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艺术表现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4: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影的艺术表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影的艺术表现

篇1

一、电视电影在创作题材上的现实主义风格

由于影院电影很大程度上是靠票房收益来评价电影的认知度,电视电影则是依靠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来品评的。因此,电视电影在创作题材上要进行合理的选择。通过调查,中国的电视电影占百分之八十的是现实主义的题材风格电影,尤其是百姓生活、民生类故事题材都极受欢迎。在现实主义题材电视电影中,爱情故事类也占很大的比重。例如爱情故事片《不敢说爱你》《警花燕子》等都是这类作品。这些电视电影作品,每一则故事都可以以现实主义题材为指引,让观众沉浸其中,观众们对于影片的情感体验十分强烈,对于这些影片反映出的社会现实状况的思考也可以发人深思,人们可以自我体验这样的具体情境。电视作为电视电影的传播媒介,可以以其真实性和情感性吸引观众,面对众多的电视类节目,电视电影的特点被付诸电视媒介来表现,可以利用小媒介创造大的传播效果。尤其是针对于现实题材的影片创作都接近于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以现实题材和纪实风格为主,贴近于大众情感,侧重于描述民众的日常生活,这类的电视电影要做到的不是特效和恢弘的气势,要做到力求贴近现实,以情动人,虽然注重影片细节的表现和情节的连贯性十分重要,但也要对不同的电视电影作品区别对待,做到不同的审美感官,以期获得良好的收视效果。

二、电视电影在人物角色上的典型处理

典型的人物角色不仅是剧场电影,也是电视电影提升魅力的地方。由于之前提到的电视电影讲究贴近生活,电影中的人物也要反应各自的生活状态,他们的内心情感变化也是电影要反映的一个重点之处。例如影片《不敢说爱你》中的黑子,从一个没落的修车工人,因为恋人的背叛,使其性格扭曲,一切以金钱为重,不再相信爱情的存在。自从他认识了大学生蓝馨,从他们之间曲折的交往中得到心理上的慰藉,以致最终获得了对于蓝馨的爱。而女主角蓝馨虽然处于大学时代,但仍然有家庭的负担和苦恼,她一边摆脱着自己的生父,那个有钱却不疼爱自己女儿的老板,还有那些社会上滋扰她的闲散人员。此时,蓝馨遇上黑子可以说是患难见真情,他们之间通过几次事件的处理,虽然也有误会,却深知自己已经爱上了对方,只是各自的内心没有捅破。影片《不敢说爱你》就是这样一部电视电影,里面的黑子和蓝馨就是展现了普通人的爱情,真挚而令人感动。这两个人物也十分典型,一个是在读大学生,一个是社会上的小老板,虽然层次和学识都不同,但是他们之间爱情的碰撞,使不相信爱情的人们重新追回了爱情,得到了爱人的真心。塑造有魅力的人物角色是每一部电影需要考虑的事情,电视电影就是要以独特的创作来深化人物内心,展现现实的每一个故事,使里面的人物角色饱满而充实,不做作,这也能够提升影片的艺术价值,符合拍摄短小而精悍的电视电影的设计需要。此外,电视电影还要根据每一部剧的需要进行合理的风格定位,每一个典型人物都可以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占据主位,鲜明而惟一的叙述故事发展,他们的感动,他们的角色魅力都是需要传达给每一位观众的东西,也可以说这是导演的创作意图的表达。影片《警花燕子》中的主角田燕和端木长春也类似于前面提到的《不敢说爱你》中的主角黑子和蓝馨,虽然角色的地位不同,但是他们也在不同的经历中碰撞出爱情的火花。田燕的假小子似的性格也符合这样的角色定位,而端木长春古板的律师形象也好似将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有了在人物角色上的冷处理方式的展示。借助于影片最后在处理交通事故上的发展与结果处理,他们之间的爱情初见端倪,律师端木长春为了良知透漏了信息给田燕,使被告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也获得了自己的爱情。在影片人物角色处理上,这种典型人物的设置加深了观众对于该片的认可度。因为选取了现实题材的故事素材,小人物在片子中的重要性也不亚于电影大片的角色,面对观众对于故事片的渴求,可以使导演去挖掘观众对于电视电影的心理需要,去满足老百姓的观影需求。其他一些影片也有展现典型人物特色的,例如影片《金牌工人》里的徐振国就是新时期新型个人的代表,常局长是新时代的改革者形象。影片《督察队长》沈泉和朱豪也是普通的警察形象,他们有极高的职业素质,但在生活上也面临了很多的困难和人们对他们的不解。影片《天籁》中的央金、根嘎、扎西都反映了藏族同胞对于祖国的热爱,他们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也是十分典型的人物形象。

三、电视电影对于时代内涵的把握

电视电影因为传播的媒介主要是电视,因此,可以说,它还起到了与电影不同的宣传效果。电视电影的故事情节可以弘扬社会主旋律,倡导主流价值观。虽然最为一个电影的类型,它却以通俗性与艺术性相贯通,可以追求独特的电影美学。剧场电影追求恢弘的场景效果,震撼的视听享受,但往往这些投资巨大的大片失去的就是人本主义的精神内涵,在电影的灵魂方面做的还是不够的。电视电影在电视上的广泛传播,比电影观众拥有更多的受众群,可以响应党的号召,强调和谐社会的文化需求,特别是一些可以反映主旋律的影片和人物纪传式的故事片对于强调社会文化价值,体现 民族精神感召,树立时代新风尚。众所周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电视电影,例如《极限救援》《任长霞》《走四方》《金牌工人》《督察队长》《天籁》等。这些影片虽说题材很不一样,但是不同的故事也都可以反映当下中国的社会价值和道德意识。这些影片都是以讴歌时代精神为己任,处理不同的事件,这些影片在叙事上也体现了时代感,具有影片自身的文化价值所在,在影片的设计和制作上具有自己的风格,特色鲜明。

四、电视电影的叙事处理

叙事是强调电影故事的发展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由于电视电影篇幅较小,不可以借视听语言和场景来吸引观众,因此就要在故事的叙事上做文章,力求做到电影的现实主义来打动观众。电视电影的这种特点表现也可以有自身的优势,要做到日常化的生活处理,避免出现与电视剧那样的较长的故事情节讲述和场景表现,要做到短小精悍,使每一则小故事叙述起来更加凝练,尤其是可以深化整个故事的主题思想,渲染合理的故事主人公的情绪和内心变化,给电视之前的观众展现出电视电影独特魅力。很多电视电影都具有优秀的叙事性,尤其是一些表现惊险刺激故事的叙事,例如《极限救援》就是如此,李晨饰演的刘武作为一名出租车司机陷入了爱情和工作两忙的境地,影片开始时的叙事交代了故事发展的开端,随着一系列事件的紧张出现,刘武为了挽救一个儿童的生命,故事中出现了撞车、堵车和高速路迷路等很多事件,一系列的人物也纷纷登场,交警、广播台、高速路上救援的人们都投入到了这场救援中去,影片也渲染了和谐社会的主旋律和人们的关怀之情。该片中的叙事情节就是以哈尔滨的一个普通的哥司机救人的事件为创作主体,该故事情节不同于好莱坞大片式的特效场景,但通过一系列事件的展开,紧张刺激的故事情节也使观众身临其中,这样的故事可以说更吸引人,因为观众就是在普通的生活中体验社会人情冷暖的,也可以进一步深化故事主题,展示人物的鲜明个性。类似于这样题材的电视电影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五、电视电影表现手法的艺术性

电视电影在创作的时候不仅要求以现实社会题材为主,也要挖掘电视电影的深层次意义,对于一些电视电影创作的表现手法也要注意。由于电视媒体的特点,在艺术上要做到增强电视电影的表现手法,不仅要使其具有电影的影像风格,也要吸收电视剧的剧情的有益之处,这样才能进行多方面的创作,取长补短,在题材、角色、影片的表现等多方面有一个综合性的发展,营造特殊的影视效果。

电视电影对于镜头的使用也可以进行不同的变换,这对于表现性来说可以增强电视电影的不同风格,《极限救援》中疾驰而过的出租车,利用跟镜头进行出租车的跟拍,加之移镜头的出现,展示窗外的景物变化,景物在移动,可以深化主题。此外,对于电视电影的画面构图也很讲究,《极限救援》偏重于纪实风格,该片可以营造动感和刺激的情景再现,虽然电视电影的投资较小,使得在影片创作的过程中在景色变化和处理方面还与剧场电影有很大差距,但是通过合理的构图、音效的加入以及故事情节的展开,也能够创造出电视电影的经典之作。

总之,国产电视电影的发展虽然已经有了二十几年,作品也出现了不少,但仍需要进行合理的艺术创作,使该类型的电影市场逐渐展开,适应电视观众的观影需要,同时,也可以推进国产电视电影的在创作上有着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国芳.观念与范式:类型电影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2] 徐怀静.悬崖上的舞蹈:边缘电影三十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3] 韩小磊.电影导演艺术教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

[4] 郝建.影视类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篇2

主题,也叫主导思想,通俗地说,就是想通过这部电影,表达出怎样的思想,是电影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电影主题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比如用语言和画面表达等,但是这两种表达方式所收到的效果并不好,经常会给人以说教的味道。而歌曲却能够以一种艺术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将这种主题思想表达出来,起到一种画龙点睛的功效,同时让主题得到升华。比如影片《海外赤子》,单从影片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影片要表达的是海外游子对祖国母亲的思念之情。影片的内容也正是如此,黄德深在南洋的时候挺身而出,救下林碧云,他想尽一切办法要回到祖国的怀抱,即使是辛勤的劳动也心甘情愿。此后又生下女儿黄思华,虽然因为自己的身份而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是黄思华还是婉拒了哥哥带她出国深造的建议,仍然坚持留在中国。被粉碎之后,他们一家所受到的种种不公正待遇都得到了解决,黄思华站在舞台上,纵情地歌唱《我爱你中国》。影片的主旨可谓是十分明确,而《思乡曲》和《我爱你中国》两首艺术歌曲的出现,无疑使这种主题得到了深化。第一首《思乡曲》由林碧云在自己的家中唱给勇救自己的黄德深听。作为华侨的女儿,黄思华和自己的父母一样,对祖国有着深切的思念,“中秋月,挂天上,映木楼,照小窗。远山云烟渺渺,近水碧波茫茫。海外万千游子,隔山隔水相望。相望,相望,泪眼无限惆怅”。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望着窗外的月亮,万千的海外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深切地思念着自己的祖国。黄思华报考部队文工团,虽然她的歌声清脆婉转,但因她是华侨的女儿,录取工作受到了阻力。但是她的一曲《我爱你中国》,却把海外游子眷念祖国的无限深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每当唱起这首歌,都能让人体验到一股喷涌而出的激情,让每一个炎黄子孙心中都荡漾着对祖国的崇高之爱。就这部作品来说,艺术歌曲对影片的主题深化作用无疑是十分巨大的,两首歌曲已经和影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很多没有过海外经历的人,并不能体会到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但是在这两首艺术歌曲的帮助下,他们都被海外游子这种思乡之情所感动,影片的主题也自然得到了深化。

通过艺术歌曲塑造人物形象

顾长卫的《立春》是近年来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影片。影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使用了多首外国艺术歌曲,当然这也是和人物设置的需要分不开的,这几首艺术歌曲,恰如其分地反映出主人公在人生中不同时期的状态,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影片的主人公王彩玲,生活在一个偏僻的小县城,是一位平凡的音乐教师,她相貌平庸,特立独行,30多岁还未婚。但是她却有着歌唱的天赋,将演唱视为自己的生命,一心要把歌唱到巴黎歌剧院去。她在爱情上受到伤害,但是拒绝接受世俗的爱情和生活,甚至以一种极端的方式面对又一次爱情。在爱情和事业接连受挫之后,她终于作出妥协,但仅仅是一种生活上的妥协,自己的理想却始终没有动摇过,内心的世界从来没有遗弃过自己。影片先后出现了4首艺术歌曲,分别对应了王彩玲不同时期的状态。第一首是《慕春》,其大意为作者对春天到来的向往。出现在影片的开始,一边是王彩玲深情的演唱,一边是影片的画面:上班族的滚滚自行车流,人们那种木然的表情,天空中灰蒙蒙的雾气等,和歌曲中所描绘出的意境有着很大的差别。王彩玲对于高雅的艺术歌曲有着执著的追求,但她的生活环境和高雅的艺术世界又是那么的遥远,隐喻出了王彩玲坎坷的命运。第二首是《乘着歌声的翅膀》,大意为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到恒河两岸漫步的浪漫场景。然而当王彩玲深情地演唱起这首歌曲的时候,却遭到了和胡金泉一样的境遇,观众越来越少,直到最后,天空中飘起了雪花,暮色下的王彩玲,还在场地中间深情地歌唱着。此时此刻,王彩玲作为小城的异类,她面对世人的嘲讽和奚落,凄苦的内心世界得到了最为深刻的刻画。第三首是《为艺术为爱情》,其大意是:“我对上帝是如此的虔诚,献出了我纯洁的心灵,但是在这最为关键的时候,上帝为什么却对我如此的残酷无情?”在影片的最后,王彩玲真的站在了大剧院的舞台上,她穿着华丽的演出服装,灯光闪耀,专业的交响乐团为其伴奏,台下满是观众,她再一次唱起了这首歌,这时候自己的虔诚,已经不再单纯地是为了艺术,而是为了生活。影片以这样的方式结尾,可以说是一个较为完美的结局,充分表达出影片对于理想坚守者的敬意,同时也给了观众以无限的希望。

通过艺术歌曲推动情节发展

不同的影片,在推动情节发展上有着不同的形式,用歌曲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是一种常见的手段,当故事情节需要进一步向前推进的时候,就需要一首合适的歌曲适时出现,起到贯穿和推进的作用。《冰山上的来客》是一部经典的革命战争影片,由雷振邦先生创作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和《怀念战友》,更是中国歌曲历史上的典范作品。特别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在影片中出现了3次,每次都呈现出了不同的含义,为情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一次出现是阿米尔向排长报道,杨排长带他去参加当地维吾尔族同胞的婚礼时,他发现新娘酷似自己儿时的女友古兰丹姆,歌声响起,画面中浮现的是阿米尔和古兰丹姆虽青梅竹马但却不得不离别的景象。也就是说,这首歌曲见证了阿米尔和古兰丹姆生活的经历和真挚的情感,为下面以歌曲辨真假埋下了伏笔。当排长感觉到古兰丹姆较为可疑的时候,让阿米尔唱一首他们最熟悉的歌来进行试探,当阿米尔深情唱起这首歌曲的时候,假的古兰丹姆却没有什么反应。歌曲似乎给人一种很强烈的暗示,预示着谜底马上就要被揭开,为下面双方的激烈斗争埋下了伏笔。最后一次出现,杨排长有意让阿米尔和真的古兰丹姆相见,阿米尔在战友的伴奏下又唱起了这首歌曲,一旁真的古兰丹姆早已热泪盈眶,并且跟着哼唱起来,两人在歌声中团聚,并且粉碎了敌人的阴谋。在这样一首优秀歌曲的推动下,画面和语言的力量已经显得十分微弱了,这首歌在影片中已经不再单单是一首歌曲,而是有着推动情节发展的特殊功能。

通过艺术歌曲渲染影片气氛

正所谓“戏不够,歌来凑”。这句俗语充分说明了歌曲在渲染影片氛围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其他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在渲染氛围这方面,都难以和歌曲相媲美。首先是渲染时代氛围,一个时代具有怎样的特征?只需要一首歌曲就可以充分地表达出来,因为歌曲本身就是时代的产物,一听到歌曲,就自然会想起那个时代的人物和故事。影片《城南旧事》,描写的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家乡和童年深切的怀念。为了把观众带入那种童年伴侣离自己而去的哀怨氛围中,选取了李叔同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送别》,恰如其分地对时代氛围进行了渲染。其次是渲染环境氛围。一部电影中,有时候某一个场面,表现的是某一种特定环境中的氛围,这时候只要有一首合适的歌曲即可,而不需要对话,从听觉的角度介入,采用音画同步的方式,使影片的艺术感染力得到增强。比如《小花》中的插曲《妹妹找哥泪花流》,就采取了这种形式,小花站在队伍的旁边,瞪大了眼睛找寻哥哥的影子,影片中适时地响起了这首歌曲,不需要任何的对白,只是画面和歌曲的融合,就表现出了这种特定环境下的特定情感,使氛围的营造得到了空前的突出。

篇3

关键词:电影;音乐;审美;艺术性

电影音乐指的是专门为一部电影创作的音乐作品。电影音乐不仅是电影的基本构成,而且也是一个完整的作品。在电影中融入音乐作品,使得音乐与画面有机结合,能够使得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电影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而进行审美性的思考。同时,观众在电影特定的情景中去欣赏音乐,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

一、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

电影音乐与其他类别的音乐有着一些区别,它是缺乏一定的独立性的。因此,电影音乐必须要与画面和人物语言相结合,使得观众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获得审美体验。

(一)音乐与画面交相呼应

众所周知,电影作品中的音乐是电影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画面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值得注意的是,音乐却与画面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音乐所突出表现的侧重于引起观众的情感体验,而画面则是给观众以视觉上的欣赏。鉴于此,在电影作品中有效将音乐与画面相融合,能够使得两者发挥出更好的作用,起到相互辉映的作用,易于引起观众的共鸣。另外,音乐作品具有着主观性的审美特征,与具有客观性、具体性审美特征的画面有机结合,两者能够相互补充,起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二)音乐在表现内容上以剧情为依据

作为电影作品的音乐,在创作上必须要以剧情为依据,在整体效果上要符合电影的整体基调。具体来说,电影音乐要符合人物的情感状态,同时还要以剧情为依据,并与画面相结合。从情感体验的角度来讲,相比较来说,纯音乐更容易引起观影者的共鸣。这是因为观众在观看电影时,纯音乐与具体画面内容相辉映,能更加明确的表达情感。可见,音乐作品对于推动电影剧情发展、更好的表达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音乐作品在结构上有着间断功能

一般来说,一部电影会有多个画面转换的镜头,相应的音乐作品也就必须与之相符合,起到间断性的功能与作用。可以说,电影中的音乐作品有着一定的间断性特征。这是因为,电影中的音乐作品和画面应当保持着一致性,而电影剧情的跌宕起伏,势必在画面表现上有着一定的跳跃性,从而使得音乐作品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最终,在一部电影的不同时间点,会呈现出不同情感、不同节奏的音乐作品。

二、电影音乐的艺术性表现

电影中融入音乐作品,不仅对于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且还能够更加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人物性格,使得观影者能够深入的理解电影所要表达的人物特质。同时,影片中音乐的声响在渲染剧情、烘托气氛等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为观影者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促进观众加深理解电影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一)对人物性格进行艺术性塑造

众所周知,电影中的音乐作品对于影片剧情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电影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纵观电影史上的多部影片,可以看出,有的电影通过音乐作品的烘托,能够为观众带来一种美学上的体验,在情感上引起共鸣;有的电影采用的是交响乐等作品,这在气势上为观影者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给予观众较强的代入感。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作品中音乐元素的合理使用,对于深入的刻画与表现主人公的性格有着重要的意义,或是温婉柔情、或是具有英雄气概,都是可以由音乐进行有效烘托表现出来的,最终更好的对电影中的主人公性格进行艺术性的塑造。

(二)艺术化地表现电影主题思想

毫无疑问,任何一部电影作品都要有着明确的主题,并依照这个中心思想合理组织、调动各种元素,以期共同发挥作用,更全面、更深刻的表达出电影的主题。其中,音乐作品就是电影作品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并在表达电影主题思想方面有着重要的烘托作用。通常来看,我国的电影作品,往往使用“主题歌”来总结这部电影的主题,有着突出与明确中心思想的作用。另外,不仅“主题歌”能起到深入表现电影主题的意义,电影中的乐曲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可以说,这类能够表达电影主题、明确剧情中心思想的音乐,在整部电影中有着重要的基础地位。同时,在电影剧情发展的关键环节,有效、合理的使用音乐作品还能够强化人物性格、渲染场景气氛等,进而引起观影者的共鸣,最终起到深化影片主题的作用。

(三)对影片场景和气氛进行艺术化描绘

在电影作品中使用音乐,不仅能够有效的配合画面推动剧情的发展,而且还能起到烘托电影场景气氛的作用。具体来看,在表述有着动作性特征的事物时,可以用欢快的音乐为具体的画面提供一种声音上的造型。这种在听觉上配合视觉上的表现,即音乐配合画面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强调和加快画面节奏的作用。可以说,电影中的声音和画面是两大基本组成部分,音乐作品运用的好,通常会为观影者所记忆深刻,并通过熟悉的旋律、明确的歌词内容回想起优秀的电影作品。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音乐作品对于推动电影整体表现力来说,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的音乐作品在烘托场景气氛上,有着强调、渲染的功用,能够充分发挥艺术化的描绘功能。

三、结语

可以说,音乐对于烘托电影的主题、使得电影更富表现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在艺术性表现上还能满足观众的多元化需求。经过上百年的发展,电影音乐已经自成一套体系,并与其它元素相互融合,共同来表现电影的内涵,以期使得观众得到较高的观影体验。可见,电影音乐在提升电影作品整体艺术性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电影音乐可以与画面、声音等交相辉映,形成听觉与视觉的有机统一,能够烘托出人物的特征,更好地表达剧情,以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完满的进行了艺术性的表现。

参考文献:

[1]雅乌塔罗.电影音乐的抒情功能及其表现特征的审美心理研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01).

[2]沈佩伟.论电影主题音乐的审美特征[J].电影文学,2010(08).

[3]王欣.论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04).

篇4

[关键词] 《金陵十三钗》;南京;大屠杀;音乐;琵琶;人性;残酷

一、影片配乐的创作团队

影片《金陵十三钗》中,无论是教堂中女学生合唱的教堂颂歌,还是十三钗集体合唱的《秦淮景》,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之深深地沉浸在影片营造的氛围和感情中难以自拔,伴随着画面和音乐的完美融合,影片效果更加震撼,表达的主题和情感更加明确。在影片观看过程中,形式多样的音乐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音乐和画面的巧妙搭配,使电影内容表达得更加流畅,感情流露得更加真挚,视觉效果更加震撼,给观众带来的感官享受更加刺激,影片效果远远超过了观众的期待。影片邀请到了好莱坞顶尖的特效制作团队,而其他的原声音乐都出自于著名作曲家陈其钢及其创作团队之手,这是继《山楂树之恋》后,陈其钢又一次创作电影音乐,并且都是和张艺谋合作,可见二者在合作过程中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基础。陈其钢是法国籍的著名作曲家,任北京奥运会音乐总监,他身上流露出一股古典气质,他坚持用自己的音乐来诠释感情,将中国传统元素和西方现代元素完美融合,备受国内外听众的青睐,并且成为活跃在世界音乐舞台上的为数不多的中国作曲家之一。2008年,陈其钢担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设计师,创作的歌曲《我和你》为国内外听众所熟知。他虽然常年在国外生活,但却经常和国内演艺界合作,单是和导演张艺谋,就合作过《大红灯笼高高挂》和《山楂树之恋》,此次是二人的第三次合作,可见二人的信任程度非同一般。但是,这次的音乐创作不同于前两次,音乐的表现作用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这样一个由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战争年代讲述的故事中,决定了电影音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经过多方考察和素材搜集,陈其钢决定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小调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合唱风格为素材,将电影的原声音乐定位于特定环境中中西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在表现形式上,既有中国的传统民歌小调,又有欧洲16世纪的合唱以及西方乐器小提琴和中国传统乐器琵琶和二胡的巧妙融合。特色鲜明的西方合唱来自瑞典的阿尔麦纳合唱团,小提琴则出自美国小提琴家约夏·贝尔之手,电影配乐中的女高音由国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陈小朵演唱,最引人关注的歌曲《秦淮景》则是陈启刚根据江苏民歌《无锡景》改编,由影片中的“十三钗”用苏州评弹的咬字方式演唱的,展现了秦淮艺妓的风情和影片的主题特色。

二、音画的完美融合

如果要评价一部影片的音乐,我们首先而且必须要关注的是其是否和影片的画面对应,音乐能否对人物、事件和画面起到烘托和陪衬的效果,如果观众会因为一个情节或一个人物而记住某一段旋律,或者因为一段旋律而想起某一情境或人物,那么,这部影片的配乐就可以称得上是成功的。音乐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在电影中的运用显得比人声和影像更复杂,由于电影画面的制约,电影中的音乐不能像独立的音乐作品那样,不能只考虑音乐作品自身想要表达的内容,这样会造成音画分离,但是如果一味附和画面,又会造成音乐和画面的重叠,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在电影发展初期,音乐作为电影中的背景音乐,还保留着作品自己独立的特征。随着电影的发展,音乐逐渐与电影中的剧情靠拢,开始注重表现画面内容。而现代电影中,音乐已经被作为电影整体的一部分来考虑了。在影片《金陵十三钗》的配乐中,有很多值得赞赏的地方,如日军对女学生实施暴力一节,音乐和画面表现完美融合,恰当地表现了当时紧张的气氛,同时也将观众心中的怒火激发出来,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实现了音乐和画面相互促进的效果。该段的音乐表现形式有交响乐、女声合唱和小提琴演奏,交响乐作为背景,低缓舒张;女声合唱纯洁天真,尽显凄凉;小提琴演奏旋律明了,悲愤的情绪更加突出。这些音乐使日军的暴行和学生的惨叫形成恰当的对应和烘托,女学生的惨叫在音乐陪衬下愈加凄惨,日军暴行在音乐陪衬下愈加可恶,紧张和激烈的情绪在音乐的塑造下更加明显,日军的卑劣行径令人发指。其实,单从情节表现来看,日军的暴行和笑以及女学生的惨叫已经足以激发观众的感情反应,但是从听觉体验角度来看,似乎还缺乏一些能让观众情绪发泄的东西,于是,这些音乐的出现就恰如其分地弥补了这方面的缺失。音乐的舒缓和画面的紧张形成强烈的反差,两者之间的反差引起观众心理上的抗衡,更容易引发观众的情感反应,而且,在紧张的情绪中,观众可以对舒缓、平静的音乐体会得更加明显,神圣的音乐所代表的意义和日军暴行相比也会更加突出,观众的情绪正是在这样的情景中才得以激发和调动的。

篇5

关键词:电力线载波技术;三表合一;集抄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33-0052-02

目前国内很多小区的水表、气表及电表采用人工抄表收费的方式,这样不仅产生巨大的工作量,也容易发生较大的误差。随着宽带电力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由于其具有高速传输、可利用现有配网输电线路进行数据信息传输、即插即用等优势在抄表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对电力线载波技术在三表合一集抄的应用进行研究。

1 电力线载波技术的三表合一集抄系统

1.1 系统框图

电力线载波技术的三表合一集抄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系统组成结构主要包括下述三部分:①数据采集。先通过光电传感器将各类数据信息转变为电信号,再经过数据采集器存储并等待抄表信号;②数据通信。将采集到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信息电量通过电力线载波的方式及无线方式传输到集中器;③嵌入式网络。通过双绞线将集中器中的各类数据信息传输到相应的控制中心。

1.2 系统工作过程

基于电力线载波技术三表合一集抄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所示:数据采集模块通过对应的传感器采集不同类型的信号,然后将这些不同类型的信号经过计数与信号处理将其再转变为水、电、气信号并存储起来,等待抄表,不同类型信号经过电电力线或者无线收发模块传输到集中器,集中器内部具有较多模块,如电力线载波模块、网络模块、双音多频模块等,通过这些模块将存储的数据信息传输到营业管理中心计算机。这样在需要用到这些数据信息抄表时,就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出抄表命令,经集中器到达各种采集器进而实现数据信息的采集。

2 电力线载波技术三表合一功能模块功能

2.1 信号采集模块

将电表、水表和气表经过电子计量后获得的数据信息通过馈线传输到集中器上,将这些数据信息经过各种处理后,如计数、信号处理等,将得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动态存储,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数据抄表。为了实现抄表系统最前端信道具有较小的工程量,数据信息传输质量可靠、准确,传输距离相对较近,并能在多种场合正常工作使用的要求,通常采用电力线载波信道。

2.2 电力线载波模块

在20世纪60年代,对10 kV以上中高压电力线作为信号传输通道的电力线载波电话得到大范围的应用,科学家对于高压电力线载波技术进行数据信息传输研究的相当深入,实践应用也比较成熟。然而,在低压220 V/380 V低压电力线上进行数据信息的传输研究并不深入,由于低压进行数据信息传输的特性与高压传输具有明显的区别,具体表现在下述几方面:工作环境比较复杂、数据信息传输线路阻抗小、信号衰减强、极易受到外界信号的干扰及时变性大等,再加上数据信息在低压电力线传播过程中具有极高的衰减量、极强的噪声及较高的畸变量,因此低压电力线一直没有被认为是比较理想的通讯媒介。但是,随着科技生产力和代通讯技术的深入发展,低压电力线载波通讯成为可能,对低压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来说,最核心的是要设计出具有强大功能的电力线载波专用的芯片,在这种情况下,将扩频载波通信技术用于低压电力线数据通信中,目前通常使用具有特色的美国Intellon公司的P200扩频载波芯片。对窄带通信相比,扩频通信更具有优势,具体表现在下述几方面:扩频通讯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更具有可靠性,主要是通过牺牲宽带来实现此目的的,尤其是对于信道特性恶劣的低压电网载波通信,采用这种技术具有最佳的优势。基于电力线载波技术的三表合一集抄系统中大部分采用这种方式,其组成原理图,如图2所示。

2.3 无线收发模块

由于电力线载波不方便,在进行水表、气表安装时可以不使用电力载波线,可采用无线收发模块nRF401,其具有下述几个特点:

第一,发射功率大。在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为了确保数据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可选择使用发射拱了较高的产品,而nRF401的发射功率是同种类型产品中最高的;

第二,功耗低。很多收发芯片都应用在便携式产品上,因此对功耗的选择相当重要,应该根据具体的应用状况选择功耗低的产品,而nRF401是同类产品中发射功率最小的;

第三,收发芯片所需的元件数量少。元件数量的多少直接决定系统的投入成本,因此选在芯片时应该选择元件少的芯片。

3 三表合一集抄系统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 解决措施

3.1 三表合一集抄系统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1 技术方面

三表合一集抄系统在具体实际应用过程中,技术方面可能存在问题的因素主要包括下述两方面:

第一,许多系统在应用时没有真正把握自动抄表的核心技术,最终导致系统在计量时准确性低、可靠性差;

第二,对三表合一系统的维护和保养做不到位,导致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维护、维修工作量巨大。

3.1.2 管理方面

在应用中若三表合一系统过了保质期后,由于领导不重视,导致后续大量的维护资金难以真正落实到位,由于对系统缺乏及时维护,对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相关运行的各方,如开发商、物业公司、系统集成商等,没有很好的协调各自的责、权、利关系,对三表合一集抄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3.2 三表合一集抄系统应用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篇6

情感是艺术的灵魂,电影作品创作目的就是为了表达情感,使观众获得特殊的情感体验。在电影作品中,观众可以通过故事、情节、画面、音乐等方面体会作品情感,加深对电影感情的体会。电影内容是情感表达的基石,而电影音乐就是情感表达的调味剂,没有音乐的电影是无法抒发感情的。音乐以其自身特有的优势,可以将电影情感升华,使观众获得更强的情感冲击和体验。比如,很多电影到故事时都会融入特定的音乐,借助音乐手段将整部电影的感情升华到最高点,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使观众的内心情感与人物情感融为一体,达到心灵上的共鸣。如果没有音乐,这种艺术效果将大大减弱,降低了电影的情感艺术表现。所以,电影音乐具有情感升华性,是电影作品情感表达不可或缺的元素。

二、电影音乐的艺术表现

(一)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提升电影作品的艺术效果

音乐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乐器,也可以通过人声,不同的形式能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现代社会艺术形式的多样性使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就音乐来说,多样的音乐形式使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具体到电影作品中,融入音乐使电影更有艺术魅力,音乐的缓、重、轻、急,音色的不同,音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都能表现出不同的音乐特征,这些音乐特征相互交织,互相融合,能打造出具有艺术美感的电影效果。而且在不同的电影场景中运用不同的音乐表现,比如人声和乐器对电影作品诠释就有差别,其不同的艺术特点能够满足电影内容的需求,人声通常表达得更直接,乐器的表现则更隐晦,根据不同音乐形式的运用使电影的艺术效果更丰满。

(二)表现内容的丰富性,丰富电影作品的艺术内容

音乐是一种具体和抽象相融合的艺术,音乐的内容是具体的,但透过内容所表现出的艺术又是抽象的。音乐通过歌词、旋律、节奏来表达其内容。电影音乐不同于单纯的音乐,电影音乐的内容更丰富,需要根据电影作品的内容来选择音乐内容,而反过来,音乐的内容又必须能够表现电影作品。所以,电影音乐的内容大多是丰富多彩的,比如,轻快舒缓的音乐可以包含舒适的生活、美丽的自然环境、愉悦的心情、幸福的爱情,等等,一种音乐风格或者音乐旋律可以蕴涵很多内容,增加了观众想象的空间,使电影作品的艺术内容更丰富更饱满,让观众对电影作品有更多的畅想和体验。

(三)表现色彩的变幻性,增加电影作品的艺术魅力

电影音乐除了有丰富的内容外,还具有变幻的色彩,虽然音乐所表达的艺术是抽象的,但这种抽象的艺术形式却能让电影作品多姿多彩。如果说电影作品是画板,音乐就是调色笔,让电影作品充满艺术色彩。比如,在电影作品中,当电影画面温馨祥和时,可以运用舒缓轻快的音乐,让观众感受到如粉红色般的恬淡。当电影画面是黄昏或深夜时,就可以运用柔和的曲调,表现出一种蓝色调的音乐色彩。而当电影画面清新愉悦时,可以运用愉快的音乐,表现出一种绿色调的音乐色彩。所以,不同的音乐曲调或旋律都有不同的色彩,能表现不同的电影场景,使观众体验色彩斑斓的电影世界,增加电影作品的艺术魅力。

(四)表现画面的美学性,加强电影作品的艺术功能

电影作为一种视听结合的创作艺术,是现代社会越来越受人们欢迎和喜爱的艺术形式,随着观众对电影热爱,其对电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些画面精美、音乐动听、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的电影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在这些因素中,音乐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已成为电影美学艺术必不可缺的元素。正因为音乐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才使得电影音乐具有很强的艺术美感,能充分发挥电影作品的艺术功能。而电影音乐的美学性主要体现在其变幻的曲调、节奏、音色等方面的综合运用,并将这种艺术形式恰当地融入电影作品中,能很好地洞悉电影人物的心理和内心情感,并在思想上达成共识,使观众在视觉上、听觉上和心理上达到了完美的享受。因此,电影音乐的美学性也增加了电影作品的美学价值。

(五)表现情感的真实性,渲染电影作品的艺术感情

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电影的发展也经历一段时间。就目前来说,电影作品需要声音、音乐去增强效果,没有音乐的电影就没有生命力,没有艺术感,不能很好地感染观众,并使观众获得情感体验。电影音乐最大的艺术特点在于增强作品的艺术情感表现,不管是其形式的运用还是内容的表现,都是为了更好地抒感,让观众在电影中获得内心的满足。在电影作品中融入音乐可以让情感表达得更真切、更能打动人心。比如在悲伤的情景中融入一段悲伤的音乐,将使这种情感升华,增加了人们的悲痛之情,让观众的感情得到释放,电影艺术也因此而发挥了作用。所以,电影音乐能增加情感表达的真实性,渲染电影作品的艺术感情。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艺术创作;微电影;叙事特征;视听语言特征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闲暇时间也越来越“细碎”;“快餐文化”也随之应运而生。[1]这也促使微电影在仅数年间,便在网络、新媒介的推动下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中国,其影响力已远远超越了传统电影和广告。微电影受其门槛较低等因素影响,导致剧本创作、角色塑造、拍摄技巧、后期制作等方面均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进而也导致目前微电影的质量良莠不齐;尤其是在艺术创作方面,尚存在作品制作粗糙、无深意以及一些基本的影视语言、叙事手法等的运用均不理想的情况。[2]本文则结合相关理论来对微电影的艺术创作进行系统的阐述,以期为我国微电影艺术创作及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1微电影艺术形式剖析

微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艺术,其给予受众群体的第一印象就是形式,只有形式能够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受众群体才会去关注、聚焦微电影的内容。微电影与电影是相关的,其都是通过形式与内容来吸引受众群体的观看行为,这也是传统影视艺术的最终目的。因此,微电影创作者只有了解、掌握微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才能在微电影创作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并将真正的创作意图在微电影中表现出来。微电影的艺术形式可分为内在形式与外在形式。首先,微电影艺术的内在形式。微电影艺术的内在形式就是其创作内涵的最高要求;也是其塑造、形成微电影艺术的价值与精髓所在。因此,微电影艺术的内在形式也就是引发观众心理活动并引起情感共鸣来表现出微电影的主旨、内涵以及社会价值。[3]其次,微电影艺术的外在形式。微电影艺术的外在形式就是借助影视艺术形象来传达、表现的技术手段、语言特色以及结构技巧等。由于艺术作品本身往往是内外形式紧密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自身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其内涵的,微电影也同样如此,因此微电影艺术的外在形式主要涵盖了微电影的艺术结构、艺术语言、表现手法、表现体裁等几个方面。

2微电影艺术创作方法

2.1艺术创作方法的多样性

众所周知,传统电影的艺术创作方法是迥异的,是因人而异且多样化的。同样,微电影艺术创作的手法也因人而异,不尽相同;受微电影特征的影响,其艺术创作方法也尚无具体的、统一的创作规范,更没有具体的创作模式可以遵循,只能“借鉴”他人;这也是我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独具的创作模式和规律之间的差异。目前,我国微电影的门槛较低,平民化发展势头强劲,其创作者的创作思维、创作能力、艺术水平良莠不齐,同时,其在微电影创作过程中所运用的创作方式、表达技巧也不尽相同,这也直接导致微电影艺术创作方法具有多样性;其在微电影中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与艺术技巧往往差异巨大。

2.2艺术技巧的个性化

微电影创作者往往是立足于自己的艺术修养之上,运用适合于自己的创作技术与方法进行微电影创作;因此,微电影创作艺术技巧也具有较强烈的个性化风格,这既与微电影创作者自身的理论修养、艺术修养、创作技巧、实践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其选择的创作风格有着直接关系。另外,微电影在进行艺术创作过程中,既要对生活原素材进行艺术升华,又要让微电影作品的表现内涵高于生活,使之可以对原素材的表现得到更高层次的艺术升华;这种高层次的艺术升华则与微电影创作者自身对生活、对素材的理解能力有关。正是这种“理解能力”的差异,也直接导致微电影创作者在微电影整体艺术创作、处理过程中,其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技巧出现了更大的差异化,进而也产生了更多的艺术效果。

3微电影的叙事特征

叙事是微电影的核心。由于微电影与其他文本类叙事存在差异,微电影利用现代媒介材质运用光与影刻画出的光影运动更加生动、形象、立体、多维;其叙事也是一种多时空的综合运动艺术。因此,微电影的主要叙事特征有以下几方面:

3.1叙事方式

不同类型的微电影其体现出来的叙事方式也不尽相同;而不同的创作者所选择的叙事方法也是迥异的。同时,由于微电影的叙事方式既没有统一的、明确的标准,也没有严格意义的规律,这也直接导致微电影在创作实践以及叙事方式选择上可以不断地创新。微电影势必要以“内容”取胜,其叙事内容往往也具有“较高”的碎片性与海量性。由于微电影的叙事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微电影更适合“开门见山”的叙事方式。另外,一些微电影的创作者还借鉴了传统影视的叙事方式,如以一个简单却没有结尾的故事为叙事铺垫,进而引出微电影所欲表达的主旨。也有一些微电影创作是按照主题、思想去进行叙事的,以进一步突出、提示主题内涵。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叙事方式,均要求微电影的创作者在实际创作过程中,通过不同的叙事方式来突出主题、思想,让受众群体可以明确微电影的主题与思想内涵,并在创作过程中发挥出个人风格或艺术风格。[4]

3.2叙事视角

叙事视角就是用于叙述故事(或事件)的角度。微电影创作者的叙事视角的选取则完全取决于微电影创作者的个人意愿,而并非是受众群体的意愿。因此,从人称角度而言,在微电影艺术创作过程中,其叙事视度的选取,可分为创作者自身视角、受众群体视角以及旁观者视角进行叙事。微电影创作者自身视角(即第一人称叙事方式),多为创作者将自身形象诉求投诸微电影中的某一人物身上,借助该人物来表达自身的情感诉求,并向观众讲述自己的思想、情感体验或经历等。这类叙事视角多被青年人所运用,以展示其内心思想、感悟等。受众群体视角的运用往往受到受众群体地位的影响,如受众群体的地位越高,微电影创作者则多会运用受众群体视角去获得更多的受众群体的认同。而这类叙事视角多以平民大众的心理需求去进行相关的故事建构、人物形象塑造,进而满足更多受众群体的需求,并能产生更广泛的社会效应。旁观视角属客体叙事角度,该叙事视角也是一种多种视角的综合,既可以将上述两种叙事视角加以混合运用,也可以融入其他元素进行叙事。微电影创作者往往会利用旁观视角来营造出更多的叙事情绪,以增强故事的吸引力。因此,此类叙事视角往往被一些更具创新意识的微电影创作者所使用,以提升微电影的艺术创作效果。

3.3叙事结构

微电影的叙事结构应遵循二元对立结构理论,通过二元对立的结构性来突出微电影在叙事过程中的效果。另外,微电影的叙事结构也应在保持整体叙事结构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通过对叙事结构的改变来进行合理取舍,使微电影的叙事结构更具多元化,更能体现出二元对立的结构。

3.4叙事风格化

微电影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地进行叙事风格的创新;并通过创作实践不断地进行积累。而微电影叙事风格化既要立足于各种艺术创作手段的风格化,还要在创作集体、团队中逐步形成自身的“风格”,使得微电影无论在影片叙事、艺术表现等方面均形成个性化与风格化的特征,最终延展至微电影整体艺术创作过程的风格化。

4微电影视听语言特征

4.1镜头语言特征

微电影是由画面和声音共同组成的,通过镜头语言之间的组接来构成整部微电影作品;同时,还要符合、满足微电影传播平台的互动与便携等特性。因此,微电影的镜头语言也具有自己的特征。首先,多为中、近景和特写镜头。受微电影创作者的资金、技术水平以及内容等因素的影响,其多以生活中的小事、平民化内容为主题;而微电影的创作者也多以细微之处来打动受众群体的心,因此,其中近景镜和特写镜头的运用往往要较大全景、远景更具优势一些;另外,受播放终端大小限制,一些大场面的宏伟气势也无法表现。相反,中、近景和特写镜头恰恰更有利于对信息加以准确表达与集中,进而更易突出微电影的核心内容。[5]其次,浅景深镜头。由于微电影的受众群体多在移动终端上进行播放、观看,其镜头内所容纳的信息量有限,因此,浅景深的镜头更易紧紧抓住受众群体的视线,通过镜中上的“焦点”,也更易进行信息的精准传递,进而达到提升受众群体兴趣的目的。第三,字幕运用的多元化。微电影中的视觉语言中还涵盖了“字幕”;由于微电影自身的时间较短、碎片化信息较多,因此,这促使字幕有了“大展手身”的空间。同时,微电影中的字幕也是画外音、音乐之外,将碎片化信息、情节加以有效连接的载体,同时,也承担着时空转换、突出画面冲击力的作用;进而也可以进一步发挥突出、深刻表达影片主旨的作用。

4.2听觉语言特征

首先,声音构成简单。微电影受自身特征影响,其无法在制作过程中运用较复杂、庞大的声音构成;且往往在拍摄过程中还会去掉同期声。因此,微电影的声音多会采用对白、独白、旁白或是解说词来完成相关信息的传递。其次,音乐与画外音的运用。受微电影后现代化与非线性叙事方式的影响,其影片往往会出现大量的非连续性的碎片化信息,其叙事视点也常常发生变化,时空交错感也较为强烈。因此,微电影往往会采用音乐、画外音将“碎片信息”加以连贯、铺垫,进而达到消除时间与空间的断裂感的目的。

5未来展望

微电影未来的发展必然要接受时展的推动与洗礼,促使其在诞生、迅猛发展的同时,受到其在社会背景、技术发展与受众群体的影响。因此,我们也要将其置于发展的背景之下去管窥其未来的发展走向。[6]立足于微电影发展本身,其既是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也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张扬民族文化、提升时代价值观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各种商业、公益传播的有利渠道。因此,微电影也应与其他文艺精品一样,通过微电影的精品创作,不断追求艺术性,通过完善、推进微电影的创作精品化体系来进一步推动我国微电影的健康发展。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微电影品牌建设。目前,很多品牌性的商业内容已经消然注入微电影创作之中,并在传播商业内容的同时,也在不断推动微电影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借助一些品牌商业机构、借鉴好莱坞电影的品牌建设,来促进微电影的品牌化发展之路,真正推动我国微电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权亚楠.微电影的艺术特点及其传播机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万忠杰,张颖.微电影的本质与艺术创作[J].戏剧之家,2015(1).

[3]杨洋.新媒体语境中的微电影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叶志飞.浅谈微电影的商业价值和发展前景[J].现代商业,2012(6).

[5]孙载斌.微电影视听语言特点[J].电影文学,2012(20).

篇8

【关键词】电影特效;电影艺术;表现手法;艺术形式

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147-01

中国是一个文艺大国,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也是一个技术资源大国,技术开发能力也为全球所钦佩。电影艺术结合了二者所长,堪称继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绘画、雕塑之后的第七大艺术。

什么是电影?电影是工业?技术?还是艺术?电影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来进行传播,在银幕上创造出直观的现象,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前者宣扬的是表现手法,后者凸显的是艺术呈现。也就是说,技术性和艺术性的比较,实质就是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的比较。

我们常说,某电影具备了艺术最基础的元素,是一部值得观看的电影。这主要是观看了该电影的观众群引发的心灵相通的感慨。也就是说,电影的艺术性重不重要,或者技术性重不重要,首先和观众的心理需求有很大关系。而存在于艺术之外的某些因素,往往被观众所忽视。如,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其艺术成就不可谓不高,这也往往忽略了它在技术方面的突破,它所运用的电影镜头手法在当时都算屈指可数的,其拍摄所使用的长短焦变换镜头凸显了人物内心的微妙,声效技术和音响效果都极其逼真。但就是这样一部电影,由于艺术创作上的成功,反而盖过了技术上的革新。

其次,技术发展和艺术创作未能同步兼容。这也是电影技术端口往往被人诟病的一大因素,在文化繁荣的今天,我们拍摄出了许多高艺术成就电影,但是受技术发展滞缓的影响,很多艺术手法不能够用现在的后期和剪辑技术完美表现出来,从而“画虎不成反类犬”,受到观众的嘲笑和讽刺。

再者,技术是最终艺术效果呈现的实施过程。无论是好莱坞特效大片,还是中国国产电影,技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艺术创作必须坚守其品格。

谈到电影技术,不得不说到特效电影。特效电影是近十多年来中国电影市场上的一匹“黑马”,中国商业电影发展十几年,充分吸纳了好莱坞特技精髓,特效在商业电影中的比重逐年增大。据统计,2010年以来上映的电影票房保障大部分来自特效大片;2016年国内票房排名前三位的都是特效大片。国内首部运用3D特效手段拍摄的电影《极地营救》,模仿好莱坞特效手法制作风暴、飞沙,最后获得了不低的票房,赢得了不错的口碑。紧接其后的《鬼吹灯系列》《大圣归来》《捉妖记》等特效大片制作越来越精良,影片的内容也越来越成功。所以,视觉冲击加感官风暴的时代,特效手段是为影片增色添彩的筹码,但不是唯一衡量的标准。成龙、李连杰等拍摄的武侠功夫电影,当年都堪称经典,而好莱坞把中国元素直接借鉴过去,运用先进特技手段拍摄了《骇客帝国》,取得了非常骄人的成绩。这就好比一台刻录机,刻录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但是刻录的原素材却是花心思创造出来的。

目前中国电影市场上关于技术和艺术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是盲目崇拜和追逐技术,轻视内容的重要性。如3D拟大片《爵迹》,一味地渲染技术亮点,内容空洞乏味。而《阿凡达》这部电影同样也是运用3D技术拍摄的,但它告诫了世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究其艺术性和技术性,都高出同类作品很多,它甚至革新了电影技术,成为电影界的“王中之王”。

二是缺少对电影主题的深思。《辛德勒的名单》就是对电影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部经典作品成为当时好莱坞艺术电影的标杆。《英雄》也运用了“大写意”的手法,把中国哲学、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浓缩到了美轮美奂的画面中,达到了语境的升华。

商业电影可否是成功的艺术电影呢?电影的种类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即战争、情感、武侠和科幻,在这四大类中,均可采用写实主义、表现主义、存在主义、印象主义、形式主义、新浪潮主义等手法去表现,可以说,每一种类型题材的电影,都可以运用高超的特技手法拍摄出艺术特性来。如王家卫导演的《一代宗师》,里面有一场章子怡和张晋在火车旁比武的戏份,既巧妙运用了水滴声来凸显时间的漫长,又以特效慢镜头将滴落的水滴表现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5(7).

篇9

关键词 动画特效;CGI;电影艺术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0-0086-02

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馆”第一次用自己发明的放映摄影兼用机放映了《火车到站》影片,标志电影的正式诞生。电影发展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电影的崛起不断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的娱乐性、知识性以及对不同地区的文化和历史的认知性。电影的艺术表现力,让人们在自己狭小的世界里,去感受整个世界乃至宇宙的广阔。尤其是随着动画特效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电影中的应用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与此同时,动画电影业随着电影的发展步入了我们的视线。而且动画电影的表现手法的丰富程度使得电影艺术大放光彩,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同时也给观众带来非同凡响的观看体验。这都得益于动画特效技术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动画特效技术对电影表演艺术同意也具有杀伤力。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动画特效技术对电影艺术表现力的双向影响,以此扬长避短,提升电影艺术的表现力。

1 动画特效技术的发展

1.1 动画技术的发展

动画特效技术大致上可以被分为两种类型,即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二维动画一般又被称为传统动画,过去是以手绘为主。比如我们熟悉的米老鼠等。因为是连续的平面图片,所以称为2D动画。三维动画因为基于立体的空概念,所以也成为3D,是相对于二位而言的。经过三维图像技术发展演变出来的三维动画软件制作的,空间操作的随意性也较强,使画面更显真实,从业也使得对观众更具有吸引力。因此目前技术应用也以三维动画最为流行。三维动画是通过人物形象的设计、3D建模、赋予材质、绑定骨骼动画、渲染输出等工序来完成的。虽然这些工序看起来要比二维动画制作的工序复杂很多。三维动画软件中分工非常细致明确,即便没有很强的美术功底,也可以通过软件的命令来胜任这项工作。在人员上得到解放。三维动画技术可以对真实的物体进行模拟。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和无限的可修改性,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

1.2 动画特效技术在电影业的应用情况

三维动画特效又可以称作3D特效。目前较为常见的3D特效技术软件主要有 AutoCAD、3DS MAX、Maya等。这些特效软件中,Maya是最为流行的制作软件。Maya是美国公司出品的世界顶级的三维动画软件,主要应用于,影视广告,角色动画,刁颖特技等,而且随着Maya功能的完善,工作也特别灵活,易学易用,做做效果和效率都较高,尤其是渲染真实感很强。Maya极大的提高了制作效率和品质,调节出仿真的角色动画,渲染出电影一般的真实效果,向世界顶级动画师迈进。

由于3D特效技术的逐渐成熟,它的应用十分广泛,其中应用最为突出的领域表现在电影上。尤其是在广大电影观众对电影效果不断的追求新特的需求面前,三维动画特效技术苏虽然后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三维特效技术正在国内外的电影市场中不断的刷新创新成果,优秀的三维动画特效电影层出不穷,三维动画特效动画电影的出现使动画电影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也使得三维动画特效技术不断的创新与研发。同时3D特效在影片中的合理应用可以为动画电影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使动画影片的成片效果大大提升。视觉效果达到影片的出片需求。最重要的是,有了3D特效的加入,使得动画电影的成本大大降低。从而使动画电影的好评不断。呼声也越来越高。目前看来,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中或多或少都有3D特效技术的融入。特效大片已经成为目前的潮流主打。

2 动画特效对电影艺术表现力的影响

2.1 动画特效技术为电影艺术的提升提供了捷径

动画特效技术使电影通过后期的电脑特效制作,节省出很大一笔费用,可以说动画特效最大的潜在优势是节约成本,节省资源。这位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节省出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去创作,使电影艺术的发展乘上更快的发展轨道。同时为了达到预期效果,在电影特技拍摄中,不然花巨资制造情景,还要购买大量的器具装置。有时为了最大程度的表现电影艺术,不得不冒险做很多惊险的动作和场景,使特技演员冒着生命危险。动画特效技术的使用,在一些危险的镜头,不再需要替身演员冒死来完成,亦或者用3D技术改变荧幕上替身演员的外貌,让原本用替身会穿帮的危险镜头得以轻松实现。最后动画特效的另一个优势是节约时间,为电影的制作到电影的上市时间大为缩短,为电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快速通道。

2.2 动画特效使电影艺术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

在场景的制作方面,动画特效技术的融入可以帮助电影轻松表现云、雾、雨、水等自然元素,逼真而不失魅力。得到逼真绚丽的场景画面,为影片的场景特效增添生机。可以说动画特效技术的使用对场景的塑造、气氛渲染等意义非凡。在合成效果方面,电影范畴中的现实场景加如动画角色的合成动画和实景的结合体。其合成效果的好坏也取决于3D特效技术的应用与技巧。也就是说,3D特效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其中在电影色彩方面表达更为出色,色彩作为视觉传达的关键元素,一直以来是电影浓墨重彩的精彩一笔。动画特效技术是电影色彩艺术的表现张力从一个新的角度开始全新地诠释电影。色彩质感、色彩象征的运用成为影片情感、寓意和境界的重要表达方式。

2.3 为观众带来了无以伦比的视觉体验

在早起的电影制作,电影艺术的表现更多的像舞台剧,由于技术的限制,难以表现真实的画面,例如在注明的《第七封印》这部电影里就有一个马车进入寒气逼人的树林的场景,但是由于技术的县级,无法通过画面来真是的展现当时的情景,无奈之下,只能使用对白来表现寒气逼人的树林画面,中国早期的电影业是具有同样的无奈,在中国最为经典的《小二黑结婚》的电影里,也大多使用舞台剧的表现手法,无法为电影的表现较好的视觉效果。动画特效技术在电影中应用日渐成熟,逐渐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在电影效果中,被放大的观众视觉感受最求也变得越来越真实,生动。有时是天马行空,有时是真实刺激,这些都通过动画特效技术的应用而变得完美无瑕。无论是划时代的IMAX《阿凡达》,还是其他好莱坞大片,比如《复仇者联盟》《猩球崛起》等,还有最近革命性的《环太平洋》,本人觉得都比不上《Life of Pi》里的3D震撼力,电影里的3D美得让人窒息,让观众体验到一个真实美丽而且广大无垠的世界,3D是为了剧情服务,而不是为3D而3D,太漂亮的电影了。《魔戒》被搬上银幕,导演完整的还原了这个庞大的世界,除了借助化妆术和模型,CGI技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完全运用CGI技术的电影近年来层出不穷,《2012》、《变形金刚》、《阿凡达》等等都是成功的例子。

2.4 动画电影崛起,更具表现力

随着动画特效技术的发展,动画与实景的结合体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被广大观众所喜欢,这就是正在崛起的动画电影,而且目前正迅速扩大其在整个电影版图中的势力范围。动画电影的发展壮大这不仅预示着电影在未来的创作、生产将会运用更多的动画特效元素、动画特效技术,甚至可能导致未来电影总体的动画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种动画性使电影具有独特的真实性,动画特效的适用,使电脑制作的这种“完全的无中生有”比传统真人电影的“物质现实复原”和“以真实表现虚构”更具有艺术表现力,对观众也更具有艺术魄力,动画电影作为艺术具备了无所不能的表现力。由此或有可能带动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前释放,从而进一步划清了电影与戏剧等相关艺术的界限,强化并提升了电影的本质特征――表现性。

综上所述,电影已经走过百年的历程,从一个儿童已经逐渐成熟,经历坎坷的发展的道路,如今已经因为动画特效技术的加入,电影已经迈入另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随着动画特效技术的进步,电影的艺术表现力也在不断的提升,同时随着电影快餐文化的发展,电影凭借其有效的动画特效表现力,比较完成一次史无前例的进化。最后动画电影也随着3D特效的不断革新而突破新的顶峰。也在电影领域中为动画电影剥夺了一席之位,并且稳固的发展着。以上这些都证明了,三维动画特效技术对动画电影事业起到了推动作用,并且推动了动画电影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亚玲,胡滨.外国电影史[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2]杨.美国动画电影艺术风格研究[D].南昌大学,2009.

[3]彭建祥.动画电影艺术创作素材的再挖掘与整合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08.

[4]葛玉清.动画电影艺术空间的本土化生存[J].当代电影,2012(04).

[5]朱晓菊,彭建.祥动画电影艺术创作素材的再挖掘与整合[J].电影评介,2007(07).

[6]莫璧宇.浅议动画电影艺术传播中唯美技术的成因、困境与对策――以3D电影为例[J].大众科技,2010(08).

[7]蒋鹏.浅析动画电影艺术中的美学思想[J].电影文学,2013(06).

篇10

一、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齐头并进的发展

在艺术的大家庭中,电影和电视是一对最年轻的成员。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也唯有电影和电视是我们迄今知道其诞生日期的艺术品种。尤其是电影与电视共同组成的一种文化――影视文化,对20世纪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电视的的起源比电影足足晚了半个世纪,他没有经历过向电影一样的“伟大的哑巴”时期。但电视的发展速度几乎是其他传播媒介无法企及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很快追上电影发展的速度。

两者从起源之初就作为同一门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共同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可以让人从中获得丰富的社会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可以提高人们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可以培养人们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念,并从中学会如何区别生活中的真伪、善恶、美丑。一部庸俗、低级趣味的影视作品,也会给社会尤其是青少年带来极坏的负面影响。

二、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在竞争中互补

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在出现那天起便处于不断的竞争当中,这主要表现在电视的出现对电影播放载体的严重冲击,而在现实生活中,当电视对电影的冲击没有造成必须解决的社会问题是,这一现象便不会引起太大的关注。因此,这一问题就日复一日的循环下去,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部分学者发现,电影院入座率的下降跟电视并不存在本质上的联系,之所以出现这一困难,主要是因为电影院的服务和环境不佳所造成的。

而这种竞争同时也造就了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互补。主要表现在,首先,信息传输的互补策略。主要指电视对电影的信号传输。其次,技术、艺术的互补策略。最后,宣传上的互补。电影可以通过电视的影响力宣传自身,以强化电影宣传对电视的渗透,电影利用电视宣传可采用广告宣传、新闻宣传、专题宣传等等。

三、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是同一门艺术的不同形式

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属于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们有着不同的表意符号体系,这种固有的差异使我们不同将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混为一谈。但这种差异并不能看成是本体的本质上的差别。

(一)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是同一门艺术

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属于同一门艺术,在本质上有很多相似性和共同性。下面,我们就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内在联系加以讨论。

1.电影和电视都是由影像构成的视听艺术。首先,两者都是流通逼真的画面。画面是影视艺术的语言,影视艺术在再现生活的流程和客观事物的运动态势时,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感受。正因为如此,才有活动的照相之称。影视艺术的画面,与镜头的长短有及其密切的关系。其次,两者都有独特的蒙太奇结构。这不仅创造了影视艺术独特的时空,而且丰富了画面的内涵。最后,两者所二次传达的艺术形象的定型化。影视艺术形象与观众的当场反应没有直接的联系,影视艺术观众的鉴赏态度和鉴赏心理都不同于其他艺术。

2.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都是一种文化产业。与传统的小说、绘画的艺术不同,电影、电视不是那种仅仅靠个人的想象与创造就能完成的的作品。他们需要进行社会化的集体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标准化、规模化的播出、放映渠道。从根本上讲,电影和电视都是一种在既定的体制下进行的集体创作,任何个人的艺术想象只能被纳入整个生产体系中才能够真正完成。

3.从艺术语言上讲,电影和电视都属于一种语言符号,他们具备符号系统的一系列语言特征,它与音乐、绘画具有同质性。影像语言中的事物永远是单一的事物。

4.从传播学的范畴来讲,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都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他们不仅向人们展示重大事件,而更多的向人们奉献奇观、趣闻、妙事。电影和电视艺术通过大众影院向观众传输各种信息,满足他们的不同心理需要。于此同时,完成对大众的精神向导。目前,还没有比电影和电视更普及、更逼真、有效的传播方式能够将其取而代之。

(二)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区别

从本体上看,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同样存在差异性。

1.从审美特性上来看。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有其各自的美学特性。从表现手段上来看,电影比较注重画面的视觉效果。声音处于从属地位。比较中注重画面和场地的描写。从欣赏上看,电影的观赏更正规、严谨,电影屏幕宽大、空间广阔,给人的感受强大,有震撼力。从内容结构上来看,电影选材广泛,不论是生活事件还是历史事件都能当成素材。从理论研究上看,电影成熟期较早,理论研究更专业更深刻。相比来讲,电视艺术则是一种“新的概念”它是一种独立饿艺术形式,所以更重要的是一具电视艺术的本体美学属性,以全新的方法、全新的概念,系统的研究阐述,全方位的探讨。电视艺术的创作,要给观众独特的审美享受。

2.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运作的差异。首先,表现在物质载体的差异。电影所依赖的是摄像机,和胶带,而电视所依赖的是摄像机和磁带,这就决定了电影和电视在视觉表现上有很多的差异。其次,电影和电视的艺术构成有差异。电影包括动画片、教科片等,不过数量最多的还是故事片。电视除了人们所熟知的电视剧外,还有体育、综艺等节目都属于电视节目。最后,篇幅各有不同的长度。电影艺术的传播环境是影院,电视艺术则是家庭。观众在影院的时间不能过长,这是一个具有世界性的规定,太长了会使观众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