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式阅读教学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4: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批注式阅读教学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6-0059-01
“不动笔墨不读书。”批注式阅读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但是,由于操作不当,致使目前的批注式阅读常游离于文本之外,无效现象经常发生。要想使学生的批注式阅读达到高效,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把握批注时机,让批注式阅读回归文本主旨
在批注式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而应在学生对阅读内容有了一定了解与把握的基础上,再引领他们展开批注式阅读。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使批注式阅读回归文本主旨。
如苏教版语文第五册《第八次》这一课,主要表现了布鲁斯王子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学生体会不到这一点,那么他们的批注式阅读就只能停留在浅层。在课堂教学时,笔者这样启发学生:“布鲁斯打了几次败仗?如果是你,这时候你会感到怎样?(心灰意冷,只想放弃)可是布鲁斯呢?是什么使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笔者再鼓励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在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有的学生在“他几乎丧失了信心”这句话中的“几乎”一词旁写道:“从‘几乎’一词,我感受到了布鲁斯不放弃的精神。”有学生在“可蜘蛛并不灰心……结成了一张网”旁边写道:“我也要学习蜘蛛的这种精神。”就这样,在理解课文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学生批得轻松,批得从容。
从上述教学案例可以看出,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没有让学生一开始就进行批注,而是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大致把握的基础上,才引导他们进行批注。这样教学,真正把基于文本主旨展开阅读的教学目标落到了实处。
二、鼓励有效质疑,让批注阅读紧扣文本重点
新课标特别注重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学会质疑,敢于质疑,才能对文本的理解更进一层。同样,在批注式阅读过程中,教师只有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才能使学生真正把握批注式阅读的重点。
如苏教版语文第六册《放飞蜻蜓》一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陶行知对儿童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品质。为了使学生的批注式阅读不流于形式,在他们初读课文之后,教师问他们有哪些疑惑或者不懂的地方。有学生提出:“陶行知知道蜻蜓是益虫,看到孩子们在捕捉益虫,为什么没有狠狠地批评他们?”有学生提出:“陶行知为什么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他直接让孩子们把蜻蜓放掉就行了,为什么还要与孩子们商量?”……教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并且抓住描写陶行知动作、语言的句子去品味、感受,想想陶行知为什么要这样做,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教学,抓住了批注式阅读的重点,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从上述教学案例可以看出,要想使学生的批注式阅读真正围绕教学重难点进行,教师就要鼓励学生有效质疑,并且帮助学生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围绕着问题进行批注。
三、注重巧妙引领,让批注式阅读促进学生思考
在批注式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由于思维惰性或者知识经验所限,经常会出现阅读较浅的情况,批注式阅读也只停留在表面。对此,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状况,巧妙引领,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升批注式阅读的实效。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十册《埃及的金字塔》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把学生的自主阅读批注环节改为“先读”环节呈现出来:“当时没有起重机,怎样把这么大的石块垒起来呢?……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代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阅读完文章的重点内容后,教师再引领学生思考:“埃及金字塔是什么样子的?到底有多大?是由什么材质建成的?为什么说埃及金字塔是埃及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教师问题的引领下,学生抓住文本教材中的“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金字塔大大小小就70多座。其中最大的……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多人在烈日的曝晒下干活……”感受到了修建金字塔的不容易,金字塔就是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如此一来,阅读与思考相结合,真正使学生的批注式阅读走向了深入。
从上述教学案例可以看出,为了使学生的批注式阅读在基于文本的基础上走向深入,教师主要通过恰当的问题引领,让学生在熟读深思的基础上再进行批注,从而使学生在批注式时,目的更明确,路径更清楚,真正为学生批注式阅读的有效发展奠定了基础。
篇2
关键词:阅读;学生;个性化行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活动。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再加上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所以决定着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是多元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对文本做出有个性的反应。为了充分体现语文教学多元化的人文价值取向和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以及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面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笔者认为应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着手探究。
一、教师为主导
如果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未能全面吃透,片面地将“个性化”做孤立的理解,导致引导、参与纠正不力,民主有余,集中不够;放的有余,收得不够;讨论有余,总结不够;改革有余,继承不够,有时甚至沦为看热闹的旁观者,这个观点也称赞,那个观点也表扬,一味“捧杀”。在这样的理解下,课堂或许是活跃了,但走了偏锋,在 “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久而久之,我们也可能培养出一批刁钻古怪、个性乖张的学生来,这与课程改革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完全背道而驰的,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也是相左的。因此,笔者认为:必须将“个性化阅读”置于“三维目标”之下,尤其是要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核心,逐步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阅读志趣,提高其分析鉴赏能力、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形成积极的健康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应进行辩证的分析p引导p梳理和扬弃。
教师课前教学设计要充分,课堂教学引导要得力。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决不能停留在活跃与热闹上,要着重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参与度和思维的深度,学生个性化阅读行为除个别生成性问题外,绝大多数都应该在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情境之中,或难点p或重点p或疑点p或关键点,总之在某一特定的有较高探究价值的“话题”之下进行,决不能让学生随便读一遍书,就海阔天空地各谈各的感受与体会。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民主与集中、放与收的关系,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如在《草船借箭》一课中分析鲁肃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一面听从周瑜的安排,一面又暗暗帮诸葛亮,是一个不忠诚的人。”有的说:“是个顾全大局的人!”此时如何结合文章的主题、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取舍p整合,由散到聚,既顾及学生的个性发展,多元理解,又将目标达成一致,趋于一定程度的统一,就需要教师有充分的教学设计,且引导要得力,要让众多个性中的共性得到真正落实,让课堂呈现出“多元―集中―多元”的态势,课堂教学才会真正地充满生命力。
二、学生为主体
1.走进文本,自我悦读
尊重学生的阅读自,鼓励学生“自读”是个性化阅读的关键。另外,语文课堂必须“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去思考、去想象、去创造。教师要特别“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一句话,让学生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即“悦读”。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自我悦读”呢?学生是比较感性的,情趣对他们而言是排在第一位的。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色彩艳丽、语言生动形象,教学时我们可以利用教材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或语言描述,或多媒体课件播放,或让学生现场表演,或问题激趣,让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从而唤起学生阅读的欲求,让学生投入地读,追根究底地问。如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我让学生围绕“现代社会,你想做苹果那样的人,还是做花生那样的人?”这个话题来谈谈。有学生说:“老师,我要像花生!”又有学生立马反驳道:“像桃子、石榴、苹果岂不更好?”学生把两者对立起来。如果此时教师一味强加观点,恐怕难以服众。于是,我以“合作”的方式,采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进行平等的对话,引导学生辩论,从而顺利地进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把学生分成了“苹果”方和“落花生”方意见相反的两派,进行“实话实说”的辩论。
苹果方:“苹果、石榴挂在枝头,长得好看,那不是他们的错,它们既好看又好吃,我觉得它们比花生要好。”
落花生方:“我们落花生非常谦虚,同样有用,但不炫耀。有一些人像花生一样默默工作,无私奉献,他们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
……
当学生无止境地辩论时,此时我赶紧发言:“刚才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苹果和桃子是既好看又好吃,但是课文里面并没有光赞美花生而贬低苹果和桃子。我们做人首先要做到花生那样实用、不求外表,然后做到既讲体面又对别人有好处更好!适当展示自我,适当表现自我。你们同意吗?”学生一致同意,从而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这一教学案例说明,每个教师应关注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以平等心态和学生交流,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读文本,允许他们拥有不同的阅读理解,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只有这种宽容的心境才能使学生个性之花绽放。因此品读文本,要鼓励学生“自读”,而“自读”就必须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和交流方式。
2.品味文本,创意阅读
语文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句进行感悟、品味;也可以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圈点批注进行有创意阅读;还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与文本对话,发掘和填充文本的“空白”。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的教学中。在教学《荷花》中的“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这段时,我抓住末尾的省略号设计了以下一个片段:创设“我站在那儿还能听到哪些有趣的事呢?”和“你想对它说什么呢?”这两个对话情境,让学生与荷花进行对话补白,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把自己的生活与文章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回答出一句句富有情感的话,达到与文章融合在一起的境界。
所以,无论何种情况,我们都应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和感悟,对他们的独特见解延时评价,鼓励学生以自己充满个性的视角去诠释鲜活的文本,以自己充满个性的心灵去触摸文本,使学生在个性化阅读的广阔空间自由发展。“创意阅读”――激扬个性,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活跃的舞台!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不同个性、不同潜能的学生积极投入语文实践中,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让他们的感受成为创造性思维的力量源泉,让课堂不再是呼声一片的“应答场”,而是张扬学生个性的万紫千红的“百花园”。
参考文献:
[1].论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三个维度[J].语文教学通讯,2014(1):52.
[2]梁才芬.\谈个性化阅读在教学中的培养[J].文学教育(中旬刊),2014(1):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