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法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4: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教育法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职教育;教学
一、案例教学法及其溯源
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在教员指导下,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要求,通过实际案例展开教学活动,组织学员进行学习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亲验性教学方法,它以学员为主体,通过引导,使学员主动观察、分析和解决案例中所存在的问题。案例教学法通过将典型案例引进课堂,通过讨论、分析,引导学员理解案例中的关键、疑难问题和隐含启示,或借鉴案例中的成功经验,或吸取失败教训,从而达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
二、案例教学法的特征与优势
作为教学方法之一,案例教学法给高职教育的专业课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它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拟真度高。因为教学案例都是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精心挑选和精心设计而编写出来的实际案例,这样的案例既生动形象,又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因此有助于学员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是针对性强。提高学员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之一,而通过对复杂案例的深入分析思考及归纳领悟,可以促使学员形成一套独特的思维方式,有效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启发性好。案例教学法所设计的问题一般来说都是虚虚实实,因此能够启发和诱使学员去深入思考,为他们留下了充分的思考空间。
相比于其它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优势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教学的互动性强。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是教员讲,学员听,课堂以教员为主导。而案例教学法则是教员和学员一起,共同参与到实际案例的分析讨论之中。以案例的分析为基础,通过学员之间、师生之间的双向或多向互动以及平等对话和研讨,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了师生互动的大课堂,有助于培养学员的批判反思意识和团体合作能力。
二是对能力培养效果更加显著。案例教学法总是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而展开,通过各种各样的案例使学员如同身临了各式各样的实际情境,有助于提高学员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学员直面教育实践的本领,培养他们对现实问题快速做出科学决策的能力。
三是能更好地使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培养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基本素材,把一些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员面前,将学员带入特定事件的真实情境中,要求他们设身处地,像教员那样去做出反应,从而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在不用深入实践的条件下就能获得接触并处理大量的实际问题的机会,并使之成为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三、案例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真实性原则。案例必须取材于鲜活的生产、生活和工作实际,必须是指向现实事例的、而不是从抽象和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出的事实,更不能是凭借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随意生产制造出来的文字产品。
二是典型性原则。在案例的筛选和设计过程中,必须选择与理论教学内容联系紧密的案例,否则,尽管有时也可能会引发学员的兴趣,但由于太牵强附会和偏离主题,所以最终还是难以达到帮助学员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目的,对锻炼和提高学员的创新能力也是不利的。
三是针对性原则。要针对创新改造等关键问题和热点问题组织案例教学,要将新装备、新工艺、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等的学习寓于案例教学之中,激发学员产生共鸣,使他们自觉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这样教学效果将大大提高。
四是趣味性原则。一个精心设计的案例应该是贴近生活或贴近训练实际,或者就是从学员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所进行的一定程度的加工与概括。这样的案例才会吸引学员,促使他们不断思考,也才能使学员有话可说,激发他们学习和探究的热情。
五是启发性原则。教学中案例的选择总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决不能因为选择好的案例而背离了教学目的,那样岂不是舍本逐末了。因此,必须从教育和教学的角度去选取最佳事例,以起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作用。
四、案例教学法对教员的要求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其它教学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要求教员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定式,不断提升案例教学法所要求的相应素质,这些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员课前必须做大量的备课工作。教员不仅需要熟悉案例,而且还要熟悉教材内容,以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注重教材内容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关性,做到融汇贯通,这样才能有利于精选案例和设计修改案例,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案例。同时,教员要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能够建立相应的案例库,以利于指导学员进行专题研究。
二是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员能够很好地驾驭课堂,做好课堂讨论的组织和管理。在实施案例教学中,教员的主要作用是组织和引导,当课堂讨论气氛不够热烈时,教员必须善于营造气氛,以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当课堂讨论过于热烈或出现紧张气氛时,教员又必须做出适当的穿插,以缓和气氛;甚至当学员的讨论出现海阔天空、离题万里的情况时,教员必须及时做出引导,以避免在一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上纠缠不休。
三是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员必须不断地进行反思。案例教学法虽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它并不是万能的,况且也不是所有的课程和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法。同时,要达到理想的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还必须提升教员对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能力。因此,教员在尝试使用案例教学法时,必须不断地加以反思总结,并结合课程特点,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运用案例教学法。
篇2
关键词:案例教学;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法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8-0337-01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贯彻"课堂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应用知识,同时向学生传授所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的教育理念,用代表性事例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一种教学策略,促使师生通过讨论、对话、交流与沟通,实现提高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质量的目标。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1.案例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
教师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有典型意义的、活泼生动的案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加入到案例讨论中来。学生的生活基本上是在家和学校度过的,作为未成年人,几乎没有什么社会阅历,对课堂上的职业道德和法律知识多半缺乏深刻的认识。案例是真实社会的存在,学生接触到真实发生的案例,就能产生共鸣。学生讨论案例的过程,能拓展学生视野加深印象的过程,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还加深了对社会的了解,从而达到知行合一,收到事半功倍效果。教师或学生选择的案例,通常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有典型意义的案例,部分案例甚至就是学生身边发生的,这样的案例讨论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有益的经验,能够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的应用
2.1精心准备案例。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主线。案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它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的成败,因此教学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准备好案例是用好案例教学法的前提和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材上的案例,要对案例概念所涉及到的内容做好全面的!开拓性的诊释,以丰富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同时广泛地搜集案例,并对案例进行适当遴选,应结合当前社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选择好案例,可以通过书籍、报纸、网络、新闻等途径广泛收集资料,然后根据资料撰写或改写教学案例。在编写案例中要注意案例的选择要切合中职学生不同专业教学的特色,要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相关,是已经发生过的或正在进行中的典型事例,是社会真实生活情境的一种描述与记录,而不是虚构的事例。案例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与时效性。案例的内容可长可短,形式可多种多样;可以是单一案例也可以是综合案例;可以是正面案例也可以是反面案例;可以是文本型案例,也可是视音频型案例等等。所设案例要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多向思维的空间,并能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和疑问,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便于引发学生不同思想的碰撞,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辩论,使学生能够利用现有信息多角度寻找答案,做出高质量的分析和推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2.2案例讨论。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环节。教师可布置学生事先预习书上的案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陈述、讨论。也可将另外准备的案例展示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案例环境之中,真正从当事人或企业工作岗位的角度思考问题。对于同一个案例,不同的学生可以发掘出不同的意义。有的只能找到浅层的信息,有的则能得出透彻的结论。教师要引导学生剥去非本质的细节,揭示其内部特征。分析案例的关键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把案例中的内容与相应的理论知识联系起来。为此,教师要做好启发、引导工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积极地独立思考,大胆地交流研讨。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即使学生的思考和回答偏离了正确答案,也不要急于评判,可以让他们自己反省,自我更正,使学生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创造性的探索。这不仅使学生学习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勇气和胆量等。例如,在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时,设计1个案例:丙在某商场花5500元购买了1部单反相机,回家后怀疑其为假冒商品,便向商场提出索赔。商场认为,丙为无业人员,购此高档商品并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专门为了向商家索赔,因此拒绝丙提出的赔偿要求。笔者为此提出3个小问题组织讨论:第一,丙作为消费者享有哪些基本权利?第二,商场是否有理由拒绝丙的索赔要求?第三,丙能得到赔偿吗?在学生准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提示和引导,帮助其打开思路,先分小组交流,然后再由各小组推荐代表参加全班的交流。讨论时,先请较好地完成了案例分析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分析情况,然后再请有不同思路、看法的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实践证明,学生能在不同观点的撞击和不同角度的论证中,深化对案例的认识,学习和运用相关的原理和方法,对课程内容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2.3讲评总结。由教师或学生进行讲评和总结。案例讨论之后,教师根据情况可做必要的总结,有时学生也可做适当的总结。首先,教师应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肯定学生中一些好的分析意见及独特新奇的见解,指出讨论中的优点和不足,如对发言的热烈与否,争论气氛充分与否,问题分析透彻与否进行总结,以利于逐步提高案例讨论的质量。其次,归纳概括出相关的知识点。这样的归纳可由教师来做,也可由学生来做。
3.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道德与法律》运用案例法教学,打破了课堂静悄悄的局面,通过实施案例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又可以使学生不离开课堂,在较短的时问内接触到诸多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学法、懂法、守法,并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得到感召,从而提升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吴小凤.以生为本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浅谈案例教学法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11,05:188+415.
篇3
案例教学方法,是创业教育的最重要教学方法之一。相比较其他教学方法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一是,案例式教学在创业教育具有独特地位。创业教育,本质上属于工商管理学科,而该科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点,它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而把科学与艺术结合起来的桥梁,就是实践环节。有些实践环节,尽管价值很高,比如学生到工作单位兼职实习、进行社会调查等,但实施起来条件约束性很大,再就是所学理论与实践容易脱节。相比较来说,案例式教学,比较简便易行,所学理论与实践又能够紧密结合。因此,在高校创业教育教学中,综合考虑成本、效果以及可行性等方面的因素,大量应用案例教学方法,就具有必然性。
所谓“三明治”案例教学法,是借用流行于西方的一种快餐食品的名称。三明治或者三文治(英文单词Sandwich的音译),是一种典型的西方食品,以两片面包夹几片肉和奶酪、各种调料制作而成,吃法简便,广泛流行于西方各国。在创业教育中,借用“三明治”的比喻,是指在创业教育培训中,实行“案例提出——理论方法——案例解答”的 “三步曲”。
具体做法:第一步,首先提出精选案例,并提出问题,形成悬念。第二步,讲解与案例紧密相关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或者基本方法;第三步,以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分析案例,给出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种方法,实质上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活用。也符合“具体——抽象——具体”的思维认识过程。因而,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优点是:第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生动的案例导入,并且从生动案例中提出具有思考性、争议性的问题,设置疑问,启发思考,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避免了从理论到理论的单纯说教和枯燥乏味的填鸭式教学。第二,有助能力提高。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实质和核心。而能力的提高的关键,在于具体分析和解决问题。“三明治”案例教学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推进创业教育的改革。案例教学法,是创业教学的基本法。但是这个方法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二、实施“三明治”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环节
1、案例的选择。主要的要点是:一是所选案例要有可争议性。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兴趣。如果已成定论,没有任何争议性,一般不予选择。二是所选案例要有启发性。通过阅读、分析,能够发现在具体的资料背后,隐藏着矛盾的东西。否则,就事论事,白开水一碗,没有任何可启发性,这样的案例也就失去了分析得价值而流入形式。三是所选案例要尽可能包含学习者可理解的概念和理论。否则,所选案例与所学理论脱节,就不能实现理论学习与案例判读的互动,要么陷于教条主义,要么陷于经验主义。四是所选案例具有典型性。“典型性是案例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案例区别于一般故事的基本特征。”典型性体现在案例中往往同时包含问题的特殊性和理论的普遍性两个方面,使得对于特定案例的分析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也就是所谓的一石三鸟。五是所选案例在内涵上的丰富性。在创业教育中,即使是单一的问题也都与管理、组织、财务、技术和心理等交织在一起。因此,创业教育的案例,应当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方面的分析维度。这就好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否则,案例太过于简单、直白,就没有分析的必要了。六是案例大小、长短、难度适当。如果过于追求复杂冗长,不仅受到教学课时和时间的限制,而且,使问题很难分析下去,效果也不见得很好。
2、理论和方法的概括。主要的要点在于:一是所概括的理论观点应当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理论观点。不能过于具体和琐碎,否则,就缺乏分析的价值。比如创业机会选择的基本观点,就具有结合案例深入分析的必要。二是概括的方法也应当具有普遍意义。许多案例是专门针对方法的选择和使用的。但是方法本身也有抽象和具体之分,如果过于琐碎和具体,也就失去了分析的意义。比如:管理方格方法就很有具体分析的必要。三是要注意观点和方法的对立统一性质,也就是注意从矛盾中来提出概括理论观点和方法。比如:创业组织和技术的关系、创业机遇和风险的辩证分析,就很有具体分析的必要。如果问题和方法比较单一,除非是比较深刻的问题,否则,就很难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四是应当与时俱进,注意吸收先进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而且,要注意适当综合。比如:博弈论方法,尽管是经济学常用的方法,但对于创业教育就非常具有启发性。博弈论方法,既讲究“零和博弈”,又讲究“非零和博弈”。创业在某种意义上看,就是“博弈”。对于创业决策和创业竞争策略非常具有启发性。因此,方法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管理、营销和财务分析方法。
3、“三明治”案例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选取典型案例,事先让学生审读,在教师给定思考问题的框架下,让学生分组或独立进行案例分析,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成果交流与分享。案例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锻炼了学生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创业组织》一章学习过程中,案例《怎样打开创业工作局面》,说得是一个专业很棒、非常有事业心的工程技术人员,被上级派往分公司当经理,却力不从心,群众意见很大。案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搞清楚“当好行政领导与做好单纯业务技术工作的区别什么”。实施过程是这样:首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主人公专业技术可以得90分,但是在管理中却不及格?组织领导的规律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案例。其次,让学生展开争论,各抒己见,使学生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其三,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和总结。 实施的直接效果是:学生们反映,创业与专业学习不一样。学好专业技术,不见得会创业、会管理,创业成功,与其说决定于技术,倒不如说决定于组织管理,这样的学习印象深刻。
三、个案分析:创业组织问题出在哪里?
1、给出案例。案例概要。甲乙丙丁四个人创业,成立一家合伙企业。甲年长,人厚道,被推举为企业负责人;乙与丙有点子,长于出谋划策;丁办事利落,效率很高,外跑的事都由他来办,可以说办事一个顶三个。可是时间长了,问题就出来了。有一段时间,为投资上项目的事,乙与丙争得不可开交。乙主张上A项目,认为该项目有市场,销售没问题;丙不同意,认为A项目,以前没有涉猎,风险较大,主张上B项目,理由是:投资少,见效快。两人唇枪舌剑,谁也说服不了谁,找甲决断,甲感到两人说得都有一定道理,难以决断。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乙对别人说甲缺乏主见。甲听说后,说乙这个人缺乏团队意识,不好共事。而丁需要干得事特别多,整天忙得团团转,对乙与丙经常争吵,日益不满;对甲犹豫不决的性格,也有意见。决定跳槽,另谋高就。问题:从系统分析方法和闭环管理原理看,该创业组织结构有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2、提出理论观点。系统分析方法和闭环管理原理。具体来看,一个组织,要发挥最佳功能,必须在人员上或能力上具有五个方面的互补功能:决策职能、执行职能;监督职能、参谋职能和情报信息职能,才能避免开环管理的弊端,形成良好地闭环管理效果。而且在数量上要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才能形成最优整体功能。
3、问题分析与解决。
问题分析。创业成功,从组织角度讲。要形成人员、能力、组织的互补。即: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参谋能力、监督能力和获取信息情报能力的互补。而且决策人员要具有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多谋善断的素质;执行人员要求精干高效,数量较多;参谋人员作为决策者的助手,不宜太多。该案中,决策者甲作为企业负责人,不能做到多谋善断,缺乏组织领导能力;参谋人员乙丙数量太多,互不服气,容易形成内耗;执行人员只有一个丁,工作量很大,数量不足。因此,该合伙企业不能形成整体上的最佳功能,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问题解决。第一,调整企业负责人甲。或者内部解决,或者委托企业以外的合适人员担任该创业组织的负责人。第二,乙与丙特点与长处雷同,从整体效果分析,只需保留一位即可,另一位转为执行人员,或者转为有限合伙人,不执行合伙企业的事务。第三,增加执行人员。除了丁以外,或者内部人员转岗,或者从外部聘任或者调剂,来解决执行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
篇4
[关键词] 高职专业课 工作过程 案例教学法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关键是课程的建设和课程改革,尤其是专业课的建设和改革。专业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笔者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将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法应用于专业课教学中,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教师对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逐步引导学生对这一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法是运用生产实际中的典型案例,设置教学情境,逐步引导学生进入到该教学情境中,调动学生参与讨论和深入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完成教学内容,以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工程问题的能力。后者要求要基于实际工作过程设置教学情境,教学目标是要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习的主动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1.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法着眼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造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获得那些固定的理论和原理。案例采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真实案例,让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及操作,提高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可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法的教学主体是学生,教师仅仅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教学目的、教学方案设计均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可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3.深刻的启发性。案例教学法,其教学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启发学生建立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教学案例的开发过程
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法的关键是开发出满足教学要求的典型教学案例。教学案例的开发一般需经历四个阶段:一是案例策划阶段。即深入钻研教材内容,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根据课程教学目标选取典型工作案例,确定教学思路,教学工具,设计教学方案。二是案例开展阶段。发挥任课教师的指导作用,灵活运用事先设计的教学方案,放手发动学生,引导全班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充分依靠学生来完成学习任务。三是案例总结阶段。主要是评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提炼教学经验与教训。四是案例的撰写、制作阶段。撰写案例应在占有大量材料和形成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经过起草、反复修改和定稿,案例便以作品即科研成果的形式正式诞生了。
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案例的应用性、实用性。案例就是对一个实际情景的描述,在这个情景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教学案例应来源于生产实践、贴近于生产实践,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2.案例的典型性、普遍性。学生将来可能遇到的工作任务很多,在学校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不可能把学生将来可能遇到的工作任务都作为案例进行一一讲解,因此,在选择案例时,一定要选择那些典型工作任务作为教学案例。另一方面,案例还应具有普遍性,不能局限于某一特殊工作场景,即应使学生具有适应大多数企业工作岗位要求的能力。
3.教师要注意角色的转变。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的互动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只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因此教师要转变权威角色观念,以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主动参与学生的讨论活动,共同研究、共同探索,做到“教学相长”。在实行案例教学法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常常会担心因学生素质不高可能导致教学中师生无法配合,教学活动难以顺利进行。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即在课程的开始阶段适当地和学生一起分析案例,训练他们如何分析问题。经过反复训练,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
4.教师要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水平要求较高,教师应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较强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学生的沟通能力。只有特别优秀的教师才能上好案例教学课。教学中若没有高水平的教师指导,学生的独立研究就容易盲目,很可能费时过多难以在规划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因而采用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水平及责任心要求相当高。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能经常深入企业一线,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保持案例的适用性、先进性和新颖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在高职专业课教学中对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从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法的含义、特点、开发过程及注意问题几方面作了深入细致的阐述,希望能进一步正确引导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专业课教学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华雪倩,王维平等.管理类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法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0,(3).
[2]张琴.试论案例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现代企业教育,2008,12.
篇5
一、案例教学法简介
案例教学法是由美国的哈佛商学院所提倡的一种对培养与发展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上讨论的一种教学模式,主张针对教学目标组织恰当的案例与材料,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达到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目的。这一教学法不仅改变了以前传统教学以本为本、再从概念到概念的一类注入式的教学方式,而且还成为一种促使学生变成教学的主体,实现在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
二、中职教学对象的特点
坦诚地说,中职教学对象,也就是中职学生,与高等院校中的学生相比,在综合素质方面是存在着一定欠缺与不足的。首先,中职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不足,并且直接导致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底子薄,基础差已经成为了不容回避的现实性问题。其次,中职学生的组织纪律性相对较差,个人主义的思想相对明显,这种情况给组织教学等相关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再次,中职学生比较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自制力薄弱。相对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少了父母贴身管束的中职学生处于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格外容易造成他们的生活重心偏离完成学业的主线。此外,中职学生对各类教学活动的参与度低;思想、行为两者不协调,时有知行不一的情况出现;部分中职学生还具有较为强烈的自卑感。根据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应当设计合理、贴切、高效的教学方法,并且坚决贯彻执行。
三、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中应用的优势凸显
新时期,中职德育课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在与传统的一些教学手法的比较中,案例教学使得学生从被动变成主动,从而就形成了学生们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以及探索性学习等诸多特点的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氛围。它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讨论,互相发表意见,然后经过相互之间的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出统一的见解,这完全改变了以前那种“重教轻学”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案例教学在增进师生沟通的同时,也实现了教与学的相互促进。中职阶段的老师与学生的关系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要疏远一些。在案例教学的互动的过程中,师生们可以一起讨论,互相交流,便能够弥补一下这些不足的地方。这样,师生之间可以进一步沟通,从而使讨论得以深入。长期以往下来,学生不仅能够在老师的授课中学到更多的课本知识,而且在不断地激烈的讨论中,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与深度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会超过老师,这样,老师也能从中得到一些新的启示,让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从不可能变成可能。
四、案例教学法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的应用
在进行《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五课“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这一课题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如下案例:小张和小黄是一起长大的密友,他们两人均从同一所中职学校毕业,并且在同一家公司找到了相同职位的工作,但是他们对职业道德与职业习惯具有完全不同的认识。在小张看来,工作后应当和在校时一样,严格按照既定的职业标准行事,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小张以审慎的态度处理一切工作,技能扎实,业务熟练,获得了良好的业绩,在几年的时间内由新人变为骨干精英,进而被提拔为车间副主任。而小黄在校时就排斥各种规章制度,对职业道德与职业习惯的重视程度很差,认为企业制定的规矩没有必要性,并且限制了自己的发挥,于是他平日大大咧咧,马马虎虎,引起了同事、领导的不满,在多次劝说无效之后,最终被辞退。通过案例中小张和小黄的对比,思考:职业道德养成对中职学生的成长有何作用?
教师在提出了案例之后组织学生们讨论,可以把上面的问题分解为三个有梯度的小问题,引导学生分别得出三个结论。问题1:人的素质包括哪些内容?道德素质在其中有什么重要性?问题2:良好的道德品格是单纯“教育”的结果,还是经常性的养成训练的结果?问题3:职业道德养成对于职业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最后,让学生认同“职业道德重在养成”的观点。通过讨论,使学生意识到职业道德养成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职业道德养成有助于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有助于事业发展,有助于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实际上职业道德的根本含义在于培养一个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帮助从业者逐渐形成良好的、端正的职业观与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帮助从业者树立良好的职业作风,热情的投入工作,最终创造人生的价值。这些理论性的知识,原本通俗易懂,但是略显乏味,通过案例引出,则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五、案例教学法使用的注意事项
案例教学还是不能够代替系统的理论教学。虽然案例教学有着鲜明的优点,但在应用案例教学的同时不可以排斥和取代那些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以,不管是在何种情况下组织实施的案例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都必须注重教学本身的系统性。而且对于我们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案例教学也只是一种辅助的方法,不可以像那些法律院系的学生一样纯粹的进行实践,也就是案例教学。
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所讲的案例要与所讲授的知识相辅相成,不可以脱离所教学的理论知识。作为一种传统教育方式的改进形式,案例教学虽然是以实例的分析为主,但是也不能够完全的抛开教材中的理论体系,进行毫无理论依据地讨论、研究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案例教学的具体过程中,任课教师应当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介绍案例的同时不忘强调案例背后的深刻意义。特别是法律制度相关内容,涉及的背景知识量比较大,内容相对冗繁,这一点是需要格外注意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的教学应当齐头并进,切不可有轻重之分。
通过文章中对案例教学法的简介与对中职教学对象的细致分析,本文笔者将《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采取案例教学法的具体优势凸现出来。同时,针对特定的课程设计了明确的案例教学设计方案,有助于案例教学法的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宗玉洁,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建议[J],价值工程,2010.4
篇6
关键词: 商务英语教学 案例教学法 职业能力
1.案例教学法的概念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操作理论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就具体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讨论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侧重强调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教师主要扮演向导的角色,利用案例作为讲课的题材,以案例教材的具体事实与经验作为讨论的依据,假定状况并协助学生回答问题,鼓励学生发言,最后归纳与总结。
2.案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经贸英语、营销英语、国际商务英语、外贸函电、外贸实务、商务沟通、商务谈判等,这些课程最大的特点是英语语言技能与商务专业知识密切结合,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强化学生的商务专业技能。基于商务英语教学内容的较强实践、应用性及商务专业技能的培养目标这两点考虑,案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2]。根据2008年12月对我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统计,47.6%的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同时,仅13%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因材施教,注重创新能力培养,为后续课程打下很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应重视案例教学法的引导作用,并切实广泛地应用于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掌握英语语言技能和相关商务专业知识。
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案例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要使用英文的商务案例材料,即对真实商务情景的描述,启发学生结合所学的商务理论知识运用商务思维,对案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用英语的表达方式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3]。例如,目前我院开设的商务沟通课程的教学就要求学生不但能用英语理解和表述商务知识,而且注重学7生对商务知识的掌握,注重培养商务交际中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案例教学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大致可以分三个环节:课前查找资料分析案例,课堂上的讨论和阐述,课后撰写案例报告。通过相关商务材料的收集和案例分析,学生能内化所学知识,培养自学能力;通过讨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辩论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课后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能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也可以使他们有进一步的机会丰富和更新知识,锻炼他们的英语写作能力。
3.1前期准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案例教学的关键,首先在于设计合理而可操作的案例,这些案例必须具有真实性或拟真性。教师可依托教材内容编撰案例,也需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收集案例。
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可要求学生从报刊、杂志、广播和网络上收集各种案例。商务英语课程所选案例可来自宾馆、大学、公司、交易会、旅行社等诸多阶层,比如面试的着装、礼仪、面试技巧、语言,以及如何应对面试中的各类问题,如何接听电话,如何给上司留言,如何向上司汇报工作,如何准备会议、主持会议,如何避免在OFFICE中常犯的错误,等等。通过案例的收集,学生还能掌握一些非知识技能,如计算机的操作能力、查阅工具书的能力、寻求帮助的能力、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使用INTERNET的能力。
对于收集来的原始案例,教师先根据教学目的对其进行分类汇总,或作适当的修改以适应课堂案例教学。再将具体案例分发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去作相应的准备,要求学生提前查找、仔细阅读相关资料,考虑如何应对下一步的分析、讨论。教师可向学生推荐有关书籍或网页,使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做更好的课前准备。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鼓励学生有适当的创新和冒险精神,培养他们勇敢承受错误的能力,并对其创造力给予极大的承认。
3.2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包括分析技巧、进行辩论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群体与人际协调技巧和沟通能力等。
采用案例教学法,课堂教学可分为案例陈述、讨论与总结三个步骤。一般由教师朗读案例内容并对案例内容加以讲解,还可采用自由问答的形式对内容的分析逐步走向深入,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其中督促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在现实商务活动范围内发挥想象,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及建议。这个环节也要求学生对现实商务活动有大致的了解。案例分析、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总结本次讨论。
3.2.1课堂分析与辩论
首先对如何组织课堂分析、辩论等教学过程做简要介绍:一般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辩论,督促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要求小组讨论结束后形成统一的意见或认识,然后,各小组指派代表向全班对案例作分析,阐述各自观点,并作小结发言。如果学生的观点不一致,可灵活安排时间使其展开讨论;如果学生的分析判断有错误,一般采取间接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自觉加以修正。据调查,我系有44%的学生喜欢上小组活动的学习形式。
课堂讨论的过程是群体思维碰撞的过程,学生语言运用的主动性和迫切性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在阐述自己观点的同时不自觉地寻找最佳表达方式,记忆库里的词汇得到极大的调动,同时也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体会到思维与表达之间的差距,进而加强学生获取知识的动力。在这样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归纳、推断等能力。课堂讨论往往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学生可以自由组合。这种情况下,通常是观点相近的同学会组织在一起,以形成强大的力量支持自己的观点,小组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会进一步加强。另外一种小组形式就是由教师指定小组成员,这样,不同观点的同学就有可能出现在同一小组里。表达能力、辩论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得到锻炼。不论是哪种形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都有好处[4]。
例如,在讲授4P理论时,当讲到Product(产品)的时候,教师可以呈现中国茅台酒打入国际市场的案例,在讲到Price(价格)的时候,可以呈现反倾销诉讼案例。在这个仿真表演中,学生基本能够实践那些他们在毕业后才能遇到的职业活动,也就是说,在进行职业体验的同时,既提高了职业素养、训练了职业技能,又为职业规范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5]。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有了自己的角色,能更主动地加入到讨论中,团队合作精神得到加强;公众演示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商务的背景让学习者更加注重专业表达方式的运用。在一个短短的情景中,学生的商务知识、口头表达、参与能力和反应能力、团队合作等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而这些能力在以后的商务工作中不可或缺。
3.2.2案例总结
案例分析、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总结本次讨论,总结并非是简单地给出所讨论案例的答案,况且许多案例没有标准答案,而是指出本次案例讨论的思路、讨论的难点、重点、主要解决的问题,并评述本次讨论不足之处与成功之处,等等。教师对在课堂讨论中学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和想法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学生整理思路,明确对一个问题的思考思路,加深理解,对于目标案例的认识上升到更高一个层次。同时这也有助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使学生知道应该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更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多一份对社会的责任,而不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者[4]。就语言本身而言,通过课后总结,可以归纳出同一语域的不同表达方式,如词汇、短语、句子结构等,这样,学生以后碰到某一领域的话题时就有了较为丰富的语言表现形式。最后,教师还可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为平时成绩记录在案,以激励学生下次更好地参与讨论,调动学生主动发言的积极性。
3.3课后撰写案例报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课后实践实质上就是通过小组、全班讨论,要求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商务知识,借助英语这一工具,在课后撰写案例报告,以英文书面形式将案例进行理性地分析、总结。学生通过写作实践熟悉商务情境,锻炼语言能力,增长商务知识,练习写作技巧,在知识和能力上得到全面的提高。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而且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梳理知识,使学生较容易地发现自己在语言表达方面的不足。教师对学生撰写案例报告的格式规范、问题等应有明确的要求,并要对学生的书面总结进行批改。通过不间断的练习、实践和总结,学生才能不断地提高商务英语的应用水平。
4.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能力是案例教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1],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建议时,可以巩固所学知识,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通过讨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辩论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还能增强学生面对困难的自信心[4]。撰写案例报告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处理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其对国际商务案例的处理能力,这些正是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当然,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的商务知识毕竟有限,但是由此培养出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使他们长期受益。
参考文献:
[1]谭英,陈雯.案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11,VOL.19:169-170.
[2]陈建平.案例教学法与商务英语教学.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0,VOL.26,(5):113-115.
[3]韩宁.情景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海峡科学,2007,(9):72-73.
[4]尹小芳.大学英语案例教学与能力培养.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4,(1):44-47.
[5]宋砚清.高职高专《商务英语》的模块教学法.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8):171-172.
篇7
大兴安岭地处我国边陲,地理环境相对封闭,人口数量较少、流动相对滞后。大兴安岭职业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属于能力教育,即就业教育,其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实用性、技能性、职业性三个方面,由于大兴安岭职业学院的前身是普通中专,采取专业定向为主导的教育模式,在现在的市场经济下越来越不适应,与市场需求脱节,毕业生就业困难,就业质量不高。而且,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岗位技能要求也在变化,更新迟缓的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是很难适应社会需求的。
一、加快大兴安岭职业教育的结构调整,构建多层次和多样化的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院校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必须与人力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结构相适应,这样才会有真正发的质量和效益(这句话没读懂)。因为在当今以高科技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仍然需要大量简单操作生产岗位和技能岗位,这就给以培养中低技术产业发展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职业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是社会人力需求的主要阵地。(大兴安岭职业学院是以高职为主,兼顾中职和职业技能培训)
由此可见,在继续巩固发展职业教育的基础上,要适当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和层次结构。积极与地区、省知名企业签署订单培养协议,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需求而培养专业技术人员(这句话没读懂,职业学院确实有非学历教育,即技术人员培训,但是学院主要还是培养具有派遣证的干部,而不是技术工人,技术工人是技师学院培养的)。为保证大兴安岭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率和办学效果,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实现职业学院与省内乃至全国知名综合高校之间的互动,拓展职业教育的教学空间。在职业学院教育结构与学制上构建一个从初等到高等,从职业到综合的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一般办学层次单一、职教体系不完善,目前只有中职和大专两个层次,还应该有高职本科、应用型硕士、博士等各种层次。除学历教育外,未来还可以发展非学历的在职培训、转岗培训和继续教育等。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大专、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也需要硕士、博士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大兴安岭职业学院专业设置和课程规划,大都依靠学院原有教学资源,在专业设置上摆脱不了原有传统专业的影响,有些专业根本不能算是职业教育的专业,导致无法及时开设社会急需的新专业,而老专业又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市场经济的供求规律。
二、制定合理招生政策保证生源质量,实现职业教育的市场化和产业化
生源就像原材料的采购,没有优良的生源,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无米之炊”。生源问题也是各个院校非常重视的,为争夺生源,各高校使出各种奇招,争夺已近白热化。结合大兴安岭地区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作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尽量将职业教育学院的招生和一般普通高校的招生放在同一档次、同一批次录取,让职业教育学院和普通高校公平竞争,从而提高职业学院生源的质量。其次,要扩大招生渠道,可以考虑在大专层次的考生中进行招生。最后,作为学院应加大宣传力度,除了宣传本学校及专业外,更应宣传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特色等,使考生、家长及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
作为学院要特别注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办学院校不能强调我有什么,我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而是要强调需要我做什么,需要我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这种“需要”应来自社会、企事业单位,同时也来自学习者个人,而且前者必须转化为个人需求,才能构成对教育与培养的切实需求。积极追踪社会、经济以及人才市场的需求热点。在专业设置上应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基本方针。因此职业学院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构建必须建立面向人才市场和社会需求的办学体系。
三、大力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篇8
[关键词]双元制 教学改革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1-0014-02
校企合作,决定着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前途。世界各国在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都将校企合作摆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近几年来,国内出口乏力,经济转型迫在眉睫。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是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教育部在2012年下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要高职院校培养高级技能人才为国家经济服务。而具有操作技能同时又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非常缺乏,这类人才的培养既需要理论的指导,又需要大量实践的锻炼。[1]高职院校要应对新的社会发展形势,完成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任务,必须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
一、德国双元制(Dual Training System)培养模式
德国的大学有三种类型:综合性大学、应用科技大学、双元制大学。双元制大学在2009年前叫职业学院。德国曼海姆和斯图加特是德国创立最早的两所双元制大学。 “双元制”具有以下特征:清晰的法律保障,学生入学前需向企业提出申请并签订“职业培训合同”,根据培训合同到学校登记注册,受训者同时具备企业学徒和职校学生的身份。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和《青少年劳动保护法》中对培训者和受训者的权利和义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学生、企业、学校的利益均得到保障。[2]“双元制”教育的优越性在于,通过实训促进学生对理论的理解,理论又能在实践中得到强化;学生学到最先进的技术和企业组织管理,缩短进入企业后的见习期,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职业竞争能力。在这种培养模式中,教职员工专业性强:专职教师必须获得博士学位,同时有多年的企业工作经历。兼职教师主要来自企业和行业领域,具有很强的技术能力,掌握最新的技术和工艺,熟悉企业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以曼海姆为例,教学人员中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比例为2:3。兼职教师中大部分来自行业实践领域,他们掌握着最新的技术和工艺,熟悉企业生产、管理过程,能保证双元制大学的教学内容能紧跟上科学技术和企业生产发展的步伐。[3]
二、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
“教学工厂”模式是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校长林靖东先生创建的。这种模式实际上是德国“双元制”模式的改进版,更加适合以华人社会为主体的社会生态环境。教学工厂模式将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经营理念、项目管理经验引入学校的课堂教学,为学习者或者培训者提供与企业相似的工作环境和经验学习环境,把企业的项目案例和资源引入到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形成学校、实习中心、企业三位一体的教学环境。
“教学工厂”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完善的科研体系。各个教学单位不设置普通学校常见的“教研室”,而是根据专项科技的特点设置“专业科技中心”。专业科技中心,这种以生产、教学、科研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是校企合作的对接与应用的平台,作为展开各项专业教学活动的主体,能够为“教学工厂”办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横向课题的开发、高技能学生的培养提供服务与保障。[4]2.阶梯递进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两年进行基础和专业学习,课堂中使用企业实际项目案例进行教学,课余时间到专业科技中心做实验,从事实际的项目研究。第三学年,半年的时间不再上课,专门从事企业项目的开发与研究。3.注重专业教师师资的培养和教材的开发,坚持“六超越”的培训原则。在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各种技能培训方面,学校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经费,项目研发能力列入教师技能开发系统。通过实施教师技能转型计划,鼓励教师参与企业项目研发。教师利用在项目开发过程的经验,开发校本教材,以保证技术的新颖性。
三、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
辛辛那提大学的赫尔曼·施奈德教授于1906年创建了合作教育[5],在这之后,合作教育逐渐演变为两种模式:辛辛那提模式和安提亚克模式。[6]辛辛那提模式具有的特点是学生的工作时间相对集中,是以学习学期与工作学期相互交替来完成的,如一个学期上课,一个学期在企业工作。学生既作为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又作为企业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实践。该模式把校企合作的优点以一种很具体的形式展示在人们面前。但这种模式也有比较明显的缺点,它把校企合作限制在应用技术学科比较狭窄的范围内,影响了校企合作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多个学科领域中展开。[7]为了能让更多学生享受到校企合作教育带来的好处,给学生提供更灵活的学习、工作时间,安提亚克大学推出了“并行模式”。学生除了在学校正常的学习外,每周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做一定的被学校认可的工作任务。采用学习和工作交替的形式,学生半天在校学习,半天完成工作任务。
总体来说,美国合作教育有如下特点:法律健全,可操作性强。一方面,其有明确的财政支持。美国法律规定,联邦政府必须拨出专项资金来支持合作教育。据统计,1994年后,美国联邦政府连续三年相继投入到校企合作的资金分别是2.45亿美元、3.05亿美元和4亿美元。[8]另一方面,美国国会通过的《卡尔D波金斯职业教育法案》、《国防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以及2000年的《美国教育规则》等纲领性的法律、法规,从实施和管理上促进了“校企合作教育”的发展。
四、西方“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德国“双元制”在西方国家引进后,逐渐发展成为新的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具有“双元制”的特点,工学结合,校企共同培养。但现代学徒制发展到现在,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Hilary Steedman将学徒制分为了两个大类,即供给引导型和需求引导型。需求引导型的特点是雇主责任感高,企业培训占主导作用,学徒制与全日制教育结构相分离。供给引导型的特点是雇主责任感低,企业培训相对较弱,学徒制与全日制教育结构进行了较为密切的整合。在澳大利亚,其现代学徒制所涉及的合作单位远远超出了“学校”和“企业”的范围。昆士兰从2004年开始实施的“学生教育与培训计划”,就是一个具有双元甚至多元特性的校企合作机制。在为学生提供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同时,还提供在企业工作和生活环境中的实践任务。澳大利亚还为多元校企合作教育制度的政策性成果建立了监控和评估机制。这个资源共享、拥有共同驱动力和持续对话的校企合作机制,逐渐融合了职业院校的学科、专业,形成了新的信息共享、平台共用的网络,促进了合作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了学校与企业或者其他合作者的交互、资源利用和决策能力。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能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近年来各大专业学校紧紧围绕培养既有理论又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能在生产一线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的技术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开始注重区域校际、校企的多层次联合办学的大胆尝试与探索,在校企合作工作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在对国外校企合作机制发展现状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外校企合作机制的优势与特点,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 参 考 文 献 ]
[1] 俞仲文. 从让学校跟着企业走 到让企业追着学校跑[J]. 科学咨询, 2011(3).
[2] 周明星, 孟庆国. 中外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 职业技术教育, 2008(4).
[3] Feng Dan-Pai, Chang Su-Huei, Hau Chuan-Shou. From the manpower needs to explore the German dual system to face the Challenge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C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Computers in Education (ICFCE 2011), page: 458-463, Jun. 2011.
[4] 张玲.德国曼海姆双元制高等学院校企合作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10(4).
[5] 倪春丽,李玉春.新加坡NYP“教学工厂”的十大特色[J].教学研究,2012(6).
[6] 郝志强.美国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管理机制探析[J].职教通讯,2011(15).
篇9
1德国远程教育的发展概况
德国的远程教育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期间经历了东西德的分裂与合并,其远程教育也经历不同发展模式重组过程。第一阶段以远程函授教育为主。1895年西蒙•米勒开始在建筑行业按教学计划采用书信往来的方式授课,米勒成为德国函授教育的先驱者。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很多成年人失去了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机会,能弥补这一损失的函授教育因而得以广泛发展,那时开办的函授教育有职业教育培训班、为战争期间当过兵的成年人开设的职业补习班以及政治教育训练班等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需求更为迫切,为满足人们选择职业或职业晋升的愿望,私人函授教育机构应运而生,人们为追求更高的学历、更高的职务以及更快适应新的职业,选择参加函授教育的积极较高,进一步促进了函授教育的发展。第二阶段以远程视听教育为主。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和电视机的普及,人们开始考虑将电视视听技术应用于远程教育,这一阶段的电视教育充分发挥了电视媒体的视听功能,使教育效果明显提高,并逐步取代了第一代函授教育。第三阶段以远程在线教育为主。这种以网络在线教育为主的远程教育一经出现,即得到德国的广泛关注和普遍应用,很快成为远程教育的主要形式,并进一步向文字教材、声像资料和互联网在线课件相结合的综合形式发展,带来了远程教育的一场深刻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分裂成了东德和西德两个国家,它们分别发展了两套不同的远程教育系统。东德制定了以面向在职工作者的远程教育体系,最初只有德累斯顿技术大学、弗赖贝格矿业大学、德国福斯特津纳行政学院等3所大学可以开展远程教育,后来其他大学也相继加入了远程教育行列,包括18所大学和234所技术学院。西德则采取了较为谨慎的做法发展远程教育,虽然早在1969年就专门成立了远程教育国家中央办公室,但直到1976年西德才在法律上正式认可了远程教育,并以法律的形式保护远程教育的正常发展。1967年蒂宾根大学率先成立了第一个远程教育学院,并以函授的方式开始提供课程教学。西德于1975年建立了一所远程教学大学——德国远程大学,为整个欧洲德语区提供远程教育服务。除了公立大学,西德的私立学校也是远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到1991年原西德地区有112所私立远程教育机构为17万多人提供了普通或职业教育课程。1990年东西德宣布合并,德国远程教育体系经历了一次重组和重生的过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德国政府对远程教育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加强了大学的网络设施建设,开出了一大批各种各样的新的灵活课程,到2011年德国远程教育机构提供经政府认可的高等教育课程共2790门,另外还有907门兴趣课程(含闲暇、健康类学科)。1991年德国远程教育入学学生总数为16.7万人,2009年已经增长到25.9万人,德国远程教育取得了较大发展。
2德国远程教育的教学与管理
德国远程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把这种远程教学理念贯穿到教学与管理全过程中。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德国远程教育在充分运用媒体教学基础上,也同样重视面授教学,两者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其独特的教学管理模式。
2.1教学模式
为了有效解决远程教育由于师生准分离所带来的各种教学问题,德国远程教育从一开始就强调面授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方式采用媒体教学与面授结合,即学生利用教学媒体进行个体学习,教师给予一定面授教学辅导。这种教学方式可总结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即“教与学”是由媒体与教师混合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个体学习的支持服务,它主要包括几个环节:一是学生运用印刷文字材料和网络教学资源进行个体学习;二是教师通过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互联网对学生进行远程学习辅导;三是开展以网络为基础的学习研讨和交流活动;四是教师给学生上面授课和教师与学生一起研讨学习上的问题。以德国远程大学为例,它在德国、比利时、奥地利、瑞士等国拥有五十多个学习中心,这些学习中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远程学习网络,为学生提供近在家门的学习支持服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首先会收到学校寄来的印刷版课程教材,这些教材都是以方便远程学习的方式编写的,有着互动式的用户友好界面,如印刷教材会在需要的地方提示学生参加论坛或讨论室的活动,以便学生与学院导师及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学校为学生设计制作专门的多媒体教学材料,学生可以在网上随意下载并学习,在这些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资料能够增强教材的可读性,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互联网与指导教师保持联系,接受远程学习辅导,定期开展网上学习研讨和交流活动。德国远程大学要求学生定期参加在学习中心举行的面授课。以心理学本科课程为例,参加单元1和单元2学习的学生,一学期内应至少参加2次课堂授课活动,另外,还应在课程结束前至少参加2次补充课堂授课。除了这些课堂授课活动,大学还会为学生准备一些专题会议,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条件参加感兴趣的会议,与教师共同讨论课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混合式教学要求学生具有较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自发的学习热情,能约束自己,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必要的课程学习时间。
2.2教学管理平台
德国的远程教育机构为增强自身的竞争力,适应时展的要求,在远程教育技术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经费,以推动和方便学生的远程学习为目标和中心,开发了一些教学管理平台。二十世纪90年代,德国远程大学的一些学院开始试行网络课程,并打造了一个课程入口“ET-Online”;到二十世纪末,整个大学正式开始了虚拟学习的实践,自行设计和制作了学习管理系统——学习空间虚拟大学(Learning-SpaceVirtualUniversity,LVU),为学习者提供了基于互联网的合作学习环境,并不断进行升级和改造。LVU系统综合考虑了远程教学学术管理和教学管理两方面的需求,包含4大模块,不同模块所实现的功能各不相同,第一模块是课程发展工具,具有把课程结构化、对图片、视音频和动画的支持、设置提问、作业和评价等功能,方便教师用户使用;第二模块是学生支持工具,具有交互功能,即学生间同异步交互、学生与导师/学院间的同异步交互,设有学习资源库,可获得作业的反馈;第三模块是导师支持工具,设有学生学习跟踪、小组管理、作业和问题收集、学生课程计划进程、监控、学院导师管理等功能;第四模块是学生管理,包括注册与付费、密码与安全、学生记录数据库、考试和认证记录、课程、班级和导师数据库等内容。德国远程大学的众多课程还配备了以Moodle开源平台为基础的异步交流平台,Moodle允许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小空间,通过个人自我介绍让其他同学对自己有一个快速全面的了解;通过在个人博客里学习心得以及在他人的空间里留言,分享自身的学习经验。因此,这个以Moodle为基础的异步远程学习平台,还可以作为学生的学习档案,作为观察和督促学生日常学习情况的参考和依据。此外,德国远程大学还自行开发了一个在线远程协作学习平台——CURE,为学生之间开展小组协作学习提供了在线学习环境,把过去在学习中心开展的一部分面对面的活动搬到了网上,有利于远程学习的顺利开展。
3德国远程教育的法规与质量监控
德国的远程教育曾经走过弯路,发展之初教育质量低下,失去民众信任,对远程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办学规模下降。相关教育机构不得不加强质量把关,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办学秩序,保证教育质量,以取得公众的信任。德国远程教育最重要的法律是以对远程教育消费者权益进行保障为目标的《远程教育法》。《远程教育法》于1976年在西德通过,1978年正式生效,其中对远程教育合同的进行规范,这份合同将在学生入学时与校方签定,从而保护他们的权益。1991年统一后的德国对这一法案进行适当修改,并继续使用。到2000年,针对远程教育在发展上已与过去的函授教育有了极大的区别,德国又制定了一部专门的《远程教育参与者保护法》,并于2009年作了适当的修改。新法案仍然保留了《远程教育法》要求与学生签订远程学习合同的传统,在法案的第一部分即对远程教育合同的权力与义务、内容与格式、学生辍学的学费问题等都作了详尽的规定。第二部分对远程教育组织的办学行为设立了规则,其中包括要求远程教育机构的广告信息必须与合同保持一致,信息应保证完整呈现。为了保证远程教育质量,德国建立起了一个以课程审查为手段的独特的远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德国国家远程学习中心获授权对德国远程教育系统(公立大学、私立大学、远程学校)的课程进行审查,只有获得资格的远程高等教育课程才能进入远程教育市场。德国国家远程学习中心的主要职责包括:对所有远程学习课程进行判定,决定其是否能获得通过;每三年进行一次复审,决定课程是否仍达到远程学习的要求;判定已获得资格的远程教育课程能否做出重大变化;与德国职业培训联邦协会合作出版《远程教育指南》,远程教育的新闻与获得通过的课程名单;观察和促进德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对违规的学习项目进行罚款等。国家远程学习中心对课程审查的过程非常严格,提供审查的课程要符合国家远程学习中心的《远程学习评价指南》课程标准,标准列出了远程教育课程应包含的各种指标,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等,每项指标下还作了具体的要求,并给出了审查时可能提出的问题和做出的评论。如果课程与职业教育相关,那么该课程还必须送给德国职业培训研究与发展专家中心审核,由该中心根据其标准作出一份详细的评价报告,评价报告细到列出每个学习单元的错误和缺点。获得认证的远程课程都会拥有一个独特的编号,方便学生确认和查找。
另外,一些民间的远程教育组织也在通过自身的行动推动远程教育的质量发展。如德国远程学习和学习媒体协会是德国重要的远程教育民间组织,该协会建立了一个专门的远程电子学习论坛,从2000年开始对德国远程教育市场的各种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并向社会公布,对远程教育的质量发展提出建议,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远程教育的办学质量起到监督促进作用。作为开展远程教育的机构或学校,对教学质量非常重视,因为德国对远程教育教学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要获得国家认可的学历、资格证书,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国家公共考试,是真正义意上的教考分离。为配合这一要求,各远程教育机构或学校也规划出非常严格的课程要求,划分课程学习阶段和学习单元,提供学生选择,规定必要的学习时间,学位论文的撰写完全按照全日制学士学位的培养标准来对远程教育学生进行规定。在严格的教学要求规定下的学习,对于一般学生来说,都是一个艰辛的过程,而对于大部分有工作、有家庭的远程学生来说,更需要自身付出大量的努力。质量是远程教育的生命线,正是对教育质量的严格把关,远程教育在德国赢得信誉,社会认可度不断搞高,走上了良性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4应用状况
在德国,远程教育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除了用于开展继续教育的学历提升外,在开展职业培训和开辟国外教育市场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4.1职业培训
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每年正常有160万人年轻人参加职业培训。德国工商会(IHK)负责一部分的职业培训,该组织可提供300个种类的职业培训并授予证书,这样的行政联合机构在德国共有82个,其上级机构是德国工商总会(DIHK)。随着远程教育的成熟发展,IHK选择运用网络教育的方式开展职业培训,其目的是使学员可以在不中断当前工作的前提下获得进一步学习的机会,确保职工素质发展紧紧跟上行业不断发展的步伐。远程培训课程由来自高等院校、工商企业界和在不同行业有丰富第一手经验的专家以及精通远程教育与培训方式的学者共同设计,课程的编制做到清晰、系统,既有概论也有丰富的案例。培训内容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IHK负责理论部分的教学管理和组织考试,实践部分的教学和考试则由企业负责。培训范围涉及多个行业,如亚琛手工业者协会为考试提供了一个虚拟程序:从验光师、面包师到技工等,多种类型的考试人员都可以在网上得到指导、参与考试。
4.2开辟国外教育市场
为适应国际人力资源的素质竞争,德国将国际竞争进入教育领域,鼓励远程教育积极拓展国外市场,以夺取国际竞争先机。德国远程大学为整个欧洲德语区提供远程教育服务,在德国以外四千多名学生,并在中、东欧10个国家建立了60多个学习中心,为当地学生提供学习支服务。德国的高校和一些培训机构也在国外积极寻求发展机会,正在计划建设国际远程大学,让亚、非、拉等国的大学生前往就读,规模为2万人。2002年德国特里尔大学与弗劳恩霍夫学会下属的远程教育研究所正式开通了中国学生在线听课的网络课程,特里尔大学在其教室内使用配备了网络摄像头的笔记本电脑,以英语授课,授课内容同时借助高速互联网向各地传输,网络另外一端的学生可在学校、家中或任何地点,同步收看讲座内容,如中国学生错过了讲座,可以在相关网站下载多媒体授课录像来补课和自学。2009年北京理工大学与德国两所大学合作为汽车制造商戴姆勒公司举办“合规性与公司治理”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班。通过多形式、多途径的国际合作,德国远程教育在进入国外教育市场上取得了成效。
5启示
从德国远程教育发展状况可以看出,德国对远程教育的立法、教学管理都有严格的要求,保证了远程教育的办学质量,促进了远程教育健康发展,这些做法和经验对我国远程教育发展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
5.1积极推进远程教育立法
虽然近十年来我国远程教育发展较快,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关于远程教育的法律,也就是说远程教育还没有完全走上规范化发展的轨道。因此远程教育立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一些专家学者也在呼吁要加快立法进程,从国家层面解决远程教育的法律保障问题。如果说现在对远程教育立法的时机还不成熟,可采用“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做法。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部署,我国正在进行国家开放大学的建设,利用这个契机,选择国家开放大学的作为立法试点,立法通过《国家开放大学章程》,将其开放、灵活的办学理念和必要的相关的运行体制、机制用法律的手段确立起来,其它远程教育办学机构也能从其中得到启发,在遇到远程教育的法律问题时,可以作为参照和依据。《国家开放大学章程》通过一段时间的试行,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并以《国家开放大学章程》为基础,稳步推进我国远程教育的立法进程。根据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状况,我国的远程教育立法应着重解决如下问题:一是远程教育的定位、设置与办学自;二是远程教育的投入、招生、经费的来源和收费标准;三是远程教育的管理;四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和监控,学业证书的颁发;五是现代远程教育秩序的维护;六是办学者、教师和学生的权益保护。只有这些问题都有明确具体的法律规范,才能保证我国远程教育有序、稳步的发展,实现远程教育的法治化。
篇10
关键词:社区教育;企业;公民馆;社区学院
作者简介:王梦云(1968-),男,山西高平人,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杨苗苗(1993-),女,山西霍州人,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3-0064-06
一、国外社区教育与企业结合模式
(一)日本公民馆与企业结合
日本公民馆于1946年7月5日文部省次官《关于公民馆的设置与运营》得以确立,其对公民馆的阐述为:“今后的国民教育,不再重点强化青少年教育,而是集男女老少、教育者及产业工人为一体的社会教育。为此,应在全国农村各地建立公民馆,使之成为村民们生产、生活、学习、交朋友的地方。”在随后1949年6月出台的《社会教育法》中,对公民馆做出明确规定:公民馆以市町村及其他一定区域内的居民为对象,以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学术及文化活动为活动内容,以提升居民修养、促进健康、冶炼情操、丰富文化生活、提高社会福利为目的。此后,日本社会教育依托公民馆设施日渐壮大,并引入终身教育理念。
在日本,社区教育通常表述为社会教育,公民馆作为其核心设施与企业联系紧密,这是日本社会教育的一大特色。在其蓬勃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与企业的充分互动。这种互动关系表现为企业对公民馆的支持与帮助以及公民馆对企业的开放与服务。日本教育界对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说,公民馆与企业的合作在推动日本文化传播与发展、科技成果的转化等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企业对于社会活动的参与度与其规模成正比关系:对于规模较小、经济水平不高、设施设备不充分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开展活动的规模也不是很大。无论是大中小型企业,公民馆都会积极配合并对其实施一定程度和范内的援助,包括提供场地设施、配合企业宣传、提供专业人员援助以及支援企业活动等。
企业依托公民馆开展社会活动的理由有:一是为了宣传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知名度及自身形象;二是为了加大企业产品的销量,追求经济效益,促进企业成果的转化以及实现企业长期发展;三是为了吸引专业人才的加入,创新企业科研成果;四是为了对地方的发展做贡献、增强与地方的纽带关系,这种社会责任负担意识驱使企业开展一些除去追求利益最大化之外造福居民的社会活动。前三个理由是由企业自身的特质――实现利益最大化决定的。对于公民馆而言,企业为履行社会责任而进行的社会活动助其发展社会教育,提升居民文化素质,实现社区居民全员、全程、全面的发展。
公民馆开展的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有关爱老年人、残疾人等的福利性活动;有讲座、学习会、演讲会等的学习型活动;有企业宣传会、商品会、参观工厂等的企业宣传性活动;有户外运动的体育性活动;有音乐会、地方传统民俗、工艺、美术展等的文化性活动。在与企业合作开展的活动中,以企业宣传性活动为主。企业依托公民馆举办的社会活动可以范围三种类型,即企业自主举办型,公企共同合作型以及企业自行举办为主、公民馆配合为辅型。一般来讲,企业举办的社会活动以企业自行举办为主、公民馆配合为辅,但是在实际实施时,公企共同合作的活动以及公民馆作为辅助的活动超于企业自行举办的活动。
公民馆愿意为企业提供设施、场地并支持企业的活动,是因为它本着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发挥其本能寻求与企业的合作。公民馆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对企业给予了积极的援助。与大学联盟为企业输送指导型人才,有效地知道企业开展工作并开展学术讨论小组提供有效学习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产学联合”模式的开发起到了纽带与桥梁作用,促使企业开展社会活动的积极性迅速提高。企业在公民馆的支持与援助下,提升了自身形象,增加了经济效益,公民馆也在企业社会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公民终身教育体系”的方向前进着。由此看来,公企联盟是公民馆与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美国社区学院与企业结合
美国社区学院兴起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初级学院运动,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力求培训专门人才,提高社区民众素养,满足社区的教育、文化、经济各方面的发展。强调以社区为本,最高宗旨是为社区发展服务。它划分了各州的社区学院学区,每个社区学院学区至少设有一所社区学院,为社区居民提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以及完善自身所需的教育,履行职业教育、补偿教育、社区教育、大学转学教育及普通教育五大职能,确保与社会需求同步。美国社区学院分为公立和私立,最高可授予文科或理科的副学士文凭,或者一年制的生计教育证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这类高等学校被称作初级学院。在现代的美国,初级学院及社区学院这两种名字共存:公立的两年制学院被称作社区学院,私人团体或教会创办的两年制学院被称作初级学院。社区学院是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独特的存在。它强调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为美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社区教育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两次最伟大的革新之一。它以其不断创新完善的职能、灵活的教育方式、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在美国高等教育及社会教育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
企业与社区学院的互动合作关系一直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话题,受到教育界、企业界、政界的重视,实现了学院与企业双方的互利互惠。美国社区学院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中叶,迄今一百多年的合作在社会各界的关注、社会经济的变革中已具有自身的特色,并S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调整与变化,以适应社会变革要求。美国社区学院不断开拓与企业的合作形式,多种合作形式在适应美国的技术竞争力、推动美国的新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认为是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弗吉尼亚社区学院(Northern Virginia College 简称NOVA),是一所两年制的公立教育机构,是全美最大的社区学院之一。拥有25000名左右的学生,100多个资格证书项目和副学士学位,可供学生将来进入工作岗位或转入四年制大学。在四年制的大学转学计划中,学生若完成两年的副学士课程可以确保被弗吉尼亚所有有名的大学录取所录取。北弗吉尼亚家庭服务中心(Northern Virginia Family Service 简称NVFS)成立于1924年。它在有效地帮助社区居民改善生活质量、支持家庭需要方面起到重要作用。1996年北弗吉尼亚社区学院与北弗吉尼亚家庭服务中心合办了一个项目――培训前途。(Training Future)有94%的参与者成功完成了此次培训项目。在这之中,85%的毕业生顺利就业。大多数的参与者都是一些失业或未充分就业者、移民、低收入者。通过此次培训所开设的课程就业示范项目,毕业后就业顺利、收入增加、个人认同感提升。虽然实现就业是本次培训第一目标,但仍有少数毕业生愿意留在学院继续学习。为此,北弗吉尼亚社区学院专门提供了继续教育咨询服务。
通常情况下,美国社区学院与企业的互动过程对双方都产生了有益影响。在这种互动中,合作企业给予社区学院以人力、物理、财力方面的支持:第一,在企业中选取优秀人才担任社区学院兼职教师;第二,企业直接参与到社区学院的学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中,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第三,企业为社区学院提供有偿服务,是社区学院财力的极大支持者。作为回馈,社区学院为企业培养专业人员,帮助其进行课题研究,实现与企业双方共赢。这些合作方式,对于学生而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术和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作习惯、促进就业,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对于企业而言,通过利用社区学院资源,对内提高员工科技、文化水平,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结构,弥补自身研究不足。对外通过与学院联合开发新技术并使之转化为生产力,使企业获得丰厚研究成果,从而提升效益、提高产业竞争力。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与企业联合取得的科研成果,不仅为学院带来丰厚的资金报酬,同时提高学院声誉。
美国社区学院与企业的深度交融互动格局不仅使双方达到共赢,还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更在某种意义上为实现终身教育起到推动作用。
二、国外社区教育与企业结合模式的特征
(一)政府主导――法律支持与财政鼓励
日本和美国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财政措施,主导着社区与企业的合作,担当着沟通两者合作发展的桥梁,旨在提高国民福利、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
日本于1946年的《关于公民馆的设置与运营》将经济界、教育界、政治界融为一体,指出公民馆不仅作为文化教养机关,是一种综合的、万能的社会教育设施。在随后1947年的《教育基本法》中,又明确规定“国家及地方各自治团体,应建立图书馆、博物馆及公民馆等社会教育设施,并利用学校设施及基地以实现完善人格的教育目的。”1949年的《社会教育法》是一部关于社会教育的专门法律,将社会教育从此纳入法制轨道,为公民馆的制度及视野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针对公民馆的事业,提出“公民馆应为各种团体、机关取得联络”,应“为居民集会以及其他公共活动提供设施”。1990年《关于整备振兴终身学习措施的推进体制的法律》即《终身学习振兴法》出台,引入了终身教育理念,提出了依托公民馆设施,鼓励公民参与社会教育、推进终身学习事业,保证每位公民实现其需求、丰富其生活、享受其乐趣、完善其自身。另外,日本政府对公民馆的财政补助为公民馆与企业的合作提供了物质保障。
美国政府相继出台了1963年的《职业教育法》、1982年的《联合培训方案》、1984年的《帕金斯职业教育法案》,加强了社区学院的建设并强调了企业与培训及厚茧的合作。1994年政府颁布的《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以法律形式使社区学院与企业间的合作固定化,并拨出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其合作项目的顺利开展。主要运作模式是当社区学院与企业双方在某项合作项目达成一致时,联合向政府申报,政府设立的专项资金便会启动。为鼓励企业参与与社区学院的合作项目,政府制定了各种税收优惠政策。2010年出台《技能:美国的未来》指出加强社区学院与企业间的合作是促进经济复兴的有望之举,并促使其建立合作关系。
(二)企业主动――人才需求与地位认同
企业以追求经济效益作为自身发展的根本,而面对知识经济的今天,人才资源成为制约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在与社区教育合作过程中,企业通过提供实习岗位,增加了未来发展可供选择的创新型和高级能型人才来源,提前储备企业所需高素质劳动力。因此,日本和美国的企业愿意在教育失业中占据一席之地,参与到与社区教育的合作中。这种合作能够以最少的成本换回利益的最大化。另外,之前企业领导更看重名牌大学的声誉,认为名牌大学有更多优质人才资源、更先进的科技文化水平、更强大的科研实力,所以最初企业选取新员工倾向于名校毕业生。伴随着社区学院地位上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到社区教育的重要性,社区培养出来的人才更熟悉企业发展及经济发展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要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必须立足社区,于是将企业与社区的合作当做未来发展的战略需求。在企业与社区教育的合作中,由企业发挥领导作用能使企业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获得认同感也是企业主动寻求合作的决定性要素。
(三)社区主体――服务宗旨与发展需求
日本和美国社区教育的主要实施机构公民馆和社区学院一直秉承着自足社区、发展社区的原则,坚持“一切为了社区,一切服务于社区”的理念,关心社区居民生活及教育需求,发展区域经济,培养并输送人才,成为国家发展的忠实伙伴。合作以社^为主体,为企业提供其发展所需场地、高素质劳动者,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更新,从而创收经济效益,满足企业对经济的追求。这样企业乐于与当地社区合作,实现社区与企业的双赢。社区学校具有选择权,可以在众多有合作诉求的企业中挑出与其发展实际相匹配的企业进行合作,作为政府制定的培训部门,在合作中处于主体地位。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社区教育,企业经济效益的追求也离不开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成为很好的平台和中介。
在社区教育与企业的合作中,已形成政府、企业、社区三者相互影响、交叉、共同承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协同发展模式。在这个发展模式中,各方将责任、权利、利益融合在一起,形成三者互惠互利、融合渗透的合作关系。合作各方履行应尽的职责,享受赢得的权利与利益,达到共同发展的终极目标。
三、对我国的启示
借鉴日本和美国社区教育与企业结合的经验,可以看出其使之都是“政府主导、企业主动、社区教育主体”的合作模式。随着合作和联系的日益广泛与深入,企业积极地参与社区教育事务中,为社区教育提供便利。社区也积极地参与企业新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形成社区教育与企业之间深度交融、密切合作、互利共赢的新模式。
当前我国已将加强社区教育与企业的合作作为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我国的社区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不错成效。很多社区开始探索与企业的合作。但总体来看,这种互动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政府主导型不强、企业积极性不高、社区主体性过强的现象,与日本和美国的合作互动模式仍有不小差距,互动经验不足,尚未统一和固话。日本和美国在社区教育与企业合作互动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吸收。
(一)国家层面
政府作为社区教育与企业合作的桥梁,承担着价值引导者、合作协调者、过程监督者、成果评价者的角色。在日本与美国,企业与社区因各自所需主动合作,政府起主导作用。当前我国社区教育与企业的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政府主导作用尚不明晰,原因有:一是促进社区教育与企业合作的相应法律政策不完善;二是合作所需资金不足,缺乏专项支持;三是合作理念认识不到位,政府看不到合作的长远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借鉴日本和美国的做法,我国应制定并完善相关法治体制建设,确保和增加政府资金投入以及提升合作的社会影响力。
1.制定并完善法律法规确保和增加资金扶持。日本和美国完善使用的法律法规是社区教育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助推力,为合作开展提供了重要的体制框架。在合作实践中,政府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并制定税收减免优惠,以法律及财政手段确保合作顺利开展。我国对于社区教育与企业合作国家层面的立法比较薄弱,虽然国家对此越来越重视,但有关法律制度框架尚未形成,支持力度不够,专项资金尚未确立,存在很大局限性,仅仅具有挂名性质。这样一来,合作中容易导致形式化和盲目性,不利于合作长期开展。
因此,我国首先应建立保障社区教育与企业合作正常运转的法律制度,以建立健全社区教育的宏观管理机制,保证社区教育及企业双方资源的合理配置。其次,要修订相关法律。《企业法》及《职业教育法》本身对于社区教育与企业合作模式规范较少,地方层面的有关社区教育法规并未对企业合作有明确规定。要中央及地方同步出台法律法规。再次要制定专门的社区教育与企业合作法规,对社区教育及企业双方权责做出明确规定,保证有法可依。最后,为企业量身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并给予双方专项资金支持,以项目化、专业化、固定化推动合作顺利开展。
2.更新传统思想观念加大合作宣传力度。日本和美国的社区教育史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常态。在与企业合作的领域中已多次尝试并有所突破,逐渐专业化和固定化。而我国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影响,整个社会对社区教育都存在认识不足甚至认识偏差的问题,对其信任程度偏低,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另一方面,我国社区教育多由政府主办,一定程度上与企业发展需求相脱节,在课程计划、学习内容方面沟通较少,对双方合作的推荐具有难度,往往难以合拍。应当认识到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应更新传统思想观念,将社区教育与普通教育放于同等地位,使两种教育协同发展。在美国,社区学院的毕业生同普通学校的毕业生无等级之分,学生可自由选择。
我国政府应学习并借鉴此种方式,加大社区教育的宣传力度,以保障社区教育与企业的合作顺利开展。另外,应当看到面对经济新常态,合作可为各行业提供复合型人才,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我国要实现整体经济快速增长,首先要发展地方经济,因而地域性的社区教育与企业的合作意义重大。在此情形下,可借鉴日本和美国经验,鼓励社会各界传统思想观念转变,加强对社区教育正面舆论的引导。
(二)企业方面
企业作为经济社会中最活跃、最具有创新力的一个主体,也最能敏锐地捕捉到经济市场的各种信息。因此,推动社区教育与企业的合作对于企业的发展、知识的创新,特别是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社区教育和企业属于不同系统,培养目标、价值取向、管理体制、运行模式都不同,合作中必然出现缺乏对于共同利益的准确认识。究其原因,一是国内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偏低,带有经济考量的因素,鲜少大笔投入教育事业。二是我国传统文化土壤孕育着企业长期享受低廉劳动力的惯性思维,尚未真正认识到复合型人才的短缺。因此,企业一方面应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变被动为主动甚至在合作中居于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加强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1.培养社会责任感发挥合作中的主导作用。当前我国的企业普遍存在社会责任意识偏低的问题,企业更关注与自身休戚相关的直接的、眼前的利益,而较少关注与自身有关的长期投资的回报,如对于人力资源方面的投资不足、对企业员工培训义务的推卸、对于社区教育合作认识不清,导致企业发展时而出现短板。这种现象与日本和美国形成鲜明对比。因此鼓励企业提升公益意识,加强品牌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与社区教育的互动中。但这种互动容易出现权责不明的问题,对于社区教育而言,容易自恃是科研专家从而忽视企业意见。企业在学校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计划、学生毕业考核等中无实际话语权;对于合作企业而言,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财力、物力的投入与其发展目标相悖,往往削弱其参与的主动性。因此,在开展社区教育与企业合作的活动时,给予企业主导地位,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的主动参与性,激发他们的热情,发挥其优势资源,实现真正的社区教育与企业的合作。
2.培养复合型人才创新型发展时不我待。随着科学技术的转型发展,我国迎来科技的春天,科技已然上升到战略发展层面。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产业转型压力,追逐高素质、创新型、实践操作性人才成为摆脱困境、实现发展的不二选择。因此,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实现挑战转为机遇的有利法宝。我国为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普通教育为社会和企业所培养的人才与企业所需不相符合,一方面企业出于利益考虑,更多期望招收廉价劳动力,雇佣普通学校毕业生。即使这些学生不太符合企业入职要求,企业也会选择录取。这源于他们对社区教育认识度不高,不进行互动合作,也不参与学生投资培养而过多依赖于普通学校教育。另一方面,我国大型企业往往具有垄断性质,拥有政府资金和政策扶持,对专业型人才需求热情较低。而中小型企业又不热衷于自己出资培养学生。因此复合型人才短缺问题已然成为经济发展方案最大阻力。鉴于此,企业应积极寻求与社区教育的合作,同社区学校共同商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这样满足企业所需,企业才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合作中。企业还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合作,将复合型人才培养作为社区教育与企业共同努力的目标。根据自身岗位知识、技能的要求,和学校共同商定课程计划和人才培养目标,还可借助学校专业人员资源,定期培训员工,补充其知识、素养及专业能力,实现企业创新型发展。
(三)社区层面
由于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社区教育整体实力欠佳,社会认可度偏低,对于自身定位不准确,加之由于尚未确立起社区教育的社会服务观,与经济社会联系不甚紧密,使有限的教育资源效益得不到最大程度上的发挥。这些现状直接导致我国社区教育与企业的合作发展速度缓慢,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从思想观念入手,借鉴日本公民馆和美国社区学院,面向社会,定位准确,提高对社区教育服务性特征的重要性认识,树立社区教育的社会服务观,提升自身应对经济社会的竞争力,积极主动地寻求与企业的互动合作,并根据当地经济水平和实际状况随机调整合作方向和重点。
1.实现自身角色准确定位正确认识与企业合作意义。社区教育在我国发展时间尚短,社会各界对其还存在着内涵上的误解和认知上的偏差,而且社区教育对于自身定位也很模糊,从事非正规教育、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等教学活动。这种大而全的教育定位影响了社区教育的教学质量,更限制其不能自由发展,导致特色不明。应当认识到日本和美国全面多样的社区教育发展格局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完成,而是经过历史沉淀和实践磨砺的结果。在我国众多的教育形式,如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中,社区教育若无自身特色,很难与之竞争。因此,如何找准自身定位、找寻自身特色、凸显自身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社区应提升综合实力,加强宣传激励,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鼓励加强与其他经济体的合作,打造社区教育特色品牌。另外,社区应正确认识与企业合作的意义。转变对技术型人才培养积极性不高的传统思想,提起与企业合作的热情,抓住机遇,整合双方资源,积极参与到合作互动中。
2.树立社区教育服务观促进社会发展。在日本和美国,社区教育要求走出“象牙塔”,与经济体进行合作,以促进社会发展,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会同步更新合作方案,并利用自身人力、物力资源优势,建立良性适应机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推动当代日本和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与之相较,我国社区教育还是比较封闭的,还没有形成与企业合作的开放体系,二者互不了解,这种情况下很难实现合作。借鉴日本和美国,社区教育必须正确认识自身地位和价值。只有立足社区、树立社区教育服务观,将实现社区进步、促进社会发展作樯缜及企业二者共同的价值诉求才是正确之路。因此,我国要构建开放的社区教育体系,为企业和居民提供充分的教育资源,利用企业设备、资金优势,与企业建立起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力。
参考文献:
[1]马丽华,杨国军.公民馆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形态研究[J].日本问题研究,2008(2):33-37.
[2]夏鹏翔.日本战后社会教育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吴树罡.开放实用的美国社区学院[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2(4):23-26.
[4]刘兴,刘彩琴.中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比较分析与我国推进建议.当代职业教育,2014(1):105-108.
[5]徐树成.美国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之历史探析[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3.
[6]宋玲玲.中美两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比较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5.
[7]文伟斌.美国社区学院的社会互动关系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5.
[8]张苏俊.中外校企合作教育比较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9):206-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