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4: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学的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体育管理学 现状 趋势 前景
一、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当人类产生后,开始共同劳动和生活的时候,管理活动就开始了。管理实践活动成为管理思想产生、发展的基础与源泉。18世纪60年代始于英国,继而法、德、美等国开展的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技术的大变革,也促成了管理思想的革命。此时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却为后来管理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人泰勒在总结前人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管理原理”,成了管理科学建立的标志。此后,许多学者都力求将各派观点兼容并蓄,建立统一的管理理论体系。这些理论逐步趋于统一,形成新的、全面的、统一的现代管理学。
二、体育管理学在国内的发展
1935年我国出版了金兆均的《体育行政》,但真正研究和建立体育管理学科则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此时,我国体育院校开始研究体育管理学科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管理学。目前,我国体育管理学科学历层次已经齐全。1985年部分体育院校开始增设体育管理本科专业,1989年武汉体院正式招收体育管理研究生,现在招收博士研究生的大学已有3所。
体育管理学科的学术组织及学术活动在我国发展较快。1985年广州召开了“全国体育管理研究会学术讨论会”,这是我国第一次全国性的体育管理学学术活动。原国家体委于1985年成立了“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1994年成立了“国家体委系统科学推广工作领导小组”。这些学术组织经常开展学术交流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体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推动了体育管理学科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不仅从美国、苏联、日本等国引进体育管理专著,而且邀请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的体育管理学专家来华讲学,对促进我国体育管理学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我国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发起,筹建了亚洲体育管理学会。
三、体育管理学科的发展趋势
(一)体育管理思想观念将会发生转变
体育管理将由传统的经验决策向民主、科学的决策转变;体育管理将由“人治”向“法治”转变;体育管理将由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政府统一集中的管理向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综合管理转变;体育管理将由重视理论性管理研究向重视务实管理研究转变,明确政府与社会的事权划分,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离。
(二)体育管理的学科体系不断拓展完善
体育管理学将会进一步分化,学科体系将不断扩展。体育管理学的分化发展使其产生了体育管理原理、竞技体育管理学、学校体育管理学、社会体育管理学、军队体育管理学、体育产业管理、体育物业管理、体育信息管理、体育人才资源管理、体育科技管理和体育资金管理等二级学科。体育管理学的某些二级学科根据特殊需要,可能产生更深层次的学科。例如,体育产业管理的下面有可能产生体育旅游管理、体育广告业管理、体育经纪人管理、体育市场管理、体育无形资产管理等。社会体育管理有可能产生乡镇体育管理、社区体育管理、民族传统体育管理、伤残人体育管理和大众健身俱乐部管理等。
(三)体育管理学科知识结构日益趋向合理
自20世纪80年代体育管理学科建立以来,我国出版体育管理学教材达20多部,反映了体育管理学知识结构的发展趋势,表现出以下主要特征:1.这些教材的基本结构大体上是:体育管理的基本原理—体育管理职能—体育管理对象—体育管理实践,该体系基本能反映我国当前体育管理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2.各教材的基本原理与职能部分具有一定的体育特色,同时从一般管理学当中的借鉴稍显过多。管理对象部分基本实现了一般管理与体育管理的有机结合。实践部分反映了体育管理实践的现状,总结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验与方法。3.其内容不断更新,体系日益完善,结构趋向合理,反映出我国体育管理学的学科知识结构不断趋向合理。
(四)体育管理学知识内容的发展趋势
1.我国体育管理学内容体系的演变
基础理论的内容所占比例逐渐下降,体育事业管理的内容比例增加,体现出管理理论与体育管理实践的不断融合;基础理论侧重点各异,表现出内容体系从整合到分散,再到整合的发展趋势;体育事业管理内容日益与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相吻合。
2.我国体育管理学基本内容的发展趋势
体育理论和管理理论进一步融合,不断提炼、归纳和总结出新的规律,在原有体育管理原理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更具有体育管理特色的体育管理原理和原则,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管理学已具雏形。在内容上,逐步走向基本原理和基本职能融于体育中观管理中,由注重宏观和中观的理论研究,向重视中观和微观研究延伸,体育管理学更具有实践应用性。
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为体育管理学的研究拓宽了领域,丰富了新型体育管理学的内容体系。21世纪体育的产业化、社会化、科学化和法制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大,体育管理学的内容体系将向面向改革、面向客观实际、面向未来发展。体育管理系统、体育管理可持续发展和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将成为体育管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社会体育管理将成为体育管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全民健身运动、社区体育、农村体育、职工体育、少数民族体育等将成为社会体育新的亮点,针对社会体育的各个领域由原有的中观层次的研究向微观领域深化和细化研究,大大充实更实用的体育管理内容。体育产业体系的初步形成使体育经济管理成为体育管理学不可或缺的研究内容,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将成为体育管理的又一重要内容。同时,体育管理将会不断充实符合体育特点的管理技术与方法。
四、体育管理学科的发展前景
21世纪体育事业将会更加繁荣,对体育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给体育管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肥沃的土壤。西方发达国家许多高校都培养了大量体育管理人才,出现了各种体育管理的学术成果,同时其体育管理实践走在了世界前列。近年来,我国体育管理专业在各高校纷纷组建,正逐步走向成熟。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对体育管理人才将有一个大的需求。同时,体育管理实践的领域正在不断扩大,这表明体育管理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主编.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孙汉超,谢英.国际体育管理知识体系构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1).
[3]张瑞林.论体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体育学刊,2003(1).
篇2
黄恕伯:从2001年到2011年的新课程实施中,科学探究教学在物理课程中得到了重视,教师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已经从文本认识上升到实践体会。但在这段过程中,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主要是关于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方面,即物理科学探究的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这七个要素的含义,思考在探究中怎样体现这些要素,从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而对于科学探究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矛盾,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困惑。例如,科学探究有非常完备的探究环节和丰富的探究过程,学生要自主经历七个要素,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然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课堂中除了科学探究活动之外,还有其他教学任务需要完成。很多教师感到,只要课堂上进行科学探究,时间就不够用,构成了“丰富的探究过程和有限的探究时间”这一对矛盾。又如,科学探究提倡学生自主探究,但课堂中如果学生完全独立地进行自主探究,教师不予指导,将会遇到很多困难,探究有时难以进行下去,而教师过多、过细地进行指导,又削弱了学生的自主程度,影响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这又构成了“学生自主”和“教师指导”的另一对矛盾。面对普遍存在的上述问题和困惑,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修订,就要引导教师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
2001年版物理课程标准有两个科学探究案例,当时撰写这两个案例的目的,是为了使教师对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有所了解,第一个案例是课内的科学探究,陈述了“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这节课的探究过程,并把全部过程划分成了七个环节,分别贴上了相关要素的标题,通过具体情景对七个要素进行解读。通过十年的实施,教师们对七个要素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案例已经很好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现已没有继续保留的价值了,当今要解决的,是如何引导教师消除科学探究中的一些困惑。因此,修订时删去了原来这个案例,重新撰写了两个课例,帮助教师们认识:课内的探究和课外的探究有什么区别,案例是怎样处理以上两对矛盾的。
新撰写的两个案例,一个是“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另一个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尽管这两个课题的内容差别很大,一个是电学的,另一个是光学的,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各个探究要素并不面面俱到:前一个案例侧重于“提出问题”,后一个案例侧重“分析和论证”。由于案例具有情境的支撑,教师阅读后能具体地领悟到:课堂上实施科学探究时,七个要素不是面面俱到的,而是有所侧重,属于本课题所侧重的要素,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少加指导;不属于侧重的要素,教师则可以通过指导,使探究过程可以很快进行下去。这就是说,课堂内的科学探究,通过“不同的课题侧重培养不同能力”的办法,来实现各种探究能力的全面发展。
因此,实施科学探究教学时,首先需要根据所探究课题的特点,分析和确定应侧重的要素,随后依据课程标准“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的条目,通过教学设计,把这些基本要求转化为学生在课堂上的探究行为,通过这些行为的积累,发展相关的探究能力。
《中国教师》: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物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优化物理实验教学,实现上述实验教学目标,促进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
黄恕伯:首先需要提高对实验教学的认识。提到物理实验,往往会把它和操作技能联系在一起,在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时,总是会想到通过某项实验操作来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例如电表,游标卡、螺旋测微器的读数,还有各种物理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等。其实,这些操作技能仅仅是物理实验中收集信息能力的一小部分,而收集信息能力又是物理实验能力的一小部分。物理实验有着宽广的含义,它包含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数据、形成结论和表达交流等一系列过程。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这些过程中提高实验能力,增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意识,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发扬自主、合作的科学精神。物理实验是有多维目标的。
物理课程标准中,凡是用“通过实验”这一措辞陈述的知识内容,都必须通过实验来实施教学。除此之外,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做一些课程标准没有规定的物理实验。课程标准涉及物理实验的条目共有30多条,这次修订,课程标准在附录中列出了20个实验项目规定为学生实验。这一举措,确保了学生有一定的动手机会和自主探究过程,起到了强化实验教学的作用。具体实施时,有条件的学校不应受20个项目的束缚,仍然可以把规定之外的一些演示实验项目开设为学生实验。例如“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这个实验,考虑到它的能力结构与“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完全重叠,而其知识内容又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是一样的,为了避免重复,20个实验中没有把它列入,但仍然提倡有条件的学校把它作为学生实验来实施,因为实验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做一次实验就可以完成的,能力的形成需要相应行为的积累。
当前有不少学校推行学案导学,对物理实验来说,学案的设计应该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要把实验操作步骤按顺序一条一条列给学生,让学生呆板地按“施工单”的工序来施工,不求甚解地在实验学案的空格中填空。当然,这样可能比较容易得到预期实验结果,教师或许能从学生填写的“施工单”中获得很好的感觉,但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培养。
《中国教师》:2011年版课程标准强调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这也是物理教学一直倡导的。您能给大家谈谈物理教学联系实际的意义和价值吗?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这一点,可否给予一些指导意见?
黄恕伯: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进一步强化了物理知识跟生产、生活的联系,更加关注知识的实践应用。例如,在电磁感应的条目中,增加了“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浮力的条目中,增加了“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类似的补充,还出现在大气压、机械效率、焦耳定律等条目中。这些修订,体现了课程标准对“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理念的重视。
物理教学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对学生的终生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同时也对提高学生当前的学业成绩具有现实意义。2011年昆明市中考题就考了这样一道题:相距几十公里远的甲、乙两地间的两根输电线上结满了冰,利用乙地的直流融冰装置(直流电源)给这两根导线同时融冰,应怎样连接?缺乏实践意识的考生就会犯“纸上谈兵”的错误,采用并联电路,稀里糊涂地把直流融冰电源跟几十公里外的输电线用导线连起来,导致答案的错误。显然,本题并不难在知识上,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习惯。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就能取得该类试题的高分。
要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就需要精选一些联系实践的教学内容充实课堂,例如跟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社会热点内容、反映现代科技成果的内容等;让学生估计生活中有关物理量的大小;用生活中随手可得的常见物品(易拉罐、吸管、矿泉水瓶等)在课堂中做实验,这样既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还要选择优化的教学方式,对于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不要单调地采用“老师讲、学生听”这种听觉灌输式的低级方式,应该重视图片、视频、实物演示等视听同步教学;有条件的,还应该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获得实践体验;进一步的教学设计,还可以融入富有趣味的学术性游戏;再高一个层次,让学生经历创造性地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上面列出的教学方式是一个递进的优化过程,应该尽量设计优化的教学方式来实现知识和实践的联系。
《中国教师》:怎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落实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宗旨和目标,是广大教师要努力与奋斗的,对此,您还有哪些建议与要求寄予广大教师?
黄恕伯:这次课程标准修订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在知识上向下作了微调,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适当地在个别地方降低了知识要求,例如把“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修改为“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不再对三者的关系提出要求,把“理解机械效率”下调为“知道机械效率”等。但“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却恰恰相反,是向上进行了微调,适当地提高了科学探究的要求,在公布的20个学生实验中安排了9个科学探究实验,而课改前教学大纲规定的17个学生实验中研究性实验只有一个半。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也是向上微调的,不少知识点补充了与实践相联系的内容要求。
课程目标要求在结构上的这种微调,与当前迫切需要纠正初中物理教学某些弊端的现状是吻合的。不少教师由于过分强调“知识”目标,随意拔高知识要求,加重对知识与技能刻板训练的强度,助长了学生的死记硬背,养成了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造成学生能力的低下,对学习的厌倦。现实教学中的这种弊端,就是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结果。
篇3
1.1工业经济与农产经济之间的变化。先是以最为传统的农业发展促进更为先进的工业发展。为使产业经济能够协调稳定发展,缩减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距离,我国需要更为重视农业经济各方面的控制,更加迅速的向前使我国的农业经济得到稳固增长,来使国业经济弥补农业经济带来的损失。日前我国的工业事业正在迅速的进行当中,而且各个城市都能运用工业技术来完成以前农业带给我们的利益,日前我们正处理工业技术的起步阶段。
1.2土地流转模式。我国的经济基本上到了以工业经济促进农业经济、以城市促进农村的发展,正在迅速的发燕尾服中,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事业极为重要的时间。我国人民为了尽快融入到新的发展当中来,在土地流转模式中不断的发现新想法。我国重要人物领导集体建设农村土地“保权分利”;另一人提议集体建设农村土地“转权让利”,更有其它学者从城市中到农村土地出发的观点中,建议城市中包含农村土地集合流转这三种不同的模式。我国有许多学者通过修改意见提出很多为农村保障更多的福利,增快农村与城市土地集体工作,集体生产。谢茹建议从农村土地在使用上可以看出在市场方面最重要的是出让、出种、和拍卖等流转模式,从农村土地在使用上可以看下极市场主要有转让、转包等不同的模式,土地使用权中流转的最常见模式为土地入股和抵押。邓大才提议对不同经济发展的城市与乡村应该实行不同方式的土地流转模式,在经济发达城市非农业种类相对来说比较多的地方使用股份合作经营模式、承包土地资本化模式、承包土地证券化模式;在经济条件不好,甚至贫穷的地方使用承包土地反租倒包模式、团体租赁经营模式、托管经营模式。另外,其它学者使农村土地流转划分成分散流转和集中连片流转,出租、转包、转让、拍卖和抵押在包含在前者,后者其中则有经营权股份合作制、“两田制”、“反租倒包”。我们国家经过了几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来完成城市化的改造,不但使得城市在各方面发燕尾服的更快,而且显得城乡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国家福利,教育上,城乡都显得及为落后。目前我国各城市都提倡以城市扶持农村来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得到稳固向前的发展动向,使得方方面面得到更均衡的发展走向。我国也因此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策略。城市与农业经济正在以分化结构向统一方向发展,这一发展使得农村的经济以及更方面的生产因素都能在很大程序上的提高,而且在一定因素上使得农村经济管理学科更好的发展,更高效的提升了农业经济各方面的生产之来带来的发展,从而推动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前进。
2创新农村财务管理
2.1农村在经济上不断的发展,集体在经济上的实力不断扩大。近几年,农村在经济方面不断稳定的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也在不断的完整,经济迅速的发展着,不论是在生产能力方面还是在经济方面,都大大的得到了提高,经济整体结构也发生了改变,农村福利,生活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与城市越来越近,不再像原来有着巨大的差距。
2.2因为农村相比来说较为落后,所以在财务方面的管理知识储备还是比较低的,与农村现在快速发展的经济不匹配。由于种种原因,农村财务在会计上的管理仍然在不同程度上带有经济计划的因素,很大的影响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给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影响,约束着农村经济发展,几年来,经过研究表明,监督形式和监督办法是我国农村财务管理上最为欠缺的,也是我们急需要提高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主的不断推进,各农村在财务管理方面较弱实行了系统的改革,但是因为各方面知识的欠缺,使得农村在财务方面的管理上还是与经济发展不相协调。
2.3农村法律意识欠缺,阻碍农村财务制度的进步。农村在集体组织经济中不完整,主要工作很难进行下去,农村产权信息混乱,资产大量向外转移,不管是民法还是其它法律,对农村都是属于经济范畴,不管是属于个人还是集体,都缺乏具体的法律制度、具体的规章,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在农村极其不受重视,导致财务管理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些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平时的工作中,许多农村领导法律观念知识不多,不懂得运用规章制度来行使自己的权利,只会空口来决定某一件事情,以为管理就是随意的支配,随意更改,对个人财产及集体财产都没有所属的关系,干部和领导的职能也经常在工作中轻意的任职,这更加把农村财会人员变得不规范。
3集体经济组织得到发展
3.1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改善实施。起初较为完善的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在实行于较为发达的地区,而欠发达地区通常随着集体土地被收,这些“农村”不再是以前的农村,现在农业经济不再是主要的生产来源,多数学是转变为工商业。所以,在制度的改革中,经济组织的产权由社区股份制变为股份制,把集体变为企业,进行商业化的登记。很大一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组成变为股份合作制。这其实没有很大的地位在法律上,但在现代农村,是集体经济组织,农村集体土地的代表,不仅各组织成员在其中得到了应有的关系,而且在市场经济中也有了一定的地位保障,因此,有些地方由有关部门对股份合作社登记上报,使其得到合法的权益地位。但这其实还是一种不合乎常理、不合法的做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地方已经没有这种行政权力,这种做法也停止办理。
3.2壮大集体经济组织的建议。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要从最基本上解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壮大,最应该做的就是我们重新建立一套农村经济组织系统。确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已是老制度改革的新方向,所以我们应加快运行速度,尽快完善这项任务,只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壮大,我们的农村经济才能快速得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在农村市场中极为重要的部门,不可缺少的,非常有必要加快发展来控制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在组织中应使各体系得到更稳定的关系发展,专门为农村集体组织经济立法,构建新制度,新规章。农业经济管理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其中包括经济学和管理学以及数学、金融学、环境科学等多门学科。在研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进就能把这些学科都包含在内统一进行研究,研究农业经济管理学时应综合考虑,找出涉及到的重点、难点知识作为重要的部分来研究,在长期的经济管理实践中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从而能更好的在农业经济管理上得到发展。
篇4
【论文关键词】高等院校 学生评教 发展趋势
【论文摘要】二十多年来,我国学生评教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长足发展,并将随着时代的发展继续完善和发挥作用。文章剖析了高校学生评教发展的四大趋势:(1)理性认识学生评教本原,(2)针对不同课程,分类开展评价,(3)改进评价技术,突出诊断功能,(4)以人为本,谨慎使用评教结果。
我国比较科学规范的学生评教是从20世纪80年代伴随高教评估活动的开展而兴起的,特别1987年起教师职称评定工作日益规范,有力地推动了学生评教活动的普遍开展[1]。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更是对学生评教活动的蓬勃发展推波助澜,几乎每所高校都把学生评教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了下来。然而,不同的角色参与者(包括教师、学生、教学管理和人事管理者、校领导等)对学生评教的态度和认识是各不相同的,褒贬不一,存在认知冲突[2]。与此同时,高校改进学生评教工作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分会2007年11月还特别举办了题为“以人为本:通过学生评教推动高等院校和谐发展”的学术年会,对相关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
那么,到底中国高校的学生评教如何走向呢?怎样正确引导开展学生评教活动呢?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认识上更加理性,理解学生评教本原
学生评教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改进教育活动的质量。这是我们开展学生评教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际运行中,学生评教一般发挥着五大功能:
(1)诊断功能。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诊断和改进。所以评估并不是终结性地给每一位教师分等级,而是通过评估,使每一位教师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明确自己下一步努力的方向,这是评教的根本目的。
(2)激励功能。通过学生评教可以得出教师自身在教学某个或某些方面的不足,而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寻找出原因,激励其改进。
(3)导向功能。这有两层含义:①学生评教的形式具有导向功能,学生作为教学服务的直接对象,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判,从而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要与学生交流,要听取学生的意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②学生评教的量表具有导向功能,学校可以把对教师教学的要求、课程观、知识观、学生观等教育观念体现在量表中,教师就会在教学中把这些要求和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达到引导教学目的。
(4)鉴定功能。管理者通过学生评教可以对本校或本院系的教学质量状况有大体的了解与把握,从而为评判教学质量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管理者还可以通过评教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从而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鉴定。不过,进行这种评判和鉴定要相当谨慎,考虑因素绝不应当仅仅是学生评教的结果,还要考虑教师同行、部门领导以及第三方专家团队等的考评意见。
(5)调控功能。一方面,管理者和教师通过学生评教得到了准确的教学信息,教师与管理者就会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控;另一方面,管理者还可以通过量表内容和评教形式的变化,对教学资源、教学政策与改革措施进行宏观调整,以进一步适应新形势的教学要求。[3]
但是,要达到上述目的,揭开学生评教的“真面目”,应该树立几个基本认识:①学生评教是必要的,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导向,不能因为该项工作存在缺陷而全盘否定,总体上利大于弊。②学生评教是重要的质量评估手段,但绝对不是精准的、唯一的、万能的。③学生评教的制度、体系和技术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而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要信服更多的参与者。
2打破统一的评价体系,分类开展,区别对待
我国高校在类型、科类、层次、生源等方面各不相同,即使在同一所学校内,各院系、各专业也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各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都是不尽相同的,因此,随着学生评教工作的改革深入和制度化,加上外部质量分类评估体系的推动,校内的学生评教制度也必将打破目前大部分院校用一种学生评教量表的做法,开展分类评教研究与实践。
目前,少数高校在尝试进行分类评教,如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和武汉工程大学等,它们一般按课程性质来划分,分为理论类、实践类、体育类和艺术类;或者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课、实验课和公共选修课等。但分类还是比较零乱,缺乏系统依据。无论如何,分类体系的构建已经成为学生评教发展不可阻挡的一种趋势,它是使评估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必然途径。[4]
3改进评价技术,缩小评价误差,突出诊断功能
众所周知,要使学生评教发挥诊断教学、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功能,必须确保评价结果是客观真实的。为此,一要做好参评学生的宣传教育和评价指导工作,二要改进评价的方法和技术(无论光标机读卡评价模式还是网络评价模式,当然越来越多的高校会采用网络评价模式),在指标设计、结果统计与信息反馈、缺陷弥补等方面都应改进,朝着“以人为本,服务教师,提高质量”方向发展,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合情合理,强调形成性评价成分,突出诊断作用。
目前不少高校已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和努力,效果较为明显:
(1)统计结果时排除奇异数据,分别去掉高分端、低分端5%-15%样本数据后,再计算剩余样本的评价得分。
(2)评价指标客观题与主观题结合。学生除了按照预设的部分指标进行等级评分外,还可以就课程教学的优点与不足以及建议等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就实现了评价意见的规定性与开放性有机结合,能给教师提供更多、更实际的启发。
(3)建立评价结果申述制度。教师若对评价结果存有异议,可以向主管部门进行申述并要求重新评定,学校启动专家组跟踪听课、学生座谈会或其他方式予以重新评价。
(4)连续多个学期评价。这样既可以克服某次评价的偶然性而得到更为真实的整体评价,又可以记录教师逐步成长,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满意度的发展轨迹。综合多个学期评价情况,允许个别评价结果出现“异常”(实际上开展教学改革的课程出现学生评教低分是能够分析出原因的),可以缓解教师过分重视“一次”学生评教而产生焦虑,为教师大胆开展教学改革,彰显个人教学风格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从而更利于教师获得长期激励,教学水平提高得更快,更能成长为教学名师、教学大师。
(5)评教形式和主体多元化,多视角开展评教工作。比如,少数高校除了每学期末进行学生评教外,每年度还坚持由毕业班学生(接触的课程和教师相对多些,对教学的认识也更充分些)评选教学效果最好教师、责任心最强教师、学术水平最高教师以及不满意教师,也是学生评教的另一形式。加上督导专家评教、同行评议等途径,可以从学生以外的角度审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效果,尽量避免评教结果的片面性,从而使评教结果更趋于客观,评教工作的公信度更高。教师得到的反馈信息越是多元、客观,就越能起到全面诊断的作用,有利于教师正确认识自身,产生改进教学的内驱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以人为本,谨慎使用学生评教结果
理论上讲,学生评教结果能够反映的他们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整体感受和认可程度,因为学生作为受众,对教学手段的优劣、教学方法的得失、教师人格魅力、课堂气氛等比较敏感。在学生评教指标和操作程序得当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促使教师和教学管理单位积极改进教学设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育创新。迄今为止,学生评教结果已被广泛地运用到办学水平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教师工作评估、教师职称职务晋升、教师试讲与录用、评选优秀教学奖等活动和程序中,对于保障和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一门课程的专业特点、难易程度、教师投入精力的大小和主观努力程度、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得当、是否符合教学规律,各教学环节是否渗透先进的教学理念等,学生不一定清楚,也不一定有能力能作出客观的评判。此外,高校成百上千的课程各式各样,差异性非常大,不同班级的学生掌握的评价标准也是很难统一的。因此,作为高校管理部门或有关责任人,在学生评教结果的认定和应用上不能有极端化的倾向,要走出认识误区,谨慎使用学生评教结果。
4.1高校对于教师的人事决策可以参考学生评教结果,但学生评教有局限性,应避免将学生评教结果作为人事决策的唯一依据。即使是被实践证明可靠的、有效学生评教结果,也只能在人事决策中占一定比例。另外,参考学生评教结果,必须以一定的年度为限,不能以一两次学生评教结果作为教师教学质量的最终鉴定[5]。
4.2高校在利用学生评教结果进行奖励和警示时,应充分体现对教师的人文关怀。要始终注意以教师发展为导向,扩大正向作用,减少负面影响,保护好教师的教学热情:
(1)不能通过一次或少数几次学生评教结果就将教师“一棍子打死”,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的教学水平,要认识到教师的教学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
(2)应尊重和信任教师,充分听取教师关于学生评教结果的意见,理解教师的苦衷,承认教师的努力和付出,相信广大教师具有改进工作和提高教学水平的愿望。
(3)要根据学生评教结果,帮助教师分析教学中的长处与不足,帮助其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有针对性地提供培训或进修机会,促进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从而稳步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国海.我国高校“学生评教”研究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1,24(1):30
[2]江晓帆.高校不同群体对学生评教认识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38-41
[3]商弘.我国学生评教的作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J].甘肃科技,2006,22(12):220-221
篇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现在社区工作量大,涉及的面宽,事情复杂,城市不断拓展,失地农民不断增加;收入差距过大、失业人员增加。弱势群体的衣食住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一方平安任务非常艰巨。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工作;要构建和谐社区,居民是建设和谐社区的主体,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区的核心,要构建和谐社区,社区文化是基础,要居民一心一意为社区,共建共享是前提,要搞好社区工作,党的领导是关键。
构建和谐社区,以人为本是核心。
坚持以人为本,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 ,利为民所谋,正确处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记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坚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相信居民,依靠居民,要以社区群众“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的出发和落脚点。要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失地农民、下岗工人、养老保险,再就业弱失医疗卫生救助等民生的基本问题。
构建和谐社区,社区文化是基础。
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基础,社区文化水平高低,居民素质好坏是体现社区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提升城市形象具体体现。社区和谐文化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通过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如健身体,书画展、社区读书室,小区卫生文明、楼台、院坝卫生文明评比等创建活动、不断提升社会文化精神品位。按照构建和谐社区的要求,加强正面先进典型,好人好事、人性美好的舆论宣传力度,教育市民讲科学,反邪、防邪,唱响和谐文化主旋律,为和谐社区建设和居民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传播服务。
构建和谐社区,共建共享是前提。
居民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动力,必须依靠全体居民共建和谐社区。以人为本与和谐社区互为前提,互相促进,是辨证统一的。要构建和谐社区,首先要为居民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二是居民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实践主体,居民的不断发展会有力地促进和谐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区必须相信居民,紧紧依靠居民群众,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集中他们的力量和智慧,人人参与,共同建设。三是居民是和谐社区的主体,是和谐社会的所有者和占有者,和谐社会的一切属于居民。因而,必须让全体居民共治共管和谐社会。四是构建和谐社区,达到居民共享和谐的目的,必须以居民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要做到发展为了居民,发展依靠居民,发展丰硕成果由居民共享。另一方面,又要以解决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更加注重民生,着力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具体问题,便居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篇6
一、统一认识,明确一切为教学服务的装备理念
做事总要有个为什么?装备工作为什么?这个问题不难回答,但答案可能多种多样,涉及方方面面。无论怎样的回答,我想“为教育教学服务”肯定是摆在第一位的,是会得到一致认同的答案。
回答了这个问题,实际也就明确了我们装备工作的主线和根本任务――为教育教学服务。找到工作主线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把这个工作理念,从上至下,逐一传导、灌输到每个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中,逐步统一认识,形成工作合力,才能使装备工作产出最大效益。
基于上面的认识,顺义装备部始终坚持“人本理念”,清晰地认识到:装备的干部教师队伍是推进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根本,是装备工作发展的命脉与基础。为此,我们不断探索建立提高技术装备队伍整体水平的新机制、新办法,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为此,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开展专业性学习、培训活动,从组织上保障他们的再学习再进修的机会,使学校装备人员进一步掌握了管理的原则、过程,熟悉了工作标准及评价体系等理论知识;同时实行装备后勤人员的持证上岗制度。进而加速大家业务技能和管理知识的更新,增强大家搞好新时期装备工作的本领,逐步构建了一支懂教育、懂技术、懂装备、懂管理,事务型和理论型相结合的教育装备队伍。
二、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扎实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校舍、设备投入的逐年增加,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为了进一步加强
中小学资产管理,逐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规范我区教育资产的管理工作,装备部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
1.坚持开展资产评估检查工作,及时了解、指导、监督基层资产管理工作。每年装备部都组成20人的评估检查小组,本着“服务基层、查找不足、针对指导、规范管理”的指导思想,历时一周对全区中小学的固定资产管理与实验教学等工作进行评估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学校各类资产管理账目和资产管理软件的使用情况;办公设备实际使用、库房闲置与维修报废等情况;图书管理与开发利用情况;实验仪器使用与实验室管理情况;音乐、美术、体育器材的保管与使用情况等。通过检查组深入细致筛查,帮助基层学校查找到了涉及资产管理和实验教学方面的种种不同问题。在此基础上,检查人员现场一对一的对学校主管教师进行了指导,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大大提升了培训与指导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对规范我区中小学资产管理与实验教学工作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2.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严把资产报废处置关。近两年由于学校购置了大量先进教学设备,特别是办公家具,学生课桌椅和现代教育设备,所以报废设备较多。为了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我们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先后制定出台了《顺义区教育系统固定资产处置管理规定》《固定资产报废标准》《学校资产增减操作流程》《规范出入库手续管理工作意见》《撤并校固定资产处置工作意见》等一系列资产管理制度。几年来,资产管理室先后接到报废申请11160余次,内容涉及教学仪器、设备、办公家具、电器设备、车辆、房屋等各类资产。我们依照相关制度,办理固定资产处置审批手续,严格审查各学校设备的使用状况,对设备老化无维修价值的给予报废;维修后仍可以使用的决不报废,做到物尽其用,节约资源。
3.加强资产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我们积极开展各级各类业务培训,以推广应用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为契机,全面提升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先后完成了《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管理系统》《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动态管理系统》的升级使用培训工作。
4.规范软件数据统计工作,为科学决策提供精准的数据保障。我们使用《中小学办学条件管理系统》软件统计学校现有资产情况,按照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规定每年定期上报数据。为保障各学校上报数据的准确性,我们对数据进行了反复的检查、汇总、分析,为初中校建设达标、小学规范化达标提供了参考。同时,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年度设备立项采购情况,测算学校的实际尚需,为上级领导部门提供学校资产现有情况、学校达标尚需情况数据,保障领导的科学决策。
5.严格做好教学设备验收工作,从源头确保采购设备质量。在验收过程中,积极联系各有关单位,请专家及其业内人士协助严把验收的质量关,对不合格的设备,坚决要求供应商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签署合格证,否则要求其退换设备或另行采购。尽量做到让使用的老师满意,让学校满意。同时要求供应商作好售后服务工作,最大限度方便于基层学校的使用。
通过几年来资产软件应用、管理员培训、评估检查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我区各学校对固定资产工作的认识逐年提升,财务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资产使用效率大大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逐步趋于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深入调研,科学配给,与时俱进地做好教育技术装备工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装备部门,要与时俱进,及时跟上教育发展步伐,多深入基层调研,多倾听一线教师意见,秉承“科学服务”的装备理念,在研究的基础上搞装备,及时对陈旧的教学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切实使我们配备的教学设备与教育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最大程度满足教育教学一线师生的教学需求。
几年来,在政府采购法的基础上,结合我们教育系统采购工作,为进一步规范系统内采购操作管理,我们制定出了《顺义区教委系统基层单位设备采购流程》,确保依法依规实施采购活动。经统计,近3年,装备部共提出大小立项申请300余次,为全区中小学采购各类教育教学设备,共计600余万件(套),采购资金总额近3亿元。通过我们工作的开展,有效改善了我区中小学的办学条件。
四、强化服务与指导,逐步实现实验教学的规范化管理
几年来,我部在顺义区教委实验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积极做好中小学校实验教学仪器的配备、更新、管理和使用及培训工作。先后完成了以下工作:
1.组织中小学实验教学中心之成员,对《中小学实验教学评估方案》进行了研讨,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完成了《中小学实验教学评估方案》的修改。
2.聘请部分中小学的优秀实验教师和我部实验教学管理人员组成实验教学评估小组,对全区中小学的实验教学工作进行了评估指导。为我区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我区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教学质量的不断攀升,起到积极地推进作用。
篇7
1.1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许多学校的《管理学原理》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主,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想法,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学习,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缺少创新,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个体差异,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不够,缺乏创新教育,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
1.2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社会组织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不仅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还看重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许多高校《管理学原理》的课堂教学仍然只重视理论教学,很少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这势必造成学生只掌握了空洞的理论知识。大多数《管理学原理》教科书中的案例都是关于企业的案例,学生对企业基本上一无所知,对案例基本上凭感觉和想像进行理解,这要求高校必须重视实践教学。
1.3课堂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对管理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介绍许多《管理学原理》的课堂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上的已有知识,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把备课时间大多花在案例的收集和理解上,较少有教师将管理学最前沿的研究课题和学者们的研究结论介绍给学生,导致课堂教学内容陈旧,学生接触不到管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这方面省属高校尤其为甚。
1.4教学方法单调,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许多《管理学原理》教师课堂教学以讲授抽象的理论知识为主,缺乏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基本上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老师讲、学生记、试前背、试后忘的恶性循环中,缺乏对学生进行管理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欲望的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效率。
1.5教师在教学中隐性知识传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与学生的交流MiehaelPolanyi于1958年将隐性知识定义为,来源于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判断和感知,往往存在于经验之中,在隐含性的未编码的知识中包含着探求的规则,或者是启示性的内容,在表述问题的时候包含着解决问题的思路。高校《管理学原理》每个任课教师都应该有《管理学原理》的教学方法、教学感悟、经验技巧和独到体会等隐性知识。然而由于竞争的原因,教师们很少进行交流,有些教师曾经在企事业单位工作过,往往具有对管理的感悟等隐性知识,但也很少交流。另外,由于许多《管理学原理》的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导致隐性知识的传授存在着障碍。《管理学原理》教学中所存在的上述6个方面问题严重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认为将挖掘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
2挖掘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理论回顾
1991年March在“组织学习的探索性和挖掘性”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两类性质不同的组织学习行为,即探索性学习和挖掘性学习。挖掘性学习是指组织在稳定环境中为了保持已有的竞争优势,在原有技术轨迹上对原有技术和能力通过提炼、拓展、筛选、累积和加深,使之得到提高、拓展和富有效率;探索性学习是指组织在动荡复杂的环境中为了生存和发展而抛开原有技术轨迹和范式,对新技术思想和新设计方案进行探索、尝试、发现、承担风险和试验,从而使组织摆脱对原有技术和范式的路径依赖。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过分重视挖掘性学习,可能会导致组织“陷入能力陷阱”和“核心刚性”以及组织竞争优势的衰竭;但如果过分重视探索性学习,也可能导致组织涉及全新的技术和知识以及昂贵的试验成本支出,从而增加组织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组织不能将这两种学习方式割裂和对立起来实施单一的学习方式,而应将这两种学习方式进行有效的平衡。
3挖掘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相结合理论对《管理学原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借鉴及改革思路
3.1教师要搞好挖掘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相结合教师在讲授《管理学原理》时,经常会遇到学生提出各种问题,例如,“为什么法约尔能够提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这五项职能”、“在现代社会组织中人事职能越来越重要,为什么教科书中没有专门讲这方面知识”、“什么叫独立董事”等等。对于这些知识,教师只有进行挖掘性学习,深入了解各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才能解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而有时,学生也会问“组织的内部结构模式将会朝什么方向演变”、“国际企业的管理重点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将来还会有什么更好的组织控制方式”等问题。对于这些知识,教师只有进行探索性学习,才能获得这些问题的答案。因此,教师要想站稳讲台,必须对已有的知识点进行挖掘性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同时,还应对各种知识点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和预测,进行探索性学习。总之,教师将挖掘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相结合是提高《管理学原理》课堂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3.2教师在进行挖掘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时必须结合学生专业《管理学原理》是高校每个经济管理类专业都必须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但各个专业对《管理学原理》的教学要求会有差别,这就要求教师要针对不同专业进行不同的挖掘性学习,做到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来安排教学案例、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例如,对工商管理专业,教师挖掘性学习的重点应该放在企业经营和管理方面;对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挖掘性学习的重点应该放在与电子商务有关的知识点上;对市场营销专业,教师挖掘性学习的重点应该放在市场营销和管理学相结合的知识点上。
3.3教师挖掘性学习要准备好案例《管理学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有案例配合讲解,学生才能领悟得更加深刻,教师也讲授得更加精彩。因此,教师在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挖掘性学习时,一定要注意案例的挖掘性学习。一般的《管理学原理》教科书上案例都比较少,专门的案例教材固然可取,但案例数量仍然不够,且大多数案例时间较老,不能满足课堂需求,因此,教师应该养成读报纸的习惯,报纸上有大量的最新的案例。
3.4学生进行挖掘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时须结合专业特点除了教师要进行挖掘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相结合外,学生也要搞好挖掘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相结合。《管理学原理》是经济管理类各个专业的基础课,学生在进行挖掘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时一定要结合所学专业的特点进行。例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挖掘性学习时,应多结合市场营销的学科要求思考《管理学原理》的知识点,譬如市场营销组织的管理、新产品研发的管理、新市场开拓的管理、新营销渠道开发的管理、品牌的管理等等,在进行探索性学习时,应多思考上述问题的未来发展趋势;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挖掘性学习时,应多结合会计学学科要求思考《管理学原理》的知识点,譬如组织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融资管理和投资管理等等,在进行探索性学习时,应多思考上述问题的未来发展趋势,其他专业也是如此。
3.5学生进行挖掘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时须明确重点学生在学习《管理学原理》时应明确各个章节的知识重点,这些知识重点也是进行挖掘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时的知识重点。同时,学生还应根据自己所学专业特点找出本专业中应重点进行挖掘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知识点。例如,对于市场营销专业来说,我国企业的竞争环境已由过去的国内竞争逐渐转变为国际竞争,企业应从全球化角度重新审视营销战略管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知识成为组织的重要资源,组织在新产品研发和新营销渠道的设计和开拓中必然会涉及到大量的知识管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管理;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交易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变了传统的市场性质,顾客的消费行为发生了迅速变化并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这些都对市场营销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组织结构和营销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得组织的营销管理的重点也会发生相应变化等等。
3.6教师对教学方式的挖掘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目前对于《管理学原理》的教学方法,归纳起来基本上包括: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课堂辩论、情景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管理游戏、亲验式教学法等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各自优势和劣势,教师要充分挖掘各种教学方法的精髓,把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点能够尽可能地表现出来,同时,还应探索各种教学方法可能的创新和变化之处,探索各种教学方法的融合方式,这就涉及到探索性学习。
4结束语
篇8
随着现代管理学的发展遭遇瓶颈,人们开始从哲学层面重新审视管理学,这也使得管理哲学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中。近年来,管理哲学因其特殊的理论视角和现实意义,越发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重视。但与此同时,由于中西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使得管理哲学的发展面临着不同的困境。本文对管理哲学的概念及必要性进行论述,并试图针对管理哲学的发展困境及出路展开探讨。
管理哲学必要性困境及出路
一、管理哲学究竟是什么
“管理哲学”一词最早见于1923年出版的谢尔登的著作《管理哲学》中,谢尔登针对当时管理领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进行反思,将哲学引入管理中并试图从根本上对工业管理进行理解,只不过他并没有进行纯哲理分析,也没有系统地论述过管理哲学的元理论。但其思想对于管理哲学的发展是有助益的,他的贡献在于冲破了当时广泛普及的、但较为僵化的“科学管理”,并对管理问题进行哲学反思。他认为管理应具有科学原则与伦理原则。管理应依靠科学方法,但管理本身并不是科学而仅仅把科学方法当工具,管理还有更根本的目的。他认为用哲学的思考能给管理带来“光明”的崇高信念,以拒斥当时工业制度给工业社会本身带来的“黑暗”状态。
纵观中西方对于管理哲学的定位,不难发现普遍呈现两种误区:将管理哲学简单地视为哲学在管理中的应用以及管理学中哲学问题的研究。事实上,我们真正提倡的管理哲学应该是对管理学和哲学的双重改造,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哲学致力于对管理学的自身发展提供合理性的辩护和研究方向上的价值判断。
二、我们是否需要管理哲学
在人类的科学和文化史上,管理学呈现出一种迅猛的发展趋势,但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仅仅凭借现有的管理理论是不足以解决这些纷繁复杂的问题的,而哲学层面的思考对于我们重新审视这些问题则大有裨益,这也正是我们为何需要管理哲学的原因所在。管理哲学的出场,标志着对管理科学时代的“否定”与超越。随着管理实践的深入以及对管理实践与管理理论的反思,管理科学的缺陷将会日益突显,因此对现代管理内涵进行重新确认,从而实现管理思维的转换与管理价值的设定,正是管理哲学超越管理科学的意义所在。
(一)管理哲学是解决“丛林之势”的突破口
尽管各种不同的管理理论构成了看似繁荣的“管理学丛林”现象,但表面的繁荣并没有从根本上彻底解决管理学进一步发展的困惑,光鲜背后呈现出的是管理思想的混乱。由于缺乏对管理进行深层次的哲学思考,因此现代管理理论陷入了“管理无定式”的深渊之中。而管理哲学的基本功能不仅仅在于“批判”,更多的是在于构建出一套适应当代复杂易变环境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因此发展管理哲学极有可能成为解决现代管理学危机的突破口。
(二)管理哲学可以对功利化的目标进行反思
管理学在近代归纳主义影响下变得片面而又急功近利。现代管理理论主要是围绕企业管理提出的,企业管理的功利导向要求管理研究集中注意于提高效率与利润最大化的方法上。所以,如何提高效率从而能在竞争中取胜理所当然地成为管理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而现代管理理论的这种功利化的发展趋势只有通过哲学的反思,才能有所改变。
(三)管理哲学可以弥补管理科学的不足之处
管理哲学的研究对于促进管理科学的理论进步和提高实际管理活动的有效性,都会产生实质性的作用。尽管管理科学的理论多种多样,但是却无法解答价值层面的问题。爱因斯坦曾说:“问题不会在与产生它的同一层面的答案里得到解决。”也就是说,仅仅知道问题产生的原因还不足以解决问题。因此,管理科学的缺陷亟待更深哟蔚墓芾碚苎Ю床棺恪C挥泄芾碚苎У闹傅迹管理科学就失去了灵魂,因而是僵死的,不会对管理者有多大帮助;没有先进的管理哲学,管理科学就不能得到正确的利用,就不能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福祉。
(四)管理学的真正发展需要管理哲学的透视
从哲学层面思考管理问题,不但是理论工作者的责任和理论旨趣,而且也是管理实践者的不可或缺的价值追求。管理实践及其向理论的升华需要借助哲学思维,而正是这种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使管理哲学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为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科学,管理学不仅要借助管理科学来实现其经验性,同时更要通过发展管理哲学来实现管理科学由经验上升至理论的要求。只有管理哲学的创新,才能为管理理论的发展和管理实践的进步提供正确的基础和方向。
三、管理哲学面临何种困境
管理哲学对于管理学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仅仅意识到其重要性还不足以促进管理学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从中外管理哲学的发展历程来看,两者都处于一定的困境中,但由于中西管理文化和思维方面的差异,因此两者又存在着不同的问题。
(一)西方管理哲学的困境
随着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科学技术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管理理论也更加追求精确度和可操作性,量化管理也就成为了当今西方管理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逻辑实证主义的长期影响下,现代西方管理的研究更多地停留在科学和技术层面,颇有追逐功利和竞争的倾向,而缺乏哲学层面上的探讨。其对管理的科学性的过分追求导致了管理实践的机械化,而长期以来对管理哲学的忽视则正是造成管理学研究迷失在过分模型化、数理化的偏执之中从而无法走出“管理学丛林”的原因。
由于受传统科学和理性主义的影响,以往的管理理论大都带有普遍真理的色彩,追求理论的普适性和最合理的原则、最优化的模式,但是真正在解决企业的具体问题时,却常常显得无能为力。尽管近年来涌现出的一批新兴理论也表达了对这种机械管理模式的反叛,但在西方追求理性和逻辑的思维方式引导下,人们或普遍热衷于数学建模,或囿于经验而使案例分析法大行其道,依然缺乏对现代管理学的全面而深刻的揭示,从而使得对现行管理理论的哲学反思成为当今管理研究中极为薄弱的一个环节。
(二)中国管理哲学的困境
现代西方社会是从企业出发认识管理的,而中国却是从哲学走向管理。虽然中国管理哲学起步较晚,但其更自然地接近管理哲学的本质。在这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管理哲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其困境源自于其哲学性的缺乏和研究对象的僭越,这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中国管理哲学学科基础的自足性。一方面,由于我国现代化进程起步晚且缺乏长期稳定的和平环境,故以现代化经济运作为背景的企业管理实践远远少于西方,而与之相应的企业管理理论则更显缺乏;另一方面相较于西方强调逻辑和客观理性的思维方式,中国则更多地呈现出一种“象思维”的动态整体悟性思维模式。而在“象思维”辐射下的中国传统管理以整体性的行政管理为主,以技术、方法为着眼点的微观管理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中国管理哲学的研究对象尚未体系化,而正是由于没有成系统的企业管理理论,使得中国管理哲学的发展步履维艰。此外,中国管理哲学还存在着是其哲学性缺乏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未考虑中外哲学背景的不同,而仅仅将中国哲学中的现成结论与西方相关管理理论进行比较以及将西方哲学中的现成结论与中国相关管理理论作对比。
四、管理哲学如何走出困境
西方唯科学主义的泛滥使得人们对于形而上层面的哲学研究兴致缺缺,而过于追求高效率的现代组织和科学技术。之所以人们对管理哲学的研究热情远远不及管理科学,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对哲学的误解,片面地认为哲学犹如空中楼阁一般对于实际生活的现实意义并不大,而从事哲学的相关研究则更是不食人间烟火。因此,要改变人们对于哲学的这种偏见,哲学本身需要有所创新:将目光投向科学、与其他学科紧密结合来打破传统的观念束缚。以管理哲学为例,必须正视管理与哲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因为它所要实现的正是管理学与哲学之间的真正对接。只有管理和哲学做到真正的融合,管理哲学才能走出困境得到发展。
而在当今中国,一方面人们迫切地渴望着发展来改善社会现状,另一方面又过分地急于求成导致病急乱投医。市面上充斥着各种打着“管理哲学”旗号实则全然无关的快销理念及产品,俨然呈现出一派喧嚣浮躁之势。在学习与借鉴西方管理理论方面,主要存在着生搬硬套、妄自菲薄、浅尝辄止等题;而在对中国传统管理智慧的挖掘和转化方面,则存在着机械对比、自我标榜、断章取义等问题。德鲁克曾指出:管理是以文化为转移的,并受其社会的价值观、传统与习俗的支配。因此,在向西方取经之时要以本土文化为前提,取之精华、去其糟粕,将西方的管理理论合理地内化;同时保留传统文化中有益于管理实践的部分,立足自身、兼容并蓄,形成新时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
参考文献:
[1]李培挺,张守连.破“科学管理”,立“管理哲学”――“科学管理”背景下谢尔登管理哲学基本定位初探[J].管理学报,2011(10):1452.
[2]孔冬.管理哲学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07(1):280-281.
[3]刘兆峰.管理哲学:理论和实践的呼唤[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3):46. [7]孔冬.管理哲学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07(1):280-283.
[4]吴晓俊.管理哲学的形成及其演变趋势[J].华商,2007(22):158.
篇9
【关键字】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建设目标及途径
在本科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的开展学科建设是一个重点难点问题,构建一个科学的、合理的、系统的以及创新的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目标可以有效的促进本科院校的发展,全面的提高院校的综合教育水平,加强本科院校的核心竞争能力,不断的提高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培养综合性的经济管理型人才。
一、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建设目标定位
在未来的经济建设过程中,我国对于高素质的人才有着强烈的需要,所以在现阶段的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社会的发展以及创新创业型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展,要加强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创新创业性目标定位,对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保障经济管理学科自身特色与多元化特色统一的发展定位。在进行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目标建设的过程中要提高多元化的特色、加强创新创业性的举措,实现多学科发展的专业格局,提高经济管理学科的层次构造,要全面的覆盖专业领域范围,但在这个过程中要有侧重的进行,整合本科院校的资源,有针对的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经济学科,制定一个经济管理学科的技术性占领目标,提高本科院校领域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影响能力,加强本校的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建设的核心竞争能力,在进行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建设目标定位的过程中要充分的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优势力量,只有这样,才可以全面提高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性,促进本科院校的长期发展。
第二,优化经济管理学科专业构造,提高学科专业布局的协调性定位。在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建设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专业布局可以有效的促进整体发展。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有计划的分析学校的现有学科种类,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制定一个符合学校长期发展的专业学科布局,不断的优化经济学科的构造, 有效的协调学校的学科发展。要把经济学科、管理学科、法学以及其他相关的学科有效的联合起来,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学科的共同发展。这是一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学科定位模式。
二、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建设途径选择
在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建设途径选择的过程中,要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国家的产业调整、区域经济建设的特点以及学校的发展目标进行,要有自己的特色和战略性目标,学校的自身定位相适应。
(一)了解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制定合理创新的建设途径。在进行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建设过程中要进行资源整合,根据学校的学科发展状况进行交叉融合的发展设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结构调整,对经济管理类的学科进行全面的评估,提高着发展规划,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完善和设定,要结合我国的国情,根据未来的发展规划进行本科院校经济管理学科的特色教学,不断的创新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建设的路径。对此,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基于社会的发展需求,加强对国家的相关政策的关注,把我国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的长期发展作为路径选择的基础,其次整合证券、保险、财务金融专业,提高专业程度,同时也要进行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技术、统计学的专业的设置,有效的推动金融、信息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充分的借鉴优秀学校的发展优势,全面的促进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建设。提高学位点建设,学位点是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标志,学校要构建专业的学术队伍、加强校园实验设备、提高人才培养,不断的深化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建设。最后追寻创新创业性专业特色。本科院校的经济管理类学科要在借鉴其他高校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摸索出适合本校发展的创新创业性,要通过创新创业性的经济管理学科建设提高院校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建设的具体措施。第一,提高经济管理学生的专业队伍建设,本科院校要培养出一批具有专业的经济管理的应用型教师队伍,要加强经济管理学术建设,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创建一个良好的氛围,缔造一批在区域经济管理、财政领域、金融领域、会计以及工商管理领域的应用型人才,提高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权威性,提高影响力。第二,构建学校经济管理品牌,提高精品教育。要着重的突出经济管理学科的核心竞争能力,提高学校的办学特色,凸显学校的教学优势、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设备等,要整合学校资源进行关联专业的建设,提高学校的重点专业。这样才可以全面的促进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长期发展。第三,拓展视野,提高创新创业性,加强对外交流。在进行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建设过程中,学校要根据国际的发展趋势以及教学理论模式进行,不要固步自封,有效的结合国内外的经济管理学科建设方法和措施,提高自身专业建设的科学性,要提高与国内本科院校的合作途径,提高建设经济管理类学科建设的优势,有效的进行资源共享,提高科研合作,提高对金融工程以及物联网、电子商务新型学科的建设;同时也要提高与优秀的经济管理学科学校的交流与沟通,要通过一些国际经济管理科研合作项目,进行技术骨干以及经济学专业性的培训和研究交流,加强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建设的创新创业性,全面的推进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建设。
三、结束语
在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战略性选择,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性建设目标以及途径选择可以有效的推进本科院校的战略性发展,对此要提高经济管理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根据社会发展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的进行目标定位以及路径选择。要不断的完善经济管理类学科的组织构造,加强对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提高创新创业意识,为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10
为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带来的企业经营环境的演变,企业的管理内涵处在不断变革之中,这不光涉及企业的各级管理者,还考验着企业的每个成员,同样也检验着高职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水准。再把管理学定位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核心基础课,培养的是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显然是有所欠缺。最起码没能完全体现管理学这门课程的性质,限制了它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作用。要让高职管理学课程的教学释放出应有的能为高职学生服务的能量,有必要结合用人单位、高职教育、管理学特性三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从新的角度对高职管理学课程加以认识。
一、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能力的提升是企业发展前提
信息时代缩短了世界交往的空间、时间范围,使得竞争不再局限在一个地区和停留在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的剧烈和升级迫使企业重新审视企业竞争的优势资源,一张常打不衰的“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又成了企业求胜的王牌。从一些具有竞争持续性能力的企业人员招聘条件中可见,企业对员工大致有三方面要求:一是品德,包括人品、敬业、责任感等是首要条件;二是一般能力,包括逻辑分析能力、适应环境变化创新能力、注重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三是岗位方面的实际技术能力与心理特征,包括业务技能、沟通技巧、发展潜力等。与就业市场接轨的高职院校的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环境要生存和有所发展,就得按此标准接受培养。而这三方面要求都包涵在管理学的课程内容中,只要能认识到管理学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举足轻重,在教学时能与现实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加以强化,就能给学生增添就业优势,为企业竞争力奠定最基本的基础。
二、高职教育发展趋势是大众化职业素质、能力教育
1.高职教育区别于其他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工学结合”,这意味着高职培养的学生是各类组织中的“雇员”。组织的管理水平是组织成员的共同努力的成果,况且组织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进程,所以高职教育肩负着振兴民族科技,提高国家的全球竞争力和社会凝聚力的重要使命。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促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是高职教育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
2.教育为培养能力服务,专业技术的教育在于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不是指某一方面的能力,而是指人的综合职业能力,强调的是要进行现实的工作活动,是人的实际工作表现及其所达到的实际成效,讲究的是做事的实效,并力求达到最佳效益。由于知识、技能、态度、素质是构成一个人职业能力的四个要素。所以以能力为本位,注重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职发展的方向。
3.高职不是为了特定的职业而教育培养学生,而是培养学生准备去适应各种各样的职业。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同时注重职业能力、技术知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三、充分认识管理学的性质,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1.管理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同时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创新速度非常快,这就要求用发展的观点和创新的思路,来学习和运用管理学理论和知识。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中国成长最为迅速的一门学科就是管理学,作为转型期社会的致用之学,管理学的触角几乎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管理科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使管理在功能、组织、方法和理念上产生根本性变化,从而使管理实践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信息化、知识化渗透于管理的各个层面;创新成为管理的主旋律;柔性模式代替了刚性模式,学习型组织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模式;风险管理是未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的国际化等,这些变化要求高职管理学学科建设必须强化学生从业能力,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好基础。
2.管理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叉科学,研究的核心是“人”,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的人。高职教育中的管理学课程教学研究的核心是未来企业中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因此高职管理学必须体现其基础性、核心性。
3.管理学是研究如何不断地、有意识地对组织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对组织进行塑造的方式与方法的应用学科,计划、组织、协调、领导、控制等基本职能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管理学又是一套从实践主体的需要和能力出发来选择和运用各种理论以实现自身目的的方法论体系;管理学本质是关于组织和组织成员的学问,其核心在于发掘组织和人的价值等。换言之:也是高职学生将要面临的最基本职业内容和职业基础能力。
4.活学活用管理权变理论。
(1)管理学课程是对管理学科理论知识的高度凝练,而作为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交叉学科,管理理论体系十分庞大,需要讲授的内容多且比较零散,没有十分清晰的逻辑关系,非常难以把握。如果站在一个组织发展对员工素质要求的角度,把对学生职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决策与计划的能力、组织与人事的能力、领导与沟通的能力、控制与信息处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作为管理学课程教学研究主线,结合环境变化从社会经济背景的角度力求给学生以清晰的职业能力发展的框架,是不断适应就业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完成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灵活运用管理权变理论的有效尝试。
(2)管理学的学科体系至今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模式,仍处于管理理论丛林的状态,还是一门没有成熟的学科。管理学的不成熟尽管使得管理的研究和教学有些无所适从,但却是高职管理学教学拓展的空间和机会。如属于管理技能的管理过程内容,更多体现为人与人之间反复信息反馈过程,在应用上没有标准答案,只能是在领会和揣摩中的一种悟性,是管理艺术性的体现。把这部分内容有机地与中国目前企业管理的现状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地把握和切换好企业对管理者、被管理者的素质、技能要求,并落实在管理学课程教学发展创新方面: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增强其就业竞争实力,是管理学教学艺术性的最佳体现。
(3)按德鲁克的观念理解:管理是一种可以学习的变通,当一个人面对一个专业化程度非常高而又不能通晓所有方面时,首先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变通:有自己独特个性却又能综合考虑现实因素以使自己的众多想法能够实现的做法。培养这种变通能力是高职管理学教学最完美的体现。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6管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