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3: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动画艺术;美术设计;表现形式
动画艺术是一种集平面设计、色彩设计、三维空间设计为一体的艺术形式。近年来,随着市场对于动画艺术的需求不断增加,动画艺术在美术设计中的表现方式也更加丰富。如,美国迪士尼作为动画创作的先驱,不断探索美术在动画艺术创作中的形式,同时结合3D技术,实现了对动画场景、动画人物的不断完善。美术设计是动画创作的灵魂,没有美术创作,自然也就谈不上动画的表现,从某种程度上讲,美术设计承载着地域文化、传统文化和社会构成,而这也是美术设计赋予动画艺术风格的重要体现。基于此,在动画艺术创作中,注重美术设计的不断完善是丰富创作内容的重要方式。
一、动画艺术中的美术设计与表现
1.美术设计在平面动画中的表现
平面动画即二维动画,是动画艺术发展的最初形式,美术设计也最为成熟。在平面动画中,由于其表现的空间是二维的,要想体现动态特点,设计者需要手绘大量画作,根据动画人物、场景的变化,将这些手绘作品连续地呈现出来。这种动画创作的工作量非常大,其动画空间无法突破维度的限制。要表现一日时间的变化,只能利用太阳的弧形运动这一简单动态加以展现。当然,这种动画创作也有自身的优势,其流畅的线条和单线平涂的手法,能够将动画形象进行夸张处理,不仅能够增添动画人物的艺术色彩,而且能够提升其娱乐效果。
2.美术设计在立体动画中的表现
随着影视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立体动画已经成为动画艺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动画制作中,设计者利用3D技术将动画人物立体化,不仅能够展现动画的艺术效果,而且能够丰富观众的观影体验。如,近年来大获成功的《冰雪奇缘》《头脑特工队》《神偷奶爸》等,都利用3D技术实现了美术设计的创新。在利用3D技术的过程中,设计者一方面要发挥技术优势,确保美术设计对场景、人物的仿真制作,进而增强动画艺术的逼真效果;另一方面应该注重动画与现实场景之间的差异,利用特有的美术设计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动画效果。
二、动画艺术中美术设计的基本特征
1.符合历史特征
虽然动画中的美术设计是利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展现动画情节,但是在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动画作品中,其在设计中必须符合相应的历史特点,从而提高设计作品的合理性。如,迪士尼动画《花木兰》虽然取材于中国古代传说,历史背景不可考,但是在制作中也在场景、人物服饰上体现了南北朝时期的基本特征。
2.体现文化特征
动画艺术诞生于一定的民族文化之中,美术设计必然会展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如,我国的经典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就展现了我国水墨艺术的独特魅力;动画片《大闹天宫》无论是故事还是人物形象都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学、戏曲的特点。
3.体现明确的时空关系
动画的时空关系主要体现在故事的连续性上,在美术设计中,设计者不仅要根据情节的变化创作出不同的动画场景,而且应该根据时间的变化调整人物的外形。在《大圣归来》中,设计者利用江流儿头发长度的变化体现时间的流逝,这种细节的表现也是动画艺术作品获得成功的关键。
4.重视色彩与造型的变化
在动画艺术创作中,色彩和造型是展现人物内心变化的关键。在《冰雪奇缘》中,设计者通过对艾尔莎的服饰、发型等方面的变化展现其从害怕到无所畏惧的心路历程。在美术设计中,设计者应该把握这两个主要因素,进行创造性的发挥。
三、总结与反思
动画艺术中的美术设计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在美术设计中,通过巧妙的设计体现动画艺术特色,可以有效地丰富动画的艺术内涵。动画艺术的最大魅力是能够通过艺术设计创造一个虚拟世界,设计者只有不断完善美术设计,才能够使这个虚拟的世界更加真实,进而增强艺术魅力。中国动画艺术的发展有着一段辉煌的历史,但是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动画艺术前进较为艰难。因此,我们应该遵循现代动画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从美术设计的角度探索动画艺术发展的新途径,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动画美术设计。这样不仅能够创作出优秀的动画艺术,也能够实现传统文化在动画艺术中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善庆.动画艺术中美术设计与表现.长治学院学报,2013(1).
[2]张翠竹.造型艺术影响下的影视动画美术设计.大舞台,2013(6).
篇2
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因此艺术研究不能缺乏文化视角,对现代影视艺术的研究同样如此。本文根据影视艺术的特点和功能探讨其特定文化属性,从其大众文化属性出发揭示其创作机制和发展规律,及其与精英—雅文化和经典艺术的关系,并联系我国影视艺术创作的实际,试图为国内影视业找到一条走出低谷的有效途径。本文为笔者关于影视艺术的文化学研究系列论文之一。
【关键词】影视艺术/大众文化/读者性文本
一
当我们试图深入影视艺术,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和批评的时候,我们首先会遇到它的文化属性问题。因为艺术是文化的特定表现,它“双重地归属于文化:一方面,作为文化所产生的并且在文化中发展的艺术活动方式,作为由艺术创造者和艺术消费者的共同努力而实现的人对世界的艺术形象掌握的方式归属于文化,另一方面,作为在文化中对象化的、固定的、得到储存的具有艺术价值的艺术活动成果归属于文化”。(注:[苏]莫伊谢依·萨莫伊洛维奇·卡冈《美学和系统方法》,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第114页。)实际上,艺术既是文化的表现,也以文化为表现对象。那么,何为文化呢?文化是一个古已有之却又长期争论的概念。关于文化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已有二百个之多。从词义学的角度看,“文化”一词在西方主要源于拉丁文“cultura”,意指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出来的事物,是与自然存在的事物相对而言的。在汉语中,“文”是一个象形字,它的原始形象是表示许多装饰花纹相互交叉,富丽而不单调。《说文解字》即是这样解释的:“文,错画也,象交文。”《易·系辞下》也说:“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中则有这样的句子:“五色成文而不乱。”“化”是一个会意字,从“人”从“匕”,“匕”乃回首从人之意,表示引导从善;也可解释为改易、生成、造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这里,文化实际上被理解为一个过程性的动作,这个动作既指涉人有意识地作用自然世界的活动,又包含了原有的自然物根据人的活动改变面貌和秩序,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成为属人的,从自然物变为文化物,从自然秩序变为文化秩序的过程。”(注:丁亚平《艺术文化学》,文化艺术出版社,第31—32页。)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含义也在不断地演进,不断地扩展,由人对自然的改变性活动和自然的人化到人的社会活动及由此而形成的组织、制度、思想与各种意识形态结构都成为文化的表述对象。正如萨姆瓦所说:“文化是一种积淀物,是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处世态度、赋义方法、社会阶层的结构、宗教、时间观念、社会角色、空间关系观念、宇宙观以及物质财富等等的积淀,是一个大的群体通过若干代的个人和群体努力而获取的。”(注:萨姆瓦等《跨文化传通》,三联书店,第28页。)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更为明确地指出:文化“是人类在自身的历史经验中创造的‘包罗万象的复合体’”,“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的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显然,文化的范域是极其宽泛的,其所有构成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层次、精神层次和艺术层次。“物质生产的产品和方式属于文化,以‘天然’向‘文化’的转化正是在物质水平上开始为限。而至于精神生产,它则形成精神文化的层次。只是必须预先说明,不应该在那种涵义上理解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区分:仿佛前者是某种纯物质的和只限于物质的东西,后者则是某种纯精神的和只限于精神的东西。而应该理解为:在文化的这些层次中,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的相互关系正相反——物质文化根据自己的内容和发挥功用的方式是物质的,精神文化在这些决定性的方面是精神的,然而它的所有产品是被物化的,否则,这些产品就根本不可能存在;而物质文化的全部过程表现精神的目的、计划和模式。”(注:[苏]莫伊谢依·萨莫伊洛维奇·卡冈《美学和系统方法》,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第88页。)人类全部的艺术创作及其作品构成文化的艺术层次或称艺术文化。艺术文化在人类总体文化中处于一种特殊地带,它介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之间,既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又分别延射、渗透于物质和精神文化,以“边缘艺术”的形态与物质文化或精神文化交叉、交融,如建筑艺术、工业品艺术设计、演说艺术及艺术政论作品等。实际上,即使是处于独立空间的纯粹的艺术创作,也与物质和精神文化领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为无论多么纯粹的艺术创作都离不开以特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主体的生成和生存环境,并且不可能不表现和反映特定物质和精神文化的状态和内涵。由此可见,艺术不仅是文化的重要构成,而且成为文化的一种生动而有意味的表达。
正是由于艺术既是文化的表现,也表现文化,所以文化便从根本上决定着艺术的性质与特征。苏珊·朗格指出:“常说的艺术基本统一性,并非在于各类艺术形成要素的相同和技术的相似,而主要在于它们特有含义的唯一性,即在于全部艺术‘意味’的意义。‘有意味的形式’(其确实有意味)是各类艺术的本质,也是我们所以把某些东西称为‘艺术品’的原因所在。”(注:[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33页。)这里的“有意味的形式”即是情感的形式,或称人类情感的符号,它是“一种情感的描绘性表现,它反映着难于言表从而无法确认的感觉形式。有意味的形式概念,起码为上述要求提供了出发点。所有的描绘方式都是复杂的、准确的和微妙的。符号的制造,就像制造一个便当的碗,一支顺手的桨那样,要求着高明的技术。表达的技术是比自卫技能更为重要的社会传统。……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注:[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0—51页。)作为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无疑是为人类情感的表达需要而诞生的,同时也会随着这种表达需要的变化而变化。而无论人类情感抑或这种情感的表达,都在文化的范畴,且既为其它文化形式所影响和制约,也影响、制约着其它文化形式。因此,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时代,由于这一区域、时代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及生成于斯的人类的特定情感的决定,艺术便诞生了它的特定风格。当然,这种风格不仅表现在艺术家身上和艺术作品中,同时也表现在艺术符号-形式方面。如所周知,东方写意的文化土壤诞生了以虚拟、程式为基本特征的中国传统戏曲,而写实的话剧只能由与之相适应的西方文化所孕育:至于话剧在中国的移植,则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文化的“西风东渐”。所以,不仅一个艺术家、一件艺术作品的出现与一种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使是一种艺术样式,也可以看作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难从艺术符号上找到其特定的文化信息;反过来,我们研究一种艺术样式,显然也必须首先考虑其文化属性。只有把握了文化属性,或者说,只有搞清楚了这种艺术样式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背景,才有可能找到接近它、了解它、并深入研究它的有效路径,才有可能对它作出实事求是的确切评价。对影视艺术的研究、批评便是如此。
二
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并存着三种文化形态: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所谓主流文化,是指反映统治者的价值取向、代表统治者的利益、维护统治者的地位并在国家机器运转中起主导作用的统治者的文化。所谓精英文化,也称雅文化,即由少数知识程度、思想修养、艺术造诣明显高于广大普通群众的社会上流人物所创造的文化形态。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在前工业社会的各个阶段,这种精英文化或雅文化常常与主流文化相互渗透,互为依存,共同构成一股左右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力量。如我国历史上,曾以正统的儒、道、佛三家学说为主体,以《诗经》为发端的文流为正统规范,历经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至近代西学,形成了一种传统的上层文化,这种上层文化就是典型的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的混合体:它在态势上属于精英文化、雅文化,而在功能上则完全属于主流文化。当然,有时候,精英—雅文化也会处于与主流文化分离甚至对立的状态,如在现代,精英—雅文化就往往以“纯粹”的文化形式反抗主流文化的或干预。至于大众文化,情况则有些复杂。从字面上理解,“大众文化”就是大众所创造的、适合于大众且在大众中流行的文化,这一点似无歧义。但同样为大众所创造、同样适合于大众、同样在大众中广泛流行的还有“民间文化”,它是否也属于大众文化呢?对于这个问题,人们的看法便有不同。“大众文化”的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的《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现代社会中涌现的,被一般人所信奉、所接受的文化。“大众文化是大众社会的产物,这种社会最先产生于先进的工业主义的美国。”(注:覃光广、冯利、陈朴主编《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第33页。)显然,这种观点强调了大众文化的现代性,并由此将此前时代就已存在的“民间文化”排除在外。周宪更为明确地指出:“我认为,古典文化中的民间文化和现代文化中的大众文化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范畴。首先,大众(mass)这个概念是一个现代的范畴,与传统社会的俗民(folk)概念截然不同。从社会学角度看,大众文化首先是和大众的形成密切相关。而大众的形成又是现代社会的工业化都市化的必然产物。随着工业化,现代城市出现了;城市吸引了大批人口的迁入,大批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而城市里原来的居民也发生了变化,于是便形成了奥尔特加所说的‘平均的人’——现代都市大众。这和传统社会中分散地居于乡镇甚至乡村的俗民完全不可同日而语。造成大众文化出现的第二个直接原因,是技术的进步所形成的大众传播媒介。在相当程度上说,没有大众传播媒介,就没有大众文化。正是大众传播媒介使得大众文化迥然异趣于古典文化中的民间文化。”“大众文化完全是现代文化的产物,它和古典文化中的民间文化截然不同。……无论是大众抑或大众传媒,都是现代文化的产物。”(注: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第64—65页。)与上述观点不同的是,一些学者认为“大众文化”是一个具有相当时间跨度的概念,并不局限于现代工业社会。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当然并不否认传统民间文化与现代大众文化的区别,但那只是大众文化在不同时代的阶段性差异;即使是在现代,大众文化也不都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如服饰、饮食、时尚等。大众文化不等于大众传播,也不等于以电子媒介为表现形式的群众文化,“大众文化是一个历史更为久远,内容也更为复杂的概念”。“群众文化是现代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但群众文化并不就等于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早在群众文化出现之前就已存在,其主要形式是‘民间文化’(包括民间故事、民歌、占巫、庆典、戏曲说唱、绘画装饰),这就是传统的大众文化。”(注: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74、258—259页。)这里又引进了“群众文化”的概念,可见大众文化是一个种概念,它还拥有若干属概念。对于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我更倾向于后者。因为文化具有过程性,正如C.P.曼克思所说,文化现实(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是历史的,来自于过去,并前进到新的未来。(注:转引自覃光广等主编《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第129页。)大众文化同样如此。尽管“大众文化”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现代,然而并不意味着大众文化完全是现代的产物,它在过去时代就已存在,这种存在当然只以其本质与现代大众文化的一致为标志,而在表现形态和具体特征上则可以不尽相同,甚至完全不同。如上所述,传统的民间文化与现代的大众文化在大众创造、适合大众及流行于大众等方面如出一辙,这就充分显示了二者本质的一致性。事实上,大众文化是不断发展、变迁的,主要表现为内容或结构的变化。如果说在前工业社会,大众文化是以民间文化为主要形式:那么,在工业和后工业社会,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当然不是唯一形式)则转变为大众传播文化,虽然大众传播并不等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由民间文化向大众传播文化的转变,无疑是人类总体文化发展的结果,它不仅更新和完善了大众文化的内部构造、结构功能,而且大大提高了大众文化在人类总体文化中的地位,因为大众传播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不似以往民间文化的无足轻重。众所周知,传统的民间文化因其浅与俗往往难登大雅之堂,从而不能对社会文化发展构成决定性的影响,虽与精英、主流文化并存,却始终处于边缘地带;而现代大众文化(大众传播文化)却几乎控制了现代文化的发展趋向,既使精英文化难以举步,也让主流文化不得不首肯和认同。“这情景确乎令人惊诧。大众文化一开始还只是零星地、羞怯地在‘娱乐’的名义下被举擢而出。然而,很快这种局面就被轻而易举地改变了。不仅仅是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也不仅仅是西部片、武打片、娱乐片、爱情片、警匪片、生活片,还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广告、录像、流行歌曲、摇滚乐、卡拉OK、游戏机、迪斯科、劲歌狂舞,还有像袜子一样被频繁更换、忘却的流行歌星、影视明星、体育明星……几乎是渗透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与此同时,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的精英文化,则被困窘万分地挤出了世人的视野。”(注:高小康《大众的梦·潘知常序》,东方出版社。)现代大众文化的兴起一方面是缘于现代社会人们特定的社会心理和时代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代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大众传播文化的独特功能,即大众传播的媒介系统不仅对人们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控制力,而且以其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大量而全面的渗透在全社会构成一种媒介环境,从而使得“人们一天除睡眠和工作外,几乎全在媒介中度过”,“媒介带来的信息充满着生活空间”(注:沙莲香主编《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53页。)。这样,大众传播便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任何社会现象、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乃至某一个人物、某一种商品充分“炒”热,让世人不得不接受。而现代大众文化正是在大众传播文化(媒介)的功能作用下,同时契合人们的社会时代心理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唯其如此,所以从总体上看,尽管现代大众文化的声势、地位已远非传统的大众文化——民间文化可以望其项背,但却并没有超越后者的浅与俗。这种浅与俗对于传统大众文化——民间文化来说除了限制其自身的发展外,并不存在其它危害;而对于现代大众文化来说,由于它已肆意越过边界侵吞了精英文化的领域,把精英文化赶入了枯鱼之肆,因而它的浅与俗则有可能导致人类文化的全面退化。正如美国著名大众文化评论家伯纳德·罗森贝格(BernardRosenberg)所认为,现代大众社会存在着单调、平淡、庸俗、丧失人性及人们在富裕生活中容易产生诱惑和孤独感的缺陷,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达和表现的大众文化虽然可以暂时克服人们在现实中的茫然感、孤独感和生存的危机感,但它也很有可能大大地降低人类文化的真正标准,从而在长远的历史中加深人们的导化。于是,如何处理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如何改造和提高大众文化的品位便成为了大众文化发展所亟须解决的问题——现代影视艺术正是以这样的文化境况为背景进入我们的研究、批评视野。
三
不论电影抑或电视,其诞生伊始,便不仅意味着人类一种新型的艺术样式的出现,而且标志着现代大众文化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鉴于当代大众文化已与现代通讯手段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电影的诞生标志着一个关键的文化转折点。它奇妙地将技术、商业性娱乐、艺术和景观融为一体,使自己与传统文化的精英显得格格不入,并对其造成重大的威胁。”(注:[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中国广播出版社,第32页。)电视同样如此,正如日本电视社会学家井上宏所指出:“电视以神奇莫测的光电变换手段,为自己在大众传播媒介中赢得了应有的地位。在电视传播过程中,在电视播出者与视听者之间,通过电视图像形成了新的传播关系。日本的电视传播学者藤竹晓认为,电视传播的基本要点是人们如何把电视作为社会认识的手段而加以利用并使之发生效果,即把电视看作是人们认识社会的重要手段。同时,电视还有另一个作用,即‘娱乐作用’。电视传播是以图像为主(也包括语言、音响效果和音乐等要素)的媒介,而图像则产生了电视传播的两重性,一方面使视听者认识世界,另一方面为视听者提供了娱乐。”(注:[日]井上宏《电视社会学》,见藤竹晓著《电视社会学·附录一》,安徽文艺出版社,第129页。)由此可见,电影、电视是认识与娱乐并举、传播与艺术并存的一种新型的文化形式,本为现代大众文化的重要构成,具有现代大众文化的性质与特征。而既在现代大众文化之列,影视艺术便首先是一种适合大众审美心理和欣赏水平、为大众所喜爱的通俗艺术,这与民间艺术类似(所以民间艺术/文化即是传统的大众文化),却与所有高雅艺术划清了界限;而其现代性,即与现代通讯手段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和以神奇莫测的光电变换、以奇妙的声像记录及呈现为艺术创造方式,以及以对当代大众生活、心理的准确把握和表现为艺术追求,以满足当代大众的审美、娱乐乃至消闲为创作目的,则使影视艺术将作为传统大众文化主要形式的民间艺术/文化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至于商业性,更是影视艺术同时区别于传统高雅和民间艺术的现代大众艺术(文化)的重要特质。影视艺术正是这样的一种艺术样式:它集传播与艺术于一体,熔通俗、审美、娱乐、消闲、商业于一炉,乃大众文化的现代表现形式,也是现代大众文化的艺术表现方式。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便不难发现目前我国影视理论与创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尽管从总体上来说,现代大众文化正处于上升期,其发展方兴未艾,但我国影视艺术却已面临危机。有观点认为这种危机为各种现代大众娱乐/文化形式的蜂拥而起所致,实际上,任何娱乐形式其魅力都无法与影视艺术相比拟,更无法取而代之。显然,影视艺术的危机不是由于来自外部的“同行相争”,而是由于自身内部的问题。具体地说,我们对影视艺术的大众文化本质还缺乏真正的、深刻的认识,对影视艺术作为现代大众文化形式的内部机制和运作规律还缺乏了解、掌握;或者,甚至根本没有将影视艺术纳入大众文化的范畴,置其大众文化规律于不顾。一个突出而典型的例子就是在理论和创作上流行“三分法”。所谓“三分法”,即人为地将影视艺术作品分成主旋律片/剧、艺术片/剧和商业片/剧。主旋律片/剧以政治宣传为目的,用概念代替形象,或用形象图解概念;艺术片/剧故作高雅,阳春白雪,孤芳自赏。这两类影视片/剧都以不顾观众兴趣、爱好,远离大众为共性,是“文以载道”、“为艺术而艺术”等传统艺术美学观念,实际上即主流、精英艺术文化观念的演绎和表现。商业片/剧应该是绝对通俗化、大众化的,因为它追求票房,重视观众,甚至可以迎合观众。例如好莱坞的商业片/剧就是真正的大众艺术,它们能够真正地令大众着迷,充分满足当代大众的娱乐、审美需求;而我国的所谓“商业片/剧”则只不过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因为受传统艺术文化观念的长期熏陶和沉重压迫,真正的艺术家们往往羞于与大众为伍,不愿意从事商业片/剧创作,也不懂得怎样创作商业片/剧。因此,迄今为止,我国的商业片/剧创作从未获得应有的地位,大部分“商业片/剧”出自缺乏艺术功力者之手,或为艺术家不得已(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勉强为之,随意为之,甚至随便为之,以致这些作品基本上既无艺术性,也无商业性。其实,艺术性与商业性在影视创作中并不是对立的,恰恰相反,它们相互依存,至少,商业性必须以艺术性为前提。主流、精英艺术文化观念与现代大众艺术文化观念的分水岭不在于是否承认艺术的存在,也不在于认定艺术层次的高低有别(尽管人们已习惯于认为大众文化/艺术浅俗、低级,事实上大众文化目前也基本上处于浅俗、低级的层面,如前所述;但大众文化/艺术的艺术文化水准并不是没有提高的可能:不仅大众的素质可以不断提高,而且大众文化/艺术自身也存在着提高品位的机制与功能——这种机制与功能将在“现代影视艺术的文化学研究之二”里详论),而在于是将艺术的接受者定位于少数人,抑或定位于大众。罗兰·巴尔特(RolandBarthes)在讨论文学文本时提出了“读者性文本”和“作者性文本”两种文本倾向,“巴尔特对这两种文本倾向的区分不只是指文本的基本性质,而且也指文本所引发的阅读方式。‘读者性文本’往往让读者被动地、单纯接受式地阅读,使读者单向地从文本接受意义。相对而言,‘读者性文本’是一种封闭性的文本,易读易懂,清晰明了。‘作者性文本’和‘读者性文本’不同,它不断地要求读者积极介入,像作者一样或者和作者一起建构文本的意义。这种文本将其构意结构展示在读者的面前,要求读者对文本进行再创作。……‘读者性文本’通俗易懂,比较大众化,而‘作者性文本’则比较深奥复杂,是少数人欣赏的先锋文学”。(注: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74、258—259页。)影视艺术作为大众艺术(文化)形式,显然应该构建“读者性文本”——商业片/剧所建构的便是这种文本,它并不排斥艺术性,其与建构“作者性文本”的传统高雅-精英艺术的区别仅在于文本的基本性质及其阅读方式不同而已。由于对商业片/剧的误解、歧视和实际创作的粗劣状态,可以说,我国真正的商业片/剧根本还没出现。这样,不论是观念上还是实践中,影视艺术在我国都还没有真正被当作大众文化来对待,国人是一直沿用主流、精英艺术文化观念,按照传统艺术美学原则倡导和从事本为现代大众文化形式的影视艺术的创作,焉能不使影视艺术陷入危机?
从世界范围来看,国外影视界虽然没有“主旋律片/剧”的概念,而“文艺片/剧”和“商业片/剧”的说法却是存在的。但不论在哪个国家或地区,纯粹的文艺片/剧,即所建构的是“作者性文本”的影视作品,无不感到寂寞与孤独,自觉难与商业片/剧一争天下。事实上,文艺片/剧并不是没有存在价值,只是其真正价值不在于被观众接受,而在于探索影视艺术的内在机制,尝试各种艺术创作方法和手段,尽可能挖掘出其潜在的表现力,从而为影视艺术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与启示。作为现代大众文化形式,影视艺术的主要片/剧种只有、也只能是以建构“读者性文本”为基本特征的“商业片/剧”。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专门提出这一概念,因为影视艺术的商业属性是与生俱来的,是其机体的不可割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现代大众社会和现代大众文化的标志性特征。也就是说,所有影视作品都应该具有商业性,都应该是商业化的,因此,提“商业片/剧”就好像说“女人是人”、“松树是树”一样纯属多余。当然,强调影视艺术的现代大众文化属性,主张影视艺术创作遵循现代大众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并不意味着现代影视艺术只能停留在一般大众文化的浅、俗层面上。相反,由于影视艺术不仅是所有大众文化形式中对大众最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一种,而且,它的特殊机制还赋予了它有效吸纳高雅艺术与文化因素的功能,这就使得它不仅可以自身超越浅与俗,而且还有可能引领整个现代大众文化提高品位。
尽管影视艺术不在精英-雅文化的范畴,不是精英—雅文化所孕育、产出的传统经典艺术,但它却与精英—雅文化及其经典艺术关系颇为密切。如所周知,影视艺术的内在机制具有极大的兼容性,它能巧妙地将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建筑等传统艺术门类融为一体,虽然被融进的各门传统艺术已经过改造和转化,以影视特有的方式呈现和表达,然而它们毕竟来自精英—雅文化,并没有完全磨灭其本来的经典艺术特质,这就为影视艺术提高自身的艺术、文化品味提供了一种可能。从历史上看,电影正是由于引进了文学、戏剧元素(如叙事、矛盾冲突、情节结构等)才从街头杂耍变成艺术殿堂中的一员;电视剧作为电视艺术基本的、主要的品种,也是在电视与戏剧的嫁接中诞生,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依靠戏剧的美学原则奠定其艺术地位。当然,影视艺术与上述经典艺术的关系必须慎重处理,因为它有可能导致两种结果。如果过分强调影视艺术对经典艺术的依赖,以经典艺术的美学观念和原则取代影视艺术独有的艺术观念与美学原则,甚而至于将影视艺术与经典艺术混为一谈——这种情况在我国影视界司空见惯,如不少国产影片和电视剧都可以被看作是用摄影/像机所记录的戏剧演出。这样影视艺术虽然被赋予了戏剧/经典艺术的特征,却同时也被改变了文化特质,即其大众文化色彩荡然无存,取而代之为主流、精英文化,而这显然不是影视艺术提高艺术、文化品位的正确途径,因为由此途径影视艺术不仅会逐步丧失自己的艺术个性,而且会以“作者性文本”的建构走进有悖现代大众审美需求和艺术消费心理、从而远离大众选择的死胡同,如同上文所述。影视艺术借助其与精英—雅文化及经典艺术的密切关系提高艺术、文化品位的正确途径是:以大众文化为体,以精英—雅文化为用;或以影视艺术为体,以经典艺术为用。具体地说,在影视艺术的创作中,首先必须坚持大众文化的方向,以建构“读者性文本”、满足现代大众的消费型艺术审美需求为目的;在此前提下,充分利用影视艺术的独特功能,将精英—雅文化及其经典艺术的精华按照现代大众文化的要求进行特定转换,使其具备大众文化(艺术)的表现和传播方式,从而为当代大众所乐于接受。
篇3
【关键词】戏剧艺术;戏剧性;特征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060-01
戏剧艺术中情境性、动作性、冲突性、扮演性、节奏性、悬疑性、个性化和多样性共同形成了戏剧艺术的“戏剧性”特征,这些要素充分体现了戏剧艺术的审美性,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戏剧作品的戏剧性。
一、情境性
戏剧情境即戏剧表演过程的情况,其包含的内容众多,因此情境性也是戏剧艺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戏剧中,情境要合理、具体、尖锐,才能推动剧情发展,引领故事逐渐走向,也就是说情境作用于剧中的人物,从而导致人物产生动作或行动,有了人物的动作才有冲突的发生,进而产生新的情境,并作用于下一阶段的人物身上,以此类推,一部戏剧的情境性便贯穿始终,带动故事发展。
二、动作性
动作是戏剧里的本质要素,观众多是通过演员的动作来体会人物的思想和情绪的,但现代戏剧种类繁多,人物动作的表现方式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梅特林克在他著名的一系列“静剧”里,剧中人物多处于等待状态,实际动作很少发生,观众是透过作家塑造的诸如风、月、植物、动物、声响等因素来揣测和观看剧情的发展。无论哪种动作的发生,都是为情节的发展和情感的表现服务的。
三、冲突性
冲突性是戏剧艺术“戏剧性”的直接体现,是最能激发观众情感、产生共鸣的戏剧元素。戏剧冲突包括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震撼了无数观众的内心世界,引发了观众对人生的思考。如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等,塑造这些形象时,就是通过内心冲突、行动与思考冲突、理智与情感冲突来表现的。尤其是对人物心理冲突上的描写,更是真实地刻画出当时欧洲人文主义者的彷徨与迷茫。
四、扮演性
演员通过语言、动作、表情扮演剧中角色,表达出作家设定的情感,演绎出戏剧的舞台效果。这就是戏剧艺术的扮演性,也是戏剧艺术的魅力所在。戏剧的扮演性不同于影视艺术,它要求演员在极有限的时间内既要扮演好一个角色,又要能让这个角色在有限的舞台上绽放魅力,这对演员的表现能力要求更加严格。
五、节奏性
戏剧的节奏性是与动作性、冲突性等其他戏剧元素联系在一起的,在营造戏剧画面感上,节奏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节奏与剧情的发展紧密相连。对节奏的把握能让观众感觉到戏剧的内在律动。戏剧的节奏是复杂多变的,紧张的节奏能让人感到心跳加快从而产生更大的期待,制造更强的悬念;舒缓的节奏往往出现在危机化解之后,让人心旷神怡。总之,所有戏剧性要素最终在整合时,都将形成戏剧的总体节奏,去配合主题的叙事、人物的情感。
六、悬疑性
戏剧悬念是戏剧引起观众兴趣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戏剧性最突出的部分之一。一部优秀的戏剧作品,其悬念的设置和解开都独具匠心,不仅能引领着观众对作品中的人物命运、情节发展产生一系列的期待之情,在悬念被解开的一瞬间,也能令观众体会到强烈的戏剧性。对于悬念的设置和延宕不仅要注意技巧,还应该与戏剧性的其他要素密切相关,尤其是在表现冲突与悬念的关系时,要做到相互融合,让悬念在冲突之中进一步发展,吸引观众进一步观看。
七、个性化
戏剧的个性化不仅是指戏剧的语言,还有戏剧的动作、表情、表演过程,这些元素都极具特色。戏剧语言在舞台上必须呈现给观众百般提炼、精辟生动的话语,这些话既要与人物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身份地位相匹配,又要在话语间让观众迅速感到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并由此联想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w变化。同样,戏剧的动作、表情等也不同于其他艺术表演,都要求在特定的演绎空间里展示戏剧冲突与舞台效果,这注定将戏剧带入个性化的艺术表演中,成为戏剧性的一种表现。
八、多样性
戏剧的多样性可以从两方面概括,一方面因戏剧的不同表现形式有其各自的特点,在不同国家和地域间相同的戏剧类型会呈现其独有的特点,这为戏剧在客观再现上赋予了多样性。另一方面,就某一部戏剧作品来看,在场景布置、人物设定等方面表现形式不同,展现出来的视觉形象和效果也不同,这从主观意义上赋予了戏剧多样性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黄胜江.何为“有戏”――戏剧艺术中的戏剧性散论[J].戏剧文学.2013(11):83-88.
[2]施旭升.戏剧艺术原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篇4
关键词:视觉文化 影像艺术 舞蹈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a)-0000-00
当下在视觉文化时代到来的过程中,视觉影像在日常文化生活中的比例和地位越来越突出,对人们的生活发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丹尼尔・贝尔甚至发出这样的感叹:“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①。这也意味着人类文化艺术形态在以语言文字和传统印刷技术为媒介的基础上变得更加多样化,我们获取各种视觉影像艺术作品变得越来越方便。同时,越来越多的影像中的舞蹈肢体语言紧张刺激而又令人震惊的瞬间视觉冲击力包围着我们,它在激起人们好奇、欲望的同时,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审美价值判断标准与道德情感接受层次。某些低级庸俗的视觉影像信息正在蚕食着年轻学生的大脑。
一、视觉文化背景下影像艺术的特征
所谓视觉文化,就是以视觉形象(包括图像和活动影像)为文化内容并被大众所认同的文化。视觉文化背景下的影像艺术,作为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大众媒介之一,影像艺术媒介呈现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互动性
影像艺术的互动性,又可以称为参与性与介入感。随着高科技手段与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影视媒介尤其是电视、网络媒体的互动性与双向性进一步增强,从“传播”逐渐走向“交流”。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影视媒介的互动性体现是多方面的,包括影视节目点播、网络红人自我宣传、网络影像视频录像短片上传、各种影视剧目在线播放等。观众可以根据自己当下的心情来选择影像产品,这使得观者得到了更强的共鸣感,观众能更好地进入审美状态,从而更好地领悟影像艺术创造的审美境界。
(二)个性化
影像媒介是一种极具个人化的媒介,通过电视、电影、网络传递和表达出来的是一种比较独立的见解和思考,影像也因此具有了自我传播的特性。而人们在用影像记录自己生活的同时,加深了对自己所处世界的了解,从而得到一种满足感。影像表达的突出特征就是“执着于‘独异个性’的创作激情” ②,专注于对与创作者个体紧密相联的东西的个人表达与阐释,也即个性的感受、体验与理解。影像创作者在影像中注入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影像所呈现的无一不是创作者的切身感受与生活体验,与己相关性的表达内容与形式使得影像显现出无与伦比的“个性化”。
(三)大众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像技术的升级、设备价格逐渐降低,影像传媒直接进入大众的视野,影像作品通过各种途径广泛传播,开始朝向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在当今这样一种视觉文化时代,影像传媒把触角伸向传统媒介所无法涉及的许多领域,影像媒介有效地促进和参与了当前视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大众化的本意首先是指满足民众的追求;其次是指通过大众传播为民众所消费的形式。
二、影像艺术与舞蹈教学中的关系
(一)影像艺术中舞蹈语言符号解读
视觉时代使我处于一个视像膨胀的“非常时期”,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影像作品中存在着大量“视觉污染”。而这些影像信息大多是通过如影视、交友娱乐网站、视频聊天、游戏、网红广告宣传等某些庸俗低级的舞蹈语言符号形式进行传播的。它所具有的刺激、另类、所谓“时尚”的特点不仅传播着各种庸俗流行信息,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于舞蹈肢体语言感官接受,造成对于舞蹈艺术语言的某种误读。因此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如何正确引导和解读舞蹈艺术语言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影像艺术要素在舞蹈教学中的体现
影像艺术中各种要素需要正确阐释与解读,而这种解读是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来完成的。具体地讲,是需要通过教师将影像艺术各元素放置在舞蹈教育教学过程中去进行解释与引导。
影像艺术要素在舞蹈教学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1、直观与多元性
影像艺术诸要素在舞蹈教学中首先体现的是直观性。随着影像信息来源的广泛与便捷,使得人们可以轻易地从网络媒体上下载各种影像资料进行学习、欣赏。其次是影像艺术要素的文化属性的多元化。任何影像艺术要素在不同的观者眼中的寓意与影响力是不相同的,这与观看者的审美素养、情趣爱好、场景与心情都有很大的关联性,因此对于影像艺术要素在舞蹈教学中准确运用与借鉴,就突显了教育者的视觉文化艺术层次与审美素养水准的不同,从而导致影像艺术要素在舞蹈教学的文化多元性。
2、自我娱乐与个性情感表达
在以休闲娱乐文化逐渐进入大众生活的当下,影像视频片段下载大多是为满足自我娱乐目的。而影像制作者,比如DV,制作者的非职业性,其视角独特,更加注重表达个人心声与自我空间。这些都促使人们(包括我们的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随心所欲地表达情感,根据自己的喜好安排剧情而不去考虑各种束缚,零距离地记录自己身边的生活,这种平民式的视角和个人风格,是当前影像艺术的独特风格。
影像艺术的真谛是交流的互动性。而舞蹈教学中教与学之间也是需要大量互动,传统舞蹈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以MV,DV网络视频等影像艺术作品为基础的微课、慕课所替代。影像艺术正以形象直观、互动灵活的触角进入到高校舞蹈教学环节中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而丰富的学习平台,也使学生变得更加自由、快乐、主动地学习和重新认知舞蹈,并且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更加清醒的认知自我。
注释:
①[美]丹尼尔・贝尔,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
店,1989.
②赵鑫,黄兵.试论 DV 影像的传播意义与文化价值[J].今传媒,2011.
参考文献:
[1]巴拉兹.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
[2]周宪.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J].电影艺术,2001(02).
[3]陈晓红.刘桂荣.审美现代性与视觉文化转向中的电影艺术[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06).
[4]吴琼.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金浩.新世纪中国舞蹈文化的流变.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篇5
丹尼尔·贝尔的断言大家早已耳熟能详:“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①当影像符号的书写、表达、接受和理解日益成为重要的传播手段与生存方式的时候,国内“大多数视听从业者,仍然不懂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和思维方式。他们的思维方式仍然属于传统艺术语言的思维方式尤其是文学的思维方式”。②著名栏目《东方时空》甚至需要从景别、轴线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开始,训练自己的创作队伍。③在电影界,类似批评也不绝于耳:“我们目前有很多影片的电影语言太陈旧了。”④“如何解决好叙事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不可回避的课题”。⑤近年火爆上演的《夜宴》、《无极》、《英雄》等大片虽然标志着中国电影工业在运作机制上与好莱坞逐渐接轨,但在原创性、叙事力、影像造型等方面却多受诟病。《无极》被指责“故事单调,内容太空”⑥;《夜宴》则“显出中国导演对电影语言审美感悟及表现力的贫乏”。⑦有人甚至认为以陈凯歌、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具有叙事上的基因性缺陷”。⑧那么,我们的影像文化是否真的存在某些基因性问题呢?在视觉素养日渐受到关注的今天,我们尝试从一些基础性问题上展开对我们视觉文化传统的思考和审视。
由于视觉艺术的相通性,不同艺术形式的视觉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也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和承传性,并积淀到我们的视觉语言中。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主要的视觉艺术形式,它与影像艺术都是在二维空间创造三维形象,关系密切。因此我们认为,作为影像精神具体体现的机械复制技术,正如本雅明所言——“与绘画作一下比较仍然是有意义的”。⑨我们尝试在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中挖掘一些本源性的元素,试图从中寻找影响国人影像素养的一些原因。
二、对东西方传统视觉观念的反思
通过光电转化或光影转化,影像符号被看做真实物象的摹写,是物质世界的复原和现实的渐进线。从再现特征来看,影像更接近西方视觉艺术的写实传统。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开始,西方的雕塑、古典绘画在透视、明暗、色彩等方面始终追求对真实的摹写。从13世纪到巴罗克时期,写实绘画追求形似。安·马尔罗认为,“巴罗克艺术拼命追求的,不是改变画面本身,而是一种连环画。一门艺术如此迷恋于剧场性效果并求助于表情动作和情绪,它最后以电影为归宿是毫不足怪的”。⑩到文艺复兴初期西方美术家写实之风渐盛,达·芬奇甚至“拜镜子为师”,并在其《画论》中声称:“最可夸奖的绘画是最能形似的绘画。”到十七八世纪,荷、意画家设计“暗箱”作为绘画辅助工具,到19世纪后半期,写实绘画更是发展壮大形成体系。因此有学者言:“西方绘画从文艺复兴期以来趋于写实而接近摄影术,实在是一股十分强大的历史潮流。”(11)西方古典绘画所积淀的深厚的写实精神和精湛的写实技巧为旨在“再现物质世界”的影像艺术做了精神和物质上的铺垫。
在中国,《墨经》上虽然有光学八条,汉武帝时有灯影戏的传说,〔宋〕沈括《梦溪笔谈》、〔元〕赵友钦《革象新书》中进一步解析过光学折射现象,但是上述观念像中国其他萌芽状态的科技思想一样,最终没能促成现代影像技术的诞生。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觉艺术形式,两千多年来传统中国绘画中所折射出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方式,与直接催生了“完美复制现实”影像技术的欧洲视觉艺术思想有相当大的差异。可以说,在一些基本特点上,中国人与欧洲人在影像认知上的差异,与传统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的差异存在某种精神上的一致性。
在中国文化史中,“言”—“象”—“意”三者之关系和地位似乎经历了一个戏剧性的此消彼长的过程。《老子》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对“象”作出了初步规定,“象”为“道”所包含。《易传·系辞传》上有言,“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不仅突出了“象”这个范畴,而且将之置于语言之上,强调了形象在概念表述上对语言的优越性。但是,在之后中国文化的实际发展中,言与象的工具地位却发生颠倒。刘师培指出,“秦汉以降,士有学而工无学,卿大夫高谈性命,视工艺为无足轻重”,(12)在以训练科场技巧为目的的公私教育机构中,绘画一科根本没有插足之隙,官僚士绅阶层绘画趣味和绘画技巧的训练,往往被视为超乎世俗功利的自我精神满足。在儒家实用理性思想的擢拔下,语言在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中地位逐步提高,文字成为求取功名的唯一工具,以至“立象”的活动“在文字占据主流优势之后(约在汉魏以后),颇受批评,逐渐被挤压成了旁支,成为较次要的表意方式,甚至还被贬抑”。(13)而绘画艺术只有在文人士大夫修身养性的琴棋书画中才能找到其存在空间。
从画论上看,南朝画家谢赫的“六法论”中“气韵生动”居六法首位,而“应物象形”处于较次要位置。到了北宋苏轼已是“论画与形似,见与儿童邻”了。(14)克莉丝特娃(JuliaKristeva)认为西方文化在13世纪到15世纪之间发生了从象征到符号的转化过程,她认为这是人们抵制抽象的概念,而以可视化的形象符号代替的演变过程。(15)而就在这个时候,东方中国的绘画却正在由写实的“象物之作”向写意的“空摹之格”转变。宋以后中国绘画的三大传统形式:文人画、工匠画、宫廷画当中,“文人写意画广泛流行并最终蔚为画学‘正宗’”。(16)在传统绘画中对写意的独尊掩盖并导致了写实造型能力的弱势,在色彩、明暗、透视等方面技法单一、观念保守已成为后期主流绘画的一个不争事实。
绘画艺术与影像艺术并不是一回事,从总体上来看,电影和电视是一种视听传播媒介,影视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视听语言系统。光、声、时空、运动构成了视听语言的几大基本元素。但是,“始终贴切的活语言仍然把电影叫做‘活动图画’,或者简称为‘图画’”。(17)影像元素与绘画元素仍然具有某种精神一致性。从一些基本元素的具体解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绘画艺术对影像文化的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
(1)空间意识
西方人惯于在平面上创造三维空间。西方许多绘画原理如透视法、人体解剖学、明暗投影法等,与电影、电视一样都是艺术与科学交叉的产物。创造纵深空间,还世界以立体的原貌,一直是摄影(像)师们的共同追求。相比之下,中国画不注重从固定角度刻画空间幻景,而是追求“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境界。(18)在传统绘画的创作中,中国画家利用与焦点透视相异的散点透视的方式达到创作的自由,使得在有限空间营造万里之势成为可能,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然而,从在平面上塑造虚幻的三维空间的角度来说,散点透视比较焦点透视要弱。宗白华先生认为,“西洋透视法在平面上幻出逼真的空间构造如镜中影、水中月,其幻愈真,则其真愈幻”。(19)这种由真入幻的路径,正是电影这种造梦机器的基本特征。
西方电影心理学者认为,“中国和波斯的画家们不知道或瞧不起深度、纵深、布光和表现。欧洲已在绘画的功能观念上与其他地方殊异。而在巴罗克时期结束之后,西方艺术和所有其他艺术(包括过去的和现在的)之间便存在这个根本性的分离:前者致力于探求一个立体的世界”。(20)当西方绘画与摄影这两种视觉艺术形式进入中国的时候,东西方视觉观念的冲突就变得格外鲜明。清代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说:
西洋善勾股法,故其绘画于阴阳远近,不差锱铢。所画人物屋树,皆有日影。其所用颜料与笔,与中华绝异。布景由阔而狭,以三角量之。画宫室于墙壁,令人几欲走进。
这种“令人几欲走进”的高度写实的再造立体空间效果,的确让中国的画师大感殊异。东西方两种艺术观念的碰撞,反映出长期艺术心理积淀下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两种成像方式的差异性(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批评透视画法,“似此如何成画”)。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不仅是两种不同的造景手段,同时也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艺术空间观。但是纵深构图所带来的空间感与影像世界更接近,同时景深镜头使单个镜头的信息量更大,含义也更丰富。相形之下,国内不少影视作品在镜头的空间意识和构图表现上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单一、平面化等不足,不能不说与中国绘画几千年来追求平面效果所形成的单一的空间意识与技能有着渊源关系。宗白华先生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中指出,“中国和欧洲绘画在空间观点上有这样大的不同,值得我们的注意”。(21)在此我们和宗白华先生一样无意对这两种伟大艺术传统的空间意识比长较短。但不可否认,欧洲绘画艺术的空间意识与影像艺术的空间观念之间能够轻易地转化,而对于散点空间艺术观的中国艺术家来说,这种转化相对要困难得多,这种能力直接影响了影像画面的构图和镜头内的场面调度能力。
(2)光影造型
在摄影造型规律和表现方法中,光影成为最重要的成像因素。我们从西方经典的影视作品中可以欣赏到创作者对光影这一艺术语言运用的娴熟与精彩,而这种娴熟与西方绘画之间也具有相当明显的传承关系(美国导演西席·地密尔就坦言曾师法伦勃朗绘画的用光方式,创造了其影视风格(22))。
西方绘画一直强调光影、明暗的重要性。黑格尔说:“如果要问绘画所用的究竟是哪一种物理的因素,回答就是光。”(23)光不仅仅是一种照明的技术指标,更是一种艺术手段和体现艺术风格的视觉语言成分。光线丰富的艺术表现潜力,成为影像思维的一个重要元素。通过对不同性质、强度和方向的光线的光效处理,体现出作者的创作风格(荷兰画家伦勃朗因此被称作“光的诗人”。法国雕刻家罗丹的韵律也被称为“光的韵律”)。
传统西画中至关重要的光影变化不是中国传统绘画青睐的对象。“中国画是线的韵律,光不要了,影也不要了”。(24)笔墨成为中国画之灵魂。古人云:“凡画,气韵本乎游心,神采生于用笔”,(25)“笔墨之妙”造就了传统国画独特的艺术风格,然而,中国传统绘画这种追求笔墨韵味,平面、无光影变化的审美风格也深深地影响了国人的影像观念。当摄影术刚刚进入中国之时,中国早期摄影师很不适应,在摄影用光上,一般中国照相师只用平光照明,明显受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另外,中国早期摄影师在日光拍摄中,为了避免过高的反差,多应用散射光,拍出的照片,类似国画的效果。1906年摄影家施德之提出:“顾士人论像,贵白而不贵黑。不知白为光,黑为阴。非阴不起白,非黑不浮。骨骼高耸,精神外露,必藉黑以施其巧,倘白太多,则像与纸平,焉能浮凸。”(26)这种见解,指出了国人光感的缺乏和光影造型能力的缺失,以及中国绘画论和摄影造型规律的某些带根本性的区别。电影是光影的艺术,如何在胶片上创造出中国意境的画面,对我们来说尚是一个需要学习、研究的问题。
(3)色彩表现
色彩作为一种重要造型因素,在影视艺术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从古典主义的写实到印象主义的表现,西方人以科学的精神将色彩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研究,可以说西方对于色彩的认识与运用在绘画领域已达到相当的高度。宗白华先生认为,“西洋油色的描绘不惟幻出立体,且有明晴闪耀烘托无限情韵,可称为‘色彩的诗’”。(27)现代影视中的色彩不仅仅是如布列松所言的使影像有力、令实在更真的手段。色彩作为一种语言已经上升到哲理思考的层面,色彩不仅是现实层面,更是精神层面的象征。
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中指出,“所有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试验都证明,我们更多感受的是色彩的价值,而不是色彩本身。”(28)“色彩的价值”即是色彩的表现性。但是在深受老庄哲学影响的中国传统绘画观念里,五色令人目盲,更习惯从黑白浓淡中寻找心与物的体验。“中国绘画的主流是文人水墨画,理论上对绘画色彩的研究也基本以‘黑色’为主”(29)。如果说南朝时宗炳《画山水序》中尚注意色彩作为一种造型语言的作用和它与自然物象的关系,认为“画家布色,构兹云岭”,“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到了唐朝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则变为弃色求墨,支持运墨重于用色的水墨一体,称赞“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翠”。这种墨可胜色的实践与理论,最终演化为中国绘画“意足不求颜色似”的审美追求与批评标准。即便是青绿山水与工笔花鸟,仍然是在有限简约的色彩中表现大千万象。所以有批评者认为,“魏晋以降关于色彩的讨论,实际上是一个淡化色彩意义的过程”。(30)
现代影视中的色彩作为一种语言已经越来越摆脱简单的外部描摹而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康定斯基认为,“一般说来,色彩直接地影响着精神。”(31)由于色彩所具有的情感含义和表意功能,使它成为某种抽象思想和理念的升华。欧美许多著名导演的色彩运用能力往往从绘画中师法。电影艺术家列·柯斯玛托夫就谈到,“在研究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的绘画作品时,我们应当学习他们对彩色的物理性质的规律、对明暗与彩色现象的规律的理解,以及他们对彩色协调和彩色对比的美感性能的掌握,学习他们运用彩色的感染作用的本领。”(32)与西方绘画色彩相比较,中国传统绘画在色彩形式上的单一,在观念上对色彩的摒弃也多少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国内传统电影工作者对影像色彩的感觉力与表现力。翻开中国绘画史,色彩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对色彩的系统研究几为空白,这不仅是绘画艺术的缺失,也多少成为日后影视艺术发展的隐患。
(4)影像叙事
绘画的叙事性包含了写实技巧与时空安排等方面的元素,这与影像叙事性有着很大程度的相似性。虽然罗兰·巴特认为所有的图画,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叙述,但是这种“叙述”,在中国主要是情与意,西方则主要是讲故事。西方绘画具有强烈的叙事性。亚里士多德在《论诗》中就提出“情节是悲剧的第一原则”,“绘画也是这样”。(33)西方中世纪的宗教绘画,多讲述圣经故事,中世纪晚期的乔托更被称为“伟大的讲故事者”(storyteller),因为他是用图画在讲故事。在中国画史上,也曾产生过具有较强叙事性的优秀画作,《山海经》古图及同时代出土文物上的图画,开启了我国古代以图叙事的文化传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五代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画家无论在人物的刻画还是场景的安排上都表现出高超的叙事能力,然而这道关注世俗人生的现实主义光芒在中国绘画的天空一闪即逝。南北朝王微在《叙画》中指出,绘画“非以案城域,辨方州,标镇埠,划侵流”,对绘画叙事性予以了否定。在宋以后的传统中国画中,文人画成为绘画主流,画家普遍将绘画作为逃避现实抒情写意的工具,主要绘画对象由人物变为山水。综观中国传统绘画史,叙事性确实不是中国画家重视的对象,对此,宋人郑樵在其《通志略·图谱略》中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其《图谱略·索象》专论“图”、“书”携手的重要性,并对当时“离图即书、尚辞务说”的“后之学者”及“见书不见图”的阅读现状进行了批评:
“见书不见图,闻其声不见其形;见图不见书,见其人不闻其语。图,至约也;书,至博也。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故人亦易为学,学亦易为功,举而措之,如执左契。后之学者,离图即书,尚辞务说,故人亦难为学,学亦难为功”。
古之学者早已形成“左图右书”的阅读传统,为何到了宋代即有“见书不见图”之弊呢?究其原因,如果追本溯源,可上至东汉,“刘氏之学,意在章句”。刘向、刘歆编《七略》创立体例时收书不收图。“父子纷争于章句之末,以计较毫厘得失,而失其学术之大体”。图谱传世的可能性,远不及文字书籍。
19世纪末,《申报》的创办者英国人美查(ErnestMajor)面对当时的中国出版现状,惊讶于中国报纸盛行而画报独缺,美查深入研究,希望找到中国人过于迷信文字魅力的根源,并对此现象作了如下解读:中国人相对重视文字而忽略图像,此前中国人之使用图像,只是补充说明,而并非独立叙事。“要之,西画以能肖为上,中画以能工为贵。肖者真,工者不必真也。既不皆真,则记其事又胡取其有形乎哉?”讲求笔墨情趣,排斥“能肖”,不求逼真,“仅以文字传之而不能曲达其委折纤悉之致,则有不得已于画”,而非以图像作为另一种重要的叙事手段,所以“中国人‘以图叙事’的传统始终没有真正确立。即便让人赞叹不已的绣像小说戏曲,其中的图像仍然是文字的附庸,而不曾独立承担书写历史或讲述故事的责任”。(34)
影像艺术与绘画都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部分,影像生产受到绘画的深刻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电影美学家B.日丹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把书籍插图跟戏剧一起看做电影形象的先驱,书籍插图的蓬勃兴起正是银幕艺术诞生前夜的特点。插图书籍既面向读者又面向观众,它已处于通向综合形象的门槛。对插图版画发展途径的各种研究著作中都强调指出,在所有造型艺术中,版画不仅涉及空间,而且涉及时间,因而直接逼近了电影艺术。”(35)影像与绘画作为一种表意符号,在时间上有时序性,文化特征上更具有承传性,基本元素更具有内在的相通性。从以上基本构成元素与基本特点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影像生产与西方古典绘画在精神内核上似乎更具有与生俱来的一致性。(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的“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上,不少人认为“俄罗斯的《稻草人》、《飞翔》、《电话》等几部影片,基本功非常好,这种基本功来自这个国家悠久而璀璨的文化,更多地来自‘传统’、‘古典’”(36))。
三、影像素养——从何处入手?
从上述中西绘画艺术基本特征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传统绘画观念与影像本体特征的先天错位,再加上经济和技术因素导致的后天的雪上加霜,在精神和物质层面上影响了国人的影像观念乃至影像文化的发展,普通民众的影像思维能力未能得到有效开发,以致在2001年首届民间独立影像展上,当拿起摄像机的影视爱好者的作品首次向社会全面展示时,“才意识到自己以前对镜头语言的麻木和无知”,“影像叙事技巧粗糙和稚嫩”,“没有想象力”。(37)笔者在十余年的电视实践中,在自身转型和对从业人员进行影像思维训练的过程中,更是深感传统视觉观念的顽固和思维方式转换的不易,这也成为诱发本文思考和写作的一个直接缘由。
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范式的转换呢?我们认为,这种思维范式的转换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从文字思维向影像思维的转换。
影像思维,即人们对视觉形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发现力和表现力,对影像符号的想象、联想、综合、重构、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以及蒙太奇、节奏等美学创造。其基本要素包括我们前面提及的空间意识、光影造型、色彩表现,以及影像叙事能力。影像思维是视觉素养的核心。教育家J.戴伯斯(Debes)把视觉素养从低向高分为三个层次的能力构成:视觉感知能力、视觉理解能力和视觉表达能力。(38)作为视觉素养(visualliteracy)的一部分,影像素养(imageliteracy)也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影像语言符号的理解和运用,二是对影像符号的高水平、有效使用能力及影像思维的能力。目前影像素养日渐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热点。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在中学广泛开设了“荧屏教育”(ScreenEducation)课程,美国也掀起了“视觉素养运动”(VisualLiteracyMovement),对影像媒介的认识、了解、熟练乃至批判意识的培养则是视觉素养的基本内容。在以影像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传播形态中,当形象符号的接受理解、书写和表达正日益成为个人必要的生存手段与生活方式的时候,国人影像思维能力的挖掘、训练与提高就显得日益迫切。
在视觉素养尤其是影像素养教育逐渐进入中国的过程中,照单全收肯定是不可取的。要使我们的影像素养教育卓有成效,首要工作是找准问题,认真对民族影像优缺点做一些全面的清理,尤其是一些基因性的问题,更要有清醒的认知,进而才可望对症下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影像教育体系,并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地基。但是,仅仅停留在对中西绘画优秀成分的消化和吸收仍然是不够的。影像思维不同于文学、戏剧、音乐之处,就在于其视觉的真实性、图像的运动性、视觉形象的丰富性,在于通过或简或繁的图像,或虚或实的形象,或紧或慢的节奏,或明或暗的光影色彩表现不同的思想与意绪,而这一切能力均需要在影像生产活动中去锻炼、培养、积累、提高。导演谢飞说,“有很多电影大师总结经验,最好学习拍电影、电视的方法,一是看电影、电视,二是拍电影、电视,一是看别人好坏,二是自己体验”。(39)因此在影像思维的训练中,以影像生产工具为依托的实践活动至为关键。阿恩海姆认为,“媒介本身实际上也是灵感的一种丰富源泉,它经常提供许多形式因素,这种形式因素到头来都会成为表现经验的极有用的东西。”(40)媒介不仅是信息,没有媒介,就没有思维。正如毛笔、水墨影响了中国传统视觉艺术的特征,决定了传统中国绘画对线条的敏感,对气韵、骨法、用笔的讲究,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传统艺术家澄怀味像的意象思维一样。利用某种媒介的长期训练,人的特定能力就可以激发、催生出来,就像印染工人能分辨出三四十种黑度,而一般人只能分辨出二三种色度一样,实践的专业性和经常化会培养出不同的感知能力。苏珊·朗格曾言:“每一种艺术都能引出或招致一种特殊的经验领域。”(41)道进乎技,庖丁解数千牛然后才达到游刃有余,“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境界。随着DV、非线性编辑的普及,随着影像生产的大众化,通过有意识的实践锻炼、积累和提高,将有助于把影像思维训练成为一种潜意识的本能反应,积淀为一种以感知为基础的直觉思维,即黑格尔所称的“实践性的感觉力”。(42)
当然,一部优秀影视作品的成功肯定不会停留于技法的基础层面。本文无意否定中国影视艺术的辉煌成就,更不会也不可能抹杀中国传统绘画在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贡献,而是试图找寻国内影视人才培养中所需要跨越的一些思维障碍。我们认为,中国的艺术与美学理论自有它伟大独立的精神意义。在影像的时空里,在跨越了基本的技法层面后,中国画旷邈幽深的意境,虚实相生的空灵,悠然生动的气韵,完全可以在影像生产中得到更多的展现和更好的张扬。而如何将中国传统视觉艺术的精华与机械复制的电影艺术有机融合,在世界影视艺术中创造出真正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正是我们这一代影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由绘画看影像的真正含义在于从一个更接近本源的角度来寻求国人影像素养提高的可能性与方法。我们不得不承认,影视艺术与西方古典绘画在精神内核上更具有与生俱来的同源性,影视专业课程的设置应注重视觉艺术本身的规律,强化绘画基本元素的学习和了解,尤其加强在中西绘画相比较的基础上对西方绘画知识的消化吸收,从技法及观念上来深入领悟,并在影像生产实践中来锻炼和提高,这无疑会对当今乃至未来的中国影视人才培育和影视艺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154.
②宋杰.影像与声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34.
③于爱群.万法归于心——全国十佳制片人陈虻管理之管窥.见:电视研究,1997,(4).
④张暖忻,李陀.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载:电影艺术,1979,(3)
⑤贾樟柯.在音乐和电影的交叉之处.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4,(2).
⑥看过首映我们忍不住对《无极》指指点点.载:东方早报,2005-12-16.
⑦赵学勇.中国大片的集体走火.载:深圳商报,2007-1-16.
⑧朱大可.一个话语馒头引发的文化奇案.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3-3.
⑨[德]华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52.
⑩[法]安·马尔罗.电影心理学概说.邵牧君译.见:电影理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104-105.
(11)吴甲丰.论西方写实绘画.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14.
(12)刘师培.论美术与征实之学不同.见:刘申叔先生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13)龚鹏程.文化符号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1.
(14)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之一).
(15)刘纪蕙.受难剧的激情:大众传播,电影工业与文化批判.载:台湾《中外文学》,22卷3期.
(16)李伟铭.引进西方写实绘画的初衷——以国粹学派为中心.载:二十一世纪,2000,(59).
(17)[美]欧·帕诺夫斯基.电影的风格与表现手段.见:电影理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41.
(18)见: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
(19)宗白华.美学散步.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119.
(20)[法]安·马尔罗.电影心理学概说.邵牧君译.见:电影理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103
(21)宗白华.美学散步.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48.
(22)颜纯钧.电影的解读.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201.
(23)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商务印书馆,1979.234.
(24)宗白华.美学散步.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42.
(25)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论用笔得失.
(26)施德之:《耀华照相说》,见《时报》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十九日
(27)宗白华.美学散步.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107.
(28)[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何振淦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48.
(29)周青.功能与图式——古代色彩研究的一个视角.载:美术,1989,(11).
(30)周青.功能与图式——古代色彩研究的一个视角.载:美术,1989,(11).
(31)[俄]瓦·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查立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35.
(32)[苏]列·柯斯玛托夫.电影肖像的艺术.载:罗晓风选编.电影摄影创作问题.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106-107.
(33)[希]亚里士多德:《论诗》1450a,见: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34)[英]美查(ErnestMajor).点石斋画报缘起.(略).转引自:陈平原.以图像为中心——关于点石斋画报.见:二十一世纪.2001,(6).
(35)[苏]B.日丹.影片的美学.于培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88.
(36)黄燎原.学生们的电影.
(37)反对歧视DV——面对民间影像的尴尬与宽容.载:南方周末,2001-9-27.
(38)Horton,J.(1983).Visualliteracyandvisualthinking.Contributionstothestudyofvisualliteracy(pp.92-106).InternationalVisualLiteracvAssociation
(39)《著名导演谢飞做客搜狐娱乐嘉宾聊天室访谈实录》
(40)[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滕守尧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229.
篇6
谈到图像与绘画,他们一开始就有斩不断的关系,世界上第一架照相机就是德国画家盖达尔1830年发明的,当时叫做“盖达尔”写生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图像艺术创作无论是在技术方法、媒介材料还是表现手法上都已大大的拓展和进步了。早期图像艺术更多是指“图”的意义,现在则更多是指“像”的意义。现代摄影技术出现以后,图像艺术与绘画艺术更是相互作用和渗透,传统的绘画艺术面临着来自图像艺术的挑战,同时也为绘画艺术在创作方式和创作观念上带来了新的变化。照相写实绘画的出现就是明显的例子。
一、图像艺术与绘画艺术的相互关系
图像艺术和传统绘画艺术在表现意图、创作方式(过程)和最后的展现形式上有很大的区别:现代的纯绘画艺术创作者,在将自己的感情投入在作品中以后,便可能获得内心的满足和精神的慰籍,对于“作品”是否可以为他人所了解、接受一般不在他的主要意图之内。作品与观众只是简单的、很感性的交流,其语言涵义是不清晰的,是有一定距离的,而这也是纯绘画的特殊之处和迷人之处。而图像语言工作者的表现意图大都是根据一定的文字概念,着重在于把文字内容确切地表达,与大多数观众进行沟通并使其理解是他们的主要目标,最常见的如影视作品,广告招贴,元不体现这一创作意图:在制作过程当中,绘画艺术创作者不必遵循一些制作上的规范,他们可以主观地按自己的需求去发挥,即便有理性的思考介入,也是作为情感表达的导引(例如构图和肌理)。相反地,图像艺术的制作从开始就要述说目标,选择并决定适当表现手法。(照相写实绘画在制作上类似于图像作品的生产,因此画面的情绪化特征没有了,作者的情感无法强烈的灌注于作品当中,“照相写实主义”作为“主义”产生了)。绘画创作则是由画家(人)来操作画笔完成作品,这样画家的主观情感不可避免地凝固在作品每一个制作阶段当中了。而图像艺术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是由制作者来操控机械(摄影机、摄像机、后期暗房机械等)来完成作品,制作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机械性。在创作过程中作者的理性活动占主导地位。作者的目的是以自己的理性布局来引导或操控观众的感性。这便是当代艺术重“观念”而轻“绘制”的来源所在。
二、图像在观念、技术、物质及形式方面推动了写实绘画的发展
近20多年来的中国具象作品,几乎都用照片这种二手视觉经验作为艺术表达的主要手段,写生仅仅是一部分画家保留的创作手段。中国照相写实主义出现了冷军、石冲等重要画家,在当代绘画领域,很多艺术家正在借用影像艺术的观念、形式进行创作,有的画家就是因为受到图像艺术的影响,才使作品带上了时代的印记,例如油画家钟飙的作品。
篇7
关 键 词:计算机 数字艺术 艺术设计 教学体系
一、数字艺术的发展趋势
传统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记录了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如今数字化的信息时代给传统美术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数字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正在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狂潮冲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数字艺术应运而生,由此引出了目前很流行的一个词“CG”(Computer Graphic)。但数字艺术设计又不同于纯美术,它伴随着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是科学技术和美学艺术的交叉、融合。数字艺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具有交互性和使用网络媒体的基本特征,涉及电脑动画、影视广告、网络游戏、虚拟现实、网络艺术、多媒体、数字摄影、数字音乐、录像及互动装置以及DV(数字视频)等领域。作为人类创意与科技相结合的数字艺术产业已逐渐成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
二、数字艺术的教学体系讨论
2004年,我国仅动漫产品消费就已达到800亿元,预计未来3至5年内,数字艺术产业也将成为我国IT业和娱乐业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伴随着这股迅猛发展的数字艺术产业浪潮的却是令人尴尬的人才瓶颈。如今兼通艺术与计算机数字制作技术的数字艺术人才日益成为抢手的高薪一族。我们的数字艺术教育体系也要围绕艺术性和计算机能力这两个重要的方向发展。
1.课程设立的原则
课程的设立要遵循科学性、特色性和灵活性的原则。科学性原则体现在课程体系要符合学科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特色性需要在专业设置上进行市场调查,不能盲目跟风。灵活性要求保持课程的多样性,加强实践教学的比例。
数字艺术设计其中心仍然是艺术设计,而所谓“数字”就是指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辅助设计。艺术设计是理性的思考,计算机再先进、再实用,也是进行艺术设计的使用工具,和平时所用的画笔和染料一样。所以,在课程设置上采用六分“艺术”四分“数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艺术性的培养是对传统美学的延伸;要加强基本理论教育和手绘等基本功的训练,对学生进行“数字”性强化教育是适应时展的需要。
2.教学方法的改革
首先,在教学中需要明确以“艺术”为中心的基本原则,避免重“表现技法”轻“设计思路”的倾向。要清醒地认识这个问题,设计图是设计师的图形语言,是用图像这种直观的形式表达设计师的意图和理念,具有自由、快速等特点,效果图只是一种表现手段,它是不能离开设计思维的,设计思维是本,效果图是末,二者不可倒置。
其次,艺术设计教学中要注意将艺术里面的设计语言运用到数字设计中去,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并认识到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可以了解数字应用和专业设计的关系。在教会数字应用技术的同时,要与专业特点结合起来,启发和引导学生如何运用计算机去创作符合人们审美要求的设计作品。
再次,计算机软件的教学需要掌握规律,既能从整体上全面把握软件框架,同时又能概念清晰地层层深入。计算机发展的速度之快我们有目共睹,随之软件的版本更新周期也越来越短,而我们的教学速度却无法赶上。但无论是三维软件还是二维软件,影视动画等数字艺术类软件涉及的许多概念是相同或相似的,同类软件的功能或处理方法呈现的外在形式也越来越相似。这就需要明确各种软件的功能,了解其特点;理解软件中的名词概念,举一反三;熟悉软件的制作流程,化繁为简;使用软件自带的随机帮助,随时查阅,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层层细化。
最后,采用数字化辅助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多媒体式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有研究表明,这种方式比传统的听课方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近5倍。网络的飞速发展,也为我们提高了一个更现代的教育方式——远程教育,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加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完美地体现现代教育手段。
3.教师队伍的培养
教师是达到教学目的最重要环节的人物,其授课态度和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现代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进行变革,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要成为学生的协作者。从对学生专业设计作品的评价转变为对其制作过程和设计思想的评价上来,也就是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师不但要对授课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还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索、讨论和研究,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合理化建议(例如,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课外教材),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目前,有些学校存在基础课与计算机设计课的脱节现象,这是因为基础课仍然延续旧的教学方法,而计算机设计课只讲软件的使用,所以在专业课的学习阶段学生对软件的应用就显得力不从心。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不但要在课程安排上合理地穿插基础课和计算机设计课,更重要的是避免这些授课老师的各自孤立。
4.学校的作用
学校的重视是数字艺术良性发展的有力保证。作为学校或院系来讲,应该全面监督教学体系中的各个环节,核查课程的设立,保证教学思想的顺利实施,倾听师生的心声,吸收合理化建议。这些对数字艺术的课程的良性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语
数字化的出现,不仅对传统的美术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冲击着我国整体的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信息时代要求学校培养出能够掌握各种新的视觉语言的美术人才,计算机的融入不仅是美术教学上的简单加法。构筑新的数字艺术的教学体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关注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必将成为高等艺术教育与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永宁,陈东生,张向宁.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展望,装饰.2003(9).
[2]仵刚.艺术设计教学中数码的应用.艺术教育[J].2006(1).
篇8
关键词:数字艺术;数字技术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博大精深的艺术文化日趋多元,越来越受世界人民喜爱和欣赏。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在传播媒体中所占的比例日益扩大,逐渐介入艺术领域。数字技术的创新性,出现了以数字技术和虚拟图像构建的数字艺术,它的出现带给人类一种全新的体验。
一、数字艺术的内涵与特征
数字艺术萌芽于20世纪50-60年代,到了70年代,计算机图像和三维计算机动画才开始起步,并出现了电脑绘画软件。80年代是“个人计算机”飞速发展的阶段,数字软件从无到有,此时出现了图像处理软件。数字艺术的深入发展时期还是90年代,此时出现了互联网,数字技术更加成熟,数字艺术的表现力也达到了和传统艺术相媲美的程度。
首先,以数字方式本身作为载体的数字化的艺术就是数字艺术。其次,利用数字技术来创造的艺术形式的整个过程也可以称为数字艺术。例如,通过e-mail来交流的信息,由街机游戏中发出的音乐,这些都是依附于数字技术而生的数字艺术。如今兴起的许多数字艺术,像游戏设计、数字摄影等,都运用了数字技术,它将传统艺术作为基础,将艺术家的理性思维和艺术感觉融为一体。
数字艺术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技术成分略显重要。伴随计算机的发展,数字艺术作品基本都会以计算机屏幕本身作为展示的工具,如电子游戏类艺术作品、平面设计类作品等。
第二,迅速将信息传给受众群体。数字艺术建立在数字技术的平台上,作品与受众的关系发生了改变。艺术家们只是提供一个主观意念,但却能同时传播给受众,从而快速体验这种图像、文字等的交互,也影响和改变着作品的最终结果。
第三,更具丰富的表现形式。数字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借助于数字技术手段,使得其表现能力大大超过绘画、摄影、舞蹈、戏剧等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如哥特式艺术、虚拟现实艺术、3D角色设计等。
第四,互动更显重要。艺术的特征是艺术家对现实选择性的创造,而受众正是这些艺术作品的用户,数字艺术更加强调受众参与的重要性。比如我们阅读电子书的时候,可以学习、上网,支持多种语言,为我们的交互提供了更多的体验。另外,在其他形式的数字艺术中,比如Flash角色动画、互动游戏等,可以加强受众参与感,提高受众的体验乐趣。
二、数字技术在实践方面的应用
(一)专业领域
第一,影视方面。现如今,许多影院都播放数字电影。它脱离胶片,以数字文件的形式储存和传送,将图像分解为像素,重组后创造出高清晰度的画面质感。影片《阿凡达》就证明了这部影片的科技含量,悬于天际的山峦、飞流直下的瀑布、夜间发光的植物等,都是运用相当高的特效技术,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见到的景象展现在观众面前。
第二,动画方面。过去的传统动画运用“视觉暂留”原理,使多幅静止的画面连续播放,而现如今的数字动画运用数字技术就能直接在电脑上呈现出动画,而且更加重视交互。二维动画的制作前期主要包括剧本、造型设计、构图设计、原画、动画等,而后期主要是数字技术的应用,包括动画扫描、背景扫描、色指定、特效制作、动画渲染等而三维动画的用途也很广泛,有很好的前景发展。许多电影、电视和游戏特技,都会用三维动画来表现。三维软件比较复杂,目前常用软件有3DMax、Maya等。
第三,艺术设计方面。伴随艺术设计多样化需求和数字技术的成熟,数字技术成为艺术设计中重要手段和强有力的载体。辅助电脑设计的诸多软件已成为艺术设计学习与表现的主流,设计者可以运用数字化绘图、数字化三维动态等手段,更加真实地反映室内外空间状态及构造。常用设计软件有photoshop、painter等。数字化图形技术能较写实地模拟真实环境,并且便于修改,可以在设计过程中改变造型、色彩、质感等。有利于设计师优化自己的作品,给作品更丰富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第四,游戏方面。游戏娱乐形式近几年内快速升温,尤其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让游戏产业形成巨大市场。游戏设计师可以运用数字技术来制作绚丽的魔幻世界。常用的游戏开发软件有3Dmax、maya等。高端的数字技术以更高的集成度、更多的渲染管道来提升游戏的画质。
(二)日常生活
除了专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数字艺术正在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狂潮冲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打开电脑,我们可以浏览到各种色彩的艺术网页;课堂上,多媒体设备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生活中,手机ipod给用户触屏感受;出行时,单反相机给人们独特的拍摄体验;在坐地铁、电梯或公交车时,也会有媒体电视带给大家娱乐与休闲,不会让出行者在路途中劳累疲倦。交互电话的使用,利用数字交互方便快捷地达到双向传输话音的作用。数字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开拓了新的体验空间。
三、结束语
数字艺术是当今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数字技术发展为艺术创作提供新的表达方式,传统艺术的不断创新也为数字技术的开发有了更高的要求。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不仅应关注新技术的发展,而且要将传统艺术的价值体现出来,这样才能设计出富有艺术魅力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周一楠.艺术的技术[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篇9
【关键词】特效化装 虚拟 想象 重塑
日本作家安部公房在小说《他人的脸》中,描述了在化学试验中失去面孔的“我”,如何在新的面具下尝试转变,进入到这个全新的身份,并试图调和面具与真脸的对立,最终把面具形象转变为新的自我的过程。小说结尾这样写道:“好,我就再给侥幸活下来的面具仅仅一次的机会。不管怎么做都行,只要靠行为打破现状,把我的尝试从虚无中解放出来!”由此可见,人的外表变化直接体现出精神的力量,并直观昭示出充斥其中的、复杂的内在冲突。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如此错位在几度真实之中,迷失的症结就是来自一张“他人的脸”,也可称为“重塑的脸”。正如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在《电影美学》中谈道:“脸上最微细的皱纹成了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之一,肌肉一刹那间的痉挛都具有它的意义并且指出了其内心的巨大变化。”在现代戏剧影视作品中,受惠于科技的飞跃性发展,以往不能实现的视觉效果得以实现,这些“重塑的脸”更是通过特效化装术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门类,特效化装术以非常复杂、精密和娴熟的技术在人物造型领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美国戏剧家尤金・奥尼尔在《关于面具的备忘录》中说:“面具本身就是戏剧性的,它从来就是戏剧性的,并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进攻性武器。使用得恰到好处,它比任何演员可能做出的面部表情更微妙、更富有想象力、更耐人寻味、更充满戏剧性。”这个充满戏剧性的力量,就像美国影片《变相怪杰》中金・凯瑞捡到的那张神奇面具,戴上它立刻化身为他人,同时获取了他的力量、他的性格和他的心理感受。这正是人类憧憬成为“他人”的潜意识。就如优秀的演员和化装师经常会希望得到一个反差极大的角色――如从青春到暮年的变化,或从兽到人的变化,这时源于面具演化而来的一张暂时性的“他人的脸”重塑的脸就是艺术人物第一可信力的首要保证。
演员借由面具或“重塑的脸”变为新角色,也即幻化成“他人”的过程,特效化装师对演员外貌特征的定位和改变的过程,同样也是使演员内在精神努力向剧本角色变化的过程。对演员外貌特征的改变和转换常借用绘画化装技法,或毛发化装技法,或塑形化装技法等。特效化装常用于非常规的角色造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论表演体系》里谈道,演员的内部自我感觉和外部自我感觉的统一,足以体现出外部体征的改变对演员内在表现产生的巨大影响。“我们是什么样子,我们就如何生活,我们就如何表达。”人的内在心理和外部形象毫无疑问是相互固定、相互印证、相互影响的。在相对固定的体貌特征上,谋求相对的可塑性,尽可能让人物的思想感情、情趣意图在其体貌上得以展现。从外貌特征上体现人物内在精神无疑是对化装艺术的最高要求,同时因为具体的创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其艺术表现的复杂性也随着技术的发展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且风格迥异的效果。
一、特效化装的起源
化装术在我国最早发源于原始祖先的图腾崇拜、神戏傩舞,是从模仿自然、表达想象、探究未解现象中获取灵感。纵观其发展脉络,始终力图以模仿对象的外表获取其内在的精神力量,进而赋予面具化装者一个全新的身份,借以在他们与观众间筑起一道屏障。对古人而言,面具连接了物质世界与灵性世界、过去与现在,并提供给戴面具者安然无恙的防护与无拘无束的表演。巫术、宗教仪式中的祭司和扮演重要角色的人,希望借由面具来驾驭超自然的能力,如治病、驱鬼、祈雨等。当人们戴上面具后,他们就隐去了原有的身份,化身成面具上描绘的神鬼、已逝的祖先或是假想的恶魔。在古埃及,死者脸上会被戴上葬礼用的人像面具,以引导死者的魂魄回归他们体内最终的休憩之处,最令人熟悉的例子便是图坦卡门国王的面具。在古希腊和中世纪时期的欧洲,人们戴上各种神异的面具进行驱魔消灾或其他娱乐活动。面具作为化装术的雏形,已经具备了现代影视特效化装的一些基本元素与特征。
特效化装的出现是戏剧影视作品的题材内容不断出新求异的结果。在今天的影视作品中,观众所看到的不再是湖海中披一袭天然橡胶衣饰的水生生物,宇宙飞船也不是一个由锡箔做成的粗糙玩具,外星生物更不再是地球人的丑陋模仿。特效化装从业者通过自身努力,创造出了更具真实效果的新形象,让观众能够欣然接受并相信他们所看到的一切不可思议的“新角色”是真实存在的。自然界的各类动植物及其他虚构的“人物”都可能会出现在荧屏上。这些非常规的“人物”形象究竟是什么样的?最终取决于特效化装师的想象和塑造。由于这些非常规的“人物”形象常是现实世界不存在的,是凭借化装师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进行创作的。因此特效化装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及特殊的材料,更需要化装师有丰富的想象力。
二、特效化装的界定与类型
特效化装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化装造型形式,主要借助于各种可塑的物质材料来改变演员的面貌及身体的生理特征,有些还需要与电动机械、电脑制作等相关科技手段相结合。特效化装常用于需要大幅度改变年龄的人物造型,或肖像人物造型和奇异的非常规人物造型。
特效化装的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种形式:
首先,以真人为模板,根据剧中人物的需要,对演员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直接填加、翻制、塑型,将塑好的零件以粘贴或穿戴的形式重新安置在演员的脸部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并达到活动自如,表演不露痕迹的效果。这种处理方法的特点是表演者通过重塑来展现角色,通常给观众以生动感和亲近感。例如,2008年拍摄的影片《功夫之王》中成龙一人分饰两个角色,他除了扮演醉侠鲁彦,还出演一位在唐人街开店的八旬老人,其化装效果生动、逼真,令人叹服!
其次,虚拟表现是特效化装的另一种体现形式,是脱离表演者而独立存在的新的造型方式。这要求化装师制作出角色造型模型,再经过电脑后期制作合成出角色图像。如《指环王》中的咕噜、《纳尼亚传奇》中的狮王和《哈利波特》中的托比等。
再次,借由人工操作的有线遥控、无线遥控和真人相混合的表现方法达到所需的艺术效果。《纳尼亚传奇》中的“人羊”杜纳就是由好莱坞最资深的化装师霍华德・伯杰(霍华德・伯杰也是KNM公司的合作创始人)设计的一个成功范例。霍华德・伯杰为扮演者詹姆斯塑了个头形,上面带有无线电控制下能活动的耳朵,以及附在头套上的角、鼻子、额头、假毛发、胡须、眉毛以及体毛,操作人员在画面外操作遥控器,带着表情的耳朵和角随着剧情的发展和演员的表演栩栩如生地活动起来。
由此可见,当今的特效化装仅凭有限的几种技能是远远不能胜任的,必须依靠常规特技、数字特技等复杂而完美地融合才能臻于完美地实现造型的要求。
三、特效化装的特征
特效化装是对演员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外部形象的重新塑造。特效化装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演员的外形更加俊美,而是根据剧情的需要,改变演员的外形,使之更符合所扮演的角色。因此,特效化装的性质不是对演员形象的“美容”,而是根据角色特点所进行的一种暂时性的“整容”。特效化装依然围绕剧本的人物描述和导演的要求努力体现原剧中的艺术真实。化装师必须凭借其丰富的技术经验和知识积累,尽量缩小演员与角色之间的外形差距,找到最具整体特征的一面,增补和改变演员形象的不足。这在具体的体现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和材料有着显著不同。
特效化装的真实性有时是完全没有现实依据的。它不是自然原型的再现,有时完全是无中生有的,演员扮演的是虚拟的人物形象。如何帮助演员从“重塑的形象”中去加深其对新角色的贴近感和可信感,这是检验特效化装艺术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神似”和“形似”兼备,也即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高度相融统一,“新角色”的真实性才能得到最终的认同。
特效化装另一个特征就是它的多变性。在今天的影视作品中,这种多变性表现得更为突出。各种非现实的形象为特效化装师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这些亦真亦幻的形象来自于剧作家天马行空的灵感和导演的再创作过程,所共有的一个特点就是仍保有人的感情,但只有经过化装师转化为可视的形象后,才能达到有血有肉。这既是再现生活的一部分,更是高于生活的虚构的艺术真实形象,而其中的真实与想象常常很难用语言来确定。如《ET》中的外星人,现实中很难想象“他”会是个什么形象,但是特效化装师“塑造”了一个想象中的外星人,并通过片定的情景、身份、性格与情节,最终使观众相信这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正的外星人故事。
特效化装独特的艺术形式还表现在它的专业性。同其他化装技法不同的是,特效化装更具专业性。只有一部分从事此学科的艺术家能够运用这门独特的技术。其独特之处在于以鲜活的真人为基础,整个创作过程就是改变和重塑一个人使其变成完全符合角色的“他者”,某种程度上特效化装是影视剧中的行为艺术。虽然特效化装从属于戏剧、影视化装造型,但它的独特性又区别于其他一般性的化装艺术。特效化装所包含的各门类知识是所有艺术领域中最庞杂、最丰富的,使用的各种材料和技术手段也最有独特性,其中包括使用医学材料、化学材料、生活日用品材料等,同时还要具备绘画、雕塑等塑造技能。一名优秀的特效化装师要掌握和了解的不单单是这些内容,还需要具备更广泛而深入的自然、人文、历史、宗教等知识。可想而知,做特效化装造型不仅要掌握全面的造型技能,而且要具备全面的艺术修养。完成一个成功的角色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和辛苦是可想而知的。
特效化装较强的技术性表现在具体体现过程中,通过制模、雕塑、制作零件、粘、填、贴、塑等技法来重塑演员的外部形象。突破了单纯依靠绘画化装技术,达到逼真的立体效果,这个过程甚至可以说是具有某种原创意义的。在工艺技术和材料运用上,特效化装所使用的材料无奇不有,生活中常用的纸、布、纱甚至动物肌肉都是特效化装师可能采用的材料。另外,还可能运用化学化工用品、电动机械等,如此庞杂繁琐的技术使用在其他化装技法中是少有的。所有这些材料与技术的结合与应用,才为创造一个“新角色”的成功奠定了基础。绘画化装是在保持演员的本色形象的基础上,用颜色遮盖演员的缺陷或美化原本演员的形象或微妙或夸张改变演员的年龄。而特效化装的运用则更加广泛,因为它塑造的形象不仅仅是对演员原有形象的改变,有的甚至完全脱离了演员本人的容貌特征。因此,当面对这样的角色时,特效化装师已无法再用传统的化装手段去为他们造型,而是必须借用塑型手段去塑造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形象。至于为金刚添一副利爪、为暴风女加一双会发亮的眼睛等小技巧也远远不能满足这些魔幻、灵异以及超现实类的影视作品了。有时为达到撼动人心灵的效果,特效化装师需要创作出完全不存在的非常规角色,如液体凝动的机器人、变身为妖为魔的肢体,获2007年奥斯卡最佳化装奖的《潘神的迷宫》(2006年,墨西哥/西班牙/美国)中的神怪、迷宫中的潘神等角色都是以往化装技术所完全无法实现的。
特效化装造型具有较强的观赏性。由特效化装师创作出的那些极具特点的传奇“人物”形象,如凶猛的座狼、威武的雄狮、面目呆滞的悠远部落的人偶、神话中的林神和树妖;或牛头怪、半羊人、人马兽、独角兽、独眼人、侏儒等,有时甚至超越了故事本身,直入观众的脑海。近年来奥斯卡最佳化装奖大部分归于魔幻题材影片,正是因为此类题材给予的无尽的想象空间,为特效化装艺术提供了技术发展的平台。而特效化装的技艺越精湛,其“新角色”也就越新奇独特、生动传神,其观赏性也就越来越强,观众的接受程度也会越来越高。
篇10
关键词: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服饰特色;文化意蕴
提起云南,人们喜欢用“神奇秀丽”、“五彩缤纷”等字句来形容。这里的确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一个让人们魂牵梦绕的地方。这里拥有26个民族,自然风景迷人,民俗风情独特,有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其中的服饰文化更加灿烂夺目,堪称是“民族服饰的王国”。如:傣族的长筒裙,面料轻薄,色彩淡雅明快,结构简洁;彝族撒尼姑娘的“彩红帽”,以红、黄、绿、白、青、蓝、紫7种颜色丝绸配制,外沿镶制银泡,右侧还垂吊着一串串珠和一绺黑发,走路时串珠左右摇摆,洋溢着青春、妩媚,极为靓丽。
再者,云南素有“民族文化的富矿”、“影视拍摄的天堂”等美誉,26个民族浩如烟海的自然、文化资源,可以说是影视艺术创作素材的宝库。像《五朵金花》、《阿诗玛》、《花腰新娘》等生动地反映云南少数民族生活的影片,体现了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魅力。其中,各民族独具异彩、赏心悦目的服饰,连同人文内涵、风土人情、民族歌舞、神采风貌等融合在一起,通过少数民族题材影视艺术这一传播媒介,向世人诉说着这里的传奇故事,以独特的魅力征服了无数观众。
文化学者金光在《艺术与文化――艺术的本质和世界性的民族文化》中指出: “文化,主要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强调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通常总是包括了语言、文字、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内容。事实上,文化几乎涵盖了人类具体生活的所有方方面面。”①影视艺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它可以通过服装这一艺术形式,把抽象的文字描述转化为视觉化的形象,使剧中的人物形象从抽象变为具体,从平面变为立体,犹如身临其境,活灵活现。同时,影视艺术又以特定的虚构形式去折射整个社会的文化形态,服装是影视作品中不可缺少的视觉元素,它不仅仅是一种服务于电影艺术的道具,而且服装本身是一个时代的社会历史、民族文化的标签,它向我们诉说着剧中人的社会地位、社会信仰、性别角色、政治倾向、民族归属、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等信息。
服饰作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着不同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民族性格、心理素质,不同的民族审美情趣,以及各自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源流。因此,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不论形式的古朴庄重或轻盈潇洒,色彩的艳丽或淡雅,都是每一个民族尊严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向心性、认同性的形象体现。”②所以,丰富多彩的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资源成为众多少数民族题材影视表现作品内容的重要视觉元素。
影视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以“大众趣味为标准,追求感性化,娱乐性,并与大众传播媒介、商业社会结缘”,③因而具有大众文化的特点。“大众”涵盖多数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因此影视文化具有广泛的受众群。同时,影视艺术又是一门综合性的视觉艺术,其中的服装通过一系列因素如剧情、演员、场景、音效等的烘托,显现出超乎生活服装的魅力,进而带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与心灵上的愉悦。近年来,正是由于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的大量热播,使人们重新认识到了少数民族文化生活的独特魅力。下面我们就以几部经典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来解析少数民族服饰的艺术特色。
1.电影《五朵金花》服饰特色
剧情简介:《五朵金花》拍摄于1959年。1960年它在全国隆重放映,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同年,在国外上映并获得巨大的成就。本影片讲述了在云南大理的“三月街”盛会,一对白族青年阿鹏与金花相识并相爱。他们在蝴蝶泉边定情,相约明年再会。翌年山茶花开时,阿鹏如期而至,但未见金花踪影。痴情的阿鹏便开始了遍及苍山洱海的寻访。他不知金花的姓氏地址,连续与4个金花姑娘闹出了一段又一段有趣的误会。最后,在定情的蝴蝶泉边,阿鹏终于找到了他心爱的副社长金花,其他4位金花也到蝴蝶泉边为他们祝福的故事。
白族是一个崇尚白色的民族,我们从一首白族民歌中的一段可以看出,白色确实是白族人民最为宠爱的色彩,并且与他们的服饰密不可分。
白白月亮白姐姐,
身上穿件漂白衣,
脚上穿双白布鞋,
披张白羊皮。
这首白族民歌中的片段,歌颂的是一个理想中的白族姑娘。她身着白色的服饰,婷婷站立在皎洁光亮、清明如水的月色里,显得多么的晶莹光洁、纯洁美丽。正是月光如银,美人如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白族姑娘的美丽是和白色分不开的,是同皓月,是同白色的服饰分不开的。白色,正是白族男女服装的主色调。白族女子的衬衣、外衣和头饰上的缨穗,男子的对襟衣和包头,基本上都是白色。④白族人民对白色服饰如此偏爱,并不是说他们排斥其他色彩。其实,白族在突出白色的同时,也很注意白色与其他色彩的搭配,相辅相成。如白族妇女的衬衣多为白色或翠绿色,上衣外罩一件无袖坎肩,色彩一般为红色、蓝色、紫色或黑色。这样,衬衣与领褂的色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服饰搭配总体给人一种明快、纯净的感觉。
镜头一描述:电影《五朵金花》影片开场,阿鹏骑着马前往三月街参加男子“赛马”比赛,途中巧遇一起赴会的副社长金花和姐妹们,由于她们的马车轮子坏了,停在了路途中,阿鹏是个出色的铁匠,他帮助姑娘们修理好了马车轮子这一镜头,此处的副社长金花一直是用草帽半遮着脸,显示出纯情少女情窦初开时娇羞的神情。白族服饰的魅力通过金花的装扮表现得淋漓尽致,“白色上衣,外套紫红色条绒领褂,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围裙,脚穿绣花鞋”,鲜艳的色彩,荡漾的花朵缤纷,展露出青春少女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追求,拘束的表情又掩饰着欲望的膨胀。在观看影片时,我们的审美感官使我们穿越时空的障碍,与影片中的人物畅谈,依靠我们的想象去填补人物背后跌宕起伏的故事内容;同时在时代变迁的长河中,审美心理的变异又使得观众观赏时领悟到新的审美感悟,从而使作品生发出更多的价值和内涵,获得源源不断地生命力。
影片中人物的服装描述:电影《五朵金花》中人物的服装主要源于20世纪初期与中期云南大理白族地区的服饰。那个时期,白族服饰的基本款式、色彩喜好承袭的是传统白族服饰风尚,其服饰的基本特征变化不大。主要为:男女服饰均有尚白的习俗,以白色为美、以白色为贵。女性上装穿白色上衣,衣的后片比前片长,腰间系各种颜色的绣花围裙,外穿无袖红色或黑色金丝绒坎肩,在衣袖口、裤口上也绣上色彩艳丽的花边,整体装束结构映衬协调、色彩对比明快,浓艳而又庄重,线条美丽苗条。其实,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白族很喜欢红色,他们认为红色喜庆、吉祥,穿着既精神又辟邪,另外红色还代表了白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也象征着未来的日子红红火火,所以,再素雅的颜色,也要用红色来点缀一下;男性的上装一般是白色的对襟衣和黑色的领褂;男女下装均是白色或蓝色的吊裆直筒长裤;男性头饰是白色或蓝色布包头,而女性的头饰有包头、头帕、帽饰等多种形式,因年龄和地域而有所不同。
镜头二描述:影片结尾五朵金花一起出场的场景,她们的服饰装扮各具特色,富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如图1)
副社长金花的服装装扮:上装穿白色无领紧袖衬衣,外罩无袖紫红色金丝绒坎肩,前面系黑色缀有绣花飘带的围裙,此围裙束紧腰身,恰到好处地显示了女性的体态并给人一种朴实、精干、俊俏、大方的感觉;此外,在衣袖口、领褂门襟、裤口上也绣有色彩艳丽的花边,下装穿浅蓝色长裤,足穿绣花鞋,肩挎绣花包,头梳独辨,盘于叠成长条形的桃花或印花头巾中间,再缠以红头绳,左侧飘缀着一束雪白的缨,似缓进的旋律,给人无尽的飘逸、洒脱、秀美之感。
炼铁厂金花的服装装扮:上装穿白色衬衣,外罩无袖蓝色坎肩,前面系浅灰色缀有绣花飘带的围裙,下装穿蓝色长裤,在衣袖口、领褂门襟、裤口上也绣有色彩艳丽的花边,足穿翘头绣花鞋。
拖拉机手金花的服装装扮:上装穿白色衬衣,外罩红色无袖偏襟坎肩,前面系黑色缀有绣花飘带的围裙,下装穿蓝色长裤,在衣袖口、领褂门襟、裤口上也绣有色彩艳丽的花边,足穿翘头绣花鞋。
畜牧场金花的服装装扮:上装穿白色衬衣,外罩浅绿色无袖偏襟坎肩,前面系黑色缀有绣花飘带的围裙,下装穿蓝色长裤,在衣袖口、领褂门襟、裤口上也绣有色彩艳丽的花边,足穿翘头绣花鞋。
积肥模范金花的服装装扮:上装穿白色衬衣,外罩无袖紫红色金丝绒偏襟坎肩,前面系灰色缀有绣花飘带的围裙,下穿蓝色长裤,在衣袖口、领褂门襟、下摆、裤口上也绣有色彩艳丽的花边,足穿翘头绣花鞋。
从总体上看,白族女性服饰给人一种简单中透出丰富,浓重中衬托出秀美的感觉。(如图2)
影片中男性的服装描述:
采药爷爷的服装:深蓝色布包头,上装穿浅灰色对襟衣,外套黑色右衽坎肩,再罩一件对襟灰色羊皮领褂,下装穿深蓝色宽脚裤。
管闲事老叔的服装:深蓝色布包头,上装穿浅灰色对襟衣,外罩深灰色右衽坎肩,下装穿深蓝色宽脚裤,腰系装草烟的黑色布腰带。从整体上看白族男子的穿戴简洁朴素。
阿鹏的服装:上装穿白色对襟衣,外罩黑色领褂,下装穿白色宽脚裤,头饰为白色布包头,垂下尺许。(如图3)
2.电影《阿诗玛》服饰特色
剧情简介:电影《阿诗玛》拍摄于1959年,是根据流传于云南彝族支系之一撒尼人中间的一部著名的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改编而成,影片以阿黑、阿诗玛反抗封建贵族势力的不合理婚姻为主线,塑造了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的阿诗玛和聪明、勇敢的阿黑这两个撒尼青年的典型形象,颂扬了他们的传奇爱情故事,极其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阿诗玛》是一部反映云南彝族撒尼人的爱情悲剧电影,影片中的很多场景都取材于撒尼人的日常生活,表现得自然而富于生活气息。
镜头一描述:姑娘们在河边洗麻的镜头,那一把把甩出又拉回的麻不但是她们的劳动工具,也是她们传达美、渲染美的“助手”。尤其是姑娘们排成行边唱边舞时,她们靓丽的服饰色彩(白色、蓝色)与身边的山川、河水相互交融,互为一体,此处导演摄制了一个水中倒影的画面,更给撒尼姑娘的袅娜、多情蒙上了一层神秘、朦胧的面纱,愈加显得美丽动人。(如图4)彝族撒尼人勤劳、美丽、善良、智慧、纯洁、勇敢的形象在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镜头二描述:影片开场阿黑头缠青布,身着黑青色布衣,下身配宽裆黑裤,就取自彝族“尚黑”的习俗,男演员“碗盖头”、“英雄结”头饰的选择,更显现出彝族男子英勇的气质。此外,影片中对于一些民俗细节的选定都十分的考究,如阿诗玛所戴的“彩红帽”(如图5)就是根据彝族撒尼人“扯下天上的彩虹做成姑娘的头巾”的民间传说来制定的,而这些环节对于刻画人物形象,增强民族特色都起到了极佳的效果,同时借着这个机会向世人展示了云南彝族撒尼人的生活习俗和审美习惯。
我们将影片中的人物服装分为两类:一类,正面人物的服装;二类,反面人物的服装。(如图6)
正面人物的服装描述:
阿诗玛的服装:上装穿白色宽袖斜襟长衣,长略过膝,侧缝开衩至腰。长衣小圆领蓝底镶彩色花边,袖口、斜襟、下摆拼接一块蓝底布并绣有精美的花边,前面系蓝色围腰,下装穿蓝色宽脚长裤,脚穿勾尖绣花鞋,耳戴细环,手戴银镯,配挎一个长穗绣花包。整体装扮典雅淳朴,体现出影片中女性的纯洁、大方。
阿黑的服装:上装穿白色对襟衣,外罩白底镶蓝色布边的麻褂,头缠青布,下装穿宽裆黑色长裤,腰缠红布,左耳贯大环,脚穿黑色布鞋,浑身上下显出粗狂和强壮,给人以英姿勃发的阳刚之美。
反面人物的服装描述:
热布巴拉的服装: 热布巴拉是封建传统贵族的代表,其上装为深色对襟衣,外罩对襟黑色绸缎领褂,并在领口、袖隆口镶无数的银泡,头缠黑布包头,下装穿黑色绸料长裤,左耳戴大银环,手戴银戒指。整体着装给人一种富贵、权衡的感觉,很好地体现了封建贵族蛮横霸道的特征。
阿支的服装:阿支依仗父亲的势力,蛮横无理,仗势欺人,上装穿暗红色对襟衣,外罩无领深红色绸料对襟领褂,领口、门襟、袖口镶银泡,头缠深灰色包头,手戴多个银戒指,下装穿深红色绸料长裤,整体装扮使其封建贵族蛮横无理,仗势欺人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传统是历史的积淀,不同的民族,因为时空状态的不同,就会形成一定时期的不同心态、不同的意识和不同的文化、相对后人来说是传统。传统是历史的痕迹,而流行则是时代中某个较短时期的烙印。”⑤其中,每一个少数民族的服饰都是它的民族文化的象征和积淀,是长期的民族文化精华的积累。通过少数民族服饰,我们可以珍藏传统与美学文化,并且通过视觉的方式传递大量的社会生活讯息,所以学习少数民族的服饰风采,为我们丰富自己,开阔眼界,提高自身素质,认识服饰特征,总结服装的发展规律,特别是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元素为我们艺术创作、服装设计提供了现成的素材资源。
注释:
①金光:《艺术与文化――艺术的本质和世界性的民族文化》,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年11月,第3~4页
②李靖寰:《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艺术浅谈(上)》,载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1月。
③孙英春:《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范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5页。④段炳昌:《南诏大理国的流风遗韵―穿越白族民俗长廊》,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4月,第1页
⑤张星:《服装流行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年10月,第62页。
参考文献:
[1]段炳昌.南诏大理国的流风遗韵―穿越白族民俗长廊[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2]孙英春.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范式[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3]张星.服装流行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4]金光.艺术与文化――艺术的本质和世界性的民族文化[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
[5]李靖寰.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艺术浅谈(上) [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
[6]李靖寰.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艺术浅谈(下) [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