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音乐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4: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音乐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际音乐教育

篇1

ISHE创建于1953年比利时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至今(2008年8月)已组织过28届会议(参见表一)。历届会议的主题,是根据每次会议所处的社会、政治、文化等时代背景以及当时国际教育界的发展动向,特别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各项计划和目标,还考虑会议东道国的情况,从全球视野和世界性的思考出发设定的。下面是ISHE历次国际会议的时间、地点和中心议题(主题)。

通过分析ISME历届会议主题、出台政策以及参会人员发表的文章等,我们可大致了解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现总结如下:

一、彰显国际音乐教育的民族化特色

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现任主席莉安娜女士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举行的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2010・北京)新闻会时说,“当前,保护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防止其遭到冲击和破坏,是音乐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以及“太空时代”的到来,寻求本民族文化优势成为各个国家和民族谋求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国策之一,加强本土音乐文化教育成为各国音乐教育的自觉行动,突出本民族音乐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彰显音乐教育的民族化特色已成为近年来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1980年在波兰华沙召开的第14届ISME大会:“民族文化――音乐教育的一种动力”,这一主题吸收了民族音乐学多元音乐文化的意识,强调“世界范围内音乐的多样性”、“对保留文化纯洁性具有更敏感的意识”及“尊重世界各种音乐的基本不同点”。这一思想在第9至12届ISME大会上也有所体现。如,1970年在莫斯科召开的第9届大会研讨了传统音乐的丰富性和世界音乐的多样性。1976年在蒙特勒召开的ISME第12届大会上,UNESCO主席向大会作了“教育和民族文化”的主题发言,其中也强调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身份等问题。另外,从历届ISME大会上,来自不同国家的各表演团体的表演也充分表明了音乐教育的民族化导向和浓厚的民族气氛。

由此可以看出,保存并发展本土音乐是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对等交流的出发点,是音乐教育国际化的必然选择。只有保留和发扬本民族和地区的音乐,才能使每个民族在国际音乐教育的百花园中独具开放,散发迷人的魅力。

二、力求国际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音乐教育要“面向世界”,尊重多元音乐文化,提倡音乐的文化认同,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共享世界音乐,力求国际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就成为国际音乐教育的一个热点话题。如1958年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第3届ISME国际大会的主题:“东方世界和西方世界的音乐――作为国际理解的一种手段”;1963年日本东京召开的第5届会议:“音乐世界的东方和西方与音乐教育”;1984年在美国俄勒冈召开的第16届会议:“为了我们地球的音乐”,在描述主题的意义时这样写到:“只有尊重地方、地区和国家之间差异的独特性前提下,我们才能用真正的音乐文化的全球理解来丰富21世纪的生活。”1992年汉城召开的第20届会议:“让我们共同拥有全世界的音乐”;2000年加拿大埃德蒙顿召开的第24届会议:“地球的音乐”;2002年挪威卑尔根召开的第25届会议:“音乐与超越疆界多样社会的各种活动”:2006年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第27届会议:“超越不同文化和民族的音乐的融合”。“多元文化”在ISME大会上正式提出是在1982年英国布里斯托尔召开的第15届大会上,主题是:“音乐与音乐教育中的传统与变迁”。由此,凸显国际音乐教育的世界化观点,进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经开始在当今国际音乐教育教学中得到贯彻实施。如日本的音乐教育就较好地融合了东、西音乐文化。美国《国家艺术教育标准》也包括了“理解世界各类音乐”。近年来我国音乐教育同样对世界音乐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已经成为基础音乐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重要的理念。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应以开放的心态,树立多元音乐文化价值观,珍视人类各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拓展音乐的国际视野,共享世界音乐文化。因此,在以后的历届大会上文化身份、文化多元主义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都成为会议的前沿课题。

三、把握国际音乐教育的现代化方向

数字化、信息化和互联网等新科技手段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为国际音乐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带来了机遇。早在1968年在法国第戎召开的第8届大会“技术、手段对当今音乐教育的影响”就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信息产业结构开始影响音乐教育实践,如运用现代化技术以及多媒体等手段进行音乐课堂教学、网络教育、远程培训I等,从而使当今音乐教育走向了现代化之路。正如哈森教授所说:“音乐教育要面向未来,就必须建立起与未来技术手段相适应的新模式,这样才能使其不断地用于完善音乐教育。面对信息技术结构的革新,它不仅拓宽了艺术创作领域,而且给音乐生活、音乐市场、音乐传播及音乐教育带来深刻的变化”。1990年芬兰赫尔辛基ISME第17届大会“面向未来的音乐教育”、1996年荷兰阿姆斯特丹ISME第22届大会“面向2l世纪的音乐教育”都能体现国际音乐教育与时俱进,朝着现代化方向阔步前进。

另外,国际音乐教育的现代化还表现在人的现代化,即“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知识结构、思想道德、工作和生活方式由传统向现代性的转变,由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

四、追求国际音乐教育的人本化特征

20世纪初,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哲学开始转向关注、研究人的发展,“特别是唯意志主义、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等人本主义哲学流派全面批评传统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形成中‘人’的缺失”上的弊端,研究人的存在,关注人的命运,推进人的发展。音乐教育应“以人为本”,突出音乐教育的人本化特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命意义,这也是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方向。这一思想在1978年英国伦敦召开的ISME第13届大会的主题上直接反映出来,即“以人为第一”的音乐教育。2008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召开的第28届大会也体现了面向社会大众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正如主题所述“所有年龄的人们的音乐――音乐与幼儿、音乐与儿童;音乐与青年、音乐与成年人;音乐与老年人”。

五、促进国际音乐教育的终身化进程

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是当今世界一种重要的国际性教育思潮,对各国的教育都已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成为现代教育中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理念。在1976年瑞士蒙特勒召开的第12届大会“作为终身教育的音乐教育”直接切八这一主题。在《世界振兴音乐教育宣言》中也明确规定“音乐教育应该是终身教育的过程,是对所有年龄阶段群体进行的音乐教育。”这是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0年国际教育年时把终身教育作为教育年的重要目标作出的呼应。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思想成为未来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指导思想,成为一种处于上升势头的国际性教育潮流。

六、引领国际音乐教育的和谐化发展

音乐作为一种无国界的国际语言,在推动人际关系和谐化、促进国际社会和谐发展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虽然世界各民族音乐各具特色,千差万别,但是有着共同的艺术追求,即从不同的哲学角度强调音乐中的“和谐”。如,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强调“天人合一”、“责和尚中”的哲学思想,蕴含其中的和谐是对立而不相抗的和谐观,是整体的协调,是在天、地、人的整体和谐中保存和发展的。而西方音乐中的和谐,是扎根于西方文化之中,着眼于对立面的斗争,重在发展,在斗争中求发展,这种和谐观突出个体的发挥,在处理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时不断地从对立面的斗争走向和谐。这两种不同的和谐观,达到“和而不同”的效果。正如1994年第21届ISME大会通过的《世界振兴音乐教育宣言》,向各成员国发出的振兴音乐教育呼吁,“全世界所有音乐均具有其合理性,应尊重各种音乐的价值,认为全世界各种音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是值得赞赏和庆幸的,它为国际问各种文化的相互学习、理解与合作及国际和平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因此,通过音乐交流实现世界和平、团结和友谊的理想主义,逐渐成为普遍的观点,并开始在全世界的音乐课堂贯彻实施。这也正是第29届2010・北京国际音乐教育会议的主题“和谐与世界的未来”用意所在。

结语

从历届国际音乐教育大会主题以及当今音乐教育发展动态看,国际音乐教育学会能从多层面、多角度思考音乐教育,从哲学层面探究了音乐的意义和音乐教育的哲学基础,从教育层面推进了共享世界音乐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从社会层面促进了国际音乐教育的民族化、本土化以及和谐化发展,从实践层面促进了国际音乐教育的生活化、生命化进程,从心理层面促进了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篇2

对中国音乐产业发展的综合分析可采用安德鲁斯的SWOT分析方法,SWOT即:优势、弱势、机会、威胁,是用来分析产业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优势:中国人口众多,经济长期发展较好,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增长,这要求我们有大量的精神产品来满足人们的需要;21世纪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世界的文化融合将会起巨大的作用,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使得我们的音乐产业有丰富的音乐素材;对于音乐产业而言,中国的市场潜力较大,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作为其发展的支撑。同时,深厚的文化底蕴必将使中国的音乐产业成为全球“创意产业”的先锋。

弱势:中国的音乐产业市场,行政手段在市场经济中直接干预的成分较多,国家对于出版的限制,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音乐市场的健康发展;从音乐的内容上来说,创意性不够,重复、抄袭等现象使得产品缺少新意;对于音乐产业的立法、执法力度不够,虽然中国出台了新《著作权法》、《互联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但是对于著作权保护的范围、合理使用等概念的界定并没有和国际完全接轨,文学作品保护的不平等性依然存在,在执法过程中对于音乐市场的规范性整顿不彻底,虽多次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但长期效果不佳,盗版现象严重;网窄侵权依旧泛滥,这对于音乐产业的长期发展极为不利;音乐产业的从业人员专业性不够,中国从事音乐产业的工作人员大多数是半路出家,极少是科班出身,缺少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机会:国外发达国家的音乐产业发展经验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特别是在网络社会的背景下,中国拥有的海量的手机用户和互联网用户,我们完全可以采用“后发优势”来发展中国的音乐产业,将数字音乐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威胁:中国音乐产业市场历来被国外资本所关注,强大的资本优势和品牌优势使得国内的市场随时面临着被瓜分的可能;音乐本身的无国界特征使得国外的音乐产品可以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进入到国内市场,降低国内音乐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转型的产业价值链使国内的企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此期间可能会丧失良好的市场占有的机会。

2、中国音乐教育未来改革发展的途径

2.1多元文化和文化多元的音乐教育。“多元文化”和“文化多元”的思潮对音乐教育也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多元文化视野下的音乐教育或音乐教育中的多元文化思维已经不再是理论呼吁的口号,而且正在演化为一项实际行动。世界民族音乐已经进入高等音乐教育的课堂,多元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各民族音乐作品也已经进入了中小学音乐课本,民族音乐在形式上获得了和艺术音乐等同的价值或地位,成为大、中、小学生欣赏的对象。然而,这些原本不是主要用作欣赏的民族音乐事的可以获得像艺术音乐一样的欣赏价值吗?原生态的民族音。乐录音、录像真的可以获得像艺术音乐一样的审美价值吗?答案如果是肯定的,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当然可以了顷利进行,如若不然,则不仅劳而无功,而且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民族音乐自身的伤害。原因有三:

2.1.1我国当下的中小学和大学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理念的教育,中国各民族音乐及世界民族音乐能否成为审美对象不仅需要时间养成审美习惯与审美趣味,而且需要补充特定的文化背景,把审美价值的实现只寄托在学生课堂上的猎奇心理是很不够的。

2.1.2我国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核心价值在于弘扬我们自己的民族音乐,使学生喜爱自己民族的音乐,但是,由于民族音乐是同其他艺术音乐并列在一起进行教学的,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将民族音乐和艺术音乐放在对比的位置上,由于民族音乐原本不是为了审美和欣赏制作的,对比的结果往往是对民族音乐的矮化、贬低和丑化。

2.1.3我国的基础教育的音乐课和普通大学的音乐选修课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统编教材,选择的余地十分有限,本来的教学内容就已经十分庞杂,再加上多元文化的音乐,即中国各民族的音乐及“亚非拉音乐”这些内容在1周只有一节或两节课的教学时间内也是根本无法完成的。如此这般,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培养热爱自己本民族音乐的情感这个崇高的目标又如何实现?实际上这是个“自扰”的问题,其症结在于没有看到我国作曲家在民族艺术音乐创作上的伟大成绩,并将这个成绩统统划归了“西方音乐”。用原生态的民族音乐为教学内容,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和普通大学生的音乐选修课上培养学生喜爱本民族音乐的期望是难以实现的,而把这个期望寄托在以弘扬中华民族音乐为己任的作曲家及其作品上,亦即中国自己的民族艺术音乐上,才是比较现实的。

篇3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b)-0211-01

20世继初,美国出现了一种由多民族文化,汇集而成的爵士音乐。这种新兴音乐,以它独特的演奏(演唱)方式,刷新了听众的耳目,继而通过作曲家的创作推广及新的电脑科技发展,出现了大量的电子电声配乐优秀作品,例如美国近代流行歌曲先锋杰克逊的太空音乐电子配乐就轰动了全美国,又很快流行传遍西欧各国。而中国从改革开放后港台流行音乐最先流入中国。因为是同宗同源的文化背景,最先接受和喜爱并在中国广为传播,例如邓丽君的歌曲,其作品及配乐的特点是:生活气息浓郁、抒情、风趣、电声乐队配器新颖好听,音域不宽,手法通俗、曲调顺口、易于传唱;歌词多用生活语言,浅显易为听者接受和传唱;歌曲自然亲切,易引起听众的共鸣;由于流行音乐具备上述特点,所以就能够和群众连在一起,都易于接受。也为当时的大学生所喜爱,例如《月亮代表我的心》,就是青年学生对爱情的向往追求当中最能代表心声的一首好听歌曲.健康,优雅,?人美的精神内涵,现进入21世纪,大量欧美流行音乐及运用现代计算机数字采样电子音色做的音乐流行元素流入冲击中国市场时,如何编创出更加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歌曲和配乐风,在青年学生当中广为传唱,这也是一件非常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事情。中国有着悠久而丰富的戏剧音乐遗产和优秀的传统,有独特的美学思想,理论体系和创作方法。由于戏剧音乐来源于民间音乐素材,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长期根值于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为人民所喜爱,所以,重视戏剧音乐,就是尊重本民族人民音乐欣赏习惯及精神内涵的连续性,运用优秀的戏剧民间音乐实施美育,就可以极大提高这种教育的感染力、可行性和深刻性。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让?雅克?卢梭曾说过:音乐艺术不在于对象的直接摹仿,而在于我们的心中唤起当看到这一事物时所体验过的情感。音乐作为艺术所给予人的艺术感受叫美感,通过美感使人们得到思想感情上的满足。同时,在潜移默化之中通过艺术所反映的生活美在欣赏者的思想中引起情感功名和情感体验,从而祈祷激发人们的生活热情,最终达到服务于社会的目的。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把音乐同人的感情生活联系起来,他不仅指出音乐可以模拟人的各种感情状态,而且指出音乐具有这种能力的原因在于它同人的情感一样都是一种运动过程。他不仅承认音乐的道德教育作用,而且承认音乐的娱乐作用,认为它可以使人们在闲暇中享受精神方面的乐趣,使心灵得到净化,产生。上述强调音乐的道德伦理作用的理论,后来被称为“艾托斯学说”。

中国戏曲艺术的血缘,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歌舞、巫觋等多种成分。到周代宫廷的仪式性歌舞,已有模仿性的戏剧因素。到了唐代,古时的歌舞已发展成小型的歌舞戏,一般认为,中国戏曲发展成完整的、独立的艺术样式,是12世纪宋代的永嘉杂剧,又称“南戏”。歌舞与戏剧有血缘关系,大量的歌舞成分被保留下来,形成了歌舞抒情性与戏剧性相融合的艺术特点。其特点是戏剧音乐大量融合了民间音乐原素,并对民族的精神内涵产生深远影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戏剧中的民歌元素特点:生动、扑实、真情。民歌是人们在劳动和生活中为更好的表达内心情感而发的心声,经一代代的口传,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民间音乐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印象,与民族的性格,生存环境,以及民族的多种文化特点的具体呈现,形成一种普遍性裂变与聚合的民间音乐情感表达方式,音乐风格上都单纯朴实,清新自然,旋律在独具特色的伴奏音乐的陪衬下,充分发挥具有民间不同地域的音乐旋律的美丽,整个音乐朴实无华而又充满生机,使学生易于接受,同时又能产生极大的感染力。例如最近广为流传的歌曲《草原high歌》,《万物生》等等,用的就是内蒙古的民间音乐元素再创作而成。他们的配乐风格就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数字化的采样音色加入中国民间音乐元素受到大众和广大学生喜爱,《万物生》中国民间原生态的音乐风格更是获得格莱美国际音乐大赛的提名,并在世界产生影响。戏曲音乐由于它是民间音乐与戏剧紧密结合的综合艺术,具有戏曲的剧种特色、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也有代表本地方特色的声腔、语言的文化特点及时代特征。如《情丝前门大碗茶》歌词中唱到“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蓬衰草,几声蛐蛐儿叫,伴随他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儿冰糖葫芦就算过节,他一日那三餐,窝头咸菜么就着一口大碗儿茶。”是一首京味儿十足的戏剧元素的歌曲,将我国的传统戏曲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歌曲音乐之中,使整首歌听起来亲切自然,富有东方韵味,流传甚广,深受人们喜爱。这一唱段,作品从内容出发、从人物出发、根据唱词的格律、情绪,予以精雕细琢给人以艺术享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受力。而这些元素加入教学当中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与作用是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和普及意义重大。这个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育的全过程,这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人们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歌曲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体验、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

综上所述通过广受青年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编创课程教学中引用中国戏剧元素的原创歌曲作为教学,对民间戏剧音乐进行分析,明确而有效的引导,通过解析从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感受和珍视人类文化遗产,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这种重视戏剧民间音乐元素教学理念无疑会对我国大学生实践以及利用现代计算机数字音乐编创风格和方向产生深刻的影响和作用。

篇4

    二

    以下活动选自一张公开出版的教学唱片,活动设计和执教者是一位美国黑人女教师。(介绍时略有删改)

    (一)木头熊

    儿歌大意:

    木头熊 木头熊 踏一踏—

    木头熊 木头熊 转一圈—

    木头熊 木头熊 拍一拍—

    木头熊 木头熊 手碰地—

    木头熊 木头熊 坐一坐—

    木头熊 木头熊 举起小脚来—

    活动程序:

    1.教师和幼儿一起用较慢的速度复习儿歌。

    2.教师一边用慢速说儿歌,一边鼓励幼儿边说儿歌边根据儿歌的意思自由做动作。

    3.教师和幼儿一起用正常速度说儿歌和做动作。坐下后,教师带头“认真”地用手把自己的脚“藏”起 来,说完最后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像“献宝”似地把脚举起来,并带头“开心地”大笑。

    分析:这个游戏十分简单又十分让人愉快。其主要目的是让幼儿能按简单节奏和词意自由运动身体,发展 其反应和协调能力。其中更侧重让幼儿体会到参加游戏活动的快乐。

    (二)杰克和基尔

    儿歌大意:

    杰克和基尔上山打水,/杰克跌倒打翻了水罐,/把基尔淋成了落汤鸡。

    活动程序:

    1.复习儿歌。

    2.请幼儿装做记不清的样子,故意慢慢地结结巴巴地说儿歌。

    3.请幼儿尽力表现出熟练的样子,快而流利地说儿歌。

    4.请幼儿装作神秘、不想让人知道的样子,用说悄悄话的方式说儿歌。

    5.请幼儿假想这件事要让全世界都知道,用欢呼、宣告的声调和动作来说儿歌。

    6.请幼儿假装觉得自己是倒霉的基尔,浑身湿透,又难受又伤心,用可怜巴巴的声音来说儿歌。

    7.请幼儿想象基尔觉得当“落汤鸡”很好玩,用笑得喘不过气来的声调说儿歌。

    分析:这个游戏可以看成是一个表情游戏。在其过程中,教师自然地与幼儿一起讨论了表情的问题,并共 同快乐地实践了假想情境中的感情表达。如果说在快、慢、强、弱;生疏、熟练;神密、自豪;伤心、快乐等 的表现方面有什么技巧可以学习、练习的话,这一切都天衣无缝地自然地融在游戏过程中了。

    (三)琼尼在海上

    儿歌大意:琼尼在洋上,/琼尼在海上,/琼尼打翻了牛奶,/牛奶洒在我身上。我告诉了爸,/爸告诉 了妈,/琼尼被打了屁股,/哈哈哈!

    活动程序:

    1.教师用风趣的语气说儿歌。

    2.教师说每一句的前半句,让幼儿回忆并说出后半句(划线部分)。

    教师在第七句处问:后来琼尼怎样了?幼儿回答结果,然后师生一起开怀大笑。

    分析:这是一首诙谐的儿歌,教师用的方法是我们司空见惯的简单“填充式”教学方法。但教师的热情极 大地感染了幼儿,使这一十分简单而短暂的过程充满了令人神往的天真烂漫的情调。

    (四)跳到这里来

    乐谱及歌词大意:

    跳到这里来

    (附图 {图})

    活动程序:

    1.复习这首歌曲。

    2.让个别幼儿自告奋勇在大家面前独唱自己编填的新词。如甲幼儿:我没有伙伴我怎么办,乙幼儿:我 有一块钱该怎么花。

    3.教师示范编填新的内容。如:我是头猪我噜噜噜。

    4.让幼儿自告奋勇用新内容编填并独唱。如丙幼儿:我是只小虫我咻咻咻,丁幼儿:我是条小蛇我嘶嘶 嘶。

    5.教师请幼儿按自己的语言指示跟着音乐自由地做动作。(每遍音乐换一种动作,教师在前奏进行过程 中说指示语)

    (1)双脚轻轻跳,(2)双脚重重跳,(3)单脚跳,(4)跺脚,(5)走步,(6)踮脚轻轻走, (7)爬行,(8)躲下闭上眼睛假睡,(9)打呼噜由轻渐响,(10)慢慢起身,伸懒腰,上位。

    [从(8)开始,教师在第一、三句边弹琴边说指示语,二、四句唱“啦啦啦”,最后一句即兴唱与动作 有关的歌词]

    分析:在编填新词的活动中,教师没有用教学组织语言,而是直接用示范的方式暗示出了新任务,这使得 教学过程更接近游戏。

    在律动活动中,教师巧妙地将指示语插在前奏和歌声当中,使用了一些容易让幼儿进入情境的暗示性语言 。如第八段:

    (附图 {图})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们作为听者似乎一直可以想象出师生们脸上惬意的笑容,而且也时常会突然觉悟到 :自己脸上不知何时已绽开了笑容。在听到唱片中教师让幼儿再伸一个大大的懒腰,并听到教师弹奏的吉它声 渐渐隐去时,自己也情不自禁地想跟着伸一个大大的自我满足的懒腰了。

    (五)送牛奶的人

    乐谱及歌词大意:

    送牛奶的人

    (附图 {图})

    活动程序:

    1.教师范唱歌曲。

    2.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送牛奶的人会给我们送来什么?他长得可能是什么样子的?他说话的声音可能 是什么样子的。

    3.教师用三种完全不同的有趣音色(有尖锐、有低沉、有沙哑)来唱“It's the milkman”。

    4.请幼儿志愿者来尝试并体验改变音色唱法的乐趣。

    5.教师和全体幼儿一起同唱这首歌,在唱“It's the milkman”时,各人自由地用自己喜欢的音色来唱 。

    分析:这是一个音色游戏。总体上没有综合教学的痕迹。另外,在这里所强调的似乎只是音色创造的个性 和音色创造的乐趣,而并不强调音色的优美、协调。

    总体评析:

    以上这组美国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十分注重游戏性。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更像母亲或大朋友在和小孩子们一 直轻松、自由地玩耍,而不大像我们通常所见的教育或教学活动。我们在录音中总是不断听到教师那更接近于 生活语调整的亲切、愉快的说话声、歌声和师生们畅快的笑声。因此,时常有身临其境并渴望加入其中的感觉 。

    这组活动不十分注重技能,也不注重以适度的控制体现出“优美”。从录音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幼儿想怎 么做就可以怎么做,能怎么做就可以怎么做,教师甚至从未中断活动来要求“按节奏做动作”,“注意听琴, 唱准音”,“不要发出不好听的声音”等。也许,这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强调快乐和自由的音乐教育吧!

    以上两组活动,前者讲究细腻、温情、深沉和优美,后者更讲究快乐、风趣、诙谐、自由、粗犷。从中我 们不难看出:世界儿童音乐教育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组织形式、内容、活动方法、风格,实际上还暗 示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以及不同的审美观和不同的教育观。明确这一点,不但有助于我们在借鉴时能从整体上 把握各种外国儿童音乐教育模式和体系的实质,而且也有助于我们清醒地反思和改革我们自己的工作。

篇5

关键词:流行音乐 中学音乐教育 教学研究

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音乐教学就是素质教育全面普及的一个重要体现,这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和道德情操,实现综合素质教学的目标。

一、新时期流行音乐的发展现状

新时期我国的教育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强调落实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我国音乐教学事业的发展也随之做出改革,主张创新性的教学理念,目前学校音乐教育也由于其重要功能逐渐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品位和道德情操,众多教育界和音乐界的学者对德育与音乐教学关联问题展开了讨论,音乐教育能够提升人们对美的追求,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塑造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何重新确立音乐教学在全面发展方针中的地位,其重要作用正日益为人们所认识。

流行音乐符合中学生的口味,选取合适的流行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教材,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有益于学校音乐逐步进入健康发展的渠道。但目前的音乐教学课堂上,由于部分学校受条件制约,无法提供基本的音响设备与多媒体装备等,使得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对音乐的吸收能力受到限制,无法做到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另外,部分学校在音乐教学方面对流行音乐也缺乏客观正确地认识,导致新时期流行音乐的教学应用功能滞后,无法发挥其教育任务,对学生的价值观造成较大影响,无法引导他们在对真诚、自然之美的渴望中对人生的真、善、美有较好的认识。

二、正确认识流行音乐的教学影响

(一)流行音乐教学的启迪作用

音乐教育具有启迪智慧的作用,从本质而言,它是教育教学中文化教学所不能替代的,音乐教育可以使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提升对知识的吸收能力。音乐还可以间接地促进学生的生理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

在音乐教学中,最基本的特征是对音乐的鉴赏性,教学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性。利用流行音乐进行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感知能力来说,能够更好地进行理解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鉴赏能力,提升创造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

(二)流行音乐的流行指引作用

流行音乐之所以流行是因为符合大众的审美趣味,符合年轻人对流行音乐的接受与认同,对学生的影响较为积极,给学生带来不同的美的享受,课堂上的氛围放松愉悦,学生容易接受音乐知识,同时也更有情感共鸣。在音乐知识的学习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认知之外,还应该强调其情感共鸣,才能体验到音乐情感,加深对音乐的整体体验。

三、创新性音乐课堂的对策研究及建议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教学模式也相应做出改变,注重学生的长期发展,建立以生为本的创新化课堂是重要的教学重点,实行创新性的音乐课堂,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

当进行音乐鉴赏课程的时候,教师要利用不同的教学资源进行改革教学。例如,从前的音乐教学多数以学生欣赏音乐,聆听为主,但现代教学理念提倡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现代的创新课堂提倡学生自主参与音乐设计或者进行节奏模仿,由于学生对流行音乐较为熟悉,课堂上可以进行打击乐训练等培养学生节奏感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流行音乐的主要功能在于它的娱乐性,在现代的快节奏生活里,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流行音乐,使学生能够保持一种平衡健康的心态。流行音乐符合青少年的审美观念,加之利用其内容具有通俗易懂的优势,可以更明确地表现出现代人的情感生活和心理特征,教育者应该用一种正面积极的态度,科学地看待流行音乐,并用创新的思维巧妙地利用并应用在音乐教学之上,教师要具备音乐教学热情,构建好完善的音乐知识体系,作为教学课堂上的引导者,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与策略,善于引导与端正学生对音乐的审美。

教学创新改革主要体现途径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研究新时期流行音乐对我国中学音乐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方案,明确在具有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应用流行音乐进行音乐教学的作用。学生会逐渐进行自主探索和体验,在参与中形成意识和习惯,端正对音乐的审美观和价值感,逐步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师洪震.浅析流行音乐在大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2]向仕才.流行音乐融入学校音乐教育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1(14).

[3]党岱,杨丽.大众文化视野下当代大学生流行音乐审美教育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2).

篇6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我国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经历了一个转变观念、创新实践、调适完善的过程,基本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审美品质需求。总体而言,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实施状况良好。但是,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对学校的美育教育、教育均衡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1 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音乐教育不均衡,课程改革受阻

教育公平是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即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也包括在内。但是,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经济、文化、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教育公平仍然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音乐课时少,占用情况时有发生。《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意见》中规定,学生在小学至高中期间应享有系统的音乐学习,形成一定的艺术审美素养。而目前我国不同地区的音乐课程开课程度却并不相同。例如北京、浙江等发达城市音乐课的开课情况较为稳定,河南、广西等地的音乐课开课率较低。艺术课程整体开课情况都不乐观。尤其是在九年义务教育中,音乐课的整体开课量不足,许多学生无法获得有效的美育教育,大部分学校的艺术教育整体处于弱势地位。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地方教育部门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够,没有将音乐教育上升到美育教育的高度,没有将人才综合发展提到一定的战略高度,使艺术教育失去了公平性。此外,学校的艺术教育也还存在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只有正视这些问题,施以立法保障,才能有效改善音乐教育环境,体现学校艺术教育公平。

其次,音乐师资不健全,专业发展质量欠缺。当前我国中小学音乐师资不健全,中小学音乐教师流失严重,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音乐教师大多是代课教师或兼职教师,整体水平不高。从全国情况来看,各地中小学音乐教师数量明显不足,而师资不均的情况也较突出,语文、数学教师人数较多,音乐、美术教师则人数匮乏,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全国多个学校。这种现象也导致了学校的艺术教育处于一个停滞不前的发展状况,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缓慢,制约了学校的艺术发展质量。

最后,音乐教材选用标准不一。我国现行的音乐教材在编制顺序和衔接方面较为混乱,各地区的音乐教材版本不同,对于课程编制是否适合学生学习习惯,仍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随着音乐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教育部门的教材干预也愈演愈烈,混乱的教材选用现象对音乐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制约了正常的教学活动。

1.2 音乐课程改革标准不一,问题难以突破

随着艺术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已经在教育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无论是乐器还是教材,还是多媒体设备,都体现出了现代教育理念。学校美育教育不仅仅要落实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使艺术教育真正走近学生,拉近音乐与学生的关系。

首先,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关注的重点放在了歌曲学唱、实践活动和多媒体应用上,这种情况在全国许多地区十分普遍。而这种教学行为主要来自于当地的音乐教研人员的指导,以及从全国示范性音乐课得来。可以说,一些音乐教师只是从观摩中受到影响,对所看到学到的内容还没有做出适当的消化和调改,就直接运用到实践教学中,这种盲从也导致了以上音乐教学行为的出现。

其次,在课改之前,音乐教学偏重于学科知识技能的学习,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单一刻板,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真正激发出来,音乐教育的功能化更趋于简单。在课改初期,音乐教学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但是受到习惯性的影响,全国的基础音乐教育又近乎模式化,例如广泛使用多媒体教学,目的是使课堂教学更加活跃,丰富教学形式。随着课改的不断发展深入,音乐教学逐渐开始关注其审美功能,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目标性和执行性不强,导致音乐审美体验较为粗浅,没有深入地学习,学生反应不强,课堂教学活动也较薄弱,最终形成音乐教学规律与行为相背离。

最后,我国学校的音乐教育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但是课内与课外教学却是貌合神离。艺术教育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课堂是主要的学习场所,课外是提高的场所,二者虽然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不同,但二者却又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目前学校重课外轻课内的情况较突出,课外音乐教学活动十分丰富,不仅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代表,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了学生和家长的要求。由于课堂音乐教学需要不断积累,而且并不能产生直接的效果,因此,难以引起各方的关注和重视。此外,课内与课外音乐教学的定位也有所不同,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义务性,面对的是全体学生,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基础。课外活动面对的是具有一定特长和兴趣的学生,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水平,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主。

2 音乐教育的对策分析

2.1 完善音乐教材,严格执行新课标

我国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用切实可行的策略加以应对。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音乐教学规律,严格执行新课标,克服各种认知困难,积极开展课标活动。在尊重传统经典音乐作品的基础上学习音乐知识技能,完善音乐教材,选择对学生发展有益的内容,杜绝出现各种无序倾向,坚持音乐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等特点,提升音乐教材的整体质量,满足音乐教学的需要。

2.2 提升音乐基础能力和艺术素养

音乐教育要以学生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为着力点,优化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结构,关注音乐作品的更新储备,重视发展学生的参与性与艺术修养的培养。不仅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与兴趣,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审美情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课内外活动,从中体验审美感受,在传统与现代艺术的融合提升个人素质,形成严格的人才创新培养模式。

2.3 加强课内课外协调发展

音乐课程要立足课堂教学,注重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的调配开发,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坚持课内课外一体化的发展模式,适当增加课外活动,丰富音乐活动内容和形式,鼓励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关注音乐的发展与技能的形成。利用多种表演方式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养成学生自主研修音乐特长的习惯,积极营造音乐教育的环境。此外,可以通过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创新表演方式,学生从被动地学习到自主学习管理,创新课外音乐活动形式。

篇7

关键词:高师 作曲技术理论 实践性课程 音乐创作

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课程群体,不仅是音乐创作的重要基础课程,也是深入学习音乐其他专业知识的重要辅课程。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开设,在我国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中已有了相当长的一段历史。在教学模式上成功地借鉴了专业音乐院校的课程设置,包含有四门基础课程:和声、曲式分析、配器、复调以及一门增强实践环节的作曲。这种课程配备相对于高师音乐专业而言还是比较合理的。

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师音乐教育的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招生人数、师资力量、设施的配备以及课程分类都有了质的飞跃。在这种前提下,作为音乐理论课程中实践性较强的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按理说也应该更加完善、更加系统,但是从近些年的实际发展与教学效果上来看,情况却是不容乐观的。在高等师范音乐专业中所开设的作曲技术理论课程,在发展上正呈现出一种递减状态,不但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而且所开设的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门数有了一定的缩减,就连课程的性质也有所改变。至于学生对该课程的实际掌握情况,就更加让人担忧了。

一、影响作曲技术理论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发展的原因

1.观念、政策上的影响

当前我国在教育领域所执行的政策,总体上是一种适度调节性的过渡政策,这与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是密不可分的。教育的方针却越来越趋向于科学化、人性化,教育的目标明确为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的、综合性人才。对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也具有同样的目标要求。因此,高等师范音乐专业的课程改革有了明显的变化。为了突出综合性人才培养目标,公共课程以及选修课程的比重明显加大,专业课程课时比例相对压缩了。而在音乐专业理论课程中,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压缩是最为明显的。例如,原来和声课程的课时是108学时,学制为三个学期,课程内容可以延伸至一级关系转调乃至于和弦外音等章节,但现如今的一些高等师范院校的和声课程学时标准为72学时,学制一年,内容只能涉及到副三和弦左右,甚至有些师范院校的和声课内容只讲到属七和弦转位就结束了。和声课程内容的压缩,导致了作曲技术理论基础的浅薄,也形成了日后对曲式分析、复调、配器等课程学习的隐患。其他的作曲技术课程也与和声课程有着同样的待遇,课时减少,内容压缩。

即使在这种情况之下,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减少某些技术理论课的课时,甚至将原来的一些课程性质为必修课的作曲理论课程改为选修课。这些措施和政策进一步压缩了原本不足的作曲理论课程的分配额度。有些专家学者还建议将作曲技术理论中的某两门课程合二为一,例如,将和声、曲式合二为一,或将复调与配器合二为一。更为严重的是甚至还建议进行五合一改革,就是将和声、曲式、配器、复调、作曲合并为一门课程,由一名教师来负责综合讲解。改革观点上的变化,在倾向性上对高师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2.教学环节上的影响

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高等师范音乐专业的招生人数有着质的飞跃,几乎是在成倍地增长,这也就增加了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上的压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很难对学生进行逐一辅导,难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只有通过课后大量的习题,教师才能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但是,技术理论课程的作业要求教师必须认真仔细地批改,才能发现学生在各个环节所出现的问题,而且要因地制宜地进行修改。可是人数众多,作业难以及时批复,这也造成了一些学生在某些章节所发生的错误和疑惑不能被及时纠正。作曲理论课程相对比较抽象,对学生的音乐素质要求较高,招生人数的增加直接导致了生源质量下降。学生在学习技术理论课程的时候,理解起来相对比较困难,所以教学很难顺利地进行。久而久之,师生在教学上缺乏默契的配合。一些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一些教师也没有传授知识的热情。

3.课程性质上的影响

篇8

关键词:审美;西方审美教育;儒家音乐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40-0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972(2010)04-0101-04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国家对具有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在综合素质人才培养中,美育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早在1922年,著名教育家先生提出了新式教育理论,他认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蔡先生在《美育与人生》中指出:“人人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之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他把美育划为三个方面,一是家庭美育,二是学校美育,三是社会美育。音乐教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不仅在基础教育阶段,而且在高等教育阶段,美育的实施仍然十分重要。

一、古希腊音乐审美观及音乐教育

音乐体现一种和谐,这是古希腊人对于音乐的传统看法。和谐从两个层面来看,一种是建立在数的结构之上的和谐,另一种则是心灵的和谐。

古希腊最早明确提出和谐思想的哲学派别是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主要是从自然科学观点去看美学问题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大半是数学家,便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数的原则统治着宇宙中的一切现象,和谐由一定的数的比例所构成,音乐的音程就是一种符合比例的安排。在这里,“和谐”作为一种音乐审美观念或者审美范畴,是建立在对音乐形态构成的认识基础上的。该学派甚至认为,“和谐”是宇宙万物的一种属性,处于运动中的宇宙天体,也是一个结构和谐的发出乐声的物体。在这里,和谐的音乐是建立在乐音运动与结构和谐的基础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将自然事物之间的和谐与协调的比例当成一种科学理想来追求,他们认为美就是和谐。他们首先从数学和声学的观点去研究音乐节奏的和谐,发现音乐节奏的和谐是由高低、长短、轻重各种不同的音调,按照一定数量上的比例组成的;他们还把数与和谐的原则应用到对天体运动的研究,从宇宙当中来看宇宙的规律,并寻找宇宙的和谐,他们认为行星在运行时会产生一种和谐的音乐,遵循一定的数的关系。天体之间、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有秩序的比例关系,宇宙是一个大和谐体,能发出谐音。他们又认为人的肉体和灵魂也按比例构成小的内在和谐,人是小宇宙,因而人和自然界,人和音乐就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音乐是对自然和谐、社会和谐和人的内在和谐的表现与反映。

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下,古希腊的教育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毕达哥拉斯学派对几何学的研究以及对空间结构和谐比例的推崇,促进了古希腊人对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和谐发展的追求。在古希腊教育的课程体系中,既有科学教育又有人文教育,既注重智力的培养,又注重人格的培养。柏拉图就从道德的角度竭力主张艺术家必须把“真、善、美”带给他人。他赞美音乐,因为“音乐教育比起其它教育都重要得多……节奏和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此美化。”柏拉图关于音乐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希腊的音乐教育很注重音乐的教化作用,即音乐具有陶冶品性的作用。音乐影响性格,不同品种的音乐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性格。毕达哥拉斯的音乐思想开启了西方美学尤其是数一比例一和谐音乐美学的论题,而其中灵魂和谐的音乐观一直到十九世纪仍存余绪。

二、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审美及审美教育观

德国古典美学以康德、歌德、席勒和黑格尔为代表,其中康德哲学是西方哲学发展的转折点。在康德之前的理性主义美学强调美的理性基础,经验主义美学强调美的感性基础,康德认为他们各有其片面性,康德的理想美是将感性与理性统一起来。康德从审美经验出发,提出了美是一种对表象的,“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而对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一个这样的愉悦的对象就叫美”。康德认为美是一种无利害性和无概念性的感性现象,这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美的道德功利性;但借助意识把握事物的理性,他又提出了美的合目的性。“审美无利害”这一学说,常常被当作康德美学最主要的特征,对近代美学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审美是无利害的、超功利的,审美的和客体的性质无关,它没有任何利害上的欲求,是一种自由的愉快。”

审美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包括判断美与丑的能力以及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席勒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并将其界定为“人性”的自由解放与发展。席勒的美育理论继承了康德的哲学思想,康德把感性与理性突出地揭示出来,但对二者的统一并未作透彻的论述,席勒则企图证明感性与理性可以在艺术与审美活动里统一起来。席勒所认为的美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也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完成了这种统一,人“才能对纯粹的形象显现进行无所为而为的自由的欣赏,才摆脱物质需要的束缚。”…席勒肯定了美育在完善人格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人性的完善要通过“感性的人”向“理性的人”的提升来实现,而审美则是从“感性的人”达到“理性的人”的不可缺少的桥梁。此外,席勒把审美看成是“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之间的一种“游戏冲动”,在审美游戏中形成了艺术的自由形式的创造。席勒的游戏说是审美的游戏说,是理性原则加入感性中使感性形式飞跃到审美形式而形成,具有从自然的必然到自由的创造的超越性。席勒主张依赖于文学艺术,通过审美教育来达到自由的彼岸。可以说,从席勒开始,美育才真正确立了它的独立的地位。在《美育书简》中,席勒将体育、智育、德育与美育区别开来,而且把美育扩大到社会政治领域并置于其它各种教育之上的重要地位。席勒的美育观对当今的美育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站在历史的阶段上看,德国古典美学中的音乐美学思想继承了古希腊以来的哲学本体论传统,超越了艺术摹仿说,向感性与理性的融合迈出了探索的脚步,对现代音乐美学提供了借鉴和汲取的思想基础。

三、中国儒家音乐教育思想

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等都十分重视礼乐,故“礼”、“乐”并称。在儒家看来,乐是从属于礼的,礼与乐密切相关,互为表里,礼需要

乐的配合,乐也需要礼的引导。礼是指儒家所提倡的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联系的道德规范等上层建筑。为了维护旧的统治秩序,儒家认为必须强化礼制,而强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配合以乐的教育,使礼与乐结合起来发挥作用。乐是礼的一种仪式,礼是乐的一种规范,乐让人们在和谐有序中自觉遵守礼。

儒家思想认为通过乐教可以更好地来实施礼教,即伦理道德教育。孔子、孟子、荀子都十分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和教化作用,轻视音乐的娱乐作用。孔子认为,乐是通过艺术的形式来表达它的政治内容的。儒家乐教的最终目的都是为政治统治服务的,希望通过礼乐教化,建立一个有秩序的、和谐的社会。孔子说:“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一切道德规范都在“奏其乐”的艺术教育中得以完成。音乐可以令人内省自己的行为,使人进入气定神闲、和顺优雅的精神状态。要社会和谐,人们必须守礼。而礼是强加于人的,只有通过乐的疏导,使其自然而然地发生与礼互相配合的作用,让人自觉遵守礼,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因此,儒家的美育重在培养人与社会的和谐。

儒家音乐美学强调:“安善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即运用音乐的美感来感染人、教育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德育教育。音乐是以感性宣泄见长的艺术,它可以深刻、强烈地作用于人的意识,有效地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乐者,通伦理也。”“善”为道德之核心,“美”为音乐之品质。善者,美也;美者,善也。音乐与德育之间,即在善美互生、德乐互化,美好的音乐熏陶美好的道德。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乐教思想和美育践行,为中国古代美育、德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儒家的音乐理论对后世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20世纪初中国学者对美育的认识

虽然中国早在先秦时期就有“诗教”、“乐教”,但现代意义的“美育”则是20世纪初由王国维、等人从西方传人的。

王国维的美育思想以康德的哲学美学学说为基础,又广泛汲取了西方自古希腊以来,尤其是席勒等人的美育理论养分,认为美育和艺术是不为经济利益、政治伦理和社会时尚所左右而自主独立的,但与此同时,人们又可以通过审美实现拯救灵魂、改造社会的目的。

首次提出将美育列入国家教育方针,这对后来的学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认为,美育不同于德育,更不同于智育,它是美的情感教育,其教育的方式是陶养。既然美育是一种教育,那么它的主旨就应该是提高人的道德情操,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献身精神,无论是审美及艺术的鉴赏、娱乐、消遣和享受,都必须强调它的教育意义。他反对把文学艺术当作消遣品,反对毫无社会意义甚至有害的娱乐活动,主张用健康的、具有思想道德教育意义的审美鉴赏活动“代替不好的消遣”。的教育主张可概括为健全人格教育,将德育摆在四育之首,以美育与智育来辅助完成德育的任务。他认为不能离开美的特点去实施美育,美育的范围是全社会,对象是全体国民。美育可以美化人生,校园中应该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这样可以使同学们之间的感情融洽,生活丰富,以培养美的心灵。认为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可以促进人的心理、生理的健康发展。对于音乐教学方法,他认为应适合学生的特点,不可机械照搬外国之教法,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其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他积极主张学习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成果,但同时又特别提到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我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成果,不可盲目崇洋。

中国近代美育思想是在引进和汲取西方美育思想的背景下,在试图将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现代化,以顺应时代要求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对当代美育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结语与启示

古希腊和谐教育的实践对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教育传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后世西方和谐教育理论的历史渊源,至今仍有很大的借鉴价值。孔子是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奠基人,他的音乐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乐论的正统,影响极其深远。作为儒家音乐美学发源地的中国,现在大力提倡音乐审美教育是对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延续,是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在现代教育中的升华。中国近代美育思想是在引进和汲取西方美育思想的背景下,并结合中国传统美育思想以顺应时代要求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虽然的美育思想在中国没有很好地实施,但它确立了中国现代美育的基本价值观念,对现代人研究美育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当前恰逢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时期,音乐教育如何定位,如何发展,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意识,认真思考和借鉴中西方先进的审美观及音乐教育思想,对开创21世纪生机勃勃的我国音乐审美教育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1 重视美育净化心灵的作用。古希腊和谐教育的重点是美育。和谐发展的最终归结点为培养完美的人格,使人具有至美的品性。古希腊的美育不是单纯地进行艺术技能的训练,而是重视美育对于净化人的心灵、培养人的情感、陶冶人的精神的作用。而我国的美育一直相对落后,主要是美育的观念存在一定的问题。重技能训练、轻性情陶冶。而且,美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普及。我们的审美教育应从古希腊教育那里得到深刻的启示,审美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会学生某种东西,而是要通过对艺术美、自然美的创造、欣赏和审美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提高素养,从而达到培养大学生具有全面发展的人格的目的。

2 完善、深化美育观念。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对审美教育的指导只要表现在贯彻“诗书礼乐”的原则上,音乐教育就必须与其他相关的教育形式共同完成培养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任务;从音乐的本质和审美功能出发,实现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篇9

论文摘要: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这是其他各门学科所不及的。但这不同于空洞的政治说教,也有别于生吞活剥式的灌输,而是将音乐课的思想教育与音乐艺术的美感巧妙地融汇在一起,来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通过对学生广泛开展音乐欣赏活动,达到用美的旋律陶冶学生心灵的教育目的。

中华民族素来就有热爱祖国的优良传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表现爱国主义的音乐作品真象满天的繁星一样,数不胜数。如何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瑰宝,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是摆在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音乐蕴涵着丰富的艺术内容,这些内容藉音乐独特的艺术形式记录着社会历史进程,表达着人们的感情,寄托着人们理想,传播着文化遗产……这些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对音乐产生终身需要的强烈感情。

音乐的特长是抒情,以情感人。但是,音乐也非仅仅具有表情的专长,它同样具有造型和描绘的功能。音乐家舒曼对“歌曲之王”舒伯特的音乐作品给予高度的评价,说他的作品“能够把最微妙的思想感情甚至日常生活中的事情用声音表达出来。

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用浩翰无垠,这给我们的音乐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如何在这浩翰的乐海中掬起闪烁爱国思想的浪花,并根据我国国情,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选择音乐作品呢?须注意两点:一是作品要思想性、艺术性俱佳;二是教师要精心挖掘教材的内涵,并充分揭示作品中丰富的内容及艺术形象。

初中音乐教材第一课《苏武牧羊》就是一首优秀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歌曲。多少年来它一直在人民群众中传唱,经久不衰。这首歌作于民国初年,当时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发生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外交事件,广大爱国群众义愤填膺,纷纷要求“富国强兵”以抵御外侮。歌中苏武“留胡节不辱”,“大节定不亏”的精神形象正是当时群众爱国激情的反映。

歌曲的旋律由五声间阶构成,有浓厚的中国民歌特色,古朴苍劲,通俗感人。具有深沉,悲壮的音乐气质。节奏庄重、坚定、平稳,调式的交替运用使音乐既统一又富于变化。所有这些对培养学生用宽厚舒展的歌声、悲壮激昂的情绪来表达苏武的爱国主义的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我国古代哲学家、教育家孔子,他本人既能唱歌,又能鼓瑟,既能弹琴,又能吹笙、击磬;他还是个很有音乐欣赏能力的人。他对音乐的作用估价极高,他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3]他把对于音乐的作用,提到了移风易俗的高度。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说过:“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要重要得多,节奏与乐调有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方式合适,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他也就因而美化。”[4]

为此,我们让学生欣赏音乐必须有选择,要用好的、健康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用向上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来感召学生;使学生在生活体验、思想感情、文化素养和艺术感受的基础上,产生共鸣、联想和想象,从而增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思想只能同思想对话,感情和感情能够深深打动。家乡沦陷在敌寇铁蹄下的人民,怎能不为《松花江上》《打回老家去》的歌声所动情;没有见过茫茫的沙漠和在风沙中行进的情景,就难于体验出《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所描绘的草原风光;没有见过白浪滔滔的大海的人,怎能理解德彪西的《海》所展现的音乐画面?当然,悲壮雄伟的作品不会引起轻松愉快的感觉,豪迈的、节奏鲜明的进行曲决不会使学生产生柔美婉约的感觉。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也还可能从听觉印象转化为视觉印象,如听到各种舞曲时,就自然地联想到各种舞蹈场面,听到雄壮的进行曲时,一列列整齐的队伍威武抖擞地行进的景象就会出现在学生的脑际。

当欣赏一部音乐作品时,首先听到的是音乐所表达的某种情绪,或雄壮激越,或热情欢快,或深沉,或哀伤,或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揭示着人的内心世界,拨响人们的心弦,引起感情上的强烈共鸣。这些音响吸引着学生,在学生的心底唤起种种联想。这便是音乐欣赏的起点。进一步,就是从这些作品中感觉到音响所描绘出的一幅幅画面。但是,音乐所要表现的主要是在某种环境中人们的心理体验和内在的情感。这还需要学生细心地反复地去琢磨、体验。

要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的能力,还需要学习了解一些音乐方面的常识和音乐的表现形式及手段,诸如旋律、节奏、音色、和声、曲式、调性、织体、体裁等等。在音乐作品中,技巧和形式是音乐美的极重要的因素,因此,对这些知识的了解,无疑对欣赏音乐作品有着重要的意义。

欣赏音乐作品,要求学生对作品的时代背景、民族特征、风格流派以及作者的经历、思想等有所了解,也就是要把作品、作者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思考。

欣赏音乐作品,要让学生熟悉、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培养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

音乐教育的性质不同政治报告、哲学演讲,它的教育形式是具体的,直接的,并能达到灵魂的陶醉,精神的愉悦,美感的享受。因此要寓爱国主义教育于音乐艺术的美感之中,用音乐的“灵魂”“流动的诗”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培养起最浓厚的爱国主义热情,使他们无论遇到如何恶劣的环境,也不动遥。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便是一部将祖国的大好河山、悠久的文化历史与完美的艺术表现结合在一起的杰出作品。欣赏这首典雅优美的乐曲,就象给我们展现一幅山水画卷,会使我们感受到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上东山、渔舟荡漾、花影摇曳的迷人景色。同时会给学生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使他们极快进入到“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的清澈月夜意境中,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祖国的壮丽山河,感受到民族音乐的伟大,从而在同学们心灵深处播下爱我中华的种子。

音乐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不仅是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音乐艺术本身的需要。在举国上下面临新世纪挑战的时刻,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充分利用音乐教学的素材,奏响爱国主义主旋律,这是赋予音乐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4]伍湘涛,音乐知识与名曲赏析,[M],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年3月295页、433页

篇10

(东北大学软件学院,辽宁沈阳110819)

摘要: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开展,目前,在许多国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国内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起步较晚,而且发展缓慢,相关研究范围狭窄、方法简单,尤其缺少实证研究。由于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缺少明确的政策指导,师资力量薄弱,加之教学资源匮乏,导致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发展步履维艰。只有加强政策指导,大力加强师资力量,全力开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资源,才能使其步入正轨并良性发展。

关键词 :专门用途英语;英语教学;制约因素;对策

DOI:10.16083/j.cnki.-1296/G4.2015.01.03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1—0068—03

收稿日期:2014—07—28

作者简介:毕佳(1977— ),女,辽宁沈阳人。东北大学软件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和语料库语言学。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教学是指与某一特定学科或者职业相关的英语教学,其目的在于培养学习者在某一领域内使用英语从事学术研究及职业活动的能力。目前,在国内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浪潮下,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是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之一。国内众多英语教育专家都提出,高等院校应该大力加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专业知识、表达专业思想的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今天,随着大学新生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以打基础为核心的通用英语教学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多方面的需求,大学英语教学正处于急剧异化和探索出路的时期。目前,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通用英语教学,第二类是通识教育类英语教学,第三类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通用英语教学是以语言驱动的,通识教育类英语教学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都是内容驱动的。通用英语教学已在我国高校开展多年,其与基础阶段的英语教育日趋重复,因此,通用英语教学所占的比例将越来越小。在改革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尝试中,鉴于大学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通识教育类课程开设得比较多,如开设了英语国家概况、英美文学、英语报刊选读等课程。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是最让大学英语教师感到头疼和困惑的。由于大学里的专业五花八门,而大学英语教师只有英语语言与文学方面的教育背景,因此,他们对于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讲什么、怎么讲基本是一头雾水。目前,国内高校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建设并不理想。

一、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属性与定位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分支,属于语言教学的范畴,它是相对于通用英语教学而言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其教学大纲的制定是基于需求分析的,学习者有明确的目的,即要获得在某专业或职业领域内使用英语的能力。Hutchinson 和 Waters认为,专门用途英语不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语言或教学法,它也不只包括某一种特定的教学材料。[1]事实上,它是一种基于学习者需求的教学理念。

专门用途英语并非一种英语变体,其教学内容虽然与某一特定专业领域相关联,包括专门职业和学术领域内所使用的英语的词汇、句式、语篇、文体等,但它并没有不同于通用英语的语法,没有逾越英语语言的规则。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通用英语教学是语言本位教学,单纯地为提高英语技能而教授英语;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者在某一专业领域内使用英语的熟练程度。也许专门用途英语在培养学习者在目标情景下熟练使用英语的能力方面并不完善,但它使学习者在课程结束之后仍然能继续学习专门的英语技能。

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现状

从世界范围来看,对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发展都比较成熟。

专门用途英语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英、美等国家和地区形成了非常完善的教学体系。比如,在日本,ESP教学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在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大学英语教学一开始就与专业挂钩,一年级为通用学术英语阶段,二至四年级为专门学术英语阶段。[2]

国外在专门用途英语领域的研究比较完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文本分析、体裁分析、文献资料分析、访谈、观察、批判民族志和语料库分析法等,内容涉及语言研究、技能研究、需求分析、课程设计、教材编写与评价等,并发表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专著和研究文章。

国内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而且发展比较缓慢,相关理论研究不深入,范围和内容单一,思辨性研究居多,实证性研究匮乏。很多学者高声呼吁开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大力陈述开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必要性,但是,真正为广大教师提供可效仿的教学模式、可参考的教学内容以及针对各个专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体系的人却极少。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许多高校都开设了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但实际授课情况和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要么是翻译专业文献,要么仍然是语言技能本位教学,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缺少吸引力。

三、制约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发展的因素

目前,制约我国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缺少明确的政策指导

2007年出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可以说是目前指导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纲领性文件。《要求》提出要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综合运用能力,使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够有效地交际,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等。虽然《要求》中提到了要使学生达到“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和资料”以及“能用英语撰写所学专业的简短的报告和论文”,但并没有明确地表明各高校应该大力开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学术研究以及职业活动的能力。

(二)师资力量匮乏

ESP教学成功实施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合格的师资。在ESP教学中,无论是需求分析、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材料的编写、课堂教学实践,还是教学效果评估,都离不开教师。在过去,由于定位不明确,ESP课程普遍由专业教师承担。以同济大学为例,在42个开设有ESP课程的专业中,21个专业将其列为专业基础课,15个专业将其列为专业课,还有6个专业将其列为公共基础课。[3]

从ESP的起源来看,它就是英语教学的一个分支。在世界范围内,在专门用途英语领域进行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的都是语言学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因而,中国的ESP教学和研究要想取得进展和突破,就必须有大量的英语教育工作者全身心地投入到ESP教学实践和研究中。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ESP研究的介绍与引进以及国内ESP课程的教学实践上,研究范围狭窄,深度不够;研究方法欠成熟,仍以思辨性为主;课程建设与教学缺乏成熟的理念。[4]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不仅要求其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和应用技能,还要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而且要能够用英语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目前,国内合格的ESP教师少之又少。

(三)教学资源稀缺

目前,国内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的编写极大地落后于国外。牛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培生出版集团等出版了一系列图文并茂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包括法律英语、计算机英语、医学英语等,这些教材不但编排体例合理,内容丰富,而且图书印刷清晰,图片精美,纸张精良。这些大出版社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被国际社会广泛使用。

而国内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囿于诸多因素,往往内容陈旧,形式也不够新颖,教材的印刷、排版都不够吸引人。国内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的内容主要局限于专业文献阅读,教师使用时发挥的余地比较小,致使课堂枯燥乏味。

四、促进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发展的对策

(一)制定指导性的教学大纲

目前,我国英语教育界的许多专家、学者已经意识到了专门用途英语的重要性,但是,国家层面出台的文件并没有明确地提出英语教育应该着力提高学生使用英语从事学术活动和职业活动的能力。

当然,不同的专业对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全国不可能使用一个统一的教学大纲来指导面向各个专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众所周知,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区别于通用英语教学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需求分析。从事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应该进行充分的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既包括个体需求分析,又包括行业需求分析。对于行业需求,国家相关部门可以利用优势条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各个专业的ESP教学大纲。例如,有关部门可以了解某个行业所需要的人才应具备的英语能力有哪些,并且明确将来通过英语这一媒介学生具体要做什么。这种在国家层面上所做的需求分析会比个体所做的需求分析具有更高的可信度,更具指导性。

(二)加强师资培训

教师是决定ESP教学成败的关键性因素。Dudley Evans和St John认为,合格的 ESP 教师应当充当5种角色:1.他首先是个合格的英语教师(teacher);2.他必须是个合格的课程设计者,并能为学生提供实用的教学资料(course designer and materials provider);3.他既是专业教师的合作伙伴,又是学生的合作伙伴(collaborator);4.他必须是个合格的教学研究人员(researcher);5.他还应该精通 ESP的测试与评估(evaluator),能根据教学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时的分析和总结。[5]

要满足以上要求,英语教师除了要具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之外,还要具备一个潜在的条件,即具备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知识结构。笔者认为,刚一上岗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ESP教师的人几乎没有,因为专业精通、英语又好的人才一定会将英语作为媒介,从事本专业领域的工作,而不会进入高校做英语教师。目前,可行的办法就是,在现有的高校英语教师中培养合格的ESP教师。

ESP教师的培养方式包括自我培养和国家培养。很多英语教师根本不愿意涉足自己完全陌生的领域,这是ESP教学面临的最大瓶颈。英语教师应该放开自己的眼界,相信成为复合型的跨专业人才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依托大学的环境,想要学习一个专业的课程并不困难,况且要从事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只需对相关专业有一定的了解即可。

从国家层面上来看,由于ESP教师面向不同的学科,很难设立一个针对所有专业ESP教师培养的学位项目,最多只能在ESP教学理论研究方面设立学位项目。例如,英国的中央兰开夏大学于1999 年率先开设了国际商务英语教学专业,“主要目标是向商务英语教师提供从事该领域所应具有的事业优势,扩展与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如商务和语言知识、需求分析、课程设计、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开发他们捕捉实践发展趋势与科研的意识”。[6]

对于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的ESP教师,除了要掌握ESP教学的基本理论之外,还要通过自身的学习掌握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有关部门可开展不同专业ESP课程的短期培训,以满足ESP教师的需要。

(三)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资源

目前,国内的ESP教师并没有形成一股合力,而是呈现散兵游勇的状态。ESP教材虽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大部分都由个人或教研小组编著,既难以保证质量,又缺少配套资源。

国家有关部门如果能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组织人力、物力编写不同学科的ESP教材,并建立辅助教学的全方位、立体化的配套教学资源,势必能解决ESP教师所面临的资源匮乏的困难,促进ESP教学的发展。

可喜的是,国内越来越多的大型出版社开始着手开发专门用途英语教材,既包括学术英语系列教材,也包括职业英语系列教材。2013年上半年,上海市出台了《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该框架的试点院校将以学术英语为核心,围绕“提高学生用英语直接从事本专业学习、工作的能力,并使其在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国际交往和竞争能力”的教学培养目标来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万事开头难,上海市的这一做法将会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院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开展,相信其势必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T.Hutchinson &A.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张济华等.语料库与大学专门用途英语词汇教学探讨[J].外语界,2009(3).

[3]王蓓蕾.同济大学ESP教学情况调查[J].外语界,2004(1).

[4]张艳.国内ESP研究三十年综述(1980-2009)[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