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评价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4: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教学评价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新教学手段的运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育学中,教育学者将学生的学习方式分为了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两种.就接受式学习而言,主要是指学生获得经验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他人的传授或是讲解而获得知识,这种学习方式导致学生对传授者过度依赖,进而缺乏独立发现和思考问题的过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鼓励性的评价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所谓的发现学习,则是指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索而得出,其学习效率相对接受式学习而言要低一些,但是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这类题,当时那位教师并没有照本宣科,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解题,而是尽可能地向学生展示了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探索知识,让学生改变传统教学中的 “模仿型”学习,而转向了“创造型”学习.多鼓励学生,不可因为错误而批评学生,这样学生才会放开手脚,大胆地尝试各种解决方法.
二、批评学生,要注意场合
学生虽然小,但是都有自尊,都好面子.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动不动就在全班批评学生,学生肯定会有抵触情绪,这样的批评教育是起不到好的效果的.其实有时把学生拉到办公室里进行批评教育也不太合适.学生在办公室众多老师目光的包围下早已不知所措了,哪里还知道你在批评教育些什么呢?而且有时候,办公室的老师会你一言我一语的替你“教育”学生,可想而知,在这样的狂轰滥炸下,学生的心情会是怎样的.批评学生可采取就近原则,就在班级外走廊上、或操场的角落,这样既躲开了大多数学生的目光让他不觉得丢面子,又可以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说这个班这样不行,那样不好,老是抱怨.这样的牢骚只会让学生对你很反感.因为老师连这个班都不是真心喜欢,学生怎么会喜欢你呢?问题肯定多多少少都会有,老师一定要耐心寻求解决办法,而不是一味大声在班里呵斥.要知道有理不在声高嘛!
三、关注学生,善于评价
所谓“教学相长”,也就是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密不可分的,也说明教师的教,归根到底还是以学生的学为基础的.这也与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相适应.在下面这一个案例中学生的这一能力就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和培养.在上《制成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一课时,某数学教师执教时他向学生出示这样一个研究性课题:“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板制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怎样制作才能使制成的无盖长方体的容积尽可能大呢?”这个问题既是学生能力范围内的,又是学生较难独立完成的.但经由老师提出问题后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有积极引导学生一边动手操作一边演算,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位老师再组织学生开展合作交流,并且还深入到每个小组,对学生进行指导,最后由小组长收集每个同学的发现,代表本组与全班同学交流,最终圆满地解决了这道题.老师给与评价,以鼓励为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大为增长,探索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凸显,同时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四、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篇2
2015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在报告中的新数据展现了中国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截止2014年底,中国现有网民规模已经达到6.49亿,互联网络的普及率已经达到47.9%,中国手机网民已经达到5.57亿,网名年龄结构方面,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名占比最高,达到31.5%,在网民职业结构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达到23.8%。微平台方面,中国社科院《2014年新媒体蓝皮书》指出,中国的新媒体已进入“微”时代、6亿微信用户、13亿微博注册账号,新媒体的使用用户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使用人群多为24岁以下,占比33.7%。
2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安全面临的问题
2.1虚假信息容易扩散
微平台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物质构架,这种网络人际关系不同于现实的人际关系,微平台突破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资质限制,任何人可以随时随地传播信息。微平台的开放性使得信息传播呈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形态,在微平台上,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地发表任何信息。现代网络技术进步使得微平台上的信息内容也异常丰富和多样化,但是大学生辨别能力较弱,不能及时判断信息的真伪,也造成了虚假信息容易网络扩散。
2.2个人信息泄露
在网络世界,大学生主要基于微博和微信等微平台进行信息分享和社会交往。微博凭借平台的开放性、技术的低门槛等显著的特点,短时间内成为大学生使用的重要网络平台,但是也是这些特性,大学生很容易将个人隐私曝露出来,被不法份子利用,产生危险。
2.3微平台背景下产生新的安全问题
1)网络诈骗
微平台使用人群逐渐扩大,利用微平台进行网络诈骗的恶性事情也日益增多。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大学生财物丢失已经不再完全是入室或者人群密集处被盗,而是越来越多的网络诈骗事件发生。网络诈骗花样繁多,陷阱不断,大学生使用网络频繁,容易遭受诈骗信息的侵扰,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容易被骗。尤其是交友诈骗,假冒亲友诈骗,网银诈骗等诈骗方式都是利用微平台展开的。
2)组织传播
快速发展的微平台也会被组织利用,有些组织利用微平台的开放性和传播非法的、迷信的信息。他们冒用各种名义在微平台上迷信邪说、蒙骗他人,发展成员。大学生离开父母独自求学,在外读书求职的阶段,往往会感到很多的迷茫和困惑,容易受到组织的欺骗和迷惑。
3)传销
传销通过诱惑,拉人入会,收取会费,盈利途径的行为。现在传销公司也运用“微信营销模式”和“微博营销模式”等新型的网络传播媒介进行传销,他们采用“90后大学生月赚百万”等夸张的标题吸引大学生,诱导大学生进行关注,抓住学生急于求成的心理特点,拉大学生入会,让其继续发展他人,骗取钱财。
3目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3.1目前的大学生安全教育缺少制度保障
高校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普遍缺少制度的保障。学校领导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缺少重视,存在重管理轻教育的氛围,安全教育并没有纳入课程教育。安全教育组织经常是临时的,不定期的,教授安全教育的老师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往往是照本宣科,没有精心设计安全教育的教学,使得安全教育也不为学生重视,安全教育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3.2传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失去吸引力
以往高校的安全教育通常组织对安全教育工作文件的学习,利用班会、团队活动、人防课,学校网站、海报等进行渗透教育,对学生开展预防教育,使得学生了解安全知识和技能,但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慢慢失去吸引力,班会、团队活动,人防课等都具有局限性,持续时间短、内容缺少时效性、信息更新慢,学校网站和海报内容也不够丰富、没有互动环节、缺少双向沟通的功能,传统的模式使得学生对安全教育活动逐渐失去兴趣。
3.3传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严重落伍
目前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大多侧重于法制安全,运动安全,饮食安全,出行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等基础的安全教育内容,但对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等内容却涉及很少。随着现代社会日益增多的安全隐患和危险因素,也没有针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提出多样化的解决办法和策略,使得大学生在面临各种突况时候,不知道如何解决。
4利用微平台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
4.1注重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技术技能的培养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安全教育模式开辟了新的道路,也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需要相关工作者与时俱进,注重信息技能方面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者需要通过相关内容的系统学习,全面了解微平台的技术特征,掌握微平台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提升传播的效果和效率,构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平台,将微平台的安全教育功能发挥到最大。
4.2符合学生的需求进行安全教育内容的发送
现有的微博、微信等微平台上都可以发送文字、语音、视频和图片,学校可以开通微博、微信等平台,考虑到到年轻人的接收心理和接收信息习惯,主题新颖、内容丰富的安全教育信息。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手段,使用年轻人易于接收的表达方式,安全教育内容。针对大家的使用手机的习惯,可以将内容加以简化,考虑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板块化推送。
4.3及时更新内容,注重内容的时效性
因为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信息的特殊性,要做到经常更新内容。不能编辑过时的安全事件新闻,这样会流失读者,减少安全教育的效果。不管是安全教育的信息还是安全事件的新闻,都要注重内容的时效性。在开学报到,节假日等特殊时期,可以有财产安全等安全教育内容。也可以针对近期校园内频发的安全案件,及时进行安全教育。及时更新内容,这样才能不流失用户。
4.4利用微平台的双向沟通功能加强互动
篇3
【关键词】三段七步 教师行为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6-0051-02
新课程要求改变常规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转变学生的方式学习,注重发现式学习,倡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互助合作的方法学习。“三段七步”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体现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地位。通过对生物学科知识主动构建的过程达到知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达成。“三段七步”教学模式把一堂课分为三段、七步。三段指导入性活动阶段、发展性活动阶段、结课性活动阶段。七步指:吸引注意、明确目标、自主研究、小组合作、展示评价、巩固迁移、归纳总结。本文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来展示基于“三段七步”教学模式的教师行为并对此设计进行评价。
一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师行为案例设计
第一,吸引学生注意,引出学习课题(3分钟)。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图(课本70页问题探讨)展示给学生,留给学生1分钟时间观察并思考问题由此引出课题。
第二,告知学习目标,明确努力方向(1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并解读三维目标。
第三,激活原有知识或课文框架介绍,做好知识铺垫(2分钟)。通过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学生已知道细胞膜上有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能帮助一些物质进出细胞,这种特殊的蛋白质与哪些物质进出细胞有关呢?同时在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节水分子通过渗透进出细胞的方式是属于哪种跨膜运输的类型?
第四,下达学习任务,提供学习材料(1分钟)。让学生用8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第70~71页。提问:通过阅读课本有哪些收获?你能不能辨别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异同、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能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吗?并通过大屏幕展示。
第五,学生个人阅读和选择,小组讨论与选择(15分钟)。独立阅读课本,思考后按原小组进行讨论,每小组自由推荐一名学生展示,展示时间为3分钟。
第六,全班展示,交流与评价(12分钟)。随机抽三个小组来展示成果,其他小组有疑惑可直接提出,并对其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对整个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并再次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第七,知识巩固与迁移(8分钟)。让大家看三段简短的物质是如何进出细胞的视频(每段约30秒),分别是O2、葡萄糖进入细胞、Na+进入细胞和K+出细胞的。之后完成大屏幕上出示的试题(基础题两个选择题,拔高题一个看图填空,技能训练题解读图表)。
第八,归纳总结(2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三种方式的比较。预留1分钟时间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
二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师行为案例设计的评价
“三段七步”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地位。通过对生物学科知识主动构建的过程达到知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达成。
1.本节课的设计不同于以往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新课改前的教学基本上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形式,而“三段七步”教学模式改变了这种教学模式;在设计本节课时,课本上简单的知识教师不再一一讲解,而是通过“自己独立读一读,自主想一想,同伴协同议一议”的方式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抽象难懂的知识借助于多媒体辅助教学将知识具体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设置不同难度层次的习题,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多样,因材施教。
2.本节课的设计有别于以往的教学形式
“三段七步”教学模式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行为的指导者和咨询者。① 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课本的解说员,而是“教材要学生读,问题让学生提,过程让学生说,规律要学生找,结论要学生下”。在“三段七步”教学模式中的第五步学生个人阅读和选择,小组讨论与选择,第六步全班展示,交流与评价,这充分说明在“三段七步”教学模式中,学生以自主和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是一个自主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不是一味地接受式学习。采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不仅可以掌握知识,同时可以体验学习的过程,通过对比分析运输方式的异同,学会对比分析问题的方法;通过正确解读图表数据,学会解读图标的方法;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阐释,体会生命的伟大与神奇,培养尊重生命的态度。
3.本节课的设计在内容处理上有别于以往的课堂
“三段七步”教学模式强调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强调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与新知识的联系。知识是学习者自己建立起来的,是学来的而不是教会的。②“三段七步”教学模式中的第三步就是激活原有知识或课文框架介绍,做好知识铺垫。
三 结束语
“三段七步”教学模式有其独特的特点:它解构常规课堂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在自主中学习、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小组或团队中利用明确分工的互学习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相互配合与支持,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以原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学生自主建构生物学科基本知识;通过主动思考和探索求知,最终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注 释
篇4
关键词 农业院校 毒理学评价 实践教学改革 毒理学基础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Agricultural College Toxicology Basic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Safety Evaluation
HE Qingfeng, LI Yanjie, WEI Xiaoqing, SHAN Xiumin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Abstract Agricultural college toxicology basic teaching exist many problems, such as student foundation is weak, outdated teaching content,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testing curriculum unreasonable. Toxicological safety assessment of chemicals is the core of teaching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oxicology,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basis of the professional agricultural college toxicological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toxicological evaluation test is based on exploring the agricultural Institute reform in basic toxicology teaching.
Key words agricultural college; toxicology evaluation;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toxicology basis
1 农业院校毒理学基础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毒理学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在农业院校中存在毒理学课程试验内容安排不当的问题,如学时普遍教少,甚至未开设毒理学实验课程;实验课程教学方法单一;现行的农业院校现行的毒理学课程大纲陈旧,重理论而轻应用。毒理学的理论及方法日新月异,特别是我国外源性化学物毒理学评价工作日趋完善,毒理学评价法规与程序渐与世界标准接轨。毒理学教学内容的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但目前农业院校的毒理学内容多年来未有变动,而且目的性不强,导致了农业院校学生所学的毒理学知识与实际毒理学应用有较大的差异,学生无法适应未来毒理学相关工作需求。
2 以安全性评价实训为基础探索毒理学实践教学改革
(1)应用新教法整合毒理学评价核心理论教学:将多种形式的新教法应用于毒理学基础理论及核心试验的教学过程,并整合相关课程的知识,建立以安全性评价为核心的毒理学知识体系。主要包括毒理学核心理论的学习,相关课程知识的整合以及经典试验的培训三部分内容。毒理学与人体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课程具有紧密联系,可以整合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以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为目的构建应用性知识结构体系。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技术,综合利用动画、解说、图片、音乐、文字、视频,影像等手段讲授相关课程基础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强化毒理学评价目的,不断培养学生学习毒理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2)以毒理学评价为目的安排毒理学实验教学:实验课教学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重要方法,只有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完成好毒理学课程实验。①现行的毒理学实验课并不以毒理学评价实验为目的,实验课程课时较少,多以演示为主,而学生却没有机会动手参与,所以毒理学实验教学目的不强,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针对这种状况,需对毒理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拟以毒理学评价试验为目的组织实验课教学,使学生掌握完成毒理学评价的必要体内外实验技能,如体内实验技术:大白鼠,小白鼠的抓取,固定,染色,随机分组,染毒,取血,留尿,处死,熟悉动物解剖等基本技能,体外实验技能主要教授Ames实验及骨髓微核实验。以拟定的化学物毒理学评价为目的设计试验,优先重点安排学生完成毒理学评价所需核心实验。在每一次实验教学结束后,每位学生都必须完成一份实验报告,写出本次实验操作的体会及实验结果。指导教师在认真批改后在下次实验课前进行评讲。
(3)模拟毒理学评价实验环境,实施毒理学评价实验:建立以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为基础的,适用于农业院校学生特点的毒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在实验室中模拟各领域的毒理学安全性及危险度评价的实验室环境,查阅文献确定3~4种不同领域的化学物作为目标评价对象,以现行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等相关法规为依据,安排毒理学试验项目,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5~7人,设组长一名。各组选择不同领域的化学物,实施不同的安全型评价程序。首先通过查阅文献和相关评价程序,自己设计出实验方案,经教师指导后,方可进行实验。在实施的过程中,每组可根据组员的特点进行分工与合作,如试验准备,染毒,指标检测等工作可分配给不同的组员。既提高了效率,又培养了协作能力。指导教师不参与实验操作,仅从旁指导,改正不良的实验习惯及错误方法,并指导学生完成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报告或科研报告。对目标化学物毒理学评价的实施,是学生对毒理学理论及实验技能的综合应用,进一步巩固了前期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②③
(4)毒理学评价单位见习,检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建立以毒理学评价程序实施单位为核心的稳定实习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检验实践教学的效果,并能根据实际工作需求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做到教学与实际工作需要的结合。组织学生到开展毒理学安全评价实验的单位实习,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单位。以参观,见习,讲座,现场讲授,甚至直接参与毒理学安全性检测工作等方式进行实践。学生通过实习能够深刻理解毒理学理论学习与实践的差距,并积累实际的毒理学工作经验。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完成实习报告,并且根据实习内容,对前期完成的化学物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报告进行总结和修改,实习单位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报告进行评价。
(5)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成绩考核时评价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现行的毒理学成绩考核完全是根据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作为学生的评价标准。这种评价体系比较片面,只注重理论而没有考虑实践及实验,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全面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情况,正确引导学生掌握毒理学的核心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在成绩的考核方面,可采用综合评价法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实行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10%,实践成绩占30%。其中实践成绩包括实验成绩和实习成绩。实践成绩的评定不仅依据学生的实验报告,还要参考实习单位教师的评价及学生在整个实验和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和程度。这种考核方法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抱着应用于毒理学评价的目的,学习毒理学的目的性更强,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在毒理学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结语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是毒理学课程的重要目的之一,以各领域化学物为评价对象进行毒理学评价,在模拟的毒理学评价试验环境中完成对理论及试验的教学。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毒理学的基础核心理论及经典试验,能综合应用理论及试验技能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适应未来的岗位需求,并培养学生对毒理学理论及试验方法的创新能力。
项目来源:天津农学院水产生态与养殖实验教学中心实践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12-A2-03)
注释
① 邵美丽,刘宁,徐渐,等.食品毒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6):62-64.
篇5
《经济法》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要求理论基础夯实,综合性较强,涉及民事诉讼法、民法、商法等方方面面,内容庞杂,知识点多且零散。面对严谨枯燥的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理论基础差、自制力不足,容易产生厌反情绪。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就曾指出:“教学方法最优化程序中一个最重要、最困难的问题是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使之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教学方法的运用对学生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高职作为高等教育中的职业教育类型,主要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以“理论够用”为尺度,侧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结合作者本身的教学实践,在《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中,融入了一体化分小组案例教学模式,并创新性地采取了“1+1+1”三方考核评价系统,就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一点看法,供探讨与交流。
一、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经济法》课程内容庞杂,与会计专业契合度不高
在高职院校的《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中,涉及的法律种类较多,内容庞杂,但课时却非常有限,少的仅有42个课时,因此在课堂上无法同时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只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高职学生普遍对基本的法律、法?没有足够的了解,这样就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真正吃透法律的基本原则、精神以及各单行经济法条文。另外,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普遍采用不分专业、授课内容统一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并没有突出其与各自专业的结合,无法体现学生在本专业基础上的法律优势,这也往往使得学生在心态上,习惯于将经济法当成非专业课程对待,忽视其重要的地位,加之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所以学生学习热情也不高,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二)《经济法》课程教学实践普遍缺乏条件
《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但目前的高职院校在《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中,仍以教师单方面灌输、学生被动接收为主要形式,教学上更是偏重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法条的讲授,这是典型的“灌输式教学”。因此,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性难以实现。更为突出的另一方面,是普遍都缺乏可实践的教学条件,这就导致一些事务所咨询、实地法律调研、模拟法庭等实践教学方式很难开展,其结果就是,学生虽然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但并不能因此解决实际生活工作中的经济法相关问题,不利于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利于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经济法》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过于单一
目前的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仍以单一的闭卷考试形式为主,缺乏专门针对该课程特殊性做出的新尝试和新探索。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考核不能仅仅体现在对法律概念、法条的背诵记忆上,更高层次的考核应该是体现在其实践中的应用,因此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多元化、过程化的考核思路,瞄准学生未来工作的实际需要,注重分析能力测试,进行综合考评。
二、一体化小组案例分析与“1+1+1”三方考核评价体系的教学思路
美国法学家霍姆斯在《法律之路》一书中提出:“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一个个的案例就是人类法律生活经验的结晶。这说明了具体案例对于学习法律的重要性。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在《经济法》课堂中运用了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但是非一体化的分小组案例分析方法过于零散,无法实现《经济法》课程中各章节知识点的串联,且容易造成学生只见树叶不见森林的短视。而基于一个统一的企业背景下的一体化案例分析,能让全体学生有身临其境融入企业经济环境中,去实践经济法的运用,真正地做到寓教于学、工学结合的目的。
其次,对于一体化分小组案例分析实施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学生评价配套体系改革。此前,《经济法》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仍以单一的闭卷考试形式为主,且平时成绩部分,也都依靠任课老师的主观印象给分,有失公允。哪怕是课程中运用了案例分析后的评价,也是单一的由教师评分作为考核评价,这个是比较片面的。因此,本文作者在这里引入“1+1+1”三方评价系统,从组内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三个角度均衡地去评价学生的一体化案例分析成果,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大家地积极性,也有利于公平地打分。
三、一体化小组案例分析与“1+1+1”三方考核评价体系的实施路径
(一)教师需要研究一套用于小组一体化案例分析的背景资料
教师需先根据所教授的《经济法》课程章节内容,即哪些章节可以进行分小组案例分析,再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日常,研究一套适用于分小组一体化案例分析的背景资料。本文作者在《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以当下非常热门且深受学生喜爱的一档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作为一体化案例分析的背景,学生可以根据老师安排的相关知识点任务,结合背景知识,模拟甚至演绎相关的案例,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强化知识点,实现真正地寓教于乐。
(二)对《经济法》课程学生划分小组。
在《经济法》课程的第一堂课上,就要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根据男女比例、性格差异、能力层次等不同的指标,科学地进行分组。每组选出一名小组组长,对该组的案例分析进行统筹安排,同时通过抽签,决定各个小组案例分析的顺序。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小组成员分析目标任务、制定实施计划、分工实施任务。这样能保证教学活动正常开展,将合作与竞争机制有机结合,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新格局。
(三)课堂一体化分小组案例分析实施
根据课程进度和分组顺序,每个组会在下堂课前知道本小组要围绕此展开案例分析的知识点。比如,教师本次课堂上讲授了关于“公司法”中“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知识,那相应小组成员就要围绕这个大的范围,以“奔跑吧兄弟”为案例背景,构思相关的案例,将跟“有限责任公司”相关的知识点嵌入其中。案例展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小组成员可以选择根据各自分配好的角色,对案例进行演绎分析,也可以通过PPT的展示讲解,进行案例分析。
该环节需要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其中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在学生准备的过程中,可以指引他们如何有效地去组织案例,从哪里查找相关的案例资料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还应注意提示学生注重团队配合,培养整体协作能力,当然,如果出现有的学生浑水摸鱼,搭便车的情况,需要与该学生及时沟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适当的约束。
(四)开展“1+1+1”三方考核评价
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尝试这样的案例分析课堂教学,在最后的呈现过程中,肯定会有做的出色的可以让别的小组学习借鉴的地方,也会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最后案例分析结束后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教师会邀请别的小组的成员对该小组的案例分析发表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后,教师要对案例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同时对凌乱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并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考核评价摒弃了一贯的教师单方评价原则,引入“1+1+1”三方考核评价体系,分为组内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分别对学生的参与态度、参与能力和完成状况进行评价。最后,通过50%的组内自评分数、25%的小组互评分数和25%的教师评价分数,作为学生最后的平时考核分数。
四、实施总结
篇6
[关键词]西部 校本研究 农村 中小学 教师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8-0028-04
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力,是一个国家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教育发展离不开优质的教师,教师是教育质量好坏的主要因素。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力量和主要参与者,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他们工作在教育第一线,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是学校教学改革的主要推手。教师的专业能力决定教学的成效,关系到学校能否为社会培养出思想品德高尚、专业理论知识扎实、技能熟练、能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优秀人才。教师的专业要持续发展,就要从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寻找各种条件和机遇,探索发展的途径。西部属于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使用于教育的经费受到限制,这给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成为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教师应在现有的条件下,开展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研究,走自我发展的道路。开展校本研究,探索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改革,能推动农村基础教育事业不断往前发展。
一、校本研究的含义
所谓的校本,源自英语的“school-base”,意思是“以学校为根本”或“以学校为基础”。20世纪初,欧美的一些国家开始出现“以校为本”的教育改革,探索解决学校教育实际中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改革从最初一些学校的“小打小闹”演变成一场声势浩大的“校本运动”。校本研究指以学校自身存在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基础,以学校主要负责人、教学人员为研究主体力量,针对学校存在的各种教育教学具体问题而开展的、有计划的研究活动,其主要含义涉及for school(为了学校)、in school(在学校中)及based on school(基于学校)等三个层面。“为了学校”,指的是研究的目的旨在解决学校及其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课程改革中所碰到的问题和挑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促进学校与教师的双重发展。“改进”是校本研究的主要特征,研究既要解决学校和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中碰到的各类问题,也要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校本研究的问题一般不涉及宏观问题,而是涉及学校管理者及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具体问题,强调具体问题的解决,把具体问题的解决放在首位。强调从具体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把决策和理论体现在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中,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修正、补充和完善。“在学校中”指学校自身的问题由学校的人解决,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乃至家长构成解决问题的主体力量,他们组成研究共同体,分析研究问题的原因,寻求问题解决的渠道。学校领导和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体验和观察研究活动的变化情况,以实践的方式检验理论、方案、计划的效度。“基于学校”的意思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一切都以解决学校的问题为核心,围绕学校具体问题开展,“组织的各种培训、开展的各种研究、设计的各门课程等,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挖掘学校的种种潜力,让学校的资源能被充分利用起来,让学校的生命力释放得更彻底”。(许伟等,2009:34-35)
校本研究是基于学校自身存在问题的研究,是一种以学校管理者、教师为研究核心力量,针对学校现实存在的各种教育教学问题进行的研究。其目的是改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学校、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发展,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种以学校的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者为研究主体力量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校本研究的以学校和教师问题为研究基础的教育研究模式有着与专业研究工作者的教育科学研究不同的本质和特征。
二、校本研究对教师发展的促进
教师发展也称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所从事的学科及其相关专业教育教学与研究能力方面的发展,即教师在专业思想、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成长过程。近年来,世界各国教育界加大了对教师发展问题的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引起许多国家学者的关注,成为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话题。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中小学教师开展课程改革所需的素质已不再是传统上学历层次的提高和专业知识的获取,而是教学能力与教育研究水平的提升,实现的是由“教学型”到“教学研究型”教师的转变。校本研究是基于学校问题解决的一种校级课题研究活动,对促使学校问题的解决和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具有双重意义。
(一)促使教师反思教学行为,提升教学实施能力
“教师的教学实施能力包括教学监控能力、语言沟通能力、活动组织能力、方法创新能力、技术应用能力、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教师激励评价能力、分析反馈能力,等等。”(贺永旺等,2011:15)校本研究的过程是教师反思、研究和总结的过程,是教师教学实施能力提高的过程。在研究中教师不断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按新一轮课改要求,用新的理念和理论观点审视、评价和分析自己教学行为,对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探索问题解决的策略。
(二)促使教师学习新理论,以先进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校本研究要求教师带着有关案例问题,深入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运用先进的理论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探究问题的解决办法。教师的理论学习旨在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学习的目的比较明确,学习愿望强烈,往往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通过研究学习,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用先进的理论知识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成效。
(三)促使教师研究解决问题,提高教育研究能力
校本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教学实际案例的分析与研究、论文及课题研究材料的撰写,这些工作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论文是教育教学案例研究成果最好的表现形式,课题研究材料是教育教学案例的一种升华,案例研究能给论文和课题研究提供翔实的材料。校本研究使教师把教育教学行为与教育教学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教育教学经验与教育教学做到有机结合,促使教师拓宽研究的思路,开阔研究的视野,扩大研究的渠道,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现状解析
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具有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教师专业能力构成要素包括教师的教学实施能力、反思能力、教育研究能力、评价能力及交往能力等,核心要素是教学实施能力。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校大都位于偏僻的乡镇,办学经费紧缺,教育发展困难,教学实施能力和教育研究的能力整体不高。不少教师教学思想保守,在长年的教学过程中安于现状。面对新课改,教学方法简单,没有创新精神。教学手段落后,无法较好地利用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能效。他们不写论文,不做课题研究,不知什么是科研,也不知道要研究什么。总体说来,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不足体现在施教能力、反思和研究能力、技术手段运用能力等方面。
(一)教学能力整体不高
教师的教学能力指的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包括教学选择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校教师受办学经费的限制,个人专业长期得不到发展,教学能力得不到提高。这主要表现为:教学选择能力不高,教学设计能力低下,教学实施能力不足,教学评价能力不强,教学创新能力不够。教师教学选择能力不高指的是在选择用于教学的资源时能力不足,不知道如何选择教学的目标、合适的教材、有用的资料、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设计能力低下指教师不能根据选择的资源及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目标,创设符合实际的教学情境,采用有效的策略,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教学,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教学实施能力不足指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没能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不高,缺乏与其他教师的交流沟通能力,缺乏课堂协调能力和指导学生的能力。教学评价能力不强指教师教学评价能力有限,评价方法较为简单,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够客观和恰当。教学创新能力不够指教师的教学思想比较保守,教学没能体现新课改要求,热衷使用老的方法,采用 “灌输式”、“教条式”等方式教学。
(二)反思和研究能力不足
教学反思能力是教师以自己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决策、行为、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调整的能力。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反思精神较弱,不少教师的反思限于教育教学问题,方式较为简单。邓泽军教授做的调查发现,“53.7%的教师在遇到教育问题时趋向于与同事讨论,而查阅书籍报刊以及自己摸索这种内省式反思方式仅占14.4%和3.5%。”(邓泽军,2013:40-41)大多数教师不做教育教学研究,缺乏科研成果。邓泽军教授的调查还表明, “从未发表过论文和著作的教师比例占到了49.4%,其中38.8%的教师写过论文但未发表。”(邓泽军,2013:40-41)
(三)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不强
西部农村学校由于信息技术建设起步较晚,硬件设施配套不足,很多学校只配有一间多媒体教室,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极低,教师缺乏必要的培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意识比较淡薄,有效运用能力普遍偏低,难以适应新的教育教学改革要求。邓泽军教授的调查表明,“西部农村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电教设备的较少,仅占调查总人数的27.9%,而不太会用、从来不用、很少使用及学校没有的比例则高达54.5%。” (邓泽军,2013:41-42)
四、开展校本研究的策略
西部中小学教师能力现状不能令人满意,需要通过教育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教学案例研究、小课题研究等研究方式,梳理教学实践中碰到的难题,从中寻找有价值的研究论题,探究问题解决的路径,以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促进自身发展。开展基于本校实际问题的研究活动,有利于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使自身专业获得可持续发展。教师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发展需求,选择研究的方向和合适的研究方式。
(一)教育行动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是把教育行动与教育研究结合起来的一项研究活动,可以用“观察”、“反思”和“运用”等三个关键词来概括。研究的特点包括“为行动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和“由行动者研究”三个方面。“为行动研究”指的是研究的目的旨在解决教学的实践者及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是为了建构新的学术理论,其具有实用性和即时性。“在行动中研究”指的是研究的情境和研究的方式。研究的环境就是研究者即教师所处的教育教学工作环境;研究过程就是研究者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研究者行动的表现。“由行动者研究”指的是研究的主体力量是在一线工作的教师,不是专门从事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加以分析研究,寻找问题解决的办法。研究的问题是学校特有的问题,属于个案研究。研究结果是解决问题,在小范围内有效,不值得推广运用。教师是行动研究的研究者,在教学实践中面临许多问题,应认真梳理,从中选择研究的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是:发现问题 (确定问题)、分析问题 (界定并诊断问题的初步原因)、拟定研究计划、收集资料与实施计划、检验措施的有效性、依据效果修正原始计划、整理研究成果。行动研究能使教师能自觉地从事研究,培养教师感知问题的敏锐性,增强教师对学生需求的关注,随时收集资料并思考其意义,发展其在教育活动情景中分析、反思和决策的能力。
(二)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即是讲有关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它非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通过教育叙事展开对现象的思索,对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将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即研究者)以叙事或讲故事的方式对教育教学事件进行描述、分析、论证和反思的研究方法,其目的是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的教育教学事件中发掘隐含其中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解释、发现或揭示教育的本质与规律。教育叙事研究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研究者既是教育教学事件的叙述者,又是事件的记述者。如果叙述的内容是叙述者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那么这样的教育叙事研究就可以被看作是叙事行动研究。这种研究方式旨在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研究者只是教育教学事件的叙述者,而事件的记述者由其他教师或教育研究者承担。这种研究方式常被专职的教育研究者所采用,通常以教师为观察和访谈的对象,从教师的叙述中,或从教师所提供的资料(如备课本或工作日志)中分析和归纳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从而解释或揭示教育教学的规律。叙事研究的过程通常是:确定所探究教育现象之中的研究问题―选择研究个体―搜集故事,建构现场文本―编码并重新讲述故事―确定个体故事包含的主题或类属―撰写研究文本,确认与评估研究。
(三)教学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case)指的是已发生的、真实的、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包含在内的典型性事件。教学案例则是对教学活动中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教学规律、教学思想、教学原理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和分析,其一般是课堂教学发生的真实故事,是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或困惑所做的真实记录。其内涵包含五个层次:1.案例必须是真实发生过的、不是虚构的。案例的撰写者为当事人或者直接的旁观者,其亲历事件的发生过程。2.所描述的事件或情境中包含有矛盾冲突和普遍性的疑难问题。3.反映的问题必须是典型性与普遍性问题。4.案例所描述的事件以及所反映的主题能给人们带来思考,给其他教师带来借鉴。5.案例的叙事性。案例以讲故事的方式描述出来,或以理论逻辑的方式将事件概括出来。教学案例的结构:背景―主题―细节―结果―评析。
教学案例研究是以教学中的某一现象即教学案例为研究样本,通过观察、反思、讨论、查阅文献等分析和研究,以一定的形式来揭示其内在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是教师提升教学成效的一种方式,在教学案例研究中,教师可以以“第三者”的身份对他人的教育教学进行剖析,也可以以“当事人”的身份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享他人的教育教学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行为,分析诊断问题并寻求对策,自觉调整、改进、完善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案例研究的步骤是:明确案例主题―精心设计―进入教学―反思教学―撰写案例―形成案例。
(四)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是基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属于校级课题研究的范畴,与“学术派”的教育理论层面研究不同,它“是以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运用教育科研方法,教师个人或几个人合作,在不长的时间内共同研究并取得结果,其研究结果可以直接被应用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并取得实效”(徐世贵等,2011:25)。小课题的显著特点是研究的范围小,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时间短,用于研究的方法简单,容易操作。其研究的问题多种多样,可以是教师在教学实践遇到的,可以是某个单元、某个环节的问题,也可以是某些现象、案例。课题的研究形式多样化,可以申报立项,也可以不申报立项。研究的内容和时间自主,研究什么、何时研究、如何研究由教师自主决定。研究的组织形式可以是个人行为,也可以是小组行为。研究的问题源于实践,成果可直接运用于指导具体教学实践。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反思自身教学行为,选择有价值的课题,对各种疑惑进行研究。
小课题的研究方案:问题现状―成因解析―研究目的、内容与对象―研究时间―采取措施―成果预测―研究成员。
五、结束语
教育要发展,其根在改革。改革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力,没有改革,教育的发展就会停滞。教师是教育最重要的资源,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力量,教育改革与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一支整体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需要。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校受经济因素的制约,教师在自身专业发展方面遇到不少困难,应在现有有限的条件下,树立教育科研意识,根据新一轮课改要求,立足本校问题实际,开展校本研究,以科研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施能力,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推动英语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效。
[ 参 考 文 献 ]
[1]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 许伟,胡庆芳,等.校本培训创新:青年教师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 贺永旺,等.提升教师教学实施能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篇7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案例教学是师范生生成实践性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分析案例教学对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生成的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案例教学的实施步骤及案例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师范生;实践性知识;案例教学
1案例教学与实践性知识
“案例教学”是师范生获得实践性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开创的“问答式”教学法(又称“产婆术”)是案例教学法的雏形。案例教学就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与内容,以典型案例为材料,通过师生的合作交流和良性互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基本原理和概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内化为个人认识的一种教学方式和手段[1]。职前教师———师范生的案例教学是指借助案例提供的教育教学情境,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讨使师范生获得实践性知识的一种方法。通过案例的学习,可以促进师范生更深入地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促进教育理论向师范生个人理论和实践性知识的转化。近些年,“教师实践性知识”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真正主宰。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界定。在此,遵循陈向明的看法: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2]。教师实践性知识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呈现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光包括职后的积累,还包括职前作为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的培养。当前,对职前教师的培养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新教师不能适应一线的教学工作,究其原因就是师范生在大学期间更多注重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使得学习的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指导就业后的工作实践,所以,丰富、培养实践性知识成为当前师范生教育的一大重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案例”为载体,通过案例为学生创设一个“实践”的情境,获得相应的策略性知识,进行实践性知识的积累。
2案例教学对于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生成的意义
2.1案例教学可以为师范生提供一个“准实践”活动的空间
师范生虽然可以通过“教育实习”接触教育实践,但实习的时间毕竟有限,而案例教学实际上是给予师范生另一种形式的“实习”机会,是一种“准实践”活动。案例教学,首先要为学生呈现一个教学案例,这种案例一般就是一个真实教育场景的再现,在案例中,包含了有关教育理论及学生的一些信息,这就为师范生提供了一个“准实践”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师范生在这个情境中通过对案例中所包含问题的分析、讨论,逐渐理解掌握与案例相联系的教育理论,丰富教育体验,不断提升实践性知识。
2.2案例教学有利于师范生更好地把理论应用于实践
案例的呈现,能让师范生“身临其境”于教学情境之中,之后教师要围绕案例组织师生间、生生间的讨论,而讨论的内容必然要涉及每个人对案例中或教学内容的处理,或学生活动的组织,或几个棘手问题的解决,这些都要求学生必须在结合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来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些正是师范生掌握如何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良好契机。
2.3案例教学可以提供给师范生一个反思的机会
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案例进行讨论,在讨论时,每个学生都结合自己的已有知识对案例所涉及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在讨论时,大家各抒己见,实现思维的碰撞,当出现与自己的观点不同的看法时,学生就会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及别人的观点,在授课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新的认识。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通常会对案例教学进行一个总结,在总结时,授课教师一般会给出正确的解决策略或表明自己的看法,师范生会在多次思考、探究、反思后,形成一定的教育经验,进一步内化形成实践性知识。
3基于实践性知识的案例教学的实施
对于实践性知识,有学者认为一般包括四个要素:主体、问题情境、行动中反思、信念[3],并强调实践性知识的拥有者是教师本身。
3.1案例的选择
案例教学的关键是要选出一些典型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能反映所包含的知识点且可以进行拓展的案例。选择案例时,首先要保证案例与所教学的内容是相关的,与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其次,案例要来源于真实的教育场景或是对真实教育事实的提炼,要让学生体验到案例的真实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再次,案例需具有典型性,能围绕所讲的基本理论和核心内容,以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作为师范生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其中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即建立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所以,所选案例要能含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可以去挖掘,对于每一节具体的内容,教师要能从已有的成熟案例中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案例,必要时,还要能根据所讲概念、原理的需要,自己编写案例。案例可以是表现普遍问题的事件,也可以是反映教育教学中优秀的、值得学习的事件;可以选择一节完整的教学实录、也可以是一个短小的教学片断;可以是优秀教师的教学实录、教学设计,还可以是师范生自己撰写的教案;还可以让师范生根据自己撰写的教案进行试教,并把试教内容当作一个案例,充分利用。这样的案例,由于是学生自己的真实实践,讲课者和听课者在知识水平上又属于同一层次,在讨论时,更容易引起共鸣。
3.2案例教学的运用
案例教学时,可以遵循“情境创设———对话———反思———知识建构”的模式。此过程中,通过案例提供的教学情境,师生、生生合作对案例加以研究、分析、讨论,探寻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充实师范生的实践体验。
3.2.1案例的提出
案例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呈现方式,以给学生创设一个接近于真实教育场景的情境,如可以由教师生动形象地对所选案例加以描绘;也可以由学生声情并茂地描述自己的一个学习或执教经历;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或者文本呈现案例等。
3.2.2案例分析与讨论
案例呈现出来后引导学生围绕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关键所在。在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时,教师可以采取“由例到理”或“由理到例”的模式。“由理到例”要求教师在案例教学之前要向学生介绍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再引导学习者运用这些概念、原理解释案例中的一些现象,通过分析、讨论从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例到理”即是先给出案例,再由师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发现、理解相应的原理、概念。作为教师,指导学生案例讨论时,要注意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好引导作用,在学生讨论意见不能达到统一时,要引导学生搁置争议,不至于乱场,同时,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不要急于对于学生的结果给出肯定或否定评价。
3.2.3总结与评价
为了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要对案例教学的过程及学生的表现给予一个及时、科学、客观的评价。评价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知识和结论进行归纳和整理,以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系统化,同时要引导学生对学习的方法和思路进行回顾和分析,并加以整理,以进一步应用于以后的学习;讨论结束之后,针对讨论的核心问题,教师要有一个明确的观点,这样学生就能对学习中所涉及的问题有一个系统的正确的导向,结合自己的认识,更好地内化为自己的实践性知识;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在案例学习过程的表现给予科学评价,以鼓励为主,内容可涉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思路是否清晰、是否科学应用了所学的理论、表述方式是否恰当、所得结果是否合理等,这种评价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4.1案例库的建立与完善
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非常重要,案例是否适合师范生直接影响案例的教学效果,但案例的准备需要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作为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及时整理所用到的案例,还要经常根据在课堂中实施案例教学所积累的经验教训,及时补充、修正、完善案例,要逐步和同行一起建立起案例库,以实现资源共享,对于所建立的案例库,也要及时进行丰富和更新。
4.2注意案例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定位及职责
案例教学中,教师主要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是案例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案例选择,理论引导以及对学生的点评。教师首先应履行自己的责任,选择恰当的案例提供给学生,同时应扮演好指导者和推动者的角色,指导学生如何下手分析、思考、争辩,推动师生、生生讨论进一步加深,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独立思考、参与讨论并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学生而言,要使学生成为案例教学的主动的参与者,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在模拟的决策过程中受到训练。
4.3注重关注学生的参与度
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案例顺利进行取得成效的保证,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其中,积极思考,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及时反思,才能逐渐把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实践性知识。在案例教学中,尽可能实行小班授课,教师要注意关注所有的学生,尽可能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案例教学的活动。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以学生的参与性相对较高、教学内容体现实践性等特征深受教育者的欢迎。然而促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提升,不能仅仅依靠案例教学,应该不断地去探索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的融合,以更有效地培养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
作者:黄玲侠 单位:西安文理学院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高芳.案例教学在高师教育学教学中的运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103(1):26.
篇8
【关键词】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助力点;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7)05-0033-06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世界儿童状况报告》中指出: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各项政策需要在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儿童早期实施才最为有效。〔1〕我国乡村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等相互交织的脆弱性而导致的应付各种风险的低能力,加上政府开发式扶贫强势作用后的边际效应减弱,〔2〕乡村仍然是贫困问题高发的地方。大力发展乡村学前教育对提高乡村人口整体素质,最终消灭贫困意义重大。乡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靠质量,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因此,培养合格的乡村幼儿园教师应是发展乡村学前教育的重中之重。本研究基于对乡村幼儿园教师的调查,深入分析了影响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并以此为助力点,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甘肃省陇东老区、甘南藏族地区以及临夏回族地区3个地区参与“送教下乡”全员培训的乡村幼儿园进行了配额抽样,先选取9所幼儿园,继而采用随机抽样,选取9所幼儿园中的264名乡村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向其发放问卷。剔除雷同卷、漏答卷等无效问卷,共获得有效问卷159份,回收有效率为60.2%。研究者还利用样本教师返校接受培训的机会,对其进行了集中访谈,并采用调整问卷结构、试探挑战等策略对样本教师的回答准确性再次加以确认,同时采用核对控制策略对缺失问卷加以补充。
2.研究工具
研究者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为依据,在研究和借鉴《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评价手册》〔3〕《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4〕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设计出《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等级评定问卷》。这是一个自评问卷,共包括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环境创设与利用能力、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以及评价反思与研究能力等6项一级指标(A1-A6)、15项二级指标(B1-B15)、38项三级指标(C1-C38)(见表1)。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制(5―完全或绝大部分达到,4―大部分达到,3―小部分达到,2―很少达到,1―完全达不到)。在正式调查之前,研究者对问卷进行了同质小样本预测与修订,统计分析表明,本问卷的克伦巴赫幌凳为0.906,表明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调查数据利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Y果与分析
1.乡村幼儿园教师整体专业能力相对较低
专业的幼儿园教师是保障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关键(刘占兰,2015)。专业能力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教育实践中的集中体现,是保障其完成工作职责的必要条件(刘占兰,2012)。专业能力评估及需求分析是提升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前提。本研究对样本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A1)、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A2)、环境创设与利用能力(A3)、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A4)、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A5)以及评价反思与研究能力(A6)等6项能力的现实表现作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项能力得分均值在2.63~2.89分之间(详见表2),即处于“很少达到”与“小部分达到”之间,表明乡村幼儿园教师整体专业能力相对较低。
2.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结构不均衡且存在内部差异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结构是全方位、多方面的,具有综合性特点(刘占兰,2012)。在幼儿园具体的保教工作中,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表现出多样性和互补性特征,即各单项能力共同作用促进教师整体专业能力的发展,而每一项能力的不足都会对教师的专业活动产生影响。因此,为有效提升乡村幼儿园教师的整体专业能力,还应对其专业能力的结构性特征加以考量。
研究显示,样本教师的各项专业能力得分均值存在位次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人际沟通与协调、环境创设与利用、评价反思与研究、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研究者进一步对各项一级指标得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和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之间、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和人际沟通与协调之间差异非常显著。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和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之间、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和人际沟通与协调之间、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和评价反思与研究之间、人际沟通与协调和评价反思与研究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详见表3)。
上述研究结果反映出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结构不均衡且存在内部差异。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这一特征启示我们,以往平均用力的培训内容既不经济又无针对性。基于此,研究者认为,应将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重点定位在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评价反思与研究以及环境创设与利用四个方面。
三、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助力点分析
研究者对6项一级指标下的15项二级指标得分进行了统计分析。15项二级指标得分均值由低到高为:教育研究(B14)、活动组织(B2)、游戏活动的支持(B7)、游戏活动的引导(B8)、环境的利用(B6)、环境的创设(B5)、幼儿评价(B12)、成长反思(B13)、家园沟通(B10)、活动设计(B1)、同行互动(B11)、情绪管理(B15)、维护幼儿安全(B3)、班级管理(B4)、师幼沟通(B9)(详见表4)。据此,研究者最终筛选出6个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助力点:教育研究、活动组织、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环境创设与利用、幼儿评价、成长反思(详见下图)。
1.助力点之一:教育研究
“研究型教师”运动推动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教师参与到了学前教育研究中,因为人们发现,由实践者所开展的研究比大学专业研究者所开展的研究对实践者来说更有意义,也更有可能改变实践。〔5〕因此,教育研究能力是幼儿园教师的一项重要专业能力,是衡量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乡村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得分均值在15项二级评价指标中最低,可见,教育研究能力是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最短板,应引起重视。研究者认为,促进者应将教育研究作为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助力点,帮助乡村幼儿园教师获得在工作中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掌握教育研究及其成果表述的一般方法,同时,还应培养他们的基本文案工作能力。
2.助力点之二:活动组织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有效组织需要教师具浠本的教育教学技能。研究结果显示,就活动设计与组织而言,样本教师的活动组织能力相对低于活动设计能力。可见,乡村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可能是组织能力薄弱。因此,研究者认为,应将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二个助力点定位在教学技能训练上,具体可包括对教师选择、制作和运用教材和教具能力的培训,对教师说话、美术、舞蹈、唱歌、弹琴以及多媒体使用基本技能的提升,以及丰富教师的学科知识储备,增强教师的学科知识更新与应用能力。
3.助力点之三: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也是幼儿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与途径。教师行为对儿童游戏的发展、维持、深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适宜的教师介入是提升幼儿园游戏质量,实现游戏发展价值的重要条件。〔7〕因此,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是幼儿园教师的一项重要专业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得分均值在6项一级评价指标中最低,在15项二级评价指标中的位次偏后。可见,乡村幼儿园教师的这项能力还十分不足。据此,研究者认为,应将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作为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三个助力点,促进者应在区角创设、游戏材料制作与投放、资源利用以及幼儿游戏自主性支持等方面给予乡村幼儿园教师实质性的帮助。
4.助力点之四:环境创设和利用
适宜的幼儿园环境是幼儿成长的基本保障,幼儿园环境具有重要的隐性教育价值,幼儿园教育历来重视环境创设,但流于形式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当前幼儿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从本研究结果来看,环境的创设与环境的利用得分均值在15项二级评价指标中分别位于第10和11位。这反映出乡村幼儿园教师的环境创设和利用能力存在较多的问题,研究者据此将幼儿园环境创设和利用作为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第四个助力点,促进者应重视在这方面给予乡村幼儿园教师切实有用的帮助。
5.助力点之五:幼儿评价
幼儿评价是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质量的重要反馈,正确运用评价信息,既有利于对幼儿进行及时鼓励,又有利于及时调整和修改教育教学计划或方案,从而改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最终促进幼儿发展。所以,对幼儿的评价能力也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专业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乡村幼儿园教师的幼儿评价能力相对较差。在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中,促进者也应以此为助力点,帮助乡村幼儿园教师掌握幼儿评价的基本技能,促使其能熟练运用观察幼儿的方法,能恰当使用评价语,能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活动方案,并能根据观察评价结果制定实施相应的个别教育方案。
6.助力点之六:成长反思
反思能力作为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心理机制,是个体主观能力结构中的关键因素(李萍,2013)。具有较强反思能力的教师,善于对自己或他人的教育教学行为作出细致的观察、客观的评判、合理的解读和适当的调整。本研究结果显示,乡村幼儿园教师的成长反思能力得分均值在15项二级评价指标中处于第8位。可见,提高乡村幼儿园教师的成长反思能力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和现实的迫切性。研究者据此认为,应以成长反思为助力点开展促进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6个助力点源于对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促进者关注这6个助力点并不意味着放弃对其他促进内容的关注,而是说,应在保证以这6个方面作为助力点推进促进工作的同时,兼顾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结构组成中的其他方面,从而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整体专业水平的稳步提高。
四、实践建议
1.让促进者和乡村幼儿园教师成为专业发展的共同体
为切实有效提高乡村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研究者认为应努力让促进者与乡村幼儿园教师成为专业发展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促进者可借助一些小型或微型研究课题,鼓励乡村幼儿园教师在参与研究、体验过程、获得成果和应用成果中逐渐提高教育研究能力。研究课题应是乡村幼儿园教师感兴趣,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的,而不是促进者单方面指定的。在研究中,促进者不必刻意期待乡村幼儿园教师能够发现教育教学规律抑或建构学前教育的理论,而是旨在帮助他们进入教育研究的过程、掌握具体的研究方法、改进当前教学以及获得教育研究的成就感。在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促进者应与乡村幼儿园教师相互依赖、共同表现,尽可能充分分享彼此的成长体验,进而共同提高、共同成长。
2.通过案例教学提升乡村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舒尔曼认为,案例是教师知识的一种,也是教师学习的媒介,案例在“从经验中学习”这一点上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8〕处于实践场中的乡村幼儿园教师并不缺乏教育教学的鲜活经验,但我们却不能将其称为案例,因为案例一定是具有知识价值的,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教学经验只有被升华为案例,才具有知识的价值,此时,我们可以称其为实践性知识或案例知识。乡村幼儿园教师缺乏的正是这种将理论与经验相连接,提升经验价值,从而形成案例知识的能力,这导致他们的教育教学活动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大量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不能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因此,研究者认为,促进者应多通过案例教学提升乡村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而促进其专业发展。具体而言,促进者可通过案例教学帮助教师将其个体经验概括化和理论化,从而使内嵌于教师经验中的教学事件升华为案例知识。当这些案例知识再次进入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场时,便具有了更大的认知和解决问题的价值,从而产生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作用。值得强调的是,教师将个体经验升华为案例的过程也是其专业发展的过程。
3.充分利用专业促进中生成的相关成果
在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会生成相关的成果,这些成果同样具有价值。例如,在幼儿园环境创设和利用这个助力点的实施过程中,促进者不仅可向教师传达一些理念性知识,更应带领他们实际操作,将理论转化为现场的成果,并对现场的成果及时进行评价,以期待新一轮成果的出现。因此,在促进工作中,就需要将相当一部分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成果的生成、u价和应用上。这就需要促进者改变工作思路,充分利用专业促进过程中生成的相关成果。因为如果这些成果能够被顺利地应用于幼儿园情境中,就会产生较大的价值。此外,促进者对专业促进中生成的相关成果的重视以及拓展,会拓宽乡村幼儿园教师的思路,激发其创造性,并可促使其形成研究的态度,养成反思的习惯。这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贵品质,对乡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意义重大。
4.充分利用专业促进中形成的隐性效应
要建设一支精良的幼儿园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及专业自觉非常关键(黄娟娟、李红曾,2015)。在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促进者不仅应关注专业促进中的显性效应,还应重视并充分利用其中形成的隐性效应。因为隐性效应可激发和保持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激发其解决专业成长中所遇到问题的动机水平。在促进工作中,促进者可对乡村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给予及时、到位的专业点评,激励他们勇于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如教具、活动设计、案例文本、研究文章等,并创造条件促成教师间的成果分享。促进者要吸纳乡村幼儿园教师成为自己的助手和合作伙伴,以激发其专业情意,成就其专业自豪感;还要倾听乡村幼儿园教师的见解,尊重其意愿、行为,以唤醒他们的专业自觉。综上,在专业促进中形成的隐性效应,如专业发展的内驱力、专业自觉等,对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促进者应对其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张兵.贫困代际传递理论发展轨迹及其趋向〔J〕.理论学刊,2008,(4):46-49.
〔2〕李小云,张雪梅,唐丽霞.当前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10):67-74.
〔3〕刘占兰,杨丽欣.聚焦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从骨干到名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73-299.
〔4〕刘丽琼.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1,(2):35-38.
〔5〕格伦达・麦克诺顿,夏恩・罗尔夫,等.早期教育研究方法:国际视野下的理论与实践〔M〕.李敏谊,滕B,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6.
〔6〕盖伊・格郎兰德.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M〕.严冷,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5.
篇9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给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教育技术能力方面的要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如何才能使中小学教师快速掌握相应的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技术,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改善培训机制,加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效果。
培训的原则
1.自主选择和合理分配相结合的原则
对新课程改革,新老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有着不同的态度,老教师由于已习惯多年的“书本+粉笔”教学,对新兴的教育技术理论和操作理解较慢,而新教师在大学里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青年骨干教师精力充沛,这些教师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以及实践操作接受较快,因此,针对各中小学教师的具体现状,可以采取依据教师的自主需求进行分层培训的方法。首先,学校应该对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进行系统的调查,进而确定教师的分层。其次,还要将分层目标向教师公布,让教师自主选择参加哪个层次的培训。再次,经过协商调整,确定教师的学习层次。
2.以校本培训为主,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的原则
一般情况下,教育主管部门每学期只组织一次或两次有关教育技术的培训,这样的培训时间短、间隔长,对教师教育技术的提高很难起到真正有效的作用,所以要想真正促进教师教育技术的提高还要靠学校的校本培训。校本培训在组织技术培训的时间上可以灵活掌握,如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培训活动。另外,根据本校信息技术的实际情况以及不同教师的发展水平,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自主学习和集中培训,并在培训期间组织教师进行研讨和交流,还可以聘请专家进行指导示范,课题研究与网络培训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3.学、教、研相结合的原则
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一定要和教师的日常教学和教研工作相结合,争取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主要以解决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教育技术问题为目的,可以将教学目标分解为一个个独立的课题或课程,设计一些在教学实际和教学研究中存在的、针对性较强的任务,如参考“英特尔未来教育”计划培训的任务设计方法,让教师边学边做,在任务驱动下进行学习。对教师学习的评价可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
4.教师的优势互补原则
在培训中,有的教师理解能力强,有的教师理解能力稍差,学校一定要以教师间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并在统一培训后鼓励教师之间互相帮助、取长补短、相互研究、相互合作。
培训的形式
1.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面对中小学教师的一种既有针对性又有实效性的培训,因为它完全针对本校教师教育技术的实际情况,所以可充分、有效地利用学校一切资源进行自行规划设计。这种培训形式充分体现了以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目的。
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依据教育教学目标,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形式,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教育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在案例教学中可通过对典型的教育技术应用案例的学习,将培训与学科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使中小学教师切身体验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3.专题受训
专题受训是指学校根据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难题,聘请专家、教授进行上门指导,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和方法、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设计、网络教学的新模式等。这种培训方式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间续性的。由于专题受训是在本校进行,受训的内容是针对目前难解决的实际问题,具有时效性和实用性,有利于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培训的评价体系
一些教师认为教育技术评价考核只要成绩合格就可以,关键是拿到教育技术合格证。这种思想导致他们只注重考评结果,不扎实进行教育技术的训练,导致偏离了教育技术培训的目的。因此,在培训之后,一定要进行有效的考核评价。各中小学校要尽快建立起较为健全的教育技术培训评价考核体系,确保中小学教育技术培训的质量,切实、有效地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理论水平以及应用能力。
同时,各学校还应建立促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由于各学校的基础设施、环境和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消除的,因此在评价时,不应该用单一的标准去考核和评价所有的教师。比如,培训者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文件调查与访谈、教案和报告分析以及跟踪调查等多种方式对教师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这样既能改变培训者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的错误观念,也能帮助他们树立新型的评价观。
以上的策略希望能对提高中小学教育技术的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其实,只要中小学教师在认识上对教育技术培训有足够的重视,一定会对自身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和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从而有效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中小学教育在信息技术的带动下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张一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构[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篇10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生涯中完善自我、专业成长和展示才华的舞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建立新的秩序,对教学常规和管理常规进行改革。比如,为了实现新课程的目标,哪些教学常规应该改进?教学管理如何变革?学校中人与人、学科与学科、年级组与年级组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等等。当前,学校一级的教育研究尚缺乏基本的制度规范,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学校建立一种新的秩序,营造一种有利于每个教师发展的氛围,构建一种互相尊重、互相合作、共同研讨和共谋发展的研究机制,为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保障。
校本教育研究是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而不断深化和完善的。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各地的教师培训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困惑和问题依然不少。部分教改实验区的教师培训流于形式,相当部分实验区的教师很少有机会外出参加国家级或省(市)的培训,所接受的“通识培训”、“学科培训”往往层次较低,效果不佳。另外,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诸多教学层面的问题,如大班额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如何有效地评价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等,给校本教育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切实推进新课程的实施,不断促进学校的发展,构建一种科学有效的、以校为本的、富有实施策略和活力以及融学习、培训和研究于一体的教育研究机制和制度,就成为广大中小学校亟待解决的课题。由此,校本教育研究制度呈现出现实性、实效性的特征。4开放性与发展性
校本教育研究主要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完成的,而教育实践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决定了校本教育研究过程具有开放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以校为本的教育研究,以实现新世纪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宗旨,着力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产生的现实问题;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采取案例研究、实践反思、伙伴合作、专业引领等研究形式,注重教学实践与教育研究、进修培训相结合;通过教师的“实践一反思一再实践一再反思一再实践”,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学行为,优化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校发展。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教研机构要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①校外专业人员参与校本教育研究,发挥理论指导和引领作用,可以确保校本教育研究避免低水平重复。这决定了校本教育研究是一个多元的、动态的、开放的体系。
三校本教育研究的保障
校本教育研究的健康运行和良性发展,需有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做支撑。当前,在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和全面建设学习型小康社会的背景下,积极构建校本教育研究的长效机制和支持性环境体系,中小学校必须切实加强校本教育研究的制度建设,强化校本教育研究的管理,积极搭建校际合作与交流的平台,注重校本教育研究的督导评价,狠抓教研队伍建设,着力为校本教育研究活动高效有序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l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构建高效有序的运行机制,是推动中小学校校本教育研究深入、持久、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各中小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强校本教育研究的制度建设,让教师参与其中。校本教育研究制度一般包括教研活动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片(区)协作制度、师资培训制度,等等。“教研活动制度”强化“思、评、议”的实践范式,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紧紧围绕新课程实施开展自我反思、“一课三议”和“三课一评”;坚持日有回顾,周有反思,月有总结,学期有汇报。“教学管理制度”要求做到每周有一次教学后记,每季度有一个典型案例,每学期有一节研究课,每学年有一份经验总结、《“课例”研究报告》或论文。“片(区)协作制度”注重构建资源共享机制,切实加强片(区)学校间的合作与互动,开展集体备课、“课例”研讨和课题研究,发挥教研活动基地和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师资培训制度”着力为教师提供充分自主、合作、学习、研究、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各种培训、进修学习、观摩、考察活动,学校要尽其所能为校本教育研究提供所需的经费、场地、专用教室等。建立和创新与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校本教育研究制度,是当前学校改革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需要和紧迫任务,是教育研究重心下移的具体体现,也是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切实提高教育质量的制度保障。2强化校本管理
立足学校,从“外控式管理”转向“校本管理”,从控制、协调转向开发、促进,着力增强校本管理的实效性,这是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校有效开展校本教育研究的环境支持和组织保障。全面推进校本教育研究的深入开展,一是要建立县(区)校本教育研究管委会,加强对县(区)校本教育研究活动的宏观指导;二是要建立片(区)校本教育研究协作组,由片(区)学校教科室主任组成,统筹、协调和组织片(区)校本教育研究的经验交流活动和研讨会,充分有效地挖掘和利用片(区)的枝I本教研资源,为片(区)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资讯服务;三是要建立校本教育研究领导组,由主管校长牵头、教科室主任或教导主任具体负责,组织开展全校性的校本教研活动,加强对学校各学科组校本教研的规划和管理,总结、推广校本教研的经验;四是要建立学科校本教育研究小组,规划学科组的校本教研活动,落实县(区)、学校两级校本管理机构的任务,确定本学科组的研究专题,组织开展同伴互助和案例研究,督促教师自主进行自我反思,研究和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3搭建交流平台
专业引领、同伴互助、案例研究、自我反思是校本教育研究的4个核心环节。这些环节的有效实施及良性运行,有赖于教师、校际和片(区)之间的合作交流和互帮互助。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把县(区)学科教研员和学校的骨干教师培养成为县(区)校本教育研究的“土专家”[4],让其担当专业引领的重任。专业引领主要表现在由观念先行转向实践可行,由观念的“通识培训”转向学科的“技术培训”,以使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教师“沙龙”、学术园地、虚拟教研网络平台等形式,在学科组内开展同伴互助的基础上,推进不同学科、不同学校之间的同伴互助,注重对新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教研方式的交流、探索和体验;用案例推介服务于学校,把案例推介作为教研室和学校教导处服务校本教研的主要方式,通过抓案例、讲案例,强化案例研究的系统性、科学性,用典型案例来提升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强调课后反思的基础上,加强对新课程的全面反思,不仅要对新课程的实践进行反思,而且要对新课程的理论进行反思,努力缩小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不断发展和完善新课程的理论体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县(区)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片(区)教研室应成立校本教育研究协作组,通过举办教导主任论坛、组织现场观摩研讨会等,为不同学校间的合作与交流搭建平台,着力推进校本教育研究的深入开展。4注重督导评价
- 上一篇:会计账实操培训
- 下一篇:通信技术专业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