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4: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智慧医院;信息化基础设施;PDCA循环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4-0188-02
1 前言
医院信息化管理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需要不断地吸纳和完善。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医院信息化就慢慢建立起来了,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医院信息化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单机应用、部门级局域网、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在数字化和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为了深化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我国医院现代化的进程,医院的智慧建设成为客观需要。智慧医院是我国医院信息化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智慧地球理念在医疗行业的一个具体应用,是当数字化医院达到功能覆盖全面、系统运行稳定的程度后逐步实现的。所谓“智慧医院”是医疗机构以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基础,利用最先进的互通信技术,通过打造以电子病历(EMR)为核心的医疗信息平台,实现就医患者、医务人员、后勤管理人员、领导管理层、流程制度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医院智慧化。
2 智慧医院的发展现状及体系架构
2.1 智慧医院的发展现状
目前一些信息化走在全国前列的三甲医院已经开始了智慧医院的建设。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是由吉安市委市政府出资建设,委托上海市东方医院经营管理的一家公立三级医院。在医院建设过程中,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参考沿海发达城市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充分调研,以建设绿色智慧医院为总体目标,利用先进成熟的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自控技术、现代通信与节能技术,向患者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就医环境。自医院开工建设以来,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智慧医院”建设已初见成效[1]。
2.2 智慧医院的体系架构
智慧医院通过信息集成及通信协同实现人、物、系统之间的高效沟通协同,是医院优化医疗、后勤资源配置,持续为医护人员、医院管理层提供决策的高效生态系统。根据目前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医院建筑设施建设、业务流程、科室分布等状况,现阶段智慧医院的体系架构主要由五大部分构成[2]:(1)即信息化基础设施。(2)业务数据传输及集成。(3)临床数据集成平台。(4)以病人为中心的前台作业平台。(5)后勤运营管理平台。五大部分需相互依存、数据共享、信息融合,实现五大部分总体集成,才能体现智慧医院的智慧功能。
3 智慧医院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组成及功能
3.1 智慧医院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组成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应满足医院内高效、规范与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应为就医患者缓解“看病难、看病贵”,促进广大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及均等性等提供技术保障;实现医院“设备智能化、网络互连无线化、办公无纸化、医疗数据标准化、管理信息化”等功能。
以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智慧医院”建设为例,信息化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1)信息网络设施,包括: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这是智慧医院的信息传输系统;(2)信息共享基础设施,包括服务器数据存储中心、信息安全服务平台等,这是智慧医院的公共数据存储、信息交换及运营支撑平台;(3)建筑设备智能化系统,主要是包括综合安防系统、防盗报警、门禁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电子巡更、广播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耗管理系统等;(4)多媒体集成系统,主要包括手术示教系统、信息系统、智能会议系统等[3]。
3.2 智慧医院的功能
从信息化基础设施在智慧医院所扮演的角色来看,信息化基础设施具有以下功能[4]:
(1)智慧医院基础数据的采集者。医院信息化的离不开基础数据的收集,就诊患者的数据、医务人员的数据、智能设备的实时数据以及其他临床数据的采集都离不开信息化基础设施。(2)智慧医院信息的传递者。基础数据采集之后需要传送到各个应用平台进行分析,否则采集的数据所携带的信息就失去了作用。而信息的传递需要信息化基础设施中的综合布线和计算机网络系统来实现。(3)智慧医院智能设备的监控者。各种智能设备已经广泛应用在医院管理中,这些智能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情况等需要得到有效监控,而信息化基础设施就能实现以上功能。例如空调能耗控制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等。(4)智慧医院安全的守护者。医院作为一个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在医闹事件层出不穷的社会环境下,日益严重的安全防范形势必须得到有效解决。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综合安防系统可以实现室内、室外无死角监控。每个护士站均布放报警系统,重要区域实现了入侵检测系统。这些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医院的安全运营提供了最有利的保障。
4 关于智慧医院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每个医院建设的规模、需求、解决方案以及施工单位的实力等不一致,造成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一样。以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为例,建设过程中主要遇到以下问题[5]:
(1)建设前期工程规划与设计注重全局,忽略细节。在前期规划过程中,方案设计考虑系统比较全面,各个子系统在功能上能满足要求,但是各个子系统的内部方案考虑不全面,有些设计脱离了施工现场,造成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必须变更,从而引起预算增加。例如:整个医院由四栋大楼组成,且楼与楼之间间距较大,楼与楼之间互联设计采用多模光纤;各个楼层弱电间重要接入设备没有设计UPS供电;弱电间没有防雷接地;灾备机房没有配备UPS;重要业务没有采用双链路等。(2)难以制定准确的工程建设计划。由于智慧医院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各个科室的需求随时会更改,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变数,很难制定准确的计划。例如:某个医技科室临时更改信息点的布置和数量,造成工程返工和浪费;后勤保卫部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监控点位及要求,室外管路建设因冬雨期无法施工造成工期后延;无线网络设计方案无法满足使用要求,无线信号在某些区域较弱,导致需调整设计方案及施工方案。(3)各个专业工种的配合协调比较困难。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强电、给排水、暖通、装修、净化等专业有交叉面配合,而每个专业的现场负责人、施工方案不一样,进度计划安排不同步,各个专业在建设过程中缺乏联络和沟通,造成在建设过程中各专业相互扯皮,甚至会破化其他专业已完成作业面。(4)施工单位施工质量无法达到设计要求。信息化基础设施子系统较多,专业性很强,因此对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能力、经验、业务水平要求也比较高。工程招标时中标单位低价中标,由于中标单位中标价远低于市场价,货源得不到保证,造成施工单位在建设过程施工缓慢,施工过程中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
5 PDCA应用于智慧医院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管控方法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或者持续改进螺旋(continuous improvement spiral),最早由休哈特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处理)的第一个字母的组合,其内在含义是指在管理过程中采用以上四个步骤循环往复,保证目标持续改进的过程。
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由四栋建筑物组成,建筑面积约为11万m2,所有信息化基础设施必须要在7个月内完成所有子系统的建设,使医院满足开业条件,这一要求使进度控制从项目开始之初便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证该项目能在预定的期限内高质量地顺利完成,项目业主在进度控制中引入PDCA循环理论,以便对整个工程的进度实施动态管理。
(1)计划(P)。信息化基础设施在建设之前,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包括建设业主、使用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分析各个领域的需求,同时对信息化系统实施的医院进行参观学习,然后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实施计划包括整个项目工期进度计划、月进度计划、周进度计划,每种进度计划类型明确负责人、完成时间、具体措施、完成目标。实施计划经监理工程师和业主工程管理人员批准后予以实施。建设业主以该计划为依据,日后对项目进度进行动态的跟踪控制,以便及时提出改进措施。(2)执行(D)。施工单位根据制定的计划严格执行任务,建设业主、监理工程师建立现场解决问题机制,将办公地点直接设在施工现场,积极发现问题,对已发生影响进度计划的问题及时处理。协调信息化基础设施施工单位与其他工种交叉作业面,保证场内的正常的施工秩序;严格执行材料、设备进场报验制度,保证施工质量;监督施工工序,做好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及时确定现场签证;处理合理的工程进度支付凭证,确保施工单位施工流畅性,提高施工单位积极性。(3)检查(C)。建立现场巡查、不定期抽查、周例会调度机制;检查项目实际进度是否已经超出的计划,并判断其在整个网络计划中对后续项目及总进度可能造成的影响。若超出,要求施工单位提出改进方案并要保证方案严格执行;保证项目各子系统实施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排除对项目不利的人员或限制他的权限;发现项目存在的风险,尽早进行规避和做好应急预案,向领导决策层报告项目状态、项目进展和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等。(4)处理(A)。在处理阶段应对第一阶段施工情况以及相关经验进行总结,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项目施工计划实施有效的修正,在确保无误的基础上对各个环节的程序进行完善,从而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性。此外还应当将本阶段乃至整个PDCA循环中尚未有效完成的计划接入到下一个PDCA循环之中,进行二次循环。
6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化系统将会成为未来智慧型医院的有利保障。完善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PDCA循环的使用使得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在管理方面更加科学有效,使项目进度处于一种动态管理中,通过每一次循环不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提高了管理手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保证工程建设费用、工期、质量、安全达到预期,建设成真正的智慧医院。
参考文献
[1]史洪飞.总医院智慧医院建设初探[J].解放医学院学报,2013(5):522-523.
[2]陈金雄.构建智能型数字化医院[J].医疗卫生装备,2010(2):1-4.
[3]吴艳艳,唐源.医院智能化建设及其在智慧医疗发展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5(36):38-41.
篇2
关键词:信息资源规划 信息化应用 建设管理模式
一、前言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大力推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必须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注重实效,要与信息化应用密切结合起来。2005年以来,河北省针对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需求不清、标准不统一、信息共享困难、建设预算缺乏科学依据等问题,选择网上审批、公共卫生、农业信息与服务等6大跨部门应用系统,以及科技厅、人事厅、建设厅等12个省直部门和衡水市,开展了信息资源规划试点工作,对信息化应用如何建、如何管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走在了全国前列。
河北的做法得到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国信办”)的高度认可,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国信办正式发文,选择河北开展“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信息化应用建设与管理模式”国家试点,要求河北“深化成功经验,加强提炼典型成果,形成适合推广的工作模式”,力求为全国探索出可供推广应用的信息化应用建设与管理新模式。
河北省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经过两年不懈的努力,圆满完成了所承担的国家试点任务,于2007年9月21日,通过了国信办在廊坊组织的试点成果验收评审。由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员会有关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试点工作及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河北省信息办在试点工作中,领导重视,协调有力,组织高效、有序,做到了目标、任务、组织、措施、计划、经费六落实,通过总结和提炼,形成了“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信息化应用模式”;该模式有四个方面创新属国内首创,具有统筹规划、推动有效、需求清晰、流程优化、标准统一、资源共享、建设规范、科学管理的特点。此外该模式既对河北信息化跨越式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又具有在全国推广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模式的定位
从1994年起,国家提出了一系列信息化建设原则,主要包括:统筹规划、资源共享;需求主导、务求实效;统一标准、深化应用等内容。各级各部门信息化工作机构,在实践中一直探索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和有效的组织管理,将国家提出的这些信息化建设原则落到实处。
一个地区的信息化工作机构主要关心的问题包括:①如何指导同级各部门应用系统和跨部门应用系统的建设并取得实效;②如何推进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明确开发什么、怎么共享;③如何积累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应用标准;④如何做好项目立项初审和投资把关;⑤如何实现信息资源管理,明确有什么、在哪里;⑥如何发现跨部门职能交叉,提出合理化管理建议,促进管理创新;⑦如何指导下级信息化工作机构有效组织和推动信息化应用。
一个部门信息化工作机构主要关心的问题包括:
①如何确定本部门的应用和信息需求,建设满足需求的应用系统;②如何确定重点开发的信息资源,解决跨处室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③怎样做到信息化项目的科学预算,做到心中有数,不受开发商的影响;④如何发现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信息化促进业务管理创新;⑤如何指导本系统下级部门搞好信息化应用。
针对以上问题,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信息化应用模式从区域性信息化工作机构的职责出发,力求达到:以促进和规范信息化应用、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为目标,以信息资源规划技术为手段,指导各部门对信息化应用进行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有效开展信息化应用,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基于各部门信息资源规划成果,通过加强管理,确保信息资源规划成果在应用系统建设中的应用;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应用标准,形成区域性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推动跨部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共享,为各级信息化工作机构提供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信息化应用建设与管理模式。
三、模式的构成
信息化应用涉及应用系统、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交换体系以及标准体系等多个方面。该模式作为一个体系化的解决方案,概括起来讲由组织保障、技术保障、制度保障三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组织保障解决了谁来干的问题,技术保障解决了应该怎么干的问题,制度保障着重解决信息化应用建设、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问题;这三部分内容相互支撑、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⒈组织保障
组织保障就是要由信息化工作机构牵头成立信息资源规划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信息资源规划的指导、协调和组织工作;各部门成立信息资源规划工作组,具体承担本部门信息资源规划工作。有效的组织机构是实施该模式的组织保障。
⒉技术保障
技术保障主要由信息资源规划工具、信息共享标准管理系统和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组成。它们各自的技术保障功能如下:
⑴信息资源规划工具,引导各部门规划人员执行统一的规范,形成业务模型、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以及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可动态支持应用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管理。
⑵信息共享标准管理系统,为各应用系统建设提供标准注册、查询和下载服务;为实现信息共享、规范应用系统建设提供标准支持。
⑶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为跨部门信息化应用集中提供信息交换、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安全保障等基础性支撑服务,并为各部门应用系统提供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的编目和注册功能;实现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的积累,为建立信息共享的长效机制提供技术支撑。
⒊制度保障
制度保障通过制定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管理规范,明确管理制度、建设步骤和技术规范,实现技术和管理的相互融合和相互支撑,以确保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信息化应用模式落到实处。制度保障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制度:
⑴把进行信息资源规划列为应用系统建设所必需的基础性工作,通过使用信息资源规划工具或技术规范,在各级各部门广泛推广使用。
⑵从应用系统的组织管理、立项审批、招投标管理、项目监理、系统建设、系统验收、运行维护、绩效评估等方面,提出规范化的实施步骤和技术要求,以指导和规范应用系统建设。
⑶在验收和绩效评估环节,提出了对系统的应用标准和公共资源进行注册的制约要求,通过向信息共享标准管理系统和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注册,实现对标准和公共资源的管理和服务;此外,还配套制定了《河北省信息资源规划技术应用规范》和《河北省应用系统标准化工作管理规范》,以指导和规范信息资源规划工作,促进应用标准建设,有效积累和共享公共资源。
四、模式的特色与创新
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信息化应用模式与传统的应用系统建设与管理方式相比,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与创新。
⒈以信息资源规划为切入点,确保信息化应用高水平建设
传统的信息化应用建设方式,一般是基于一个急迫、具体的业务应用需求而进行谋划和建设,通常来说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①没有统一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即使隶属一个部门也存在不同业务系统的不互通、不共享问题;②业务系统的需求分析是由开发商负责,这往往造成业务系统建设不符合业务实际需求;③基于局部业务需求的系统是现有业务流程的电子化,它往往只顾眼前需要,不考虑信息资源的积累和未来的深度开发与应用。
目前,信息化应用已经发展到深化应用、全面发展的阶段,传统的信息化应用建设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业务协同、资源共享、一体化服务的需要。
该模式从信息资源规划入手,强调部门业务人员和信息技术人员一起,围绕本单位战略目标和全部职能,采取自顶向下的方法,对每项职能对应的所有业务、业务流程和信息需求进行全面梳理,将信息资源与业务流程相结合,从采集、处理、存储、传播到利用进行全面规划,形成本单位信息化应用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包括全局的业务模型、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等),明确以规范化的数据模型支撑所有不同业务的办理。依据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进行具体的应用系统建设,既能保证系统符合实际业务需要,又能保证多个业务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同时,规范化的数据模型还能支持建设良好的数据环境,支持数据积累和挖掘。
信息资源规划,既摸清了信息资源底数,又形成了更加清晰的信息化应用顶层设计,便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保证了当前建设与未来发展的协调一致;同时它分析建立了信息资源提供方与使用方的逻辑关系,形成信息资源共享整合方案,支持跨部门应用和目录与交换体系的快速搭建;此外,它规范和优化了业务流程,促进了集约化建设,不仅提高了本级信息化应用建设水平,而且还可极大地带动和促进下级信息化应用与发展。
⒉强调标准建设贯彻始终,建立标准化工作长效机制
标准化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实现业务协同、资源共享和一体化服务的重要保障。在传统的信息化应用建设中,开发商使用不同的开发工具和编码,甚至没有规范的文档,更谈不上统一的应用标准,根本不能支持跨系统的共享和协同。
该模式强调要在系统规划、建设、运行等整个生命周期内,都要注重标准的贯彻、制定、积累和完善;尤其强调在项目规划阶段,通过使用统一的信息资源规划工具,引导规划人员贯彻和落实相关标准规范,从业务梳理和信息分析开始,就要着手数据元素、信息分类编码、数据交换等标准的制定。
该模式创新建设了开放、统一的信息共享标准管理系统,以信息化的手段支持标准的注册、、更新、维护,使已有标准能够得到共享和推广,使新建标准能够进行注册、积累;同时,制定了标准化工作管理规范,为建设长效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形成完整、统一的标准体系提供了技术保障。
⒊创新需求分析的组织方式,推动信息化应用全面发展
需求分析是成功进行信息化应用建设的关键,但需求分析由于需要业务人员的全面配合和支持,做起来又是一件非常困难、难于高质量完成的工作。传统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通常是由开发商来做,由于得不到业务人员的支持和配合,致使所建系统不能满足业务实际需要,因此系统开发完成后还要反复予以修改,实在不能满足要求的系统只能丢弃,这在时间和经费方面造成了很大浪费。
该模式强调由一个地区的信息化工作机构统一组织协调,各业务部门组织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共同完成信息资源规划。由于在需求分析阶段是以业务人员为主,各处的业务梳理和信息分析都是由各处处长和业务骨干亲自负责,最终由单位领导进行审核把关。因此信息资源规划真实地反映了业务的实际需求,可以确保应用系统的成功建设。另外,信息资源规划的过程,又是单位领导、处长、业务骨干和信息技术人员确认业务、达成共识、加强理解和合作的过程。可见通过信息资源规划的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推动本部门信息化建设全面快速的发展,而且可以使本单位各级领导对自己的业务、业务流程、与其他部门的业务关系、各类信息资源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
⒋基于信息资源规划成果,创新信息化项目管理
在传统的信息化项目管理中,由于缺乏实实在在的信息支撑,项目管理部门对项目预算、项目效果很难把握,对各部门是否按照标准规范进行建设很难控制,对项目建成后应提交共享的信息资源、服务资源和标准资源很难明确,致使项目管理部门无法对项目建设实施有效的管理。另外,对于信息化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的项目单位,由于缺乏信息化知识和项目建设经验,迫切需要信息化工作机构给予规范化的指导。
该模式围绕信息化应用建设和项目管理的需要,配套制定了信息化应用建设与管理的系列规范:明确了信息资源规划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提出了规范化的实施步骤和技术要求,将信息资源规划成果贯穿、落实、应用到立项审批、招投标管理、项目监理、系统建设、系统验收、运行维护、绩效评估等各个环节。信息资源规划成果对信息化项目管理、建设、运行起到了重要的依据作用,使项目管理更加科学、有效,应用系统建设更加规范,信息资源的积累和共享更加制度化。
五、模式的实践与成效
两年来,河北省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围绕此模式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形成了很多信息化应用建设和管理的思路。该模式的实践与成效主要包括:
⑴为充分发挥信息资源规划对应用系统建设的指导、控制和规范作用,在组织网上审批、农业信息与服务、公共卫生等系统完成信息资源规划工作的基础上,指导各系统对信息资源规划成果应用进行了具体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网上审批系统在国家信息系统项目评比中获一等奖,国家卫生部采用河北省公共卫生系统标准并将河北省卫生厅信息化列入国家试点,农业信息与服务系统的信息资源规划成果被国家农业部应用到金农工程。
⑵为进一步验证和推广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信息化应用模式,在组织完成人口与人力资源、劳动社会保障、宏观经济等系统信息资源规划基础上,从2006年10月起,河北省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又选择省建设厅、省国土厅、省科技厅等12个省直部门,开展部门信息资源规划试点工作。每个部门都对部门内部、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所有业务流程和信息需求进行了全面梳理,对本部门信息化应用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有利于部门信息化真正实现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资源共享。在信息资源规划的过程中,领导、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共同参与了业务和信息的梳理,既确认了业务和信息的真实需求、达成了共识,又加强了相互的理解和合作,起到了有效组织和推动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⑶根据《河北省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建设方案》,完成了交换平台一期工程建设,能够为跨部门应用提供公共的信息交换与业务协同服务。该平台将率先为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人口与人力资源系统提供交换支撑。
⑷根据《河北省信息共享标准管理系统总体设计》,委托开发了信息共享标准管理系统,该系统运行后可以对已有应用系统的相关标准进行积累和管理,为各部门新建应用系统建设提供标准服务。
⑸针对河北省市级电子政务尚处起步阶段的实际,为全面推进市级电子政务集约化、一体化建设,选择衡水市作为试点,以开展市级信息资源规划;结合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对衡水市所有市直部门的业务进行梳理,初步形成了衡水市各政府部门的业务模型,建立了市级跨部门信息共享目录。该市47个政府部门共梳理2793项业务,形成跨部门信息共享目录共165类。目前正在根据各部门业务模型,分析设计市级电子政务总体业务模型和数据模型,力求为市级电子政务发展提供业务、技术和标准等基础性支撑。市级电子政务的总体模型对有效解决跨部门、跨领域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促进市级电子政务应用的跨越式发展,尽快接近或实现电子政务第五阶段,即无缝阶段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简介:
马蕴,河北省人民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推广应用处处长。
李斌,河北省经济信息中心副总工程师。
路源,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信息标准化研究中心主任。
刘春辉,河北省安全测评中心工程师。
篇3
关键词:项目管理;信息化;进度控制;成本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当前从经济效益、技术手段和工程应用等三个方面来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使工程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层次。但是其推进的进程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很多工程项目管理应用效果不佳。本文就信息化目前的现状、意义、作用、应用的必要性及解决的建议进行阐述。
1.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及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国内建筑工程企业及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应用领域较为广泛,但出现了总体水平降低, 信息化手段较为落后等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1信息化在建筑企业中的应用表现:(1)计算机和工具软件应用:OA 系统在建筑企业中应用面较为广泛, 通过网络连接,相关职能部门实现了资源共享。对于一些有严格要求的项目,运用计算机技术来辅助管理一线现场施工工作。( 2)信息化在局部工程管理中运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较为广泛的运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1.2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1)建筑企业对信息化的了解及应用程度较低:信息化在现代建筑企业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大多数企业未能重视开发和应用对信息化系统。信息化的推广还只停留在管理层上,其最主要的规范工作流程、有效监控项目、合理配置资源、实测工程成本等功能未得到充分应用和体现。(2)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标准不统一。企业内部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信息化标准体系,无法规范建筑企业的信息, 行业内部的信息及资源均无法得到优化与整合。(3)建筑行业内部及区域发展失衡。 (4)信息化管理软件价格贵且不成熟。
2.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信息化指的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工程信息化管理指的是工程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工程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可吸取类似项目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有价值的组织信息、管理信息、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法规信息将有助于项目决策期多种可能方案的选择,有利于项目实施期的项目目标控制,也有利于项目建成后的运行。因此,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信息化,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用尽可能少的费用、尽可能快的速度来保证优良的工程质量,获取项目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3.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作用
建筑工程管理主要由施工质量管理、施工进度管理、施工技术管理等多个环节组合而成,其操作过程复杂较难控制,因此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3.1帮助企业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加快实现信息化发展,其规划目标将更加科学、合理、有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主要包括经费预算、资金控制、施工监控、工程管理等方面,运用信息技术来建立数据模型、数据分析库、功能模型,实现企业的战略总体规划与布局,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3.2有利于构建和规范企业信息组织
信息化可以提高信息资源系统的管理标准,保障规范化、标准化的组织信息。建立公司信息系统,要把握精简细化原则,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合理整合,实现对建筑项目实施全过程的有效控制。
3.3能够降低企业成本
在物流采购供应环节,运用电子邮件、互联网等技术可实现承包商、供应商等各方的信息公开化。在质量、价格、供货、信誉等方面都能有较为详细的了解, 通过获取市场行价及供应商信息,企业可适当的降低采购成本,同时能够实现正当竞争, 从而推动建筑市场稳步发展。在施工环节, 针对材料设备动态管理、现场施工反馈、合同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环节,进行标准化控制,保障公司有效降低各环节的管理成本,可以从预算环节出发,对项目施工进度加以控制,从而降低项目管理的风险系数。
4.施工项目中的信息化管理
4.1施工进度控制中的信息化管理
施工项目必须制定合理、可行的项目进度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对其进行调整。信息化管理在进度控制中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首先,编制建筑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其次,进度计划的检查和调整。进度控制是一个动态编制和调整计划的过程。
4.2施工成本控制中的信息化管理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要求以施工方案和管理措施为依据,按照本企业的管理水平、消耗定额、作业效率等进行工料分析,根据市场价格信息,编制施工预算。施工项目进行过程中,应根据计划目标成本的控制要求,做好采购策划,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合理使用、动态管理,强化施工过程项目成本核算,有效控制实际成本。
4.3施工质量控制中的信息化管理
施工质量控制是一个涉及面广泛的系统过程,除了施工质量计划的编制和施工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之外,施工过程的作业工序质量控制,也是工程项目实际质量形成的重要过程。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促进施工质量控制的开展,保证施工质量合格,其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4.3.1根据施工网络计划图,可以确定质量控制的关键工序,并预测该工序施工时间,提前通知监理单位和业主单位对工程进行旁站和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加强各单位的协调交流,减少窝工现象。
4.3.2有利于施工组织内部的工序作业质量自检和施工质量资料的整理汇总,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我国规定对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构配件以及施工过程中留置的试件、试块应实行现场见证送检,通过施工关系信息化,可以将入库材料、半成品批次与见证送样送检情况相衔接,以保证及时送样,有效送样。
5.加强和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措施
政府应加大企业信息技术创新力度, 确保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支持信息化建设可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5.1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 促进企业信息化技术创新
第一,政府要注重信息化技术开发及投入力度;第二,针对管理企业创新活动,政府要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促进银企关系和谐发展,避免企业因信息化不完善而出现的融资困难。
5.2建立多元化、科学化的管理平台及信息系统
建筑工程管理包括项目管理模式确定、项目管理组织设置、职能分解、项目的具体工作流程、信息管理流程和管理规章,涉及到合同管理、现场管理施工、财务管理、概预算管理、材料设备管理等多个环节。因此,要建立一个涵盖多层次的管理系统和信息平台,实现信息整合、信息交换的标准化,保证施工现场管理、监控项目等多项工作顺利开展。通过信息化手段来监控各业务模块, 并协调项目部与项目各方面的关系, 促进项目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5.3开发国产软件和信息系统, 确保系统适应国内项目管理工作
国内应该加快研发和运用适合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国产建筑管理软件和相关信息系统。系统可按照工程进度、已进行的投入及工作量等参数进行自动化核算,掌控实际成本,为企业管理人员制定可行性的成本策略提供管理建议。
6.结束语
信息化是一场信息技术与管理革命。要完成这一转变,必须抛弃已习惯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因此,在信息化应用于工程管理过程中,要全员参与、整体策划、系统推进,保证思想的高度统一。 建筑工程管理企业要重视信息化的作用,在实际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开发和应用信息化,实现企业管理稳步发展,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审委员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仲景冰,王红兵.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司增绰.信息管理—企业管理的新视点[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9)。
篇4
(一)城市建设档案管理
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的基本内容是指城建档案馆和城建档案室的各项业务建设,包括对列入归档范围的城建档案的形成与积累进行业务指导;对城建档案进行接收、征集、补测补绘、修改补充;做好城建档案的整理、鉴定、保管、保护、统计等基础工作;开发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编制各种检索工具,大力开展编研工作,积极推进城建档案的利用和咨询服务工作等。
(二)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
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指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城建档案接收指导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城建档案机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过程。具体到每一个城建档案馆或城建档案室,档案信息化就是要实现档案管理各环节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的智能化和档案信息利用的电子化。
2 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现阶段,需要将档案原件具有的各种信息综合分析出来,使死档案变成活信息,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城市建设档案馆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建立城市建设档案资料信息库、目录库,汇编城市建设档案综合信息,为社会提供城市建设基础数据、城市建设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
(一)管理信息化是社会发展大势所趋
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开始进入信息化和智能自动化时代。信息技术是生产力,重视信息,并善于利用先进的管理工具,有效地运用信息,实现科学管理是大势所趋。
(二)信息系统是城建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技术已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展露出无限生机,档案的分类、编码、检索、利用、查询等工作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很多传统的方式已被信息系统所代替。城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周期长、数据量大、工作繁杂都是前所未有的,并且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城建档案管理处于动态过程中,如何随时了解、掌握各种承建工程的动态,把握城建工程进展和获取所需的城建档案是用户最为关心的问题,所以信息系统的建设是关键性的工作。
信息系统是通过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效率、控制风险、有效利用资源和掌握档案管理与运转全局,实现愿做规范化、管理现代化和决策科学化的重要工具,可以实现由经验化管理到科学管理、流程管理、数字化管理和知识管理的转变,能够体现以信息知识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在档案管理所涉及的范围内实现信息的高度集中管理是解决机构、资源、业务的集中与分散,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实施有效管理的主要途径,信息化建设是实现这一途径的主要手段,从而使城建档案管理走上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规范化的道路,保证档案管理的效率、质量、安全和档案利用效益。
3 城建档案馆信息化现状与可行性
我国城建档案馆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信息资源的聚集地,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经济的兴起为我国城建档案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但在近期化建设过程中存在开发力度不足,信息交流与共享程度低等问题。信息服务水平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总体应用水平较低,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具体表现在:一是自身技术和信息化基础设施落后;二是档案馆仍未走出封闭状态;三是档案介质仍囿于传统形式;四是资源共享观念淡薄;五是档案资源的深度开发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六是档案馆信息化水平极不平衡。总体来说对信息化认识模糊、理解肤浅不到位,城建档案管理迫切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
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电子技术以及空间信息技术在迅猛发展,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城建档案管理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可以使城建档案管理在更高层次上,专业化,系统化的组合和应用业务的和正在发展的信息和技术。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已经渗透到城建档案馆里的,档案管理行业的各个部门,有些部门和单位已经建设了一些信息系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信息化基础,培养了一批熟悉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工作人员和技术骨干,提高了业务水平,积累了人才与经验。技术发展与应用基础里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数据仓库技术、GIS技术、Web技术、操作系统、安全与网络安全技术、硬件网络基础。
4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整个社会信息流通的基础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数字城市不可逆转地走?M了人们的生活。作为城市建设档案的重要保管基地,它是数字城市的基础数据源,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性档案信息。大量的城市数字化文件资料将由城建档案馆接收,保管和提供利用,这就要求具备数字化档案的管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传输能力,从而提供数字化信息服务能力。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信息化人力资源建设,城建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六方面内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软硬件基础设施
应根据实际需要配备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设备,选择先进成熟适用的技术,避免片面追求最新最高级的技术。进一步提高城建档案管理软件的技术水平,应努力与之源数据库系统相互融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从数据录入的数据整理,再到数据加工输出全过程的应用。建议城建档案管理系统建设与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相结合。完成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努力实现全国档案信息在互联网上查询检索。
(二)解决制约信息化技术发展的瓶颈
信息技术专业人员与从业人员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的缺乏是目前制约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的瓶颈。可以采取补充计算机、信息化等学历背景的技术人员,或者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培训等方法,提高业务人员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技术的技能。面对当前一些档案馆无力开发或低水平重复开发档案管理应用软件的现象,应大力组织推荐技术成熟水平较高的管理软件在全国推广,避免重复开发造成的资金和时间浪费。
(三)加速数字化进程
各城建档案馆应按实际情况开展城建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选择是对全部馆藏、重点某类、珍贵档案还是高使用频率档案转变成数字信息资源,使这项工作积极务实地推进。对于电子档案的接收与管理,一方面,应积极开展接收保管利用的技术方法,研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另一方面,应加大对电子城建档案的接收力度,从源头上解决档案数字化问题,并充分利用电子城建档案优势,变档案为信息,做好利用服务。
篇5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技术;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2-0130-02
伴随着当前我国高校教育制度改革力度的持续深入、办学规模逐渐扩大、专业设置及学生数量也日渐增加,传统的学籍档案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于当前高校的实际发展需求,因此,基于这一现状情况之下,应用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同时结合有关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搭建起新型学籍档案管理平台,最终必将促使学籍档案的管理工作能够得以实现科学化、高效化的管理目标。
1 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国家教育部门对于学籍信息化管理的有关政策也逐渐出台,同时,“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以及“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等有关学籍信息管理及查询网络平台的功能性也逐渐得以完善,各大高校在对于学生的学籍信息自主管理模式已经逐渐的转变为了统一管理,从客观层面来看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校学籍档案信息化平台已经实现了全面性的整理与合并。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对高校学生的学籍档案管理平台其功能性还有待完善,无法完全满足高校对于学籍档案管理当中的学习成绩、学分累积、毕业审核以及应用在需要进行重大决策之时的大规模报表统计需求。近几年来部分高校已经逐渐的开展了自主或是多校合作研发符合本校自身学籍档案管理实际需求的综合性教务管理系统,尤其是其中的学籍管理部分尤为关键。为了达到国家教育部门对于学籍档案管理信息的具体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不仅需要依据国家教育部门以及上级教育主管单位对于学籍档案信息的管理要求,来针对本校的所有在校学生进行学籍档案信息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同时还要基于高校自身的学籍档案管理实际需求来针对学籍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之中的数据信息采取管理及维护工作,因而这也就直接造成了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工作劳动强度的提高,对于工作效率也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同时绝大部分高校的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往往仅对学籍档案管理业务较为了解,但是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却较为有限。因此也就导致了在高校的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之中,对于学籍档案管理部分的日常管理及维护工作普遍存在有功能缺失、同实际工作需求不相符、难以满足于日常的教育教学需求、数据共享能力严重低下等多种问题,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软件系统的开发者对于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日常工作流程了解不足,以及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对于软件系统的主要功能未做到有效的掌握所共同导致的。因而,在开展学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应当加强对于学籍档案管理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的培养,大力鼓励其能够成为在档案管理业务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两方面均具有较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以实现对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推动。
2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优点
当前,进行高校学籍档案的开发工作仅凭一次软件开发,依然存在有许多难以处理的问题,然而借助于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效运用,最终实现对学籍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必将成为主流趋势。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优势。
1)一次录入多次应用。利用计算机系统将招生部门所发送的学籍信息应用软件系统导入至学籍档案管理数据库,并对学籍档案管理过程中所需要的各项数据信息予以必要的补充,尽管采取一次录入的方式单次工作量相对偏大,然而在录入之后,即可随时获取应用,应用起来十分便捷高效。
2)档案检索高效便捷。在具备了基础信息数据之后,系统能够提供以多类的信息查询服务,有关的管理人员还可实现自主查询,并个性化的制定出查询条件信息,利用网络来实现对学籍档案管理数据库的访问及信息获取,并进一步将所获取到的数据信息显示于本地计算机当中,同时还可实现查询及打印服务。
3 在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几点思考
1)加强接口软件研发。增强对学籍档案管理多个信息化平台间的接口软件开发力度。为了达到国家教育部门对学籍管理信息的实际要求以及高校自身实际管理需求,相关的管理人员不但要能够依据国家教育部门和上级教育单位的具体要求,针对学校的在校学生学籍信息予以及时维护处理;并且还要能够基于学校自身的实际管理需求,来针对学校的教学管理系统之中的学籍管理部分开展必要的数据信息维护工作。不断增强学籍管理数个平台间的数据合并,此举将直接促使学籍管理的效率得以显著提升。
2)依据实际需要,开发管理软件。学籍档案管理软件的研发者同软件的使用者之间应当加强合作,软件研发者应当依据软件使用者的实际工作需求做出一些针对性的设计,以增强软件应用的实效性,只有确保此两者的合作无间,方可研发出能够满足于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切实有效的实现对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目标。
3)提升管理人员素质水平。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打造出一支具备有较高综合素质水平的学籍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对于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所能够取得的成绩与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管理人员自身的水平素质。为了能够满足于高校的实际发展需求及岗位标准,应当由学校的教务处、各院系当中着力打造出一支思想上对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足够重视,在工作业务上能够刻苦钻研,不断探索且具有较高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综合素质过硬的档案管理队伍,以促使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能够为高校的日常教学及管理工作做好基础信息服务工作。
4)做好基础安全防范措施。在顾及到学籍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以及数据信息的稳定性时,在学籍档案管理系统的前期设计分析阶段便就应考虑到有关系统数据库的安全性,并依据实际工作需求及软件系统的应用环境制定出详尽的安全策略同时将之落到实处。需要引起重点关注的是对用户权限的等级划分、用户密码管理等均是最为关键的安全保障措施,对此必须要定期进行监督核查,及时查找安全隐患,以确保安全漏洞能够被扼杀在萌芽状态,最大程度的保障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系统的安全性。
4 结论
总而言之,当前伴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其均面临着学籍档案信息量不断增加以及如何有效利用好学籍档案的重大难题,而要想促使管理及服务工作的质量水平能够有效的提升,将学籍档案的应用价值有效的发挥出来,就必须要依赖于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化管理技术的综合应用,只有利用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效化、自动化以及多元化的特征,方可满足于高校学籍档案管理部分的日常工作需求,并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篇6
一、电子档案管理的原则
1.1“前端控制”原则
考虑到电子文件的易改性、易逝性等的特点,如果还是象过去那样,按照文件的生成、积累、鉴定、立卷、归档,分类、著录等顺序按部就班地管理电子文件,那么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就难于保证了,电子文件的流失也是不可避免的,并且还会造成部分的重复劳动。因为电子文件在归档之前就有可能已被修改,或者有些已被有意或无意地删除;有些在文件形成时已提取了主题词,文件归档之后还要进行标引工作,这无疑是增加了劳动量。因此,必须贯彻“前端控制”的原则,即要求将原来纸质文件管理系统中后期阶段需要控制的手段提到前端,也就是说档案部门对于电子公文的管理工作的介入要向前延伸,从文件生命周期的“前端”就开始控制文件的归档活动。
1.2“全程管理”原则
根据电子文件的特点,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即对电子文件从产生到永久保存或销毁进行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管理,以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读性。
电子文件全程管理原则具体应该体现在电子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的确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管理制度的内容和执行等方面。以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对文件流程, 各阶段的管理和监控为例:设计的系统应对产生于机构内部各部门及其应用系统上的电子文件进行统一的归口登记、分类、鉴定,同时监控和记录针对文件的一切操作,如文件的创立、登记、修改、审核、签署、分发等。
二、电子公文的真实性保障
判断传统文件的真实性,主要考察两个方面:一是文件载体的原始性;二是文件形式的原始性,其主要是指具体的文件内容、字体、字迹以及具有法定效用的签署、印章等。只要其中的任何一项发生了变化,就可以对文件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但判断传统文件真实性的准则并不适用于电子文件,因为一是电子文件的载体与其信息是可以分离的,载体的不固定性,使得电子文件不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原件”的概念;二是电子文件的更改可以不留痕迹,复制起来真假难辨,处理过程又具有隐蔽性。因而判断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必须更多地着眼于其内容的真实性,主要是认定文件是否就是当时当人当事形成的,主要关注的是其本质的要素保持不变。国际上的一般做法是采用法定程序对电子文件的生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管理,并通过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组成一个贯穿电子文件从生成、运作到处置全过程的安全“通道”,以此来保证数字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一般可采取的措施是:
2.1在计算机系统中设置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一是建立对电子文件操作者的身份识别与访问权限的控制,防止非法侵入。
二是设置操作日志 自动记录实施操作的人员、时间、内容等。
三是对电子印章、数字签署等采取防止非法使用的措施。在国家立法机构正式颁布有关电子签章的法律实施之前,对只有签章的电子文件,归档时应附加有法律效力的非电子文件签章。
2.2身份识别技术
身份识别技术主要用于正确识别通信用户或终端的个人身份。最常用的方法是给每个合法用户一个“通行字”,代表该用户的身份。通行字一般由数字、字母或特定的符号组成、只有本人和所使用的计算机知道。当合法用户要求进入系统访问时,首先输入自己的通行字,计算机会将这个通行字与存储在系统内有关该用户的资料进行比较验证。如果验明他为合法用户,就可接受他对系统进行访问;如果验证不合法,计算机就会拒绝该用户对系统进行访问。
2.3防写技术
将数字信息文件设置为“只读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只能从计算机上读取信息,而不能对其作任何修改,可以有效地防止用户更改数字信息内容,从而达到保护其真实性的目的。
三、电子公文的完整性保障
传统文件的完整性保障主要是通过鉴别文件最初形成的信息内容和载体是否被破坏过,是否保持着作为证据所要求的各要素。而电子文件的显示,却随着使用软件的不同,其外观可能不一样,再加上电子文件的信息与其载体又是可以分离的,因而使得传统文件完整性的判断标准不再适用于电子文件。
四、电子文件的可读性保障
电子档案来自各个方面,来自各立档单位,往往是在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上形成的。其内容格式及数据结构不尽相同。这种差异必然导致在利用过程输出时所使用的技术与方法的不同。又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公文形成时所依赖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不久就有可能过时,以致新的软硬件无法读取原先存储的数据,所以为保证数字信息档案长期可存取性,建议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4.1采用通用技术
目前,电子公文的形成方式多种多样、很不统一,这将给今后利用工作带来许多的困难。所以在电子文件归档时,应把属于特殊格式的电子文件转换成通用的文件格式;或将电子文件建立在通用的数据平台上,以消除由于技术不同或技术过时所带来的影响。一般文字型电子文件以ml文档和rtf、tt为通用文件格式;图像电子文件以jpeg、tiff为通用格式;影像数据以mpeg、avi为通用文件格式;音频电子文件以wav、mp3为通用文件格式;多媒体音像数据以mpeg、avi为通用文件格式。
4.2打包保存法
打包保存法就是在保存电子文件的同时,将与电子文件相关的软件及其应用系统一并保存,并与电子文件存储在一起。在使用该电子文件时,可运用与该电子文件存储在一起的这些软件系统进行读取。此法一般是针对那些无法转换为通用文件格式的电子文件, 如用音频设备获得并经过计算机处理的动态影像文件,应注意收集其非通用格式的压缩算法和相关软件。
4.3拷贝法
拷贝是在原来的技术环境下,适时重写信息数据,防止由于存储载体物化性能变化而引起的信息丢失,这也是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的一种基本方法,此法目前已大量地应用于磁盘、光盘、磁带档案信息的长期保存上,但它不能解决电子文件由于计算机软硬件过时所引起的长期保存问题。
五、电子文件的安全性保障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严密的管理制度,从每一个环节堵塞信息失真的隐患,这也是确保电子信息档案真实可靠的重要措施。
5.1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电子文件是由人制作的,其管理和利用都要按人的意愿进行。因此对参加电子文件制作和参与管理的人员必须加强管理,以防不测。必须制定一套人人都应遵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约束涉及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人员的行为。实践证明,良好的安全规范是保证数字信息安全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措施。
5.2加强对电子文件制作和管理人员的管理和教育
在电子文件的安全管理过程中,仅靠制度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对涉及电子文件人员的管理和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或短期培训等途径,提高他们对保证电子文件和档案真实、可靠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他们科学管理电子档案的素质,增强他们工作的责任感,并树立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篇7
关键词:林业信息化建设;意义;发展路径
如今,我国林业发展重点是全面保护生态体系,提高森林覆盖率。因此,传统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林业发展,信息化建设成为发展必然趋势。但是从林业信息建设现状来看,许多地方还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意义,还不重视林业信息化,认为荒山野岭没必要用信息化管理。在各种因素影响下,林业信息化建设并不乐观,还需要不断探索与研究。因此,文章研究林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1林业信息化建设的涵义及意义
1.1涵义
林业信息化,就是在林业管理过程中,综合利用网络化、一体化及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在林业管理中建立信息化,能够高效、灵活的处理各类信息数据。2016年3月22日,林业局印发《“互联网+”林业行动计划》,标志着林业信息化建设正式融入到林业工作全局,“互联网+”成为林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经过短短5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林业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林业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依然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
1.2林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林业信息化就是依托信息技术,对林业相关的生产、经济、生态等各方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林业现代化建设,提高立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其意义非同寻常;具体体现如下:1.2.1有利林业经济发展我国经济建设成为常态化,经济成果质量要求更高,而信息化建设滞后必然会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林业属于基础性产业,只有真正实现信息化,才能促进社会信息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只有建设信息化,才能够加强林业管理,为林业经济发展提供准确而丰富的数据,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人才进入林业建设中,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从而促进林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1.2.2有利促进技术进步一个社会、一个行业要稳定而快速发展,必须要获取源源不断动力,要科技持续创新。对于林业产业而言,创新是林业发展的源泉。只有科技不断创新,才能促进信息化建设。在林业信息化建设中,能高效整合各方技术及成果资料,为相关技术提供数据支撑,从而促进现实和新技术更好融合,不断促进林业相关科技的发展与提升。通过信息化促进林业科技不断创新,才能将科技转化成经济,有效推动林业经济持续发展。1.2.3有利提高林业管理水平林业信息化的重要功能就是为林业产业提供更多信息服务,为主管部门作出决策提供信息依据。通过林业信息化获取可靠的信息,能够让管理者更好掌握林业发展的动态,能够更好采取管理手段,有效提高管理水平。信息化建设,能让信息需求者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及时了解产业发展中每个阶段的状况,及时发现与解决问题;信息化平台还能将相关信息汇总,能够满足管理、生产及销售等各个机构所需,从而实现林业资源的信息共享。
2林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路径事实上,林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长期性与持续性,需要合理选择发展路径。笔者结合研究总结,提出如下一些建议。
2.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林业信息化建设中,基础设施为根基;如果没有基础设施,其他建设都不能实现。2.1.1加强网络设施建设在信息化建设中,网络设施是重中之重,必须要确保网络设施正常运行,才能发挥信息化的作用。首先,确保网络质量;信息化运作过程中,要确保网络能够正常使用;从现实情况来看,许多森林区域网络都比较弱,信号较差,常常是覆盖面窄。这种网络质量,根本无法确保信息化正常实现。因此,必须要采取措施提高网络质量。一种方法就是拓宽地域范围,寻求一些专业通讯公司帮助,比如华为的5G网络,加强合作。第二种方法,不断提升带宽速率,许多森林区域还只有2G或者3G,连4G都不稳定,更不能谈有5G;针对这种现象就必须要提高速率,参考标准就应该定于4G以上,这样才能确保网络质量。因为森林区域架设基站难度相对较大,而且还会受到电力、自然灾害等各种因素影响,所以网络资源比较紧张;针对这种现象,信息化建设中还应该推广无线对讲等各种小范围的通讯系统,特别是一些偏远区域更要作为建设的重点。2.1.2增大网络覆盖范围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地区基础网络建设比较差,偏远的森林区域网络覆盖更是薄弱,甚至许多森林区域还没有网络覆盖。因此,网络覆盖范围亟需解决。首先,应扩大网络覆盖范围,覆盖范围应从乡镇村一些的管理部门,覆盖到每一个林业管理人员;让管理人员自身成为一个信号覆盖点,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信号。其次,从日常工作分布情况入手,以此作为林业管理系统的出发点,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林业管理部门与社会上其他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加强各个林区、重点区域及重点视频监控系统,让这些林业相关的系统连成网络,从而实现网络资源共享。2.1.3加强应急系统基础建设纵观许多森林灾难,应急系统方面还存在漏洞,加强应急系统基础建设迫在眉睫。从相关调查显示,只有23.5%的林业管理单位已建或在建应急系统,而且这些单位主要为省、市、县级,而乡镇村一级并没有制定应急系统。在林业信息化建设汇总,应急系统基础建设应该全覆盖、无死角。应急系统直接关系着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必须要高度重视。从林业信息化建设现状来看,许多林业管理部门主要依靠通讯商的网络,传输速率上存在不稳定的现象,平常能够正常使用;但是发生突发事件,使用量突然倍增就陷入无法正常供应的局面。因此应需求合作方,比如专业技术公司,建设专用网络,提高传输速率,扩大4G或5G的应用范围。
2.2加强应用系统建设
2.2.1建设跨部门共享平台如今林业管理部门虽然建设有应用系统,但是各个部门间基本上都处于独立状态,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比较薄弱。对于林业管理部门,主要涉及到森林公安、地区公安等各个部门。目前林业系统与其他部门还未形成信息共享,各个部门间还存在一些壁垒,比如林业系统的信息资源与地方公安信息无法共享,相关数据系统还未建成,无法实现各部门信息共享。因此,各相关部门已经设立统一标准,彼此间形成统一接口,实现不同部门、不同区域的信息资源共享,有效提高各个部门工作效率。2.2.2提高网站管理与服务能力林业各级门户网站都属于林业系统内网,而全国林业实行内部联网,只有林业内部网站才能查看各个地方的林业信息;这种现象必然会制约森林管理部门的服务。因此,林业部门应该将各类资源按照紧急程度分类,对于一些不能公开信息只能放置到内网,对公布于众的信息,通过互联网、抖音、微信及微博等多种方式,将林业相关工作及相关法律法规推广宣传。同时,还必须要提高林业管理部门的门户网站的管理与维护,不断提高门户网站的服务功能。
2.3加强组织与保障建设
2.3.1加强各中心环节建设如今,只有极少数林业管理部门制定信息化建设的计划或目标,主要为省级、市级机关,一线管理部门大多数还没有这种全局计划。因此,必须要从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及组织与保障几个方面进行建设,不断改革与创新。林业管理部门,从上至下要制定完善的建设计划,统筹兼顾,把握各个中心环节及内在关联,这样才能全面提高信息化建设,才能真正提高林业管理水平。2.3.2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任何建设都必须要以制度为保障,因此制定管理制度非常关键,更是确保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处的基本要求。当管理制度不能太单一,而是要涉及到方方面面,必须要得到领导重视,才能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所制定制度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制度更是要涉及多方面,包含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信息技术培训、多重考核标准、资金的使用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必须要结合林业信息化建设实况,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以制度促建设,以制度保建设,才能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才能够确保这项工作的质量。现代林业要快速发展,必须要以信息化为支撑。随着国家高度重视林业发展,各级林业部门要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在实践中探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路径,构建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机制,持续增大建设力度,实现林业发展的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我国现代化林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旭阳.全球背景下营林技术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8(25):94-95.
[2]李超.信息可视化技术在林业信息化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9(22):43-44.
[3]毛志明.林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探析[J].种子科技,2020(18):127-128.
篇8
瓶装液化石油气、管道液化石油气、管道天然气已经成为城市居民必不可少的生活能源。城市管理方面要求安全、环保,居民生活上又要方便、快捷、实惠,这些都给燃气企业的外部服务水平提出了高效、优质的要求,相应地,企业内部就要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流程。
很多燃气企业都开始改变原来单一的生产、流通方式,通过搭建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整合现有信息资源、综合知识管理、协同生产经营管理流程,体现燃气企业“数字供气”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水平。
在国家加快发展城市燃气和节能政策的指导下,特别是西气东输工程建成投产后,国内的公用事业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城市燃气也随之飞速发展。燃气市场的进一步放开,以及城镇化水平的提升,都给城镇燃气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但是由于市场过去对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整体上看,国内燃气企业信息化基础还比较薄弱,IT应用水平有待提高。为了帮助燃气企业更好地进行信息化建设,在此对其信息化建设内容和路径做以初步探讨。
适于一般燃气企业的IT蓝图
国际、国内在信息管理处于领先的企业,其建设经验也证明了信息化建设存在内在的规律。一般来说,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遵守七个有效原则,包括系统先进性、架构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利用成熟可靠的公用网、系统的开放通用性、实用性、继承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等原则。在参考国际先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燃气行业的特殊规律和燃气企业的业务特点,设计了适合于一般燃气企业的IT蓝图,主要由“五大平台”和“一个信息门户”构成,如图1所示。
各子平台和门户的主要功能分为:
1、经营管理平台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应用需求,由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采购管理系统构成。
财务管理系统用于满足企业包括下属子分公司与财务管理相关的功能需求;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用于满足企业包括下属子分公司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功能需求,
办公自动化系统用于满足企业包括下属子分公司与办公处理和审批管理相关的功能需求;
采购管理系统用于满足企业包括下属子分公司与采购和物资管理相关的功能需求。
2、客户管理平台主要负责与用户相关的事物处理支持活动,由营业收费管理系统和客户服务中心系统构成。
营业收费管理系统几乎覆盖了直接面对用户的所有业务,包括抄表、收费、与银行间水费代收数据处理等。营业收费管理系统是燃气企业整个信息化系统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燃气用户基本数据库的主要数据来源,是城市的基础性公益性大型数据库的一个组成部分。
系统不光完成营业收费的管理工作,系统的数据也将直接共享应用于城市燃气规划、城市输配燃气管网数学模型、城市GIS系统以及燃气企业等有关管理部门和上级领导决策部门。
客户服务中心系统是燃气企业与用户和社会各界的直接窗口,也是信息化工程中的关键部分,它的表现直接影响公司形象和社会稳定。客户服务中心以用户基本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对每一个燃气用户建立一组档案,记录着用户开户之日起到现在的所有的情况,使燃气企业对自己的服务对象有一个清楚全面的了解,是燃气企业搞好对外服务的基础工作。此系统主要三个部分组成,即用户报装管理系统、燃气表管理系统和热线服务管理系统。
3、生产调度平台主要负责生产运营管理相关需求的支持,主要由常规调度管理平台和应急处理系统构成。
常规调度管理平台由供气自动化调度监控系统(sCADA)、供气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网点全球定位系统等构成。这是以实时动态管理系统为主,包括燃气企业的主营产品燃气的整个生产处理过程,以及把产品通过管网系统送到千家万户的整个传输过程。
这一部分以基本生产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对燃气输配过程进行控制。基本生产信息数据一方面用于生产运行,另一方面和基本用户数据一起作为管网建模和G IS两个系统的主要基础数据来源。通过管网模型和GIS系统的分析处理,得出的结果可以科学地指导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和合理的管网运行,以及对管网的建设和规划提供宝贵的数据。
应急处理系统主要用于应急事故的处理,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支持、应急资源的调度支持、应急组织的调度支持等,该系统的独立建设主要是为了把应急处理专业化,其相应功能主要以与常规调度管理平台集成来实现。
4、项目管理平台主要为了满足合资公司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应用需求。考虑到合资公司在今后几年内液化天然气的相关项目建设任务很重,为了协助其制定项目计划、跟踪项目进度、评估项目质量等,特建设此项目管理平台。
5、基础平台是为了满足合资公司信息化应用的基础建设需求,由硬件基础设施、IT治理体系、基础数据管理三个部分构成。
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服务器的扩容、中心机房的建设以及建构于Internet网络的企业VPN网络的建设,
lT治理体系建设包括IT组织的完善、IT管理制度的细化和完善等内容;
基础数据管理包括编码体系的制定、维护,以及主数据的梳理和维护等内容。
企业信息门户由内部门户和外部门户构成,以此为基础整合相关业务平台,实现内部用户和供应商、客户的信息访问统一平台。
信息化建设的三步走策略
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除了软件应用外,还需要加强对IT应用环境建设、基础设施、IT治理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对于一个信息化基础比较薄弱的燃气企业来说,其信息化建设大体可以遵循三步走的策略,在完善企业信息化应用环境建设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信息化应用的跨越式发展,在未来3~5年内完成可以支撑主要业务的信息化应用,并为更高层次应用建设打下基础,具体如图2所示。
第一步是完成信息化应用提升的环境建设,包括信息化理念认识的增强、信息管理中心的完善与职责的增强、企业培训体系的完善、信息化建设资金的准备等内容。
篇9
关键词:城市安全发展;消防信息化;系统建设
一、消防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意义
现阶段消防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信息化建设的广泛应用、社会防控火灾能力的增强、灭火救援指挥水平的提升,对于我国城市化安全发展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不仅高效实现了传统消防的现代化建设,而且对于城市整体安全发展以及应急综合救援能力的增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城市居民的需求。信息化的消防系统建设属于城市安全领域范畴,与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关系,是应急管理部门以及消防援助部门在实际的消防管理中,建设安全发展型城市的主要手段。与此同时,消防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对于城市的整体消防安全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二、传统消防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消防建设当中,消防系统存在很多问题,对城市的安全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信息孤岛。现阶段,消防部门当中的各个部分正处于相对分散且独立的状态,很多具有密切关联的数据被存放于不同种类的处理系统当中,数据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对比性被隐藏。第二,互联网资源利用低。在消防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过于注重信息安全的保护,导致内外网需求在安全管理的影响下,并不能得到有效处理。
三、城市安全发展下消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系统
(一)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在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建设过程中,有效利用了当前比较先进的信息技术,如射频识别、云计算、大数据、无线传感等。对移动互联网、有线、无线以及5G手段进行高效结合,对现已存在的数据中心进行整合,可有效实现监控系统的联网用户数量的增长,加强城市安全发展消防系统建设中报警联动、单位管理、消防监督、设施巡检等环节的建设。这些环节的有效建设,一方面,离不开火灾自动报警、电气火灾监控、视频图像监控、消防水源监控、消防设施监控、可燃气体探测、消防设施联动等相关系统的优化。另一方面,对重点场所的着重监控也具有关键作用,这里的大型人员密集场所包括娱乐会所、大型节庆活动场所、大型综合体、大型商场等[1]。
(二)实战指挥平台系统
对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按照实际城市的公安以及消防网,通过边界接入平台以及应急管理部地图,实现仅凭一张图就能进行全部灭火救援的指挥、调度、分析以及决策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平台的组成部分包括自建业务系统、一体化系统。自建业务系统主要包括的信息属于建筑信息、公路隧道以及大型石油化工单位等。一体化系统主要包括相关机构信息、重点单位、建筑信息、现场信息、执勤能力等。自动采集信息主要包括应急通信指挥网和无线通信网[2]。
(三)高层住宅智能消防预警系统
按照实际城市建设当中用电、用气、用水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对城市内部高层住宅楼建筑内包括的不同类型的视频资源以及系统进行充分整合,对于新建的、现代化功能比较强的高层住宅建筑,可以通过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对建筑当中含有的比较容易产生火灾的部分进行实时监控,具体包括电气线路、燃气管线、疏散楼梯等,通过高效的实时监控,最大限度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智慧”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系统
正常城市安全发展过程中,消防方面的安全管理系统主要有火灾的预防、消防人员的管理、灭火救援、相关的监督检查、对城市居民展开的消防安全教育活动。在实际的消防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由于对消防器材管理不善,导致其不能使用的情况。在实际的消防管理中,最不可控制的因素就是人员管理,“智慧”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系统可有效解决由于人员工作失误产生的不可控问题。整个消防安全管理体系中,涉及人工运行的工作主要包括值班、安保以及巡检。就灭火救援而言,“智慧”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系统建设主要解决的是救援人员安全保障受限的问题。安全教育集中培训,顾名思义就是进行集中的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具体可以通过在线App模块教育、安全体验馆体验式教育等多种形式,达到学习的目的。
四、城市安全发展下消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项目
在实际的城市安全发展下,消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对以下四个项目进行重点关注:第一,灭火救援战例数据系统研究。信息化系统建设下的消防救援活动的展开,实现了对大量战例数据的有效分析。通过利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高效研究,可实现对各种类型灭火救援实例的挖掘与保护。在挖掘过程中,对挖掘出的有效信息以及形成的主要成果进行详细的汇总、整合,为消防员提供充足的知识储备以及相应的辅助决策。第二,对于相对危险材料的建筑火灾预警与防控技术研究,主要指的是木及砖木结构的古建筑群。要想切实增强对此类建筑外部火灾的进一步探测以及定位,进行复合火灾探测器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与此同时,根据实际的相关古建筑内外的火灾预警探测性能指标的详细要求以及高效的测试方法,应当加大力度进行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的创设研究[3]。第三,超大型城市群消防治理体系研究。将全局意识作为城市安全发展消防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出发点,通过宏观的视角、辩证的观点以及系统的思维进行高效研究。始终将以人为本作为基本原则,将安全发展视为城市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进一步实现问题意识的强化,敢于创新,在实际的消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积极进行新技术、新理念的引入,进而实现我国城市安全发展质量的提升。第四,消防用无人机体系研究。无人机技术属于现阶段被应用程度很高的现代化科技信息技术,通过无人机的高效利用,实现了气体侦检、高空灭火、物资投送、人员运送等技术研究,进而很大程度地提升了城市安全建设质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时代下快速的城市化建设背景中,城市安全建设也与信息技术展开了融合,在实际的消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仅将传统的消防体系进行了高效的改善,而且为消防系统带入了新鲜血液,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安全发展建设。
参考文献:
[1]郭义伟.河南洛阳:突出特色创新模式[J].中国应急管理,2021(03):1.
[2]徐文标,沈玉龙.浙江湖州:顶层设计科技助力[J].中国应急管理,2021(02):2.
篇10
关键字:信息化;服务;管理;策略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学校都加大了信息建设投入,基础网络设施已基本完善,基础应用已基本建成,网络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已基本形成信息化服务体系,为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服务,但在信息化服务与管理过程中,不难发现管理和服务存在很多的不足,例如重建设轻管理,管理制度不到位、责任不明确、信息化队伍不足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信息化服务与管理应对措施,解决管理不善导致服务教学的水平不足,管理水平不足导致信息化投入效益降低的问题。
一、信息化建设目标
做好学校信息化顶层设计,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校园的各项资源、管理及服务流程数字化,构建数字化的教学环境、管理环境、科研环境和生活环境。构建信息化管理服务支持和支撑体系。创建先进的信息化环境,实现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现代化。
二、信息化服务与管理
校园信息化服务与管理工作,组织领导是基础,技术队伍是根本,制度措施规范是保障,工作科学设计是关键,应用服务师生是目的。努力实现观念到位、组织到位、技术到位、经费到位,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为师生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信息支持。
(一)转变观念,领导重视,形成领导和管理体制
加强学校各级领导和全校师生信息化宣传和培训,转变观念,获得重视、支持和积极参与,是信息化工作持续发展的基础。学校应重视信息化工作,实行党委统一领导、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和责任制。按照信息化建设和管理需要,进行领导和管理体制的顶层设计,形成完善的组织和领导机构和运行机制。
(二)完善制度和措施,创新管理和服务
1、岗位职责明确,分工协作。有较科学、规范的故障申报、技术支持、用户反馈等机制。专人负责系统管理、主干网、网络接入、用户支持等工作,形成了运行管理、系统管理、安全应急、应用培训、用户服务工作团队。2、规范管理是提高信息化效益的重要保障。根据工作岗位和用户服务、系统管理等形成比较科学、完善的工作流程,如故障申报、业务申请、重要设备操作步骤、不良信息以及病毒清除、数据恢复等。严格流程操作,并实施检查,及时信息反馈,使工作业务处于可操作、可控制状态。3、为了提高及时响应和服务能力,加强信息反馈。所有服务信息均在校园网专门网站及时公布,做到事前及时通知和事后解释说明,如公开公布校园网运行监测实时信息,及时病毒防治、系统维护、数据处理等信息,公开承诺服务公告,定期工作月报,使用户及时解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情况。4、为保证网络和其他重要业务系统运行的稳定可靠,确保应急反应能力,制定完善的应急措施,如《网络有害信息安全应急措施》《网络硬件设备故障应急措施》等相关应急预案,并认真组织演练,为应用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5、专业管理和自主管理相结合。校园网信息系统实施专职管理和兼职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实施分工负责和团队协作相结合,在校园网等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管理中,实行分工负责和团队协作相结合,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特长,分工负责,将兼职管理员形成稳定的工作团队,与兼职管理员相互学习、共同协作,进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专业培训,培养自主管理服务和开发人才队伍
每年派专业人员参加信息化专业技术培训,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信息化项目建设,提高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和业务能力。充分利用教师的技术优势,自行组织力量参与自主设计校园网络工程扩建,开发了校园应用程序,强化网络信息系统自动化服务能力,提高校园自动化管理水平和效率。自行开展设备的维修、维护以及系统二次开发,节约了维护成本,提高校园信息系统管理效益。
(四)深入调研,加强事后评估和及时调整
结合信息化建设、管理和服务工作,深入到教学单位和相关部门进行调研和沟通交流,认真进行数据分析、效率(益)评估,并进行相应整改,既推动信息化工作健康持续进行,也可以解决师生应急问题,如校外访问校内资源受限和数据不一致等热点、难点问题。
(五)信息网络安全管理
为了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学校按照“谁管理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的原则,对网络安全实行严格的统一管理和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和责任追究制。一是从技术上加强防控,如防火墙、行为审计软件、防篡改软件和日志记录系统等,搭建了可靠性高的安全网络环境;二是从人员上落实责任,敏感时期实施7×24小时值班制,确保重要敏感时期的网络信息安全。
三、信息化管理策略
作为教育信息化主体部分的校园网,已渗透到高等学校职能业务与管理决策的各个层面,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的每个角落。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和办学质量的重要手段。1、加大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宣传指导力度,进一步深化各级领导和全校师生的理解和认识,不断完善相关应用系统建设,实施应用系统信息横向、纵向联动,促进数据信息共享和充分利用,有计划的开展数据、应用、流程等方面资源整合,为校内外师生提供丰富、便捷的信息统计、查询等服务,不断提高决策支持能力,使信息化工作真正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2、进一步提高学校师生对网络安全的认识,不断加大网络安全宣传和培训力度,加强对师生的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水平,建设网络信息安全联动系统,构筑起校园网安全防范体系。3、跟踪网络技术发展,加强网络专业技术培训,提高网络管理人员素质,改善人员结构,努力培养适应网络发展和建设高水平教学型大学需要的人才队伍,进一步规范管理,统筹全局设计学校的信息系统。4、进一步开展网络资源整合,加大应用系统和网站建设力度,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内容,整合网络资源,建设有学校特色的教学资源数据库。
参考文献:
[1]构建高校全方位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几种思路的探索[J].刘伟科,张晓庆,周俐军,张弘.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01)
[2]信息资源管理导论[M].科学出版社,孟广均等著,2003
- 上一篇:精品课课程建设
- 下一篇:对煤矿安全监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