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公民法律意识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3: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提高公民法律意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我国慈善事业概念模糊问题
需指出的是,由于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正处在急剧转轨之中,现行意义上的慈善概念仍带有旧体制痕迹下非自愿或半自愿的特征。因此,目前在中国理论界关于慈善事业的概念很难有一个确切、统一的定义。这种模糊性的慈善事业源于慈善组织的多样性,尤其是官办慈善组织所占据的主导地位,也是导致中国慈善事业步履维难的要因之一。中国人慈善意识的普遍缺乏,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没有形成现代财富观与现代慈善观。出于怕露富、怕惹麻烦的财富安全方面的心理,不少富人不愿公开真实姓名和身份捐赠。企业则存在着以宣传的功利性为目的而非单纯的回报性、责任性的捐赠心理,个别人还把慈善当作谋取社会政治资本的手段。许多普通人则不知去哪里捐赠、如何捐赠、因对捐赠真实去向的怀疑而不愿捐赠等等。
总之,慈善理念混杂,财富价值观与慈善价值观多元化,慈善文化缺失。这根源于国家对慈善、慈善事业概念的定位不明确,慈善组织民间化、组织化运作的偏离,以及对慈善的社会宣传和引导不够等。我国公益慈善基金占比不到0.1%,这与我们国家的地位不相匹配,也有愧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
二、在慈善基金的运行监管中存在问题
目前在我国一些公益慈善基金的运行监管中存在着以下现象:一是背离慈善基金的公益性本质和捐赠人意志,违规运用资金,置慈善基金以高风险状态,并使得大量的公益慈善项目得不到资金支持;二是慈善基金会内部组织规范缺失、外部监督主体弱化,导致基金组织高层管理者权力过于集中且缺乏必要监督;三是财务管理混乱,会计信息缺乏透明度,造成基金会内部管理的无计划、高成本和低效益。
三、政府观念和职能定位偏差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很多领域政府让位于市场,实现了政府和市场的双重调节。但我们发现,即使只在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政府仍然有些力不从心。从横向看,各项措施尚未覆盖全社会的弱势群体,从纵深看,个别措施即使达到了广度的要求,保障力度也非常有限。
四、慈善制度的缺陷
1.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我国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推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法律体系。有关捐赠行为的税收优惠非常笼统;对非公募基金的发展、慈善投资及税收优惠等方面的规定则是空白。过低的免税比例严重抑制了捐赠者的积极性,也是造成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
2.公益慈善组织的用人和监管机制存在问题。由于慈善活动的非盈利性,加之政府监督主体缺位,因此对基金会的高管层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指标和激励约束机制,基金会运行既无压力又无动力。因此,在慈善组织中频频出现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五、公益文化土壤的贫瘠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在物质逐渐发达的同时,不少人的精神家园却渐趋荒芜,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似乎离人们越来越远,国内企业和个人的自愿性捐赠还非常不足。而以企业和个人名义命名的私募基金发展缓慢,偶有名人成立的私募基金会出现,便有媒体竭力吹捧,难免炒作之嫌,舆论更关注的似乎是名人本身,忽视甚至背离了慈善基金成立的初衷。
六、突破环境因素制约,
促进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
1.扭转政府观念偏差,重新定位政府职能
近年来,遵循“精简高效”、“转变职能”、“有所为有所不为”等原则,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相当进展。为此,政府部门必须切实转变观念,对政府职能客观定位,对政府能力合理估计,对政府权利适当限制,让出部分公用和公益事业领域,按照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既放权,又放钱,通过税收优惠和其他制度安排鼓励和引导慈善组织在收入分配领域的作用,以部分地减轻政府的负担。
2.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为慈善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公益慈善事业的当务之急是大力推进慈善事业基本法的研究和制订工作,形成完整的慈善事业法律体系;同时改革和完善与慈善捐赠相关的法律条款,为发展慈善事业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a.通过慈善事业基本法的制订,明确公益慈善组织的法律地位、慈善事业的主管部门和监督机制、慈善捐赠的主体,明确捐赠人、受赠人和受益人的权利义务,推进地方政府制定相关的法规和规章,形成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多层次的法律框架体系。规范和简化社会团体、民办非盈利组织和基金会的登记手续,提高办事效率。
b.尽快出台与公益基金的慈善投资和扶贫贷款等行为相关的法律制度,通过免税等措施鼓励慈善基金探索资本运营和保值增值的新途径,实现公益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c.改革目前的企业和个人所得税法,一方面逐步提高公益救济性捐赠的免税比例,激发各类主体的捐赠积极性;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七、文化市场的培育
在慈善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法律制度和公益文化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完善的法律体系为公益文化市场的发展提供示范引导和制度约束,通过提高公众对法律法规的认同度来改善法律执行的效率和效力。
1.政府应积极引导和广泛宣传,从创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将慈善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部署和规划中来。
2.要特别强调大众传媒在舆论导向上的重要作用。报刊杂志、大力宣传扶贫济困、诚信友爱、乐善好施、奉献社会和他人的良好风尚,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价值观和公益观,自觉加入公益事业中来。
3.大力发展志愿服务组织(义工组织),培养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弘扬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良好社会风气。引导更多的主体参与志愿服务;以社会救助、优抚助残、环境保护、法律援助等为重点服务领域,促进志愿服务活动的经常性和制度化。
八、引导和培育慈善组织的健康发展
1.按照国家鼓励、社会参与、民间自愿的方针,大力培育城乡各类慈善组织,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慈善活动,促进民间慈善组织的发展。
2.改革公募慈善组织的用人制度,完善人力资源管理。通过用人制度改革将具备强烈责任心和正确的公益价值观、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充实到公募基金会的管理层中来;通过在职培训等形式提高慈善组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篇2
关键词:公民教育;公民法制教育;公民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2)05-0040-03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已经逐渐转型为公民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理应将公民意识、公民权利作为公民法制教育的核心。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小学生法制意识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以准确把握中小学生公民法制意识的现状,从而为提出有效的教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一、传统型法制教育与公民法制教育
传统学校法制教育是指,通过传授法律知识,提供法律案例等途径,教给学生法律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法律常识,学会遵从法律制度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强调对社会的遵从和对法律的依赖。而公民法制教育则是基于“权利――义务”的法律关系,不仅让学生了解法律,更要唤醒他们督法、立法意识的教育。知识经济、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当前普法教育的内容产生了深刻影响,[1]我国的法制教育必须适应时展,拓展教育内容,以应对时代的挑战。公民参与是支撑法治运行的主体力量,对我国法治运行的各个环节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立法、执法环节的推动作用。公民参与立法能够表达与平衡多元化的利益,推动法律的民主化进程,提高法律的合法性;[2]公民参与执法有助于提高法律的实效性,增强法律的开放性及其自我修正机能。
要推动现代公民社会的发展,实现法制教育由“管理型法制”向“权利型法制”的转变,[3]就必须区分二者在目的、理念上的不同。“管理型法制”是指强调社会管理的法律制度及其理念的总称,这样的法律是治民之法,强调对社会的管理;所谓权利型法制,是指通过“权利――义务”的平衡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承认公民享有基本权利的基础上,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尽管我国已开展数次大规模普法,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法制教育往往流于形式,相当多的地方只是简单发放法律宣传画册或者举行法制教育的讲座,观摩一两次法庭审判等。同样,学校法制教育的理念也比较落后,注重知识的灌输,只让学生了解法律规定了“不能做哪些事情”,而不是让他们明白法律规定的“你们有哪些权利”或者“你们可以做些什么”。可见,学校贯彻落实公民法制教育的新理念,将公民法制教育的模式从“传统法制教育”转变为“公民法制教育”,从小让学生树立良好的法制观念,逐渐培养守法、督法、立法的意识,已刻不容缓。
二、调查对象的确立
课题组对杭州市11所中小学(含职业中学)的在校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总人数为4134人,回收有效问卷4063份,其中小学1466份,初中1973份,高中624份。本调查参考《中国公民意识调查问卷》[4],将公民意识划分为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公正意识、法律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五个维度。每个维度设计相应问题,调查学生的态度和看法。回答分为非常赞同、赞同、不赞同、说不清四个等级。问卷回收后进行数据编录并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本文的讨论主要集中于问卷中“法律意识”维度的内容。
三、调查结果的分析
法律意识不仅表现为公民知法、懂法、守法,而且体现在公民参与法律的制定过程、监督法律的执行过程中。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是我国实现法治社会的观念基础,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中小学生初步具备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利益的意识
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已初步具备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利益的意识(见表1),其中对“如果你发现学校某项规定不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你愿意提出质疑”这一问题的回答,小学生和初中生选择“非常愿意”或“愿意”的比例分别达到87.2%和81.8%;对“如果很多人都不遵守某项法律,你也可以不遵守”的选择,持“不赞同”观点的高中生比例达75.8%。由数据分析可知,中小学生已形成了一定的法律意识,懂得遵守法律,懂得运用《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切身利益,在学校规定与法律相悖时,懂得提出质疑,维护权利。
(二)小学生较初中生更愿意举证好朋友违反校规,法律意识存在年级差异
对“如果你的好朋友违犯了校规,你愿意举证他吗”这一问题的回答,如表1所示:小学生表示“非常赞同”或“赞同”的比例是75.7%,初中生所占比例仅有56.9%,表示“不赞同”或“说不清”的小学生比例是24.3%,而初中生却是43.1%。
面对朋友犯规,小学生较初中生更愿意举证,这与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有关。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9-15岁儿童的同伴关系处于亲密的共享阶段,这时的友谊有强烈排他性,孩子们懂得忠诚、理解是友谊的基础,经常互相倾诉秘密、互相帮助。同伴相处时间已超过家庭及别的一切社会关系,集体作为同伴互动的社会背景,重要性日益增加。因此,初中生更看重同伴关系,而选择不举证违反校规的好朋友。
(三)中学生宪法意识较薄弱
从表1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分别有41.4%和48.9%的初、高中学生认为,在特殊情况下政府可以超出法律的规定范围处理问题,另有17.2%和13.8%的初、高中学生无法做出判断。有将近一半的学生赞同这一观点。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可见,当今中学生的宪法意识比较薄弱。这与我国长期以来的封建传统思想观念有关。在中学生甚至在成年人心中,“法律高于一切”的信念尚未完全树立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对“遇到违法案件能私了就私了”这一问题的回答,有5.8%的高中生表示“非常赞同”,15.7%的高中生表示“赞同”,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明显受到了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高中生较初中生、小学生而言,其社会化程度更高,受到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深,选择赞同私了违法案件就不足为奇了。
四、引导学校公民法制教育的主要路径
(一)教学路径
在加强公民法制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认清公民法制教育的目的,树立公民法制教育的新理念。教师在法制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唤醒学生公民权利意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技能,即遵法、督法、立法的意识,并以此作为学校公民法制教育的根本目的。教师更要清醒地意识到,公民法制教育目的的实现,不是仅靠背熟法律条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观摩几次庭审就可以的,它需要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交往,教师向学生传授法制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维护自己的法律权利,唤醒学生督法、立法的意识,促进学生公民权利观念的形成,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每一个公民都是法律的权利主体,而不仅仅是义务主体。
(二)管理路径
在学校管理层面上,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参与学校各项制度的制定和日常管理,是实现公民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这对于学校公民法制教育的开展会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学生参与学校立法能更好地促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提高学校法规的权威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有助于提高学校法制教育的实践性,增强实效性;学生参与监督法规的实施,有助于加强法制教育的参与性,提高法规的修正机能。比如,设立校长信箱、学生法制委员会、学生智囊团等都是很有效的手段,能为学生今后积极参与社会法律管理奠定基础。
(三)生活路径
学生通过参与实际法律生活介入社会管理,一方面可认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提高立法、督法的权利意识;另一方面,基于管理者、参与者的角色,对社会管理、法制运行会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参与法制管理的热情,但由于条件限制而缺乏有效的参与途径。因此,学校如能为学生提供走进生活,践行法律的机会,对学校公民法制教育的有效开展会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例如,在公共设施保护、公民环境治理等领域,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参与管理、配合、监督法制工作人员等活动。 尤其是学校所在社区,更是学生生活实践的场所,学校要努力取得社区人员的配合,让学生参与到社区的法制建设中去,在实践中感受法律的权威性,切实体验作为公民在立法、督法方面的责任。
公民参与途径的拓宽与参与权利的保障,是实现公民法制教育的重要前提。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投身公共管理,不但能提升其公民参与热情,而且能更好地培养其公民法制意识和法制技能。
参考文献
[1]赵俊林.时展与我国公民法制教育内容的拓展[J].中国司法,2006,12.
[2]李泽.公民参与法律推动法治秩序的运行[J].法学与实践,2009,1.
篇3
摘要:网络的发展对社会法治环境有很大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下,法律意识有如下价值:有助于形成网络社会的自治秋序;有利于网络法律制度的建设;为网络环境下的法治建设提供思想条件。我们应该加强网络环境下法律意识的培养。随着网络迅速的普及,网络环境下法律意识及其价值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新问题。法律意识"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称,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
关键词:网络 法律意识 价值
一、网络对社会法治环境的影响
网络影响着人们传统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迅速地改变着社会面貌的同时也对社会法治环境带来了广泛的影响。首先从立法上看。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犯罪的现象愈演愈烈。如何有效地管理我国的计算机网络资源,使立法能够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并能同时兼顾调整网络与其他领域的关系,能有利打击网络上的犯罪行为,成为目前广大立法工作者面临的严峻问题。例如,网络域名争议成为近年来涉及网络发生的最突出、类型最新的一类纠纷,虽然我国制定了法律文件进行规范,但是还不全面、不完善。又如新的《合同法》虽然已经认可了电子合同,但有关电子合同的效力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是网络环境给执法领域带来诸多问题。问题之一就是互联网管辖权的确定。网络空间与物理空间不同,本身无边界可言,这就给管辖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另外,属于民事案件的全球电子商务纠纷同样会产生这样的情况,用什么来确定管辖的连接点,从而确定相应的准据法就出现了很大问题。此外,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无度传播,影响和冲击着公民对法律的认知和理解。尤其会影响青少年对法律内容、功能、作用的认识,极易产生对法律不信任、麻木不仁、怨恨的心理,最终成为国家进行法治建设的心理阻碍。
二、网络环境下法律意识的价值
法律意识是网络环境下法治建设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网络环境下正确的法律意识有如下价值:
(一)法律意识有助于形成网络社会的自治秩序网络社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道德自治与技术自治,而自治源于意识,没有意识就没有自觉,没有自觉就没有自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塑造网络主体的网络法律意识才有利于形成网络社会的自治秩序。首先,各国在网络的管理上以原则性引导为主,注重培养行业自治,较少限制性规定。网络法律问题与网络秩序需要网络主体的自治,而这又直接与网民、网络服务商、网络公司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密切相关。只有大家的法律意识提高了,自觉维护自己的权利,并学会尊重别人的权利,网络社会才会形成稳固的自上而下的秩序。其次,网络技术性与虚拟性在客观上决定了对自治的依赖。对网络秩序的形成而言,通过网络技术的行业自治,是最直接有效和便捷的管理方式。另外,网络主体在网上活动时,虚拟的主体,违法的隐蔽性、技术性、跨地域性、变动性、复杂性等新特点呼吁高度的自治。培养和提高网络法律意识,是非常奏效的途径。
(二)法律意识有利于网络法律制度的建设网络法的形成过程中,法律意识起着认识网络社会发展客观需要的作用。在各种网络法律问题的经验中,法律意识逐渐形成,并直接反映网络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从而为法的形成提供需求方向。同时,法律思想体系则可渗透到法的制定与实施中,直接上升为法律制度。法律制度的司法、守法与监督中,法律意识起到调整作用,使人们的行为与法律规范相协调。在对网络法进行系统的法律制度建设之前,网络法律意识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三)法律意识为网络环境下的法治建设提供了思想条件法治社会思想条件是指在法治社会,人们普遍对法律的观点、认识、应该达到的规格和标准,需要形成相应的法律观念。它是一种介于法律心态和法律思想体系之间的法律意识形态。法律能否发挥作用,能否被严格地执行和积极地遵守,取决于公民法律意识。正确的、积极的法律意识一旦形成,能够指引人们从事合法的社会活动。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他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它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精神。”
三、网络环境下法律意识的培养
法律意识对网络环境下的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
(一)借助网络这个传媒工具加强法制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法律宜传是培养公民法律意识的直接途径。以往传统宣传手段受到时间、空间的影响,宣传工作覆盖面窄,而网络的开放性为法制宣传工作提供了一个好的传媒工具,使普法工作更全面。建立一些大众化的法律网站和讨论区,在网上进行普法教育,开展网络法律意识的讨论。也可以组建一些专门的网上法律管理机构与网上法律栏目,实行管制与自治齐抓共管。另外对各网站提出基础的法制宣传要求,使每个进人该网站的人都能了解相关法律,使网络法制建设成为网络社会成员共同的大事。
(二)加强网络法律规范的制定法律意识的树立深受现实法律环境的影响,只有所制定的法律规范适应社会和时代变迁的要求,切实保障公民自由、平等的主体地位,合理确定其权利和义务,才能得到公民在心理上的认同,从而公民才能在现实生活中遵行法律,依法办事,最终内化为公民的法律意识。而当前我国存在网络立法空白和滞后的现象,不利于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形成,所以,要尽可能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的制定,促进和保障网络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网络主体行而有据,使司法机关裁而有度。
(三)开展网络法学研究,提高专业理论水平法学研究是培养健全法律意识的重要条件。在法律实践中,各个层面的法学工作者不断开展法学研究,探讨法律问题及时总结网络法律的新经验,新问题,为立法提供合理、正确的指导,付之法律实践活动,从而推动整个社会法律意识的不断更新和提高。
(四)政府上网扩大政策宣传力度公民法律意识的形成和发展除了市场经济自身的培养外,很大程度上是仰仗政府对法治意识、权利意识的弘扬和推动。因此,政府机关应该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公开所有可以公开的资料,尤其是人大、司法机关应当尽可能地上网,及时公布立法、司法文件,以供人们查询、交流和监督。
参考文献:
[1]郭卫华等.网络中的法律问题及其对策[M].北京:法律出版社.2加1.
篇4
关键词: 法律意识;公民;普及
Abstract: It is now legal awareness of citizens in continuous improvement, especially in maintaining awareness of their rights continues to strengthen, and it has become a kind of intuition. However, not only to claim their rights away to weaken or dilute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obligations of consciousness, through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legal awareness to enhance citizens' legal literacy.Key words: awareness of the law; citizens; popularity of
法律意识的培养不是简单的对法律制度的记忆,而是需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达及人的内心、嵌入人的观念、形成人的信仰的;法制教育不是一堂课或几次讲座就能实现教育目的的,它更需要贯穿始终、潜移默化地隐形培养,即达到“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的效果。法律意识作为在对现行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感知、理解、心理体验和价值评价等各种意识现象的总和下,表现在人们对法的本质和功能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适用的评价、对各种法律行为的理解、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等等,是法律观点和法律观念的合称。现在公民的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尤其是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不断加强,已成为了一种直觉,但是,法律意识也是一种全面意识,你不能只要求自己的权利,而去削弱或淡化你的责任意识、义务意识,这是现实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法律意识,就是对法律的忠诚、信仰,人们信仰法律和法律所建立的规则。
一、法律意识在社会中的作用。
法律意识对于人们的任何行为都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的。但是对于不同的主体,其法律行为外化的方式则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法律意识在不同的群体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首先,法律意识有预测的作用。我们知道,法律规范一般都包括假定、处理和制裁三个要素,那么法律意识制定了立法者如何去假定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决定了如果出现了这种问题应如何处理即立法的价值取向;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偏离了这一价值取向则又如何制裁。比如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使立法机关必然要在严重危害社会行为发生之前在法律中加以规定,以免使危害社会的人不能受到法律的制裁。其次,法律意识对执法者正确评价行为人的行为起了重要作用。不同的执法者对于同一个案件的认识以及同一个法律规定的认识可能不同,这些都是由于执法者的法律意识不同造成的。第三,法律意识影响着人们的诉讼观念。法律意识好的人会认为诉讼是保护权益的最有效手段,而法律意识不好的人则会认为“好人不为讼”,“屈死不打官司”。
二、影响公民的法律意识的因素。
传统文化对制度和现实的影响,是利益冲突因素的影响。除了传统文化中非理性和非人性因素的影响外,制度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十分重大。首先是在人们心目中的法律、书本上的法律、文字上的法律和他本身经历的法律之间有时会有碰撞与冲突,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法律与制度之间、与改革开放之间的协调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他们之间存在一个磨合的问题,有着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冲突。第二,法律制度设计,不仅形式,还应该有符合实质的公平与正义。在这方面,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整个法律制度的设计,包括其他制度,应该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果法律制度不能反映公平与正义,不能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就会出现深层次的问题。甚至会起到一种相反的作用,在法律制度的设计上,应该考虑到公平和正义的原理。第三,法制建设在规范公共权利方面应当做一些改进。在现实生活中,不少情况就暴露出现行财政制度对我们法制建设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说法院独立行使权力,但法院的钱是财政给的。当一个执法人员在执法时遇到有利害关系的情形他应当回避,但是当一个部门在执法时有利害关系时就可以不回避。许可审批要收费,年检审核要收费,罚款要下达指标,警察拖车成为了有偿执法,等等,这些现状,既便管住了一个小的不合理,却容忍了一个大的不合理。
三、培养公民法律意识的主要途径。
法律意识作为现代法治精神的内核,其形成和发展既可呈现为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也可以是人们有意识地选择和培育的结果。在我国这样一个典型的主要依靠政府推进实现法治的国家,要培植法律意识,使全体公民牢固树立对法律的信仰。随着我国国民教育和素质的普及提高和普法教育的深入发展,对全体社会成员要全面进行更深层面的法律意识教育。要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懂得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必须依法行为。强化民主与法制、依法治国的法律宣传机制,通过各种渠道和各种形式传播于全社会。要经常不断地运用各种典型实例,有选择地借鉴国外有益的实例,向社会各个角落进行传播,使每个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升华于这种法治氛围之中。要在加强基层民主自治体制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独立于政府及其它权力机关的社会中介组织,努力建成一个健康发展的公民社会,使公民在自治中培养民主意识和责任意识。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对古希腊罗马法治精神起源的考察之后,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就是,建立了自由、平等、契约的新格局,从而孕育和催化了人们对法律神圣、法律至上的精神追求。
四、 共同努力普及法律常识。
首先,完善我们的法律援助体系,提高法律工作者的素质,使碰到法律问题的老百姓能够方便有效地获得法律援助,这样老百姓能在得到法律援助的同时获得相应的法律常识。其次,各新闻媒体在加大法律宣传工作的同时,要适当考虑大众化问题,要吸引民众的目光,如果太过专业化恐怕还是不能达到法律宣传的目的,今日说法等节目都是比较好的节目贴近百姓生活,希望能充分发挥这些节目的作用。再次,希望演艺圈能多产出一些国产法律类影片,电影的影响力往往比刻意的宣传要有效得多,希望能打造一些高质量的法律影片来刷新我国民众的法律观念,唤醒民众的法律意识。最后,建议我们现在的中小学都应该开设法律课程,其内容应该是实用且贴近生活的,比如有关刑法、民法、婚姻法、继承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有关内容,可以以案例形式把有关法律理念零零碎碎地慢慢传授给他们。不能把法律课程只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法律课程也应该纳入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中,甚至要作为中考高考的内容之一,让大家充分重视法律。大学才开设法律课程太晚了,要让孩子从小树立起法律意识,这是普法比较有效的途径之一,希望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共同提高我们社会的民众法律意识。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自我教育的境界”。对法律的遵守是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信仰法律、拥有良好的法律意识,自觉地守法、用法、护法才是法律意识培养的重点与目标。
篇5
[关键词]领导法律意识认知公众
法律意识的高低体现着一个国家法治化程度的高低。在宙斯刚刚把法律作为最伟大的礼物赐于人类的时候,古希腊人把法律看作是神圣的、应绝对效忠的至上秩序。而现在,人们已不再把法律看作是神授律令,认识到了它是一种完全由人类自身创造、制定并可以不断修正的规则,这不仅体现了人类具有认识、评价、创制、完善法律,指导人们实践法律规范从而推动法律实施的功能,而且直接左右着公共权力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者实施法律的活动。然而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法律意识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本来以民主自由为基础,需要由民主力量来构建的法治,在目前却需要官方来发动和推进,民众似乎处在旁观者的地位而表现出被动与冷漠;实施法治意在“以法扰官,以法保民”,而真正需要实施法律时却需要借助领导者,乞求于权力。这导致不少领导者不但未意识到“依法治国”、“依法治县”、“依法治……”的意图就是“治”自己,而是常常用“法治”来吓唬平民百姓。这种现状十分紧迫地要求掌握一定权力、通过权力来履行管理职责和为人民服务的领导者具有较公众更高的法律意识。
一、领导者法律意识的核心在于依法领导
依法领导要求领导者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不能有凌驾于法律之上或者超越于法律之外的权力。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时实行决策法律化,使权力受到法律控制。对政府来说就是严格执法,摒弃人治思想,不以身份为核心,不以部门权力为依托维护等级特权,实现真正的法律平等,处理好法律与权力的关系,并在法治的基础上,建立强有力的约束机制,真正实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都受法律制约的法治状态。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认为“司法”才能“依法”,所以“依法办事”仅仅只是司法机关的事情①。这说明依法行政首先必须摒弃对法律概念的传统理解,树立“行政也是执法”的现代法治理念,然后才能依法行政。行政机关是国家机关中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最大、与公民关系最密切,因而也是权力大、机构多、人数众的一个部门,行政机关在社会生活中的极端重要性,决定了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依法行政②。法律规定公民、法人的合法权利不被侵犯,为维护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而颁行的禁止性规范得到遵守,也是良好法治环境的充分体现。政府依法行政应摒弃“人治实用主义”观念。实践中,常常会遇到“法治”不如“人治”的困惑,在很多管理领域出现“无法可依”的局面,使行政管理工作无法开展。于是,有的行政机关就自己制造一些“土政策”,而这些“土政策”往往在管理过程中立竿见影,使许多疑难问题迎刃而解。由于这种情形的存在,行政机关就应当牢牢树立法治观念,绝不能滋生“实用主义”思潮而随意制造“土政策”。政府行使公共权力必须做到“权依法行”,这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任何对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产生不利后果的行政行为都应当取得法律的授权,并按法定程序实施,如果地方政府置法律于不顾,随意创制规则,擅自“变通”法律,那么,就无法保证法律的统一与权威。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必然越来越注重运用法律的手段去调控经济和社会事务,政府和企业将成为法律服务的主战场,这就需要政府大力扶持、培育法律服务市场。在扶持过程中,充分提供机会让律师等法律服务人员介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参与行政立法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为政府重大决策提供法律依据、法律论证和法律咨询,引导公众改变对律师等法律服务人员地位蔑视的观念。同时,对法律服务人员开展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教育,提供接受继续教育的条件,不断提高法律服务队伍的素质。积极鼓励法律服务队伍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实现法律对公民的平等保护,最终实现法治文明带给人类的福祉,从而真正营造出良好的法治环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因此政府及其领导者必须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查找工作差距,寻求发展思路,探索改革举措,特别是针对群众生产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使广大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进一步得到维护。
二、领导者的法律意识要求领导者带头培养守法精神和习惯,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充分意识到自己在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中的作用
政府的基本特征是行使权力,但行使权力不是政府惟一的存在方式,政府既是权利的,也是责任的。在地方政治、经济发展中,作为政府,首先有责任充分认识到良好法治环境是推动地方政治、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良好的法治环境是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而依法治国则是“三个代表”的基本价值取向,只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以良好的法制条件作为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基本保障,把法制建设作为文化发展的一项基本内容,才能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是“环境改造工程”中的一项核心工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际市场、国际经济接轨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地区社会稳定、政治稳定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倡导效率、竞争、公正,是相对于“人治经济”而言的法治经济,如果地方政府仅倾其身心关注政治环境和具体的、行之有效的优惠政策,而淡漠相应的法制保障,西部开发亦无法得到顺利实施。实践证明,优惠政策并不是吸引外商投资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健全、规范、稳定、透明的投资环境,才是投资者关注的核心。而良好的法治环境,则是投资者资本、人身安全的根本保障。如果政府机关的执法行为不规范,以言代法、以权代法,就不仅不会推进地方政治、经济的发展,反而还会成为阻碍地方政治、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依法行政必须禁止“个人执法”。实践中,为泄私愤、为谋私利而打着“执法”幌子的个人行为不乏其例,如警察个人以公安局名义用“调查”方式威胁他人;税务干部个人“业余查税”;工商干部个人“抽样”、个人通知相对人接受检查……等等,不一而足。这些违法行政的现象无疑严重破坏良好法治环境的形成,政府应当采取针对性极强的措施予以坚决禁止。
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政府还应当承担起恪守诚实信用原则的责任。对政府而言,诚信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行政管理领域中依法行政,规范执法,不能朝令夕改,出尔反尔。实践中,很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往往认为,政府权力是可以随意行使不受约束的,政府的政策瞬间可以改变,政府的承诺只不过是“魄力”和“效率”的作秀。针对这种观念,政府应当树立起“权自法出,诚信行政”的观念,彻底摒弃过去的“朝三暮四”行政恶习。二是在非管理的民事、经济等其他领域中言行一致,绝不能信口开河、言而无信,带头遵循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法治经济、契约经济、信誉经济的基本规则。购买商品支付货款、修建房屋支付工程款等等,本是众所周知的最初级的市场经济规则,然而,实践中作为市场规则制定者和维护者的政府,常常不但不去支持债权人行使索债权利,反而批条子、打招呼为赖账者庇护。某县政府在同一时间将同一宗土地出让给两个公民,收取两份土地出让金,当法院判决该县政府将土地出让金返还给未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一方后执行时,该县政府却将银行账户上的所有存款转移到单位会计的个人存折上去了,让法院和当事人哭笑不得③。
鉴于此,全面倡导“诚信”、建立有效的诚信机制,是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培育良好法治环境的迫切要求,特别是政府对自己作出的行为或承诺应守信用,不得随意变更和反复,行政行为一经作出,未有法定事由和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撤销、废止或改变;行政行为作出后,如事后发现有较严重违法情形或可能给国家、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失,必须撤销或改变时,行政机关对撤销或改变此种行为给无过错的相对人造成的损失应给予补偿。总之,只有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用法制引导、规范,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实践。地方政府在营造法治环境过程中,必须承担起为之努力的使命,充分认识到不承担责任的政府不是负责的政府,没有政府营造的法治环境不可能是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领导者的法律意识还在于教育群众依法办事,培养公民的法治观念,增强公民的整体法律意识
领导者的法律意识不仅仅只是要求自己在个人生活中遵纪守法,洁身自好,还要求肩负起培养公民法治观念,增强公民法律意识的历史责任。法治观念是人们有关法治的基本意识、情感、观点、思想和知识的总称。如果公民不具备相应的法治观念,法治就无法成为基本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良好的法治环境也就难以形成。因此,政府必须引导和培育民众的法治观念,使人们形成敬法守法的精神和文化氛围,才能为地方政治、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但培养这种精神和文化,比制度建设和创制行政规范更为艰巨。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在于良法的存在和普遍遵守。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公民法律意识的强弱、法律素质的高低,是法治观念优劣的重要标志。因此,政府在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的过程中,不仅要促进司法公正、依法行政,而且应当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培育民众的法律意识和观念,为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奠定牢固的基础。
中国有漫长的封建专制历史,法藏官府,民不知律令,面对高深莫测的法律,百姓只有忍让和服从。如果我们今天的领导者再不培养公众的法律意识,最终会给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领导者在关心人民群众温饱的同时,应当引导群众学法、守法、用法,在公众中最终培育起民主、自由、理性的秩序氛围,使我们整个民族摆脱专制、人治、奴役和愚昧。
注释:
①应松年.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行政[J].法学,1996,(11).
篇6
关键词:公民法制教育公民权利公民义务理念创新
公民法制教育对于培养高素质公民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在改革开放后注重法制建设,强调对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促进了全民法制观念的提升。在历史上,我国是中华法系的发源地,古代法制具有较强的权力属性,权利的观念并不存在,这也导致了我国公民权利意识的薄弱。历次普法运动对公民法制意识的提高所产生的积极意义不能否认。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传统意义上的法制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要,最为典型的就是历次普法运动并未降低犯罪率,相反犯罪率还在不断的上升趋势中。这就需要对我国公民法制教育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检讨与审视,以进一步推动我国法制教育目的的实现。
一、公民法制教育目的探讨
(一)传统意义上法制教育之目的
传统意义上的公民法制教育其日的在于宣传法制观念,促进公民法律意识的提升,从而降低违法乱纪的行为,促进社会的长治久安。如有学者指出,“法制教育主要体现为指引、教育、预测、评价、保护、威慑、稳定、激励、信仰等九大功能。”尽管指引、预测、信仰等也被列为公民法制教育的目的,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传统的法制教育日的乃是促进公民守法,威慑、震慑等功能居于首要地位。这一目的是在社会综合治理理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基木思路是通过法制教育,实现公民守法。在法律的运行中,大部分情形下法律都是由于被遵守而得到了实施,因此不可否认,公民守法对于法律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应然意义上法制教育之目的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尽管不能否认公民守法的意义,但是从公民法制教育的目的来看,单纯的公民守法己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公民”这一概念本身即是以权利主体,且是公法上的权利主体而出现的,因此不管是从公民法制教育的本意,还是从时展的需求来看,公民法制教育都应该以权利观念、公民观念甚至民主、法治、意识的培养为目的,而不能单纯地通过公民法制教育实现公民守法。因此,可以将传统意义上的法制教育称为“义务型法制教育”,而从应该意义的角度来看,法制教一育应该是“权利型法制教育”,且“权利型法制教育”从属于公民教育。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权利,尤其是私权利观念在我国曾经有着不好的名声,“权利”甚至被误解为“争权夺利”。对公民进行法制教育,强化公民的权利观念,井不代表公民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公民法制教育应当是全面的,而不能仅限于公民权利观念的培养,公民的义务,尤其是公民的道德意识,同样具有重要性,只不过在我国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公民权利观念的培养,应该居于首要地位。
二、当前公民法制教育存在的误区
(一)公民法制教育流于形式
我国己经经过数次大规模的普法,这是中国历史上所没有过的事情,有利于培养公民的法制意识,其意义相当深远。但是在公民法制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公民法制教育往往形式,在一些地方只是简单地发放一些调查问卷,或者发放一本法律宣传画册,显然这些不能构成公民法制教育的全部内容。此外,公民法制教育呈现短期化的趋势,在普法期间要求全民学法,一旦普法结束,法制教育便束之高阁。过于追求短期化效益并不能有效地促进公民法制观念的提升,相反普法教育可能反而会对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
(二)公民法制教育内容陈旧
从我国以往公民法制教育的内容来看,这些教育内容也己经不能符合时代的需要。例如,法制教育过程中往往要求公民回答一些婚姻家庭法的问卷;又如,公民法制教育往往被定位于邀请公民观摩一两次刑事审判。这些教育内容存在两个问题:第一,过于注重具体制度的宣传,而忽略了法律理念的培养。在公民法制教育中,最常见的就是对《婚姻法》规定的男女法定婚龄进行提问,这些具体制度上的问题严格来说不应成为法制教育的内容,相反,一些基本的权利观念、法律理念,在法制教育中被忽略;第二,法制教育的内容被定位于加强对社会的管理,从而实现良好的社会治安,维护社会稳定。尽管社会治安与社会稳定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法制教育不应止步与此,而是应该结合时展,对法制教育的内容进行拓展。
(三)公民法制教育理念落后
在公民法制教育的理念上,我国现阶段还比较落后,主要表现为“管理型法制理念”与“权利型法制理念”的冲突。所谓管理型法制,是指强调社会管理的法律制度及其理念的总称,这样的法律是治民之法,强调对社会的管理:所谓权利型法制,是指通过“权利一义务”的关系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承认公民享有基木权利的基础上,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整。我国当前公民法制教育仍然注重于管理型法制理念的灌输,主要表现为法制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注重于告诉公民“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而不是告诉公民“你有哪些权利”或者“你可以做哪些事情”。
在公民权利意识层面,山于“人治”传统的影响,法律木身的不足以及执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不公”现象,人们对权利尤其是法律权利仍心存疑虑。之所以出现这一局面,与我国历来权利观念不发达有关,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被要求服从政府的安排与调配,自身的权利需求则处于抑制状态。反映在公民法制教育中,就是公民法制教育的理念仍然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与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的人们的权利需求不符。
三、公民法制教育新理念的贯彻
(一)应该明确公民法制教育的目的
如前所述,我国在公民法制教育上的目的存在偏差,在公民法制教育的理念上比较陈旧,因此在加强公民法制教育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认清公民法制教育的日的,并且树立公民法制教育的全新理念。由于单纯要求公民守法的法制教育己经不能满足时代之需,因此建议我国将唤醒公民权利意识作为公民法制教育的基本目的,公民的权利在内容上应该兼容公法上的权利和私法上的权利,将公民法制教一育的日的彻底从公民守法转变到公民权利观念的培养上来。
(二)加强公民意识、公民权利的灌输
“何谓公民意识?公民意识的核心,是公民身份意识,即公民对自己的身份—公民的认识。公民身份处理的是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应具备清晰的公民意识,即对自己的身份、权利和义务,以及应尽的社会责任有一种自觉,并在政治生活和日常行为中显现出来。”公民意识、公民权利对于一个现代国家的发展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如果离开了具有权利意识公民,则国家的发展是无法想象的。因此,在公民法制教育中,不是背一两个法律条文、观摩一两次庭审就可以实现公民法制教育的目的,而是应该在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加强公民意识的培养,灌输公民权利观念,使公民能够认识到,自己在法律上是一个权利主体,而不仅仅是一个义务主体。
(三)政府应该作为守法的表率
我国在公民法制教育中往往强调公民守法,事实土正确的做法是强调公民权利,同时强调政府守法。政府守法的意义在于树立表率作用,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和谐社会有诸多前提,其中根本的前提是政府必须守法。政府守法,建设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的和谐社会的最大目标。”当前的时代主题是构建法治政府、诚信政府、阳光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政府守法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义,政府守法意味着政府权力的行使,必须在法律预先设定的轨道内运行,而不能超越法律规定行事。政府守法能够给公民树立良好的表率,从而实现上行下效的效果;相反,如果政府违法,则会使人们丧失基木的法律信仰,如果法律没有被很好地遵守,而法律的践踏者又是政府,这会使任何法制教育都起不到任何作用。
当前,政府守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政府官员违法乱纪、的现象又比较多,这就需要公权力一方面实现自我抑制,树立基本的法治理念,依法办事;另一方面还要听取、采纳公民的意见,使公民成为一个监督者,以促进政府守法的实现。
(四)加强公民参与,提升公民权利观念
篇7
[关键词]法律意识 缺失 完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0-0126-02
中国普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公民的社会主义良性法律意识。作为国家未来建设中坚力量的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关键时期,更应具备良好的法律素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将其塑造成知法、懂法、守法和自觉维护法律的公民,才能引导时代潮流,带动全体社会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
一、当前中国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表现
笔者作为高等院校的“两课”教师和法律教师,曾对其任课班级学生进行有关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虽掌握一定法律知识,但仍存在一定缺失与矛盾。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受自身道德以及心理成熟程度的影响
大学生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正在迅速走向成熟又尚未完全成熟,其心理上具有明显的成长特征,情绪、情感的自控力较差,面对着经济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众多人生考验,会使他们感到无所适从。虽然随着知识的积累和视野的扩大,大学生开始学会对现实问题进行比较理性的思考,也关注国家的法制建设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但同时他们又往往富于幻想,急于求成,缺乏对事物进行客观理性、冷静的分析,稍有不满、挫折常常表现出情绪化的倾向,冲动之中容易做出违法乱纪行为。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原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李海涉嫌故意杀人案等,就说明了中国部分大学生心理素质十分脆弱,稍受一点挫折,则易采取过激手段处理问题,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受传统法律意识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部分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和基本国情了解不深,盲目欣赏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主张在法制建设上全盘照搬西方的那一套;也有的大学生受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消极因素的影响,轻视法律的作用。这些传统对今天中国转型的法律治理不能说不产生着影响。办事讲人情、靠关系的习惯仍根深蒂固。有人说“关系就是生产力”,有不少事情,靠法律、制度解决不了问题,要惊动到一级级的“首长”才得以解决。
(三)受现在社会负面文化的影响
有些大学生更加注重实现自我价值,但又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喜欢用批评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为表现个性,甚至把学校规章制度视为束缚其思想和行动的多余之举。由于受到社会上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影响,主张一切从利益出发来衡量人的价值,受此影响,学习和生活上也唯功利化和实用化。这种思想在法律意识上表现为重权利、轻义务。一些大学生强烈要求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却消极回避个人对社会应尽的义务、责任,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对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教育存在逆反心理,极力想摆脱来自外界的干涉和约束。
(四)法律理论与法律实践脱节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虽然法律知识了解不少,然而现实生活中,其行为与法律规定背道而驰,守法的自觉性较差,形成“学而不用”、“知而不信”现象。有些学生对法律的信任度不容乐观,对待是非问题基本上是清楚的,但态度不够坚决。同时,在学校的管理上,有的学校实行了学分制,学生的选择自由度加大,只要考试过关,学生可以不上课;有的学校片面强调学生的自治作用,过高估计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没有严格的管理条例和规定,或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得力,缺乏科学管理和正确引导,造成教育管理上的盲点和空白。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中国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已初步确立,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依然淡薄,法制观念有待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在总体上具有一定的缺失与矛盾性。
二、完善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几点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作为法律实施主体的公民具有相应的法律素质。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树立现代法律观念,使他们既大胆创新、又遵纪守法,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进取、艰苦创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功立业。
(一) 培养大学生“法律至上”的健康精神品格
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有句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依法治国的思想文化基础就是全社会都树立起对法律的信仰,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权威和尊严。“徒法不以自行”。因此培育大学生法律意识,就要培养大学生“法律至上”的健康精神品格,使大学生树立起对法律的信仰。
首先,发挥立法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坚持立法公正。立法是法治的重要内容,立法机关可以通过向公众征集立法,按照民主程序制定法律,充分听取和吸收人民群众的意见,使大学生意识到:法律是来自于自身的意志,而不是任何外在力量的强加;法律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对人人有利的公正的社会秩序,在于保护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正当权利;遵守法律就是遵守自己的意愿,从内心深处产生积极的法律认同感,自觉遵守法律进而信仰法律。
其次,发挥公正执法对大学生的导引作用。司法权拥有着至高无上的终审裁判权,因此它是实现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公民合法利益的最后屏障。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更容易通过对司法的公正性获得对法律的了解和确认,形成对法律的信任感。因此,执法部门要坚持合法合理、及时高效、程序公正的原则,通过公正无偏的执法,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正,使裁判或决定的过程变为人们感受民主、客观、公平的过程。使大学生感受到善法能够在实践中被不折不扣地执行,只有当人们发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案件得到了公正的判决时,才会对法做到切身理解,从而在长期的潜移默化当中对法产生信仰意识 。
(二)培养大学生自觉守法的精神
一个人如果对守法的意义认识不足,对法一无所知,对行为是否合法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者甚至藐视法的权威,那么指望其守法是不可能的。积极守法精神能够使法律规范内化为公民的行为准则,获得普遍而有效的遵守,使社会治安、社会经济秩序状况得以有效扭转,健康、稳定、内在化的法治秩序就能有效地建立起来。
当前,大学生一般只学习法律基础知识,或相关专业的法规,缺乏严谨、系统、总体上的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导致许多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与社会接触中出现许多的法律盲点,上当受骗,诚信危机,侵犯他人权利等现象时有发生。法律意识的构建是一个不断延续的实践过程,不仅需要有潜移性熏陶的优良法治环境,还需要有制度化的法律知识积累和法律意识生成途径,更需要科学有效的法制教育实现机制。因此,高等院校高度重视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加强法律课堂教学,由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必修课程中法律基础知识所占的课时非常有限,所以在选修课这一培养环节中应开设《民法》、《刑法》、《合同法》、《婚姻家庭继承法》等一些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部门法,增加大学生的法律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学校可充分利用校园网、微博、广播、板报等宣传工具进行广泛的普法宣传,把法律意识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引导性、互动性和趣味性;可以开展各种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以及把法庭审判现场搬到学校,创建大学生普法教育基地,把法律意识教育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通过活生生的法律案例,不仅可以强化学生所学到的法律知识,而且还让学生学会用法律调节、约束自己的行为。
(三)实现依法治校,创造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
正确法律意识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感受和体验。大学生对发生在大学校园与自己和周围人有关的事情体验深刻。依法治校的实质在于用法律的思维模式来管理学校,强调依照规章制度来治校,其最高境界在于使管理活动最终达到法律精神所体现的公平与正义,最终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就要求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变过去惯用的行政手段为法律手段,用法律手段来调节、处理与教师、职工、学生的各种关系。如对学生违反校纪校规行为的处理,应当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依据合法,符合规定程序,还应告知学生得到救济的途径。而学校与教职工之间,发生的或者是一个单位内部的人事关系,或者是合同关系,或者是劳动关系,应当用法律手段而不是用行政手段来调整。
总之,对于今日中国而言,法治已成为一种主流话语,“依法治国”的战略决策也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但是,依法治国是“人治”到“法治”的转变,由于我国封建和人治的历史传统久远,而法治传统和意识淡薄,因而决定了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高校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对其个人的成长,乃至中国的法制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篇8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公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国民的法律意识得到了普遍的提高,依法治国也成为了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如今的社会情况日益复杂,虽然我国每年都会出台新的法律法规并且在对原有的法律在出一定的修改,但是现行的法律法规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现行的法律系统仍然急需完善。在众多的法律法规中,民法的运用范围最为广泛,其与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如何将公平原则贯彻到民法基本原则的构建过程中,是法律编写工作者的一个主要任务,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法律的公平性,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
一、公平原则在民法基本原则构建中的主要内容
在民法基本原则的构建过程中,公平原则是最基本的一条原则,其它的任何原则都不能与其产生冲突。在民法基本原则的构建中公平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两项类容:第一是公平理念,即公平理念是民事理念的一种,这种理念在民法运行过程中得到了普遍的运用;第二是公平运作,即公平是民事活动的一种主要运作模式。
1.公平理念
(1)公平理念的概念分析
公平理念是在民法基本原则价值实现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有的评价和判断各类利益关系合理性的方法和标注。公平理念的形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中,只有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才能汲取足够的经验,才能得到了一套适合实际情况的价值评判标准,才能让公平理念深入人心,发挥应有的作用。
(2)公平理念的特点分析
公平理念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公平理念是评判各类民事利益关系合理性的固有方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评价各类民事利益关系合理性的评判标准和方法,但并不是每一个的评价方法对是正确的。公平理念具有法律的依据,也是使用的最为广泛的一种评价标准,具有最强的代表性;第二,公平观念主要涉及的内容为各类民事利益关系。民法涉及的内容主要内容为公民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这必定会涉及到公民之间的利益冲突,所以如何协调处理公民之间的各种利益冲突就成了民法基本原则中公平原则所关注的一个主要内容。
2.公平运作
(1)公平运作的概念分析
公平运作是在公平理念的基础上,对于特定民事利益关系的合理性,司法主体和民事主体所进行的评价与自我判断。公平运作是公平理念的实现过程,只有在法律的实践过程中坚守公平原则,才能使现有的法律条文落到实处,才能得到严格的执行。公平运作说起来容易,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却存在着众多问题,由于民法往往都是对涉及公民经济利益冲突的问题进行协调,在经济利益面前多人都会动摇,甚至是为了一己私利而违背公平运作的要求。
(2)公平运作的特点分析
与公平理念类似公平运作也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公平运作是评判各类利益关系是否合理的一种程序,因此在保证公平理念的前提下,公平运作是允许存在个异性差别的,在这一点上公平理念就与其不同;其次,公平运作主要解决的是实际的民事利益问题,通过公平运作的方式,可以较为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更加具体的法律条文,使其更加通俗易懂;最后,公平运作是在公平理念的指导下形成的,因此必须先有公平理念,才能有具有实际意义的公平运作。
二、公平原则在民法基本原则构建中的作用分析
1.有利于更加切实的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公平原则是任何法律条款都应该坚守的最基本的原则,只有民法原则的构建过程中就对公平原则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能使公平原则真正的贯彻到民法的每一个细微的环节,才能保证民法的公平性。假若在民法的构建过程中就不对其公平性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法律的公平性就难以得到保障,在法律的执行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问题。一旦民法失去了公平性,公平运作就是痴心妄想,公民的合法利益需求就得到不到有效的保障,各种以权谋私的问题也会增多,这都会严重的损害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只有在民法基本原则的构建过程中始终坚持公平原则,公平理念才会深入人心,公平运作才有实现的保障。
2.有利于提高立法工作的工作效率
将公平原则贯彻到民法基本原则构建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可以有效的提高立法工作的工作效率,使立法工作的目的性增强,同时还能使民法体系更加简单明了,使其系统性得到提高,从而能够减少立法工作的工作量,提高立法工作的工作效率。在民法原则的构建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公平原则,还能避免民法构建中的其它原则与其产生冲突,从而能有效提高民法的实用性。
3.有利于增加民众对民法的认可度
公平性是法律一直能够保有公信力的根本原因,如果民法失去了公平性,其无法使公众信服,更无法得到民众的支持和认可。任何得不到公民认可和支持的法律条文最后都会成为一纸空文,发挥不了任何的作用。在民法基本原则的构建过程中坚持公平性原则,既可以保证立法工作的公平性,也能保证民法的公平性,从而才能切身的为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着想,才能得到民众的支持和认可,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篇9
关键词:强制执行;工作;思考
一、民事强制执行简述
(一)民事强制执行行为的概念
民事强制执行是当事人之间有民事纠纷,在人民法院、仲裁机构作出生效法律判决后,当事人中负有债务的一方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另一方则可以向民事强制执行机关申请强制执行。民事强制执行机关将会根据已经生效的法律文书的内容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强制债务人履行债务相关活动或程序,这就是民事强制执行行为。
(二)民事强制执行的特点
民事强制执行具有强制性,强制执行机关可以行使法律已经规定的强制执行措施,债务人必须服从。但是民事强制行为也是一种司法行为,应该依照国家法律规定的程序开展,这是实现司法公正和维护当事人权利的要求。民事强制执行有专门的法定机关进行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对他人的财产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不得强制他人履行一定的义务。当事人的纠纷已经解决,法院已经有明确的判定结果且已生效,但是一方还不履行义务,另一方就可以向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有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作出执行通知交由执行机关开始执行[1]。
二、法院民事强制执行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民事案件越来越多,由于法律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给法院的民事强制执行工作带来了困难。由于法院强制执行不顺利,导致很多民事执行案件到了执行阶段就开始停滞不前,严重地影响了我国法院的工作效率。
(一)各部门配合度不高,缺乏独立的司法地位
法院民事强制执行工作并不是仅仅依靠法律部门就可以解决,它涉及很多部门和行业,需要多个不同部门的配合,这就加大了执行的难度。在法院要求履行查询、冻结、扣划被执行人时,相关部门为了部门利益,有意无意地设置了种种障碍,影响执行工作的开展。例如,当法院要冻结某某人的财产,需要多家银行提供它的存款证明,但是银行要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在很多时候他们不会完全地将客户的信息呈报给法院,这样就会影响法律执行的效率与公正[2]。尤其是法院在强制执行时,涉及地方政府的利益,他们就会百般地阻挠,阻挠法院执行工作的开展。在快速发展的社会,这种现象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法院的民事强制执行。
(二)执行机构之间缺少合力
我国目前执行案件管辖多以债务人财产所在地为联结点,对于财产不在本法院管辖区域内的案件,需要委托财产所在地法院执行。而受委托的管辖法院因受种种压力,不愿也不能积极执行。上级法院也缺乏有效的协调,所以在执行工作中,司法部门难以形成合力,重拳打击规避法律制裁的不良行为。
(三)执行工作缺乏强硬手段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执行法律多为程序性规定,惩戒性司法条少。法律缺乏惩处规定,这样的司法体制和制度,很难保障民事强制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随着人们对法律的了解,以及法院强制执行力的不足,进一步造成恶性循环,使很多人更不积极地履行义务,使强制执行工作陷入困境。
三、民事强制执行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法院民事执行工作面临很多困境,这与我国的立法、公众的法制意识、执法氛围的形成有必然关系。
(一)立法的滞后
只有完善的法律才能使公民更好地守法,更好地履行义务,然而当前我国立法还很不完善,尤其是民事诉讼法等程序法有关执行的规定过于笼统。根据我国目前的条件,单独制订强制执行法的时机还不成熟,因此对原有的强制执行法进行完善就显得很有必要。在具体的司法工作中,一些法律条件对民事强制执行进行了细致的规定,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强制执行工作的开展,但是在民事诉讼法等程序法在执行方面该规定的内容却很模糊,使执行工作不好顺利开展。在民事强制执行过程中,申请人只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是由执行机关来进行的,申请人无法发挥作用,对执行进程不会有太大影响。被执行人若不积极配合,法院无法更好地执行,造成法院的积案过多。在很多时候审判阶段司法腐败也是影响执行的一个原因,其次被执行人真的没有财产可以执行,这也会很执行形同虚设。无论是人民法院的执行不力,还是被执行人的履行不力,都是目前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最大障碍。
(二)公众法律意识十分淡薄。
虽然我国的法制进程不断加快,但是由于国家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公众的法律意识还很淡薄。对于当前公民来说,在学校会有相应的普法知识教育,但是这方面的内容也很少,除了法律专业的学生对法律相对了解,其他的学生学校主要学习德育。进入社会后投入紧张的工作,单位更不会普及相应的知识,社会相应的宣传也很少,导致我国公民的法律知识匮乏,对司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认识不到位,不能够正确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由于公民的法律知识少,他们对法律概念模糊,对于法律的威严感知甚少,甚至采取种种不法手段抗拒法律,逃避法律的制裁。很多时候,一些抗拒法律的公民并不知道他们这种行为的后果与严重性。
(三)良好的执法氛围尚未形成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权比法大的传统历史意识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很多时候受当地权力的制约,强制执行则无法开展。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也反映出我国公众的法律意识淡薄,以及一些执法人员的素质低,都影响民事强制执行。虽然人们都知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但是由于良好的执法氛围还没有形成,影响执法工作的开展。
四、我国民事强制执行工作的对策
(一)完善立法
在我国民事强制执行中由于执法程度的内容不规范,对拒不执行的当事人应该具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没有明晰;对执法过程中各配合单位如果不真实地提供信息也没有相应的责任规定;对当事人知道法院会判定自己输,就隐匿财产应该如何处罚;对异地强制执行的明细规定,当异地受托法院能执行却不执行或不尽力执行如何处置等。只有加强完善我国民事强制执行的立法,进一步细化法律条文,这样才能为强制执法提供法律支持。
(二)提升公众的法律意识
只有当公众的法律意识增强,他们才能更好地懂法、守法,做一个积极履行法律义务的好公民。但是当前由于社会的宣传力度不够,人民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建议我国政府要加强普法教育,要让各单位、各社区积极开展普法活动,积极地进行宣传知识的传播。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律知识教育,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的法律。
(三)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我国要积极地营造良好的执法氛环境,才能使执法者更公正地执法,使公民更自觉地守法。在美国曾有一妇女与老公离婚后,老公享有对女儿的“探视权”,但她却不履行而被法官判处数年监禁。可见,在国外强制执法效率,在我国也应加强执法人员的教育,提高他们的工作责任感,消除执行过程的腐败因素。我国要坚持法权独立,要杜绝党政领导以权代法、以言代法,在法律执行中不允许任何干预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树立人民法院的权威,才能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律原则,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法院民事强制执行工作面临的挑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宣传,完善立法,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法制进程不断前进。
(四)拓展执行新思路,开发执行新方法
逃避执行通常有两种做法:一是失踪;二是藏匿、转移自己名下的财产。仅仅通过法院查询与当事人提供财产线索已不能掌握被执行人的具体情况,所以要健全与各相关单位的协调配合机制,制定与公安、房产、土地、工商、银行、税务等9家联动单位工作职责,通过法院与公安、金融、国土等部门“点对点”查控,强化信息共享,深化联动司法,形成执行工作的良性互动,填平执行难沟壑。对被执行人作出限制高消费令;将被执行人的失信信息纳入公安、金融、工商、国土、税务、建设、电信等部门征信系统,实施降低信用等级、限制融资投资、限制担任法人代表等惩戒措施;对可能隐匿财产、拒不报告财产、虚假财产报告等情形的被执行人,加大搜查、强制审计、强制清算等措施的适用,对严重资不抵债的企业依法破产。依托现代网络科技,合理运用微博、微信、QQ、支付宝等网络软件,开发执行工作新武器。
注释:
[1]李新.执行难的成因与对策分析.民事强制执行新视野[J]:39。
篇10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农民的素质,法律意识也有了相对的提高,但总体上还不够强,很多人知法但也犯法,也有很多人是知法却不懂得用法。当发生矛盾冲突时,还是用一些老旧的观念来解决。比如这两年我国农村被征用土地的问题,有些农民朋友不配合来征收土地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拒绝搬走或拆迁。甚至更严重的以跳楼、开煤气引爆等自杀方式来威胁工作人员,也有一个或几个村屯的人聚众起来动用农用工具来阻碍工作人员进行征地工作。以这种古板暴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无法获得明显的效果。也许还会适得其反,严重的还会触犯到法律法规。农民朋友总以为法律会离他们很遥远,所以从不去学习和了解。一些农民工进城务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法,所以被莫名辞工,被拖欠工资,发生了工伤也得不到商家的索赔,自身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相应的维护。另外,在一些村屯里,存在着偷盗行为,这里面都是初中生或是在外晃荡的社会青年居多,小到偷鸡鸭等家禽,大至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电,他们在实施这些行为时,也没有相关的人员用法律去警醒他们,都是采用非法律手段来处置,导致他们在法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还有吸食白粉,打架斗殴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都是对法律的认知程度偏低,蔑视法律的现象。有这么一句话,有钱能使鬼推磨,所以他们就不相信法律,认为有钱就可以将法律置之不理,肆意妄为,而不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终有一天,还是会败在自己手上。
2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发达,和法律法规的健全,我们国家的公民的素质和法律意识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可为什么农民的法律意思还那么薄弱,一直没有很大的突破和改变呢。在以前的封建时代,儒家思想就根深蒂固在人们心里,儒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就是其所指出的等级伦理观念,“三纲五常”就是维护这种等级观念的尺度与标准。在这种特定的尺度中,最多的就是绝对的服从。而这种服从意识的影响,让他们的自我意识丧失,只是听从于上级的的命令,所以人们行为选择时,最先考虑的不是法律,而是上级。儒家历来倡导人与人和谐相处,但是这种和为贵的思想在农村就转化为忍为上。低头不见抬头见,远亲不如近邻,等这些俗语就是村里人之间相处的态度。他们坚持一切以和为贵,就算是自身的合法权益已经受到了侵害,也宁愿持着大事化了,小事化无这种息事宁人的心态去解决。他们宁可这样委曲求全,也不愿请求法律的援助,心里保留的观念就是反证就算打了官司也未必能赢,就算是赢了也会破坏彼此之间的关系,而且还会花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因此就有部分农民对法律缺少了解,觉得只要在不犯法的情况下就不会出现意外情况,不愿意去了解并且运用法律知识,造成这方面的原因就是人们思想相对落后,文化教育程度低,传统的矛盾冲突解决方式已经根深蒂固在他们脑海里了,另外,他们没有意识到法律具有公正性,能够保护到他们的合法权益,仅仅看到法律强制性的一面,所以这样就对法律产生了偏见,从而产生抵触心理。由于有些地区较偏远,交通闭塞,信息不灵,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就算农民有法律上的需求但考虑到资金问题,也就望而却步了。当地相关的政府部门资金来源有局限性,所以就没有充足的条件来支持法律援助工作,所以专业的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很少,造成了稀缺的状况,还有资金短缺问题。另外一方面,就是宣传力度不够,一些村镇,虽然成立了立法机构,也进行了法制宣传,但方式很单一,比如发宣传单,贴标语,挂横幅等这些形式上的宣传,并没有深入到根本,并没有带领村民探索法律的核心,并且村干部中,其自身的法律意识都相对薄弱,更别说起到带头作用。
3如何提升农民的法律意识
要提升农民的法律意识,得从根本抓起,文化素质低是影响农民法律意识的重要原因,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水平是增强农民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首先加大对当地的教育投资力度,只有加强教育工作,提升农民精神境界,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农民法律知识的接受水平。同时,应当大力发展经济,因为有力的物质保障才能让村民的视野更广阔,才有更多机会去学习和接触到法律。在各个镇上成立法制协会,然后派代表去各乡镇中小学去进行深入的法律宣传,交流学生法制教育的经验,都说计算机从娃娃抓起,那么现在我们的普法知识就从学生抓起。大力推行有声有色的法制宣传,可以通过广播宣传还有看电影方式让农民渐渐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在乡下实行“一对一”的法律顾问,每个村派选出一名代表,村民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免费咨询和给出方案。创建普法教育“微信群”。把村里的青年们集中起来,作为重点普法教育对象,利用微信交流,非常的便捷,也是现在年轻人较容易接受的一种方式,可以正确的去引导他们遵法守法,懂得利用法律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搭建“手机飞信”宣传平台。把各村的干部,村委会,人民调解员的手机号集合为一个飞信网,不定期发送普法宣传教育短信,让这些干部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打造为法制宣传骨干。创建“农家书屋”宣传阵营。建立起法律读书角,通过政府支持、社会捐赠的途径,向各村“农家书屋”提供法律书刊,丰富群众法律知识的来源。如条件允许,还可以举办一些以法律知识为主题的小型娱知识问答竞赛,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是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