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4: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语文优秀教学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篇1

一、结合网络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研的实效性

初中语文教师队伍建设是促进教学高效进行的保障。因此,在追求教学效率的同时,学校和教师要重视教研活动,通过听课、评课、讨论等形式进行语文教研。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学校和初中语文教师要摆脱传统观念的影响,注重教研活动,为了活动的方便快捷,可结合网络进行,让教师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听课、评课、讨论。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研,每个教师都能够畅所欲言,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对讲课教师提出不同的意见。通过广泛接纳教师提出的观点,可以使教师能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秀教学经验。在网络教研形式下,为语文教研活动提供了一个直观、互动的交流平台,使教师在民主、自由的教研氛围中进行讨论和分享,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借助网络学习优秀教学案例,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

随着网络的广泛运用,网络和初中语文教学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网络平台上,教师可以找到很多教学课件,对这些课件进行研究,可以学习其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同时,教师还可以把自己的教学课件进行上传,通过网络上的教师分析讨论,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改进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网络教研,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拓宽了教师的学习途径,让他们通过网络平台接触到更多优秀教师。网络教研不受地点的限制,教师不仅可以和同一学校的教师进行讨论和分析教学课件,还可以通过网络和其他优秀教师进行教学讨论。通过教学讨论,让教师掌握了更多的有效教学经验,他们根据自己班级的学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融入到教学中,教学能高效进行,教师的业务能力也会逐渐提高。

三、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学能力

在网络教研活动开展的同时,要针对语文教师队伍进行培训,针对教研活动中反映出来的教学问题进行指导,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效运用学到的教学经验,不断通过自己的教学能力,促进初中语文优质教育的构建。

1.对教师进行教学的系统培训。要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学校需要组织教师进行系统培训,邀请专家和优秀教师进行教学专题讲座,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抓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深入讨论,使教师能拓宽思路,找到新颖、高效的教学方法。在系统培训过程中,同样可以发挥网络的重要作用,让专家和优秀教师对学校教师进行网上远程指导和培训,通过教师培训,让本校教师能有效地、直接地选择教学方法为自己所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加强教学实践培训。只有把教师掌握的教学经验和学到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才能把这些收获转化成教学能力,取得优质的教学效果。在进行教学实践培训时,可以把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成研究课题,让教师在研究课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并录制视频课件,上传到网络上,请初中语文教师和有关专家进行点评。在网上进行专题教学点评,可以让教师收集到更多的改进意见。

3.充分利用网络交流平台。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跟随信息发展的潮流,充分利用网络交流平台,通过初中语文教学论坛等网络平台进行教学的交流讨论。通过讨论,可以让语文教师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浓厚的教研和学习氛围,让他们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和培训活动提升自己的教学素质。

篇2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文学作品鉴赏 教学分析

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化,人们更加重视学生个性化,体现人文素质教育,因此对初中语文文学鉴赏的教育要求,也进一步提高。笔者结合文学作品解读学习规律,以现代学习理论、心理学教学理论、语文教育教学理论及中西方文学教育的研究成果为参考,总结当下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鉴赏的教学案例,对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几点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帮助更多老师提高语文文学作品鉴赏的教学能力。

一、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鉴赏的教学意义

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育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初中语文文学作品的选材,进一步加强了教学深度及学习内容,如引入现代诗歌、古代寓言和散文、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1]。这些文体本身具有的文学特点更加丰富多样化,需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保有更加突出的教学能力。同时,这些文学作品所包含的爱、哲理、语言之美等深层次内容,更需要通过语文作品鉴赏的教育展现出来。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是由素质教育入手与语文学科相结合实现的,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的作品鉴赏能力必不可少,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也能提高其人文素质,塑造灵活且健全的人格,更有利于学生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可以通过多阅读名文名篇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对生活的深切体会,阅读时要多注意了解文章当中的情感变化,细细品味,慢慢咀嚼,这样,在每一次阅读后都会有不同感悟,这也是提升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必备技能。培养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十分必要,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初中语文文学鉴赏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老师仍然占据教学主导地位

当前,受教育资源、教学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在语文文学鉴赏教学过程中,没有体现学生作为学习对象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学模式依然习惯于教师单向性地向学生讲述或灌输文学知识,忽略学生对知识的接收能力。这样的文学鉴赏教学模式,只会一点点地削弱学生对文学作品学习的兴趣,不仅违背了新课改对学生情感教育的要求,而且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在社会一定程度上缺失人文关怀、教育关怀的当下,文学作品只是被当做一般的文章处理,并不被人们所重视[2]。学生只是仅仅得到了写文章的技能,却不知道情感和审美等为何物,于是文学作品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就是一个死物,毫无情感,只是一堆文字,写的文章就缺失了文学作品应有的情感、意志和个性,最终背离了文学作品的初衷。

三、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策略

(一)转变语文文学鉴赏教学模式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优秀的文章可以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文学作品的鉴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投入文学作品的鉴赏世界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要让学生多接触一些文学作品,对文学作品有深刻体会。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作者的意境,情感体验,审美等获得熏陶,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从而投入文学作品的鉴赏学习,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促进学生的扩展学习

学校多提供一些文学作品方面的文学书籍,可以帮助学生更多地扩展课外阅读,让其拥有更多与文学作品接触的机会,提高积累更多阅读经验,同时,如果在考试中能适当加入一些文学作品方面试题,则相信更能提高学生学习文学作品的积极性,以此扩展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扩展其审美视野[3]。并且,教师要引导学生看一些经典的中文名著,例如:老舍的《骆驼祥子》,巴金的《家》《春》《秋》等,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丰富阅读量,欣赏更多优秀的可读性高的作品,提高文学作品鉴赏能力。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参与教学

初中语文老师对学生的文学作品阅读负有很大责任,要灵活授课,多样式授课,让学生对文学产生兴趣,从而使其对文学作品用心体会。语文老师要经常训练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和感受力,要让学生知道在该处使用哪个词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初中教材收录了大量白话文和文言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轻易理解与掌握,老师应该指导学生对重点语句进行重点学习,让其能更好地理解读懂,这样有利于学生文学作品能力的提高。另外,可以在班级开展朗诵等活动,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增强对文学鉴赏的好感。

四、结语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教师更要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努力改变存在的问题,重视文学作品鉴赏课,促进学生欣赏能力、审美能力的提高及道德情操的形成,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实现文学作品鉴赏的重要教学意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月连.初中语文教学中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初探[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08:7.

篇3

七年级上册第11课《春》,作者为朱自清。注释①:选自《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七年级上册第12课《济南的冬天》,作者为老舍。注释①: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作品收在《老舍文集》里。

七年级上册第21课《风筝》,作者为鲁迅。注释①:选自《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何谓注释?现代汉语词典中有“解释”之义,而百度百科解释为“对书籍或文章的语汇、内容、背景、引文作介绍、评议的文字”。大多数学生除了课本,课外辅助资料较少。在日常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认为这样的注释简单化,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起到较好的解释和助读作用。最好将课文下的注释①进行拓展延伸,增加“资料助读”一项,以知识卡片的形式出现,附于课文之后。学生阅读时再加以教师的生动解说,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学常识,拓展阅读视野,深入文本阅读,而且在培育民族精神方面有一定的作用。现结合课堂教学案例谈点个人体会。

一、 了解文学常识

注释①的一两句话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作者作品是远远不够的,在接触文本之前,应该让学生对相关文学常识有初步且较为全面的了解。如教授朱自清的《春》,可在课文之后附上“资料助读”,以知识卡片形式呈现。教师介绍时,可结合朱自清的生平作简单介绍,通过老师的介绍,让学生对朱自清先生有一定的了解。

鲁迅的作品在初中课本中出现频率较高。七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鲁迅作品,就应该全面了解鲁迅的相关文学常识,为今后学习鲁迅其他作品作铺垫。另外《风筝》一文涉及鲁迅的弟弟,所以资料助读中也应该增加相关知识,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 拓展阅读视野

在介绍一些作家作品时,资料助读的内容是可以进行延伸拓展的。有的资料介绍可能与文本无关,但对于学生拓展阅读视野,提高语文素养是很有帮助的。新课标明确指出初中学段的学生应该“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如学习九年级下册第7课《变色龙》,可以在课文后附上资料助读,将作者契诃夫与另外两位世界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欧・亨利的简介及代表作品并为一起进行介绍,从而激发学生对短篇小说的喜爱。

三、 深入文本阅读

资料助读在课堂教学中最大的作用是帮助学生解读文本,理解文本内涵。如在教授陶渊明诗歌时,可做知识卡片,简介陶渊明一生为官的经历及东晋社会的背景。了解相关背景之后,学生自然能够体会到诗人在《归园田居》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热爱自然、躬耕田园的情趣,也能感受到诗人在《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得,寄情山水的情怀。

又如,在教授冰心《荷叶母亲》时,如果不作资料助读,只能引导学生理解到这个层次:文章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感受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以此抒发子女对母亲的爱。如果作资料助读, 则既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相关文学常识,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冰心代表作品――散文诗集《繁星》《春水》,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还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地了解到冰心作品的思想内核,即“爱的哲学”。

四、 培育民族精神

《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各学科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此时,资料助读可以不是文学常识的积累,不是课外阅读的推荐拓展,也与文本解读没有紧密的联系,但它却有着更重要的作用,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如在教授朱自清作品时,资料助读中可以介绍“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故事”,这一点正体现他作为民主战士不屈的尊严和骨气。

如果没有这样的资料助读,学生的学习恐怕只能停留在故事、人物、写法的层面上。然而,语文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应叩击学生的心灵,让语文真正走进学生的生命。

篇4

一、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形象教学

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生,对生动形象的画面都具有浓厚的兴趣。改变语文教学课堂枯燥乏味境地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以现代教学手段为依托进行形象化信息的演示,让学生的兴趣有效调动起来,更好地配合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作用,一方面利用电脑网络广泛搜集新颖的教学方法、成功的教学案例,使自身教学设计更加生动丰满,更加贴近初中生心理特点。另一方面将教学手段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在营造情境、激发兴趣、补充信息等方面为语文课堂注入生机活力。以教学信息补充为例,多媒体手段的加入可以为语文教学补充大量的信息,作者生平资料、时代背景,教材中所描述的场景、相关的人物讯息等等,都可以成为多媒体手段辅助的重要内容。笔者在这些方面的运用充分彰显了多媒体手段对语文教学的促进激励功能。在情境营造、激发兴趣方面,多媒体同样可以发挥积极效应,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充满好奇、积极探究的氛围之中。有了现代手段的帮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可以深入到教材所描绘的情境中感悟作者的思想,体会蕴含的情感,对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帮助明显。

二、开展师生互动活动进行自主教学

初中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具有较强的参与愿望,这和他们的年龄特点十分吻合。青春期的学生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灌输,而要迫切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对认识上的差别还要辩论一番,这是初中生学习活动中的典型特质。教师完全可以因势利导开展师生互动,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让他们充分参与到学习研究之中,从而达到明晰道理、增强认识的效果。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笔者在语文教学充分运用探究题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教师能不讲的内容尽量不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分小组合作研究寻找问题的答案。这些方面让学生有了自主发展的空间,他们不再受教师灌输思维的制约,认真进行思考研究,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了踊跃思考的勤奋学生,并且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还进行了相互交流。教师最后组织学生开展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引导自主补充完善,进行点评。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理解、课文的分析以及方法技巧的掌握,将会更加牢固深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在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中得到了充分培养。

三、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进行错位教学

错位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互换角色,主要是让学生走上讲台代替教师进行一些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师针对学生记忆巩固的难点,让学生事先进行精心准备,特别是安排一些语文学习基础扎实、成效显著的学生,在复习环节以自己的视野向其他学生介绍如何学习理解这的,用自己的学习经验在全班进行共享,增强学生学习理解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在学生复习难点突破方面达到较好的效果。笔者经常进行这样的尝试,较为典型的是文言文的记忆、阅读分析的方法等方面,鼓励一些成绩好、语言表达好的学生走上讲台进行教学,学生以自己的经验现身说法,对其他学生能够产生更为有效的示范引导作用。同时,这一新颖的教学模式也较好地调动了课堂氛围,使学生兴趣更加浓厚。

四、制定差别学习要求进行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近年来初中语文教学研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策略,教学不搞一刀切,尊重学生客观差异,才能取得扎实有效的成效。教学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浮夸,更来不得半点虚假,因此正视学生语文学习基础能力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与目标要求,才是推动教学成效最大化的良好路径。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不同层面的要求,语文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侧重于基础知识方面;中等以上学生则提高要求,在记忆的容量、理解的深度、能力的提升方面提出拔高的目标要求;对于班级最前列的优秀生,则单独制定更高层次的目标要求,在班级形成了梯度化的教学目标体系,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准确定位自身学习活动,找准与自己相关的目标要求,这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较大。特别是中后位置的学生,因为学习目标和自己的能力发展实际较为吻合,更加有利于学习积极性的保护。

五、开展课外兴趣活动进行拓展教学

篇5

关键字:语文;实践;教学

一、前言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孔子是主张“乐学”的。“乐学”这种有效的教育手段,一直为人们追寻、尝试。至今仍然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但传统的课堂教学却“遗忘”了这一“传统”。许多教师把学生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只一味地灌,一味地填。使课堂教学变得乏味、机械而无情感。

“新教材”的指导思想明确指出:“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进取意识,大力倡导学生主动研究探讨问题,打破‘三个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这说明在由学生、教师、学科对象三方组成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灌输对象,而是对于学科对象的主动自学的求知者和探索者。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深入解读能让人认识语文教育的特点之一——实践性。语文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或回避)语文是母语教学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二、初中语文实践性教学的策略建议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无时无刻不存在语文知识的运用。因此,对于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教学有着一种潜在的便利性。开展广泛的语文实践活动是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把握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首先要把语文课变成语文实践课

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课。教师只是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绝不能以繁琐分析和机械练习去干扰和压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一句话,教师的职责是因势利导、从旁协助,而不是越俎代庖,包打天下。

根据学生好动爱玩的特点,我们可以把语文课变成表演课、朗读比赛课、演讲课、讨论课。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提高语文运用的能力。比如,在教《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课时,我要求同学们三、五个自由组合,组成一个个演出小组,利用课间的时间进行排练,上课就是一场汇报演出。学生要想演好角色,就必须熟悉课文,了解时代背景,切身体会角色的内心世界,从而理解人物个性,理解作品的魅力。

(二)其次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

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虽然也注重知识的迁移,布置一些课外的练习,但是这些练习更多的局限于做习题,或进行小练笔。应该说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大量的课外语文实践来让课堂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历练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为此我门可以尝试一些做法:

1、组成团队合作小组。小组合作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从而使学生建构起更高层次的理解。因此,小组合作形式是讨论交流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存在很多问题,进行分组首先应符合一定的条件。在组织形式上可以3-6人组成一个小组;小组长轮流担任,组织本组活动,每个组员有明确的分工,各负其责,各尽所能,学生以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发挥群体优势,完成探究目标;小组成员应该在性别、成绩、个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以便学生之间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各个小组要相对平衡,小组之间才能相对公平的开展竞赛,才能保持学生的竞争兴趣;小组活动要给与学生均等的展示机会,在讨论中,教师、学生、文本之间通过思想的碰撞,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求得一个较为准确的答案。这就要特别注意关注性格内向的学生。通过这样的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树立了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2、定期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作品。为了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可设计一些阅读活动、心得交流活动。如把学生分为多组,每个星期组内交流一次阅读心得,每个月召开一次班级交流会,看谁读得多,看谁读得透,评出优秀小读者。有数量才有质量,没有量就谈不上质。每学期都能读十几本名著,几十首诗词,几十篇文章,这就大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提高了阅读能力,语文水平自然会有所提高。

3、鼓励、指导学生写日记(周记)、办学习报。学习语文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读和记,精读博览和大量练笔。可以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或记录当天看到的文章中名词雅句,或抒发内心所思所想,或进行文学练笔,或评述班级发生琐事。组织班级学生每四人一小组,每组每月办一期报纸,要求报纸要真实的反映大家的生活,刊登同学们的习作,发表大家的建议和意见。各小组办完之后,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就这样在共同学习中提高了语文水平面。

4、开展故事会、辩论会。语文的学习不仅要重视书面语言的培训,更要重视口头语言的练习。有资料表明,人的一生中在进行人际交往时有40%的时间在说话,可见,口头语言对人来讲是多么重要。可以通过开故事会,辩论会的形式,来锻炼学生开口说话的能力。

最后要强调的是,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的训练,教师都要牢牢记住自己的职责,既不能包揽,也不能随意放羊,而要时时关注,主动参与活动的组织、开展、总结工作,真正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

三、结论

总之,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真正提高学生把握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就必须进行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发挥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把课堂、课余都还给孩子,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来完成语文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潘雪萍.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探究式教学的途径[J]

[2]靳玉乐.探究教学的实施:理念与策略[J]

篇6

课程改革 中学语文 情感教育

一、引言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主要围绕教材、教师、学生三方面进行,力求将情感教育策略与心理学原理相结合,把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和自身在教学方面的实践与探索相结合,使情感教育策略能够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得以实施。这些策略给语文教师提供了具体的操作建议,对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它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的成功与否,是以教师情感表现深刻与否为基本条件的。忽视情感化教学原理,只能使教师无情地教,学生冷漠地学,大大降低教学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活动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学生学习活动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以他们的情感为转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注意学生的情感状态,努力创设和谐的,愉快的教学情景,就会使学生在情感的氛围下,对学习产生肯定的积极的态度,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而学生在这种积极愉快的情绪驱动下,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初中语文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应用

教育部最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初中语文课程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初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这为语文课程多元目标的确立指明了方向。长期以来,我们以讲台为舞台,以声情并茂的“表演”引导学生共欢乐,同悲哀,学生是忠实的观众,教师主宰着课堂的气氛。新课程下,老师由“前台”走到“幕后”,由“演”转换为“导”,将广阔的舞台留给学生,充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为他们进行探究性、合作性学习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以情感教育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针对当代学生的情感心理发展特征,着意突出语文作为人文学科的特点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综合融会教学流程各个构成要素的情感功能,充分发挥情感的动力、调节、组织等作用,激发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从而达到使学生情知共进、形成健康个性、全面发展的目的。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情感教育,即结合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训练和课文中的字、词、句、段、篇来进行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具有激智作用、感染作用、移情作用和调节作用。为充分发挥其各种作用,在情感教育中,教师要遵循个性发展原则,知识性原则和渗透性原则。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本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系统必不可少的要素。语文教学目标通常从认知领域、技能行动领域、情感领域三个方面确定,它蕴含着语文教学传授知识、培养发展能力、陶冶情操的任务,体现了学习、理解、运用语言的一致性,获得知识、技能、习惯的一致性,读书、作文、做人的一致性,贯穿着语文教学中智育、德育和美育的统一。对应着三方面的语文教学目标,则分别有了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教学和语文情感教学。

四、新课改对语文教师情感教育的要求

1.教师要具备广博的课内外知识

作为一名教师,担负着对青少年教育教学的重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的教学效果,关系着人才的培养,关系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前途。这就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全方位、高水平的要求。教师不能再满足于一个教书将,要成为学科专家、青少年心理学家、出色的语言学家,神形兼备的演员,可谓任重而道远。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和精通的专业基础。教师精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掌握好基本的技能技巧,同时又有渊博的知识,开阔的文化视野,高水平的教学艺术,丰富的情感投入,就有胸有成竹的处理问题。“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教师自然就会成为学生心目当中值得敬佩的入。

2.教师要注重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不能居高临下,或拘泥于师道尊严。教师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不但改变着每个学生,也在改变着语文课的教学效果。

“身教”比“言传”功效更大。另外,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设身处地体察学生的心理、处境,关心学生学习的细微变化和点滴进步,及时地加以引导、表扬、鼓励,使学生逐渐对教师产生一种亲切感、安全感。教师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就能唤起他们的自尊心,产生学习语文的强大内在动力。因此,教师不应该是一切教学活动的绝对控制者和决定者,应该给学生提供机会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自主性、参与性和创造性。

五、教师要具备灵活有效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教师的喜怒哀乐在教学过程中很自然地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教师的行为都将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老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会感染学生,使学生情感愉悦,精神振奋。特别是上课时,老师站在讲台上,慈祥的面容、微笑的表情能打消学生的紧张情绪。一项心理实验也表明,教学中,教师的情绪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直接的影响。具体地说,如果在课堂上教师以愉快的情绪进行教学。

六、结论

本文首先明确了语文情感教学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语文情感教学的现状,语文情感教学未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因;重申了语文情感教学的必要性,即语文情感教学的作用;着重论述了如何进行语文情感教学,即语文情感教学的实施策略。最后,为了使策略能够更好地得以实施,对语文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有利于一线教师的理解和运用。

参考文献:

[1]卢家媚.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岳麓书社,2002.

[3]梁宁健.当代认知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篇7

【关键词】课外阅读 内化 外化 厚积 薄发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在各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导向是很明确的。但语文教学很难做到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但在现实操作过程中却存在一些困惑。

困惑:“厚积”不能“薄发”

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对提高学生语文成绩,培养学生语文素养非常必要也非常有效。这已经成为众多语文教师的共识。

然而语文教师却大都有这样的困惑: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学生应该能下笔千言。但很多学生努力与成效未能成正比,原因何在呢?

“厚积”---内化

所谓“内化”指人对外部事物通过认识转化为内部思维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将别人的精彩之处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中,真正达到“厚积”,使“内化”真正落实到实外,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促进内化,激发兴趣

孔子在《论语》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果学生不参与就无法“内化”,不主动积极地参与,“内化”的效果就差。我们应该做的是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阅读环境,让学生走进书本,完全按照其个人的兴趣,自主挑选,自由阅读。比如在班中开辟了小小图书室,在教室四壁贴着同学们读书的心得。班中订阅杂志,如《读者》《视野》《青年文摘》等。经过这样的熏陶,很多学生已将读书作为休闲,以书为友,促进其所积累的内容“内化”

二、促进内化,注重引导

教师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拓展阅读空间,引领阅读方向,提供阅读建议,激发阅读兴趣。具体做法如下:

1、制订读书计划

学生的读书计划一月一订,每份计划含“上月得失”和“本月目标”两个内容。个人计划都张贴上墙,利于自我督促,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正在读什么书,以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2、视机引导

课外阅读以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为主,其间教师应随时把握好时机引导学生拓展阅读空间。如:

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教师要使教材成为港口和指南,引导学生走出课本的方寸之地,遨游于渊深浩淼的认知空间。如学习了席慕蓉的《贝壳》这篇课文时,在课前我先阅读席慕蓉的诗作《一棵开花的树》等,激发学生了解该作家的其他方面的作品,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阅读的欲望。

3、教以方法

教师还可以从方法加以指导,教会学生各种方法,如剪贴、摘抄、圈点批注等方法。在平常教学中,我都会让学生准备一个本子,用来记录课文中的名家的好词好句,还有课外阅读书籍和报刊中有所感悟的文章摘录或剪贴在上面,并且写下自己的感想或启迪,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积累,从而促进内化。

三、促进内化,循序渐进

在积累过程中,学生掌握并运用了各种方法,但前面提到的困惑便浮出水面----学生经过积累,作文为何仍无长进?如何循序渐进真正达到内化呢?可以从以下几步骤来操作:

第一步:读与悟。首先是读,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需熟读,使其立言皆出于吾之口,继而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其次让学生进行细悟。悟可以说是理解与感悟,学生的感悟虽然有深有浅,或多或少,但只要是学生真实的感受,那都是他们自己的所得所感,都是他们自己对文章的一种理解,一种个人独特的感悟,基于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学生才会去消化并加以吸收,真正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第二步:背与记。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中,须在引导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将其引入记忆仓库,变成语言库存。这一过程可以采用种方法,如摘录,剪贴等形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背诵,将外在材料消化成自己的东西。

“薄发”----外化

“薄发”就是外化的过程,也就是把积累的材料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来,也就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指导学生把经过看和想,内化后记住的在脑中的材料外化出来,“搬”到纸上,活用在实践中。具体形式有以下方式:

1、说出来。书读进去了,还要能说出来。说的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是对自己所读内容的一个回顾、梳理。 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说出来” 的平台。如一是利用每天早晨和中午课前的五分钟时间,各由一名学生对自己近来的读书收获进行汇报。二是利用每周两节阅读课中的一节进行全员读书交流汇报。程序很简单,先在小组内交流,做到人人发言,然后选出代表进行班级交流。

2、写出来。如果读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写读后感,那学生的阅读兴趣会大打折扣,所以可以让学生“随便写”,在自主宽松的氛围中养成边读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师可经这样引导学生的: 阅读是一个心动、情动的过程,阅读过程中,哪些文字拨动了你的心弦,就在旁边写出自己一闪念间的感受,一句话,一个词语都可以。读得多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鉴赏、鉴别能力,对书中的人物、文章的语言、结构,乃至整部书的思想内容有了自己的评价,想一吐为快,那就写出来吧,话多则多写,话少则少写,但一定是自己真实的感受。

在说出来、写出来的环节中,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就会用自己的眼睛和判断力去发现榜样,并自觉地模仿和超越,从而逐步达到 “ 薄发”的目的。

“胸藏万汇凭倾吐,笔有千钧任歙张。”要想有此境界,只有读得多,记得多,聚沙成塔,达到“厚积”,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真正做到“薄发”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案例》 浙江出版社

2.《优秀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1件事》 李贺武 著

3.《语文教学通讯》 2010年3期

4.《优秀教师必修的九堂课》 张万祥著

篇8

关键词:语文公开课 恶习 对策

近段时间,笔者曾在一博客上看到商友敬先生针对时下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作的一个比喻:今日绝大多数的教师,犹如各个旅游景点的专职导游,每天接待一批批游客。在自己设定的路线上走动,每到一处就背诵一大段别人为他写下的解说词,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可是说来说去总是这么几句话,连自己都听厌了,最后把客人送出大门,算是尽了一天的责任。

这个比喻有点尖酸,但一点都不刻薄,它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下语文教学的弊病:教自己的书,用别人的话说吧,用自己的汗水耕别人的田。一堂课,尤其是公开课,为了更“优质”,更“完美”,成了“集体智慧的结晶”,成了各种“模式”或生搬硬套或惟妙惟肖的翻版。

一、两大恶习现状

(一)迷信权威,追赶时髦。

回想这几年来,我们所津津乐道的教育理论,时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时而罗森塔尔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我们所崇拜的专家或名师,时而于漪,时而钱梦龙,时而新锐郭初阳;我们所热衷的各种教学方法,时而“六步自学法”,时而“质疑式教学法”……

新名词漫天飞,各种教法到处泛滥,老师们也晕头转向,抑或随“风”而动,热闹的开课背后,心里其实茫茫然。

跟在别人理论后面、教法后面不停地“作注”,绝不是真正的教育。

(二)故弄玄虚。不知所云。

前年,笔者有幸参加学习了魏书生的报告会。会场很大,但魏老师亲切随和,他的报告会纪律非常好,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他深入浅出地讲着他自己的教育理论,神采飞扬地站在那里连续讲了一天都不累,至少没表现出累。

报告过程中,他批评了一些老师将明明很简单的话故意深奥化,让人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例如:“这里有几根萝卜。”一些老师才不这么简单告诉你,他偏说:“此乃萝卜若干。”

是的,眼下这样的误区还少吗?某老师上公开课,为了彰显与众不同的视角,以及特有的新意,从某“高手”处搬来一份高深资料,稍作“翻新”,然后就对农村的写作水平尚属一般的学生开出一课《打造非常语言――个性语言之陌生化表达》的作文课。

课堂上。老师让学生品析语言的“非常搭配”:“寒冬的数声鸡鸣啼亮了又一个早晨”;“成群的白鹤聚散无常,一起在夕阳里,翅膀驮了霞光齐飞”;“河中间,几艘携侣夜游的小舟,载着月光划出一两声浅浅的呢哺”,学生无从人手……

当年批评“党八股”时说有些同志写文章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笔者认为,这样的作文课,对于极个别写作功底深的学生来说,他或许会眼前一亮,但对于大部分水平一般的学生来说,这位老师是“下决心不让学生听懂的”。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以上这些现象的出现?不良的现象中蕴涵着怎样的本质呢?笔者认为,究其原因,是源于教师对自己教学的不自信;源于时下一味强调的改革创新,个性的标榜;更源于那挥之不去、萦绕于心的浮躁……

面对这些极度盛行的不当做法和不良风气,我们该如何做才能冷却那日渐升温的虚浮与狂热,来改善我们的教风,达到预期理想的教学效果呢?

二、对策初探

(一)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当摆正心态,这是前提;要关注教师个人素养的提升,有自己的教学思考;更需要团队合作,同伴互助。

1 摆正心态,扎实课堂。

这是前提。笔者曾反思:假如只是平时的家常课,那位同仁还会像上《打造非常语言――个性语言之陌生化表达》作文课那样“挖掘”,那样教吗?所谓公开课,为了不负厚望,教师总是力求推陈出新,但曾几何时,我们的课堂已经变成了“电影院”,师生变成了无师自通的“演员”,大家心有灵犀地“演绎”着,课堂成了秀场。

公开课,我们该如何把握?如何走出困惑,不致沦落教者“呐喊”,听者“震撼”。学生“摸不到方向”?如何真真正正、踏踏实实地“传道”、“授业”和“解惑”?

笔者认为,保持平和,端正观念,真正深刻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最大的目标就是为了追求实效这一看似十分简单的原理是有助于抑制浮躁的教风的。

2 沉下心思,提高素养。

语文教师应该是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有自己的思想,敢想、敢质疑、敢为天下先,有探索勇气的人。语文老师要想自己底气足,克服自卑心理,努力成为有学识高素质的老师,必须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厚积薄发。在平时生活中自己必须常阅读、勤写作、巧上网,多读教学论著,多写教学反思、总结,还可以在网上开个人QQ空间、个人教育博客、个人收客(shouker)、做网络书签、网络收藏夹、网摘,等等。

3 团队合作,积极议课。

任何教学的成功,不应该也不可能纯粹靠个人的力量,应合理利用团队的力量,取长补短,博采众长,逐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比如议课,“议课是参与者(执教者和听课者)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围绕共同关心的主题进行平等的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研修活动”。

笔者在参加“骨干研修班”学习时,曾开出《信客》一课。课前,同组学员确定议题,讨论的主题是:文本人物的品读。对于这篇《信客》,一般情况下,大家的分析是应重点强调信客任劳任怨、眼界开阔、阅历丰富、诚信无私、善良厚道等优秀品质,笔者根据个人的理解及生活经历,解读出他的孤独、寂寞,他的执著,他的淡泊名利和宁静致远。

课堂中,当笔者“神采飞扬”、“手舞足蹈”地倾倒完自己所谓的独到见解后,却发现学生的眼神是迷离的,而课堂何时已经成了孤寂一片。

课后,经过大家“热烈”的议论,笔者发现自己对“信客”已经挖得太深,走得太远,已经脱离了文本人物的原始内涵,以一个文气书生的解读方式,“一厢情愿”地进行理解,过分拔高了一个朴实的乡间普通邮递员的境界,还“旁征博引”了《佛经》中“无欲则刚”、《论语》中孔子学生申枨的典故、200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之马班邮路的铁汉一王顺友的故事,以我们农村学生现有的积累和阅历,是无法一下子接收和消化的。最终,经过讨论后大家明白了:教师再精妙的环节,再天衣无缝的设计,如果脱离学生的实际。违背语文基本认知规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难以达成的。

虽然从传统意义上讲,笔者这节“靶子课”好像失败了,但这样的议课学习、研讨和交流,针对性强,富有深度,不为开课而开课,只为改进教学质量,讨论活动形式活泼,气氛轻松,效果良好,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这确是堂“好课”,让笔者受益匪浅。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应该切实尊重学生,这是关键;可以狠抓课内文本文眼――“切入点”: 也可以合理开发课外的课程资源。

1 尊重学生,飞扬个性。

这是核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这深刻地揭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

然而,越俎代庖的现象却总是不断上演,而且方式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学生们习惯性地“嚼”着老师喂的“营养餐”,钉在座位上,“听听感动,想想激动。下课后一动不动”。学生的个人情感体验遭到了放逐,个性化解读严重缺席。

诚然,课堂教学的组织,如果没有学生个人情感的投入,它将是苍白无力的,如果没有教师合理地深入文本,根据学生水平和特点设计问题,那再好的创意也是无效的。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当尊重学生,问题设计应具开放性,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这个个性化的解读过程中,学生依托自己的“阅读期待”。对人物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最终在动态的交互过程中建构个性意义。

2 细品语言,善于抓“点”。

有人说,文本是我们美丽的倒影。我们该如何领悟教材,正确解读这个“靓影”呢?“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教师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著名语文教育思想家陈钟梁先生这样教诲我们。

杨聪老师执教《小石潭记》时,在课堂上先让学生找出说明作者去游小石潭的原因的词语。学生找出“隔”后,他就以“隔”字为切入点组织教学,带领学生顺着柳宗元的脚步去追寻,由“隔”而追求“不隔”,最后终因小石潭边的凄清悄怆的景色令人无法相融,无法“不隔”而不得不怅惘而去了。杨聪老师沉人文本,品味语言,整堂课抓住了一个“隔”字,层层推进教学,引领学生深刻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十分高明。

3 落实基础,巧用方言。

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知识系统的因子,任何学习能力的形成、知识系统的建构都要以掌握基础知识为基石,因此获得知识与发展能力同等重要。

那我们怎样做既落实好基础字词,完成基础知识教学,又能兼得情感的培养,能力的提高呢?――大力开发课程资源。我们的温州方言是一个宝库,它是可以开发的课程资源之一。

例如笔者在上《范进中举》一文疏通重要字词时,用标准普通话,字正腔圆地解释:“带挈”(dhaqib):提携(这是课文的注解)。学生很漠然,这种消极接受的情景让笔者心感不悦,灵机一动,便又用方言造句补充:我们在生活中需要别人“带挈”(d6xi)的事情还真不少的哩。学生眼睛一亮。又如分析精彩动词:“邻居见他不信。劈手把鸡夺了,塑在地下,一把拉了回来。”“掼”guan字用方言一读:“掼(guo)”在地下(即为方言“地上”),学生很快明白是“狠狠地砸到地上”,从而感受到了邻居此时是何等地着急。然后请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讲讲还有哪些有趣的方言。学生变得活跃,举出“汤”(开水)、“廿”nian(方言读nia二十)、“弗走”(不走)、人客(客人),鞋拖(拖鞋),等等。

沉闷的课堂顿时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水。虽然教学进程有点被打乱,但学生的生活经验被调动了起来,语文兴趣得到了培养,对方言的关注和家乡的热爱之情也得到了培植。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走向何方?行走在教改中的我们。一直在努力探寻。我们发现,也坚信:摒弃不良的风气,审视教师自我,关注课堂,扎实文本,可以让我们在提升课堂的亮度和广度的同时,更可以追求它的深度和厚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李镇西.教有所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