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程培训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4: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音乐课程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音乐课程培训

篇1

关键词:校本培训;音乐教师;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129-01

校本培训是指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和需求。由学校发起和组织,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的一种教师在职培训形式。校本培训应追求创新。“‘大而统一’的培训模式单一、僵化、缺乏活力”,难以完成校本培训的任务。校本培训是提高音乐教师整体水平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但在开展校本培训工作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影响了校本培训的实效性。具体表现如下:(1)个别学校还未把校本培训工作放到应有位置。(2)音乐教师“充电”意识不强,校内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欠缺。

(3)学校规模相对较小,音乐学科教师数量较少,不利于相互交流、探讨。

针对以上现状,校本培训应采取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名师“请进来”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的经典课例、常州市名师大课堂专题讲座,让老师们亲眼目睹大师们的风采,揣摩大师们的课堂教学艺术,向大师学习。提升音乐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能力。

也可观看名师的课堂实录,既可让音乐教师亲身感受名师的风采,又能解决学校资短缺的问题。

二、骨干引领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音乐教师素质,打造一个高水平的教师群体,就必须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开展系列的主题教研,让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先进模范充分发挥作用,帮助教师更加深入系统地研究问题。

三、音乐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对教师开展校本培训进行研究,扬长避短,探索一些适用的组织管理方式、培训模式、反馈交流方式以及评价手段,以期望促进校本培训的健康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利用网上交流可以促进教师间的交互反思。

四、在反思中提升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音乐教师要善于反思自己,学校也要引导教师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总结,梳理教育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积累教学经验,使之不断升华,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在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自己的教学效果,以审视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学过程。并通过举办教育教学反思交流会、教学反思论坛,展示教学反思后的教学效果,汇编教师反思案例等方式,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提升,逐渐将零散的教育之珠穿成精美的教育之链。

五、注意的问题:

1、充分发挥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 开展好校本培训必须加强领导,领导要重视校本培训。

2、合理安排校本培训工作量 在安排校本培训过程中,不能过重增加教师工作量。爱因斯坦说过:“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所以,学校要合理安排校本培训工作量,给教师个人以自由发展的空间,使他们更深刻独到的感悟、体会、理解和把握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3、推进新课程的改革,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而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专业素养与新课程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广大教师中、甚至音乐教师中还存在着音乐课是“副课”思想。培训的机会不是很多。教师进修机会少,兼课多;自身素质跟不上,多数教师专业不对口,导致在教学中只能勉强对付上节音乐课。

鉴于此,音乐教师,只有实行同伴互助,提高专业能力的培训模式,才是最行之有效的。在研究实施新课程方案中,加强对“师资培训”工作的研究,建立起新型的教师培训模式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篇2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 音乐课程 问题 教改措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031-02

音乐教育是培养和造就人格素养、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人文素养教育是实现师范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小学教育师范生培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乡村小学教师的来源主要是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对于小学教育师范生来说,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难免会涉及音乐课教学、音乐课外活动的组织和排练等工作,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得他们胜任这些工作,同时也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陶冶情操,成为高水平的小学音乐的师资。本文试以乡村小学教师为考察对象,针对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学习小学音乐课程新课标、选择合理的音乐课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课后训练的效率、熟悉小学音乐教材、加强学生岗前培训、制定考核标准等音乐教学改革对策。

一、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程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小学教育师范生往往只学过几节简单的音乐课后便上讲台兼任音乐教师,而实际上,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所要具备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他们并没有能够很好地掌握。传统的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音乐基础较差

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未来教师的摇篮,在越来越重视小学教育的今天,小学教师的音乐素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普通音乐师范院校都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音乐基础才能入学学习,而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却不同,该专业在招生时对学生的音乐基础的考核要求相对较低,有一些学校甚至不作要求。与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相比,小学教育专业很多学生甚至从来就没有上过音乐课,受过音乐教育或是学习过某种乐器的更是少之又少。而且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大部分都偏向流行音乐方面,对音乐课上教授的音乐理论知识缺乏兴趣。

由于学生的音乐基础有很大的差异,“集体课”的授课形式使得授课的时间、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进度和教学的效果都受到一定的限制,无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音乐技能水平不尽如人意。

(二)课程学时较少

由于专业需求,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较多,包括语文、数学、教学法、心理学等,还有许多通识课程,所以能安排音乐课程的课时非常少,有些是一个学年甚至是一个学期。由于课程学时严重不足,大多数高校的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教学都采用“集体课”的授课模式。大班的集体音乐课主要在30到40人,它的优势在于通过扩大教学对象的人数,大大减小教师的教学任务压力。然而,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集中在一起上课,无法因材施教,同时,由于学生学习进度不同,教师上课感到吃力,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比如大班的钢琴课教学,一堂课90分钟的时间,教师对40多名学生一一进行辅导,是不可能实现的,甚至有时候都不能保证对学生进行新课的示范,学生课后只能“瞎练”,不仅教学进度慢,教学质量也不能得到保证。

(三)教学内容不合理

原来的师范生音乐课程内容基本上是参照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标准。教学的内容包括乐理基础知识、音乐欣赏、音乐教学法等。学习的内容很多,有些内容比较深奥,学生很难理解。学生往往是什么都学,但又学得不深,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小学教育专业音乐培养目标不是学艺精湛的音乐人才,而是要提高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通过技术技能的训练,能对小学音乐教育的特性有深入了解并熟练掌握小学音乐教学的手段和方法。然而,大部分教师都是毕业于专业的音乐院校或是师范院校,有很高的音乐技能和很深的音乐专业情结,所以在教学中就会潜移默化地把传统的音乐技能教学理念搬到小学教育师范生的音乐培养上来,把师范生当成音乐专业学生来培养,忽视了小学教育师范生对音乐针对性的学习和对未来该职业特色的音乐需求。

二、音乐教学改革对策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师范生音乐课程教学效果不佳,很多乡村教师不能胜任音乐教学。因此,笔者认为,小学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改革对乡村小学教师培养尤为重要。根据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特点及乡村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教学对象和硬件环境的特点,可从以下方面采取音乐教学改革对策。

(一)学习小学音乐课程新课标

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了新的小学音乐课课程标准。新课标的实施,是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新课标的出台,使得教师创新教学有了更大的舞台,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开展指引了方向。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通过学习小学音乐课的新课标,可以更好地了解新时期小学音乐课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理念和内容标准等,为今后从事音乐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选择合理的音乐课教学内容

一直以来,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的随意性较大,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也没有专门的音乐教材,很多时候都是用专业音乐师范院校的教材来参考,以至于有时候也会把培养专业音乐师范生的那一套模式运用到小学教育专业来。其实,大多数人们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并不完全正确,认为音乐教育就是音乐技能训练,训练学生演唱歌曲难度有多高,器乐演奏能力有多强,会演奏多少种乐器,往往忽视了音乐的美育功能,忽视了音乐对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在新颁布的小学音乐课标中,音乐课程降低了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要求,强调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所以,小学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上要区别于专业音乐人才培养的要求,要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在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教学内容的制定与教材的选择上,更应该强调师范性、基础性、实用性、审美性、创造性与多样性,不仅仅是音乐技能的学习,音乐教学方法的学习也同样重要。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小学教育专业的音乐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是关键。传统的音乐教学以“教师教学生学”为主,学生的兴趣爱好容易被忽略,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厌烦。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必须把“教师教为主”转变为“学生学为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画家不一定会教画,音乐家也不一定就是好的音乐教师,“会”是一回事,“会教”又是一回事。教师要学会把讲台让给学生,鼓励学生多上台、多试讲、多讨论和多总结,讨论如何设计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环节、如何将音乐技能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不足,让学生做到与小学音乐教师岗位早接触、早了解、早熟悉。除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课外音乐活动的组织能力,比如合唱训练、合唱指挥、歌唱比赛和晚会演出的组织等。

(四)提高课后训练的效率

受专业课程开设的限制,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时设置得比较少,要在有限的课时里完成音乐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是很难做到的,那么,学生在课后的音乐技能训练就尤为重要。但由于学生本身的音乐技能水平较差,大班教学的人数众多,教师不能一一顾及,课后训练的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为学生制订了一系列课后训练计划和措施,并根据班级的学生情况进行分组训练,以“优生”带“差生”的方式来提高课后训练的效率。此外,还要合理运用先进的电子教学设备,对训练内容进行录像、录音,保证学生课后训练的质量。

(五)熟悉小学音乐教材

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将来要从事的音乐教学主要是小学音乐课,所以要求学生对近几年来小学音乐课使用的音乐教材要很熟悉。为此,在进行音乐技能训练时,可以参考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和教学要求,编写一些视唱训练的教材供学生练习,也可以进行儿童歌曲表演唱训练。这样,学生不仅能得到技能上的提升,也对小学音乐教材更加了解。除此之外,还要有一定的儿童歌曲量的积累,要多学、多听、多唱,丰富自己的曲库。还要对新出的儿童歌曲或是动画片的主题曲多留意、多学习,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曲库得到及时的更新。

(六)加强学生岗前培训

结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实际情况,加强学生的音乐技能培训,使学生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得到巩固。根据实习学校情况的考察,为学生创造情景教学或是试讲,同时,还加入一些音乐教具的制作等,为学生站上教师岗位提前做好准备。

(七)制定考核标准

音乐教学技能的考核,是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音乐课程教学掌握情况最直接的评价。应根据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的教学大纲,制定合理的音乐技能考核标准。这不仅能使学生对音乐课程学习更加重视,还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的掌握情况,并对音乐课教学与训练做出相应的调整。

此外,还要合理调整音乐课程的比例,使音乐课程的结构得到完善。当然,在培养模式上要具有灵活性,要根据学校与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调整与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陈丽娟.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师从教能力结构探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4]周晓露,刘霄.小教专业(本科)音乐教育的目标定位与实践途径[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

[5]孙作东.农村小学音乐教师质量状态调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篇3

【关键词】音乐;课程资源;学生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无论是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施,还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都应该充分发挥本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优势,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服务。那如何有效、因地制宜的开发和利用本地的音乐课程资源,是一个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

一、初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思路

初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最根本的思路是要充分调动音乐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积极性,建立合理有效的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突出校本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体思路是:

(一)确立音乐课程在学校发展中的核心学科地位

当前,绝大多数的学校具有升学的任务和压力,客观上促成了学校管理层和广大师生对升学考试不起直接作用的音乐等学科的轻视。音乐课作为“饭后甜点”而存在,成为可有可无、可上可停的自由学科,一有考试或学校其他活动,就会对其造成冲击和影响。这种音乐学科在初中学校教育中的从属地位,严重影响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要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到音乐学科对学生的发展不是以分数来衡量的,要充分认识音乐学科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改变音乐课的附庸地位,确立音乐课程的核心学科地位。

(二)建立有效的音乐教学设施和设备的管理机制

由于当前初中学校的上述的特殊性,从学校运行体制上调动不了广大音乐教师的积极性,从管理制度上致使大多数音乐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闲置或使用率极低。广大初中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学习现代课程论,掌握课程教学的基本观念,理解和把握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基本理念,彻底改变对音乐学科的错误认识观念。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音乐学科教学的作用,给予音乐学科以必要的重视。从管理体制上体现出对音乐教学和音乐教师的重视,改变对音乐教学和音乐教师的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完整的音乐教学设施和设备管理制度,使音乐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能够方便快捷正常顺利的使用各种教学设备,充分调动起音乐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加强师资培训,促成音乐教师成为积极主动的课程资源开发者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习惯于统一的课程实施计划,一套完全相同的教材,这是一种比较落后的课程现象。虽然随着音乐课程标准的出台实施这种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最直接被广大师生利用的课程资源是仍然是教材,而初中的音乐教材每学期只有薄薄的一本书,这种状况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容易造成“换汤不换药”的教学现象。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充分调动起广大一线音乐教师的积极性,促成音乐教师成为积极主动的课程资源开发者。

(四)促使学生成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主动参与者

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离不开广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促使学生成为主动参与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参与者,这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必要因素。首先,重视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积极的音乐教育的氛围;其次,建设各种适合于本校实际的学生音乐课外活动小组;第三,鼓励学生大胆开展音乐实践和创造。学生中蕴藏着大量的音乐课程资源因素,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开发利用。

二、初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一)学校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音乐课程资源中学校资源主要包括教师资源、环境资源和活动资源。教师资源是实施音乐课程的骨干力量;环境资源主要指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设施设备等;活动资源则是指学校组织、参与或开展的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如:文艺汇演、友情演出等。像我我们文昌中学是一所规范化学校,在音乐教学设施的配置方面很好,学校还拥有音乐排练室、多媒体教室等,有自己的校园网站、广播站,并且利用校园网站、广播站经常播放一些健康向上的音乐,对学生在起床、吃饭、午休、就寝的时间段,都精心设置了相应的音乐。这样使学校不仅仅是一个文化学习的场所,而且还是一个充满情趣、美化生活、享受生活的殿堂。

(二)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社区作为人类社会的一部分,它蕴含着丰富多样的资源。开发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在于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使音乐课程的教学富有特色。我们成立了校合唱团和器乐团,定期邀请专家来指导。

(三)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家长资源主要指一些具有艺术专长或一定艺术素养的家长及他们的亲友及他们所拥有的有关艺术的书籍、音像资料、可利用的艺术器材等。在全校家长中征集了一名“客座音乐老师”,这一方法得到了有效的实施,学生在这家长资源的有效利用下,欣赏到了当地耳熟能详的民歌、豫剧、农村红白喜事中常用的音乐、民俗音乐……这样联合家长参与的音乐课程,不但为学生带来学习上的新鲜感,巩固了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音乐能力,也使音乐学习的层面更广泛。

(四)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篇4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能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维丰富的文化内涵、个性鲜明的人文特点,超然洒脱的人文关怀,都是耐人寻味的。当前,绝大多数的学校具有升学的任务和压力,客观上促成了学校管理层和广大师生对升学考试不起直接作用的音乐等学科的轻视。因此,初中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要认识到音乐学科对学生的发展不是以分数来衡量的,认识到音乐学科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改变音乐课的从属地位,是学校音乐教育健康发展的首要保证。

1 建立有效的音乐教学设施和设备的管理机制

广大初中学校的音乐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学习现代课程论,掌握课程教学的基本观念,理解和把握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基本理念,彻底改变对音乐学科的错误认识观念。要以国家民族的发展大计,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音乐学科教学的作用,给予音乐学科以必要的重视。从管理体制上体现出对音乐教学和音乐教师的重视,改变对音乐教学和音乐教师的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完整的音乐教学设施和设备管理制度,使音乐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能够方便快捷正常顺利的使用各种教学设备,充分调动起音乐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2 加强师资培训,促成音乐教师成为积极主动的课堂资源的开发者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习惯于单一的教学模式,统一的课程实施计划,一套完全相同的教材,这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比较落后的课程现象。虽然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出台实施,这种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最直接被广大师生利用的课程资源是仍然是教材,而初中的音乐教材每学期只有薄薄的一本书,这种状况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容易造成“换汤不换药”的教学现象。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充分调动起广大一线音乐教师的积极性,促成音乐教师成为积极主动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是首要的关键。要促进音乐教师形成课程资源观念和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要使音乐教师充分理解什么是音乐课程和音乐课程资源,以及音乐课程资源对音乐课程建设的重要作用,才有可能在实践中开发利用音乐课程资源。因此,在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能过程中,要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培训工作,建设良好的教师队伍,形成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有利因素。

3 促使学生成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主动参与者

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离不开广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促使学生成为主动参与音乐课堂教学的参与者,这是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能的必要因素。

首先,重视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积极的音乐教育的氛围。校园文化是学校育人的重要内容,其独特的育人功能是其他知识技能学科无法替代的,是学校音乐课程的一种重要资源。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络、宣传栏等媒体中的音乐资源来拓宽学生的音乐知识视野,开展综合性的音乐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音乐教育氛围。如开展“点歌节目、晨歌、午唱、每周一歌”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分发挥利用学校的音乐教育的作用。

其次,鼓励学生大胆开展音乐实践和创造。学生中蕴藏着大量的音乐课程资源因素,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开发利用。在学校音乐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开展音乐的实践和创造,不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而且在课外活动和音乐活动小组中大胆鼓励学生实践和创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参与意识。例如,结合音乐进行身体动作或表演,随音乐击拍、踏脚、拍手、做各种即兴动作、做音乐表演与舞蹈动作等等。在进行教学时,我们采用肢体语言,通过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歌曲的内涵,从而避免了教学单纯依靠听觉、过多讲述,使教学死板乏味的现象。而学生只有理解了,才能够对音乐活动产生兴趣,进而感受它的美。

4 建立初中音乐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

4.1 要以学生的需求和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准则选取课程资源

音乐课程资源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选用什么样的音乐课堂教学资源,要依据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教材是实现每一堂课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它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具体理念和要求,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师生双边活动的重要依据。因此,音乐教师要首选利于解读和论释教材内容的音乐教学资源,锁定有利于突破和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的课程资源,并在选取的过程中不断与教学目标对接,做到有的放矢。

4.2 运用多种形式的课堂呈现方式

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进行艺术的整合,找出适合教师和学生需要的呈现方式。例如在演唱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所演唱的歌曲内容,精心设计所编排的动作,按音乐节奏协调地做动作。这种形式把感受音乐节奏同肢体动作表演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了以音乐旋律促进动作发展,以动作促进音乐领会力发展的目的。在动作的设计上,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以使演唱取得好的效果,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持久,既使学生系统的掌握了所学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综上所述,《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崭新的音乐教育理念, 随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力度的逐渐加大,我们把音乐教学改革的实践目标定在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能上,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能全身心投入,充分彰显音乐的艺术影响,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参考文献

[1](实验稿)教育部制订

[2] 侯爱欣

篇5

高中音乐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为巩固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改革的成果,进一步开拓音乐课程改革的领域,以音乐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教师遇到的困惑为研究对象,努力帮助基层音乐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一、重视高中音乐教研,提高我省教师《音乐鉴赏》之外的五个教学模块的教学能力。

高中音乐新课程的教学在经历数年之后,《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已经基本成熟,并已形成以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为特点的教学模式。但《音乐与戏剧》、《音乐与舞蹈》、《演奏》、《创作》、《歌唱》等五个模块开设极少。为提高高中教学模块的开课率,XX年我学科将把教研的重点转向了这五个模块的教学研究。

二、深入基层服务一线教师,促进教与学方式变革。

为巩固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改革的成果,进一步开拓音乐课程改革的领域,以音乐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教师遇到的困惑为研究对象,努力帮助基层音乐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XX年音乐学科将深入教学一线,开展送教上门、送培到门等活动,与教师们共同探讨、研究和解答新课程实施至今依然存在的疑惑,促进教与学方式变革,做到在实践中收获,校正中前行。

三、深入课题研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在新一轮音乐课改中,教师们比较困惑的是如何进行有效的唱歌课教学、如何使学生通过课堂乐器的学习、演奏,有效参与音乐活动等此类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针对老师们的困惑,计划由我学科牵头组织部分市进行此类课题研究,申报省级课题。

四、开展教研员培训活动,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的音乐教研员队伍。

教研员是音乐教师的专业引领人,为提高各级音乐教研员的教科研能力,使他们更好服务一线教师,XX年我学科计划开展教研员培训活动,计划培训到县、区及音乐专职音乐教研员。

五、建立省级音乐名师工作室,推动地方教研工作的开展。

计划在全省范围内建立5-10个音乐名师工作室,通过帮、带、扶等措施、通过公开课、论文撰写、网络教研等活动,培养、打造一批名师,推动地方教研工作的开展。

XX年行事历

3月组织部分市开展音乐学科课题选题研讨会

4月全省音乐教研员培训会

5月省音乐名师工作室挂牌仪式。

7月全省普通高中教学模块培训及研讨会

篇6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初中学校由于学制短,仅有三年。当前,绝大多数的学校具有升学的任务和压力,客观上促成了学校管理层和广大师生对升学考试不起直接作用的音乐等学科的轻视。音乐课作为“饭后甜点”而存在,成为可有可无、可上可停的自由学科,有考试或学校其他活动,就会对其造成冲击和影响。这种音乐学科在初中学校教育中的从属地位,严重影响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究其原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主观上是由于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观念上的片面认识;客观上也缺乏有效的运行、管理和监督机制。这种客观存在的现实,致使音乐课程资源形成严重浪费现象。因此,初中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要认识到音乐学科对学生的发展不是以分数来衡量的,要充分认识到音乐学科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改变音乐课的附庸地位,确立音乐课程的核心学科地位,是学校音乐教育健康发展的首要保证。

二.建立有效的音乐教学设施和设备的管理机制

由于当前初中学校的上述(一)的特殊性,从学校运行体制上调动不了广大音乐教师的积极性,从管理制度上致使大多数音乐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闲置或使用率极低。广大初中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学习现代课程论,掌握课程教学的基本观念,理解和把握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基本理念,彻底改变对音乐学科的错误认识观念。要以国家民族的发展大计,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音乐学科教学的作用,给予音乐学科以必要的重视。从管理体制上体现出对音乐教学和音乐教师的重视,改变对音乐教学和音乐教师的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完整的音乐教学设施和设备管理制度,使音乐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能够方便快捷正常顺利的使用各种教学设备,充分调动起音乐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加强师资培训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习惯于单一的教学模式,统一的课程实施计划,一套完全相同的教材,这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比较落后的课程现象。虽然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出台实施,这种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最直接被广大师生利用的课程资源是仍然是教材,而初中的音乐教材每学期只有薄薄的一本书,这种状况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容易造成“换汤不换药”的教学现象。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充分调动起广大一线音乐教师的积极性,促成音乐教师成为积极主动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是首要的关键。要促进音乐教师形成课程资源观念和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要使音乐教师充分理解什么是音乐课程和音乐课程资源,以及音乐课程资源对音乐课程建设的重要作用,才有可能在实践中开发利用音乐课程资源。因此,在音乐课程资源的研究中,要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培训工作,建设良好的教师队伍,形成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有利因素。

四.促使学生成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主动参与者

许多学校中的很多音乐方面的人才,比如在教师队伍中,其他学科的教师不乏有能吹拉弹唱的能人,学生中也有很多学有所长的艺术特长生,完全可以开发利用这些有用的资源,搞活校园文化生活,促进音乐课程的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离不开广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促使学生成为主动参与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参与者,这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必要因素。

首先,重视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积极的音乐教育的氛围。校园文化是学校育人的重要内容,其独特的育人功能是其他知识技能学科无法替代的,是学校音乐课程的一种重要资源。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电视、电台、计算机、网络、宣传栏等媒体中的音乐资源来拓宽学生的音乐知识视野,开展综合性的音乐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音乐教育氛围。如开展“点歌节目、晨歌、午唱、每周一歌”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分发挥利用学校的音乐教育的作用。

其次,建设各种适合于本校实际的学生音乐课外活动小组。音乐课外活动小组是学生音乐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对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教学情况,选择适合本校的活动方式,使所建立的活动小组能够真正的活动起来,不流于形式。比如要考虑师资的情况,能否发挥对学生活动小组的组织、监督、指导作用;要考虑学校的教学时间安排,合理开发利用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资源,正确处理好活动与上课的关系;要充分考虑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情况,要取得学生和家长的支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是活动顺利开展的首要保障;还要充分调动起广大教师和学生开展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因素,挖掘学生中可利用的有效资源。

第三,鼓励学生大胆开展音乐实践和创造。学生中蕴藏着大量的音乐课程资源因素,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开发利用。在学校音乐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开展音乐的实践和创造,不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而且在课外活动和音乐活动小组中大胆鼓励学生实践和创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参与意识。

五.建立初中音乐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

课程资源量是非常庞大的,而课程活动能容纳的资源量却非常有限,这就决定了进入课程活动的课程资源必须是非常精简的,课程活动只能吸纳最为高效的课程资源,因此,必须在浩如烟海的资源库中撷取最具有利用价值的一小部分。这就需要有效的课程资源筛选机制的过滤才能确立具有有效价值的音乐课程资源。

(一)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估校内外的音乐课程资源。

不同的地区或学校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别,在音乐课程资源上表现为财力、物力、人力、民族文化、风俗状况、信息拥有量、自然资源等多方面的差别。因此,针对本地区本校所处的实际情况,对音乐课程资源进行调查研究,评估可资利用的音乐课程资源,建立课程资源的档案,掌握本校内外的音乐课程资源存在状况,才有可能开发出适宜的音乐课程资源。

(二)要以学生的需求和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准则遴选课程资源。

音乐课程资源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选用什么样的音乐课堂教学资源,要依据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教材是实现每一堂课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它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具体理念和要求,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师生双边活动的重要依据。因此,音乐教师要首选利于解读和诠释教材内容的音乐教学资源,锁定有利于突破和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的课程资源,并在选取的过程中不断与教学目标对接,做到有的放矢。教材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断层,音乐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衔接、寻找结合点,使学生借助教学资源获得主动的发展。因此,音乐教师要把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准则,课堂教学资源最终是为促进学生发展服务的。教师要对学生的兴趣、需要以及各自的不同发展需求等情况做出明确的评估,使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明确的指向,促进音乐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要比较课程资源的成本,选择合适的呈现方式。

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不能采用“拿来主义”的态度,而要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进行艺术的整合,找出适合教师和学生需要的呈现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对于可资利用的音乐课程资源,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呈现这些资源,怎样使用和利用才最符合经济有效的原则。

例如,随着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特别是新世纪网络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使用,笔者亲眼目睹了许多初中音乐课中,尤其是公开课的精美课件的使用,有一些音像资料在课堂上产生了效果,可是多数的“精彩”课件与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需求相去甚远,使教学资源流于形式,形成程度不同的浪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课堂上各种乐器的利用等,如果不认真考虑呈现的方式方法,教学中如果不能把握好教学内容决定教学形式,教学资源的使用应从教学目的和效果出发等基本准则,就会走入形式主义的误区,同时也造成时间和经济的巨大浪费。

(四)要建立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奖励、监督和评价制度。

学校领导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视,能极大地调动音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要建设合理的奖励、监督和评价开发利用音乐课程资源的机制,大胆鼓励音乐教师开发利用校内外各种形式的音乐课程资源。

(五)建立音乐教学的课程资源库,扩大课程资源的筛选效应。

篇7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1―0083―01

一、当前高中W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设备短缺

高中学校音乐课不受学生欢迎,这与学校的音乐器材缺乏、教材陈旧有关。据了解,目前音乐器材配备情况很差,一些高中学校除了音乐课本外什么都没有,根本原因还是学科发展不平衡、校际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音乐课的效果如何,设备固然重要,但关键还在于教师。在现有条件下,音乐教师要更多发挥能动性,不能“等、靠、要”,要多研究教学方法,这需要多给他们提供培训的机会,但目前各种培训中音乐教师能参加的很少。让老师多听专家的课,多观摩、多交流,这对于解决学生不爱上音乐课、提高教师素质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办法。

2.教学观念落后,对音乐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及全民对素质教育的支持,我国中学音乐课的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在客观上也存在这样一些现象:音乐课教学在中学普遍得不到校领导的重视。音乐课教学在学校工作中不能被公平地对待,音乐教师的地位在学校里较其他教师偏低。诸如以上的种种现象表明在教育工作中确实存在着对音乐课教学重视不够,在评优选先、职称评聘时对音乐课教师不够公平的事实,这严重伤害了音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降低了工作质量。另外,很多中学音乐课徒有虚名。由于高考中没有对音乐学科的考查,导致了从领导到教师以至学生对音乐课很轻视。

3.教学不规范

音乐教师太少,降低了音乐课的教育教学质量。新课程改革下的音乐教育教学要求激发、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及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及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而一些音乐教师本身就不具备以上素养,于是,音乐课变成了流行歌曲的殿堂,教室里、操场上到处是流行歌曲。

4.音乐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手段落后

教师在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重知识技能、轻审美熏陶现象较为严重。如,有位教师在上《蓝色多瑙河》时,先介绍音乐家的环境背景,然后讲解圆舞曲的概念,然后分析每一首每一段小圆舞曲的曲式结构。当这位老师用音乐的理论去解剖完它时,也快下课了,一节课下来学生除了一头雾水、瞌睡连天之外,基本没记住什么。这是“重知识技能,轻审美体验”的教学典型。

音乐是艺术殊的一种,是由音响通过听觉,使听者产生想象、联想、表象等心理活动的过程,并不是肯定性很强的文字语言可以表达的。它在音响中流动,其艺术形象是非视觉性的,也非语义的。这两项艺术特征决定了音乐应以听赏为主,因此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要让学生用耳朵通过聆听去咀嚼、品评、享受,体验音乐的独特美感。

二、改善高中学校音乐教育现状的对策

1.强化音乐教师师资队伍

针对高中音乐教师紧缺、教学设施简陋的诸多问题,我们应稳定教师队伍,加强培训工作,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对有音乐爱好的能基本胜任音乐课的教师要定期进行培训。可采用多渠道培养方式,壮大音乐教师队伍,加强音乐教师的双基训练和学历培训。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加强交流与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

2.增加对学校音乐教育的投入

音乐教学设施是实现课程标准的保证。各级政府、学校要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人,保证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同时也要加大对音乐器材的投入,条件较好的学校可配备高档乐器和教具,条件差的学校也要配备必要的乐器和教具,促使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

学校还应配置音乐专用教室和专用设备,如钢琴、风琴、电子琴、音像器材、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常用的打击乐器、民族乐器及西洋乐器等。学校图书馆及教研组应购买音乐书籍、杂志、音像资料等供教师备课、进修和研究使用;学校阅览室也应配置音乐读物、杂志和音像资料,供学生收集、查阅资料使用。

篇8

笔者在初中从事音乐教育,在一次合唱团队员的选拔中发现,初一的500名学生,能唱准基本音阶“1234567”的学生不到5%,没有一个学生识谱,也没有一个学生能了解一首音乐作品的基本要素。笔者认为,目前素质教育下的音乐教育面临以下问题:

1. 音乐课不受重视

学校狠抓升学率,对于统考科目相当重视,认为音乐课可有可无,大多数学校初一初二开设音乐课,初三根本没有开设音乐课,临近考试时,还会将音乐课、美术课等非主科课程停课,提供给统考科目的课程用作复习课或者自习课;学生家长也认为只要能够考出较高的分数,就是好的教育,因此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音乐科目被当作“次科”不受重视。

2. 音乐教学设备落后

大多数人认为,音乐课无非是一架钢琴一本书唱一首歌,然而在科技时代迅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改革突飞猛进的今天,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要重视,然而也有地方音乐课没有配备钢琴、电子琴、打击乐器、多媒体教学软件,音乐教学设备相当落后,严重制约了音乐课质量的提高与发展。

3. 音乐教材内容太难

中小学音乐教材所选的歌曲难度大,不适合学生演唱,器乐曲对于没接触过乐器的学生难以接受,一些欣赏曲目也比较难。现在的中小学生思想前卫,个性突出,喜欢现代的、潮流的事物,可是教材缺乏时代性,很多歌曲都是70后、80后所流传的歌曲,90后、00后从未听过,很难让学生接受,让学生愈发对音乐课失去兴趣,从音乐教材来看,教材内容没有以当今学生为主体,缺乏时代性多样性,没有从多角度、多视野去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4. 音乐教学方法单一

现在许多音乐课还是以传统机械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主,以教会学生唱一首歌或者弹一首曲子为目的,模仿的、单纯的、刻板的教学方式占有很大比例,很少老师认识到学习音乐是为了提高音乐素养、陶冶身心,使这种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自由发挥与想象的空间,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无法从音乐课上获得美的体验,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5. 素质教育没有落到实处

应试教育愈演愈烈,虽然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地位较以前有所提高,但与语数英等课程来比,音乐课还是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学校还是以学生的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好坏,音乐课没有升学的压力,也就没有分数的压力,所以很难把音乐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根本就不能很好的发挥,素质教育就很难落到实处。

二、音乐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教师的基本素质及提升教学能力

1. 完善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师的良好的知识结构是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一个音乐教师需具有广泛的文化科学基本知识,扎实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以及全面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教师只有全面准确地掌握教育科学知识,才能正确地选择教育内容和方法,把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各种潜在能力得以充分地发展。

2.支持及推进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教师在职前教育的知识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所以进入教学岗位之后,音乐教师的技能和知识需要一定的提升,学校应支持及推进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让其了解国内外的音乐教育发展趋势、动态及前言信息,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教育方式,以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

(二)加强对音乐教学观念的转变

音乐教育是其它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门艺术教育。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需对音乐教育有新的认识,以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开展为契机,充分体现音乐教学在学校发展和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立足于音乐学科的特点,面向全校学生,把培养音乐兴趣、爱好,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意识,扩大文化视野等为重要的方面构建素质教育的音乐教育。

篇9

实验的第一年,我们将工作的重点放在理论学习上。通过研读、比较、讲座、培训等多种形式,帮助教师理解课程标准的性质、理念、目标及内容标准。以此达到三个目的:一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二是领悟新课程中“新” 与“旧” 的不同之处,从而发现音乐与生活的联系以及与相关文化的关系;三是培养一支能较好胜任音乐学科教学的教师队伍并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验的第二年,教师们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不但需要教师对事业的责任、对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情,更需要崭新的教育理念、高超的教学水平才能适应音乐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在课堂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的新课程理念在音乐实践中随处可见。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清醒地看到,在课题研究中也开始凸现新的问题:1.理论层面上的课标学习怎样向实际的教育教学转轨。2.在教师行动研究的大背景下,怎样实施音乐课程的校本研究。3.怎样在“《音乐课程标准》研究” 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4.怎样对音乐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并高效能利用。新的问题带给我们更多的理性思考。2002年课题组结合《音乐课程标准》,找准四个切入点进行行动研究,力图解决上述四个问题。

一、开展“集体备课、教研诊评” 活动,解决《课程标准》向实际教学的转轨问题

《音乐课程标准》中强凋: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通过聆听、表现、创造等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基础。教师们立足于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立足于教学方式的改变、立足于教研方式的改变开展“集体备课、教研诊评”活动,解决了《课程标准》向实际教学的转轨问题。

首先学科教研员在教研活动中与学科教师共同将教学内容、实际课题进行分类,然后按照类别征集教案(采取自荐与选拔相结合的方式);其次教师代表与预选教师集体备课(强调注重在学习理解新标准的基础上备课,在整体研究教材结构的前提下处理局部教材,在分析儿童学习起点和明确教学目标终点的过程之间取舍素材与环节);第三步当教案被工作组审查通过之后方能实施教学,并由电教老师刻成光盘作为资料,加以保存(课后附有科研与教研员的点评);最后由学科老师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统一观摩、研讨(看课教师着重把握此课为了验证和理解《课程标准》中的哪些基本理念;执教者课后需说明每个教学环节设计的初衷;评课者参照《课程标准》需诊断哪些方面达到了,哪些方面还不够,应该如何改进,从而达到共同理解与掌握课程标准的实质)。这样研究的目的有三方面:一是将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把握落实在每一节课中,使《课程标准》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的指南,从而避免了《课程标准》与教学实际相脱离的问题;二是以课代研、以课代训,使设计教案、指导执教、观摩研讨的过程成为教师、教研员共同学习、共同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共同提高的互动过程;三是针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鲜活、生动的案例(如音乐教师的音乐网页制作)作为经验进行总结推广,而共性的问题(如怎样对学生进行适度具体的表扬)则成为后续培训难得的素材。

二、以“一个课例、三次讨论” 为切入点,实施音乐课程的校本研究

《课程标准》强调:除国家课程外,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应占有一定比例,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内容占课程总量的80%~85%,其余15%~20%留给地方教材及学校教材。如何充分地利用好这20%,开发出有特色的地方校本课程,是值得重视的问题。由于每个学校音乐教师人数有限,如果开展校本研究势必流于形式。基于这样的思考,受顾持沉教授的《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的文章启发,我们将校本研究变通为区本研究。

首先,将音乐教师按学校地理位置划分为小组,将音乐内容的七个单元承包给七个小组,一组承担一个单元;其次,每组依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来确定一个音乐实践主题,共同设计一堂实践课。上课时,组内同事、两位受邀外来研究者共同听课,课后再一起反思与他人的差距;修改上课计划(新行为课),按改进的计划上课,再听课,接着再讨论,反省原有设计与实际效果的差距;第三次上课(新阶段课),再听课,再讨论反思整个过程并写成报告。“一个课例、三种讨论”的目的,一是切实开发区域课程,二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通过分类指导活动,进一步促进音乐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新课程下的音乐教师应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教育知识的教育家,又应是具有突出的音乐能力、丰富的音乐知识的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而目前我们的音乐教师还不具备这样的水准。因此在音乐课题研究中,我们将工作重点延伸到“音乐教师可持续发展” 上来。一般来说,我区音乐教师分三类,传统意义上的典型教师陈旧的观念根深蒂固,不是通过一、两次通识培训就能转变的。面临着课改的大潮,教师若再不改变观念,随时有被淹没的危险。伴随着新课程共同成长的新教师,在课改的大背景下其内在功力也就日显不足。其他音乐教师在课改中持观望态度。怎样使这三类音乐教师借助课改不断成长、不断发展直至成为课程改革的中流服柱呢?这就关系到音乐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了。

我们采取扬长避短、分类指导的工作策略。针对传统保守型教师,一是增加通识培训的内容与力度,不断加快“内化”过程;二是让他们在互动研讨中分析教学案例(有利于转变观念的教学实例)。针对新教师,一是聘请专人辅导音乐学科相关知识、相关技能以弥补基本功的欠缺(如两期的钢琴即兴伴奏讲座、儿童合唱训练讲座、指挥讲座);二是委以重任,促使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学习,加快进步的速度。针对观望型教师,一是在合作教研中鼓励他们上讲台当主角,以此加强理论修养;二是帮助他们在教改实践中多上课、上好课,以此提高教学水平。同时,注重培养全体音乐教师与音乐相关文化的修养(如带领教师参加音乐演出活动,带领教师观摩中外艺术家的演出等),总之,取长补短、分类指导的工作方式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全区60多名音乐老师有30余人次在国家、省、市级报刊上发表文章;有30余人次在国家、省、市级教研活动中执教观摩课、示范课、录像课。如今,音乐教师的教学风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成为我区课改中的新气象。

四、取长补短,开发利用音乐课程资源

篇10

音乐课是普通高中教育中实行美德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当前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问题,提出了提高高中音乐教学质量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高中音乐;素质教育;教学质量

1997年,国家教育厅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从此高中音乐教学便得到了重视。现阶段,由于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致使高中音乐教学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解决这些问题是提升高中音乐教学质量的关键。高中音乐教师应该深入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寻有效的对策来解决问题,以便让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音乐修养。

一、当前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生课业压力很大,学生要应付大量的作业和科学文化知识。他们正处在青春期,大部分同学都比较浮躁,无法安心上音乐课。因此,高中音乐课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种问题。

(一)社会环境对音乐课程的忽视

高中文化课课程过满,压榨了同学们的大部分时间。社会风气不断引导着学生和家长在高分的道路上一去不返,包括校方对于音乐课已经在开始不断抵制,压榨甚至是剔除。以致学生们无法准时去上音乐课,或者其他科目老师强行占用音乐课,导致每学期的音乐课都无法顺利开展。

(二)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问题

现在最严重的问题是大部分学生缺乏对音乐的热爱,就好比一个人连学习它的想法都没有,那他就无法去学习真正的东西。所以现在的重中之重就是全面培养学生的兴趣,即便在巨大的学业压力之下,学生依然能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这就是成功的教育。

(三)缺乏专业年轻教师的引导

学校缺乏一批有艺术思维、有作为的年轻教师,现在大多数音乐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不断退步,甚至主动让学生放弃音乐课,这种现象在很多学校还是非常普遍的。现在高中生的音乐素质大部分是由自身情况和家庭教育决定的,尤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教育发展极不平衡,致使学生的音乐素质有了地域化、方向化和专门化的区别。

二、提高高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措施

首先,当下高中音乐课程最需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教师通过对音乐课的精心设计,在音乐鉴赏课时,根据学生的高压学习状态选出不同时期的经典名曲,让学生自主分析音乐所表达的情感,随后由教师点评,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音乐的美,并逐渐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在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其次,大家要提高对高中音乐教学重要性的认知。对音乐教学而言,各方对音乐是否有正确的认知,决定着音乐教学的实施过程是否顺利。各个高中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以提升自身能力,熟悉现代课程论,贯彻实行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并分析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从而提高认知能力。同时,教育部门和学校作为重要的职责部门,应该通过宣传和培训两种途径加强学生和在职音乐教师的认知水平。在宣传过程中,教育部门要让音乐教师了解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习目的。在培训过程中,校方要鼓励教师多接受、多学习新思想、新知识,并在培训内容上,安排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教学形式方法以及文化素养四个方面的培训内容,以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师德规范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另外,学校要以长远的目光看待音乐教学的作用,通过配备完善的教学设备,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重视音乐学科的教学。最后,高中音乐课还需要得到社会各方的重视,学校要转变传统办学观念,引进有艺术才华的青年教师。在传统的观念认知中,音乐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休闲娱乐的工具,受此影响,社会和学校并未足够重视音乐教学工作,因而学校对音乐教学并没有投入过多的资源。为了确保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将音乐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学校不仅要聘请专业的音乐教师,还要严格要求他们必须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具备熟练的技能技巧。同时,音乐教师还应该对文学、历史、美学、地理、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边缘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这样才能真正胜任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工作。另外,学校还要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丰富校园多元文化的发展,劳逸结合,激发教师的教学潜能,从而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

三、结语

在音乐的德育作用下,学生的道德和思想情感都可以得到提升,进而有益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音乐通过它独特的熏陶作用,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格、气质和修养。只要通过一些恰当的方法,高中音乐教育会在不占用学生太多时间的前提下,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美,以培养学生一定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朱丽.诸城市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法现状调查与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2]刘红娟.邯郸地区普通高中音乐教学调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