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适的商业养老保险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4: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合适的商业养老保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现将《湖南省建立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和《湖南省城镇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建立和实行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既是解决目前存在的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负担重、统筹层次低、管理不健全等问题的需要,又是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的客观要求,意义重大。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加快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步伐也势在必行。
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是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步骤,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全局。各级政府要把社会保险事业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制定具体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劳动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体改、经贸、财政等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确保这项制度的顺利实施。
湖南省建立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精神,结合我省近两年贯彻《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湘政发〔1995〕18号)和《湖南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办法》(省政府令第59号)的实践,现就全省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统一企业和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基数和比例。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企业缴费)的基数为企业职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职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小于统计年报的企业工资总额的,应以统计年报数为企业缴费基数。企业缴费比例,要由目前全省平均24.5%的比例尽快并逐步降至20%,即1998年1月起降至22.5%,并在2000年底以前降至20%。在降低企业费率的同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采取措施,积极推进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项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个人缴费)的基数为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月平均工资应按国家统计局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项目计算,其中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收入。月平均工资超过本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基数;低于本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计算缴费基数。个人缴费比例,1997年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以后每两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直至8%为止。有条件的地区和工资增长较快的年份,个人缴费比例提高的速度可适当加快。
二、统一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记入比例。从1998年1月1日起统一按本人缴费工资11%的数额为职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帐户,其余部分从企业缴费中划入;随着个人缴费比例的提高,企业划入的部分逐步降至3%。1997年底以前已为职工建立的个人帐户储存额予以保留,并与统一制度后职工个人帐户储存额合并计算。个人帐户储存额,每年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城乡居民存款利率计算利息。个人帐户储存额只用于职工养老,不得提前支取。职工调动时,记入个人帐户的储存额全部随同转移。职工或退休人员死亡,其个人帐户余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含本实施意见实施前从用人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中按职工本人缴费工资基数划转记入职工个人帐户的部分)可以继承。
三、统一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企业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符合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且履行了缴费(指单位和个人同时足额缴费,下同)义务,应予办理退休手续。其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按以下办法计发:
1、1996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职工,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本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个人帐户养老金月标准为本人帐户储存额除以120.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退休后不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其个人帐户储存额一次支付给本人。
2、1996年1月1日以前参加工作、1998年1月1日以后退休且个人缴费和视同缴费年限(以下简称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职工,按照新老办法平稳衔接、待遇水平基本平衡等原则,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增加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按职工建立个人帐户前的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发给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1.4%。增加过渡性养老金后仍难以平稳过渡的地、州、市,可另加过渡性调节金予以解决。过渡性调节金的具体数额由各地、州、市按每月不超过130元的标准统一确定,并应从统一制度实施后的第6年起在其后的10年内逐年减少,直至取消。
在统一制度初期,为了保证职工退休后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不降低,可以采取新老办法对比计算的做法。凡按照本办法计发的基本养老金,低于省人民政府湘政发〔1995〕18号文件实施前的老办法(按老办法计发待遇的工资基数,仍应按省人民政府湘政发〔1995〕18号文件规定封定在1994年底以前)待遇标准的,差额部分予以补齐;高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统一制度实施当年退休的增加幅度不得超过10%,从第2年至第5年退休的增加幅度每年可递增5个百分点,至第6年不再予限制,同时取消新老办法对比计算的做法。
对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不满15年而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职工,或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而因病或非因工负伤经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也可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其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组成。
对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退休后不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其个人帐户储存额一次支付给本人,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再按其视同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发给两个月全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同时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3、1997年底以前已经退休的人员,仍按国家和省原规定发给养老金。
四、继续完善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职工退休后领取的基本养老金,根据全省经济发展情况和养老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原则上每年7月1日按照本省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的一定比例调整一次。职工平均工资负增长时不作调整。具体调整办法由省劳动厅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研究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企业离休人员基本离休金的调整办法,按照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湘办发〔1997〕2号文件规定执行。
五、严格退休审批手续。劳动行政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国家现有的退休政策,各地不得自行放宽条件,任何企业都不得自行办理职工退休审批手续。企业职工凡没有经过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办理退休审批手续的一律无效。
六、巩固和提高养老保险社会化程度。在巩固现有统筹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完善省级统筹办法,继续坚持全省集中决策,省级调控,分级管理,以地州市为主的原则,强化省级调剂金的收缴,加大省级调控力度,在全省范围内逐步实现统一费率、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剂使用基金。
七、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凡按省人民政府湘政发〔1995〕18号文件规定应参加养老保险而至今尚未参加的城镇各类企业及其职工,必须在1998年底以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同时,加快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步伐。
八、提高社会保险管理服务的社会化水平。加快将目前由企业发放养老金改为社会化发放的步伐,积极创造条件将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逐步由企业转向社会,减轻企业的社会事务负担。各级社会保险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改进和完善服务与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九、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缴和管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要保证专款专用,全部用于职工养老,严禁挤占挪用和挥霍浪费。基金结余额除预留相当于2个月的支付费用外,应全部购买国家债券和存入专户,严禁投入其他金融和经营性事业。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基金收缴工作,各有关部门要督促企业依法缴纳养老保险费。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财政、审计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督,确保基金的安全。
十、本实施意见从1998年1月1日起施行,省政府过去有关养老保险的规定与本实施意见不一致的,以本实施意见为准。
本实施意见由省劳动厅负责组织实施和解释。
湖南省城镇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城镇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年老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和《湖南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办法》(省政府令第59号)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境内的城镇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及其业主、雇员和帮工(以下称“从业人员”)。已享受其他法定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基本养老保险属于强制性的社会保险。用人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必须按照本办法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从业人员个人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第四条 本办法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分担费用,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与用人单位及从业人员个人缴费挂钩的原则。
第五条 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负责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行政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具体经办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业务。
工商、税务、物价、交通、公安等部门及个体劳动协会和私营经济协会应积极配合并协助做好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收缴工作。
社会保障委员会对劳动行政部门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执行从业人员的养老保险政策、法规和基金管理情况实行监督。
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缴纳
第六条 用人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费按下列标准缴纳。
(一)用人单位现按其从业人员个人缴费工资基数总和的10%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后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5年内逐步过渡到统一的城镇企业缴费水平。
(二)从业人员暂按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的4%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1999年调整至5%,以后每两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直至达到8%为止。
(三)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以上年度本人月实际工资收入作为个人缴费工资基数。本人月实际工资收入低于所在地州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以所在地州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收入的60%为缴费工资基数。本人月实际工资收入超过所在地州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收入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缴费工资基数。
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以所在地州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工资基数。
第七条 基本养老保险费可由用人单位的开户银行代为扣缴(免签协议),或者委托工商、税务等部门代为收缴。用人单位也可以直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
第八条 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存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银行开设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帐户”。
第九条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保证专款专用,全部用于养老保险,严禁挤占挪用和挥霍浪费。财政、审计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督,确保基金安全。
第十条 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在税前列支,从业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不计征个人所得税。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费不实行减免。因特殊原因,用人单位暂无力缴纳的,由用人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经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批准可以暂缓缴纳。缓缴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在办理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后,必须在30日内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基本养老保险登记手续,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用人单位未办理基本养老保险登记手续或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工商、税务、物价、交通、公安等部门在办理有关证、照年检、年审和登记手续时,应督促其办理基本养老保险登记手续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从业人员建立、解除劳动关系,或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兼(合)并、停业、破产的,应在30日内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保、停保、转移等相关手续。
第十四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定期对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用人单位的从业人员人数、工资总额、退休人数核查一次。核查时,有权调阅用人单位的从业人员名册、帐目和报表,有关部门应予以配合。
第三章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
第十五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的社会保障号码为每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从业人员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发给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手册。
第十六条 个人帐户按本人缴费工资的11%建立,个人帐户由以下部分组成:
(一)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
(二)从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中按从业人员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一定比例划入的部分。
随着个人缴费比例的提高,从用人单位划入的部分相应降低,直到降至3%为止。
个人帐户的储存额,每年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城乡居民存款利率计算利息。所得利息记入个人帐户。
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除计入从业人员个人帐户部分外,其余作为社会统筹基金。
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储存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城乡居民存款利率计算利息。
第十八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每年结算一次个人帐户储存额,并及时向从业人员提供个人帐户对帐单和个人帐户卡,作为从业人员核查和今后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依据。
第十九条 从业人员工作异动,个人帐户储存额全部随同转移;因故停止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个人帐户予以保留;继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个人帐户中的前后储存额予以合并计算,不间断计息。
第四章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第二十条 从业人员达到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方可办理退休手续,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一)基础性养老金。按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发给。
(二)个人帐户养老金。标准为个人帐户储存额除以120.第二十一条 从业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次性领取养老保险补助金,同时终止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一)从业人员累计缴费年限未满15年即达到退休年龄的,可一次性领取个人帐户中的全部储存额。
(二)退休前或者退休后死亡,其个人帐户储存额尚未领取或未领取完的,其中的个人缴费部分可由其法定继承人一次性领取。私营企业主及个体工商户本人的个人帐户储存额或余额可以全部继承。
(三)从业人员未达到退休年龄而去境外(包括港澳台)定居的,可按本条(二)项的规定一次性领取相应待遇。
第二十二条 从业人员退休后死亡,依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发给的丧葬补助费和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先从个人帐户储存额中支付,不足部分从社会统筹基金中支付。
第二十三条 从业人员的缴费年限从用人单位和本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开始时计算。
从业人员被招收、聘用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并继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其实际缴费年限可前后合并计算。
从业人员原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已建立了个人帐户的,其实际缴费年限前后合并计算。
从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之后中断缴费期间,不计算缴费年限。
第二十四条 建立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从业人员退休后按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按照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增长比例同步调整。
第二十五条 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查基本养老保险费缴纳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情况,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无偿提供服务。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依照《湖南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办法》(省政府令第59号)处罚。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实施前,已经按照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按照《湖南省建立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予以衔接。
篇2
那么,怎样才能既避免浪费保费,又避免投保的不足呢?理财专家提供了一个秘诀――估算法!
一、人寿保险
原则:维持家庭生活水准
寿险保额的确定并没有统一的方法或公认的标准。不过,购买寿险保单并不是保额越高越好却是达成共识的。因为寿险保额的高低与保费的高低成正比关系,购买高额寿险保单,必将增加投保人的经济负担。
大多数人购买人寿保险的目的是通过死亡保险金的给付,使那些在经济上依赖被保险人的人在被保险人死亡之后,生活还可以保持在与以前相仿的水平。因此,这就成为确定寿险保额的基本原则。
估算方法:生命价值法+家庭需求法
虽然寿险保额的确定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不过,市民还是可以用一些方法做出简单的测算,一个比较通用的方法就是:将生命价值法则和家庭需求法则相结合来确定保额。
生命价值法则是以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作依据来考虑应购买多少保险,可以分成三步:估计被保险人以后的年均收入;确定退休年龄;从年收入中扣除各种税收、保费、生活费等支出,剩余的钱假设贡献给他人――这些钱就是被保险人的生命价值。
而家庭需求法则的出发点则是,当事故发生时,可确保至亲的生活准备金总额。计算方式是,将在生至亲所需生活费、教育费、供养金、丧葬费、对外负债等,扣除既有资产,所得缺额作为保额的粗略估算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如被保险人可从已购买的人寿保险、企业等处获得一定的保险保障,最终确定保额时,还应适当扣除这些保障。
案例
假设现年30岁的陈先生60岁退休。退休前,年平均收入为10万元,平均年收入一半自己花掉,一半用于家人,即给家人花掉5万元。
那么,按生命价值法则,陈先生的生命价值是:(60岁-30岁)×(10万元-5万元)=150万元。所计算出的生命价值,可以作为考虑现阶段该购买多少寿险的标准之一。
接下来,可再从家庭需求的角度考虑寿险保额。
仍以陈先生为例,假设其家庭目前年平均收入14万元左右,每年最大支出就是大约3万元的房贷,加上其他开支,总支出5.5万元左右。
由于现有资产有限,陈先生在确定保额时可将资产暂且忽略,考虑到最大的开支――房贷要还20年,陈先生需要以保险补偿家庭未来30年的开支,家庭需求为5.5万元×20年+2.5万元×10年=135万元。
上述保额计算只是粗略估算,更精确的计算应考虑利率因素。这样,生命价值可能会小于150万元,而家庭需求会高于135万元。
综合两种法则,陈先生合适的寿险保额在135万~150万元左右。当然,随着生活条件和收入水平的改变,保额也应随之调整。
二、养老保险
原则:解决个人老年生活费问题
目前,市民们解决养老问题主要有三条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和个别企业的补充养老保险。其中,商业养老保险是自被保险人年老退休或约定的领取年龄开始,由保险公司按合同约定定期、定额给付被保险人一定的养老金。
由于购买养老保险的意义是解决一个人老年生活费的问题,因此,可以用预计的老年生活费来作为确定购买多少养老保险的初步标准。
估算方法:先定需求后算缺口
市民在确定养老保险保额时要检视自己的养老规划,测算需求,估算收入。
首先,确定实际需求的养老金额,这取决于三个因素:寿命长短、现在的生活水平、通货膨胀的预测。一个简化的步骤是:第一步,估计以后的年平均收入;第二步,确定退休年龄;第三步,估计死亡年龄。
其次,确定老年资金需求缺口。看看自己有没有社保养老金、固定资产投资收益(如房租)、股息分红、子女赡养等。然后,根据商业养老金在实际所需要的养老金额中所占比例来确定资金缺口。专家建议,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所获得的补充养老金占所有养老费用的20%~40%为宜。
最后,是确定实际的养老险保额。一般而言,高收入者可主要靠商业养老保险保障养老。中低收入家庭,可主要依靠社会养老保险养老,以商业养老保险作为补充。
案例
假设40岁的李先生退休前的年平均收入是10万元,60岁退休。在他年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按保险公司用以参考制定人寿保险费率的生命表假定其死亡年龄(40岁的人平均能再活37.62年),他的收入平均用到40岁以后的每年生活中,即退休后的生活费用与退休前一样多。
他退休后每年的生活费用为:10万元×(60岁-40岁)/37.62年=53163.2元;总费用为:53163.2元×[37.62-(60岁-40岁)]=936735元。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通胀,李先生每年养老金需求约为5万多元,总需求大约是90多万元。
篇3
关键词:个人税收递延;商业养老保险;发展阶段;理论回顾;前景展望
引言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①概括起来,是个人在购买商业养老保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险时不缴纳个人所得税,等到领取养老金时再缴个税的一种私人养老储蓄计划,其实质是将税收优惠与商业养老保险结合的制度创新,其最早产生于美国,并在美国得到充分发展。1978年,美国《国内税收法》新增了第401条K项条款,该条款规定不同类型雇主为雇员建立累积制(DC)养老金账户时可以享受税收优惠。该税收优惠政策明确雇主为员工开通的个人养老计划账户在缴费阶段和产生收益阶段不缴税,直到雇员年满59.5岁时,才能从其养老金账户中领取资金,这部分资金作为个人收入需要交税。由于极大的税收优惠激励美国雇主及个人积极加入私人养老计划,短时间内养老计划累积巨大基金,逐渐改变了美国传统养老保障体系,成为社会养老资金的主要来源,这项养老计划也被称为401K计划。税延政策在美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中取得了极大成功,其他欧美国家也采用税延政策,通过设置不同税收优惠模式、设定不同的优惠税率和最高缴存限额激励不同目标群体自愿加入个人商业储蓄养老计划。我国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比较晚,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公共养老金支付金额逐年提高,平均替代率60%以上,居民覆盖率达超过80%。但随着我国进入老年化社会,财政养老支付压力越来越大,养老资金缺口问题逐渐显现,亟须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特别是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展空间受限,作为第三支柱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被寄予希望。2018年4月,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了《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税延养老保险试点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从2018年5月起对上海、福建和苏州工业园区进行试点。试点一年期限过去,成绩差强人意,2019年6月底,共23家保险公司参与试点,销售66款产品,累计实现保费收入2亿元,投保人4.52万人。相反,同时期没有税收优惠的养老目标基金试点发展如火如荼,自2018年9月试点开始至2019年9月,已成立养老目标基金55支,募集资金170亿元,投资者达150万元,其募集资金与银行个人储蓄存款相当。
一、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发展阶段
1.萌芽阶段(1940—1960年)。自1875年美国运通公司设立第一支企业年金计划来,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伴随其存在。1935年,美国通过法律确定企业和个人要缴纳社会保障税,对工薪课税。随后美国税法规定雇主为其雇员向税收优惠养老金计划、简易雇员养老金计划、避税年金计划存入的资金不按工薪对待,免缴薪金税。1962年,美国开始允许自我雇用的个人建立个人税收优惠退休账户,即IRA前身。
2.产生阶段(1970—1980年)。1974年,美国颁布《个人退休收入保障法案》,IRA账户基于该法案应运而生,并将税收递延优惠推广至没有养老金账户的个人,包括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以及其他纳税者。1978年,美国《国内税收法》以401K条款明确企业加入雇主养老计划适用税延政策,雇主为雇员缴纳企业养老金计划支出可以税前扣除暂缓缴纳所得税。由于401K计划具有税收平滑和投资免税效应,对美国企业年金发展产生较强推动力,该养老计划在20世纪70年代末起步,到80年代末逐步成为仅次于国家养老金的第二大养老基金,居于美国养老体系的次要地位。
3.成熟阶段(1990—2010年)。经过401K计划和IRA计划的高速发展和快速累积,美国养老体系发生结构性变化,并强有力的促进美国资本市场发展,减少了公共养老金财政压力,促进经济复苏。税延政策对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激励为其他国家建立多层次养老体系改革提供成功经验。2005年,德国进行李斯特改革后,根据《老年收入法》确立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税收递延政策。澳大利亚的2007年税法修正案针对雇主,为75岁以下雇员提供的养老金部分、个体户自愿储蓄养老金部分全部抵税。
4.调整阶段(2010年以后)。欧美国家经过多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税延政策适度调整和放宽限制,逐渐适应本国私人养老保险市场。福利国家逐渐认识到私人养老计划应该保障居民福利,需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提高参与率,逐步对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税收模式做出调整。与传统IRA计划和401K计划不同,罗斯IRA和罗斯401K养老计划实行个人税后收入缴费,即TEE①模式,而澳大利亚个人超级年金采用TTE税收模式。
二、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理论回顾
1.税收激励论。不考虑代际遗传和税收影响,根据精算平衡原则年金化的财富跨期安排是最合适的,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实际上,商业养老保险市场通常需求不足,除个人非理性决策和财富遗传动机影响因素外,税收负担是主要原因。因此,对个人投资商业养老保险计划延期纳税,一方面可以降低个人边际税率,另一方面推迟纳税时间缩短缴税期限,从而减少投资者税收负担激励加入养老计划。
2.公共物品论。个人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与一般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不同,运用商业模式保障个人退出劳动市场后收入损失风险,属于准公共物品。公共养老保险保障参与社会劳动的人们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体现公平。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是个人财富投资计划,个人缴纳养老金越多,其退休时期领取资金越多,体现效率。将公共养老与私人养老结合的个人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需要政府财政政策支持。
3.福利经济论。在工业社会,高水平社会保障能保障社会问题,促进就业从而提高经济产出,而过高的社会福利加重生产企业负担,挤占储蓄份额,同时滋生懒惰,损失效率,长期不利公共福利增进。养老保障制度要体现国家、企业、个人共同责任,采用收益确定型或者缴费累积型的公共养老保险通过代际再分配能增加公共福利,具有个人特性的个人税延养老保险可以通过税收安排提高个人福利水平,进而提高整体福利。
4.风险管理论。随着社会老年化,养老保障需要应对长寿风险和通胀风险。这两类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具有系统性的长寿风险和通胀风险,二是具有差异性个体保障需求和投资需求。系统性风险需要长期储蓄资金来应对,个人差异风险则需要市场配置来分散。虽然保险计划资金市场运营会带来新的风险,但其相对老年化风险处于从属地位。
5.税收调节论。递延所得税对个人生命周期收入有平滑效应和累积效应。平滑效应可以使边际税率高的收入转向边际税率低的收入,从而节约税收,形成结余收入。累积效应是这部分结余收入随着时间累积会增加收益,滚动累积,形成利得收入。但这两种效应会随着边际税率、参与率及通货膨胀率等外在因素变化,对个人效用产生的影响不确定,因此可以调节个人投资行为。虽然税延商业养老保险作为多层次养老体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已成为共识,但是也有学者对个人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功能和作用持有不同的观点。一是税延优惠政策不是私人养老金增长的激励因素。有实证研究表明具有税延功能的401K账户不能刺激个人储蓄,认为401K计划对其他形式的养老安排没有替代效应,也有人认为个人储蓄增加是企业匹配缴费形成的而不是延迟纳税激励的。也有人研究缴费前401K账户与缴费后401K账户个人参与率是否有关来说明税延的激励作用,结论不一。二是税延政策具有累退效应,加大贫富差距。David对美国居民参与税延型养老保险的意愿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能够取得非劳动所得或者收入水平较高的家庭,参与税延型养老保险的概率更大,而家庭中仅有一个工作劳动力或者有被抚养者时,该家庭参与计划的可能性更小,说明中高收入家庭享受更多税延优惠。三是税延商业养老保险对宏观经济的作用不明显。蒋丽彤利用戴蒙得模型分析EET模式下个税递延养老保险的储蓄效应和消费效应,认为税优养老险能否真正影响到国内储蓄并刺激消费,应综合权衡各方面利弊。四是对个人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市场机制的研究较少涉及。很少学者对商业保险机构及其他具有长期投资功能的投资机构在管理长寿风险和保值增值的绩效进行研究,也很少探讨个人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市场机制。五是对不同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税延激励效果作实证研究。吴孝芹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激励效应模型,分析得出边际税率、投资收益率和激励年限均会影响政策激励效果。崔军对试点进行建模测算,指出税收优惠力度较小,激励效果会随着时间而减小。
三、个人税收递延商业养老保险展望
1.个人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发展与公共经济相关。税优政策对401K计划的激励作用是有其特殊背景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胀”,传统货币和财政政策难以奏效,为走出困境,里根政府采取大力减税和增加储蓄的宏观调控政策。此时,401K计划及税延政策与此宏观政策方向相同,力度相当,客观上促进401K计划快速发展。而我国储蓄率一直高于西方国家,传统依靠储蓄养老,这给个人税延性养老保险提出较大挑战。
2.个人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激励有明确的目标人群。法国李斯特改革,以法律形式确定改革目标是保证养老金替代率不变,对补充养老金实行补贴,不影响已参与养老保险人的福利。参与养老金计划的个人可以享受财政补贴,其家庭成员也可以参与该计划并可享受财政补贴,鼓励家庭参与养老计划。澳大利亚对于年龄55~65岁处于半退休的中老年人,可以将提取养老公积金,同时存入养老公积金,享受15%的优惠税率,增加老年人收入。我国个人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要根据不同目标群体给予相应力度的税收优惠。
3.个人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需要其他配套政策。401K退休计划在法律上强制要求雇主匹配缴费,澳大利亚对雇主不缴纳超级年金需要缴纳保障税,这些半强制约束雇主加入养老金计划,客观上提高私人参与私人养老计划的积极性。英国将个人养老金写入《社会保障法案》,并明确税收返还政策。我国个人税延商业养老保险除了税前扣除优惠外,没有其他配套政策手段,仅依靠税前扣除鼓励个人进行长期投资,其作用有限。
篇4
停发职工工资主体不合格
「当事人
申 请 人:周XX,原XX商城实业有限公司员工
委托人:肖XX,XX律师事务所律师
毛XX,XX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申请人:XX商城实业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XX,XX商城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委托人:李XX,XX律师事务所律师
「案由
工资、福利争议。
2000年申请人调入被申请人处工作,任仓库保管员。2001年8月,被申请人改制,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签订《XX商城职工身份置换协议书》,解除劳动关系后,以经济补偿金入股,成为被申请人股东,被申请人承诺为申请人缴纳养老保险并签订聘用合同。之后申请人在原岗位工作,但被申请人未按其承诺签订劳动合同、缴纳养老保险金。2003年8月因申请人岗位撤销,被申请人未再另安排申请人工作。申请人要求被申请人为其安排合适的工作,并补偿申请人工资及补交养老保险金。
「审理查明
申请人周XX2001年8月前在XX商城从事仓库保管员工作,2001年8月参加企业改制,与被申请人签订《XX商城职工身份置换协议书》,置换身份解除劳动关系,申请人以补偿金及自已出资入股,成为被申请人股东之一,被申请人承诺继续为申请人缴纳社会保险。改制后仓库划归XX商业广场有限公司,2001年9月起申请人在该单位继续从事原仓库保管员工作至2003年8月。2003年8月因仓库拆除,被申请人与申请人解除劳动关系,未再安排工作,也未支付补偿金。据XX工商行政管理局查实被申请人法人代表在2003年12月前同时任XX商业广场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申请人2003年8月停止工作前月平均工资为700元。
「申诉意见
申请人称:申请人于1982年参加工作,2000年调入被申请人处工作,2001年任仓库保管员。8月,被申请人改制,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签订《XX商城职工身份置换协议书》,解除劳动关系,以补偿金入股,成为被申请人股东,被申请人约定为申请人缴纳社保基金,并签订聘用合同。申请人2001年9月至2003年8月一直在原岗位工作,但被申请人未签订劳动合同,未缴纳养老保险。2003年8月因申请人岗位撤销,被申请人未再另安排申请人工作。申请人要求:被申请人重新安排合适的工作,并补偿申请人工资及补交社会保险。
「答辩意见
申请人与之签订了《XX商城职工身份置换协议书》,劳动关系已予解除,申请人以补偿金入股新组建成立的被申请人,是被申请人股东之一。申请人于2001年9月至2002年9月一直在XX商业广场供职,任仓库保管员,2002年10月至2003年10月,又受聘于XX公司继续担任仓库保管员。2003年10月后因仓库被拆,没有安排其他工作。被申请人未与申请人形成事实上的关系,不同意支付待岗工资和安排工作。同意按原协议书约定缴纳养老保险金。
「仲裁意见
仲裁庭经审理认为,被申请人同意为申请人补缴养老保险依法应予以支持。申请人改制后继续在原岗位从事仓库保管员工作,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事实劳动关系属实,被申请人未与之签订劳动合同不符合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申请人以在被申请人处具备股东身份为由,要求被申请人安排工作,没有法律依据,仲裁庭不予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3条、第72条,《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第9条之规定,申请人与被申请人解除劳动关系。
「法律索引
1、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劳动关系解除2、 由被申请人支付申请人一次性经济补偿金XX元。
篇5
关键词:养老金制度 设定受益计划 职工薪酬 年金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03-0033-02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我国出现未富先老的状态,承受着巨大的养老金支付压力,如何建立完善的养老金体系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保证老年人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2014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结合我国当前的社会形势,对我国的养老金会计处理做了统一规定。新准则下,我国的养老金会计处理已实现了由成本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在养老金负债的计量上考虑了未来报酬水平,采用了应计福利法,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得以在养老金会计中运用,这都使得我国企业的养老金会计处理与国际会计准则下养老金的会计处理规定趋同。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的水平,我国现阶段的养老金会计处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我国的基本养老金制度
在美国,基本养老金制度主要包括老年及幸存、伤残保险计划,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计划等,而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退休保险制度改革,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将养老保险从企业统筹改为社会统筹,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1995年在前期改革的基础上,国务院“鼓励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我国的基本养老金制度在不断完善。到目前为止,我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基本养老金制度,主要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制度、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制度。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按照国家法律的规定,对劳动者在年老时减少经济收入而给予的经济补偿,主要是由企业和个人来缴纳,实行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两部分相结合的基本制度。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按照城镇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分别计入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企业年金制度是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基本养老金保险制度之外,企业根据自身实力自愿建立的,为本企业职工提供的补充性养老金制度。除了企业年金之外,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也是企业职工自愿参与的一种补充性养老保险形式。因此,我国目前建立了三大支柱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障体制: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制度、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制度。从各国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发展的趋势来看,发展企业年金是一种必然趋势。
二、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
2014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要求企业应当将离职后福利计划分类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其中,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根据我国目前建立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障体制来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强制规定的,企业必须为职工建立的基本养老保障。这部分养老基金分别计入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计入两个账户内的资金实行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企业一旦按照国家规定缴存之后,不再承担进一步的支付义务,这与设定提存计划的会计处理相一致,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收益的主要风险由职工承担。而对于企业为职工缴纳的补充性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企业既可以选择设定提存计划,也可以选择设定受益计划。设定提存计划,会计处理简单方便,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确认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资本成本),在后续年度福利水平提高时,不再进行会计处理。设定受益计划,会计处理相对复杂,采用“预期累计福利法”和“适当的精算假设”将确定的公式产生的福利义务归属于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当后续年度福利水平提高时,应按照直线法将累计设定受益义务,归属于职工提供服务而导致企业第一次产生福利义务至服务不再导致设定受益义务显著增加的期间。设定受益计划对企业职工来说,是一种待遇确定型的养老保险,至于企业每年进行提存的养老金的数额,可以根据企业的情况自行决定,职工收益的风险主要由企业承担。与设定提存计划相比,设定受益计划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未来收益具有确定性;(2)更能体现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3)有利于我国的养老金会计处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4)减少职工的离职率,更有利于企业留住优秀人才。
三、我国实行设定受益计划养老金会计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我国基本养老金制度背景下,我国实行设定受益计划的养老金会计,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问题:
(一)企业年金制度覆盖率低。当前我国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障体制主要依靠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提高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构建了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基本框架,开始全面推行企业年金制度。目前我国企业年金仅覆盖7.1万名职工,占参加养老保险人数的比例不足1%,大部分参与企业年金制度的企业都是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企业年金养老保险的覆盖率低,使得作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障体制第二支柱的力量明显不足,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设定收益计划虽然与国际会计准则在形式上趋同,都进行了类似的会计处理规定,但是在实质上的执行方面,设定收益计划的会计处理还只是个“小众概念”,再加上其本身会计处理复杂,设定收益计划在我国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二)设定受益计划资金运作没有统一规定。2014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虽然对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定,但没有对设定受益计划的资金运作方式进行明确规定,设定收益计划资金在投资渠道的选择、后续的资金监管、收益的回收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定,企业间差异性较大,不利于资金的管理。尤其是我国当前资本市场发展的不健全,设定收益计划资金的投资方式的选择,关系着其能否发挥补充养老保险的作用,关系着万万千千职工退休后未来的生活水平,因此,明确资金的投资渠道,建立合适的资金监管模式,精确计算收益,将更有利于企业年金养老保险的管理,也更有利于我国基本养老保障体制的均衡发展。
(三)设定受益计划会计处理复杂。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要依靠各种精算假设和数据分析,会计人员要靠精算师提供的精算报告选择合适的折现率等进行会计处理,这虽然有利于我国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但由于这种繁杂的估值,在进行会计处理时,更多地需要会计人员运用多年的从业经验进行职业判断,这样得到的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可靠性将受到威胁。当财务报表使用者运用上述会计信息做出会计决策或者判断时,也会因为其繁杂的会计处理而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此同时,通过复杂处理进行披露的会计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却是一个未知数,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会计信息披露的成本。
(四)精算人员的缺乏。由于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限制,会计人员并不一定是擅长精算的专业人员,一方面,企业在进行设定收益计划养老金会计处理时,还需要聘请专业的精算师,进行各种精算,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会计处理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精算行业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我国精算专业的人员也就在百人左右,这无疑增加了设定受益计划在我国养老金会计处理上实施的难度。
四、对我国养老金会计的改进建议
(一)大范围地鼓励企业推行企业年金养老保险制度。政府应该采取适当的财政补贴和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行企业年金制度,提高企业年金养老保险在我国养老保险中的比重。在对企业年金养老保险的资金进行管理时,要考虑到企业的利益,不过多增加企业的负担,充分调动企业实行企业年金制度的积极性,为了充分发挥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作用,政府应该发挥引导作用,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必要时,可规定适当地降低企业应缴存的基本养老保险,另一方面,政府可以让企业和职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自主选择在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上的缴存数额。
(二)进行税收改革。在设定提存计划下,企业计提养老保险时,一般会做基本会计分录:借记“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生产成本在月末会转到主营业务成本中,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前全额扣除,管理费用作为期间费用,也可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前全额扣除,即在设定提存计划下,企业计入统筹账户的资金,可以作为企业的成本费用在所得税前全额扣除。在设定收益计划下,其会计处理复杂,我国税法在对企业年金中可以作为费用扣除的部分,也有明确规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企业为全部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予扣除。税法上对于企业为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并非可以全额作为费用予以扣除,而是要满足5%的规定,这无疑增加了企业实施补充养老保险的成本费用,打击了企业实施补充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因此,为了充分发挥企业年金养老保险的作用,税法需要通过适当的税收改革和税收优惠,提高补充养老保险的扣除比例,减轻企业的负担。税务部门可以通过规定在计提养老保险时不征税,当职工领取养老金时,根据养老金收益的增值情况进行适当征税,这样才能真正地减轻企业的税收压力。
(三)对设定受益计划的资金运作方式,进行统一规定。在宏观上,国家应该制定统一的政策,规定设定受益计划的资金不可以投资的范围,来保证资金投资的稳健性和可回收性。与此同时,国家应建立相应的监督制度和法律,对资金的投资运用进行监督和管理。在微观上,在企业内部可以设立投资委员会,专门负责对设定受益计划的资金的投资和回收进行管理,从而保障资金投资的收益率。其中,投资委员会可由企业职工代表、治理层、财务负责人、企业外部或者内部的投资专家来担任,职工代表可以对企业选取的投资项目进行监督,控制投资的风险。与此同时,根据国家明确规定的不允许投资的项目,企业可以灵活地选择投资方式,合理地控制投资风险,从而确保投资的收益。
(四)提高养老金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在设定受益计划下,由于养老金资产或者负债的多少会受到外部利率、通货膨胀率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在企业内部,会受到企业员工的流动率、企业员工平均寿命、服务年限等的影响,因此,企业除了根据会计准则强制规定需要披露的信息以外,应根据自身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及时地调整与养老金相关的资产或者负债并加以适当的披露。在宏观上,国家应为每个职工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职工个人根据企业披露的养老金信息,实时查看个人养老金账户的余额,做好个人的消费计划,从而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大力发展精算行业。只有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在面临复杂的职业判断时,会计人员才可能基于全面、长远的考虑做出合适的判断,正确运用会计政策,准确地核算和处理设定受益计划养老金,提高披露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另一方面,国家应大力发展精算行业,提高精算力量。物以稀为贵,我国精算力量的匮乏增加了企业进行设定受益计划养老金会计处理的成本,只有大力发展我国的精算行业,提高我国精算师的供给人数,改善我国精算行业的供需关系,才能有效平稳地在我国实施设定受益计划养老金会计处理。
参考文献:
[1]张莹莹.中美养老金会计对比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8).
[2]陈昌明,付媛媛.设定受益计划相关问题探讨[J].商业会计,2015,(16).
篇6
1.采用先进的养老保险立法理念
首先应树立一个养老的基本理念,就是社会养老是公民作为福利权的基本权利,当我们用人道主义观点看待老年人的问题时,应该首先肯定老年人拥有社会养老的基本权利,和生存权、居住权、参与权等一样。社会福利体现国家和社会对社会成员的责任。社会养老保险属于老年社会福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理论认识的基点之上,社会养老保险立法既是通过强制力认可和强化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又重在对国民的福祉利益进行权利保护。
2.统一制度和标准
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法律制度要求统一的制度和标准,避免制度碎片化,便于实现全国养老保险一体化管理。
3.明确责任主体各方的权利与义务
养老保险立法需要用明确的、规范的语言来界定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对雇主或者用人单位而言,法律必须明确其为职工参加养老保险的强制性义务,同时亦获得解除或者减免其对劳动者相应的经济补偿的权益。对劳动者而言,法律不仅应当明确规定其参保并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义务,而且应当赋予其享受各项养老保险待遇的法定权益。当权益得不到保障时,年老退休人员将直接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告上法庭。
4.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司法体制
建议在人民法院设立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庭,专门从事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争议案件,使当事人在其社会保障权益受不法侵害时获得有力的司法保护,在审判中充分体现出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的特殊性。
5.建立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
初步建立起传统土地保障、家庭养老与新建养老保险相结合的立法模式,以法律的形式真正把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制中,明确规定受保人的范围、缴纳保险费的原则和标准、获得社会保障待遇的条件和待遇、提供法律援助等,把确保农村养老保险费的征缴纳入统一的执法工作之中,将农村的养老保险纳入整个养老保险法制体系统筹规划。继续完善储蓄积累保险方式,为农民建立个人账户,个人交费为主,集体交费为辅,国家财政支持,将个人和集体缴纳的保险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名下为个人所有,到退休年龄后根据个人账户的积累额计发养老金,推进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健康顺利发展。
二、实现全民养老、全国统筹
社会养老保险的宗旨在于使全民能老有所养。要实现这样广覆盖的目标,就必须统一养老保险制度,在设定的期限内,实现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社保的对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社保的对接,统一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中较低收入人群的参保缴费政策,其缴费基数和比例,按照社会保险价值取向和互济的功能要求,应当给予优惠。不分城乡,不分等级,全民社保,才能充分体现社会公平。
为实行全国统筹制定时间,应该像制定五年、十年发展规划那样,提出用多长时间实行全国统筹。有了明确的时间目标,才会产生压力、激发动力,从而大大加快全国统筹的进程。
三、实行养老保险筹资渠道多元化
目前国家提出养老基金来源要多渠道,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面要合理负担,但是单纯依靠企业和职工缴费已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养老金需求。我们认为应当在税收中,按照一定的比例拿出一定的款项,定期划拨进入养老保险专项基金中,这样既可以减少现收现付制对总储蓄的一部分挤出效应,又有利于在未来某个合适的时机开征社会保障税。比如美国养老资金的来源于美国联邦收入税、社会保障收入本身的课税、美国财政部的一般资金及养老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这些收入基本满足了养老金的支出。
四、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
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应尽快确定统一管理体制,实行养老保险基金行政管理和营运管理分开、执行机构与监督机构分设的管理体制,使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规范化。首先,统一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制定政策、规划,加强监督、指导,从根本上克服政出多门、扯皮内耗等问题。要构建起权威高效的养老保险监督体制,在强化内部监督的同时加强外部监督,财政和审计部门对养老保险基金营运负有重要的监管职能,要定期公布基金状况,各地区应设立由政府代表、企业代表、工会代表和离退休人员代表等各方面人士组成的养老保险基金监督委员会,对养老保险基金经办机构、营运机构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防止养老保险基金被挤占、挪用、浪费。
五、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应当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公民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在此基础上,需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制定规范企业补充养老和个人储蓄养老的保险法。
通过以上五项措施,可形成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M].商务印书馆,2000:379-382.
篇7
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占总人口约70%的人民目前或将来的生活质量,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则是其中的关键内容之一。随着老龄化浪潮汹涌而来,农村养老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和紧迫。为了寻找合适的解决途径,我国政府从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性地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目前为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有10多年的历史。这段历史可以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6—1992年,为试点阶段。1986年,民政部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在江苏沙洲县召开了“全国农村基层社会保障工作座谈会”。会议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决定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成为首批试点地区。
第二阶段:1992年—1998年,为推广阶段。1991年6月,原民政部农村养老办公室制定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以下简称《基本方案》),确定了以县为基本单位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原则,决定1992年1月1日起在全国公布实施。此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在各地推广开来,参保人数不断上升,到1997年底,已有8200万农民投保。
第三阶段:1998年以后进入衰退阶段。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民政部门移交给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这个阶段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出现了参保人数下降、基金运行难度加大等困难,一些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甚至陷入停顿状态。官方对这项工作的态度也发生了动摇。1999年7月,国务院指出目前我国农村尚不具备普遍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决定对已有的业务实行清理整顿,停止接受新业务,有条件的地区应逐步向商业保险过渡。
从以上几个发展阶段来看,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实践上是并不成功的。在理论上,这一制度也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和批评。90年代以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一直是人口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全面地反映了各地各时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在目前这一政策面临转折时,对这些研究进行综合分析,能使我们全面地总结这项工作的经验教训,为今后农村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障工作提供参考。本文在大量查阅90年代尤其是1995年以来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发现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现有文献对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宏观必要性基本上没有异议。作为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对保障老年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保证社会的稳定和进步都有积极意义。另外,它还有助于减轻农民“养儿防老”的思想,从而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执行。何承金等人的研究认为,中国西部农村人口控制的主要障碍在于社会保障体系残缺不全,农民养老难以落实。
更多的研究从微观经济个体的养老需求与供给出发进行分析,认为由于农村家庭的小型化,大量青壮年农民流向城市,老年农民社会地位下降等原因造成了近年来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逐步淡化、弱化。而土地、家庭储蓄和农民自身的养老能力都难以担负起老年农民的生活保障。
尽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必要建立,可是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能否建立起真正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呢?一些文献对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约束性进行分析后指出,由于我国资金有限,而城市又处于经济改革的中心,在资金的竞争性使用中具有优势;而且福利国家的困境对政府的警示作用使国家不敢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入太多,因此现阶段我国尚无能力建立真正的全国范围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只能以局部地区的社区保障作为替代。杨翠迎、张晖等人分析了我国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济可行性,认为目前建立全国范围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不可行的,只有东部和中部一些省份才具备开展这项工作的条件,“。从世界经验来看,马利敏认为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及大比例的农村人口决定了现在不宜把农业家庭人口纳入帐户养老保险体系。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诸多问题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这些问题中,有的是制度设计本身的缺陷;有的是在执行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前者主要包括:
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乏社会保障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基本方案》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资金筹集上坚持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这样,由于大多数集体无力或不愿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给予补助,绝大多数普通农民得不到任何补贴,在这种资金筹集方式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储蓄或鼓励性储蓄,也正因为这一点导致了不可能强制要求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但如果要使这项工作开展下去,常常需要采取强制性的行政命令,这又违背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自愿性原则。因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制度设计时就使其执行陷入了两难境地。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制度上的不稳定性。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基本上都是在民政部颁布的《基本方案》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形成的,这些办法普遍缺乏法律效力。因此各地对这一政策的建立、撤消,保险金的筹集、运用以及养老金的发放都只是按照地方政府部门,甚至是某些长官的意愿执行的,不是农民与政府的一种持久性契约,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实际上,我国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态度也时常发生动摇,导致了本来就心存疑虑的农民更加不愿投保。这也是缺乏法律保障的结果。
3)基金保值增值困难。《基本方案》规定,“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主要以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实现保值增值。”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缺乏合适的投资渠道、缺乏投资人才,有关部门一般都采取存入银行的方式。但是1996年下半年以来,银行利率不断下调,再加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要保值已经相当困难,更不用说增值。这一方面造成政府的包袱加重,现已出现参保的人越多,国家赔得越多的局面。另一方面,为了使资金能够平衡运行,国家原先承诺的养老保险帐户的利率只好下调,造成投保人实际收益明显低于按过去高利率计算出的养老金,使人们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信心更是大打折扣。D·盖尔·约翰逊指出,由于中国1993—1997年的投资收益率为负,对于从1993—1997年每年投入了同等数量保金的个人来说,他们积累的基金实际价值低于他们支付出的保费(D.盖尔·约翰逊1999)。
4)保障水平过低。《基本方案》规定,农民交纳保险费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2元、4元、6元、8元……20元等10个档次缴费。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乏信心等原因,大多数地区农民投保时都选择了保费最低的2元/月的投保档次。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的情况下,如果农民在缴费10年后开始领取养老金,每月可以领取4.7元,15年后每月可以领取9.9元(王国军2000),这点钱对农民养老来说,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如果每月投保4元、6元甚至是10元,也仍然难以起到养老保障的作用。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包括:
1)基金的管理不够规范与完善。1998年以前全国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收集、保管、运营和发放全是由民政部门一家负责,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而一地的民政部门又直接受制于当地的政府。因此当政府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或有什么建设项目缺少资金时,有时就会要求动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对这样的要求,民政部门往往难以拒绝。因此各地挤占、挪用和非法占用基金的情况时有发生,基金的安全得不到保障,给今后的发放工作留下了极大的隐患。
2)机构管理费用入不敷出。按照《基本方案》的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的经费可以按所收取基金的3%来支取。但是按规定提取的管理费难以满足开展业务的需要。有的市(县)提取的管理费连给职工发工资也不够,加上会议费、宣传费等,空缺更大。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机构的管理费都已明确规定不从保险基金中支取了(何承金等2000),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却仍然要靠这一渠道来解决工作经费。
3)干部群众在享受集体补贴方面差距过大。《基本方案》规定:“同一投保单位,投保对象平等享受集体补助。”但在全国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执行过程中,同一个行政村的干部和群众却不平等享受集体补助。参加投保的绝大多数村和乡镇是补干部,不补群众;少数村都补的,也是干部补得多,群众补得少。群众一般一年仅补助3-5元,而干部补助少则几百元,多则数千元,上万元(彭希哲等1996)。这样大的差距加剧了原本就存在的农村社会不公平,强化了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抵触情绪。
4)多种形式的保险并存,形成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吴云高1998)。在苏南地区,由于农村养老保险开展得较早,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养老保险形式:有民政部门组织实施的,有乡镇合作经济组织办理的,有社会保障局办理的,等等。它们各自为政,操作方法各不相同,导致了原本就“稀薄”的资金更加分散,缺乏规模效应。在其他地区,由民政部门组织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保险也产生竞争,虽然竞争本身可以给投保农民带来实惠,但由于政府的不正当干预,商业保险往往受到排挤,打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尽管存在着以上这些问题,有的研究者认为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不失为一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解决农村老年经济保障的重要方式。应当在现有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而不应全盘否定其积极作用。但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对这一制度持否定态度。有人认为,“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不平衡”(田凯2000);有人认为,“当前试点中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是一个能够担负起农村跨世纪社会养老责任的制度,需要更有效的制度来取而代之”(马利敏1999);有的人甚至认为,这项举措“存在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王国军2000)。
三、农村社会化养老的区域研究
从实践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养老仍主要依赖于家庭养老和自我养老,社会养老保险的实行范围还十分有限。在众多的相关研究中,有相当部分的文献研究不同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行情况。文献表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推行存在着相当大的区域差异。王海江对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农民所在省份对其是否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有显著的解释性(王海江,1998)。薛兴利等的调查也表明集体经济越发达、农民人均纯收入越高、村领导越强的乡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推行情况越好(薛兴利等1998)。从全国来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行情况是东部沿海地区显著地好于中西部地区,上海、江苏、山东等地区已达到较高的覆盖率,而在中西部大部分地区,推行这一政策十分困难。
但几个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相对较好的地区,其对老年农民的保障并非完全依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反,他们往往是在《基本方案》的做法之外,发展了不同方式、各有特色的社会化养老。
1.苏南模式。苏南农村目前的老年保障模式是一种多形式并存的局面,其基本特征是“以家庭保障为基础,社区保障为核心,商业性保险为补充”(彭希哲等1996),上海市农村也基本上属于这种类型。这种社区保障是社区范围内统筹的制度,社区成员一般都享有类似的保障福利而不受其就业的那个企业的经营状况的直接影响。它在资金上主要依赖于社区公共资金的投入,而社区公共资金又主要来源于乡镇企业的盈利。苏南是我国乡镇企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因此集体有能力对社区成员的养老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彭希哲等1996)。民政部门组织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这里也有较高的覆盖面,但在资金筹集上,苏南模式有其独特之处:一是集体补助所占比例较高;二是基金筹集标准不是按照《基本方案》中的10个等级,而是被大大提高了,以适应当地的生活水平,确实保障老年农民的基本生活。比如上海嘉定区的实际操作中,个人年缴费标准分为3档:240元、180元和120元。企业缴费则按企业不同性质区分不同的缴费标准。农村“三资”企业,按上月农方职工工资总额的25.5%缴费;农村私营企业按上年度计税工资标准的25.5%缴费;农村个体工商户,户主按上年度计税工资标准的10%,为本人和农民帮工缴费。
2.山东模式。整个山东省的农村养老保障仍以家庭保障为主,但它是全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几个试点地区之一,也是全国投保绝对人数最多的省区。在资金筹集方面,该地区基本是按照(基本方案)的规定来实行,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的比例很小,只占已交纳保险基金的约15%。而且其中的绝大部分补助给村干部、乡镇企业职工等“特殊职业”的人口。山东省农民的投保标准普遍很低,一般都是2—4元/月的水平(彭希哲等1996),因此未来的养老保障能力也很低。
3.广东模式。确切地说,这也是一种社区保障模式。它通过股份合作制乡镇企业中的年龄股和集体股来实现对农村老年人口的经济保障“”。所谓年龄股就是个人所拥有的股份数额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因此老人总能拥有较多的股份。集体股是属集体经济组织或企业所有者所有,集体股的主要用途之一是作为公益金,老年福利支出是公益金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改革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本身的缺陷以及在执行中出现的上述问题,许多文献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农村养老保障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加大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扶持。不少研究者注意到缺少政府扶持是农民缺乏投保热情的根本原因,因此针对目前集体补助比重过小,国家扶持微乎其微的状况,均提出应适当提高集体补助的比重,加大政府扶持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真正具有社会保障应有的“社会性”、“福利性”,才能调动起农民投保的积极性。
2.应当确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地位,使其具有制度上的稳定性。国家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方针政策变化无常,不利于这项工作的开展。全国各地在这方面也没有规范统一的业务、财务及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这都导致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不稳定性。而通过立法是达到稳定政策的最好途径。
3.应提高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以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支付问题。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因为投资本身就是一门相当复杂的学问,我国这方面的人才非常稀缺;而且目前我国风险较小、回报较高的投资渠道很少,但是许多文献仍然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改革的方向。比如,①可以通过法律程序,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推行投资制,将部分养老保险基金交由专业投资公司进行投资,以提高积累资金的增值率。②由于农村养老保险以县为覆盖范围,因此基金大多集中在县级保障部门,其保值增值受到人才、信息、投资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因此可以规定,不能保证适当增值率的投资主体,要在一定期限内放弃投资权,将养老保险基金全部或部分上缴,由省级部门负责保值增值并承担责任。省级部门不能实现保值增值的,可以将基金交由全国有关机构管理。福建省就是采用的这种办法,效果比较好。
另外,王国军主张完全放弃现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另起炉灶,建立“从城乡‘二元’保障到基本保障、补充保障和附加保障的城乡有机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基本保障中,农业劳动者通过税收的方式,向全国统一社会养老保障机构交纳社会养老保障税,社会养老保障税率应按各地农民的收入水平、物价指数和人口预期寿命而分别制定;在补充保险中,如果农民受雇于人,超过一段时间后,雇主和雇工必须按雇工工资的法定比率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交纳社会补充保障费;在附加保障中,农民可以参加商业保险或个人储蓄的方式获得保障(刘书鹤等1998)。
五、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尽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经进行了10多年,也积累了相当多的研究文献,但由于为农民这类非雇佣的独立劳动者建立社会保障本身就是一个难题,而且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实力还不够发达,农村的社会生产力总体而言还比较落后,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因此到目前为止,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仍然有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其中比较关键的是以下几个:
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筹资方式
许多研究者都提出应当在农村养老基金筹集时增加政府扶持的力度。但是这个“力度”应当有多大比较合适,即既能充分调动农民投保的积极性,政府又能承担得起?在这个问题上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之间的替代关系如何?对于这些问题,都缺乏明确的定量分析,甚至连定量分析的框架也没有,这样“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便缺乏科学的指导,难以落实。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机构设置
按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缴、管理和发放应当遵循三权分立的原则。但是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1998年以前基本上完全由民政部门独立管理,1998年以后移交给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也是一家说了算。权利缺乏监督是基金安全难以保障的关键,因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机构设置应当进行改革。但怎样改,怎样体现权利的监督与制衡是目前已有的文献中研究得较少的问题。
3.城乡养老保险的衔接问题
我国现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障制度是完全不同的两套体系,两者不存在可换算的基础,根本无法衔接。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城市化的步伐将会加快,有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将流向城市,两种不相衔接的养老保险体系将成为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因此,王国军提出了“‘三维’的城乡有机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是非常有益的尝试,但其中有一些关键问题仍无法解决。比如在基本保障中,国家是否给予补贴?如果给,给多少比较合适?如果不给,较富裕的农民是否会感觉“吃亏”而不愿参加?因此关于这个方案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
参考文献:
[1]刘贵平。现行农村养老保险方案的优势与不足[J].人口与经济,1998,(2):15—28.
[2]张仕平等。建国以来农村老年保障的历史沿革、特点及成因[J].人口学刊,2000,(5):35—39.
[3]D·盖尔·约翰逊。中国老年人的社会保障[J].中国人口科学,1999,(5):1—10.
[4]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课题组。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J].人民论坛,2000,(6):8—10.
[5]刚凯。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2000,(6):28—31.
[6]何承金等。中国西部农村人口控制与社会养老保障研究[J].小国人口科学,1997,(1):14—24.
[7]梁鸿。农村老年人自给自理能力研究[J].人口与经济,1999,(4):21—25.
[8]梁鸿。试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及其特殊性[J].复旦学报社科版,1999,(5):26—31.
[9]张晖等。我国农村应建立不同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J].人口学刊,1997,(6):50—52.
[10]马利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请缓行[J].探索与争鸣,1999,(7):11—12.
[11]黄晓平。让农民兄弟老有所养——江苏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情况调查[J].中国财政,1998,(8):16-17.
[12]王国军。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与改革思路[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1);120—127.
[13]吴云高。苏州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情况的调查[J].上海农村经济,1998,(5):39—42.
[14]刘书鹤等。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调查[J].经济研究,1998,(5):15—21.
篇8
[关键词]养老保险基金 隐性债务 个人帐户机制 信用化 全面管理机制
一、导言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经济整体水平还不算太高,人民生活水平差异较明显。且建国时间的短暂,极大的制约了我国现代化的发展程度。但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强势复苏,使中国走上了现代化的快车道,但相比中国的经济,中国许多配套社会制度则稍显滞后,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养老保险制度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完善,其中的问题逐年凸显,渐渐扩大的养老保险“资金黑洞”就是其中最引人关注的。
二、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发展概况
养老保险基金包含于社会保障基金(即通常所说的“社保基金”)里,社会保障基金是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国家根据法律规定,为实施各项社会保障计划而预先设立的,要求收支平衡、专款专用的资金。养老保险基金即为其中专为社会养老保障所设立的基金。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是中国养老保险的名义改革期,从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养老保险进入了实际改革期,从1997年到2000年,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进入了实质改革阶段,各省市都相应制定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一定进展。进入20世纪以来,中国养老保险制度也走上了快车道,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基本上满足了退休老人生活的需要。依据中国实际国情,发展适合自己的养老保险机制,是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唯一出路
对于养老保险基金制度来说,个人帐户的建立无疑标志着中国养老保险基金个人化时代的到来。中国于1993首次提出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到199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方向是实现社会统筹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混合模式。但由于改革的分散,使全国产生多种模式,为了统一1997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它规定了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现结合的部分基金制模式并统一了制度安排与设计。尤其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迅速,据2007年国家统计总局的《2007年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7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013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71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5183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4954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052万人和319万人。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184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29万人。年末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82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78万人。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提高,且全部按时足额发放。年末纳入社区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共3136万人,占企业退休人员总数的71.2%,比上年末提高2.4个百分点。但进入20世纪以来,个人空账的问题尤为凸显。“隐性债务”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三、“隐性债务”的产生与危害
“隐形债务”又称为养老保险的“资金黑洞”。中国养老保险的资金缺口问题逐年凸显,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 1998年国内养老保基金收入1300多亿元,与此同时支出1500多亿元;2002年收入2500多亿元,支出2800多亿元。当期缺口从100多亿元增加到500多亿元,该缺口只能从个人账户透支。截至2005年年底,中国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空账达8000亿元,而且每年以1000多亿元的规模扩大,而个人账户现有实际资金的总额不超过500亿元。 调查显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每年都在以400亿元左右增长,财政部社会保障司预测,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收支缺口2010将增至4802亿元。
图中我们应明确的是:1.资金结余与养老保险的支出需要相比,即使按2001年的基数计算,还不足半年支出数。2.他是财政补贴的结果,扣除财政补贴额,每年的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不仅没有结余实际还有赤字。3.这个结余是分散的,结余较多的地区并不多,且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经济地区。
从1997年以来缴费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本应该用于积累的个人账户当期被挪用于支付,且对于1997年前工作的人他们的个人账户并没有任何积累,前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江春泽认为,对于1997年前参加并纳入社会保险范围的参保人员,其个人账户空帐的实质是国家对这部分职工的“隐性债务”。
对于债务问题的参照体系有两种:从国际经验看,国家财政债务依存度大体上是15%―29%,中央财政为25%―30%,国债偿债率应控制在10%;国债负担率为40%―50%。另一类是借鉴《欧洲经济与货币同盟条约》中提到的所谓赤字――债务“参照值”与“指导线”,即政府赤字率不超过当年GDP的3%债务率不能超过当年GDP的60%。 近几年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包括积极弥补养老保险金缺口,导致财政赤字增加,政府债务规模扩大。2001年预算赤字(含债务利息支出)为2598亿元,国债余额达15000多亿,占GDP的比重为16%左右,我国存在大量隐性债务,隐性债务和显性债务之和也接近欧盟规定的标准。
不断扩大的“隐性债务” 使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每一个参加养老保险的员工建立的个人账户,由于之前没有资金积累,员工缴纳的个人账户资金多被挪用于弥补旧体制的"资金黑洞"、发放已退休职工的养老工资。“隐性债务”使国家不得不暂时采用调拨财政资金的措施,使国家应用于其他领域的投资减少,影响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央政府不得不投入更多精力与财力。“资金黑洞”还有可能影响到养老基金的及时、足额发放,从而影响百姓对于政府的信任,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对于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显得势在必行,养老保险制度的个人化与于信用化,为养老保险制度指出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四、养老保险制度个人化与信用化
信用制度是指关于信用及信用关系的“制度安排”,是对信用行为及关系的规范和保证,即约束人们信用活动和关系的行为规则。个人化是指根据个人特点建立适合个人的应用体制。养老保险制度的个人化与信用化是养老保险的一个发展方向。
1.建立养老保险的新型个人账户机制
进入20世纪以来个人空账问题的凸显无疑显现,现在中国的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制度存在明显漏洞。进一步改革在所难免,且迫在眉睫。
根据不同类人群生活水平(特别是收入水平)的不同,制定适于此类人群的养老保险制度,再根据个人特点逐步建立起有个人特色的养老保险机制,真正实现个人养老保险账户个人化的目标。
不同的人决定了他对退休后养老保险的依赖性的不同。也就决定了对其实施的养老保险制度应该不同。对于在退休前有较多存款结余的人,企业或国家可以对其实施低额养老保险制度,减少对于这类人养老保险的财政拨款,使其晚年尽量依赖于个人存款。或对其征收较高额度(或比例)的养老保险金,减少其划入个人账户的比例。根据西方经验,对于高收入人群可以征收高额税收,然后施行普惠型(根据中国国情只能是片面的普惠)的养老保险制度。对于中等收入的工薪阶层人群来讲,可以强制纳税。建立以个人与企业纳税为主,国家少量扶持的制度,是工薪阶层的养老保障逐步向养老保险发展,使得工薪阶层在退休后,养老保障主要来自于基础养老保险,自我利用自己的少量存款,保障退休后的生活。对于低收入阶层人群,主要由国家负责其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的建立。
同时应考虑到地区生活与消费水平的差异,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实施不同标准的养老保险档次划分,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可以归类划分为养老保险大分区,在现有工作量下尽最大可能细化养老保险的地区差异,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准确发放养老保险,避免不必要的投入与毫无意义的资金浪费。
限制强制性的公共基金,发展自愿性个人账户基金,以求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结构中减轻政府财政上的负担。
2. 建立养老保险的信用化
信用制度作为一种规则是商品经济长期发展的结果。制度是为人类设计的,构建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约束。制度的最大功能在于为人们在广泛的社会分工中的合作提供一个基本框架,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相信,他们与别人的交往将按他们的预期进行,使他人的行为变得可预见,由此协调人们的各种行为,建立起信任关系,并减少信息搜集的费用,从而降低成本。
建立养老保险的信用化,就是为了降低征缴养老保险金过程中的漏缴与逃交的行为,是养老保险基金承受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建立养老保险的信用化,也可以降低征缴过程中的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投入。
养老保险的信用化,不仅建立在人们道德思想提高的基础上,而且建立在制度约束与制度奖惩的基础上。为了促进养老保险制度信用化的建立,国家可以出台一些条例,如对于每年都足额、按时交纳金额的人群实施适当降低养老保险的应缴额;对于不足量、不按时交纳金额的可实行高额罚金制,使国家因其所造成的损失承担到少数无信用的人的手中。(包括税收不力,所造成的损失;若无能力支付罚金,可适当降低罚款额)还可通过降低其养老保险的给付额来达到惩的目的。
3. 拓宽社会保障基金的筹款渠道,大力发展信托模式下的再投资,弥补社保资金漏洞
对于中国养老保险基金入不敷出的现实,拓宽社会保障基金的筹款渠道,是一项能够很好的弥补资金漏洞、缓解资金漏洞再扩大的方案。具体渠道包括银行存款、国债、股票、债券等投资方式。伴随着个人账户资金的市场化运营良好的经济条件与中国资本市场法制化建设提速,市场结构向合理的方向运行的外部条件,社保基金进入股票债券等风险投资领域已经是大势所趋,其进入风险市场的条件已渐渐成熟。
目前的问题是,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虽然风险小,但收益率都比较偏低,实际上造成了收益损失。因此,500亿资金保值增值的呼声日益迫切。国家正在研究出台《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投资管理办法》,在规范管理运作和监督的基础上实现保值增值,这使得个人账户资金改变投资运作模式成为大势所趋。
对于社保基金的再投资、再监督与再运营,信托模式无疑是一个好的选择。中国现今的社保基金的运营模式缺少管理金融投资的监督与制衡机制,蕴藏着极大的风险。根据机构的内控体系与风险管理能力、其原有的投资业绩记录,尤其是中低风险金融产品的投资管理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对象,如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商业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保障社保基金在最低风险下,盈利最大 。对于投资的社保基金,政府应严格控制其所占的社保基金总额的比例,保证一旦投资失败不至于使社保制度因缺乏资金而停止运行。施行中央统一的投资运营模式,保证投资的高效,运营的统一。
4. 建立适当养老保险范围,谨防盲目扩张范围扩大“资金黑洞”
根据中国官方统计数据,2008年中国GDP为30.0670万亿,中国政府财政总收入约占其中的20%,为61316.9亿,而13亿人口的全面社会保障,据估计至少需要10万亿,资金缺口显然是存在的。所以全面、全民的养老保险机制很难实现。
中国正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处于适龄劳动人口的劳动力正逐渐减少,若按2007年养老保险增长比例持续下去,将意味着在将来将有更多人口进入养老保险受益群体的队伍中,再加上人类寿命会随着社会和经济、医疗水平的发展而逐渐变得更长,这意味着人口养老保险的受益年限在以一个不确定的数字逐年增长。这将更进一步加大本已脆弱的养老保险基金,若保持现今的筹资标准与筹资方式。资金黑洞只会越来越大。所以建立适当的养老保险范围就显得事在必行。
通过确立适当的养老保险范围,使有限的养老保险金给最需要的人,达到其最大的效用,真正达到养老的作用,转变中国传统思想中“养儿防老”的思想。
5. 建立全面管理机制,缩减开支
由中央统一成立社保基金的经办机构,专门经办与管理社保基金,将其纳入准公共事业单位,与国家机关相区别。与商业银行、商业保险公司有一定相近之处,其都需要金融专业人才。社保基金经办机构应有独立事业法人地位,灵活的用人权和适度的财力、物力、资源分配权。其应建立科学、动态的增减员机制,实行混合编制,不将其纳入完全的公务员队伍,激活人事制度改革。
中国现在养老保险资金主要来源于税收,建议将目前税务部门征收社会保险基金的编制如数划转社保部门,实行社保部门对于养老保险金的来源、保管、运营、发放的全程“监控”,减少中转过程中所造成的不必要资金损失,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资金被挪用的可能,保证上交的养老保险金从源头上就落到实处,统一管理。
参考文献:
[1]穆怀中等著:《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8至68页、第289至297页
[2]张广科编著:《社会保障基金――运行与监督》,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第18、132、134至135页
[3]《劳动部拟补8000亿养老保险 股市成新投资渠道》,来源《财经时报》
[4]孔保罗:《八亿人能为十三亿人提供全面救济保障吗》,来源《南方周末》4月2日 第31版
[5]开隘海、柏萍:《广东社会保险管理服务体系人力资源瓶颈及其对策》,来源《珠江经济》2008年11期第27至34页
[6]邓子基《财政平衡观与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 载《当代财经》,2001年第1期
[7]徐放鸣、王利华《2001年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分析》 载《财政研究》2002年第2期,第25页
[8]路军《当前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危机及对策分析》载《中国投资导刊》2004年第6期
篇9
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被占用的速度在整体上超过了城镇对农民的吸纳能力,农民不断从土地上剥离出来,形成一个新群体—失地农民,失地农民问题也由此产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失地农民是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栖牲,理应成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受益者。但实际情况却是,农民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成为了农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无土地、无工作、无保障的“三无”人员,其利益受到严重损害,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和未来的养老困境。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者很多,但专门从工业园区这一特定范围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章较少,有待进一步予以研究。
一、工业园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现状
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我国的工业园区始建于1984年,经过二十多年的曲折发展,截止2006年底,我国有国家公告的开发区1568个,总规划面积9949平方公里。实践证明,开发区和各类工业园区在工业化、城镇化、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中发挥了先导作用,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工业园区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日益严峻。我国失地农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失去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多。截止到2008年初,我国失地农民人数在5100~5525万之间。按照我国现有城市化水平及经济发展速度,预计到2020年我国失地农民可能会近亿人。
二是对失地农民补偿太低,微薄的补偿金远远不能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问题。就大部分城市而言,征用农民一亩土地所补偿的费用,只相当于城镇居民一年的收入,这点微薄的补偿不能满足失地农民的生活所需。
三是失地农民就业问题难以解决,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在现有的5000万失地农民中,其中完全失去土地、没有工作的农民至少在1000万人以上,占失地农民的20%。
四是农民在失去土地后急需寻找新的可供养老的资源,但现实却是可供农村失地农民养老的资源单一,只能通过家庭养老的方式来保障晚年生活,失地农民基本生活难以得到保障。
五是农村失地农民养老保障覆盖速度跟不上失地农民增长速度,很难将这些新增的失地农民纳入到养老保障体系中,农村失地农民未能全部享受到养老保险制度所带来的实惠。
二、工业园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土地是保障农民生活的关键因素。被征地后的失地农民游走在城市的边缘。征地所发放的补偿金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要应对城市较高的消费水平,教育、医疗、生活的压力让他们无法考虑社会养老保障。现对工业园区失地农民缺乏保障的原因概括如下:
(一)农村与城市的养老保障模式本质上存在差异
1.缴费方式使失地农民难以融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障模式。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还没有入城市户口前,根本无法就业,也更谈不上累计缴费年限达到15年的要求;有的地方政府采取一次性缴清15年费用的措施,但这完全与失地农民实际的经济状况相悖,所以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轨尚存在很大困难。
2.缴费标准导致了失地农民的孤立地位。城镇职工负担对养老保险所要负担的费用占工资11%左右,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养老保险体系里,这样的缴费比重对于其收入水平而言,负担仍然很重,而国家的财也不足以弥补如此大的资金落差,所以缴费标准导致了失地农民的孤立地位。
3.国家对养老保障制度的统筹还未实现一体化。现行的养老保险的区域统筹省际统筹,但实施过程中大部分只做到了县市级统筹,而失地农民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工作在发达地区,养老则是回到老家,这就为其养老保险未来给付的转移带来了困难。
4.现行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带有强烈的个人意愿性质,政府所扮演角色重要性不大,责任也较小。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仍然强调失地农民个人一次性或储蓄缴费,单纯强调个人的自主性,尚未体现基本养老保险的社会性和共济性。
(二)我国推行的养老保险模式尚有诸多不完善之处
1.缺乏监督机制。由政府直接经营的养老保险,缺乏监督机制、激励机制,这就使其财务缺乏专业、严谨的约束。另外,其垄断地位也缺乏应有的良性竞争。
2.有碍基金增值。一方面,政府包办管理的方式使其难以实现高效的金融运作,从而缺乏基金保值增值的稳定、有效渠道和政策。
3.社会不稳定因素不能得到有效削减。工业园区征地必然会导致失地农民的不满,若是缺乏中间缓和的层次,较容易激化矛盾。
4.政府直接经营养老保险易产生冲突。政府制定宏观上的政策方向,要管理养老保障工作的具体事宜,又要做好监督工作,这就很容易导致政策与实施运行上的冲突,不利于工作的展开。
5.个人缴费比例偏高。农民失去原本的生产资料后,原本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在失去土地后不能再维持,生活支出大幅度上升,生活水准下降。在负担这一大笔支出的基础上,农民购买社会保险的缴费能力自然不言而喻了。
6.保障水平过低。农民对于土地的依赖与他们的生存状态有着紧密的联系,几乎一切生活都是围绕土地来展开,而因工业园区建设而被征用土地的大部分农民依照当前各地的补偿标准只能基本维持温饱水平。
7.社会养老保险的层次单一。现行的养老保险层次单一,满足不了不同地区失地农民的需求。致使有的因层次低而“不屑”投保,而有的又因层次高缴不足费用而放弃投保。
三、工业园区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对策与建议
(一)工业园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遵循的原则
从一些相关地区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结果看,建立成功而有效的工业园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需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政府主导,责任分担:二是坚持统一要求,分类指导;三是坚持低门槛进入,低标准保障:四是坚持城乡制度无缝衔接:五是坚持因地制宜,分步骤实施。
(二)工业园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模式构想
1.“分年龄、广覆盖,低水平,多层次”的保障模式。在工业园区建立“分年龄、广覆盖,低水平,多层次”的养老保障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对不同年龄段的失地农民区别对待,总的原则是年龄段越高的群体享受越多的养老照顾。只有实行这样的“区别待遇”才能更好地推进工业园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
2.“三位一体”的筹资模式。即有政府、集体、个人共同出资,筹措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政府出资部分可考虑从以下三方面筹集:一是从政府土地出让金所得中抽取一定比例来作为社会养老保障的“本金”。二是集体出资部分主要来源于征地过程中国家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给予的补偿费和乡村集体资产的收益,包括集体资产改制中收回的价值形态的资产及股权收益、租赁收益等。三是个人出资部分主要来源于土地补偿款、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助费等征地补偿所得和农民的日常经济积累。
3.“政府管理,统账结合”的资金管理模式。工业园区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应实行“统账结合”的资金管理模式,政府投资部分计入统筹账户,用于最低养老保障和社会再分配,个人缴纳部分计入个人账户,集体缴纳部分按比例分别计入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
4.“多元经营,社会监管”的资金运营模式。“多元经营”就是要设法把工业园区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死钱变活钱”,通过投资经营实现增值。可以交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同时,必须加强投资的“社会监管”,监管主体应包括两方面,一是政府要设置专门的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构,二是应设立由投保人代表、村组集体代表和代表村组与个人利益的管理专家组成的监管理事会。 转贴于
5.“自愿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商业保险模式。商业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是使用固定收益和投资分红作为养老金发放来源,和政府管理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相比,商业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具有自愿性、继承性、增值性等明显优势。商业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可作为失地农民的过渡性保障,待条件成熟后,再建立面向所有农民的、由政府提供的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6.完善配套政策的多方共管模式。要实现工业园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就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完善征地补偿政策:二是配套的财政税收政策:三是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四是完善“农转非”政策:五是健全地方党政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三)工业园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合理的经济补偿机制,实行“市场化”运营。首先,应充分考虑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现行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其次,应坚持市场化方向,照应城市化发展的总体规划,对城市土地进行划分,按地段、地类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基准地价,不同地价实行不同的补偿标准。第三,兼顾国家、集体、农民三者的利益,对不同的用地类型采取不同对策。郊对公益性、开发项目性用地采取分类征占补偿办法,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对工业园区建设和其他经营性项目的被征用土地,采取入股、收租形式,让失地农民“失地不失权”。第四,制定标准的征地制度,实行公开、公正、公平的征地制度,赋予农民更多的权利,如知情权、参与权等,杜绝暗箱操作。最后,还应该改变原来农村养老保险“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的现象。实行农村养老保险与城镇养老保险一样的由“国家、集体、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以此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消除城乡差别。
2.丰富土地补偿方式,创新补偿费的使用办法。首先,对于老年人,在提高其养老金水平的基础上,还应充分发挥土地补偿金的养老作用。可以设立专门的基金管理组织(机构),老年人可以自愿将补偿金交给该组织(机构)。在此过程中,必须通过经济的、法律的手段予以规范,加强监督,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营风险,以保护老年投资者的利益.其次,针对中青年群体,除了征地后的经济补偿,还应当给予必要的非经济补偿,例如通过政策优惠、资金扶持等方式发展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的文化技术水平。同时,为中青年人设立个人养老金账户.采取就业促进措施帮助中青年人实现再就业。鼓励用人单位录用失地的中青年农民,使失地农民顺利地向新的生活方式过渡。最后,对于未成年人,也应当给予非经济补偿。首先要保证他们全部能够完成基础教育,而不会因家庭经济状况而辍学。这也需要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如减免学费、学杂费等。其次,还应当鼓励他们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或技术培训,促进其自身的发展。
3.建立新型的培训就业机制,促进失地农民就业。顺利实现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生活来源,加快其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重要保证。对于工业园区的失地农民,因工业园区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场所,可以对合适的失地农民进行就业培训,使其具备一定的技术技能,能够在工业园区这个人员需求比较大的地方直接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使补偿措施具有预见性。首先是各级政府要树立“就业是民生之本”的观念,高度重视并认真落实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工作,落实政策,改善服务质量,加大资金投入和出台更多的帮扶政策,将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纳入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中,两者实现双赢。其次是促进失地农民摒弃依赖思想,积极转变就业观念,主动增强市场竞争意识,提高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三是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技能培训机制,帮助失地农民提高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实现再就业。四是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对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在税收、贷款、场地等方面给予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积极建立准入门槛低、适合农民就业的公益性或生产性岗位:对吸纳失地农民就业达到一定数量的企业,给予贷款、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增加社区服务工作岗位,如保洁员、绿化工等。
4.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养老保障体系。应健全工业园区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已转为城镇居民户口的失地农民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切实做到应保尽保。通过以土地换社保的办法,将土地补偿费和劳动力安置费优先用于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实现社会保障对土地保障的有效替代。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按照被征土地的用途、价格,采用不同的比例,从土地征用款以及集体积累中提取一定的比例资金,采取“政府出一块、征地主体拿一块、集体补一块、个人缴一块”的办法,为失地农民进行养老保险,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此外应健全失地农民医疗保障制度,已转为城镇居民户口的失地农民应当参加城镇医疗保障制度,仍为农村户口的应当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防止失地农民医保两头落空。
5.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和科学的自我发展机制。首先在社会保障机制层面上,要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养老、医疗保障体系,从根本上解除农民对失去土地后养老问题的担忧。为此,可建立由政府、集体、失地农民个人共同出资、合理负担的出资体系,建立园区失地农民养老基金,同时完善医疗保障、救助制度,帮助失地农民解决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
篇10
[关键词]农村养老;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社会保障制度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8)04-0090-05
随着农村老龄化水平的提高、农村老年人口和老年家庭数量的迅速增长、老年人口寿命的延长,我国农村对养老保障的需求日趋强烈。农村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事关国家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社会问题。应当看到,目前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当中存在着许多难题。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能否顺利地建立起来。取决于能否很好地破解这些难题。
一、国家财政缺位
社会保障制度属于社会基本制度,普惠性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享有社会保障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而保证这一权利的实现也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作为社会保障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养老制度也应是所有社会成员享有的权利,不应该受到任何形式的政策歧视与制度歧视。所以,对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政府理应承担责任;相应地,国家财政理应承担相应的支出。
社会养老保障作为一项基本的保障制度,是国家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通过建立制度、制定法规而形成的养老保障体系(包括养老金制度、老年福利制度、老年服务体系、养老保险制度等),目的是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可靠的保障。但是。目前我国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绝大部分拨付给了城市职工。而用于农村社会保障的公共支出甚少。绝大多数农村地区,除了对“三无”老人实行“五保”制度外,像养老金制度、老年福利制度、老年服务体系都还没有建立起来。近年在许多地区开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主要是以农民“个人交费为主”,国家财政没有给予多少直接的财政支持,只是侧重“给予政策扶持”。而且这些政策扶持也主要体现在乡镇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上,大部分以种田谋生的农民,则享受不到这一待遇。而“集体补助为辅”在很多农村地区也成了一句空话。由于相当部分村组,即使集体经济较雄厚的村组。公益金积累在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例也很小,农保中的集体补助就更可想而知了。这就使得社会保险基金主要由农民自己支出或完全由农民自己支出,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实际上成了纯个人储蓄积累保险。失去了社会保障制度所应具有的“社会”意义。
另外,社会保障不仅应当是非盈利的,而且国家还应当保证用于社会保障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投入,后者的费用不应该从社会成员所缴纳的保险金当中提取。而在目前农村社会保险运作中,国家财政的不支持还体现在农村社会保险基层部门的运营方面,一是自收自支,二是保险基金的运营并未得到国家的充分保护和优惠。由于国家规定农村社会保险基层部门属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根据民政部门规定从保险基金中提取3%的管理费,这种行为实际侵占了投保人的利益,同时也违背了“非盈利性”的初衷。而且,3%的管理费,也远远不能解决各级农保机构的正常支出。有些地方提取的管理费连职工的工资都不够,更无法解决管理运营、宣传等其他工作所需的费用。加之近几年农村社会保险进入整顿阶段,停止接受新的业务,经费更是无从着落,财政又不补贴支持,致使农保机构生存面临危机,甚至无奈动用基金应付日常开支。在目前农保基金尚未进入兑付高峰期的情况下。农保基金的收支不平衡问题尚未完全显现出严重性,但长期下来,在基金收支问题上,财政不兜底。赤字责任无人负责,问题积重难返将会给农保事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也会给国家造成极大的负担。由此可见,国家财政支持力度不够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事业发展滞后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二、管理运作缺乏法制保证
我国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以政府部门的政策法规和民政职能部门制定的实施方案为主,尚缺乏法律上的保证。农村养老保险工作,除民政部1992年出台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之外,几乎没有其他规范化、法制化的法规。这种情况造成了几种有害的结果:一是农村养老组织管理机构、制度不易健全,使得管理工作难以开展。二是养老基金筹集工作得不到有效的保证。三是容易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扰。比如,有人认为农村养老保障增加农民负担,等等。四是造成实际运作中出现较多漏洞,某些措施不能得到落实,尤其是管理运作问题突出。由于社会保险制度的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既有商业保险的技术要求,又有依法实施的政策要求,因而对管理水平要求很高,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要求就更高了。按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社会保障基金应遵循征缴、管理、使用三分离的原则,三权分立,互相制衡。从而保障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是由当地的民政部门(后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独立管理的,征缴、管理和使用三权集中于一身,缺乏有效的监控监督,而地方的民政部门又受当地政府的管理,所以,当地民政部门或政府挤占、挪用甚至贪污、挥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情况便时有发生。
另外。针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于国家只过一些原则性的文件,缺乏保险工作所要求的实施、管理、监督等方面的统一工作方式和方法,可操作性不强。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基本上都是在民政部《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形成的。普遍缺乏法律效力,同时由于各地对这一工作的认识、掌握程度不一样,往往依据自行摸索制定出的地方性规定,确定具体工作方式、工作方法,使得管理工作出现较多漏洞,影响了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有效进展。
三、政策缺乏持久稳定性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针对农民的正式的社会保险制度,其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是非常显著的。在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过程中,’国家民政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由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不是在法律的基础上建立的,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撑,易受各种行政因素的影响。国家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方针、政策时常变化。往往说办就办,说停就停,缺乏稳定性,进而使这项工作的开展大受影响。从1991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开始,全国各地尤其是一些富裕的农村地区工作进展很快。农民投保率也较高,但是几年以后,却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各地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建立、实施、撤销,对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运用、发放,大都只是按照地方政府部门,甚至是某些领导的意愿进行。有些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在上级领导的指示下一哄而上建立起来的,有些地方甚
至把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当作政绩突破口,明确规定凡要求县改市、乡改镇,要求扶贫、济贫款和参加双拥评比的农村基层,都必须完成社会养老保险的任务。这使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在农民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建立的,更不是按照严格的法律程序实施的,而是按照地方政府部门一些临时出台的文件执行的,这样就很难保证农民和政府之间契约的持久性。
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态度也时常发生动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最早按商业保险运行,但商业保险公司因成本高、保费难征集而失去积极性。1991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开始试点后,又有人提出农村养老保险不应由政府部门办理,担心增加农民负担;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由民政部移交给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移交工作缓慢,致使许多地方工作出现停顿、滑坡;1999年,《国务院批转整顿保险业工作小组保险业整顿与改革方案的通知》要求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整顿,停止接受新业务,有条件的可以逐步过渡为商业保险。但由于已经进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实验涉及面广、涉及人员众多,执行机构几经变迁,由谁承担已有成本一直难有答案,目前许多省份的农保陷于“民政不管,社保不接”的尴尬境地。全国310亿元农保基金分散在1900个县市。由于管理体制不顺,省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县市农保工作缺乏有效监管,农保基金近乎失控。时常变动的政策,导致了本来就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不十分了解、心存疑虑的农民更不愿意参加养老保险,参加的也不敢多投保险。许多调查所显示的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险的“三怕”――怕政策变、怕不兑现、怕不合算,客观上也反映了这种政策不稳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四、覆盖面过窄保障水平过低
从目前已经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情况来看。覆盖面窄,“保富不保贫”、“保小不保老”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农村人口中参保人数所占比重非常低。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统计,截至2005年底,中国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达到5442万人,占农民总数的5.8%,基金积累达到310亿元。在1997年农保“”期,全国参保农民曾高达8000多万人。目前已退保的农民为2000万左右。从历年的参保人数变动趋势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一点。而且投保的人群主要是中青年人,现在的老年人受益面很小。大多数马上面临养老问题的老年人没有被纳入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中。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采取的是农民自愿的原则,国家鼓励具备投保条件的农户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国家对这项工作采取分类指导,不采用“一刀切”,即:“凡是达到全国和全省农民人均收入的农村居民,必须参加养老保险;凡是已经解决温饱,且基层组织比较健全的地方坚持政府引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凡是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的地方暂缓开展这项工作。”所以,我国目前开展农村养老保险的,从参加的地区上来说,绝大多数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从参加的人员来看,也几乎是相对富裕的农村居民。而这些地区的参保人群实际上并不是未来养老存在迫切需求的人群,他们即使不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未来的养老相对来说也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最终目的,应该是重点解决那些未来养老存在困难的群体,也就是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目标人群应该是那些不发达地区和没有能力投保的贫困的农村居民。但是,现在实行的农村养老保险恰恰是“保富不保贫”,没有覆盖这部分人群,不能解决这部分人的问题。
同时。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还存在着“保小不保老”的问题。由于农村养老保险采取的是完全积累型模式,即建立在个人账户基础上的先积累后受益,积累时间越早获益也就越多,短期积累几乎是无意义的。农村养老保险规定投保对象为20-60岁的农村居民,如果一次性缴保费100元,对于现在20岁的人来说,到60岁开始领保险时,他每月将能拿到104元;对于现在是40岁的人来说,每月只能拿到11元;对于59岁的人来说,到60岁时每月拿不到1元钱。所以,一般来说,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真正受益时间是在几十年之后,实际上的受益者也只能是现在的年轻人。这种“保小不保老”的状况,使得现阶段的农村中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没有办法得到解决,而现在正是老龄化上升速度最快的时期,亟须解决目前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过低,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仍然偏低,可支配收入极为有限,收入与支出相抵之后,所剩无几。在这种情况下,农民的投保能力就可想而知了。按照《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设计的月缴费标准,农民缴纳保险费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2元、4元、6元、8元……20元等10个档次缴费。但是很多农民考虑到收入有限以及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乏信心等因素,在投保时选择的往往是最低的缴费标准,也就是按2元/月的投保档次投保。比如山东省平阴县1992年开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全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做得最好的地区之一,调查时就发现,农民多数都选择了保费最低的2元/月的投保档次,按民政部《农村社会养老交费领取计算表》计算,农民在缴费10年后,每月可以领取养老金4.7元,15年后每月可以领取9.9元,若再考虑管理费增加和银行利率下调或通货膨胀等因素,农民领到的钱可能更少。这点钱对农民养老尤其是未来的养老来说,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即使每月按照4元、6元甚至10元的标准缴纳保险金,对养老的作用也还只是杯水车薪。所以,这种低缴费标准带来的只能是低积累、低待遇的低水平养老保障,而这种低水平的保障实际上是很难发挥养老作用的。
五、基金保值增值困难且安全存在隐患
按照现行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比较困难。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基金增值渠道单一。《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规定,“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主要以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实现保值增值。”这样就使得存银行和传统意义上的买国债成为各级农保基金增值的主要方式。但是从1996年下半年以来,银行利率不断下调,再加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要保值已经相当困难,更不用说增值。为了资金能够平衡运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原先承诺的养老保险账户的利率只好下调,造成投保人实际收益明显低于过去高利率计算出的养老金,使人们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信心更是大打折扣。二是缺乏专门的投资机构,基金运营效率低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自试点以来,国家从未建立全国专门的农保基金投资运营体系,致使农保基金运营得不到优化投资指导和专业理财,产生了各地农保基金无序运营的状况。农保的主要业务工作由县级及以下的机构承担,县级机构既负责收费核算、发放,又负责基金的运营管理,造成基层工
作任务繁重,使其无暇对基金进行良好的管理和运营。三是提取养老保险基金3%的管理费,也大大妨碍了基金增值。
与此同时,基金安全也存在许多隐患。一是由于各级政府对养老基金不承诺财政兜底,从而迫使基层单位自行动用资金进行各种投资来实现增值,造成基金违规动用。这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违规基金较多的根源。在2005年底的全国农保基金统计表上,310亿元农保基金中,由地方财政“管理”的农保基金高达92.57亿元,“其他”类基金占40.15亿元。后两类占到农保基金总额42.8%。这些“其他”类资金更是处于失控状态。二是监管机制不健全。虽然《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设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委员会,实施对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指导和监督。但机构设置一直没有明确。加之基金实行的是省、市、县三级管理,按比例分级使用,职责和义务不明确,出现运营风险无人承担,基金运营缺乏较好的约束机制。三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规范,缺乏严格的监管措施,导致养老保险基金被挤占、挪用、贪污现象时有发生。据中国民主建国会湖南省委课题组2001年调查,当时湖南省农保基金共计4.84亿元。其中违规存入非银行金融机构8367万元,占基金总量的17.2%;地方政府挪用4197万元,占基金总额的8.7%:农保机构挤占挪用1204.4万元,占基金总量的2.5%。上述三项占基金总额的28.4%。
六、观念上不够重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在城市取得了相对较大的进展。但是,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方面,各级政府就总体而言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一部分领导干部对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紧迫性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人认为农民主要应该靠家庭和土地养老,有条件的农民可以搞商业保险,没有必要搞社会养老保险。有的人认为农民养老是农民个人的事情,应由农民自己计划安排自己的养老问题,政府无需过问。有的认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超前行为,是在加重农民负担,甚至有的地方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混为一谈,不予政府层面上的支持。
另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农民,尤其是老年农民,还是希望并习惯于在自己年轻力壮时把收入用于抚养子女、为子女置办家产,年老以后由子女承担供养自己的责任、照料自己的日常生活,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观念上难以适应和认同,行动上更是缺乏主动性。加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效果到底如何农民并不能马上看到,也不能马上得到实际的好处,所以,很多农村居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都持一种怀疑、观望的态度。
七、社区养老还属于少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