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安全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3: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煤矿井下安全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煤矿井下安全管理

篇1

【关键词】 煤矿 无轨胶轮车 现状 安全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千万吨矿井不断完善矿井设计,在提高机电设备安全性能的同时,也进一步采用了更为先进的井下无轨胶轮车运输方式。但是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令人堪忧,由井下车辆引起的职工伤亡事故不断发生,甚至出现一些群死群伤现象。所以加强对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的安全管理,具有一定必要性和重要性。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的管理,要抓住根本点,从基础工作做起,扎实的管理好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矿井辅助运输工作安全、高效的进行,为矿井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1 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运输现状

1.1 安全管理理念滞后

对于我国的一些煤炭企业,包括一些大型煤炭企业来说,当前对无轨胶轮车运输管理意识较为淡薄。有些企业中的车辆管理制度只是照搬照抄,没有结合自己矿井的实际情况来加强管理。当前煤炭企业的通病是“重生产,轻管理”,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不能落实具体措施,仅将无轨胶轮车运输管理放在辅助生产的位置。只有出现运输事故之后才发现漏洞和不足,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从近几年发生的井下车辆运输事故可以看出,大多是由于管理不到位、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所造成。

1.2 车辆维护力度不到位

在我国目前众多煤矿中,由于资金投入、性能比较等原因,使用的无轨胶轮车种类不一。有的企业购买的是国外进口的防爆胶轮车,例如澳大利亚威利朗沃公司生产的SMV系列防爆车,它的优点是性能优越,采用了油温、水温、速度、停车制动等一系列保护,井下行驶安全性能好,但是缺点就是配件不容易购买,即使出现小问题,也不能及时更换或维修,给后期使用带来诸多麻烦;我国一些厂家也制造井下防爆车辆,例如常州科研试制中心生产的常州科技系列工程车,质量上可能与国外产品有所区别,但是价格合理、性能稳定、易于维护保养。但我国矿井辅助运输存在一个共性问题:车队管理人员对完成运输任务较为重视,却常常忽略了对车辆的维护保养,导致司机急于出车,而对车辆的日常维护不到位,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1.3 安全管理的投入不足

以当前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的运行状况来看,一些车辆早已超过服务的年限,车辆运行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运行性能大幅度降低;还有一些企业没有意识到冬季保养工作的重要性,造成车辆的管路或者水箱冻坏,降低了车辆的使用效率;另外,由于缺乏对车辆燃油管理意识,造成车辆发动机的磨损较为严重,缩短了使用寿命,不利于安全、稳定运行。

2 强化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

结合当前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管理的实际情况,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善,强化安全管理措施,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努力:

2.1 坚持管理制度化

只有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确保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结合煤炭企业发展实际情况,针对无轨胶轮车制定安全管理的细则、标准、规程等,其中包括对胶轮车的日常检查、检修、操作方法、修理规程、岗位责任制度、车辆保养制度等,增强各项制度的执行力,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形成“全员参与、全员重视”的安全管理氛围。

2.2 加强检修管理

在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运行过程中,车辆的维修与保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落实安全管理目标的根本途径。通过加强检修与管理,避免车辆超负荷或带病运作,定期查看车辆的照明情况、转向情况、安全制动情况等,确保车辆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2.3 提高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

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综合素质等直接决定了安全管理工作能否发挥作用,从根本杜绝不安全的行为,可更好地避免发生事故。因此,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技术队伍整体素质,可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进行。首先,做好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只有具备意识保障,才能更好地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工作中不会出现违反规章制度、错误操作等行为;其次,在整个煤矿生产过程中贯彻安全意识,增强安全教育的长效性,开展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教育,意识到安全与生产的重要关系,确保无轨胶轮车的安全运行;再次,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选择灵活的教育方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切实发挥安全管理作用。

2.4 加大安全设备的投入力度

意识到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加大安全投入力度,主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严格管理胶轮车驾驶员,应做到持证上岗,参与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位,随时了解驾驶员的动态;其二,购买便携式车辆测速仪,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监测无轨胶轮车行驶状况,避免发生超速行驶现象;其三,在矿区内开展“安全胶轮车班组创建”活动,遵循煤矿安全管理考核标准,制定奖惩措施,提高员工参与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其四,强化外委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结合车辆的型号、巷道高度等,规范车辆运行,避免改装胶轮车的驾驶室或者擅自进入安全高度不足的巷道中施工;其五,完善胶轮车的装载管理,井口检车人员做好安全检查,避免发生车辆超载运输现象。

3 结语

总之,在现代化煤矿管理过程中,应该意识到无轨胶轮车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结合以往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增强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提高综合素质,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加大日常检修与维护力度,将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扼杀在萌芽阶段,实现人、机、环、管的协调发展,保障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的安全运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目标。

参考文献:

[1]潘文超,周升举.特大型矿井防爆无轨胶轮车运输安全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11(7).

篇2

关键词:煤矿;井下采掘

煤矿安全管理关系着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文简要的介绍了矿井采掘中的安全管理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或潜在威胁。

1 主要的采掘安全隐患

1. 1顶板安全隐患

当地下掘进工作进行的时候,刚到周围的岩体自身力学性能将会受到较大影响,自身的强度稳定性都会有所减少,所以岩体会出现较大程度的变形 ,甚至出现崩溃乃至到指定般出现安全隐患 。工作面冒顶事故很有可能会导致重大伤亡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的发生,根据发生所覆盖的范围依次可以分为大型冒顶和局部冒顶这两种类型, 但是依据塌垮受力形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形式:漏垮、推垮和压垮冒顶。但是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冒顶,在其发生之前讲出出现相对明显的征兆 ,通常会出现掉渣或者声响 ,有的时候还会出现裂

缝或者脱层情况的发生。

1. 2通风安全隐患

为了使工作人员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必须将 掘进工作面的瓦斯、爆破后产生的有害物 质以及尘埃予以清理或者稀释,有效的将瓦斯爆 炸事故或者其他安全事故予以抑制,为工作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掘进面的空气必须进行通风处理。引射器通风、全风压通 风和局部通风机通风是最为常见的掘进通风形式。根据以往的经验显示,经常出现的通风问题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 )风机风压不足 ;( 2 )通风量不足;( 3 ) 风筒存在问题或者遭受损坏;( 4 ) 瓦斯未能进行及时处理或者达不到除尘所需的要求标准。不管是哪种隐患必须要高度重视,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认真的进行处理和选择,做好预防工作。

1. 3爆破安全隐患

我国进行煤矿井下掘进或者生产过程中肯定 会用到爆破装置,这需要特殊工作人员进行处理。爆破装置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例如药物爆炸不完全,炮泥风度长度相对较短,对于现场的炸药储备管理存在漏洞,巷道不够畅通以及作业人员处理问题等,不论是上述哪方面的安全隐患,都通安全管理紧密相连的。炸药本身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例如易燃易爆、威力巨大以及存在毒害物质等,所以不管是使用还是贮备必须由特殊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其他人员不得随意处理 。

1.4支护安全隐患

矿井的安全生产 离不开到位的支护措施,采取支护措施的目的旨在对围岩的稳定性予以提 高,给作业人员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可当前我国矿井掘进支护作业中所选择的支护方式很大一部分均未进行矿压参数测量,所采取的支护方式并没有根据巷道布置层位岩性或深 度变化相应地进行调整,同时对支护对象也缺乏处理修补措施,这样做很有可能导致巷道支护投入增加,甚至对本巷道的支护作用也大打折扣,如果围岩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化,那么这很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

2 采掘安全管理原则

通过上述可知,安全管理对于煤矿井下采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想取得理想的管理性效果或者达到所需的安全目的,要秉着以下几个原则 :事前预防原则、重点控制原则、以人为本原则以及及时激励原则。第一,提升事先预防能够有效的预防乃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及现场 损伤事故,能够将现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予以排除,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在具体的贯彻 落实过程中应该改制定明确的安全生产和事故降低目标 ,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前制定出进行处理的控制方案。第二,重点控制的目的旨在加大对掘进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隐患或者危险发生频率较高位置的检查监督力度,进行重点检查评估,如果能够对现场的安全确实有比较大的把握后,在开始对后续任务进行处理。 第三,以人为本体现了煤矿企业对人性的尊重和关爱,员工的生命和健康是企业无法代替的财富 ,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采取一些有可能对人员生命产生危害的操作行为,倘若发生了人员安全事故,勿必进行认真彻底的调查,对于涉及到的责任人或者部门要严加处理。

3 采掘安全管理方法

3. 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建 立健全并 完善掘进安全管理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 面:( 1 ) 明确采掘 队伍职责;( 2 )对各分项操作流程与管理制度进行健全;( 3 )将质量管理制度迅速向下层下达, ( 4 )加强安全考核 明细在岗人员的权责划分,倘若发生一些事故可以直接追究到个人身上,避免出现事 故责任相互推卸无人承担的情况。将安全管理责任目标进行一层一层的划分的优点在于能够很好地将实际执行的难度降低,以期达到所要求的管理目标。将各个分项操作工艺流程进行完善,可以具体的落实到巷道维修、爆破安全等一些细节工作之中 ,实行安全考核政策能够各个环节进行明确的划分,明细奖惩工作.

3. 2加强安全文明生产

将强安全文明生产 管理,为员工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产环境,保障员工的生命健康的安全。因此在开 展掘进 的工作的过程中,掘进速度与质量是必须考虑的,但是必须搞好文明生产管理工作。其中掘进工作面和综放工作面是考虑的基点。

3. 3提升员工安全意识

要想提高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必须从岗前培训和后期经验两个方面人手,实行岗前培训能够对人为操作失误安全风险进行 有效的避免或者控制,遵守安全管理规范,加强对日常操作行为准的学习和理解,积极参加工作安全会议,严格遵守值班制度。明细安全管理责任和权力的划分,确保工作人员积极地配合安全管理工作,安全 管理要狠抓,将其作为每个员工的日常准则,促使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的形成 ,在岗人员及时发现了某处所存在安全隐

患,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或者及时上报并提出了可行性的意见或者建议,对此行为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增强全体人员的积极主动性 。

3. 4推进安全预警评价

篇3

关键词: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

加强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是防范煤矿事故的重要措施,对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而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部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能够着力提高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的有效性[1]。

1加强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1.1保障煤矿井下工作人员生命安全

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安全性直接关系着煤矿生产作业的安全,与煤矿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井下机电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并引发安全事故,将直接威胁到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为充分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对井下工作人员的危害,加强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强化安全技术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井下机电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提升相关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安全操作能力,确保安全隐患及时发现与排除,结合管理的优化能够有效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

1.2保障煤矿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煤矿安全事故往往会对煤矿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并使煤矿企业的外部形象受到影响,导致煤矿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力下降,甚至失去大量市场资源,包括资金、客户、人才及合作企业等,对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极为不利。因此,企业加强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保障机电设备运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安全事故发生,能够有效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保障煤矿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1.3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煤矿安全事故造成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煤矿工作人员及企业方面,其对社会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煤矿安全事故对伤亡人员及其家庭所造成的影响极为深远,并非简单的赔偿可以弥补,事故导致一个家庭破碎,安全事故频发还将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导致社会公众对煤炭行业整体态度与看法,并且可能对政府监管工作失去信心,甚至可能造成社会恐慌,这些对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危害是十分严峻的。基于此,加强煤矿井下机电设备安全技术管理,强化煤矿企业整体安全意识及对煤矿安全事故防控的力度,全力避免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已成为保障中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必要举措。

2当前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机电作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煤矿井下作业本身具有很高的危险性,作业环境十分恶劣,劳动强度大,因此煤矿企业大都难以留住高素质人才,而掌握专业知识的年轻人又很少愿意主动投入到煤矿井下工作当中,这也就造成煤矿企业人才缺乏,机电作业岗位人员往往只经过短时间的突击培训便上岗作业,其对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作业知识与技术的掌握不充分,这也为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机电作业人员素质的提高成为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2.2相关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

随着机械化作业的优势日益显现,煤矿企业大都已进行了井下作业机械化改造,使煤矿机电设备自动化程度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同时由于机电设备增加,对于相应的安全检查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目前许多煤矿企业在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方面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相关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规范存在不足,部分规章制度模糊,无法全面有效地指导和规范安全技术管理工作,也容易导致机电作业过程中因管理不力产生安全隐患,影响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2.3机电设备使用及维护存在问题

机电设备使用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操作及使用不规范方面:(1)与机电设备操作及使用人员专业素质不足,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有关;(2)则是源于安全技术管理缺失,设备使用不规范很容易导致操作失误,引发安全事故,也可能造成设备故障,导致设备使用性能与安全性能下降,进而产生安全隐患。而设备维护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日常设备安全检查与故障检修存在漏洞及为节约生产成本,不注重机电设备及配件的维修与更换,导致设备部分配件老化严重,工艺技术落后,故障发生频率增加,甚至出现带病运行的情况,这些都严重威胁着煤矿生产安全,影响安全技术管理的效率[2]。

3加强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加大力度推动煤矿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1)企业要加大资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对企业现有队伍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素质培训,让员工充分掌握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安全操作知识与技术,提升安全生产的意识与能力;(2)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训制度体系,保障企业人才培训的顺利开展,并严把培训考核关,通过科学而严格的资质与能力考核,确保进入工作岗位的员工资质、能力与专业素质满足岗位要求;(3)努力完善煤矿井下作业的安全保障措施,提高井下作业的安全防护水平,充分保障井下机电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从而增强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3.2建立健全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制度体系

安全技术管理制度是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煤矿企业应结合现行煤矿机电相关的法律规定,并根据企业自身实际,制定与企业生产相适应的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并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应通过对制度的完善明确各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的权责划分,以保障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生产安全为出发点,合理划分权责归属,并通过建立安全技术管理责任制,确保各个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切实履行自身责任,做好本职工作,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制度要求执行,通过规范化的安全技术管理,保障煤矿井下机电设备作业的安全性。

3.3强化机电设备安全监察与维护检修

井上下所使用的机电设备按照生产和区域要求落实具体责任人,强化检查责任,并加大对机电监察人员的考核力度。对存在隐患的设备要定时督察,保障安全生产。把质量考核体系审核工作引进机电管理、安全监察中,建立机电隐患风险评估和动态检查整改机制。管理人员要保障检修时间,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

4结语

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煤矿企业而言,要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保障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必须要针对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提高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的效率,确保机电设备的运行和使用安全,也为企业长期效益的实现提供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久承.如何加强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J].技术与市场,2014(7):276-277.

篇4

关键词:煤矿生产;井下;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管理;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煤矿生产技术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供电安全问题、管理制度缺失问题等,其中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管理问题至关重要。要保证煤矿井下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做好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1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供电的相关问题

1.1施工设备相对比较陈旧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影响供电有效管理的实施除了相关的施工人员之外,还与设备有着直接联系。设备的好坏、缺失都能直接作用煤矿生产的质量和效率。管理好设备资源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供电管理的重要内容,不仅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保证,更是经济效益的基础所在。但是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设备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例如设备资源经久未换,设备过于陈旧、老化,设备兼容性比较差。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企业过于注重经济效益的提升,知识设备超负荷运行,对于设备的更新往往不是很注重,导致生产过程中一直使用陈旧的设备,这或多或少再生产的过程中就已经埋下不小的生产安全隐患,不仅无法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对生产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

1.2管理制度的缺失

煤矿生产作为一种地下生产方式,生产管理制度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现实中,我国的煤矿井下作业的监管机制并不是很完善,这主要是因为煤矿企业不够重视制度的形成,导致制度过于形式化、过于片面化。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若是只有技术运用,没有相应的制度或者比较完善的制度,就不能有效地进行生产和管理。煤矿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企业的内部特点,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相应机构,并认真加以实施和践行,有效地提升煤矿机电设施的自动化水平,注重对相关设备的定期检查和不定期首查抽查。为了保证制度的有效进行,应该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管小组,由监管小组严格贯彻制度的执行,但是我国的监管小组的建立形式还不够规范,监管小组的智能还不够明确,导致我国的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监管力度严重不足。另外,在机电操作人员制度管理制度方面,由于煤矿企业没有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相应的人员管理制度,导致有些项目不能有效地开展和执行,严重影响煤矿生产效益。

1.3施工设备的管理有待提升

在煤矿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工程项目的细节问题比较多,既要注重基础设备的监管和养护,还要注重基本工程和人员的监管,这都需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完善的设备管理系统。设备管理和人员管理一样,在煤矿生产管理中占据着重要作用和地位。首先,就要注重井口相关设备的把关工作,保证输送方面的安全,但是由于制度的却是,管理形式不容乐观。其次,煤矿企业不够重视机电设备的更新,导致项目开展的延迟和落后。另外,在相关的机电设备的文件管理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旦丢失和破损,直接影响整个生产项目的开展和质量的提升。

2提升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的相关策略

2.1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的管理组织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要保证相关基础项目有效地开展和执行,就应该从实际出发,对基础项目加以集中优化,根据项目的不同将管理小组进行有效地划分,有效地执行一对一的管理方式,促进不同的技术都能有所提升。相关技术单位要在实际项目的推进多称重,针对性建立健全电气管理小组,统筹兼顾井下作业的基本供电情况,加大对供电情况的监管,注重对供电设备、生产设备的管理和维修。从实际情况出发,组建相应的防爆电器管理组,注重对小型防爆电器的集中实验和管理,注重有效、及时地维护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基础电缆,加强对基础电缆的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检查。要保证煤矿生产管理和供电技术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就应该管理组织的建立,以管理组织作为推手,促进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和事实。

2.2建立健全相应的机电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建立健全有效地机电安全技术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要严格执行三关政策,保证检修、验收、入井操作三方面工作的有效开展。煤矿企业的相关的施工队伍应该按照要求,严格注重这三项的监管和执行。首先,应该严格按照管理办法,注重对基础防爆电器设备的检修和整理,必须要保证基础设备的安全使用。在进行设备的检修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对防爆装置的防锈工作,避免由于地下环境给相关设备带来不利的影响。若是在检修的过程中,发现设备出现相应的问题,应该及时加以更换和维修,保证整个设备有效地运行。其次,相关复杂人应该注重对机电设备的双验收,要求技术人员和基本防爆检测员同时或依次对整体的设备进行验收,确保整个设备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如此才能保证设备有效开展。最后,应该做好入井管理工作,对煤矿生产井下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管理而言,其重点内容便是入井操作,所以相应的管理人员应该注重对基础设备的反复验收,保证设备都符合实际要求和入井标准,对防爆电器的合格验收单进行相应的申报,保证文件管理的功效。

2.3注重煤矿井下机电供电技术的设计管理

由于井下环境的特殊性,要保证生产项目的有效开展,就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环境评价体系,充分考量自然因素对供电技术设备的影响。根据实际情况,把握机电系统的设计要点,初步推进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的实行。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对基本工作的有效评估,注重预案的形成,注重对设备和电缆的细致化管理,根据实际情况,绘制相应的设计图案,保证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的质量和效率。

3结语

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管理作为煤矿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从实际出发,注重细节化的管理,注重提升监管人员的管理意识,注重相关设备的维修和更新,注重管理制度和管理组织的建立健全,保证各个设备能够有效地运行,使整个项目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3.049

矿井通风是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通风条件不仅可以稀释井内的瓦斯以及有毒有害气体,还能降低井内粉尘, 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而回顾分析近些年我国一些地区煤矿生产实际情况,确定某些煤矿企业并没有正确认识煤矿矿井通风的重要性,切实有效的落实安全管理,没能对煤矿矿井通风系统运行情况予以严格的监管,致使通风系统存在的故障隐患或故障问题未能及时解决,降低了系统运行效果,通风不畅,给矿井下煤矿生产带来严重的威胁。对此,应当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使之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对通风系统予以严格的管控,保证其良好运行,矿井通风良好,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创造条件。

1 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1 供应氧气

为了能够对地下深层的煤矿资源开采出来,都搭建的煤矿矿井都是较深的,这使得煤矿矿井下氧气比较稀缺。在此种环境下进行煤矿生产,还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瓦斯,致使氧含量少之又少。切实有效的落实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可以根据矿井下实际情况,合理管控通风系统,确保矿井下通风适宜,为煤矿矿井下提供充足的氧气,如此可以保证员工安全的进行煤矿生产。

1.2 排除毒气

煤矿矿井下煤矿生产也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如若不能将有毒气体及时的排除,那么矿井下有毒气体含量将持续增加,相应的在井下作业的人员将会受到毒气的侵害,进而出现中毒现象,危及人员的生命。而切实有效的落实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则可以通过保证通风系统良好运行,而转换矿井下的空气,与此同时将有毒气体及时排除,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1]。

1.3 安全生产

科技的发展和理念的更新,煤矿矿井作业区也逐渐认识到了进行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关于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号召,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来进行煤矿生产,构建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辅助安全管理,使之能够实时了解矿井下煤矿生产实际情况,进而有针对性的落实各项管理工作,对煤矿生产予以严格的管控,这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实现有很大促进作用。

2 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一些煤矿企业煤矿生产实际情况的深入分析,确定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安全管理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不利于煤矿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经过进一步分析,确定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有:

(1)未能优选管控机械设备。目前,我国很多煤矿企业使用的C械设备已经处于落后、 老化状态, 开采工作因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这侧面说明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并没有详细了解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加强对煤矿生产各个方面的管控,导致设备陈旧、老化问题未能有效处理,反而持续应用于煤矿生产之中[2]。

(2)未能对员工予以专业培训及安全教育。为了降低煤矿生产成本,诸多煤矿企业任用进城务工的农民来进行煤矿生产,并且在具体进行煤矿生产之前,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素质教育等,致使员工的整体水平不高,难以标准化、安全化、规范化的进行煤矿生产,相应的安全隐患存在的可能性较高。

3 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措施

(1)科学的、专业的规划管理。为了避免煤矿生产之中存在安全隐患,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需要对煤矿生产实际情况予以详细分析,确定煤矿生产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或影响因素,进而科学、合理规划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促使其能够贴近煤矿生产实际情况,对煤矿生产方方面面予以严格的管控,尤其是通风方面,对通风系统运行及相关设备使用情况等予以严格的控制,及时消除故障隐患,保证通风系统良好运行。另外,还要组织专业的管理人员来负责煤矿生产的跟踪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煤矿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避免安全问题产生。

(2)加强专业技术管理。为了避免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落实不佳,难以保证煤矿安全生产,还要注意强化专业技术管理,尤其是以下两方面,即:

其一,科学合理的制定通风专业图及矿井通风量计算。依据《煤矿安全规划》,结合煤矿矿井实际情况,合理绘制煤矿矿井通风系统图、分层通风系统图、通风立体示意图等,综合分析煤矿矿井通风流程,计算矿井通风量,进而确定煤矿通风系统的不足之处,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优化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的有效性。

其二,制定健全的通风技术档案管理制度。为了能够有针对性的管控煤矿通风系统,制定健全的通风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保证通风技术档案管理有效落实,将通风技术相关信息及其应用情况详细记录在案,以便在后续管理或维修通风系统的过程中能够以此为依据,从而有针对性的维修通风系统,使通风系统恢复到最佳运行状态。

4 结束语

基于本文一系列分析,确定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实施不佳,存在一些问题,如未能优选管控机械设备、未能对员工予以专业培训及安全教育等,致使煤矿矿井下所展开的煤矿生产存在安全隐患,直接威胁员工的生命安全。对此,应当强化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加强专业技术管理等,促使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保证矿井通风顺畅,及时排除有毒有害气体,提供充足的氧气,营造安全的生产环境。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矿井;运输;措施

Abstract: as we all know, coal transportation, coal production is the indispensable important component, it involves many factors,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re relatively high, coal transportation operation of relations with the coal production is normal. The author simply coal transportation system composition, fun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ine are commonly used in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are expounded, finally put forward some improving mine transportation safety measures.

Key words: coal mine; transportation; and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1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引言

矿井运输是煤矿企业内部的运输,是煤矿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生产环节,是煤矿生产系统的大动脉,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每一步都离不开运输工作。矿井的开拓、巷道的掘进、煤炭的生产,需要将劳动工具、机械设备、支护材料、电气设备、爆破材料以及施工人员等,由地面运往井下施工地段,井下开采出的煤炭、矸石送往地面,维修的电气设备、机械设备、支护材料和施工后的人员,都要运出矿井。这些运进、运出的工作,称为矿井运输。因此说矿井运输在煤矿企业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矿井运输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2、1矿井运输系统的组成

矿井运输系统是由采区运输、主巷运输、提升运输和地面运输四大运输环节组成。

①矿井采区运输是指在矿井单水平或多水平采区中,从工作面到采区车场或是阶段运输大巷车场这一运输工作环节。

②矿井主巷运输是指矿井已开拓成主要运输的水平或倾斜巷道(包括阶段、石门、水平运输大巷)的运输,即采区车场到井底车场的的这一段的运输环节。

③矿井提升运输是指立井和斜井开拓的矿井中,从井底车场到地面车场的运输环节。

④矿井地面运输是指在矿山地面工业广场内的运输工作。

2、2矿井运输的作用

①从回采工作面接受采落的煤炭,运往井底车场,再转运或提升到地面。

②从开拓和掘进工作面接受采落的矸石、煤炭或其它采掘物,运到采区车场,再转运到井底车场,直至运送或提升地面。

③将各种材料和设备,从地面下放或运往井底车场,然后运往回采、开拓或掘进工作面,以及井下其它生产地点;将这些回收或上井维修的材料或设备由各生产地点运往井底车场,再运送或提升到地面场地。

④交接班时,将接班人员尽快、舒适地送往井下各工作地点,并接回下班人员,以及将技术管理人员或维修工作人员及时送到井下各地点

2、3矿井运输特点

①具有社会性:每个入井员工都涉及行人安全问题。

②具有广泛性:井下所有地点都涉及运输问题,人与车辆在巷道中同时运动。

③具有非专业性:除专业的运输工区外,其它任何一个区队都经常要从事运输工作。

④工作空间小。矿井运输都在井下巷道中完成,巷道断面小,从事运输工作在空间上受到很大限制。

⑤流动性大。运输设备绝大多数处于流动状态,随着生产条件逐步变化,运输设备要经常不断进行安装或撤除。

⑥运输故障的随机性和可能性大,例矿车掉道事故时有发生。

⑦事故多。运输事故次数仅次于顶板事故,在煤矿事故中占第二位。

3、矿井常用运输设备

①电机车:主要用于煤矿井下运输平巷或矿山地面牵引矿车组运输煤炭、矸石、材料、设备、人员等。

②架线式电机车:由电气和机械两大部分组成,电气部分包括受电器、自动开关、电阻器、牵引电动机及照明系统;机械部分包括车架、轮对、轴箱和轴承箱、弹簧托架、制动装置、齿轮传动装置、撤砂装置、连接缓冲装置及空气压缩系统。

③蓄电池式电机车:由电气和机械两大部分组成,电气部分包括电源装置(蓄电池)、插销连接器、控制器、电阻器、牵引电动机和照明;机械部分与架线式电机车相同。

④矿 车:主要用在矿井井下铺设轨道的各类巷道中的运输和矿井地面运输,一般由绞车或电机车牵引,作为运送煤炭、矸石、材料、设备之用。

⑤矿用绞车;通常用于煤矿提运煤炭、矸石、材料、设备、人员等。

⑥调度绞车:是用来调度车辆及进行辅助牵引作业的一种绞车。常用于矿井巷道中拖运矿车及辅助搬运,也可用在采掘工作面、装车站调度空、重矿车。

⑦回柱绞车:它用来拆除和回收采煤工作面支柱的一种机械,还可用它来拖运重物和调运车辆。

⑧梭车(又称无极绳绞车):适用于煤矿井下水平巷道或倾斜度不大于20°的多变坡巷道运输。

4、提高矿井机电运输安全的措施

做好煤矿安全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及“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的原则。煤矿管理者首先要提高对机电设备在煤矿生产中的主导地位的认识,认识到机电运输事故所造成后果的严重性.从而认识到加强煤矿机电工作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极其重要的一环。

①改善技术条件,不断提高安全水平

一是合理选用、精心维护设备。要根据矿井的类型,设备的工作地点和生产的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机电设备的种类、规格、型号和数量。要把好设备采购关,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精心维护保养设备,使之始终保持良好运转状态;二是加强技术改造,提高安全装备水平。在可能的情况下,以效率高和安全性能好的先进设备淘汰老式设备,采用现代监控技术,实现主要设备的自动化操作水平。采用现代监控技术,实现主要设备的自动化操作水平。

②提高人员素质。人员素质的提高,就是要在强化安全管理的前提下,认真贯彻《煤矿安全规程》,增强所有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主动防患于未然;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增强预防和避免事故发生的主观能力。

③强化安全管理质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煤矿管理者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知识的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安全措施的落实,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建设。

5、结论

总之,煤矿的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管理总成,它与煤矿的多方面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直接关系到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及经济效益。同时,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有存在着点多、面广、量大等特点,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及技术要求。做好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首要任务就是安全,抓好安全工作,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和作业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做好煤矿运输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王爱英.浅谈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企业技术开发[J]. 2011,(18).

[2] 张洪杰;;煤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3] 杨金廷;;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集成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篇7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管理;薄弱环节;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煤矿开采是在地下进行的,通风不畅很容易造成煤矿发生爆炸,例如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等,所以煤矿企业在日常开采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地下通风,保证能将地面上的新鲜空气及时输入到井下,并且要及时排除井下污浊的空气及CO2,这样才能保证井下作业人员的呼吸顺畅,避免发生缺氧窒息的情况,为井下开采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一、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一)、矿井通风安全的重要性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煤矿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煤矿企业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的实际需求,不断提高开采速度和数量,忽视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导致矿井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据相关报道显示:我国因通风管理工作不到位产生的煤矿安全事故占总事故发生率的65%左右,2014年5月,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红土田煤矿井下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当班入井56人,事发后,安全升井42人,造成14人遇难,经调查显示,该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矿井内部通风系统设计不合理,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清醒认识通风的意义

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合理的通风系统不仅可以为井内提供良好的空气环境,还能排除井下的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减少因瓦斯堆积产生的瓦斯爆炸事故,是确保施工人员人身安全以及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二、煤矿通风安全的薄弱环节

(一)、环境因素

环境对煤矿通风安全的制约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的制约和事物环境的制约。其中,自然环境的制约,主要表现在:第一,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加大,瓦斯的涌出量也在不断加大,这使得煤与瓦斯突出的不良现象日益突显;第二,在深度开采时,由于煤层的地质结构相对复杂,地温、瓦斯压力、地应力也在不断上升,进一步加重了煤矿自然灾害的威胁;第三,煤矿普遍存在爆炸性煤尘危险,自燃现象也较为严重。

而事物环境的制约,则主要表现在:第一,许多矿井的通风设施位置摆放不合理,通风管理系统不健全,通风网络不仅无法稳定,甚至还会受到自然风压的负面性影响;第二,通风能力不充足,无法充分确保矿井内部的有效通风;第三,缺乏健全的防尘设施,极易发生煤尘飞扬、堆积问题;第四,在实际井下机电管理中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机电设备的配套设施往往不健全或者不匹配,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矿井无法正常进行通风;第五,由于井下环境较为恶劣,井下使用的各种仪表、仪器、监控系统常常发生故障,以至于监控数据的传输往往也存在一定的错误。

(二)、人为因素

1)企业领导只重视生产忽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很多煤炭企业的领导因为受到利益至上原则的影响,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企业的生产上,对员工的生命安全置之不理,导致煤炭企业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不仅通风系统不完善,而且还经常使用一些不正确的开采手段进行煤炭开采,造成井下安全事故频发。

2)有关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不到位

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涉及到很多的方面,例如企业通风安全管理相关制度的建立、管理人员的培训、安全技术装备等。这些基础设施看似无关紧要,但是在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中却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因为管理人员通过培训不但能提高对通风安全重要性的认识,还能掌握通风安全管理的核心,以便顺利地进行通风安全管理;而企业只有制定了有关通风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才能对管理人员进行行为上的规范,保证通风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

3)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技术落后

安全管理技术落后是煤矿企业的通病,在技术上不仅忽略了通风系统的定期优化,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应急预案来应对突况,再加上救援队伍的装备、检测监控系统的研究都不能跟上矿井的生产,造成事故发生后大量人员伤亡的情况。

(三)、管理因素

煤矿通风安全事故地产生并不是一蹴而成的,而是由各种安全隐患逐步发展形成的。因此,煤矿通风安全控制首要要加强对潜在隐患的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一套切实可行的煤矿通风事故隐患管理系统。其次,要定期排查煤矿通风安全隐患,对于隐患要做好排查、预测、分析以及治理工作。对于违章操作要坚决杜绝。作为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系统,需要连续系统的分析煤矿通风安全隐患。

由于煤矿开采工作的特殊性,通风管理工作有着责任大、任务重以及工作强度大的特点,单靠某个部门很难有效地完成。因此,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实行责权一致的原则,煤矿管理者要对于各个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制定形影的惩罚激励措施,建立健全通风安全管理机构,以满足煤矿对通风安全控制的要求。

三、提高煤矿通风安全,防范煤矿通风事故的管理措施

(一)、加强对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

井下工作的复杂性给工作人员技术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新人在基础培训的同时也要对“老人”进行深层次的培训,并形成良性循环,逐步上升。其次是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相结合,在全面了解整个操作流程和相关作业之后进行重点培训,对各专业人员的操作对象进行专门的培训工作。此外,理论结合实际是永远不变的真理,讲授的知识只是理论上的,面对多种不同的实际情况以及突发事件,会有不同的治理措施,所以实用性的指导是必备的,尤其是针对作业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小的细节问题和需要注意的点,在培训过程中应该得到一一详述。

(二)、建立通风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为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提供了便利,煤矿开采企业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对通风安全进行管理,以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利用计算机建立通风安全信息系统是计算机在我国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中的一个应用,它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对通风安全的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并将这些数据用直观的图形的方法呈现出来,方便工作人员对通风数据进行实时的对比。

在对矿井通风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以人员分工、通风调整、通风报表及日常通风问题为主,通风工作主要是由总工程师和通风区长来进行负责,通风区长需要根据通风任务安排和通风调度记录来进行具体的通风决策,这种通风管理模式能够更加直接的进行任务安排,而且快捷的做出决策。由于通风区长每天都需要做出大量的决策,而且每项决策的做出都是根据其日常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来进行的,所以由于每一个所积累的经验都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不可能保证每一项决策都科学合理,可能或多或少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而利用通风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其可以将矿井内的通风信息全部都存储在系统中,这样在进行决策时就可以随时对信息进行调用,而且还具有分析功能,这样有利于实现决策的科学化。

(三)、加强煤矿通风安全控制管理

企业通风安全管理人员要想加强通风安全控制管理,a)应该明确控制目标,对安全指标和相关工程最大风险的承受限度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并按照这个规定对通风系统进行完善;b)要建立一个人才选拔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对通风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优化,提高通风安全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处理紧急问题的能力,这样更有助于对通风安全进行管理;c)要建立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控制制度,对整个通风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避免通风系统运行过程中意外情况的发生,还要落实岗位责任制,保证每一个管理人员都能做到责任明确,这样才能避免事故发生之后责任不清、互相推诿的情况。

(四)、加强通风安全技术管理

1)注意选择巷道贯通的地点

巷道贯通的地点尽量选在危险性小的地区,当面尤其是在瓦斯隐患突出的矿井,巷道要选择无危险或者危险性小的地区作为巷道贯通地点,巷道选择的不合理极易引起卡钻、顶钻的情况,极大增加了安全隐患。此外,进回风系统之间尽量不要设置巷道贯通点,因为,一旦选择在这,而且没有行之有效的控风措施,容易造成风流改变,加剧消极影响。

2)贯通时采取有效的控风措施

在通风系统贯通前后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检测,一旦出现进回风系统之间设置巷道贯通点时要立刻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减少两侧空气压差,减少两侧空气压差,然后在贯通的两个方向设置好风门,贯通时关闭风门,等到放炮贯通之后再进行一遍通风系统的检测和调整。矿井中通风系统越复杂,在进行巷道贯通时风流越不容易控制,贯通后的各个巷道中的通风情况很难得到准确的数据、因此特别强调加强通风管理和安全技术的应用,避免循环风和串联风的产生。

3)加强通风瓦斯系统的监测与管理

对于煤矿挖掘区域的瓦斯浓度情况要进行实时监测,对于每个监测地点的瓦斯浓度都要及时汇报。一旦监测到异常情况,要立刻上报,并对监测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确定主监控地区,将危险性降低到最低。

结束语

总而言之,目前在煤矿工人通风管理工作中,有效的运用了计算机和网络等先进的技术,这对于矿井通风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效的保证了矿井的生产安全。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中将应用到更多的新技术,煤矿通风安全将得到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少军,刘斌.提升安全执行力促进煤矿安全发展[J].煤矿现代化,2008(1).

篇8

关键词:煤炭机电运输;安全管理;隐患预防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3.157

0 引言

近年来,煤矿生产中的事故屡见报端,让全社会一边使用着煤矿资源,一边又对煤矿的生产忧心忡忡,而煤矿生产企业在安全事故频发的压力与生产效益的权衡中,逐渐提高了安全生产的意识,为我国煤矿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机遇。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量也是有增无减,而随着煤炭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机电运输设备在煤矿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如何保证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以及如何对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预防成了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工作重点。

1 煤矿机电运输设备概述

煤矿生产过程中应用的机电运输设备种类非常多,其主要包括井下运输设备和井下供电设备。

井下运输设备主要包括矿井排水设备和提升机电设备。由于矿井挖掘会使地下水涌入其中,因此,矿井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设置完善的排水设备,否则极容易发生煤矿透水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矿井中常见的排水设备有水泵、排水管道、水仓等;提升机电设备是连接井上与井下作业的纽带,它通过机电运输,完成人员、煤炭、材料、设备的升降,提升机电设备的主要构成有提升容器、提升线缆、提升机、天轮、井架、装卸及装载设备和电气设备。

井下供电设备主要有高压控制设备,即保证矿井内的电压控制在可用范围内的配电设备;变电设备,即通过改变交流电压,以适应煤矿生产中对不同电压的需求;低压电气设备,即利用手动或电动合闸的方式,对含有瓦斯、煤尘等危险物的矿井必须使用防爆型的电气设备;线路,即矿用电缆,其主要包括铠装电缆、橡胶电缆、塑料电缆。这些电力设备在矿井内形成一个局部的供电网,以保证矿井中机电运输设备的有效运行。

2 煤矿机电运输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煤矿生产通常为井下作业,而井下这个密闭的空间里,各种线路复杂,如不进行科学的管理,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甚至引发安全事故,目前煤矿机电运输管理中存在着如下安全隐患:

首先,电气火花管理不善极易引发安全事故。井下电气设备、照明设备、升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因为摩擦或过电流极容易产生火花,矿井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同时矿井生产时产生的瓦斯、粉尘如遇明火便会引发爆炸,例如2015年10月9日,江西省上饶县枫岭头镇永吉煤矿-200米西翼上山作业区域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经调查发现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违规生产的情形,矿井下瓦斯管理混乱,且违反煤矿井下火区管理相关规定,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其次,供电系统不完善导致机电运输设备无法正常工作。井下供电设备要根据不同的用电需求进行相应的改变,因此矿井下通常存在多个变电设备,以保证井下用电,例如,36V以下的交流电,主要用于控制回路和信号回路;127V的交流电主要用于井下照和信号灯;而6-10kV的交流电主要用于大型电机设备或输电设备。而我国目前许多矿井中对各类供电系统的用途不明确,导致供电系统混乱,同时电力系统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对供电的监管不到位,导致矿井中出现随意悬挂电缆,接地线不完备等乱象。

最后,运输系统不科学留下安全隐患。煤矿由于开采地点的不同,其运输系统通常也会发生转移,但是我国一些中小煤矿在煤矿运输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运输方式,导致运输系统在运作过程中不但资源的利用率低下,生产效率也无法得到保证,同时还对采掘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一定的威胁。

3 煤炭机电运输安全隐患的方法措施

所谓“防患于未然”,在煤矿产业呼吁安全生产的今天,煤炭生产企业更应该将安全意识放在心中,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排查,从源头将危险截断。

首先,企业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煤矿工作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才是生产的重中之重,因此企业要从全局出发,在保证生产的基础上,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一方面提高其安全生产的意识,杜绝违规操作,另一方面还要提高其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保证其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将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

其次,企业要做好特殊工种的制度管理工作。煤矿生产中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工作种类,例如井下电气设备的检修工作、井下爆破工作、井下安全检测工作、井下提升机操作工作等,这些特殊工种的责任非常重大,且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很强的专业素养,因此企业在对这些工种进行管理时,一方面要加强对人员责任意识的考核,保证该类工作能够切实落实;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这类人员的技能培训,保证各类操作符合安全规范。

再次,企业要不断完善矿井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煤矿生产的质量是保证企业生产效益的基础,因此企业应该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加强对煤炭质量的监测。煤矿机电运输的管理是保证煤矿生产质量的基础,因此,企业应该完善设备入井检测制度,制定设备管理相关规范,以实现生产过程中对设备的全面管理。

最后,企业要从整体着眼,努力构造安全的井下生产环境。安全、良好的井下环境是保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前提,安全的井下环境离不开通风设备,只有及时排出井下污浊空气,并保证新鲜空气的进入,才能够有效地控制井下瓦斯的含量,并打破井下密闭的空间结构,从而降低瓦斯爆炸和粉尘爆炸的风险。

4 结论

电在煤炭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而保证煤炭机电运输的安全非常重要,可以说煤炭机电运输系统能否正常地发挥功能,对于煤炭企业能否实现安全生产,能否保障煤炭生产的质量,能否保证其生产利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煤炭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对机电运输设备的管理,及时排处安全隐患,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万无一失。

参考文献:

[1]李利勇.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及隐患预防策略探究[J].知识经济,2014(05):82.

篇9

关键词: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管理

煤矿属于一项高危技术产业,煤矿井下作业的过程中,工作环境相对比较恶劣,故而对机电设备的安全供电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当前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井下的机电供电设备逐渐朝着自动化方向发展,随之而来对煤矿井下机电的安全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将在实践调查当前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希望能够对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供电管理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1当前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纵观当前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供电管理的实际情况,普遍存在着煤矿机电作业工人的整体水平不足,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方式不够规范以及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质量不够理想等方面问题。

1.1煤矿机电作业工人的整体水平不足

煤矿是一项高危产业,工作环境比较恶劣,故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高端技术人才以及丰富经验人才缺失的问题,留住人才比较困难,更多的人才愿意到工作环境优越的企业进行工作[1]。这种问题的长时间存在,造成煤矿机电作业工人的整体水平不足等方面问题,煤矿机电作业工人难以受到较高水平的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质量不佳,无法有效保证机电设备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长此以往将会直接影响煤矿企业的发展。

1.2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方式不够规范

当前我国很多煤矿企业中,对机电设备的投入程度、重视力度均显著不足,煤矿企业管理人员相对比较重视经济效益的提升,但是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足[2]。这种问题的存在,造成煤矿井下设备资金投入相对较少,井下的设备老化问题严重,更新速度相对比较缓慢,大量的煤矿井下机电设备处于长时间运行的状态下,老化问题严重。这些问题均为煤矿井下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危险问题时常发生。

1.3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质量不够理想

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的管理,是一项具有复杂性特点、长期性特点以及科学性特点的工作。但是当前很多煤矿企业中,矿井的设备管理活动一直处于混乱的状态下,没有专门的部门、专业的人员实施针对性管理,故而问题频频发生[3]。还有一些煤矿企业由于管理方式与管理理念比较落后,故而造成实际的煤矿机电设备综合管理质量不佳等问题,煤矿机电设备缺损、故障等问题频频发生,没有真正展现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实际价值,不利于煤矿企业的长远发展。

2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管理的相关对策

新时期背景下,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管理,可以通过提升职工队伍综合能力,保证煤矿工作的有序开展;注重机电安全性能保护,做好各项检查与记录工作以及完善煤矿机电管理制度,实施供电安全的动态监测等方式灵活开展。

2.1提升职工队伍综合能力,保证煤矿工作的有序开展

煤矿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区别,煤矿企业生产中各个环节均面临着比较大的危险因素,生产环境与工作环境相对比较恶劣,故而对机电设备的种类、机电设备的管理方式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每一位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均需要充分认识到煤矿企业管理中,人才队伍构建的重要影响。煤矿企业可以构建完全的人才培养机制,使每一位煤矿企业工作人员均能够得到上岗前的业务与技术指导,将培训活动贯穿于各项煤矿井下工作中,使员工能够形成一定的安全意识与岗位责任感。同时,煤矿企业需要注重加强对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培训,建构有效的竞争机制,使员工之间能够相互比拼、相互竞技,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通过职称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够培养更多具有丰富经验、扎实技术水平的人才[5]。煤矿企业需要适当提升优秀人才的待遇,使人才能够真正留下来,为煤矿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2注重机电安全性能保护,做好各项检查与记录工作

提升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供电管理的效果,则需要基于细节出发,关注煤矿井下工作中,机电设备的日常管理、日常维护等等,做好各项煤矿机电检查与记录工作,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各类不良问题发生几率,保证煤矿井下的机电安全。在实际的煤矿企业管理中,不但需要做好设备自身零件的记录与评估,保证零件的完整性,同时还需要对各类安全保护装置进行密切检查,明确是否存在漏电、低压等问题,使各项供电设备能够处于安全的“待命”状态下。煤矿企业可以设定专门负责检查的部门,每个工作人员负责检查一项内容,每天检查一次,每周进行一次总结,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不断完善日常煤矿机电的检查方式。

2.3完善煤矿机电管理制度,实施供电安全的动态监测

煤矿企业的长时间安全供电技术的管理,需要科学、完全的制度加以保证,使每一位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均能够按照相关制度要求,循序渐进的开展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并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细致、长时间开展。首先,煤矿企业需要基于当前的煤矿机电质量管理标准,构建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制度。煤矿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其自身发展需求,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针对性分析,制定具体的实施规范。通过相应的规范要求,使每一个部门均能够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与工作认为,明确相关的权力与义务,实现各项工作的最优分配。煤矿企业可以通过全面、细致的管理,对全矿区地所有设备按照型号进行分类、然后进行统一的编号并注册入账,同时设备管理人员应做到对设备的挂牌标名跟踪和管理,使各项管理工作能够更加规范、有序。其次,煤矿企业还需要加强对机电设备的安全检查与维修检修。强化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将质量考核体系融入到风险评估与动态检查机制当中,实施供电安全的动态监测。

结束语

煤矿安全能够直接关系到煤矿企业的发展,影响煤矿企业的形象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在当前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煤矿企业可以通过提升职工队伍综合能力,保证煤矿工作的有序开展;注重机电安全性能保护,做好各项检查与记录工作以及完善煤矿机电管理制度,实施供电安全的动态监测等方式,改善煤矿机电作业工人的整体水平不足,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方式不够规范以及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质量不够理想等方面问题,通过科学、有效且全面的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管理,保证煤矿企业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在不断提升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危险问题的发生几率,促进煤矿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江龙,赵志强.煤矿井下防爆开关机械丝杆闭锁装置技术改造和加锁管理应用[J].科技信息,2012,11(23):151+130.

[2]袁存发.浅议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与维护在煤矿井下生产中的运用[J].科学之友,2012,13(13):47-48.

[3]徐志亮.煤矿机电设备安全与技术管理中存在突出问题及其改进措施探讨[J].科技视界,2015,34(12):114+120.

[4]卢海标,李天荣,陈运.基于煤矿机电事故所引发较大瓦斯事故的预防策略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5,06(12):132-134.

篇10

为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实现安全生产状况逐步好转,根据《安全生产法》、《煤炭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号)、《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18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重要性、指导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对象与范围

1.本指导意见所指的小煤矿是年生产能力30万吨及以下的煤矿,包括基建、技改、资源整合及正常生产的各类矿井。年生产能力30万吨以上的煤矿、国有重点煤矿企业中的小煤矿和其他国有小煤矿,可参照《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矿〔*〕116号)执行。

(二)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加强安全基础管理是加强小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迫切要求。我国小煤矿占矿井总数的90%左右,其产量占总量的三分之一。但是,小煤矿安全生产条件差、生产工艺落后、安全投入不足、安全责任不落实、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不规范、安全培训不到位等安全基础管理薄弱的问题突出,违法、非法生产的现象时有发生,事故死亡人数和重特大事故起数占全国煤矿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安全生产状况十分严峻。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工作,对落实国务院确定的从*年下半年算起,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解决小煤矿问题,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到2010年明显好转的目标,任务十分紧迫和重要。

3.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是实现煤炭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小煤矿是我国煤炭开采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其健康发展,必须依法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煤矿,通过资源整合、技术改造,改善矿井安全生产条件,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与此同时,必须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实现小煤矿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煤矿基础薄弱、事故多发的状况。

(三)指导原则和目标

4.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要坚持“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重点遏制瓦斯、水害、火灾、顶板等重特大事故;坚持企业负责、政府监管,企业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机制,地方人民政府要落实安全监管的主体责任,切实加强本地区小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5.在完成煤矿瓦斯治理、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工作任务的同时,通过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到2010年,小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从业人员素质明显提高,生产安全事故明显下降,安全生产水平明显提升。实现“煤炭工业‘*’规划”的要求。

二、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水平

(一)建立健全小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机制

6.完善矿井安全管理人员的配置。矿井设立矿长,安全、生产、机电副矿长和技术负责人(技术副矿长,总工程师,下同)等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有煤矿安全生产相关专业中专(含中专)以上学历、从事煤矿安全生产相关工作3年以上的经历,其中矿长还必须具备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岗位2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生产、辅助单位要配齐具有相应安全生产管理资格的安全管理人员。

7.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小煤矿必须明确企业法定代表人(包括煤矿的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下同)、分管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生产辅助单位、职能机构和各岗位人员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把安全生产的责任逐级逐项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各岗位人员,形成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

8.明确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责任。小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负责全面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组织制定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齐安全管理人员,落实管理人员下井跟班制度;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保障职工安全生产的合法权益,落实职工安全培训;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报告和组织事故抢救;主动接受并积极配合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建立和维护企业安全生产诚信。

9.建立安全监督检查制度。矿井设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其中配备专职安全检查人员不少于5人,并确保每班都有专职安全检查人员在井下检查监督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

10.落实安全办公会议制度。小煤矿每周至少由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主持召开1次安全生产办公会议,专门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办公会议决定事项要明确责任,形成纪要,并在下次会议检查落实,留有记录。

(二)加强安全生产技术管理

11.建立技术管理体系。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建立以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技术负责人对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工作负责。矿井设立技术管理机构,配备采矿、通风、机电、地质及测量等专业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中专以上学历。

12.加强技术基础工作。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矿井灾害预防计划,加强矿井灾害预防工作。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的规定绘制矿井相关图纸,图纸要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并与实际相符,采掘工程平面图每半月要实测填图一次,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向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报送相关图纸。对矿井地质情况、开采情况、周边矿井采空区情况等要由技术人员定期进行分析,针对性的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并形成完整的技术基础资料。严禁超层越界开采。

13.确保矿井生产系统完善可靠。矿井和采区生产布局科学合理,回采工作面采用正规壁式采煤方法,严禁巷道式采煤,确保系统完善,运行可靠。年产6万吨及以下的矿井、年产6万吨以上矿井的一个采区只准一个采煤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同时生产。

14.加强矿井“一通三防”的技术管理。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并落实“一通三防”专项措施,确保系统安全可靠。每旬组织1次对矿井全面测风,对采掘工作面和其他用风地点,应根据实际随时测风,严禁采掘工作面微风或无风作业。对风门、局扇等设施明确专人看管和维护。矿井必须安装瓦斯监控系统,并确保传感器安装符合规定,系统完好,监控有效。采掘工作面要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工,及时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情况,杜绝超限作业。煤与瓦斯突出煤层必须落实“四位一体”的防突措施,掘进工作面实现“三专两闭锁”。矿井按有关规定建立瓦斯抽放系统,并保证有效使用。开采自然发火煤层必须落实综合防灭火措施。所有矿井都要建立防尘系统,落实综合防尘措施。

15.加强矿井水害防治的技术管理。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水害防治十六字原则,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受水威胁的矿井和区域必须建立探放水队伍,配齐探放水设备。技术负责人每季度组织一次对矿井水情调查,查明矿井和采区水文地质条件,制定水害防治的专项措施。

16.及时解决安全生产技术问题。技术负责人每月组织一次技术分析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安全生产技术问题。重大安全隐患或技术难题,应聘请相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经专家论证,矿井在技术上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要立即停止生产。

(三)加强安全生产现场管理

17.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和管理人员下井带班制度。企业法定代表人每月下井不得少于10次,生产、安全、机电副矿长和技术负责人每月下井不得少于15次。井下每班必须确保至少有1名矿级管理人员在现场带班。带班人员要做到与工人同下同上,深入采掘工作面,抓安全生产重点环节,督促区队加强现场管理,把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各项措施细化落实到区队和班组。

18.落实现场管理制度。煤矿要严格落实井口检身制度,严禁人员酒后或带火种等下井。要建立各生产、辅助单位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和班组长必须坚持作业现场带班,加强现场检查和安全管理,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组织生产,从严查处“三违”现象。现场存在安全重大隐患时要立即停止作业,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存在险情时必须立即将人员撤出到安全地点,并及时上报。

19.加强现场作业管理。每个采掘工作面开工前必须编制作业规程,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经煤矿技术负责人批准并向现场人员贯彻后认真执行,生产和辅助单位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对贯通巷道、排放瓦斯、处理自然发火、探放水等工作,煤矿技术负责人要到现场指挥和管理。

20.加强现场的顶板管理。井巷推广使用锚喷支护,回采工作面采用金属液压支护,2008年底淘汰木支护,严禁无支护从事采掘活动。要建立采掘工程质量班组验收标准和办法,严格当班的质量验收,及时解决存在的质量隐患和安全问题,确保采掘工作面支护优良和作业安全。

21.加强矿井机电管理。建立设备定期查验、检测、维护、保养和检修制度,保证设备完好;杜绝电气设备失爆,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机电设备;完善供电系统和规章制度,严格按规定实行双回路供电,定期检修供电线路、设备,保证矿井用电安全。

22.加强爆破材料和放炮作业的管理。建立健全爆破材料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爆破材料的储存、运输必须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严禁使用非矿用安全型炸药;保证矿井爆破材料“领、用、销”的数据记录真实、一致;煤矿井下爆破作业必须严格遵守《煤矿井下爆破作业规程》,坚持“一炮三检”(装药前、放炮前和放炮后分别检查现场瓦斯,瓦斯超限停止操作)和“三人连锁”(班组长、安检员、专职放炮员三人共同认定后,才许放炮)放炮制度。

23.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建立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制定年度达标计划和考核标准,努力实现小煤矿采、掘、机、运、通等系统及地面设备设施的安全质量标准化。

24.落实职业危害的防治。配备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检测和防护设备与装置,认真落实现场防治呼吸性粉尘、噪声、有毒有害气体的措施,切实改善井下作业环境;如实申报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情况。按标准为职工免费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四)加强隐患排查的管理

25.建立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按有关规定提足用好安全生产费,维简、折旧等费用,保证隐患整改的资金投入。每年制定安全资金提取和使用计划,安全资金要设立专用账户,专款用于安全技术措施和隐患治理。对重大安全隐患治理要制定专门计划,落实资金,明确专人负责。

26.加强隐患排查整改。煤矿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明确日常排查、定期排查和分级管理的任务、范围和责任。矿井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以隐患排查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大检查,生产辅助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和班组长负责随时进行隐患排查。煤矿对查出的各类隐患要进行登记,落实整改措施和责任人员,限期进行整改。整改结束后,按规定由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管负责人组织进行验收。每季度向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的部门提交隐患排查整改书面报告。

27.认真做好停产整顿、节日放假停产检修和复产验收工作。停产整顿的小煤矿要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内容、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限期完成整改。节日停产放假或检修的矿井必须制定和采取保障安全的措施,恢复生产前,煤矿企业要制定具体的复产方案,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对员工要集中进行安全培训教育。煤矿整顿、整改完毕后要向政府相关部门申请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煤矿不得恢复生产。

(五)加强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

28.严格执行煤矿建设项目核准制度。新建、资源整合、技术改造矿井的生产规模,应符合煤矿建设项目产业政策。新建、改扩建煤矿项目,必须由项目单位提交项目申请报告,报有关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后,方可建设。“*”时期,各地区一律停止核准(审批)30万吨/年以下的煤矿新建项目。

29.实施煤矿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煤矿建设项目必须编制《安全专篇》,通过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后组织施工。项目竣工后经验收合格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证照后方可投入生产,确保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0.加强对建设项目的安全监管。资源整合、基建和技术改造的矿井,必须按照设计进行施工;严禁资源整合期间突击生产,严禁基建过程中边施工边生产,严禁在改扩建区域进行生产。施工单位要制定安全施工措施,按照设计核准的建设工期组织施工,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建设单位对煤矿建设施工安全负相应的管理责任。

(六)加强劳动组织和用工培训管理

31.加强作业现场劳动组织管理。煤矿必须严格按煤炭生产许可证登记能力组织生产,实行科学的定额定员管理,严格控制入井人数。建立井下人员管理系统,对井下人员实行入井、升井登记制度,实时掌握井下人员情况。严禁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杜绝两班交叉作业。

32.严格井下从业人员准入标准。煤矿对招用的井下从业人员(包括农民工),必须按规定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录用、备案手续,完成其就业前的培训,依法与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并为井下作业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严禁使用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从事井下作业。

33.严禁以包代管或层层转包。煤矿不得将井下采掘工作面和井巷维修作业进行劳务承包。煤矿实行整体承包生产经营后,未重新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的一律不得生产。煤矿违规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

34.保证安全培训条件。煤矿要明确培训管理责任,制定教育培训计划,落实培训场地、经费、教材、教员及必要的实验仪器设备,确保按规定落实对职工的培训。自身不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小煤矿,必须与具备资质的培训基地签订教育培训协议委托培训。

35.落实全员安全培训。煤矿对新招入矿的井下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不少于72学时安全教育和培训,考核合格并在有经验的职工带领下实习满4个月后方可独立上岗作业。井下作业人员每年接受教育培训的时间不少于20学时。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相关机构培训合格取得相应资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七)加强应急管理和事故处理

36.加强应急管理建设。煤矿要制定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并根据实施情况及时修改完善;编制事故应急预案,完善应急救援制度,并报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确定事故或紧急状态下的防范避灾、救灾措施和处置程序,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定期组织培训和演习。

37.保障应急救援能力。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设立矿山救护队,配备救护装备;不具备单独设立救护队条件时,应当落实兼职救援人员,并与就近的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或联合建立矿山救护队,保证事故发生后能得到及时救援。

38.严格落实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煤矿企业负责人应按规定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积极组织抢险,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严禁发生事故后逃匿;支持和配合事故调查工作,不得提供伪证和虚假情况;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开展警示教育,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整改和防范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按规定及时存储或补齐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保障事故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资金。

三、加强小煤矿安全监管,扎实推进安全基础管理工作

(一)健全小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机制

39.落实小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政府作为小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要完善小煤矿安全监管机制,充实和加强本地区煤炭行业安全监管力量,制订本地区煤矿安全发展的整体规划,研究制订有利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地方法规、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依法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推进小煤矿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实施煤矿的整顿关闭。小煤矿要自觉服从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监管。

40.健全相关职能部门煤矿安全监管责任制度。煤炭行业管理、安全监管监察、国土资源、劳动保障、工会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相互配合,统一行动,落实对小煤矿的安全监管责任。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煤矿生产中的违法、违规和非法生产行为。对不服从政府依法监管,存在非法、违法行为的煤矿,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给予罚款、停产整顿、吊销相关证照、依法关闭等行政处罚。

41.严肃事故查处。严格依法依规追究事故责任人特别是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发生事故的小煤矿主要负责人要予以资质处罚:对发生一次死亡3至9人责任事故或一年内连续发生两起一次死亡1至2人责任事故矿井的主要负责人,暂扣其《安全资格证书》和《矿长资格证书》,责令参加复训,合格的退还其两个资格证书,不合格的吊销其《安全资格证书》和《矿长资格证书》;对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或一年内发生两起一次死亡3至9人责任事故矿井的主要负责人,吊销其《安全资格证书》和《矿长资格证书》,5年内不得颁发。

(二)扎实推进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

42.加强组织领导。煤炭行业管理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领导,明确职责,完善工作机制,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层层抓好落实。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要组织制定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

43.发挥员工监督作用。小煤矿要组织员工参与、监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维护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要认真落实特聘煤矿安全群众监督员制度,为群众监督员履行职责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员的安全生产现场监督作用。

44.发挥社会舆论和公众的监督作用。大力宣传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对典型事故案例和严重违法、违纪行为,要予以曝光,接受社会公众和媒体监督。鼓励和支持群众和媒体举报煤矿违法违规生产、重大安全隐患、瞒报伤亡事故等。积极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加强基础管理、搞好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