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音乐启蒙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3: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孩音乐启蒙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幼儿;钢琴启蒙教育;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艺术教育在启迪孩子心智、陶冶情操上的积极作用。钢琴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形式,已走进大众家庭,被大众所喜爱。幼儿期是钢琴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期,现在学琴的幼儿越来越多,这本是一种好现象,然而这一时期由于孩子各方面发育都还不成熟,注意力不易集中,自制力较差,再加上很多家长和老师让幼儿学琴的目的有着不正确的功利性,极大地影响了幼儿学琴的积极性。因此,注意幼儿钢琴启蒙教育中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一、调动兴趣是幼儿钢琴启蒙教育中的首要问题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幼儿学琴的问题上,这句话更能体现其价值。任何人都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给予极大的关注,对于刚刚开始学习钢琴的幼儿来说也不例外。然而日复一日的枯燥的技能练习,往往会导致他们的厌学情绪,如何使幼儿保持学习钢琴的兴趣就成了保证幼儿钢琴学习能否顺利、持久进行的关键问题之一。
对幼儿钢琴兴趣的培养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
作为智力萌发的兴趣之火,可以燃烧也可以熄灭。要使它燃烧成智慧之火,除了自身的勤奋之外,还来自于客观的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和培育,要培养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就必须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利于兴趣发展的良好环境。首先,要创设一定的物质条件。比如要有一架钢琴和各种音像资料等。其次,要尽可能使音乐伴随着孩子的日常生活,家长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幼儿特点的、易于被幼儿接受的中外经典名曲让幼儿欣赏,使他们通过欣赏这经典名曲,感知音乐的美,初步学会聆听音乐、领悟音乐和享受音乐,加深幼儿对音乐的理解,从而达到使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得以长久的保持的目的。
(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
多听多看多活动,让孩子多长见识是提高幼儿学习钢琴兴趣的一个捷径。幼儿的兴趣往往是在广泛的探索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家长可以带幼儿外出看钢琴独奏会。
老师和家长还可以用适当的方式鼓励孩子参加与自己水平相当的比赛、考级、演出等活动,激发孩子的参与欲、表现欲和成功欲,让孩子用自己的情感来表现音乐,培养音乐创造能力,使他们快乐地学习。
二、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是幼儿钢琴启蒙教育中的基础问题之一
启蒙教育是万丈高楼的基础,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就是幼儿钢琴启蒙教育中的基础问题之一。一位称职的钢琴老师,除了本身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钢琴专业)外,更应懂得丰富的教育教学知识,能够及时发现幼儿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教给其解决的方法。
上课时的每次范奏,教师都要认真去弹,速度要适中,对比要鲜明,力度要准确得当,让孩子更具体直观地体会到弹奏要点。由于孩子模仿能力强,对示范的印象十分深刻,常常会学习教师的一些动作,所以教师的示范一定要准确、规范。
弹奏方法包括坐姿、手型、触键方法、放松、身体的协调等问题。教师在讲解这些方法时应尽量使用通俗形象的语言和方式。比如在讲解坐姿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幼儿坐在琴凳的三分之一处,身体稍往前倾,以便重心感觉在手上、脚上,腰要挺直,小孩腿短,千万别吊起脚弹琴,一定要准备适合踩实双脚的小凳子,否则会养成很多毛病。
触键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断奏、连奏、跳奏是钢琴的三种基本弹奏方法,教师在讲解时同样要注意讲解的语言和方式。比如在讲解断奏时,老师可以先做示范,手臂慢慢抬起,自然放松的落下,通过手腕将手臂的力量毫不保留的传到指尖落到琴键上,然后让孩子模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跳一下,体会身体在落下时只有不摇不晃才能稳稳的站在地面上的感觉,然后让孩子带着这种感觉去弹奏,并提醒孩子在弹奏时手臂要放松,指尖落在琴键上要站稳,不要晃。
教师还要教给孩子正确的练习方法,如慢速练习、快速练习、分手练习、分声部练习、难点练习、分句练习等,练琴既是练手又是练脑,没有头脑的练琴是不会有好效果的。教师应有极大的耐心对幼儿弹奏中出现的问题逐一解决,如要求节奏准确,在弹奏时对手形的要求可以暂时先放一放,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节奏上,运用放其一点的方法,逐一解决孩子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三、家长在幼儿钢琴启蒙教育中的辅导问题
对孩子进行钢琴教育是由教师、家长、幼儿三个要素组成的。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二至七岁的幼儿处于原始意识阶段,他们分不清自我与现实的区别,不可能从理性上明白学琴的目的去主动练琴,要求他们在弹奏中注意动作要领、改正错误也是不大可能的。因此家长在教师和幼儿中间起到了一个传达、督促、辅导的作用。过于溺爱,过于严厉或由于工作繁忙对孩子练琴不闻不问,都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里向家长提三个建议:
(一)营造一种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练琴气氛
辅导孩子练琴,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创造一个和谐的练琴氛围,多些表扬,少些批评;多些肯定,少些否定。孩子学琴家长也一定要认真地跟着学,正确领会老师的教学要求、方法和步骤,这样才能有效的进行家庭辅导。家长能做到这一点是很好的,如果家长过于忙碌,至少也要拿出一部分时间和精力随同上课,领会要领并进行家庭辅导。家长要注意不要把自己的孩子看成天才,估计太高。
家长在辅导过程中要有耐心,对孩子取得进步时要给予表扬和鼓励,要培养孩子的信心,帮助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当然也要给予适当的批评;禁止打骂孩子,在孩子的周围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制订一个周密、切实可行的练琴计划
孩子应有计划夫人在家练琴,计划的制订应根据孩子的特点,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要有所变化。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练琴时间不宜太长,每次二十至三十分钟即可。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一天多练几次。练琴要选择孩子精力充沛的时间,并尽可能地将时间固定下来。练琴之前不要让孩子玩得太累,只有当孩子心静时的练习才更有效果。不仅每天要有计划,而且每周、每月也要有计划。总之,应本着全面发展、提高练琴效率的原则来制订练琴计划。
(三)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
孩子练琴应有专门的房间,为的是与其他嘈杂环境隔开。琴房要保持整洁、光线充足,这样,孩子容易静下心来投入到练琴中去。窗台上可摆放鲜花,墙壁上可挂贴音乐家的肖像等,还可以参考孩子的想法进行房间的布置和设计,或让孩子自己进行设计。
总结
幼儿钢琴启蒙教育中出现的问题都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所以幼儿的钢琴学习一定要在科学、严谨的训练体系下完成。老师、家长与幼儿三者紧密联系,在幼儿钢琴启蒙教育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家长是辅导作用,幼儿是教育的最终受体,因此在幼儿的钢琴启蒙教育中,我们要针对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因材施教,激发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使他们在钢琴教育的启蒙阶段快乐地成长,并为以后更加深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贵州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幼儿 成人 钢琴启蒙教育 差异 启示
目前,各种音乐培训中心繁多,足以看出人们对待学习音乐的热情,而钢琴作为打开音乐殿堂最方便的钥匙成为众乐器中炙手可热的“明星”。一方面钢琴本身具有无可比拟的丰富的表现力,另一方面它是众乐器中唯一能让人以最轻松自然、最没有负担的姿势——坐姿演奏的乐器。更重要的是科学家们长期研究的结果表明,学习钢琴能使脑、眼、手、脚、耳乃至全身心投入并且协调配合。长期训练必将使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指挥能力、阅读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听辨能力及观察力、注意力、忍耐力等各方面都得到明显的发展。另外,人的性格、教养、兴趣也会在无形中发生质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经久不衰的少儿钢琴热。进入新世纪以后,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不仅仅满足于物质需求,更注重精神陶冶。为了丰富生活、提高修养,成人钢琴热也在悄然兴起。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学习钢琴的队伍大军中,不同对象的钢琴启蒙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明显。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幼儿与成人钢琴启蒙教育的差异。
一、从生理方面比较
1.年龄
“启蒙”意为初学者得到基本的入门知识。由此可见,启蒙是非常重要的阶段,直接影响着日后的学习发展。良好的启蒙犹如坚实的地基,让学生终身受益;而失败的启蒙严重的能贻害终生。启蒙如此的重要,那么启蒙的年龄就决定着学习者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那么我们来分别看一下幼儿与成人钢琴启蒙教育的年龄及他们的优势和缺憾。
(1)幼儿年龄的优势和缺憾。众所周知,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对象大多都是学龄前儿童,一般在五岁左右,多数都是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素质和开发智力而让其学习钢琴,但是启蒙时目标并不明确。由于年龄还很小,身体各部分还在发育,无论是理解能力、模仿能力还是对自身的控制以及协调能力都不够强,但是柔软的手指具有很高的可塑性,韧带的弹性、指间的伸展、肌肉的反应等这些先天性条件都比成人优越很多。
(2)成人年龄的优势和缺憾。成人钢琴启蒙教育的对象多为青年人,包括各级各类音乐高校非钢琴专业的学生,还有一部分为年过花甲的离退休老人,他们中大多数都是为了自娱自乐或是辅导第三代而学习钢琴。还有一个特殊人群是为了参加艺术类高考而突击学习钢琴的学生。上述几种人群都统称为成人。虽然他们错过了人类音乐天赋开发的最佳时期,而且由于多年的生活习惯造了单维思维方式,会成为多声部音乐学习的负力,突破双手协调配合的难点往往较为费劲,但是他们的肌肉和骨骼已经发育成熟,学习目标相当明确,理解能力、自身控制及学习能力相对幼儿来说要强很多。
2.坐姿
在钢琴启蒙教育中首先要学习的就是坐姿,演奏者坐的位置要对准钢琴的正中,也就是钢琴的钥匙眼或d1与e1的键缝。座位高低以小臂与键盘同一水平,座位前后以肘弯略大于直角为宜。上身端坐时要自然放松,只坐座凳的三分之一并且使双肩微微前倾,要感觉到臀部和脚对身体重心的支撑。双脚至于踏板前,与肩同宽并踩实地面,以便支撑身体。
幼儿与成人坐姿上的差异:儿童身高较矮,双脚不能直接踩到地面,所以在他们学会正确的坐姿时我们一般可以在他们的脚下垫一个小凳子之类的物品,让他们的双脚能够踩实。加上小孩子刚开始学习时对坐的环境不熟悉会有紧张感,那么就尽量让他们自然坐稳,保持肩肘自然的放松才是最重要的。而成人在启蒙教学中可以快速掌握正确的坐姿,也无需板凳等物品,那么就要强调双脚踩实地面,让身体得到很好的支撑,上身微微前倾,使自身的力量更好地传递到弹奏钢琴中。
3.手型
演奏者手的姿势应当形成半握空心拳的弧形状态,掌关节撑起,指关节突出,手指弯曲的程度因手指长短而各异,手腕自然放平,肘部放松,自然摆放在身体两侧。手型对于弹奏的影响非常大,如果这点上没有过关就急于求快走入下一步的话,只会事倍功半。
幼儿与成人手型上的差异:幼儿的身体处于发育阶段,手指柔软,所以较难做好前三个关节的支撑,这时我们一定要把掉臂练习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并且督促孩子反复练习,让手指能够更多的体会自然落下的重量感和关节的支撑感,在这期间可以穿行基本音符的认知与学习,一般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让他们基本掌握手型的要领。成人的手型跟幼儿的要求是一样的。由于成人理解能力高,再加上控制能力好,手型练习是很容易做到的。这时我们可以对其手型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其尽早掌握正确的手型。但是在这里要注意的是:成人的手部骨骼已经发育完全,跟幼儿比起来会有点不太灵活,往往摆手型时会有畸形的感觉,此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其手型提出要求,只要他能指尖正面触键,掌关节很好地支撑,手肘放松,就不要过于强调手型的标准和美感,尊重教学对象的个体差异也是很重要的。
整个学琴过程中都要保持正确的坐姿与弹奏手法,长期坚持下去,每个人都能弹奏出悦耳动听的音乐来。
二、从教育方式方法上比较
1.在对幼儿与成人进行授课时的差异
幼儿年龄小、理解能力低,又有极强的依赖性,所以在启蒙教育中老师要和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并且尽量以简单而生动的语言来对幼儿进行讲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幼儿一般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上进心和好动、好想、好问的特点。因此要在正式学琴前利用这些特点,让孩子与钢琴亲近起来,成为朋友,消除孩子的紧张与拘束感,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相信对以后的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相比较而言,成人的理解能力就高多了,也有较高的自控能力。但是成人在学习钢琴之初,往往容易产生畏难心理,生怕笨手笨脚驾驭不了庞然大物,赶不上小小琴童,而有失颜面,因此在上琴之前可以先让他们了解钢琴乐器的结构、历史、发音原理及性能等,让他们有个比较深入透彻的了解,从而消除畏难心理,增强学习的信心。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对待老年学生的时候语气要柔和,并且要有耐心,因为老年人反应能力较慢,遇到错误时要耐心指出他们的错误而不能批评,要多讲解,让他们多体会,不要急于弹琴。
2.幼儿与成人选用教材上的差异
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幼儿与成人所用的教材也是不同的。幼儿的思维发展正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所以他们主要是阅读直观形象的图画材料,并且喜欢反复阅读自己熟悉的内容,注重材料的趣味性和画面的生动性,在从中获得乐趣的同时学习知识。而成人主要是阅读文字性的材料,注重材料的内在逻辑联系和实际的意义,喜欢材料的内容不断变化,对自己的学习发展有启发作用。所以在教材上的差异就体现出来了。受幼儿欢迎的一般都是《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系列或者是《孩子们的拜厄》和《孩子们的哈农》,因为上面都有趣味性的图画,能寓教于乐,也可以通过这些图片让孩子们活跃的思维产生联想,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而成人一般选用高等师范学院出版的《钢琴基础教程》等。
3.幼儿与成人上课时间规划上的差异
(1)幼儿上课时间的规划。在上课的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最多只能维持15分钟,所以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安排好时间,建议分段来上课,每段时间都有明确的内容让幼儿了解老师的计划,并设置课间休息,休息的时候可以让他们跟着琴声唱唱歌跳跳舞活动一下,然后再继续下面的课程。也可以设置一些小奖品,用来鼓励孩子们,以便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集中注意力完成一件事的能力。每次学习的时候应该让幼儿先弹他们最喜欢最自信的曲子,让他们充满信心地表演,不要一错就打断,直到他们弹完,先表扬他们进步的地方,然后再指出不对的地方,不要总是批评,以使他们越来越失去兴趣,甚至厌学。布置作业的时候更多的是要说给家长听,这样可以让家长督促孩子们练习,所以对待不懂的家长更要说得详细,并且指出重点、难点及练习方法。
(2)成人上课时间的规划。成人学习目标一般都非常的明确,学习意愿也较强,要给他们清晰的教学指导。在授课时,可以在重点和难点出现时提醒学生重点练习,可以通过反复多次的练习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知识点,并告知学生课后应当如何更加有效地练习,可以细化到速度、力度和要达到的效果等。甚至在重要的地方可以指出一天至少练多少遍的要求,强化学生对重难点的练习和掌握。有些学生好高骛远、急功近利,这时就要指出他们的弊病,帮助他们循序渐进、心平气和地学习。
三、启示
综上所述,幼儿与成人钢琴启蒙教育的差异主要从生理方面和教学方式方法上体现出来的。幼儿在生理上限定性大,但是可塑性强,只要加以充分的引导、严格的要求、适当的鼓励就可以培养成好的钢琴演奏者。而成人生理已经发育成熟,对于提高演奏技巧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教学上确实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从各自特点来讲,儿童年龄小,理解能力差,并且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耐挫能力都很欠缺,但是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强。而成人在智力、能力及意志力方面都优于幼儿,加上学习目标明确,只要方法得当、扬长避短,相信在相同时间内学习进度可以快于幼儿数倍。他们丰富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体验能使他们更好地领略钢琴艺术。只要了解二者的差异,掌握二者的共性,科学引导、因材施教,就一定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
整理
参考文献:
[1]司徒璧春,陈朗秋.钢琴教学法.
篇3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4--01
幼儿在思想和行为上对很多事情还没形成一个正确和有效的印象,对幼儿教育就是指导他们如何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如何去分辨最简单的对与错。所以对幼儿的教育尤其重要。对他们科学知识的启蒙,也是以后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思维想象能力的一个关键性阶段。
一、信息技术带给人们的是一个全方位的电子化、科技化时代,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过程中,有如下优势:
(一)集中幼儿注意力
信息技术让教育也可以使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给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改革带来了广阔的空间,视频,音频的播放可以让抽象变为具体,变动变为主动。通过形象的图片和声音的播放,可以将难以理解的问题变得简单而易懂。幼儿有注意力难以集中,爱动,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的特点,并且在短暂时间后,如果不感兴趣,就会很难再集中。但是观看动画片却是孩子们感兴趣的事情,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例如:在教小孩子磁铁的作用时,可以播放一段视频,视频里面一个小孩子捧着一盒铁钉,摔倒了,铁钉全撒在地上了,几个小孩跑过来帮他,都拿着磁铁帮他把地上的铁钉吸起来。并且发现磁铁2端的铁钉吸的多。几个小伙伴就总结出,磁铁能吸引铁,并且两级的磁性强。
这样幼儿们能在快乐中学习,寓教于乐,小朋友们能被视频中的小伙伴们吸引,又能学到知识达到教学目标。视频和讲解的配合,能把小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过来,最后,可以拿几块磁铁,让孩子们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摆弄放在一旁的铁钉,达到了学习和实践的目的。
(二)、丰富教学资源
网络的引入,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极大地丰富了课堂的教学资源。不论是何时何地,或者哪个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都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到。例如孩子们不容易了解的知识:跨时空,远古时代人们长得是什么样子,慢慢的又变成了什么样子,而现在的人的长相又是什么样子的,做比较和对比。跨地域,南极的企鹅长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等。都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到。现在的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很好地解决知识难以表述,难以教导的问题,老师可以通过浏览专题网站,来得到各种不同的相关知识和信息,来让孩子们有个准确而形象的认识和了解。
(三)、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可以让课堂教学充分利用投影仪,幻灯片,录像和录音等现在很实用的设备去实现现代化教学,这些工具有机组合,能大大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是一种无可厚非并且行之有效的搭配组合。例如,在播放视频的时候,孩子们可以知道羊是吃草的,兔子是吃萝卜的等等。让孩子们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下学习到新知识和发现新问题。在下课铃声响起时,可以放一些愉快的音乐,既锻炼了的欣赏能力,又陶冶了情操,还能让孩子们一直记得这个愉快的童年。这种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化手段的教育方式:一是幼儿兴趣浓厚、印象深刻,二是形象、生动、直观,三是省时、省力、效率高。
二、充分结合幼儿时期的特殊性和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性
幼儿时期是家庭生活到学校生活的一个过渡时段,是培养自主能力和生活习惯的一个很重要的过渡时段,身体和心理都是一个需要大人密切关注的方面。随着新课标,新观念,新学法的提出,以推动素质教育为目的,促进孩子的身体和心理一起共同健康发展,并促进幼儿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向着良性方向发展。可以播放基本的科普知识,或者自我保护知识,能提高孩子们基本认识对错的能力,促进思维的开阔和提升,提高孩子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宣传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通过信息技术的指引和利用,让孩子们像科学家们一样去爱好探讨新知识和新生活,培养孩子们探索和发现的本领,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的飞翔在思维的蓝天中。
三、信息技术也有弊端
因为知识的宽泛,有时候老师们会忽略这些孩子们的接受能力,让信息技术的手段成为灌输幼儿的工具。老师们要注意让幼儿们学段时间,休息段时间,有一个回味和吸收的过程。在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老师们或许会过度关注这些设备的运用或者创新,也很容易忽略学生方面的情感交流,让教学成了单纯的展示而后陈列。
在教学和陪伴幼儿的过程中,因为这是个特殊的年龄段,小孩子们的思想或者情绪的关注,必须特别注意,要“以人为本”,坚持让孩子们学的快乐,并且思想健康。有时候信息技术也有些不良,不健康的信息,导致孩子们过早地知道了一些黄色,有害的方面,我们应该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让他们接受适合他们年龄的事物和知识。
篇4
说句大实话:我们的家长确实都不容易。在此我实在是不忍心对着他们指手划脚,只是想通过我多年的教学观察,指出在辅助孩子学琴的过程中,我们的家长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希望以此警示我们的家长不走或少走弯路。因为,不是每一个家长都能认清自己扮演了何种角色。下面我将其分为三类予以简要评述。
一、“甩手”家长
称其为“甩手”家长,主要是由于他们在孩子身上,没有倾注必要的精力,对孩子缺乏足够的耐心。也许是工作十分的繁忙,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花在孩子身上,孩子学琴的事他们很少过问。他们往往是就近为孩子报上一个班,不管教师的水平如何,交上学费就算完事。看到别人孩子拥有的,自己孩子也已经拥有了,于是乎,家长内心找到了平衡,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好像只要将孩子交给了老师,一切问题都得以解决。殊不知一些孩子几年学下来,音阶拉不准、节奏弹不清、错音一大片、问题一大堆。这里既可能是由于小孩的先天不足,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家长的不闻不问。例如:孩子每次回课的情况怎样?孩子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什么问题?老师提出了怎样的改进方法?每天孩子的练琴时间保证了没有?等等,这些基本的信息,我们的家长应该做到心中有数。
孩子之间音乐接受能力确实存在先天的差异,但是,每一个孩子的音乐能力,通过后天的培养,都是能够得到一定发展的。在选择学习的方式上,家长应该斟求老师的意见,选择适合自己小孩发展的项目。如有些孩子学胡、小提琴,其音准控制不好,我们可以让其学一些有品位的乐器:电子琴、古筝、吉他等,这样就能有效地减轻其学习负担,增添其学习的自信心。
学艺历程是艰难的。小孩贪玩是天性,学琴就必定占用他们玩耍的时间,尤其是当学琴的新鲜感消失,兴趣逐渐减弱时,孩子要坚持下来,除了其自身在磨练着意志品质外,同时也在考验着每个家长的耐心与毅力。常常是一些小孩由于贪玩,再加上学琴中遇到一定的困难,于是,一些缺乏耐心的家长大臂一挥:算了!不学了。而且还为自己找到一个金字台阶――美其名曰:顺其自然。一些很有潜质的小朋友,其音乐发展的道路,就在这一声叹息之中被断送,实在是可惜。
二、“全托”家长
由于有些家长他们双方都要忙于工作,再加上孩子们普遍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众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之下,选择了“全托”式教育。所谓“全托”就是指除有专任的教师为孩子上课之外,还有专职的老师为孩子当陪练。是乎以这样的方式就能彻底解决孩子学琴的问题,其实不然,这其中同样隐藏着各种问题。
首先,陪练的责任不仅仅是一个“陪”字,他(她)应该起到正确指导小朋友练习的作用。而如今的一些“陪练”,要么自己在专业上本身就没有学通,无法实施正确的引导,要么纯粹就是一个摆设,守着琴童完成他(她)的额定时间。这样的“陪练”,其效果可想而知。
第二,主讲教师与陪练容易产生教学上的脱节。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主讲教师与陪练两者基本上是各自独立的部分。他们之间缺少沟通,陪练往往不能全面贯彻主讲教师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上不能形成默契,甚至还会产生分歧。
第三,陪练的出现会使琴童产生消极的学习心里。毕竟陪练与琴童相处的时间是有限的,孩子们如今的课外作业也较重,练琴应该是见缝插针的事情,一旦有了陪练,孩子往往就会形成老师来了我练琴,老师走了我收琴的不良学习习惯。
因此,我们说“全托”难脱,家长想完全卸掉自己的“包袱”是不太现实的。
三、“全职”家长
这类家长全程奉陪孩子的学琴,他们不辞辛苦,任劳任怨,充分地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母爱与父爱情怀。但是在这类家长中,劳而无功的却大有人在。
首先表现在一些家长的急于求成。如:四、五岁的小孩主要还是处于发育肌体的阶段,绝大多数小孩不易过早进入器乐的学习,尽管有些小孩已初显音乐方面的潜质,但启蒙阶段的教育仍然是比较艰难的。一些家长一味追求早期开发,眼看着教师提出的要求孩子不能准确到位的掌握,于是,心急火燎的家长就去责备,甚至打骂孩子,这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是十分不利的。
有些家长功利心太重。如:要孩子学琴就是为了考级,因此,常常会遇到一些家长在报名之前,就会问老师:您能让我孩子一年考几级?他们根本就不能正确认识考级的内涵。由此便出现了一些不负责任的教师,为了迎合这些家长,同时也为了显示所谓的“教学水平”,拼命去拔高学生进行考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些家长相互攀比、推波助澜的结果,而最终受害的却是孩子。
由于“全职”家长过多的包办,往往会让孩子产生严重的依赖思想,形成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如:孩子上课家长做笔记。这原本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天长日久,有些孩子就开始依赖家长了――反正有人在帮我纪录,我记不记无所谓。因此有些孩子就会出现上课思想不集中,对老师强调的要点不善于认真领会的问题。有些孩子看谱不注意各种记号,出现的错误常常由家长纠正,这些都是由于严重的依赖思想而产生的懈怠。
有些“全职”家长不仅关心着自己孩子的学习,同时也在关注着其它同龄孩子的学习,这本无可非议,但是当他们了解到其它孩子的学习内容后,常常会对自己孩子的教师提相同的要求,这必将对教师的教学产生干扰。我们说每个小孩的情况不一样,每个教师的教学思路也会有所不同,家长盲目的向教师提要求,只能说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不信任。我们自古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古训,而某些家长一年之中为孩子更换几位老师,这对孩子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篇5
关键词:钢琴;启蒙;教材对比;选择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092-03
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誉为“钢琴之王”的钢琴也越来越普及。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学习钢琴的人数已经超过2000万,称得上是一个钢琴学国。钢琴在中国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件普通乐器,成为一样传播中外音乐的重要媒体。那么开始学钢琴离不开钢琴启蒙教材,而在钢琴启蒙教材的引进与出版也越来越多的今天,如何选择适合少儿的教材也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教材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本人试图对目前我国已经引用并正在推广的几种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分析和比较,谈谈在教学中如何选择钢琴启蒙教材。
一、少儿钢琴启蒙教材的使用现状分析
(一)过分强调传统教材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钢琴教师在钢琴启蒙教材的选择中采用多是传统教材,而且一直沿用至今,很少考虑换教材或是补充其他优秀教材。例如《拜厄》、《汤普森》等。这些传统教材确实有很多优点,对大多数少儿来说简单易学。但是在多年的使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它们的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拜厄》,基本都是采用高音谱表让学者入门,从第21首到第60首,双手都是在高音谱表上进行联系;而《汤普森》的整套编排对于那些接受钢琴知识能力强的学生进度显得有些拖沓,而它的内容也缺少与我国民族有关的音乐学习,有明显的局限性。
(二)缺少对教材范围的多种选择
目前有些教师缺少对钢琴启蒙教材多样性的认识,使用的教材从来没有更换过。还有些教师通常缺少自己的思考,经常别人用什么教材,我就用什么教材。市面上出售什么教材就用什么教材,缺乏对少儿钢琴启蒙教材全面的了解和认知,也没有对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进行更新和改进,不能很好的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三)过分强调西方音乐的重要性
传统教材大多数是在西方的钢琴教学体系下使用的教材,都以西方音乐的音乐课题和技术课题为主要内容,使孩子从小就只接收西方音乐知识,认为只有西方的音乐才是最好的。缺少对本民族音乐的学习,这对中国的琴童来说,是一种音乐学习上的缺失。
二、简易分析几本常用的钢琴启蒙教材
(一)《小宇宙》的简易分析
贝拉・巴托克(1881-1945),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民俗学家。在巴托克为众多儿童写的钢琴曲中,最有名的和最优秀的莫过于他在1926-1937年所写的《小宇宙》钢琴曲集(全6册,共153首小曲组成)。《小宇宙》的前两册(1-66首)主要是为儿子彼得学钢琴所作,三、四两册(67-121首)集合了他这一时期的创作精华,五、六两册(122-153首)则不是单纯的练习曲,而是可以选为音乐会用曲。《小宇宙》由浅入深,涵盖了丰富的钢琴词汇、技巧、调式和节奏。当我们粗略浏览教程的时候不难发现《小宇宙》的四个特点:
1、曲目精炼短小,前四册左右的曲目几乎都没有超过一分钟,这样的曲子很适合儿童的心理,而且每首曲子都标记了标题,教师在上课时还可以根据标题给学生一些扩充指导,丰富学习的音乐常识。
2、强调复调练习。复调的练习让《小宇宙》在众多的钢琴启蒙教材中更加独树一帜,因为大多数的教材多采用左右伴奏、右手旋律。以致于很多年幼和不善于发现学习的学生以为钢琴作品都是主调音乐,从而到后来接触复调的时候,会显得左右脑分工不协调,理论也模糊不清。《小宇宙》在复调的难度安排上也循序渐进,平行、反向、移位、模仿、对位、卡农。
3、曲目涵盖了丰富的调式,例如利地亚调式、多利亚调式、弗里几亚调式、俄罗斯风格、特兰西瓦尼亚风格等等,且巴洛克都对这些调式、风格进行了简易的分析说明,在教学时老师可以根据学校的情况进行扩充讲解钢琴的文化历史。
4、选取双钢琴演奏曲、伴奏曲培养学生的协作和视听能力,而且在合作中要求节奏的稳定,有利于钢琴启蒙阶段的全面学习。
(二)《巴斯蒂安钢琴教程》的简易分析
《巴斯蒂安钢琴教程》是由巴斯蒂安夫妇按照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所编写的一套最易学习、最具趣味性,并附有引导性详解的钢琴基础教程,教程理念新颖,是现在美国广泛使用的钢琴启蒙教材之一。我国是近十几年才开始引进这套教程的,所以到现在很多教师和学生都还不是很了解。这套教材从整个观念上出发,期望学童能够得到全面的音乐教育,为进一步学习钢琴或者欣赏音乐提供指导,通过这套教材我们可以看出这套教材的几大特点:
1、教材编排的整体布局
这套教材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在编排的整体布局上注重全面的展开音乐基本理论与基本能力的训练。教程按程度深浅分为五集,每集均有〈基础〉、〈乐理〉、〈技巧〉、〈演奏〉和〈视奏〉各分册组成。其中〈基础〉是《巴斯蒂安钢琴教程》的核心部分,集中了重点内容,使学生可以再钢琴的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稳步提高。《技巧》包含了许多有趣又具有效果的练习,针对各阶段所应该掌握的演奏方法,尤其是重点和难点的部分,单独拿出来设计成精炼的小曲来加以练习,帮助提高手指弹奏的协调能力与灵活性。〈乐理〉是与〈基础〉相辅相成的配套教程,将简单易懂的乐理知识加入到简短的小乐曲中,便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表现音乐。、〈演奏〉中所选的曲目旋律优美、生动,涵盖了各个阶段所应掌握的知识技巧、弹奏方法在内的不同风格的完整乐曲,将音乐和技巧相结合,着重于从演奏时间中综合运用所学的内容。〈视奏〉则是编排了与新的学习内容相联系,但难度与复杂程度较低的小曲,在快速浏览中提高视谱能力与反应速度。。
2、科学体系下的趣味性
任何学科在启蒙阶段的训练都是枯燥的。这套教程图文并茂,运用色彩插画,色彩艳丽丰富,在外观上很符合小朋友的心理特点。选曲上则多用美国童谣、布鲁斯音乐等,难度不大且技巧上各有侧重。虽然这些曲目我们中国的小朋友不是很熟悉,但是它们都朗朗上口,旋律性强,便于歌唱,这不仅能使幼儿保持学习的兴趣又能培养幼儿的乐感。不至于弹了多年琴,唱歌还是五音不全。
3、重视音乐能力的培养
教材中把音阶和和弦放在一起学习,旨在明确伴奏理念,培养音乐创造力,弥补一般启蒙教材在伴奏概念上的模糊性。其实大部分同类教材也涉及I、IV、V等和弦的编配以及和弦肢体的运用,可惜概念不明确,学生特别是幼儿的归纳能力并不强,以致于很多学生能弹一手好琴,可是即兴伴奏曲不知半解。第二册加入的视奏,便于形成正确的弹奏理念,利于进一步的学习;第三册融入了一些简单的曲式理论及作品,让学生的音乐概念知识更加丰富,线条更加清晰。这套教材通过精心设计和安排,使孩子在学习钢琴的同时接受全面的音乐教育,包括音乐的基本理论、钢琴的基本技巧、音乐术语、音乐表现、视奏、伴奏以及即兴创作。
(三)《约翰・汤普森》的简易分析
《小汤森简易钢琴教程》是使用较早且较多的教材,已成为我国钢琴启蒙教材的首选,也是市场上占有率最大的钢琴启蒙类教程。汤普森钢琴教程以对音乐名作的简易改编为特点,从“学钢琴首先是学音乐”的战略眼光来看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书中的曲子短小生动,节奏感强,其中结合了一些简单基本的乐理知识,里面的旋律简单生动,插图与乐谱相结合,很容易让幼儿理解,并产生兴趣,比较适合启蒙教学。第一册是以最基本的乐理知识为起点,包括五线谱、高低音谱号、拍号、指法等,以中央C为中心入门,逐渐向两边的音扩散学习新的音符,从而使初学者容易掌握小字组f到小字组g的常用的九个音,而每个新音符都有相应的乐曲进行巩固练习,使学生认谱、记谱较为扎实,不易混淆,同时从全音符开始学习,再学分音符和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白音符二等分的原则,而不至于弄混音符的时值,手位没有太大的变化,避免了幼儿学琴初期对识谱产生畏难情绪。第二册和第一册都使用图文并茂,对幼儿形成比较新鲜的刺激,而且一些乐曲都是儿童比较熟悉的儿歌,儿童比较容易接受。在《汤普森浅易钢琴教程》中的断奏入门使学生尽快掌握用自然重量“掉”到琴上的方法,尽快地放松手臂,练好手指的支撑站立,为下一步的连奏打下良好的基础。且此本教材中配有教师伴奏谱,篇幅短小、简洁,音符较大,易看、易练,每一册书的内容不多,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一本教材并得到老师给签发的升级证书,因此有强烈的成就感,期望并乐于继续学习下一册教材的内容。
(四)《新世纪儿童钢琴启蒙教程》的简易分析
这是一套由美国众多资深教授共同编写的启蒙教程,它的教学理念是注重培养儿童对音乐的感悟和创造性思维,让儿童从初学阶段就开始感受各种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的音乐,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1.即兴创作的练习
从第一课感受节奏和熟悉键盘开始,在接触到新的内容时有很多让儿童进行自主创作的练习,叫做“我自己的歌”。教材中有一些简短的提示,并有伴奏声部,学生可以先听伴奏声部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绪,然后弹出自己即兴创作的音乐。这些练习一方面培养了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使学到的知识得到应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活学活用。
2.对音乐感觉和音乐听觉的培养
(1)以歌唱的方式带动弹奏:在前两册中几乎每首乐曲都带有歌词,是可以独立演唱的歌曲。儿童对歌唱大多都具有本能的感觉和兴趣,在引入五线谱之前的乐曲都可以先教会他们唱,先唱后弹,这样不但使弹奏变得容易,更重要的是从学习的最初阶段就培养学生的旋律感。引入五线谱后的乐曲可以让学生边弹边唱,让他们感觉歌唱与弹奏的联系,让音乐具有歌唱性。
(2)与乐队和伴奏声部的配合:教材不仅为乐曲
编写了教师伴奏的声部,更可贵的是随书所附的光碟中还将伴奏声部专门合成了乐队伴奏。每首乐曲哪怕是只有两行的儿歌,加上乐队的伴奏后都是一段完整好听的音乐。这种合奏的形式让儿童尽早的感受音乐丰富的和声色彩和立体感,这种听觉能力的培养对将来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这种配合也在不知不觉中训练了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3)选曲风格的多样化
这套教材的选曲注重风格上的多样,包括的类型很全面。其中有儿歌和童谣、民间歌曲的改编曲;古典、浪漫时期的乐曲;现代风格的作品,如蓝调、布鲁斯、灵歌、无调性小曲等等;还有一些作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与区分不同的音乐风格,以变奏曲的形式将几种风格融为一体。
这些风格多样的乐曲使儿童从初学阶段就接触到各种不同种类与风格的音乐,这对开阔他们的视野以及提高音乐修养有重要作用。
三、常用钢琴启蒙教材《巴斯蒂安钢琴教程》和《小汤森简易钢琴教程》的比较
《巴斯蒂安钢琴教程》和《小汤森简易钢琴教程》是国内近些年来钢琴老师选择比较多的幼儿启蒙教材,下面就这两部教材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比较,以便在教学中能更合理有效地选择应用。
(一)趣味性
钢琴教学是从声音角度即效果角度出发来进行教学,但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幼儿来说要想接受这种教学是不容易的。《巴斯蒂安钢琴教程》(以下简称《巴蒂斯安》)是为初学钢琴的学生,能够正确学习钢琴演奏基础而设计的一套有趣的、内容全面的钢琴教材。精心安排的学习顺序能够平衡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进度;精心设计的全彩插图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教程中所采用的乐曲,除了原作外,还有大家熟悉和喜欢的各国民歌、流行歌曲和改编曲等。《小汤森简易钢琴教程》(以下简称《小汤》)这套教材,旋律同样生动有趣,简单易于上手,每首小作品都配以活泼形象的插图,很容易让幼儿接受并理解。小汤由于引进较早,可以说教师在教学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前者虽然晚于小汤进入国内,但它在趣味上较之小汤更加完善。它不但在每个单元,每首作品中都配以充满童趣的插图,使幼儿一接触便很快产生浓厚兴趣,引发弹奏欲望。如识琴的步骤,是指教师要引领孩子初步认识钢琴的组成:琴箱、琴键(包括黑键和白键的安排规律)等,《巴斯蒂安》(一)册中就形象的利用彩图让幼儿很快了解了钢琴的组成。而小汤版虽也有较多插图,但不及《巴蒂斯安》丰富。
(二)系统性
在幼儿钢琴教学中,孩子理性思维能力发育还不成熟,识谱和理论知识始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但也正因如此,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成了训练幼儿抽象思维一种途径。《巴斯蒂安》教程采用循序渐进的多调性教学法,让学生在弹奏多种调性乐曲的过程中,掌握完整的键盘知识,并且可以从中学习到各种基础的节奏类型、音程、和弦、音阶、音乐记号和术语。教程是从认识音名开始,即,CDEFGAB而不是唱do,re,mi,fa,sol,la,si。这就给母语不是英文的小孩带来一定的难度。教师在入门教育时应考虑到我国小孩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教程中的〈乐理〉是系统乐理知识的讲解,孩子们可以在这本书上学到很多乐理方面的知识,并且在书上直接写作乐理作业。教程强调通过钢琴来学音乐,有很多移调、视奏、伴奏的练习,强调了学习音乐这种思路。《小汤》的特点是:采用中央c入门,后逐步转入F、G调,儿童比较容易掌握,让孩子知道五线谱‘线’和‘间’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围绕某一个或某几个中心音来读谱及能较快地寻找到其他音符的键盘位置。并且对于逐步学习较复杂的节奏、感受内声部及低音旋律、训练手指的触键和跑动、熟悉和理解各种风格均提供了丰富的训练内容。缺点是对低龄儿童还是比较适合的,使用效果好。但教材不够系统、清晰。由于仅从中央C入门,在一段时间内往往围绕中央C上下一个八度内达转转,”容易产生夹臂现象。而且刚入门有点单调,枯燥,且一开始就从一指弹奏,难免造成部分儿童的弹奏手型的缺陷(如兰花指等)。
(三)实效性
钢琴的学习也是引领幼儿走进音乐殿堂,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丰富幼儿情感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重视钢琴学习的音乐性及实用性培养,而不是单纯的技术性训练,也是幼儿音乐教育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教材曲目的选择向来就是钢琴教学的主体,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选择能合理有效提高幼儿学习钢琴效果的教材显得十分重要。《巴斯蒂安》和《小汤》在课程安排上,虽都有转调、移调、各种伴奏音型的掌握及简单曲式分析的知识学习。但是在具体训练方面,《巴斯蒂安》的曲目安排更多,实践性更强,注重孩子自己动脑动手,曲目简单通俗,更适合幼儿表演。同时提出了首调概念,对于培养孩子即兴弹奏能力有很好的帮助。并且教程中的〈视奏〉训练对于提高幼儿的读谱能力也有很大帮助,为顺利进入下一阶段教程打好了基础。《小汤》是根据一般儿童的特征编写的,对于儿童间个体差异的关注则存在不足之处。又由于曲目较少,常常是孩子还没有完全掌握,就已过渡到了下一单元,不利于幼儿理解记忆。我们在幼儿钢琴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兴趣的培养来贯穿始终,以兴趣的培养来达到音乐感、美感的培养。因此,教师在选择启蒙教材时应当在众多初级教材中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技术缺陷、风格掌握程度等等情况,进行慎重选择。并根据幼儿所处的年龄段所呈现出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所有的教学都要围绕激发孩子对钢琴的兴趣这一基本理念来进行。
钢琴启蒙教学不能程式化。选择简单而有趣的乐谱与孩子们喜爱的曲子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先了解各种钢琴启蒙教材的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一些有趣的启蒙教材进行有效的搭配,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做到因材施教,从而让学生乐于学习,爱上音乐。
参考文献:
[1][匈]巴托克.朱坚坚,路旦俊.小宇宙[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
[2]黄美琴.浅议巴托克的《小宇宙》与业余钢琴教学[J].大众文艺,2011,07.
[3]孙颖.幼儿钢琴启蒙教材《巴斯蒂安钢琴教程》与《小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的比较与分析[J].大众文艺,2009,18.
[4]陈卓.钢琴启蒙教程的对比分析――试议巴托克小宇宙与巴斯蒂安钢琴教程的优势及对比.大众文艺,2012,20.
[5]李萌.钢琴启蒙教育的津梁――初级钢琴教材评价.钢琴艺术,2008,05.
篇6
关键词:幼儿;亲子;早教;社区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5-023-1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发展,婴幼儿早期教养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推进0-3岁婴幼儿早教工作,是提高人口素质的渠道之一,也是学前教育研究拓展的方向。淮海路小学幼儿园于2009年开办“淮幼”早教中心,2011年成为区早期亲子教育基地。我园自开办早期亲子园以来,共开设9个班,亲子班人数达150多人,入户指导次数35人次。我们始终坚持为社区散居儿童和家长提供最好的教育和服务的理念。因为作为幼教人我们深深懂得:儿童不能等待,成长不能重来。我们亲子园的口号是“让每一个孩子拥有人生最佳开端,让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为此,为扩大儿童、家长的受教育率,为满足不同层次看护者的教育需求,我们精心设计了亲子活动(半日班、周末班、入户指导班等不同班级)、送教上门活动、大型早教宣传活动、幼儿园开放日活动、建立家长交流平台活动五种早教形式,努力做到为家长服务与为幼儿服务结合、常规服务与特殊服务结合、幼儿教育与幼儿养育结合。
一、亲子活动
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家长带领幼儿做各种游戏,亲子间充分开展语言交流、神情交流和肢休接触,并在节奏感强的背最音乐下做律动游戏,使幼儿的大、小肌肉群得到锻炼,训练身体的平衡性、灵活性和协调性。如在“小猴摘桃”(19-24个月)游戏活动中,家长在教师指导下,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节奏进行肢体的律动,拍手、挥手、点头、跺脚、蹦跳,用语言和神情向幼儿传递快乐的情感,并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节奏可由慢到快,动作可由简单到复杂。教师、家长、幼儿一起动,要特别注意调动幼儿与家长、教师及其他幼儿之间的互动。
二、送教上门活动
针对一部分有特殊困难的宝宝,我们每月以“关爱”为主题送教上门,配合以识数、识音律、画画、找颜色、串项链等活动中(13-30个月),在教师指导下,由家长陪同宝宝,教师和家长只做辅工作,不干预幼儿操作。幼儿通过手部运用,锻炼了小肌肉群及手指灵活性、手眼协调性,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及理解力。
三、大型早教宣传活动
主要面向社区散居宝宝和家长,选择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范畴的家庭、环境、生命科学、教育等主题,宣传普及科学育儿、艺术启蒙知识,请有丰富保教经验的教师,现场带领家长和宝宝开展多种主题的亲子音乐、美术游戏活动,讲解根据婴幼儿生理、心理特点,所设置的亲子游戏的科学原理、启蒙教育的目的以及能够达到的效果。
四、幼儿园开放日活动
请参加早教亲子活动的家长和宝宝来园一天,和在园的小朋友同吃同玩,以“幼儿园的一天”、“快乐”、“朋友”等为主题,采取“以大带小”的形式,活动内容有唱歌、跳舞舞、讲故事、参加各种角区活动等,使宝宝们在活动过程中得到实践锻炼,在交往中相互促进,深受园内园外孩子和家长的喜爱。如在“开展区域”活动中(30-36个月),参加亲子活动的宝宝在教师指导下由家长陪同,让在园的小哥哥小姐姐带领一起参与实践活动。整个活动过程由孩子们组织开展,家长做观众,教师做服务员,不过多干预,尽量为孩子们创设自主的氛围。在小哥哥小姐姐们活动时,邀请弟弟妹妹们自然加入到活动中来,大孩子帮小孩子分发材料、摆放教材等。通过这种互动式的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自主表现力,还使他们关爱、友善、尊重、分享、开放等优良品质和健全人格得以发展。
五、建立家长交流平台活动
篇7
1 音乐活动本身要能吸引幼儿
1.1 通过环境创设激发幼儿的兴趣
可以说世界上的音乐家,没有一个不是从小学起的:就是普通的小孩子,要学音乐也必须从小学起。”幼儿艺术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是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和参加无数次的艺术活动中得到发展的,在活动室我们布置了音乐区,提供了各种节奏乐器,引导幼儿自己摆弄,熟悉节奏乐器的音质、音色,帮助幼儿自己从敲打节奏乐器的活动中辨别各种乐器声音的特色和性能,激发幼儿自己去探索,敲打节奏的兴趣。
1.2 通过材料激发幼儿的兴趣
音乐的选材必要贴近幼儿生活,能让幼儿有切身的体验,还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音乐素材,他们才能对音乐产生表现的欲望。音乐教材的趣味性既表现在素材本身,还表现在教师创设的氛围中。 《猴子学样》是孩子们熟悉的故事,他们很喜欢,我将这个故事设计为音乐游戏,通过有趣的“学样”游戏让孩子们掌握了交替互动的节奏型。
1.3 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
长期的教育实践也告诉我们:具有游戏性的音乐活动最接近幼儿的本性,最容易引发和支持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能更好地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孩子们特别喜欢音乐游戏《火车开了》、《好朋友》,即使是内向的孩子在游戏中也敢于大声地唱歌,体验到了快乐;小班音乐活动《小兔乖乖》就是在游戏中让孩子们学习有节奏地蹦跳:再比如,幼儿对新授歌曲的兴趣不是很高,不愿意一遍遍地反复演唱,于是我在教唱歌曲《冬爷爷》时加入了“爱冬天”的音乐游戏,孩子们连续演唱了几遍都表现了喜爱之情,同时也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1.4 通过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在音乐游戏《蝴蝶找花》和《猴子学样》中,我将游戏内容编成小故事,让孩子们通过故事理解音乐活动内容,使他们在强烈的兴趣支配下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幼儿园的孩子,尤其是小班幼儿对老师有着较强的信任感和依赖性,他们喜欢听老师讲故事。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特点,利用一些小故事导入活动,提高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
1.5 通过生活材料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多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喜欢可爱的小动物,活动中可利用有趣的动物形象吸引幼儿,色彩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具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如歌曲《小燕子》中,小燕子活泼可爱、它那可爱的形象本身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再让幼儿戴上小燕子的头饰进行表演,他们乐在其中,积极性很高;在《两只小象》活动中,我利用了小象的手偶和头饰使幼儿很快地进入了角色:在音乐游戏《猎人和兔子》和《好朋友》中,教师出示的动物图片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提高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幼儿活动的教具和材料要贴近他们的生活,用他们日常用的或熟悉的物品进行学习,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小班韵律活动《洗手绢》,我给每个孩子准备了一个手绢,他们拿着手绢跟着音乐洗手绢使活动达到了,最后大家出去晒手绢,音乐活动就这样自然的结束了。
1.6 通过动静交替激发幼儿的兴趣
在活动中要运用动静交替,情景交融等各种形象生动的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幼儿在动、听、看、辨、唱的趣味实践中体验。如《劳动最光荣》这首歌比较难,可在活动开始部分用歌曲的旋律来模仿小蜜蜂在花丛中采蜜的样子,提高他们学习歌曲的积极性;在歌唱活动《春天来了》中,单一的学唱比较枯燥,我根据歌词的内容编排了一些简单的模仿动作,让幼儿动起来,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就调动了起来。
2 教师自身要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1 通过鼓励激发幼儿的兴趣
在活动中教师应多用鼓励性语言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在幼儿对自己没有信心,在活动任务面前表现出退缩或进退两难时,
教师的打气鼓励能使幼儿大胆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对于幼儿细微的进步或成功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能使幼儿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
2.2 通过丰富的语言、动作和表情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的语气表情和动作都会不自觉的影响幼儿的情绪。如果教师的语气是儿童化、趣味性的,教师的表情是丰富的、多彩的,教师的动作是有童趣的、夸张的,那么幼儿兴趣会很高涨,会积极参与,他们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会发挥得更好;如果教师的语言动作比较平淡僵硬,那么幼儿的情绪也会不高,表现的会比较消极。如在歌唱活动《小青蛙》中,教师提问:“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它会在水里游来游去,还能在岸上蹦来蹦去,也是捕捉害虫的能手啊!你们猜猜它是谁?”教师神秘的语言和表情一下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使其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下面的环节中。
2.3 通过比赛激发幼儿的兴趣
在音乐歌唱活动中,我们常常会让幼儿分组,如男孩子演唱和女孩子演唱,这样他们立刻能精神饱满、更加积极、认真地演唱歌曲,希望得到大家的肯定,这样也就能够调动幼儿的演唱兴趣。
3 让幼儿保持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1 通过创编激发幼儿的兴趣
创编一般会比模仿更容易激发幼儿的积极情绪。在韵律活动《学做解放军》中,教师先将自己编好的动作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给幼儿,幼儿很快乐的参与学习。随后,教师为幼儿提供了自由创编的机会,让幼儿模仿解放军的威武的动作,并带领同伴共同表演,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使幼儿感受到了自己在活动中的价值,成为活动的主人,他们更加快乐,体会到了一种自豪与自信。在向幼儿提供探索、创新的经验方法时,教师的经验固然重要,但来自幼儿自己和同伴中的经验不仅能激发他们模仿的兴趣和信心,而且有利于养成幼儿的探索创新意识。
3.2 通过儿童做“小老师”激发幼儿的兴趣
篇8
今年14岁的杨璐出生在一个县城工薪家庭。她的父亲是一名公务员,母亲是一名教师。作为家中的独生女,从小到大,父母给她提供了最好的生活,从幼儿园到小学,她上的都是最好的学校,受的都是最好的教育,特别是母亲刘颖,对她的成长,更是倾注了全部的心血。
杨璐刚满5个月的时候,做教师的母亲刘颖便开始对她进行启蒙教育。常常给她读一些情节简单的童话,引导她看一些幼儿画报之类的读物。平时只要有时间,刘颖就带着杨璐玩,还经常给杨璐讲故事。虽然那时杨璐才几个月大,但刘颖还是会很认真地一遍遍说给她听。这些良好的语言刺激和童话熏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杨璐在8个月大的时候,便会说一些简单的词,10个月大时,便能说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了。这段时间的启蒙教育,为杨璐打开了语言表达的大门。有了语言基础,杨璐对文字有了兴趣,常要求妈妈在给她读幼儿画报时,指着字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这样读的时间长了,不知不觉中,杨璐认识了很多字。
为了培养女儿的阅读能力,开阔她的视野,刘颖在杨璐1岁多的时候,常常利用周末的时间,有意识地带女儿去书店或图书馆。在妈妈的引导下,杨璐3岁的时候,便能认识近千个汉字。于是,妈妈给女儿买来许多童话、寓言和神话故事书,让她按照自己的兴趣阅读。不认识的字,妈妈指点一次杨璐便记住了。在5~10岁这5年时间里,杨璐读完了《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演义》《十万个为什么》《中国通史故事》《世界通史故事》等大部头书籍。其中《中国通史故事》《世界通史故事》等厚卷,她更是津津有味地读了多遍。从小学到初中,杨璐阅读的书籍范围涉及文学、历史、自然科学、传记、哲学等多方面的内容,读书量达4000多册。
刘颖知道艺多不压身的道理,为了应对女儿将来面临的升学和就业方面的竞争,提高女儿的综合素质,从杨璐3岁时起,刘颖便给她报了绘画班、舞蹈班、音乐班,企望女儿多学一些才艺,为将来的发展加分。
杨璐4岁的时候,县教育系统和少工委举办幼儿故事大赛,刘颖抱着重在参与的心理给女儿报了名,但出乎她意料的是,杨璐竟然在这次大赛中荣获了“故事大王”的称号。5岁的时候,杨璐开始创作童话和寓言,并在报刊上发表。之后,不满5岁已读小学一年级的杨璐因成绩突出被县少工委授予“中国勤学好儿童”的称号。同年杨璐加入了少先队组织,成为省内年龄最小的少先队员。
刘颖的心血没有白费。由于从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超强的自学能力,杨璐从小到大一直表现很优秀。入学后,多才多艺、勤奋好学的杨璐成绩一直名列前茅,5年便读完了小学,以优异的成绩直接跳级考上了全市最好的中学。
欣慰中隐隐的担忧
看着女儿如此优秀,刘颖欣慰之余,心里却有一些隐隐的担忧:女儿学业优秀,但抗挫折能力极差,在学业和生活上,禁不起一点挫折。从小到大一帆风顺,好胜心强的杨璐,容不得自己有一点点的失败,如果遇到考试成绩没达到预期的目标、与同学之间发生了不愉快、犯了错被老师批评等诸如此类的事情,她回家就会又哭又闹,郁郁寡欢,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调整过来。
初一下学期,学校竞选学生会干部,杨璐参加了学生会宣传部长的竞选。信心满满的她,本以为凭着自己的优秀能稳操胜券,但在最后的竞选演讲环节,因为发挥失常最终败北。竞选结果出来后,杨璐难以忍受落败的结局和同学们的指指点点,将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三天以泪洗面。最后,她说自己竞选落败,在老师和同学面前丢了脸,已无法再回学校面对他们,父母想让她再去上学,就得给她转学。
刘颖见女儿不吃不喝整天哭闹,担心女儿的身体出现状况,情急之下打电话给班主任,央求班主任劝劝女儿。最终,班主任出面才化解了杨璐的心理危机,让她重新回到了学校。
女儿的这种状况让刘颖很是忧虑。杨璐的人生刚刚起步,以后的路还很漫长,还要经受许多的考验与磨砺,如果一遇到挫折就败阵,学业再优秀又有何用?刘颖将自己的担心告诉了老公。老公听后却不以为然,轻描淡写地说:“这事你不必过于担心,好胜心强未必是坏事。女儿现在还小,心智尚未成熟,容易耍小孩子脾气,等她大点,心智发育成熟了,自然就好了。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督促她搞好学习,将来考上名牌大学。”
老公的话,让刘颖松了口气。她想,也许老公说的对,现在都是一家一个孩子,娇惯出来的孩子可能都这样。自家孩子小,再加上从小被溺爱,难免身上会有骄娇二气,也许长大一点,处理问题的方式就会相对成熟一点,抗挫折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日子在不断产生矛盾、解决矛盾中一天天过去。其间,杨璐又发生了一些状况,但在刘颖的耐心引导下都顺利地闯过了难关,学业也一如既往地优秀。初二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杨璐的成绩名列年级第一。初二下学期杨璐与其他几名同学,代表学校参加全国中学生奥数竞赛,为学校拿到了金牌。
然而就在刘颖为女儿学习成绩优秀而欣喜的同时,细心的她发现,杨璐为了减压不知什么时候喜欢上了耽美小说。那个时候,有一部名叫《王的男人》的韩国电影,这部电影中李俊基花样美男的扮相与女人般柔美的外形,将杨璐深深地迷住了,曾经怕耽误学习而一向对电视剧、电影敬而远之的她一反常态,将这部电影看了十多遍。看完这部电影后,情窦初开的她便喜欢上了这种同性之间的暧昧情感,并迷上了耽美小说,闲暇的时候,便在网上找耽美小说看。耽美小说给了她无限的想象空间,幼稚的她好羡慕小说中那种既朦胧而又满含爱慕的情感。幻想着自己也能和主人公一样,遭遇一场恋爱,然后跟着爱人哭,跟着爱人笑。
篇9
音乐是学前儿童最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幼儿园各进行项教育活动中最具特色的内容,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音乐教育要从胎教开始
7个月左右的胎儿便可以很清楚地听到声音。应选择一些频率、节奏、力度和频响范围应尽可能和宫内胎音合拍的音乐作为胎教音乐。8个月之后,婴儿可以分辨强弱声音的神经系统完成,对高音或低音都可以分辨。曾经有看到过有一则调查,胎儿喜欢低沉的如大鼓的音乐,而非尖锐的高音。现在书店里、音像店里,到处可见关于胎教的音乐音像制品,许多准妈妈们都会围在那选择一些舒缓的胎教音乐。9个月大的胎儿开始会对音乐表现出有限的接受能力,这种能力随年龄增长而递增。对婴幼儿的研究证明,他们的音乐能力是与生俱来与后天培养相结合的一种情况。也就是说,某些音乐能力是从出生就伴有的,而另一些如何则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胎儿能够感受到音乐。
音乐胎教的主要方法有:
1.哼唱谐振法――母亲轻轻哼唱,让肚里的孩子感受到一些音乐的美感。比如哼一些舒缓的音乐,可以是母亲自身即兴所创作的,也可以是一些生活中的声音、音乐。
2.母教胎唱法――就是由母亲先哼唱出一句音乐,可以是有歌词的也可以只是单单的旋律,然后凝思婴儿在腹中学唱,达到一种交流,一种情感的交流。
3.器物灌输法――也就是需要每天每周,每月按时按量反复地听音乐,听一些节奏不太快的,舒缓的音乐,每天定时的听,让幼儿对此音乐有所印象,有所记忆。
4.音乐熏陶法――最常见的可以选择《摇篮曲》。将听音乐纳入日常的生活中,每天都能听音乐。
5.朗诵抒情法――即一边听音乐,一边朗诵诗或词以抒发感情,增进母婴之间的感情,积累母爱,不止让母亲放松心情,婴儿在腹中也可学习到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
将音乐的基本因素印入胎儿体内,让胎儿对声响产生记忆,给肚里的婴儿培养艺术能力。同时,音乐能给早产儿提供良好的环境,对他们具有保育作用。作为胎教音乐,音乐胎教法能使幼儿长大后思维敏捷记忆力强且有一种良好的大脑物质基础。
二、把“家”作为教育的场所――家中的音乐
幼儿家庭中的音乐教育具有其优势和特点,有关研究表明,出生两周的婴儿对伴随声音的人脸的注视时间比不伴随声音的人脸的注视时间要长。之后,婴儿就会对伴随声音的人脸进行微笑。到了2~3岁时,儿童能凭直觉做出符合音乐性质的动作。在3岁之后的儿童相比,更有创造力,因此要抓紧早期的音乐家庭教育。家庭音乐教育的特点:
1.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这也就是说,要在幼儿1~3岁时就开始对其进行音乐的熏陶。在一、二岁时要教给幼儿一些短小的幼儿歌曲,反复练习唱。三、四岁后所聆听分辨一些声音。如生活中的声音,大自然界的声音等。也就是要抓住生理上接受能力的时期,以音乐能力的发展带动多种能力的发展。
2.按个别性来安排音乐学习活动。
(1)按不同年龄特点来分,一般分为一至两岁,两至三岁,三至四岁三阶段,这三个阶段要逐步给幼儿一些渐难渐不易理解的乐曲去听,并逐步要求幼儿唱会歌曲,逐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听觉能力,音乐的感受能力,音乐的审美能力以及音乐的表达能力。
(2)按不同个性与兴趣来分,幼儿都是不一样的个体,都具有个体差异性,有的孩子从小就喜静不喜动,有的孩子则反之,既然如此,有的孩子在这个时候就可以表现出对音乐的爱好,这个时期也就是孩子学习乐器的最佳年龄段,这个年龄的孩子学习乐器会对其掌握的音乐知识,技能技巧都有所帮助。而错过了这一良好时期,也就是错过了最佳的接受时期。
3.注意家庭教育中的随机性及灵活性。当幼儿熟睡时、进食时、玩耍时,任何时候都可以听音乐,或者只把音乐作为一种辅助,也能称为背景音乐,在幼儿玩耍时播放,让幼儿在玩耍时不知不觉的也能随音乐一起舞动,一起哼唱。陈鹤琴先生说过:“音乐是儿童生活的灵魂,大凡健康的儿童生来就喜欢音乐……无论游戏散步或动作,他们本能地都唱着歌,表现出音乐的律动。”当我们在逛公园时,会看见小孩子虽然一个人在游戏,但他必然会哼着小曲。也许他们并不明白自己在唱什么,这时一种无意识的情感外露一种天真一种无暇。因此,在家里进行音乐教育,可以根据一天的安排做调整,留给音乐教育一个最适合、最恰当的时机进行,有利于幼儿接受。
4.要注意家庭教育对幼儿影响的长期性和坚持性。家庭音乐教育与家庭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伴随儿童成长,在1~3岁幼儿家庭音乐教育中,必须要培养幼儿正确地唱歌姿势,包括身体姿势、头部姿势和口型,并保护幼儿的嗓音。另外,更重要的是家长能经常联系音乐作品的内容、形式、作家、演唱方法、乐器等引导孩子的认知。并通过孩子的想象联想去理解音乐作品,逐步培养孩子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值得注意的是,当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家长要及时鼓励引导幼儿表演在幼儿园里所学的音乐歌曲,防止幼儿形成害羞或“好表现”的行为的出现。
家庭是孩子来到世界上生活的第一个环境,父母和主要照顾孩子的其他成员是孩子受到教育影响的第一任老师。婴幼儿时期是儿童接受艺术教育的良好时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时代错了的东西到了少年时期就无法弥补,到了成年时期就更加无望了。这一规律涉及孩子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美育”。
三、幼儿园中的音乐教育
儿童对音乐美的反映更为强烈,孩子都能在音乐声中兴奋起来,音乐的节奏能与儿童生命的节律产生共振。因此,儿童特别喜欢音乐,幼儿院中的教学基本采用音乐教育并行实现的。
1.学前阶段音乐教育特点。
(1)起步低――学习内容均应从最简单的元素开始。
(2)过程长――要经过幼儿若干个周期的无数次游戏活动。
(3)目标多――最后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创造潜能的发掘。
2.幼儿园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园音乐教育不仅对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及对自尊心差的儿童、特殊儿童以及问题儿童有一定影响,同时音乐游戏能开发右脑,增加幼儿学习的动机。加强自律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并且能提高儿童的学习成绩,音乐教育的经历通常还会提高学生的到课率,最后,幼儿园应以审美为核心进行幼儿音乐教育。
3.幼儿园中幼儿音乐教育的实施。
(1)传统的音乐课。对于有些幼儿园中的音乐课,只是让教师根据课本,谈一首曲子,孩子在座位上跟着唱,直到唱会,记住歌曲,这样做便是束缚了孩子的天性,因此,推荐使用一些动物的叫声的音乐,如猫的叫声,让孩子表现猫的动作,形态,特征,可以是用手在嘴边当成胡子,拉几下,也可以跟着音乐学小猫叫,更可以,学猫的走路方式,或者舔毛的样子,这样让孩子自己创造表现动物的特点,能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教师只需要在一旁观察,引导和保护。
(2)其他课程中的音乐教育的穿插。在英语学习中,虽然现在还有很多幼儿园特别是公立幼儿园没开始进行英语口语的教学,但英语教学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进行幼儿英语口语的课程中,都是让孩子反复唱英语歌曲以记住音律,从而使幼儿能很快的记得所学的英语单词。而另有研究表明,在阅读乐谱和音乐演奏方面的明确指示教学法,会大大提高数学的推理能力。因此,音乐能提高儿童的学习成绩,幼儿通过对音乐的认知学习,会对数学中数的概念,推理能力都有所提高。
(3)午休时的音乐教育。音乐是一种油,当儿童在上完一堂“学本领”的课后,幼儿的大脑必定是处于疲劳状态,这时,便可在幼儿自由活动时放些舒缓的歌曲,而在幼儿睡眠过程中,音乐也能缓解疲劳,提高睡眠质量。
(4)幼儿园中,幼儿音乐教育对使用的教材的要求。
第一,要有真正的音乐游戏和儿歌。比如《拍手舞》便是一个边唱歌边游戏的音乐游戏活动。让孩子一边唱歌,一边跳,寻找自己的好朋友。这种游戏舞让孩子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简单的肢体动作。通过音乐,视觉,运动觉,形象思维的参与,提高大脑的使用率,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
第二,能学到真正的民间音乐。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增加一些戏曲课程,或兴趣班,如国粹京剧、上海的沪剧、安徽的黄梅戏、东北的二人转等的地方戏曲,一方面能保护地方戏曲的传承,一方面也能培养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5)针对自尊心差的幼儿所进行的音乐教育的方法。另外,值得一说的是音乐对自尊心差的儿童、特殊儿童以及问题儿童的影响。就自尊心研究文献表明,音乐可能有助于那些自尊心较差的儿童增强自尊心。其一,有些音乐是具有勉励人奋进的,这些往往是通过歌词来满足的,而对儿童来说,一下难懂的词根本无法理解,因此,一半儿童歌曲歌词都应选用简单、儿童熟悉并贴近儿童生活的词语及话题,如是个配乐中《春姑娘的歌》的词:“春姑娘来了,她带着风儿,轻轻地轻轻地唱着:‘呼呼呼,呼呼呼。’吹绿了柳条,吹红了桃花……”这样平实的词,很容易让幼儿理解,并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明白春天到来的意义,使幼儿获得自信心。其二,音乐对问题儿童及热数需要儿童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从一般课程(课外活动和艺术课程)到特殊课程(音乐教育课),都有许多会令人感兴趣的情况,说明音乐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篇10
其实,当父母决定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才艺班时,最好先问问自己让孩子学才艺的目的是什么。是惑于广告?是来自亲朋的压力?是自己的虚荣心或是补偿性心理?是想让孩子学了多久就可上台表演,参加比赛,得奖回来?或是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快乐?本刊记者带着这个问题实地走访天津市十几家幼儿园和天津市和平区少年宫,在这些地方随机采访了一些家长,请他们各自谈了让孩子上才艺班的想法:
訾女士(房地产营销人员):儿子从3岁起,我每周给他安排了3个培训班:周六去少年宫学画画、周二在社区学电子琴,周四在幼儿园学象棋。快3年了,不管是刮风下雪的冬天,还是酷暑难当的夏天,除了孩子生病,我一次课都没拉。孩子的爸爸在外地工作,我一人带着他,白天上班,晚上带着他上这个班那个班的,特别累,孩子也累。有时候真想放弃,可一想到别人都这样,咬咬牙就挺过来了。为的就是孩子能有一个一技之长,能够面对将来残酷的竞争。
陈女士(医生):女儿5岁的时候,我在少年宫给她报了一个围棋班,倒不是想让她将来吃这一碗饭,主要是希望能通过对围棋的学习增进孩子的思维能力,为将来她能学好数学的下基础。因为许多东西其实是能融会贯通的,学围棋对于他的逻辑思维、逻辑判断能力也有所帮助。让她学围棋还有一个原因是许多女孩到了上初中后,数理化就不行了,原因就是女孩的逻辑思维判断能力天生比男孩差。我和先生都是学医的,希望女儿将来也能学医科,所以现在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毅力,对她的整体素质肯定有好处。女儿有时候会产生抵触情绪,但是小孩子现在不抓不管,放任自流,成才的几率肯定很小,而现在多管管,让孩子多吃点苦,对她的毅力也是一种磨练。我也知道这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是个很大的缺憾,他学围棋了,就可能没有多余的时间来看课外书,但现在的教育体制就在那里了,现实太残酷,压力太大。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别说考大学,就是上中学也不容易。
邵先生(公务员):当初给女儿报绘画,一是想让女儿能多学一点知识,培养她的一些艺术休养,这也算是素质教育吧,再者就是考虑到周围的小孩子都学一点特长,我们如果不学的话,相对来讲,就是个退步。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报名时,老师都会问孩子会什么,那别的小朋友都会弹琴、唱歌、跳舞,我们要是什么也不会,不光孩子觉得难看,我们大人也会觉得脸上无光。
何女士(银行职员):我的孩子今年8岁了,从3岁开始,我们已经上过好几种特长班才艺班了。最早我们让他学钢琴,3岁的时候我们买了钢琴,每周一次带他上老师家里上课,一开始练得还不错,慢慢就烦了,说什么也不练,一提练琴就急,我们打过骂过,终究是没用,看看他实在不想学,狠狠心放弃了,到现在钢琴还搁在家里,再也没见他动过。在他眼里就好象根本就没有这个东西似的,偶尔我们试探性地跟他提,他总是东扯西拉不拾话茬。闲了一段时间,看到我们同事的孩子仍旧在学着这个那个,心里总是惴惴不安。有时候今天听这个同事说他们的儿子在新加坡儿童绘画大赛得了三等奖,明天听那个同事说他们的女儿电子琴考过了几级,我就更坐不住了。后来我想了一个偏门,让孩子学说相声和朗诵,没想到这项他还挺感兴趣,倒是坚持下来了。说实话,我们家本来就不是什么艺术之家,当初让孩子学钢琴只不过是想让孩子考个级,等到上初中择校时好有个好的条件,能加上几分。其实,我并不打算将来让孩子吃这碗饭。不过,像艺术这一类的特长现在已经不可能加分了,所以我把孩子的相声和朗诵都停了,现在我们在学英语,这个英语班的学费是全市最贵的,老师都是外教。
付女士(化妆品商):我当初让孩子学钢琴,是因为要圆自己的梦。我小的时候,有个很漂亮的女同学家里住的是小洋楼,最让我羡慕的是她家有钢琴。每次听到优雅的琴声从她的手指间发出时,我就想等我长大了挣了钱第一件事就是买钢琴并且学会它。然后,我们这一代人大学毕业后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时代,要生存,要改变思想,很多切实的东西都摆在面前了,你不得不为生活奔波。现在成家立业、有儿有女了,想学也学不动了,所以就把这个梦想放在女儿身上。再者就是现在城市里一家一户老死不相往来,又多是独生子女,孩子也没人玩,除了看电视就是看电视,既然这样,那还不如练钢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在我们所做的随机抽查中发现,50%的家长认为让孩子上才艺班,主要是提高孩子自身的素质与人格的健康发展;30%的家长是想让幼儿掌握一技之长,有利于升学等社会竞争;4%的家长想让孩子对将来从事的专业进行早期定向培养;2%的家长是让幼儿作为业余爱好。同时在与大多数家长谈话时我们还发现,才艺课程对于望子成龙的父母还存在着以下价值:
一、圆梦价值:延续自己小时候所未能完成的梦想。
二、补偿价值:补偿自己因为未能陪孩子,希望让孩子可以多些东西。
三、荣耀价值:对于一些家长,孩子参加才艺课程的表演,是可以炫耀的事。
我们在这里举出这些实例仿佛传递给大家这样一个信息:上才艺班特长班没什么好处,好象是件花钱吃力不讨好的事。答案当然不是这样的。我们要告诉读者的是孩子接受才艺教育,目的是发展孩子自身的素质与人格,培养孩子健康的个性,而不是要与人攀比。如果家长在对待孩子才艺学习的心态上减少一些功利的想法,树立正确的教子观,让孩子在这种良好的学习情绪下开展学习,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良好的才艺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自信、自尊、自强的个体心理品质,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一旦养成,就建立了强大的动力系统,就能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健康个性的发展是幼儿接受才艺教育的目的,也是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
父母应该怎么做?
前面我们提到让孩子上才艺班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幼儿的健康个性。所谓个性,就是指包括人的气质、需要、目的、动机、情感、意志,以及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注重进行培养坚强意志,养成健康的情绪与情感的教育。它要求幼儿尽可能地发挥自身的自主性,尽最大的可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爱好。个性不只是一个人性格的表征,也代表着一个人的能力、兴趣和言行。正如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有其特殊的智能综合形式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如语言的、逻辑的、数学的、空间的、音乐的、身体的、内省的和自然的。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潜能,但每个人的潜能是有差异的。做家长的应了解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对孩子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必须了解和尊重孩子的个性。在学龄前期,“我们不要告诉孩子他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相反,我们必须态度谦恭地面对孩子的智慧,要相信,他们需要探索和发现的秘密就在他们的生活中,而不是我们的生活中。”著名作家和演说家邱克・斯温多阐明了了解自己孩子的重要性:我们能给孩子的最佳的礼物是什么?是给您的孩子足够多的时间,让他们去发现自己的特点。帮助您的孩子知道他/她是怎样的人,同您的孩子就这些事情展开讨论。帮助他们了解自己,以使他们爱自己、接纳的自己。
才艺教育给孩子的,应该是通过其它的学习方式,让孩子能与自己的经验连结,培养探索的兴趣,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领略多元之美。可是我们见到的是,当家长嚷着要培养孩子兴趣,实际上可能是花钱扼杀孩子的兴趣,却还浑然不觉。我们要看到幼儿才艺教育的内容更多的是技能技巧与智力的训练,不管是钢琴也好,电脑也好。过多的技能技巧与智力训练,能否真正达到理想与预期目标不得而知,但是如果这种训练导致幼儿过早就厌倦学习、抵制接受新事物那将是终生的,这是得不偿失的。
实用招数教你自己DRY:
・保持良好心态,调整对孩子接受才艺教育的期望值,理清才艺教育的最终目的。
常听到很多家长特别是一些琴童家长抱怨说,孩子开始学习的时候还比较感兴趣,慢慢就烦了,有时候为了逼他练,少不了打和骂,孩子也哭,每天练琴都变成了一种折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追其本质,还是源于我们的家长从功利主义出发,不管幼儿是否在某一方面有真正的特殊兴趣爱好,就过早强迫幼儿向某一方面发展,学钢琴、学英语电脑、学绘画舞蹈等等,并过分关注学习成果,如会说多少个英文单词,会弹多少首曲子,并通过几级考试,会画什么东西,并在少儿绘画比赛上得奖等等,给年幼的孩子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让孩子喘不过气来,反而扼杀了孩子原本可能可以持续发展的兴趣和潜能。
其实家长所应该做的,不是要关注幼儿知识的获得、技能的形成,而是要关注幼儿身体的、情感的、社会的、审美艺术的等等素质的发展。我们让孩子接受教育不仅仅是让他获得知识,而且是通过教育这个手段来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教会他学习的方法。所谓“授之以鱼而不如授之以渔。让孩子上才艺班只是提高孩子素质的一种途径,画画、练琴、舞蹈都是为了让孩子全面发展”。所以,家长要有平和的心态,让孩子学琴不是为了将来让孩子做个钢琴家,不是为了高考加分,而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让孩子学习美术,不是为了让孩子时不时地参加比赛,拿个奖回来炫耀,满足父母的虚荣心,而是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动手动脑表现自己的机会,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艺术创造的空间。作父母的千万得舍弃“攀比”的心态,别用孩子认识多少个英文单词来评断他的语言学习能力,也别用孩子通过音乐的几级考试或画画得了大奖来衡量孩子的艺术潜力。如果因此而让孩子丧失学习的兴趣,就会让孩子没有赢在起跑点反而跌在起跑点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康的个性,这远比会说一箩筐的英文单词,得一堆的大奖要重要得多。
・选择才艺班,父母应着重在孩子的兴趣,切勿盲目跟从。
我们在生活中常可看到一此这样的现象:当媒体报道某位天才少年从3岁开始在母亲的严厉督促下苦练钢琴,终于获得某个世界钢琴比赛大奖,得诸多荣誉时,那么这段时间内幼儿学钢琴的风潮就会很盛行。如果有人获得了某个国际小提琴比赛大奖,那紧跟着幼儿早早学小提琴的种种好处就会在家长中被充分讨论并四处传播。很多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学哪种类型的才艺班时,很少顾及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往往会依据自己的喜好或社会上的流行风潮想当然地作出选择。这里需要提醒父母的是,如果让你做一件你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你会做得好,做得出色吗。所以父母在为孩子作出选择时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尊重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才艺最基本的要件。每个孩子都有才能。以音乐为例,并不是具有音乐才能的人才能去学音乐,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接触音乐的机会。在学龄前阶段,通过音乐这种工具,提供一个好的环境,能丰富孩子的生活。学哪一种才艺或乐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是不是健康、快乐,这也是他将来能不能发挥才能的关键。所以,父母要多从孩子的角度来设想。父母在决定之前,不妨先听听孩子的意见,尊重他的选择。如果要学,一定要仔细观察,再选择一种比较适合孩子性情及兴趣的才艺。千万不要让他一下子接触太多,或强迫他学习没有兴趣的东西,破坏了他以后学习的信心和欲望。
提到兴趣,许多父母表示幼儿最近似乎对音乐或者画画或者看英语原版卡通特别有兴趣,因此开始考虑是不是该让孩子学进才艺班学习。这里要提醒家长的是,幼儿对所有新接触的东西都会感到好奇,对某一项事物产生兴趣是十分自然的,关键是这样的兴趣能否持久。所以,父母不要过于心急,要再多做观察,当然,最好的方式是提供多样的刺激,让孩子实际参与之后,如果孩子对某项才艺的兴趣不减反增,再考虑安排学习,较为适当。
2.才艺学习并非越早越好,要视孩子的年龄及发展状况而定。
对于孩子什么时候学才艺,许多幼教专家看法不一。就拿学音乐、画画、英语这三项来说,有的认为孩子愈小学乐器,大脑的发展愈快速,可塑性也愈高,未来的成就也可能愈大。学画画则有利于早期培育孩子对色彩、形状的敏感度。学英语则可利用孩子语言的发育期,让英语很容易成为孩子的第二母语。主张稍晚一点学习的,则强调6岁以前的孩子的手指骨胳发育尚未完全,太早学习画画或弹奏乐器对肢体发展有害。对让英语成为孩子的第二母语的论调则认为不现实不可行,因为太小的孩子连母语都没来得及说好,怎么可能会说好英语呢?而且学语言是要有环境的,如果我们不能提供孩子使用英语的环境,又怎能期望他成为第二母语呢?每个孩子的发展速度不一,不是一个简单的4岁或5岁就是放诸四海皆准的标准答案。每位教育者对学习乐器的观点虽不同,主要还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考虑,试图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提供最好的建议。该如何作决定,则必须视您对孩子的了解作出正确的判断。
我们知道人的生理年龄不等于心理年龄,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可看到有些4岁儿童比部分5岁儿童长得高大,有的心智也较年长的孩子成熟。有些儿童个子虽娇小,但手指骨胳发育却很快速,手指灵活度和独立性也佳,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所以孩子开始学习的时间要视其生理心理的成熟度,最好先询问专业老师的评估。有良心的老师会帮你做出客观的建议,不会只为了想赚取你的学费,而哄骗你来上课。同时,父母还要观察孩子的注意力是否能长时间集中,这些细微的差异是非常重要的。千万不要因为贸然看到广告或朋友的孩子已开始学艺,就深恐落后他人也要求孩子学。挑选才艺活动时,要以孩子的个性、能力、兴趣、平日的表现等为依据,带他一起参观,挑出适合他学习的活动,扩展他的能力(如通过涂涂抹抹强化手腕及手指的肌肉动作),或修整他的个性(独占性较强的孩子,可通过小组活动学习与人共处)。
学习的内容最好能包含有肌肉的活动、感官的活动、情意的活动及脑力的活动,而不是仅在做一些反复、机械式的练习或背诵,这是一种非常无趣且无意义的学习。有些学习活动若不注意,还可能伤及筋骨、视力、姿势不良,影响成长与发育。
3.才艺学习也非越多越好,且不宜随意改变。
孩子在学龄前的学习能力的确很强,父母常常期望孩子能在这个阶段尽可能地多学一点。一项有关幼儿接受才艺教育的项目调查表明:很多幼儿接受两项或两项以上的特长教育,学习时间都在两小时以上。这对于5-6岁的幼儿来讲,学习任务未免过于繁重。幼儿接受多项特长教育也势必会挤占幼儿玩和休息的时间,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幼儿健康个性的发展,应该把接受特长的时间控制在两小时以内。
其实从教育的观点来说,有一个可能性是这样的:这些眼前佳肴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如果站在帮助孩子获得最佳发展利益的角度来说,父母要能懂得为孩子分辨在某个时候某一道菜很重要,一定要先吃,某一道菜是要吃,可是可以慢一点吃,某一道菜虽然看似可口诱人,其实没什么营养,可吃可不吃,或者最好选择不吃。否则当父母爱之深,一味希望孩子吃越多越好,却忽略了孩子年龄与发展阶段的消化能力时,到头来可能把孩子一生漫漫长路的学习胃口,早早就给撑坏了。试想,如果孩子小小年纪就得了学习的厌食症或恐惧症,那岂不是为人父母的椎心之痛吗?而这样的孩子,在我们的社会中其实并不难寻。究其原因,固然很多,但多少与大人看重学习结果,忽视学习动机与过程;看重具体读写算之学业能力,忽视抽象思考、创造与解决问题之应变能力等有关。
・合理选择品质优良的才艺培训班或老师,是让孩子保持长久学习兴趣的秘密武器。
这些年来,由于才艺或特长教育风潮以排山倒海之势,大肆席卷而来,这使得父母对儿女爱之深期之切的心情,似乎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不少人深恐孩子不会英语,不会乐器,不会电脑,等等,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点上。可是家长对才艺班或特长班中的师资及其专业的教育背景如何?老师怎么教?幼儿怎么学?孩子上课快不快乐,效果好不好等重要的问题,却很少会进一步去深入了解或过问。
有些家长甚至在决定为孩子选择上哪个双语幼儿园时,只关心一个问题:“这里是外国人教英语?还是本国人教英语?”仿佛只要看到的是外国脸,就可以安心啦。在这种情形下,往往真正能启发、激发学龄前幼儿重要潜能的专业幼教老师,只能被迫从主教沦为助教,在一旁帮不懂幼儿的英语老师维持不知如何是好的秩序。最令人忧心的是,这股风潮,顶着与国际接轨的大帽子,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完全模糊了学前幼儿教育真正的目的与使命。很多人似乎在一夕之间都忘了,或者不再去问问“到底幼儿在学龄前阶段最重要、最需要把握、最待发展的能力是什么?”
其实,孩子对才艺学习能否坚持下去,关键是看老师怎么教。不少父母误以为初学的程度很简单,任何老师都能教,所以常常未经审慎评估或因为受学费低廉吸引,就随便找老师授课。心想等孩子水平有长进了,再换好一点的老师即可。事实上,有良心的老师都知道,初学的启蒙工作是最费心费力且不讨好的,所以,有些老师反而拒教初学者。让我们回忆回忆自己读书时代的体验,常常感觉到老师有教得好和不好的,而教得好的老师的那门功课即使自己并不一定很喜欢,但也会愿意听,因为老师活学活用的讲课方式吸引了你,使你在学习中体会到了无限的快乐。那么对于孩子才艺的启蒙教育来说,一个好的启蒙老师将直接决定着孩子对所选才艺课程的持久兴趣。实际生活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的失败例子。有个读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她的儿子5岁开始学钢琴,一开始她想找一个专业学平较高的老师来教孩子。后来听人说,小孩子刚开始学,能学到什么,无非是弹弹1234567,花那么高的学费不值。于是,她选择了一个年轻的小学音乐老师来教孩子,学了一年多,她觉得这个小老师教学方法很呆板,孩子越来越不爱练,最后弄得每天一到练琴时间,家里气氛特别紧张。后来给孩子请了音乐学院的一个教授,光纠正孩子的错误弹琴姿势就花了一年时间,更别提弹奏的节奏、音色了。孩子由于总是在重复单调的姿势和内容,最后变得无比痛恨练琴。这位家长十分后悔地说,如果当初给孩子选择一个好的启蒙老师,也许结果会是另一种。
・创造良好氛围,与孩子一起学,快乐停看听
当孩子开始学习时,如有可能,家长最好也能一起学,一来可知孩子的学习状况,判断学习情境的适宜与否?二来自己也可以学习新事物,保持心灵的年轻,及学无止境的心,作为孩子的最佳示范。三来或可补偿、满足自己童年时未完成的心愿。
不要误认孩子进了才艺班,就此会步上天才或著名的音乐家或画家的路,那是不切实际的,孩子可能只是在这条路上走了一小段,成不了什么大师或专家的,但是可培养他这方面的兴趣或欣赏、创造的能力。如果父母亲本身也有一些技能、才艺,那么耳濡目染之下,孩子也会跟着学。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最了解,邀请孩子一起做可能效果更佳,如修理电器,孩子在旁看,或帮忙递一些工具等,爸妈边做边说;如果父母喜爱绘画,边画边教,既培养孩子对色彩的敏感度、对周遭事物观察的敏锐力等,也增进亲子感情,可能就不必再花钱往外去学。让孩子在家学习某项事物时,父母要注意不要要求太多,期望太高,先从培养兴趣开始。孩子的兴趣是随时会改变的,父母亲要仔细观察了解孩子真正的兴趣在哪,而不要强求孩子学习父母认为对他有益的才艺,而且还要有始有终的苦练下去。
如果要孩子学音乐,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考虑他是否已具备足够的耐性及肢体敏捷度,然后再依他的个性及兴趣选择适合的乐器。当然,找个好老师是最重要的,启蒙老师是影响孩子基本演奏能力、音乐感受力与学习兴趣的关键。孩子的耐心可能无法持续长久,因此需靠态度亲切、教学活泼的老师来引导,为孩子打下稳固的基础。如果老师允许,初期爸妈可和孩子一起上课,不但消除孩子对陌生老师的疑虑,爸妈也可以与孩子共同学习,回家后还能一起练习,甚至开个家庭音乐会,增进亲子感情。平时可多鼓励孩子演奏给爸妈听,但要避免吹毛求疵,多加赞美,给孩子信心。对于孩子学音乐,爸妈必须抱着为孩子发掘潜能或兴趣的心态,多些鼓励、支持,少些命令、责骂,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也不要为孩子设定一个他自己根本不想达到的目标;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音乐天份的。总之,爸妈若能在日常生活中塑造音乐的气氛,让孩子在有趣而没有压力的环境下培养兴趣,这样孩子在学习音乐时,也自然能够学得好、学得久。
当你决定让孩子学琴的同时,也培养孩子练琴的良好习惯:
安排一个不干扰家人作息的时间与空间让孩子练琴,然后在这个范围内尽可能的执行,不要找理由轻易改变。
最好有一个固定的家人或稍微了解他的状况的人,当他练琴时偶尔赞美(鼓励)或打气,如:“这一段好象比昨天弹得更顺了。”或“这礼拜如果改掉小指倒下的毛病,老师会不会给你贴纸?”(提醒),也让孩子感觉练习并不孤单。
和孩子一起“听”(欣赏)他演奏出来的音乐,当他用心表达乐曲的内容时,反复练习就不致枯燥乏味。
最后,别忘了“成就感”永远是最大的支持动力,让孩子感觉自己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有一点点进步,累积的成就感将化为“行动力”,帮他克服下一个难关。要孩子成为音乐或音乐专家,需要很多机缘与条件配合。但如果孩子通过学习音乐而“快快乐乐地‘练’琴”,而练出了恒心、耐心、毅力,以及对事负责的态度。那么,为人父母者终将可以欣然地说:孩子,我给了你最好的!
对于选择学习英语的孩子,父母可以运用一些小技巧,让孩子更容易学英语,例如:
一、不经意地给孩子一些刺激,如通过看卡通、录像带或听录音带让他接触英语;除非孩子自己愿意说或跟着念,否则千万别逼孩子一定要开口说。
二、家长可试着营造英语的环境,只要孩子有兴趣,不排斥用英语对话,可让英语成为孩子每天必须经验的事物,否则送孩子到才艺班或幼儿园学英语,一周只有两三个小时,回来就不再使用,效果有限。
- 上一篇:小学足球教学案例
- 下一篇:教学案例评析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