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4: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篇1

现目前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已经逐渐严重,农村生活中的污染正在加剧,面源的污染已经大幅度的加重,工业、矿区污染提高,人们的饮用水也存在了安全隐患,农村环境保护呈现出“小污易成大污、小污已成大害”的特点。而造成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立法不健全

首先,需要提的就是目前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虽然对于农村也建立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有关规定。但是农村的污染和城市的污染存在较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因为农村人口的分散性,造成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污染的排放主体的分散性和隐蔽性;其次是农村生态污染面源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最后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污染不易监测性。这与城市和工业的点源污染有着明显的区别,对于农村环境保护污染就形成了难监控、难防治的一种局面。在现行的法律当中虽然有《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保护法》,但是针对农村的环境保护管理的考虑还不够充分。

(二)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保护财政投入较少,造成污染治理不力

政府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保护财政投入不够,具体的体现在城乡的分治战略之上,导致农村与城市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失衡。一直以来,我国对于污染防治都侧重于考虑城市以及工业化的城市,但是对于农村的经费就缺乏了必要的管理。但是,现在的城市污染已经伸向农村,但是农村相应环境保护经费保护的财政资金渠道却得不到保护,申请专项治理的排污费难度也较大。

(三)农村人口较多,就造成了生态与人口之间的恶性循环

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但对农村现有的生态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的压力。尤其是在地区偏僻、教育较差的贫困地区,其人口、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发展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四)对生态环境保护没有深入的进行宣传,使得农民缺乏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总体上来说,中国对于环保的宣传设计的侧重点都是在于城市,在农村开展力度不够深入。农民文化水平较低,造成农民对农村污染危害的严重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大多数的农民认为只有那种像工厂、工业区排出来的污染废水才会形成污染,而对于农家使用的化肥、粪便以及农药都不属于污染的一种。另外,农民往往看重的都是经济利益,忽略了环境保护问题,普遍的农民认为只有自己的生活水平能力提高了,就能够将所有的问题一一的解决好。大多数农民的环境保护保护意识淡薄,这也是农村环境保护受到破坏的原因之一。

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解决的有效对策

(一)完善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保障体系

想要较好的处理目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需要的是一套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对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来说,需要对畜禽、化肥、农药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规定。此外,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立法的惩治力度不足、立法的内容相对滞后等等问题。所以,对于法律体系,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其一,将农村污染主体的责任范围明确。不仅仅是对于当地政府和乡镇有关企业,更多的还是需要将农民纳入到范畴之内,从而大幅度的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其二,增强农村农民的环保意思;其三,深入了解农村有关环保问题,针对问题修改现有的环保立法,加大惩治制度,其中主要的是乡镇企业。

(二)改变农业发展模式,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

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是我国农业能够顺利、正确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找寻源头,从源头上来阻止农业生态污染的继续蔓延。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学原理,并且是以农业可持续性的发展作为其核心基础,从而促进生态与经济能够得以平衡发展,再将农业的安全生产与人们的身心健康摆放在第一位,才是现代化的农业技术集成产业化的经营体系。如何改变农业发展模式,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呢?其一,应考虑具体农业每一个区域的特点,实施生态防治技术、平衡施肥,从源头开始抓好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其二,结合农业生产的节水灌溉技术,从而提高农业灌水利用以及化肥使用率。

(三)政府需要加大投入

政府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保护的财政投入,给予物质保障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两方面入手,其中一方面,政府必须做出不能将排污费当做环保部门管理经费的严格规定;还有就是各级政府应确保环保部门的行政开支有稳定的来源。

(四)严格控制农村人口数量,加大对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篇2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开发等给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带来了很大挑战。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已经成为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自然生态环境污染

 

城镇化进程中必然伴随着工业化,虽然农村工业企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对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农村工业构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工业企业向农村的迁移,二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工业。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工业集聚在农村地区,造成城镇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垃圾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进一步加剧,一些城郊地区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及工业废渣的堆放地;而农村自发的“村办工业”普遍存在产业层次较低、现代化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些企业都存在着布局分散、设备简陋、工艺落后,而且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环境影响,将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简单处理,甚至不经任何处理便直接排放到河流和空气,造成企业污染点多面广,难以监管和治理,区域污染严重。

 

(二)农村居家环境污染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但与此同时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呈爆发式增长,与目前农村垃圾处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问题的矛盾成为影响农村环境治理的重大问题。

 

1、生活垃圾数量、种类日益增多

 

目前,我国农村常住人口为6.03亿,占总人口比重为43.9%。农村常住人口每年产生约1.1亿吨生活垃圾和约183.37万吨生活污水。同时,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加,种类也在急剧增加,大量不易分解的塑料、铁、铝、玻璃类物质的出现,使垃圾不能粪肥化,无法为土地所吸收。一些乡镇更是随处可见胡乱堆放、胡乱填埋的“垃圾堆”,经雨水冲刷、太阳曝晒后污水横流、恶臭难闻,既侵蚀了农田,污染了水体和大气,危害着人的健康。

 

2、农村垃圾处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农村垃圾处理率仅36%,约0.7亿吨垃圾未作任何处理。截至2013年底,全国58.8万个行政村中,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有21.8万个,仅占37%,达到无害化处理的村庄所占比例更低。有近60%的农村没有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严重不足,生活污水基本上未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大部分地区的垃圾处理长期处于无序状态。

 

(三)农业生产污染

 

随着农业开发的不断推进,农民的生产方式也得到了极大改进,但是不合理地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及家用地膜、塑料大棚技术的广泛使用,污染了土壤、水源,破坏了土质结构,加剧了农业生产污染,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使用过量。过量化肥的施用,使周边河流及地下水的水体氮含量增加,富营养化严重,另一方面,施入田间的农药除少量被吸收和分解,大部分直接进入到大气、土壤和水体中,造成环境污染,而农产品上大量农药残留也破坏了农产品的质量,严重威胁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2、废弃地膜、塑料大棚带来白色污染。地膜覆盖技术以及塑料大棚技术虽然带来农业的高产稳产,但是我市每年使用量近2000吨的塑料薄膜,回收后仍有7%左右残留于田地中老化变硬,不但给耕作带来了不便,而且改变了土壤的结构和物理性质,降低了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阻碍了农作物正常的生长、发育,导致农作物减产。

 

(四)涉农环保配套资金缺乏

 

虽然近年来,各部门都在加大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但相对广阔的农村地区,依然杯水车薪。一些地区的乡镇虽配有相关部门拨付购买的垃圾清运车辆,但管理上仍采取设施运行、维护费用都由乡镇、村承担的方式,给基层财政带来了极大的负担,根本无力保障,而从农民居民中收取垃圾处理费用,从现阶段看也不太现实。建设资金总量有限、设施运行费用无法保证等资金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的首要问题。

 

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环保意识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把保护环境变成农村居民的自觉意识和行动。要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环境意识,组织乡镇领导干部、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参加农村环境保护培训等活动,增强乡镇领导干部环境保护意识和决策能力,抓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要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强化污染危害的认识,调动积极性,增强保护环境自觉性,破除陈旧的生产生活陋习,大力倡导绿色消费。要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对村庄整治试点进行跟踪报道,促进整体发展。

 

(二)构建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格局

 

在城镇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乡镇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专项规划指导下,综合考虑区域性平衡,合理确定乡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尤其是垃圾处理要综合考虑对相邻区域的辐射作用。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污染治理制度,并建立有效的监督体制。构建工农业污染防治并重,从规划、治理到考核的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格局。逐步实现城乡环保机构一体化、城乡环保设施一体化、城乡环保队伍一体化、城乡环境监管一体化,使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强化政府对农村环境治理的作用

 

要不断优化政府的行政手段,做好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增强规划及政策的约束力。强化农村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建立起适应小城镇特点和环保工作实际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惩治力度。加大执法力度,对那些治理无望、群众反映强烈、污染大、消耗高、效益差的企业,政府应实施关、停、并、转。将生态环境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分解到各地区、各部门、各岗位的明确目标和具体指标,将指标完成情况纳入政绩考核范畴。

 

(四)加强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农业建设

 

要抓好生态示范区建设,积极推动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同时抓好城镇工业污染源治理,大力推行污染物集中控制、集中治理;严格控制重污染企业和落后产能向农村转移,坚决堵住污染向农村转移的渠道,不仅在城区周边、公路两侧不能上污染项目,即使在偏远农村也绝对不能上有任何污染的项目,坚决杜绝新的污染源向农村扩散。发展生态农业,依靠科技,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带动生态农业迅速和良性发展;通过制定更加灵活的政策,增强社会投资的吸引力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活力;通过龙头带动,整合产业链条,创新农业发展空间。

 

(五)创新农村环保资金投入方式

 

继续逐年加大资金投入,拨出专项资金,对于经济不发达但地处重点保护区域的乡镇可适当提高市财政补助比例。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如对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投资量大、回收期长、外部效应明显而本身对企业直接效益不大的工程,应加强支持力度,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在用地、用电、税收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通过政策引导,效益吸引,采用BoT/ToT特许经营权等方式让业主、农民增加对农业污染治理的投入。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通过合理的价格体系,在有条件的乡镇征收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费,多渠道加大环境治理的投入。

篇3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市有关工作部署,推动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风险管控、系统治理,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属地负责、部门有责”,全面加强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农村污染治理工作,持续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切实补齐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这一突出短板;深入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保护优先,源头治理。加强空间布局管控,严格环境准入管理,切断污染物进入土壤、地下水环境的途径。强化农村环境整治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推进农业生产清洁化、产业模式生态化。

2.坚持预防为主,分类管控。强化源头防控,防止新增土壤污染。巩固提升耕地分类管理成效,严格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原则,坚持分类施策,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同农村厕所改造的衔接,大力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能力,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加快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厂、慈峪镇污水处理厂邻近村庄生活污水网管铺设工作,大力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

3.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围绕重点问题、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污染物,聚焦突出环境问题,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土壤、地下水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分类施策、分阶段整治。加大执法监管和督导检查力度,防止新增污染。

4.坚持属地治理,协同防控。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属地负责、部门有责”,建立政府主导、市场驱动、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的污染防治体系。打通地上和地下、城市和农村,协同水、气、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系统实施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

三、主要目标

2021年,落实保护优先措施,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严格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巩固提升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成果,全县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持续实现安全利用,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坚决杜绝违规再开发利用。建立健全危险废物智能监控体系。完成5个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突出具备条件乡镇实行管网归集和终端无害化处理,注重中水再利用,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能力,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工作,实现动态清零。

四、重点任务

(一)加强土壤环境调查监测

1.配合省市开展非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根据省市工作安排,配合调查单位做好我县相关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进一步摸清相关非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状况及分布,为非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风险管控提供依据。(县生态环境分局牵头,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改局配合)

2.强化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配合开展国控、省控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和省控耕地土壤监测。按照年度生态环境监测方案和有关文件要求,组织对全县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工业园区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周边土壤开展监督性监测,并按时上报监测结果。对监测发现的土壤超标情况,组织开展溯源排查,查明原因并及时阻断污染源。(县生态环境分局、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强重点区域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建立并完善省市县三级耕地土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制度,及时掌握受污染耕地农作物种植和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动态变化情况,根据县区内受污染耕地面积、污染类型和程度,设立监测点位,为安全利用和治理修复效果评价提供依据。加强超标农产品收购、收回等环节监管,禁止超标农产品进入市场。继续开展农田灌溉水质监测,加强监督检查,防止未经处理或达不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废(污)水进入农田灌溉系统。(县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发改局按职责分工负责,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配合)

(二)严防新增土壤污染

4.加强耕地污染源头防控。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继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制定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方案,全县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7%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按照上级要求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持续开展耕地周边涉重金属行业企业污染源排查整治,强化耕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县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5.强化重点监管单位监管。监督全县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严格按照《土壤法》落实相关责任义务,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定自行监测方案并开展自行监测。对企业自行监测、隐患排查以及执法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问题,督促企业制定整改方案和台账,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污染隐患。加强企业拆除活动污染防治现场检查,督促企业落实拆除活动污染防治措施。(县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发改局、应急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6.统筹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推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促进工业固废减量化、资源化。加强塑料污染防控,开展专项治理,强化对生产、使用、销售塑料制品单位的监督检查,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生活、销售、使用,稳中有序治理塑料污染。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提高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效率和水平,加快补齐危险废物处理短板。(县发改局、生态环境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7.强化危险废物监管。积极推进危险废物环境监管智能监控体系建设,提升危险废物智能化监管水平,督导企业主动在河北省固体废物动态信息管理平台申报危险废物相关信息,确保全县涉危险废物工业企业应纳尽纳,实现有效监管。组织开展危险废物环境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全面查清涉危单位生产经营重点环节、重点场所环境风险隐患。强化“一长三员”网格管理机制,统筹区域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转移、排放、倾倒和处理处置等违法犯罪行为。(县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卫健委、公安局、交通局等配合)

(三)巩固提升耕地分类管理

8.加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清单管理。加强部门信息共享,根据土地用途变更、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深度调查、加密调查等成果以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效果,结合实际,进一步精准识别受污染耕地面积、分布等。不鼓励曾用于生产、使用、贮存、回收、处置有毒有害物质的工矿用地复垦为耕地;确需复垦为耕地的,应确保农用地管控标准之外的特征污染物不超过所在地土壤环境背景值,并依法进行分类管理。(县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9.持续强化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结合当地主要农产品品种和种植习惯,在安全利用类耕地采取农艺调控、低积累品种替代、轮作间作等措施,保证每季作物都得到管控。巩固严格管控类耕地治理成果,落实种植结构调整、休耕、退耕还林等措施。加强特定农产品严格管控区管理,严禁种植特定食用农产品和饲草。建立完善特定农产品严格管控区动态管理制度,为动态更新提供依据。(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生态环境分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配合)

(四)严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

10.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排查。组织开展关闭、搬迁、腾退工业企业用地全面梳理排查,依据《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要求,动态更新疑似污染地块名单、污染地块名录。对列入疑似污染地块名单的地块,督促土地使用权人6个月内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对确定的污染地块,督促指导土壤污染责任人、土地使用权人及时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县生态环境分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改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1.组织开展建设用地风险调查评估。土壤污染状况普查、详查、监测、现场检查等表明有土壤污染风险的建设用地地块,督促土地使用权人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按照省市文件要求,对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中,查明的高风险地块开展调查和风险评估。严格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风险评估、治理修复的监督管理。(县生态环境分局牵头,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发改局、审批局等配合)

12.严格污染地块准入管理。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时,要优化主体功能布局,明确用途分区,合理安排城市产业用地。列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的地块,不得作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未达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修复目标的地块,禁止开工建设任何与风险管控、修复无关的项目,不得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文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事项。依法应当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或风险评估而未开展或尚未完成调查评估的土壤污染风险不明地块,不得进入用地程序。(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生态环境分局、行政审批局等配合)

13.抓好建设用地风险管控。认真落实产业政策,严把项目准入关,严格控制涉重金属企业新、改、扩建。在涉疑似污染地块或污染地块的土地征收、收回、收购环节,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及时查询相关地块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涉及疑似污染地块或污染地块的,要记录查询日期和地块土壤环境质量状况结果,并征求生态环境部门意见,取得生态环境部门书面回复。对涉及疑似污染地块、污染地块以及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地块,在土地规划、土地收回收购、供地、改变用途、开工建设等环节,实行严格的准入管理,防止未按要求进行调查评估、风险管控不到位、治理修复不符合相关要求的污染地块被开发利用,切实保障人居环境安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分局、发改局、行政审批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强化监管和保障能力建设

14.提升土壤执法监管能力。提升土壤环境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进一步强化对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活动各个环节的监管,实现实时监管、动态监管、智慧化监管,全面提升土壤环境执法能力。(县生态环境分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深入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工程及农村黑臭水体整治

15.加强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对乡镇所在地、中心村等规模较大、人口集中、具备完整上下水管道的村庄,实施污水收集管网和集中处理设施统筹建设,实现厕所粪污与生活灰水一体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邻近村庄可采用联合共建方式建设污水处理站,实现生活污水相对集中无害化处理。鼓励污水处理达标后用于绿化、街道冲洗、农田灌溉和景观用水。相关部门和乡镇加强对已建成的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确保正常运行,达标排放。(县生态环境分局、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6.统筹厕所粪污无害化集中处理和生活灰水有效管控。对规模较小、实行单坑或其他形式卫生厕所改造的村庄,或不具备管网收集条件的村庄,统一实施厕所粪污无害化集中处理和生活灰水有效管控。根据人口规模和实际产生粪污量、处理覆盖范围等情况,统筹建立区域性厕所粪污无害化集中处理站,或利用已有沼气工程进行集中处理,集中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出水达到农田灌溉标准后可直接用于农田灌溉。制定农村生活灰水收集回用等有效管控措施,通过冲厕、庭院绿化等原位消纳方式,或联户建立集中生态化处理设施处理后中水回用,实现生活污水源头减量、无害化处理。(县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7.推进山区村庄生活污水分散治理。对居住分散、粪污不易集中处理的山区边远村,可采取户用化粪池、沼气池等进行分散治理,建设污水储存罐用于冬季储存,结合农业化肥减量增效、水肥一体化等,引导林果种植、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将治理后的污水作为有机肥水使用,实现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县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8.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及管控。组织对行政村内村民主要聚集区向外延伸1000米范围内、乡级以上公路两侧200米范围内的河、塘、沟渠(不含城乡结合部或县城建成区),其他行政村区域范围内的河、坑、塘、沟渠等进行拉网式摸底排查,划分排查责任区,建立排查责任清单,逐条纳入黑臭水体清单台帐。对排查发现的农村黑臭水体要查明污染来源,通过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体净化等综合措施逐条明确治理方法和途径,完成治理。(县生态环境分局、农业农村局、水利局、各乡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稳步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

19.配合做好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按照工作安排配合省市做好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工作,提出分区防治建议,确保分区划分工作圆满完成。(县生态环境分局牵头)

五、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属地治理。各乡镇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按照省、市、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部署,切实担负起保护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按照职责严格落实主体管理责任,确保完成各项任务目标。

二是强化协调联动。县生态环境分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粮食和物资储备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打通沟通渠道,完善各级政府部门间的信息互通、联动监管机制。成立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工作专班,定期召开会商会议,建立协调机制。县生态环境局牵头负责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的监督指导、考核检查及日常工作;县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的监督指导和考核检查等工作。

篇4

关键词:如皋;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1 引言

农村环境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居民赖以生存的载体。相对于地域狭窄、经济集中、人口拥挤的城市来说,农村地域广阔、人口分散居住、环境容量较大,因此相当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点主要放在城市,对农村环境问题的关注度远不及城市。但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正日益凸显,水土流失、植被破坏、水质下降、土壤板结、肥力下降等问题正越来越成为制约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否妥善处理农村环境问题,是关系到广大农民能否安居乐业,关系到农村及整个社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的重大课题,也是“十二五”沿海开发中必须切实解决好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地区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实践和取得的主要成效,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作一探讨。

2 农村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2.1 大环境缺水,农村河流得不到优质水源的及时补给

2.1.1 资源性缺水

如皋市境内内河地表水水源近90%直接或间接来自长江。近年来,长江水位呈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枯水季节更甚(2004年初,呈一度下降到50年来最低水位,长江水位低于如皋市境内内河水位1m以上,潮头水位也较低且相对平缓),致使如皋市内河进水和蓄水都十分困难。

2.1.2 工程性缺水

如皋市内河进水及其水位主要靠江边人工水闸控制。但这些水闸已运行多年,维修措施未能及时跟上,漏水严重,保水蓄水功能逐年下降;闸区水道船道共用,又缺少有效的保水设施,当长江水位低于内河水位时,因船舶通行使大量内河水倒流入江;多条骨干河流长期未进行彻底清淤,淤泥增厚,河床抬升,容量减少,不少4级以下的小河沟塘更是杂草丛生,淤塞严重,基本失去了蓄水供水功能。

2.1. 季节性缺水

枯水季节缺水已成为如皋市水源供给问题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和突出问题。此外为防止海水内渗,每年4、5月间,如东沿海都要引淡排咸,将使地处上游的如皋市内河水大量东引,水量在短时间内锐减;与此同时,农灌用水又进入高峰,大量河水被灌入农田,而此时尚未进入丰水期,加上日照充分,蒸发量大,内河水位仍处于很低水平。由此可见,从每年的11月份起到次年的5月份,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如皋市基本都处于季节性缺水状态。

2.1.4 水质性缺水

尽管如皋市目前主要河流水质全年监测均值基本达到相应功能区要求,但由于水环境容量较小,历史污染陈帐积累较多,现实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大,污染治理能力较弱,如皋市内河地表水水质在部分河段和部分时段还难以满足相应水域功能要求,某些人口和工业集中的城镇,其地表水水质甚至经常处于黑臭状态,自净功能基本丧失。

2.2 农村生态脆弱,稀释和净化污染因子的能力げ磺开

如皋市地处平原,无山无林,虽然濒江近海,但水资源紧缺,如皋市生物物种也并不丰富,种群单调,数量较少。这些都决定了如皋市广大农村生态资源匮乏,生态缓冲能力不强,抗污染能力和自我净化能力相对较差。当某些污染因子的持续作用,或较高浓度的污染因子短期急性作用都易导致环境质量的恶化,甚至难以逆转。

2. 人口密度大,环境资源消耗大

解放初期,如皋市有96万人,但到20世纪末,如皋市人口总数猛增到145万人,人口增长了1.5倍,生产生活中所产生和排放的废物量也越采越大,给如皋市本来就十分有限的环境资源和环境容量带来巨大的冲击,城乡环境质量必然因此而有所下降。

2.4 农业投入品的大量增加,给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农药、化肥、地膜是当前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大投入品,如表1所示,如皋市每年都有数万吨的化肥,千余吨的农药、塑料地膜进入农田,它们为农业的增产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它们同时又给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构成了广大农村最为突出的面源污染问题┆。

表1 如皋市2006~2009年化肥农药地膜使用量t

农业投入品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

化肥施用量(折纯)48 00647 04646 1054 810

氮肥28 022 0002 56420 789

磷肥7 0946 646 6646 56

农药使用量1 841 281 191 281

农用地膜使用量1 121 1971 2961 75

资料表明,我国施入农田的化肥,其利用率只有0%~40%,其余都进入环境,污染水体和土壤,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在施用的化学农药中,几乎全部暴露于环境,其中80%~90%散落在土壤和水中;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农用地膜用量大增,但回收甚少,给农田造成“白色污染”。此外,农村秸杆得不到有效处置也是构成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2.5 分散性居住,生活污染处理难度大

过去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成份较为单调,以可降解性有机物为主,大多用作农肥,对环境污染较小。现阶段,如皋市农村居民一方面仍以分散居住为主,另一方面,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不但产生量增加,且组成越来越复杂。在目前情况下,要求一家一户对其产生的生活污染物进行处理显然不可能,实施集中处置更不现实,成为农村环境问题的一大隐患。

2.6 工业“三废”污染

少数企业主环境法律意识淡薄,往往错误地认为农村地域广阔,企业分散,排放点“三废”并无大碍。因此不认真治理污染,超标排放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污染项目还有向农村转移的迹象和趋势。特别是畜禽养殖场粪便和污水对周围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2.7 环境意识不强,农村污染防治工作缺少动力

由于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和认知水平,要求广大农民主动参与污染防治工作,不随意倾倒垃圾,生活废水全部综合利用,不排入水体;不用或少用农药化肥,改用低毒农药或生物灭虫,施用有机肥如桔杆还田等还都很难。

2.8 农村污染控制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不健全

现阶段,在我国环境法治法规体系中,有关农村污染控制的内容还不太齐全,一些环境标准也未对农村地区作出明确规定,在对农村实施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特别是在对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方面,操作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和困惑。

如皋市农村生态保护的实践措施

.1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实施生态农业そㄉ瑾

近年来,如皋市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改单一的粮棉生产为粮、棉、花、木、草、桑、菜、果等多种经营,使土地得到轮作,污染得到缓解。特别是花木盘景生产取得了长足进展,已经逐步形成特色产业,支柱产业。2004年新发展花木4 000hm2,花木交易额10亿元,2005年再发展花木4 000hm2,花木交易额15亿元,目前,全市花草苗木基地已经突破14 000hm2。与此同时,200年起,如皋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面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申报工作,到2009年底,全市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90 824hm2,认定绿色食品基地面积 27hm2,认定有机食品基地500hm2,“三品”基地面积共94 600hm2,全市共认证无公害农产品65个,认证绿色食品8个,认证有机食品6个,认证数量和质量在南通市名列前茅。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50 60hm2,复种指数184.%,“三品”基地面积占播种总面积的62.8%。截至2009年底,全市设施农业面积已超过4 000hm2。花木产业的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规模农业、设施农业建设,不仅获得到更大的土地产出率,同时也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产生了重大的环境效益。由图1、图2可见,如皋市化肥农药使用量均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与如皋市实施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有密切关系。

传统的土渠引灌,必然造成大量水的渗漏,对于以高沙土为主的如皋市农村来说,这种渗漏尤为明显。为解决这一问题,如皋市在综合治理高沙土的同时,大力实施农灌渠建设与改造工程。截止2009年底,全市农用渠总长度达6 870km,其中硬质防渗渠2 506km,地下防渗渠219km。2010年上半年,如皋市结合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如皋项目的实施,全市又新建防渗渠116 571m,新建改建灌排站14座,整修防渗渠道79 410m。随着农灌系统的不断完善,特别是硬质防渗渠和地下防渗渠的全面推广,农业灌溉水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

.2.2 实施河道生态修复工程

2002年,如皋市实施了城河整治工程,整治后的城河集引水排水、绿化造景、休闲娱乐于一体,城河风光带成为AAAA景区,荣获江苏省人居环境范例奖。200年起,结合“三清一绿”和“六清六建”工程,将河道整治向广大农村延伸。先后投资2亿多元,整治各级河道4 048条、4 27.7km,清淤土方6 904.6万m。河道的全面整治,加上工业、生活污水的全面治理以及多轮引淡排咸和生态补水,全市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全部达到了相应功能区标准。如皋市荣获全省河道整治工作先进(县)市、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先进县(市)等荣誉称号。

.2. 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

从2007年起,如皋市大力实施镇级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工程,经过近年的努力,截止目前,全市共建成污水处理厂21座,日处理能力达16.2万t,实现了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0.17%。镇区及周边农民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统一纳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农民集中居住区小型污水集中处理配套工程正在加紧推进,目前已有近20套建成投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迈上了快车道。如皋市农村改厕和“一池三改”率达到95%以上,农村散户生活污水也基本实现了无害化处理。

.2.4 实施农村改水

2002年以来,如皋市政府将农村改水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予以强势推进。通过各镇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到2004年底止,全市共改、扩、新建自来水厂14座,全市累计共建成自来水厂座,供水总规模20.76万t,累计延伸供水主管道 58116km,支管道11 7742km,累计自来水受益人口达142.05万人,普及率达到99%以上。为进一步提高饮用水质量,确保饮水安全,2004年,如皋市正式启动了日供水60万t的区域供水工程。2008年底,日供水20万t的一期工程正式供水。区域供水水源地得到切实保护,确保了出厂水水质。经监测,水质全部符合国家新颁布的饮用水106项指标,是目前苏中苏北地区唯一达到了优质饮用水等级的饮用水。

. 多途径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

(1)机械还田,2009年,全市新增大中型拖拉机及秸秆还田机90台套,保有量达到97台套;小型秸秆还田机械保有量达到 742台;新增秸秆切碎机400台,保有量达到685台,机械还田利用量占秸秆利用总量的55%以上。

(2)秸秆外售发电。2008年起如皋市在全市设立秸秆收购点6个,将收购来的秸秆压饼后直接送如东秸秆发电厂焚烧发电。

()秸秆制粒制炭。2009年,如皋市爱洁科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研发成功适应本地区的秸秆制粒机,并在全市广泛推广使用。如皋市郭园镇秸秆制炭厂应用炭化技术,将秸秆炭化成高效木炭,可消化全镇农作物秸秆,其产品供不应求。

(4)秸秆气化。如皋市搬经、郭园等镇都有秸秆气化站,贮气罐容量分别为60m和600m,每年可消化500hm2左右的农作物秸秆。通过上述综合措施,如皋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

.4 规范农村环境监管工作

.4.1 全市环境管理机构健全

如皋市环保局为市政府组成部门,下设环境监察大队和环境监测站,均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全市20个镇(区)均设立环保办公室,配备专职环保助理。个村均设置了兼职环保员,形成市、镇、村三级环保网络。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考核结果计入各责任单位年终综合考核得分,并与考核奖金挂钩。

.4.2 履行“环保第一审批权”,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

在建设项目环境审批中,特别注重农村环境容量,严禁污染向农村转移,所有化工企业全部进入化工园区,依法划定水源水保护区和畜禽禁养区,并严格监管。

.4. 实施集中生产、污染集中治理工程

为解决化工企业分散建厂,污染农村水质的问题,2004年,如皋市正式出台文件,在如皋港开辟化工园区,对新批化工项目原则上全部入区,老化工项目逐步向化工园区搬迁。政策出台后,各相关部门认真贯彻,目前已有多家化工企业进园,化工园区也初具规模。这样做,不但有利于集中治理污染,统一环境管理,更有效地防止污染项目向农村转移,减轻了农村环境压力。肠衣生产一直是如皋市的传统特色产业,肠衣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国的0%以上。但分散生产、作坊生产不但限制产业做大做强,更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针对如皋肠衣加工点多、散、小、乱,大多分散在农村,严重污染农村环境的问题,2006年,如皋市启动了“中国肠衣城”项目。2007年底,包括污水处理厂在内的一期工程全面竣工投产。2007年下半年起,如皋市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肠衣专项整治行动,所有分散经营的肠衣加工点必须全部进入肠衣城集中生产、集中经营,废水集中处理。集聚在如皋城郊结合部的211家小肠衣全部被关闭。161家肠衣业主与肠衣城签订了进“城”合同,其中已有107家正式进“城”,88家正式投产。肠衣集中生产后的环境效益初步显现,如泰运河如城段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水质出现了近20年来最好的状态。

.4.4 依法拆除农村土窑

为保护耕地,减少环境污染,如皋市政府先后多次组织联合执法,在给予适当补助的情况下,对所有土窑和立体窑强行拆除,共拆除400余座,并及时复耕,不仅增加耕地面积千余亩,而且有效地保护了农村大气环境。

4 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对策

4.1 加大对农村的环保投入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的建设,应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加大中央财政的投入力度,保证投入的长效化。投入方向从偏重末端治理上,过渡为偏重环保技术与清洁生产技术领域。以政府投入为引擎,吸收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体系┆。

4.2 加强生态环境管护,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1)加强生态补偿的立法,目前我国的生态补偿方面的立法才刚刚起步,范围仅局限在生态公共地的补偿上,要加快立法步伐,使城乡之间的生态补偿真正纳入法律轨道。

(2)科学计量补偿标准,以生态公平为导向,依据“碳源-碳汇”平衡规则,在科学计量的基础上,在各种区域范围内建立财政支付转移制度,生态受益区就向生态保护区予以一定的生态补偿,城市地区对农村地区应在生态方面的牺牲与转嫁予以补偿。

()因地制宜地探索补偿形式,补偿形式可以是资金、实物,也可以是技术开发等,关键是契合实际┆。

4. 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自我发展的关系,完善农业生态环境法规

人为因素造成的生态破坏,正不断加重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尽快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综合保护法,使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治理农业生态污染有法可依,克服以罚代法现象,保证执法的公正性,减少社会冲突是当务之急。一方面,农民要善于行使自己的权力,承担相应责任,建立起主动适应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发展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意识。另一方面,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资源开发是要赋予农民环境权,真实反映生态环境与农民主体之间的本质联系,形成生态环境与农民自觉主导环境保护的新模式,以实现环境保护与农民自我发展的良性互动┆。

4.4 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大力推进农村经济新理念

要因地制宜引进农业新理念,如立体种植、立体养殖等,走循环农业、清洁农业之路。要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如立体生产技术、有机物多层次利用技术、农林牧副渔一体化,种植、养殖、加工相结合的配套生态农业技术、农村能源开发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维持土壤肥力的植物养分综合管理技术等,为现代化农业打下基础;在科学施用化肥农药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科学指导力度。如调整肥料结构,控制化肥用量;深施氮肥,减少化肥损失;改进灌溉技术,减少化肥流失;综合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用量;确定用药间隔,推广无公害农药等。

4.5 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提升农村文明程度

要将环境保护作为一种文化在农村群众中宣传和教育,推动环保公众参与,积极鼓励环境公益诉讼,提高广大农民对于生存权利的重视程度;启动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并尽快在全市推广;鼓励农村居民集中居住,使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集中处理成为可能;采取相应措施,使农村企业向园区集中,以便于监管,便于污染治理。

参考文献:

林 真,李卫华,丁 洪.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治理措施.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24(1):2~5.

宋言其.改革开放0年来我国城市化历程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苏州大学学报,2008,29(6):24~26.

李建平,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7,5():80~81.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R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un iaofeng

(Rugao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Rugao ity,Jiangsu Province,226500)

篇5

关键词:滑县;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一、滑县基本简介

河南省是我国仅次于黑龙江省的产粮大省,净耕地面积达到688万公顷,年产粮量高达到1128亿斤,其中滑县是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滑县位于豫北平原,全县面积18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53万亩,总人口141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35万人。

滑县是中原经济区粮食种植的重点区域,在河南省粮食产量名列第一,连续十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被称为“豫北粮仓”。滑县气候湿润,雨水丰沛,年均气温137度,年均降水6344毫米,日照23656小时,无霜期203天,适宜种植小麦、玉米、金银花,大豆、花生、棉花、红薯等。近年来,滑县工业也得到迅猛的发展,已形成食品加工、纺织印染、医药化工、电线电缆、电子产品、塑料制品、木材加工等工业主导产业。

滑县在大面积进行农村生产建设的同时,不可避免要破坏生态环境。那么,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协调好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滑县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问题

(一)农业蔬菜业存在的问题

滑县村民为提高土地粮食产量,普遍滥用或多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壤结构的破坏,致使土地盐碱化。而多施用的化肥、农药又使地表氮、磷元素增加,使之进入地下,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严重污染了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

(二)畜禽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滑县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力,多数农村居民家中都有因年龄原因而无法外出务工的人员,都是靠家庭养殖业赚钱。散养户将粪便、冲圈水乱排乱放,养殖粪便直接堆积在院中或路上。

(三)乡镇企业存在的问题

据相关部门数据统计,河南省乡镇企业90%以上分布在农村,而滑县乡镇企业已达500多家。一方面,这些企业中大多数是高污染、高能耗、资源依赖型的企业,科技含量不高,多数是水泥、造纸、纺织等高污染企业。另一方面,大多数乡镇企业领导干部没有环境保护意识,企业环境管理水平滞后,乡镇企业布局混乱分散,缺乏污染防治设施,且企业生产区、排污口与耕地、村民聚集区在一起,更有可能造成直接污染,而且带来污染范围广泛、污染类型复杂、污染物种类繁多、污染治理难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低的后果。

(四)农村建房中存在的问题

在滑县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最先发展的往往是住宅、商业、服务业,老百姓经济富足了,主要用于房屋改造、房屋翻新、重建建房。乡镇发展需要进行道路修建、供水供电等方面的改造;农村土地的出让,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机器厂房。村内道路、排水系统未进行建设。人和禽畜共居一院,环境卫生状况不佳,村内道路狭窄,道路堵塞严重,村民生产、生活环境低下。

三、滑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一)垃圾集中收集、无害化处理

滑县相关部门要加大投入,目光长远,结合具体实际,积极修建沼气池、沉淀池、化类池等设施的措施以治理畜禽养殖场污染,推广稻秆综合利用,从饲料、燃料和工业原材料等为出发点,研究秸秆气化技术,综合利用和开发秸秆,使其变废为宝。实现污水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建立污水处理厂,建立畜禽养殖排污处理厂,以改善农村环境空气质量。禁止污染物在公路、铁路、机场、风景区和人口集中地区转播。

(二)加强农村无公害示范区建设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控制严重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农药,化肥,地膜,兽药等使用。减少化学农药的应用,大力发展生物控制技术,减少无机肥料的使用比例,采用可降解的地膜,防止塑料地膜所造成的“白色污染”。建立省市级无公害绿色农业示范园区,主要研究无公害畜禽养殖技术、无公害饲料、无公害农作物种植技术和替代抗生素的中草药、微生物复合添加剂、疫苗兽药的推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商标认证申报,无公害农业示范园区基地组建。面向河南省乃至全国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交流,大力宣传、推广无公害农业技术,传播绿色环保的畜禽养殖方式。全方位、积极、有效、广泛地将无公害技术产品推广到每一个基层村民。

(三)合理规划布局、建设城乡环境建设一体化机制

乡镇企业布局分散,显著地降低了企业效益,增加了污染危害。因此,政府部门对乡镇企业发展要进行合理规划建设,合理布局。要严格按照国家“双重标准”控制企业,限期责令企业整顿,促进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对于大型能源消耗、污染严重和低效率企业应坚决关闭。乡镇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问题。解决环境问题,既不能禁止乡镇企业发展,也不能放任自流。积极的方法是加强领导、计划乡镇企业发展,让乡镇企业发展符合法律监督机制,符合生态规律,实现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农村生态文明

篇6

关键词: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5-0022-02

改革开放已走过了30年的历程,我国已呈现出农村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农民文化生活逐步得到改善的良好局面。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在“重发展,轻环保;重生产,轻生态”的思想影响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状况日益恶化,不少地方的农村尤其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出现了环境污染加重的趋势,影响了农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一、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水污染触目惊心

目前,我国仍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达不到安全标准,其中因污染造成饮用水不安全的人口达9000多万人。有相当比例的农村饮用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来自国家环保总局的一组最新数据显示,我们的饮用水50%以上是不安全的。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最新检测报告(2005年6月份)称,我国七大水系,水质达到I~III类水体的占49.2%,IV-V类(受污染水质,不能用作饮用水源)水体的占28.5%,劣五类(已丧失直接使用功能)水体的占22.3%。湖泊水库中满足Ⅱ~Ⅲ类水质的湖库有7个,占26.9%;Ⅳ~V类水质湖库有9个,占34.6%;劣V类水质湖库有10个,占38.5%。

(二)土壤污染严重

全国约25%的土壤处于警戒状态,污染比较严重的约5%。蔬菜中农药污染问题更为严重,农产品已经缺乏安全保障。由土坡污染引发的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事件时有发生,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群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在有关部门进行的典型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中,江苏调查区蔬菜和稻米的铅超标率分别达到60%和46%。广州调查区的蔬菜样品中,七氯和异狄氏剂醛的检出率都在85%以上,而硫代硫酸盐的检出率竟然高达94%。一些地方的稻田土壤因渗入镉废渣而被泻染,致使稻米中的含镉量超标,无法食用。因土壤污染,全国每年粮食减产1000万吨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约125亿元。

(三)固体废弃物污染蔓延

近年来,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由此带来生活垃圾量的迅猛增长,并且因城市垃圾向城郊和农村转移,对农村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2005年《各地区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情况》显示,当年全国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仅为51.7%。据测算,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2.8亿吨,生活污水约90多亿吨,人粪尿年产生量为2.6亿吨,绝大多数没有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倾倒、随地丢放、随意排放。畜禽粪便年产生量达27亿吨,80%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没有污染治理设施。在一些地区,畜禽养殖污染成为水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二、农村生态环境复合污染的原因

(一)污染型产业向农村快速转移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污染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从城市向农村转移。一些农村,为承接污染型产业和引进这些企业,地方政府许诺提供各种优惠条件,表面上看,引进这些污染产业不仅给当地带来了大量的投资,而且给当地村民一些就业机会,有些地方为了回避国家对土地的管制政策,采取“以租代征”的办法非法占用农民的土地。有些地方根本不考虑国家的环保政策,违法违规建设。由此对村民造成的危害是长远的。

(二)农业化学品的过量使用

我国化肥年施用量已达4700万吨,居世界之首,单位播种面积化肥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成倍超出发达国家为防止水体污染所设置的安全上限值。我国湖泊与河流中的污染负荷有50%以上源于非点源污染,来自农业面源污染的约占1/3。此外,仅从占全国作物总播种面积20%的集约化、专业化的蔬菜、瓜果、花卉种植区域来看,每年因氮肥的不合理使用而损失的氮就达300万吨,占我国氮化肥总用量的12%。大量使用化肥已经引发全方位立体污染,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难以逆转,还导致了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等现象。

我国年均化学防治面积45亿亩次,因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而污染的土地超过2187万公顷,约占耕地面积的16%。过量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利用率仅为30%左右,流失的化肥和农药造成了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地下水污染。

(三)农村土地布局不合理

农村工业化是中国改革开放期间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在县域经济发达的浙江、江苏等东部发达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受乡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这种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反积聚效应的工业化,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不仅造成污染治理困难,还导致直接污染的危害。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污染物处理率也明显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

综上所述。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污染严重的企业向西部和落后农村地区转移;同时,农村工业化过程中,对企业以及集约化畜禽养殖的不合理布局,农田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过量是农村生态环境复合污染的主要原因。

三、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一)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

针对我国目前农村生态环镜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我国在起草污染防治政策、立法、标准体系时,有必要借鉴美英先进经验。第一,由于各生态要素相互关联的特点,在研究起草土壤污染防治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农村环境保护条例,建立农村环境监测、信息统计、质量评价等标准、方法体系时,应注意与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综合协调,同时应对现有的这些法规中已有的一些制度进行完善;第二。在立法中应强调预防体系的健全,并规定严格的法律责任;第三,在立法上应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确立公众参与制度,充分发挥公民个人、NGO等环保组织以及社区的作用,让他们积极参加到污染防治工作中来;第四,建立污染整治基金制度、污染整治市场体系和环境污染风险责任保险制度,促进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整治向市场化发展。

(二)强化政府在生态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政府在生态环境管理中有着举足轻熏、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现阶段,政府应采取“发展导向”模式。(1)政府应打击地方保护主义,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健全有利于提高执法效能的长效保护机制,用制度来监督环境。环保系统应该实行环境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2)建立宏观综合决策机制,健全中央―地方协商制度。要把环境容量、环境质量状况和对环境的影响、对资源的消耗、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纳入统计指标,使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示。环境保护政策要同部门发展政策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相结合。同时,生态环境保护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博弈的合作均衡。(3)进行有效管理,促使环境外部性内在化。由于市场存在失灵情况,因而通过政府来对环境资源利用进行管理来纠正市场失灵,使外部性问题得以解决。政府可通过征收“屁古税”来解决外部性问题。建立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和补偿制度。

随着发展,政府应逐渐转向“秩序导向”模式。强化公共资源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建立起合理的环境经济利益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利益关系。

(三)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要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建立健全监测指标体系和信息系统,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重要农产品产地的环境监测。加大农村环境监督执法力度,严格查处小造纸、小化工、小冶炼、小水泥等高污染行业违法排污行为。对长期超标排污的私设暗管偷排偷放的、污染直排的,应停产关闭。对建设项目未批先建、未经验收擅自投产的,应停产停建。对治理无望的企业和生产能力,应关闭取缔。严格环境准入,禁止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在农村地区立项。加强自然保护区环境监管,严厉打击违法采矿和开展旅游等破坏生态的行为。要充实农村环境保护力量,保证必要的监测、执法装备、经费等工作条件。

篇7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村生态环境政府主导公众参与

伴随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在加剧。无论是面源污染、点源污染,还是生态环境破坏,都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制约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严重障碍。

一、城乡一体化进程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新要求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包含城乡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体化:第一,城乡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一体化,即在观念上树立城市与农村环保同等重要的理念,努力实现城市和农村环保“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第二,城乡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一体化,即管理体制的设计一体化(针对城市和农村的不同特点完善相应的环境管理体制)和保障体系一体化(对城市和农村的环保投入实现均等)。第三,城乡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一体化,即城市和农村环保工作同样有法可依。服务于城乡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平等化,必须根据农村环保的特点,制定专门的农村环保基本法,修订与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政府主导作用

政府的职能和资源占有优势决定了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主导作用,这个作用不应局限于城市,更应当向农村延伸。

政府作为与农村环境保护的差距。第一,政府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短视。现存的政绩考核体制是以经济发展为重心的,缺乏对环境保护尤其是农村环保的战略性、长期性考虑。同时,政府将环保资金过多投向工业和城市,农村环保几乎享受不到环保专项资金的保障和先进环保技术的支持。第二,现行法律制度轻视农村生态环保。虽然现行法律提出了农村环保问题,但是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规定,一些重要的农村环保领域还存在空白。第三,农村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不科学。现行环境保护体制过分强调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公众的参与,特别不利于公众环境意识的培养。

消除差距,加强政府农村环境保护法律职责。第一,创制与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律体系。结合农村生态环保的实际情况,在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考核制度和农村环境应急处置机制等。第二,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政府要重视科学规划在农村环保中的重要作用,合理安排乡镇企业的布局,控制污染物排放。设立专门负责农村环保的管理部门,明确职责,提高管理效率。第三,加大农村环境保护资金投入,运用经济手段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坚持“污染者付费、开发者保护、受益者负担”的原则,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外资多元投资的方式,保证稳定有效的环保资金投入。积极引入市场机制,特别是要鼓励个人出资参与农村环境建设,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效益补偿机制。第四,加强农村环境监测与监管。建立农村环境监管平台和监测体系,完善环境信息制度,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提高污染事故鉴定和处置能力。第五,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教育,培育公众环保意识。针对文化素质较低和环保意识较差的广大农村居民,政府应“自上而下”发挥引导、教育职责,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知识宣传和培训。

三、农村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

环境问题的社会性、复杂性需要广泛的公众参与和社会合作,在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指导下,公众参与已成为各国环境保护的公共基调。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样也需要各类团体和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

公众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尚存障碍。一是公众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欠缺。农村居民随意丢弃生活垃圾的现象很普遍,垃圾的分类处理更是无从谈起。在农业生产领域,随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水体、土壤污染的现象也大量存在。更有甚者为了眼前经济利益,盲目建设污染企业,使得农村生态环境遭受严重污染破坏。二是公众的环境知情权缺失。我国现行法律缺乏环境知情权的规定,政府的环境状况公报内容单一,指标种类较少,特定地区的环境整体状况和变动趋势难以客观反映出来;且因一些环境状况指标技术性过强,不便于公众理解,达不到应有效果。三是公众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救济渠道不畅。我国法律规定有环境行政处理和环境诉讼两种基本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但由于现行环境诉讼制度对于人资格规定过严、对证据的科学性要求过高、公益诉讼机制尚未健全、法律援助不到位,导致农民因成本高昂而难以通过诉讼维护自身的环境权利。

开辟多方途径,方便公众参与农村环境保护。一要参与农村环境立法。广泛征求公众意见,根据公众关注的程度和理解程度,创造条件,使公众参与制定完善防治饮用水污染,土壤污染,畜禽、水产养殖污染,乡镇企业污染,农药化肥污染,保护自然资源和发展生态农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二要参与农村环境执法。加强农民的参与和监督力度,纠正、限制执法中的不当行为,减少的发生;同时,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利用村民自治的有利因素,建立一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约束的农村环保机制,提升广大农民对环保执法的支持力度。三要参与农村环境普法。加强普法工作,提高农民的环境法律意识,使农民自觉地参与环境决策、维护其环境权利。通过多种形式的环境法制宣传,强化农村干部和村民的集体荣誉感,积极参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四、农村环保:政府主导与公众参与的有效对接

从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来看,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政府与广大民众的倾力合作。公众参与并非公众对抗政府的机制,而是优化政府运行的机制。环境保护领域的公众参与机制所反映的理念正是充分吸收公众的智慧和力量,使环境保护得到真正的实现。

篇8

关键词:农村建筑;环境保护;污水;生活垃圾;生态策略

中图分类号:D912.6文献标识码: A

1 前言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广西农村建筑整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农村面貌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农村的环境保护,在农村农业生态环境和聚居地生态环境方面产生了不少问题,如:乡镇企业的废水、废气、废渣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或仅简单处理后排放,造成了村庄周围土壤、大气和水体的严重污染。农村畜禽屠宰的废物废水直接排入下水道、水渠、河流;农民放养的畜禽任意在村中排泄粪尿;生物残体、固体废物乱堆放,雨水冲刷进入水体,生物残体腐烂发酵,有害藻类孳生,池塘富营养化,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不但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还影响了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

农村建筑的环境保护工作主要集中在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治理,生态策略要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必须充分考虑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建立长远的发展观,协调人、建筑、环境的关系,强调建筑与人文、环境及科技的和谐统一发展。应在农村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过程)中,从生态的角度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

2 农村污水治理生态对策探讨

2.1 农村污水污染现状

广西农村多分布在丘陵区,村民房屋依山地而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除了城镇周边的农村地区用上了自来水以外,其他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主要用水仍为河水、井水及山泉水,农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现象严重。长期将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排入农田和河流,将会加大农村地区周围水环境的自净负荷,污水排放超过环境承载力,造成村庄周边自然水体水质下降,从而导致水质污染问题,进而影响村民安全用水威胁村民的身体健康,引发传染病流行。

2.2 农村污水特点

农村污水的主要特点为:①农村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污水的混合污水,基本上不含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含有一定量的氮和磷,可生化性好,但水质水量变化较大;②农村地区人口居住分散,住房建设缺乏整体规划,自然村落布局零散,排污口设置无规律,大部分没有排水收集管网,污水集中收集处理难度较大。

2.3 农村污水治理生态对策

农村建筑污水治理的生态对策主要针对农村居民的生活污水提出收集处理的要求,应采取源头控制的原则方针,着重从生活污水的收集模式、污水处理技术这两方面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广西农村地区的经济承受能力及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不能照搬采用城市和北方地区解决环境问题的模式。

广西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现状存在污染源分散的特点,因此,农村污水收集模式应因地制宜,采用“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原则,选择合适的污水收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庭院收集排放模式:由于广西山多,平原少,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而且广西境内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存在部分村民居住点住户分散、高程落差大、地势复杂,不适宜建设管网或沟渠收集污水,可以散户为单元就地收集处理生活污水,优先考虑采用单户或几户的庭院收集排放模式,具有灵活性高、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等特点,对生态环境脆弱的广西山区农村污水收集处理有现实意义。

②分散收集排放模式:在广西农村地区,大部分住户分散,相互之间距离远,地势起伏,将污水收集到一起集中处理,难度很大,甚至需要进行污水局部提升。为了有效治理污水并节省工程投资,可采用分散收集的模式。该模式可根据村庄的居住密度、地势坡度、沟渠路桥位置等,将每个村划分为大小不同的区域,各农户污水按照分区进行收集,每个区域污水单独处理,单独排放或回用,适用于村庄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庄污水处理。

③集中收集排放模式:通过铺设全村污水管网,将污水收集后,再进入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为城市污水收集的主要形式,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彻底、出水水质标准高、抗冲击能力强、运行安全可靠、出水水质好等特点。该模式适用于村庄布局相对密集、规模较大、经济条件好、村镇企业或旅游业发达、处于水源保护区内的单村或联村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生态策略最高的目标是实现资源消耗减量化、产品价值再利用和废弃物质再循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水资源的利用要实现从“供水—用水—排水”的单向线性水资源代谢系统向“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回用”的闭环式水资源循环系统过渡。然而,目前由于“污水回用”的建设成本还相对较高,要求的技术工艺也较为复杂,因此,在非缺水地区现在还不提倡采取这种措施,而在水源型缺水地区且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才建议考虑选择污水回用方案。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可以分解为污水收集、污水处理和生态净化三个步骤,主要以污水处理关键技术为中心,因地制宜地进行各单项技术的优化组合与系统化,同时把污水处理与农村环境的生态修复、生态整治以及农田灌溉回用和景观用水需求等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既处理生活污水、又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体现污水处理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的理念。

根据广西农村地区的区域特征和水污染控制的特征,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应选择投资较低、运行费用较低、便于运行管理的技术,并综合考虑污水治理与利用相结合;在对水环境要求较高的农村,应采用生物生态结合的工艺。常见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分为自然净化系统和人工处理系统两种。推荐采用人工湿地、土地渗滤、厌氧生物膜技术、生物接触氧化池、氧化沟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作为广西农村污水处理的常规技术;将化粪池和沼气池作为污水处理的预处理技术。有条件的农村宜合理利用丘陵地区的高差减少污水处理设施的动力消耗。

目前广西农村生活污水工艺尚处于起步阶段,并未形成完整的工艺体系,各种处理工艺还在不断地尝试与探索。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持续进行,广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定会快速发展,同时也会极大地改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状况和农村水环境。农村污水的处理应满足当前达标处理与今后再生利用的需要,针对农村地区的地形地势、道路交通以及居民住宅建设布局等具体情况。探索因地制宜的农村污水处理模式与技术,既解决当前村庄污水达标处理排放问题,又充分考虑今后回用的需要。

3 农村垃圾治理生态对策探讨

3.1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现状及特点

农村生活垃圾是指生活在村、屯的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包括厨余垃圾等有机垃圾,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织物等可回收废品,砖石、灰渣等不可回收垃圾等。近年来,广西已在大力开展农村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设施建设,目前已在75个县(市)开展垃圾“农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城处理”试点。但在一些偏远农村,由于无法纳入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系统,垃圾“围村堵河”现象堪忧。特别是随着城市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城市环保执法力度不断加大,为节省成本,城市的污染工业、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往往选择向近郊和农村转移,以致农村环境逐渐被污染,使碧水蓝天、空气清新的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农村生活垃圾与城市垃圾有许多共同点,同时也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垃圾产生源高度分散、产生密度低,交通落后,集中收运处理困难。因此,农村生态建筑中对生活垃圾的处理以保障公共环境卫生和人体健康、防止环境污染为宗旨,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强调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应源头减量、分类收集、强化回收、分类处理。

3.2 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广西农村建筑基于生态及可持续视角,考虑集中和分散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偏远农村采取“户分类—村收集—村处理”的村屯分散处理模式,让垃圾不出村、不出屯,就地科学处理,创建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根据广西农村的体制、经济状况等现状,可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分为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和村屯就地垃圾处理模式二种,有条件的农村应优先采用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

村屯就地垃圾处理模式:村屯就地垃圾处理模式即生活垃圾通过“户分类、村收集、村处理”来运作的垃圾处理模式,适用于布局分散、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与距离垃圾处理场(厂)太远而无法纳入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的乡、镇、村、屯。采用村屯就地垃圾处理模式的地方,应遵循“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的原则,合理选择简易堆肥、沼气池和水泥窑协同处置、热解、焚烧、简易填埋等单一或组合方式处理生活垃圾。

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即生活垃圾通过“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市处理”的方式纳入县级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来运作的垃圾处理模式。它原则上适用于处于垃圾处理场(厂)周边约30公里范围以内、与城市间运输道路60%以上具有县级以上道路标准的乡、镇、村、屯以及位于环境敏感区的村庄。对采用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的农村,由转运工人负责将转运站收集的垃圾运输至县市垃圾处理场(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垃圾运输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封闭或覆盖,避免遗撒。从乡镇转运到县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厂)的垃圾,由无害化处理场(厂)按国家标准、规范进行处理。

3.3 生活垃圾处理

农村建筑生活垃圾的生态对策为及时收集、清运垃圾,保持村庄整洁,是针对对生活垃圾处理的一般性要求,以改善村庄普遍缺乏垃圾收集设施、垃圾随意弃置的现状,对村庄环境生态治理提出垃圾应收集清运的具体管理要求。

目前,能够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的技术主要有卫生填埋、堆肥、焚烧。从工艺技术角度分析,各系统所追求的目标相互一致,各有利弊,技术难易程度差异较大。农村建筑的生活垃圾处理,生态策略上侧重于居民的垃圾产量控制、分类收集等源头处理。而整个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处理应统筹考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生活垃圾转运、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监管等重点环节,这需要国家、各级政府落实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过程中的污染控制,着力构建“城乡统筹、技术合理、能力充足、环保达标”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垃圾处理技术往往是与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投资费用较大的垃圾焚烧技术在我国农村实用性较差,而垃圾填埋以其处理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的特点较易在农村推广,同时,农村生活垃圾堆肥技术也有广泛的应用。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促进生活垃圾处理的产业化发展。

4 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生态对策探讨

农村建筑的生态理念应当从村庄建设发展和生态环境规划开始,以确保实现土地节约利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展现自然乡村景观、促进人文生态建设、合理配置各类设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大力开展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改变农村污染物无序排放现状、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广西农村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污染物的治理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应根据村庄所处区位、人口规模、集聚程度、地形地貌、排水特点及排放要求、经济承受能力等具体情况,提出符合广西农村各地实际的污染物处理方式和利用措施的生态策略。

农村建筑环境保护工作的生态策略的基本原则要体现可持续发展,在农村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尽量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强调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共存、有机结合,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体现出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少,能源消耗小,对环境影响小,循环利用率高的新特征。实现人与生态的完美结合。因此农村建筑应着重生态建设与规划设计的结合,强调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共存、有机结合,从村庄选址、场地布局、道路交通、服务设施配套等村庄建设发展问题,和景观生态格局、生态环境修复、空气污染防治、绿地规划等生态环境规划中,体现出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少,能源消耗小,对环境影响小,再生利用率高的新特征。

参考文献:

[1] 佟庆远,等.新农村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设计[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篇9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中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进入累积性环境健康事件频发期,而一些环境治理方面的法规又相对滞后,可持续发展理念尚未形成,面临着全世界绝无仅有的环境治理难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为深化环保领域改革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一、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现状

(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待于进一步转变和增强。很多人认为生态环境保护是环保部门工作职责,与己无关;有些民众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工作相提并论,认为生态环境就是治理“脏、乱、差”,搞绿化,多植树、栽花、种草;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蓬莱已经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省级生态市称号,没有必要再把过多精力和资金放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方面,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还有的部门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混淆不清,工作中出现重治理修复、轻预防保护的局面。这些错误的认识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二)对生态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为:在生态文化塑造方面,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对生态文化内涵的解读和诠释不够充分,需要建立具体化、形象化的平台和载体。对生态文化的宣传、策划和推介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创新,广大群众长期接受不到生态文化思想观念的宣传教育,对生态文化概念比较模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主体分散在水利、海洋、林业、农业、矿产资源等10余个资源开发部门,需要各级各部门共同配合,齐抓共管,共同打造。目前,我市生态环境保护组织力量较为薄弱,相关制度保障机制、资金投入机制还不够完善。缺少协调各利益主体关系的生态环境督查职能机构,难以统一指挥和协调,其执法能力大受影响,管理不到位问题大量存在。环保部门自身力量也不足,基层环保网络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再加上执法人员的权限不明确,处罚力度不够,所有这些都为环境违法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生态环境改善和保护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对滞后,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还比较低下,滥用农药、化肥现象仍然存在,农村污水、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作还处在初级阶段,面源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在资源保护方面,非法盗采河砂、海砂、矿山、森林资源等现象仍然存在,达不到在保护的基础上有序开发利用的要求。

二、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几点思考

(一)统筹规划,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与蓬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和规划相衔接,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立足本地实际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规划,并将规划目标措施任务纳入蓬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各部门、各镇区街道及企业的发展规划,保证财政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并在相关部门工作决策中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原则,在发展中重保护,在保护中求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植树种草、水土保持、草原建设等重大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必须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对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和不利影响的项目,必须做到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措施与资源开发和建设项目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检查验收。对可能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应严格评审,坚决禁止。

(二)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打造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一是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保障机制。生态环境保护涉及到水、土地、森林、草原、海洋和渔业、矿产、生物物种、旅游等多个领域,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政府承担着重要责任。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确定本辖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务目标,并分解落实到各相关部门,进一步建立完善党委政府负责、人大政协监督、部门齐抓共管、全民共同参与、共同推进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体系。环保部门要做好综合协调与监督工作,农业、林业、水务、国土资源、住建和海洋渔业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强自然资源开发的规划和管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二要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考核激励机制。打破唯GDP论的政绩考核体系,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民生目标纳入各级各部门综合目标考评,明确职能部门、资源开发单位及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和评优创先环保“一票否决”制,定期督导和考核。对于严格履行职责,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奖励。对于失职、渎职,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追究,激励各级各部门共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三要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群众监督举报制度,设立举报热线、举报信箱等,对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及时处理。充分利用网络、新闻媒体等平台,深入体会主流民意,公开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大力宣传和报道生态环境保护的先进典型,对违反生态环境保护的不良现象予以曝光。

(三)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从客观上讲,广大干部、群众对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虽已形成了共识,但在具体工作的落实上,还明显地存在着自觉性差、主动性不强等问题,导致有些工作跟不上、力度不足、效果不好、成效不明显。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宣传,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大众传媒工具,组织特色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把生态环境保护渗透到市民行为、社会风气、城市精神等各个方面。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确立正确的生态观和发展观,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分级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培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能力。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举报和听证制度,充分鼓励调动社会公众和民间团体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构建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

(四)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力推进农村公厕粪便集中沼气处理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加大对镇级截污管网建设的政策扶持和技术支持力度,尽早完成各镇(街道)截污管网建设,实现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和规模化经营,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业。加强自然生态保护,注重对村镇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切实做到在保护的基础上有序开发利用。不断创新机制,进一步完善镇级环保机构,设立村级环保监督员,建立环保志愿者队伍,让他们成为农村环境监管的“耳目”和“哨兵”,真正使环境监管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来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篇10

水土流失严重截止到2000年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4125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118%。其中耕地水土流失面积为815193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719%。中度水力*1了二沉池,将池底污泥回流,增加生物量提高了处理效果;②调节池中分设均质、均量池,鼓风机将空气送入池底通过袋式曝气器进行增氧搅拌,既确保了好氧微生物的需氧量,又将回流的污泥充分与污水混合,解决了污水处理的均质、均量问题;③操作简便灵活,处理效果有保障。曝气增氧量、污泥回流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便于选择最佳的组合效果;④部分污泥自身消化,减少污泥排放量,降低运行费用;⑤残留污泥经干化后掺入燃煤中燃烧,减少了二次污染;⑥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强化了企业环境管理。侵蚀面积为1120341万hm2,强度水力侵蚀面积为1115696万hm2。极强度水力侵蚀面积为21220万hm2。

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庄稼减产,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112资源状况恶化近几年,通化市的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由于乱砍滥伐、过度砍伐、毁林开荒等使森林资源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大大降低其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功能。全市原始森林极少,人工林、次生林多,且人工林多为纯针叶林,结构单一,异质性差,难以形成生物群落的稳定生态系统,林下枯枝落叶层薄,郁闭度小,森林生态功能降低。113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畜禽养殖污染。

随着人们对肉、蛋、奶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规模化畜禽养殖得以迅速发展,大量的粪便、污水相对集中,并就近排放江河湖泊,造成土壤和地表、地下水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中COD、氨氮、磷等污染物排放量占第

一、

二、三产业的比重逐年上升。畜禽养殖还会排放NH3、H2S、甲基硫醇、二甲胺和多种低级脂肪酸等恶臭气体,使附近居民生活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据2002年的通化市农村生态环境调查,规模畜禽养殖粪便产生量是同期工业固体废弃物的88166倍。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使土壤、水体受到污染。据调查,通化市农药的使用量由1990年的1862t上升到2000年的1901t。2000年,全市化肥用量63564t,比1990年的51623t增加了11941t。地膜残留对土壤的污染。地膜埋入土壤之中,难以降解,降低耕地土层透气性,阻碍土壤水分输送,影响种子萌芽,降低根系生长,对农田生态系统产生破坏作用。地膜残留农田使作物产量下降,入水体造成河道堵塞,成为“白色污染”。据调查,通化市农膜用量从1990年的2234t,上升到2000年的2929t,增加了595t。露天燃烧秸杆带来环境污染。一是造成农村严重的空气污染,直接影响铁路、公路的正常运营;二是造成大量宝贵资源的浪费;三是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蓄水和保肥能力降低。

2影响通化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主要因素

211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只顾眼前利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没有认真考虑其生态效益,当经济价值与生态功能使用价值发生矛盾时,总是牺牲生态环境,让位于经济。在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212对生态规律缺乏认识没有充分认识农村生态环境的特点,未能从环境的区域性、整体性和生物资源的潜在价值出发,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忽视农村农业生态规律。通化市是吉林省重点林区,有很多特异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特点,不认识这种特异性,乱砍滥伐,是造成水土流失和资源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213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如森林采伐技术落后,使一些地方资源枯竭,而在造林方面,对造林技术和造林成活率重视不够,轻视管护,从而使成活率、保存率、成材率都不高,给国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在林木加工上,一些小企业多是初加工,卖原料,资源浪费惊人。

214环境资源过度消耗与浪费近几年,通化市以长白山药物资源为优势发展起来的医药工业很多,全市大大小小药厂有84家,而且大部分建在郊区,甚至是农村,占用了部分农田,破坏了植被,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此外,长期以来,对农村生态环境监管薄弱,管理不力,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投入不足,也是造成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3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几点建议

31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要像宣传计划生育一样,向农村干部群众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特别要重视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的宣传,增强干部群众特别是农民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的认识,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自觉性,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教育,使农村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执行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自觉同乱砍滥伐、偷捕盗猎等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作斗争。

312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各有关部门要以对农村和农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做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二是要建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决策机制,凡是制定重大决策,如经济技术政策、社会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计划等都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影响问题,都应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三是环保部门要承担起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业务指导,建立行之有效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对新上项目必须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做到“三同步”,对可能造成农村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坚决禁止。

313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认真编制好农村生态功能区划,以指导农村自然资源开发和产业合理布局,推动农村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健康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结合本地的环境资源和生态优势及特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注意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合理利用通化市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绿色农业,建设生态工业园区,走循环经济之路,提高乡镇企业的集约程度和技术含量,确保资源的合理和永续利用。

314提升城镇规划层次提高建设的品位和档次。城镇规划是一个地方一定时期城镇发展的蓝图,对城镇发展的方向与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份规划是否具有前瞻性,重要因素就在于是否融入了生态环保理念。生态规划是以生态学原理和城乡规划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手段辨识、模拟和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种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生态的适宜度,探讨改善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建设对策,促进人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一种规划方法。其特点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与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因此应逐步提升农村城镇规划的层次、范围、方法,拓展规划思路,运用生态学原理,科学谋划区域发展。

315采取综合措施,治理环境污染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措施,降低农药、化肥、农膜污染。发展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及发挥“天敌”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推广有利于减少病虫害发生率的耕作方式,禁止生产和使用剧毒和残留期长的农药,防止和减少农药污染。大力推广增施有机肥、氮、磷、钾复合肥,科学配方施肥,以控制化肥用量的过快增长。加速研究既能降解又能被土壤微生物分解的降解膜,研究便于回收的地膜覆盖栽培方式和短期早揭膜技术,降低农膜残留率。重视畜禽粪便的综合治理。畜禽粪便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来源,应坚持畜禽粪便与化肥并重的原则。养殖场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包括建设沼气池,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开辟畜禽粪便资源化的新路子。

抓好秸杆综合利用工作。一是玉米秸杆可直接还田或经高温堆肥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透气性和蓄水保肥的能力;二是玉米秸杆除直接饲喂牛羊,还可加工成青贮饲料、氨化饲料、碱性颗粒饲料等,这是发展畜牧业低成本、高效益的优良饲料;三是可气化后集中供气。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首先,制定出符合当地乡镇企业特点的环境政策和法规,促进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其次,将已成熟的环境管理制度应用于乡镇企业管理。

如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等。调整乡镇的产业、产品结构,扩大企业规模。乡镇企业的发展,可因地制宜地向

一、三产业调整,大力发展无污染的乡镇企业。可利用通化市气候宜人、水资源充足、森林密布、动植物资源丰富、总体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尚好的有利条件,大力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异质性。严格资源开发管理,大搞生态建设。对江河源头、重要湖泊、生物多样性丰富区等特殊功能区及各类自然保护区,禁止开发利用。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防止资源开发型生态破坏。坚持不懈地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恢复森林植被,治理水土流失。坚持不懈地开展改良土壤,抑制荒漠化。

316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和整治农村生态环境要广泛深入地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强大舆论。还要严格执法,强化法律监督,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317加强引导,建立文明的生活方式

(1)大力推广沼气的应用,既可清除农业废弃物、生活污水和畜禽粪便的污染,又能解决农户生活用能,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破坏。

(2)开发利用太阳能、水电等可再生无污染的能源,建立可持续的消费方式。

(3)积极倡导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理,回收堆肥等综合利用,同时积极寻找适合农村垃圾处理的方式和办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