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4: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疗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篇1

联社综合管理部:

6月29日,行长一行来我社调研并听取汇报,了解当前影响我社业务发展的主要原因,广泛征求基层意见,现将我社存在的问题和意见汇报如下:

一、建议联社要对全辖所有职工进行年终考核。以前年度从未对一般员工进行年终考核,只对中层干部考核,没有通过考核就不能正确衡量一个员工干的好与坏,多与少。

只有通过年终考核,对部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工资挣多挣少无所谓,任务完成与否一个样的员工,能够改变工作态度,调动工作积极性,在工作上有责任感,精神上有荣誉感。

为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并在评优和评先,干部提拔和重用中,年终考核结果作为一项重要依据。

二、贷款方面存在的问题

1.没有细化考核制度,不论是公薪贷还是抵押贷款甚至是质押贷款,只要贷款形态进入次级,就扣除责任人绩效工资,建议联社应经过审查认定,尽职免责,让职工甩开包袱大胆营销。

2.建议在现有贷款余额的基础上,对新发放贷款给与一定的奖励机制,增加贷款投放力度,这样可以避免与任务差距较大的社(再投放几百万也完不成年初下达的贷款任务,挣不了工资),让员工失去贷款投放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我社的贷款规模。

篇2

关键词:基层医疗 卫生单位 统计工作

一、基层医疗机构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卫生统计工作的意义主要在以下几点:一是可以科学客观的反映医务工作者的技术水平,因为这种统计工作是一种全面的客观的统计,所有的统计结果都有真实的数据可考证,所以能够更加客观的反应医务工作者的技术水平;二是可以为医疗卫生行业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医疗卫生行业在做决策的时候往往都需要一定的依据,这种依据越准确越详细就越好,所以这样的统计工作是必要的;三是可以将医疗行业的服务和效益进行全方面的综合评价,某一个医疗单位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以及最终的效益如何都可以靠这些统计数据来说话。

二、基层医疗机构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合理的管理制度

现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存在比较大的随意,缺乏健全的制度进行规范,当然在统计工作方面也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没有系统的统计制度、缺乏健全的统计工作流程、档案管理不科学等。例如病人的登记工作,每天到医院看病的人会很多,登记工作会比较繁琐,对细节的要求很高,如果这项工作缺乏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制度和规划,就很容易出现混乱的情况。

(二)统计出来的数据存在严重的误差

由于一个医院会涉及到内科、外科、骨科、耳鼻喉科等很多科室,一般情况下这些科室对科室内部的数据都有一个自己的初始的统计,他们在统计的时间、周期、方法、标准都存在一定的出入,而且科室之间的沟通交流又缺乏,这种不一致和不协调,就导致了在最终归拢数据的时候会出现严重的误差。这些误差就加剧了最终分析数据的难度,也势必会影响分析结果的客观性。

(三)对于统计和汇总数据的利用率低

医疗卫生单位的数据统计不是目的,我们统计这些数据的最终目的是分析数据,得出来能够反映客观情况的结果,以客观的呈现我们工作的优缺点,从而为我们进行下一步的计划和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所以数据统计出来以后的利用很重要,现在存在的问题就是对这些数据的利用率太低,很多医院只是把统计工作当成一项硬性任务,统计完了也就结束了,对其置之不理,这对下一步的工作是没有实质性的帮助的,统计工作也成了无用功。

(四)在基层医疗领域对于统计工作的监督落实有待完善

目前,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统计工作存在着监督落实不力的情况,虽然上级对于这项工作已经下达了严格的明确的执行标准和要求,但是很多医院还是不能够全面的彻底的贯彻执行,要么按照以前的标准我行我素,要么就是敷衍了事,缺乏认真执行的态度,态度决定行动,如果没有严格的执行态度,执行结果就可想而知了,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就是监督落实工作没有做到位。

其实产生上面几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医疗从业人员职责不清晰,责任感差,对待问题不能够正确诚恳的面对;其二是基层医疗服务投入低、基础设施落后,受客观条件所限;其三是在基层医疗服务统计工作理论发展有所滞后。

三、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统计工作质量的改进意见

(一)健全制度,加强监控,确保统计数据来源真实可靠

医疗机构要明确统计人员工作职责,规范统计工作行为,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全面、及时。为确保数据的真实性,要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监督核查,坚持定期查对,每月对统计数据进行综合评估,追踪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数据质量,真实反映医疗机构的医疗活动,为机构管理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采用各种方法提高从事基层医疗机构统计工作职工的全面的素质

上文也对现在这项工作中存在各种问题原因进行了一个简略的分析,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会在很多方面影响数据统计工作的质量,所以一定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首先要严格准入制度,在人员的筛选工作上就好把好关,不能那些业务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的人进入到队伍中来;其次要做好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在现有水平和技能的基础之上再次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再次要做好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要培养他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

(三)加强卫生统计信息化建设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在卫生统计领域的应用, 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意义重大。目前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缺少临床信息系统、决策和管理的支持系统,因此要加快医疗卫生统计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以疾病控制网络为主体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提高医疗预测预警和分析报告能力。

(四)加强卫生统计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充分发挥卫生统计服务决策的功能

工作人员的任务不是数据统计完了就万事大吉了,更重要的工作再后面,对于数据进行全面合理的分析,得出客观的结论,并且指导今后的工作才是数据统计的重头戏。所以要加强对卫生统计数据的分析和利用,提高这些数据的利用率。对于这些各阶段采集到的数据要定期的进行整理和分析,而且要做到能够脱离表面化和肤浅化,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深入分析问题和影响,提供好的线索,这才能够更好的发挥统计工作的意义。

(五)提高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

很多工作成果的好坏都源于重视程度的高低,如果对这项工作很重视,肯定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确保该工作能够做好,所以基层医疗单位数据统计工作想到做好,归根结底还是要提高对它的重视。首先领导要重视,领导重视了,才能以一种更加强硬、更加严格的态度去要求属下做这项工作;其次各部门要重视,上文也提高,统计工作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很重要,所以部门一定要重视,提高沟通协调的能力;再次职工要重视,只有每个参与到的个体能够充满能量,集体的力量才会显示出来。

总之,卫生统计工作对于医疗事业的助力主要体现在质量监督和管理决策方面提供依据。所以要做好提高统计工作的管理,提升统计结果的质量,从而从整体上提升卫生工作质量。

篇3

关键词:主任医师查房;观摩评比;问题;建议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observation and appraisal on chief physician rounds

Meng Yanying

Abstract: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problems found in the observation and appraisal activity on chief physician rounds in our hospital, and proposed from the management view for the effective future work.

Key words:Chief Physician Rounds ;Observation and Assessment Problems;Proposal

【中图分类号】R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347-01

查房是医师在医疗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医疗活动之一,是临床医师对医学理论的实践,同时也是培养年轻医师的有效途径[1]。医师查房是各级医师进行医疗工作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医疗制度,是提高医疗质量、贯彻各级规章制度和规范的重要环节,是规范化医疗传帮带的良好模式。开展主任医师查房观摩评比活动,旨在促进提高我院主任医师的查房水平,加强主任医师的查房内涵,规范主任医师查房制度的实施。通过主任医师查房提高下级医师的临床诊治能力、督促下级医师主动学习,传递先进的医疗、科研信息,最终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开展此项活动,也进一步强化了医院职能管理部门对临床科室执行医疗核心制度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问题,持续提高医疗质量。

1基本情况

1.1本轮(2010年8月至11月)参加主任医师查房观摩评比的临床科室为17 个,17位承担科室行政职务的主任医师完成本轮观摩查房。

1.2考核专家成员由院领导、医务部人员、老专家及科主任等人员组成,每次考核由执行秘书召集考核专家组,成员(原则上)不少于5人。

1.3以医院制定的《主任医师查房观摩评分量化表》为评分依据,专家组主要从查房与专题讲座相结合、查房与学术报告相结合、查房与病例讨论相结合、查房与检查病历质量相结合、查房与提高专业外语水平相结合、查房与医德、医

风相结合六个考核点进行评议打分,提出存在问题及建议,并由考核专家组组长将本次查房的有针对性的评定意见及时向被考核者反馈。

1.417位被考核者查房时共发放并收回95张评分表。

2查房观摩考评结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通过此轮查房,我们发现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是病历的书写质量及内涵往往被忽视;体格检查欠规范;针对病例特点结合医学进展、发病机理等方面讲解不足;指导培养下级医师及互动不够;追求形式完美而内容苍白乏味,重点不突出,内涵不够深入,具体存在不足见表1。

表1主任医师查房存在主要问题及比例存在主要问题项目 发生比例对病历质量、病例的疗效观察、服务质量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及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方面存在不足 68.4%

在审核病历中问诊症候群是否真实、准确、详尽方面存在不足 46.3%在检查病历书写及内涵质量方面存在不足 55.8%结合病例,从流行病学、发病机理、诊断治疗等不同角度有针对性的讲解方面,存在不足 57.9%。

未能利用多种形式,将专业外语技能适当地渗透到查房工作中 58.9%在介绍该疾病及相关疾病的新进展、新疗法、新技术,注重教学方面存在不足 46.3%在临床思路清晰,有拟诊意见和诊疗计划,符合医疗规范方面存在不足 48.4%在询问症状、检查体征(专科及相关体征),查看及分析辅助检查报告方面存在不足 36.8%

在进行病例讨论时,在对下级医师提出的疑难问题和请示进行解答及通过查房来检查医务人员的“三基”水平方面,与下级医师之间的互动欠佳 40%左右

2.2组织管理方面

2.2.1考核专家成员确定的考核时间有时与被考核者的固定查房时间不一致、考核及被考核者因出诊、外事活动等多种因素存在,给实际组织带来有一定难度。

2.2.2考核专家组是由老专家和现任各科主任(同时也是被考核者)组成,在实际评判中,评分难免参杂个人情感等因素,从而影响评分结果。另外,因考核专家成员不固定,因此从专家角度所要评价的侧重点也会存在差异。

2.2.3平均每周针对一位主任医师进行一次观摩考评,如遇特殊情况时间还要另做调整,因此就目前的每科担任行政职务的主任医师所进行的查房观摩评比活动一轮时间在4-5个月,耗时较长,在组织管理上容易产生懈怠心理。

2.2.4观摩人员的参与情况:观摩人员主要以考评专家及本科室医师为主,外科室及相关的医技科室人员参与不够。

3讨论及建议

3.1综合评价:本次查房活动以主任医师查房应达到的目的在考核标准方面提出查房六结合为中心,并围绕六结合制定了考核标准,通过实践证明,采用的六结合考核标准科学合理。通过组织本轮主任医师查房观摩评比活动,查房工作及质量提高得到每位主任医师的关注与重视。通过专家点评反馈,使每位参与者认识到自身的特点与不足,查找原因逐步改进。在医院质量管理方面使医院职能部门对医院目前各科室的主任医师查房总体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发现了当前医疗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缺憾,也使管理者认识到今后在三级查房制度的落实、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高等方面加大管理力度,也为今后开展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查房质量评价积累了经验,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3.2改进建议:

3.2.1持续改进、细化考核标准:通过本轮查房发现存在的共性问题并结合实际需要,补充、完善、修订考核评分细则,细化考核条目。

3.2.2加强医院职能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健全完善相应的制度与规范,不断强化三级医师查房的重要性,监督检查医疗核心制度的有效落实,将主任医师查房成绩与科室绩效管理,尤其是岗位聘任等挂钩,树立科主任(主任医师)的责任意识。

3.2.3随着医院的发展定位由专科医院向综合性医学中心发展,收治病人群体则不仅仅局限为单纯传染性疾病病人,要求临床医师拓宽知识面及临床思路,加强业务的学习,注重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医院方面提供更多的短期培训,促进人才培养,提高临床诊疗能力。

3.2.4考核形式的改进:本轮查房为有组织的进行,可在今后的考核中采取有准备的观摩检查与抽查相结合的考评方式[2]。对查房质量突出的科室可进行全院示范查房,推广经验,取长补短。

3.2.5护理队伍的跟进:因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本轮主任医师查房观摩活动中,各临床科室护理人员几乎没有参与到主任医师查房中来,因此建议在以后的主任医师查房时,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应参与其中,以便更好的了解病人目前病情,尤其是危重疑难病例的详细病情,调整护理方案,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篇4

第二条行风监督员所具备的基本条件:所聘请的行风监督员应关心和熟悉卫生工作,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一定的政策水平,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的能力。

第三条行风监督员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卫生行风建设相关规章制度,对全县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行风建设工作进行全面、深入、有效的监督,并如实向县卫生局和各医疗卫生单位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第四条行风监督员具备以下权利:

(一)调查权:在县卫生局党委的安排及参与下,根据工作需要,有权查阅被监督单位有关文件和资料,了解被监督单位行风建设工作情况,参加或列席有关会议。深入到被监督单位开展明察暗访活动,有权对卫生行风建设工作进行质询或考察。

(二)监督权:监督各单位行风建设情况和对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直接向县卫生局主要领导反映情况。

(三)评议权:有权就群众反映的问题、意见或建议向有关单位汇总反馈,参与对各医疗卫生单位行风建设情况的评价、民主测评工作。

第五条行风监督员开展监督工作,应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依纪依法的基本原则,清正廉洁,秉公办事,对卫生局党委负责,在履行职责时不得超越监督权限。

第六条行风监督员监督的对象为县卫生局机关和全县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监督内容为:

(一)行政审批方面,着重监督涉及行政审批的单位在行政审批过程中是否最大程度地减少行政审批环节,积极推行集中审批制度,有效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二)医疗和行政收费方面,着重监督各有关单位是否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收费,是否存在乱收费情况,是否执行收费公示制,有无滥检查、乱用药现象。

(三)医疗服务方面,着重监督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是否存在收受“红包”、回扣、开单提成等问题,接待患者是否热情、问诊是否耐心细致、就诊高峰时间有无排长队和围诊现象。

(四)纪律约束方面,着重监督各有关单位有无将职务活动变为有偿服务和行政摊派行为,有无其他严重损害卫生系统形象的行为。

(五)政(院)务公开方面,着重监督各有关单位是否按规定实施政(院、所、中心、办)务公开,特别是审批程序、审批时限、办事要求、承办部门、收费标准等群众关注的热点是否做到公开透明、定期公示。

第七条监督员的聘期为一年。聘任期满后,因工作需要,并征得本人同意,可以续聘,如到期未续聘即自然解聘。

篇5

关键词:基层医院;基本药物制度;现状;问题;对策

随着医药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确实解决医疗行业以药养医的痼疾,降低群众治疗疾病的经济负担,减少了农村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发生。为此,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9部委于2009年8月联合出台《关于建立国家疾病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并颁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标志着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医院开始实施【1】。我院于2011年1月执行基本药物制度以来,已有二年有余,现将我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作如下报道:

1 我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现状

1.1、基本药物的采购现状。我院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国家确定了包括西药、中成药共计307种,江苏省根据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意见,另增补290种,我院采购的基本药物种类达到597种【2】。2011年1月-2011年12月底我院采购国家基本药物58.13万元、江苏省增加基本药物45.69万元,省增采购基本药物采购比例为44.01%,明显高于有关部门规定的省增基本药物采购比例不超过35%的文件精神。2012年1月-2012年12月共采购国家基本药物86.44万元、省增基本药物采购31.28万元,省增采购占比26.57%。统计基本药物的及时率:2011年度1周及时率85.72%,三日及时率67.74%。2012年度1周及时率92.45%,三日及时率82.56%。

1.2、基本药物使用现状。我院使用农村合作医疗平台,所有药品都为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否则在计算机不能够录入,保证了基本药物的使用率为100%。基本药物制度实施零差率销售,绝大部分药品价格较实施前大幅降低,门急诊次均药费为23.25元,较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下降26.76%,住院次均药费为1659.34元,平均下降34.12%。

1.3、基本药物报销现状。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与新农合相结合,使得药品零差价的基础上进行报销,2011年度门诊报销比例为35%、住院报销比例为65%,2012年度门诊报销比例为40%、住院报销比例为85%,特别是新农合慢性病管理的患者,门诊用药可报销60%,患者药费支出大幅度下降,门急诊和住院人次数明显上升。

2 存在问题

2.1、基本药物目录药品不能完全适应基层医院用药习惯。基本药物是国家组织相关专家,参考国际成功经验和药品有效信息精选出来的药品,多为价格较低的普通药品,基本能够满足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3】。但是,通过二年来的临产实践,我们发现儿科、妇科、五官科、口腔科及急救药物严重不足,特别是急救药品,用药用药量少,价格低廉,往往不能够满足临床需要。再者基层医疗机构专科疾病,往往需要专科用药,而基本药物目录不在其中,往往不得不放弃部分医疗服务,使患者再次流入三级医院,医药费用支出增加。慢性病患者用药多为省增基本药物,但使用比例的控制,导致医疗机构限制用量大、价格高的省增基本药物的采购,导致患者投诉或医患纠纷。

2.2、基本药物制度与新农合平台结合,规定医疗机构根据参合人数定额报销,报销超出的部分由医疗机构自负,导致医疗机构在新农合资金紧张时,大幅度减少用量大,价格高的基本药物采购。新农合慢性病管理的患者本身常年用药,并且只能指定医疗机构购药,药品的时断时有促成了医患关系紧张,投诉增加,满意度降低【4】。

2.3、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打破了以药养医的传统。目前基层医疗机构收入主要来源的业务收入和财政补助,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工资和其他待遇都出现明显的提升,说明新医改过程中,基层医务人员收入得到保障。但目前,财政补助额度不够、不能及时到位,导致基层医疗机构收入增长缓慢,影响到了工作人员收入提高,也影响到了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效果。基层医疗机构在身缺少药品净收入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检查项目和提高诊疗费用,会导致“三合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2.4、部分常规药品因成本上升,生产厂家停止生产或减量生产,导致医疗机构药品缺货甚至断货,导致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医疗机构的业务发展。个别药品价格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提高不少,患者难接受或不理解,易促成患者投诉和医患矛盾。

3 对策及建议

3.1、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仍处在初期阶段,在生产和配送环节存在不足,导致药品供应中断,各医疗机构应该根据上年度同期用量和机构发展情况,建立药品贮备机制,保持三个月正常用量的库存。

3.2、药品采购应采取多元化机制,设定一定比例的网下采购权利,以便在断货,缺货或是急需药品时,做到自主采购,同时采取不同的支付政策。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健全网下采购药品的监管制度,保证合理、合法、合规【5】。

3.3、加大基本药物制度的宣传力度,在基层医疗机构诊疗区设立咨询处,公开基本药物在采购、管理、使用、报销等方面的相关信息。让患者充分理解目前基本药物制度现状,加强与医务人员的配合力度,减少投诉,促进基本药物制度稳妥推进。

3.4、加强新农合报销监管力度,杜绝违规虚假报销,控制慢性病用药的处方量和报销比例,杜绝此类药品重新进入流通环节,减轻新农合资金压力,保障基本药物制度健康发展。

3.5、基本药物制度是新医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药品政策,它不能解决所有药品相关问题。建议应该不断完善国家和地方的药品政策,药品管理部门应在源头上抓好药品的管理,不仅仅抓药品的治疗和采购,更要抓好药品的流通,为基本药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健康环境【6-7】。

4 结语

基本药物制度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取的药品,是新医改的重点工作之一。

在基层医院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院门急诊次均药费为23.25元,较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下降26.76%,住院次均药费为1659.34元,平均下降34.12%,极大的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初步遏制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但是,在二年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通过以上的问题分析,我们结合我院的实施现状,提出上述一些不成熟的建议,以期能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探索,旨在促进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医院顺利实施,保障患者的基本疾病的诊治需求。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关于建立国家疾病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z],2009。

[2]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z],2010。

[3]池春明,欧湘峰,潘柳婵。基层医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国药房,2011,22(48):4600-4601。

[4]谢杏苗。基层医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效果分析[J],现代医院,2011,11(11):92-93。

[5]刘也良。药品采购形式需要多元化[J],中国卫生,2012,7:44-45。

篇6

【关键词】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会计科目

公立医院的财务会计制度是由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制定的,公立医院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的行为规范。

一、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虚设

公立医院对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为,借:“医疗支出、药品支出”等科目,贷:“专用基金—一般修购基金”。这种不采取计提折旧,而是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一定比率提取修购基金的办法,反映了公立医院支出、净资产的增加,但固定资产原值始终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导致计提修购基金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造成了固定资产的虚增,提供的财务信息也失去应有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未将无形资产资本化

公立医院的无形资产主要有医疗技术专利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医院的信誉等。而作为高技术、高风险医疗服务行业,公立医院为了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必然建立和吸收外界一些能给自身带来较大经济价值的科研项目,其费用大、成本高,公立医院不将其资本化,却直接反映在当期损益(支出)中,导致期末收支结余不真实,不能准确核算当期财务成果。

(三)坏帐准备计提基数不准确

公立医院每年年末按照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的3%~5%提取坏账准备金,但是公立医院实行预收医疗款制度,在发生坏账时,计提的坏账准备低于实际的发生的坏账。其真实的医疗欠费就不仅仅是在院病人所欠费用,而应该减去当期的预收医疗款。因此,坏账准备的计提基数应为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减去预收医疗款加上其他应收款的余额。

(四)报表体系不完整

公立医院会计核算适度采取权责发生制,用来反映当期的收益和费用。而《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公立医院报送报表有主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基金变动表”),辅助报表(包括“医疗收支明细表”、“药品收支明细表”),以及一个财务情况说明书。缺少反映公立医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变动情况的现金流量表,不能有效的反映医院的业务活动、现金运转效益。

(五)缺少医疗风险的会计科目

现行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缺乏抗风险的内容。除了在经济赔偿发生时列入“其他支出”科目,在当前的医疗纠纷的处理中,未涉及抗风险的财务保障问题,未考虑医疗事故可能导致经济赔偿的财务后果,一旦发生严重的医疗事故,巨大的经济赔偿必然会严重影响医院工作的正常进行。使公立医院财务制度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恶化,同时不利于反映当期成本支出的增减情况。

二、改革公立医院财务制度的建议

(一)增设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

在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公立医院可以不通过“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和“固定基金”净资产会计科目核算。可以按照现行企业财务制度,参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借记“制造费用——计提累计折旧”,贷记“累计折旧——设备等”,并在报表附注中披露。这样,累计折旧作为医院的备抵科目,可以真实反映企业固定资产价值的变化及经济价值。

(二)加强对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

公立医院无形资产涉及的范围很广,且多属于知识性与精神性的产品。如医疗服务理念及管理方法、医学科研项目及成果、医院形象及医疗信誉、医院品牌及知名度等,因此应在医院资产负债表中增列“无形资产”科目,以完整反映公立医院资产的情况,使会计信息更能满足医疗市场的需要。

(三)改变坏账准备的提取基数

提取坏账准备不能只把在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包含在内,应以“应收医疗款”加“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减“预收医疗款”加“其它应收款”作为坏账准备的提取基数。对于一些无法收回且数额较大的坏账,在不影响当期收支平衡的前提下,直接从支出中予以冲销。这样,公立医院能及时了解其应收账款的可变现金额。

(四)完善公立医院会计报表体系

为了反映公立医院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对医院整体财务状况变动的原因和影响。需要根据公立医院业务情况,参照企业有关方法编制医院现金流量表,编制的现金流量表,具体可以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三类。便于公立医院了解和评价医院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适应公立医院的发展。

(五)增设医疗风险基金的会计科目

公立医院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明确医疗风险基金的计提依据及计提比率,并根据实际情况在弹性度内自行选择。但应遵守在一个会计年度内不得任意变动,即“一贯性原则”。另外,应允许公立医院使用“医疗风险基金”向保险公司购置相应的险种,规定“医疗风险基金”专款专用的款项。

参考文献

[1]肖雪梅.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J].中国卫生资源,2009,02.

[2]高丽.浅谈医院固定资产管理[J].中国卫生资源,2008,02.

篇7

一、基本情况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401所,其中,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170所(县级医院10所、中医院6所、乡镇卫生院105所、其他49所),社会办医231所。全市病床数4847张,每千人口病床数1.88张(全省为2.51张)。全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759人,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328人,占6.9%;每千人口卫技人员1.8人(全省为2.2人)。全市设村卫生室983个,占村委会总数的98.8%,乡村医生1875人。其中达到合格标准的村卫生室占67.7%。我市已初步建立起了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市建有采供血机构1个(市中心血站),采血点一个(县采血点),县级基层储血点8个,输血科1个。全市401所医疗卫生机构中有24所医疗卫生单位用血:市级人民医院、中医院、保健院各一所;县级人民医院10所、中医院5所、保健院3所;乡(镇)级倚象卫生院1所;其他六十二医院、万和医院各1所。

自1998年10月1日《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市认真贯彻执行,积极推进无偿献血工作,于1998年7月挂牌成立了市中心血站,年完成独立建制。全市于年全面结束了医疗单位自采自供的不规范、不安全行为,实现了临床采供血“三统一”(统一采供血机构、统一血源管理、统一临床采供血)要求。近年来,我市卫生部门、红十字会及市中心血站、用血医疗机构严格贯彻执行《献血法》及《血站管理办法》、《血站基本标准》、《市献血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卫生部颁布的“一办法、两规范”(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依法依规管理采供血,无偿献血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年至年,我市的无偿献血率、采血量、供血量分别为80.3%、112.12万毫升、139.62万毫升;95.9%、222.22万毫升、222.22万毫升;100%、227.37万毫升、323.17万毫升;100%、227.33万毫升、316.84万毫升。年至年,我市参加无偿献血的人数及占全市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4378人、0.175%;7278人、0.29%;8163人、0.326%;9271人、0.37%。总之,我市贯彻执行《献血法》,积极推进无偿献血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有效挽救了垂危病患者的生命安全,基本保证了临床用血需求,为全面推进全市采供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应有的贡献。

二、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自《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政策措施;市、县(区)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强化监督管理,各级红十字会依法参与、积极推动,有效保证了我市采供血工作的顺利开展,主要做法和成效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我市市、县(区)政府和卫生部门把贯彻《献血法》,做好无偿献血工作作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及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贯彻《献血法》,推进无偿献血工作列入了政府的卫生工作年度目标进行考核,为市中心血站及有关医疗机构配备了设备和人员,安排专项的经费,建立健全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和监管体系。我市各县(区)成立了无偿献血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领导和组织作用,认真组织开展宣传工作,有效促进了无偿献血和临床用血工作的安全性、时效性,推动了全市《献血法》的贯彻落实。

(二)积极宣传,广泛动员。无偿献血是一项公益性很强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认真做好宣传工作,才能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和积极响应,才能有效保证《献血法》的贯彻实施。我市各县(区)政府和卫生部门、红十字会认真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学习《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普及无偿献血的相关知识,从法制、奉献、健康等方面引导人们树立无偿献血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人们的畏惧心理和错误认识;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横幅、宣传栏、宣传牌、宣传单等方式开展宣传工作;在“无偿献血日”、“红十字会日”、“防艾宣传日”等纪念日,走上街头、深入基层、面对群众,积极宣传无偿献血的相关知识,发放宣传资料,开展问卷调查等,使广大人民群众提高了对《献血法》和无偿献血的认识。

(三)依法依规,强化管理,保障安全。我市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红十字会等机构依照《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对采供血和用血医疗机构的监督、指导和管理,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严格落实操作规程,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非法采供血专项治理。

我市市、县(区)卫生部门将血液管理工作列入卫生工作年度目标进行考核,强化目标责任意识,不断加强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市中心血站建立健全了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了采供血网络及温控建设,严格采供血耗材采购制度。

我市各用血医疗机构成立了临床用血管理小组和临床输血评价小组,建立、健全了用血管理制度,认真加强管理、监督。市中心血站和用血医疗机构以培养一支思想端正、技术过硬、服务优良的采供血及用血队伍为目标,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总之,自《献血法》实施十一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红十字会及相关医疗机构严格依法依规,不断强化采供血管理,依法取缔和杜绝非法采供血行为,保证采供血的规范、质量和安全;不断加强临床用血管理,保障了输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十一年来,我市未发生非法采供血行为,未发生过血液质量和安全事故。

(四)无偿献血观念逐渐形成,无偿献血队伍不断扩大。我市通过加强宣传,认真组织,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积极推进无偿献血工作,逐步使自愿无偿献血被社会公众认同,无偿献血队伍不断扩大。我市无偿献血人数从年4378人、年7278人、年8163人,增至年的9271人。年,一次献血量400毫升(一次献血的最大值)的人数达1412人次,比年增长了5倍多。全市104个部门和单位组织了无偿献血活动,涌现出了一批无偿献血先进个人和集体。

(五)无偿献血工作从城市向农村扩展。我市无偿献血工作正逐步向农村推进,许多乡镇领导把开展农村无偿献血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广泛动员,积极宣传,使广大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对献血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从而调动了乡村干部和部分农民献血的积极性,有效促进了无偿献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虽然我市在贯彻执行《献血法》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各地情况不一,发展不平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仍很突出,无偿献血工作难度依然较大,需要不断改进、巩固、完善和发展。综合调研情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组织领导和宣传工作还存在疏漏和不足。由于在组织领导和宣传工作中还存在某些疏漏和不足,我市贯彻执行《献血法》、推进无偿献血工作还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和层次,工作难度较大。例如我市仍有部分单位领导和群众对无偿献血工作仍存在一些误解,对无偿献血的意义、知识等缺乏了解,甚至存在某些误解和抵触情绪;部分干部、群众把血站或医院收取国家批准的医疗用血成本费误认为是出卖无偿献血者的血液等;部分单位领导不愿意、不热心动员和组织职工无偿献血;我市市民参与无偿献血还不广泛,积极性、主动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市无偿献血的主力军以企事业单位职工、大中专学生、部队官兵、农民工、公务员等为主,其中公务员队伍中无偿献血人员的比例还比较低。

全市每年无偿献血宣传经费仅市级安排了10万元,9县1区安排的、可用的宣传经费十分有限。目前,我市无偿献血的宣传单等宣传材料均由市中心血站统一印制下发到各县(区)红十字会,宣传工作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部分县(区)在及时散发宣传材料、联系实际丰富宣传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

(二)无偿献血人员总量偏少,采供血矛盾突出。我市无偿献血人数及献血量虽然逐年增加,但由于多种原因,参加无偿献血的人员还不广泛,总量偏少,采集的血液不能满足医疗用血需要。以年为例:全市无偿献血9271人,仅占全市总人口的0.37%;全市采血量为227.33万毫升,供血量则为316.84万毫升,还必须从外地调入血液才能基本满足我市医疗用血需要。另一方面,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深入实施、严重交通事故增多、医疗条件改善和人民群众就医要求提高、县基层血库被取缔诸多新情况的出现,致使我市医疗机构用血量急剧上升,采供血矛盾十分突出。年1-6月,全市临床医疗用血量突破170万毫升(比去年同期增长13.9%),预计今年全市临床医疗用血量可能突破400万毫升。此次调研中,多数用血医疗机构都反映了血液供应不能满足正常临床需要,部分迫切需要输血的患者因血源紧缺而不能输血,特别是有时急诊抢救危重病人时无血可供或供血不及时等问题时有发生。在此次调研的3个县里,都曾出现过因不能及时输血而导致重病患者无法抢救的病例。

(三)我市地处边疆,位置特殊,采供血工作形势严峻。我市境内外多种传染病流行情况比较严重,部分县(区)还有吸毒人员,给我市贯彻执行《献血法》、特别是开展采供血工作造成了严峻的挑战和困难。

(四)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采供血工作是一项专业技术性比较强、法律法规比较严肃的工作,具有其固有的规律性和风险性,只有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较高,工作认真细致,才能有效控制经血液途径传播疾病的发生,从而保障血液质量与安全。目前,全市采供血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现有专业技术人员难以完全满足采供血业务要求,急需加大对现有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招录紧缺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

(五)采供血工作条件困难,成本大。我市平均采供血半径在168公里以上的有5个县,256公里以上的有3个县,46公里以上的有1个县。由于采供血半径大、采供血专用车辆少、道路等级低,加之修路堵车等原因,造成了采供血工作条件困难,增加了中心血站的采供(送)血成本,还导致有时供血紧张和供血不及时的局面。

目前,原布在西盟县的基层血库(采血点)由于区位、技术等原因导致设备闲置;县基层血库(采血点)则由于用房、设备等条件不合格被省卫生厅取消资格。两个基层血库(采血点)停止运行增加了边远县乡开展无偿献血的困难,增加了用血医疗机构的困难和不便,增大了市中心血站采供(送)血成本。

四、几点建议

针对我市无偿献血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献血法》,促进我市无偿献血工作更加广泛有效地开展,确保人民群众医疗用血需求和安全,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大我市贯彻执行《献血法》的力度。一是建议各级政府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贯彻落实《献血法》,切实加强对无偿献血工作的领导,针对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有效开展工作。二是建议市、县(区)政府加大对《献血法》的宣传和贯彻执行力度,更加广泛和深入地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献血法》的认识,特别是提高领导干部的认识,检查督促部分认识不到位、贯彻《献血法》不力的单位改进工作。三是建议适当增加无偿献血工作在卫生工作目标考核管理中的内容和比重,层层分解,狠抓落实。四是建议市、县政府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无偿献血先进集体及个人表彰大会,增强无偿献血者的荣誉感和积极性。五是建议制定相关的规定、措施,促进无偿献血工作更加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

(二)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扩大无偿献血者队伍。一是建议保障宣传经费的预算落实,把无偿献血宣传经费纳入市、县(区)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为加强无偿献血宣传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二是建议继续运用电视、广播、报刊、标牌、彩旗、宣传车、宣传单等形式,采取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不拘一格、灵活多样的方式,宣传无偿献血的意义。要重视宣传无偿献血的先进典型,重视引导社会公众区分收取制作医疗用血成本与出卖血液的区别,消除误解,营造无偿献血光荣的良好氛围。三是建议制定和推行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提高公务员队伍无偿献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社会作出表率和导向作用。四是建议扩大无偿献血队伍。我市无偿献血者主要来源于企事业单位职工、大中专学生、部队官兵、农民工、公务员等,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还未充分参与进来。建议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无偿献血的积极性,把无偿献血工作逐步推向农村,把采血车开进村镇、开进农村集市,吸纳更多的农民无偿献血。建议卫生部门和中心血站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单位的联系,动员和组织部分企事业单位职工、部队官兵、大中专学生、公务员等组建相对稳定的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扩大无偿献血队伍,应对突发事件时对采供血的特殊要求。建议医疗机构积极动员和认真组织择期手术患者自身储血、自体输血和患者亲友互助献血等。

(三)不断加大投入,推进改革,切实加强市中心血站和用血医疗机构的建设。一是建议加大市中心血站和用血医疗机构的硬件建设,加强采供血配套设施建设,保证采供(送)血设备、设施齐全。二是建议增加对市中心血站和用血医疗机构的经费投入,缓解采供(送)血成本上升的困难,确保采供血工作安全高效运转。三是建议加强市中心血站的机构建设和完善,改革和激活机制,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严把调入人员的素质关。四是建议加强对市中心血站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招聘紧缺专业的技术人员,不断增强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采供血安全有效。五是建议由市中心血站加强对各用血医疗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监督和培训。建议各用血医疗机构结合自身实际,积极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血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确保临床用血科学安全。

篇8

关键词:医疗机构;会计;核算管理

一、当前基层医疗机构会计核算中对公共卫生资金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资金管理比较松散,没有加强资金整合管理。这就对公共卫生补助实行拨款不及时,致使大部分都处于年终或跨年度拨付的状况。为了增进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专款拨付情况的管理,国家已经着手将大量资金积压到下一年度,在无法达到完成工作量的同时,将有效使用的资金拨付到位,这对于工作干了资金没用的情况改变很大。

(二)混淆补助资金使用范围,普遍存在着混用滥用专款情况。在基层医疗机构面临着多方面的改革,最主要的还是加强资金来源渠道和使用的管理。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专项补助已经严重缺失,为了有效的将款项用于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经费的支出,我们必须从源头上抓起,不能只靠基层医疗机构的自身自律,要从严管服务项目支出和公共卫生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大型医疗设备、支付房租、支付单位人员培训费等,这些方面是很容易钻空子的地方。

(三)基层医疗单位财会人员业务水平不高,会计核算没有按照标准执行,而且还处于公共卫生资金管理混乱的状态。我们在基层医疗机构发现公共卫生补助收入是通过“往来科目”进行核算的,这将是一个资金空洞的表现,甚至还会出现项目资金没有真正落实到位,面对着一些公共卫生服务痕迹资料的情况,我们只要仔细审查就会发现将专项资金结余转入基本医疗收支结余,从而无法清楚专项资金的使用的情况。

二、公共卫生资金核算存在问题

(一)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一些承担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该项资金用于接待、办公设备、房屋维修等支出,超出了资金规定的使用范围。

(二)对医疗机构每年完成任务的考核程序不规范,考核结果不准确,考核人员责任追究办法不明确,导致公共卫生资金核算不准确、不及时,造成多拔给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资金。公共卫生资金采取预拔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资金结算。在实际操作中,考核组考核程序不规范,对医疗机构完成情况抽查率无明确规定,一些医疗机构没有完成任务甚至未开展工作情况也能通过考核,导致不该拔付的资金也拔付甚至多拔付。

(三)一些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不能完成每年的工作任务甚至不开展公共卫生工作,且财务未建账或账证不完整,在审计或主管部门检查时不能提供完成有效的依据。

(四)建档不规范,档案记录不完整。在居民健康档案中发现:一些考核已完成的居民健康档案记录不完整,一些已支付了公共卫生服务费的项目如老年人健康体检等在档案中未记载。

(五)一些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如卫生院在支付使用专项资金时,无相应的计算依据。

三、如何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关于公共卫生资金核算存在的问题

面对着基层医疗机构关于公共卫生资金核算存在的诸多问题,我国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要深入基层医疗机构,从严治理公共卫生资金的乱用情况。要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建立健全公共卫生资金的预算管理制度,从源头上紧抓资金使用不放松。要切实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要转变监管职能,明确基层医疗机构在财政预算管理中的审计措施,将基层单位资金使用的计划进行严格的审理,要明细资金使用范围,按时拨付预算资金。从而保质保量的完成项目实际完成工作量、服务标准、使用范围等,不得出现项目资金未用或用了项目资金而未完成项目工作任务,这样会造成资金结余过大或超支的情况。

(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加强资金使用督导检查,从明确项目资金使用范围逐步抓好项目实施单位财务部门的规范会计核算制度,严格杜绝不合理的资金使用的发生,资金要专款专用,不得把大量专款用在与公共卫生服务无关的支出上,严格规范资金管理与单位年终绩效考核挂钩,这样将会有利于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补助资金的使用。

(三)注重严抓财会人员、主管领导及具体项目实施负责人参加政策法规、业务能力培训工作,使得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得到提高,要不断的强化财会人员相关会计核算业务水平是当前的重点内容。基层医疗单位要用好财务人员督促和指导建立健全专项资金备查账簿,切实将项目专账、资金专储、专业员工纳入日常管理,不放松对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的有效监控,从而真正落实资金使用的透明化和规范化。

(四)基层医疗机构要制定和完善公共卫生项目资金管理制度,相关卫生部门要切实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宣传工作,将资金的使用推向开放化。运用宣传单的方式,使得群众明白基层医疗资金的收支来源,从而有效的监督好基层医院资金运作的每个环节。只有在财政部门和群众的监督下,基层医疗机构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服务于人民群众的落脚点。

四、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当前,主要是抓好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为重点,有效利用好基层医疗机构的资金使用来满足基层群众的公共服务需要是根本。我们必须从严管落实卫生工作方针开始,积极探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惠民有力保障制度。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差距,将基层医疗机构关于公共卫生资金核算存在的问题高效的得到解决。从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终使老百姓的最基本医疗得到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练惠敏,胡正路,广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01)

[2]樊雨萍.基本公共卫生补助资金按照项目支出核算的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3(23)

[3]李丽琼,李丽文,林英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J].当代医学,2014(10)

篇9

摘 要 本文根据当前我国医院内部控制机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完善建议。

关键词 医院 内控机制 问题 建议

一、医院内部控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

医疗卫生行业是关系民生的特殊行业,医院内部更是部门复杂,医职人员专业繁多,公立医院更是如此。以前国内医院对内控缺乏足够重视,医院内部各部门对内控认识程度也不一,其内部没有一个统一而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此外,少数医院甚至并没有建立适合本医院的内部控制机制。内控机制的不健全和缺乏,会直接导致医院系统的财务管理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会导致在货币资金管理方面更是存在重大薄弱环节,造成经济犯罪案件频发。

(二)内部控制机制执行力度不强

卫生部在06年时给国内各卫生系统了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的通知,该通知中心思想是“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目的在于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全面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在通知中,就有对医疗单位内控的规定。其要求,各省市县医院都要充分认识到建立健全医疗单位内控机制的重要性,在内部加强财务管理。然而,现实状况不容乐观。有些医疗机构,虽建立了内控机制,目的却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有些医疗机构的内控机制在执行过程中,执行力度不强,甚至有些医院的内控机制纯粹仅是“一纸空文”,制度无法得到良好的贯彻和执行,或者执行的效果不好,要么缺乏一定的实际操作性。还有一些医疗单位存在着财务管理混乱,职责不清、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一旦财务负责人素质不高,很容易使其利用财务漏洞钻制度空子,甚至带头违纪违规。

(三)内部控制机制约束性较差

同企业相比,医院在经济管理方面具有自己的特征。作为特殊行业的一个单位组织体,医院在医疗服务消费方面的弹性较低,而且具体医疗交个由上级主管部门统一设定。这些特点,使得医院无法像普通企业一样,通过收入的扩大达到提高自身经营能力的目的。当前,越来越多的医院选择开展ISO900 质量认证,在该行为下,医院内部的各项管理规章和制度都制定得很完整,但是仅依靠制度层面的完善,还是依旧无法在实际中落实到位,而且在实际中执行力度不强,使得管理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产生和存在主要由于内控机制的约束性较差。

二、加强医院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议

(一)加强对医院成本开支的控制

医疗单位对成本开支要加强控制。开源节流、挖潜绩效,也是内控机制的一个中心目标。对此,医院可以对成本支出实行“会签联审”制度。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依据审批权限进行层层把关,进行严格审核,对成本支出的审核争取依照以下流程进行:①业务发生时,相关人员提出申请;②申请之后,业务分管领导要对业务耗费的成本之初进行严格审批;③分管领导审批之后递交财务部门,财务部负责人进行再次审批;④出纳人员进行三次审核并支付。在上述四个流程中,审批流程尤为关键。业务分管领导和财务负责人要依据其权限、职责对支付申请进行审批,对不符合规定的支付申请,审批人应拒绝批准签字。笔者相信,通过上述四流程的联合把关和共同监督,医疗单位成本开支定能得到有效节省和控制。

(二)内部监督:建立和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医院内控制度的制定不能仅落实到纸面,内控制度也不仅是文字化的制度形式,制度层面的实现不代表实际落实优秀。若要确保内控机制的有效实施,实际工作中的监督执行必不可少。有效发挥内部监督的职能作用,有利于内控机制的最终落实。作为医疗机构本身,其应对内控机制的监督检查工作给予充分重视,可以设定专门机构或者人员对内控机制的执行情况进行具体负责和监督检查,以确保内控机制的有效贯彻和执行。笔者认为,可以对负责监督工作的专门机构或者人员分配以下职责:

其一,检查和评价内控机制的执行情况;

其二,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情况,写出检查报告,分析各项经济业务、和岗位设置在内控机制上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其三,检查中发现的对内控机制执行成效显著的内部机构和人员提出表彰,也可以给予一定奖励;同理,对违反内控机制的内部机构和人员提出全院批评。

(三)外部监管:建立医疗单位内控机制的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笔者认为,内控机制的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可以由医院上级监管部门来负责,具体应落实以下三点措施:

其一,医院等医疗机构不制定适合自身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要责令限期整改,并在限制期内予以严密监督;

其二,对已建立内控机制的医疗机构,倘若违反内控规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对相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并限期纠正;

其三,上述已建立内控机制的医疗机构违反内控机制的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医疗单位负责人的行政责任,并且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给予相关处罚处理;倘若构成犯罪,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吴国昭.浅议医院会计监督机制.中国医院统计.2011(04).

[2]杨莉.护士长竞争上岗的做法与体会.当代护士(综合版).2010(01).

[3]耿德章.来年更生辉──祝贺《中华医院管理杂志》创刊十周年.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01).

[4]张韵萍.中国医院管理.伴我成长.中国医院管理.2009(01).

[5]医院管理年第2批督导开始.中国药房.2010(20).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今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提出要求 把发挥特色优势作为督点.中医药导报.2011(04).

[7]耿德章.祝贺《中国医院管理》刊行150期. 中国医院管理.2008(01.

[8]于宗河.锐意进取 再接再厉——寄语《中国医院管理》刊行200期.中国医院管理.2010(03).

篇10

关键词:农牧区违法行医现状对策

医疗卫生监督执法是集打击非法行医,医疗纠纷的调查处理,医用废物处置等的卫生监督执法,系统的医疗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起步迟,既卫生行政执法机构――卫生监督所建立以后,随着我国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基本完成和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医疗卫生监督执法,尤其是违法行医的监督逐步成为整个卫生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违法行医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将造成最直接,最严重的危害,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健康根本利益,已引起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近几年违法行医案例的处理,现就农牧区违法行医的现状进行介绍并提出浅薄的分析,未必正确全面,仅供参考。

1、农牧区违法行医的现状及动态

2005年4月19日,国家卫生部等七部委联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的通知》精神以及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全国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按照“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要求,县级领导亲自挂帅,设立专项领导机构,作为民心工程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通过6年打非举措,基本达到了规范医疗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与生命安全及其相关权益的根本目的。

1.1农牧区违法行医的主要表现形式

1.1.1农牧区存在的违法行医主要是无证行医和超《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执业医师证》范围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具体有9种,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黑诊所”;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药品经营机构开展诊疗活动;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义诊、咨询等名义开展诊疗活动;非本医疗机构人员或其他机构承包、承租医疗机构科室或房屋并以该医疗机构的名义开展诊疗活动;未取得《执业医师证书》《医师资格证》等游医;坐堂医擅自开展诊疗活动;医疗机构聘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本专业外的诊疗活动;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的诊疗活动;非法采供的行为;

2、农牧区违法行医存在的主要原因

2.1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后,基层卫生监督机构设置不平衡。尤其是农牧区卫生监督人员少,严重影响了卫生监督特别是打击非法行医工作的开展。

2.2随着县、乡、村医药连锁店,连锁专柜的逐年增多,未取得《执业医师证》、《医生资格证》等的游医,以药店为幌子,坐堂擅自开展诊疗活动,是打击非法行医再次出现死灰复燃的势头。

2.3农牧区群众需要的是方便、廉价的医疗服务,加之他们对违法行医了解甚少,只为了贪图省钱、方便到非法诊所进行诊疗。为违法行医提供了土壤,还有一些人怕暴露隐私偷偷找非法行医者治疗,宁愿挨宰。

2.4长期以来,我国十分重视对医疗卫生,卫生资源和医疗技术的准入管理,但在医疗行为的日常监管精力和能力不足的问题,与其他卫生法律法规的监管力度相比,对医疗机构的监管执法力度相对较弱,一级以上医疗机构由政府办卫生局管理,受管理体制的影响,对这种“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自管自的监督执法模式从执法力度上和执法公正度上也存在“折扣”现象。

2.5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标准修订严重滞后,不适应社会发展及其法律关系的调整。如;调整医疗机构的主要法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是1994年颁布的至今尚未修订,避重就轻,处罚程度不重,无法覆盖《条例》内涵。

3、对策与建议

目前,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是最基层的贯彻卫生法律、法规、标准及规章的法定机构,卫生监督机构是其具体执行机构。从全国打击非法行医的形式和任务,医疗卫生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法律赋予的医疗卫生监督职责来看,为全面贯彻落实卫生法律、法规切实打击非法行医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针对农牧区特殊群体中打击非法行医活动的开展,笔者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3.1加强各部门的配合,加大执法力度。在执法过程中与相关部门配合,进行联合执法,对于在监督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疑点问题相互请教,互通信息,加强联合执法。

3.2加强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非法行医者的法律意识和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要通过电视,报纸,网络,标语和开辟专题宣传栏等多种媒介形式进行宣传教育。

3.3完善法律法规和医疗机构的准入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使医疗机构的准入公开、透明和规范。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为农牧区群众提供方便、廉价、有效的医疗服务,使非法行医者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

3.4必须高度重视卫生法律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卫生立法工作。加快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卫生法律体系和卫生标准体系。增强法律、法规及标准的适应性、有效性,提高医疗卫生监督执法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