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美学价值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3: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的美学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学的美学价值

篇1

关键词中文翻译;英语文学;美学价值

美学价值最初源于美术界,但是美学价值不仅仅是美术界的追求,英语翻译也同样如此。在英语文学的翻译中,美学价值可以全面地体现出原作品的思想情感和主要内容,是对原作品的一种尊重,也是对广大读者负责任的表现。(高博,2017)然而要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体现出美学价值,翻译人员就必须要深人地了解美学的相关知识和各种价值,关注美学的艺术特性,关注原作品作者的情感。对于作品的翻译,美学价值追求是英语文学翻译中突出艺术特性的基础和前提。在进行英语文学翻译的过程中,不能将翻译的重点放在单字单词的翻译上,而是要结合全文,注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运用生动形象、恰到好处的语言,达到最完美的翻译效果,从而体现出英语文学的美学价值。这样的作品才能让读者深刻体会到外国作品的精髓之处。日美学价值的概念美学价值是一种美的体验,是一门专门研究美的价值意义的学科,也是一门充满美感经验的价值体现。美学是哲学中的一部分,探讨的是文学作品中的本质内容。具有深刻美学价值的问题,讨论的就是哲学问题。美学价值是客观带有的自然属性,是研究人的审美和对现实生活的评价。(左琳,2015)美学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种特征,是一种特有的感官感受,这种感官感受是动物所不具备的。艺术特性是追求美学价值中的一种特殊形态,美学从个人的现实生活出发去评价,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在英语作品的翻译中,既要注重翻译作品的整体性,又要体现翻译作品的美学价值。

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

(1>传达美学之感,彰显美学价值英语文学作品与其他的艺术作品有相同之处,即将艺术的魅力用文字表达出来。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了解不同地域的差异。英语文学翻译中,不同的翻译学者有不同的翻译风格,对美的感受也存在不同的见解,翻译出来的作品就会在美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左琳,2015)英语作品和中文作品一样就有作者自身的创作风格和表达的思想。翻译就需要对原作品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想将原作品的美学价值用文字体现出来,就需要在遵循英汉的基本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加工,用心去感受原作品中的美学价值。(2)突出形象传达,独显艺术特色翻译者的翻译特色不尽相同,不同的翻译风格对原作品的美学价值会有不同的表达技巧,也会在美学的表达上存在差异,对美的感受不同,挖掘美的形式也不同。有的翻译者习惯将文字平铺直述,也有的翻译者喜欢悠柔婉转。比如在《布哈拉历险》经典小说中有一句话:ThefullmoonstoodhighabovethecityofBukhara.如果按照平铺直述的翻译就是“布哈拉城的上面站着一轮满月。”这种翻译结果很显然没有彰显出艺术特色,让读者感觉很枯燥。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形象的翻译:一轮满月高挂在布哈拉城市的上空。这样的翻译给读者的感觉就大不相同,向读者展现一副多彩的城市夜景,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3)发挥句式优势,表达原文的优美我们之所以要去翻译外国的文学作品,是因为外国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其独特的亮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外国文学作品的风格和表达方式也各不相同,要想真正体会到外国作品的内涵,就必须把好翻译这一关。所以翻译人员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尽量在把握原文的基础上,发挥出译语的优势,从而最大程度地还原原文的感情。(刘志伟,2014)比如在英国文学作品《伊坦弗洛美》的翻译过程中有这么一句:Well,mattersain'tgoneanytoowellwithhim,这句话的直译就是:好吧,他有很多该做的事情做不了。如果在翻译的过程中直接这么表达,显得太平淡无味,没有任何表达效果。我们可以通过对上下文的串读,在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情况下,带点感彩的翻译,就更能达到需要的表达效果。比如我们可以译为:哎!他的日子不太好过!这样翻译出来的句子就富有一定的感彩,也具有更高的美学价值。(4)优化语言因素,引领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又称}h}陛思维。在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定势能够使人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此类问题,在英语作品的翻译中,这样的思维模式会妨碍高级翻译的结果。不管是汉语还是其它语言,不同的词语在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含义,而翻译就是需要将这种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做到传神。这也是考验翻译者的文学水平和综合能力。比如单词intern,在英式英语中它的意思是“替换”,而在美式英语中,它的意思却是“关押”。这两种翻译具有很大的差别,这就需要翻译者熟悉各国语言和翻译习惯,从而作出最准确的判断。如果一味地运用思维定势去翻译,就很可能会出现翻译错误,无法准确翻译出原文的意思,也就更谈不上美学价值了。

英语文学翻译中的艺术品质

文学作品的翻译,需要体现出翻译的魅力所在,让翻译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作为翻译者,翻译作品的过程就是对作品的艺术品质进行解读的过程。英语文学翻译就是一种体现艺术感的能动性的活动,可以创造美感,从而将作品的艺术品质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任何语言翻译的目的都不是单纯字面上的翻译,翻译者必须注人相应的思想感情,运用自己的翻译能力去完美地彰显原文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内容情节,这需要一定的翻译功底。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可以使用模糊的手法,将英语文学中作品的人物形象淋漓精致地展示出来(王艳艳,2014);同时,需要结合作者创作作品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要素,了解与当时历史背景、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学作品,运用相应的表现手法去翻译,才能更好地展现艺术作品中的文学特质和美学价值。

结语

在现代社会,各国之间的交流更加紧密,许多优秀的英语作品开始流人我国,这就需要翻译者对原作品进行恰到好处的翻译。本文分析了美学的概念和美学价值,在翻译中需要认真揣摩词句本身的思想情感,将这些优秀的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成恰到好处的中文。对于原作品的合理翻译能够体现美学的价值所在,更能体现出原作品表达的感情。

参考文献

[1]高博.探究英语文学翻译中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所在[[J].教育现代化,2017(2):145-146.

[2]刘志伟.自议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11):143-144.

[3]王艳艳.法律英语翻译的美学鉴赏价值—法美学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9):56-57.

[4]左琳.自议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9):130-131.

篇2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大自然的万千美丽。例如鲁彦的《听潮》、徐迟的《黄山记》等。也有专门的描写自然界四季风光的,如在朱自清的《春》的境界,我们会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会为那洋溢的春情所感染,会为那昂然的生机所激励。此外峻青的《海滨仲夏夜》、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优美散文,这些对自然景物的描写,通过作家的审美处理,使自然物变得更形象、生动、细腻、逼真,给人以美的享受。

文学作品是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应的产物,它比现实生活更典型、更集中,具有认知、欣赏和美感作用。因而,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美对人们的感染和熏陶更强烈。如《愚公移山》体现人物精神的美;《荔枝蜜》体现社会劳动的美;司马迁的《陈涉世家》体现社会斗争的美。《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所反映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崇高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起到震撼学生心灵的作用。语文教育就应该充分发挥作品的感人力量和教育作用,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心灵受到感染和熏陶,产生或愉快、或喜悦、或激昂、或悲愤、或优美、或崇高的强烈情绪,从而形成是非、善恶、美丑的审美观念。

艺术美作为社会美和生活美的集中体现,是语文教育中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语文课本中各类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艺术的创作,属于艺术美的范畴。这些作品生动形象、真实感人,在一定程度上对读者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语文课本中的一些科学说明文和科学家的事迹中,我们可以窥见科学美的端倪。例如,在《眼睛与仿生学》中动物界蜻蜓的眼睛放在显微镜下观看,竟是由两万多只呈六角形的“小眼”紧密排列组合而成,这种“复眼构造的精巧”令人赞叹不已。科学家彭加勒说过:“科学家研究自然,是为了从中得到乐趣,而他得到乐趣,是因为它美。如果它不美了,它就不值得去了解,生命也没有存在的价值。”[3]可见,科学美的存在,是因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美的。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家坚持不懈的精神,使学生形成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操,对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有着重要作用。

语文课程中还包含着许多其他形式的美。如语言的语音美、简洁繁复美、变化美;文章中句子、段落、笔法表现的缓急、起伏的节奏美;文章整体的结构美;清晰、准确、匀称的文面美等。教师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美,铺路搭桥把学生带进审美情景中,从而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

一、借助形象美,启发学生美感

审美教育的起点就是对形象的感知,语文课程中的艺术美,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艺术形象的美表现出来的。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绘的是一幅美妙绝伦的秋景夕照图。它的美,不是从单个孤立的形象表现出来的,而是由看似单个,实则是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形象组合而成的意象体系,将游子的思亲怀乡的丰富情感连缀其中。可见,语文审美化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利用形象审美,让学生进入一个艺术境界之中,进行生动的感知和体验,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趋美”之心、“爱美”之情。

二、分析作品中人物美,引导学生认识美、辨别美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体现着作者的美学理想。而欣赏者之所以能产生美感,是由于审美对象蕴含了一种特有的情感力量,使受教育者通过亲身的情绪体验,产生了肯定或否定的审美评价,从而获得心灵的满足、情感的共鸣、情操的陶冶。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一诗中,通过对比的艺术手段,成功地映衬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形象。教学时引导学生品读人物高洁的心灵,并且进一步引导他们以鲁迅形象为榜样,努力追求心灵美,做有益于人民的人。学生情感随之得以升华,灵魂也得以净化。美学家朱光潜认为:丑与美不但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可以由反衬而使美者愈美,丑者愈丑。《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鲁达形象正是靠镇关西的反衬,通过对形象的分析,使学生领悟作者寄寓其中的爱憎感情,认识到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从而自觉审视自己的内心与行为,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三、利用情感美,陶冶学生情操

情感教育是语文审美教育的核心,教师要善于利用文章中的情感美,以情感人,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引起共鸣,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也就是说教师要以饱含激情的讲解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创造一定的情感氛围,带领学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中去,使他们受到感染和熏陶,从中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认识到关于社会和人生的哲理。因此我们说,不能进行情感教育的语文教学,不算是成功的语文教学。

四、分析语言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当语言能够准确、生动、鲜明的表情达意时,就具有一定的艺术语言的美感,因此,教师除了用准确、简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教学外,还必须发掘课文本身语言美的因素。如诗歌语言的凝练美和含蓄美,散文语言的朴素美和绮丽美,文章中叙述语言的平实美,抒情性语言的情感美,议论性语言的严谨美,说明性语言的准确美,应用性语言的规范美。不同作家具有不同风格的语言美,有的注重朴实,有的趋向于华丽,有的表现出淡雅,有的呈现出飘逸。在语言句式的修饰上,作家往往讲究对偶排比形成的整齐美,长句短句相间构成的参差美,整句散句交替显示的错综美,平仄间出的音律美等等。

五、分析结构美,以美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篇3

【关键词】美学 传统文化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9-0151-01

从哲学的观点看,任何完备的科学理论都是具有美学本质的,都是具有对称、统一、简洁与和谐特征的。数学美基于美学的基本理论,侧重点几乎都是现代数学或西方数学中的美学问题,很少或甚至根本就没有涉及传统文化中更加深邃的美学思想。本文综合了传统数学美的研究要点,提出了传统文化和文学境界的美学与数学美的结合,并给出了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一、现有的数学美学问题数

学教师有责任教会学生鉴赏数学美及运用数学中的美学原则研究各类数学定理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1]总结数学教学对美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2、3]①概念的统一性;②公式的简单性;③对称性;④恰当适度;⑤相似性;⑥奇异性。

上述美学观点都是现代数学或西方数学中的美学问题,首先,主要是由于研究者把欧几里得式的演绎系统以外的系统不计入美学范畴。其次,忽视或不了解数学美的历史性、民族性、社会性等最根本问题去谈论数学美学。这样,难免会对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方法产生误解。数学美学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缺失,必将影响甚或限制数学教学的创新,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传统文化的美学与世界文化共生

什么是美学?美学辞典中对此也没有明确定义。但给予了解释:“美学”――“伊斯特惕卡”(Aesthetik),原义指用感官去感知。在西方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认为“美是理念”,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认为“美在形式”,“规则是美的本质”。

然而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如孔子、孟子、荀子、庄子等,对美的问题就有许多研究。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认为“里仁为美”,“先王之道斯美矣,小大由之”,孟子(公元前390~前305年)认为“充实之谓美”。

三、传统文化美学思想的体现

数学美是普遍存在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到处渗透着数学的美学思想。[4~6]下面从四个方面给出了实例并进行了论述。

1.也许对称对中国古人有着特殊意义。商代以来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中就有完美的数字方阵、方程、几何图形及其对称变换方面的珍贵资料。在甲骨文、陶器、青铜器、数学著作、天文著作等文化遗产中有不胜枚举的实例。

2.宋代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杨辉,是出色的数学美学思想家。他的“天地之数”的提法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现实意义。他在《续古摘奇算法卷上》中说:天数一三五七九,地数二四六八十,积五十五。求积法日:并上下数共一十一,以高数十乘之,得百一十,折半得五十五,为天地之数。杨辉用最大的天数(倒数第一位)加最小的地数(第一位)、倒数第二个天数上加上第二位地数,以此类推,最后得出每一对数的和都是11,再用11乘10,得110,再除以2得55。杨辉利用对称性原理构造了新方法。对称方法在数学研究和数学教学中很有启发性。

3.数学证明中的美学方法之典范――“出入相补”原理。“出入相补”原理,即一个平面图形从一处移置他处,面积不变。《九章算术》方田章中的圭田(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也运用了中心对称原理:半广以乘正从。半广知,以盈补虚为直田也。亦可半正从以乘广。这就是现在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文字表述,说明了乘法交换律――一种统一、对称的思想。

4.计算中的对称方法。《九章算术》中的四则运算、比例计算、开方等问题,虽然这些算法都是从生产实践中概括、归纳出来的,但都具有一般性,而且蕴涵着对称性美学思想方法。四则运算中的加减、乘除,还有乘方与开方等计算中很自然地用到了对称方法。中国古代的方程计算中,运用了对称方法。方程组中每一个方程的列法,必须掌握各数量关系的平衡、和谐,才能够准确地为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四、传统文化中的文学美学思想

文学的实质是追求美、发现美和表述美。古今中外文学的美已经超出了语义功能之外而独立存在。而文学美和数学美的结合更是数学教学的新亮点。[7]下面举例说明。

1.直线垂直于平面:平面与直线在空间中都具有无限延伸性。若你正站在这张平面上,你会觉得它像望不到边的浩瀚沙漠,眼前一条直线直冲云霄,像一股正在袅袅上飘的轻烟。这不正契合了“大漠孤烟直”的诗句吗?

2.两条单调的平行线也是无限延伸、没有交点,并且互为伙伴。这就像同时行进却又永不相见、彼此不离的人世情感,你一定会想到李商隐的名句“相见时难别亦难”吧!

3.当你看到直线外切于圆这种几何图形时,你是否会想到“长河落日圆”?那一定是一幅壮美的图画:在一条蜿蜒流淌的河流尽头,水天相连,在一团红霞的簇拥中,一个鲜红的圆盘正徐徐地隐没在地平线下!

五、结 语

发掘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是新时代对传统文化研究和再认识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数学教育、文学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以及爱国教育的完美结合点和综合。传统文化的数学美需要你用心去发现,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美感与乐趣。从育人的角度说,传统文化的数学美发掘和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更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的目的,更是对人性的陶冶,对崇高情操的培养,在教育实践中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利治.漫谈数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M].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

2 周国威.浅谈数学中的美学[J].职业圈,2007(2):89~90

3 郑荣奕.浅谈美学因素在数学中的表现[J].科技资讯,2007(8):131~132

4 郭书春.古代世界数学泰斗刘徽[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5 代 钦.中国传统数学中的美学思想方法研究之一[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4):56~60

篇4

一、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源泉

在小学语文选编的教材中,很多是儿童文学作品。在中国,最早提出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关系的是周作人先生。他在《儿童的文学》演讲中提出,所谓儿童的文学就是“小学校里的文学”。在他的眼里,儿童文学几乎就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同义词。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发现,儿童文学除了教育性以外还有属于自己的特质,它能够正确地引导儿童探索人生的奥妙和真谛,即启发作用;它能够培养孩子健康的审美意识,净化孩子的心灵和情感,即美育作用。教学作为创作者和儿童之间的媒介,将这种诗意美传递给儿童。通过教学,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在阅读作品时的审美心理感受以及阅读后的审美心理效应,掌握儿童的审美心理需要,更好地发挥儿童文学的美育效能。同时,美育也在借助儿童文学不断探索美育的途径,逐渐提升儿童的审美境界。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价值体现

儿童文学是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年龄特征、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而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传播着“真”、“善”、“美”,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俄罗斯在儿童教材编写和教学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它主要是结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审美需求诸因素,以儿童文学作品为主要的教育内容使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加强对儿童的美育。中国小学语文选编的教材中的儿童作品,也同样有这个特点:贴近中国儿童生活,以时代为背景,以生活为依托,带给孩子真正美的教育,能够激起孩子们对美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教学中,对儿童文学作品的细读和赏析,了解文章的文字美和意境美以及对作品中人文精神的理解,能够实现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加强小学生审美情感的教育,以及实现对小学生人格素质的培养。

三、如何加强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价值

首先,将语文教材中的童话、童谣、诗歌、寓言等进行分类,根据内容的不同,开展不同方式的教学。在儿童文学各文体里,童话是最受儿童喜爱的。几十年前,我国儿童文学泰斗严文井说过:“童话是由孩子们的需要而产生的。最初的创造者是孩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童话是最具有儿童文学本体特征、和童心世界离得最近的文体。贝特尔海姆从心理学的角度指出,童话是人类童年接触到的最重要的叙述性故事,体现了对人文价值、人文精神的颂扬以及儿童人性的关怀,对于儿童的心灵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我曾经认真地研读过《安徒生童话》,这次美妙的旅行让我感觉到,儿童的世界正是成人世界的缩微,这些作品中的所包含的梦想、成长、努力,正是对儿童人生的有益帮助和提示。我们教学时,要把自己当作旅行中的儿童,带领儿童融入到作品中,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情感的熏陶。

其次,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情感的丰富性、语言的感染力及表达的艺术性来进行教学。如果教师的语言枯燥无味,就会失去课堂的美育效果。儿童作品中大量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的运用,这都是文体中的审美因素。由于儿童知识经验的贫乏,文学欣赏能力较低,“所以他们在欣赏作品时,其感知往往是跳跃式的,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偏重于直观感受,注意作品中的形状、色彩及声音,对新颖、奇特、富于动感的人物形象和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非常感兴趣。”比如一年级教学内容中有《大海睡了》这篇课文,就是一首生动活泼、充满情趣的儿童诗。学生的兴趣很浓,特别是读到这一句,“她背着明月,她抱着星星。”则让学生如沐春风,感受到课堂的美感,甚至产生愉悦的幸福感。反之,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枯燥、死板的课堂教学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课文中的思想性和情感性自然地与学生交融。

第三、在教学中,展开不同的阅读方式。可以适时开展合作性阅读,自由读、默读、复述课文内容,也可以将课文变成儿童喜欢的故事讲出来,这是对文本进行重新解读的一种方式。让我们带领儿童和文本进行一次心灵的沟通,让儿童在沟通中接受美育的教育。比如,在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会走路的树》这篇课文。我在教学中就采用了播放动画、然后再配上讲故事的声音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到小驯鹿和小鸟之间的深厚情感。五年级课文中的《寓言三则》,授课老师也是让孩子自由阅读,模仿寓言中的人物及其小动物的语气,让儿童通过思考明白其中的道理,让儿童得出对事物的正确判断,达到对儿童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

篇5

新闻被看作“易碎品”,这主要是强调新闻的时效性。事件发生或发现与报道的“时间差”越小,新闻的时效性越强。时效性是电视新闻价值要素,也是其美学原则。从心理角度来说,人人都有好奇心、新鲜感,人们总是期望了解新的东西,满足了这种期盼,就是美。电视新闻直播使电视新闻的报道和播出同步,使“TNT”(Today’s news today“今天的新闻今天报道”)的时效观改变为“NNN”(Now newsnow,现在的新闻现在报道),实现了事件发生与新闻播出的零时差。观众不可能逾越空间的距离而进人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但是现场直播却可以使观众与正在进行时态的事件处于同一点上。也就是说现场直播把观众带进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事件之中。这种“天涯共此时”的全方位时空同步性在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获知新闻需求的同时,也易于触动受众“先睹为快”的心理需求。例如重大体育比赛的现场直播总会吸引众多的观众;体育比赛现场正在进行的过程总带有“未知性”和“偶发性”。而这种偶发的事件特别是现场随时发展的情节和出人意料的变化可以使观众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信息;这些“意想不到”的信息,又使观众真切地获得鲜活和生动的审美体验。所以在观看直播的时候,观众往往为比赛的最新进展心悬一线或大声欢呼。同样道理,电视直播以零时差的速度把正在发生的事件,传达给观众,从美学角度来看,新闻主体接受了最新客体,主体就觉得耳目一新,心理得到了满足,就能够感受到美。

新闻的美感力量主要来自于其所承载的事实的巨大震撼力,也就是事实的真实性和可信性。传播学理论认为,人们在接受信息传播时,其信任程度与传播层次成反比。换言之,信息转述层次越多,信息损耗或变形越严重,可信度越差;反之,传播层次越少,可信度也就越高。现场直播通过记者在新闻现场的口头报道、现场评析、对有关人士的现场采访等直接向观众进行传播,缩短了传者与受者之间的距离,减去了中间的转述层次,极大程度地降低了“信息损耗”,使新闻信号直达观众,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新闻素材的完整性和原生态,因而具有极高的信息保真度和可信度。现场直播,直接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往往使观众处于“身临其境”的感知状态,其真实可信的新闻画面蕴涵着鲜明而丰富的审美特征,它拨动观众的心弦,唤起观众的审美体验,因而不断使观众产生审美愉悦。

新闻作品的生命,始于它成为社会人的意识中的事实之时。一档新闻节目的生命力,没有观众的参与是不可想像的。一档电视节目不仅是为受众创作的,而且也需要受众的参与。在传播学中,参与的含义是以传播者的所见、所知、所感引起受众的“共见”、“共知”、“共感”,从而达到“共鸣”和“共识”。在大众传播时代,人类的审美期盼由过去的“远视”、“仰视”、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的、直接的信息的制作。在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中,观众受画面上新闻特定现场和气氛的影响,情绪上的反应一般说会比其他报道形式更为强烈,尤其渴望与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进入交流、共进的状态,因此没有哪一种传播报道方式能像现场直播那样更能唤起观众的参与欲。例如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7周年特别节目《共同的时空》,首次实现了网络与电视的互动直播,实现了网友、观众、主持人的互动交流,网友通过特为此次节目开通的中央电视台BBS,将自己关心的问题贴在论坛上向主持人提问,主持人的现场回答又通过音频直播转送给网友。这次有别于传统媒介传播的特殊传播形式,以它现代、开放、广阔的覆盖面,使电视与互联网互相呼应,让无缘步人演播室的场外观众,用录入与点击的方式参与节目,成为节目的一员。就传播层面来说,它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的优点引入到大众传播中来,建立起传播者与受众的平等关系;就审美层面而言,观众的参与欲本身就是一种审美冲动。审美主体(大众)参与到传播中去,其表现、表达的欲望得到充分的释放。这样,审美主体通过参与实践实现了与审美客体(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节目)的情感共鸣与理智认同,从而达到了审美沟通。

在信息时代,新闻传播的本质要求是获得最大限度的传播,也就是最大信息量的传播。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可以在短时间内借助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传播符号传达出大量的信息,并且还可以记者、主持人和现场被采访者的表情、神态、动作传递信息内容。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同时传播使观众接收的信息量自然要比其他报道形式丰富。另外,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中往往有关于事件发生的背景、起因、人物等的详细资料介绍,并更自觉地利用机位、景别、剪接等传播手段来补充现场由于时间地点的局限而造成的信息量的不足,从而增强报道的深度、厚度,使整个新闻直播报道丰满而厚实,使观众所接受的信息实际上比身临其境的内容还丰富、具体和清晰。这样就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观众的求知心理,从而带给观众获得信息满足的心理愉悦,引发观众的审美体验。

篇6

关键词:夏花 意象 绚烂 审美共通性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12-0090-02

作者简介:尹凤芝(1962―),女,内蒙古宁城人,本科学历,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基础教学部部长助理,副教授。研究方向:人文素质教育教学与实践。

张亮(1980―),黑龙江大庆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基础教学部社科教研室专职教师。研究方向:古典文献学、文化与文献研究。

夏季是高温多雨时节,也是花期繁盛的时节。荷花、莲花、石榴、蔷薇、芍药等鲜花在夏季争先开放。特殊的季节,繁盛的花朵,使得“夏”字和“花”字两个字合成在一起,好像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某种深刻的内质,有了更深刻的比喻义。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诗句,更使得“夏花”一词被人们广泛认同。写景用之,记人用之,“夏花”一词处处可见于当今文学作品之中,颇具美感。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花卉意象是中国古代诗歌意象中的重要意象之一,但是,我们在把“夏花”作为一个合成词进行考证的时候,却发现这个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极低。

那么,在古典文学中,“夏花”一词到底出现在哪些文章中,“夏花”意象是完全的国外审美意象,还是在古代文学中就形成了文学意义,又表达了怎样的意蕴?本文对我国古代“夏花”一词的运用进行梳理,对古典文学中“夏花”意象的审美价值做初步探究。

一、名词性“夏花”词条

夏花,作为一个独立名词概念,在唐前作品中确实很少见到。在我们查阅的文献中,见到的最早的名词性“夏花”词条应为唐代徐晶的《赠温驸马汝阳王》。

赠温驸马汝阳王

畴昔承馀论,文章幸滥推。夜陪银汉赏,朝奉桂山词。

梁邸调歌日,秦楼按舞时。登高频作赋,体物屡为诗。

连骑长楸下,浮觞曲水湄。北堂留上客,南陌送佳期。

忆昨陪临泛,于今阻宴私。再看冬雪满,三见夏花滋。

都尉朝青阁,淮王侍紫墀。宁知倦游者,华发老京师。

诗中“再看冬雪满,三见夏花滋”句,“夏花”与“冬雪”对举,成为季节象征,用这个象征来代指季节更替、岁月流逝,使得无形的时间在流失的时候有了具体的质量感。“三见夏花滋”,给人感觉一次观望就一次变化,冬日以来,三次回眸已经夏花满园了,可见时光飞转之快。作者用语虽然朴实,但是颇有深味。

此外,倪瓒《黄本中书斋为写寄傲窗图》中有“春竹罗径笋,夏花敷沼莲”句,王冕的《黄牛山》 中有“密竹先秋意,长藤过夏花”句,“夏花”均作为一个固定词语出现,与春景秋意对比,展现了颇有特征的意象形态。

二、非固定合成词中的“夏花”组合

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诗歌中出现的非固定合成词中的“夏花”组合。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律诗对字数限制的特殊性,使得词语组合产生了多元性、朦胧性的特点,这使得词语在组合上也产生了多元解读的可能。

我们来看郭茂倩《乐府诗集・夏歌二十首》:

夏歌二十首・十二

春桃初发红,惜色恐侬摘。

朱夏花落去,谁复相寻觅。

歌中通过桃花春发夏落的对比,表现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无奈感慨。其中,“朱夏花落去”正常的语序应该为“夏,朱花落去”,夏天了,那红色的花朵却悄悄谢落了。作者灵巧地调整了修饰词的位置,使得诗句合辙押韵,更由于“朱”字移动到“夏”前,形成“朱夏”的感觉,增大了红硕颜色的修饰范围,使得读者阅读起来似乎可以感觉到整个绚烂夏天的逝去。

另外一些诗歌中也出现了类似的组合,但是“夏花”二字组合的意义并不明显。如苏辙《收蜜蜂》中的“小窗出入旋知路,幽圃首夏花正繁。”杨万里《和仲良病中耽睡》中的“欲夏花全退,犹寒柳尚眠。”“夏花”两个字虽然形式上靠在一起,在视觉上可能给人留下“夏花”的印象,但从构词角度来看,实际上“首夏”“欲夏”关系更紧密,“夏”“花”二字并没有形成一个词,这里不再从文学意义上分析了。

在这类非固定合成词中出现的“夏花”概念,应该说还不是一个成熟的词语“夏花”,但是它内在的多义组合产生的文学效果,还是给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三、有明显修饰意味的“夏花”意象词条

在为数不多的“夏花”词条中,令人惊喜的是在一些诗句中,我们看到作者有意识地对“夏花”进行修饰。如元代《闲居丛稿・卷六》中蒲道源的《德衡弟馈石榴三枚》中“遗我盘中硕果三,累累多子出包含。光摇镜面丹砂碎,冷结金茎瑞露甘。一本同胞吾有感,远条盈菊彼无堪。夏花岁岁开时节,莫忘重拈助笑谈”句,“夏花岁岁开时节”,夏天是一个多花的季节,用“夏花”作为时节讲是很有特点的,“夏花时节”有特定的文学意味。蒲道源用“岁岁开”来修饰“夏花时节”,从一个时间广度上延展了这个时节特征,给这个特定的美丽时节以余味。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修饰“夏花”的色彩,使用到的形容词是“明”这个字。如韦应物《种药》有:“阴颖夕房敛,阳条夏花明。”又如宋代朱熹的《萱草》有:“春条拥深翠,夏花明夕阴。”“明”,作为色彩解释,《词源》解释为“光明,明亮,与‘暗’相对”。《中华大字典》还有一条解释,“有光耀也”,并引用《考工记》“举之而丰则明”。可见,“明”除了明亮义外,还有鲜明的、明亮的、色彩动人的、色彩耀眼之意。韦应物专门有一首五律名字叫《夏花明》,对明亮鲜耀的夏花进行了具体描述:“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归视窗间字,荧煌满眼前。”本诗从夏天浓密的树枝绿叶,鲜亮的红花写起,开篇就写出了绿树中点缀满枝红花的特点,色彩对比鲜明。颔联紧接着又写天气特点,夏日正午,太阳炎炎,灼灼如火。在这明亮如火的季节中,花朵随风翻转起舞,倒影在水中,又形成另外一个美丽明晃的倩影。这高亮度的、晃动的景象,使得作者最后收回远眺的目光,转看屋内字迹的时候,不觉感到眩晕不适,荧煌光亮满眼。“明”不单单是色彩的明亮,它是高强度的鲜丽,明晃,如火,如日,灼灼耀眼,绚烂不已。韦苏州的这首《夏花明》可以说是绚烂夏花的很好注解。

以上,我们只是单单从“夏花”作为一个词语的角度对其意象进行研究。实际上,意象的原型应该来源于生活,也只能来源于生活,作者有了对生活的强烈感受,才能发掘出意象的审美价值。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夏花”一词在古展的大致轨迹。“夏花”一词解经用之,吟诗可见。关于“夏花”意象,借助韦应物等人的诗歌,其明丽绚烂的特点被表现得很准确。“夏花”,完美而又盛大地绽放了自己的希望;“夏花”,意喻不要压抑自我的情感,意味着人生要尽兴而为。生如“夏花”之绚烂,是用诗来阐述生命,也是将生命化作了一首优美的诗,能这样理解生命无疑是一种大勇气、大智慧。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饕餮 青铜器 特点 美学价值

从北宋时期,科学家们把商周青铜器上那些凶猛神秘的兽面纹称为饕餮纹。在中国古代装饰历史上饕餮纹是最有神秘气息的装饰纹样之一,饕餮作为神话和传说的神秘动物,它被描述为一个奇怪的凶恶的动物形象。出现在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样,却用它那神秘而又凶恶的面目,感染几代的中国人。商周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样,为商周时期审美时尚与时代精神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证据。 通过对饕餮纹样的探究,可以分析祖先的审美发展过程,从而解释隐藏在那凶恶和神秘的饕餮纹样的中华民族逝去了的审美情趣与人文倾向。

1、饕餮纹——原始的审美情趣的展示

从良渚文化到商代饕餮纹虽然经过千年的演变与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但它的艺术表现方法始终没有大的改变,谁都不去刻意描述这些怪异动物形象的自身面貌,只将它作为一个象征符号的抽象描述,它的审美思想已经上升到人类所不能超越的神的世界领域,并努力消除任何对抽象的方式存在的真正意义,用它独有的表现手法将人们带到他们所崇拜的神的领域去探索神灵的存在。古人将他们的审美思想隐藏在神秘的饕餮纹样之中,饕餮纹承载着那个时代的文化意义,意味着那个时代许多的人文思想,以它特有的、原始的神秘感展示它所包含的原始人文观念。

商朝和西周都属于奴隶社会,因为生产力低下,人们认识水平低,青铜器被当做贵重的物品所保存,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大部分青铜器都被作为“礼器”,主要用来祭祀和祈祷。从其诞生之日起,青铜器就充分反映了奴隶社会区别于原始社会在生产技术和科学技术上的巨大进步,而且表现出了当时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和当时人们对宗教的信仰。饕餮的神秘恐怖形象作为统治人们思想的精神符号,无可替代地统治着那时人们的内心世界。恐怖、怪异、神秘的饕餮纹是神圣的,巨大的眼睛和张开的大口无不表现出当时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和想象,将统治阶级的高贵、权利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在以饕餮纹样为主体装饰纹饰的青铜器中,所有的装饰表现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它承载着当时人们心目中最高的统治者——神灵,为后人们描述出一种原始的、神秘的、凶恶的审美情趣。

2、饕餮纹——精神文化的承载

如果人们从一件器物中只是看到凶恶、狰狞,是无法引起观看者的普遍共鸣的。时间上的不同其审美标准也不尽相同,而饕餮纹在经过了几千年的传承之后,依然能表现出它的无与伦比的魅力,让每一位观看它的人都有发自内心的震撼,这就表明饕餮纹的背后不仅表现的是原始社会的审美情趣,以及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镇压与征服,更重要的是它表现着当时社会文化与人们生活的一种和谐。原始、夸张的装饰手法也显示出浪漫主义的天真与淳朴。由此可以看出饕餮纹的审美价值还在于它代表着的那个时代的文化的精神内涵。

饕餮纹器物是统治阶级用于祭祀神灵、祖先或记录他们战争取得胜利的载体,一方面它是恐怖的化身,代表了统治阶级和贵族部落的无上权利以及对异族部落和被统治阶级的任意杀戮,另一方面它又是维护统治阶级权利的神灵,用它所代表的神秘力量,它的凶恶恐怖的面貌确保统治者的地位和权力。它不仅表现出被统治阶级对统治阶级的惧怕,也表现出统治阶级至高无上的权利,承载了统治阶级对神灵和祖先的崇拜,以及巩固和延续他们的统治的愿望。定期的祭祀使青铜器这种最初生产工具变成了权势和崇拜的象征物,从而脱离了它的实际作用,被人为的赋予了神圣的意义,以原始的、非理性的神秘力量来恐吓和支配着人们的内心思想。

3、饕餮纹的审美的演变过程

青铜器向精致化、贵重化、审美化方向不断发展是统治阶级层次化分明的结果,当等级制度被给予另一种意义并以其他的形式再次出现时,器物本身就具备了一定意义上的美感,它的审美价值不仅表现在外部装饰和器物的外部形态上,更多的意义是器物本身所包含的意义。

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样所蕴含的意义是对原始宗教的崇拜和统治阶级政权不可动摇的观念。饕餮纹被统治阶级看做是具有神圣能力的具有通神能力的神兽,它是神灵的使者,可以迫使被统治阶级服从自己的统治,消灭反对他们统治的人或物,可以达成自己和神灵世界的联系,神秘的意境就此产生。饕餮纹的狰狞、恐怖形象给统治阶级一种认同感、归属感,认为它们是神灵派来为他们服务的,相信自己可以借助祭祀仪式来达成自己与神灵的交流的目的,人与物构成了一种和谐的关系。因为这种和谐的关系,饕餮纹给统治阶级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欣慰,这样才能欣赏饕餮的狰狞、恐怖,才能追求铸造的精美性,才产生了最初的审美情趣。

虽然统治阶级具有了最初的审美意识,但是他们并不把饕餮纹当做是一件艺术品来欣赏,更多的是把它们当做对宗教崇拜的一个载体。原始的宗教观念表现出的是人对于神的统治的屈服,是宗教对人性的禁锢,所以它所具有的审美能力是有限的,只能作为一种审美的特殊和谐状态存在,这种状态使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能从中分别感受到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4、饕餮纹的装饰手法

饕餮纹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论如何变化、传承,无论是前期的简洁庄重还是后期的繁杂绚丽,一般都强调和夸大其头部特征,服务于主体的各种细节装饰与主体装饰形成了完美的层次效应,它们有规律的排列,随着器型的转折而变化。

对称的装饰手法的应用,装饰线条的均匀感和距离相等的间距给人以强烈的平衡感和秩序感,具有强烈韵味的形象、强有力的线条等等因素都表现出一种原始的宗教美感。那凶恶神秘的形象和简单的装饰手法,是当时审美的体现,其浪漫与简单的造型,使饕餮纹样在它那狰狞凶恶形象的背后,隐藏着中国古代文明的淳朴与稚气。

饕餮纹不是努力的去表现任何真实的存在物象,而是运用抽象的装饰手法努力去跨越现实,来达到抽象的超现实存在。它所表现的不仅仅是动物形象本身的意义,而在于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象征性符号,指向了具有最高的统治阶级——神的世界,它为我们描述了那个时代的艺术观念和人文意识。

饕餮纹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它所表现出来的狰狞、粗犷、豪放不羁,显示出的震撼人心的威力等等,都值得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容庚 张维持《殷商青铜器通论》文物出版社 2009.8

[2]杭春晓《商周青铜器之饕餮纹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2.

篇8

一、考点梳理

散文中的价值判断指作品反映出来的对人生价值、时代精神、人文精神、道德情操等方面的评价。“审美取向”指作品表现出的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摒弃。该考点包括三方面:一是评价散文的主旨,要求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流露的感情、表达的观点、蕴含的意趣;二是评价散文中的某种观点、态度形成的原因或依据:三是评价散文蕴含的审美价值及情趣。

二、答题方法

任何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作者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是作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情趣的反映。因此,答此类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立足文本,追本溯源。立足文本指根据文本的内容、情感志向发掘作品中隐含的价值认知与审美追求。评价文本,应该从文本出发,无论是赞美还是否定,都要在文本中找到相应的依据。避免用刻板、教条、贫乏、单一、概念化的模式去关照文本。

2.融入自己,评出个性。这是个性阅读的表现,要求考生能以独特的视角感知作品,发现作品中蕴含的亮点,发人所未发。考生要在赏析文本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想法,与文本共鸣,与作者共鸣。

3.整体把握,客观公正。这要求考生尊重作品的原意,尊重作者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实事求是,不架空,不拔高,不曲解,不以个人的喜好解读文本。

【针对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祖母说

徐则臣

从十二岁时出门,读书,工作,再读书,一晃又是十二年。每年回家两次,名为归乡,实是小住,总是鬼撵着似的匆匆去来。回到家也难得外出,关在房里读写,偶尔出去也只是房前屋后遛上一圈,漂泊不得安宁的心态常让我感觉自己是故乡的局外人。除了周围的邻居,稍远一点的都在逐渐陌生,那些曾是我的同学和少时玩伴的年轻人,多半已经婚嫁生养了。生疏是免不了的,要命的是他们的孩子,完全是用异样的眼光看我,好像我与这个村庄无关。

尽管这样,我依然没能太深地发现村庄的变化,大约是这种变化正在缓慢进行,而我一年两次的还乡多少也对此有些了解,孩子们的成长与谁家的一座平房竖起来并不能让我惊奇。都是生活的常识了,有些东西的确在人的心里也展开了它们的规律,它们的生长节奏不会让我们意外,也就无法把它称作变化。我常以为我的村庄是不会变化的,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相同,院门向南开放,白杨和桑树还站在老地方,后河水的荣枯也只是遵循着时令的安排。当我从村庄后面的那条土路走向家门时,沿途的景物让我失望,一成不变。我就想,还没变。外面的世界一天一个模样,故乡却像脱离了时光的轨道,固执地守在陈旧的记忆里,生活仿佛停滞不前,一年一年还是老面孔.

若是从生活质量论,现在的乡村绝不是一片乐土。小城市正跑步奔向小康,大都市早已在筹划小资和中产阶级的生活,而乡村,比如我的家乡,多年来依然没有多少起色。当看到这里的村民们为人民币深度焦虑,而将正值学龄的孩子从教室里强行拽出来的时候,我是多么希望她也能与时俱进、富足祥和啊.那些田园牧歌的美誉,那些关于大自然的最矫情的想象,加在乡村的枯脑袋上是多么的大而无当。生存依然是这里最重大的话题,要田园牧歌和大自然的想象干什么。看到这里的村民和若干年前一样扛着铁锹茫然地走进田野,我常觉得自己在这片大地上想起诗歌是一种罪过。他们当然需要诗歌,但更需要舒服滋润的一日三餐,和不再为指缝里的几个硬币斤斤计较,需要所有人都和他们一样,把粮食高高举过头顶。

可是祖母说,村庄一直在变,一天和一天不同。她又向我历数我离家的这半年中村里死了多少人。祖母越来越执着地谈论死亡了。这几乎是年迈的一个标志,在乡村像老人斑一样不可避免。祖母八十了,有理由为众多的生命算一算账。祖母说,东庄的某某死了,才六十八岁;南头的某某得了癌症,没钱治,活活疼死掉了:路西的某某头天晚上还好好的,一早醒来身子就僵了,那可是个能干的女人,六十五岁了还挑着一担水一路小跑:后河边上的某某也死了,一个炸雷轰开了柴门,把他赤条条地劈死在床上,那声神出鬼没的雷怎么找到他的呢,不到六十,刚刚把白胡子蓄了两寸长:还有卖烧饼的媳妇,一口气生了三个丫头,刚得了个儿子没满三岁,莫名其妙地一头钻进烧饼炉里,拽出来人已经烧焦了。

祖母坐在藤椅里,在阳光下数着指头,讲述死亡时只看着天。她说日子一天一个样了,他们那一代人差不多都没了,出门满眼都是不认识的人。他们都走了,少一个人村子里就空出一块地方,能感觉出来院子里的风都比过去大了,没人挡着,风想怎么吹就怎么吹,来来往往都不忌讳了。

这是祖母的变化。村庄越来越让她不认识了,世界因为死亡在一点点地残缺,她所熟悉的那个村庄在逐渐消失,属于他们的往事和回忆被死去的人分批带走了,剩下的最终是面目垒非的别样的生活。在祖母变化的生活里,不停地走进陌生的面孔,那些身强力壮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而这正是我所不解的.他们像血液一样奔突在村庄的肌体里.但是为什么多年来故乡依然故我,连同我们的土地都要为粮食焦虑?

(选自《散文选刊》2013年第5期,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两项是()

A.第三自然段“为指缝里的几个硬币斤斤计较”一句展示出村民为人民币深度焦虑的场景,他们因贫穷而变得心胸狭窄,唯利是图。

B.第四自然段通过祖母之口列举一系列的死亡事件,既反映了故乡里村民生存状况的难堪和困厄,也隐含了作者对当今偏僻农村发展现状的忧虑。

C.第六自然段“她所熟悉的那个村庄在逐渐消失,属于他们的往事和回忆被死去的人分批带走了”,含蓄地表现出村庄老人老境的孤独和悲伤。

D.作者认为,外面的世界一天一个模样,故乡却像脱离了时光的轨道,“一年一年还是老面孔”,根本原因是死亡现象频繁、劳动力减少。

E.文章语言朴实自然,笔调冷峻凝重,慨叹深沉,深藏着作者对社会、人生、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关怀。

2.文中第二、三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村庄“一年一年还是老面孔”,而祖母却说村庄“一天和一天不同”。文章的内容是否相互矛盾?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

篇9

文化价值观是指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深受文化传统影响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其实,不同民族文化产生的文化价值观也不尽相同,即文化价值观的形成深受民族传统文化影响,它体现着传统文化的继承。另外,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传播下,文化环境所处的时代性也深深影响文化价值观,它主要批判、吸收、改造和发展传统文化及外来文化。因此,为了消除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冲突,使其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本文将进一步探讨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冲突与调适问题。

一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现状

1重视个人价值、权利和利益

尽管人们的物质化文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漏洞百出,他们缺乏自我认识,缺乏对社会的理解。新时代下,大学生往往趋于独立化和个体化,大部分学生崇尚于寻找自我,偏执或走极端现象接连不断。这些学生忽视了社会和他人的价值评价,过分强调自我感受和需求,通常只考虑个人价值、利益和发展,而忽略他人价值及社会利益,即社会责任感急剧下降。当然,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将会导致极端个人主义泛滥,所以,我们必须及时引导和教育,以便纠正这种不良文化价值观。

2形成多种价值观并存的格局

当前社会,各种风气盛行,中国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失去了昔日的稳定,绝对一元的文化价值观已经消失了,大学生在价值评价标准与选择上更加趋向于多元化特征。进一步讲,承认大学生价值评价标准,以及价值选择的多元化,这是尊重历史和现实的集中体现。但是,现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合理的,决不能完全提倡,由于某些多元文化价值观也会让社会生活无序,甚至暗含生活危机。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多种价值观并存的格局,引导大学生走正确之路。

3思想观念由保守向现代转变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化非常明显,最突出表现在“重金钱,轻道德”方面。现代社会,大多人极趋向于金钱观念和实利意识,金钱主义盛行,而泛道德主义和道德本身所具有的绝对价值尺度受到极大冲击。与此同时,竞争、进取、效率、富裕等文化价值观却得到充分肯定,比如: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等现象越来越普及;与世无争的思想意识在大学校园内渐渐淡化;依法治国和依法行事观念渐渐盛行,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以言代法和以权代法”的落后思想;大学生开始关心社会和世界,充满了积极参与的热情,轻视一切“漠不关心,事不关己的腐朽思想等等。

二新媒体下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冲突

1政治意识淡薄

在全球化经济的迅速发展的时代里,世界各国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我国也不例外,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活跃,各种各样的思想潮流聚集在一起,万事万物似乎都围绕着社会新思潮运转。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高等院校出现了前所未所的革新态势,特别是大学生文化价值产生了巨大变化,主要由于多媒体教学的深入,网络化一举成为高校的新型教学模式,而网络所带来的社会文化也渗入到高校,从而淡化了大学生的政治立场、政治信仰及意识形态。在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冲突明显表现为生活冷漠,态度消极,政治意识淡薄,缺乏精神信仰。

2民族意识纠结

新媒体视域下,外来文化大肆向我国文化市场进军,而这些外来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成了中国大学生的奢好。在高等院校,大学生都热衷于美国好莱坞电影、各种影片、服饰等,形式上看是商品,但也属于文化载体,传播着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与价值观念,它以一种“商品化”形式图谋文化霸权。对于中国80后和90后大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一个矛盾统一体中,这群青年愿意为祖国贡献力量而倍感光荣,却又无法抵制外来文化的诱惑,崇尚外来文化,将“外来文化”作为最流行的一种时尚元素,从而陷入民族意识纠结的情形之下。从二者权衡来看,大学生文化价值观选择代表价值取向,主宰着我国文化发展的生命力。

3价值取向模糊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自我意识也渐渐觉醒,网络的普及丰富了他们的个性世界,同时也埋下了西方利己主义思想的种子。毫无疑问,现代大学生开始注重个人价值、权利和利益,确实有利于大学生独立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是一部分高校学生却忽视了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他们过分崇尚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西方文化的个性张扬。尽管有的大学生也能认识到社会和集体对于个人生存与发展起的重要性,但他们集体和国家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从而淡化社会责任感,缺少集体协作观念和服务奉献精神。也就是说,在新媒体视域下,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出现了严重失衡现象,其文化价值观发生冲突,有着极强的极端个人主义倾向,形成了价值取向模糊的不良现象。

三现代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冲突的原因

1全球化与网络的双重影响

现阶段,受全球化与网络的双重影响,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盛极一时,文化全球化也渐渐走上了历史舞台。所谓全球化,指的是地域、国家和民族从封闭状态走向开放状态的整个过程,经济发展和信息科学技术推动着全球化不断深入,使其向内在化和深层次方向发展。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后,人们的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也深受影响,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起到空前的影响。在网络普及应用的今天,网络文化的核心就是价值观,在全球化与网络化的双重影响下,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讲,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和文化价值观都将发生冲突与碰撞,并且愈来愈频繁。

篇10

银碗里盛雪,看到这几个字,总觉纷娆妩媚,总感薄凉浸润。其实读雪小禅的文字亦如此。雪小禅说:用文字腌制时间,煮字疗饥,过鲜衣怒马的生活,享受银碗里盛雪的闲情,在三生韶光贱的光阴里,指尖上捻花,孜孜以求,散发微芒。这是雪小禅的生活目标。雪小禅原名王虹莲,中国作协会员、专栏作家。她生于70年代,河北文学院签约作家,《读者》百名签约作家之一。青春文学领军人物,文字青春曼妙,这是得到青年人喜爱的主要原因。她在散文、随笔、小说等多方面丰产。

我愿意做这样一个写作者,孤寒、低温,远离热闹与喧嚣,以孤独的姿态,独自开放。这是雪小禅对自己的评价。

青春韶华・流年似水

花间十六拍

雪小禅

我常常在想,生活到底留给了我什么?是那些匆忙的时光?是那一本本的书?是那刚刚买来的新衣?还是我的新朋与旧友?

没事的时候,我总是喜欢整理旧东西。

比如旧相册。

那时候还小吧,十四五岁,和同学跑到照相馆去照相,黑白的,几张年轻的脸挤在一起,青涩、单纯。那个老照相馆很简陋,我记得给我们照相的男人长得白而矮,我们给他起了外号叫小白。那时没有数码相机,照相馆不叫巴黎春天或罗马假日,它只是叫新华照相馆,朴素,自然。

我们常常一趟趟地去问,洗出来了吗洗出来了吗?一般的情况下,照片洗出来要五到七天,我们捏着那张取相的条子,怀揣着喜悦与等待,那几日,竟然好像一生中最喜悦的时光。

照片取出来也就索然了,谁笑得太拘束了,谁的脸僵了,而现在每天可以照几百张的数码相机,完全没有了那种心情。

我还记得母亲带着我去做过年的新衣,鲜红嫩绿的卡其料子,裁缝说,安个拉锁吧,今年流行呢。我记得那个裁缝拿着尺子量着我,我闻得她头上的桂花油的香,那件衣服,我盼望着,盼望着,但时间太漫长,好像永远也过不完。

穿上新衣的那天,我去找隔壁的小孩子玩,让她羡慕。那种心情,我隔了这么多年,还是记得。

我还记得,那羞涩而心跳的黄昏,我一个人站在供销大楼的对面,等待一个人。

我的手里,捏着一张小纸条,那张纸条,湿了,是我的汗润了它,我心里,怀揣了一万只小兔子,这是第一次喜欢一个人,我记得他的剑眉星目,记得他唇边淡淡的笑,浓密的黑发,洁白的牙齿,记得他进教室到他座位是十三步,记得他长得像三浦友和,记得他的声音是空灵的磁性……

我叫住了他。

然后把纸条给了他,我转身骑车就跑,那个五月的黄昏,这样喜悦这样战栗这样充满了神秘与玄机,我写的是席慕蓉的一句诗: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我一边写,一边欣喜,那些心跳,那些喜悦,这么多年,仿佛昨日。

还有那条镶着碎钻的银色长裙,那年,我穿着它主持系里的元旦晚会,有人给我四个字,绝色倾城。这四个字,在青春的痕迹里,那么耀眼光亮,那条长裙,是我花了一个月的家教费用买来的,不实用,只有在晚会能穿,可是,我如此珍爱它喜欢它,因为它让我在那个晚上,呈现出动人的光芒。在与衣服的多年相知相依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把它们抛弃,它们见证了我的许多光阴与岁月,但只有这一件,我一直留了下来,有一天我翻看它,发现它也老了,那些碎钻,不再闪着亮晶晶的光,而我,青春已过。

旧相册中有一张照片,是我立在雪中,短发,目光茫然,不像那个年龄应有的茫然,当时我很不喜欢,但是现在看来,那表情的凛然应该是天生注定,我最在意的青春里,这张照片应该凝固了很多的东西。

而很多的东西,已经陌生,它们随着光阴走了,当年的小伙伴,见面不识君,我叫出她的乳名,她表情仍然淡淡,为着生计而挣扎,说雪灾让她的大棚菜损失惨重,说她小儿有心肌炎,我们不是跳皮筋时的少年了,她有她的生活,我有我的生活。

大学同学聚会,我们说得都是老故事旧光阴,忙着记彼此的电话号码,忙着问有钱有权的同学是否能帮忙一起发财,我知道,我们不是一起跳窗去操场上喝啤酒的二十岁了,不是为了打赌而喝醉的夜晚了……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我不抱怨,有那些日子,已经够了。

感谢这些记得,这些光阴中的片断,它们让我知道,闲适、稳妥、简单的生活才是我最需要的,如同花间十六拍,拍拍不相同,但每一拍,都是一道闪光的记忆,我记得这些光阴中的刹那,就像我记得那条银色的雪纺裙,大朵大朵的白色花瓣,冷蓝银白,藏了无尽的繁华和世间的热闹,我终于知道,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那光阴里我无法忘记的真和疼痛,人生最美的刹那,也许就是我把小纸条给他的那一瞬间,就是我等待取黑白照片的那几日吧?

(摘自《中国民航》)

青春回眸

读完这篇文章,缱绻在文字里的青春情愫,让读者似乎见到了绿色青葱的日子,更似看到了那颗蠢蠢欲动韶华已逝真挚的心。咂摸着这段岁月,更如品橄榄,有酸有涩亦有甜甘。秦牧说得好:“思想像一根线串起了生活的珍珠,没有这根线,珍珠只能够弃散在地。”此文把成长历程中的点点滴滴用青春的线串起,清晰简练中,不免让人感叹:青春年华易流逝,岁月匆匆莫蹉跎。

且读且思

1.读完全文,请你把文章所叙写的内容填入下面的空格。

2.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请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4.说一说,你如何理解下面这句话?

感谢这些记得,这些光阴中的片断,它们让我知道,闲适、稳妥、简单的生活才是我最需要的……

禅意人生・心如莲花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

雪小禅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我希望它是一朵风中的莲花。是夏日的黄昏吗?晚风吹来,吹来动人的问候,而我在池边,等待一场与风的相遇。

多么美呀。为这相遇,我一直翘首等待着,从去年冬天开始等待的吗?那时我还是一枝残荷,在冰冻的水里挣扎着,我知道有一场相遇在等待我。所以,我在努力地保持着自己的温度。

请理解我那时的残破。

请理解我在冬天的坚持。

不,我不放弃。

我知道这是冬天,我知道每一朵花必然要经历的季节,哪能一开始花朵就是饱满的?哪能一开始就步入春天抽枝发芽?所有的植物,一定会经历最疼最冷的冬天,在漫长的冬天里,蕴藏着勃勃生机,为春天的抽芽准备。

有谁记得我在冬天的努力呢?我在寒冰中,不灰心,不抱怨,用所有的残枝败荷为自己取暖。一定会有冬天的艳阳照到我,一定会有人经过我,然后说:嗨,这里有一枝冻荷。

我在最冷的时候,因了这一句就会感觉到温暖,就会眼睛发湿,也许所有的植物都一样,最脆弱的时候得到的温暖会永远记一辈子,而那时的坚强,才是真正的坚强。

春天终于来了。

我闻到了空气中的花香,听到了小鸟在春天里歌唱。寒冰终于化了,我在绿色中慢慢伸出我的茎,那枝枝蔓蔓冰冻的姐妹们,你们也在等待这一天吗?我在春天里歌唱、跳舞,在风中吟诗,我看到了春天的颜色,在一片绿色中漾出微笑,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我一定在春天里抽枝发芽,一定不错过与春天的会面。

――即使等待得太久了,我仍然会一直等待下去。

当然,这一切是为了盛开。

每朵花都是为了盛开,请理解我整个春天的努力,我把每个细胞都张开,把每一个脉络都绷紧,为了这一场盛开,我孕育了一个冬天和一个春天。

我记得春天里自己的芬芳,记得每一个细胞在张开时的动人,我记得我的心在微微地疼,为着这春天的舒畅,我的心,是一曲美丽的小夜曲,又是一曲动人的交响乐,夏天来临之前,我已经为盛开准备好了,我已经亭亭玉立――准备迎接艳阳,也准备迎接风雨。

请记得我盛开的时刻吧。

那一定是我一生中最美丽的时刻,所有的含苞都只为这一刻。这一刻,我最美丽;这一刻,我风华绝代。即使我不是风华绝代,这也是我自己的倾城之恋。无论是女子还是植物,一定有一个时刻,我最美丽。

那是与光阴的相遇,与夏天的相遇。

满池莲花,为自己这一季招摇,请理解我们的放纵和盛开。不,我不含蓄,绝对不。一朵花儿,就应该开的时候开,应该败的时候败。

我迎着雨露与朝霞,让那些露珠在我的花间流淌,我与它们轻声细语。它们,是我最亲密的朋友。等待了多久,我才等到了与它们的亲昵?我迎接风雨与雷电,骄傲地昂起我的头,我迎接阳光与微尘,在莲花盛开的时候,纵情纵真。

当然,我也喜欢有月亮的夜晚。

安静的心体味孤单与寂寞,此时的月亮是最好的倾诉者,我把自己的心事悄悄说出,脸红了,心跳了。月亮,你应该知道我的心。

盛开之后一定是秋天了。秋荷是饱满的了。你看,我已经凋谢成泥,在莲蓬之下,有藕,有那成熟的果实。

虽然没有了花的娇嫩,但谁也不能否认,此时,我最美?我最富有?

在整个秋天,我静如处子。宽大飘逸的荷叶想念着夏天的莲花,亲爱的,请不要伤感,明年夏天,我依然盛开。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就让我做一支最静美最禅意的莲花吧。让我享受天地之间的灵毓之气,让我享受这人间的风雨交织,也让我体味这盛开和蜕败,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就让我做一朵风中的莲花吧,为着盛开,努力地活出一朵莲花应该有的样子。

(摘自《思维与智慧》2010年第10期)

心若莲花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篇文章如花一般散发着馥郁的芬芳,如诗一样阐释着哲理的静美。读完这篇文章,心像被濯洗,洗去了世俗的繁华,洗去了岁月的喧嚣,洗去了人生的焦灼。文章最后一段:“让我享受天地之间的灵毓之气,……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就让我做一朵风中的莲花吧,为着盛开,努力地活出一朵莲花应该有的样子。”诗意的语言,诗意的生活,诗意的人生,令人情不自禁感喟道:人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且读且思

1.阅读全文,说一说这篇文章采用了什么顺序?

2.文中画线段落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简要谈谈它的用处。

3.结合语境,品析下面句子的妙处。

我记得春天里自己的芬芳,记得每一个细胞在张开时的动人,我记得我的心在微微地疼,为着这春天的舒畅……

4.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结构中有什么作用?

花开有痕・岁月无声

谁都能听到花开的声音

雪小禅

我第一次看到他时,简直吓住了。他只有上半身,下半身一点也没有,整个人只有短短的一截。那是市里组织的一个书法会,有他,亦有我。

所有人全在看他,他很坦然地接受着其中的一些异样目光,是的,很坦然。大概是因为这样的“目光礼”他接受了太多,所以,不太在意了。他仍然热络地和旧友新朋打着招呼,并且说家里有上好的普洱茶,请大家去喝。

有人说起他的故事。他26岁那年,才刚刚毕业没有多久,娶了娇妻有了爱子,一切看起来如此温暖,如此光明,然而那年夏天,他穿越火车道,火车从他身上碾过去,刹那间,他被一分为二。

留了半条命,醒来时,只剩下半截身体。妻走了,儿子交给了乡下父母,他唯一的想法就是死。不死还能如何?前面一片黑暗,什么都看不到了。他太矮了,什么都看不到,甚至上卫生间,甚至想给自己做顿饭吃,都比登天还难。

两次死都没有死成,最后一次,他准备滚到一条河里淹死。于是,他靠两只手撑着往外挪,一点点地挪。河离得很近,但是,于他而言,那是一段很长的路程。

正是春天,油菜花盛开着。这些油菜花,他在整个少年时期并没有注意,因为他高过油菜花那么多,但现在,他必须穿过那些油菜花才能到达小河。

他第一次发现,油菜花如此美丽,他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是的!花开的声音,抽着芽,“吱吱”地响着。他靠近那些油菜花,花粉扑到脸上,他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着花开,眼泪就那样放肆地流了下来。因为没了下肢,他才和油菜花一样高,因为和油菜花一样高,他听到了花开的声音,闻到了扑鼻的花香。那一刻,他尽情享受着花香和花语。

那条路,他走了很久,每一棵油菜花都这样迷人,他都能听到他们开放的声音,而这声音如此清脆、如此绵长、如此让他留恋,他简直舍不得这花香、这花语、这花开的声音!

不,不死了!他没有走到河边,而是返回来,从此学着用手走路,上卫生间、做饭、练习书法、写小说……几年之后,他靠书法和写剧本养活了自己,还时常去大学里做一些报告,他报告的题目永远是《我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是那些花开的声音救了他的命。

那些声音,多么温润,多么体贴,他生的欲望被点燃;死都不怕,何况生?他说,已经很好了,上天留我一条命,可以爱父母,可以爱儿子,还能爱这么多美好的事物,已经很好了。

还记得元旦时收到一个朋友的短信,那条短信感动我很久:“多么好啊,有你们在,有距离不算远的家,家里还有一个胖娃娃,还有不错的阳光,想想这些,不由得傻笑了,感谢生活给予的一切。”

读到这里,我也傻笑了,这是多好的心态!他未必如我一样成功,他在单位也许并不如意,年年提拔人才,年年没有他,可是,他心态这样好。我们相约在四月去看花,他不是喜欢写诗填词吗,到时候一定让他尽情尽兴。

其实,如果安静下来,如果把双翅从红尘中收敛一下,去自然里走走,谁都能听得到花开的声音。

花一直在开,只是你一定要静下心来仔细地听,这一季过了,还有下一季。花谢了,一定会再开,这是一个朋友告诉我的。

她是我们一个单元的女孩子,很漂亮,但是只有一只腿,另一条腿是假肢,可是,每次看到她,她都把自己打扮得漂亮极了,甚至连每天戴的耳环都是精挑细选来配衣服的,比起那些匆匆忙忙穿得乱七八糟的女人,她显得多么精致、多么让人心仪。

我每每夸她美,她都开心地笑着,然后小声告诉我:“你知道吗?我家里就不能养花,那些花儿,全被我气死了!”

“怎么被你气死了?”

“因为我太美了呀。”

我能不笑吗?我只能笑。还有比这更让那个人开心的理由吗?她每天都能听到花开的声音,那声音来自她内心。因为,她本身就是一朵花啊,美丽着骄傲着芬芳着,能把自己修炼成一朵花,那才是最真的境界。

而花开的声音,就是来自心底最干净,也是最纯粹的声音。如果你细心倾听,就一定会听到! (摘自《慧语》2010年第5期)

聆听花语

“是的!花开的声音,抽着芽,‘吱吱’地响着。”“是那些花开的声音救了他的命。”“花开的声音,就是来自心底最干净,也是最纯粹的声音。”贯穿在文字间花开的声音,使文章线索清晰,脉络分明。抚卷而思,文章中的他只有上半身,她只有一只腿,让人俯视中倍觉心疼,而他们的灵魂却令人高山仰止。残破的生命竟如花瓣缓缓张开,他们的灵魂深处氤氲着浓郁的芳香。

且读且思

1.这篇文章采用了什么线索?

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说一说它的作用。

3.请你结合语境,说一说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