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4: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通信技术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通信技术的理解

篇1

伴随着电子商务时代一步步走近,网络会计的发展开始了一系列的以数字化、信息化为重点的信息技术革命路程,这种变化强烈冲击了传统意义上的商务理念、组织模式等,直接导致了一种新兴商务模式――电商运营模式的产生。在西方较为发达的国家中,于上世纪60至70年代开始步入信息化时代,然而我国的信息化研究较为落后,始于上世纪80年代。信息的全球化逐步促使了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尤为明显的是不发达地区在大数据时代被边缘化的程度愈来愈高。

以计算机、通信以及网络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于很大程度上使得人民的生存环境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产生了改变,这种改变重新诠释了大数据时代公司生存发展的新兴准则,也迫使更多的企业开始借助信息的集成化管理来应对市场的急速变化。

二、大数据时代中会计所需面对的挑战

(一)会计信息结构复杂化

我国会计信息的收集及处理仍主要为结构化数据,然而非结构化数据对于会计信息相关使用者的决策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大数据时代对会计信息的结构将会产生以下两个至关重要的影响:

第一,非结构性数据在全部信息中所占据的比重将被逐步提升。大数据技术一个明显的优势是使得结构性、非结构性信息得以结合互补,并以定量的方式来描述、分析、评判各个公司经营情况。收集整理非结构化数据并进一步解读、理解成了每个公司不得不面临的挑战。

第二,于某些特殊情况下,对于公司会计信息精准性的要求会有一定程度上的下降。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信息被视为精准的、无瑕疵的,任何舞弊性、造假性、非系统性错误都不被允许存在;于新兴的大数据时代下,相关信息使用者对于精准度的要求较之以往有所宽松,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对会计处理人员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在数据容量于精确性之间的利弊判断更加艰难。

(二)货币计量与计量属性的多元化

财务会计的信息计量属性在传统的处理过程中都以历史成本为主要度量标准,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财务报告的目标逐渐开始向为投资者决策提供保障方面的偏移,其他计量属性被逐步纳入了财务会计信息制作的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公允价值的大量使用已成为主要趋势,其最大好处是对投资者决策的相关性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不足之处是其确定的不可靠性与其确定标准的不唯一性,劣势使得优势的发挥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弱化,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允价值的可使用范围。

(三)财会信息管理模式的工厂化

今天来看,信息的处理部门――会计、财务部门往往未与公司内其他行管部门得以清晰的划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会计信息处理的效率。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推进,信息处理部门将实现单独运转,甚至于与公司总部实现分离,形成独立的类似于小型工厂的“会计信息处理工厂”,用来契合各公司跨地区、跨网点、跨部门对于会计信息提供上的公共需求乃至于个性化服务。

(四)财会人员职能的管理化

传统意义上的财会人员也将其大部分精力用于对各种单据审核、记账、报告等较为基础的工作中,而大数据的影响下会计的任务更多的变为了提升企业价值而不仅仅是核算财务信息。在新兴技术――云计算、互联网、通信技术等的合力驱动下,更多的财务、非财务数据将汇集于公司财务部门,财务部门的工作需要由数据的存储处理逐步过渡到数据的分析使用上来,这就要求财会人员对于业务有更深入的认知,可以熟练处理更多的非财务信息。

(五)财务报告相关性和报告范畴扩大化

大趋势下,财务报告的相关性目标收到的关注度越来越大,财会人员提供的信息可以于多大程度上帮助投资者进行决策,将直接决定财会人员的发展前景。对财会人员的要求增加了,需要有强烈的行业竞争意识,需意识到会计信息不再是投资者们进行决策的唯一可使用信息源。会计信息的使用趋势更倾向于在决策中检验信息的有用性,最后确定选择一个更有用信息源。如财会部门所提供的信息相关性程度没有其他信息系统所提供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更高的话,财会部门的发展方向将接受极严苛的挑战。

三、应对大数据带来的挑战的方法

(一)提供更加综合的会计信息

1、于年报中拓宽非结构数据的范围

公司内部思想与外部价值观都在一步步扩展中,影响企业价值判断的因素也越来越令人目不暇接,投资者决策维度与相应的内容也随之得到飞速的扩展,大量的非结构性数据也被希望纳入公司的会计报告中。

2、扩展报告表内项目的范围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原先很多不能准确定价的资产、负债可以实现合理的定价,将它们引入AIS处理的范围。并且财会人员应当对公司的商业模式进行专业量化,改变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描述方法,以保障会计报告信息相关使用者能够得到足够的信息。

(二)建立AIS平台和相应的技术标准

随着用户信息需求量的不断增长,传统的模式已经愈来愈难以满足广泛需求,创立一套完善的可以将客户、供应商以及其他相关合作者一并纳入的共享信息系统平台将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企业可以共同创立一个三级信息的共享平台,建立一个分工更为明确、层级更加分明的信息共享平台,以使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得到更大程度上的满足。

(三)进一步保证会计信息化所要求的安全性

随着互联网的使用,云端的应用在各个方面已经屡见不鲜。这个过程里,虽通过应用软件集合协调了大量不同类型设备的存储和运行工作,但是安全性问题也相应的受到了很多重视。采取一定措施以杜绝恶意、非法访问乃至于泄露客户存储数据的一系列问题是系统首先应当处理的问题。第一,为阻止不同公司间恶意、滥用会计信息的行为,公司需建立起一套更为完善的客户身份安全认证及访问控制体系;第二,为加强公司对AIS的可信赖程度,公司需新设立起关于会计信息安全的评估机制。

(四)逐步实现财会价值转型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已经逐步转变为推动提升企业价值战略的决定性环节,财会部门要进一步做到快速整合公司中关键的信息点,从而帮助公司更好地实现高额的利润以及投资回报,将会计从核算、监督职能向价值提升职能逐步转变。转变的实现取决于以下几个重要因素:战略方面,应当对财务管理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将提升价值作为公司的发展目标,于公司运营进程中大规模使用价值管理,能够高效的利用商业模式等相关知识处理事项;运营方面,应当集中管理财务,缩减管理的层级,掌握灵活运营和财务管控二者之间的关系。

四、推进AIS体系结构进步的建议

(一)提高公司管理水平

公司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依赖程度不能过高,应当将信息技术视为公司发展的助力。推动AIS体系结构的发展进步是为进一步实现各个公司间的过程集成,从而更大程度上来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不可以仅仅依赖于技术的进步,应当逐步落实公司的管理职能,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

篇2

关键词:电力通信系统;E1数字接口;电力传输

中图分类号:TN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27-0137-03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光纤通信已成为通信的重要手段。光纤传输系统具有容量大,传输距离远,抗干扰性强,安全性能高等优势,在通信传输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广泛。使电力传输手段更加丰富,不仅大大提高了通信的利用率,改善了通信质量,而且实现了全数字化、宽频带、多媒体信息的高速传输及计算机监控、MIS信息、图像监控和电话通信的四位一体。而如何解决在电力通信系统中E1数字接口的实际应用中,互联、匹配等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E1接口的概念

所谓的E1信号,就是速率为2.048Mbit/s的标准数字接口,俗称2M口,是目前中国和欧洲普遍采用的标准数字信号接口。T1的速率是1.544Mbit/s的标准数字接口,是目前日本采用的标准数字信号接口。一般情况下,在没有特别说明时,所说的2M口就是指E1。

1.电力通信传输系统中的通信设备之间的连接,以及业务传输大多是通过E1口连接的。

2.标准的E1口对不同厂家的设备可以互相连接。

二、E1的时隙

每一个E1端口可以按时隙分成30路64K数据线路和2路信号线路。这30个64K数据线路每一路均可以当作一条64K的专线。这样就是一个E1的帧长为256个bit,分为32个时隙,一个时隙为8个bit。

1.每秒有8 k个E1的帧通过接口,即8K*256=2048kbps。

2.每个时隙在E1帧中占8bit,8*8k=64k,即一条E1中含有32个64K。

E1有成帧、成复帧与不成帧三种方式,在成帧的E1中第0时隙用于传输帧同步数据,其余31个时隙可以用于传输有效数据;在成复帧的E1中,除了第O时隙外,第16时隙是用于传输信令的,只有第1到15,第17到第31共30个时隙可用于传输有效数据;而在不成帧的E1中,所有32个时隙都可用于传输有效数据。

三、E1的帧结构

2M的帧结构有5种,第一种是非帧结构,第二种是PCM30,第三种是PCM31,第四种是PCM30 CRC,第五种是PCM31 CRC。

1.非帧结构。2M的非帧结构主要传送的是数据,其特点是每一帧只有1个0时隙,其余31个时隙不做区分。

2.PCM30。为什么会有PCM30和PCM31的区分呢?PCM30最大可传送30个信道的信息,PCM31最大可传送31个信道的信息。PCM30一般是用于使用1号信令(随路信令)的话务业务。主要特点是第16时隙传送1号信令和复帧信号及复帧告警,一个复帧包含16个子帧。

3.PCM31。PCM31一般用于7号信令电路(即共路信令),其特点是31个时隙均可用于业务信息。PCM31没有复帧,目前使用的2M电路绝大多数都是此类型电路,另外,DDN电路也是采用该类型帧结构的电路。

4.PCM30 CRC。此类帧结构与PCM30的不同在于多了CRC字节。

5.PCM31 CRC。同样,与PCM31相比,多了CRC字节。此类电路一般用于专网,用于对电路质量要求较高的网络。

四、E1接口的实际速率

电力数据网上用的2M电路使用的是非帧格式,但在实际应用中,有人会产生误解:2M的数据链路实际的带宽就是2048bit/s,由于数据是异步传送方式,因此就不需要0时隙进行同步。这种认识有偏差,实际上2M数据链路实际能使用的带宽是1984bit/s,2M内的0时隙是保留的。

五、E1接口类型

E1接口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非平衡的75 Q接口,平衡的120 Q接口。目前电力系统2M接口大多采用非平衡的75 Q物理接口(一收一发),而使用平衡式120欧姆物理接口(一收一发两地)很少。具体如图1所示:

六、电力系统常见的E1用法

1.微波通信中,由微波电台直接下到PCM的数字接口采用标准的E1(在本文中不做重点讲解)。

2.PDH,SDH光传输系统中,光机E1接口连接到DDF或直接连接具体设备(目前电力系统中基本上都是这种用法)。

(1)电力系统中,E1直接连接到PCM,从而传输语音电话、继电保护、自动装置、自动化等业务;或不经PCM直接接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图像监控等系统的设备。

(2)程控交换机的中继。用作电力系统的行政程控交换机、调度程控交换机的数字中继,目前全国国家电网公司到地市级电力系统的行政程控交换机已经联网,可以电力系统的内部系统号,进行互拨。同时通过中继与地方电信部门的交换系统相连,可以拨打系统外电话。

河南省电力公司的地市级电力系统的调度程控交换机,通过E1也已经联网,可以通过内部调度系统号,可以全省拨打、直连。

(3)以太网业务。经V.35-G.703转换器接E1线。直接转换为以太网接口,以传输办公自动化、MIS、图像监控等以太网接口业务。

七、电力系统常用E1接头及2M线的选用

电力通信系统的设备E1接头,大多采用75欧姆,圆形接头大多数是BNC接头。DDF架上面出的一般是L9接头。基本就这两种。如图2、图3、图4所示:

数字配线架又称高频配线架,以系统为单位,有8系统、10系统、16系统、20系统等,在数字通信中越来越有优越性,它能使数字通信设备的数字码流的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从速率2~155Mb/s信号的输入、输出都可终接在DDF架上,这为配线、调线、转接、扩容都带来很大的灵活性和方便性。

2M线分为150欧、120欧、75欧等同轴电缆线。平时常见的为75欧同轴电缆线,传输速率为2048kbt/s,俗称两兆传输,一般老通信人都称为E万,如一个E万,听起来很费解。

2M线即同轴电缆,是通信行业普遍使用的E1接口的连接电缆。

八、E1实际应用中的匹配问题

我们大家都知道标准的E1口,不同厂家设备是可以互联的,但是工程中经常遇到两个厂家都说自己的设备是标准的2M口,且分别自环都是好的,而事实上就是联不通。经过分析原因,有三种可能:

1.阻抗不匹配。标准的E1口阻抗是75欧姆非平衡,或120 Q平衡。所谓平衡或不平衡是指E1接口变压器的出线与地的关系

工程上如果有示波器,E1口波形高度在有75欧姆负载的时候是2.37V左右,而E1开路时,波形高度是7.74V左右,则证明E1口的阻抗就是75欧姆。

现场没有示波器时,用同轴线将E1接到可信任的 E1口上(代替75欧姆),用万用表的交流豪伏档,量开路和接缆两种情况下电压值是否为2倍关系,以此法可以粗略判断阻抗。

2.频率有误差。

(1)E1口的标准输入允许频偏是2.048Mbit/s±50ppm;

(2)50ppm大约就是100Hz;

(3)如果相互连接的两个E1口,一个正偏80Hz,另一个负偏80Hz,尽管都是允许的范围内,也有可能造成两个设备失步。

3.传输距离过长。2M口能传多远,以75-2-1电缆为例,通常可以传输50M左右,用75 7比较粗的同轴缆,最大可传输150M左右。传输超过规定的距离,2M头的焊接工艺、电缆的质量等都是信号衰减的主要原因。

4.帧结构有PCM31/PCM30/不成帧三种;在新桥节点机中将PCM31和PCM30分别描述为CCS和CAS,对接时要告诉网管人员选择CCS,是否进行CRC校验可以灵活选择,关键要双方一致,这样才可保证物理层的正常。

九、E1实际应用中的故障处理

实际工作中,我们在处理2M电路的故障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千差万别,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才能保证及时有效地处理好2M接口电路业务。针对数字通信中2M接口电路帧结构及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

1.设备问题造成2M故障。

2.光线路问题造成2M故障。

3.配置问题造成2M故障。

4.电缆及接头问题造成2M故障。

5.接地问题造成2M故障。

首先可以从光传输系统的网管上直接判断故障的部位,是光缆线路、2M接口板、光板是否出现故障,2M配置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能确定,就需要采用常见的2M环回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判断。用一根2M线对设备的近端、远端以及DDF(图5)。进行收、发自环,查看设备面板各个所代表的指示灯的工作情况。通过2M误码仪逐段检测、判断,找出故障原因。

篇3

【关键词】电力工程;光纤通信;应用

1、前言

以往经常将微波通信方式应用到电力工程中,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了诸多的问题,如抗干扰能力较弱、带宽达不到要求等等,因此,就无法适应时展的要求。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各地的电力工程中,进行数据传输;通过实践研究表明,光纤通信具有一系列的优点,如有着较大的传输频带宽和通信容量,在传输过程中没有过大的损耗,有较长的中继距离和较强的抗辐射能力等。

2、光纤通信技术

在光纤通信中,信息的传输是利用光纤来完成的,而信息则是依托于光来进行传输的。因为光纤是由玻璃材料构成的,那么就有着较强的绝缘性能,这样过去那种接地所导致的回路问题就不需要担心;另外,因为光纤间只有较小的串扰,那么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就不会担心泄露光信号,信息的传输安全可以得到保证;另外,光纤线芯有着较小的直径,光缆是由多各个光芯所组成的,那么就不会占用较大的空间范围。在具体的应用中,相较于电波频率,光纤传输系统有着更高的光波频率,并且相较于轴电缆和导波管,光纤只有较小的损耗,因此光纤传输具有更大的容量。

3、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相较于其他的网路,电力系统通信有着一系列的特殊性,如对可靠性有着较高的要求,有着较多的业务,并且大部分业务只有较小的容量等等,因此,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就需要结合电力通信的要求来进行。

一是电力特种光缆:电力特种光缆指的是电力系统所独有的线路杆塔资源架设的电力特种通信光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出现了较多类型的电力特种光缆,如OPGW、OPAC、MASS、GWWOP等,这些电力特种光缆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进行合理选择。

电力特种光缆因为有着比较特殊的自身结构和安装形式,因此就不会遭受到外力破坏。虽然需要较高的成本造价,但是因为只需要在电力系统的杆路资源上进行建设,那么就可以将施工建设的成本给有效节约出来。目前,OPGW和ADSS两种光缆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具体来讲,OPGW在应用过程中,具有的优势有这些,因为可以有效复合地线和光缆,那么就不需要重复建设;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只有较小的损耗,并且通信质量也可以得到保证;安全性较好;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容易遭受到雷击。ADSS光缆也经常被应用到电力通信中,它将绝缘介质应用了进来,没有较大的重量,不会影响到铁塔,因此,通常字强电场以及长跨距中应用这种电缆。另外,因为它的安装只需要添加在杆塔上即可,那么在架设电缆的过程中,就不会影响到输电线的正常运作。一般情况,会将OPGW电缆应用到新建线路中;会将ADSS电缆应用到老线路加挂光缆工程中。

二是电力特种光缆内的光纤选型:光信号的物理传输是以光纤为介质的,因此,光纤的特性将会对光纤传输系统的带宽和传输距离产生直接的影响。目前,在相关的波长范围内,一共有6个波段是光纤可以传输的。将波分复用技术应用进来,多个信道的传输可以通过一个波段来完成。并且光纤类型的不同,也有着差异化的光波波长范围。

光纤的分类及选型:结合国际上的相关标准,可以将光纤划分为很多种类,如常规单模光纤、多模光纤、色散位移管线等等。一般在局域网和部分接入网中应用多模光纤,在长距离传输中,是不能够采用这种光纤的;并且通常在ADSS光缆中应用。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光纤是非色散位移光纤,它在1310米工作波上,只有较低的衰减,并且具有零色散。如果传输数据有着较大的容量,并且有着较高的速率,一般采用的是G.655类光纤。

在具体的电力工程建设中,需要结合具体的应用来对光纤类型进行合理选择,如波分复用技术是否采用等等。

三是光纤传输组网技术:光纤传输速率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光纤传输组网方式的影响,目前,一般将密集波分复用技术结合同步数字体系的组网方式应用进来。

波分复用技术也被人们简称为DWDM,指的是在同一根光纤上传输多个不同波长的光信号,相邻光波波长间隔的大小和光纤传输不同波长光信号的数量呈反比的关系;通常情况下,又可以对波分复用技术进行划分,如粗波分服用技术、密集波分复用技术等,这种划分的依据是相邻峰值波长间隔的不同。

同步数字体系指的是有效融合复接、线路传输以及交换功能等,并且信息的传输由统一网管系统来进行操作。SDH技术可以对数位信号划分等级,依据的是速度的不同,然后将复用方法和映射方法应用进来,以此来用高等级的SDH信号转换那些低等级的SDH信号,这样就可以同步进行网络的传输,对局部网络和核心网之间的接入瓶颈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促使网络带宽的利用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4、结语

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在电力工程中应用光纤通信技术,可以对电力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运行进行有效协调,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光纤传输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电力系统的特点来进行,结合业务类型,来对光缆类型和组网技术方案等进行有效选择,促使光纤通信技术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雷艳.浅谈电力系统光纤通信工程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27):123-125.

篇4

目前,DSP应用系统的研发一般都需要昂贵的专扇开发系统,而且大多是功能与用途特殊的产品且批量小,其成本主要花在长时间研发上。对于民品,时间就是市场占有率和金钱;对于军品,时间就是战斗力和生命。分层结构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都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通用性,极大地降低了这一类产品的研发难度与研发周期。

1 系统组成

1.1 设计思路

一个工业测控仪表产品首先需要友好的人机界面、实时的数据采集与控制及准实时的高速数字信号处理。DSP专用芯片虽然具有强大的数字信号处理功能,但若用于人机界面设计将事倍功半,若用于强实时控制则极易被一个简单任务耗尽资源。因此,系统的最佳设计方案是:采用体积小、结构紧凑可靠的PCI04工控机实现人机界面,以高速DSP芯片进行准实时数字信号处理,而强实时信号处理任务由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和专用芯片(ASIC)完成。

    1.2 分层式的系统结构

根据以上思路,系统宜采用分层式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自定义系统总线(类似于GPIB总线)及接口模块实现主机(层次一)对多个信号处理模块(层次二、三)的监控,基于16位ISA并行接口的设计细节参见参考文献[2]。对于监控主机,在通过了调试阶段后,可以用单片机替代之以进一步减小体积重量,降低成本。在信号处理器模块中,DSP芯片及其RAM与EPROM组成的最小系统构成第二层次,其硬件/软件都具有通用性。真正与具体产品特定功能有关的是第三层次,它是由CPLD、ASIC芯片或级联工作的从处理器构成的应用硬件模块。随着软件无线电技术与器件的发展,非通用性功能越来越趋向.于用软件实现,而应用硬件模块则主要是高速CPLD、偏速模/数转换器及数/模转换器。因此第三层次也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1.3 系统的特点

系统结构分层次后变得比较灵活,便于扩展。对于多通道并行数据处理,如材料分选,可采用多个信号处理器并联结构;对于单通道高速数据处理,如雷达脉冲信号分选,可采用多个处理器级联结构。 分层结构系统的功能强大。第三层次可以处理纳秒级事件,如高速脉冲信号的瞬态参数测量;第二层次可以处理微秒、毫秒级事件,如数字滤波及高精度参数估计算法的实现;第一层次可以处理非实时但较复杂,的事件,如实现图形用户界面、存盘打印、数据库管理以及网络功能等。

第一、二层次在硬件上有完全的通用性,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基本输入输出软件(DSP-BIOS)及其对应的主机接口软件也基本上具有完全的通用性,可编程器件的充分利用还可使第三层次在硬件上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因此,采用这种结构开发后续产品时,研发工作将越来越容易而且迅捷。

2 硬件/软件协同设计过程

将上述具有通用性与分层结构的高速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应用于具体产品设计时,首先要对硬件/软件功能进行合理的划分,这实际上是一个硬件/软件协同设计的过程,如图2所示。

第一步,确定应用系统具体功能及性能指标要求。

第二步,应用独立于任何硬件/软件的功能性规格方法对系统进行描述,如有限态自动机(FSM)、统一化的规格语言(CSP、HDLs、C、…)或其它基于图形的表示工具。其作用是对硬件/软件统一表示,便于进行功能的划分和综合。

第三步,从系统功能要求和限制条件出发,依据一定的算法,进行硬件/软件的功能划分。

第四步,对划分结果作出评估。一种是性能评估(A),另一种是对硬件/软件综合后的系统依据指令级评价参数作出评估(B)。如果评估结果不满足要求,需重复第三步,重新划分硬件/软件的功能,直至获得一个最佳的硬件/软件实现为止。

一个大的科研项目都需要多所做人分工协作,以上所述实际上也是总体上为硬件组与软件组所做的任务分配。在进行硬件系统基本功能调试的同时,软件组可以编写人机界面程序、数据库操作程序、模拟数据与处理的脱机版程序。由于用规格语言对实际硬件/软件功能描述存在失真情况,设计阶段的硬件/软件功能划分也难免有不合理之处,但这可在联机调试中得以修正。

3 关键技术

本文用TI公司的高速处理器芯片TMS320VC33实现通用数字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

3.1 DSP-BIOS设计

DSP-BIOS软件是实现数字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通用性的关键所在。TMS320VC33在微处理器(μP)模式下,复位后即运行DSP-BIOS软件;如在微计算机(MP)模式下,复位后运行其内部固化的Boot-Loader程序,然后从外部低速RAM或串口读取DSP-BIOS软件并调入片内高速CACHE进行全速运行。

一个通用DSP-BIOS软件应具有以下功能:

· DSP的初始化;

· 最小系统硬件的自检;

· 与上位机的通信;

    · 接收上位机命令及命令处理;

· 从上位机下载应用程序并执行;

· DSP特殊寄存器的设置,如外总线等待周期数;

· DSP片上功能块(定时器、中断)的控制;

.I/O口的读写(单地址);

· 存储器的读写(成片地址)。

3.2 系统调试过程

系统的调试一般包括两个过程:基本功能调试与正式应用功能调试。

基本功能调试的目的是排除硬件系统。设计与制作中存在的错误,并测试评估每一个子系统(模块或芯片)的功能与性能。调试步骤如下:

· 按设计编程并烧写DSP主板上的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确认CPLD器件已正常工作。

· 调试确认DSP芯片。H1和H3信号是所有片内功能块时序的同步时钟,是测量关键点。

· 把DSP-BIOS软件烧写入Flash-ROM,调试确认DSP的Boot-Load过程。若BIOS程序未正常运行,可按流程图3来调试。

    · DSP与PC机接口的调试。在图1所示的分层系统结构中,同处层次二的多个信号处理模块是多块DSP板。各DSP板上都有拨码开关设置的"ID"标识,主机发送的每个命令中都带有板选码,只有"ID"标识与板选码相符的DSP才会响应该命令。因此,只需确认PC机能对一个DSP进行正常复位与其它控制即可。通信调试的关键是检查各标志信号。

.DSP外设的调试。包括DSP板上的主内存,应用板(第三层次)上的RAM、I/O口及ASIC器件的控制接口等。

正式应用功能调试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应用软件与应用板上硬件系统中存在的错误,并测试评估整个系统的功能与性能。调试步骤如下:

· 把调试用软件提取为与硬件系统有关的一类子程序库,加入到包括界面与数据库操作的主程序中,形成联机运行的正式应用软件。

· 整个系统的功能与性能测试。当无法达到设计要求时,分析问题之所在,尽快修改应用软件或硬件,甚至重新设计制作硬件系统。

· 精简优化,去掉调试阶段的冗余设计部分。但在用户使用过程中仍有可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始终保持一定的资源余留是有必要的。

4 应用实例

用TMS320VC33来实现通用分层结构数字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它已经被成功应用于多项军用/民用产品。

4.1 电台自动测试仪--单DSP系统

通信电台在出厂前以及维护维修时,都要测试其性能指标,包括频率响应、失真度、信噪比等。应此需求研制的电台自动测试仪系统结构如图4所示。该测试仪硬件系统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数字化高速信号采集电路、数字信号处理器、多波段多制式的信号产生电路及上位机。信号采集电路中应用了高速数字下变频器HSP50214,信号产生器应用了数字上变频器AD9856,DSP在零中频信号上进行处理,大大降低了对处理速度与容量的要求。因而单个DSP足以胜任对单个窄带零中频信号的多制式软件调制与解调、滤波及参数估计等数字运算。

4.2 基于DSP的材料分选系统--多DSP并联工作

为了适应市场需要,对材料(如粮食、矿物等)进行质量检测与分选有着重要意义。分选是利用不同质量材料的重量、颜色、尺寸等物理特性不同的原理进行的。根据该原理,本实验室开发研制了基于多DSP的材料分选控制系统。国内早期的分选系统智能部件都采用MCS-51系列的单片机,其控制功能基本可以满足需要,但是它的计算精度和工作速度却远远不够,因此系统的分选精度等指标很难做高。本文所研制的新型分选系统采用高速浮点运算DSP芯片TMS320VC33完成多通道信号采集和分选的控制,使得分选精度和工作速度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每个DSP可以胜任80路5kHz带宽的传感器信号的分析处理,每台工控机最多可管理16个DSP模块的并行工作,因而总的分选速度是非常快的。分选系统组成框图如图5所示。

4.3 雷达对抗侦察信号处理机--多DSP级联工作

篇5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不同剂量;冠心病心力衰竭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8.113

近年来, 我国人口老龄化占据总人口的50%左右, 冠心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不断增加, 而冠心病极为容易引发的并发症为心力衰竭, 一旦患者并发心力衰竭这类疾病死亡率极高, 必须予以高度重视[1, 2]。人体的总胆固醇以及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升高是导致患者患上冠心病的主要原因。根据相关研究报道表明, 他汀类药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人体胆固醇的含量, 抑制血栓的形成, 有较好的抗氧化效果, 从而提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减少患者的死亡率[3]。就目前而言, 临床中较常采用他汀类药物来帮助患者降低体内血脂含量。为此, 本院对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进行深入探究, 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研究结果, 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7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 进行抽签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中男20例, 女15例, 年龄47~68岁, 平均年龄(57.54±2.88)岁;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得出, Ⅱ级患者27例, Ⅲ级患者8例。观察组中男21例, 女14例, 年龄48~70岁, 平均年龄(58.67± 3.21)岁;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得出, Ⅱ级患者25例, Ⅲ级患者10例。两组患者年龄以及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服用瑞舒伐他汀(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13246)作为固定治疗药物, 对照组给药剂量为10 mg/d, 观察组给药剂量为20 mg/d, 1次/d, 饭前服用。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1个月, 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面色苍白、心率加快、呼吸不规则)。疗效判定标准:如果患者的心脏功能恢复正常或者>2级为显效;如果患者的心脏功能改善恢复至1级为有效;如果患者的心脏功能与治疗前相同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显效患者12例(34.29%);有效患者13例(37.14%);无效患者10例(28.57%), 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显效患者19例(54.29%);有效患者14例(40.00%);无效患者2例(5.71%), 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1, P

2. 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1.4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3 讨论

冠心病后期极易引发心力衰竭, 而心力衰竭在临床中是导致冠心病的中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4]。心力衰竭属于所有类型心脏病的最后阶段, 而心室重构属于该疾病的主要特点, 心室重构主要包含神经内分泌系统被激活, 其血管相关功能与常人不同以及炎症因子等。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人体炎症的代表性物质, 该物质是在人体内的促炎细胞因子, 患者血浆内的促炎细胞因子的含量与其体内炎症的轻重程度属于正相关的联系, 促炎细胞因子的含量会随着患者体内炎症的加重而增多或者随着炎症的减轻而减少。相关医学研究表明, 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可以导致患者的心肌细胞死亡, 从而削弱心肌的收缩功能, 让炎症细胞向受到破坏的心脏集中, 最终使得患者体内的血流动力不能够满足人体的需求。在临床中常应用他汀类药物对心力衰竭进行治疗, 常用的他汀药物有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以及辛伐他汀等, 目前对于瑞舒伐他汀的医学研究较少。本院经过本次深入的研究了解到, 瑞舒伐他汀不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的血脂, 而且还能够抑制人体的炎症以及稳定患者体内斑块[5, 6]。瑞舒伐他汀属于具有竞争性以及选择性的还原酶抑制剂, 该药物被人体肝脏吸收的几率相对较高, 可通过人体肝脏来降低其胆固醇的含量, 此外还具有抑制炎症的良好效果。就目前而言, 服用瑞舒伐他汀而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极少。由此可知, 瑞舒伐他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 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通过本院本次深入的研究可知,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给药剂量在正常范围内, 剂量较高的瑞舒伐他汀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借鉴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新建, 林芳, 林江.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 中国农村卫生, 2016, 4(82):50.

[2] 郑进民, 卫任龙, 李新.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中国医刊, 2015, 50(10):77-79.

[3] 柳万千, 殷锡虎, 冷文文.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对比. 当代医学, 2015, 21(32):124.

[4] 陆志峰.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对比分析.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34(4):509-510.

[5] 董志华, 张炜.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对比观察. 山东医药, 2015, 55(31):80-81.

篇6

关键词:delphi+access数据库;客户信息;管理系统

Abstract: In today's information age, computer to participate in the ordinary course of business management enterprise modernization to become imperative.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ustom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s adapted to such a reques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a customer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suitabl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model-based stand-alone structure.Key words: Delphi access database; custom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该系统采用delphi+access数据库(B/S结构)设计开发。在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的设计方案、功能模块、接口设计、数据库系统设计和安全设计等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客户信息管理系统;DELPHI;数据库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2-

客户信息管理是商务运作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其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商务、服务流程的顺畅。因此,完善的功能模块、充足的信息资源、便捷的功能操作是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应提供的重要性能。目前,人们往往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结合EXCEL电子表格等工具进行客户信息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很多弊端,如:文件安全性差、信息保密性差、工作效率低、电子表格容量有限,多表关联性差 , 不易于查询统计、更新和维护等。如果客户购货、服务,商业交往信息的管理等全过程完全靠人工进行跟踪管理,不仅工作量大,而且难度也非常大,这种人工管理方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竞争力日趋激烈,企业必须建立在现代化信息管理基础系统上,利用世界先进的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处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化共享,提高信息系统处理的能力和速度,及时并准确地提供了企业里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资源。正是利用这一个思想将客户信息管理纳入计算机信息管理,并设计为多个用户,放入计算机里运行,实现信息共享并将客户签订、履行、变更到终止等全过程的跟踪管理。

本系统采用DELPHI编写,利用DELPHI开发数据库程序,与其他的系统相比较,有很大的优势。在DELPHI的优势中,它在数据库方面的特点显得尤为明显: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到多层数据结构模式;高效率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新一代更先进的数据库引擎;最新的数据库分析提供大量的组件。

DELPHI对关系数据库提供全面的支持,DELPHI通过数据库访问控件与数据库进行数据交换,并提供丰富的数据控制控件用于显示数据库中各条记录的各个字段,接受用户对数据的各种更新,使用非常灵活和方便。

一、实行客户信息管理企业的特点

大家都知道,在当今世界计算机已经应用于各个领域,作为与世界交流广泛、信息密集、事务繁多的企业必须有效、科学的管理公司业务。

需要客户信息管理的企业的业务特点是:

1.企业的业务涉及面广。一方面是客户多,遍及诸多公司,这些客户既有其固定客户,也有仅是偶尔的业务往来;另一方面是业务多,这些业务涉及面广,对应客户群体复杂。

2.企业的付款、回访时间不确定。IT行业涉及软硬件等多方面的业务内容,不同类型的客户所涉及的付款与回访时间不同。

3.?企业人员的人动对业务的影响较大。每个人员都有自己的固定客户,人员的调动、离开往往会将客户的有关资料带走,给公司带来一定的损失。

二、 计算机管理客户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的发展,企业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产品亦趋向于多样化、大量化,客户也相应增加,单靠人工来处理、计算这些客户已显得力不从心。

企业信息处理的电子化,使企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企业人员工作分工专业化,所有成员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的交换,克服了传统方式的缺点,使企业走向规模经营,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利用计算机来管理客户是当前形势所必需的。

1.操作上简便。节约工作人员的制单时间,在办公自动化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

2.较完备的统计功能。授权人员可随时统计企业和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工作情况、客户回馈等数据信息。

3.有较好的容错和检查功能。对于业务员数据输入和修改时所出现的错误能够予以提示。

三、编程环境的选择

下面让我们来把一个软件开发工具效率的主要因素仔细的进行分析,看D e l p h i 在这几方面的:

1、可视化开发环境的功能

可视化开发环境通常分为这几个组成部分:调试器、编辑器、窗体设计器。每当你在窗体设计器中工作时,D e l p h i便在后台自动为你正在窗体中操纵的控件生成有效的代码。D e l p h i调试器具备了许多先进的功能,比如:过程关联、D L L 和包调试、远程调试、自动本地监控以及C P U 窗口等。D e l p h i 是建立在框架结构基础之上的。这样,对基类所做的改变都将会传递给所有的派生类。这里面涉及了一项关键技术就是VFI(visual form inheritance),即可视化窗体继承。

2、编译器的编译速度和已编译代码的效率

快速的编译器可以使你更加方便快捷地进行软件研发,经常地修改源代码、保存后重新编译、软件测试、再修改源代码、再代码编译、再测试程序……形成一个良好的开发循环与开发环境。如果编译速度很慢,我们就不得不分模块分功能分事件地修改代码,每次编译前必须同时对多处功能进行修改,以适应一个低效率的开发循环过程。提高运行效率、节约运行时间、使编译的代码更为短小,这种子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D e l p h i 是在P a s c a l 编译器的基础之上建立的。事实上,它可能是针对Windows的相对快捷的高级语言本地代码编译器。

3、开发语言的功能及其复杂性

Delphi很好地把握了复杂性和功能性。Delphi限制其可用功能,以加使用者的逻辑设计。例如,Delphi实现了一个执行多重接口功能的类。还有一些强大的功能,诸如异常处理、运行期类型信息( RT T I )和生存期内存自管理字符串。

4、数据库结构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Delphi保留了所有工具中最灵活的数据库结构。不论是基于本地、还是基于客户端/服务器端和O D B C 数据库平台的应用程序来说,B D E 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当然,也可以避开使用B D E 以支持新的本地A D O 组件。如果你没有装A D O ,也可以自己创建数据访问类或者购买第三方数据访问插件。另外,M I D A S 使应用程序对数据源的多层访问更加易于实现与操控。

5、 框架对设计使用模式扩充

这是一项经常被其他软件设计工具忽略了的重要功能。D e l p h i中V C L 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在设计创建组件、操纵组件、使用对象技术继承其他组件的行为,这些能力都是决定D e l p h i的关键因素。

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对每个功能模块都进行了分析,对客户的每种相关的信息都进行了分类的保存、修改与删除,并实现了灵活的多条件查询方式,为操作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维.Delphi 7高效数据库程序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04-04

[2] (美)Steve Teixeira,Xavier Pacheco .DELPHI 6 开发人员指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01-01

[3] 刘艺.DELPHI面向对象编程思想.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09-01

[4] 陈锐.DELPHI分布式多层应用程序开发.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03-01

[5] Clay Shannon .DELPHI程序调试参考手册.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3-09-01

篇7

【Abstract】Through the powerful function of mine electric parameter automatic measurement, the management method is extended. It has achieved good economic benefits and application results in the aspect of power saving, equipm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equipment power supply safety and so on, and summed up a wealth of management experience.

【P键词】计量系统;功能;节电管理

【Keywords】 metering system;function;power saving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KJ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3-0015-02

1 背景

随着煤矿生产地区的不断延伸,矿井电力等能耗逐渐增加,用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传统的人工处理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管理需要,对煤矿系统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煤矿计量各种能耗和电力信息多以纸质记录为主,用电信息管理依据只能以纸质记录为基础而且,数据单一,对数据无法系统处理。由于企业管理的精细化要求,数据的数量和规模日益扩大,逐渐显露出难以复制、存档、查找、综合各种相关报表材料等问题,例如,纸张不易保存,易受潮、污染、发霉,字迹不清晰,搜索数据时需要翻阅大量记录文档,不仅时间长,而且效率低,复制成本高,数据不易综合利用,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对这些纸质材料进行加工整理,而且经常出错,而现有的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些状况。

2 矿用电参数自动计量系统的工作原理

2.1 矿用隔爆型多路电参数计量显示箱

计量显示箱作为各变电所的数据采集设备,主要由嵌入式工控机、多路电参数采集模块(电度计量模块)、高精度电流传感器(安装于被测设备内部)、工业级开关电源等组成。系统自带的“KBDX-2模块检测软件”作为运行平台,操作简便。

计量显示箱担负着电量数据采集,就地集中显示的重要任务,数据信号最终通过以太网接口输出,与上位机联网可实现远程抄表。

2.2 高精度电参数采集模块

KBDX-2模块是专门针对煤矿供电设备特点开发的一款智能型三相电参数综合采集模块,结合当今先进的智能电测计量技术,根据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特点,进行了多项结构、功能改进及优化:专门针对煤矿1140(660)V供电网络设计,其输入三相电压可直接挂接在三相动力线路上(无须任何PT或电压等级变换),且1140V或660V两种电压等级自动适应(不需任何设置或切换)、三相电流(0~1000A)。如图1 KBDX-2三相电参数采集模块安装示意图所示。

过载能力:1.4倍量程输入可正确测量;瞬间(

3 数字化用电管理可行性分析

3.1 系统结构

辛安矿井下有一个单独的环网,具有高带宽,高可靠性的特点,本系统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矿井工业环网,把煤矿各变电所三相电流、三相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有功电度等电参数采集到数据服务器中,并实现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并统一存储到历史数据库中。

电参数自动计量系统以矿井工业环网为基础传递信息,提高了矿井环网的利用,使环网更加集成化,多元化,矿内网任何一台客户端只要安装工业组态软件ForceControl 6.1(力控),就能观测到系统用电设备的用电情况,为管理者提供用电、节电管理的理论依据。为保证系统的安全性,ForceControl 6.1(力控)还为不同管理者提供不同的管理权限。

3.2 普通权限

普通权限中的电度查看功能,为一般用户提供了能够随时查询具体的用电单元各项电能参数,界面主要显示为每个设备的用电量、设备编号、设备名称、采集器状态等信息。直接点击每个“电表模块”图标即可查看该供电表模块内部详细电参数信息。

通过图2可见该界面主要实现对相应设备电量数据查询,在画面右侧“时间选择”栏内选择需要查询的起-止时间段,点击“查询”按钮即可查看该时段内电表读数及电量结算数据,“用电量”=截止时间读数-起始时间读数。管理者可以通过该功能考核现场人员对相关节电管理规定执行情况。该功能还能有效的查询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从而能够得出设备的利用率,已帮助管理者及时发现功率因数较低的用电设备,采取措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4 节电管理实践

矿用电参数自动计量系统投入运行后,有效解决了电量考核的问题,电能考核组每月月底将各泵房水泵运转记录收集到一起,对照系统中“电度查看功能”对井下各泵房水泵各个时段的运行情况进行核对,进行峰谷对比,分析泵房司机是否按规定执行泵房开停泵制度,分析报告,及整改措施反馈至科务会,由科务会安排措施落实,电能考核组再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进行闭合管理,如图3所示。

该系统能实时对井下泵房用电情况进行计量,显示峰谷比例情况,有利于该矿对泵房负荷使用情况及时进行掌握,运用科学的手段查找和堵塞漏洞,达到节省电能的目的。

篇8

【关键词】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实践应用;效果;方式

一、前言

物联网本身具有着较为明显的移动性和广泛性,随着当前WiFi的持续覆盖率不断上升,4G网络的不断普及,为现代通信技术取得了极强的发展成果。移动通信技术对于当前物联网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能够为不断推动物联网的持续健康发展,创建良好的前提环境。

二、物联网的基本情况

针对于物联网,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内涵理解,对于我国来说,如果从字面上面理解的话,主要是指物品之间的关物联网联性。然而,针对物联网的深层含义进行解析的话,就能够发现,其主要是指,在感知手段的作用下,针对实物物体的信息进行收集和感知,在此基础上,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促进物体和物体之间实现良好的联系,从而实现物体信息远距离的传输,进而针对实物系统进行全面有效的自我智能化管理、监控的网络。物联网在当前社会中的应用水平较高,能够积极开展相应的信息处理工作,针对不同实物之间的信息进行关联性处理,其构成部分较为集中,主要是信息传输网络部分、信息感知和控制部分以及信息应用方面。物联网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广泛性的连接各个对象,能够促进实物和实物、实物和人之间的信息连接。同时,物联网的使用,对于信息的安全性要求在不断提升,信息传输以及共享,是物联网运行过程中的重大优势,相应的需要有良好的信息保障机制作为支撑。

三、移动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有效应用

3.1移动通信技术的相关情况

移动通信技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取得了良好的进步成果,现阶段发挥作用的主要是4G移动通信技术,该项技术将3G和WLAN方面的技术进行有效集合,能积极传输高质量的视频图像,上传和下载的速度都是十分之快,同时还能够提供出大量数据、语音以及视频方面的服务,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形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4G移动通信技术,具有着更快的通信速度,通信方式也更加灵活,同时智能性更高、兼容性更平滑[1]。

3.2移动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有效应用

在物联网的发展过程中,积极使用移动通信技术,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能够在物联网中发挥作用的移动通信技术形式较多,主要是集中在了通信传输网络、移动通信中断以及移动通信网络管理平台方面。第一,移动通信终端,是物联网信息接入中的重要终端设备,能够跟随着网络信息节点的移动而发生移动,这期间的信息节点以及网络通信并不会受到地点和时间方面的限制,能够发挥更加直接有效的作用。第二,移动通信网络信息管理平台,能够针对网络设备、系统运行以及具体的用户业务等方面情况进行良好的、有效的维护和管理,这样能够提升网络系统本身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更加增强物联网系统的运行效果[2]。

3.3移动通信技术在物联网应用中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将移动通信技术积极应用在物联网之中,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和优势,促进物联网运行过程中的信息传输顺利进行,增强信息共享效果,便于物流行业的良好发展。现阶段,移动通信技术的覆盖效果,受到空间和时间限制方面越来越小,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联网传输功能的效果也逐渐明显[3]。通过物联网能让人们更加全面、智能化的了解到实物世界的相关内容。在未来的发展时,想要积极提升移动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效果,就需要积极开展融合贯通工作,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和应用特点。移动运营商需要不断秉持着良好的创新精神,积极研究和开发移动通信技术,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积极建立起相应的感知网络解决方案和信息管理平台,为客户积极开展相应的信息管理和处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在物联网的发展过程中,将移动通信技术作为基础性的技术手段,将能够更好的激发物联网的发展前景,更好的适应时展的变化情况[4]。

结束语:

移动通信技术,有效结合了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在当前社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将其积极应用在物联网的运行和发展过程中,将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移动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有效应用,适应了当前社会的发展态势,是信息创新技术的有效体现,能够更好的促进实物信息共享,满足人们对于物联网的相关需求。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将移动通信技术积极应用在物联网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保持着良好的创新力,不断发挥移动通信技术的优势,才能够起到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华,楼惠群.移动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探讨[J].数字通信,2011,38(1):38-40.

[2]周皓.移动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0):102-103.

[3]徐劼.物联网中关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6,18(10):53-53.

篇9

【关键词】智能电网 电力信息通信技术 应用

随着互联网的向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渗透,传统的通讯设施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关注范围。无线通信、光纤通讯正在快速替代就有的有线通讯,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领域体现出越碓街匾的作用,。对智能电网发展与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学习理解,并且了解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情况,能够为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智能电网与电力信息通信技术介绍

1.1 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就是将当今智能化技术与信息技术与电力技术深度结合的产物,电力系统发挥作用也就是发电、输电、配电过程中,会有大量的信息与数据产生。对这些信息与数据收集、分析处理,就是智能电网“智能”的体现。智能电网系统就是一个涵盖所以与电力有关信息的数据库与管理系统,数据可以告诉我们一切信息,这些信息就是日后进行科学有效管理的关键借鉴。

1.2 电力信息通信技术

要保证智能电网系统可以正确的收集、分析、处理系统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一切信息,就必须需要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就是将信息传递给智能电网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想要保证整个系统运作正常,就必须需要电力通信信息技术的保障。

2 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通信与光纤通信已经成为了各种信息通信技术的主要工具,电力通信技术也不例外,同轴电缆已经要退出使用,走入历史。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促进电力系统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连接,加速很多问题的解决,提升沟通效率,减少信息延迟。目前我国的发电结构以火力发电为主,同时核能、潮汐能等新型清洁发电方式发展极快,加之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高效的电力信息通信技术能够有效保证人民与企业的用电需求。虽然我国电力通信技术发展很快,但是不可否认仍然有很多不足等待相关人员克服。

3 智能电网时代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

3.1 智能电网时代对电力信息通信技术提出了新要求

电力信息平台多样化。电力信息平台多样化主要是依靠将智能化技术与电力信息通信平台相结合,根据使用环境与使用目的不同,开发出不同的应用,满足企业和用户的需求。因为需求多样化,不用人员、企业之间的需求还有可能出现雷同以及不同,因此要进行统筹电力信息平台的建设。同时,平台开发不仅满足当下的现实需求,同时也要满足未来的可扩展性以及可维护性,满足不同时代的不同需求。

保密性。智能电网时代,信息爆炸情况十分明显,信息保护难度十分巨大。因此电力通信系统必须要做到有强大的信息保护能力。因为信息的丰富与高价值,电力通信系统一直是不法分子的重点关注对象,应当对电力通信系统的保密性与安全性加大投入力度。

3.2 智能电网时代对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具体应用

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时代最重要的应用方向主要由以下几个:

新能源应用。新能源在智能电网时展极其迅速,很多企业都在研究新能源应用,不要尝试将新能源用于电力通信系统中,目前主要分为可再生能源应用与不可再生能源应用这两个方面。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以及化石能源的枯竭,可以想见新能源还将会取得更大的发展,因此新能源在电力信息系统的应用范畴还将更加扩大和深入。

变电。智能变电站,是当今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之一。发电厂运输得来的大电流进入变电站,需要对设备安全、传输效率进行监控,同时也要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应用电力信息通信挖掘技术,可以正确指导各个变电站的工作改进,提升送电效率。同时也可以根据数据以及设备情况,发展自动化、少人化或者无人化的变电站设备,减少人力资源投入,减少成本。

配电。配电网络是用户可以使用正常使用电力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智能电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在配电网络的使用,可以帮助整个智能电力网络智能化、高效化、计算机网络化的发展,从而促使整个智能电力网络一直处在高效、高质量运行的状态。不仅如此,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在配电网络的使用,还能够快速发现电力系统的故障以及对潜在威胁进行预警提示,做到快速维修以及防范于未然,提升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输电。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形复杂环境多变但是用电量需求却是与日俱增。大距离、超高压输电在我国是常态,如何减少输电损失,提高点能利用率,是我国电力行业以及学界共同关注的重点。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大范围应用的同时,还应当注重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在输电过程的应用。对输电过程全程监督、监控,分析哪些地方出现了浪费,出现了问题,同时要及时解决。

用电。经过智能电网的传到,电能从发电厂进入了用户使用过程。在这个阶段,会产生丰富的信息,此时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重要性就得以凸显。对用户信息进行有效而且高保密性的收集、处理、分析,以此可以得到改善电网工作效率的具体方案,提升效率。

4 总结

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时代会有着更加广阔的应用,我国应当加快发展电力信息通信技术,为智能电网的发展开拓更广阔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耿卫婷.智能电网时代电力信息通信(ICT)网络的建设与运营[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

[2]苏斌.智能电网时代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3]卢彦飞.试论智能电网时代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和研究[J].电子世界,2017(01):118-119.

[4]杜德道.电力信息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研究[J].今日科苑,2015(11):49-50.

篇10

【关键词】5G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最近几年,科技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日新月异,整个社会各个领域都在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移动通信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现如今,移动通信已经与人们的生活不断的融合,社会各个方面的移动通信需求都得到了相应的满足。5G移动通信技术将成为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也将进一步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进步。

1.5G通信技术的主要优势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也就是我们说的5G移动通信,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延伸,有效的提升了移动通信的覆盖面,其安全性也更强了,有效的解决了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中的一些技术性的问题,更好的满足了社会的需求,是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突破。5G移动通信技术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用户的体验感更好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实现了多天线的移动传输技术的提供

与第四代移動通信技术相比较,5G移动通信技术更为有效的进行了有源天线阵列的布置,多天线的传输方式传输信号更强,实时性更好。有源天线技术主要就是依靠毫米波,将此技术应用到5G移动通信当中,使得频谱资源的实效性得到了切实的增强。

1.2通信的智能化水平提升

第五代移动通信与第四代相比较,前者包含的基站功能更加的全面,综合了大数据资源和云计算的功能,这也是大数据得到及时前面处理的最主要的原因,数据的及时处理就增强了移动通信的实效性。基站的数量形态是非常多的,而且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每一种连接方式都有其独特性,差异性比较明显,对于不同频段的通讯业务形式都能很好的适应。

1.3全双工同时同频技术得以构建

同时同频技术原本就属于5G移动通信技术范畴当中的,这一类型的通信技术的物理信道主要有两个,其方向是完全不同的,这就使得信号的全方位发射处理得到了较好的实现。在这个前提之下,同时同频通讯手段对于信号干扰的处理能力是非常强的,基本能够杜绝,信号传输的精准度又是非常高的。由此可见,同时同频这种双工通信的方式对于频谱的优势能够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还具有非常强的防控性,有效的解决了发射机干扰的问题。该技术能够更好的利用频谱,综合性的优势比较明显,通讯的灵活性比较强,现在已经基本成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主要构成了。

2.5G移动通信的关键性技术

2.1密集网络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的出现有效的缓解了上一代移动通信在供需不足方面的问题。因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流量的提供上,提供的流量实现了几千倍的增长,而这种情况的出现需要先进的技术才能实现,技术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方面的技术需要科学的应用密集网络技术,只有具备了这项技术才能完整的呈现第五代移动通信的作用和优势。密集网络技术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在宏基站的外部进行天线的设置,而且对数量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其目的就是需要大幅度的拓展室外的空间;第二个方面就是结合具体情况将大量的密集网络在室外进行布置。开展这项工作的原因就是密集网络产生的信噪比增益更为客观,这也是密集网络能够将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的关键所在,既能够有效的促进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优势更好的发挥,也使技术的灵活性更强了,使得移动通信的覆盖面积更加的广泛了。

2.2信道建模技术

5G通信技术背景之下,一个重要的传输技术就是信道建模技术,此项技术能够全方位的完成无线技术的评定,精准度是非常高的。信道建模技术还能够评估无线网络所处的环境情况,借助于相关数据描述无线环境的具体特点,从而更好的确定信号的传播方式。产生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概念之后,信道建模技术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因为在4G移动通信的时代,该技术采用的是固定不变的发送端,只有接收端是在移动状态之下的,但是到了全新的时代,无论是发送端还是接收端,都必须是在移动的状态之下的,因此4G移动通信的单向移动性已经不能适应5G移动通信的需要了。与此同时,信道建模技术中的D2D信道空间的连续性是非常强的,然而上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中的信道建模支链的独立性比较突出,信号辐射范围互相没有交叉,不会影响彼此,这是不符合空间连续性的需要的,这就要求信道建模技术进一步进行升级,将双新移动性和空间连续性的问题解决,这也是未来发展中的重要研究内容。

2.3多天线技术

我国的社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生活的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也增加了社会对网络技术的新的需求,5G移动通信技术很主要的另一个研究内容就是大规模的多天线技术,5G移动通信技术是非常重要的现代传输技术,需要研究人员在技术研发的过程中更加重视相关的问题。大规模多天线传输技术对于数据传输的速度能够很好的提升,传输效率增加,通信频率资源的问题也能得到更好的解决,有助于5G移动通信技术节能目标的实现。

2.4同時、同频的全双工技术

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从5G移动通信的角度来看,可以理解为在同一个信道上,发送相同信号的时候,也接收信号,确保两个方向的信号都能完成相应的操作,而且不会产生干扰。这里主要靠的就是技术来解决通信双工节点上信号互相干扰的问题,屏蔽效果是比较好的,然后科学的使用信号机,最终高效的完成信号的发送和接收,而且能够保证信号的质量。同时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能够显著的提升频谱的效率,所以这样的技术比传统的技术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3.移动5G通信技术背景下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

3.15G移动网络的整体性能将进一步的提升

5G时代的到来,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整体性能的优化有了新的要求,不仅仅是资源的传输效率要提升,包括频谱的利用率也要提高,再这样的情况下,还要保证数据的传输质量。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在研究方面主要还是与社会移动数据的需求息息相关,到今年为止,移动网络的容量已经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明显的增长,所以,5G移动网络在性能方面还需要继续的优化,确保随之数据流量的进一步提升,移动网络依然能够保证正常的运作。另外,应用5G移动通信技术,占据主流的必将是大流量的业务,这就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提升资源在传输上的效率,尽可能降低用户使用过程中等待的时间,这样实际需求的满足就真正得到实现了。数据传输服务的高效率想要有所保障,需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还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这也是5G通信技术背景之下,传输技术需要进一步优化的关键。

3.2网络的能耗和运营成本相应的降低

5G移动通信技术在实现的过程中,一个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将能耗的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解决,解决的主要方式就是优化相关的系统和装置,主要就是基站、天线系统和收发的装置,这样能够使整体的能耗得到比较明显的降低。此外,在部署整个5G网络系统的时候,要对现有的移动网络通信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这样能够使建设成本和运营的成本。如果能够较好的对运营成本进行控制,从运营商的角度来说,流量的价格也能够相应的降低了,大流量的传输业务也就有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如此来说,5G网络规划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组网的技术研究也需要深入,这样才能使得第五代移动网络通信的运行更加的合理,从而对系统的能耗进行更好的管控,运行的成本才能得到显著的降低。最后就是要创新5G通信技术的设计理念,对用户的体验度要加强关注,不仅要有效的把控成本和能耗,还要丰富业务功能,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3.3进一步促进智能化的发展

5G通信技术背景下的传输技术的发展需要与智能化技术研究和应用相结合,举个例子来说,网络智能化的实现,要将云计算技术与之相结合,云计算的存储能力和计算的能力是非常强大的,将这些进行更好的利用,复杂的计算方法智能化之后,在5G移动通信网络当中进行应用,就能使数据的分析能力得到提升,数据的处理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改善。结合实际应用来讲,智能化移动通信网络的应用场景将会更加的广泛,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与之相结合,智能化技术深度与之进行融合,对于未来的业务发展有着非常大的促进。5G移动通信网络当中还有一项技术就是自组织网络技术,是一项非常关键性的技术,可以完成智能规划,也能进行算法的优化配置,提升网络的自组织能力,结合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接入的满足,新的网络节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进行增加。此项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网络采用人工进行部署的方式得到替代,这样也能有效的降低运营的成本。

3.4移动网络传输的业务将更加的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