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规划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4: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征地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设征地;移民安置
农民移民安置规划是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因多种因素需要征集大面积的耕地,为解决以土地资源生产为主农民的发展问题的主要任务。它涉及范围广,包含内容多,主要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工程建筑学和农学等方面的内容,是一项充满可变因素的系统工程。因此,建设水利水电工程需遵循自然与经济发展的规律,充分汲取国内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工作的先进经验,做好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的分析,综合评估移民生产安置区容量,保障移民生产安置科学合理。
一、移民安置规划设计阶段划分和主要任务
水利工程移民安置规划设计主要分为以下4个阶段,即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的研究报告、初步的设计与技术施工设计;而水电工程的移民安置规划计划主要分为3个阶段,即预计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与移民安置实施。两者在程序上虽有较大出入,但其主要任务一致,即:确定工程所需征地以及移民的范围、调查因征地而影响的具体人口数量、国民经济对象的经济损失;评估项目可能会对社会、周围环境及周遭地区造成的影响;论证工程的建设方案与规模是否合理;制定详细的移民安置规划方案;开展农民移民安置工作;改建并恢复专业项目;处理工业企业迁建;规划与设计与项目相关的防护工程;清理水库库底;编制年度计划与总进度计划并实施;估算建设征地所需的移民补偿等。
二、移民安置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针对移民安置规划的设计工作,在不同阶段,虽设计内容基本一致,但在处理淹没对象时,其设计的深度是不同的。在水利工程移民安置规划设计中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其主要包含了如下内容。
(一)制移民安置规划大纲
编制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工作主要包括:确定工程建设所需要的征地范围;调查所需征地范围内的实物、移民区及移民安置区内的经济社会状况、承载环境资源的能力,移民安置规划设计的一切工作均需围绕已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大纲来进行。
(二)开展水利工程项目必然会涉及到洪水、泥沙淤积等内容
为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应合理设计水库淹没处理标准内容,制定合理的泥沙淤积年限,精确计算水库洪水回水量、风量爬高值及船行波的影响。
(三)影响预测及复核
水库淹没所影响的处理范围应由水库回水计算成果对其影响的预测成果来确定。若该项与第(二)项工作满足设计阶段所要求的深度,那么在此项工作完成后,下阶段只需进行必要的复核便可。
(四)水库淹没区与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调查
开展水利工程建设,需对项目所涉及的水库淹没区与移民安置区做好经济社会调查,评估水库淹没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要求水库淹没所影响的区域人民应以村或组为单位,共同调查样本并搜集相关资料;移民安置区内的人民则以乡、村为单位,进行样本调查并搜集相关资料。
(五)针对工程设计方案,提出意见
分析淹没对象的重要性、对工程的建设将造成何种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
三、建设征地补偿投资
(一)征收耕地需按相应倍数进行补偿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条例》规定,应取被征收耕地最近3a的平均产值,按照其平均产值给予16倍的补偿。但同为水利水电工程,在大型城市中的饮水工程、灌区工程与防洪整治工程中,所占地所采取的赔偿仍然以16倍作为标准。这样的赔偿标准难免造成农民心理不平衡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公路工程、铁路、高铁工程等工程占地的赔偿标准远远高出水利水电工程的赔偿标准。同时,根据《条例》所涉及的内容,水利工程占地失地农民将无法享受后期的扶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移民安置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工程建设征地区与移民安置区耕地的经济产出有较大的差异
根据相关《条例》规定,若工程建设征地区域耕地经济产出与移民安置区耕地的经济产出存在较大的差距,则低于部分按安置区耕地的年产值计算并给予土地使用经营权的费用,这对生产安置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
(三)关于移民搬入新址建房问题
据相关《条例》规定,被占用住房的补偿标准应按照原住房的房屋结构,以现在的物价水平进行计算后给予相应的补偿。这样,大多数农民为获得与原住房面积相等的新住房,更难以恢复生产,这对移民工程的实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开展移民工程安置项目时,为保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应结合村镇建设标准做出与村镇发展相适应的规划,并围绕移民生产安置规划标准进行移民安置新村的建设。
篇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是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
土地利用规划是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程序是:编制规划的准备工作;调查研究,提出问题报告书和土地利用战略研究报告,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规划的协调论证;规划的评审和报批。土地利用规划报告是土地利用规划主要成果的文字说明部分,包括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和方案说明。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方案是在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资源分析、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规划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
编制土地利用规划要遵循以下原则: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
土地规划是对土地利用的构想和设计,它的任务在于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因地制宜的原则,运用组织土地利用的专业知识,合理地规划利用全部的土地资源,以促进生产的发展。具体包括:查清土地资源、监督土地利用;确定土地利用的方向和任务;合理协调各部门用地,调整用地结构,消除不合理土地利用;落实各项土地利用任务;保护土地资源,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城乡用地,耕地保护和促进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土地征用、征收制度
众所周知,土地在我国既是重要生产资料和财产,也是人民安身立命之本。土地征收意味着对所有权的转移,势必影响到集体、个人的利益,需要严格按照土地征收法定程序进行。否则就难以平衡各方利益,容易引发人民不满,甚至危害社会稳定。我国现行的土地征收程序,对于保证国家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其中的缺陷就日益凸现,亟待解决。
(1)土地征收程序存在的问题。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收”。该法律中“公共利益需要”缺乏明确的界定。
(2)土地征收的补偿问题。土地征收是政府强制取得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一种有偿的行政方式。《土地管理法》中明确规定了土地征收的补偿标准,相比之前有所提高,但仍不足。土地征收得到的补偿往往低于人民的客观需求。
(3)土地征收权的行使问题。我国自实行土地有偿制度以来,各级地方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对征地权的行使乐此不疲,加之监督机制不完善,便在征地申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弄虚作假的行为。
(4)土地收益分配和管理问题。土地征收过程中,土地收益在被征收者与征收者之间进行分配。有关部门统计数据表明,地方政府占了补偿收益的大部分,而被征收的百姓收之甚微。
(5)有关土地征收程序的立法比较简单、粗糙,在许多具体的制度设计上存在漏洞。比如“土地征收目的合法性审查没有纳入程序中”、“缺少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机制”。
相关对策措施:
(1)严格限定公益性用地范围,土地征收权只能为公共利益的需要而行使。我国《宪法》和《土地管理法》均明确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征收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据国外经验和我国实际,“公共利益”应严格限定在以下几类:军事用地;国家政府机关;能源、交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国家重点工程用地等等。
(2)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要结合市场、当地经济情况和被征收者的实际情况合理给出。要保证土地征收程序的顺利进行以及被征收者的应得利益。减少土地征收中的不公平性,使双方可以在相对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协商,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和平衡化。
(3)事实的认定。这一阶段包括两个环节:申请和核准。申请要符合法律规定,核准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来实行。
(4)土地征收范围的决定。被征收者有权知道征收范围和提出异议。如有争议,可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复议或申诉,对复议或申诉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讼。
篇3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坚决制止“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的紧急通知》(国土资发[2005]166号)精神,贯彻严而又严的土地政策,坚持科学的发展观,集约高效利用土地,从严从紧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坚决制止“以租代征”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违法违规行为。
二、组织领导
这次清理整顿活动,在市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市国土资源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集中清理整顿办公室,办公室下设清查组、处理意见组、完善手续组三个工作组。清查组主要负责对“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进行清查摸底,制作调查材料。处理意见组负责对全市范围内清查出的“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拟定处理意见并依法做出处理。完善手续组对已经处理到位、需补办用地手续的建设项目用地按最高标准缴纳各项规费后,完善用地手续。
三、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清理整顿工作自9月26日开始至12月31日基本结束,按照集中清查、研究处理、完善手续三个阶段进行。
(一)集中清查阶段(9月20日至10月20日)
各分局对所辖区域的各类农村项目建设用地,特别是对“以租代征”项目用地的性质、面积、时间、用途等情况逐宗查清,形成调查材料并登记造册。各分局将清查登记台账于10月20日前报清查组。
(二)研究处理阶段(10月21日至10月31日)
对清理出的“以租代征”项目用地,根据其性质、用途,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分别拿出处理意见或处理决定,并依据法定程序进行处理。
(三)完善手续阶段(11月1日至12月31日)
对“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在依法做出行政处罚后,根据部、省文件要求,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的,按最高标准收缴有关费用并附具处理意见及落实情况后,依法补办用地手续。
四、清理整顿的原则和法律、政策规定
清理整顿“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中要坚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依法办事,边清查、边处理、边整改,不走过场,不留后遗症的原则。处理问题的政策规定是:
(一)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除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的外,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及单位和个人不得通过受让、租用等方式违法占用农民集体土地用于各类非农业建设。根据有关法律和国务院有文件精神,国家允许单位和个人以租用、承包等方式使用农民集体土地用于农林开发或参与农民集体所有的“四荒地”治理开发,禁止以征收方式取得农民集体土地进行“果园”、“庄园”等农林开发。
(二)各类开发建设活动需要占用农民集体农用地的,都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纳入土利用年度计划;用于非农业建设的,必须依法按规定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手续。用于农林开发的农民集体土地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将农用地转为非农业建设用地。
(三)对擅自通过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等方式将农民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据《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条、第八十一条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非法批准“以租代征”用地项目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八条、《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行政处分暂行办法》追究法律责任。涉及违法占用基本农田和耕地的,应依法从重处罚;涉嫌犯罪的,应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四)依法对“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处理后,确需补办用地手续的建设项目,必须附具对违法违规案件和有关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及落实情况,征地补偿费用、耕地开垦费按违法用地期间最高标准支付和缴纳。有关地方要做好群众工作,依法保护农民集体和农户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五、几点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这次清查整顿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各分局、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各分局要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抽调专门人员,指定专人负责整个清查和处理工作。
(二)建立清查台账,对清查情况登记造册。要全面细致地搞好调查摸底,完善好调查材料,对所辖区域范围内“以租代征”建设项目的地类、用途、面积、性质等情况逐一登记造册。
篇4
【关键字】:三维计算机图像、可视化、土地整治规划 智能辅助规划、三维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关于土地规划、农田整治、城乡增减挂钩、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等的土地整治规划,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部分现场实地情况在测量图上难以清晰表达,项目点偏远等情况,为提高改进土地整治规划的质量效率,可以采用三维可视化布设,探索智能辅助规划。以下本篇就结合目前广东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拆旧区复垦项目,来初步探讨三维辅助规划系统在土地整治规划中的应用。
1土地整治规划中采用三维辅助规划系统的意义
在广东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拆旧区复垦中,采用信息技术进行三维可视化布设,然后再利用智能辅助规划,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来表达在土地整治规划中的知识,从而利用不仅可以增强土地整治规划操作的可视化与标准化,还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三维土地整理规划中,不仅可以为我们构建一个三维场景,而且三维地形还将在三维地理场景的基础上体现出土地平整工程、土地整理要素、土方量计算等数据信息【2】,提高了土地整理工作的效率,较之二维环境有大大的优势。
2土地整治规划中使用三维辅助规划系统的作用
在广东省目前进行的土地整治规划相关项目中,其手段主要还是采用现场调查方法即利用地形图、项目现状图等纸质资料,调查目标需求,这种传统的土地整治规划不能完全满足各个部门的实际需求。传统的实测地形图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详细反应地物地貌。但对于没有去过现场或对实地情况不了解的规划师进行规划布设,上级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审核相应规划图时,使用三维辅助规划系统就能对现在实际情况提供直观、理性的感知,以下就来介绍三维辅助规划系统的优势。
1在土地整治中使用三维辅助规划系统,不仅可以满足土地整理管理需要,而且在先进技术手段的支撑下还可以提高现场土地调查评价工作的质量效率。
2在三维辅助规划系统中,其移动终端还将整合GPS技术、移动GIS技术【3】,可以实施调查土地整理现场,提高调查工作效率,使现场调查工作更高效、主动。
3土地整治规划中采用三维辅助规划系统,对提高规划与实地情况的吻合程度,进一步优化规划具有很强的辅助。同时也促进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对整治规划项目的掌控管理,促进先进技术手段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推广应用。
3三维辅助规划系统在土地整治规划上的应用
1需求分析
三维辅助规划系统是基于GIS和三维虚拟现实技术上的平台,针对土地资源的内容,不仅可以缓解传统土地整治规划中定位难、纪录难、测量难的问题,还将提高工作效率。在土地整治规划中使用三维辅助规划系统,能有效的提高实际操作层面的应用,为现场调查、规划、审核等。
2系统设计
根据土地整治规划项目的现场情况,我们将利用基于GPS和GIS的三维辅助规划系统,以GPS设备作为移动终端利用GPS中的定位、导航以及GIS数字地图功能,通过土地规划区域地理位置的变化,实地电子图件的实时传输,使人们可以通过系统就来了解现场的实时情况。下图1就是三维辅助规划系统结构图:
图1三维辅助规划系统结构图
3技术实现
GPS定位技术:在系统的GPS现场定位和位置配准中,我们采用自动模式和手工模式来获取GPS位置信息。然后将GPS定位的结果在WGS84坐标系中转换出来。首先要将WGS84的大地坐标(L,B)转换成对应WGS84椭球的高斯平面坐标(X84、Y84),其次就是在平面坐标转换中,将高斯平面坐标(X84、Y84)转换到本地高斯平面坐标系统中。
现场调查数据:在土地整治规划中,当使用三维辅助规划系统前,就要先将
与土地整理项目的相关图件、数据导入到系统中。然后还要将AutoCad数据转换成图形以及属性相链接的GIS格式,以方便调查现场可以实时进行图形信息以及属性信息的互动查询。
电子簿:在三维辅助规划系统的土地整治规划中,系统中还设计了电子手簿功能,方便人们通过电子手簿,就可以及时记录调查现场情况,还可以方便地进行调查过程中文字记录、标注,还可以将其叠加到地图上,方便今后使用查询。
编辑功能:三维辅助规划系统中还将实现编辑功能,就是可以在现场对草图进行添加、编辑、删除操作,人们可以在设计阶段使用编辑功能记录相关信息,辅助今后的项目规划设计工作;而且设计师还可以对项目以及整个单体工程位置、边界进行绘制,更加真实的记录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的建设情况。
4现场拍照实现
在土地整治规划中,对于现场调查过程中,还会常常需要对现场以及有关实物进行拍照,然后取得影像资料存档保存,采用三维辅助规划系统,其中也提供了现场照片与实物关联的功能,给土地整治工作中资料的管理与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如下图1中所示:
图1现场拍照关联功能
三维辅助规划系统中,对于现场拍照与实物关联的应用,我们可以先建立影像与地物的对应关系,然后再将影像和地物关联起来,在系统的电子手簿图层中,专门设立一个字段来保存照片路径,从而使用户在现场拍照之后,实现照片与属性的相关联。这样,不仅可以及时传输给客户终端,还更全面、客观地反映出土地整治项目区的状况,大大提高了现场调查的质量。
结论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对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视,三维辅助规划系统在土地整治规划中,不仅可以提升我国对于国土资源管理水平,而且三维辅助规划系统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平台,对建设我国数字化城市也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石若明.朱海勇.陈灿.基于规则库的三维土地整治规划[J].农业工程学报.2011,(09)
篇5
尽管如此,经过调查,目前的情况却是美容院招聘难的局面,包括很多高端美容院,一直在高薪招聘美容师,应聘的却寥寥无几,使得美容院陷入困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局面?是局势变了?是美容院的策略不对?面对这样的状况,美容院的老板们要如何应对呢?
对于目前的国内美容行业,国外或者香港到内地发展的美容专业人才普遍吃香,但国内高端美容院招聘人才难,这是必然的。国外和香港等地的美容专业人才和内地比起来差别在哪里?先从以下事例说起。
在广东美博城,美国乔尔吉生博士现场演示了美国专业的按摩手法,一套全程的专业护理,每一个细节和动作都是站在美容顾客的角度,让在座观众耳目一新。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演示中,博士都是站立的状态。演示结束,脱下工作服后,汗水渗湿了衬衣。有人问,为什么博士总是站着,而中国的美容师很多是坐着的。这个幽默的老头说:“那是因为中国的美容师太懒了。”
细节决定成败
站着替客人服务,而不是考虑自己的舒适程度,体现了客人为上、优质服务的精神。现在在国内的美容师,又有几人能做到?是的,国内美容师太“懒”了。乔博士不但整个流程做得专业、到位,有一些细节做得非常好,让人印象特别深。比如在客人面前用酒精擦拭自己的手,他从客人心理角度分析,着重强调说:“记住,在客人眼前擦拭手,这样客人会在心理上有安全感。”他会记录每个客人的情况,如聊天中得知最近去过哪里旅行,记住她的一些事,这样会让顾客觉得你重视她。
乔博士的演示,是个缩影,体现出国外美容从业人员敬业、专业的素养。窥一斑而知全豹,事实上,国外的美容从业人员,包括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香港,都是兢兢业业、富有职业精神地对待这份工作。
国外从业人员资质要求很高
法国1947年开设第一家美容学校,半个多世纪以来,法国对美容从业人员的要求严格:按照法国的有关规定,行业经验少于7年,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人不得在美容培训学校执教。日本《美容师法》对开业条件、从业人员资格、培训及考试都有严格的规定。这种条件下训练出来的美容师,在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对工作的认同感上,都非常高。“美容师”如同“会计”、“医生”、“出租车司机”一样,为社会服务的高尚职业,凭什么不做好好做?
反观国内美容行业,能不能做美容导师,是老板说了算;能不能做美容师,更是只要“手脚齐全,能说会道,善于忽悠顾客销售产品”的,就是出色的美容师。国内到处都是美容美发培训学校,有没有资质都在办学。国内的美容师队伍,流动性大,随意性大,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已经是行业的“顽疾”。
对于内地高端美容院,总找不到人才,不是没有人来应聘,而是符合要求的人才太少!本着宁缺勿滥、不砸自己招牌的原则,高端美容院只能被“人才荒”所折磨。要知道,高端美容院的客人都是难伺候,银子多的主,不提供相匹配的专业、优质的美容师,又怎能生意长做长有?
上述比较,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国外学成或者香港过来的美容师,到内地发展,和内地美容师一比,立见高下。难道内地的美容产业就因此而甘愿在低水平徘徊吗?
应对“招聘难”
1 “全日制培训”美容师
国内机制灵活,有一定实力的民办大学,已经开设了美容美发专业。我曾经到位于广州天河区的华联私立大学采访,和那里的美容专业学生聊天。美容专业的学生说,他们专业要学习解剖学、药理学等课程,学制三年。我想,这种有高中基础,再经过三年全日制专业培训出来的美容师,肯定能使国内美容师队伍走向正规化、专业化。
2 “自我培训”美容师
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一些大型连锁高端美容院,也有应对“美容师难觅”的高招――自己培训。
比如连锁店在华南地区开遍地的某个美容连锁机构,他们的一套人才培训、管理体系相当出色。首先,她们招收人员以“有潜力”为首要条件,因为连锁美容院多,除了由总部统一的基础培训外,这些美容师到美容院工作,更有机会接受“以老带新”的实践,逐步上手工作。培训的机会不但面对新手,就连有一定经验和资质的美容师、店长,也有很多学习的机会。
篇6
关键字: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D9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土地在我国已经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应用,土地开发已经成为了地方拉动经济的一大特点。土地整理主要是根据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确定的方向与作用,采取政治、经济、法律与工程技术方式,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综合整治、调整改造,增加耕地面积,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以及生态环境的过程。
针对土地开发问题,土地整理对于城市规划等建设具有很大的作用。现代社会追求的是环境与建设和谐发展,这样实现了土地可持续发展。土地整理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深化和补充。土地开发与整理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提高土地利用水平,促进农村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土地开发则是指对未利用土地包括荒山、荒地、荒滩等,通过工程或生物措施,使其改造成为可利用土地的行为。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土地开发利用对于整理规划环境具体划时代意义,相信通过本文对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研究,我国土地利用会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与建设。
1土地开发整理初步认识以及其主要方向
土地开发,是当前我国建设的一个必要环节。影响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的影响因素是规划、环境、资源、投资条件等。针对土地开发是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以及土地荒漠化的条件下,采取了生物、工程等办法,将没有利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其经营活动。
土地复垦主要利用工程、生物等办法,对于生产建设过程中挖损、塌陷、压占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和自然灾害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进行整治,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状态的活动。对于目前,我国内陆需求的加剧,同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为了加大规划土地整理,专家学者对土地整合内涵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土地行政主管单位认为:我们目前所讲的土地整理,即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构建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适宜的方法实现了指标的定量化。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识别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社会环境影响、生态环境影响、景观格局影响的评价指标,并根据指标的内涵确立了适宜的量化方法。作者认为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评价是对该规划引起的对区域复合系统的综合评价,是对前面进行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生态环境、景观格局等子系统的协调性的综合评价,并选用合适的指标、标准化方法,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构建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模型。
2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主要指标分析
土地开发,对于一个城市、企业等用地非常重要。“土地开发整理”包括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是指在规划区内,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和控制下,对规划区内未利用、暂时不能利用或已利用但利用不充分的土地,确定实施开发、利用、改造的方向、规模、空间布局和时间顺序。主要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目的如下分析:
2.1有计划的规划耕地总量动态发展
根据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人均耕地稀少,储备耕地资源不足;土地耕地资源利用面临着突出的情况,弥补耕地的任务就是依靠土地开发整理以及其复垦来完成。在科学预测耕地供求状况,充分协调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合理划分土地开发整理区域,安排土地开发整理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序列,通过综合整治措施, 使我国各类零星废弃和利用率低的土地更集约利用,体现了新时期深化土地管理的特点,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措施。
2.2调整规划土地开发整理情况以及国家各项建设情况关系
针对于土地开发整理情况关系到政治、经济、生态、社会等各个方面,经过编制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全力整合国家与地方经济发展工程。根据农业、农林、水利、交通、环保等单位规划相联合,避免了土地开发整理的清晰性,需要长期考虑在土地开发整理中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部门利益与国家利益统一起来,实现土地开发整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2.3为制定项目投资计划、组织项目实施提供依据参考
在我国,由于各地土地开发整理主要存在着争夺项目、资金等,这给投资上带来了很多盲目性与冒险性。面对着对当地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考虑:造成部分土地开发整理活动不经济和引起生态恶化等问题,需要国家对土地开发整理活动进行指导和规范,编制耕地开发整理投资计划,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促进土地开发整理的有序、健康发展。
3对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的评价与识别目的分析
规划坏境对于开发整理来说非常重要,主要目的在于对未来规划造成进一步做出规划性问题,这是对环境性问题做出前期性问题,也是确保对此评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问题做出关键问题。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可能造成众多的环境影响,但并不是所有的环境影响都应在评价中加以考虑,并进行详细、深入地研究,一方面,不同的环境因子对于人类来说其意义也不同,或者说不同环境因子的重要性不同;另一方面,投入到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人力、物力、财力、可获得信息及时间是一定的,这就要求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地在降低评价费用或成本的条件下科学、合理地开展工作。
4土地整理与土地开发中的规划做出环境影响评价
4.1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性评价
针对开发建设项目或者战略问题分析,规划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环境问题对当前土地开发建设与土地整理问题来说非常重要。这些影响可能包括改变人口迁移、改变社会结构、扰乱社会的稳定性,同时也可能包括改变规划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力,提高或降低社区人口的收入水平等。
4.2土地开发整理建设的生态环境问题评价
生态环境对于我国土地可持续发展问题来说非常重要,对于一个生态环境建设来说,水、大气、土壤等非常重要,它们可以构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任何一种因子的变化都会打破原来的生态平衡。土地整理活动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是一个打破了原有生态环境系统,然后重建新系统的过程。由于土地整理活动具有长期性、累积性的特点,由于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中的一系列土地整理项目需要借助一系列生物、工程措施对水、田、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在此过程中,区域内诸多土地整理项目不可避免地会对项目区及其背景区域的水资源、水环境、土壤、植被、大气、生物等环境要素及其生态过程产生诸多直接或间接、有利或有害的影响,因此,充分认识这些可能影响将有助于建立完善的土地整理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与标准体系。
4.3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于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分析
可持续发展要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执行后,该区域复合系统能够长期、稳定、协调地发展,即该区域土地系统有良好的结构性能,具有动态调节性及其与环境的适应性,且各子系统之间具有高效的输入输出转换功能,具体表现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执行后,区域经济结构和机制趋向合理,农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不断提高,资源、生态环境得到合理的利用和有效的保护等方面。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社会环境影响,是指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后对社会环境系统的影响极其产生的宏观社会效应。也就是说,该规划在产生经济环境影响、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
[1]卞正富,路云阁.论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10(2).
[2]蔡玉梅,谢俊奇,杜官印,纪文燕.规划导向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J].中国土地科
篇7
关键词 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综合评价;广西贵港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346-03
土地整治规划是指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活动,是各类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等活动的统称[1]。由于规划是一项综合性、预测性的决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最初规划决策的背景可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环境的新要求,需要对原有规划目标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并进行调整和完善[2]。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评价是按照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科学的评价模型,对规划实施的目标完成情况以及效益进行系统、综合的评价,从宏观上把握规划实施的总体情况,分析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为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为土地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当前,我国的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评价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理论、方法还不够成熟,亟待完善。国内的相关研究和应用重点主要放在单个整治项目区的经济效益评价方面,其次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研究[3]。对土地整治规划的实施评价则停留在指标的数量比较上,在理论研究、评价内容和评价技术体系方面,均未达到应有水平[3]。因此,进行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评价综合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1 研究区概况
贵港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地处北纬22°39′~24°02′,东经109°11′~110°40′。市境东邻梧州市,南接玉林市,西临南宁市,北靠来宾市,处在华南地区与西南地区的结合部,面向粤港澳,背靠大西南,区位优越。北部和西部地貌为山地,西北部为岩溶峰林谷地,中部为平原,南部为丘陵。境内大小河流共计106条,总长1 069.80 km,均属西江水系,主要河流为郁江、黔江、浔江。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气温较高,雨量充沛。全市总面积10 602.34 km2,2010年末全市总人口503.31万人,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534.37亿元(当年价),其中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108.05亿、248.25亿、187.61亿元,分别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0.22%、44.67%、35.11%。全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10 82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 53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 289元。
2 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综合评价方法
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进行综合评价,具体如下。
2.1 指标体系构建
规划实施综合评价包括对规划目标的执行情况和规划实施效益情况进行评价,其中规划实施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根据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原则选取指标体系,详见表1。
生物丰富度指数计算公式为:
Y(%)=■×100 (1)
式(1)中,Y为生物丰度指数;X1为林地面积;X2为草地面积;X3为水域湿地面积;X4为耕地面积;X5为建设用地面积;X6为未利用地面积;X为区域土地总面积。
2.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指标权重[4]。
2.3 评价指标隶属度确定
采用专家打分法与模糊统计相结合,来确定评价指标的隶属度。一是请相关专家就每个评价指标的量化值情况进行打分,打分时不要求给出具体的分值,而是请专家在5个评价等级“好、较好、适中、较差、差”中,选择其认为适合的等级,记为评价语集V={v1,v2,v3,v4,v5}。
根据专家打分结果,就可以得到对第i个评价指标有Vi1个V1级评语、Vi2个V2级评语、……、Vij个Vj级评语(i=1,2,3,…n;j=1,2,3,4,5),则第i个评价指标给予Vj级评语的隶属度Rij,计算公式为:
Rij=Vij/■Vij(i=1,2,3,…N;j=1,2,3,4,5)(2)
根据式(2)计算得到各指标的隶属度,建立指标隶属度矩阵:
R=r11 r12 … r1nr21 r22 … r2n… … … …rm1 rm2 … rmn
2.4 模糊综合评价级的计算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FUZZY法)对于用模糊数表示的不确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有着良好的处理能力[5],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指参评要素具有层次结构,某一级的要素由低一级的多个要素组成,低层次的运算结果即可以作为上一层次的原始数据。根据某一层次评价指标权重和隶属度,可以算出该层次对于上一层次的模糊综合评价级,计算公式为:
B=C×R (3)
式(3)中,B为该层次对于上一层次的模糊综合评价级,C为该层次各评价指标的权重,R为该层次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度矩阵。
2.5 综合评价分值的计算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适用于多指标综合评价,就是在考虑被评判事物的各因素对该事物所做的总评价[6]。在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从低层到高层逐层进行评价,得到各层次模糊运算结果的基础上,引入等差法设定评价分级标准,建立评价标准分值函数:
T=(100,80,60,40,20)
因此,可以算出各层次的评价分值,计算公式为:
Z=B×T (4)
2.6 综合评价等级划分
结合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综合评价等级分为5个等级(表2),评价分值越高,说明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建设越完善,越有利于区域的稳定持续发展。
3 贵港市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综合评价
3.1 评价指标数据来源
研究中土地整治规划数据来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年)》,其他数据来源于贵港市历年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统计数据以及《贵港市统计年鉴2001》和《贵港市统计年鉴2011》,具体指标量化值见表3。
3.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权重,详见表3。
3.3 综合评价结果
将相关数据代入式(2)~(4)计算得出贵港市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综合评价结果,详见表4。
3.4 评价结果分析
3.4.1 总体来说,贵港市土地整治规划实施情况较好。根据综合评价分值计算结果,贵港市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综合评价分值为79.321 3分,属于“较好”评价等级,在土地整治规划实施期间,贵港市的社会经济得到较好发展,其中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生产率大幅提高,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土地整治,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生态环境优化,推动了城乡统筹发展,保证了耕地占补平衡,最终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4.2 执行指标分值较低,贵港市土地整治规划的目标未得到很好的落实。贵港市土地整治规划执行指标综合分值仅为68.462 1,几项主要控制指标均未达到规划控制目标,目标实现手段单一。整治面积目标完成情况和补充耕地目标完成情况指标的分值分别为70.563 3、66.698 9分,差异不大,表现出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土地整治面积必然影响着新增耕地面积。规划实施期间,补充耕地的途径仅有农用地整理和土地开发2种,并未实施土地复垦和农村居民点整治项目。其中,农用地整治面积完成率为13.74%,补充耕地率为10.50%;土地开发面积完成率为25.10%,补充耕地率为25.11%,由此说明在规划实施期间重土地开发,轻农用地整理,究其原因是因为通过土地开发新增有效耕地比率较高,且投资少、周期短,而农用地整理投资大、周期长、新增耕地少。虽然实际补充耕地较规划目标具有一定的差距,但在规划期间通过土地整治补充的耕地均能满足地区耕地占补平衡的需求,为贵港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3.4.3 效益指标分值较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均取得显著成效。贵港市土地整治规划效益指标达到88.247 8分,说明在贵港市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过程中,注意妥善处理土地整治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而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也反映了土地整治规划在调控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土地整治规划的有效实施,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7]。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指标的综合评价分值均较高,其中最高的为生态效益94.108 7分,其次是经济效益90.591 0分,最后是社会效益81.227 7分,说明在贵港市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过程中比较注重生态效益的提高,通过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植被覆盖增加率达到11.93%,生物丰富度指数变化率达到5.96%,生态环境得到优化,促进了生态与生产的良性循环。其次,经济效益大幅增长,规划实施期间,均选择条件较好、质量较优的项目区优先实施,新增耕地率较高,质量较好,因此有效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业产值的增加。最后,社会效益的各项指标亦很好地反应了贵港市土地整治规划的实施效果,通过土地整治规划的实施,采取一系列工程措施,实现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目标,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4 对策
土地整治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国土资源管理的一项重大任务,必将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必然要求,针对贵港市土地整治规划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保证今后的土地整治规划工作能更加顺利有效地进行,结合新时期社会经济对土地整治的要求,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及对策。
4.1 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工作的实施
当前,由于没有系统、规范的政策法规支撑,地方政府对于土地整治的认识难以得到进一步提高,土地整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应加强对土地整治相关政策的研究力度,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以便从根本上保障土地整治规划的顺利实施。还应进一步理顺土地整治工作的运行机制,设立土地整治年度计划管理制度、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制度和土地整治资金管理制度等。通过科学规划、规范项目管理、加大投资融资力度、合理分配收益,全面提高土地整治工作水平,有效推进土地整治规划的顺利实施。
4.2 土地整治规划目标设置应多元化
土地整治不仅增加耕地面积,确保耕地占补平衡,且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平台。因此,建议土地整治规划目标设置应多元性,除了完成补充耕地目标外,还要围绕提高耕地质量和改善居住环境入手,改善原有的基础设施条件。建立严格的目标考核制度,加大土地整理,尤其是农村居民点整治力度,追求综合效益,实现多元目标。
4.3 土地整治规划要慎重确定农村居民点整治目标
规划实施期间贵港市并未实施农村居民点整治项目,原因主要有目标设置过大、实施难度估计不足等。实际上,农村建设用地利用依旧粗放,还需要加大整治力度。但在实施农村居民点整治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保障农民利益,因地制宜。因此,目标设置应有弹性,建议采取预期性目标的
形式。农村居民点整治不仅涉及拆旧建新,还应完善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同时还应明确资金投入渠道,在新增建设用地使用费、耕地开垦费或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部分中列支作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经费。
5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TD/T1034-2012市(地)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S].北京:标准出版社,2012.
[2] 张正峰,薛永森,杨晓艳.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目标实施评价及问题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5):178-181.
[3] 林艳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实施评价方法研究——以济阳县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4] 赵焕巨.层次分析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1-43.
[5] 胡继才,万福钧.应用模糊数学[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篇8
【关键词】山地城市;城市规划;城市整体设计;方法
前言
我国山地城市较多,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百分之60-70。如何做好山地城市的开发工作,是我国当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工作重点。在山地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修建城市,如何做好山地城市规划和山地城市整体设计,是当代规划设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本文通过对山地城市规划和城市整体设计两部分进行分析,揭示在山地城市建设中,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目的。
1 山地城市规划
1.1 城市规划相关概念
城市规划是一门自古就有的学问,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知识组成。 城市规划(Urban Planning)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
1.2 山地城市规划特点分析
山地城市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种,其特点是地形地貌复杂。在规划过程中,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交通规划等不同于平原城市,相关规划人员要注意规划过程的合理性。另外山地城市规划过程中,由于地形限制,可能导致城市不集中的情况出现。所以在规划过程中如何进行合理用地规划也是山地城市规划的重点难点。下面本文将介绍山地城市规划要点中的用地布局要点进行你个分析。
1.3 山地城市规划的要点
(一)合理的用地布局。自然条件是城市规划的母体,城市规划要基于自然条件。在山地城市规划过程中,基于山体的地形地貌多变特点,城市的用地面积将受到限制。相关规划人员要在山地城市规划过程中保证对土地利用、资源利用、地形地势利用等利用效率。
(二)合理的交通设施及基础设施布局。出行已经是人们当前进行经济活动的必要步骤。对山地城市来说,自然生态环境复杂导致了城市交通设施布置和城市间公路布置等收到巨大限制。往往山地城市的公路长度会远远大于城市公路长度。所以在进行相关基础设施规划过程中,规划人员要本着以人为本,适应交通需求的原则进行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布置。例如在山城重庆的城市道路规划过程中,如果利用平原城市的中心放射性规划,施工量会很大,另外也不适应城市的交通流需要。所以在重庆的道路规划过程中多半采用自由式网络规划。依托地形进行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工作,有效的减少了施工难度和施工工程量,是山地城市交通规划的合理布局。
(三)合理的城市用地分配。在山地城市规划过程中,对山地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是保证城市规划顺畅完整的前提。山地城市土地资源有限,人-地矛盾往往比平原型城市表现更为显著。在居住用地、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行政设施用地等方面,规划人员应该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进行合理分配。例如,部分山地城市都存在着绿化用地受限制、绿化面积小等问题,往往是在对城市用地分配上做的不够尽善尽美导致的。在山地城市规划过程中,应该充分把握引山用水的技巧进行绿化、景观布置。
总之,在山地城市规划中,相关规划人员要做到既重视又合理规避“人-地矛盾”,通过相关规划技巧的使用、布局合理安排、基础设施的平稳有序布置等来避免人地矛盾的放大化。
2 山地城市设计
2.1 城市设计相关概念
城市设计是为提高和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质量,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社会生活、市民行为和空间形体艺术对城市进行的综合性形体规划设计。
城市设计(又称都市设计,英文Urban Design)的具体定义在建筑界通常是指以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的设计工作,介于城市规划、景观建筑与建筑设计之间的一种设计。相对于城市规划的抽象性和数据化,城市设计更具有具体性和图形化;但是,因为二十世纪中叶以后实务上的都市设计多半是为景观设计或建筑设计提供指导、参考架构,因而与具体的景观设计或建筑设计有所区别。
2.2 山地城市设计不同点
山地城市设计不同于平原城市设计,在山地城市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山体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进而合理规避。同时在当今的城市设计中,往往存在着无序设计的现象,导致城市被分成几部分,无法形成统一合理的利用效果。山区城市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城市支柱产业、矿产资源等一系列经济因素,对山区城市的设计方案进行符合经济要求的改变。
2.3 山地城市设计的思路
山地城市设计在整体上应该把握以人为本、地尽其用的设计原则。在设计思路上应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山地城市脉络设计。道路建设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根本。尤其在山地城市这种天然交通较为困难的地区。设计优秀的道路,是改变山区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结构紧凑的城市设计。在山地城市设计过程中,土地利用率的高低决定了设计方案的成败。在相应山地城市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充分集中城市各区域,进行居住密集化、商业密集化、工业密集化处理,达到土地的高效利用。例如,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市多山,在本溪工业区设计时,设计人员创新性采用复合工业区设计,实现相关产业的复合化、密集化。据相关数据表明,密集型工业园区的布置,为本溪市提供了2.2万平方米的剩余土地。所以相对结构紧凑的城市设计,能给城市土地带来更高效的利用空间。
(三)适当的空间填充。在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等山地城市区域间隙,可以通过良好的设计加入城市景观、城市绿化、城市公共设施等一系列的设施。从而柔化区域间的过度感,并且为城市的风景、文化等都有良好的体现。例如,贵州某城市,在工业区域和住宅区域中间增加了以公交公司和绿化设施相辅相成的过渡带,从而有效的避免的工业区产生的噪声污染、空气污染给居住人民带来危害。同时由于工业区到居住区人员流动大,合理的公交系统布置,为该城市的高速高效、节能环保方面带来了帮助。
3 总体规划如何和城市设计相对应
山地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根本出发点不同。城市规划从大战略出发,城市设计则以人为本。另外山地城市规划侧重于数据表现城市特点,城市设计更倾向于图像表现城市特点。
山地城市规划侧重于城市空间利用效率,而山地城市设计更倾向于土地使用效率的高效性。山地城市规划更倾向于宏观的城市表现形式,而山地城市设计则是从细部微观来表现城市。
4 总结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行,西部多山城市的开发已经成为城市开发的主旋律。长久以来,我国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重点都多半集中在平原型城市。针对山区城市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较少,相关范例较为缺乏。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多山大国来说,这样不失为一种设计缺失。通过相关山地城市的规划和设计研究,应该形成一套适用于我国的山地城市规划和设计准则。
充分结合山地地形地貌的自然条件,应用科学有效的规划手段和设计方法对山地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已经成为了当代山地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要手段。通过本文对山地城市规划的剖析和对山地城市设计的剖析,通过借鉴、解决等方法来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通过对用地效率的良好提升,能够使山地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有效结合,打造优秀山地城市。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土地执法;规范化建设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our country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speeds up, the land administration law enforcement efforts, step by step on the legalization track. However, in actual law enforcement still exist in the process of illegal land use cases found difficult, difficult, difficult to investigate, difficult to implement such phenomena, seriously hindered the land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work. This article attempts from the land administration law enforcement difficulty proceed with, the reason to undertake an analysis, discuss and solve the land administration law enforcement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in an effective way, ensuring the lan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n promoting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develop strong backing and protection for.
Keywords: land law enforcement;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D9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正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持续健全和完善,土地行政执法的力度不断加大,逐步走上法制化建设轨道。但是,各级各部门在实际执法过程中依然存在土地违法案件发现难、制止难、查处难、执行难等现象,严重阻碍了土地行政执法工作的开展,制约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土地行政执法困难的现实表现
一是对土地违法案件的调查取证、处罚执罚难。地方行政机关和基层国土资源部门在查处土地违法案件过程中,需要进村入户进行调查取证,经常会遇到当事人不合作甚至采取暴力手段抗法的现象;也存在由于当事人常年在外经商、务工等客观原因,连带引起文书送达不至、依法执行未果等困难。同时,由于对土地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极为严厉,轻则罚款,重则限期拆除或者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所建的构筑物和其它设施,以至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等,对一些违法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而言,更要面临丢“乌纱帽”的危险。因此,土地违法者总是采用一切方式对抗,阻挠土地违法案件的调查取证和处罚,拒不执行土地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使土地执法执罚“寸步唯坚”。
二是执法权力和权限约束困难。地方行政部门办理土地违法案件时有权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有制止权和查封权,无强制执行权。在实际工作中,利用口头告诉、下达文书等方式进行制止,取得的成效微乎其微,而查封又涉及到被查封设备、材料的保管及费用。如果被查封人隐藏或转移被查封的财产还需要提请公安部门介入,导致了案件的复杂化。查封权操作性较差的现实,造成了发现违法行为制止无果的徒劳。
三是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不畅困难。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良好衔接,对维护法律尊严、彰显公平正义有着重要意义。而在实际工作中,地方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经常出现“执法文件只是一纸空文”的结果,违法者不能及时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相反,还会助长违法当事人的嚣张气焰,造成“无理耍赖、盲目纠缠执法者”的恶劣影响。
四是发现和掌握土地违法行为及其动向难。由于我国土地执法工作起步较晚,执法力量薄弱,加上缺乏先进的监察手段,没有形成有效的土地执法监察网络系统,面对土地违法活动涉及面广、案发范围大的严峻形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往往处于信息不灵、反馈不畅、无法对土地违法活动实行有效监视和控制的被动局面,特别是发生在土地市场流通领域的资产性土地违法活动的查处,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土地执法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是历史遗留的客观因素。几十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了土地管理的法制化,造成了“主要负责部门”、“主要负责人”说了算的弊端。人们依据特有的心理和行为惯性,依然妄想走通“个别关键环节”、“个别有效部位”,从而解决土地违法案件,妄想“网开一面”,“先干完再补手续、搞协调”,导致违法占地等现象屡禁不止。
二是陈旧落后的思想意识。长期以来,“地大物博”的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节约用地、依法用地的意识淡薄,直接影响土地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实生活中,因土地“法盲”而进行土地违法活动时有发生,同时,一些手中掌握一定权力、身居一定职位的人存在“权比法大”心理,造成“以权压法”、“以言代法”和“越权审批”等现象屡见不鲜,从而增加了土地执法的难度。
三是国土部门独立执法权的局限。《土地管理法》赋予土地管理部门独立执法的权限十分有限,还需要公安、法院等部门的积极配合,才能保证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得到全面贯彻实施,这就给土地管理部门开展土地执法造成许多困难。
四是管理部门的变通执法。个别地方政府将土地管理部门视为当地的第二财政,土地收费任务重,存在罚款代替执法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纵容了违法行为,损伤了法律尊严,丧失了法律权威。
五是土地市场的不尽完善。当前土地指标是个香饽饽,促使一些违法转让、隐形交易时有发生,由于查处困难较大,措施不得力,制而不止,使违法者气焰嚣张,造成资产性土地违法难以查处。
六是行政执法队伍的良莠不齐。在土地执法队伍中存在着少数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较低,在很大程度上给土地执法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加上土地执法工作起步较晚,经验不足,一些地方政府“重建设”,“轻保护”,造成土地违法行为不能及时发现和查处。
篇10
【关键词】土地财政;压力;城市规划;策略
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土地使用规模、使用方法等等是首要考虑的问题。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规划建立在不科学的土地使用上,这就造成了土地财政的巨大压力。而这巨大的压力反过来又对城市规划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如此循环往复,最终对一个城市的规划和发展是没有益处的。
1 土地财政压力下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财政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土地,而土地的价值则与城市规模、用地性质等等有着直接关系,而城市规划则是对这些进行具体统一的计划。完全一样的土地,通过城市规划有可能使其价值翻升数百倍,也有可能使其一文不值。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很多政府会根据目前的财政情况进行相应的改变。而现下,由于土地财政压力的增加,城市规划也陷入尴尬的境地。
1.1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在进行城市的总体规划时,政府总会千方百计地将用地规模做到最大。能将用地规模设计地越大的设计单位,也就充分展现了其高水平的设计能力。对于大城市,可以借用集聚效应的说法解释大量人口涌入造成的生存居住环境需要扩大,而对于中小城市,可以解释说是大城市的生存居住环境差导致的人口涌入使得城市用地需要增加。在这两种情况下,通过反复计算出的城市化率根本不符合实际。而政府扩大人口规模的原因主要就是为了扩大城市用地规模,以拿到更多的土地来出售。
1.2 城市用地性质的改变
土地性质对于政府的收入有着直接影响。如果是公共设施用地、公共绿地等公益事业,这些用地就不可以贩卖,而需要政府出资建设维护。反之,如果是商业用地,那么就不需要政府额外出资,众多开发商就会纷纷竞价拍卖。这样一来,土地从原本需要政府投资摇身一变成为政府的吸金地。因此擅自修改土地性质也是城市规划出现问题的原因。
1.3 城市用地指标的提升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开发商购买了400万元/亩的土地,如果城市规划进行规划时规定的容积率为1,那么每亩地的楼面成本就是400万元/亩,而如果容积率变成了4,那么楼面成本则变成了100万元/亩,这足足节省了3亿的买地成本。如此巨大的收益反差,只需修改几个数字。这样给土地财政造成的压力十分巨大。
2 土地指标过量造成的问题
如果进行不合理的土地建设开发指标,那么对于城市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稳定都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如果忽视了城市规划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肆意开发土地,那么给国家、社会、城市和政府造成的损失都是难以想象的。以下将简单介绍一些土地指标过量带来的问题。
2.1 货币信任危机
如果因为土地指标过量导致了金融问题,就很容易造成货币的信任危机。如今货币交易已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主要购买方式,而土地指标过量极有可能要求政府或开发商加大投入,大规模的资金流动极有可能带来严重的金融波动。如果在金融波动超过了可控范围,那么对货币的购买力就会造成影响,很大程度上会造成严重的货币信任危机。
2.2 城市规划的信任危机
土地指标过量,造成城市规划修改频繁,不断扩大开发量,很有可能带来交通堵塞、环境恶化,以致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下降,会引起居民对城市规划的严重不满。由此造成市民的城市规划的信任危机会给城市规划的进程带来阻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城市规划计划取消,那么对于整个城市的发展都是有害无利的。
2.3 行业炒作投机现象
当人们发现可以不劳而获得到财富时,就会趋之若鹜。在初期阶段进行资产的购买会有较高的收益,因此大量的购买会带来房价、股价、期货产品的不断提价。反而那些脚踏实地的实业工作者没有获得应有的价值肯定,由此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很多人会因此放弃实业转而进行炒作投机,最终导致可供直接消费的产品减少,带来经济危机。
2.4 城市规划投机现象
城市规划如果没有长远的眼光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那么急功近利带来的后果就是使城市规划陷入投机的境地。如今急功近利的现象太多以致脚踏实地地综合分析各种情况进行规划的行为被人抛弃,很多设计单位因此而难以生存。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投机”的规划师越来越多,造成城市规划不再具备原本的价值和意义。
2.5 经济环境被破坏
不科学的城市规划带来的经济波动也是有害的。规划需要大量的资金涌入,虽然短期内很容易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和发展,但是一旦经过了规划期,这些产业的后续发展又该何去何从。这样的短期发展模式对于经济的整体长远发展是无益的。很容易带来大量的员工失业、工厂倒闭等等诸多经济问题,造成城市甚至整个国家的经济波动。
2.6 自然环境被破坏
城市规划时如果对土地的使用规模和方式等等进行不科学的规划,必然会给自然环境带来严重的损害。通过土地来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必然需要政府和开发商的合作,才有可能使土地的价值不断翻升,然后为了迎合需求量继续开垦土地进行建设。而如此的循环给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会带来严重的损害。
3 土地财政压力下进行城市规划的相关策略
在了解了相关的城市规划的困境,面对如今土地财政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如何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政府和开发商首要考虑的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城市规划的科学进行。
3.1 重视城市规划地位,立法控制
只有政府加强对城市规划的重视,并建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严格的监管,才有可能使城市规划能够不受上级领导、强势企业等等人员的干涉。所以城市规划人员必须依照相关的规定进行科学的规划制定,不必担心是否满足上级领导的喜好,尽可能地使城市规划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3.2 突出城市规划的核心,使其简单易行
城市规划的编制如果过于专业性,使其核心、目的、方法都难以通过领导百姓的审查,那么城市规划的执行必然会出现问题。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一方面要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制定,但另一方面也要顾及非专业部门的执行和普通百姓的咨询,使城市规划的方案接受度更高。
3.3 城市规划疏堵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在进行管理时,也要对土地指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以舒缓压力。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广泛的信息收集和反馈,对建设进行科学的规划。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来进行城市规划,促进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和谐进步,为市民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
4 结束语
一个完善的城市规划方案不但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还可以稳定物价、促进就业,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有极大的作用。如果忽视这些作用,只是将城市规划当做土地收益的工具,那么长远来看,必定会给政府带来严重的土地财政压力,不利于城市的发展、社会的安定、居民的生活。
参考文献:
[1]赵力.土地财政压力下的城市规划思考[J].规划师,2013(12).
- 上一篇:生物医药产业行动方案
- 下一篇:农民培训班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