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设计课程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3: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景观设计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景观设计》课程;地域性;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S791.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234-3
景观设计是一门兼融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社会学、生态学、心理学、经济学、文化学、环境学等诸多学科。具有技术、艺术、社会、文化等属性。景观设计师需兼备人文综合素养,它既要有高度的艺术性,又要有严谨的科学技术性,同时还需兼备广博的社会及人文知识,如今,景观设计学科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1年西安世博会等大型展览活动的成功举办,景观设计专业被更多的人所关注,这也促进了我国景观设计教育事业的发展。景观设计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发展前景广阔,在各高校都得到了重视。
景观设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广泛知识面的景观设计师,他们应该能够解决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多种要求之间的潜在矛盾,并通过某种形式来满足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环境需要。目前国内各高校由于传统、资历条件、教学定位的差别,其相应的景观设计教学水平是不平衡的。而民族地方院校由于教学的资历较浅、师资队伍不足、师生比例失调、教师对教学投入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对于社会发展的反映速度过慢,还与其他高校景观设计教学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制约了本校教育的有序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民族地方院校应结合自己的特点,以基本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为平台,努力探索民族性、地域性特色的景观设计教学之路,创造性地建立、发展及完善地域特色的景观设计教育体系,探索景观教育新的发展方向,培养新型景观设计方向的人才,这项任务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内蒙古科技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体系也作了尝试性的改革,在学校的支持鼓励下,环境艺术专业景观设计课程体系在逐步的构建,为将来实现景观设计方向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现状分析
1.1 国外景观设计教育的现状
总体看国外的景观设计专业教育,非常重视多学科的结合,包括生态学、土壤学等自然科学,也包括人类文化学、行为心理学等人文科学,最重要的是景观设计的基础知识。这种综合性进一步推进了学科发展的多元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边缘化:景观设计是在自然和人工两大范畴边缘诞生的,因此它的专业知识也处于众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边缘。
(2)开放性:持有各种专业背景的人都可以从事景观设计工作。
(3)综合性:学科专业的综合性。
(4)完整性:景观设计专业教育横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包括建筑工程技术、经济政策、法律、管理到心理行为、文化历史、社会习俗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5)体系性:这些多学科知识基本都统一在环境规划设计这一总纲下。景观设计自身也应有完整的学科体系。
1.2 国内景观教育需求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国内对景观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但是景观设计教育事业却发展缓慢,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地阻碍了中国城乡环境建设的保护和发展。从国内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培养计划来看,对景观设计师的培养仍是只注重知识讲授而弱化了实践能力。国内目前的景观设计人员的培养和教育主要是在建筑类、农林类和综合性高校,还有一部分是在艺术类高校中。由于设置景观设计专业的高校的学术背景不同,具体的课程设置和规划设计教学内容的安排也会有所差异。
1.3 我校景观教育的现状
内蒙古科技大学环境艺术专业成立于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依托了建筑学与城市规划的学科背景,于2006年招收第一届学生,2011年3月与广告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共同合并成立为艺术与设计学院,环艺系包括200多名本科生,现已有两届毕业生。景观设计课程于2006年开设,是本校景观教育的开端。2010年《环艺专业景观设计方向的建设研究与实践》的校级教学(教改)研究项目立项,而我院景观设计方向的设立是势在必得的,因此做好课程建设和培养计划,更会使得下一步的申报工作事半功倍。
2 地域性的课程内容
《景观设计》是环艺专业本科生三年级的专业必修课程,共56学时,针对学校的地域性特征,我们在整体办学思想指导下进行地域性特色的课程建设,有针对性的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包括三部分内容:景观设计理论学习环节(12学时讲授)、城市景观环境认知环节(12学时调研辅导)、城市景观环境设计环节(32学时设计辅导),下面分别对这三部分内容进行介绍。
2.1 景观设计理论学习环节
在这部分内容中,结合地域性特征,我们有针对性的增加了包头市历史文化、景观发展史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草原景观的保护与开发等,以期从地域景观和技术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结合相关理论讲解,布置作业《包头印象》(图1、图2),通过这个小作业,让学生在学习景观课程之初理解自身文化背景下的景观,思考社会与文化背景对景观的意义,并展示在景观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个人经历的作用。学生从个人感知的角度认识包头景观的特点和原因,分析文化背景、历史原因,开始尝试分析小块地段的景观,绘制简单的示意图来表达所在城市生活环境的景观要素和肌理。
景观设计基础知识还涉及地形、植物、水景、道路与场地等具体的景观设计要素,并通过大量的案例解析,让学生直观的了解设计过程及设计方法,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篇2
关键词: 景观设计初步课程 非艺术类高职景观设计专业 课程研讨
一、我校高职高专景观设计专业学生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国已有120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高等学校教育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到大众教育阶段。连续几年的扩招,导致了新生文化素质有所降低。我院招收的景观设计专业学生虽然是归口在艺术设计的一级目录下,但大部分学生在高考前基本上没有经过专门的美术基础训练,缺少必要的美术基础知识、基础技能、设计概念。
二、专业教学目标对景观设计初步课程的要求
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人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而使景观设计专业成为热门专业。作为一个景观设计工作者,要想设计作品具有很高的品位,就必须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造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这是一个景观设计者所必备的能力。景观设计初步课程对景观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讲,是打好坚实基础的重要环节。
(一)景观设计的职业定位
景观设计的概念一直在学术界争论不休,但针对高职高专的教育,其职业定位上的定义主要有两种观点:
其一是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博士的观点――运用专业知识技能,从事景观规划设计、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和室外环境创造等方面工作的专业设计人员,其终身目标是将建筑、城市和人的一切活动与生命的地球和谐相处。
其二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滨谊的观点――运用景观策划、规划、建设、施工、养护管理等专业知识技能,保护与利用自然与人文风景景观资源;创造优美宜人的户外为主的人居环境,组织安排良好的游憩休闲活动。
(二)景观设计初步教学的课程要求
高职高专景观、园林专业培养的目标是既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又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是人的大脑的创造性思维和视觉的审美。手绘技法训练的好处还在于人脑的协调配合,即存在于大脑中的创意思维,虽然有逻辑思维因素在里面,但更主要的是一种形象思维,而这种形象思维的结果需要得到视觉形式的表述和肯定。因此,脑子里面所想的要能够正确地表达出来,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形象思维的过程。一个有创意的设计,其灵感的火花是在“想”和“画”的反复肯定和否定中碰撞出来的,景观设计初步课程技能训练是训练学生手脑并用,培养其设计思维和启发创新能力的方式。
三、景观设计初步教学的创新思路
如果说素描能让学生了解掌握艺术造型的基本规律,训练、培养学生基本的造型技能,那么景观设计初步教学就能培养学生视觉艺术活动的表现能力和审美修养。这种技艺和能力的训练有着广泛性的意义,但对于特殊的对象――美术学科起点为零的学生来说,景观设计学科基本技能的训练、创新意识的培养、审美能力的提高就不能按惯常的方式、程序和要求进行,需要有一套适合这一群体的新的教学方法。
“贴近教学对象和学习目标”是课程教学的新思路,是教好景观设计初步课的前提;武商职院提出的“理论够用,技能过硬”的教学理念,就是对本门课程教学思路的指导。因此,景观设计初步的课题内容必须围绕景观设计的造型元素和形式语言展开,要将景观设计的实质传递给学生,将造型的实质技能贯穿于教学实践中,关注技能的文化显现并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去探索艺术真谛。
四、景观设计初步课程创新教学的实施
(一)教学内容的理性选择
因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文化基础等各方面的原因,我校景观设计初步教学从03年至今经历了3次大的调整。除了基本的识图、制图、初步设计等能力训练外,04级学生的课程教学环节逐步添加了艺术设计教学中“构成”的教学环节,05级学生的教学环节加大了三大构成、模型制作的课时比例,06级学生的教学环节加入了测绘的教学内容,此后的07级、08级的教学环节主要是针对教学环节细化和深化的调整。目前经过几届学生习作成果的纵向比较,发现学生的知识接受和作业表达能力均有所提高,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知识系统有一定的连贯性。
(二)教学方法的全新尝试
在设计初步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一味地讲,或者是一味地做示范,而是教师、教练、陪练和学习伙伴等多种形式的结合,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师给予学生不同的引导,从讲解示范修改建议讨论等不同的形式教学中,给学生一个与传统教学相比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近3年几个年级的学生课后反馈来看,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适合我校本专业的学生初步课程的学习。教师可以在不同的教学过程给予学生不同的启示,在技能上锻炼学生的基本功,在思想上让学生有自主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顺序的合理设计
社会上的各种影响以及各种教育方式并存,使得学生更加地向往“快餐式”的教育,为避免这样的问题,我们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调整了课程的教学顺序。如我校06级以后的教学活动都是在上课伊始就先让学生对专业、对学校等有一定的了解,并进行积极的讨论,由讨论内容得出学生学习这个专业必须掌握哪些技能,然后根据这些技能介绍学院的课程体系,以及本门课程必须完成的教学计划。教学顺序的调整,对学生的学习有相对积极的引导,能打消学生急于求成的焦躁心理。
五、对于本课程的其它说明
由于教师年龄结构年轻化,在教学中不可避免存在不足,比如教学内容的组织、理论与实际联系的还不够紧密,以及教学环节中对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还不充分等。但是在教学环节中我们能够不断地进行教学讨论,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讲授、训练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景观设计初步课程,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和专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关如何进行教学的讨论还会继续,但可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逐年提高,这对教学的主体和主导来说都是值得欣慰的。
参考文献:
[1]孟庆英.非艺术类高职高专素描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濮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5月.
篇3
本科院校如何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现有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的教学内容重复、知识碎片化以及重理论轻实践等现状,建议以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为导向,构建精简教学内容、破除学科壁垒、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群,并从组织架构、保障机制、评价和反馈机制、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构建课程群的对策。
关键词:
本科教学;应用型人才;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群
1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部明确提出高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抓手和突破口,转变办学思路,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定位在“高级专门人才”之上,强调的是专业设置与工作岗位的一一对应关系,试图把学生培养成从事某一部门工作或完成某一岗位职责的专家[1]。这种培养目标的定位,导致专业设置固化和细化,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学生所能胜任的岗位已按培养目标定格,择业时受到了极大的限制[2]。禹奇才等人(2010)提出了“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主体目标,即以应用为主,兼顾创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人才,基础教育和政府与社会基层组织的业务骨干、管理骨干以及中小企业的创业人才[3]。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了“学以致用,通专兼备”的教育理念,即在本科通识教育背景下,通过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使其具有一技之长。
2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内容重复
华东石油大学的赵玺玉在1994年最早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课内容重复的问题,并提出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重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4]。宋淑琴(2015)认为管理类专业基础课容易产生授课内容重复的问题,并以金融学和财务管理为例分析了整合方案[5]。根据统计结果,管理学类课程分为管理原理方面的重复、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重复、市场营销方面的重复、财务管理方面的重复和经济学方面的重复等6方面,共存在30个重复知识点,重复109次,最高重复频率6次,每个知识点平均重复频率3.63次[6]。为了衔接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课程之间往往有部分内容是重复的。如金融学和财务管理之间、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之间,关联性越高的课程,重复的知识点越多。如果将关联性高的课程归入同一个课程群,组织教师重新编写大纲和教案并按照课程群的知识体系而不是按照单门课程的知识点授课,则可以有效避免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
2.2学科的细分导致了知识的碎片化
随着学科的细分,国内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点猛增,常见专业包括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企业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20个左右的专业。专业设置过细,大类专业的知识链条被割裂成知识碎片,导致学生的知识面过于狭窄且无法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在这一背景下,经济管理类课程在高校教学中出现了属地主义的倾向。现有课程设置使得教师囿于主讲1~2门专业课程,这使得教学的能动性受到了课程的极大限制,导致经济管理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国外一流大学很早就在课程设置时尝试了不同学科知识点的融合。如在管理学专业讲授实验理论,在金融专业开设心理学课程,将社会学或神经科学知识点融入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应以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课程群建设有利于课程之间知识点的融合。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不同能力提升为导向设置课程群,通过课程群构建,达到学科融合的目的,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多样化的学术环境下尽量提升自己的综合知识储备,进而激发自己的创造力。
2.3重理论而轻应用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既需要专业理论知识,又需要通过实验、实践和实习等环节进行积累。在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比重偏大,而实验、实践和实习课程所占比重偏小且得不到管理部门的重视。在前期调研中发现,有些学校在计算实践环节教师工作量时,将课时数乘以小于1的系数进行折算,而实习环节的工作量则更低,这降低了教师的积极性,导致实践环节缺少优质师资。实验课程内容陈旧、方法单一、实验手段和设备落后而得不到更新,这些都影响了实验教学效果。另外,调研表明,部分经济管理类专业负责人存在“本科教育就是通识教育”、“本科教育应以提高学生理论水平为主,职业教育应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的心理认知。在这一错误认识的指导下,相关专业很难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3课程群模式构建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打破现有的课程体系,构建新的课程群教学模式。课程群建设不是将内容相近或关联度高的课程简单地归在一起,而应在此基础上重新调配师资力量,围绕精简教学内容、打破专业壁垒来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案,增加实验、实践和实习课程,以提升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已有试点的教学实践证明,课程群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总体目标,组织师资力量积极探索课程群理论。在广泛调研社会对毕业生需求和反思课程现状的基础上,我们比较和借鉴了国内外高校在课程群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总结了课程改革的障碍因素,并形成了课程群建设的总体思路。将现有课程归为四大课程群,组织相关师资力量围绕同一课程群中所涉及的知识链改革培养计划、编制教学大纲、撰写新的教案、优化课程设置,并达到了学科融合的目的。在教学层面上,学院积极组建教学团队、推出精品课程并革新教学方法,从而保障课程群教学模式得到了落实。但要达到课程群的建设目标,还需要学校从组织架构、软件与硬件保障、评价与考核等方面出台相应措施。以下分别阐述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群的划分和运行机制。
3.1课程群的划分
按照提高素质和培养能力的要求,学院将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分为“通识教育公共课”“经济管理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方向课”“实践与创新课”四个课程群,按照四个课程群整合优化现有课程。“通识教育公共课”包括提升学生体育素养的系列体育课程,提升学生政治素养的系列课程,提升学生语言素养的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和系列外语课程,提升计算机素养的计算机基础、以讲解算法为主的编程基础、信息检索、数据库管理等课程。“学科基础课”包括提升学生经济和管理基础知识及自学能力的系列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线性规划、概率论、统计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经济法概论、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学和市场营销学。有条件的高校应该将三门数学课程合并成经济数学,然后分为三至四个学期来讲授,并且在讲授过程中重点讲授数学知识点在经济与管理中的应用,从而提升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应用数学模型的能力和专业课自学能力。“学科专业方向课”按照经济管理类专业不同的培养方案确定相应专业核心课程,并根据本校的特色专业和师资情况开设专业选修课程。“实践与创新课”按照不同专业不同的培养方案安排实践与创新环节。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校应适当提高实践与创新课程的比重。这一类课程主要有实验室操作、数学建模和挑战杯等各类技能竞赛、田野或课外调查、专业认知实习和论文写作等。
3.2课程群的运行机制
课程群建设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相应的课程与能力和素质形成映射关系。学院课程群由过程系统和结构系统有机构成。过程系统包括决策、实施、沟通、评价、反馈和重构六大环节,而课程群的结构系统主要包括建设目标、知识结构、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另外,还要配套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保证教学质量;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突出重点,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推动课程群建设。
4对策建议
课程群建设需要学校自上而下创新现有的教学管理体制机制。第一,创新组织架构。学校应设计有利于组织协调跨学科教学和研究,也有利于加强各专业之间的横向联系与合作的组织架构。第二,完善保障机制。学校应加强对课程群建设的组织和服务,重视实习、实践教学,特别是增加对实验、实习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将实习和实践课程提高至与理论课程同等的地位,在人、财、物方面给予倾斜。第三,建立评价和反馈机制。院系应重视学生、教师、管理人员三方的沟通,定期召开课程群教学研讨,在评价与反馈中不断提高课程群建设水平。第四,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将课程群建设工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做好课程群建设任务的切分,任务落实到个人,在客观、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下强调权责利对等,发挥制度建设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5结语
总之,课程群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围绕课程群建设,推进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重要环节的改革,才能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没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配套改革,课程群教学模式的改革就会事倍而功半。课程群建设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如何围绕课程群补充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设计新的教学管理体制,仍有待深入思索。
作者:赵玉 张玉 熊国保 单位: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贺建清,胡林龙.创新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140-141.
[2]王艳.中日经济学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现代日本经济,2005(2):57-61.
[3]禹奇才,张俊平,张灵,等.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地方重点建设高校培养目标定位[J].中国高等教育,2010(22):42-43.
[4]赵玺玉.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内容重复问题的认识与探讨[J].石油教育,1994(1):30-32.
篇4
关键词 成本管理会计 精品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Cost Management
Accounting Quality Course Construction
――Take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LIU Xianshi, HAN Yuku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Jiangsu 213022)
Abstract "Cost Management Accounting" is a professional college accounting classes in recent years opened a new specialty main course. How "Cost Management Accounting" teaching quality, direct control and influence the overall culture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 class teaching and students' comprehensive capacity building "Cost Management Accounting" Courses significant. In the course content should follow the arrangements necessity, adequacy, and feasibility, cutting-edge and innovative principles. We should build from teaching content optimization,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the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practice teaching and network building.
Key words Cost Management Accounting; quality course; teaching reform
0 引言
成本管理会计是我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主干课。我校自2003年开办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一直到2009年,成本管理会计课程是以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两门课程开设的。为了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节约教学资源,从2010年开始,新的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调整合并为“成本管理会计”一门课程。
在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专业中,成本管理会计课程开设在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管理等课程之后,为以后开设的高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管理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教学质量的高低会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程的质量。我们于2009年10月-2011年5月完成了成本管理会计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编写了与之配套的成本管理会计教材,被学校评为一类优秀课程。在此基础上,我们已于2012年10月申报了成本管理会计校级精品课程重点建设项目。进行成本管理会计精品课程建设是我校进一步规范成本管理会计教学,深化教学改革,强化专业优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
1 课程建设思路与原则
1.1 课程建设思路
(1)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以够用为度;(2)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3)开展教学研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4)加强教材、教学参考资料与试题库建设;(5)加强实践教学,进一步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6)建立了课程支撑网站,课程资源上网。
1.2 课程建设原则
(1)必要性。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安排应兼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专业技能的要求,以必要为限。(2)充分性。专业技能课的安排,必须充分满足实现培养目标的需要,不打折扣。(3)可行性。教学内容、课时按排以及教学方法必须切实可行,不搞花架子。(4)前沿性。要及时把成本管理会计领域最新的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引入到教学中来,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5)创新性。在课程建设上既要符合国际惯例的要求,又要结合我国管理实际,力争在继承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2 课程建设目标与内容
2.1 课程建设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建设,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为将来服务社会打下一个良好的专业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建设,将为常州工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一个坚实的专业建设平台。
2.2 课程教学内容
篇5
〔关键词〕 陈设设计 微景观 课程改革 实践
陈设设计,也称为室内软装设计,是室内设计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室内空间在不改变建筑结构基础上所实施的空间再创造,主要体现在室内各种物品的摆放、陈列上。在室内陈设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客户审美、功能造型等特点,创造出既满足使用者功能要求,又符合他们欣赏水平的宜居环境。
《陈设设计》课程是高校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通过在课堂上对陈设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达到让学生掌握什么是陈设设计的概念,并能够优化当前空间、创造出功能布局合理、风格特征统一、审美品位高雅的环境空间能力的教学目标。
一、《陈设设计》课程现状
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通常由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两个部分组成,知识目标要求了解、掌握课程内容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等、诸如“是什么,为什么”等理论知识,而技能目标则是要求学生掌握“做什么,怎么做”的技能知识。
《陈设设计》作为室内设计专业的重要实践课程,其目标是在完成知识目标的同时,侧重于技能目标、即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实践能力的培养,往往需要动手具体操作,才能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传统的室内设计课程,常常止步于课堂讲解、课后练习的形式,而课后练习仅仅停留在纸质、电脑制图的程度上,虽然这种室内设计构思方案的训练也能一定程度训练到学生们对陈设单品的审美、室内色彩氛围的把控、设计风格流派的搭配等能力,但还是缺失具体的实践过程,使课程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陈设设计》这门课程中,这种局限性集中体现在学生们对陈设物件――家具的尺寸感觉常有偏差,且对物件陈列空间感知能力不强等需要具体动手操作的环节上。
二、微景观的优点
绿植陈设一直是室内陈设设计中一项重要的分类,而绿植陈设中的微景观陈设是近年来在市场上流行度颇高的绿植小品。微景观,是将苔藓、多肉、蕨类等一些尺寸体态微小的植物,配以砂石、模型等小品内容,置入合适的器皿内形成妙趣横生场景的陈设景观,微景观由于其尺度微小、养护方便、玲珑可爱又有着一定的观赏价值,深受大众们的喜爱。新兴的俗称“多肉植物”的番杏科、景天科、马齿苋科等造型微小、姿态可爱的植物,成为微景观营造中的主角。此外,一些诸如国外引入被人们称作“空气草”的气生植物凤梨科铁栏,由于其几乎不需要水土且造型美观的特点,也被常引入到微景观的设计之中。苔藓类植物也在微景观中应用广泛,配以合理的高低起伏布局设计,可打造出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恰当地将微景观绿植陈设于室内居室之中,可以起到既美化空间,又净化空气的效果。
三、微景观与陈设设计课程结合的切入方向
陈设设计所包含的内容可以具体拆分为:家具、灯具、布艺、绿植、装饰物五类。其中,绿植分类就契合了微景观所涉及的内容。而微景观因其操作性强、易展览交流的特性,也决定了将其搬入教室、融入课堂的可实现性。所以,在高校《陈设设计》课程上创造条件将微景观这一项目接入,是合情合理且可以实现的。
将微景观融于陈设设计的课程结果不应局限于一个效果图纸或小型的室内模型,而是要根据教师提供的前提条件和拟定空间状态,创造出一份恰当的、真实的实体设计作品。学生在采购,选用每一项作品中的元素时,都需要用心考虑花卉草木的色彩与形态,此外,花木当中的盆器、造景小品的摆放位置也需要在创造作品中不断地观察与修改。学生在与作品面对面的交流过程之中,设计思想与情感直接体现在手中的作品上,学生可在作品实现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现实实践经验,可以说,微景观的融入让学生的作业形式不再局限于纸上谈兵。
四、课程教学重点
微景^设计制作内涵包含有种植、养护、营造、摆放等内容,而对于《陈设设计》这门课程而言,我们有必要将这些过程内容有所截取和放大,选取与《陈设设计》所授内容相契合的部分让学生来操作和演练。因此,根据《陈设设计》的课程内容,我们主要关注于微景观所营造出来的艺术姿态,以及其与室内设计的关系;并将微景观的造型设计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着重研究植物的色、型、材与盆器的搭配、以及成品作品在室内空间中的摆放所产生的艺术视觉效果。
例如在西方古典风格的室内设计上,室内空间通常大气、华丽,物件造型繁复,常用金碧辉煌的色调,配合大空间、大物件、大主题、大图案来表现。在植物选择上,常选择叶形宽大、叶色美丽、大型且线条优美的观叶植物。装置植物的器皿也通常光滑、精致,如若花器为较高的冠军杯形式,还可选择具柔美悬垂线条者(如珍珠吊兰)作为向下拉曲线的植物打造整体效果。在微景观的设计营造上,选择植物时主要注重其整体的色彩和图案美,并将欣赏的重点放在微景观的整体图案和整体色彩上,植物要尽量选择形体量大、色彩浓艳、端庄大方的品种。在种植布局上,构图多为对称性的几何形构图,如饱满的圆形、月牙形、S形,伞状形、且均要有明显的轴线。
在现代风格的室内设计里,空间往往干净明亮,物件多以利落的几何造型为主,则可以运用简约、流畅的陈设造型,结合各种科技的元素,呈现出时尚、个性的现代设计。对于适合于现代风格的微景观设计与制作,首先要分析空间拥有的条件与呈现需求,就视觉来看,可选择线条干净、简约的植物,布局构图也不宜过于复杂,放置在金属、玻璃、塑料等带有现代气息的材质的器皿上,较为符合空间主题氛围。
而东方禅意风格的室内空间色彩较为暗沉,气质内敛深厚,当中往往蕴含有非常浓郁的文化意境,一石一木都充满耐人寻味的人生哲学,最适合陈设与摆放神韵静谧、姿态古朴的苔藓类微景观。选择的植物多以姿态优美的线性种类为主,配以一些姿态婆娑的观叶植物,如姑婆芋、佛手芋等,在低光照下仍能展现茎叶的线条美。在微景观的设计与营造上,植物品种尽量简洁,色彩最好素雅;配以奇石、朽木、苔藓与蕨类,注意突出植物的线条造型,花朵、叶片、枝条等尽量互不遮掩,重视植物的个体美,充分表现幽远、安静的意境。在微景观的整体布局上,则和西方风格中的微景观营造完全相反,尽量构图简练,以不对称的自然构图为主。在盆器与植物的搭配方面,若想呈现原始景观,可选择较浅的浅盆或广口深盆,以便于植物群组造景。若想呈现优美的线条意境,素色单盆植栽搭配曲线优美的植物即可,现在市面上出现的朽木木桩,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古拙的姿态,也十分适合用于作东方禅意空间的微景观盆器。
结语
具体而言,将微景观的造型设计融入高校《陈设设计》课程当中是方便可行的,是促使学生们加强动手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但在改革后的《陈设设计》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内容,才能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首先,在课堂教学上,需要从理论层面完整而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微景观的信息和其在室内陈设设计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激发对该内容的学习兴趣。其次,微景观的设计与创作实践性很强,在课程过程中需要留出精力和时间给同学们现场创作,务必强调实际操作的必要性。再次,微景观的造型设计与艺术审美品位息息相关,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广泛借鉴、参考各种相关艺术形式,并了解和熟悉市场,使学生的创作之前能够充分地开阔眼界、了解市场动态。最后,作为《陈设设计》课程的改革尝试,应重视结课后的教学评价环节,要制定一套澜骱侠淼目翁媒萄Ъ翱魏笞饕档钠兰燮婪直曜迹促使学生对制作微景观这种新的课堂实践、端正态度、认真完成教师所交代的学习任务。
除此之外,在课程结束之后,还需注意给予学生作品展览和交流学习的机会,并及时听取学生们对课堂的反馈,以此更进一步调整该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教学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乔国玲.陈设设计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探索[J].装饰,2014.
篇6
关键词: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070-01
一、前言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又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极易受到人为的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干扰。近几十年来,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就我国城市目前的环境状况而言,问题十分严峻,在一些城市地区,污染已相当严重,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现代城市是一类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在生态过程上是耗竭性的,其最大特点就是人口的高度密集;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全的和开放式的,主要体现在需要其它生态系统的支持(如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需要人为的输入大量的能源与物质,同时,城市中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排泄的大量废物,也不能完全在本系统内分解,还需要其他
生态系统(如农田、海洋等)中处理消化。
三、现代城市景观与生态规划的关系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其主题是地理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它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已经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有很强的实用性。城市环境规划作为宏观指导和协调部门利益、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合理组织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战略部署,必须要具备生态观。
(一)景观设计以生态效果为目的
景观规划和设计总是以创建宜人景观为中心。景观的宜人性可理解为比较适于人类生存、体现生态文明的人居环境,包括景观通达性、建筑经济性、生态稳定性、环境清洁度、空间拥挤度、景观优美度等内容,当前许多地方对于居民小区绿、静、美、安的要求即是这方面的通俗表达。景观也特别重视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如形状和大小、密度和容量、连接和隔断、区位和层序……。如同它们所含有的物质和自然资源质量一样重要。如城市景观规划要注意合理安排城市空间格局,相对集中开敞空间,建筑空间要疏密相间。
(二)生态规划设计是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
“规划设计”是有意识地塑造物质、能量和过程,来满足预想的需要或欲望,规划设计是通过物质能流及土地使用来联系自然与文化的纽带。参照Sim Van der Ryn 和Stuart Cown(1996)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规划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规划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规划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如果我们把景观规划设计理解为是一个对任何有关于人类使用户外空间及土地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监理这一解决方法的实施过程,而景观规划设计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地球和谐相处(西蒙兹,2000)。那么,景观规划设计从本质上说就应该是对土地和户外空间的生态规划设计,生态原理是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核心。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景观规划设计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规划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Minimum design),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Regenerative design,Lyle,1994),即改变现有的线性物流和能流的输入和排放模式,而在源、消费中心和汇之间建立一个循环流程,其所创造的景观是一种可持续的景观(Sustainable landscape,Thayer,1993)。
篇7
关键词:精品课程;可持续发展;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进一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推进教育创新,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2003年教育部决定在全国高等学校中启动教学改革与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简称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就此成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育部号召各高等学校要“根据要求,认真规划、精心组织,尽快启动本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并保证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全国各高校积极响应和行动起来,掀起了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作的。而在精品课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下,师资队伍建设自然成为了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课题和重点工程。
一、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
按照教育部提出的精品课程内涵建设目标,所谓精品课程应该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教育部在国家精品课程的评价体系中,明确把师资队伍建设列为首要指标,强调要把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并明确指出“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主讲;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培育和扩大一批优秀教学骨干队伍,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显然,师资队伍建设成为精品课程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也是精品课程实现的首要的前提条件。拥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完成精品课程建设任务,达到预期目标,真正实现精品课程可持续发展。
二、精品课程可持续发展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的要求
课程是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高校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的基础。而一门课程之所以名冠“精品”,是主讲该门课程的教师群体长期致力于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结果,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标志与智慧结晶。要保证精品课程可持续发展,最为紧迫的是需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只有依靠师资队伍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才能保证精品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教学管理方面有所作为,并可持续性地处于先进水平。而实际上,精品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这样一个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良性平台,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精品课程可持续发展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多层次、多内涵的要求。对于课
程负责人,要求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突显引领方向和示范作用,促进教学团队结构的培育完善、协调配合和整体水平的提高,并保证有充足时间掌控统揽课程建设全局;对于主讲教师,要求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与教师风范,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对于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要求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教师队伍应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
和学缘结构,并根据课程需要配备辅导教师;尤其对于中青年教师,要求有科学
合理的培养计划,并取得实际效果;担当课程建设的师资队伍整体,要求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以教学研究活动和学术研究推动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三、我院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初步探索
温州医学院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自2004年启动精品课程建设以来,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与智慧,筚路蓝缕,坚持不懈,在临床检验诊断学、生物科学学科领域,实现多门类体系精品课程建设,体现了专业特色与教学改革方向,孵化培育出多门市级、省级直至国家级精品课程,如临床血液学、临床免疫学检验(市级),临床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省级),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国家级)等。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始终牢牢抓住师资队伍建设的主线,专注于课程内涵建设,在建成精品课程的同时,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为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提供了保障,奠定了基础。具体做法有:
1、选好带头人,完善责任制
精品课程负责人或带头人是指在该门课程领域具有高度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能够带领、指导和组织课程组人员开展课程建设和研究,并取得现实成果的专家。好的课程带头人应该有能力带领课程组成员共同搞好课程建设,同时具有较高凝聚力,领导能力强,能把握本课程学科的最新发展前沿,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学术水平,有突出教学成果。
课程带头人是课程建设的领头雁,对于课程优势的形成、保持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为了实施教学强院、课程强院、人才强院策略,我院始终把培养、造就优秀的课程带头人队伍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十分注重课程带头人的选拔,把真正具有带头能力或具有带头人潜质的教授确定为精品课程带头人。学院制定了《课程带头人选拔条例》,明确规定课程带头人的条件与职责。课程带头人的一般条件有:1)学术造诣深、理论基础雄厚、专业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学术思想活跃,教学科研成果卓著;2)治学态度严谨,尤其能起到设计、组织和指导课程建设的作用;3)有较强的教学管理和组织领导能力;4)学术民主,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学院对每门课程遴选本校编制内、具有教授职称的专职教师担任课程带头人,且要求近3年主讲该门课程不少于2轮。保证课程带头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精品课程建设。同时,学院采取措施,千方百计提高课程带头人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
2、改善队伍结构,注重知识交叉
所谓精品课程,是因为有优秀教师的参与才可以称为精品课程。纯粹的、不依赖好的教师的精品课程是不存在的[1]。教师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是推进现代教学的主导者,承担着课程建设的主要任务。精品课程师资队伍的构成方面,在组织分工上,要考虑教学梯队组成的合理性;在年龄结构上,符合增长型结构,以学术带头人为龙头,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在学历结构上,要求整体学历高;在知识结构上,要求知识的互补性[2]。
历年来,学院坚持采用引进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方式,改善精品课程师资队伍的学历和学缘结构。现已引进多名留学回国博士作为各门课程的带头人、主讲教师或特聘教授,师资队伍不断壮大,课程的国际化水平也有了提高。积极吸收外校毕业生补充师资,把好进口关,力避近亲繁殖,打破知识固化。师资队伍中学科背景多元化,涉及诸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临床检验诊断学、微生物学等领域。知识的交叉、互补与融合,有利于多学科知识结构的建立及本学科的横向延伸发展,有利于队伍在合理性结构的基础上发挥团结协作、甘于奉献的精神,完成课程建设。
3、制订前瞻性计划,实现个性化培养
教师素养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精品课程建设的效果。其中,青年教师的素养和能力更是关系精品课程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3]。多年来,学院十分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委以重任,给青年教师提供空间搭建舞台,形成一支高素质、高学历、热爱教学与科研的青年师资梯队。学院坚持根据青年教师的特点与特长,通过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使青年教师各有专长,教师中有在专业英语方面取得很大发展的,有在教学方面独挡一面的,也有在科研方面迅速冒尖的,使他们成长为本学科的中坚力量。注重青年教师在学历方面的培养,鼓励和推荐中青年教师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目前全部青年教师都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注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方面的全方位培养,通过以老带新、集体备课、督导听课、观摩教学和技能比赛等制度和方式,迅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鼓励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树立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必须为教学服务的观念,反思教学中的现象和规律,开阔视野,为创建精品课程奠定基础。树立开放式教师培训观念,制定计划,创造条件,安排青年教师以业务培训或访问学者的方式赴国内外大院名校进修深造,通过实践锻炼和联合培养,使年轻教师最先掌握本学科前沿知识、先进技术,迅速成长为精品课程建设的骨干力量。
4、提倡教学科研融合,培养创新型队伍
当今时代新知识不断涌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师只有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才能跟踪科技前沿的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把在科技创新中获取的知识融入课程体系和教学之中,运用科技创新思维指导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学院坚持提倡教学与科研融合,教学与科研并重,培养创新型师资队伍。通过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制度杠杆,让教师把握好投身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最佳平衡点。学院营建良好的科研平台,让每位教师都顺利加入到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小组之中;通过组建科研团队,凝练了与学科建设及课程建设相关的科研方向;支持教师申报各类课题,从事科学研究,使教学活动与科学研究两相促进、相得益彰。目前每位教师具有自己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充足的科研经费,使得每位教师在积极投身精品课程建设的同时,卸下了无力兼顾科研的现实性后顾之忧,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精品课程建设。同时,科学研究反过来也可以更加充实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研究型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5、依托教学与学科平台,加强交流与合作
学院着力通过构筑学科平台、承担学术课题、教改课题、主办国际性与全国性会议,来加强学术交流,提高学院的科研实力和影响力,同时也开阔教师眼界,及时了解学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并使他们有机会结识某一领域的大师和专家,建立学术联系。近几年,学院的科研业绩、教改成果屡创新高;学院已经陆续建成重中之重重点学科,若干重点实验室、学科性研究所,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省部级教学团队、创新团队等称号;学院已经连续三年主办三届国际线粒体生物医学学术会议,取得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学院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组织、学术团体,并积极发挥作用;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会议,尤其是精品课程建设方面的研讨会议,注意借鉴一流大学精品课程的建设经验,加强与各精品课程建设团队的合作和联系 ,推进本门精品课程建设质量的提高。
四、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1、建章立制,以课程建设带动师资队伍的整体提升
精品课程建设给师资队伍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有利于集聚优秀教师资源形成和谐、富于向心力、互补互动的教学、学术团队,有利于吸引更多、更合适的高层次人才的加盟,有利于形成人才优质引进、优质培养的良性运作。因此,应该从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要求出发,充分尊重师资队伍价值追求、理想目标,充分重视师资个体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贡献度,加强制度建设。按照“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合理配置、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团队建设与教学建设相结合、规范管理与改革创新相统一”的原则,完善激励制度,完善考核监督制度,提高行政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效率,通过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的规范建设、能力建设和文化建设,开创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2、树立共同体意识,实现课程与师资的共同成长
精品课程的创建和可持续发展,有赖于课程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与付出。课程组全体成员树立一种荣辱与共的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课程带头人树立共同体意识,能在对课程建设重点做好“顶层设计”的同时,与全体成员共同努力,提高课程建设质量,而不只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课程组主干教师树立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在教师专业的多样化、学缘结构的多样化、教学风格的多样化基础上,实现积极高效的效能整合。精品课程的建成与发展过程,也是师资队伍进步、成长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3、注重基础与实践的结合,造就双师型师资队伍
随着以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为标志的“组学”时代的来临,新技术、新思维被不断引入医学领域,人才培养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医学检验、生物科学类专业,必须要顺应以组学技术和转化医学为先导观念的当代医学人才培养要求,实现造就复合型人才的总目标[4]。同样的,作为医学检验、生物科学领域精品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也应该走顺应组学技术和转化医学理念的新路,塑造“双师型”教学人才,注重教师的基础知识与临床技能的结合,强调医理工多方向的融合。温州医学院检验医学院一直实施的“院系合一”教育管理模式,很好地对教学资源、师资队伍进行了重组利用,促进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完善了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骨干教师都成为了“双师型”教学人才,为成功申报精品课程储备了优质的师资资源。这一师资知识结构的优化模式,对于精品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仍然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伟廉.高等学校课程研究导论 [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81
[2]徐亮等.关于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J].西北医学教育2008(6):1084-1085
[3]芮继刚.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做好青年教师培养工作 [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
(12):67-68
篇8
【关键词】CESIA学习 经管课程 主动学习 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52-02
一、研究意义及必要性
对于体验式学习的认识,人们最初是从哲学、美学、心理学等角度来探讨的,其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观,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由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等学者提出。但是,这种理论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关注并予以推广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从教育学领域开始流行起来的。教育学意义的体验式学习认为体验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结果。基于上面的认识,学界普遍认为,体验式学习真正被用在教育教学中是应用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大学教授库伯构建了一个体验式学习模型。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这也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看法一致:强调在学习中,学生不只是单纯的模仿,更应在情景、互动、合作中创作。[1]在实践方面,较早应用于船员的业务学习。船员通过实操的体验,来感知自己处理应及情况的技能。后来较多的应用于教育学领域。
国内对体验式学习的研究也是近年来倍受关注,成为教育学者、社会学学者及管理学者共同探索的问题。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中国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发展趋势越发专业化、集群化和规模化。这种产业链的延长带来了社会分工体系的复杂性。如何能培养出复合型的信息化管理实践型人才给高校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此外,在目前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成为我们教学的重中之重。这要求我们必须从市场需求出发,及时重塑教育理念,强化实践教学,设计教学课程,最大化的实现教学价值。体验式教学方法可以较为有效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学校与社会的对接,因此,高校试图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及形式上做出探索和尝试。他们提出这样的学习方法的特征是实践性,情景性,模拟性和学习效果差异性等,但也处于刚起步阶段。从研究成果上看,目前对于体验式学习的尝试领域普遍集中在教育学,体育学和外语教学中。
CESIA体验学习,即遵从创设(create)―体验(experience)―分享(share)―整合(integrate)―应用与创新(apply and innovate)的学习过程。这种教学方法旨在以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导向,在教与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师生的互动性,达成从学中做,从做中学,从而使学生对于学习的知识产生深刻体验后,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的领域。 相似的研究还有沉浸式教学(认知、体验、领悟、实践),ATDE教学(问、想、做、评),PBL(基于问题导向式学习),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混合式教学(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融合式教学,SCEI式教学(顿悟式体验学习)等。与这些理论相应的,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工具和模型,如案例教学,沙盘训练等。
综观以往的研究,包括对经管类专业的课程设计研究,还只是停留在对其本质和特征、价值及其实现途径上的理论层面的讨论,只有极个别的研究关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效果的分析与评价。对于实践层面,课程体系的设计和评价模型少之又少。由此,有必要将一些课程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具体化、程式化。
二、高校经管类课程的学科特征
经管类课程相对于自然科学来说,属于软科学,主要是研究人类社会活动及经济活动进程中的内在规律。它具有以下的学科特征:
(一)理论观点纷杂,流派纵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迁。
经管类的主干标志性的课程是经济学和管理学,课程都是以一定的,客观的社会经济实践为基础,又反过来反映和推动人类的社会实践。以此为奠基,相关的边缘学科也呈现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学者的不同看法的延伸。如《人力资源管理》及《管理心理学》的发展脉络就其实质是遵循了《管理学》的历史演变,并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和创新。[2]
(二)理论性强,实践性也强。经管类课程由相关概念出发,引申原理,是概括而抽象的。学生在课程内主要是靠理解来掌握知识点,无法像理科生那样通过室内的一些实验,直接得出结论。但从另一个方面说,经管类课程是总结人们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规律并加以总结。这种总结不是全文照搬,而是创造性的加以应用。比如《管理学》中的一些领导理论,并不是放在任何一个环境和情景下都能实现的,这洽洽需要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和对比,找到适用的条件,并达到一定的效果。这是于自然科学的条件相对唯一性有很大区别的。
(三)经济学和管理学及其相关理论之间互相交织。经济学和管理学以及相关课程互相交叉、互相渗透的特征较为明显。事实往往是一个理论或者一个模型同时应用于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比如统计学。同时,又与其他学科交融,比如社会学、心理学、数学等,这使得经管类课程呈现了较为复杂的综合性。同时,在教学评价中,应体现这种交叉和渗透,并加以创新。[3]
(四)整体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存在瓶颈。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各类组织经济的进展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经管专业历来是学生看好的专业。但是,由于经管类课程更新速度快,对于和社会及企业的对接要求高,没有相应的实践体验,往往很难对于教学效果给出客观的评价,进而让人觉得这类课程的枯燥性和理论性强。比如人力资源管理,它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它涉及了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许多领域。就其教学效果而言,学生也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和体验来掌握知识,单纯的理论学习无济于事。从另一个方面说,如何评价课程效果,比如成为一个很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学生毕业多年以后才能体现出来。这些无法从学生一毕业就看得出来,因此造成效学评价体系中现有的效果评价无法呈现,都需要时间的积淀。相应的专业还有经济学、国际贸易等。
三、基于CESIA体验学习视角下的经管类课程设计-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例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与社会对接程度较高,同时,它跨越了了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门知识。对于这门课程的讲解,单单在课堂上阐明理论是无法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因此,CESIA体验学习较为适合本门课程的深度挖掘。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如下的学习模型图:
(一)课程说明
1.课程说明:以人力资源管理招聘模块中的压力面试环节为例。
2.学生分配: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扮演招聘经理,另一组扮演前来应聘的应试者,在中场时互换。
3.前提假设:
(1)假设应试者在前面的招聘环节表现都很不错。
(2)假设应试者实习成绩很差。
(3)假设招聘经理欲招聘的就是与其实习工作类似的职务。
(4)假设应试者没有任何准备面对实习成绩差的压力,从而无力应对。
4.情景设立:这是一个压力面试的场景。招聘经理说:“你好,你前面几个环节的表现不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我们同时也注意到,你实习的时候,成绩很差,而我们就是要你从事与实习时一样的工作。我们无法判断你的胜任力。如果我们不能录用你,我们深感抱歉。”
5.要求:学生们按各组的角色进行讨论和分享。作为招聘经理的一方,尽量提高自己的要求,对于应试者比较苛刻;作为应试者的一方,尽量表明自己真诚的态度,在胜任力方面说服对方。然后再换位,体验双方不同的心理和不同的态度。
6.展开讨论:作为招聘经理的一方同学对于应试者的回答是否满意,是否能引起招录的欲望。作为应试者的一方同学,思考如何回答这样伴有压力的问题,在回答中做到有理有据。
7.思路整合:作为应试者,首先要勇于承认自己实习差的现实,并从自己身上找到不足的原因进行主、客观说明;其次要自信的表达,正因为有了实习的磨炼,工作中才会改进不足,发挥自己的长处;再次,真诚的表示希望得到录用的机会并表达决心;最后,如果对方对于自己的胜任能力仍有怀疑,可以提出低薪胜任一段时间看看表现。
8.作为延伸实践研究,可带学生去企业进行走访和调研,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招聘经理们一般是如何看待应试者的,从哪些方面关注应试者。对于这类压力面试的题目,招聘经理们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会提出。
9.最后对于本次体验进行反馈,哪些地方做的不足,学生们有何期待。
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图示来呈现具体体验的过程:
(二)必要条件
1.老师精心准备学生体验的道具,并对学生将要呈现的角色有十足的把握。
2.老师对于学生回答有一定的预期。
3.学生的表现投入。
4.学生互相打分能够客观,不带入主观印象,如同学关系,个人关系等。
5.有比较稳定的企业群信息,有条件实现相关教师应增加在企业的时间。
6.注重反馈,有利于下一次的体验实践。
7.学生人数不宜过多,一般控制在20-25人为宜。
(三)对于这类体验课程的客观支持
1.构建合理有效的师生评价体系。目前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除了上课的提问和出勤的考量,基本上就是期末的试卷。因此,学生们上课并不积极参与回答或者角色扮演。所以,首要的任务就是改变学生“学习好不好,看看一张卷”的学习现实。在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中增加体验的表现分数,参与分数,作为常规性的计量,让学生们乐于并勇于体验,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提升其成就感。对于老师的评价,也应增加老师授课的体验式教学的次数,效果作为计量。鼓励老师搞体验教学,并从中获得收获,从而改变教师授课效果的一般性,难以突破性和趋同性。
2.形成具体规模的校企合作。一般老师毕业后少有去企业工作的经验,学校应组织教师去企业工作一段时间是必要的,但是工作一段时间也并不能真正掌握企业实践工作,因为在企业工作的这段时间能看到、能体验到的只是企业实践工作极少部分,因此,学校应探讨教师实训教学能力提升办法。[4]开发具有教学及实践双重意义的实习、实训基地是一个很好的思路。这样的实习基地应选择与所讲专业相近的企业。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市场经济导向下,多于重示组织绩效,少于看待社会效益,即便是签订了合同,也不是很情愿的接受学校实训的要求,或者很难形成真正的校企合作,更无法说把学生的实训及实习当成企业的核心任务来完成,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实训效果,同时也无法形式体验式教学的整体流程的执行顺畅。[5]
四、结语
高校的强大一是依靠它的科研水平,另一个是依靠它的教学水平。教学是培养学生的重要环节。就目前国家教育部推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大多数学校都面临着如何提升学生的市场适应力,提升其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困惑和挑战。CESIA体验式教与学是一个很好的引导,但是,不可否认,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则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企业的多重配合,而这通常是实践当中最难完成的。
(一)学校层面。首先,应大力改革教师与学生的评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让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空间可操作。其次,要重视教学突破的重要性,在设备和软件的购置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敢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予以鼓励,给教师足够的自主性和发展空间创新。最后,应加大教师在课程、课堂和教改方面的课题支持和成果奖励,以增强教师尝试体验式教学的兴趣。
(二)教师层面。一方面,由于传统的教育背景的影响,我国的本科、硕士及博士教育体系中,实践的环节偏少,特别是一些文科专业,根本没有去企业的机会。因此,毕业生毕业后直接到高校任教,无法在企业经验方面继续传承。教师自己要努力争取去企业挂职,真正的讲授具有实操性的课程。在体验式教学方面也会更加有体会,实施起来也更加游刃有余。另一方面,在尝试之初,学生可能会不配合,反应较慢,或者设备条件不足,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但是教师不能放弃和退缩,充实自己,多学习,多交流。
(三)企业层面。形成产、学、研一条龙的学习体系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如上述案例,如果师生进行体验后能够去企业问寻相类似问题的解决过程,由企业相关管理人员讲述一般性的处理方法,相信学生会增加印象,进而更为感兴趣,从而有效促进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奕君.体验式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应用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5):113-116.
[2][3]王凯、赵波.形成性评价在高校经管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97-198.
[4]郭巧云、李友德.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12):133-135.
[5]陈西川.新经济下创新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8):176-180.
篇9
【关键词】手绘;景观设计;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231-01
将手绘融入景观设计教学,加强动手实践环节,对原有的教学大纲进行修改和完善,调整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的比例,增加手绘基础课时和手绘创意设计课时,加手绘创新实践项目训练模块,增强整套方案的设计和表现能力。布置手绘创新实践任务教学环节,将教学成果转化成商品和比赛作品,开发手绘文化产品、景观设计比赛等,使内容更加贴合教学改革的需求,满足景观设计教学的创新创业目标,向双一流学科建设迈进。
一、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设置。将景观设计类课程由浅入深地进行系统排课,大一安排景观写生类的基础课;大二安排中小型景观设计课;大三时安排大型的景观设计课;大四进入毕业设计阶段,将手绘融入到毕业设计中,与电脑结合,做出精美的设计方案,成为景观设计行业的亮点融入社会。
(二)教材建设。一是基础课程教材建设。将手绘表现融入到基础课程教学,加入手绘设计表现的手法,讲授如何用简洁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景观中的建筑、植物、水体等元素,为后面的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二是设计课程教材建设。采用简洁易懂的语言,用手绘结合不同主题的设计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对园林景观的设计思路更为清晰,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而表现技巧的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将设计思路表现于图纸上,达到美观的视觉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手绘融入设计的教学方法来增强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将老师的手绘示范融入景观设计教学中,用投影仪辅助多媒体教学,更直观,更有效。利用电脑绘制方案更方便、更快速。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可以参与实际景观项目的制作,与社会接轨。
(四)对学生考核评价的改革与创新。在以往对学生考核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除了考试、绘制方案、进行展览外,还要将优秀的手绘作品应用到旅游产品中,将教学成果转化成商品,真正做到学有所用,体现其经济价值。创建一个手绘景观作品商品化与市场融合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通过创业平台的建设与商品的孵化,将学习与创业融为一体,扩散学生的专业能力,最大程度体现其经济价值。
(五)团队建设。一是教师团队建设。要求教师根据所授课程的内容,了解景观设计类课程对学生个人专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用适合的方式方法,有针对性、扎实地开展教学。充分利用桂林旅游市场上的信息和需求展开教学,拓展外延思维,使学生自觉地学习专业知识,主动地参与创新创业教学模式。二是学生团队建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和创新创业发展,将学习成果转换成商品,体现经济价值,促进创业意识的形成。学生在完成学习成果与商品转换的过程中,会主动去探索和思考,搜集大量的信息并积累经验,提高自我创业能力的同时也为将来的就业拓宽门路。
二、教学改革的目标
(一)创建优质的景观设计类课程体系。通过对景观专业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分析,按照不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υ有的单元制课程进行分类和重构,整体构建学生在理论基础能力、手绘表现能力、专业技术能力、职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
(二)景观设计类课程专业教室建设。创建带有实物投影台、拷贝台和投影仪的多媒体专业教室,真正将设计和项目融为一体,让教学成果与社会接轨。
(三)构建全新的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手绘表现可以贯穿所有设计类课程,包括室内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动画设计等,那么这些设计类课程也可以效仿将手绘表现融入设计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构建全新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
三、结语
新时代的教学需要打破以往传统的授课方式,将景观设计类课程教学在内容上、方法上、课程建设上进行创新和改革,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使授课内容的目的性更明确,更直接。在掌握设计方法和表现技巧的基础上了解市场的需求,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专业能力考核评价的创新通过参加设计比赛和商品转化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考核,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手绘景观作品与桂林旅游产品相融合,使作品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既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也为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10
【摘要】本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工作能力为目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的设计思路,以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职业价值观。
【关键词】连锁经营管理 理实一体化 课程设计
“理实一体化”课程是采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课程,它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强调“教学做”一体化。本文以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例,就理实一体化课程设计的思路做一粗浅的探析。
一、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内涵
理实一体化课程指的是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课程,理实一体化课程要求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法,即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某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由同一教师主讲,教学环境直接安排在实训中心,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设计的思路
(一)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作为设计理念
我们在教学中提出“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学”的思想,就是要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因此,课程设计的首要思路就是要考虑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及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
考虑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在课程设计上就要注重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够用,增加实践教学课时的比例,充分利用好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考虑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在学习中就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在实践中有所创新,培养学生持续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在进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时,可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指导,让学生了解自己,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样就从现在教学实践中的只关注职业的基本因素(任务、岗位、技能、知识)转变为关注职业的次级因素(如职业生涯的发展、工作环境等)来对学生进行培养。例如,我们在设计实训课程时,就先设计了连锁门店的理实一体课程,通过模拟连锁直营门店的真实场景,让学生扮演连锁直营门店业务中的不同角色,根据真实业务数据,操作相关单据,处理业务活动,实训内容包括 有连锁直营门店向总部请货、补货、零售销售、退货等具体岗位技能。随着学习的深入,又设计连锁总部的理实一体课程,从信息技术、营销技术、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培养学生潜在的发展能力。
(二)课程的设计能体现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从事一项职业,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活动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和相关的专业知识;方法能力是指从业者在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社会能力是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人际交往、职业道德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统称为专业以外的能力。
在设计课程时,应以能力为本位,综合考虑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方面的要求设计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组织。
(三)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坚持行动导向教学法,设计教学内容
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在很早就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主张,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其中,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论”的核心。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做一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动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发感悟,不断提升和创新。
高职课程要求紧随工作岗位要求,因此我们的教学内容以工作流程分析入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充分考虑其典型性、真实性、完整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例如,在连锁门店开发与设计课程中,就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市场调研、门店选址、门店开发、门店内外部设计等几个项目的工作任务。让学生亲自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明确任务后从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到评价反馈这样完整的工作过程,都要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例如《超市营销实务》课程,我们就组织学生到超市进行实践,在课堂上就明确任务,要求学生针对超市某种在售商品进行促销方案制定、促销方案实施、促销效果评价等多个任务,任务完成后,还要求学生回课堂进行总结。这一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多日都沉浸在喜悦或沮丧之中。
通过这样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动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发感悟,不断提升和创新。
(四)设计真实与模拟相结合的教学环境
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离不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场地的一体化。一方面要在校内模拟的环境中边学习边实践,这主要是通过校内模拟实训室、工作室来进行,另一方面要在真实的环境中边工作边学习,这主要是通过实训基地和毕业实习来完成。
对于实训环节应该如何持续进行,像链条一样连续运转,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作者提出了一点粗浅的建议,即建立“三个课堂”联动的机制,第一个课堂是正常教学的课堂,通过设计相应的实训项目来完成;第二个课堂是在课堂外但是在校园内,通过设立校内工作室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真实的实践,学生和教师一起承接相关的咨询项目;第三个课堂是在校园外,我们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连锁企业兼职小时工,践行自己在学校学习的各种知识,同时如果遇到实践与理论冲突的地方,我们还会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三个课堂”有机结合,环环相扣,使我们专业的学生始终处于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中,理论知识的转化和应用程度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明显。
(五)设计以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评价机制
因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教学做一体,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就不能沿用传统的评价模式,而要以过程为导向,不仅要评价学习效果,更要评价学习过程,包括学习方法的评价,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在评价中,要注意评价标准的制定。
为了保证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效果,建立一支理论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是关键。
【参考文献】
1、闵清,浅论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教育创新,2009(4)。
2、谢红霞,浅谈酒店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的设计[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9.10。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