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基本要素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4: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力市场基本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力市场基本要素

篇1

    一、人力资本投资政策与经济增长

    近期中国的企业经济利润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仍然有较大空间可挖掘;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由政府直接负担是不大可行的。提高人力资本的产能,使政府承担较少成本的另一种方法是实行灵活自由的劳动力市场。灵活自由的劳动力市场允许与日益增长的政府资本和产品市场一样采用相同的激励措施,尽管它离促进技能的形成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过,这对提高人力资本有很重要的影响。如果人们能得到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的30%-40%,他们会愿意支付学校教育的成本。灵活自由的劳动力市场促使个人激励作用的发挥。支付个人受训的成果可以不花费政府任何费用,而促进个人获得技能。允许个人激励作用的发挥可创造人力资本投资库。中国通过放松对个人激励限制创造财富,并会提取受教育工人的储蓄创造物质资本的财务库。这种方法会得到更多的税收收益。促进经济增长的另一项政策是平衡各地方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当前中国政策依旧重视某些地区胜过其他地区。政策也允许地方政府在教育费用的支付上占主要地位。富裕地区比贫穷地区拥有更多的资金来投入教育。要减少地区工资的差异性,就需要开放市场,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自由寻找工作的机会将促进经济的发展。所以有必要实施集中化的教育财政支持政策,这项政策是中央平均分配政府资金到不同地区,不同的农村和城镇地区。目前,西部和农村地区收入低,因此对教育支持很低。而教育投资的回报率则很高。如果把更多的教育和培训资源分配到贫穷的地区,国家收入会增加。许多中国人反对开放劳动力市场,因为开放劳动力市场会导致工资的差距增大,至少在这一代。然而,此政策鼓励人们去获得技能,如果支付人们适当的奖励,开放资本市场资助教育,如果支付人们适当的奖励,开发资本市场资助教育,他们就会很高兴为学校正规教育支付学费,因为教育会带来高收入。中国可以依靠个人激励性去办好学校,因此学生可以自由在学校中选择,而学校可直接从他们教育的学生获得资源。为了使制度有效地运转,必须发展学校教育的信用市场允许学生借贷。由于缺乏这种市场,只有有钱家庭的学生能够支付学费,因为学费高达目前农村地区平均收入的30%-40%。如果只有富人才能送小孩读书,代际之间的差距将会变大。而当前限制劳动力地区间流动的政策进一步恶化了当前的局势。与60年代和70年代的政策相比,当前在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针对移民子女的5%-10%的学费增额减少了社会流动性,加剧了几代人的贫困。

    二、中国人力资本投资对策

    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问题,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提供的历史机遇和带来的挑战,跨世纪中国发展在总体上应选择和实施人本方略。人本战略方案是指牢牢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根本战略的涵义及思想精髓,依靠增强人力资本投资、整顿并加大人力资本生产和形成框架以及加快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变革,为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框架演变和制度变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的同时促进和发展科技教育产业化及其主导作用,并保证在21世纪中叶实现经济发展的“第三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本经济发展方略的增长对策是,把增长支撑点切实放到人力资本投资上,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以促进经济效益可持续增长。主要来说,具体有两点:一是采取制度化、政策化的手段方法足够保证公共教育支出随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调整政府公共教育投资方向和框架,加强政府投资的教育经费作为义务教育投资主要渠道的职能;二是以非义务教育为主要范畴,加大社会多方向投资的力度,主要是通过建立“高投入高回报”的教育投资激励机制和政策环境,充分调动社会经济体和家庭个人教育投资的自主积极性。人力资本的发展方略的结构调整策略,简言之,就是以人为本促进结构优化。要点主要有二条:第一是把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作为主要出发点,通过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资、调整农村教育输出结构、优化和开拓办学思路等,大力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结构,真正建立起雄厚的农村经济赖以长期稳定发展,、进而彻底突破二元结构的人力资本基础;其次是建立适应社会需求、调控人力资本生产和构成的教育运行机制,使教育生产结构能动地适应社会需求结构,从而使人力资本生产和形成对整个经济结构优化演进起到长期战略性主导作用。改革战略的基本要素就是制度创新,但这个制度创新的前提是以人力资本产权变革为核心推进在教育领域,要建立“政府间接调控教育运行、学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制度框架,牢牢控制非义务教育产业化这个要点推进整个教育制度的改革。加快人事制度变革,促进人力资本市场化流动,重点突破户籍二元化、干部身份终身化等制度障碍;特别注意建立各个经济单位人力资本的市场约束机制,创造有利于吸引国际人力资本流入的微观机制和宏观环境,进而促进人力资本结构效率不断优化。在各经济体改革战略的指导思想上,应把人力资本产权放在经济体所有权安排的突出位置,突出人力资本产权的主导性作用,鼓励各地企业和个人在一个相对宽松的制度环境中大胆创新,勇于尝试,主动探索符合各地实际情况、各具特色、多样化的企业制度模式。20多年来,中国人力资本的生产制度,流通制度和使用制度变革的基本趋势就是市场化,就是认可人力资本产权的个体决定性或独立自主这个根本特性,明确人力资本产权关系,促进人力资本的自由流动和市场化配置,增加人力资本使用的市场激励和约束机制。在关于解决人力资本的这些矛盾和困境中,这些并不是某个领导和理论家个人能够解决的,而是要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通过互相博弈和试错来慢慢探索、不断趋向某个均衡的解决方法。

篇2

人力资本是人类利用其大脑智慧或人体其他能力反映、表现和认识物质世界而塑造出来的,但作为一种表现化了的知识存量,它可以区别自然人个体独立存在,因此不可与表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存量混为一谈,后者是作为人力资本形式存在并创造功效的。“人力资源”这个术语早被人类社会广泛接纳和使用,而“人力资本”这个学术概念的使用还很局限,主要局限于学术界和文化界,尚未普及。严格来说,这两个术语表达的确实是两个不同范畴的定义。“人力资源”概念在管理学中指集体人事管理,它侧重表述人力的构成和数量等方面的硬性的量化的规定,强调其稀缺性和功用性以及人力作为一种存在的资源应如何开发使用的问题。在劳动经济学中主要是指劳动人口或劳动力,当人力资源为某一实体使用或控制时,即可称作“人力资产”,它可以定义为这个经济主体所使用的和控制的、能以经济数量计量的、可以带来利益和利润的人力资源。当人力资产是某一经济主体预先投资而形成的,并作为生产经营要素或获利手段来使用,以取得预期收益时,可称作“人力资本”,它强调投资物质增殖、收益回报率、、所有者权益和人力的个体素质或非物质存量的形成和积淀。这几个概念虽相互联系但却是含义不同、外延有异的概念,在实际使用中应恰当、准确使用。

二、人力资本投资政策与经济增长

鼓励教育和培训的一种渠道是政府支出。该方法使政府负担了巨大的支出,而且不一定可行。近期中国的企业经济利润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仍然有较大空间可挖掘;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由政府直接负担是不大可行的。提高人力资本的产能,使政府承担较少成本的另一种方法是实行灵活自由的劳动力市场。灵活自由的劳动力市场允许与日益增长的政府资本和产品市场一样采用相同的激励措施,尽管它离促进技能的形成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过,这对提高人力资本有很重要的影响。如果人们能得到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的30%-40%,他们会愿意支付学校教育的成本。灵活自由的劳动力市场促使个人激励作用的发挥。支付个人受训的成果可以不花费政府任何费用,而促进个人获得技能。允许个人激励作用的发挥可创造人力资本投资库。中国通过放松对个人激励限制创造财富,并会提取受教育工人的储蓄创造物质资本的财务库。这种方法会得到更多的税收收益。促进经济增长的另一项政策是平衡各地方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当前中国政策依旧重视某些地区胜过其他地区。政策也允许地方政府在教育费用的支付上占主要地位。富裕地区比贫穷地区拥有更多的资金来投入教育。要减少地区工资的差异性,就需要开放市场,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自由寻找工作的机会将促进经济的发展。所以有必要实施集中化的教育财政支持政策,这项政策是中央平均分配政府资金到不同地区,不同的农村和城镇地区。目前,西部和农村地区收入低,因此对教育支持很低。而教育投资的回报率则很高。如果把更多的教育和培训资源分配到贫穷的地区,国家收入会增加。许多中国人反对开放劳动力市场,因为开放劳动力市场会导致工资的差距增大,至少在这一代。然而,此政策鼓励人们去获得技能,如果支付人们适当的奖励,开放资本市场资助教育,如果支付人们适当的奖励,开发资本市场资助教育,他们就会很高兴为学校正规教育支付学费,因为教育会带来高收入。中国可以依靠个人激励性去办好学校,因此学生可以自由在学校中选择,而学校可直接从他们教育的学生获得资源。为了使制度有效地运转,必须发展学校教育的信用市场允许学生借贷。由于缺乏这种市场,只有有钱家庭的学生能够支付学费,因为学费高达目前农村地区平均收入的30%-40%。如果只有富人才能送小孩读书,代际之间的差距将会变大。而当前限制劳动力地区间流动的政策进一步恶化了当前的局势。与60年代和70年代的政策相比,当前在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针对移民子女的5%-10%的学费增额减少了社会流动性,加剧了几代人的贫困。

三、中国人力资本投资对策

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问题,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提供的历史机遇和带来的挑战,跨世纪中国发展在总体上应选择和实施人本方略。人本战略方案是指牢牢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根本战略的涵义及思想精髓,依靠增强人力资本投资、整顿并加大人力资本生产和形成框架以及加快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变革,为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框架演变和制度变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的同时促进和发展科技教育产业化及其主导作用,并保证在21世纪中叶实现经济发展的“第三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本经济发展方略的增长对策是,把增长支撑点切实放到人力资本投资上,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以促进经济效益可持续增长。主要来说,具体有两点:一是采取制度化、政策化的手段方法足够保证公共教育支出随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调整政府公共教育投资方向和框架,加强政府投资的教育经费作为义务教育投资主要渠道的职能;二是以非义务教育为主要范畴,加大社会多方向投资的力度,主要是通过建立“高投入高回报”的教育投资激励机制和政策环境,充分调动社会经济体和家庭个人教育投资的自主积极性。人力资本的发展方略的结构调整策略,简言之,就是以人为本促进结构优化。要点主要有二条:第一是把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作为主要出发点,通过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资、调整农村教育输出结构、优化和开拓办学思路等,大力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结构,真正建立起雄厚的农村经济赖以长期稳定发展,、进而彻底突破二元结构的人力资本基础;其次是建立适应社会需求、调控人力资本生产和构成的教育运行机制,使教育生产结构能动地适应社会需求结构,从而使人力资本生产和形成对整个经济结构优化演进起到长期战略性主导作用。改革战略的基本要素就是制度创新,但这个制度创新的前提是以人力资本产权变革为核心推进在教育领域,要建立“政府间接调控教育运行、学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制度框架,牢牢控制非义务教育产业化这个要点推进整个教育制度的改革。加快人事制度变革,促进人力资本市场化流动,重点突破户籍二元化、干部身份终身化等制度障碍;特别注意建立各个经济单位人力资本的市场约束机制,创造有利于吸引国际人力资本流入的微观机制和宏观环境,进而促进人力资本结构效率不断优化。在各经济体改革战略的指导思想上,应把人力资本产权放在经济体所有权安排的突出位置,突出人力资本产权的主导性作用,鼓励各地企业和个人在一个相对宽松的制度环境中大胆创新,勇于尝试,主动探索符合各地实际情况、各具特色、多样化的企业制度模式。

篇3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统计;二元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收入快速提高,可是作为一个人多耕地少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出生率高,资本少、劳动生产率低,导致农民大量涌入工业和服务业,农业剩余劳动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断增加,如何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城乡社会稳定的当务之急。

一、农业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概念

农业劳动力是指16周岁以上,农村户籍,长时间参加企业、事业和家庭副业劳务的劳动力。主要有以下三类:1、长时间生活居住在农村,取得的收入主要为农业收入。2、户籍在农村,但是工作地点在城镇的人群,这部分人群没有直接长期参与农业劳动,而是在外打工,属于我们常说的农民工。3、户籍在农村,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这部分人主要在农村从事服务业、商业等活动。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在既定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条件下,农业劳动力中无法实现与劳动条件有效结合的那部分劳动力。也就是指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扣除这部分农业劳动力,并不改变其产出量,也就是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小于等于零的那部分劳动力。

二、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现状

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土地资源不足,导致农村劳动力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只是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户籍和管理等原因将农民禁锢在固定地域,不能自由流动。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生产率得到了迅速提高,农民经济活动流动性增强,土地供应量不足的问题日趋严重。从上世纪80年代起,农业容纳劳动力的数量出现了直线下降的趋势。平均每年下降千分之八左右。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会进一步减小。我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呈现出以下特征:

1、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短缺

我国一直有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多年来我们稳居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位置,人口数量达13.7亿,占到全世界的22%,同时,农村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但是耕地面积只占全世界的耕地的7%,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农村劳动力相对于现有土地资源严重过剩,这样就产生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

2、城乡二元经济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我国目前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现象,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发展和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因素。城乡发展的不均衡使农业生产对人员的吸引力减弱。同时,户籍制度又限制了城乡间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即使在城市工作、生活,由于户籍、资本和技术的限制使得农民工很难真正融入到城市当中。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城镇总人口约为6.7亿,城乡人口数接近持平,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上升13。5%,城镇人口的增加、城市下岗职工的增加和等待就业的新劳动力都对城市的就业构成的巨大的压力,也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流动。

3、技术发展使得劳动生产率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在现有耕地资源不变甚至减少的条件下,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使得耕地所需劳动力减少,土地、劳动、资本这三个农业经济基本要素组合由于科技的进步发生了变化,由此导致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4、受传统生产模式影响,我国农业结构单一

受传统重农轻商思想影响,我国农业生产主要以农作物耕种为主,农副产品加工及相关的第三产业发展落后,因此对农业劳动力的吸收有限。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尽管在不同时期呈现出较大波动,但总的来说一直持续在一个较高水平。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劳动力的稳定和发展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加强农业自身发展,拓宽就业渠道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呈现出的一大特点是就业不充分,这部分劳动由于人员多,土地资源少,以及自然环境和季节因素等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产量不会由于这部分劳动力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政府应以相应政策导向加强农业的综合开发和配套的加工生产和服务等深层次、全方位开发,从以单一的农业种植为主向林业、渔业、牧业、加工、休闲、娱乐等多种经营方式转变。

2、拓宽农村二、三产业就业渠道

根据各国的发展经验,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发展的成熟,劳动力会逐步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我国农业现在以单一的第一产业为主,但是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其突破单打独斗小规模经营的生产模式,从全球农业经济的发展看,农业经济是从个体经济向规模经济发展转变的。初始农产品到最终消费品经过了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批发、零售的过程,据统计,初始农产品只占最终产品价格的十分之一,所以加大对中间环节的开发,可以增加大量的就业岗位并且使农民获得显著受益。

3、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展迅速,由于城镇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医疗条件和教育水平以及相对农村优越的生活环境,导致大量资金、人员等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经验证明,城镇的发展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城镇的地理优势和消费水平相较大城市为低,同时又具有城乡间的收入差距。使得农村外来务工人员在既可以避免离乡背土又可以进行就业,从而稳定了家庭,提高了收入。城镇的发展能够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4、改革户籍制度,提高劳动者素质

由于我国户籍制度等原因,农业劳动力在城市就业面临养老、医疗、子女教育、住房等诸多限制,使得他们缺少一个公平的机会来选择个人的职业发展,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改革二元户籍制度,实现公民平等身份,取消歧视性就业限制才能够保障劳动力市场的有效运转。同时,由于我国农民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先进技术掌握程度不足,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时期,难以适应对技术要求较高的产品加工和商业、信息业等利润率较高的二、三产业要求。因此,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业人口素质,培养有技术的农业生产者,使其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是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篇4

“尽管近期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放缓的争议,但我认为中国经济仍然充满活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James Heckman)在北京接受《财经》专访时,坦言他对中国经济的乐观态度。

今年68岁的赫克曼,是微观计量经济学的开创者,曾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任教。由于对分析选择性抽样的原理和方法所做出的发展和贡献,他与丹尼尔?麦克法登分享了200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世界上许多经济学家一样,赫克曼也将关注的目光更多投向中国,并在特定领域进行专题研究。

早在2003年,赫克曼就提出“中国人力资本投资偏低”的观点。之后,他开始研究中国的人力资本以及教育改革领域,他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是一个国家经济能否可持续增长的一个基本要素,人力资本也是中国财富状况的最终决定因素。”

通过研究他发现,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劳动力市场和教育政策引发了整个国家的投资组合扭曲,更多的资金投向了物质资本而不是人力资本。今天,没有人否认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但这一切并非没有代价,高投入、高积累、高消耗的粗放发展模式已近极限。

在赫克曼看来,虽然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仍然巨大,但中国需要改革教育市场,对所有形式的资本开放;同时中国应放开劳动力市场,让私人激励发挥作用。

“如果中国能够提高国民的受教育程度,让他们掌握21世纪的新科技,中国的潜力就能实现。”赫克曼说。

物质和人力资本投资须适当

《财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要依靠物质投资维持了高速的经济增长。在你看来,这种增长方式是否如许多人所说的那样已经接近极限?

赫克曼:中国经济仍然充满活力。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原因很多,不仅仅是靠投资,还有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科技发展。

我不知道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否接近极限。中国的情况很复杂,比如面临家庭结构的变化、社会结构的变化,等等。

但是,我认为中国教育结构需要做一些调整,提高教学质量和职业教育,以使劳动者的技能与科技发展相适应。因为在中国在发展更复杂精密的科学技术的同时,必然需要更多的专业技能,而中国所需的这些技能的概念还有待扩展。

《财经》:提高教学质量和职业教育,也就意味着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来看,中国在人力资本上的投资与发达国家有哪些差距?

赫克曼:在过去几十年,中国劳动力市场和教育政策导致了整个国家的投资组合扭曲,更多资金投向了物质资本而不是人力资本。

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对人进行投资的比例远远低于各国平均数,中国在人力资本上的投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很明显的。

例如,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各级政府的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不足3%,而在实物上的投资却大约占到GDP的30%。在美国这些指标分别是5.4%和17%,在韩国分别是3.7%和30%。到2002年,中国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上升到3.3%,但实物投资占GDP的比重则上升到45%。

十年过去了,情况逐渐好转,某些方面的差距已经得到改善。比如中国削减了中小学学费,大幅扩大教育产业,大力提高科学技术。政府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绝对量在上升,教育领域大量投资的回报也是巨大的。

《财经》:或许你已经注意到,中国政府宣布要将教育支出提高到占GDP的比重4%,这是否适应经济增长的要求?应根据什么样的标准来判断教育投资是否充足?

赫克曼:我会用投资回报率作为判断标准。公司或教育投资的收益计算方式就是投资回报率。在中国很少有人这么做。

不过如果有人计算过,就能看到中国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是很高的。这应该是衡量任何政府支出的指导标准。你如果想衡量对于一个活动的投资是否高于另一个,你应该总是考虑到社会效率,以使投资回报最大化。

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必须有适当的比例,正如低成本的劳动力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人员配比一样,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优化经济生产。

人力资本投资和物质资本投资需要平衡,过分强调其中的一方都会损失效率。如果过分强调物质资本投资而忽视人力资本投资,将使得中国不但不能最优化生产,也不能享受经济增长中高增值的部分。

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必须重视人的发展问题,这样才能给生活在这个社会里面的人们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受到教育。

这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而且是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如果一个国家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很低,只是靠这些技术水平很低的人不停地生产,肯定会有问题。

《财经》:中国在人力资本领域还存在哪些问题?

赫克曼:在我看来,中国还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和职业教育,可以考虑改进中等教育,培训具有中等技能的学生,提高劳动者生产技能,发展侧重就业岗位的职业培训,以满足公司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就业。同时,中国也应该对以智商测验为主的考试体系等方面做出改进。

中国对技能的定义可以扩展一点,可以思考一下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要重视早期童年的角色,童年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农村地区的贫困可能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中国应增加对农民工子弟的教育投入,社会不平等在中国是一个严重问题,通过提高弱势群体的劳动技能,则能够改变这一状况。

改革教育市场

篇5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就业指导

1 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的界定

目前,关于“就业能力”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说法,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就业能力概念。

1.1 国外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的研究现状

在国外,Beveridge于1909年首先有了就业能力的提法。英国的黑兰格和普兰德(Hillage & Pollard)于1998年将就业能力定义为获得最初就业机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得新的就业机会所需要的能力;英国学者哈韦(Lee Harvey)认为就业能力是被雇佣者自身具有并在劳动力市场展示的所有技能的总和;奥佛顿( C. Overtoon)于2008年提出就业能力是在横切面上与所有行业相关,而在纵向上与所有职位相关的一种非特定的工作能力。

1.2 国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的研究现状

在我国,郑晓明是最早指出大学生就业的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知识和开发综合素质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1];黄敬宝2007年指出就业能力是指通过将高等教育服务转化为人力资本, 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朱新秤于2009年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成功获得工作、保持工作及转换工作时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及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

综合国内外学者研究,本文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需要大学生拥有一定的基本技能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实现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由多项能力组成的动态复杂体系。

2 大学生就业能力要素的文献梳理与分析

2.1 国外对就业能力要素的研究现状

关于就业能力的要素,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加拿大会议委员会将就业能力的分为:基本技能、个人管理技能和团队技能等三个要素。美国培训和开发协会认为就业能力可以分为6大类别和16 项基本技能。包括:基本技能、适应能力、沟通技能、自我发展技能、群体交往技能和影响能力。美国劳动部达成必须技能秘书委员会把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分为了三大基础、五大能力和36 项具体技能。三大基础是:基本技能、个人品质和思考技能,五大能力为:信息的获取与使用、资源统筹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系统处理能力和技术能力。科林·林塞(Colin Lindsay)和罗纳尔德·麦克德( Ronald W. Mcquaid)从本质属性、个人品质、基本可转换技能、关键的可转换技能、高水平的可转换技能、资格和教育程度、工作知识背景以及劳动力市场等,6项内容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

2.2 国内对就业能力要素的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郑晓明认为:就业能力是学生学习、思想、应聘和适应等多种能力的集合;汪怿认为就业能力包括基础技能、个体管理技能和团队工作技能[2];张丽华与刘晟楠提出就业能力包括自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等五个方面;谭诤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辨析》中就业能力应包括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终身学习和动态性特征等四个因素。

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要素的研究,随着社会发展,其要素也在不断赋予新的内容,但大学生就业能力中基本要素有三个方面: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个性品质等。

3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

3.1 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

国外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经验丰富,国外就业指导体系和就业指导机构完备,就业指导方式灵活多样,社会、企业和高校都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体,政府宏观服务型管理。特别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例如:在美国,社会、企业、高校都参与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政府出台立法和提供专项资金来保障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学校提供指导服务。在英国,通过注重加强校企联系、建立与就业能力相关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个性化培养,帮助学生通过实习增加工作经验等途径来进行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在日本,政府、学校、社会和用人单位配合,形成集配合、指导、服务于一体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援助体系。

3.2 国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

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起步相对较晚,国内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及就业指导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当前国内学者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 侧重于在学校(就业服务、专业设置)、社会(就业环境)、学生(综合能力、就业观念)等几个维度对就业能力原因和对策分析,还有一些学者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实践视角进行研究。如何完善就业指导课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方面的研究却很少。

4 借鉴及启示

借鉴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经验和国外就业指导方式,利用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个性品质等就业能力要素,建立以就业能力为目标的就业指导课教学评估体系,完善我国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更好地指导大学生提高自身能力。

【参考文献】

篇6

一般认为,现收现付是一种代际的收入再分配,在某些条件下可以改进各代人的福利,这些条件包括足够的人口增长率、劳动力市场的长期稳定等等。如果用完全积累制来为养老融资,而且是社会化的融资方式,其实就是将年轻时的购买力部分储藏到年老时使用,而储藏购买力靠的是货币的储藏功能,所以它需要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

两种方式的基本功能并不一样,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反倒是需要互相配合,才有助于实现经济学里所说的“黄金律增长”。

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实行现收现付的社保制度。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逐步推行社会统筹,1993年起开始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开始实行部分积累制,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养老。

但是,过去的老职工的隐性养老金债务如何补偿?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并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所以收上来的钱,不管是原本安排于社会统筹还是个人账户的,都用来支付了当前的养老金隐性债务,于是个人账户就成了“空账”。2000年,国务院决定在辽宁进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分账管理、做实个人账户的试点;2004年,试点扩大到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连续颁布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并于5月1日起实施,为发展个人账户完全积累基础上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建立了基本框架。但是,只要不解决隐性债务问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质上就仍然是现收现付制。

做实个人账户,实行基金积累,要借助于金融市场储藏购买力。从风险防范机制上讲,它与政府推行的现收现付的公共养老金计划互相支持、共担风险;而完全的现收现付则把防范风险的责任完全集中于政府,这不利于风险规避。如果只靠政府财政这一个支柱来防范风险,那么一旦发生问题,惟一的办法就剩下把风险向未来转移了,也就是说政府必然要发行社会保障或养老金债务,这等于是把属于未来后代的资源和发展机会拿到现在来使用和消费。人们最终消费掉的是实物商品,所以要注意防止某一代人或几代人过度开发实物资源、从而减少后展机会的问题,而这一点,即使在完全的现收现付下也是很容易出现的一个倾向。因此,实物资源配置的代际平衡的确是一个非常需要注意的问题,但实现这一平衡又绝对离不开财政收支平衡和金融资产负债平衡的支持。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一切早已不可分割了。

在这个不可分割的市场体系中,基金积累制为社会利用市场机制防范老年风险打通了新的渠道,这需要有一个较为完善的金融市场,否则,养老金储蓄就无法被安全地储藏起来。然而,需要认真关注的是,不完善、不规范的资本市场拖了社保改革的后腿。事实上,正是因为对资本市场的失望,才使得许多人士对社保基金乃至现在的企业年金基金“入市”颇感忧虑。

但正因为此,才需要我们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来建设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除了投资工具的创新,投资者行为透明化,规则的完善、公开、公正和公平等一个健康的市场所必备的基本要素之外,让这个市场中尽可能多和快地加入一些社会保障基金之类的稳健投资者的力量,应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此,我更倾向于把它看做是资本市场和养老保险之间互动的战略战术性问题,而不是养老金基金要不要进入资本市场的是与非的问题。

养老保险不仅仅是一个财务问题,还需要建立一个恰当的公共政策体系,包括确定对什么人、在哪些方面、以什么方式、花多少钱来提供保障。这也是一个政府迅速地认清,在社会保障政策上到底应当提供什么公共产品和服务,才能取得最好效果的问题。这应当是对一系列的备选政策进行细致的比较权衡和反复试验的结果。

篇7

要贯彻职业教育法,推行“双证制”,必然要解决如何加强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在中职学校的应用,通过鉴定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的实验,收到较好的结果。学生毕业持证上岗,能力与水平受到行业的首肯,就业竞争能力大大加强,又反过来促进了在校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声誉。

关键词:培养目标 国家职业标准 技能 衔接 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订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进一步规定“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就业训练中心及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的毕(结)业生,必须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后,才能到技术工种岗位就业”。因此,推行“双证制”(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这不仅是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的需要,也是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最终面向社会、走向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进一步说是关系职业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

要贯彻职业教育法,推行“国家职业标准”,必然要解决如何加强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培养目标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标准衔接的问题。对于这方面问题的研究,我们过去很少涉及,但确实是需要我们职教工作者深思并迫切解决的新问题。笔者打算在本文中就如何推行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鉴定相融合的问题与同仁探讨。

一、打破传统学科本位教学模式,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新的教学指导思想

国内多数职业中学前身是由普通中学改制发展而来的,其管理体制、管理方式与普通教育模式相一致,带有很深的传统烙印,这种模式下形成的教学指导思想,严重束缚了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重庆某大区有各级各类职业学校15所,电子类专业细分有:电子产品维修、电子设备制造、电子仪器仪表、电子电工、数控机电等,但目前还沿袭普教的统考模式进行雷同的课程设置,体现不了专业特色,这是传统的学科本位教学模式思想影响所致。这些专业虽然与电子相关,但各自课程设置应具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充分适应行业用工的需要。职业教育要适应劳动就业市场和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需要,首先更新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职业中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这一根本点,突出实践性教学和技能训练,使学生具备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四大基本要素――即“两类技能”(某一特定岗位需要的专项技能和多种职业都需要的通用技能)和“两个基础”(就业后在一类相关职业内转岗的基础和继续学习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更新观念,解放思想,跳出不适应职业教育特点的传统学科本位教学模式,确立以能力为本的新的教学指导思想。

因此,加强职业中学理论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管理,并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工作有机地相结合,切实落实技能训练与理论知识教学,是提高职业中学教学质量,推行“双证制”,保证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保证。

二、行业的需求,就是职业教育的最大需求

明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培养人才的观念,加强职业教育与就业培训目标密切联系。

1.分析研究修正职业中学学生培养目标,使之既能达到职业中学学历教育要求,又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培养目标有修正的必要,虽然现有的职业中学学历教育培养目标经过一二十年的发展完善,有很好的可操作性,但结合我国现有较高的市场化程度的就业市场,和日趋国际化的工业体系结构,培养目标的第一步修正就要考虑培养的人才如何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这一紧迫问题。这个目标可否是“具有合格中职学历,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在所从事的职业(工种)中具备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与良好的职业综合素质,并为现代企事业需求的中级应用技术人才”。

2.分析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对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选用编修进行审定

我在组织学生从事国有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培训工作中有所体会,我们现行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上,严重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脱节。比如,“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这个职业,在学校叫“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主要课程设置是局域网组建与管理应用。目前从重庆市职业学校的相关课程设置上来看,就缺失国家法律法规内容这块,学生不了解国家知识产权法、保密法、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法等,甚至于不知道消防安全法,从最近几年国内网吧所发生的几次重大火灾事故原因来看就是一个沉痛的教训。教学大纲中注重了网络操作系统的使用管理,互联网应用。但实际上行业中需要更多的是计算机网络软硬件管理,互联网联网设备使用与管理,安全管理,设备运行维护,通信媒体的连接等技术,因此我们的学生虽然学习了网络应用技术,却不能达到国家对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的职业标准要求。

这样的事例还很多,因此我认为职业教育要与国家职业标准接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很有必要对现行的专业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选用等进行编修审定工作。

3.调研用人单位和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跟踪高新技术发展,调整教学与技能训练内容

随着国际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我国的制造业逐渐摆脱了劳动密集型低技术模式,向自动化,高技术方向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是拥有一个简单的劳动技能就能胜任的了。比如我们对电子公司调研后发现,电子专业的学生如不懂得操作自动流水装配线,不会使用智能化虚拟化仪器,不知道数字化设备的原理,是无法适应行业要求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熟悉计算机通信技术知识与通信设备,是使用和管理不好现代计算机网络的,更不能有充分的竞争优势进入IT制造业。因此调研用人单位和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跟踪高新技术发展,调整教学与技能训练内容是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必然要做的功课。

三、重视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标准的衔接工作

在全国职教工作会上,国务院总理在讲话中强调,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把握好几个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从事就业准入制的职业必须取得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加强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标准的衔接,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在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的作用是必要的、迫切的。但实际情况如何呢?统计表明少有学校重视并在研究如何进行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的衔接工作,甚至于有些学校根本不知道劳动部对就业人才准入还有国家职业标准要求一事。

我们知道职业中学推行职业技术学历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初、中、高级技能人才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我国管理体制的不尽合理,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并没有面向劳动力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也没有机会面向用人单位实际需要对人才的需求进行有效沟通,基本上是脱离实际闭门造车。因此从某种角度讲职业中学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相配套的教学大纲、教材体系与劳动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有较为严重的脱节和不相适应地方。加上专业师资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以及设备条件尤其是高新技术设备诸方面的限制,在专业教学中还停滞在“从理论到理论”“从课堂到课堂”的陈旧教学模式中,导致学生专业理论与技能水平不能适应所从事专业工作岗位的要求,这种学校教育与行业需求脱节的弊端愈加突出。随着近几年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与思路模式不断传入,激烈冲撞着我国职教观念模式。加之国家一些相关政策的出台,把职业教育的改革又一次推到了风口浪尖。笔者从事职教三十年左右,敏感地意识到:在职业学校中推行“双证制”教育势在必行。为此我们做了这方面的实验工作,结果表明学生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其在校学习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训练内容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有较大的不相适应之处,不能达到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从而切实感到职业学校现行的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由于衔接问题造成的脱节状况,将直接影响着“双证制”的推行。如不立即着手研究解决,将会使学生“出口”受限,不能获取“双证”的学生毕业后既不能适应市场需要,也受到国家就业准入制的限制,反过来影响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这是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的问题,应重视并认真对待解决。

四、深化课程结构改革,突出技能训练教学

国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行职业技能鉴定,它是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它要求被鉴定者掌握什么技术,会做什么,能做什么,而不是你知道什么,会说什么,总之是以技能操作能力为主导的。职业教育还在以系统理论学习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模式中进行教学,与职业技能的主导思想严重脱节。所以我们必须深化课程结构改革,这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而课程结构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新的课程模式,使它更加适应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目标要求,符合紧紧围绕培养学生“两类技能”和“两个基础”的要求,突出技能训练教学。

五、加强教学研究,把理顺“专业”与“工种(岗位)”的关系作为落实技能训练的切入点

职业中学教育是有别于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内容必须符合国家对职业中学培养目标的要求。这就决定了职业中学的专业课程及其教学要求围绕学历教育自成体系,当然这个体系是可以包容和修正的。而国家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求从业者必须通过某一工种(岗位)的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这一工种(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从事这一职业。这就决定了国家职业资格的认定是以某一具体工种(岗位)在鉴定内容、标准和规范上自成体系,它是国家标准,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这两种体系从本质与目标来讲是一致的,只不过前者要求学生具有职业高中文化素质,及适应宽口径就业的复合型职业人才,后者则是达到某一学历要求的从事某一职业(工种)技能标准的掌握高技能的人才。从狭义的角度来分析两者的共同点,可见其培养或鉴定的对象是具有并达到从事某一职业(工种)知识与技能的高技能人才,只不过说前者负担培养任务,后者负担职业资格鉴定任务,为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甄别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六、职业技能鉴定特点

根据我国的国情,这两种体系还会长期存在下去。我国的职业技能鉴定实行政府指导下的社会化管理体制,即按照国家法律政策,在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领导下,由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实施,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对劳动者技能水平实施鉴定。职业技能鉴定分为知识要求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内容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即考试大纲)和相应教材来确定的,并通过编制试卷来进行鉴定考核。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属于标准参照型考试。它是由考试考核机构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作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职业技能鉴定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要求考试一般采用笔试,技能要求考核一般采用现场操作加工典型工件、生产作业项目、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计分一般采用百分制,两部分成绩都在60分以上为合格,80分以上为良好,95分以上为优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教学研究,理顺两个体系的区别与内在联系,并以此为落实技能训练的切入点,解决“训练什么”的问题。只有理顺了上述关系,开设的专业才有实际社会价值,才有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础,才能正确确定专业技能训练的内容及标准,使之与国家职业资格要求的内容及标准接轨,保证学生参加相应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七、实践体会

今年我校计算机专业为在毕业生中推行“双证制”,统一认识,根据学生将来就业的需要,决定通过参加中级网络管理员国家职业资格考核鉴定。依据职业高中学生实际情况,我们在教学中使用职业高中教材进行教学,按照行业资格鉴定要求,两者有机结合。实施目标教学法,分阶段训练,完成教学目标,严格要求并考核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情况。首先,在专业教学中各学科按照职业高中教学大纲、目标要求进行教学;完成各单元训练目标,具备相关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考核合格。其次参照资格鉴定标准,强化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力训练,需20课时;学校组织动员学生按照所学学科申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办理相关事宜由学校统一安排,由校方指定专人负责。2008-200年我校10级网络班学生在该学年度上学期学习完成计算机局域网学科课程,合格率75%。学年度下期,该班有50%学生申报参加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核,按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资格鉴定标准要求经严格训练,学生在培训学时内掌握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资格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经信息产业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统一考核,全部通过鉴定,合格率为100%。

职业高中学生在职业高中学制阶段,在获得职业高中的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参加相关“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核,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认证。这样既适应了目前市场经济就业准入制的要求,又为职业高中学生就业造就了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

通过鉴定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的实验,收到较好的结果。原来学生家长认为我们在学生中搞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是变相乱收费,不理解、不支持。现在是主动积极协助学校支持学生参与培训鉴定活动,截至2009年上半年,我们已组织六个批次,200多名学生参加计算机类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取得较好的成绩,学生毕业持证上岗,能力与水平受到行业的首肯,就业竞争能力大大加强,又反过来促进了在校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声誉。

篇8

论文摘要:竞争力信条吸引了一大批崇拜者和追随者,但区域竞争力的含义却十分复杂且存在许多争议。在充分论证区域竞争力分析框架可行性的基础上,该文以要素禀赋体系为出发点,潜在效益的释放为一个理论支点,集聚经济效益为间接传递机制,把产业层面上的竞争优势和国家层面上的比较优势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关于区域竞争力的分析框架。这个分析框架可为深入全面地认识区域竞争力并制定合理的区域经济政策提供一个视角。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区域复活是社会财富组织和管理的主要轨迹,区域竞争力的增强是区域再生的表现形式之一。自从迈克尔·波特的着作《国家竞争优势》(1990)出版以来,区域竞争力不仅引起了学术界的兴趣和争论,还在不同层次政府部门的经济政策文件中被不断提及,日益成为政策制定的主要议题,评估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并创造条件来增强竞争力已成为国家政府机构的重要任务。

当然,对竞争力的关注不仅仅局限于它是一种宏观经济现象,它在不同的地域层面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确定区域竞争力的主要决定因子并创造环境促进这些因子,从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绩效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区域的掌权者注重构建地区竞争力指标来衡量在与其他区域比较时自身的相对位置,并试图通过制定有效的策略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来提升本区域的竞争力。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加速,区域面临日益强烈的竞争压力,促使人们在区域的层面上思考制定怎样的政策应对这种挑战,决策层也把增强区域的竞争力作为主要目标,并倾向于把贸易业绩和企业(或产业)生产力合并为竞争力这个单一的实体。

1.区域竞争力相关研究

现在关于竞争力的许多研究,尤其是对国家竞争优势的研究,大部分分析的主要出发点是波特的“钻石模型”,它包含四个基本要素:生产要素状况、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还涉及两个辅助要素,即政府和机遇,竞争优势理论实际上就是在研究上述因素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考虑到采用GDP的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来定义竞争力存在许多问题,这个模型超越了用人均GDP和失业率作为衡量工具的局限性,在运用到国家层面上竞争力的研究时十分有用。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倾向于全盘接受,而非批判性地理解“钻石模型”仅为国家层面上竞争优势的一个分析框架。

鉴于不同的地域层次,地理集聚效应使人们在研究竞争力时质疑国家是否为最佳的划分单位。在国家尤其是国际层面上,区域竞争力可理解为某区域在与其他区域的竞争中获胜的能力,包括占有大部分的出口市场份额,或者吸引了大部分的资本和劳动力。但在次国家层面上,区域和城市在国内竞争下的特色会浮现,进而强化国家的竞争优势。

2.建立区域竞争力框架的可行性分析

建立区域竞争力的分析框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的地域层面。企业在价格和非价格上的竞争以它们的产出为特征,因此,在产业层面上的竞争力很容易被人理解。价格和非价格因素受区位尤其是成本的影响,这些成本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直接成本包括租金、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成本等,一个企业专业化水平越低,这些成本的付出就可能越大。间接成本对企业而言是外部的,因此存在外部效应的出现,外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企业在区位上利用它们的程度将决定处在特殊区位上的企业的竞争力。可以认为产业层面上的竞争力的集合和间接成本上的优势一起构成了城市竞争力,正是这两类因素在空间上的集聚和统一才决定了城市竞争力内在的一致性。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与区域竞争力的含义相比,城市竞争力概念能应对人们在区域尺度上提出的各种质疑。

区域竞争力既不是所有企业实力的简单集合,也不是国家经济的权重分解,它可看作是一系列因素累积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和运输成本等传统因素,也涉及企业规模和创新的能力等。那么区域是以何种方式展开竞争?区域竞争的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种情况:(1)区域通过吸引国外资金、私人资产和公共资本的能力获得投资;(2)区域为了获得劳动力资源而吸引技能型雇员、企业家和具有创造力的工人,并在本地劳动力市场塑造创新的环境;(3)区域通过吸引知识和创新活动获得新技术。以上设想也可以从新古典理论、收益递增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三个理论的观点中得到阐释。

关于国家竞争力的争论中有一个核心问题,即汇率和收支平衡的作用。区域层面上的收支平衡对区域竞争力十分重要,区域之间的非价格竞争对理解贸易流向同等重要。如果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在国家层面上确定或处于不完全竞争的环境下,区域间相对价格的改变并不会带来国家利益的增加,试图通过降低利率、贬值货币、补贴和贸易壁垒等手段来改变相对价格以期使衰退区域重新获得竞争力的努力只是白费。竞争力的增强由本地化优势决定,主要依赖于非价格和非贸易因素,如制度根植性、权力结构、文化融合程度和示范效益等等。这些优势可以作为外部经济的一部分为区域所攫取,并以建立本地优势为目标,建立起影响区域潜在竞争力不可或缺的产业或部门。波特指出了产业集簇和贸易性集簇及其溢出效应在区域经济绩效上的重要性,认为产业集簇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是其竞争优势来源的基础。实际上,贸易性集簇的相对生产力可以取代产业的相对生产力而成为衡量国家竞争力的标准之一。

3.区域竞争力框架的构建及其内部关系的分析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的竞争日益体现在国家的次一级层面上,把区域作为基本的划分单位有其时代的必然性。笔者认为可用比较优势理论、波特的竞争优势思想和潜在效益的释放来透视不同层面的竞争力,区域可通过集聚经济的间接传递机制把产业层面上的竞争优势与国家层面上的比较优势联系起来,并将之置于一个框架,全面理解区域竞争力内在涵义。

3.1比较优势理论为国际贸易奠定了逻辑基础。在经济学领域,比较优势概念很早被人提及(归根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与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而对竞争力或竞争优势的研究相对迟一些。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通过专业化生产可以从贸易中获益,即使它不具有绝对优势,贸易也可看作是一场正和博弈。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贸易条件反映了各个国家在要素禀赋上的差异,各国可使用本国最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商品,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得竞争优势,而区域或城市内的初始要素禀赋条件和技术知识等是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基础。可以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在国家层面上的指导作用十分明显。

3.2波特认为,一个产业创造新的和改进的竞争方式并将其运用到市场就形成了创新。在国际竞争中,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改善、创新和升级。Beise也认为一个国家获得竞争优势是由于它比其他国家更早采用独特的创新设计,它使本地企业在生产以及收集市场信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可以确保获得全球创新中的所有权。因此,可以认为创新活动是竞争优势的一个主要来源,它关系到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竞争优势是通过本地化过程创造和持续的,在本地化过程中,次区域层面产生的外部效应也是一个重要的因子。本地竞争成功的关键在于机会成本的差别及其与外部性相结合的方式所引起的生产力改善。在产业层面上,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强调成本领先和差异化。而根据竞争优势理论在资源上的观点,稀有资源是一个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可依靠稀有资源的累积及其利用能力的不断提高从而形成长期的竞争优势,异质性资源禀赋可提供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虽然目前异质性资源的可获得性和流动性使其不再具有独特性和专有性特征,但是,一旦资源的范围和质量发生了扩大和升级,各种关键性资源相互链接成为一个环环相扣的要素禀赋体系,则能够使竞争优势得到维持,并且很难被其它企业模仿或复制。

3.3潜在效益的释放在不完全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在绝对成本下的收益得不到维持,生产要素的组合不能使企业的生产达到它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潜在效益得不到释放,就存在帕累托改善的机会。企业在最小化投入的同时最大化产出,将潜在效益转化为实际收益的实质是把隐性竞争优势转化为显性竞争优势。在不完全市场,非价格竞争异常激烈,吸引正外部效应(受益效应)的能力对企业的竞争力同样至关重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地产业可为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提供支持。(2)本地化的创新网络和环境有利于技术的创新和升级。(3)在本地化的产业集聚区,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密度更强,还可以产生技术和知识的溢出。(4)本地区位上专业化劳动力的集聚可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并创造重要的本地需求。我们可以区分以上三种集聚经济,区域内本地化经济对一个产业或部门是内在的,对一个企业却是外在的,它与外部规模经济有关;城市化经济对一个区域是内在的,对一个产业或部门是外在的,它与内部范围经济有关;范围经济产生于一系列具有共同投入的多样化产品的生产,是多样化经济的客观产物。

3.4区域空间结构体现在全球、国家和地方三个地理层面上,由政治、经济、技术和文化等因素长期共同作用而形成并随之发生改变。在以往对区域竞争力的研究中,区域空间结构的作用往往为人忽略。在很大程度上,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子是空间效应而不是依靠生产要素的额外投入或附加,空间结构的作用不可低估。在一些情况下,空间结构可以限制或增强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能力,尤其在短时期内可影响主要生产要素的区域供给功能。具有相同要素禀赋的两个区域,如果在空间结构上存在细微的差别,则在产出、收入和就业等方面就会有所不同。可以认为经济活动的集中和集聚等空间结构的优化可弥补区域在经济发展上的劣势。

在不同层面可分析如下,(1)国家层面上,在本地要素禀赋条件下,可以采用赫克歇尔——俄林的研究方法,并可放宽他们对新古典模型的假设条件。基于要素禀赋上的生产力的提升可使区域的收入和就业水平得到提高,一个区域的资本育网密集型产业所占份额越大,则该区域在国际贸易份额中所占比重就越大。区域比较优势来自于利用生产要素的能力以及产出与贸易的潜能(即经济效益的提升)。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时代,世界遍在性和地域关联性促使要素的流动性增强,要素禀赋体系的形成变得日益重要,它可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力。(2)在产业层面上,区域内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取决于企业的生产力和进一步创新的能力。企业定位的核心就是“竞争优势”,长期而言,成功的企业通常比竞争者更有持久的竞争力。一个企业可利用稀有的异质性资源获取竞争优势,企业竞争力就是在整合并组织这些策略的过程中展现的。(3)在区域层面上,内部集聚经济、范围经济及其利用它们获取价格优势的能力共同构成了一个区域的资本,区域资本的规模和范围对维持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显得至关重要。在这个层面上,可以把本地要素禀赋的规模和范围与潜在效益的释放联系起来,而三种形式的集聚经济起了间接传递机制的作用,把产业层面上的竞争优势和国家层面上的比较优势连接成一体。

以上分析可得出,竞争优势的改善是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量文献认为非经济因素对知识创造、学习和经济增长至关重要,这些因素通过本地活动者间的内在影响在空间上被界定、划分和重塑。因此,不同地域层面的竞争力的增强可总结为与以下因素有关:(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它主要来自技术知识的外溢和研发活动(R&D)等。研究表明:信任、默契和意会性知识在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2)干中学、用中学和相互学习的机制,它来自知识溢出、相互学习基地、集体学习和隐性知识等。(3)内部密切的联系网络,包括区域内企业之间的交流联系、社会网络和技术创新网络等。(4)区间联系网络,包括贸易联系和区间技术交易网络等。(5)组织结构,包括企业结构、人事编制和企业的管理方式等。(6)制度,可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由人们有意识建立的法律规范规定而成,非正式制度则由社会默认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和习俗等组成,它们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促进竞争力的提高。

4.结语

区域已成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区间竞争的载体,在区域的实际活动中,竞争力的强弱决定其采取的竞争方式。目前对竞争力的研究往往是从不同的层面展开,不同的机构、组织和决策者对竞争力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鉴于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因素密切相关,各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十分复杂,对区域竞争力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因此,在制定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区域政策时,应对本区域不同层面竞争力的强弱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也不能简单地将其他区域的经济政策移植到本区域内。只有先了解如何创造和维持区域竞争力,才能明白区域政策在竞争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才能通过果断的决策达到塑造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德]曼弗里德·诺伊曼.竞争政策—历史、理论及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6-11.

[3]马刚.产业集群演进机制和竞争优势研究述评[J].科学学研究,2005(02):188-196.

篇9

关键词:农民工;政策选择;社会保障机制

随着农民工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出现,农民工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对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还正视不足,对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机制研究不够。国内学者的研究多集中于具体制度框架的设计和重要性认识层面,未能对农民工的就业特点和迁移动机从体制上进行剖析。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归纳及对其成因的分析,试图更好地解释我国在农村经济制度的改革走向和城市化工业化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问题,并初步刻画我国“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障机制”的政策结构与内涵。

一、农民工就业的特点及迁移动机

“农民工”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本文农民工特指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目前农民工就业有三个突出特点:

(一)就业竞争的弱势群体

他们以初中文化的青壮年为主。据统计,2004年,全国农民工中16~40岁的占8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6%,接受过各种技能培训的仅占24%。可以看出,农民工平均年龄比较轻,总体素质偏低,他们中多数只能从事简单体力劳动,集中分布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环境差、危险性高的劳动岗位。由于就业实力较弱,是工业化竞争中的弱势群体。

(二)“进退自如”的流动特征

由于国家现行的农村政策和个体参与城市竞争的适应性他们大部分不可能安居于城市,其活动的规律以在城乡间双向流动为主。有两种流动形式:一是以年为周期在城乡和地区之间“钟摆式”流动。二是以农业生产季节为周期,利用农闲时间外出的“兼业式”打工。2004年,季节性外出打工的人数约占农民工总量的1/5。

(三)缺乏就业城市的定位性,表现出流动的盲从性

目前,农民外出务工主要还是依托以亲缘、地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信息网络。据调查,近九层的农民工通过自发方式外出,有组织外出的仅占12%。靠亲友介绍或帮带为主要途径的自发性外出打工,带有浓厚的传统“帮贫济困”色彩。

处于青壮年的农民工尽管有融入城市的良好愿望,但真正迁移的动机是为了摆脱贫困,增加收入,逐步改变生存现状。据统计,2004年,中部地区外出农民工4728万人,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40%;西部地区外出农民工3161万人,占26.7%。中西部地区的打工群体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2/3。贫困地区成了城市打工群体的主要来源地。

二、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的现状及其成因

农民工作为产业工人的组成部分,其社会保障待遇缺失现象严重。突出表现在:一是医疗、养老保险空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查表明,农民工医疗保险的参保率为10%左右,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为15%左右。目前基本养老保险不能跨地区转移,一些地方已参保的农民工也纷纷退保。二是工伤保险参保率低,伤残医治赔偿困难。据农业部2005年快速调查,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参保率仅为12.9%,农民工面临巨大劳动安全风险,许多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和经济赔偿。三是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基本处于“零启动”状态。四是农民工处在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之外。

究其原因主要是四个:第一、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带有计划经济年代的痕迹,没有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和其他公共服务之内。第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外出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险的脱节,返乡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无法接续,削弱了农民工在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第三、现行劳动政策法律不健全、法制不完善,特别是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严重问题。用人单位违法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地方劳动部门执法不严,监察不力,直接怂恿了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第四、由于农民工群体的“弱质”特征,在与用工单位的谈判中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没有与用人单位讨价还价的资本。

三、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的政策选择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制度缺失是现行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城市政府和用人单位的认识差距以及自身群体素质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解决我国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关键在于,建立和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机制。其核心是建立战略性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过渡性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保障政策等三大政策支柱。优化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改善农民生存环境;强化城乡社会保障政策的兼容性和农民工投保激励,促进农民工的合理流动;保障农民工的就业权利,确定社会保障架构,促进农民工的劳动平等。在这个领域,我国各级政府已经和正在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索,各大支柱之间的集成化也在进一步加强。

(一)战略性农村社会保障政策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紧密相连的。战略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建立以稳定现行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它包括三大要素:经济收入保障、土地保障和公共服务保障。

经济收入保障就是提高农民收入。农民之所以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其原因是农村劳动力的富余和增加家庭收入。经济保障首先要解决农民经济利益。经济是基础。国家税费改革取消了绵延2600多年的农业税,缓解农民的负担,是一条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的路子。同时,政府要加大发展县域经济的力度,加快中小城市和城镇的建设,提供非农就业岗位,鼓励农民就地从事二、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生活环境。

土地保障就是稳定农民的土地关系和利益分配。由于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存在进入城市和退回农村两种可能,因而土地对于农民工具有特别的意义,是他们的生产资料与社会保障“最后防线”。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障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益,使他们进退有路,有利于降低城市稳定风险和农民进城成本及失业风险,是我国现阶段广大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重要选择路径。

公共服务保障指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保护农民利益的“安全网”。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中国的特殊国情是城乡差距大、农村人口多,因此,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基础框架应由如下制度组成:以贫困人口为对象的“低保”制度;以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制度;以城乡统筹为特征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以保护计划生育群众利益为主的计划生育养老保障制度。

战略性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三要素中,经济收入保障是基础,土地保障是后盾,公共服务保障是目标。

(二)过渡性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

过渡性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核心是适应城镇化、工业化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需要,将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适应农民工流动大的特点,使其社会保险权益方便转移接续,并保证其在流动就业过程中社会保障权益不受侵害;从实际出发,坚持低标准准入的原则,实行低费率,个人少缴或不缴。

进城务工人员应与城镇职工一视同仁,享受《劳动法》规定的“五险”。在养老金的模式上,应充分考虑农民工流动频繁的特点,以个人身份证号码为基础,建立个人账户,全部缴费进入个人账户,不搞社会统筹。养老金模式为“缴费确定性”,未来的待遇取决于个人账户的积累额。个人账户的费用,可以在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自由转移、接续和继承。属于“自我雇佣”的农民工,在投保方式上可以按当地灵活就业人员渠道办理。

在缴费标准上,考虑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承受力,坚持低标准准入、低缴费率和个人少缴或不缴的“两低一少”原则。低标准准入指农民工的参保缴费工资基数可以略低于城镇职工的平均缴费工资标准;低缴费率指可根据实际情况,缴费比率一定幅度下调,个别险种(如生育、工伤保险)个人不缴费,由用人单位缴纳。

建立大病医疗保险,提供当期住院医疗保障。适当调整医疗保险的起付线、个人自付比例、等待期、住院押金等方面政策,降低门槛,使农民工更容易享受到有关待遇。建立农民工社会救助制度。由地方财政出资,建立农民工社会救助基金。当农民工遭遇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失业等风险而使生活陷入困境时,由当地民政部门给予临时性、一次性的应急救助。

(三)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保障政策

进城务工人员就业保障政策是一种保护性就业政策。它关注就业权利保护,它包含三项基本要素:就业前的平等就业机会权利、就业中的就业条件公平权利、不能就业时的社会保障权利保护。

在就业前的平等就业机会权利保护方面,城市劳动力市场还存在着农民工和城市工人的隔离。因此,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是保护平等就业权利的前提。具体就农民工就业权利保护而言,国家需要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各种手续;有序推进大中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

在就业中的就业条件公平权利保护方面,政府的很多就业权益保障措施,如劳动时间长度限制、节假日待遇、最低工资规定、要求参加就业及失业保障等,但劳动权益保护条例的落实方面明显不够。因此,国家要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明确牵头部门落实管理责任,加强督促检查。

在失业社会保障权利保护方面,国家对失业者或不能就业者提供社会保障。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要健全和执行失业保险制度,建立最低生活标准保障制度以及让农民工进入城市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起草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上、下)[J].改革,2006.

2、王美艳.城市外来工的就业与报酬分析[J].学习时报,373期.

3、韩长赋.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N].人民日报,2006.

篇10

一、印度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一是重点突出,新兴高科技产业是其主要发展方向。近20年来,印度政府一直将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锁定在信息、生物和材料三个领域。这主要是基于在知识经济时代,印度可以利用其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认识。在《2020年科技远景发展规划》中,印度政府明确提出:到2020年,印度不仅要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还要成为信息技术大国、生物技术大国和核技术大国。

二是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以印度代表性的信息高科技产业为例,近几年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远高于世界软件业年均18%左右的增长率。并且,信息产业在印度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见图1)。据印度信息工业协会于2007年4月公布的统计结果,印度信息技术产业2006年度的总产值达到了374亿美元,占印度全国出口总额的25%,占印度GDP总量的4.7%,对印度当年9.2%的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度超过18%,成为推动印度“知识经济”的新“引擎”。

三是高科技产业全球份额扩大,技术竞争力不断提高。印度目前是世界五大软件供应国之一,是仅次于美国的软件大国,出口额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另外,印度拥有在发展中国家里规模最大的制药业,是全球第14大药物出口国。根据WEF《2009~2010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在反映影响创新能力更深层次基本要素的1~9的指标中,中国大多数都低于印度(见表1)。特别是“科学家及工程师可获取度”指标,印度在全球排序第四,而中国处于当年参与排序129个国家中的第36位。

四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涌现出一批世界级高科技企业。表2给出了中印两企业自主创新方面的信息。表中数据(E/D)是前一列数据与总专利数量的比例,即各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专利占总专利的比例。而这一数值中国为50.59%,明显低于印度的73.99%。从(E)列所表示的两国在美国被授予的专利数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绝对数来说,印度为1169,也高于中国的1021。这说明从企业自主创新角度考察,中国与印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距。而与此相对应的是,近年来印度还涌现出一批世界级高科技企业,其中包括印度信息系统技术公司、维普罗公司(Wipro)、兰伯西制药(Ranbaxy)、雷迪医生实验室(Dr Reddy’s Labs)等。

二、印度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的动因分析

印度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并崛起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总的来看,这主要是与印度政府的积极支持、较好的微观经济环境以及丰富的高科技人才储备密切相关的。

(一)政府的大力支持是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保障

印度是一个并不富裕的发展中国家,然而印历届政府却把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视为国家发展和强大的长久之计,不惜投资,重点扶持。这主要表现在:一是以立法形式确立科技政策;二是立足于自力更生、独立发展国家的高科技产业;三是注重国防科技,把为国防安全提供技术支撑,视为科技事业的首要任务之一。另外,印度积极发挥政府在形成国家竞争优势方面的积极作用,全链条支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包括实行有针对性的税收优惠,创建有利的融资机制,建立适用人才培养机制,合理规划集群布局,建立良好的企业、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合作机制,把握现代服务业特殊规律,有针对性地改善环境,创造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专门条件等等。

(二)良好的微观经济环境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印度经验表明,健全的法治和规则体系是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一方面,印度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其较为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近20年来,政府修订并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版权法》、《信息技术法》和《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法》等,初步建立和完善了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法律体系。另一方面,印度高科技产业的高速发展还得到其较为健全的金融制度支撑。首先,印度拥有一套沿袭英国传统的与西方世界接轨的金融法律体系这便于与欧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其次,印度金融体系十分稳健,独立运行、自我管理,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最后,印度高科技企业,尤其是软件企业绝大多数都是私营企业,银行对企业的资金流动看管更加“严厉”,企业也更加注重自身内部的有机增长,使企业对资源的利用更加充分。

(三)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培育了大量创新型高科技人才

独立62年来,印度历届政府都比较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几乎从零开始,逐步建立起了一个学科齐全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从世界经济论坛有关国家竞争力的最新报告来看,中国在一些教育指标的排序上已明显落后于印度(见表3)。印度这种较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的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专业人才,使得印度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软件人才储备库。

三、印度“适度工业化”战略对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影响

综上所述,印度高科技产业的成功绝非侥幸。然而,为什么印度会走上一条以高科技产业为导向的经济增长之路?实际上,印度与中国具有十分相似的禀赋特征,但两国却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本文认为,中印两国迥异的财政体制、投资环境、商业环境和劳动力市场环境迫使印度采取了一种“适度工业化”的战略,而正是这种战略的运用促使了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

(一)中印两国经济增长道路迥异的原因分析

如果将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方式加以比较,就会发现,中国是沿着从农业到制造业,再到服务业的发展道路循序渐进的;而印度则部分地采取了直接从农业生产国转向以服务为基础的经济增长道路。本文认为,如下三个主要方面的因素造成了两国经济增长道路差异现象的形成:

其一,完全不同的财政体制导致两国基础设施建设供给能力方面的差别,进而导致与产业发展相匹配投资环境的巨大差异。中国和印度的财政结构完全不同:从中央层面来看,中国中央政府的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印度中央政府的财政支出则主要用于国内外债务利息的支付,这大约占到其支出总额的30%(2007年数据)。从地方政府层面来看,由于中国的所得税主要归地方政府所有,故其具有强大的发展基础设施以招商引资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而印度地方政府明显缺乏像中国地方政府这样的税收激励。此外,考虑到印度的土地基本上归私人所有,所以印度地方政府很难以土地批租的方式来筹措改善投资环境所必需的基础设施投资。因此,当印度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都不具有基础设施投资的能力时,发展制造业所必需的投资环境也就难以形成,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印度制造产业的发展。

其二,商业环境的相对优劣导致中印两国产业资本投资方向上的差异。从整体上看,中国的商业环境要比印度好得多。根据WEF《2009~2010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的统计数据,有16.8%的企业家认为中国商业环境的最大问题是“融资不便利”(见表4);而印度商业最大问题则在于“基础设施供给不足”,有24.6%的企业家认同这一观点。并且,影响印度商业环境的前五项不利因素所占的比重为70%,而中国仅为55.3%。这说明影响印度商业环境的不利因素和矛盾更为集中和突出。另外,由于在中国存在着地方政府之间为了本地实现经济增长而展开的争夺企业的激烈竞争,使得政府的租金率大幅下降,腐败行为也因竞争而趋于减少,从而使得中国实际上的商业环境要更好一些。这些因素的综合决定了中国企业可以投资于规模较大的制造业,而印度的企业则更加愿意投资于小规模的服务业。因为投资于大规模的制造业,一旦经营出现问题就会因为僵化的劳工市场和旷日持久的破产程序而陷入无路可退的绝境。

其三,中印两国劳动力市场的差异也助推了产业资本投向的分化。中国的劳动力素质在总体上较印度为好。2004年中国15岁以上成人识字率为89.68%,而印度仅为61.01%;而2004年以后,中国的大学生入学率也开始远高于印度(见表5)。从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所需要的劳动力的层次来看,服务业所需要的劳动者并不一定都是均质的;但是,制造业所需要的却是比较均质的劳动要素,特别是在制成品生产部门,通常所雇用的都是训练有素的职工。因此,在劳动力素质平均水平较高的中国,制造业获得了较为充分的发展;而在印度,与其教育结构相匹配,既可以接纳低素质劳动力、又可以吸收高素质人才的服务业获得了相对较快的发展。

(二)印度“适度工业化”战略与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正是由于中印两国在上述方面的差异,印度并没有形成配套的工业体系,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发展滞后。但是,也正是这种发展模式使印度的资源消耗相对较低,环境破坏也相对较轻。从实际效果上看,这是一种“适度的工业化”,即适度的工业化开发、适度的工业化生产和适度的工业化消费。从工业化发展的角度看,印度经济增长选择的是一条“适度工业化”的道路。

但与此同时,印度又开拓了“新工业化”的发展道路。目前,印度积极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即使在农业发展中,印度也在利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现代交通技术等高新技术对其进行新工业化改造,使之向“新工业化”实现跨越式转变。印度的这种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模式,本质上是一种以新科技革命引领新产业革命的“新工业化”的发展模式。那种认为印度将成为“世界办公室”的认识,仅仅从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的角度看到了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而实际上,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将从信息科技、新材料科技、纳米科技、生物科技、太空科技等许多方面实现物质生产方式的全面变革,真正克服工业危机并跨越工业化。

四、印度高科技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首先,改变“过度工业化”现状,开拓“新工业化”增长道路。中国以廉价的劳动力、土地资源、优良的基础设施以及地方政府竞争性的优惠政策,吸引了来自世界的大量的制造资本,成为“世界工厂”。但是,目前中国过高的制造业比例,以及被污染的空气、水源和土地,都显示当前中国经济已经呈现“过度工业化”的特征。因此,中国有必要尽快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开拓“新工业化”增长道路。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在于建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要内容并且包含有“世界办公室”要素的“世界工厂”,而非传统意义的“工业化工厂”,从而达到真正克服工业危机和跨越工业化的发展阶段。

其次,调动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提高研发的有效性。从中印两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中国走了一条开放度很高的“外资带动”型的创新道路,而印度更偏向于“自主创新”型的发展道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中国有必要在政策上做出某些方面的调整。比如,目前中国实行的是“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但实践证明这并未有效的调动起企业研发的积极性。因此,可以考虑借鉴印度经验,改为“研发税”形式,通过积累风险投资基金,服务于高风险的软件和信息等高科技产业发展。

再次,优化微观经济环境,推动高科技企业迅速发展。高科技企业所处的微观环境包括很多内容,借鉴印度的实践经验,其相对稳健的金融体系、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都值得中国学习。比如,中国软件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软件产业与资本市场脱节,二者没有有机结合起来,更谈不上金融创新。传统的金融工具对中小软件企业这样的“二高企业”从制度上来说就是抵触的,比如银行贷款需要抵押,而软件企业的主要投入是人力资本,所以难以获得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