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分析研究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4: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宏观经济分析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宏观经济分析研究

篇1

摘 要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数据,以克莱因模型为基础进行建模,建立“中国模式”的宏观经济模型系统,并对系统进行参数估计与分析。构建联立方程模型,从财政政策角度出发进行相应的政策模拟与情景分析,探寻当前宏观经济可能存在的弊端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克莱因模型 联立方程模型 系统 政策模拟 情景分析

背景:克莱因模型二战期间是研究美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小型宏观计量经济模型,在宏观计量经济模型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认为:许多宏观经济模型,剥到当中,发现都有一个小的克莱因模型。而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利用 1978-2010年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构建克莱因模型,对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 克莱因模型系统的估计与分析

(一)该系统共有6个方程,其中前3个方程称为行为方程,构成克莱因模型的联立方程系统,而后三3个方程则称为恒等方程。

表示如下:

(消费)

(投资)

(私人工资)

(均衡需求)

(企业利润)

(资本存量)

变量解释:Y:收入 G:政府非工资支出 C:消费 Wg:政府工资 I:私人国内总投资 T:间接税收 Wp:私人工资 Time:时间趋势 P:企业利润 K:资本存量

(二)对建立系统进行估计,利用参数检验去除系统中不显著的变量,利用DW统计量判断自相关问题并适当增加滞后项,并对去除无关变量与新增滞后项的系统进行重新估计,其估计结果如下:

(三)结果分析:改进后的克莱因模型解决无关变量与自相关的问题,且比原始克莱因模型更加符合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实际。

I从消费行为来看,中国的最终消费主要受到企业利润(本期与上期)、工资与上期消费水平这三方面的影响,并且这三方面都表现为正影响。企业利润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企业规模的扩大化,规模报酬递增有助于企业利润的进一步增加,由此进入良性循环。工资的提高,无论是政府工资还是私人工资,都能增加可支配收入,进一步刺激消费。改进消费行为方程中增加了消费的滞后项,说明消费行为是具有惯性的,历史低消费水平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未来的消费水平。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刺激消费除了提高企业自主盈利能力、提高工资水平之外,还需要改变千百年以来中国崇尚储蓄、节俭为美的消费观。

II从投资行为来看,与美国克莱因模型有所不同的是,国内投资主要受上期投资的影响,受资本存量与企业利润的影响并不明显。按照经济学的理论,企业的利润水平越高,其吸引投资的能力就会越强,那么中国的投资行为看似有悖常规的经济学理论了。然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推出了各种政策吸引投资,相当优惠的幅度使得企业利润在进行投资决策时的影响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削弱。但是并不能说明如此吸引投资的政策是绝对明智的,吸引投资所付出的代价必须与收益进行衡量,一味牺牲总体利益而吸引投资的政策显然是不合理的。

III从私人工资水平行为方程来看,私人工资仅受当期国民收入影响,而与时间趋势并没有太大关系。这似乎有些出乎意料,从现象上来看,随着时间的发展,私人工资水平也在逐渐提高。但是时间发展也伴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剔除私人工资水平中的收入因素,时间的趋势因素对私人工资水平的影响就微乎其微。这个行为方程可以解释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时间仍在推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人均收入保持在一个中等水平,始终无法突破高收入线。中国目前已经迈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想要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困境,仅仅依靠时间的推动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为自身经济发展谋求新的增长点。

二、 联立方程模型建立与情景分析

克莱因模型的系统只能用于估计而不能用于预测与情景分析,需要建立联立方程模型来完成这两项工作。

(一)当前中国实行较为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情景分析,在当前财政支出的基础上给予以1%的冲击,观察其他变量的变化情况

变量 CS P Wp Y

变化率(%) 0.35 0.43 0.33 0.33

根据模拟结果可以看出:财政支出的增加会带来消费、企业利润、工资、国民收入的同方向变动,这是符合理论预期的。较为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提高企业竞争力与国民生活水平,从这点来看,目前实行的财政政策方案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可以看出财政支出增加的比例大于上述四个变量增加的比例,这可能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1)财政支出效率低下;(2)国民收入基数过大导致政策效果不明显。如果是由前者造成,那么继续扩张财政支出政策就意义甚微,必须考虑有效途径增大财政支出的效用。如果是由后者造成则不必过于担心,但也可以考虑其他比财政支出更具敏感性的因素以强化政策效果。

(二)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通过情景分析,在当前税收的基础上给予以1%的冲击,观察其他变量的变化情况

变量 CS P Wp Y

变化率(%) -0.20 -0.63 -0.098 -0.098

根据模拟结果可以看出:税收增加会带来消费、企业利润、工资、国民收入的减少,基本符合理论预期。税收增加减少了企业的留存收益,不利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同时减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抑制消费,对经济发展有一定色抑制作用。仅从上述四个因素的变动幅度来看,税收对于收入和私人工资的影响并不太明显,但对最终消费与企业利润有较大的影响。收入的不明显变动意味着可支配收入的改变并不巨大,最终消费的迅速减少则是由于税收增加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抑制了边际消费倾向。受税收冲击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企业,目前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大约为25%,对于部分盈利能力较差的企业来说,增加1%的税率足以带来巨大的经营障碍了。由此看来:为了增强民族企业的自主盈利能力,对部分企业给予适宜的税收优惠政策十分有必要。

三、 中国宏观经济模型研究的结论与政策含义

通过克莱因宏观经济模型系统的构建与系统参数的估计,发现美国克莱因模型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国情,中国需要自身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对所估计参数进行分析,找出目前宏观经济可能存在的几个问题:①长期存在的消费观导致内需不足,经济发展缺乏动力,对外依存度较高;②高代价吸引外资抑制国内企业自主盈利的激励;③经济发展急需找到新的增长点,否则将会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困境;④财政政策效率有待提高,部分支出可能存在浪费现象;⑤企业提高竞争力还需要政府更多的支持,对部分企业优惠政策必不可少。

这些潜在可能的问题都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经济的蓬勃发展。自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后,国外市场需求迅速萎缩,一味依靠加工性出口谋求发展显然是不明智的,除了提高企业自主研发与盈利能力之外,拉动国内需求也将变得尤为重要。民族企业强大的竞争力将保障企业良好的盈利环境,强有力的内需将增强国家抵抗外来风险的能力。因此,国内政策制定者在进行经济决策时建议考虑多向消费者与企业倾斜。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数据库.国民经济核算.219.235.129.58/indicatorYearQuery.do?id=130110100000000.

篇2

关键词:宏观经济;统计方法;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F222.3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01

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什么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这里我们给出一个相对全面的解释,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主要是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以指导国民经济运行为目的,对宏观经济的整体运行过程进行分析的一种实证经济。在国际上,宏观经济这个词语第一次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由恩格斯提出理论知识,我们国家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产生于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不断增加,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作用也越来越大。通过对宏观经济统计方法的分析,可以有效地制定经济政策进而实施宏观调控,刺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内容

(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类别及特点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事前分析、事中分析和事后分析;(2)状态性分析、规律性分析和预测性分析;(3)专题分析和综合分析;(4)定期分析和不定期分析。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特点主要包括应用性、数量性、对比性、综合性、实证性五个特点,从真务实,用数据和事实说话,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宏观经济问题。

(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课题和内容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按照经济活动来进行课题划分,可以划分为国民收入分配、消费需求、投资需求、进出口需求、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分析、宏观市场运行等多个课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其现实背景的差异,宏观经济分析角度都会有不同的研究课题,描述我们宏观经济的变化过程、特征、以及变化规律等问题,揭示影响事物变化的关键因素,探索其因果关系,并积极的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供决策者选择。

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方法

(一)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

均衡分析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一分析方法认为各种变量在综合分析的情况下最终会达到一种均衡状态,就供给需求理论而言,均衡分析理论认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在一定的价格和数量条件下,这两种曲线就会达到均衡,这种理论在马歇尔将图形引入宏观经济学以后一直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主导地位;非均衡分析方法是相对于均衡分析方法而言的,认为市场上的供求不可能相等。非均衡分析方法更加贴近生活,它认为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由于信息的短缺和不对称以及信息成本的提高,所以市场的供需总是会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其中不完全竞争将是非均衡分析方法的研究重点。

(二)定性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作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的一个分支,由于其缺乏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人们更多的还是倾向于定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主要运用在金融领域,其中数学依据主要是计量和统计,在经济学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又分为5小种,分别为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相互对比法以及数学模型法,在这5种分析方法中,比率分析法是所有分析方法的基础,趋势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法、相互对比法是分析方法的延伸,数学模型法则代表了定量分析方法将来的发展方向。

(三)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的分析方法主要是横截面分析,是相对侧重于分析经济变量的均衡条件,而动态分析则引进了时间维度,比如较为流行的时间序列分析,相对侧重于随着时间发展经济状况的发展,这两种分析方法都是不全面的,需要两者相结合来看待,以长泰县为例,不仅仅要对长泰县现有的经济状况、发展水平、发展特点以及问题作出分析,还要在时间维度上来作出整体把握,充分考虑内在条件和外在因素的双重作用,从而制定出相对的经济改革策略。

三、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意义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有什么的意义?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研究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有利于把握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化趋势,在证券投资领域是离不开宏观经济分析的只有把握住了整体的经济发展方向,才能把握证券的整体变动趋势;2.利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来判断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这里的证券市场泛指整个证券交易市场,从狭义角度来说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就是整个国民经济增长质量与速度的体现,当然对于长泰县这个小整体而言也是这样的;3.通过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证券市场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息息相关,认真分析宏观经济政策,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证券市场的运行趋势和价值变动方向,对投资者、证券业本身,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在宏观经济学中,一方面在实证分析中,各类分析方法通常综合起来,多种分析方法共同作用,解决相关经济问题;另一方面实证分析方法也和规范分析方法相结合,实证分析方法为规范分析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曾提到“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因此在我们研究宏观经济学问题的时候,要用多种分析方法来综合考虑,研究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的内容、方法以及意义。长泰县作为一个城市近郊县,在经济发展的今天,也要秉持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制定严谨的经济发展路线,带动经济的腾飞,希望本文能对此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董涛.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J].中国科技博览,2014.

[2]杨海琴.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作用[J].现代国企研究,2016.

篇3

内容摘要:本文以金融稳定为研究目标,以资产价格波动为研究着眼点,分析了资产价格过度波动引发金融不稳定的特征。本文在进行相关理论和数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实证数据和实证分析来反应实际问题。为了检验资产价格波动与银行体系稳定性,本文收集和选取大量的中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并利用eviews、spss等研究工具检验了相关变量之间的影响效果,并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关的结论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银行体系稳定性 资产价格波动 因子分析 回归分析

引言

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会对一国宏观经济和银行体系稳定带来巨大的影响,为了反映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学者们研究了一系列的测度方法,其中主要有:个体到总体分析法、总量分析法和宏观经济分析法。de nicolo(2000)通过考察银行亏损(利润是负的)超过银行股本(净资产)的概率来测度银行稳定性,如果银行净资产无法抵补亏损的概率增加,银行的不稳定增强。总量分析法则通过对经济或金融总量等进行分析。银行体系在某一时期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可以直接通过银行内部的一些基本指标反映出来,所以一些学者通过选取能够反映银行稳定性的指标,来构建一个合成指数来监控和反映银行的稳定性。宏观经济分析法则将宏观经济状况指标和金融稳定性指标相结合来对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进行测度。如伍志文(2002)选择了城乡储蓄存款变化率、银行对非政府部门贷款增长率、cpi指数等三个指标作为核心指标,再利用cmaxt指数法,并考虑宏观变量如gdp、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等,从银行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两个层面来测度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还有一些学者采用因子分析法来提取各个分量指标的权重来构建稳定性指数。如万晓莉(2008)选取中央银行对其他银行机构贷款/国内信贷量、m2/储蓄存款、国内贷款/储蓄存款、真实信贷增长率、银行机构(除央行)真实外债增长率等五个分量指标。本文参考有关学者关于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银行业稳定性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进而评估出其稳定性,并讨论资产价格波动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

理论模型

本文采用aykut kibiritciogtu(2002)构建的反映银行体系稳定性的bsf月度指数,用来监测和预警的银行体系的稳定性。bsf月度指数选取的三个主要指标是:银行存款(bd)、银行对非政府部门的贷款(bp)和银行的外币负债(bf),用它们分别来代表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信贷风险和汇率风险的变动,并将这三个指标月度数据合成一个指数,来代表银行部门不稳定程度的变化。三个指标的合成公式为:

(1)

与aykutkibiritcioglu(2002)的研究方法不同的是,本文不是根据(1)式对分量指标进行简单的相加,而是采用因子分析法,来确定不同分量指标的权重。具体表达式为:

(2)

其中yi为上述六个分量指标(xi,i=l,2,...,n)的同比增长率,即:

(3)

ρi为各个分量指标对应的权重,μi和σi分别是六个分量指标各自的均值和标准差。权重ρi的测度采用因子分析法,以因子分析中各个成分所解释的方差占总方差的百分比作为权重,来构建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月度指标。

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测度

(一) 样本选择和数据选取

本文选取六个指标:银行存款(bd)、银行对非政府部门的贷款(bp)、银行的外币负债(bf)、中央银行对存款货币银行贷款(bc)、储蓄存款/m2(dm)、贷款/存款(ld),作为衡量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分量指标。该六个指标的数据均为月度数据,数据年限为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图1为银行存款bd、银行对非政府部门的贷款bp和银行体系外汇负债bf同比增长率的走势图。通过图1可以看到,银行存款增长率bd和银行对非政府部门的贷款增长率bp指标的走势有很强的共线性,因此在建立稳定性指数时,我们剔除银行体系外汇负债增长率指标,采用其他五个指标来构建银行体系的稳定性指数。利用上述方法进行测算得到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指数bsf。

(二)银行业稳定性指数的测度

利用spss软件对银行存款(bd)、银行外币负债(bf)、中央银行对存款货币银行贷款(bc)、储蓄存款/m2(dm)、贷款/存款(ld)五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五个变量所解释的方差占总方差的百分比分别是39.122%,26.032%,20.718%,8.158%和5.970%。因此,我们可以得到bd、bf、cl、dm和ld的权重分别是39.122%,26.032%,20.718%,8.158%和5.970%。根据所得的各个变量的权重值,加权得到银行业稳定性指数月度指标,如图2所示。

实证检验

为研究中国的资产价格,我们选择上证综合指数(收盘)来代表股票价格,选取中房上海住宅指数来代表房地产价格。同时,选择了宏观经济方面的控制变量,包括gdp增长率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其中考虑到月度数据的可获取性,选取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作为gdp增长率的替代变量。

根据上述指标变量的选择,我们将实证分析的模型设定为:

bsfi=β0+β1lnhpi+β2lnspi+β3lncpii +β4lngyi+μi (4)

其中,bsfi :为银行体系稳定性指数,hpi:为中房上海住宅指数增长率,spi:为上证综合指数增长率,cpii: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gyi:为工业增加值增长率,βi为回归系数,μi为随机误差项。本文利用eviews6.0,通过对上述模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估计,得到下列回归模型:

bsfi=-64.4819+0.7614lnhpi-0.7428lnspi

+5.4963lncpii+8.2263lngyi (5)

回归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

在表1中我们得知,拟合优度r2为

0.5813,说明模型跟样本拟合度还需进一步提高。

f统计量为18.0300,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0.05,自由度为k-1=4 和n-k=127的临界值fα(4,127)=2.37 小于由eviews得出的f检验值18.0300,应拒绝原假设h0,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方程中所选解释变量确实对银行业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一)多重共线性检验

利用相关系数可以分析解释变量之间的两两相关情况。在eviews软件中得到相关系数矩阵,如表2所示。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小。同时,t检验中查t分布表自由度为127的临界值为1.645,由eviews数据可得,hp、sp、cpi及gy对应的t统计量分别为2.6699、-6.6186、3.3122及6.2823,其绝对值均大于1.66,这说明上述解释变量分别都应当拒绝h0,也就是说,当其他解释变量不变

的时候,中房价格指数、上证综合指数、工业增加值及通货膨胀率对银行业稳定性均有显著影响。

(二)异方差性检验

为了检验随机误差项是否存在异方差,对所建模型进行white检验。经过检验,eviews计算得出的结果得nr2=10.699,由white检验知在α=0.025的置信水平下,分布的临界值.025(4)=11.14,因为nr2<.025(4)=11.14,所以不拒绝原假设,表明模型方程不存在异方差性。

(三)序列相关性检验

由表1得d.w.值为0.4552,查durbin-watson表,n=132,解释变量的个数为4,得下限临界值dl=1.61,上限临界值du=1.74,0

结论

本文从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指数走势图可以发现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银行业稳定性有所下降,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我国银行业稳定性指数就已经了有下降趋势,证明市场信息能够对银行危机的产生起到一定的预警作用。

为了进一步的分析资产价格波动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本文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是:资产价格波动以及宏观经济因素,对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本文实证结果表明资产价格的波动走势和银行体系稳定性指数的走势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在银行体系风险的防范中应充分考虑资产价格波动的因素这一结论作出一定的证实。房地产价格上涨对银行业稳定性显著为正,而股票价格上涨对银行业稳定性显著为负。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股票市场成立时间较短,市场交易机制不够完善,投资者不够成熟,影响了股票市场的有效性,进而影响本文的结论。同时,宏观经济增长因素对银行业稳定性的影响也显著为正,说明稳定的经济增长对银行体系的稳定也是有利的。

参考文献:

1.卡尔·约翰·林捷瑞恩等.银行稳健经营与宏观经济政策[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2.张桂霞.关于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研究综述[j].江苏社会科学,2007(2)

3.de nicolo, g size . charter value and risk in banking: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r] .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u.s.), international finance discussion papers,2000,no 689

4.伍志文.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状况及其成因实证分析(1978~2000)[j].金融研究,2002(12)

5.万晓莉.中国1987-2006年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判断与测度[j].金融研究,2008(6)

篇4

(一)负责组织实施国家统计局和省、州统计局及县委、县政府规定和下达的统计调查任务,统计现代化建设规划;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各乡镇、各部门的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工作。

(二)在县政府统一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重大的国情国力普查;负责组织协调各乡镇、各部门的统计调查、社会经济调查、社会监测;审查和审批各乡镇、各部门统计调查计划、调查方案;组织全县统计报表的管理工作。

(三)搜集、整理、提供全县性的基本统计资料,并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预测和统计监督,向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咨询建议;搜集、整理、提供州内各市县基本统计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四)统一核定、管理、公布、出版全县性的基本统计资料,定期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积极培育和发展统计信息咨询市场。

(五)逐步建立、健全和管理全县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和全县统计数据数据库体系;组织协调和统一管理各乡镇、各部门的统计数据库网络。

(六)组织指导统计教育、统计干部培训工作,组织实施全县统计专业职务资格的统一考试和统计人员上岗培训及资格考试的有关工作;切实抓好对统计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指导和管理统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七)依照《统计法》和《统计法实施细则》及《__省统计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监督检查统计法律法规在我县的贯彻实施,组织统计执法检查,查处统计违法案件。

(八)指导县内中央、省、州属单位的统计工作。

(九)承办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县统计局设4个职能股、室。

(一)办公室

综合协调、管理局机关行政工作,负责全县性会议的组织,文、电、资料、函件的打印、收发、传阅和清退、归档保管;草拟统计工作计划、报告和总结;负责各项经费的管理使用,管理本局固定资产;组织全县统计专业资格考试和统计人员上岗培训工作;负责人事、保密、治安保卫和退休干部管理工作;负责政务信息的搜集、传递与反馈工作;协助局领导对公务员进行考核上报工作;组织制定全县经济、社会、科技统计调查制度及改革方案;审查和审批地方、部门的统计调查方案;组织贯彻统计法律法规,负责执法监督、检查和宣传工作;会同有关股检查处理统计违法(来源:文秘站 )案件;负责统计检查员的学习培训工作;承办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职位设置3个:办公室主任1名、秘书1名、工勤人员(驾驶员)1名。

(二)综合股

负责对全县经济、社会、科技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分析和预测,提出综合性的宏观经济分析报告;定期统计信息;对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和宏观战略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并提出宏观调控咨询建议;管理宏观统计数据,定期整理、编辑、提供经济、社会和科技等综合性统计资料;归口管理中央、省、州属驻建单位及县级各部门的统计报表;组织实施全县新国民经济核算工作,负责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资金流量和资产负债核算;编制经济循环账户,进行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核算;提供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及有关国民经济核算分析研究报告;负责全县统计数据质量的审核评估工作;负责固定资产、建筑业、运输、邮电统计工作;组织实施劳动统计调查工作;准确、及时、全面地搜集整理 和提供人口增长、素质、迁移、婚姻、家庭、住房、劳动力及就业状况、各行业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的统计数据;组织指导人口与就业统计基础工作、年度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劳动就业统计调查工作;负责全县妇女儿童监测、社会综合评价、科技发展状况调查;组织实施科技和服务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统计调查工作;准确、及时、全面搜集、整理和提供科技发展、技术进步及服务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调查数据;组织指导社会、科技统计基础工作;进行全县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估;进行社会科技发展的统计分析,并对数据质量进行检查评估;依法查处统计违法案件;承办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职位设置2个:股长1名、固定资产管理员(劳动统计)1名。

(三)工商统计股

组织实施工业、能源、批发零售贸易(含国内商业、外贸企业、物资供销业)、餐饮业、三资企业、国际旅游业、个私经济等统计调查工作,准确、及时、全面地搜集、整理和提供上述各行业生产经营活动及各行业统计数据;对上述各行业统计数据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及统计分析;组织指导各行业统计基础工作;依法查处统计违法案件;承办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设置2名:股长1名、工业统计员1名。

(四)农经统计股

负责组织实施农村经济统计调查工作,准确、及时、全面地搜集、整理和提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数据;对有关数据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并进行预测、分析;指导全县农村统计工作、农村统计人员培训工作和农村统计网络建设工作;依法查处统计违法案件;承办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职位设置2个:股长1名、农经统计员1名。

三、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篇5

关键词:国际贸易;经济周期;贸易乘数

作者简介:杜婷(1977―),女,四川绵阳人,深圳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博士,从事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研究;庞东(1976―),男,山东夏津人,招商银行博士后科研站博士后,经济学博士,从事金融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6)05―0043―04

收稿日期:2006―03―10

理论界一般认为贸易在经济周期传导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Frankel和Rose(1998)指出,一个国家的贸易开放度越高,它与贸易伙伴间的经济周期传导就越通畅,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呈显著的正向关系[1]。Ambler,Cardia和Zimmerman(2002)甚至认为各国经济周期的协动主要是由产业内贸易引起[2]。Nadenichek(2001)等对多国的进出口贸易余额和贸易条件同产出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证明进出口同产出有顺周期关系,国际贸易余额同产出存在非周期关系[3]。从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来看,有关贸易进出口对经济产生影响的论述更多地集中于讨论贸易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而对于国际贸易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相关性和作用机制的研究非常欠缺,因此,本文将在对国际贸易波动的特征及与经济周期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国际贸易乘数效应研究国际贸易冲击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波动的典型事实及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性

经济周期的“典型事实”作为验证经济周期理论和政策分析的实证标准,是理解经济周期的形成机理、检验理论模型、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前提和出发点。[1]本文根据对外贸易变量的周期图谱和所计算的相关系数,可以得到我国经济周期中对外贸易波动的一些基本事实。本文采取了三种方法对GDP和外贸变量序列进行趋势分解,即差分法、HP滤波法和Band―pass滤波法,方法介绍可参见刘金全(2004)[4]文章。其中,差分法为变量序列的对数差:y1=log(yt)―log(yt―1),HP滤波和Band―pass滤波中的参数入和k分别为入=100,k=3。同时,为了能够不仅在周期波动的形态上对各经济变量进行比较,而且在波幅上也具有可比性,我们定义经济周期为变量对其长期趋势的相对偏离。即对于时间序列{yt},其周期项定义为:Cycle=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其中Trend项为二种方法分解得到的趋势项,对差分法,Trend1=ytg1。这样消除了各经济变量因计量单位的不同产生的偏差。

从统计方法上看,对时间序列的周期特征进行分析有两类方法,一类是时域分析的方法,另一类是频域分析的方法。对于时域分析,本文采用计算诸变量与真实GDP之间的相关系数和Granger指标,分析变量间的共变性。对于频域分析,本文采用谱分析的方法分析经济变量的周期特征,具体方法见陈磊(2001)[5]一文。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从以上各表中的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的外贸进口、出口和进出口指标的周期大约为7年,并且进口、出口和进出口都是顺周期的。从波动性来看,进口、出口和进出口的波动性比实际GDP更为剧烈,其标准差为实际GDP的2~3倍之间。虽然实际进口、出口及进出口与实际GDP是同步指标,但相干谱显示名义出口指标要领先实际GDP近一年,表明我国的出口对经济具有先导性作用。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无论是名义的进口、出口和进出口,还是实际的进口、出口和进出口都对经济波动具有显著的影响。说明对外贸易是影响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国际贸易冲击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基于贸易乘数的分析

(一)简单的哈罗德贸易乘数分析

贸易进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理论界关心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发展、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的大背景下,这突出地反映在关于所谓“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Export―Led Economic Growth)问题的争论之中。按照传统的凯恩斯主义,作为一种拉动需求增长的因素,出口的增长必然能够带动产出的增加。1933年哈罗德(Har-rod)在凯恩斯的基础上提出了“贸易乘数(Trademultiplier)”这一理论。该理论认为,出口的增加会导致出口企业收入以及其他企业产品消费需求的增加,从而刺激生产企业追加投资、扩大生产,增加收入,引发新一轮消费需求的增加,最终使国民收入产生数倍于最初出口收入增量的增加,产生所谓贸易乘数效应。其具体的推导过程为

按照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X―M)

(1)其中,Y,C,I,C,X,M分别代表国民收入、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和进口。假设贸易条件恒定不变,没有储蓄、投资和政府行为,收入(Y)只由消费(C)和出口(X)产生,并只用于消费和进口(M)。在这些假设条件下,对外贸易保持均衡状态,即出口与进口一致(X=M),又M=M0+mY,其中,M0为自主性进口,m为边际进口倾向,因X=M,可得由此可得到出口贸易乘数k=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由X=M,对出口贸易乘数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做简单变换可得到y=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其中,y=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为一国的经济增长率,x=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为该国的出口增长率,而π=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是进口需求的收入弹性,(2)式就是简单的哈罗德贸易乘数(HarrodForeignTradeMultipier)预测式,表明一国的经济增长与进出口的增长相关。

对简单的哈罗德贸易乘数的计量检验可采用下列回归模

型:gdp1=α+βx1+ε1其中,gdp,x分别代表GDP和出口的增长率。

根据我们在第二部分中运用BP滤波、HP滤波和差分法得到的实际GDP周期波动数据和实际出口周期波动数据。对(3)进行计量检验有如下方程:

根据以上三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我国贸易出口每波动l%,会引发经济周期波动0.20~0.272个百分点左右。

(二)联立方程组估算的贸易乘数

显然,从国民收入恒等式得到的简单哈罗德贸易乘数估计贸易出口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存在许多局限性。首先,该乘数是在假定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进口的自主变动都不变的情况下得到的;其次,该乘数未考虑出口对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进口的间接影响,因为这些变量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实践表明,哈罗德的研究成果从长期来看仅适用于少数发达国家,但对其他国家,尤其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很不现实。因此,后来的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拓展。例如,Thirl-wall(1979)在引入国际收支平衡约束后得到的结论为其中yRt,xt分别代表国际收支平衡约束下的均衡经济增长率和出口增长率;pdt、pft、et分别代表国内外价格和汇率变动的比率;η、ψ、π则分别表示进口、出口的价格弹性和进口的收入弹性。按照这一结果,出口增长(xt>0)将拉动经济增长(xt/π>0)[6]。

McCombie(1985)从传统的凯恩斯模型出发在没有引入国际收支平衡约束的情况下得到的一个结果是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其中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代表GDP的增长,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分别代表自主性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和进口的变化,ωc、ωI、ωGωX、ωM则分别代表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和进口在GDP中所占比例。按照该模型,出口增加(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0)将导致GDP增加(ωx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K)[7]。

如果用同一种货币表示的国内外商品的相对价格在长期中不会有太大变动,即从长期看有pdt―pft―e1=0成立。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假定之下Thirlwall的结论(4)式就等同于哈罗德贸易乘数。同样,对于McCombie(1985)的结论,如果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进口的自主变动都是不重要的,则(5)的结果也同样等同于哈罗德贸易乘数。

如同我们所提到的,简单贸易乘数是在未考虑出口、进口对消费、投资的间接影响的情况下推导得到的。这一前提显然不尽合理,因为如果这样,那么由国民收入恒等式,GDP的增量为投资、消费、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几部分增量之和,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影响体现为净出口额的多少,那么,只有当贸易顺差逐年递增时,才能保证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否则,对外贸易就会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但长期保持逐年增加的外贸顺差显然是不可能的。事实上,长期来看,对外贸易追求进出口基本平衡,而在此前提下用净出口分析法得出的结论将是在较长的时期内,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为零,而从全球的角度看,各国净出口的总和为零,也就是说,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增长没有任何作用。因此,分析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必须考虑进出口对投资、消费的间接影响。事实上,以第二部分中得到的HP滤波序列为例,通过简单的回归分析可知,我国进口、消费和投资对出口的弹性分别为1.09、0.23和0.97。这就是说,出口的增加不仅对进口有很大影响,它同时也会对消费和投资产生很大影响。

这里我们考虑到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进出口的相互影响的因素,通过构造联立方程组的方法,来测算出口乘数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消费函数:设预期消费为收入的函数,即Cet=α0+α1Yt(6)而实际消费和预期消费之间具有关系:Ct―Ct―1=λ(Cet―Ct―1)(7)其中λ为调整系数,整理(3.28)、(3.29)两式有消费函数:Ct=λα0+(1―λ)Ct―1+λα1Yt,因此消费函数可设定为C1α0+α1Ct―1+α2Yt十μlt(8)

投资函数:在经济学中投资函数的设定最具有争议性,这里我们采用一种最简单的假设,即经济中投资的规模决定于经济的总体规模和利率水平,即It=α3+α4Yt+α5Rl+μ2t(9)这里,Rt为时期t的真实利率水平。

进口函数:进口取决于国内总需求和汇率水平。并且,根据前面的分析,出口对进口有着较大的影响。研究表明(司春林,2002)我国的进口汇率的变动对进口的影响不显著,因此我们忽略汇率的影响,这样我们设定的进口函数为Mt=α6α7Yt+α8Xt+μ3t(10)

由于我们假定出口为一个自主变动的外生变量,因此模型中没有出现出口函数。这样,方程(3.30)、(3.31)、(3.32)以及国民收入恒等式(3.23)构成了一组联立方程组。通过对该方程组的估计,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简化式的估计形式: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根据该简化式估计结果,我们将得到出口变化对GDP的贡献程度dYt/dXt=δ3。对联立方程组(11)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进行估计,分别对第二部分中得到的HP滤波序列、BP滤波序列和差分序列进行估计,估计结果见表4、5和6。由此我们得到出口对GDP的弹性系数为:0.24、0.26和0.24,即出口每变动1%,对HP滤波得到的GDP会波动0.24%;对BP滤波得到的GDP会波动0.26%;对差分序列得到的GDP会波动0.24%。这与前面估计简单贸易乘数的结果虽然十分接近,但包含的意义却更为合理。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三、基本结论及启示

本文通过对国际贸易冲击与经济周期波动的数量分析,得出以下几方面结论:(1)在我国,外贸进口、出口和进出口指标的周期大约为7年,并且进口、出口和进出口都是顺周期的。(2)从波动性来看,进口、出口和进出口的波动性比实际GDP更为剧烈,其标准差为实际GDP的2至3倍之间。(3)相干谱显示名义出口指标要领先实际GDP近一年;表明我国的出口对经济具有先导性作用。(4)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无论是名义的进口、出口和进出口,还是实际的进口、出口和进出口都对经济波动具有显著的影响。(5)通过简单贸易乘数分析,我国贸易出口每波动1%,会引发经济周期波动0.20~0.272个百分点左右。(6)通过联立方程组估算的贸易乘数分析,出口每波动1%,对HP滤波得到的GDP会波动0.24%;对BP滤波得到的GDP会波动0.26%;对差分序列得到的GDP会波动0.24%。

篇6

(一)财务风险的定义

财务风险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其往往是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投资不当造成的,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投资不当容易造成公司资金链缺口,从而使公司丧失偿债能力,致使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中客观存在的,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应该积极面对,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但是最终不能将其消除。

(二)财务风险的特征

财务风险是企业一类重要的风险,一般认为是企业由于财务活动、财务行为导致的一类风险。狭义的财务风险往往是指企业不能偿还到期负债的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往往指企业与财务有关的风险,如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与收益分配风险等。财务风险的特征一是与企业的财务活动密切相关。既来自于企业财务活动、也影响着财务活动。如筹资风险,往往是由于企业资金短缺才会融资,而融资必然会产生利息,则一定会发生还本付息的情况,一旦企业现金流不济,风险便会发生。另一方面便是企业财务风险的不可避免性。任何企业经营过程中都不可能回避财务行为,因此也就不可能完全杜绝财务风险。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外部因素

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复杂外部宏观环境。宏观环境影响因素具体包括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市场因素、资源等因素,虽然这些因素是存在于企业之外的外在因素,但它们的变化,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影响。当国家经济政策改变,如利率政策、信贷政策、税收等政策变化,企业资金持有成本也会产生变化,因此这样给企业财务情况带来不确定性。如果利率水平提高,企业有可能因不能拥有足够的现金来支付利息,因此产生财务风险。另外,行业背景是连接宏观经济分析和公司分析的桥梁,行业背景对分析自身企业财务状况起到关键作用。就中小企业而言,由于企业的规模、性质等都不足以对外界环境产生反作用,因此外部因素对于中小企业的影响就更大。除了从正规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内部融资之外,还存在从民间金融组织进行融资的方式。当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资金瓶颈,而企业没有能力进行内部筹资,从正规金融渠道也无法获得资金的时候,民间金融组织融资也会成为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的一种方式。但民间金融往往融资成本较高,反过来放大了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内部原因

外部宏观环境变化能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但是最终能给公司产生的影响取决于企业实力以及抗风险能力的大小。首先,资本结构不合理。当企业自有资金和筹措资金比例失调,企业资本结构就会出现不合理,进而引发一定的财务风险。其次,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导致的财务风险。如中小企业在决策中,往往决策是根据企业管理者、领导层、创始人的意愿确定的,在一定的形势下,盲目追求市场、产量等使得企业在财务决策方面不够谨慎,如在资金策略方面采用了激进型的策略,导致短期借款被用于长期用途,如中小企业借贷流动资金贷款用于生产线建设。在短期借款到期时,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偿债,出现财务风险。在实际工作中,相当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导致企业面临着潜在以及重大的财务风险。以上原因在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关系中比较常见,很多大型集团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财务关系比较混乱,在资金使用方面缺乏有效的控制与监督。

三、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措施

(一)中小企业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财务风险在任何企业中都是客观存在的,但这并不是说财务风险不可以防范或管控。作为企业管理层要高度重视企业财务风险和财务管理,采取适合企业规模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和管控机制,避免企业陷入财务风险,使企业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大家知道,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的原因有多个方面的原因,但主要还是包括两个方面。即既有企业外部的因素,也有企业本身的因素。针对外部环境来讲,对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作为企业,自身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掌握其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抓住对企业有发展的机会,尽最大努力避开不利于企业发展的风险。针对内部环境来讲,企业要建立良好的内部治理机制,特别是在重大决策方面,要明确决策者定方向,实施者做调查的科学机制,防止两类人员职能、责任混淆,导致决策者盲目乐观,片面放大未来的收益,给中小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二)从各环节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

1、筹资风险一般而言,从筹资渠道分析,有两种方式可以获得资金,一种是所有者投资,另一种是借入资金。借款可以形成财务杠杆,放大企业的收益,但同时也放大了风险,因此企业就应当在借款时对于借款事项进行深入地科学分析,采取保守的措施进行相关借贷。同时要结合相关财务指标进行科学判定。如基于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来判断企业的负债程度是否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也要结合企业获取资金的便利性、其他条件来综合掌握企业应对偿债风险的威胁。2、投资风险控制企业通过筹资获取资金后,一般通过投资生产项目、投资证券市场、投资商贸活动三种方式投资。三种投资方式都会给企业带来盈利,但同时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例如,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那么可能会引起企业的偿债能力受到影响;另外,即使项目能够实现按期投产,但是其盈利水平比预期的盈利水平较低,甚至低于银行的存款利率水平。因此,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一方面要敢于进行风险投资,以获取一定的超额利润;另一方面需要由项目研发团队与企业决策团队职能分明,以使相关决策科学得出。3、资金回收风险控制中小企业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少企业采用了传统的促进销售的手段,如赊销等。尽管赊销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市场,但也带来了资金回收的风险。在此方面,企业决策层应会同销售部门、财务部门,就赊销比例、年度控制总额达成一致,同时加大对销售部门及相关人员回款考核力度,防止资金回收金额过低而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此外,由于赊销还会产生应税义务,即确认赊销使得企业因提前垫付了未实现的利税开支而减少了企业的现有现金流,要进行相关分析,确定合理的销售方式。4、收益分配风险控制利润分配是公司财务的最后一环节,其包括分配股息和留存收益两个方面,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当企业利润率很高时,股息分配很低,从而会使企业股票价值产生影响,因此也会造成企业收益分配上的风险。那么,企业一定要加强关于财务风险方面的检测,注意把握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

(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中小企业应着力于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特别是要建立长期、短期两类预警系统来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对于短期财务预警方面,重点是考虑流动性,即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是否维持企业基本的生产经营。特别要防止将短期资金拆借到长期资本性投资项目中。可关注的指标一是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绝对额,同时要认真分析流动比率以及现金周转相关指标。对于长期财务预警方面而言,要结合企业发展战略,明确中小企业的财务战略,为不同的发展阶段配置足够的资金,此时要考虑长期融资的能力,企业经营的盈利及现金回收情况,为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发展依据。

(四)加强资金管理

篇7

【关键词】 盈利预测; 预测方法; 预测误差; 信息选择; 信息相关性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证券分析师与投资者的距离越来越近。随着我国投资品种逐渐多元化、机构投资者壮大化和人民币升值,证券公司不仅传统经纪业务收入大幅增加,而且研究与投资相互强化,一直居于幕后的证券分析师①开始崭露头角,逐步走向投资者,推出的“公司研究报告”大幅增长(如图1),并越来越受到机构和投资者的重视与认可。

股票市场是虚拟市场,不确定性很高,无论是熊市还是牛市,都会从不同角度给投资者带来风险。这就需要回到股票的本源,即投资者能否赚到钱归根结底是源于上市公司创造的财富,即使是券商,也必须要通过研究来发现价值,实现包括券商和投资者在内的共同利益。

因此,分析师发表的各种研究报告,通过各种方式、渠道和媒体已成为投资者了解公司基本面变化的重要参考指标,左右和引导着几千万投资者的思路与行为。这意味着分析师的行为和面临的信息壁垒(Chen and Robert,2009),也会对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但另一方面,如果分析师报告的预测不准,或者形成泡沫,或者泡沫破灭,又为市场和投资者带来巨大的风险。对此,本文将通过研究分析师盈利预测误差与不同信息选择之间的关系,来探讨我国分析师提供的研究报告预测的准确性,哪些信息会影响分析师的预测准确度,为分析师从众多因素中把握相关性强的关键因素,为投资者阅读研究报告和财务信息提供不同的参考视角和决策依据。

二、盈余预测误差的影响因素:文献回顾

(一)形成盈利预测误差的原因解释

形成分析师盈利预测误差的原因很多。比如,Abarbanell和Lehavy(2003)认为由于一些公司管理层操纵盈余金额太大,从而使分析师对这些公司的预测出现很大偏差。为获得更有用的信息,分析师更倾向于乐观的报告以引起公司高管关注,并与管理层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进而获得更多的信息流,使未来盈利预测更准确。

对此,解释分析师盈利预测误差也有多种理论,比如,盈余偏态说。Gu和Wu(2003)认为,最理想的预测是盈余的中位数而非平均值。当报告盈余是偏态的,那么中位数就不是平均值,这时无论偏差与时间有关,还是与公司属性有关,盈余偏态对预测偏差的解释力都是显著的。根据盈余偏态假说,在整体经济向好时期,分析师预测应当是偏悲观的,而在经济步向衰退时期,分析师预测应当是偏乐观的。

(二)引起盈利预测误差的公司场面因素

影响分析师盈利预测水平的文献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公司的因素;另一类是分析师自身因素。对公司层面,公司的大小与分析师错误有正相关关系,分析师跟进数量与预测错误有正相关关系,但这几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是不稳定的,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Dowen,1989);提供较多信息的公司会有较多的分析师跟进,预测准确度比较高,意见分歧也较少(Lang & Lundholm,1996)。

公司层面的因素还会影响分析师的情绪,比如,Barron等人(2002)的结果显示,分析师预测的一致性与公司无形资产水平呈负相关,高技术制造业具有大量研发费用,分析师对这类企业的预测一致性水平较低;Brown(2000)的研究表明,分析师在1984―1998年这段有偏向乐观的系统偏差,比如,当公司管理层报告损失时这种乐观就会出现,而当公司报告获利时这种乐观就会消失。

(三)引起盈利预测误差的分析师自身因素

对分析师行为的研究表明,在信息匮乏时,前一个证券分析师的买卖意见对后两位分析师的分析有显著的正影响,产生了羊群效应(Welch,2000)。研究还发现,当市场处于上升且预期较为乐观时,趋于意见一致的羊群效益更为显著。当分析师发现他们的预测准确度不及同僚时,会考虑改换预测对象(Mikhail,1999);以前预测业绩较差的分析师更可能从新闻会中受益,更注重年报及附注,而准确度高的分析师则更注重公司信息、关键财务比例和过去五年的收益汇总信息(Bowen等,2002)。

从预测准确度看,Rees等人(1999)发现,大证券公司雇佣的证券分析师预测准确率更高,分析师经验和发表预测的频率与准确度呈正相关关系;从信息来源看,分析师与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定性信息质量越高,盈利预测的错误和意见歧异就较少(Barron & Kile,1999)。预测不准有多种原因,比如胡奕明、林文雄、王玮璐(2003)的结论指出:分析师比较注重公开披露信息,而较少通过直接接触如公司新闻会、电话或走访等方式获取资料,对治理结构、人员素质和审计意见等重视也不够。

三、分析师盈余预测选择的信息与方法

(一)盈余预测的可靠性

盈利预测可靠性可以用预测误差加以计量。在统计预测理论中,一般认为预测误差(用相对数表示)在10%以内,预测的可靠性应属较高。根据黄静、董秀良(2006)提出的外国分析师平均25%预测误差率的情况,本文界定为:预测误差低于10%,盈利预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若预测误差在10%~25%之间,预测具有一定可靠性;预测误差在25%~50%之间,预测可靠性弱;预测误差超过50%,盈利预测存在重大误差。

在本文选择的公司研究报告样本中,分析师总共对5个盈利指标进行了预测。由于受到报告数据的限制,主营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的预测数据有遗缺,故本文只将净利润预测误差(NP)、每股收益预测误差(EPS)以及不易纵的主营收入预测率误差(R)纳入其中。与过去许多文献只使用一个预测指标相比,为使研究更具有客观性和说服力,本文对这三个盈余预测误差同时进行研究。

(二)信息来源选择

1.行业信息

胡奕明、林文雄、王玮璐(2003)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分析师对上市公司行业进行分析的比例最高,占71.74%,这说明行业信息是分析师关注的重要信息。行业分析是连接上市公司与宏观经济分析的桥梁,是基本分析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影响行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及这些因素对行业影响的力度,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行业投资价值与风险。比如,王军(2007)的实证结果显示,基于行业财务信息的业绩预测效果比不区分行业的预测效果好,预测效果的好坏与行业内部的竞争结构有关。

特别是在我国资源和能源紧张、环保状况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国家不断地出台各种产业政策,而政策变化涉及到很多环节。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企业利润,更可能对企业生存、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是分析师盈利预测能力的一个重要解释变量。或者说,分析师采用行业信息,有助于降低预测的误差率,提高预测的质量。由此可假设:

假设1a:盈利预测误差率与是否采用行业信息显著负相关。

假设1b:盈利预测误差率与是否采用国家产业政策信息显著负相关。

2.公司基本面信息

无论是宏观经济分析还是行业分析,对具体投资对象的选择最终都要落实在上市公司分析上,因此微观分析是影响盈利预测准确度的重要因素。所分析的信息包括:公司行业地位分析、公司经济区位分析、公司产品分析、公司经营能力分析、公司规模成长性分析、公司风险因素分析及战略商业模式。胡奕明、林文雄、王玮璐(2003)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经营活动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占70.65%;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课题组(2008)以问卷调查方式发现分析师关注的信息类型和重点程度还是在于公司的市场和竞争定位上。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分析师对公司基本信息的重视程度。由此提出假设:

假设2:盈利预测误差率与公司基本面信息显著负相关。

在本文选取的研究报告样本中,分析师选用的公司基本面指标有六个,具体包括公司行业地位、经济区位、经营能力、战略和商业模式、规模成长性以及风险因素的分析。其中公司行业地位分析包括市场占有率、品牌与营销、产品核心技术等内容,而经营能力不仅仅是指管理人员素质,也包括公司治理的状况。

3.公司财务信息

财务分析是一种判断过程,旨在评估企业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其目的是对企业未来进行最佳预测。这包括对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比率分析及特殊重大事项分析,如并购、重组、关联交易、增发等信息。普华永道于1997年对英国102家机构投资者和107位卖方分析师进行了调查,发现分析师比投资者更需要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最直接、最富有主动性的用户,也是股票定价过程中具有信息含量较高的信息。由此可假设:

假设3:盈利预测误差率与公司财务信息显著负相关。

在本文选取的研究样本中,公司财务信息包括了对公司主要财务报表及比率分析、公司财务的重大事项和税率分析。其中公司财务重大事项涵盖对公司盈余有重大影响的增发、重组等事项。

(三)估值方法

分析师根据各自不同的偏好,可选择多种不同的预测方法,包括现金流折现法、股利折现法、剩余收益法、经济附加值法以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比如,对分析师手段和技能的研究表明,证券分析师在一定条件下会倾向于作现金流预测,当企业有巨额会计应计项目,或者当企业资本密集、收益波动大和财务状况较差时都会倾向于作现金流的预测(DeFond和Hung,2003)。

事实上,分析师能否找到合适的预测估值方法,反映了分析师能否将经验提炼为规律性的东西,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除分析师的主观心理和情绪的影响,有助于保持分析师独立客观地使用信息,提高预测的准确性。由此可提出假设:

假设4:盈利预测误差率与明确的估值方法显著负相关。

四、样本选择与模型设计

(一)样本选择

本文以2005年1月到2007年3月所收集到的“公司研究报告”为研究对象,其中包含“调研报告”、“更新报告”、“深度报告”合计数量共781份。对分析师盈利预测的数据全部来自报告样本;实际盈利数据来自上市公司年报;研究报告中基本面分析的信息通过手工整理归纳而得,若分析师选择某项信息,则该信息取值为1;反之,为0。考虑到样本连续性,并参照同类研究(黄静、董秀良,2006)的做法,剔除了EPS在0.1元以下的上市公司,总共抽取了127家样本公司的762个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

(二)模型构建

为检验假设1、假设2、假设3和假设4,分别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其中Z(代表R)、NP和EPS分别表示主营收入、净利润和每股盈余的预测误差率;INAj代表INA1和INA2,分别表示行业状况和国家产业政策;CAj为公司基本面信息,代表CA1,CA2,CA3,CA4,CA5,CA5,CA6,分别表示公司的行业地位、经济区位、经营能力、战略与商业模式、规模成长性、风险因素;FAj为公司财务信息,代表FA1,FA2,FA3,分别表示公司财务报表及比率、公司重大事项、税率情况;EM代表是否采用明确的预测方法。

控制变量:考虑到国民生产总值及增长率、经济周期、通货膨胀、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形势;企业所处的行业;公司规模;发生过如增发和重组等重大事件,都可能对公司盈余产生较大的影响,因而在回归检验中将这些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分别用符号ME,IND,ES和OM表示。

五、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盈利预测的难度与分析师预测误差

从表1中可以看出:分析师预测不同盈余指标的误差率是各不同的,相差很大。比如,对主营收入的预测误差率最小,为14.11%;净利润预测误差率次之,为55.72%;而预测EPS误差率最大,高达61.38%。总的来看,主营收入盈利预测误差率较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说明预测难度相对较低;而净利润与EPS的预测误差很大,其可靠性不是很高,说明预测净利润与EPS的难度较高。

(二)不确定性与分析师预测乐观倾向的表现

影响盈余预测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从表2中可以看出:主营收入相比EPS,其影响因素和不确定性要少,这时的分析师偏向于乐观及悲观的公司家数是各自一半,这意味着分析师在进行主营收入盈利预测分析时,其独立性、客观性较强。而净利润和EPS,其影响因素较多,特别是不易观察到内部操纵,更加剧了不确定性,这时的分析师预测从表2中可以看出,超过60%以上公司的净利润预测和EPS预测都是偏向乐观的。

这些结果说明,分析师在不确定性相对低的情况下,其预测过程相对容易做到独立和客观,而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分析师预测结果具有乐观的倾向,不易做到独立和客观。

(三)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可靠性程度

为分析盈利预测的可靠性程度,将分析师的预测误差分为四种情形:

(四)分析师选择不同信息对盈余预测误差的影响

1.行业信息对预测误差的影响

根据模型1得到的回归结果见表3所示。从表3中可以看出:选择行业信息对分析师主营收入预测误差率是显著负相关的,假设1成立。原因是行业信息包含了市场结构、竞争结构、经济周期、生命周期及产业政策等内容,由于每个行业特点不同,尤其是传统性行业与高科技行业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这些差异必然反映在主营业务收入上,进而影响到主营收入的预测误差率。此外,政府的不同产业政策不仅影响企业的发展,甚者影响到企业的生存,比如环保、农业能够得到政策支持,而严重污染类企业则需要大力遏制,这些政策变化直接影响企业的主营业务,因而是分析师关注的重要信息。胡奕明、林文雄、王玮璐(2003)的研究表明,分析师对行业信息进行分析的比例最高,达到71.74%。

然而,选择行业信息对净利润预测和EPS预测的误差率没有显著相关性。这说明行业信息对准确预测净利润和EPS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原因是影响净利润与EPS的因素很多,不仅有行业因素,还有公司自身经营的因素,其作用非常复杂。Geoffrey Brooke(2003)对南非1990―1999年分析师EPS预测误差分解发现,99.4%的收益误差来源于公司层面,0.3%预测误差来源于行业层面,而黄静、董秀良(2006)发现EPS预测误差89.3%来源于公司层面,10.5%来源于行业层面,这说明要准确预测EPS的信息,还需要公司层面的信息。

2.基本面信息对预测误差的影响

根据模型2得到的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中可以看出:

(1)主营收入预测误差率与公司经济区位分析信息、公司经营能力分析是显著负相关,假设2成立。分析师采用公司经济区位信息分析,通过对公司所在区位的自然和基础条件、政府产业政策及经济特色进行分析,有助于明确地判断公司未来发展的前景和投资价值,因而会对企业主营业务预测的准确度产生重要的影响;公司经营能力分析包含了对公司治理结构、管理层素质、从业人员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分析,比如公司治理是否完善、制度是否合理、核心人才是否具备都对企业未来发展和业务拓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分析师利用这些信息进行主营收入预测,能显著地降低预测的误差。

(2)净利润预测误差率与是否利用公司经济区位信息显著负相关,假设2成立。原因是分析师选择公司经济区位信息,通过对公司所在区位的自然和基础条件、政府产业政策及经济特色进行分析,而且上市公司大都是当地的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当地政府在需要时一般会给予相应的财政、信贷及税收等多方面的优惠,直接对企业净利润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分析师选择经济区位信息来预测净利润,有助于提高预测的可靠性。

(3)EPS预测误差率与公司行业地位分析显著负相关,这说明选择公司行业地位信息来预测EPS,有助于提高预测的准确度。原因是不同行业地位决定了其盈利能力是高于还是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对分析判断企业价值具有明确的方向定位和引导作用。行业地位通常是由成本优势、品牌、市场占有率、产品结构、产品核心技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因此,这些信息对确定公司的竞争优势是重要的信息。

3.财务信息对预测误差的影响

根据模型3得到的回归结果见表5所示。从表5可以看出:

(1)主营收入预测误差率与是否选择税率信息显著负相关。原因是税率对企业收益的影响是直接作用的,比如优惠税率和出口退税会显著地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大大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增加主营业务收入,因此分析师对税率信息分析,有助于提升主营收入预测的可靠性。

(2)净利润预测误差率、EPS预测误差率与分析师是否采用财务报表比率分析显著负相关,这说明是否采用财务信息对净利润、EPS预测误差率都有明显的影响;同时,净利润预测误差率还与财务重大事项分析显著负相关。这些结果说明假设3成立,其原因有多方面:

比如,财务重大事项中包含了关联方交易、重要会计政策变动、重组、官司冻结等内容,这些事项往往被列为非经常性损益,对企业利润影响重大,但其结果复杂,需要分析师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这方面的相关研究结论很多,比如,实施收购兼并后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幅度要小于净利润的增长幅度,盈利能力并没有同步提高;我国存在质量差的上市公司通过资产重组来改善经营业绩,而这种重组并不代表经营业务活动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同样,关联交易从理论上说是中易,但是在我国实际操作中,往往成为企业调节利润、避税和利益输送的途径。

4.估值方法对预测误差的影响

根据模型4得到的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

从表6可以看出:分析师是否采用明确的估值方法无论对主营收入预测误差率,还是对净利润和EPS预测的误差率都是显著负相关的,这说明是否采用明确的估值方法对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可靠性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原因是能采用明确预测方法的分析师,反映了他们有判断能力,能将经验提炼为规律性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能消除这些分析师的主观心理和情绪的影响,从而保持预测过程中使用信息的独立性和客观性,进而有助于提高其预测的可靠性。

(五)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一:按照10%以内(含10%)为可靠,用1表示;10%~25%(含25%)为比较可靠,用2表示;25%~50%(含50%)可靠性差,用3表示;50%以上存在重要误差,用4表示,再用上述模型进行回归。敏感性分析二:采用OLS(最小二乘估计法),通过COUNT来做的敏感性分析,其结果都具有稳定性,这从不同角度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六、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1.分析师对不同盈利指标的预测,由于其复杂程度不同,其预测误差是不同的。其中,主营收入的预测误差率最小,为14.11%;净利润预测误差率次之,为55.72%;EPS预测误差率最大,为61.38%。原因是不同盈利指标,其影响因素不同,导致的预测难度是不同的。比如,对主营收入的预测,主要涉及产业政策、市场行业竞争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问题相对简单,预测的可靠性较高;而对于净利润、EPS而言,不但受到市场产业因素的影响,还受企业内部的成本、公司治理结构、重组并购、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等因素的影响,相对要复杂得多,相应地导致了更大的预测误差。

2.分析师对影响因素相对简单的盈利指标进行预测,能保持相对独立和客观的心理来使用信息,而对影响因素复杂的盈余指标,总体上有更乐观的倾向。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主营收入,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外部因素,相比净利润和EPS,则问题要相对简单得多,预测高估与低估的公司数量各占一半,比较中性;而对净利润和EPS,其影响因素不仅有外部的因素,也有内部的因素,相比主营收入,则问题要相对复杂得多,其预测出现高估的公司数量都超过了60%以上,倾向于乐观。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分析师在遇到越复杂的预测时,由于信息过载的心理压力,迫使他们从不同渠道,比如通过与目标公司管理层保持良好的关系,由此较多到受地公司管理层偏好的影响,包括获得了非公开的、带有管理层期望的增强信心的信息,结果导致了分析师预测的乐观倾向。这个结果与证券分析师倾向于乐观的评级报告的结论相同(姚铮等,2009)。

3.相比对净利润和EPS的预测,显著影响主营收入预测误差率的因素没有那么复杂,不易导致信息过载,因而所依据的信息相对容易把握。比如,行业信息、公司基本面信息以及公司财务信息都可以用于主营业务的预测,而且也容易找到明确的估值方法来进行合理的预测。

4.相比主营收入的预测,影响净利润和EPS预测误差的因素很多,容易导致信息过载,使分析师难以找到其影响经济后果的关键信息,这大大增加了预测的难度。原因是净利润和EPS涉及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不仅仅有复杂的外部因素,也有复杂的内部因素影响,比如公司自身治理结构失衡、管理层基于保配股资格、避免ST或退市等目的进行的盈余管理等,使得分析师要在这么复杂的因素中把握并找到明显影响净利润和EPS的信息,其难度很大,由此导致分析师难以找到影响净利润和EPS误差的显著性信息。

(二)启示

1.对投资者:在阅读分析师的研究报告时,不能仅仅关注分析师推荐的预测数据,还要多加阅读报告中的相关论证内容,关注公司研究报告所涉及的行业信息、公司基本面信息、公司财务信息及明确的估值方法四个方面的分析是否合理,注意分析师报告中关于公司重大事项的附注,把握分析师研究的脉络和分析师作出判断所选择的信息依据,才能从分析师的研究报告中吸收其精华信息,避免羊群效应,避免投资失误。

2.对分析师:在撰写报告时,信息来源往往是其研究的一个门槛,但并不代表网络经济下纷繁而来的大量信息就能提高预测的可靠性,相反,信息过载不仅会增加预测的难度,而且会降低预测的可靠性。因此,在对不同盈利指标进行分析预测时,应根据影响因素的复杂程度,侧重于选择不同的信息面,而不是统一标准的“拿来主义”和生搬硬套的预测方法。比如,净利润与EPS预测难度大,所以分析师在进行相关预测时就要尽可能考虑到运用“重要”信息与“不应遗漏”的重要性信息,擅于进行信息“挖掘”。

3.明确的估值方法可以减少人为情绪的波动影响,使得在信息使用过程中保持独立客观的心态。对此,分析师应不断总结并将经验提炼成为有规律的估值方法,以提升图表化、数量化、模型化等技能的应用能力,同时应用这些估值方法可以使得研究工作更加细致、深化并具有可验证性,也有利于长期跟踪,提高预测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胡奕明,林文雄,王玮璐.证券分析师的信息来源、关注域与分析工具[J].金融研究,2003(12):52-63.

[2] 黄静,董秀良.证券分析师业绩预测和投资评级准确性实证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6(6):742-749.

[3] 姚铮,汤彦峰,黄小康.证券分析师投资评级信息含量及其影响因素[J].管理学家(学术版),2009(4):3-10.

[4] 王军.行业财务信息的业绩预测能力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2-15.

[5] Abarbanell, J., Lehavy, R. Can Stock Recommendations Predict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Analysts’Earnings Forecast Error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3(41):1-31.

[6] Barron,O.E., Byard, D., Kile,C.,et al. High - technology intangibles and analysts’ forecast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2, 40(2):289-312.

[7] Barron,O. E., Kile.C.O. MD&A as measured by the SEC and the analysts’ earnings forecasts.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1999,16(1):75-109.

[8] Bowen,R.M., Davis, A. K., Matsumoto,D. A. Do conference calls affect forecasts?The Accounting Review,2002,77(2):285-316.

[9] Brown,L. D. Managerial behavior and the bias in analysts’ earnings forecasts. Working Paper, 2000.

[10] Chen,M. A., Robert, M. Regulating securities analysts.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2009, 18(2):259-283.

[11] Defond,M.L., Mingyi Hung.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analysts’ cash flow forecast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3,35(1):73-100.

[12] Dowen,R.J. The relation of firm size,security analyst bias, and neglect. Applied Economics.1989,21(1):19-23.

[13] Gu,Z., Wu,J. Earnings Skewness and Analyst Forecast Bia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2003(35):5-29.

[14] Lang,M.H; Lundholm,R.J. Corporate disclosure policy and analyst behavior. Accounting Review,1996,71(4):467-492.

[15] Mikhail,M.B., Walther, B. B., Willis,R.H. Does forecast accuracy matter to security analysts?Accounting Review,1999,74(2):185-200.

篇8

关键字:服务型统计;企业一套表;意见

SUMMAR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to carry out the reform of enterprises set table requirements, pilot work in Jiangsu Province, part of the above-scale industrial enterprise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a service-oriented statistical features, and the reform of the enterprises set own insights and points of views.Keywords: service statistics; enterprises set table; views.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服务型统计

服务型统计的概念

服务型统计是国家统计局在2012年末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中国统计新概念。是指政府统计机构以统计资料和再加工的统计产品为资源手段,以建议、咨询、信息提供的形式对社会公众、统计填报单位、政府公共部门、党政决策层等提供的优质高效的统计活劳动。当这种优质高效的统计活劳动成为政府统计机构的一种确定性、规范性的工作和思维模式。

服务型统计的特征

1)作为服务的统计具有社会性。

统计是镶嵌在社会中的,统计概念本身就更多地体现着社会因素。服务型统计的社会性结合体,首先是表现在统计资料的生成和统计产品的生产和再生产上。统计资料是由统计数据生成的,统计数据的来源是成千上万的填报单位数据汇聚生产出来的。显然,作为统计资料的生成本身就具有社会性,亦即源数据的来源具有社会性。其次是表现在统计资料再加工而生成的统计产品上。统计是个没有终点的流程,统计资料的再生产需要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支持。作出一个统计分析,提出一个统计建议,更需要了解方方面面的情况,获取方方面面的信息,才能保证分析和建议的质量。而统计分析和建议质量越高,统计对服务对象的服务质量就越高。

2) 作为服务的统计具有知识性。

统计数据的核算也好,分析建议也好,要保证核算的质量、分析建议的水平,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对社会科学相关知识的掌握是先决条件。统计作为一种间接的生产力,其中无疑将凝结着知识性。这里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①统计的生产方式、生产手段已越来越离不开科技手段。2011年开始的以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改革为核心的统计“四大工程”建设等,就是借助科技手段完成的。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的实施,既减轻了填报单位的负担,提高了数据生产效率,又为数据的真实可靠性提供了进一步的可能,而数据的真实准确是提高统计服务质量的最基本前提。没有数据质量,显然谈不上统计的服务质量。②统计的信息、统计咨询越来越离不开科技手段。现代社会是个速度的社会,资讯获得的速度,往往决定着决策的速度。统计信息作为相关方面决策的依据,在统计产品生产和方式上,采用科技手段便提高了它的生产和效率。

3) 作为服务的统计具有变化性。

统计服务的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①体现在统计主体的内涵变化上。统计主体的内涵变化又包括统计人员技能素质的变化、统计生产方式的变化、统计生产工具手段的变化及统计机构管理水平的变化等。统计人员素质好,技能娴熟,统计生产手段先进,统计生产方式科学,统计机构管理水平高,统计服务的质量、水平就优质高效,否则则相反。所以,统计的变化性特征要求必须努力提高统计队伍的素质,改革统计生产方式,应用好先进工作手段,强调机构管理水平;②体现在调查对象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上。不同的统计调查对象要有不同的统计生产方式。统计的生产方式如不正确、不准确,甚至无法反映调查对象的情况,那么服务型统计就会出现瑕疵,以致概念虚化。

4)作为服务的统计具有伸缩性。

统计是集成化的,统计的服务具有可大可小、可宽可窄、可高可低、可深可浅的特点。统计工作的责任心、思想意识、人员素质、工作手段等都会对统计服务的伸缩性产生影响。统计服务的伸缩性主要是指两个方面的情况:①统计数据的获得情况。统计存在的首要目的是通过数据反映经济社会现状。反映得及时不及时、真实不真实,反映的完整程度如何,是否具有代表性等,其中带有鲜明的伸缩性特质。换言之,如果统计方法制度科学合理,工作手段先进适用,可能与统计的职业目标就越接近重合,否则则相反;②对统计服务对象服务的内容、形式、频率等情况。将什么样的内容提供给统计服务对象,以什么形式提供,提供多少,什么时候提供等,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和模式。

实施企业一套表的必要性

一套表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对企业数据进行了时间、横向、纵向这三个方面的整合,使得由企业提供的统计信息保持了连贯性。具体地讲,时间整合指的是对企业的历史数据与年定报数据进行整合处理;横向整合则是将企业作为对象,整合企业在投入、劳动、生产、销售等环节上的每项基础统计数据;而纵向整合指的是对企业的数据从全行业的中观数据角度上进行整合。

实施企业一套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现阶段,针对企业的专业统计比较多,例如能源统计、固定资产统计等等。这使得企业在数据统计的方面存在矛盾、重叠与交叉的情况。而实施企业一套表则可以避免这些情况,因为它使“一次调查、多次使用”变成了现实。由此可见,企业一套表的实施不仅使统计经费降低了,而且还使企业的负担得到了减轻。

2、企业一套表的实施对数据的生产者而言也具有深刻的意义。这是因为企业一套表的实施能够使调查统计业务工作的流程、调查企业的制度与网络信息平台保持一致,从而确保了数据采集工作之中的全程支撑、信息共享、统一维护,有利于实现统计工作效能的最大化。企业一套表的实施不仅使统计工作的效率大幅度提高,而且还保证了企业调查数据的一致性。

3、企业一套表的实施方面了企业的填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基层单位的统计负担。在实施了企业一套表之后,企业只需一年参加一次或者两次的调查统计布置会就能够领回本年度内的所有统计任务;同时针对同一项调查任务,企业只需要往统计单位报送一次数据。

三、做好“企业一套表”工作的几点建议

“企业一套表”是以统计调查对象为核心,利用现行报表制度,整合不同统计调查对同一调查单位的重复布置和统计,运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实现数据采集方式的统一组织管理和统计资源共享的一种新的统计调查制度。对此,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1、健全统一的、完善的统计评价体系。要对现行的统计指标、调查范围、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进行科学评价。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参与评价的不仅是各级政府统计机构,还应广泛征求决策层、社会各界的统计资料使用者和统计调查对象的评价意见,做到象税务系统“金税工程”那样。

2、改善统计制度,使其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客观的反应社会经济形式的实际情况,扩大统计涵盖面,完善统计范围。来满足社会各界的要求。

3、应合理运用各类统计调查方法,科学、精准地确定调查范围和调查对象,在“数入一库,数出一门”的原则下,全面推行抽样调查。

4、进一步明确统计调查的目的,严格控制统计周期和频率,严格禁止个别或者部分机构或者人员以分析研究为名义制定全面的、固定的统计报表制度。

5、对工作流程进一步进行规范,同时明确统计工作的具体分工。在企业一套表的工作过程之中,始终包含了工作流程与业务分工方面的内容,涉及了数据采集、数据整理、制度设计、业务定制及业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对乡、县(区)、市、省的各级调查单位及统计机构都能适用。为确保企业一套表工作的实施,应从现有的机构设置出来,对下级统计单位的业务分工的职责范围、对企业一套表所包含的工作内容、对机构之内各业务角色的职责及各职能部门的分工进行明确。如此一来才能实现每个工作节点之间的有效衔接。

6、推进省级数据处理平台的建设与完善。根据“企业一套表”的相关工作流程,国家统计局设计了统一的数据处理的软件平台。为提供更加完备的技术支持,应在国家所设计的软件平台的基础上推进省级数据处理平台的建设与完善。在网络升级、平台整合上再下工夫。进一步完善直报软件功能、保障直报平台安全可靠、促进直报数据共享应用。积极推进直报平台在更多统计专业的应用,逐步满足各地区的需求,探索和尝试与统计管理机构及直报企业的信息系统实行对接互通。

7、服务企业、满足需求上再下工夫。建好联网直报外网网站,提升为基层企业服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完善直报平台的短信催报系统,抓紧进行直报平台的统计汇总分析、检索查询咨询功能开发。增设统计信息服务功能,通过统一平台即时政策信息、宏观经济分析、微观经济信息等,为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决策提供优质统计服务。

8、对于“企业一套表”的试点工作,应做好人、财、物方面的保障工作。在推进企业一套表的试点工作时,需要相应的硬件设备的支持,所花费的费用也比较高。因此,为了确保试点工作的有效开展,各级部门在增配人员的同时应确保相应费用的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