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医疗合作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4: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远程医疗合作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为“智慧城市”的组成部分,医疗信息化在提高诊疗效率、降低病人看病成本方面有显著“疗效”。而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医疗中的应用,可以有效预防疾病,并让患者随时随地获得准确治疗,然而它的实施推广过程却也并不容易。
新医改新主张
北京,不分节假日各大医院都人山人海。“其实这些大医院的医生,大约80%的时间看的都是轻病症病人,而这部分病人完全可以在社区医疗中心就医。”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东软熙康董事长兼CEO卢朝霞说。
来自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数据显示,今后10年,因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导致的过早死亡将给全国带来5580亿美元经济损失。我国目前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经超过2.6亿人,因慢性病死亡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的构成已经上升至85%。
对此,沈阳盛京医院的一位院长曾畅想过,利用医疗健康管理来解决这些问题:“医院会从实体医院变成‘云’医院,通过物联网和医疗传感设备,利用实时性、移动性、智慧化的特点,将医院的医疗健康服务覆盖到社区、家庭,甚至可以延伸到其他的市、县,深入到广阔的农村。”
现在这一畅想已经在逐步实现。目前,一部分三甲医院已经开始着手对亚健康人群、健康人群进行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东软熙康公司也已经同沈阳、湖南、天津、武汉、郑州、洛阳、昆明等地的医院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推广健康管理解决方案。随着"新医改方案"把医疗信息化列入“四梁八柱”架构的八柱之一,各地纷纷展开了健康医疗建设,健康医疗理念也正在慢慢深入人心。
以海南为例,海南省政府已经与东软集团展开深入合作,在全省范围内展开农村基层医疗健康服务信息化建设。项目完成后,农村居民可以通过数字化健康管理服务平台获得全方位、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咨询和健康服务信息,实现实时健康监测、动态跟踪随访、健康记录查询和健康教育方面的健康全过程管理;使用该平台和便携式终端,基层村医可以高效地开展慢病随访、健康干预、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的常规工作,并借助远程医疗协助系统与上级医院医生互动交流;该平台还可以开展远程医疗诊断服务,帮助市县级医院连接省级三甲医院、省外优质医疗资源,让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能够实时监控所负责区域的居民健康检测状况、慢性病比例变化情况等动态数据,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主要卫生问题和居民主要健康问题,为开展基层卫生工作评价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我国有上亿人患高血压、糖尿病、癌症、呼吸道疾病等慢性疾病,过去我们很难对这种病人进行管理。”卢朝霞在接受《计算机世界》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因为那时没有检测手段,也没有干预的办法。现在不同了,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我们可以对慢病病人进行生命特征的监测和管理。”
智慧的考验
医疗信息化推广多年,如今初见成效,其背后是对服务提供商整合、技术能力的考验。
“东软熙康解决方案架构在整个云平台上,通过物联网传感设备,云平台可以随时接收并存储每个用户的健康档案、运动信息等。”卢朝霞说,在云平台上,东软还提供了知识库,系统可以根据知识库的内容来判断用户的健康状态,并反馈给用户,同时形成一个干预方案,促使用户按照干预方案进行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而为了随时获得用户的个性化、移动化、智能化的健康状态,东软还推出了熙康行表。
然而,在与地方医疗机构或政府的沟通中,东软发现,“治病“大家都能接受,但对“健康医疗”的态度,却普遍觉得过早。特别是对很多老百姓来说,是否能接受这个模式也是个挑战。“这是一种生活思维的转变,会有一个转换的过程,这时宣传就很重要。”卢朝霞表示。
此外,“虽然大家都认同,只有做到有效预防,才能节省看病的高额支出。但看病费用可以报销,健康管理费用无法报销的制度和现实,也使健康城市、健康管理等业务的推广受到阻碍。”
而另一方面,国内软件解决方案厂商要提供整体的医疗解决方案也并非易事。首先,在技术实力过硬的前提下,IT厂商必须拥有医疗行业经验,能够获得地方政府及医院的支持,还要拥有医疗专业人才;其次,IT企业要做医疗产业并且涉及健康云平台的搭建,还面临着来自国际同行的竞争。例如英特尔的康本佳、IBM的智慧医疗解决方案等。此外,智慧医疗解决方案由云平台、终端设备、移动应用等软硬件产品和服务共同组成,因此,拥有直达消费者的商业模式与广泛的合作伙伴必不可少。
为此,东软在多年从事医疗领域服务的过程中,不仅非常注意与健康医疗类公司合作,而且去年东软集团还宣布从传统的B2B向B2B2C转型。“在企业层面,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合作,东软还同移动应用开发企业合作,同房地产商合作(将东软健康管理解决方案提供给社区),同传感器生产厂商合作;在个人消费层面,东软为个人用户提供熙康行表、熙康益体机等健康管理设备。”卢朝霞说。
篇2
关键词:医疗联合体 松散型模式 利益共享
推进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的建立和进步一部开展,是2017年4月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2017]32号)中,精确提出的一项内容。其目的旨在促进医疗资源整合、城市医疗服务系统进一步完备,同时使卓越的医疗资源向基层卫生机构延展[1]。目前,我国医联体的类型包括紧密型、松散型。紧密型医联体以内部行政管理一致为最主要的特征。松散型医联体是一种较为松散的合作模式,其主要以共享、共建医疗服务为特征,医联体间有相对自主且独立的行政、人事、经济管理权。这是我国新医改“强基层”背景下的一项重要举措,出台该政策的目的是实现基础和边远贫困地区能够享受优质资源,使基层居民容易就医,降低疾病负担,维护居民健康,增加群众获得感[2]。达州市中心医院骨科和南江县人民医院骨科于2017年12月开始建立骨科专科医联体,两地分属不同地级市,距离也较远,采取的医联体模式为松散型医联体。本文以两家单位合作为研究对象对松散型医联体模式进行分析,总结成绩与不足,探索利益共享机制,以促进双方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为基层服务,也为该常见的医联体建设积累经验。
医联体单位的基本情况达州市中心医院始建于1921年,是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川东区域医疗中心。达州市中心医院骨科创建于1952年,目前骨科疾病中心现有病床216张,2015年成为四川省医学乙级重点学科,骨科有博士2人,硕士16人,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13人。
南江县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南江县人民医院骨科成立于2009年3月,现编制床位90张,实际开放床位130张,下设2个病区,为巴中市级重点专科。目前骨科医师9人,其中骨科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3人、医师2人,主任护师1人。
医联体运行模式达州市中心医院成立了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每月不固定时间轮流到南江县人民医院骨科进行教学查房、手术会诊及学术讲座,达州市中心医院同时接受南江县人民医院骨科人员短期交流学习、进修等工作,切实提高成员单位诊疗水平。
医联体开展实施情况2017年12月至今以来,达州市中心医院骨科专家派出到南江县人民医院骨科共48人次,手术52台,授课30次,查房140次。南江县人民医院派出到达州市中心医院短期交流学习4人次,参加达州市中心医院举办学术会议4次,达州市中心医院参加南江县人民医院举办的会议4次。见表1。
表1 帮扶前后南江县人民医院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的比较
医联体情况及协同机制和联动形式
组织架构情况:成员单位分属行政隶属关系不同,只能以跨地区、松散型医联体联盟的形式存在并运行,未形成重大疾病专科之类的医院集团之类的组织架构。目前管理为两医院骨科自行管理专科联盟的具体事宜,报送医院医务部通过并执行,具体情况严格按照双方签订的合同内容执行。
协同机制和联动形式:骨科医联体开展的协同联动服务主要包括技术支持、人才培养、双向转诊、资源共享、科研教学等[3]。目前两家医院的合作紧密性不够,技术支持仅限于小讲座、手术,人才培养方面达州市中心医院接受南江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短期学习;距离较远,医保政策又未跟上,双向转诊未实质性开展;资源共享方面受限于远程会诊等信息手段的局限,科研方面尚未实质性开展,资源共享方面做得不够好。
共享机制分析三方有利机制:(1)达州市中心医院的利:有利于通过医联体平台,把达州市中心医院的业务能力、医疗手段水准、办事作风等传递给社会,从而将医院在川东北地区的影响力进行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也能够防止其他医院优先整合基层资源,防止了其他三级医院的辐射力及影响力的优先提升。(2)南江县人民医院的利:通过达州市中心医院的帮助,提高本院骨科的管理、医疗手段、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对患者而言可以不出南江享受到达州市中心医院的医疗服务。(3)当地政府的利:南江县人民医院是政府设立的公立医院,政府对其投入以及债务都会影响政府的财政,推动医联体措施,使医院能够良性发展,增加其自给自足的能力,可缓解南江县相对紧张的医保经费支出,缓解政府的压力。与此同时,基层医院的进步与改革推进,有利于缓解当地百姓大城市就医困难问题,对政府的威望提升及公信力提升均有一定促进作用[4]。
共享机制分析:(1)打破医疗保险限制:因为两家医院分属不同地级市以及跨市医保政策的限制,并未开展双向转诊服务。需要两地政府主导,上升到政府行为,才能保证医联体的延续、推进。(2)建立转诊绿色通道:开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上级医院优先接诊医联体内上转患者,基层医疗机构优先安排下转患者的后续性治疗。但绿色通道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两地依赖于医保政策的畅通。(3)加强合作,提升效率:目前两家单位组成的医联体过于松散,缺乏共同利益诉求、激励机制以及有效的约束机制,医疗资源调配难度大,进而缺乏效率[5]。在当前的模式下,双方在可能的情况下进一步强化交流合作,建立每月2天的定期门诊,增加驻点帮扶时间,建立每月1周驻点帮扶时间。(4)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应用“互联网+”平台建设紧密型医联体,开展专家门诊、远程疑难重症会诊、远程查房等服务。当前两单位信息化水平不一致,难以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这需要两家医院搭建信息化平台,加快推进远程医疗协作网的建设。(5)创新医联体管理模式:通过对两家医院骨科医联体合作联合原则方式、组织架构体系、协调联动机制等要素进行分析,两家医院应该在松散型医联体的大背景下创新管理模式,建立由院长主管且担任组长的医联体领导班子,成员本院主要岗位人员,小组对组织相关科室到成员医院开展调研,拟定帮扶方案,明确帮扶事项、帮扶周期、目标要求、考核办法、人员安排等事项进行安排。(6)采用激励机制:要提升效率,还有很重要的一个部分需要关注,那就是激励机制[6]:为更好地激发达州市中心医院专家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双方可以对目前的薪酬制度进行调整,对门诊挂号费进行分配,一部分归专家,分期按月支付,以提高专家的积极性和待遇。同时对专家进行量化考核,其考核结果与薪酬体系相关联;根据目标完成率,南江县人民医院每年向达州市中心医院支付不超过2万元的费用,用于管理。
医联体是国家推行的实现优秀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的有效途径,达州市中心医院在推动三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让有限的医疗资源不仅能够合理使用,与此同时应用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方法,对医联体单位的医疗服务能力起到一定的帮扶作用,一定程度上提高基层群众医疗服务获得感,但松散型医联体涉因为行政隶属关系不同,以至于在医保政策、信息资源共享、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等方面存在障碍,影响了医联体作用的进一步发挥,这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思考和总结。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2017]132号[A].2017.
[2]秦盼盼,郭珉江,雷行云,等.互联网+时代的分级诊疗体系构建[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6,26(4):21-25.
[3]黄显官,王林智,余郭莉,等.医联体模式及其发展的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6,21(3):10-12.
[4]郑明海.市县跨区域医疗联合体实践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7:18-19.
篇3
在信息大爆炸的21世纪,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更加迫切。远距离的通信瞬间即可完成,实现的速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视频通信作为多媒体通信行业的一个核心领域,也愈加受到人们的关注。近日,读者纷纷打来电话询问有关多媒体视讯的发展情况,为此本刊记者特地走访了视讯行业的佼佼者――POLYCOM公司,就视频会议的产品、市场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视频通信作为多媒体应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更加的广泛和普及。视讯应用作为一种提高企业交流效率的新手段,可以节约大量的会议开支和时间,提高处理事务的速度和工作效率,因此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过去异地之间开会,往往要花费很大精力才能到达目的地,旅途十分疲惫。不过,因为视频会议系统的广泛应用,人们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进行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烦恼。视频会议是通过通信网络连接不同的地点,使与会人员在各自会议室中,不但能够听到对方的声音,并且能够从监视器中看到对方的动态图像,使双方完全没有时间之差、距离之感。且在会议中,还可以交流相关的数据、文字和图表等信息。
为了让记者对视频会议系统有一个更感性的认识,宝利通技术总监余宝生先生拿起遥控器,输入了一个IP地址,凌晨4点钟左右的美国纽约街景立刻呈现在记者眼前:纽约的街头在夜色笼罩下显得恬静安逸,偶尔有车辆和行人经过。“我现在是通过这台HDX 9004终端产品在与我们美国office进行视频通信,咱们现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整对方终端的视角和取景”,余先生说着轻轻按动遥控器,画面开始向左上方移动,帝国大厦立刻进入了视野,从窗户中透出的灯光星星点点。记者惊异于图像如此清晰和流畅,于是,从余先生的解释中认识了视频会议的一个重要词汇――“高清”。
高清
随着高清产品这一两年逐步成熟,视频会议技术将在未来几年内全面步入高清时代。从高清的定义来看,到目前为止真正用到的是720p和1080p。现在大多数用户使用的还是CIF格式,标清是4CIF,720p是9倍CIF,1080p是20倍CIF,清晰度方面有明显提高。另外CIF视频会议是基于4:3,不是16:9,高清定义的全部是16:9,信息量提高20%。一般来说,实现高清需要四个主要因素:(1)高分辨率的摄像机,目前市场上主流还是720p摄像头,1080p摄像头选择少、价格贵,因此应用相对也较少;(2)高清的编解码器,其拥有强大的处理能力,能把有效的信息量压缩到允许的带宽之内,同时还要有效的保证图像质量;(3)良好的网络环境,这是实现高清的必要基础;(4)显示设备,如果显示设备非高清也达不到高清效果,现在几乎所有等离子、液晶都能够支撑高清,甚至包括1080p。
作为全球领先的一体化协作通讯解决方案提供商,宝利通于2006年重新定义了行业唯一完整的高清通信和协作体系――称为“极致高清”(UltimateHD™)。与只单纯追求视频分辨率的高清解决方案不同,“极致高清”涵盖高清体验的各个方面:高清视频、语音、多媒体内容、会议桥、录制、存档、流媒体乃至高清支持服务。也就是说在实现了高清技术的基础上,宝利通将高清内容进一步的扩充和全面升级。
宝利通为用户提供全系列的高清产品及解决方案,主要包括
高清终端(如HDX4000、HDX7000、HDX8000、HDX9000)
高清摄像头(如EagleEye HD 镜头)
支持高清的MCU(如RMX1000、RMX2000)
支持高清的流媒体广播及录制设备(如RSS2000)
高清的音频产品(如SoundStation VTX 1000、SoundPoint IP 650、SoundStation IP 7000)
随着网络带宽的不断增加,服务等级不断提高,用户对视频会议图像、声音效果的“挑剔”和会议中协作形式的“设想”都有了实现的基础。由高清技术带来的全新应用,以及对传统应用的品质提升,将使视频应用存在于各种办公、洽谈、协作与交流场合,从桌面到会议室,再到移动办公人员,覆盖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
例如,远程医疗,采用CIF格式的时候,图像传到对方会有些模糊,很不理想。而且在远程诊治病人或者指导手术的时候,除了对图像清晰度有很高要求之外,图像颜色也很关键,高清在色彩方面能够真实的还原病人的面色、气色,这对于医生的诊断来说非常重要。同时,诊察记录(病例、X光片、CT等)实时传送,清晰、迅速展现。
再例如,宝利通新推出的RealPresence(极致远真),是高清视频会议的豪华级应用,它使视频沟通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1:1的宽屏、无缝显示,家具、地板、照明、声学环境、触控设备等全合一的会议室设施,配合3820x720p分辨率以及22KHz的超强立体声StereoSurrond。用户几乎感觉不到任何距离感,远端与会者好像与自己坐在同一张会议桌边一样,目光交流的视觉效果非常自然真实,空间音效使得与会者常会在无意中就将头转向演讲者的方向,被称之为是一种完美的“浸入式”的会议体验。它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使用户与内外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让世界各地连成一体,从而有效地实现自然、舒适、随时随地的全面协作。据悉,今年下半年,宝利通将在北京建成一套RPX的 Demo,供中国用户现场体验。想象一下,步入宝利通“极致远真”会议室与客户和同事开会,你会很快被一个安静、舒适、时尚专业的会议环境所感染,这就是真正“融入式”的体验。面对面,目光相视,好像所有人都围坐在同一个会议室的同一张会议桌旁,画面和声音与现实世界毫无二致。
数字录播是视频会议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利用这种功能可以时时的进行广播,用户可以在桌面前参与会议,同时把会议录在硬盘上,因为是数字录像。录下来之后可以点播,点播方式也非常灵活,因为是高清,可能要下载高清的解码器,可以用会议室终端进行点播,同时还可以用计算机终端进行点播,在以后的培训、共享公司内部重要资料时都有很好的应用,包括点播、直播和主播。
另外,数据共享也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种应用。除了图像和声音之外,多媒体通信中的数据也是关键,现在采用H.239来实现。H.239有很好的带宽保证,在传输图像的过程当中实现带宽的动态分配,在传输数据的过程中也很难观察到对图片的影响。虽然从理论上讲有影响,但是观察到的图像损失很少。除了图像和声音是高清之外,数据也要是高清,确保每一位会议参与者对共享资料、图片的每一个细节都能清晰掌握。这样,当有不同意见的多个部门需对一项协议达成共识时,一切的讨论、修改和确认都可以在“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完成。
最后一种应用就是图像合成。其实这种应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都能看到,可能大多数人都没有察觉。您每天都看天气预报吗?没错,天气预报就是图像合成的一个典型应用。主持人预报天气时并不是站在一幅真实的中国地图或者气象云图的前面,那些地图、云图的图像都是通过计算机合成进来的。这种应用在宝利通的高清视频会议中同样可以实现,参会者所处的环境可以随着背景图片的更换而“瞬息万变”。
融合通信
思科、IBM、微软等许多厂商都在谈融合通信,对于宝利通来说,融合通信的核心内容就是如何将视频融到各位的办公和日常生活当中。 “在与其它公司合作方面,我们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余经理介绍道,“在去年,我们参加了微软中国基站融合通信的会。如果融合通信做完之后,我们能够做到将会议室延伸到桌面上,因为在微软公司的内部,任何一台电脑都有微软软件,当公司需要开会的时候,只要将召开会议的信息到各台电脑上,视频会议系统就会自动的连接到每一台计算机上。即使你出差到了宾馆或者呆在家里休假,只要有宽带,就可以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的沟通。”截至目前,宝利通已和CISCO、爱立信、IBM、微软、NORTEL、西门子、AVAYA等公司在全球展开相应的合作。
基于IP的会议实时调度就是融合应用的一个很好例子。以前视频会议远程调度需要两套系统:一个视频会议系统,一个电话控制系统。但是今天,可以很容易的将IP电话实时加入、实时控制融合进来,再将成都、天津、广州、上海、武汉等各地会场的IP地址等信息存到通讯录里,有紧急事情时抓起电话按一个键就可以与对方进行通话了。这种会议调度方式非常实用,而且不占用资源。
现在用户很多都在用模拟电话(PSTN),宝利通的音视频融合解决方案可以将其完全加入到视频电话中来,包括手机。也就是说,只要是有手机信号的地方都能够随时召开视频会议。这是高清与移动通信的融合。视频会议和3G视频通信融合在一起,利用网关,将不同的标准、协议进行转换,就可以实现无障碍的交流。只要有3G或者4G手机,无论您是出差在宾馆、在机场或者走在路上,都可以通过手机随时参与到公司会议或者家庭聚会中。
融合通信是通信网络业务发展的一个大方向,目前所有通信领域的巨头目前都致力于此方面的工作。POLYCOM的融合通信可以全面整合以往的数据网络、音频网络、视频网络、新兴的即时通信类网络,形成统一的融合通信平台;实现视频、音频、数据多种应用合一;通过统一的管理平台进行管理,从而达到业务融合的目标。“融合通信将成为视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视讯为中心的多媒体通信行业也必将大有可为。”余经理自信的说,“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这就是宝利通的VC2,更是我们每一位即将迎来的多媒体通信的明天。”
结束语
融合通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要靠厂商自己的实力,还要做好客户需求的一体化。现在融合通信的技术发展还不是很成熟,还要面临网络融合以及盈利模式等多方面的挑战。融合通信是一个很理想的概念,有了这个平台什么都可以接过来做。真正建成一个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想做视频就做视频、想通话就通话的平台,还任重道远。■
篇4
本期专题从多维度探讨商业银行面对大数据时代挑战,如何借助信息化平台,从经营转型、风险管控、数据发掘、信用监管等方面实现银行业新的跨越,以飨读者。
随着2013年6月以来“余额宝”、“活期宝”的相继推出,陆续揭竿而起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彰显出互联网平台意欲分切互联网金融市场蛋糕、建立互联网金融帝国的“勃勃野心”。马云指出“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是未来金融两大机会”。金融网络化和网络金融化既是对商业银行的重大挑战,更是重新洗牌的绝佳机遇。为此,笔者对辖内部分商业银行应对大数据时代的业务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为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商业银行必须关注十大转型趋向,抓住机遇实现新的跨越。
机构形态由以物理网点为主向以虚拟网络为主转变
随着金融网络化和网络金融化的发展,客户对银行物理网点和柜台的依赖减弱,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多种线上方式就可以办理转账、消费支付甚至投资理财等各类金融服务,现金存取也可以借助各种自助设备完成,自助服务迅速替代传统的柜面业务。辖内商业银行基本形成了“电子银行+自助渠道+物理网点”的立体客户服务体系。
自助服务设备明显增多。对于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来说,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可以弥补中小商业银行营业网点的不足,实现服务区域和服务时间的全覆盖,使物理网点少的中小商业银行有机会跟大银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体验。而大型银行为有效减轻网点柜面工作压力,提高网点服务品质,也在不断加大自助设备投入。截至2013年6月末,湖北省内商业银行离行式自助银行、ATM机具分别比2010年末增长97.02%、83.97%。而同期网点总数仅增长22.77%,离行式自助银行、ATM的发展明显加快。从增量来看国有商业银行仍占大头,从增速来看中小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正在奋起直追。股份制商业银行离行式自助银行与人工网点的配比已经达到1.76:1,其中浦发、华夏银行分别高达2.90:1和2.85:1。在国有大型银行中,交通银行武汉分行该比例也已经达到1.48:1。
自助服务范围不断拓宽。近年,辖内商业银行不断加大自助渠道和电子创新力度。目前,自助渠道功能范围大部分已扩大至包含取款,对私/对公存款,本行对私/对公转账、跨行转账,小额结售汇,代缴费,基金、外汇、贵金属买卖,第三方存管,B股银证转账,IC卡圈存、圈提等交易。有的商业银行逐步实现了手机加载银行卡账户,在自助银行上采用非接触式存、取款服务,实现电子银行渠道交易的短信确认支持;有的还引入和开发自助发卡机,实现客户自助发放借记卡等等。
自助交易量明显增多。近几年,网上银行、自助银行的业务量和交易金额也是越来越大。交通银行总行半年报显示,截至2013年6月30日,其手机银行客户数较年初增长33.7%,交易笔数、金额同比分别增长308.45%和127.80%。招商银行总行半年报披露,该行2013年上半年零售、公司电子渠道综合柜面替代率分别达到91.85%,57.49%,分别较2012年提高1.19%、5.09%。应该说部分辖内银行已经开始逐步构建一个物理网点为主、电子化为辅,全面协调的立体化服务体系。
物理网点形象和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一是网点营业面积不断扩大。二是网点分区合理、功能升级以及私密的服务空间让客户享受到尊贵的服务体验。各商业银行已装修改造网点都在扩大面积的基础上实现了功能分区,一般设有咨询服务区、自助服务区、电子银行区、产品展示区、营销信息区、开放式柜台服务区、封闭式柜台服务区、贵宾客户区、客户休息等候区等。三是更多地考虑客户需求。各商业银行新迁址或新设网点门前开阔,网点停车位比较充足。网点软环境得到改善,网点软装饰个性化趋势明显。网点自助设备配备增多,业务分流能力进一步增强。四是网点外部形象稳步提升。绝大多数商业银行网点都安装了LED显示屏、液晶电视、橱窗广告和户外灯箱,能对新业务、新产品进行不间断的宣传,大大提升了网点形象和对外宣传能力。与以前相比,商业银行网点硬件及装修一流,极大提升了广大客户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下一步,商业银行的网点布局和发展应体现由物理网点向虚拟网点、自助服务的转变。实体网点应呈现“量降、价(值)升”,体现出高价值的业务安排;电子渠道交易应呈现“量价(值)齐升”的发展态势,充分发挥好电子渠道与实体网点协同服务的优势,努力实现“实体网点电子化”、“电子渠道智能化”的发展目标,逐步提高电子渠道交易占比。一是指导思想上,要以零售银行经营转型为动力,以自助银行全功能型、全流程型、全产业链形为着力点,以监控集中化、服务标准化、管理制度化、平台自动化为途径,提升渠道分流能力,实现业务发展。二是发展方式上,大力发展离行式自助银行、社区自助银行(自助终端)为代表的自助银行,大力发展以网上银行、手机银行、Ipad银行为代表的电子银行,大力发展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银行,以及以远程视频柜台为代表的新型银行等,使自助服务、在线服务成为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交易和服务的重要渠道。三是进一步加强物理网点建设。银行网点不应该也不能再“千人一面”,从最初选址到装修设计,从功能分区到业务处理都必须体现各银行的文化特色和当地的特点,要加快形成以网点分类、功能分区、客户分层、业务分流为主要特征的新型服务模式,体现营业网点的个性化、特色化。坚持打造“绿色网点”、“人文网点”,既高度重视客户体验,满足客户服务需求,又充分考虑员工利益,为员工着想。
业务边界由有限向趋于无限转变
随着国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商企业开始通过网络涉足金融业务,如支付宝、快钱等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公司。金融企业通过各种、代销业务涉足一般商业活动。互联网金融使得银行与一般企业界限模糊,为了应对挑战,商业银行必须跨出门槛,为客户提供包括金融服务、信息服务乃至商业服务在内的一揽子服务,以此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提高银行业的竞争力。
跨界进入电子商务领域。如中国建设银行的“善融商务”,既提供信息、交易撮合、在线交易等电商服务,也提供支付结算、担保融资等金融服务,还具备博客、论坛、商圈等社交功能。另外也还有中国交通银行的“交博汇”、招商银行的“非常e购”、中信银行的“金融商城”等。
搭建网上社区平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家商业银行敏锐地捕捉到客户对虚拟社区服务的需求变化。针对目前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深入普及,招商银行通过建立微博、微信公众账号形式拓展宣传新渠道。目前,搭建网上社区平台的还有中信银行、武汉农商行等多家商业银行。
下一步,商业银行应该是围绕自身优势开发增值服务。通过综合化经营、吸引客户、留住客户,形成自身的数据源;根据银行信息网络优势,为客户提供行业分析、投资建议等信息服务;以专业化优势为客户提供涵盖投资、外汇、保险、住房贷款及企业银行领域的专业理财方案和财务建议,为客户资产的保值、增值及传承提供解决方案。其实,前面提到的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开展电子商务业务,我认为其最核心的战略意图就是获取一线市场数据,加速推进银行自身金融业务发展。
发展模式由规模经营向范围经营转变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传统的利润来源——息差将不断收窄。在这种情况下,靠做大资产规模增加盈利的模式将难以为继,中间业务收入将成为商业银行的又一大利润来源。因此,商业银行必然从重视资产的规模经营,逐渐转向客户群体与市场的范围经营。
大型企业客户业务占比逐步下降。从贷款户数看,湖北省大型企业贷款户数比年初减少99户,中型企业比年初增加944户,增长8.84%,而小微型企业比年初增加3512户,增长13.28%。从贷款余额看,湖北省大型、中型和小微型企业贷款分别比年初增长4.89%、14.80%和16.59%。从存款情况看,也反映出中型、小型、微型企业客户存款在数额、占比上的双升,大型企业客户存款虽然数额保持稳定,但占比呈逐步下降的趋势。
个人客户迅速增加。从调查情况看,国有商业银行的个人客户数平稳增长。如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6月末个人客户数比年初增长3.81%。与此同时,中小商业银行的个人客户数呈现快速增长。如浦发银行武汉分行7月末个人客户数比年初增长9.53%。
客户群体范围的扩大将为银行带来更好的效益和更广阔的发展。在针对客户群体的竞争中,商业银行必须摆脱依赖于单一产品或渠道优势的传统做法,运用一切资源,尤其是信息资源来扩大客户群体。一是利用各类信息包括网络信息搜寻目标客户,提高营销客户的效率。二是通过网络金融服务,打破营业网点地域和业务营销人员数量少等因素对银行服务的限制,实现对大范围客户的有效服务。三是通过对信息数据的收集分析,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服务,提升客户忠诚度,巩固客户群体。
商业模式由垄断竞争向合作共赢转变
在将来,银行自身一家单打独斗、包打天下的做法将远远不能适应竞争的需要。就目前来看,银行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类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合作模式表现多样。
银行同业合作更加深入。除了原来常有的同业拆借、银团贷款等等合作外,现在商业银行开始在支付结算、科技服务、财富管理等方面加强业务合作。2013年4月24日,中国民生银行、包商银行、哈尔滨银行等33家中小金融机构共同组建“亚洲金融合作联盟”区域性金融合作组织,兴业银行武汉分行当前与省内外11家银行类金融机构开展银银平台合作。
金融同业合作蓬勃发展。面对企业客户日益多元化的金融需求,辖内商业银行加强与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合作,将银行业务与信托、证券、保险公司等业务相互渗透与整合,通过客户资源的整合与销售渠道的共享,提供创新产品服务,以一体化的经营形式来满足客户金融服务需求。
跨业合作方兴未艾。在新形势下,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非金融企业通过精准定位各类客户的偏好,向其推送包括金融产品在内的各种消费品和服务,这种点对点的精准服务一方面可以降低银行的服务成本。另一方面,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和产品将使银行服务更加优质高效。同时,为了满足客户综合金融服务的需要,商业银行的产品必须向多元化、综合性方向拓展,需要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开辟更广泛的业务合作。
业务营销由分散向集中转变
从调查情况看,湖北省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营销方面各具特色。除了传统的“以老带新”营销、组合营销、分层营销、集群营销、“扫街”营销以外,还有部分适应大数据时展的新的营销模式和手段。
营销方式远程化。近几年,部分商业银行远程银行中心(电话银行中心、呼叫中心)改变以往以受理咨询、简单交易为主的定位,延伸服务范围,努力打造远程客户服务体系,形成对传统渠道的有益补充。具体来说包括:远程客户拓展,在不断完善客户服务跟踪回访的同时,对潜力客户、流失预警客户开展针对性的挖掘与拦截;远程业务营销,借助商业银行领先的数据库营销技术与客户分类模型,远程银行中心与分支机构配合,提炼整理基于客户需求的营销模型,全方位、全天候满足客户财富管理需求;远程贷款发放,充分发挥远程银行“全天候、快反应”特点,与银行分支机构客户经理密切联动,打造“客服电话+客户经理”的贷款新模式。
营销终端移动化。在合适的时间,通过合适渠道,把合适的营销信息投送给每个顾客。随着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深入生活的每个领域,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在网上银行的基础上迅速推出多款移动金融产品,并开展网上营销、移动营销。
营销目标名单化。名单制营销使得银行的客户开发工作更有的放矢,提高了营销的精准性。一是通过银行业务数据分析,挖掘潜在客户,指导客户经理开展针对性营销。二是辖内商业银行各省级分行积极拓展与省政府相关部门,如科技厅、金融办、经信委、中小企业局、工商联等的合作,取得推荐企业名单,实行名单制营销。
营销指导专业化。商业银行总行或省级分行加强宏观经济分析及板块研究,把握机遇,坚持计划先行、方案先行。通过深化行业客户细分,研究区域经济热点,强化专项产品推广,推进行业营销指导,引导对公业务有序发展、转型发展。
营销力量集中化。首先是商业银行总行或一级分行营销部门需要通过数据集中和云计算对潜在客户进行筛选,准确分析客户需求。在对银行内部数据加强分析利用的同时,也可以积极探索通过互联网加强客户获取,如与淘宝、京东、苏宁、支付宝等合作批量获取客户,通过微博、微信获取客户等。其次是总分行的中后台业务部门要围绕数据中心,优化分析模型,抓住目标客户的关键业务与财务活动开展分析研究,对每个客户形成业务和服务一揽子解决方案。最后,才是基层银行网点客户经理根据总分行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按图索骥”向客户营销全面的金融解决方案,提升客户满意度。依据对客户数据挖掘和商业智能技术,搭建数字营销平台,通过前中后台的紧密合作实现高精准、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新型营销。
资产业务由重增量向重存量转变
截至2013年6月末,湖北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总量已突破2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1.02%。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投资拉动向投资、消费并重转变,银行贷款规模的快速增长将不可持续。为此,我们必须在注重信贷投入增量的同时,更加注重盘活现有存量信贷资产。
为此,商业银行要从两个方面积极盘活存量资产。一是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增强存量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化解不良资产,提高资产质量。二是优化信贷资产结构。要加大对存量表内贷款结构的调整力度。贷款规模的安排尽量侧重考虑实体经济的需求,尤其保障具备较好条件的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配置,用足、用好有限的信贷资源。
负债业务由被动负债向主动负债转变
从调查情况看,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抓源头,搭建省、市、区三级机构业务平台,取得各类资格,抓预算单位开户,抓财政资金使用,大力推进负债业务,尤其是存款业务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被动负债即存款仍是商业银行主要负债来源,并且占比持续提高。截至2013年6月末,湖北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已超过3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3.6%。各项存款占总负债的比例为80.61%,比年初提高2.86%,比2012年同期提高3.5%。从存贷比看,6月末湖北省全金融机构存贷比为69.02%,比年初下降1.6%,比2012年同期增加0.3%。湖北省法人机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6月末的存贷比分别为63.94%、60.48%,资金运用仍显不足。
客户金融资产仍以存款为主。从全国来看,我国商业银行被动负债的占了绝大多数(90%以上),主动负债在资金来源中占比仍过低。国有商业银行存款规模大,发展主动负债动力小,中小商业银行因为网点少、规模小、资金紧张,为规避流动性风险,近年来迅速发展主动负债(发行债券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甚至开展资产证券化)转变,加强对负债业务的管理,主动规避流动性风险。将会按照结构对称的原则,根据资金运用来匹配资金来源,通过金融市场直接筹集资金,使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的偿还期保持一定的对称关系。
银行服务由共性向个性转变
从调查情况看,各商业银行按照自身的认识和管理服务水平都有一些个性化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
加强产品创新,提高服务针对性。各家商业银行在个人、公司、机构、金融资产服务、渠道等主要业务领域,加大了产品创新研发力度,提高产品价值创造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推出了多币种信用卡、账户管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备付金存管、增利型理财产品、账户原油、安卓网上银行等一大批产品。
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各家商业银行通过服务模式创新,全面推行差别化服务策略,建立个人客户星级分层服务体系。在统一客户评价、对客户进行星级评定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星级客户,在服务品牌、服务内容、服务渠道、服务费率等方面实施差异化策略,建立层次清晰、协同一致的星级服务体系。如工行湖北省分行仅2012年就完成了533个业务流程紧迫性问题改造,实现了客户办理借记卡开立、电子银行注册、工银信使定制等多笔业务的整合;创新产品营销服务模式,推出了个人银行客户与财富顾问互动联络服务,完善了接触点营销和事件营销模型,增强了客户服务能力。
拓展服务渠道,改变客户体验。许多商业银行推出了诸如手机银行、Ipad银行、微信银行、手机钱包等服务方式和渠道。部分银行提出通过学习、观摩美国苹果体验店、安快银行等国外创新型网点,筹建“体验式银行”、“电子银行体验专区”,以重塑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尝试改变客户体验以及传统银行服务方式。
个性化服务集中于高净值客户。就真正的个性化服务来说,目前还主要集中于高净值(高端)客户。各家银行针对高端客户有高端的红酒品鉴、艺术品鉴赏、高尔夫球会、私人飞机、游艇接送等增值服务,对社会大众会提供教育类服务、医疗服务和机场贵宾服务等增值服务,增值服务体系日渐丰富。如招商银行在国内首创“家庭工作室”,为可投资资产超过5亿人民币的超高净值家庭设立专属于该家庭的专家组,针对家庭资产制定专属的投资和风险控制策略,为家庭成员定制独一无二的发展计划,并为当前阶段或者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如湖北银行通过个性化定制理财方案,吸引了一大批有投资、资产增值需求的公司类客户。
虽然现在各家商业银行都在谈转型发展,但从实践情况看,仍然存在转型战略雷同的问题,同样产生了严重的同质化竞争问题。商业银行要形成自身的特色,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就必须适应大数据和云计算时代的发展,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目标客户的各类金融需求,量身定做金融产品,针对不同客户展开个性化服务。
风险管理由控制内部向防范外部转变
风险管理一直是各商业银行的重点工作,普遍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风险,重点从提高审批质效、加强资产监控、降低资本占用、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通过风险管理的“前移”、“下沉”,实行集中化全程管理,取得良好成效。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银行内部风险得到较好控制的同时,外部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越来越大。
外部风险来源多样化。目前,银行业外部风险来源包括小贷公司、典当行、担保机构、民间融资、非法集资、影子银行,以及与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各种业务合作关系的金融同业、工商企业等等。与银行业原来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等传统风险比,外部风险事件呈现来源多样、形式复杂、防范困难的特点。而这些公司(领域)发生的风险事件,往往会传递至银行业,最终对银行的业务经营产生不良影响。
外部风险事件对银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云计算的条件下银行、企业、中介服务机构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一时一地、一个单位的局部风险,可以迅速扩展为系统性、全面性风险。如“钱荒”的起因仅仅是一起小小的同业违约事件就是明证。此外,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来源广、传播速度快,银行的负面舆情通过微信、微博被迅速传递,甚至被放大,银行声誉的风险增大。
电子银行网络安全面临挑战。近年来,网络安全事件频繁发生,银行业面临客户信息、账户信息和交易信息以及信息系统的安全挑战。一旦信息体系破坏和黑客侵入、网络中断等原因,导致信息资源的扭曲和传输障碍,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针对银行客户资金的网上欺诈、电话欺诈日益泛滥,呈现集中化、长期化、复杂化的特点。电子银行的交易安全和反欺诈工作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因此,商业银行要加强外部风险管理工作。一是改善外部风险管理人力资源配备,提高监测手段,定期分析潜在的外部风险的主要来源及影响渠道。建立规范化的外部风险监测、处置流程、应对预案,形成全员识别、监测、发现、报告的机制,防范外部风险传染。二是形成风险防范合力。要加强客户安全教育,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电信运营商、政府互联网安全管理部门等各方面的联系与合作,在全社会构筑起一张外部舆情监测、网络安全教育和有效惩治在线欺诈的防护网,广泛搜集、分析、加工各类风险信息,加强风险报告的前瞻性和时效性。三是在IT技术和信息安全的管理运营方面加强资金投入,购买最好的软件硬件,保证系统高效、安全地运转,防止类似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的发生。四是主动应对银行声誉风险,开展有效沟通,及时准确银行经营信息,科学疏导媒体、网络注意力和关注点。
科技保障由内部向社会化转变
网络银行的发展需要强化后台技术支持与维护做为保障。这些技术有两部分组成:一是硬件技术,主要指网络化服务所依赖的信息基础设施;二是软件技术,主要指数据挖掘技术、数据仓库技术和知识整合技术。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早在1989年就曾指出:“10~15年之内,任何企业内只做后台支持而不创造营业额的工作都应该外包出去。”《哈佛商业评论》证实,外包模式是过去75年来企业最重要的管理概念。在大数据时代,科技保障将从二线走向一线,从后台走向前台,商业银行在加强信息保密和安全管理的基础上,通过科技保障的分级、分类管理,推动部分科技保障工作向社会化外包转变。
推动科技保障社会化可以节约成本。目前,服务外包已逐渐成为金融行业通用的解决方案。如今云计算各环节服务商提供的PaaS (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和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等服务,能够实现云外包更高层次、更自动化的外包,更有效地利用外部资源,分配管理资源并优化流程,避免重复建设和投资,改善商业银行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发展模式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进行转变。
篇5
春雨医生成立于2011年,算得上是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先行者。在各个行业都连接互联网的今天,互联网医疗在中国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至今尚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
由于中外医疗体系的巨大差异,春雨医生很难像很多其他互联网公司一样,走照搬国外成功模式的捷径。在张锐的带领下,春雨医生在互联网医疗的行业探索中不断升级自己的商业模式。可以说,春雨医生与竞争对手一起走出了我国互联网医疗原本没有的路。
在张锐离开之后,春雨医生的团队依然在探索中不断前行。他们反思着春雨医生一路走来所经历的商业模式变革,并试图在实践中为春雨找寻新的机会和方向。
他山之石
北京春雨天下软件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于2011年7月,是一家以移动健康(即Mobile Health,简称mHealth)为业务方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张锐、曾柏毅、李光辉三人同为联合创始人,张锐出任CEO。同年11月,春雨掌上医生手机应用软件正式上线。2013年11月,春雨掌上医生更名为春雨医生。
CEO张锐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主修新闻专业。张锐曾就职于中央电视台、京华时报等传统媒体。2006年,随着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异军突起,张锐辞去《京华时报》新闻中心主任一职,加入网易,曾经负责网易新闻客户端、网易公开课、网易论坛等多个产品,辞职时任职网易副总编。
春雨医生的另外两位联合创始人中,曾柏毅是有道词典创始者,出任春雨医生CTO;李光辉曾任中国伽玛集团香港有限公司中国区总代表,出任春雨医生COO。
2011年5月,张锐觉得“如果再不出来创业,以后就没机会了”,于是他辞去网易副主编一职。创业前,张锐对各行各业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分析,决定“不做社交、不做一般工具应用、不做游戏”。在“三不”标准下,张锐瞄准了当时竞争尚不激烈的医疗领域。张锐认为,医疗是刚性需求,但医疗资源短缺却一直是中国社会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于是他决定在这个蓝海领域创业,创立了春雨医生。
医疗是一个传统且复杂的行业。春雨医生的三位创始人都不是医疗行业的相关从业人员。然而在张锐看来,这正是春雨最大的势。如果创始人具有医疗行业背景,春雨反而可能会走弯路。张锐认为,首先,医疗行业从业者会站在医生、医院的角度去思考,很难从用户、市场的角度出发;第二,医疗问题解决办法也可以尝试通过医学专业之外的其他方向去探索,例如,从宏观的层面或者从互联网视角去解决医疗问题。春雨医生选择从互联网视角出发,希望能够探索出不一样的医疗道路。
张锐把春雨的商业模式总结为三个阶段:“卖问题”、“卖医生”和“卖保险”。
“卖问题”
“卖问题”是指春雨通过回答用户提出的医疗相关问题来提供服务。春雨医生移动端上线初期,主要向用户提供“自诊”和“轻问诊”两种服务,软件和服务全部免费。迄今为止,“卖问题”是春雨医生贯穿始终的核心业务模式。
春雨成立初期将产品定位为诊前咨询,产品功能主要体现在“自诊+问诊”,春雨试图以“卖问题”来满足被长期掩盖的“医患交流”的用户需求,并尝试通过“免费+增值”的模式来实现盈利。
自诊
自诊,是指用户通过春雨应用查询自己的症状,根据查询结果做简单的自我诊断,一般是针对较轻的病症或常见病。自诊是春雨医生初始版本中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当用户感到身体不适,打开春雨“自诊”平台,选择自身对应的症状,根据春雨给出的提示,进行自诊。如果用户同时出现多种病症,还可以在多症状查询中进一步自诊。若病症复杂严重,春雨会建议用户前往医院就诊。
2012年7月,春雨将自诊平台从静态资料库升级为动态数据库,引入了智能搜索与排查的算法,将自诊服务从个人学习升级为人机交互。所谓“静态资料库”是指以固定的医学典籍和案例为基础的医疗数据库。相应地,“动态资料库”是指在原有的静态资料库基础上,随着人类医疗事业的发展不断更新扩大的医疗数据库。
2013年10月,春雨掌上医生4.0版本上线,主打病患自查的智能搜索自诊服务。医疗移动软件能否实现精准有效的自诊不仅需要依靠软件存储的医学典籍来实现,还需要大量的动态数据来支持。为此,春雨医生采购了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40万病例样本库,翻译成中文后嵌入到了春雨自诊数据库。这个40万的样本库记录了美国医生近10年来对于大多数常见病的基本诊断用药方案和患者生理数据。在动态数据库的支持下,春雨自\平台根据患者的症状、年龄、性别等各种差异化的数据,推导出患者可能患的症状,同时尽可能地实现了差异化与智能化。每种症状后面根据中国的医药品类附有用药方案,并标注药品化学名,便于用户在国内市场查找同类药品。
轻问诊
轻问诊,是指用户根据自己的病症通过春雨平台在线向医生进行咨询问诊。春雨会根据问题的具体内容,把问题推荐给春雨平台上相关科室的签约医生;再由相关医生根据病患描述进一步询问,最终诊断。病患可以通过语音、文字、图片三种方式提问,医生同样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回答。轻问诊主要针对的也是常见病和轻症疾病。对于疑难杂症,问答医生会建议用户去医院就医。
春雨医生的免费轻问诊采取的是众包模式。用户通过春雨平台提问,春雨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根据问题筛选出涉及科室,并把问题推送给相应科室的在线医生。类似于滴滴打车的模式,如果有多名合适的医生在线,医生们也会通过抢答的方式来获得问题。同时,春雨的后台有一系列算法,会根据医生的级别,以及医生过往的问题记录、用户反馈进行调整。
自诊主要通过人机互动来实现,而轻问诊则需要有真实的医生在线上与用户进行互动。使用春雨医生的第一批签约医生是春雨主动邀请来的。春雨的平台做大之后,自然而然地吸引了更多的医生加入到平台之上。与春雨医生签约的医生依然属于其所在医院,利用各自的碎片化时间在春雨医生的平台上解答用户医疗问题。
春雨从两个方面来判断医生的质量。第一是医生来源,即医生来自于什么等级的医院。春雨医生副总裁林晓表示,春雨平台上的来自三甲医院的医生比例是高于全国同行业互联网医疗公司的平均水平,二甲医院医生比例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甲医院医生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是医生级别。林晓表示,春雨的主任医师比例高于全国同行业互联网医疗公司平均水平,副主任医师比例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治医师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住院医生比例是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林晓认为,在轻问诊的服务中,主力军在主治医生、住院医生等基层医生中,因此主治医生和住院医生的比例较高。春雨的主任医师主要服务于春雨诊所的线下坐诊。
春雨会对平台上的医生进行四重认证:医师资格认证、职业资格认证、科室电话认证和本人手机认证,以确保回答问题的是医生本人。轻问诊对于用户是免费开放的,为了鼓励医生到春雨医生的平台上来回答问题,春雨自掏腰包为每个得到回答的问题提供一定的现金鼓励,直接支付给医生本人。在林晓看来,除了现金激励外,年轻的医生还可以在春雨的平台上向资深的“大牛”医生们拜师学艺,通过请教问题和相互切磋来增加自己的医术水平;资深医生收入高,名气大,可以通过春雨的平台接触到更多的疑难杂症患者,在治疗病患的同时,精进自己的医术。截至2015年12月底,春雨拥有41万名公立二甲医院以上的专业医生。
2011年11月,春雨医生的应用软件到智能手机应用商店之后,正式进入到移动端软件市场。当时,我国市场上没有与春雨医生模式类似的移动端医疗问诊软件。春雨医生的上线迎合了有自诊和轻问诊需求的用户,加之鲜有竞争对手,上线两天时间,有2万余名用户下载,注册用户为7000人。这是春雨医生的第一批用户。截至2015年12月,春雨平台集聚了9200万名激活用户。
春雨轻问诊运营的最初阶段采取的是免费的模式。刚上线时,每名用户每天只有一次提问机会,1小时之内收到医生的文字解答,可以继续追加提问。后面,随着签约医生数量的增加,春雨医生逐渐放开线上问诊的名额限制。
2012年4月,春雨推出博士诊所项目。这个项目主要是为了吸纳拥有博士学历的年轻医生。这样的医生,因为年轻、工作年限短,可能在医院的收入并不高,所以愿意加入到春雨的平台,通过回答病患问题来获得额外的收入;同时,因为拥有博士W位,他们更容易被用户接受。
博士诊所项目主要提供两种服务:一是通过春雨医生移动端应用软件进行的线上医生轻问诊;第二,用户还可以预约医生时间,通过电话实时咨询,每次通话15分钟,价格为60元/次。博士诊所中签约的医生必须拥有医学博士学历(或副主任以上职称)。
2012年8月,春雨推出用户自由定价体系。在医院体系中,每项医疗服务的价格都是被审批确定的,每位医生的挂号费都是根据不同的级别分门别类设定好的。在春雨的用户自由定价体系中,在所有开设的科室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时效性的需求,选择从免费到25元不等的支付范围。医生在看到用户的需求以及报价之后,选择是否提供相应的服务。医生在接受用户报价,并提供服务之后,春雨将用户支付扣除运营成本后的余额返给医生。此外,用户还可以支付一定金额的费用向指定的医生进行图文或者电话咨询,不过所付金额全部归医生所有,春雨并不从中获利。
支付更高费用的用户,问题被解答的时间会进一步缩短。如果用户支付后医生没有来得及回答,费用会返还到用户的账户。以春雨皮肤科为例,根据相关报道,试营运阶段,在0元的出价中,9个小时内有5%的问题被医生回复;支付6元的用户中,6小时内就有80%的问题被医生回复;支付了18元的用户中,两个小时内,所有的问题都被答完。为了帮助用户快速地确定一个双方都满意的价格,春雨医生把医生前一天所有价格下的平均回复时间和平均回复率统计给用户,以便于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出价。
经过两年多的摸索,截至2013年底,春雨医生积累了1400万用户和1万名医生之后,日均问题量超过2万个,并一直沿用用户免费,春雨通过现金激励医生的轻问诊模式,只有在增值服务上,例如私人医生等服务,才收取部分费用。医生每回答一个免费问题,春雨医生都会向医生支付一定的现金。在春雨看来,这种支付不是补贴医生,而是激励医生加入到春雨平台的医患互动中来。在这过程中,春雨已经构建了相对成熟的线上轻问诊模式,并考虑向商业化的盈利方向发展。为此,春雨面向市场做了调查研究。在中国的4个城市对轻问诊收费模式进行市场调查,抽样2000人。调查结果显示,如果春雨对轻问诊服务进行收费,90%的用户接受付费,并表示愿意为每一个问题支付20元。当时春雨医生的在线提问为每天2万余个,如果按单价20元计算,仅轻问诊一项将为春雨医生带来超过40万元的日均收入。于是,春雨医生的团队决定执行收费策略。
经历了前期的探索和调研,2013年12月底,春雨医生更新了应用版本的同时,开启了大范围收费的会员模式。用户可以自主选择是否支付8元成为春雨的月度会员。8元/月的定价是根据医生的接受度、用户付费转化率和提问频次综合测量得出的结果。同普通用户相比,会员可以在会员期限内每天24小时不限次数地向医生免费提问咨询,并且春雨保证,每个会员的问题都可以在20分钟之内得到回复。非会员仍然可以使用春雨的基础功能,比如搜索、自查等,但免费咨询次数受到限制,被设定为10天1次,同时得到医生回应的顺序也将排在会员之后。另外,如果在10天内用户想进行第二次提问的话,春雨则将按照每次6元的标准进行收费。会员制是春雨对全面收费的一次尝试。
2015年4月,春雨医生推出空中诊所服务,允许医生对医疗服务进行自行定价。空中诊所,顾名思义,就是让医生在春雨的平台上开设线上诊所。医生可以在空中诊所直接与用户进行交流,回答问题,还能够自定义差异化服务。空中诊所中提供的每类服务均由医生自行定价收费。用户可以根据医生的定价选择指定医生以及相应的医疗服务,如在线交流或者付费电话;或是付费预约某个医生线下看病等。
空中医院本质就是,在免费轻问诊的基础上,加上可付费问诊的业务。春雨的医生评价体系包含两个维度。第一是医生的专业程度。在问诊的时候,医生能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准确地判断病患的病情,春雨内部有一个学术专业委员会来就此评判医生的专业程度。学术专业委员会里面的委员都是各个科室里面的顶级医生。第二是用户的反馈。春雨平台上的签约医生对待病患的态度可以通过用户的评价得到反馈,这点是公立医院对医生的考核指标中所没有的。
截至2015年12月的最新版本,春雨用户每天可免费进行多次提问,一般情况下会在6分钟内得到相应专业医生的回答,但是免费情况下,用户不能自选回答问题的医生。如果选择指定医生,用户需另外付费。
无论是通过大数据和智能运算不断完善的自诊,还是通过服务模式更新不断升级的轻问诊,都是用户带着自己的问题来到春雨医生的平台来寻求解决。在张锐看来,“卖问题”是春雨医生商业模式的第一个阶段。截至2015年12月底,每天33万个医疗问题在春雨得到了专业医生解答,春雨平均每分钟回答229个问题。4年来,春雨帮助用户共解决9500万个医疗问题。这一数量远远超过了全球首个IPO的在线问诊公司Teladoc。
自诊和轻问诊都属于线上问诊。线上诊断是目前互联网医疗的主要营业模式之一。这种业态的出现也正是迎合市场的痛点。在线“问诊+自诊”的远程线上诊断模式不仅可以节约用户寻医问药的时间,而且可以使得患者通过更加便利的方式进行自查及与医生沟通,同时帮助用户随时调用全国乃至跨国的医疗资源,这在传统医疗生态下是很难实现的。
“卖医生”
“卖问题”的业务模式帮助春雨医生大大地增加了用户人数和签约医生人数。但是其商业化道路并不平坦,既难以让用户买单,又难以让社会保险买单。在张锐看来,中国的消费者并不习惯为服务买单。“卖问题”是以免费模式开创市场的,一旦开始收费很难在大范围内被已经习惯免费的用户接受。此外,在中国现有的医疗保险体系下,社会保险也几乎不可能为网上问诊付费。
张锐发现,用户愿意在免费的前提下,频繁使用春雨进行线上问诊,但是在全面收费的情况下,可能仅有10%的用户继续使用春雨“轻问诊”服务。在这样的条件下,张锐决定改进春雨的商业模式,希望能够通过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技能吸引用户付费。这种商业模式,被张锐称作“卖医生”。
商模式
春雨医生首先考虑通过医生推荐的方式把合适的医疗周边产品推荐给需要的用户,并在春雨的平台上通过电商模式进行销售。张锐发现,随着用户群和医生数量的扩张,在2013年初的1000万用户中,约有40%是有怀孕育儿需求的用户,这部分用户在每日活跃用户中也占有很大比重。同时,母婴相关医生的数量也很大。于是,春雨希望医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从业经验以及对相关商品的了解,向用户推荐适合其实际状况的商品。这样,用户可以得到适合自己的商品,医生可以通过分成来优化在春雨平台的收入模式,春雨可以进一步试探盈利模式。
2013年5月,春雨医生推出一款新的手机应用软件“春雨育儿医生”。用户定位于备孕、孕期的准父母以及0-6岁儿童的父母,为用户提供育儿领域专业的医疗健康服务以及基于个人需求的电商服务。与“春雨医生”手机应用相类似的是,用户同样可借助“春雨育儿医生”平台向医生问诊。不同于“春雨医生”的是,“春雨育儿医生”增加了“物品来帮忙”这个功能选项。这个功能基于用户个人状况为母婴推荐相关的商品,用户可以直接点击物品进入购买页面。例如用户预先填写的宝宝的年龄、性别等信息,春雨会根据宝宝成长情况推荐宝宝每周所需的物品,如为孕40周的母亲推荐产妇一次性内裤,为5个月零1周的男宝宝推荐耳温枪等。再比如,医生在为用户诊断的时候发现某个儿童缺铁,会向儿童的母亲推荐含铁的奶粉,该患儿母亲可以直接在春雨育儿医生的应用中购买。春雨希望医生推荐的医疗周边产品是建立在用户真实需求基础之上的。
寻医导药
所谓导药模式,是指药品导购,通过在线问诊平台服务后,用户需要选购药品,这些药品在哪购买更方便,平台能结合 LBS 模式 (Location Based Service,即基于位置服务)引导用户在附近的医院或药房购药。甚至直接通过药店的电商平台,在线购药,送药到户。而在线问诊平台也将从中收取佣金。在线问诊平台在汇集了医患两大资源之后,可以将业务服务进一步延伸至药品导购服务。导药盈利模式的关键点在于能否有效整合药店资源。
在进行线上问诊的过程中,春雨发现,自诊和轻问诊之后,约30%的用户在与医生的交流中已经解决健康问题,另外有5%的用户会根据轻问诊医生的建议去医院进一步诊断,还有约65%的用户,会在问诊医生建议下,产生购药需求。只有咨询过程而没有发生后续解决问题的步骤,不能算是一个完备的医疗过程,而将这个过程完善化的关键,就是将移动购药发展起来。春雨希望同专业的医药企业合作,打造“线上看病,线下买药”的医药O2O闭环。
2014年9月,春雨医生与好药师网上药店达成战略合作。春雨医生在其手机应用软件中向用户提供药品推荐和购药服务,同时好药师将会借助春雨医生的平台优势,为用户提供精准便捷的购药指导。好药师是九州通医药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专注于医药电商B2C业务,在线上购药方面得益于九州通的医药行业优势和医药配送体系。
用户在春雨医生应用完成与专业医生的咨询之后,若沟通过程中,医生提到了某种药品,咨询界面底部将出现相关药品及购药信息,用户点击后即可进入好药师购药界面,可直接下单完成购药流程;若医生未提到某种药品,系统也会根据医生对用户所患疾病的判断,推荐对症的药品。用户在春雨医生形成药品的购买需求后,好药师直接将需求分发给合作药店中离用户最近的药店,由该药店为客户进行就近配送。
2015年7月,春雨医生与仁和集团旗下叮当快药达成战略合作。叮当快药是提供免费送药上门的医药O2O企业,药师会为用户提供24小时用药咨询解答。其药品服务内容基本涵盖了家庭用药和急性用药的大部分品类。实现合作之后,叮当快药正式接入春雨医生在线问诊服务,用户在叮当快药首页,即可直接进行问诊咨询。同时,春雨应用以页面嵌入形式至叮当快药网上药店。用户购药后,叮当快药把用户需求分发给合作药店中离用户最近的药店,由该药店进行就近配送,力争做到在28分钟内把药送到用户手中。
春雨医生在卖周边商品以及药品的过程中,发现很多用户愿意跟医生产生一对一的、长期的、稳定的医疗咨询关系,并愿意为这样的固定关系付费。于是,张锐开始思考,所谓卖周边商品、卖药品,卖的都是医生的专业能力和从业经验的附加价值。那么是否可以尝试直接卖医生的专业能力和从业经验呢?
私人医生
张锐对比研究了中外的医疗体系发现,中国医疗延续了苏联的医疗体制,是结构化的,以组织为单位。在中国,提到就医看病,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去医院。如果问到中国当下名医,专业外人士很少能提及一二,民众更为熟悉的是协和医院、301医院等知名大医院,但是相比之下,欧美国家医疗体系的基础单元是医生。美国人去看病的表达不是“去医院”,而是“看医生”(see a doctor)。在美国的初级医疗系统下,每个家庭甚至每个人都有一名私人医生(primary-care physician, 简称PCP),私人医生与家庭之间有很强的关联和互动。中国没有相应的体系,那么私人医生在中国是否可行呢?
在2014年4月,春雨医生推出的“空中诊所”中,包括了私人医生服务。医生为自己定价,价格范围是每月的私人医生服务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患者可以聘请一位私人医生。签约成功后,医生会在初次交流中为患者建立私人健康档案,告诉他每天需要记录的数据,医生通过数据长期监测用户的健康状况并给出意见。根据动脉网的信息,在春雨平台上,三甲医生更倾向于设定较高的单价,而普通医生更乐意于花费时间回答用户免费咨询来获得收入,通过便宜的收费和更好的服务来赢得用户。如私人医生定价最高的是协和的刘炳岩,为9999元。
随着私人医生业务的发展,春雨医生进而推出家庭医生。家庭医生为一个家庭中的所有人建档。医生对整个家庭的健康状况都有所了解,例如家庭成员有哪几位,年龄分别是多少,各自的过敏史以及病史是什么。
此外,春雨医生的“私人医生”服务也非常受到企业客户的欢迎。面向企业的私人医生主要服务两类大客户:第一,大型企业通过为自己的员工购买私人医生企业服务,来帮助员工管理健康。第二,企业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诸如汽车4S店、地产、金融、保险等行业企业均与春雨洽谈为客户购买私人医生产品的业务。
2015年2月,春雨医生了“服务型电商”新模式,这个模式全称叫“私人医生干预指导下的服务电商”。这个模式包含两块,一块是“私人医生”服务,包含“在线咨询、电子健康档案、社区”等,这是对春雨私人医生业务的升级,另一块是在线指导你购买药品和健康产品,这是对春雨医疗周边业务的升级。这个模式的理念是通过“私人医生”服务建立患者和医生之间的强关系。患者予以自己的私人医生充分信任,医生则可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根据用户身体和疾病的状况为其推荐相关商品和药品。
2015年5月,春雨医生宣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武汉5个城市开设25家线下诊所,邀请来自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坐诊线下诊所,采取私人医生服务年费制度,诊断不额外收取费用,并且支持部分药品医保报销,售价为每年980元。春雨开设线下\所,就是希望能够将检查、开药、手术、住院等线下就医的部分,完整纳入到春雨服务中来。这意味着春雨医生的私人医生服务从线上走到了线下。
春雨线下诊所属于签约合作的众包形式。春雨与具有闲置医疗资源的医院或医疗机构资源合作,比如租用医院闲置的办公室、医疗器械以及相关用具等。医生不需要全职入驻,以就近等维度动态坐诊,春雨暂时不向医生收取分成。简言之,春雨诊所与医院合作,医院出房子、出设备、出医疗资质,在这些方面春雨不需要花钱自建,以租用的形式付款;春雨提供签约医生,以及患者。
医院网络
春雨医生在打造一个自己的医院网络。春雨医院网络是金字塔形的,共有四层(见图2)。金字塔最底端是春雨医生的线上服务,包括移动端和web版本。线上端是春雨的用户吸纳器,是医院网络的基础,解决的是日常的咨询和健康的问题,同时帮春雨收集海量数据。从下向上第二层是春雨诊所,春雨诊所采用的是众包合作制的形式,把已有的线下资源盘活,诊所里面解决用户常见病的诊断需求,但大型的检查和手术会过渡到第三层春雨医院。截至2015年底,有两个基金在帮助春雨医生做医疗投资,因此春雨会通过控股、入股的方式自建一批春雨医院。春雨医院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常见病,还包括高端复杂的重症疾患。金字塔的塔尖是春雨国际医疗,通过与国际名医和知名医院合作来解决疑难杂症等问题,收费较高,面向的是高净值客户以及企业客户。
春雨的医院网络不同于传统的医疗网络。传统医院的建立需要盖房子、聘医生等。春雨打算以共享经济的模式通过资源的整合和组织来实现医院网络的搭建。
在春雨的医院网络金字塔中,从下向上,解决的病症越重,对医疗资源、服务和专业能力的要求越高,形成了春雨的服务进阶。同时,金字塔从上向下,收集的用户数据和医疗数据越多越庞大,形成了春雨的数据回归。张锐认为,数据到最后将成为春雨的核心竞争力。
“卖保险”
春雨医生在互联网医疗行业道路上摸索演进的过程中发现,互联网用户最大的需求是跟医生建立长期、稳定的医患关系。互联网用户习惯免费,“卖问题”难以盈利;医生增加收入要靠平台补贴,“卖医生”太过烧钱。那么互联网医疗究竟应该由谁来买单呢?
张锐看来,互联网医疗企业最大的买单方不应该是患者,也不应该是医生,而应该是保险。张锐一直在思考,中国互联网医疗是否能够与保险结合起来,这对于春雨医生是不是一个机会?由此,春雨走上了商业模式演进的第三个阶段“卖保险”。
在中国,传统的医疗产业链是由药厂、医生、医院、患者、保险5个环节构成的闭环(见图3)。以药品流向为例,药厂生产出药之后,不能直接销售给患者。这是因为医药商品的特殊属性,即决策权和消费权是分离的。药不同于普通的商品,普通的商品消费者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要购买,以及购买后如何使用。但是医药商品的决策权在医生手里,医生又签约在医院等组织机构里面。只有在医院里面,药品才能通过医生达到患者手上,特别是处方药等特殊药品。因此,在传统的医疗行业,药从药厂产出后,先是进入医院,再到达医生处,经由医生决策诊断,到达患者处,最终由保险公司完成支付。保险是最终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因为保险是买单方。基本上,大多数国家的医疗产业链都是这样的流程。
很多国家的医疗产业链是一个闭环,但是在中国,医疗产业链是断裂的。闭环是指保险公司在负责支付的同时,也可以对患者的用药行为进行监控,即医生为患者开的药是否合理,是否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超额的医药费用。
在中国没有类似的机构,所以很容易出现医患合谋骗保的行为。例如,医生为患者开天价药,然后患者到保险公司报销,获得高额的报销费用,但是并没有真正的购买或者使用药品,得到的报销药费和医生分成。这对于中国的保险公司来说是极大的难题。
春雨作为互联网公司可以帮助保险公司规避骗保行为。
春雨医生作为互联网医疗公司,还可以直接和药厂沟通,适当提高药品出厂价格,这样可以提高药厂利润;然后通过春雨的平台把药品卖给患者,缩减药品中间的渠道费用,也就减少了保险公司支付的费用。对于处方药的销售,春雨医生可以通过春雨诊所和春雨医院获得资质来实现。
春雨医生打算以保险为龙头,把这个产业链重新做一个构架组织,把产业链中重负低效的环节去除,通过去中介化降低成本,同时吸引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张锐认为,在产业结构里面,春雨如果能够控制住保险,就能够控制住医生、医院、患者。
2015年11月,春雨医生与中国人保财险宣布签订了产品创新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进入健康服务保险领域。具体合作方式上,春雨医生将根据人保财险客户群体的特点及不同层级,提供基于线上健康咨询、春雨诊所、权威医疗机构以及春雨国际的分级诊疗体系服务,提供分级别、标准化的服务内容,支持人保财险进行健康服务型保险产品创新。虽然只是春雨2B业务的一部分,但是这是春雨向医疗保险迈M的第一步。
医疗行业跟保险行业虽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行业,但是没有对医疗的控制,保险就没办法做起来。因此保险和医疗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春雨计划首先跟中国规模最大的几家保险公司合作,推出门诊险。春雨团队经过调查发现,有51种疾病是固定的占据日常门诊的80%的费用。门诊险,就是把这51种常见疾病的论断、检查、费用全部统一打包,用户一次性缴费购买。如果在一定时间内遭遇这些疾病,保险公司为用户的医疗行为付费。在这个过程中,春雨负责对医疗行为进行控制和监管。这类的保险服务主要是属于春雨针对企业的2B业务。一般是由企业雇主为员工购买。在这个商业模式中,春雨的角色是保险公司的服务提供商,以服务费的模式盈利。
随着“卖保险”业务的推进,春雨未来还计划推出自己的保险公司,专门为互联网医疗服务,届时春雨的医疗大数据将进一步发挥作用,春雨在保险方面的收入模式也将从服务费转变为保费。如何推出自己的保险公司?张锐认为,时机成熟的时候,可以通过参股、入股的方式投资保险公司,也可以考虑战略方向一致的保险公司的入股。
篇6
摘要:从软件方案、基于可信执行环境(TEE)方案和基于典型安全元件(SE)方案3个方面对智能移动终端安全技术进行了探讨。软件层面探讨了一般运行环境中的安全技术,基于TEE的方案探讨了TEE的系统架构、隔离技术和安全执行技术,基于SE的方案探讨了基于本地SE和云端SE的安全增强技术。认为只有将可信硬件平台和可信软件加以结合,才能为智能移动终端提供完整的安全保障。
关键词: 智能移动终端;可信执行环境;可信计算;安全元件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mart mobile terminal security technology from three aspects: software solutions, solution based on 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 (TEE) and solution based on secure element (SE). A software-level solution involves security technology used in the rich execution environment. A solution based on TEE involves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of TEE, isolation technology of TEE and the trusted execution technology. A solution based on SE involves security-enhancement technology based on local SE and cloud of SE. A combination of trusted software and trusted hardware platform guarantees security for smart mobile terminals.
Key words:intelligent mobile terminal; 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 trusted computing; secure element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移动终端的数量急剧增加,功能也日益完善。2013年全球智能移动终端出货量近10亿部;全球计算平台(含PC和智能移动终端)中移动操作系统(Android和iOS)的占比超过50%[1];2013年中国智能移动终端用户规模为3.2亿,2014年已达10.6亿,较2013年增长231.7%[2]。截至2014年12月底,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底增加5 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3]。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应用的普及,移动终端中存储的敏感信息越来越多,但丰富的通信和数据交换功能为信息泄露和恶意软件传播提供了通道,各种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1 智能移动终端的安全需求
智能移动终端已从过去的基本通信工具演变为工作、生活工具。它们已经包括多媒体播放、照相、定位、移动钱包、移动办公、移动医疗等新功能。随着用户敏感数据和关键业务在智能移动终端上的不断积累,智能移动终端也越来越需要被保护。
智能移动终端应用环境下的安全需求如下:
(1)开放环境下的安全需求
不同于传统手机的封闭系统,新型智能移动终端设备通常都是构建在提供开放式操作环境的操作系统之上,如Android、iOS操作系统。使用这些操作系统的一个主要优点是用户可以随时添加应用程序,同时可以几乎不必考虑对设备稳定性的影响。然而,这种开放式的环境也是设备暴露在不断增长的多种形式的攻击之下。
(2)数据安全需求
智能移动终端设备上存储着不断增长的个人信息(如联系人、邮件、照片等)甚至是敏感数据(证书、密码等)。为了防止在设备丢失、被盗或者其他不良情况,必须有足够的安全措施来保护这些隐私信息。
(3)安全连接的需求
通过多种网络技术如3G、4G或者Wi-Fi,以及个人通信手段如蓝牙、近场通信(NFC),越来越多的用户可以使用他们的设备进行P2P通信和访问网络。如何保证连接过程的安全,尤其是终端上的安全接入问题也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4)交易安全需求
使用智能移动终端进行金融交易已经成为移动市场的主流。2014年底,移动金融整体用户规模达到8.7亿,较年初翻一番[2],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使用移动端金融交易服务。移动支付的实现方式包括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在移动支付中需要保证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交易的真实性以及解决交易中的身份鉴别等问题。
(5)管理策略的安全需求
智能移动终端正不断被企业用于承载关键技术及核心应用,同时携带个人设备(BYOD)策略也被大量引入企业。为了防止企业数据泄露和个人使用环境中的恶意软件对企业数据的窃取,必须提高设备安全并引入有效的移动设备管理措施。
2 一般运行环境的终端
安全技术
一般运行环境(REE)主要包括运行于通用嵌入式处理器中的一般操作系统(Rich OS)及其上的客户端应用程序。诸如Android、iOS等一般操作系统赋予了智能移动终端功能的可扩展性和使用的便利性。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多种安全威胁。
2.1 传统的设备访问控制
智能移动终端提供了包括密码配置、用户身份鉴别等传统的设备访问控制机制。以Android和iOS系统为例。Android系统提供了身份鉴别、口令设置、重鉴别和鉴别失败处理机制[4]。Android系统提供基本密码配置选项,包括设置图案密码、数字密码、混合密码等多种密码方式。有些机型还为用户配置了基于用户生物特征,如面部识别和指纹识别的身份鉴别机制。iOS的系统管理者可以设定密码强度,可确定用户频繁使用后需要设定新密码的周期[5]。Android和iOS的用户还可以设置用户错误登录的上限,以及超过这个上限后系统是否擦除设备信息。
2.2 设备数据加密机制
智能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为设备中的数据提供了数据加密机制。
Android 3.0及之后的版本的系统提供了文件系统的加密机制[4]。所有的用户数据均可使用AES-128算法,以密码分组链接(CBC)模式进行加密。文件系统密钥通过使用由用户口令派生出的密钥以AES128算法进行保护。生成加密文件系统密钥的加密密钥时,采用标准的基于口令的密钥派生PBKDF2算法,由用户口令派生出加密密钥。
iOS系统中,所有用户数据强制加密[6]。每台iOS设备都配备了专用的AES-256加密引擎,它内置于闪存与主系统内存之间的直接存储器访问(DMA)路径中,可以实现高效的文件加密。加密解密所使用的密钥主要来自设备的唯一标识(UID)以及设备组标识(GID)。设备的UID及GID全部被固化在芯片内部,除了AES加密引擎,没有其他方式可以直接读取。只能查看使用它们进行加解密后的结果。每台设备的UID是唯一的。使用UID的加密方式将数据与特定的设备捆绑起来,因此,如果将内存芯片从一台设备整体移至另一台设备,文件将不可访问。除了GID及UID,其他加密使用的密钥全部由系统自带的随机数生成器产生。
除了iOS设备内置的硬件加密功能,iOS系统还提供了名为文件数据保护的数据保护方法,进一步保护设备闪存中的数据。每次在数据分区中创建文件时,数据分区都会创建一个新的256位密钥,并将其提供给AES引擎,以对文件进行加密。这些密钥被称作文件密钥。每个文件的文件密钥是不同的,被加密封装于文件的元数据中。
2.3 应用运行时的隔离机制
智能移动终端为在其上运行的应用程序提供了应用隔离机制。Android系统提供了沙盒机制,为每个应用在运行过程中提供了一个沙盒[7]。其具体的实现是,系统为每个应用提供了一个Dalvik虚拟机实例,使其独立地运行于一个进程,并为每个应用创建一个Linux底层的用户名,设置UID。具有相同用户签名的应用通过设置SharedUserID方式来共享数据和权限。iOS沙盒的实质是一个基于TrustBSD策略框架的内核扩展模块访问控制系统[9-10]。应用间不能查看或者修改数据和运行逻辑,并且应用在执行过程中也不可能查看到设备上已安装的其他应用。
2.4 基于权限的访问控制
智能移动终端为在其上运行的应用程序提供基于权限的访问控制机制。在Android系统中,每个应用程序都会有一个嵌入式的权限列表,只有用户授予了该项权限,应用才能使用该项功能[8]。iOS系统中,GPS定位功能、接受来自互联网的通知提醒功能、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电子邮件这4项功能需要授权使用[5]。
2.5 应用逆向工程的防止策略
智能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通常会使用各种手段来防止逆向。在Android系统中,通常的做法是应用程序的混淆和加壳技术。此外,还有使用动态链接(SO)库和采用Android类动态加载技术的方法[11]防止逆向。iOS系统中,通过使用统一资源定位(URL)编码加密、方法体方法名高级混淆和程序结构混排加密等方式防止逆向[5]。
2.6 系统安全更新
类似于桌面操作系统,智能移动终端系统具有不定期系统安全更新机制。通过不断的系统安全补丁或者带有新的安全机制的系统升级减少攻击的发生。
3 可信执行环境技术的
终端安全技术
尽管在REE中采取了诸多安全措施来保障应用和数据的安全,众多的攻击案例和系统漏洞表明,这些仍然无法保证敏感数据的安全性。因此开放移动终端组织(OMTP)首先提出了可信执行环境(TEE)概念。2010年7月,全球平台组织(GP)第一个提出了TEE标准[12]。
3.1 TEE概述
TEE是运行于一般操作系统之外的独立运行环境。TEE向一般操作系统提供安全服务并且与Rich OS隔离。Rich OS及其上的应用程序无法访问它的硬件和软件安全资源。TEE的架构如图1所示[13]。
图1中,TEE向被称作可信应用程序(TA)的安全软件提供安全可执行环境。它同时加强了对这些可信应用程序中数据和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访问权限的保护。为了保证TEE的可信根,TEE在安全引导过程中进行认证并且与Rich OS分离。在TEE内部,每一个可信应用都是独立的。可信应用程序不能未经授权的访问另一个可信应用程序的安全资源。可信应用程序可以由不同的应用提供商提供。TEE中,通过TEE内部接口(TEE internal API)控制可信应用对安全资源和服务的访问。这些资源和服务包括密钥注入和管理、加密、安全存储、安全时钟、可信用户界面(UI)和可信键盘等。TEE将执行一个度量程序,其中包括功能性测试和安全性评估。
TEE提供了介于典型操作系统和典型安全元件(SE)之间的安全层。如果我们认为Rich OS是一个易于被攻击的环境,SE是一个能够抵抗攻击但是应用受限的环境,那么TEE就扮演着介于两者之间的角色。Rich OS、TEE、SE所处的位置和比较如图2所示[13]。
在一般情况下,TEE提供了一个比Rich OS更高安全等级的运行环境,但它的安全等级比SE所提供的要低。TEE提供的安全性足以满足大多数的应用。此外,TEE提供比SE更强大的处理能力和更大的可访问的内存空间。由于TEE比SE支持更多的用户接口和连接,它允许在其上开发有一定用户体验的安全程序。此外,因为TEE与Rich OS是隔离的,它能够抵御在Rich OS中发生的软件攻击。
3.2 TEE系统架构
3.2.1 TEE硬件架构
芯片级别的TEE硬件它连接着如处理器、RAM和Flash等组件[14]。REE和TEE都会使用一些专有硬件,如处理器、RAM、ROM和加解密引擎。处理器之外的实体被称作资源。一些能够被REE访问的资源也能够被TEE访问,反之,REE不能访问未经TEE授权的TEE资源。可信资源仅能由其他可信资源访问,从而保证了与一般操作系统隔离形成封闭系统。一个封装在片上系统(SoC)上的资源组合结构如图3所示[14]。
3.2.2 TEE软件架构
TEE系统软件[14]架构如图4所示。TEE软件架构的目标是为可信应用程序提供隔离的和可信服务,并且这些服务可以间接的被客户端应用程序(CA)使用。
TEE软件架构包括4部分:REE调用接口、可信操作系统组件、可信应用程序和共享内存。
REE调用借口包括两类API接口,TEE功能接口(TEE Function API),TEE客户端接口(TEE Client API)和一类通信中介。TEE Function API向CA提供一套操作系统友好API。允许程序员以类似于编写操作系统应用的方式调用TEE服务,如进行密码运算和存储。TEE Client API是一个低级的通信接口。它被设计用于使运行于Rich OS中的应用程序访问和交换运行于TEE中的可信应用程序中的数据。REE通信中介提供了CA和TA之间的消息支持。
在TEE内部有两类不同的软件结构:可信操作系统组件和可信应用程序。可信操作系统组件由可信核心框架、可信函数和TEE通信中介组成。可信核心框架向可信应用程序提供了操作系统功能,可信函数向开发者提供功能性调用。TEE通信中介与REE通信中介一同工作,为CA和TA之间的信息交互提供安全保障。可信应用程序是调用可信操作系统组件的API的内部应用程序。当一个客户端应用程序与一个可信应用程序开启一个会话进行交互时,客户端应用程序与可信应用程序的一个实例进行连接。每个可信应用程序的实例都与其他所有的可信应用程序的实例在物理内存空间上隔离。共享内存能够被TEE和REE共同访问,它提供了允许CA和TA之间大量数据有效快速交互的能力。
3.3 使用TrustZone技术的TEE实现
得益于ARM优秀的设计和商业模式,ARM架构非常适用于智能移动终端市场。因此,目前智能移动终端所使用的CPU内核以ARM架构居多。ARM TrustZone技术是ARM提出的系统范围的安全方法。TrustZone技术包括在ARM处理器架构和系统架构上添加的处理器的安全扩展、附加总线等技术。使用ARM TrustZone技术构建TEE是绝大多数智能移动终端的实现方式。
3.3.1 TrustZone的隔离技术
TrustZone技术的关键是隔离[15]。它将每一个物理处理器核心划分为两个虚拟核心,一个是非安全核心(Non-secure),另一个是安全核心(Secure)。同时提供了名为Monitor模式的机制来进行安全上下文切换。TrustZone技术隔离所有SoC硬件和软件资源,使它们分别位于两个区域(用于安全子系统的安全区域以及用于存储其他所有内容的普通区域)中。支持TrustZone总线构造中的硬件逻辑可确保普通区域组件无法访问安全区域资源,从而在这两个区域之间构建强大边界。将敏感资源放入安全区域的设计,以及在安全的处理器内核中可靠运行软件可确保资产能够抵御众多潜在攻击,包括通常难以防护的攻击如使用键盘或触摸屏输入密码等。TrustZone技术的硬件和软件架构如图5所示[15]。
3.3.2 TrustZone技术中的安全启动
安全可信系统周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是系统启动过程。有许多攻击尝试在设备断电后破解软件。如果系统从未经检验真实性的存储上引导镜像,这个系统就是不可信的。
TrustZone技术为可信域内的所有软件和和普通区域可能的软件生成一条可信链。这条可信链的可信根是难以被篡改的。使用TrustZone技术的处理器在安全区域中启动。使用TrustZone技术的处理器的启动过程如图6所示[15]。
4 基于安全元件的终端
安全技术
4.1 安全元件概述
GP组织将安全元件(SE)定义为由硬件、软件和能够嵌入智能卡级应用的协议组成的防篡改组合。它可以通过一组由可信方预设的安全规则和要求来保护应用程序和其机密信息。SE的典型实现包括SIM/UICC卡、嵌入式SE和可移动存储卡。SE提供比TEE更高的安全级别,但与此同时它的花费也最高。在近场移动支付中,通常使用SE模拟非接触卡。SE与终端进行通信,发送查询响应,生成动态密码等。最新的安全方案是使用基于主机的卡模拟方式(HCE),这种方式将安全存储和运行环境转移到云端,而不是存储在本地的SE中。
4.2 基于本地SE解决方案
在SE的实现方式中,通常把嵌入在智能设备中的SE和嵌入在运营商SIM卡中的SE称为本地SE。以谷歌钱包(Google Wallet)和ApplePay为例,来探讨在移动支付中基于本地SE的解决方案。
谷歌钱包1.0版本和ApplePay都是基于本地SE实现的。他们的工作方式如图7所示。
在谷歌钱包1.0中,Android设备的NFC控制器工作在卡模拟模式。在SE中存储的移动支付应用程序模拟非接触卡片,使用标准的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DU)指令与终端进行通信。ApplePay中使用本地设备SE执行卡模拟和安全存储。在许多方面它与谷歌钱包1.0类似,但也有重要的差异。ApplePay在SE中不存储真实的主账号(PAN),这与谷歌钱包1.0完全相反。ApplePay存储的是符合EMVco令牌化标准[16]的令牌。在交易过程中,这个令牌被发送给终端。在授权流程中,网络识别令牌,去令牌化,生成真正的PAN,将PAN交给发卡行以授权。
4.3 基于云的SE解决方案
基于本地SE的解决方式本质上是安全的,这是它的一个非常大的优势。然而,它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SE的拥有者决定了市场准入。其他所有人都需要通过复杂的商业模式、合作方式和依赖关系进入市场。这让整个过程变得复杂而昂贵。此外,SE本身的存储容量和处理速度有限也是这种方式的一个缺点。
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是使用基于主机的卡模拟方式。Android 4.4及其后版本的操作系统提供了HCE模式的API[17]。HCE模式的运行方式如图8所示。
当消费者把手机放置在NFC终端上时,NFC控制器将所有的数据直接发送到直接运行应用程序的主机CPU中。然后Android应用程序(移动钱包)和特定的支付程序开始进行处理,进行卡仿真,进行请求和响应。由于主机CPU本身是不安全的,因此任何真实的支付凭证不会存储在手机钱包中。以谷歌钱包3.0为例,谷歌将所有这些真实的数据托管到云服务中,在那里进行安全存储和安全处理。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种基于云的SE方式。实现了从基于本地的SE到基于云的SE的转变。
这种方法也有它的缺点,如安全性和交易过程中需要网络连接。同时还需要使用如支付卡令牌化的技术来保证它的安全性。然而另一方面,这种方式可以使商业模式、合作关系变得简单,而且没有对本地SE的接入限制。这使得应用提供商可以轻松的提供服务。
篇7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我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促进我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工业和服务业双拉动经济增长格局,现就市服务外包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重要性
1.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重要意义。服务外包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服务业呈现出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抓住国际服务业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是促进制造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向中高端延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推进服务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逐步形成工业和服务业双拉动经济增长格局的必然选择;是开展外资、外贸、外经“三外联动”,加快与国际经济接轨的重要途径。要充分认识做好服务外包工作,对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从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研究和推进服务外包工作。
二、明确服务外包工作目标和发展重点
2.主要目标
把服务外包产业作为推动工业和服务业双拉动经济增长格局形成的重要途径,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引进一批服务外包龙头企业,培育壮大本地企业,形成服务外包企业集群。打造各具特色的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建设国家汽车服务外包基地、国家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努力将建设成为发展环境优良、企业和人才集聚度较高、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具体目标为:
——产业推进目标。到2015年,服务外包总营业额达到150亿元。其中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达到5-6亿美元。在汽车、轨道客车、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的行业解决方案设计等外包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意、教育等产业与服务外包产业协调发展。
——企业发展目标。服务外包企业数量进一步增加,引进国内外知名服务外包企业10家,培育具有国际资质的大中型服务外包企业40家,力争千人以上的服务外包企业达到5—10家,服务外包上市公司达到3—5户。
——载体建设目标。进一步夯实高新、净月、西新产业开发区内各类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基础;建设市级以上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园区5个以上。
——人才发展目标。依托在长高校资源,加快推进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及高校课改工作,积极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将我市建设成为国家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累计新增培训实用人才8万人,新增吸收大学生就业4万人,服务外包从业人员数量达到5万人以上。
3.发展重点
——重点区域。将高新、净月、西新三个开发区列为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依托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建设国家级汽车服务外包基地,完善建设服务外包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提高承载能力。经开南区建成区以及有条件的区、市、县也要根据各自的产业特点和发展规划,研究发展服务外包产业。
——重点领域。依托汽车产业、影视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等产业基础,在加快发展系统操作、系统应用、基础技术等信息技术服务外包(ITO)的同时,大力发展后勤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服务等企业管理、市场销售、物流供应等业务流程(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突出特色,实现与国内外服务外包城市差异化发展。大力发展离岸服务外包,高度重视在岸服务外包。
——重点目标市场。稳步发展日韩市场,注重发展欧美市场,积极拓展东南亚等其他市场。
三、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
4.设立市服务外包专项资金。“十二五”期间,每年设立2000万元服务外包专项资金,所需资金按照财政体制负担。服务外包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扶持发展服务外包企业和人才培训、市级以上服务外包示范园区、相关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公益性基础设施的维修与改造等。专项资金具体管理使用办法由服务外包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共同制定。
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重点开发区和区、市、县也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5.综合运用各种专项资金扶持政策。充分利用市支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工业发展、外贸发展、应用技术研发与开发经费等财政专项资金,扶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对符合上述专项资金支持方向的服务外包产业项目,由项目单位按程序申请,优先给予安排。
6.给予相关企业专门的资金支持。对于经认证的服务外包企业,经相关部门按规定审核后,按照其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缴纳企业所得税税率超过15%的部分额度给予补贴;按照其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缴纳营业税的额度给予补贴。补贴资金从服务外包专项资金中列支。享受国家和省同类补贴或税收减免政策的,不重复给予补贴,对未达到上述扶持政策标准的,不足部分由专项资金予以补贴。
经营结算地在的服务外包企业享受上述政策。经营体制为总部经济、经营结算地在本市的服务外包企业,经审核认定,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补贴。
7.鼓励服务外包企业申请CMM/CMMI等国际资质认证。对当年获得CMM/CMMI3、4、5级认证或认证升级的企业给予一定资助。对通过PCMM、ISO20000、ISO27001、BS7799、SAS70等认证的企业,参照国家制定的标准给予资助。
四、打造产业集聚区,搭建承接服务外包产业载体
8.规划建设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园区。发挥国家和省级开发区的优势,整合高新、经开、净月、西新开发区等服务外包产业园区资源,突出重点,统筹规划,本着“定位明确、集聚发展、错位竞争”的发展思路,各有侧重地发展服务外包业务,建设各具特色的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园区,逐步形成相对集中的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完善建设服务于外包企业的房屋、交通、金融、教育、医疗、商业、体育、娱乐等基础设施,保障企业发展和员工生活需要。建设公共服务平台,购入大型设备和专业软件,供入住企业租用,服务于企业孵化、技术创新、人才培训、信息交流等。
9.全力推进“国家汽车服务外包基地”建设。制订国家汽车服务外包基地建设专项规划,确定发展汽车服务外包重点园区,积极引入汽车服务外包企业,进一步拓展汽车服务外包业务和国内外服务外包市场,提高汽车电子、汽车业管理软件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把建设成为中国汽车服务外包领军城市。
10.积极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建设。政府相关部门要在土地供应、城市规划、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等方面,优先满足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园区的需求。对通过国家级、省级、市级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园区认定的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对在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内建设公共服务平台、购买大型设备和专业软件供入驻企业租用的,给予一定资金支持。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整体引入国内外先进服务外包产业园区模式,或采取合资合作方式共建服务外包产业园区。电力、通信等部门要按服务外包企业和园区发展专业要求提供专门服务,支持园区内服务外包企业从事基于电信网络和互联网远程支持的网络业务处理、数据运营中心、呼叫中心、在线数据处理等服务外包业务。
五、培育龙头和品牌企业,提高开拓国际市场能力
11.积极引进和培育服务外包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知名服务外包企业来长投资,加快培育一批本地服务外包企业,对入驻的服务外包企业,在经营场所购置、租赁时,由所在县(市)区、开发区给予一定的补贴。鼓励和引导本地服务外包龙头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提升能级,增强承接国内外服务外包订单能力,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企业。引导和推进各类研究院、设计院转型升级,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大力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发展壮大特色明显、充满活力、承接业务能力较强的中小型服务外包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合理布局。
12.推动服务外包企业联合发展。支持服务外包企业组建行业协会,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鼓励和支持以有实力的大型服务外包企业为核心,以大额外包项目为立足点,积极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服务外包接包联盟,推动服务外包企业创新能力和接包竞争力的提升,实现服务外包企业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出击”的转变,推动服务外包企业开拓境内外服务外包市场,拓宽承接业务渠道,扩大在岸和离岸业务总量。
六、拓宽服务外包企业投融资渠道,加大投融资力度
13.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扶持。创造条件,积极争取国家有关政策和资金对我市服务外包产业的扶持;大力开展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合作,争取国家政策性贷款支持,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融资渠道。积极协调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助其政策性贷款利率低、周期长的特点,介入我市服务外包产业,帮助企业解决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资金不足的问题。信用担保机构和经营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要依照国家有关政策,为服务外包企业融资创造条件,提供信用保险支持。
14.推进服务外包企业上市融资。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通过加强与证券监管部门、证券交易所的工作对接,加大宣传、信息交流和培训力度,引导和调动服务外包企业上市融资的积极性。鼓励成长型、扩张型的服务外包企业实施股权投资,推进服务外包企业战略重组。支持中小型服务外包企业以创业板、新三板和场外交易为重点的上市融资。
七、培训和引进并举,大力培养服务外包人才
15.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机构。积极推进市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的合作,组建清华大学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东北院。落实双方协议中符合政策支持条件的各项条款,促进东北院各项业务的开展。依托在长大专院校、开发区、专业培训机构和服务外包企业,组建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形成政、企、学、培四位一体的培训工作机制,迅速扩大服务外包人才规模。依托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服务外包学院,面向大专以上学生及在职人员开展各类服务外包人才专业培训。既要满足我市服务外包企业人才需求,也要将优秀人才输送到全国各地,逐步形成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产业。
16.统筹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工作。引导和支持高等院校和民办院校与服务外包企业的人才需求对接,大力发展“企业订单式”培训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培训,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培养一批服务外包适用人才。协调高校、社会培训机构、服务外包企业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培训和实训、实习工作。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根据企业发展需要,采取量身定制的方式开展就业培训。
17.广泛吸引海内外服务外包人才。支持企业吸引海内外具有从事服务外包业务经验和熟知国际服务外包市场的外包人才,特别是熟悉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流程管理、能与境外发包企业直接沟通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凡来我市创办服务外包企业,或被服务外包企业聘为中层以上管理、技术人员的服务外包人才,对年工资收入超过6万元部分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市、区两级留成部分由同级财政从专项资金中予以补贴;有关部门可按照我市引进海外留学人员和高层次急需人才的有关规定,在出入境、居留、落户、医疗、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待遇,提供相应便利。
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8.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服务外包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开发关键和核心技术,增强国际竞争力。在抓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同时,支持首创,重点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技术能力强的大公司或企业集团,进一步增强竞争优势。
19.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方面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专业、便捷的信息服务,依法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打击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
九、完善配套服务,营造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环境
20.简化企业核准登记程序。对从事服务外包的企业,在准入审批和工商登记时给予便利。工商部门核定服务外包企业名称时可允许用“服务外包”表述其行业特征,核定服务外包企业经营范围时,可按照“以服务外包方式从事……”的方式核定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相关内容,以方便企业按照国际惯例承接服务外包业务。对需要前置审批的,相关部门要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
篇8
关键词:大型经营性体育健身俱乐部;经营现状;经营特征;影响因素;对 策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10)10-0036-04
A Study on the Managing Strategy on Large Commercial Fit Clubs i n China
CHEN Hua-dong1,CHAO Fei-xia1, CHEN Hua-jun2,PAN Lin- quan1, LI Dan-mei1
(1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Guangdong China;
2 Xuwen Middle school,Xuwen 524100,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By adopt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 and statistics, this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10 typical large-scale gym’s club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ough the club market quality is fixed to a high p osition, the profit is maintained during the financial tsunami The clubs are d eveloping their scale, brand, profession and comprehensiveness Their servicesare diversifying and innovated Their operation concept is expanding from domes tic market to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their targeted market is transformed fr om the elite group to the general public The article also analyzes the issuesin their operation and proposes solutions
Key words: large commercial fit clubs;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operatio n;operating features;infecting elements;strategy
经营性体育健身俱乐部在国外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中国起步较晚,发展较慢。近 几年,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体育休闲、养生文化扩展,体育需求 与体育消费观念日益增强,加快了体育健身市场发展的步伐。体育健身、休闲、娱乐已经不 仅仅是追求时尚,更重要的是获得健康与美丽,真正成了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这种文 化的底蕴加上北京2008年奥运和广州2010年亚运的渲染和影响,给我国体育健身事业发展注 入新 活力。然而,受金融海啸、全球甲型H1N1流感的影响我国大型健身俱乐部的经营市场是否受 到了冲击?为此,对10家大型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俱乐部的“软硬件 ”的特点、经营特征和制约因素,分析经营中存在问题,探讨经营策略,以期为决策部门与 投资经营者决策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健力宝怡安健美乐苑、中体倍力、澳瑞特、动静界、雅派、力美健、青鸟、星之健身 、亚力山大会馆、宝迪沃-英派斯等10家当前我国部分城市的大型经营性体育健身俱乐部作 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网上查询并阅读分析相关学术期刊60多篇,书籍(体育市场经营,国家体育政策) 11本。
1.2.2 调查法
1.2.2.1 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的内容和设计的问卷对我国10家大型经营性体育健身俱乐部进行调查与访问。 面向体育俱乐部工作人员88人及会员300人分别发放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100%。采用专家 评定与内部一致性重测统计结果分析来对问卷内容进行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两份问卷对两 组固定对象(每组20人)进行两次测试,两次测试间隔两周,其相关系数计算结果分别为 r1=0.872,r2=0.853。表明两份问卷的重测信度结果都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 测验结果比较可靠。为了确定本调查问卷是否具有内容效度,特请8位专家给以评定。表1统 计结果显示有7位专家对调查问卷具有内容效度评定为高,1位专家评定为较高。
表1 专家对调查问卷具有内容效度等级评定结果统计
等级
人数职称很高高比较高一般低3教授√4副教授√1副教授√F
投稿日期:2009-07-16
作者简介:陈华东,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学。1.2.2.2 专家咨询法就健身俱乐部经营现状及体育健身产业研究中的有关学术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访 问体 育休闲学、体育产业学及经济学方面的有关专家学者以及利用电话、E-mail等通信手段 访问相关业内人士。
1.2.3 现场调查法采取有效途径,利用各种方式深入现场调研,并做好现场调查有关资料的记录、整理与 分析。
1.2.4 数理统计法本研究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均利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进行频数、描述和相关分析 。
1.2.5 逻辑分析法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结合掌握的文献资料,通过逻辑分析和归纳,总结出当前我国大型商 业体育健身俱乐部经营特点、特征,并归纳分析经营发展的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型商业健身俱乐部经营现状
2.1.1 大型商业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硬件”状况
2.1.1.1 投资规模大如表2所示,10家体育俱乐部的注册资金二千万或超过二千万人民币、场馆使用面积也都超 过3 000 m2。大型化商业健身俱乐部主要集中在各大城市的繁华地带。
2.1.1.2 市场品质定位大型健身俱乐部均给人一种宽敞、舒适、美好的感觉。从它的选址到装修的风格及其所 体现的文化都能满足现代健身人群的喜好和审美需求,再到经营者注重健身俱乐部功能区更 细致和人性化的规划,都体现了俱乐部较高品质的市场定位。
表2 大型体育健身俱乐部场馆规模调查
编号俱乐部名称 投资(万)场馆面积(m2)1 健力宝怡安健美乐苑2 0005 0002 中体倍力2 0004 000 3 澳瑞特2 0003 500 4 力美健2 0005 0005 动静界3 0004 000 6 雅派 2 0003 500 7 青鸟 3 0004 5008 星之健身2 0008 0009 亚力山大会馆3 00010 00010宝迪沃-英派斯 2 0005 000 2.1.1.3 俱乐部经营项目多样化、综合化开设的项目大致有:器械健身、健美操、拉丁舞、街舞、瑜珈、形体芭蕾、跆拳道、散 打、拳击、武术、剑道、空手道、柔道、游泳、球类、保健康复等。除了以上个性化的休闲 健身运动项目外,俱乐部还开设集体运动课程 Group Exercises主要包括瑜珈、世界流行的 莱美健身体系等。体现了大型俱乐部经营项目多样化、综合化以及运动项目引领健身行业新 潮流。
2.1.1.4 国内外先进健身器械与附属设施健身器械是健身俱乐部的主要设备,器械的好坏对健身效果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健 身俱乐部的经营者大都使用一些国内外顶尖级品牌的健身锻炼器材(表3)。
2.1.1.5 高学历高收入未婚中青年是俱乐部的主要客户根据调查,俱乐部会员中未婚者占68.8%,其中未婚女青年占41.3%,未婚男青年占 27.5%;已婚者占 27.4%,其中已婚中青年女性占 21.8%,已婚中青年男性占5.56% ; 其他占3.8%。由此可看出未婚中青年为高档健身俱乐部中消费核心人群, 其中又以中青年 女性体育人口分布最多。
表3 大型健身俱乐部的健身器材品牌统计
编号俱乐部名称品牌名称产地国品牌级别 1健力宝万年青中国国 内品牌2中体倍力赛百斯意大利国 际顶级3澳瑞特 Orient、AcceptTopic中国/德国 国 内外品牌4力美健TR9500、hammer strength意大利国 际顶级5动静界 必确、诺德士 美国世 界著名6雅派星弛、豪迈美国世 界著名7青鸟乔山、TECHNOGYM意大利世 界著名8星之健身 hammer strength 中国 意大利国 际顶级 9亚力山大会馆Cybex等 美国、意大利 国 内外品牌10 宝迪沃-英派斯Impulse等中国国内品 牌不同学历人群参与健身消费所占的比例如下:研究生学历占38.7%;本科学历35.8%;专科 学历占15.6%;其他占10.9%。由此可见高学历在该群体中所占比例较大。调查统计 结果还显示90%以上高档体育健身消费人群的个人经济收入较高,月收入基本过3 000元。表 明高档体育健身消费人群与个人经济收入呈正相关,基本上收入越高,高档体育健身消费人 群越多。
2.1.1.6 俱乐部的收费方式以会员制为主,价格定位策略有差异 目前俱乐部的收费方式以会员制为主,学员制为辅,两种收费方式兼容。从调查统计结 果看,不同区域同一线的体育健身俱乐部价格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相同区域同一线的体育健 身俱乐部的价格也有差异。表明了同一线的体育健身俱乐部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价格定位策 略有差异。此外,投资者的预期回报不同,俱乐部在提供的服务不同,消费层次不同,当地 的消费水平等方面也是造成价格差异的因素。
2.1.2 大型商业健身俱乐部的“软件”环境
表4 10家大型健身俱乐部指导员,教练员文化程度、年龄结构
编号 俱乐部名称管理人员大专以上学历%教练、指导员大专以上学历%员工平均年龄1健力宝怡安健美乐苑 89.692.428.42中体倍力90.291.227.7 3澳瑞特 868426.34力美健 87.589.226.85动静界 9288.726.8 6雅派91.289.627.3 7青鸟9093.825.98星之健身9186.527.29亚力山大会馆 88.48728.610 宝迪沃-英派斯88.68728 总计89.588.527.3 2.1.2.1 俱乐部服务队伍状况服务队伍是指为俱乐部正常运作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经营管理者、教练员、指导员、一 般的劳务人员。表4统计结果表明俱乐部服务队伍文化程度、年龄结构合理。年龄与文化层 次之比,在服务业中水平是比较高的,服务队伍体现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
2.1.2.2 俱乐部提供多种形式的高质量服务统计结果表明10家大型经营性体育健身俱乐部都能做到为会员提供多种形式的高质量服 务,但俱乐部的专业运动营养师缺位较为严重。
2.1.2.3 俱乐部经营模式多元化10家大型经营性健身俱乐部都是采取连锁经营模式。其中4家为直营模式、3家为合作模 式、3家为特许加盟模式。
2.1.2.4 俱乐部广告宣传媒体以网络为主表5的统计结果显示:当前大型体育健身俱乐部所选择的媒体排在首位为网络,其次是 电视,第3位到第7位分别为杂志、邮件、报刊、无线电台、户外广告。网络作为一种广告媒 体已成为体育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者普遍的共识,同时也说明健身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在不断 提高。
2.1.2.5 营销手段表6的调查显示,目前大型体育健身俱乐部营销手段主要包括电视营销、直接邮购、目 录营销、网络营销、品牌活动赞助、人员派发广告、服务营销、电话营销等,其中以网络营 销及服务营销为主要手段,但引入体验营销、网络定制营销服务重视不够。
2.1.2.6 俱乐部经营管理模式全部都采用连锁化经营模式,普遍实行会员卡制。会员卡通用,成为“一卡通”的大型 连锁健身集团普遍的管理模式。
表5 10家大型俱乐部广告宣传选择的媒体统计
媒体名称频数 百分比/%排序报刊660 5邮件770 4网络 101001无线广播 220 6杂志880 3 电视990 2户外广告 110 7 表6 10家大型俱乐部常用的营销手段统计
营销手段频数 百分比/% 排序电视营销 220 6直接邮购 880 3目录营销 880 3网络营销10 100 1品牌活动赞助110 7人员派发广告990 2服务营销10 100 1电话营销 770 4其它220 62.1.3 在金融海啸、全球甲型H1N1流感背景下,大型健身俱乐部经营走势分析1)环球经济受金融海啸打击而放缓和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全球蔓延使旅游、酒店、餐 饮、展览、零售等相关行业受到严重打击,中国也不例外。然而,中国健身市场出现前所未 有的旺景。市民要锻炼,主动健身意识强烈,高收入、讲究高品质生活的人士纷纷走进高端 健身俱乐部。俱乐部的优惠卡、会员卡开始走俏,有的企业单位为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开展全 民健身运动,为鼓励员工锻炼身体甚至给员工发放健身俱乐部的会员卡。不能否认这是甲型 H1N1流感所起的推动作用。
2)健身俱乐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经营手法各异。从调查看,各家俱乐部的会员销售竞争是相当激烈的,经营手法各异、独特、灵活以及 可行的价格体系,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综合型会员、普通单项会员及医疗保健卡会员等促 销策略不一。有的俱乐部还推出特色的服务项目、与其他商业合作开发增值健身卡以招揽会 员,抢占市场份额。有的俱乐部制定出享有优惠政策的各种会员卡的销售方案,如单身贵族 卡、情侣卡、白领卡、家庭套装卡销售方案等。
3)大大提升俱乐部各部门员工提供不同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俱乐部各个部门每一位职员都懂得为顾客提供不同高质量服务,他们深知优越的服务对 于稳定当前会员和发展新客户是至关重要的。客户就是上帝,当今的商业运作体现俱乐部整 体客户服务高素质和水平。4)俱乐部经营绩效。调查显示:虽然健身俱乐部前期投资成本较高,但目前各大型健身俱乐部经营情况比较 不错,没有受到金融海啸、全球甲型H1N1流感的影响,反而回报效果好。没有一家店亏损, 经营者感到满意,对俱乐部的前景持有非常乐观的态度。
2.2 大型健身俱乐部经营特征
2.2.1 向品牌化、专业化、综合型发展健身市场正快速向品牌化发展。从10家健身俱乐部的建设看,其投资千万元以上,场 馆面积3千~1万平方米,而且既有全国连锁经营,也有国际连锁经营。另一方面,健身市场 正快速向专业化、综合性发展。近几年,大型健身俱乐部的投资者都意识到社会在发展,人 们的健身文化意识已从90年代纯粹的减肥瘦身演变到现在的身心放松、追求时尚、享受健康 生活和结交朋友的一个综合性活动,越来越多的人更讲究健身环境和设备的完善以及高质量 专业化的服务,因此,高档专业路线、建立健身品牌正迎合了市场的需要。
2.2.2 服务产品的扩展与创新随着健身文化的发展和广泛传播,人们原来单纯锻炼的健身模式、健身理念得到解放, 全新的健身文化及其消费理念被强势推出。健身俱乐部档次的提升,服务产品更加全面和专 业。体现了现代人对健身有更高层次认识,扩大服务产品的不仅是市场客体的需求,也是健 身市场主体朝综合型、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发展的趋势。
2.2.3 经营理念由国内化向国际化发展大型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理念主要表现为善于借鉴国际上成功经营健身俱乐部的经验 ,结合本土的实际情况,加入国际因素、连锁经营理念。同时招商引资,发展加强与国内外 知名公司合作的新型国际化健身俱乐部。如广州动静界是美国诺德士全球健身联网会所在中 国的第一家成员,所有动静界会员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有权使用诺德士全球健身联网会所的 设施及服务。这种合作方式,不仅可提高国内健身会所的管理能力、人员专业素质,更主要 的是学习国外健身连锁企业的管理经验和发展思路,转变观念。
2.2.4 经营方向由贵族化向大众化转型 目前大型健身俱乐部 表现出亲民的倾向。从近年来中国健身市场的发展来看,专业健身俱乐部开始进入平民普及阶段。有的也开始走出白领聚集地,逐步走向其它地区以低价格高素质的服 务走大众化路线,它贴近百姓,以社会效益为主,微利经营,将体育运动和休闲娱乐融为一 体。无论是贵宾卡、会员卡还是学员卡的价格,老百姓均能接受,尤其是中老年以及少年儿 童都给予特殊优惠。
2.3 俱乐部经营发展存在问题
2.3.1 体育健身的科学监控欠缺调查结果显示:监控因子中“专家咨询”排序第一,各俱乐部设有该项目;监控因子中 “制订训练计划”排序虽第二,但计划缺乏具体化;监控因子中“个性化运动处方”排序第 三,处方的内容不够细致;其余监控因子排序依次靠后为“健康管理体系”、“递增负荷检 测”、“健身营养监控评估”、“体成分检测”。从排序中看出“递增负荷检测”、“健身 营养监控评估”、“体成分检测”没有做到位。
2.3.2 健身教练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从调查结果看出,大型健身俱乐部的各种层次的教练员都有, 其中有最高水平的国际 认证的专业健身教练约占20.5%;国内认证的专业健身教练占33%;也有三级社会体育指导 员、在校体育专业学生当教练和俱乐部学员当教练,但占的比例较少,各占3.6%、4.7%和 4% 。其余为一级、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分别占21.6%和12.5%。说明了教练员整体水平有待加 强。
2.3.3 营养师短缺目前10家健身俱乐部能配有专业运动营养师只有4家,健身教练员兼任运动营养指导的有 6家,持有专业运动营养师证共有3人。而日本每300人就能配备1名营养师。按这样比例来计 算,我国健身运动营养师人才现状不容乐观。
2.3.4 健身教练一证通,缺乏专业化和细分据调查发现78%的健身教练拥有一张教练员证书就可以担任俱乐部健身各项指导工作。 也反映了体育指导员虽然有了等级之分,但缺乏专业化和细分。
2.3.5 网络营销未能得到很好的利用调查发现,俱乐部利用网上主页和电子邮件在全球范围内作广告宣传;没有一家设立电 子帐户并在网上直接采用电子支付手段;80%的俱乐部只是利用网络进行服务如文字或图像的健身指导教 材,俱乐部活动信息等在网上直接传递。由此说明体育健身俱乐部网络营销理念相对滞后, 手段单一,缺乏网络营销手段整合,电子商务化薄弱,导致网络营销未能发挥出最佳效果。
2.3.6 适用人群年龄结构单一,有严格年龄限制调查发现90%的高档健身俱乐部不愿意接受少年人和老年人入会,特别是60岁以上的健 身人群往往被婉言拒绝之于健身房门外。没有一家接受少年儿童入会,只有30%的俱乐部愿 意接受有家长的监护下健身的青少年人群。
3 大型商业体育健身俱乐部经营对策与建议
3.1 建立并细化俱乐部经营管理体系建立核心的营销模式并在内部的管理体系应逐步细化,使俱乐部的经营管理体系更显成 熟和专业,为今后的品牌延伸创造条件。
3.2 加强营销手段的整合与创新俱乐部的管理阶层注重通过互联网宣传发展目标客户和潜在客户,加强电子商务化等营 销手段的整合与创新是十分必要的。其次重视体验营销、网络定制(客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 进行个性化服务产品设计)营销服务及其管理,利用广告、公共宣传、营业推广、公共关系 等手段来跟踪客户对服务产品品牌印象变化的情况,促进服务沟通或加强促销。
3.3 加强服务上的科技创新加强身体机能监控、健身运动与膳食营养干预系统等方面软件的完善,切实把提供包括 私人教练、私人营养师、心肺功能监控、健康档案管理等许多科技含量较高的“软件”服务 落到实处,另外注重培养和配备高素质的运动营养师,提高品牌形象力。
3.4 加强体育市场经营人才的培育,制定规范的体育市场发展政策与法规健身市场的开发与培育离不开人才,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扩大体育市场经 营人才 培育途径。另外,体育市场主管部门不仅要完善税收政策、价格政策和其他相关政策来扶持 体育产业发展,培育体育市场,而且要加强市场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
3.5 加快推进运动营养指导员的培养和认证制度建设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完善运动营养指导员培训教材、师资队伍,建立培养体系和相关认 证制度。通过举办远程网络、短期、长期培训班等各种渠道、方式培养出合格的运动营养指 导员。
3.6 建议健身俱乐部与银行合作推出贷款健身消费的新支付方式实行贷款付会费的方式对于收入不高却有着超前消费意识的健身人群来说,的确是 一种无压力又方便健身消费的支付方式。这种做法不仅拉拢更多的健身消费者增加市场份额 ,而且稳固会员,减少流失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翠琪.中美体育俱乐部的比较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3,(3).
[2] 骆秉全,张连民.北京市商业体育俱乐部消费行为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 4,12(4).
[3] 毛旭艳.沈阳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服务产品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 6(3):21-23.
[4] 吴晓亮,倪刚.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融资结构研究[J].上海经济究,2003(1):34-39 .
[5] 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25-41.
[6] 安儒亮.世界发达国家体育俱乐部概况[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4).
[7] 赵雪峰,冯晓辉.我国部分大型健身俱乐部健身私人教练现状调查与分析[J].沈阳体 育学院学报,2009,28(4):106-108.
[8] 文海燕.长沙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经营状况与发展对策的实证研究[J].湖南师范大 学硕士论文,2006.
[9] 黄彦军.困扰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的主要因素[J].体育学刊,2003,10(2):43-45 .
[10] 赵红艳.山东省沿海三城市健身俱乐部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6,(4):37-39.
[11] 黄雨春,胡学明.国内外职业体育俱乐部融资结构比较[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2004,(3).
篇9
创新,时下的热门词汇。但是,当前人们对创新的理解在某种程度上进入了一个误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在知识性人才流动不断加强、资本越来越活跃的环境下,破坏性创新对人类提出巨大的挑战。开放式创新,以全新的视角,为企业的发展建立一种新的模式、提供一种新的思维。
走出实验室
亨利・切萨布洛(Henry Chesbrough)在《开放式创新――进行技术创新并从中赢利的新规则》一书中写道:
不进行创新的公司必然灭亡。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这一点对于每个公司来说都是确定无疑的。但是你的公司应当怎样创新呢?过去,成功创新的关键在于公司拥有设备优良的实验室;然而今天,知识的广泛传播已经使对此类设备的控制变得不太可行。竞争优势通常来源于高效地使用别人的发明创造。不再完全依靠公司内部的计划、想法来发展业务,开放式创新途径能够有效地利用公司内外的所有创意。
诞生于自家实验室的封闭式创新
20世纪早期的企业成功,绝大部分因素来源于:企业自身实验室对市场核心技术的开发掌握,并进行商业模式的转化。但现在很多行业领导型企业的创新能力却明显下降了,原因何在?
如果我们反思企业这种创新模式就会发现:现有的这种创新――封闭式创新,是需要对其创新进行强有力的控制。公司把自己的创意进行开发与研制,推向市场,自己提供分销、服务和资金以及技术的支持。这种创新模式需要企业自力更生,企业似乎也担心别人的创新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有效性和性能。
这种思维模式导致了创新具有更多的封闭性,主要关注企业内部。形成的固有思维具体表现在:企业必须雇用最好和最聪明的员工,这样行业内最能干的人才会为自己工作;为了把新产品和新服务引进市场,必须自身研制开发;对于企业自身开发出的新技术,一定能够首先引入市场;那些首先将创新技术转化为产品并推向市场的企业通常都是赢家;如果在研发的投资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的话,那么就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创新产品,并进一步引领市场潮流;企业需要保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以免竞争对手从其自身的创新发明中获利。
封闭式创新是一种企业内部的良性封闭循环,创新的知识产权被企业严密地保护着,其他企业无法获得这些创新而为自己谋利。企业对外部的关注,也只是更多地在乎竞争对手的研发动态、市场占有情况等,所以企业内部的研究和开发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这种模式也具有一定的时代优势,那就是市场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为能够进入市场的项目都是经过内部多次淘汰筛选的结果。当然,也淘汰了很多具有市场价值的创新。
内部创新
已碍发展的车轮
“对于创新活动来说,21世纪既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糟糕的时代。”查尔斯・狄更斯说。事实上,20世纪晚期的很多外部环境已经影响到了封闭式创新,并且开始侵蚀着这种创新模式的根基。
如拥有20世纪最先进贝尔实验室的朗讯科技公司,在与思科公司争夺远程通信设备市场中却败北,似乎令人不可思议。为什么把大量资源放在开发新材料、高精尖的元件和系统上,仍不放松对未来新产品和新服务开发研究的朗讯失败了?
其实,在创新竞争的领导权上,思科采取了全新的创新竞争策略。它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适的新建企业――他们都充满了活力,发展迅猛,并向市场已经成功地推出了新的产品与服务;然后投资于他们,或采用简单地与之合伙的方式,或者收购。因为这些公司很多是一些如朗讯、IBM等企业的老员工创建,这些人会把原公司的一些开发项目带到新公司里面,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创新,开发出新产品和新服务;所以思科借助这种模式,就能保持着较高的研发速度和丰硕的研发成果,与一流的研发机构不分高下。
导致这种局面的因素有几个方面。首先,人力资本的流动性越来越大。很多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熟练工人,在离开原来企业后会把技术带到新的企业里,同时会把创新向更广的第三方进行传播。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数量大规模地增加,这样就意味着这些经过严格训练、知识渊博的人才,会创造更多的“新知识”,知识的暂时相对过剩会导致企业与人才之间有更多的双向选择机会。
其次,风险投资市场越来越完善。在封闭式创新的环境中,风险投资资源十分匮乏,而且是很多都投到了研发能力较强的企业或机构,新建立的企业想获得更多的有能力的专家很难。但现在新企业能够提供更多的风险机制和回报机制,对于资本与人力都具有极大的诱惑。
再次,研究成果面临更多的外部机会。市场竞争加快以后,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再加上一部分企业的研发成果转化机制不成熟,在内部研发成果得不到转化时,很多就会选择第二条路线,或与新资本、新企业等进行亲密接触,或在外部出现更多的合作方式。
最后,产业链在逐渐地完善,外部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在快速地提高,很多技术创新、服务等,可由外部提高比自己数量更充分、质量更上乘的产品和技术。同时,还有更多的非企业组织提供的更好的创新,比如高校。
诸如此类,这些破坏性的因素正在改变着企业封闭式创新的模式。因为技术的创新已经不再局限于实验室,而是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创新蓄水池”,广泛传播着新的创新。
开放式创新――
墙里墙外香
事物发展的规律都是旧的发展模式受阻碍时,新模式将会从中诞生。在知识垄断的时代里,封闭式创新模式可谓大展宏图。但现在很多知识专利已由集约式转向分散式,由一个企业掌握全部专利的时代慢慢结束。同时,大学、研究机构和高学历的人增多,创新的源头也逐渐增加。企业已不能承担包做一切创新的重任。因为在企业外部创新资源如此丰富的今天,如果仍然自力更生地创新,会极大降低企业的创新效率。
如现在一家行业界的领导企业,要推某一新技术、新服务、新理念,就不必像以往那样对企业内部进行全面的培训或者以优厚的待遇吸引专家来研发创新,而是很容易就可以到企业以外的大学、研究机构遴选对自身有利的研究成果为己而用。这些外部的创新资源很广,除了研究机构以外,还包括很多业务领域的供应商等各产业链上的组织。这样封闭式创新模式和创新逻辑将会被彻底打破。
这并不表示企业要停止所有的研发创新活动,而是要在创新活动中充分考虑企业内外的资源,也不必坚持所有的研究创新活动必须符合企业现在的需求。尽管有些成果暂时不被充分利用,但要进行好项目时间管理。在封闭式创新的模式下,这些封尘的研究成果,就变成了沉默成本了;但在新的模式下,他们会变成收入的潜在来源和未来业务发展的新平台。
知识分散化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就像开源软件一样,直接导致实践的集中化。你不需要创新出最完美的创新成果,一样也能获胜。因为它可以整合内外的各种资源,及时、充分地利用不同的创新技术的视角、创新方式把各种技术整合在一起,会不断衍生出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
这样导致内部的研究部门需要改变角色,扩大研究人员的职责,除了促进技术创新以外,还要担任技术流动的中介人。企业的战略部门,对于风险资本的动向也需倍加关注。因为风险资本扶持的企业也是新市场机会的探路人,对于行业技术战略和市场战略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开放式创新的最关键因素也即是提高自身获得、吸收和使用新知识的“新陈代谢”速度。
进行创新范式的转变
开放式创新也不是简单地依靠外部资源进行创新的模式。在不确定、复杂的环境下,完全依赖于外部创新,注定要失败。因为每家企业的创新技术皆不相同,想利用这些外部创新就存在着很多不可控性。有些外部企业会极力控制在行业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甚至还会设置一些障碍。如果是企业内部的创新的话,就会绕开这样的困难。
因此,实现开放式创新的企业,就需要具备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建立一个创新系统,从系统的层面去解决利用外部创新成果的问题。企业最好能够通过内部组织来清理各种复杂的组织关系,然后创造出一种组织架构来规范这些关系。利用这种组织架构去减少各种组织之间的互相依赖性,并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好的架构还能够为其他组织向该系统的建立贡献其专业知识。也就是构建一个创新的生态环境,企业内外的创新都能成为这个生态价值链上的一部分,并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在创建这样一个开放式创新系统以后,就需要理清企业内外的创新活动,盘查哪些创新是对企业发展有利的,或发展新业务有利的;然后描绘出新的创新蓝图,弥补现有业务的差距,找出业务的盲点,利用外部专家评估外部技术,协议引进外部技术,向新建企业投资以实现尚未达到的目的。但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的原则是:利用内外部为客户创造价值,依靠企业内部的技术和资金获得一部分价值。其次是发展新业务,为企业找到创新的最佳商业模式,并把创新的流程加快。
同时,要充分利用大学等研究机构的创新资源(科研项目)。最后是关注国家对开放式创新中所扮演的角色,随时调整创新的系统。
中国式突围
创新理念
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形势下,在大街小巷、各行各业,都可看到各式各样的关于创新的标语、条幅;还可以在各类会议上,听到对创新的论断与阐述;各类媒体也长篇累犊地报道创新。对于创新的理念,可谓深入人心;好像谁不提创新,就是落后与保守的代表。其实,提出创新,并不是我们首创。早在1912年,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就系统地研究了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首次提出创新概念,并认为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
在2006年初国家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20年,中国将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但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尽管这些国家的国情不一样――有些是凭借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有的是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等;但都有其共同的特点: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除此之外,他们所获得的欧美日三方专利数占全世界的绝大多数。
但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据有关研究报告显示,2004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科技创新的转化率也比较低。经济的增长也是长期依赖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投入的驱动,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也在加大。提高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成为国家发展面临的重大政策选择。因此,我国提出,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以此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建设创新型国家也是迫在眉睫。
创新模式
正在四面开花
尽管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已紧锣密鼓地开展了起来,但各种创新的模式也在“创新”的滋润下,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地蓬勃发展起来。这些模式更多的是从一个微观的层面上进行的,比如高科技企业的创新更多的仍然局限在技术研发上,似乎在观念上、在管理上、在知识上、在信息化等方面投入的比较少。
有些大学、科研机构更多的是在人才和研发上,提出对创新的理解。那到底什么是创新型的大学、创新型的人才,怎样去培养,培养的标准是什么等问题,可能每个学校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
目前,创新模式主要集中在人才模式、教育模式、制度模式、知识模式等几种模式。
对于人才模式,这是所有的企业、机构团队用得最多的,也是创新效应来得最快的;似乎只要把人才的问题解决了,一切创新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优秀的人才或创新型人才确实可以赢得创新所带来的回报,但如果没有开放式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人才模式的创新体系也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
对于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多与人才模式并用。一般是边引进创新型人才,边进行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为企业等机构储备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此模式的目标比较长远,但多与其他的创新模式并用。如果能够把它放在企业内部的创新生态链上,它多发挥的作用会远远大于任何一种创新模式。
对于制度模式,它似乎离开放式创新模式最近。这就需要制度的制定者们具有开放式创新的理念,从制度上保证创新的进行。首先这个制度就应该是创新;否则制度反而会成为束缚创新的一张网,创新不成反被禁锢。
对于知识模式,是一种比较高层次的创新,也是所有创新的源泉。目前,国内企业采用的不是很多,在中国的外企如IBM、英特尔、思科等,采用的比较多。如清华大学的创新更多的是根本上解决创新的基本问题,进行一些创新的基础工作。这种模式,需要企业、团队等有足够的实力来做。
压力与危机中的
开放式创新
在中国的一些高科技企业中,已有企业在应用开放式创新的模式,尽管不是很成熟,但是至少看到了一丝希望。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维系下开放式创新;据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院对500家大企业的调查表明,这些企业平均有5到6个战略联盟,而中国企业间恶性竞争愈发激烈,重复投入也不少数,所以中国企业提倡开放式创新是一种大环境的要求,可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但只学到了开放式创新的形,却没有学到其神,如节节后退的清华紫光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清华紫光自1988年创办至今,已有18个年头了,却始终未能逃脱分析家们的“中国企业寿命”预言――网络科技1至3年,一般为9年、最长不过13年。1996年就有扫描仪品牌,1999年A股深圳上市,2000年收购湖南古汉,2001年上半年紫光古汉就预亏,紧接着年赢利59万;股票从百元大股跌至十几元的小股,从清华产业的领头羊沦为IT产业股中的替罪羊。
从开放式创新的角度,紫光的后退是企业成长中创新体制、创新文化等存在缺陷所致,高速成长只不过是一种假象。首先,企业在早期就留下了一种非积极的满足于现状的“心态”。 如紫光前总裁张本正曾对外界说,他适合操作5亿元的企业,而对于操纵15亿元、50亿元的企业,他从未想过。这对于一个在竞争激烈环境里的企业而言,安于现状、不求进取、坐享其成就等于慢性自杀。创新需要进取,需要积极向上的心态,胸无大志就会贻误商机。
其次,上市后的紫光只满足于收购古汉养生,只满足于盖紫光第二期大楼,而没把资金投入到可持续发展和科研上,而创新体制上更是没有。投入的科研经费不足营业额的5%,远远低于业界的同期平均水平,而IBM、联想、华为等投入科研的经费比例保持在25%以上,不断有新的科研成果问世。这样还导致了研发队伍的建设不够,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没有做到科研不断向前创新,向后切入市场,保持持续而充足的科研投入资金,稳定和壮大科研队伍,不断与国际接轨。创新体制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如果再加上创新人才的匮乏的话,大好的机会就会一个个地被失去。
再次,企业体制没有创新,这应该是紫光掣肘的本源。在没有脱离清华的体制下之前,紫光与同方的产业分工不明晰。同时,学校运营机制与企业管理体制存在着矛盾,企业受到学校内部过多的干预。紫光与清华的关系没有摆正――企业不离学校,是可借学校科研力量发展壮大自己,企业是学校的科技孵化器,它可以进行科研转化,但绝不是把治校方针、学校体制照搬来管理企业。倘若联想没脱离中科院,按市场规律运行,也就不会有蛇吞大象的新联想。所以导致在用人上也存在很大的体制问题――引发了“编制文化”与“打工文化”的冲突,人心散失,能者不能上、庸者也不能下,出现“打工文化”向前引领,而“编制文化”往后拖拉。可以说是封闭与开放、保守与创新之间的博弈。
最后,资本应该是开放式创新的工具,但紫光却变成了“长大”的催肥剂。比如兼并清华文通,收购三艾彩色印前公司、四川比威特网络公司、湖南“古汉养生精”等,没有把资本变成形成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利器,成为了资本的牺牲品。同时,尽管紫光较早确立了“开发自有技术,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战略,并与IBM、英特尔、施乐、海得堡等签署了战略联盟,但满足、照搬国外模式,且无技术研发的增值,弄得联盟伙伴移情别恋。尽管开放了,却没有创新。
创新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
目前,在工商部门登记的中国IT企业有一万多家,作为高科技企业的重要群体,他们应该是中国创新力量的重要一支。事实上,因为企业数量庞大、资源分散,绝大部分企业“没有时间”停下来研究创新理论,更多来实践“创新”,或很多是采用“拿来主义”的办法,生吞活剥别人的“经验”或理论。为此,很多企业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如爱多、科利华等红极一时的IT企业。当然,尽管国内也有很多专门的院校、研究机构和咨询企业,但因为企业没有开放式创新的理念,或没有资源研究创新来支持企业的发展,或没有专门的创新体制等元素;所以企业整体上创新的质量不高,同时现有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
这些都是创新模式跟不上发展所致,如果具有了开放式创新,至少八成以上的创新成果不会呼呼睡大觉。教育部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高校目前虽然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在6000项至8000项之间,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10%。科技部的数据也显示,我国从1985年至今已经拥有专利成果300余万项,但实际转化率不足20%。转化的这部分成果,也多为企业或校办企业,很少有在开放式创新的体系中转化的。
一边是企业需要大量的创新成果,“眼睛都瞪圆了,在急得嗷嗷叫”,一边是高置保险柜的科研创新成果,“无人问津”。这种矛盾导致了科技创新与社会经济两层皮。创新成果的闲置,是对科技人才和资本的双重浪费。据科技部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是3200万人,研发人员的总数已经达到105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发展改革委公布的数字显示,“十五”期间,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约4900亿元,是“九五”时期的两倍多,年均增速为17.4%。2005年,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367亿元,比上年增长20.4%。这足以体现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与支持。
尽管国家重视了,但这些成果有多少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成果,研究创新的目的何在?问题出现了,但怎样解决?这是一个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政府可在政策与舆论导向上起主导作用,搭建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的桥梁,使企业与高校等研究机构都成为国家创新生态链体系中的重要成员;但最终需要引进开放式创新的理念,让它成为一种杠杆。
创新的源泉又来自何方
据教育部统计,我国高等学校现有从事研究开发人员20.9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9.4万人;拥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712人,占我国两院院士总数一半左右;截至2004年年底,现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60%建在高校,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设在高校;2004年度,高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占总数的78%;获重点项目资助占总数的65%;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占资助总数的63%;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占资助总数的67%;承担“973”计划占全国总数的42%。这些珍贵的科技资源和研究项目及成果,是我们创新的最大保障,也是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为一身的高校创新的最大优势。
但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中国高等教育要研究的战略性课题。无论是通才还是精英人才,都必须具有创新精神与基本素质。传统的教育模式是知识的灌输、传授模式,这种模式忽视了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大学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创新作为大学的精神核心和价值追求,强化理论基础、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把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教育的优先位置,才能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探索未知、勇于创造的精神和能力的人才。
源头创新、基础性创新研究在大学中也是具有很好的条件的,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他们凝聚着一大批高水平的科学家、学科带头人,拥有学科综合、交叉和渗透的优势,是科学知识的创新源头,能够提供有深远影响的创新性成果。这是在任何其他机构或组织都很难得具备的优势。
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需要企业更多的参与,所以创新的源头并不是高校孤立的存在。国务院在《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确立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而在创新过程中高校不能缺位。不少高校也通过产学研模式,与企业联合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向企业提供高端技术服务,为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条件支撑,也产生了大批科研成果。而现高科技企业开放式创新反而略落后于高校。企业把高校作为自己开放式创新体系中的创新源的步伐应该加快。特别是那些校办企业,应该建立起自己的创新体制,完善开放式创新环境,分清自己与母校的关系,如此的创新才会锦上添花。
刘积仁:创新是个生态链
在过去几年里,我们都在谈创新。十几年走下来,东软对创新这个概念有了一个越来越深刻的认识。
走出创新的误区
很多企业盲目地相信创新这两个字,并没有理解创新的内涵,而受这个概念的误导,走到了误区中。以前我们理解的创新就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东西、前人没有做过的东西。我们很多的所谓的创新往往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做了别人不想做的事情,我们变成了世界上的领先,而别人认为这个领域不应该做;二是做了别人重复做的东西,而我们不知道别人做了,我们以为自己是在创新。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让我们耗费了许多资源、浪费了很多时间。
当我们看到过去的创新并没有带来多大的回报的时候,这些投入都变成了我们成本里面不可获得回报的很大一部分,我们的创新走进了两难的境地。不投入,我们觉得没有未来;投入,我们觉得很没有信心。许多在研究开发上的投入,事实上被一种很虚无,我们心里感觉不自信的东西控制着。我们感觉来到一个社会,这个社会在大规模地生产、开发产品,开发的速度越来越快、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我们不知道如何进行研究和开发。
迎接开放创新时代
但是在这个背后,我们已经看到在研发体系里的一些变化。如果我们把20世纪的研发体系看成封闭研发体系的话,那么今天已经变成了开放研发体系的时代。过去这十几年、二十年间,很多变化默默地发生在我们身边:
过去,一个企业试图把最优秀的人才留在自己的企业,建立一整套开发的体系。而今天当你花大量的精力来培养、吸收这些人才的时候,可能过三五年,这些人才通过流动就会成为你的竞争对手。人才的流动对封闭式的开发体系带来了巨大的不安全性。我们今天能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说硬盘,在IBM,有一个工程师连续跳槽四次,四次都创造了很优秀的硬盘企业。在鼎盛时期有90多家硬盘企业,其中30多家的工程师都是从IBM出来的。这个背后,是由于人才的流动。中国的企业更多了,我们许多行业的人,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在不断地制造这些机会。
过去,当一个企业强大的时候,社会的资源也不是很充分。若一个企业很强势,它有很多钱支持研发,个人想自己出去找到钱来重开路径是不可能的。而今天大量的风险资本给了个人许多机会,可以通过研究、创新,用很低的成本在一个企业里挖走一伙人,在最短的时间里产生竞争。
过去,我们在建立一个研发体系的时候,永远会相信我们自己的力量,认为凭借我们自己的力量能够做到最好,因为我们最可信赖;外部的资源往往被评价为质量低、没有竞争能力或者是在配合上比较困难。今天的世界发生很大的变化,今天专门做IT服务,或者是研发服务和供应链这些专业化的队伍,往往比我们自己所造就的队伍变得更有竞争力,这就产生了在全球范围内的流程外包和大规模的研发外包,经济正在向全球化转变。
最近美国学者弗里曼写了一本名为《世界是平的》的书,另一位作家写了《30亿人来到了资本主义世界》这本书。讲到过去从事市场经济的人只有一半,今天突然有另外一半从中国、印度、东欧的国家加入到竞争行列中,全球的经济都要改变规模、改变组织,他们认为是我们30亿人加入到了资本主义。现在需要讨论一个问题,研发是围绕着我们的客户进行,他们要求速度越来越快、价格越来越便宜、质量越来越好,所以我们整个创新的体系正在大规模地改变。创新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动物园”,而是一个时刻变动循环的生态链。
东软的开放式创新
当我们前面有几百万竞争对手,而更多的优秀科研人员并不是在我们的手上,我们只有有限的资金,我们如何创造出自己的创新成果?如果要创造一种奇迹的话,应该从系统的角度来思考。
东软本身是做软件的,我们做软件很难选择。做产品的前面有微软、SAP这样的公司;如果我们做服务,前面有IBM、EDS这样的公司,我们不知道的公司还有很多,但是我们还要生存、发展。东软在找到软件产品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有一个领域对我们是有机会的,就是把软件和医疗设备结合起来,把我们的软件和大规模的医疗设备制造进行一种整合,使我们最终产品的表现是一个医疗设备,而其价值的实现是由软件来完成的。所以我们从1996年开始不断在这个方面进行投入。
当我们把软件开发出来的时候,我们就把所有硬件的制造向全世界的制造商发包。我们发包的过程很简单:找为我们竞争对手提供制造的这些厂家作为我们的供应者。所以我们在很短的时间里就组建了与我们竞争对手一样质量和水平的供应商队伍,使得我们产品的硬件水平在很短的时间内与竞争对手保持同步。
我们投入了比竞争对手更多的人力、物力,进行系统的设计和软件的开发,使得我们产品的技术水平提升迅速,很快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同时打入了国际市场。由于我们市场地位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后来我们就找到了更好的合作伙伴飞利浦。我们希望东软的技术和飞利浦的技术能够组合在一起,产生一个更有市场影响力、更有竞争能力的产品。东软和飞利浦获得了双赢。
开放式创新,已经成为我们创新体系理念的一部分。比如说我们和日本一家企业合作的时候,我们很难想到我们的软件会用到奔驰、宝马等高级轿车上。今天,我们很好地走到全球化的经济链条中,当我们看到这个时代必须打破原来的研发组织的时候,我们就必须毫不犹豫地选择一个新的途径,如果我们还固守着我们原来的开发体系和概念的话,我们就会永远喊着一种创新的口号,但是永远都不会有结果。
(此文系作者在2006中国企业家论坛深圳高峰会上的讲话录音整理)
托马斯・弗里曼:世界是平的
我认为世界是平的。
我是如何得到这个结论的?我想这一切可从印度科技界瑰宝Infosys CEO奈里坎尼在Infosys园区会议室说起。据奈里坎尼介绍,这个与一般长春藤名校法学院的阶梯式教室极为类似的会议中心是印度外包业的正中央。奈里坎尼指着我生平见过的最大电视荧幕,很骄傲地向我们解说,借此Infosys可以在任何时候,为任何案子,召集广布全球的供应链成员,进行视频会议。荧幕之上挂有八个时钟,相当程度反映了Infosys业务的写照:一年365天,一周7天,一天24小时,全年无休。
奈里坎尼表示:“外包只是世界所发生的某种大变化的一个面向。这个大变化是由于投入科技的巨资。”公元2000年左右,电邮、Google之类的搜索引擎“创造出一个平台,可以从任何一个角落,传送智慧产品、智慧资本。它可以拆解、递送、散发、生产,再重新组合。我们的工作于是就增加许多弹性,特别是智慧性质的工作。你们今天在班加罗尔看到的,就是这些发展相加之后的具体成果。”
奈里坎尼在做总结时,说了一句话,留在我耳际久久不去,他对我说:“汤姆,竞技场正在铲平。”当晚,我离开Infosys园区,搭车磕磕碰碰回班加罗尔时,我一直咀嚼这句话。
(摘自托马斯・弗里曼著《世界是平的》一书)
熊彼特(著名经济学家):创新不等于发明
创新是“当我们把所能支配的原材料和力量结合起来,生产其他的东西,或者用不同的方法生产相同的东西”,简单的说,就是“企业家对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实行新的组合”。这包括:引进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实行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创新并不等于发明。一种发明只有应用于经济活动并成功时才能算是创新。创新者不是实验室的科学家,而是有胆识,敢于承担风险又有组织实干才能的企业家。创新是不断地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即不断破坏旧的,不断创造新的结构。它是来自内部的创造性的对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如同生物界的突变一样,可以称为“产业突变”。
创新是一个过程,一个完整的创新过程就是某种创新从开始,到模仿、推广,直至结束,而企业家的创新利润则是从获得垄断利润,到利润被分取、下降,直至消失。在动态社会里,企业家创新者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效率,使成本低于价格而获利润。创新总是先由个别人进行的。但创新活动所得到的利润鼓励其他人模仿,形成创新浪潮,这时整个社会生产率提高,社会就进步了。
马颂德(科技部副部长):中国企业需要开放式创新
当前,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维系下开放创新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与之相比,中国企业间恶性竞争,重复投入的现象却不在少数,所以中国企业研发要提倡开放式创新。
我国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是依靠直接投资,而是注重提高产业化能力,包括孵化器建设、高新区建设、技术成果转移、以企业为主体的研究开发,以及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五方面。
在高新区和孵化器建设方面,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集中在一起,可以有效利用基础设施,增强配套能力建设;在技术成果转移方面,由国家科技计划投入和其他资源的结合,使中国已经研制和生产大型高性能计算机、高速光通讯骨干网、先进的数字程控机床、第三代移动电话及其基站设备,掌握了集成电路设计、数字电视技术等重要软件的设计技术,在生物产业方面,掌握了部分生物制药和疾病检测技术;在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方面,长期以来,各级政府既是领导者、所有者,又是服务者,大量应由市场提供的服务,却由政府机关来做。1992年开始全国各地相继成立生产力促进中心,2003年全国共有生产力促进中心1071家。另有专业中介服务机构,特别是提供法律、金融和创业风险投资,进出口服务的民营中介服务;在企业的研发方面,据国家有关统计,中国研究开发投入经费总量在50个主要国家当中排名第7,但参加科研开发的人均经费排名第41,中国研究开发投入只占世界总量的不到2%,落后于经济发展。在大量加强科学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加强投入产出研究、市场分析、风险分析等专业化咨询机构的建设的同时,中国企业研发要提倡开放式创新。
CA公司:开放资源,为企业客户提供高价值的解决方案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技术率先应用于开放资源软件,CA也开始接纳麻省理工学院亨利・切斯布洛(Henry Chesbrough)教授所提出的开放创新模式。根据这一模式,CA将积极地参与各种现有和新开放资源项目的联合开发、推广和技术支持活动,成为开放资源社区一个可信赖的实践者和强大的倡导者。
CA公司负责产品研发的高级副总裁马克・博兰尼奇(Mark Barrenechea)先生说:“CA的软件开发一贯坚持广泛合作的精神,我们欢迎来自客户、合作伙伴以及其他业内领先者的各种反馈。我们现正将这种精神扩展到开放资源社区。CA正致力于推动开放资源技术的创新,并加速管理软件解决方案的推出,以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
Baroudi Bloor的主席和研究总监罗宾・布洛尔(Robin Bloor)说:“开放资源技术和Linux、Apache、Tomcat等已经为IT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CA今天的意味着关键任务数据库和内容管理也将获得开放资源技术的支持。随着开放资源技术正获得像CA这样的主要软件供应商的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在未来将可获得更大的成功,因为CA可以帮助我们将开放资源技术介绍给更多的企业。”
IBM公司:“拥抱”开放式创新
很少有企业像IBM公司这样“拥抱”开放式创新模式。“蓝色巨人”IBM公司是世界上拥有专利最多的企业,共有4万多项,但它对开发者、合作伙伴、客户开放它的技术。2005年1月,IBM向开放源码软件开发员无限制开放了500项软件专利,在开放式创新革命中掀起了一波新。IBM首席Linux战略师亚当・乔林斯解释说:“我们有兴趣创新,但不仅仅是在公司范围内和公司内的部分部门进行创新,而是通过与其他合作伙伴的协作进行创新。”
- 上一篇:对环境保护的见解
- 下一篇:煤矿井下安全生产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