乏专门针对该课程特殊性做出的新尝试和新探索。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考核不能仅仅体现在对法律概念、法条的背诵记忆上,更高层次的考核应该是体现在其实践中的应用,因此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多元化、过程化的考核思路,瞄准学生未来工作的实际需要,注重分析能力测试,进行综合考评。
二、一体化小组案例分析与“1+1+1”三方考核评价体系的教学思路
美国法学家霍姆斯在《法律之路》一书中提出:“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一个个的案例就是人类法律生活经验的结晶。这说明了具体案例对于学习法律的重要性。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在《经济法》课堂中运用了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但是非一体化的分小组案例分析方法过于零散,无法实现《经济法》课程中各章节知识点的串联,且容易造成学生只见树叶不见森林的短视。而基于一个统一的企业背景下的一体化案例分析,能让全体学生有身临其境融入企业经济环境中,去实践经济法的运用,真正地做到寓教于学、工学结合的目的。
其次,对于一体化分小组案例分析实施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学生评价配套体系改革。此前,《经济法》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仍以单一的闭卷考试形式为主,且平时成绩部分,也都依靠任课老师的主观印象给分,有失公允。哪怕是课程中运用了案例分析后的评价,也是单一的由教师评分作为考核评价,这个是比较片面的。因此,本文作者在这里引入“1+1+1”三方评价系统,从组内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三个角度均衡地去评价学生的一体化案例分析成果,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大家地积极性,也有利于公平地打分。
三、一体化小组案例分析与“1+1+1”三方考核评价体系的实施路径
(一)教师需要研究一套用于小组一体化案例分析的背景资料
教师需先根据所教授的《经济法》课程章节内容,即哪些章节可以进行分小组案例分析,再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日常,研究一套适用于分小组一体化案例分析的背景资料。本文作者在《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以当下非常热门且深受学生喜爱的一档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作为一体化案例分析的背景,学生可以根据老师安排的相关知识点任务,结合背景知识,模拟甚至演绎相关的案例,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强化知识点,实现真正地寓教于乐。
(二)对《经济法》课程学生划分小组。
在《经济法》课程的第一堂课上,就要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根据男女比例、性格差异、能力层次等不同的指标,科学地进行分组。每组选出一名小组组长,对该组的案例分析进行统筹安排,同时通过抽签,决定各个小组案例分析的顺序。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小组成员分析目标任务、制定实施计划、分工实施任务。这样能保证教学活动正常开展,将合作与竞争机制有机结合,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新格局。
(三)课堂一体化分小组案例分析实施
根据课程进度和分组顺序,每个组会在下堂课前知道本小组要围绕此展开案例分析的知识点。比如,教师本次课堂上讲授了关于“公司法”中“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知识,那相应小组成员就要围绕这个大的范围,以“奔跑吧兄弟”为案例背景,构思相关的案例,将跟“有限责任公司”相关的知识点嵌入其中。案例展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小组成员可以选择根据各自分配好的角色,对案例进行演绎分析,也可以通过PPT的展示讲解,进行案例分析。
该环节需要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其中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在学生准备的过程中,可以指引他们如何有效地去组织案例,从哪里查找相关的案例资料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还应注意提示学生注重团队配合,培养整体协作能力,当然,如果出现有的学生浑水摸鱼,搭便车的情况,需要与该学生及时沟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适当的约束。
(四)开展“1+1+1”三方考核评价
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尝试这样的案例分析课堂教学,在最后的呈现过程中,肯定会有做的出色的可以让别的小组学习借鉴的地方,也会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最后案例分析结束后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教师会邀请别的小组的成员对该小组的案例分析发表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后,教师要对案例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同时对凌乱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并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考核评价摒弃了一贯的教师单方评价原则,引入“1+1+1”三方考核评价体系,分为组内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分别对学生的参与态度、参与能力和完成状况进行评价。最后,通过50%的组内自评分数、25%的小组互评分数和25%的教师评价分数,作为学生最后的平时考核分数。
四、实施总结
篇7
关键词:案例教学 税务业务 培训 互动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税收制度和税收征管工作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作为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的重要手段,税务培训也要因时而动,不断地创新自身的培训方法,提高税务培训的效果,笔者根据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案例解析法在税务培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详尽的剖析,就这一方法的运用提出自己的陋见。
二、案例教学法的基本原理
(一)涵义
我们所说的税务案例解析法往往是指根据不同的培训类型和形式,围绕一定的培训目标,把税收工作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然后通过学员之间的交流切磋加深对某一税务问题的见解,进而提高自身的税收管理能力的教学方法。其核心目标主要就是形成学员自己的税务思维方式,从根本上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在税务案例解析法的实施过程中,会要求
学员在具体的案例问题上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及相应的支撑理由,
其他的学员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并与之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说服彼此,提出论点的双方都会相应的提出论据进行补充,然后形成条理清晰的逻辑推理。从历史进程来看,案例解析法最早是在上个世纪出现在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然后被推广到全球,从税务培训的实践来看,这一方法运用广泛,培训效果明显,因此广受好评。
(二)优点和缺点
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相较于传统的授课教学法,运用案例进行分析,其分析过程更为直观,而且在税务培训的实践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对于税务人员业务水平的提升,案例解析法有着直观的效果。
其次,案例解析法的一大特色就在于会鼓励学员进行激烈的讨论,在这个讨论过程中,不同学员会就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看法,这将有利于学员积极思考,进行钻研,而且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见解,活跃课堂氛围,改变以往课堂枯燥无味的窘境。
凡事都极有两面性,我们在看到案例解析法优点的同时也要看到其自身的不足:
首先,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场景可能来源于实际,但是是对实际场景的一种简化,并不能完全反映出真实的实务场景,而且不少的案例都是由授课教师进行编写,这就难免带有主观意志,有失客观。
其次,对于一个具备实战性的案例,则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完成,
这对于案例编写者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三、案例教学法在税务培训中的应用技巧
(一)教师角色的正确转换
对于案例教学法来说,会非常侧重对学员自我指导性学习的教导,主要就是学员自学和相互学习,授课教师在案例教学法中的角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主要就是由以往的演讲者变为主持人,改变以往税务培训以老师为中心的情况,
传统的税务业务培训往往是填鸭式教学,整个课堂都是以授课教师为中心,但是在案例教学法下,讲师的授课时间比重会比较低,更多的时间是留给学员自身,
学员才是该课堂下的主角,通过学员内部的头脑风暴,加上不同学员不同的税务征管实践经验,碰撞出来的火花可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具体来说,这些学员都是奋战在税务实务中的一线学员,这些学员的实战经验往往比授课教师更加丰富,因为对于这些学员来说,其日常的工作往往就是整天和这些案例打交道,无论是征管法案例分析,还是稽查实务案例分析,还是管理案例分析,对于这些案例的处理中,会遇到怎样的瓶颈,具体情形该用何种税收条款进行解释,学员都有着相当丰富的实战经验,这个时候,教师难以以专家的身份进行教学,而且从
成人培训的实际规律来看,教师主要只是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将学员组织在一起,然后进行教学学习,对于知识公共探索,而不应该作为知识的代言人来进行教学,这样往往容易适得其反,对于教师来说,只需要提出教学内容,按照既定的教学程序,通过有意识的培训和引导,激发学员的求知欲望,帮助学员把对问题的认识从表面引向更深的层次。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案例教学法下,教师就是无足轻重,相反,其实教师的作用更加不可替代,只不过教师是由以往的台前走向了幕后,
从本质上来看,整个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这都需要教师对案例进行针对性的筛选,对于教学程序进行精心的设计所以严格意义上来看,在案例教学法下,授课教师的任务更重,并且每一次授课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新的挑战,不少实际研究认为,只有少数能力过硬的教师才能真正的将案例教学法的威力发挥到极致,对于不少难以适应新角色的教师来说,案例教学实践更容易给他们带来挫败感,从而失去教学信心。
(二)充分发挥教师课堂引导作用
案例教学法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员走出自我封闭的环境,自由的对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而互动实现对话的质变。要想实现彼此的互动,就需要一个合格的引导者,作为培训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小奖品、游戏等多种活动,激发学员的兴趣,鼓励全员参与,进而可以为接下来的案例讨论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引导作用主要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顺势而为,就是充分把握好课堂节奏,毫无疑问,案例教学法是处于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条件下的,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复杂,容易造成节外生枝,偏离主题。作为组织者,教师需要能够甄别发言人的观点,最大限度的减少信息传递中的误差,作为教师,
还需要对学员的思想活动能够进行细致的捕捉,最好能够将一些争执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面,避免被学员牵着鼻子走,具体的课堂引导中,控制教学节奏的关键点就在于阶段性小结。其次,提高沟通的有效性。对于案例教学来说,其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员之间的互动,互动的基础就是沟通和交流,对于学员的发言情况,教师要及时的进行反馈,将其观点中的精华提炼出来,或者帮助学员进行总结,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在出现争执时,可以避重就轻,平复双方的心情。出现讨论脱离了正轨的时候,及时进行调整。遇到沉默寡言者,要个别激励,重点引导。遇到口若悬河者,要巧妙拦截,制定规制。遇到发言质量平庸乃至低劣者,要肯定长处,指明缺陷。而言之,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的时候,要用心观察学员的表现,聆听学员内心的想法,积极换位思考,站在学员的角度思考问题。
(三)确立课堂讨论的形式
课堂讨论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需要根据培训的内容以及培训对象的特殊性进行甄选。比如交互问讯式讨论,就是授课教师与个别学员之间进行的一种谈论方式,常用于各种案例教学。官方反对派式讨论,虽然这种形式也是在教师和个别学员之间进行,但是其他学员可以进行讨论,并且在教师坚持的某一观点的前提下,由学员们进行反驳。在这种讨论形式下,教师的角色忍辱负重,故意作为观点极端者的形象出现,然后让学员进行围攻,这种讨论模式对于教师业务水平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教师能够招架各类问题。假说型,这种讨论方式主要是由教师提出一种假定的场景,然后由学员进行评价,并且学员的观点由大家一起讨论交流,这种讨论方式可以适用于实战经验比较丰富的学员,可以对某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支撑,进而可以实现整个讨论是高效高质。对抗与合作型讨论,这种形式主要是在学员内部进行,教师仅仅只是为了起到促进互动的作用,但是一定要注意对讨论氛围的控制和把握。最后还有一种讨论方式,那就是角色扮演,这种讨论模式比较复杂,一般来说是由教师安排学生角色,然后让学生站在所扮演角色的角度选择自己的论点进行论证,这种讨论方式的有点就在于能够让学员从不同的视角看问题,学会换位思考,但是不足之处也很明显,那就是对于客观条件要求比较高。课堂讨论的方式多种多样,没有孰优孰劣,同时还可以共同使用。
五、案例分析法在税务培训的具体运用
(一)案情分析
乐安县顺兴服饰实业有限公司(10076428)成立于2014年11月29日,登记注册类型为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周华军,财会负责人:周华军,经营范围:服装、鞋帽、雨伞及相关辅料生产销售。该公司企业所得税为国税征收,其涉及的地方税费有:印花税、城建税、教育附加费、地主教育费附加、防洪保安资金和工会经费。
2015年年底税源管理分局发现该纳税户在2015年度没有申报纳税,有偷漏税疑点,选取乐安县顺兴服饰实业有限公司作为核查对象。该纳税人每月做零申报,没有缴纳城建税、教育附加费以及销售合同印花税等相关税收。为此,我对该纳税人实施了约谈举证和实地调查,核查了纳税人2015年总账、明细账、记账凭证等相关资料。通过实地调查,知该纳税人为县委某领导招商引次企业,企业在县工业园区创业园D区,免前三年房租,因此无需申报缴纳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相关资料显示,该企业由于对税法认识不清等原因造成城建税、印花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防洪保安资金、工会经费等税种应缴未缴税费。最终认定该企业少申报地方各税费 220394.04元。
(二)案情定性
税局根据工业园区加工、制造行业企业比较多的实际情况,决定选择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检查,由于园区加工制造行业大多企业为客商企业,分局为了更好地服务纳税人,加强税企业交流,并结合税收管理员日常巡查巡管所掌握的信息,初步发现该公司在纳税申报方面存在以下事实:
事实一:该公司2015年度未申报缴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事实二:通过财务报表对比发现,公司注册资本金100万元,而未见其申报过实收资本类印花税、购进合同、帐本等应税合同,都未申报印花税.
事实三:根据财务报表发现,该公司2015年计提工资3687214元,未交纳工会经费,没纳工会经费。
事实四:根据利润表发现,没纳防保。
根据以上事实,判定该企业为申报异常纳税户,存在漏报税款的行为。
(三)案例讨论
在笔者进行讲学时,主要采用的是假说型,就是假定学员是主管该案件的税务人员,对于该案情如何进行认定,以及采用的税法条款都需要做出合理的解释,最终在全体学员的讨论下,我们得出以下共识:
在日常税务管理工作中,应注意夯实基础工作,加强精细化管理力度,对重点税源户实行预警监控。在财务核算上,要多对纳税人进行上门辅导,力争使其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在税收管理上,要及时了解企业经营情况,掌握行业盈利水平,力争从面上掌握总体情况。
加强税法宣传力度,提高纳税人纳税意识,降低税务管理的难度。通过税法宣传,使纳税人了解税法,知道如何纳税,哪些情况应纳税,逐步提高他们的纳税意识,使他们的积极主动地进行纳税申报。
参考文献:
[1] 汤凤林,邱向宁. 财政学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J]. 财会月刊. 2015(15)
[2] 车文军. 案例教学法在财政学教学中的应用[J]. 广西工学院学报. 2016(S1)
[3] 李传喜. 试析案例教学法在税务专业教学中的运用[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6(03)
篇8
一、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经济法教材编写缺乏实践性,选用不具适用性
当前出版的经济法教材版本较多,但内容不一,良莠不齐,这些教材在编写内容上,理论内容较多,实践性不强。有些教材虽加了案例、课后练习题甚至案例分析,但很多案例挑选比较随意,缺乏综合性。同时在教材的选用上,有的版本过旧,或者难度过大,不考虑授课对象。这些都要求经济法课程教学要有一个合适的教材。
2、国内大多数高职《经济法》课程编排不能围绕着一个学习任务作为目标,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教学环节多理论,少实践,不利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学生学习兴趣不大。教学实践环节缺失,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工作岗位能力差。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必须对《经济法》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方法。
3、形式主义严重
对经济法课程即便有实践教学,但对策分析停留在形式层面上,空洞的口号较多,但建设性的意见还不多见,特别是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建设思路更是十分少见,再加上高职学生基础相对较弱,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高职学生对经济法课程实践技能的掌握,《经济法》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4、考核方式单一
多数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考核方式单一,集中在纯理论方面。本课题组成员走访了陕西六所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的考核都采用的是闭卷考试,题型基本上还是传统的题型:名词解释、填空、简答、论述,有的甚至让学生默写法律条文,好点的还出几道案例分析。这样的考核方式没有创新,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对高职生来说缺乏针对性,确实需要改革。
二、探索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
1、理论意义
《经济法》是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仅影响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对学生的就业实践产生极大的影响。《经济法》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理论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为其它学科提供从法律方面着手研究客观事物的方法和理论依据。它的使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是各学科领域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必备知识。通过经济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律法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技能,使法律法规得到更好的普及和应用,进而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让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为依法治国和依法治校打下坚实的理论依据。
2、实践意义
近年来,我国高考生源数逐年下降,高职院校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再加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27万人,比2013年多出28万人,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65万人,超越2015年的749万,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这对高职院校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高职院校要想在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遵循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要从课程教学入手,突出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实践技能,拓展就?I范围,增强综合就业能力,经济法这门学科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显示出极大的生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诊所式”教育模式,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参与其中,参加法律实务锻炼,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法律事例能够深入剖析、准确判断、恰当适用法律。本课题的研究也为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深化内涵建设,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具有现实的实践指导意义。
三、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1、完善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的评价内容和方法
实践教学评价的内容应该多元化,除了考核学生对经济法律条文理解、运用,还要看他们法律内化的程度,经济法课程成绩评价的方法应该多样化,可以采用正方反方辩论、模拟表演、社会调查、单位参观实习、处理实例等方式。笔试取消名词解释、填空、简答、论述传统题型,一律考案例分析题。
2、加强信息化手段在经济法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014年我们课题组成员完成了经济法课程院级优质课程的工作,并放在学院网站上,经济法代课老师就可以充分的运用这个平台,首先通过网络向所带课程班级群任务,要求学生进入平台了解本次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安排,并在课余时间搜集大量的案例,然后老师在上课时利用电视法制财经频道栏目如《公司与行业》、《环球第一财经》《今日说法》、《法制与社会》。可以使教学的材料和内容能更清晰、直观、生动,还可以节约理论的讲授时间。总之,利用信息化的手段能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老师的创造力。
3、采用合理的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方法
本课题组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反复的使用,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在经济法教学中可以采取下列方法。
(1)案例互动体验式实践教学。经济法课程实施案例互动体验式实践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选好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首要条件和前提基础,而且要有代表性。案例数量要精而少,质量较高而实用性强,既有代表性又有针对性。我们课题组在教学中选择了特别有说服力的真实案例,能让学生很快理解法律原理。比如劳动合同法,杨某某系外来务工人员,在宝鸡某物流公司工作已达12年,已缴纳社会保险。2016年7月8日开始,杨某因病就医、休息而未上班,并办理了请假手续。9月20日,杨某病假到期,但未再到公司续假,也未上班。人事部电话联系杨某,得知其已回老家,杨某表示会尽快补办手续或回单位上班。此后,人事部又曾两次致电杨某,但没有联系成功。10月下旬,物流公司中断了杨某的社会保险。11月,杨某以物流公司未缴纳社会保险为由要求物流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支付中断医疗保险后无法报销的医疗费、病假期间工资和经济补偿等共计8万余元。
(2)项目实践教学法。本课题组通过对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600名学生未来职业工作任务和经济法课程知识和能力目标的考察,我们在以下范围内选定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教学项目。
篇9
关键词:法律职业能力;经济法;教学改革
近年来,大学扩招与法学热导致法科毕业生不断增加,我国法学专业就业形势严峻。2010—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法学专业连续五年都是就业“红牌”专业,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相对较低。对于法学专业的毕业生,用人单位更看重学生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强调学生具有扎实的法学专业知识和解决法律实务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大陆法系的概念法学模式下,我国法学教育更强调学生对理论体系的构建,缺少对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具有实践能力的卓越法律人才严重缺乏。用人单位也表明,缺乏工作经验、实践能力差是大学生与其他就业群体相比一个明显的劣势。当前,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日益融入全球经济的背景下,社会对解决经济领域法律问题和经济纠纷的应用型经济法律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法律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思考经济法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下面,本文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以法律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经济法教学改革构想。
一、法律职业能力的界定
法律属于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型社会科学,因此法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法律职业能力。法律职业能力应当具有以下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沟通、协商的能力;谈判、妥协的能力;辩论的技巧和方法;制作法律文书的能力;获取、掌握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制定规则的能力;起草合同的技能;审核、鉴别和有效运用证据的能力等。”[1]法律职业能力的涵盖面很广,我们在经济法教学乃至法学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首先,法学专业学生应当具备扎实、系统的法学知识。知识是能力的支撑,否则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要求学生掌握法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体系等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对法律的结构、相互关系以及运行规律有深入的把握。法学专业知识是否扎实系统,是法科学生从事法律职业的前提和基础。[2]其次,法律职业思维的培养。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像律师一样思考”,这是我们在法学教育中欠缺的。法律人的职业思维是重要的职业技能之一,它不同于大众思维的自然理性,而是一种经过专门训练而得到的“人为理性”。[3]它要求在办案中,要重证据,去除盲目的主观判断和道德评判,而只能依法律原则、精神和相应的法律规则来进行合法与否的评判。在搜集证据,办理案件过程中,只能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来办事。再次,法律职业道德的培养。在现代法治国家中,法律从业人员除了具有法律学问外,还需要拥有高尚的法律职业道德。因为一个人的道德若是不好,学问或技能越高,越能损害社会。最后,法律职业技术的训练。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法律职业技术的训练,这也是当前法学教育最缺乏的。法律职业技术,包括调查取证技术、法律推理技术、法庭辩论技术、沟通和协调技术、法律文书写作等等。
二、法律职业能力培养导向下的经济法“第一课堂”的教学改革
“第一课堂”是培养学生的核心媒介,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在以法律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指导下,我们对经济法“第一课堂”的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
1.经济法教学内容的改革
经济法内容十分庞杂,知识的跨度非常大,涵盖了与社会经济生活相关的诸多法律知识,章节繁多。经济法课程的学时一般为54个,不可能讲完所有的章节,除了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外,分论部分只能选择一些重要的法律制度来讲。如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财政法、税法等。对于不讲的章节,可以布置学生课外自学,自己熟悉教材上的内容,并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独立的查资料,经过思考分析后得出自己的结论,然后课堂讨论,老师最后给予点评、补漏,归纳章节的主要体系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解决学时短、内容多的问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经济法受经济关系、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经济法较其他传统部门法更具有政策性特征。所以,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时刻关注经济关系的变化和经济领域的新问题以及经济法立法的动态。这些都为经济法教学提供大量的素材,可以诱导学生结合经济法的相关知识对经济领域的新问题、新事件和国家相关的调控政策进行分析、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课下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以学业论文的方式完成,逐渐的培养学生对实际生活中发生事件的法律敏锐性和用法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引领者,其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对学生影响重大。企业往往重视团队合作,而高校教学中,老师从备课到讲授基本上是“单打独斗”。一个人受精力、视野和资源的限制,设计的教学内容往往会有不如人意的地方。如果学院可以以教研室为单位实行团队备课,同一科目的专业老师能实现资源共享,则会最大限度的“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为学生呈现一个更优质的教案,实现学生利益最大化。在实践操作中,为避免“搭便车”现象出现,学院应要求专业老师先独立备课,交上教案,然后专业老师再沟通、互通有无,力争呈现出最完美的教案。
2.经济法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经济法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通常包括课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问题讨论法、论文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诊所教学法等。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着重谈案例教学法和模拟法庭在经济法教学中的运用。①案例教学法。伴随着法学教学改革的推进,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也取得了较大的改善。为避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案例教学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成为一个基本的、必要的教学手段。但在应用中更多是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陪衬,选取的案例大多不是真实的案例而是压缩版的案例,只是为解释或适用某一法律规定而编设的。这样的案例往往法律关系简单,法律的适用清楚,虽能以生动的形式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但对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帮助不大。所以,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应力求选择完整、真实的案例,以便使学生掌握案件的全貌,从纷繁复杂的事实中归纳出相关的法律关系,提炼出有用的法律事实,引导学生依据所学的经济法基本理论和相关法律规定对案例进行分析。学生可以分组讨论,推举代表发言,或者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老师最终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析,肯定其对的地方,而对其错误的和不全面的地方进行解析。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学生法律职业思维的培养和法律实践能力的提升。虽然案例教学法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但这种真实、全景案例教学在整个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占得比例不宜过高,一学期进行一次或两次即可。因为我国的法律制度主要以制度法为主,因此课堂讲授主要是一种法律解释,这种案例教学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经济法的内容繁多,课时紧张,不大可能大量地进行全景式的案例讨论,同时案例教学要复印大量的资料,这也加重了经济上的负担;另外,我国高等院校法学师资队伍,拥有司法实务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偏低。没有司法实务工作经历的老师想通过真实的案例分析来锻炼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往往力不从心。因此,高等院校应提高既具有深厚的理论背景又拥有丰富的实务经验的“双师”教师的比例,鼓励老师兼职从事实务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更好地实施案例教学。②模拟法庭。模拟法庭是实践性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也是提升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随着法学教学改革的推进,高等院校的法学院基本上都建立了模拟法庭。但遗憾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模拟法庭的利用率不高,模拟法庭并没有作为一项教学计划,而仅仅是学生的一项业余活动,一学期开展一两次这样的活动,这大大浪费了教学资源,也损失了提升学生实务操作能力的机会。学生们正是通过亲自制作各种法律文书,在法庭上陈述、反驳来锻炼自己的实务操作能力。本人认为,法学院应把模拟法庭活动作为一项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能进行模拟法庭活动的学科都要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一到两次的模拟法庭活动,在开学之初就协调、安排好不同老师进行模拟法庭活动的时间。另外,高校进行的模拟法庭活动往往选取的案例是民事或刑事案件,经济法案件几乎没在模拟法庭中用过。为了加强经济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经济法老师应利用模拟法庭资源让学生理解经济法的实际运用过程。首先老师需要提供比较完整、合适的案件资料,将学生分组进行案件讨论,分析案件的法律关系和要适用的法律规定,然后确定学生各自所模拟的角色,如审判员、原告、被告、人、证人等,一些同学来扮演角色,其他同学做相关的辅助工作,确保学生都能有效的参与其中,教师在当中给予适当指导,切忌越俎代庖。最后,老师对模拟审判活动进行点评,肯定其好的地方,同时指出不足,使学生能在实践经验中成长。
三、法律职业能力培养导向下的经济法“第二课堂”的构建
1.学科交叉培养机制
因经济法是国家对经济运行调控之法,其功能是对市场失灵的矫正。这就必须对市场进行研究,只有了解市场的运行机制及其缺陷,才能更好地理解经济法的功能价值,才能在深层次上理解经济法。[4]经济法又是调整特定的经济关系之法,注定了经济法的经济性特征更强。经济法中经常涉及金融、财会、证券、税收等经济学专业知识,而经济法老师往往不具备经济学的知识背景。所以,一方面,经济法老师需要自习或去经济学院学习相关内容,提高自身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外;另一方面,也应鼓励学生去读经济学院的双学位,或者旁听经济学院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证券等相关课程。也可以加强院系之间的合作,聘请经济学院的专家学者,为法学院学生开设货币银行、财务会计、税收等课程供学生选修,从而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对经济法也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2.参加法律援助活动
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些课堂上的实践教学,比如案例分析、学术讨论、模拟庭审等,由于时间问题往往安排较少;一些课外的实践教学,如旁听庭审,直接参与办案等活动安排几乎没有。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经济法时虽然机械地记住了经济法基本知识,但在遇到现实问题时无从下手,不能学以致用。法律援助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直接面对现实的法律问题,提升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据统计,目前国内每年法律援助的需求量大概是70万件,而实际政府能够提供的法律援助数量只有18万件,约占需求量的1/4。[5]法学院学生可以成立法律援助机构,参与法律援助活动,既可以缓解法律援助的供需矛盾,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学生法律援助机构应与当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建立联系,经济法老师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带领学生参与经济法案件的办理,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办案中加强对学生法律职业技术的训练,以学生为主导,老师只在需要帮助时给予指导,切忌包办过多。如果老师没有法律实践经验,可以利用法学院校的师资力量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培训,也可以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律师、法官进行实务培训,让学生了解并深入实践,为将来要从事法律实践工作的学生积累经验。
3.建立经济法本科教学的实践基地
法学院应与当地的法院、检察院等司法部门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这些司法部门成为法学教学的实践、实习基地。当法院正在审理经济法案件时,可以与之取得联系,带领学生去旁听庭审,让学生直面感受法官的审判活动,也能观察到当事人、律师、证人等的诉讼行为,通过具体的观摩了解他人对具体法律的理解和运用,并与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相对照,找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不断的培养自己的法律思维模式。旁听庭审,也应该作为一项必须的教学任务。凡和实务相关的课程,一学期至少进行该项活动一次。经济法是国家协调经济之法,经济管理机关在经济法律关系中占主导地位。所以,学校也应与相关经济法实践部门建立合作关系。例如,税务部门、工商部门、质监部门等。让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到这些部门实习,或者聘请这些实践部门专家为教师和学生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经济法是如何在执法层面上得到实施的。
注释:
[1]霍宪丹.法律职业与法律人才培养[J].法学研究,2003,(04).
[2]龚廷泰.“十一五”本科“质量工程”建设的检视与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2,(05).
[3]马晨清.基于法律职业能力培养的法学教学改革探究[J].法制与社会,2013,(07).
[4]应飞虎.经济法研究方法的思考[EB/OL].法律教育网,2006-02-16.
篇10
关键词:微课;法本教学;应用研究
在多媒体技术初步应用于教育教学之后,授课方式的多样化给师生带来了不同的体验。近年来,随着投影技术和软件支持上的不断完善深化,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在此大背景下,各种新型的教学视频、教学网站、学习工具、网络平台都涌入了教学领域,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面临着资源选择和利用的问题。目前,在多种新型化教学手段中,微课以其“主题突出、短小精悍、交互性好、应用面广”等特点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1]为了推进微课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有关比赛,涌现出一批较为优秀的微课作品,这些作品的知识涵盖了经、管、法、文、理、工六大学科领域。许多学生开始对中规中矩的日常教学活动产生厌烦情绪,喜好通过手机或平板端观看相对短小简洁的教学资源。这种新颖的方式固然能够激发部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然而各学科之间的特点不同,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也存在差异,因此,如果仅仅为了体验媒体带来的教学方便和乐趣,可能最终会影响到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如前所述,每个学科领域都有独特的知识结构和讲授方式,针对法学而言,它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并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需要贯穿大量的司法案例,在学科内部根据调整法律关系的不同,又被细分为宪法学和各部门法学,因此,作为教师而言,不仅应当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还需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这是有效教学的基础保障。然而在“互联网+”的时代下,许多案例和法律规定都非常容易收集,如何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和求知欲就是教师首要思考的问题。
一、本科法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学教学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15年我国本科院校中开设法学专业的共有628所,[2]主要以培养法学研究人员为目标。大规模的法科学生培养的确为解决我国法治发展人才缺失的问题起到了有效的作用,然而在此过程中,也不断涌现出各种问题。曾有国外学者发表过有关于研究法科学生对于行政法的态度,[3]其中提到的许多学科特点也正是法学本身所具有的。首先,法学是一个庞大的学科门类,即便以最简洁的标准进行分类,其主干课程也多达14门,每一个部门法中又自成体系,有相应的知识结构和具体内容,往往在教学课时内很难透彻地讲授所有内容,因此学生很难形成完整的印象;其次,部门法中既有实体法又有程序法,无论在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上都有所不同,学生有时在同一学期内较难适应两种学习思路;再次,法学本身的现实性与复杂性。作为社会科学的一种,法学调整的是纷繁复杂的各类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有些关系是能够为法律所调整的,有些则是需要用其他方式加以规范的。掌握调整对象对于许多学生而言已经具有一定难度,在分清调整对象后分析法律关系、适用法律规则更为不易;最后,法学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掌握法律规范固然重要,但学习法学的目的除了研究法学基本问题外,更重要的是解决现实问题。法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如果脱离了实践和对社会的认识,掌握的知识就是肤浅、空洞的,很难有真正的实用价值。目前各高校为了完成学科建设和教学计划,都按照传统模式开展教学工作。但由于法学学科具有上述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首先,人才培养计划与职业需求之间存在脱节。我国各高校法学院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基本都是按照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课程、专业模拟课程等几类进行教学安排,以满足法科生的基本学习任务。但在大多数学校的培养计划中并不十分强调法律实践活动和实践教学环节,即便在培养计划中有课时安排也没有真正地落实。然而,社会中各类与法学有关的工作岗位,都要求工作者不仅应当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相应的规范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这是因为相关的工作事务都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维护社会基本秩序的根本保障。反观如今大多数走出校门的法科生,经过四年的本科学习,学生在毕业时对法学知识的理解显得十分浅薄,大多数同学对各部门法的知识结构体系较为陌生,法条内容不熟悉,自然也无法有效地运用,最终在就业时面临着尴尬的局面。其次,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为了能够在有限的课时数内完成教学工作任务,授课老师最常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在讲授的过程中会穿插问答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但由于教学班级人数较多,学生往往缺乏主动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因此,在相对紧张的教学时间内,很难开展有效的互动环节,但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显然比授课式更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的,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知识运用的方法,一方面可以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反观目前的课堂教学,显得索然无味,相对枯燥,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再次,教学理念相对陈旧。在法本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依然持有相对陈旧的教学理念,认为只需要将法律概念陈述清楚,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并不十分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接受度。近年来,对于法学教育究竟应当实现何种教育目标的研究较多,是精英教育还是通识教育?是素质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是理论传授还是技能实践等类似问题一直成为争议的焦点。[4]各种教育类型所体现的教学理念有所不同,就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法本教育而言,基本上属于以职业化为目的的理论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并不需要教师过多的对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和发展,只需要按照传统学科体讲解相应知识点就可以实现教学目标。固守陈旧的教学理念显然与当下“互联网+”的时代要求不符,同时也对法学人才的培养有不利的影响。最后,教学效果考核方式僵化。目前本科阶段的教学效果考核方式主要是考试,在传统教育中,考试不仅是评价人才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而且也是评价教学的重要标准。[5]考试本应是使学生更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精神形成的重要手段,但在应试教育的体系下,考试变成了晋升机制的工具。为了能够通过考试达到分级筛选的目的,题型安排和内容分布需要遵循既定的标准,形式也相对单一。由于这种简化的考核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会把法学学习误解为只需要背诵的学科,在考前突击式复习,应付考题。对于发散性的试题并不重视,甚至抱有这种题目是少数,不会对分数产生太大影响的思想。综上,目前我国的法本教育在设计、方式、理念、考核四个环节上都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树立新型教育理念,结合网络时代提供的新工具新手段,能够用更灵活的方式,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法科生培养的真正目标。
二、本科法学教学中微课应用的可行性
就本科法学教育的改革方式,之前已经有不少学者从各个方面做出研究。有的学者从法学教学方法的完善角度论证案例教学在法学教育中的重要性;[6]有的学者以高校法学课堂作为研究对象论证教学改革的必要性;[5]有的学者以部门法为切入点,结合各法自身的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建议。[7]在法本教学的改革过程中,不仅要注意传统问题的解决,还需要结合“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寻求教学方式上的突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有学者将微课总结为:是以视频为载体,针对某个教学内容或环节而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资源。这一界定是首次将微课定义为新型教学资源,强调教学活动中的资源整合。[8]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微课以其短小精炼、重点突出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目前,微课的推广主要是通过比赛形式,各高校组织教师自愿参加,由参赛教师自己选择授课主题,完成教学设计制作相应的教学视频,截至2014年,据统计参加微课大赛的作品总数接近10000节。[1]尽管微课这种模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教育教学者们的认可,但却尚未走进日常的教学课堂中。现有的对于微课如何在课堂中运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基础课上,而微课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也可以很好地解决法本教学中面临的难题。其适用的可行性可从以下方面加以论证:首先,微课的独特属性可以弥补传统法本教学中固有的缺陷。其一,微课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课堂教学资源,而课堂资源往往难以保存且不可复制。与此相比,将一些知识点制作成微课之后,无论课堂上还是课后,都能够让学生及时得到学习资料。其二,微课是一种相对便捷的教学资源,可以灵活地运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有上下课时间限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以及学习效率方面只能是兼顾,整体课堂的教学频率趋于一致,很容易让听课者和授课者产生疲惫的感觉。特别是在高校本科教学中,部分授课者需要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内多次讲授同样的教学内容,听课者在一天之内也要接受不同部门法的知识,加之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有所差异,会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传统法本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会让双方都感觉枯燥乏味,只有更加合理地安排课堂结构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微课作品一般时长在8-15分钟内,综合运用了多媒体影音等多种呈现方式,从感官上能够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也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由于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可以相对灵活地穿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目前,随着微课的不断推广,法学类微课作品数量已有近千余件,涵盖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多个部门法,如果教师能够将这些作品穿插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可以增添形式的多样化,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其次,微课对知识点的分割能够更好地突出重点。许多学习法学的同学认为部门法知识点繁杂,重点难以把握,背诵记忆量庞大。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与授课的方式和内容有直接关系。传统法学教学中,课堂知识往往是依照大纲的要求完成相应授课计划,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兼顾到重点、难点、考点的讲解,因此课上内容知识点繁杂且笼统,为了全面就无法做到精致,为了精细就会影响授课进度。这样的局面对于部分教师而言,最终会导致授课内容过于分散和稀疏,破坏了知识结构的体系性。恰恰法学是一门较为抽象、极其强调逻辑体系的学科。而微课则是以每个具体知识点作为内容的分割,它可以在整个知识体系内,按照一定的逻辑对知识点进行专业化精细化的呈现。每个微课作品一般都只讲解一个独立的知识点,其中包含案例引出、问题介绍、问题讲解、案例回评几个部分。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完整地学习一个知识点,同时还能够加以反复思考练习。加之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吸收知识点的精髓。最后,结合微课教学更符合学生的接受力。在高校法学教学的过程中,课堂上多以教师主导的方式把握整节课的进程。这一方面是因为教学时间有限,另一方面是因为法学概念内容本身较为复杂晦涩,既要熟悉理论还要结合实践。因此,教师为了能够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计划,只能采用强度较大的讲授式。这种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而在微课作品中,即便教师是视频的制作者,但采用微课手段后,教师不单是课程内容的讲授者,更是学习的引导者,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去思考问题的解决方式,增强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兴趣,能够在师生间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较为宽松的学习讨论环境。在这种氛围中,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三、法本教学中微课的具体运用
将微课运用在本科法学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形式,还能帮助教学目的的实现。在运用中包括以下具体环节:
(一)树立正确的法学课程微课设计理念
首先,在设计时要注重法学学科的特点。法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有以下两个重要特点:其一,理论性较强。本科教学中的14门法学主干课程都有各自独特的理论体系,每套理论都有自身的方法论和逻辑。其二,注重实践。法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司法实践中的判例是极其重要的教学资源。在法学课程微课设计的时候,应当把握住法学的学科特点,即便采用新型的方式展现知识内容和结构,但仍然要注重用学科知识支撑体系和观点,并且注重引导学生对案例的思考,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在设计时应当注重微课本身的特点。有学者将微课的特点概括为四个方面,即教育性、目的性、趣味性和共享性。[9]微课主要是以视频为载体,包含与教学有关的其他资源的整体。一方面微课具有微小便捷的特性,另一方面微课必须具有完整性。换言之,在设计微课时,不仅要做到“微”,还应当尽可能完整呈现一个知识点,不破坏知识的内部结构。例如:在制作物权法上“拾得遗失物”这一内容的时候,不仅要对遗失人、拾得人的权利义务进行讲解,还要对拾得人将拾得物处分后,受让人的权利义务进行讲解。最后,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在设计微课的过程中,设计者应当不断突破和创新,利用多媒体手段,尽可能从新的视角来展现创造性。例如:在介绍民法发展历史的时候,由于知识点相对枯燥,学生对国外法典名称和颁布时间总是记忆不精准,可以结合高中历史知识,唤醒学生的记忆,将知识融会贯通。
(二)运用适当的法学课程微课设计方法
根据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微课的研究,一节微课主要以微视频为核心,辅以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学习指导、教学反思、问题解答等多个环节。胡铁生将微课按教学方式分为讲授类、演示类、实验类、练习类、表演类、讨论类、班级活动类、合作学习类以及探究学习类等。[10]目前,法学类微课一般都是讲授类,以教师的讲解为一节微课的主要内容。但实际上,法学课程也有不同类型的知识,如果都采用讲授式,那么微课难免会成为传统课堂的微缩版,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结合法学课程本身的特点,设计微课时应当采用适当的方式。具体而言,基本概念类的微课资源应当以讲授式为主,案例分析类的微课则可以采用讨论类、表演类等多样化的方式来呈现;体系结构类的微课则可以采用讲授结合探究的方式呈现;而涉及考点类的微课可用讨论加练习的方式。通过教学方式的有机组合,对学科知识进行分类,有针对性的采用相应的方式,不仅能够起到丰富教学形式的作用,同时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微课中呈现的相关内容。
(三)采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微课设计流程
微课设计流程主要包括选题、教学设计、视频制作、辅助材料、上传、点评反馈与评价修改。设计流程应当有科学的教学理论和模式加以指导,才能够创造出优秀的微课作品。有学者研究过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微课设计,[11]有学者研究过基于现代教学理论设计法学教学模式。[12]在微课设计流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教学设计,它的核心在于通过讲授者的设计,能够让学习者通过介入实际问题,激发对知识的渴求,尝试应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微课无论用何种形式展现,其最终的目的也是如此。因此在微课设计的过程中,应当遵从科学的教学原理,尝试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通过收集相关材料,明确教学内容的结构,科学展示安排,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们主动思考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此外,还应当特别重视反馈和评价环节,在设计相关联系和测验题时,保证题目与所学知识的紧密相关性,并且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掌握程度,设计难易有别的练习题,全面的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结语
微课在教育领域应用不断扩大,是一种促进教师思考教学方式和资源创新的有效途径。与其他教学媒体相比,微课具有图文并茂、短小精悍、传播方便等多方面优势。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微课将会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目前,法学本科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困难,可以通过引入微课这种新型模式,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将案例与理论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动画、表演等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但能使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获得知识,还符合教学新形势的发展和变化趋势。
作者:张珵 曾凡证 单位:南京审计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
[2]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统计[EB/OL].
[4]汪莉.经济法学教学的现实困境与理性选择[J].中国大学教学学报,2014(4).
[5]宋艳.高校法学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探索,2010(4).
[6]刘燕.法学教学方法的问题余完善途径———以案例教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3(7).
[7]高秦伟.行政法学教学的现状与课题[J].行政法学研究,2008(4).
[8]胡铁生,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2).
[9]孟祥增,刘瑞梅,王广新.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4(6).
[10]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