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配音技巧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4: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专题配音技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电视专题片进行配音解说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解说词,更好的诠释专题片的画面,使视觉和听觉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从而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让观众拥有更好的欣赏效果。从专题片脚本到配音解说,是一个二次创作,而不是枯燥的文字简单转换成音频语言。因此,播音员需要善于驾驭稿件,对专题片高度的掌握,保证语言表达通畅和冷静、机警,全面的把握配音的技巧。
一、电视专题片解说的特点
电视专题片,是电视节目的一种基本形式:电视专题片由画面镜头、解说词、音乐音响效果等诸多因素组成,通过诸多元素配合,达到对受众视觉、听觉的双向刺激。很多专题片要求以“画面为主,声音为辅”,即解说词配音的主要作用是为了辅助画面,阐释画面,服务于画面的,在专题片的这种要求之下,解说词大多数具有散文风格,要求有一定的跳跃感,更好地起到描述说明、抒发感情的作用。
电视专题片的分类方式很多,按照内容有新闻性,广告性,纪实性等等,甚至可以有更为细致的分类。关于专题片配音的特点,并没有明确的理论阐释,笔者根据专题片的特点,从专题片的目的出发,将电视专}片配音的特点概括为生动形象,准确到位,效果突出三个方面:
生动形象,要求在介绍主题有关的人物或者事件时要有画面感。虽然电视专题片的配音许多时候是对画面的补充说明,但是,配音自身展示出来的形象感画面感作为一种情感元素,能够更好地表达主题,渲染意境,达到更好的观看效果,把想要表达的各方面更有效地渗透给受众。
准确到位也是专题片配音的重要特点。无论是新闻类还是纪实类或者其他专题片,都离不开具体形象的准确叙述。叙述的准确到位是配音对于画面空间感交代死角的弥补。配音员在配音的过程当中,对于繁杂的方位要在心中进行想象和构造,这样可以更好地辅助配音达到准确到位的效果。
效果突出要求配音把握好解说的层次和目的。解说词的写作风格与内容各有差异,综合电视专题片特点以及本片的自身特点,给配音员规定了解说时的一般要求,即配音时通过对电视画面的解释说明,引导观众更加有效地观看、理解和欣赏画面。配音过程作为配音员对解说词以及专题片主题的理解,塑造,是有声语言的再创造过程,在这个二度创作的过程当中,配音员需要通过自己的内心理解和声音形象帮助受众更好地“渗入”主题,融入主题。
二、做好电视专题片配音工作的策略
(一)充分熟悉和理解解说词
电视专题片中声音会产生立体交叉的效果,配音在专题片中的主要任务就是对电视专题片的内容进行生动的描述和针对性的说明,以此来吸引观众,使观众对专题片产生兴趣,通过聆听解说员的解说以此来看懂专题片。电视专题片拥有极强的指导性和典范作用,所以对其中内容的挑选首先要强调特定的领域的特点。至于专题片里的内容,由于观众之前没有任何准备,整个的过程都是跟随配音解说来了解,这样对配音解说就有很高的标准。
为了让广大观众能更好地了解电视专题片中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配音解说工作,为了更好地引导观众,需要解说员在节目配音开始前,要充分了解好本片的内容,同时能流利地朗诵解说词,最好把个人的情感和认识融入其中,能够对解说词内容烂熟于心。同时,解说人员对于解说词也有自己的理解,同时能提出个人的观点和建议。举例来说,有些解说词,语句的形式很书面化,跟专题片不能很好地融合,配音的时候,让人感觉很生搬硬套,给人的感觉很差。这种情况,必须对解说词进行修改,使其内容可以口语化,让观众听起来很容易理解。所以,就电视专题片的配音技巧而言,每部专题片在配音以前,配音解说员必须充分熟悉理解解说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电视专题片的质量。
(二)勤于沟通,领会意图,了解电视解说词的非独立性
如果不细致地了解解说词,只停留在表面,无法独立的对专题片进行全面的报道,无论在感情上还是在声音上都给人僵硬的感觉,专题片就失去其灵魂,没有艺术感和美感,不会给观众任何的吸引力。只有播音员在稿子上下到了功夫,理解解说词的中心思想,在配音的过程中就会全身心投入其中,这样做出的专题片感情饱满,能把握好重点,使声音与图像能更好地融合,使其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必须与电视画面相配合,才能够完整全面的进行事件的报道以及形象的整体塑造。
此外,解说员在解说词创作时,我们必须要时时刻刻的考虑到电视屏幕上的特征、状态、图像和专题片需要表达、想要传达的信息。在大多数的电视专题中,解说词通常间断性的分布在画面、同期声、采访人物以及音乐之间的,呈现出马赛克点缀的风格或形式。当独自阅读解说词时,通常人们有一种交代不明、参考不清、前后不连贯的感觉。解说词与一般文章不同,不需要追求流畅,只有将其结合电视元素,才能显现其存在的意义。因此,播音员在进行电视专题片配音前,必须要认真的了解作者创作的意图,与撰稿者进行积极的沟通,向他们请教,并虚心听取编导的意见。
(三)积累广博的知识
电视专题片涉及的内容很广,天文地理、古今中外、自然风光、人物风貌等等。播音员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才能对解说词进行分析、综合、比较、鉴别、理解,才能迅速准确地判断、把握电视专题片的社会意义和作用。才会在配音解说时底气十足,取得好的效果。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任志宏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不是天生一蹴而就,他在平时很注意知识的积累,他自己曾经有过话剧舞台表演的经历,并大量阅读了中外典籍。所以在《诗人》、《武当山》等一系列专题片的解说中,为我们呈献了文化底蕴深厚,风格独特,艺术性极高的解说。这与他深厚的文学修养是分不开的。功夫永远在诗外,没有良好的艺术修养,是没有艺术性的解说的。
(四)解说过程当中的情感调动
正确的备稿,只是端正态度和情感的第一步。在正确的情感态度的基础之上,还要注意解说过程当中情感调动。配音过程当中的情感调动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配音过程当中,配音员调动思想情感处于运动状态是配音时保证思想感情丰富饱满的重要支撑。根据稿件内容的变化,表达情感的变化不断调整配音员自身的情感态度以符合稿件的需要。无论是配音之前的备稿,还是配音过程当中情感的调动,对于配音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缺一不可。这就要求配音员摆正态度,找准需要的正确基调和情感状态,让感情运动起来的同时,也让在情感表达的时候显得更加真实细腻。在电视专题片配音解说的过程中,需要在坚持基本理论指导的基础之上不断练习。让专题片配音能够以更加真实,更加贴近群众的声音形象展示给受众。配音事业的发展,也需要每位播音员的努力,在工作实践当中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三、结语
电视专题片作为一种纪实性较强的电视节目,其专题配音对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电视节目管理人员应重视配音人员的选择,加大配音人员的培养力度,提高配音人员综合素质。此外,配音人员也需要不断完善自身能力,在配音过程充分调动自己情感,保证配音效果。
参考文献:
[1]曹春银.电视专题片的配音技巧[J].新媒体研究,2016,13:105-106.
篇2
专题片解说与意境美的
双向契合
李泽厚在《意境杂谈》中写道:“意境有如典型一样,如加以剖析,就包含着两个方面: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方面和艺术家情感思想的主观创造方面,为了简单起见,我们把前者叫做境的方面,后者叫做意的方面。意境是在这两方面的有机统一中反映出来的客观生活的本质真实。”这种本质真实反映在专题片前期创作中体现为画面先行和主题先行两种工作流程。前者是先进行现场拍摄,积累大量的画面素材,后期编辑时再根据这些画面形成情节并最终形成解说词。后者是先确定主题,形成稿件,然后按照稿件的描述组织拍摄和剪辑画面,解说词在拍摄开始就已经确定。
然而,无论是透过对客观现实摄录的截取、运思还是从文字符号向有声语言的斟酌转换,播音员只有将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带入其中,传递出信息以外更多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才能最终激发受众的审美情感,带来双向互动的深层愉悦。因此,由于具备了创造主体的文本创造与接受主体的想象创造的相互融合,专题片解说才具有情境虚实相生的可能。而通过专题片播音员的二度创作,表现为审美的初级本体的情象才能得以更好释放,通过审美超越升华为境界,因此可以说,境界实现与否是解说动能实现程度的终极体现。
有专家曾指出,意境内涵结构应包括:“情景交融”“象外言外”和“进乎道”三个层次。情景交融是意境内涵结构的基础层次,象外言外为第二层次,最高层次为进乎道层次,在这一最高层次,文学艺术意境之道与哲学之道相通为一,从而文学与哲学也相通为一。这三个层次既表现为不同作品意境创造上存在的横的关系,又表现为一个逐级升华的纵的完整的审美过程。①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纵深的美学追求,专题片解说才能跳出“应该掩藏在画面语言之后,不带有任何感彩和观点,仅仅对画面进行补充说明”的固有思维模式,有了日渐明晰的美学方向。
专题片解说的三重意境
物境。所谓物境是指透过静态的自然景物或某种动态场景的描述而流露出的意境。如专题片《故宫》中有一段这样的解说:这里是皇帝赏玩书画的私人空间。200多年前,一个名叫弘历的皇帝常常独自坐在这个不足6平方米的小暖阁里,静静地欣赏着三件堪称绝世珍品的书法。它们是王的《伯远帖》、王献之的《中秋帖》,还有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弘历认为,这是整个大清帝国般的宫廷书画收藏中,最精致的三件东西,为此他特意将这间小屋改名为三希堂。
这段解说看似客观地描摹故宫的自然景物,然而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故宫昔日美丽身影的留恋,充满着对中国古代艺术的景仰之情,而这些信息在片中后面的解说中也得到印证。
“观物取象,立象尽意”,这正体现着创作者的意图。本片配音通过对“物境”――故宫历史的重现,勾起大众对中华灿烂文明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阐发抚今追昔的爱国情怀。诚然,在现实中确有不少专题片配音虽然描述了“物”,却上升不到“境”的高度,原因就在于创作者内心的感受不深切、不流动,营造的物象没有注入情感而显得僵硬、苍白。因此,“物境”中的“物”已不是单纯的“物”,而是蕴涵着其自身带给人的思考。我们在解说中应做的就是通过这个“物”由己及人、由景言情。
情境。所谓情境是指解说时在文稿中以恰到好处的抒情或议论,构成情文并茂的情节而产生的意境。解说员在此时要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处于强烈的运动状态,充分运用内外部技巧来表现作品中丰富的意象和情感,最终“形之于声,及于受众”。在专题片《圆明园》中,有这样一段解说:夏宫中到处都是宫殿,其中充满着古玩、书籍、绫罗绸缎和各种珍宝,这是一千零一夜中的场景,是一种幻境!……英法联军占领皇家园林的消息传到了避暑山庄,咸丰明白,他已经无力控制自己的帝国,圆明园的前途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在这里,解说语言一方面描绘圆明园的盛世美景,烘托出圆明园在历史上曾经达到的无上辉煌,另一方面也映衬出对当政者昏庸的慨叹,对园林不久后遭毁命运的痛心。播音员在处理稿件时,只有心中直指主题,设身处地地感受,才能使有声语言散播出能量巨大的情感张力,令人动容。
人境。所谓人境是指解说在人物刻画、塑造过程中产生的意境。这里的人物刻画,包括解说中对人物肖像、行为、语言、神态、表情等细节方面的勾勒。这些描绘看似客观,不露声色,似乎并未直接表露创作者的“心迹”,但同时又建立了一个“召唤结构”,即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观众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②这样,有限的文本便有了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文本的空白召唤,激发观众进行想象并填充作品潜在的审美价值的实现,是吸引和激发受众想象来完成文本、形成作品的一种动力因素。播音员需要将主观情感融汇于这些客观的描述中,感受到这个艺术形象的真实、客观,同时通过展开联想来使这个形象更加丰富、完整,生发出无限的新的面。在专题片《大国崛起》第四集《工业先声》中,有这样一段解说:《国富论》出版12年后的一天,伦敦刚刚下过一场阵雨,雾都的空气霎时变得新鲜而清爽。这天晚上,职务仅仅是一个海关官员的亚当・斯密,应邀去一位公爵家里做客。客厅里的王公贵族和商界巨贾,几乎掌握了英国经济的全部命脉,英国当时的政府首相皮特先生也在其中。当斯密下了马车,步入客厅时,原本散坐四处、谈笑风生的绅士们,立即停止了话题,大家把眼光都投向了斯密,并纷纷站起向他致意,斯密不好意思地说:“先生们,请坐。”这时候,已经站在斯密身边的首相皮特认真地说道:“博士,您不坐,我们是不会坐下的,哪里有学生不为老师让座的呢?”。这一段既有对人物动作的刻画,也有人物语言、神态的描述;既有人物的“形”,更展现了人物的“神”。通过对“人境”的刻画,生发出当时英国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为其大国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发人深省的主旨。
在专题片配音“人境”的烘托上,不少地方都会涉及到为人物配音的问题。我们知道,社会中不同身份、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修养的人用词造句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播音员应当明确讲话人是在何种场合、以何种身份出现,应当使用何种语气,从而决定自己采用什么样的表达。需要注意的是,为专题片中的人物配音,主要强调“神似”,尽量在神态、感情上下工夫,而不一定无视自己的嗓音条件,硬要在声音的外形上模仿片中的人物原型。
专题片配音中意境的创造
以情感介入导入意境。意境的基本特征是“情景交融”。意境之所以感人,就在于作品中的形象寄托的是创作者真实的感情。试想一部专题片解说如果没有真实情感的注入,就好似没有灵魂的机器人在说话,纵使有声但无深意。我们常说以情写景意境生,无情写景意境亡。一段优秀的专题片解说词必定蕴藏着作者的深厚感情,而播音员在进行二度创作的时候,既要体会出稿件中所蕴涵的真情实感,更要有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将自己对稿件独到的理解表现出来。正所谓“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③
以形象的刻画烘托意境。形象境像包括稿件中所描写的自然景物,各种动态的物景、人物言行、情感等。播音员通过有声语言还原甚至深化稿件的意境空间,关键在于对稿件所描绘出的场景的理解把握以及由此引发的语言外化,包括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各个方面。我们有时会在许多专题片配音作品中听到塑造形象的种种手段,似乎有境像万千之感,但这些配音为什么激不起受众的喜怒哀乐,调动不起受众的情感变化?究其根源就在于创作者内心的感受不深切,营造的境像不生动、具体。所以说,能否营造出意境空间,关键在于创作者能否抓住所描绘事物的本质特征。在符合稿件的前提下,以稿件提供的材料为原型,使稿件中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景物、情绪……在播音员脑海里不断浮现,形成连续活动的画面,并不断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的过程。
以内敛的表达凸现意境。专题片解说中的意境,是要让人产生联想和想象,“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才是我们追求的效果。而就其意境创造上来看,其形态更趋向于一种文学隽永式的“收”,而非体育解说式的“放”,这是由专题片给人以启示、思考的特性决定的。播音员首先要通过对稿件内在语的体会来寻找其内敛表达的依托点,然后再运用自身语言表达的弹性和张力来予以体现。在进行创作时,播音员声音不应用到极致,而要对发声做适当的控制。“如盐在水,有味无痕”,这是对专题片解说含蓄表达的一种形象描述。大多数专题片解说都不需要使用完全放开的声音,这就像你在别人近处解释问题时不应当大声叫嚷一样。
以整体的和谐升华意境。专题片解说要实现其意境,必须对解说所处整体中的其它元素给予充分的关照。这种关照的分寸拿捏不仅表现在解说员个体的用声上,还体现在人声和专题片画面、类型、音乐、同期声的和谐共生上。
首先是解说与画面的和谐。解说词内容风格多样,与画面的关系有时候并不是单一的对应关系。如果一味认为解说是依附于画面的次要元素,就将造成解说风格的单调。在一个节目中,各段解说与画面之间有时要以画面为主,声音要适当地控制,而有时要以声音为主,解说突出于画面之上。追求造诣的解说者应当善于体味其中的微妙之处,用细致周密的声音变化和画面配合,营造出一种声画交融的意境之美。
其次是解说与节目形态的和谐。不同的专题片类型体现为不同的和谐形态。比如中央台的《国宝档案》以播出国宝文物介绍、鉴赏的专题片为主。为了凸现艺术品的美感,播音员的表达更多表现为吐字柔长、节奏舒缓、上声完满、归音到家等特点。此外,这类节目的解说词多引用名句、诗词,或运用对比、对偶、排比等修辞方法,因此这类节目在解说时有时甚至需要通过一定的夸张、拖长调值、音长等方式来形成音韵美,从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感。
不同内容的专题片呈现的韵味感和抒情性各有不同。根据需要,解说语言应或有兴致、或显情趣、或细致描绘、或真挚抒情、或由衷赞美,量体裁衣,以此来使解说词本体创作思路切合画面语言、音响语言,形成整体美感并最终体现创作者的艺术追求。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本文责编:胡江银
注释:
①林衡勋:《论意境内涵的层次结构》,《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
篇3
1.景别与摄影构图
对于一个精彩的数码图像作品,景别是画面造型和摄影构图的重要手段。所谓自古以来就有“近取其神,远取其势”的说法,就是充分利用了景别在视觉艺术中产生的不同效果而带来的感受。
远景一般以环境为主,主体物与画面的比较较小,能很好的介绍场景或渲染一种情境。常常用来表现自然风光、战争场面、人物众多等场景,借以抒情或说明时间、地点、气氛等模糊的介绍。全景一般包含了画面主题的形象,既不能像全景那样太过笼统而不能观察,也不像近景那样展示主体的形态、动作,处于一种承上启下的独特镜头语言。中景的叙事功能最强,能够兼顾表现主体与人物、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近景一般只有上半身能进入画面,能够比较细致的观察被摄对象的形象特征和心理活动,这种景别被较多的运用在数码图像中,比较容易与观众引起互动和交流。特写是对被摄物的局部呈现,通过对某一点局部的放大和关注,往往能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一些特写镜头的组合运用,能起到揭示特殊的意义、深化主题的作用。选取不同的景别组合,会呈现不同的创意风格,这是创作者深入研究剧本、脚本与对摄影摄像技术的掌控的能力综合体现,合理而巧妙的景别组合能给作品质量锦上添花。
2.景别与视觉节奏
电视画面和影视作品都是由一组画面组成的,观众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图像所带来的叙事内容和情感表达。创作者通过对景别的变化来表现出视觉感官的节奏,或激情、或励志、或抒情、或亲切……。创作者通过脚本和分镜头来设计和安排主题的相关内容,拍摄者运用丰富的景别给人带来不同心理感受,引导观看者跟随创作者的构思去体验数码图像的表现力度。
犹如我们在生活中去观看某个事件或事物,当你远远立于某地时只能看到一个大场景,只能感受到局势的情况,对事情有个模糊的印象;而当你非常感兴趣走进时,便能清晰的看到局部和细节。对于你眼中的形象,便呈现出全景和特写镜头的变化。创作者对景别的设计与运用,能表现出情感丰富和具有震撼力的画面。
我们也常常用剪辑的方法与技巧去呈现景别在数码作品中的视觉节奏。剪辑是对作品的二次创作,通过对拍摄镜头的粗剪、精剪和特效合成来达到视觉艺术的节奏感。景别的衔接技巧和不同运用也使得观众的观看空间发生节奏变化。在作品后期制作中对镜头的处理如:叠化、变焦、淡入淡出等转场也包含了节奏因素。
3.景别与视听表达
从默片到有声影视的发展,说明了景别运用在场景画面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只通过镜头语言的景别来表现影视作品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有声有色的数码图像已经能给观众带来更高的视听享受。不同风格的作品根据不同的配音、音乐、音效的制作,传递了更丰富的身心体验。
在影像作品中,音乐能调动观看者的情绪,使之更容易融入创作者表达的情境中,根据景别的变化,体会或恐怖紧张、或激烈深刻、或朴实亲切、或稳重大气的艺术效果。在日新月异的数字化音频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创作者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制作出各种景别或情节需要的声音效果。例如:使用均衡特效、延时特效、制作混响效果等都可以很好的配合景别的应用。在专题片中,常常会有人声作为配音解说,抑扬顿挫的声音、蒙太奇手法的景别剪辑技巧等,这些都对影片的品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数码图像的艺术风格跟创作者是密不可分的,一部影像作品是由多幅景别画面重新排列组合而成的,不同的景别变化造就不同的情感体验和视觉艺术效果。每个创作者对剧本的理解不同,对生活的感悟不同,对人物形象掌握不同都会影响其对作品风格的判断,即使同一个景别的持续时间长短、配音及音效的使用不同也会影响作品的视听风格。
篇4
[关键词]电视专题片;节奏;专题片节奏
编辑节奏常常发生在素材拍摄完成之后,包括电视镜头的编辑组接节奏和电子技能开发应用编辑组接节奏两个方面。对于创作者来说,电视镜头的剪辑节奏常常要根据电视专题片的选题来确定,如果是一个风景宣传类的专题片,镜头在屏幕上停留的时间要长些,作品的节奏便越慢一些,如果是反映国家发展的专题片,镜头停留时间就要短,节奏便越快。比如电视专题片《大潮来的时候》讲述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在经济体制转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人们对其抱以怀疑、惊恐、不安、甚至有些抵触的情绪到敢试、敢闯、敢干和敢为的大无畏精神。这部电视专题片以快节奏的方式将市场经济体制下,“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做出了诠释和阐述,具有强悍的冲击力。在编辑节奏上,每个镜头的编辑组接都是3―4秒,有的只有1―2秒,在编辑的过程中,运用了连续特写的编辑技巧,对于较大的场景画面和景深较大的镜头,大多运用了单切的表现手法,使专题片的运动节奏明显加快,充分反映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快”的特点,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
二、动作节奏
动作节奏主要表现为电视专题片中动态镜头本身所表现出的动作内容,包括摄像机的运动,被摄物的运动,以及它们的同步运动。在电视专题片中,被摄物体的运动节奏,就叫做客观运动节奏,比如静静的湖水,奔跑的孩子。前者为慢节奏,后者为快节奏。被摄物体本身的运动速度决定了客观上的节奏规律。在制作专题片时,编导们往往先考虑到被拍摄物的节奏,这样才能更好的去诠释节目整体的节奏。
在拍摄时,主观运动节奏就是摄像机的运动节奏,主观速度既包括摄像机自身运动节奏,又有功能上的运动节奏,还有操作者有意识地变换镜头的运动节奏。对摄像机速度的调整、推拉的快慢、手动镜头的使用都属于摄像机自身的运动节奏,推拉摇移等技法的使用就是操作者的行为。这种主观运动节奏可以有效地改变被摄客体的运动节奏,改变其运动形象,或具有夸张的效果,或具有内涵的魅力。以《决战太行》为例,由于这部专题片反映的是一项宏伟的建设工程,历史跨度时间长。因此该专题片在动作节奏上以快节奏为主线,而在故事性、曲折性和故事情节具有重大转折的片段里,对片子的动作节奏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新闻事件的发展和抒感的需要。如开山炮的场景选用了连续段镜头组接的动作节奏,体现出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险、敢于向大自然挑战、决战太行的英勇气势,而抡锤打钎则使用短镜头和特写镜头进行组接的动作节奏,体现出了中国人民决战太行的艰难困苦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主义精神。
三、声音节奏
声音节奏主要是有声语言的运动节奏,包括音乐语言、人声语言和音响语言节奏。所谓的人声语言节奏形态就是主体人发出的声响,电视解说词的解说语言、主持人语言、播音员语言为主的语言节奏都是人声语言节奏。一般情况下,在快节奏的专题片中,现场解说的语速都比较快。在较慢节奏的专题片中,多用旁白。因为旁白可以更好的表现出哲理性语言,常常会给观众留下一定的思维空间。
在电视纪实性的专题片中,用得最多的当属配声解说,配音解说有较强的伸缩性、政论性、故事性。不同类型的专题片,为了节目的需要,会有不同的配音风格。故事性专题片往往会讲究叙事,政论性的专题片往往讲求说理,因此模拟配声和语境再现是很好的表现手法。动作音响语言、自然音响语言和机械音响语言都是音响语言节奏范畴。在专题片中,通过后期剪辑和组接,这四种音响语言状态会让语言节奏发生变化,延伸节目的内涵,提升节目的效果。在专题片《决战太行》中,有一个片段,两位农民工在建设工地牺牲后,音乐声响起,音乐中带有忧伤却又包含着悲壮、而悲壮中又有一种豪迈的气质和力量,诠释着农民工们为了人类的美好生活而不惧个人安危的英雄气概。
四、情绪节奏
篇5
关键词:电视专题片 策划 包装
电视专题片是电视制作者针对某一问题、现象、人物或事件,运用多种电视表达手法,围绕某一主题进行专门报道的一种节目类型。它通过文字、画面与声音的紧密配合来实现表情达意的目的。
我国电视专题片的发展已由最初简单无味的平铺直叙,发展到要求"可视性"、"节奏性"和"故事性"的完美统一。这就需要对电视专题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策划和包装。
(一)电视专题片的策划与构思
马克思曾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没有策划与包装的专题片是暗然无色的。电视策划首先是一种智力投入,策划的前提是厚积。"电视策划不仅仅是一两个点子,而是许多个点的集合。它就象是一条贯穿节目始终的智慧线,在节目中承担了思想引擎的作用"。电视策划就是理论对实践的支撑,没有相关的知识的积累、人生阅历,不了解电视媒体的特点和优势,是难以胜任的。
1、选题要注意选取典型。就是选取的人或事在一个时期、一个地方具有普遍性、现实性、代表性和时代性。虽然地方典型不见得都是英雄实际,但是,因为我们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典型让人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在创作《全国孝亲敬老之星--万金荣》时,本人就是从万金荣这个农村老太太40年如一日照顾病榻上的婆婆从而感动和带动三个儿媳妇一个比一个孝顺这一典型事例,娓娓道来,节目在"三八"节前夕播出后,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2、注意结构的构思。电视专题片的构思一要完整,二要新颖,三要科学,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男妇联主任》是我在2003年底的一个创优作品,整篇下来"男妇联主任老范"没讲一句话,而是选取他当妇联主任3年来的几件典型事例,让妇女、街坊和儿子去评说,让人看到一个称职、朴实而又任劳任怨的典型农村干部形象。
3、注意细节。电视专题片所记录的人和事,只有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色彩鲜明的画面、生动感人的生活场景才能达到表现情,蕴涵理的效果。如果一部电视专题片没有激情,通篇干巴巴的说教,就不会吸引观众的视线,就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而要表现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生动感人的生活场景,就需要注意表现细节。因为细节是表现人物、事件、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单位,典型的细节能以少胜多、以小见大、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4、注意利用背景突出主题。背景是电视专题片所反映人物的性格、命运和事件赖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根据和基础。一般来说,电视专题片都或多或少地会涉及到时代背景、文化背景、自然背景。在一部具体的电视专题片制作中,由于所反映和表现的题材、主题等因素不同,其所处理的背景也就有所不同、有所侧重、有所选择。我们在制作专题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创意、题材、主题来选择不同的背景。
5、注意主题的真实性。在拍摄电视专题片时,要尽量避免一些人为的摆布和虚假的东西,力求专题片的真实性。因为,真实的专题片才有魅力,真实的专题片才能吸引观众、打动观众。
(二)电视专题片的包装手段和技巧
真实是电视专题片的生命,这里所说的包装,是在新闻成品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的技术处理,它的目的和作用不是改变事实,而是要使新闻作品中传递的事实更加醒目,更容易引起观众的收看兴趣。
1、进行电视语言包装,营造观众的兴奋点
电视与其他媒体相比,最突出的是具有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功能。因此,把握好电视语言--即专题片解说词的"包装"是至关重要的。一般地说,叙述的语言中都要设置或合理安排"兴奋点",以达吸引观众的目的,这是"语言包装"的关键所在。"兴奋点"是语言的点睛之笔,是情感碰撞的结合点,让观众由感官的认识进入理性的共鸣。
2、运用音乐包装,丰富节目的感染力
运用音乐包装专题片,已在电视节目中广泛使用,有的甚至创作主题曲,借以烘托气氛,升华主题。音乐的运用不是服从画面,而是服从内容,优美的画面不一定就要有优美的音乐,而应该根据内容的需要,用得恰到好处。真正起到深刻揭示事物或人物内在的品格、烘托情绪和情感的作用。班得瑞的《寂静之声》用作学校高考成绩总结的专题,开头那"叽叽喳喳"的小鸟叫声正符合学校特有的欢快而又紧张的气氛,配上学生课间活动的画面,洋溢着青春和活力。
3、加强其它细节的包装,展现节目的整体美
细节包装,主要包括声音、特技、字幕、片头片尾、暗转等。初看起来,这些好象是细枝末节的小技巧,但对强化节目效果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片头片尾是一个专题片中不可缺少的整体,做得好了,可起到"意义指示"、"画龙点睛"和"价值提升"的作用。特技,是电视专题片特有的包装手段和包装技巧,是运用电视画面的特殊处理而达到的一种包装效果。声音包装,一般是指一部专题片的配音或解说。用什么样的音调,用多快的语速,是高扬的还是低沉的,用男声还是女声,产生的包装效果也不相同,但重要的是根据主题内容的需要而有所选择,选择得好了,可以锦上添花,使节目增加整体的美感。
编辑节奏是指电视专题片在素材完成之后,进行后期编辑制作过程中的组合章法,主要包括电视镜头的编辑组接节奏和电子技能开发应用编辑组接节奏两个方面。
4、电视镜头的编辑组接节奏要充分和电视专题片的主题结合起来。
一个镜头在屏幕上停留的时间越短,作品的节奏便越快;停留时间越长,节奏便越慢。反映改革、创新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电视专题片,节奏上要相对快些,多用短镜头。反映大自然风光的专题片则需要长镜头,要讲究景深,节奏注重悠扬舒缓。在一个电视专题节目中,必须至少有两到三种运动节奏存在。这些运动节奏相互依存、互为烘托,形成张弛有度、快慢相宜的运动节奏。
5、把握好标题的制作。
一件电视新闻作品要想传达宣传思想、体现制作意图、传情达意,表现在制作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标题的制作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画面、声音、文字三者和谐互补,构成了电视全息式的传播框架。而标题作为屏幕文字的有机组成部分,承载着传达某些特殊信息的提示、评价、吸引、感染等功能。
要想把标题制作得更生动形象,可以经常运用修辞手法,把标题的词句修饰得生动些、优美些、感人些,给可视性强的好新闻包装上可说性强的好标题。也可以用比喻、对偶、排比、设问等修辞方法来制作标题,如果能运用得恰如其分,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电视专题片制作工序比较复杂,在制作过程中,要本着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宗旨,协调和处理好画面、同期声、字幕,解说词、特技等方面的关系,使要素之间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才能制作出内容、形式俱佳的电视专题片。
参考文献:
【1】梁一高 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G]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篇6
关键词:电影电视后期剪辑;探讨
影视后期制作是融文字、声音、画面等多种视听手段于一体的高度综合创作,是影视节目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制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节目的质量,以下就起发展的历程、特点、注意的地方来谈谈影视的后期制作。
20 世纪90 年代初期,加拿大、美国等发达国家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与影视制作相结合,最终取得成功,推出了桌面编辑演播室,即今天的视音频非线性编辑工作站。非线性编辑(nonlinear edit) 是传统设备同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它利用计算机数字化记录所有存储的数字化文件反复更新和编辑视频节目。使得任何片断都可以立即观看并随时任意修改,用这种方法可以尽可能高效率的完成“原始编辑”,如剪辑、切换、镜头特技转换等,再由计算机完成数字视频的编辑,并将生成的完整视频回放到视频监视设备或转移到录像带上。从本质上讲,这种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高效的电视编辑方法。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线性编辑技术已非常成熟,其使用编放机、编录机、控制器直接对录像带素材进行操作,操作界面直观、简洁、简单,使用组合编辑、插入编辑,图像和声音可分别进行编辑,再配上字幕机、特技器、时基校正器等,就能充分满足节目制作的需要,完成镜头的组接、技巧的组接、出入点的设置、字幕和图形的叠加、音响效果和音乐配加等后期制作。 线性编辑系统是以磁带为记录载体,节目信号按时间线性排列,在寻找素材时录像机需要进行卷带搜索,只能在一维的时间轴上按照镜头的顺序一段一段地搜索,不能跳跃进行,素材的选择很费时间。难于进行节目的修改电子编辑方式是以磁У南咝约锹嘉基础的,一般只能按编辑顺序记录,虽然插入编辑方式允许替换已录磁带上的声音或图像,但要求要替换的片断和磁带上被替换的片断时间一致,而不能进行增删,不能改变节目的长度。这样,对节目的修改就非常不方便,因为任何一部电视片、一个电视节目从样片到定稿往往要经过多次。
三、影视的后期制作应该处理的关系
1“软件”与“硬件”的关系。影视节目制作包含电视节目生产过程中的艺术创作和技术处理两个部分。前者习惯地被称作“软件”,后者则被称为“硬件”。在制作实践中。作为节目制作人员,既要有丰厚的文学艺术修养、独特的艺术审美意识,又要熟练掌握机器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各项功能。二者集于一身,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节目成品。
2主创与协创的关系。一部电视片是集体创作的结晶。成功的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往往取决于主创(编导) 与协创(节目制作者) 的协同配合。二者既是主从关系,又是平等关系。主创者要尊重协创者,吸取和重视协创人员的意见,并在整体构思上发挥协创人员的优势和创作积极性。协创者则要防止把自己的工作强调到不恰当的位置,理解和体现主创人员的意图,切忌出现相互掣肘现象。
3“前台”与“后台”的关系。在电视行业中,记者被称“无冕之王”,主持人是“电视明星”,作品的成功、节目的获奖、鲜花、掌声大多送给了站在前台的他们,而终年为他们量体裁衣的制作人员却处于幕后,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这就需要影视制作人员具有高度的思想道德素养,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爱岗敬业精神,把全部精力用于节目的创新、创优上,甘守寂寞,甘做绿叶映红花。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各有特点,在影视节目的后期编辑中两者是缺一不可的,为了做好影视节目的后期编辑,需要根据节目的制作要求,结合两种编辑方式的特点,选用合适的编辑方式。
1在影视节目片头、广告片及专题片、纪录片头的制作中,选用非线性编辑为主比较合适。因为,在影视节目片头和广告片中,大量使用多层画面的运动、叠加、透明,画面的快、慢动作,三维动画、颜色的特殊处理,字幕的特殊处理等效果,在专题片和纪录片头中,除了应用特技效果以外,还大量使用长于5 秒的镜头,这些要求采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实现起来非常容易。
2在新闻片的制作中,因为电视新闻要求每个镜头的长度一般小于5 秒,以增加信息量,且在新闻片中较少使用特技效果,大部分为镜头的直接组接,大都采用后期配音或同期声和后期配音混合,因此使用传统的线性编辑比较合适。线性编辑一般采用分量连接,以减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损失,保证节目质量。
篇7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影视制作;铁路科研;应用实践
1概述
随着当今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融合计算机、声音、文本、图像、动画、视频和通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多媒体影视制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育、新闻、娱乐、交通、医疗、商业以及公共服务行业等各个领域,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行业应用领域对多媒体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多媒体技术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综合性,它将计算机、声像、通信技术合为一体,是计算机、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音响、游戏机、传真机的性能大综合;二是互动性,它可以形成人机相互交流的操作环境及身临其境的场景。在铁路科技创新工作中,利用多媒体影视制作技术配合科研开发和科技新产品推广转化,对于提高科研开发的成效和扩大科研新产品的推广,更好地发挥科技情报服务对科研开发的支持力度产生重要影响。
2影视制作技术在铁路系统的应用情况
影视制作技术已经大步进入多媒体数字化时代,上海铁路局科研所曾经为上海铁路局的宣传和发展做出过相当的贡献。从上海铁路新客站的工程建设,到吴淞铁路的拆迁和地铁三号线(也叫轻轨明珠线)的工程建设,从曾经的京沪13/14次列车和苏州站、上海站的标准化作业,到北郊站和上海站的计算机售票工程,都曾经留下过我们辛勤的汗水和足迹,记录下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珍贵历史影像档案。近几年来,随着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影视技术在铁路系统的应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铁路科研开发和科技新产品成果推广领域,利用现代多媒体影视制作技术制作了一些科研项目的介绍和科技产品的宣传片和教学片,为铁路的科研和成果推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目前,全所各部门在研的科研项目有十多项,如果按照“一室一品”的拍摄和制作要求,可以拍摄内容和题材也是比较丰富的。今年,在所技术科的组织和协调下,邀请全所各部门的负责人和相关课题组成员共同商量拍摄和制作方案,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课题和科技产品作为首次视频推广的名单,协调安排剧本的撰写准备工作,每个科室安排专人负责拍摄、制作的协调人,具体负责剧本的撰写、拍摄的组织协调和后期的编辑配合等工作。现代多媒体影视编辑技术的发展,使得在科研开发领域拥有了一定的地位。为了积极响应上级领导的号召,科技情报服务工作立足于为科研开发和科技成果推广提供全方位和多层次的服务形式。今年我们在推出了“一室一品”的服务理念,为全所各个科室拍摄、编辑制作一至二部专题片或视频教学片,努力为科研生产和科研开发提供影视推广服务。科技类宣传片的制作有一个特点就是媒体的多样性:有实地拍摄镜头、文字图表、图形图像、多维动画、字幕解说、现场音效、后期配音及图表或动画与实地拍摄镜头的叠加等等。在创作时,除了要保证作品的画面质量和效果外,还有考虑作品的传播特性。
3视频专题片的摄制流程
3.1方案策划
项目专题片的摄制流程,可以分为:方案策划、剧本撰写、分镜头剧本编排、解说词编写、拍摄方案制定、器材准备、场地布置、现场拍摄、素材整理、编辑制作、配音配乐、效果包装、修改整理、合成输出、完成交片、资料存档等(具体流程见图1)。对视频专题片制作项目的总体要求是:细化制作大纲、明确制作脚本、准备素材、拍摄素材、后期制作、成品包装等流程。在实际工作中,由所技术科负责协调安排,以确保拍摄和制作任务顺利完成。
3.2撰写剧本
剧本是摄制工作的灵魂,是贯穿始终的一根主线,是撑起整体的一付骨架,决定了专题片摄制的顺利与否和质量好坏。科研项目和科技产品的剧本撰写和其他类型的专题片有很大的差别,电视剧或人物类的专题片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而科技类的专题片相对比较枯燥,要杜绝照搬照抄科研项目的研制报告,用相对通俗的语言来科学表述项目的功能特点、技术要点或操作方法,除了专业人员外,也要保证非专业的普通观众能看懂看明白。撰写剧本时,要做到有镜头意识,应考虑每一段文字,能配上真实可拍的画面,避免撰写剧本内容无法在现场拍摄的尴尬局面。还有,要掌握好易摄易编易成片的原则,使资料、视频、照片、图表、动画等元素相互交替,使画面显得生动活泼,而不枯燥呆板,又要规范严谨,详略得当,使得整体片子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3.3现场拍摄
现场拍摄最少要组成一个3至5人的摄制小组,一个编导,一个摄像,一个灯光,一个场记加一个协调或者助理。正式拍摄前要召开拍前会,把剧本的分镜头稿本发给摄制小组成员,明确各自的分工,使得拍摄能够顺利有序完成。正式拍摄前还要根据拍摄现场的环境,进行适当的进行灯光的架设,及时补光,使得摄像机的白平衡调到最佳状态。正式拍摄时,做好场记工作可以使得后期编辑制作时效率倍增,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4剪辑制作
后期剪辑是整个作品的关键阶段。拍摄完成后,要把所有原始素材上传到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分类整理,便于提高后期剪辑的效率。首先按照剧本进行初编,大致确认所拍摄的素材是否满足整个片子的要求,如果部分素材不满意或者缺少,要重新安排补拍或者用照片、图表、动画等技术手段进行修饰、弥补。如在剪辑《机车车辆检查器》教学片时,由于第一次拍摄没有经验,操作人员穿着自己的服装而不是工作服,违反了技术操作规程,必须安排重拍。整个剪辑过程,课题组的技术人员要和剪辑人员密切配合,互相沟通。课题组的人员要把好整体的内容关,剪辑人员把好技术关。后期剪辑是技术性操作,更是艺术创作,要善于应用电视艺术的蒙太奇手法,使画面具有艺术魅力和感染力。还有综合考虑整体的流畅性,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特点,使画面与节奏形成和谐统一,视觉听觉效果流畅舒适。
3.5效果包装和合成输出
在制作技术上,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的视频技术要求,为了今后方便交流和媒体传播,作品完成输出时,按照通常的规范,分别输出标准格式25M码流AVI格式(WAV独立音频)和6M码流MPGE格式资源各一份,同时提供1.5M码流和300K码流WMV格式资源各一份,并保留原始素材。
4影视后期制作中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
4.1硬件方面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影视后期制作中的相关硬件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在影视后期制作过程中需要处理非常多的图片以及图像信息,需要运算的数据非常大,这对多媒体技术的相关硬件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除此之外,为了确保处理完成的影视作品得到完善的储存,处理效果更好、储存能力更强的硬件成为了多媒体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
4.2软件方面的发展趋势
随着多媒体硬件逐渐完善的同时,应用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相关软件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与完善。目前,常用的视频编辑软件包括Adobe公司的Premiere和canopus公司的EDIUS两款。Premiere是一款功能相对比较强大、操作比较复杂的专业级视频编辑软件。该软件的特点是所编辑的作品具有很好的兼容性、输出画面质量较好,编辑界面友好,特效插件使用方便等,但对计算机的硬件配置比较高,因此,对专业级的影视媒体后期制作是首选。EDIUS也是一款专业级别的视频编辑软件,编辑界面简洁、功能丰富,带有基本的字幕和简单特效处理功能,对计算机的硬件相对较低,制作效率高,视频输出选项比较专业,基本上所有类型和格式的视频文件都可以轻松设置输出,渲染速度快,效率高,所以在专业领域的知名度和使用率比较高。在视觉效果的渲染方面,主流的有MAYA、AfterEffects和RealFlow等,其中AdobeAfterEffects简称“AE”是Adobe公司推出的一款图形视频处理软件,适用于从事设计和视频特技的机构,包括电视台、动画制作公司、个人后期制作工作室以及多媒体工作室,属于层类型后期软件。AE软件可以帮助实现高效且精确地创建引人注目的动态图形和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利用与其他Adobe软件紧密集成和高度灵活的2D和3D合成,以及炫丽的效果和动画,可以为作品增添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4.3对制作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传统的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系统中,电子编辑、特技、字幕、音乐合成等工作由分工不同的多个技术人员完成。如今,电视技术进入多媒体制作时代,特技编辑、音响效果、字幕及视觉效果等内容已被集成为一体。因此,对制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全方位地融技术与艺术于一身。这就要求我们从事铁路多媒体影视制作的人员必须加强自身对音乐、美术等综合方面的学习和提高,以适应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在掌握基本编辑软件使用技巧的同时,还要掌握视觉效果制作等软件的使用,如:平面设计、视觉渲染、三维动画等软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非线性编辑的优势,集各种软件所长、创造性地制作出高水准的作品。
5几点思考
5.1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关键和源动力
事实证明,任何一件事情如果没有领导的参与和支持是很难顺利进行的,摄制视频专题片工作更是如此。因为在拍摄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相关单位的协调和联络工作,可能有的拍摄场地与我们没有直接关系,只能通过各自单位的领导之间协调联系,才能使拍摄能够顺利进行,效率也大大提高。同时,为了鼓励创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本着精神奖励为主、物资奖励为辅的原则,奖优罚劣,可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5.2摄制团队的默契与配合是根本
拍摄工作很多是在户外进行的,相对来说条件比较艰苦,即便室内拍摄,也要事先联系拍摄场地相关单位,事先看场地,落实操作仪器、设备、环境的布置和准备工作。如果拍摄地点在外省市的,需要出差在外,这就需要摄制团队能吃苦耐劳,兢兢业业。在拍摄过程中,由于人员有限,每个人都要身兼数职。由于铁路运输行业的特殊性,白天铁路运输繁忙,设备安全检修等工作必须安排在夜间天窗点,工作紧张程度和劳动强度可想而知。因此,团队之间默切配合是成功的根本。
5.3严格的制度流程是重点
拍摄前严格按照规范编写分镜头剧本,严格按照分镜头剧本拍摄是整个拍摄和后期制作的重要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在前期拍摄时多了场记、打板等几道工序,实际上是为后期编辑提高效率做铺垫,在摄制过程中严格按照业务流程,可以方便团队成员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作进度,提高工作效率。
6结束语
拍摄和制作铁路科研项目和科技产品的专题片是拓展科技信息服务的一次尝试,尽管由于人员和设备等原因的限制,在服务方式和手段上既不同于电视台,也不同于专业公司,有自己独特的制作方式和特点。相信,只要领导重视和支持,进行大胆探索,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利用有限的条件,最大限度地为铁路科技创新做好服务和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增富.现代多媒体影视制作技术在铁路技术教育与干部培训中的应用.理论学习与探索,2004(5):78-79.
篇8
一、构思画面,设置参数
一部专题片要经过前期拍摄和后期编辑等工作才能完成,实践证明,编辑也是一种再创作,在整个片子中作用重大。从某种意义上说,编辑水平的高低,是对画面语言的创作能力的具体体现。非线性编辑系统不象线性编辑制作那样,在所有的素材中随意搜索和选择,它受到系统硬盘空间的限制。因此在素材输入之前,编辑人员要从编导的角度出发,熟悉脚本,力求把握编导的创作意图和风格,怎样体现专题片中的主题思想,随着情节的进展,通过哪些素材去营造气氛;在叙述事件过程中,又用哪些素材来突出和表现等问题都要加以考虑。按照编导的设想和要求,并根据片子的内容,着手采集相关素材,即将录像机上的磁带内容转变成计算机上的文件,这个过程也就是素材的上载过程,使磁带上的内容变成一个个素材文件。非线性编辑系统输入、输出不仅有模拟复合、S端子和模拟分量,还有数字SDI、IEEE1349、SDDI等,具有良好的接口性能和兼容性,能方便地与其它设备配合使用。
在采集之前,需要进行采集设置。输入选择分为视频信号质量的选择和视频源即录像机的选择。要根据不同格式录像机的输出方式,确定系统的输入状态,尽量采用数字或者模拟分量方式,选择合适的压缩比,以避免A/D转换时的损耗。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设置素材输入的压缩比。在不同的压缩比下,素材的数据率不同,所占的硬盘空间也不同。压缩比越小,图像质量越高,但所占据的硬盘空间也越大。非线性编辑系统的视频质量分为预演、工业、广播、数字、无压缩五个档次。
(2)系统可以调整输入信号的亮度和色度以及对比度,弥补原始素材在拍摄时的缺陷。在通常情况下不要随意调整这些参数,否则输入素材的各项参数将发生变化。
(3)调整输入信号的音频电平。音轨1、音轨2分别调整输入的两路声音信号电平的大小,主输入用来调整总体电平。电平的调整要视素材音量大小来具体确定,若调得太高,编辑时将无法降低,且易产生噪声;反之,则不易提升。一般将电平设置为0dB,即以原始声音输入。
(4)设置通道选择开关,当通道V1、A1、A2打开时,采集的素材包括一个“.AVI”文件和与其相对应的“.WAV”二个音频文件。若关掉某个通道,该通道对应的文件就不能进入系统。
(5)选择正确的盘符与路径,输入素材的文件命名应通俗易懂,为以后调用一目了然。
二、调入素材,运用“蒙太奇”
根据脚本的要求把画面素材、解说词、同期声等素材从文件夹中取出,并拖到时间线编辑窗口中进行编辑,时间线编辑是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核心,所有创意均能在这里得以实现。时间线上有字幕轨、视频轨、背景轨和音频轨等。视频轨放置视频(AVI)素材,用于编辑画面;音频轨放置音频(WAV)素材,用于编辑同期声和效果声。
在编辑过程中,要合理运用“蒙太奇”手法。它是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在专题片编辑制作中也被广泛应用,如画面的转换、特殊效果的处理等。非线性编辑系统提供了丰富的特技模板,如划像、DVE、色彩、色调、遮罩等几百种转换、滤镜、运动方式,为“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提供了技术支持。特技的运用既要考虑表达内容的需要,又要考虑画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注意转换方向和特技时间,防止无目的的滥用。例如,淡出、淡入通常用来表示一个比较大的、完整的段落的结束和另一大段落的开始;迭化通常用来表示时间的流逝,连接回忆、想象等回叙段落;划像通常用来表示地点、场合的变化,表示相同时间,不同空间平行进展的事件。运用特技人为的痕迹比较重,过多的运用会影响专题片的真实自然。当前有一种不良倾向就是编辑人员在非线性编辑制作技用得过于频繁。
(1)选择合适的编辑点。画面与画面之间的衔接要得体,才能使故事的情节和画面的动作直接连贯,从内容和形式上保持连续性,把主题思想运用在构思和视角上。编辑能否成功,关键要看每一个画面的转换是否正好落在编辑点上,该停的不停就显得拖沓,不该停的反而停就有跳跃感。对于专题片来说,大多数按照人物的情绪变化来确定编辑点,叙述性的画面要依靠逻辑规律和画面长度来确定编辑点,只有恰到好处,才能使画面连贯稳定,流畅自然。
(2)妥善处理同期声。同期声是指拍摄图像的同时记录的现场声音,包括现场音响和人物的访谈。它是重要的表现手段,起到烘托、渲染主题的作用,能产生强烈的现场感与参与感。在线性编辑中,同期声的音量大小由编辑人员根据经验凭听觉加以控制,使之与解说词和音乐有机配合;非线性编辑制作时,同期声与解说词放在不同的音轨上,其大小是通过预演审听,调整音量标识,凭视觉加以调整。
(3)保持片子色调一致。由于素材来源广泛,拍摄的时间、场合以及拍摄设备不同,可能存在色彩基调差异的情况,可通过非线性编辑系统来调整各项参数,进行色彩校正。
(4)养成随时存盘的良好习惯。因为非线性编辑系统可通过预演且不需要生成就可看到编辑的效果,修改十分方便,随时存盘,可以避免以前编辑的内容丢失。
(5)多层画面叠加要突出主体。非线性编辑系统提供了多层(甚至99层)画面的叠加,在进行多层画面叠加时,应根据内容的需要合理设置层数,注意突出主体画面,否则造成主次不分。一般使用3至5层即可满足要求。
(6)特技转换时间不宜过短。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做到以帧为单位来进行特技处理,因此编辑的画面长度和运用特技的转换时间不宜太短,否则画面就会产生跳跃的感觉。
在编辑过程中,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把画面和同期声进行优化组合和艺术处理,做到和谐统一,力求完善和升华主题思想,丰富画面的信息,扩展思维的空间,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注意讲究人物刻画和艺术技巧,强调应用生动具体的画面去反映生活的本质,选择最有表现力的画面,按照思维和形象两方面的逻辑顺序进行编辑。在一个段落中,每个画面都要从内容的要求出发,切忌包罗万象,既要突出主体,又要表现陪体;既有环境气氛的渲染,又有局部感情的描绘;既要整个环境(全景),又要局部细节(近景、特写),要善于选择细节画面(如表情、动作、特定意义的物、同期声等),充分表现具体的内容和烘托感情。可以通过主体的相关动作和相似点的特写、主体进出画面、因果关系和呼应关系、遮挡镜头以及声音来作为划分段落的过渡因素。
三、设置参数,输出节目
当时间线的节目编辑制作完成后,就要着手节目的输出,即将计算机上的文件转变成录像机上的磁带内容,这个过程也就是节目的下载过程,使一个个素材文件变成磁带上的内容。根据不同格式录像机的输入方式,确定系统的输出状态,尽量采用数字或者模拟分量方式,以避免D/A转换时的损耗。输出信号有复合、S端子、模拟分量、数字信号。要注意合成节目时输出格式的设置,线性编辑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采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的节目是以AVI格式生成和出现的,对于录像带、刻录VCD和DVD的输出格式是通用的,但如果刻录数据光盘和进行网络传输,则要考虑文件的格式在计算机平台上能否通用。
篇9
关键词:电视 音乐 特性 运用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8-292-02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电视的本质是视觉的画和听觉的声有机结合的形象传播。“画”和“声”是视听艺术的两条腿、两个侧面、两个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承担着传播功能。从总体上来说,它们是相互配合的伙伴关系,两者各显神通,缺一不可。电视中的声音包括语言(包含解说)、音乐和音响。声音的作用与地位在电视创作中是不容忽视的,我们要在创造最丰富最复杂的视觉形象世界的同时,创造最丰富最复杂的声音世界。电视音乐是电视与音乐的“交叉学科”。目前的电视音乐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艺术门类,在电视屏幕上愈发鲜明地体现出自己的表现力与规律性。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电视工作者往往重视了对画面的处理,而忽视了声音的效果,或者只注重运用声音中的语言和音乐,而忽略了音响这一重要因素。有的甚至在从事了多年电视节目制作工作后,竟然还不能正确认识什么是音响,音响和音乐有什么区别,往往把音响和音乐混为一谈。本文作者长期从事电视音乐的制作和运用工作,对电视节目中音乐元素的制作与使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电视音乐的种类
目前,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常规使用的电视音乐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标志音乐。标志音乐包括各个电视台的台标音乐和各个栏目的片头音乐和片尾音乐,这种音乐是作为一个特定符号出现的,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二是综艺音乐。综艺音乐以各种形式(开场乐队演奏、合唱、独唱、对唱、伴唱、舞蹈伴奏)贯穿始终。音乐创作的好坏,对整台节目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台晚会若能推出一两首好歌,可以说已成功了一半。三是专题片音乐。专题片音乐是电视语言的一个元素,受画面制约,为画面服务,经常采用声画统一的音画组合。专题片音乐由片头音乐、片尾音乐以及分散在各个段落的音乐组成。四是电视剧音乐。在电视剧中音乐和画面、语言、音响等作为一个戏剧元素出现,可以参与剧情,推动剧情发展。音乐与画面的关系是音画并重、声情并茂。在电视节目中构成声音的诸多因素,主要可分为三大部分:音响、音乐和语言(包括解说词)。其中音响是指影视艺术中除对话、音乐之外所有声音的统称。而音响、音乐和语言(包括解说词)三者虽然内涵不尽相同,但它们的外延又往往互相交叉、互相渗透,如秋虫的悲鸣与林鸟的欢叫往往都具有音乐的旋律;而在商场或者聚会现场拍摄的专题片中,背景纷纷杂杂的人声本应属于语言的范畴,但是因为含义模糊,且并非表现主题所必需,所以也就具有了音响的功能。而且这样的音响的运用往往能带给人很强的现场感与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音乐、语言与音响是互有区别又可互相转换的,这不仅仅取决于节目制作者的艺术加工,也与观众的感知能力与理解程度有关。声音的三个因素在电视创作中是各司其职,但又相辅相成的,它们同视觉因素结合成有机的统一体,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
二、电视音乐的特性
首先,电视音乐具有不完整性。电视中的音乐要受电视所要表现的内容及其艺术形式的制约,使音乐形象融合于整个屏幕形象之中。一旦游离,便有损甚至破坏整个屏幕形象的塑造。电视中的音乐受电视节目长短时间的限制,因此电视音乐可以没有主题的呈示、发展和再现的过程。一般来说,电视画面持续不断地展现,而音乐则结合一定的画面,以分段穿插、间歇呈现、跳跃进行的方式逐步展开,每一乐曲段落的起止。比如,在经济类节目中,在运用音乐的频率,节奏时间的长短,以及感彩的选择等方面就与其他节目有所差异,它只是截取了某支曲子的一个段落或者一小部分,体现出一种快节奏、高频率的特色。在感彩上,也总是给人一种积极向上、跃跃欲试的感觉。
其次,电视音乐具有新颖而简明的风格。生活本身是有声、有色、有形的。画面能再现现实生活的形与色,是连续的,声音则是现实生活的声的体现,是片断的。当画和声有机协调,巧妙配合的时候就产生了立体的、连续的、完整艺术的效果,给观众一种真实的立体感受,使人们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由于电视音乐出现的次数非常多,用量非常大,重复使用的次数很多。要吸引观众音乐必须不断出新。“新”不仅包括新的旋律、新的节奏、新的力度和速度,而且还应不断开发新的音源,挖掘新的音色。
第三,电视音乐具有可剪辑的特点。一个电视节目制作完成后,就需要加入适当的背景音乐。一首合适的背景音乐在影视作品中与画面有机地结合,可以对画面起到补充、深化、烘托和渲染的作用,并赋予画面形象以更丰富的内涵力。人们在影视节目的声音与画面的关系上进行了许多的创作,力图使声音的形象更加鲜明、完整,与画面高度统一。声画合一是最简单、最常见的声画结合形式,它是指镜头中的视觉形象和它所发出的声音同时呈现并同时消失。声画合一时的声音完全依附于画面形象,为写实音。当写实声音和画面同时作用于观众的感官后,两种不同的感觉相互渗透和互为补充,使观众的感受变得更为深刻、真实。
第四、电视剧音乐具有情节性。由于电视的特殊性,是电视音乐在表现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情绪性和情节性,使之更好地为电视节目服务。电视剧音乐是依附于电视剧剧情而存在的,观众可以根据具体的剧情来阐释音乐的具体内容。虽然不同的观众对电视剧音乐的理解也不可能完全一样,但有了电视剧的剧情、画面、语言等作依靠,观众的想象或联想就有了指向,对音乐内容的理解也就基本相同。因此,电视剧音乐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可阐释性。在电视剧中,有时一段相同的音乐出现在不同的地方,也可以得到不同的阐释。因为电视剧音乐始终是依附于剧情而存在的,如果它所依附的具体情节不同,音乐的内容也就不可能完全相同。电视剧音乐依附于剧情的特点,使得它的内容具有了可阐释性。这也更易为一般的观众所理解和接受。
三、电视音乐的运用
音乐在电视中的运用非常广泛,但是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运用形式。
1.音乐的衬底作用。长期以来,电视新闻为追求内容的真实性,除同期声与现场音响之外,很少对新闻内容进行后期配乐。笔者认为,针对不同的新闻内容,应采取灵活的处理方法。如果新闻现场是会场、赛场、颁奖典礼和记者出镜头采访等现场音响突出的画面,不可画蛇添足地乱搞后期配乐。如果新闻中出现的是一些生活气息浓厚、优美清新的自然风光画面,贴切的后期配乐,能通过音调与旋律创造出“情感的形象”,直接打动人心,直接唤起观众思想、感情和心理情绪上的反应和共鸣。这不仅无损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反而通过对信息接收氛围的美化,使新闻画面更赏心悦目,从而加深对新闻内容的理解,使新闻信息传递更完整全面,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在电视新闻中,用音乐作为衬底,以抵消观众对单纯解说感到的枯燥无味。所谓衬底,是指使用音乐时,一要紧扣新闻内容,不能画蛇添足。比如,有些电视新闻,选配音乐可以自始至终,而有些电视新闻选配音乐则不能贯穿始终,只能根据新闻内容在必要处使用。此外,要严格控制音量,不能喧宾夺主,冲淡解说。为了让观众听清楚解说词,音乐的音量一定要大大小于解说音量,否则,就会把观众的思绪“带”出新闻,“迁移”到欣赏电视音乐的境地。这样的话就本末倒置了。
2.音乐的转场作用。电视新闻篇幅短小,画面之间很难找到理想的剪接点,因此,硬接现象相当普遍。为弥补这一缺陷,就应引入解说词或者音乐作为转场,用声音的吸引力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以掩饰画面的硬接。比如,CCTV-2早间新闻节目《第1时间》之昨日之最小板块,播发的信息都是国内外的一些趣味见闻。每条新闻的主体都不一样,跳跃大、反差大,是一组快餐式消息。音乐编辑选择了一段清新愉快的钢琴曲配在整个一组新闻中,巧妙地转移了观众可能会过度关注的画面转场的注意力,使一组“昨日之最”浑然天成,珠联璧合。还有在《第1时间》几个子栏目的处理上,也突出了音乐的转场作用。每个子栏目开始时,必定是《第1时间》专有的特色音乐响起,提醒观众朋友,我们下一个环节又开始了。
3.音乐的强化作用。电视新闻中音乐的强化作用,同电影和电视剧的音乐一样,可以通过节奏变化、音调的高低去渲染情绪、烘托主题、强化节奏、描绘意境,以唤起人们的共鸣,激发人们的情感。比如,美国的火星探测器发回火星表面照片的新闻就曾很好地运用了音乐的手段。图象经过电脑处理,一个巨大的、快速旋转的、火红的星球美丽无比。这段持续20秒的录象片配上了雄壮的音乐,画面与音乐浑然一体,震撼人心。 在一些软新闻里,适当地配上一段效果音乐更能增加新闻的综合效果。比如,当新闻的主要内容是一件工艺品、一处风景、一个人物、一段往事时,我们就可以配上适当的音乐加以烘托。画面的色彩、构图、光效、影调、拍摄及剪接技巧、画面中的人或物,以及一段画面所表现的内容都可以承载丰富的感彩和思想内容,在适当的地方增加一段音乐,能够增加画面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篇10
关键词:第二课堂活动;演讲与辩论培训;学生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06-02
一、引言
近些年为了推进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教育部先后修订了《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和《大学英语课程大纲》。修订后的两版大纲均指出了我国现今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国内学者文秋芳等(2010)通过对全国11所高校2189名文科学生思辨能力的调查发现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降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也往往在口笔头表达中出现逻辑性差、表达困难等问题(高一虹,1999)。针对这些问题,两个新版大纲同时指出当今外语教学应加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随着要求的提出,国内各个高校教师纷纷撰写论文提出新的课程规划,如任文(2007),刘艳萍(2009)等提出演讲教学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周淑珍(2004),李凤荣(2005)则提出通过各类型的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虽然笔者所在高校也一直举办一些常规性第二课堂活动,如英文歌曲、配音大赛来丰富同学课余生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学生在用英语做交流时,依然存在言辞表达不准确,缺乏创新观点等问题。选的学生在参加省、市和国家级各类英语大赛中也收效甚微。第二课堂活动并未真正成为课内教学的延续,学生缺乏一个课内外相互结合的平台来活跃其思维、拓宽其知识范围,加强其人文素养和提高其思辨能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所在的课题组重新定位了当前第二课堂活动的目的,将演讲和辩论课程的建设与二课堂活动紧密结合,期望能真正实现学生语言、知识范围、心理素质和思辨能力全方位的提高。
二、二课堂活动和演讲培训课整体规划的必要性
高校英语的课内教学(无论专业与非专业)长期以来强调对学生的语言基本功的培训,模仿、记忆、重述都是常用的课堂训练环节,缺乏对思维方式和判断力的培养。广大学生也以通过各类考试,获得不同程度的等级证书作为学习的终极目标。即便有意识的要提高外语的表达能力、提高沟通技巧,往往也会因缺乏相关技巧的培训而无法在语言使用层面产生巨大飞跃。此外,二课堂活动如仅仅设计以模仿和背诵为主的配音、朗诵大赛则无异于课内训练,难以做到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突破。
演讲辩论培训课和第二课堂活动整体规划强调在课内(即演讲辩论课)加强学生查阅资料、分析问题、合理安排信息要点、掌握公众讲话技巧的能力;课外为学生搭建相应的实践活动的平台,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其学习动力,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这样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保证学生从学习知识到学习方法,从懂得语言用法到会用语言,从学习交际到交际中去的能力不断加强。
三、改革后的第二课堂活动体系
为了解决本校学生口语表达方面开口难,内容空洞等问题,笔者所在的课题组一致讨论认为应将演讲与辩论培训课作为整个体系的中心位置。以该课程所提出的训练目标位依据,设计我们的第二课堂活动,以演讲辩论课为圆心辐射带动各项活动的开展。在课题开展的一年半里,我们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演讲辩论培训的方式。笔者首先在外国语学院英文系作为试点,每周三为学生开设2节有关演讲和辩论的培训课程。授课教师为学院外籍教师,课题组教师与其他3名中教配合辅导学生。培训课每学期为17周,学期末参加演讲测试,合格者会给与创新学分。学生的主体为2、3年级,少部分为1年级新生。整体课程的设置也充分考虑到了与第二课堂活动的接轨,并为第二课堂活动做指导。
(二)在第二课堂的活动中,首推每年一次的英语演讲赛和辩论赛。演讲赛在每学年第一学期举行,比赛形式分定题演讲、即兴演讲和现场回答三个部分;辩论赛则在第二学期举行,比赛模式与现今国内举办的大赛保持一致,即采用英国议会制的辩论格局。中教负责对入选选手做进一步的除常规培训外的赛前指导。校内比赛选拔出的优秀选手会被推荐参加自治区及国家级的相关比赛。
(三)开设外教讲座和口语角。课内对学生在公众演讲技巧上的指导无论从时间和人数上都无法满足非专业学生的需求。外教则利用周五晚上时间为校内非专业同学开办西方文化及公众演讲能力的讲座。在省和国家级比赛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则轮流负责在校内开办口语角活动,以自身的经历感染更多同学。无论是讲座还是口语角我们都期望能带给广大同学更多的信息,扩大他们的视野,树立学习的榜样。
(四)开设英语戏剧比赛。国内学者黄源深(2010)曾提出我国英语人才培养方面必须加强课程设置的改革,语言基本功的课程应当尽量减少,语言文化知识、思想方法和思辨课的比重则需要加强。这期中就包含对西方经典名著的细读,如莎士比亚作品等。为了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避免学生仅仅以掌握语言技能为终极目标,我们鼓励二年级以上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选取莎剧的片段来表演,各班授课老师负责指导和排演。校内选拔优秀的表演小组还会得到外教的进一步指导,在校内一年一度的外语文化节上公演。2011年优秀获奖者还参加了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莎士比亚戏剧节”的选拔赛。
(五)建立模拟联合国协会。经过60多年的发展,模拟联合国活动现在已经风靡全世界,形式多样,规模不一,有国际大会、全国大会,还有地区级和校际间的大会。通过在校内组建模拟联合国协会并派代表参加校际交流,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且学会了阅读背景资料,会场上书写大量文件,听取发言、阐述观点。在这样一种体验式活动的过程中,青年学生们扮演不同国家的外交官,作为各国代表融入外交情景,自觉主动的运用英语进行表达。这种互动性极强的学习经历不但锻炼学生组织、策划、管理的能力,研究和写作的能力,演讲和辩论的能力,还加强了他们解决冲突、的能力,与他人沟通交往等多方面能力。
四、改革后的第二课堂活动成效
通过将课程设计与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机结合,我校学生在过去一年中积极参与到各种类型的表演和竞赛中,不仅提高了自己语言使用能力,更加强了学习信心。
(一)校际交流和竞赛。2010年1月,我们选派3名同学参加了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莎士比亚”戏剧节。6月份,选派4名同学参加了“外研社杯”和“欧盟-中国友好交流年辩论邀请赛”。4至7月,我校选派10名同学分别参加了在石河子大学和兰州大学举办的“模拟联合国大会”,获得最佳演讲、最佳代表和最佳立场文件奖等多项奖励。10月份,2名同学获得“外研社杯”新疆赛区演讲比赛特等奖,2名同学获得一等奖,4名同学获得二等奖。2名特等奖同学还取得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
(二)校内文化节的顺利举行。2011年3月至6月间,我们在全校范围开展了外语文化节。在为期3个月的活动中,我们着重开展以培养学生外语思辨能力的为主的各类型活动、竞赛及专题讲座。全校22个学院,近1500多名学生参与了我们从初赛、复赛到决赛的4大类竞赛。各类决赛获奖者参与了文化节闭幕式的汇报演出,在师生中引起巨大反响。
五、第二课堂活动改革的启示
通过一年多的教学改革实践,我校学生不仅语言能力有所提高,其思辨能力也得到很大的发展。这些改革也带给我们更多的启发:
(一)形成动态、灵活的学习体系。在整个第二课堂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的学生一直处于培训、比赛、培训这种连续性的学习体系下。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同时即获得练习的机会,并在教师的协助下发现自我的不足,及时弥补。
(二)提升学生自信、培养学生思辨能力。通过系统的培训和相关竞赛的锻炼,学生不仅掌握了如何有效推理、运用论据、组织观点的方法;也更加注重在公开场合讲话时如何与听众沟通,及非语言因素的使用。有了这些相关知识的储备,学生自信心得以提升,语言的表述也更加准确、清晰、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三)培养了学生互学、互助风气。在课题开展一年多的过程中,我们有很多意外收获,其中之一就是培训班里最早的一批同学在修完课程之后,自发组织起来招募新生,每周一次的协助低年级同学锻炼公众讲话能力。老生带动新生,并树立了榜样,校园内学生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2000.
\[3\]高一虹.外语学习木桶的”短板”——从一次失败的演讲谈起\[J\].国外外语教学,1999,(3):6-9.
\[4\]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2010,(1):11-16.
\[5\]李凤荣,安晓灿,孙东菱.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69-72.
\[6\]任文.英语演讲课与能力素质培养\[J\].中国外语,2007,(10):66-70.
- 上一篇:初中物理学习教学案例
- 下一篇:医疗废物的封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