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的技巧与方式范文
时间:2023-10-11 17:23: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配音的技巧与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首先,配音时要有正确的呼吸方式。配音员的呼气状态与日常的呼气状态有明显的区别,日常生活中吸气后随即自然呼出,而配音员在呼气时要求均匀、平稳,能够自如地控制,呼气时用上腹部往上提的感觉把气带上来,要感到胸部、两肋、上腹部都在柔韧有力地帮助推动气息。为了使气息有力度、有节制的慢慢呼出,原则是呼气时保持吸气的感觉,胸廓、两肋以及上腹部要轻轻地挺住,而不要使刚吸进来的气马上都撤出去。也就是说要有意识的控制已经处在收缩中的吸气肌肉群。两肋及横膈不要马上收缩,以便维持胸廓的扩大。注意两肋的扩张感,两肋一松,腹肌无力,气马上就呼尽了。同时后颈挺起,解放喉部,软腭用力提起,打开槽牙,下巴放松。要控制呼气量,呼气量过大,气息便保持不住,很快就会耗尽,且由于声带受到强气流的冲击易产生疲劳感,声音不能持久,播出的稿件生硬。
其次,配音员要有持久的气息控制能力。配音员的配音是一种要求独立创作的工作。播出的稿件多种多样,长短不一,几分钟、十几分钟、几十分钟不等,最长的需要播一两个小时,播长篇的稿件时要求声音由始至终保持一定力度,不减不衰,从容不迫,这就要求对气息有持久的控制能力,要做到:气息下沉,喉部放松,不挤不僵,声音贯通;字音轻弹,如珠如流;气随情动,声随情走。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播起长篇稿件时势必是前半部分还从容,后半部分却越播越弱,到最后有气无力或是声嘶力竭,这显然是创作的失败。
配音员要能做到快吸慢呼,并能根据需要及时补换气。配音语言,一般句子长度比口语长,结构比较复杂,间歇比口语少而短。要把每个句子播得完整而有层次,就需要按照句子结构用气,绝不能因气不够用而停下来吸气,这样就破坏了句子的完整性,影响了听众的收听。因此,要求配音员呼气的持续时间要尽量长,而且要掌握在句子进行中补换气的技巧。补换气可以通过偷气、抢气、就气三种方式来完成。比如:“在日常中所见的统一、团结、联合、调和、均势、相持、僵局、静止、有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等,都是事物处在量变状态中所显示的面貌。”这句话中的并列成分要分组换气,不能一个顿号一换气,也不能一口气憋到底。
配音员能在相当幅度内对气息作细微的调整而且要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即对气息的控制达到收纵自如。要求对气息的强弱、徐疾能有相当幅度又细致入微的控制。配音员必须学会下意识的控制气息,要依情取气,即依照感情的发展变化决定换气的位置、方式、进气量等等。
第三,配音时要求做到短时间无声吸气。要求配音员能作较长时间的呼气及保持一定的气息压力,吸气量就必须比平常大一些,吸气速度快一些,配音员依靠话筒传声,话筒灵敏度高,很容易混入吸气的杂音。而吸气杂音多,会给听众不从容的感觉,甚至会使听者厌烦。因而,配音员必须学会在短时间内吸气无声。
篇2
实践证明,许多影视片受到好评其中就有着播音员不可磨灭的功绩。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节目之所以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毫无疑问是与赵忠祥的解说分不开的。本来是毫无人性可言的野生动物,却往往充满了“人情味”,这一方面是节目编导的创作意图,另一方面也是赵忠祥在配音解说上进行了很好的二度创作所带来的效果。著名的经典影片《魂断蓝桥》,这部永恒爱情经典加上刘广宁、乔榛的配音更具魅力,特别是刘广宁甜美圆润的声音令费雯丽的原声都黯然失色。好的配音解说往往升华了原片,使其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探讨电视片配音解说的二度创作的具体过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尽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外乎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分析原作 这是最基本的一个环节。通过分析理解深入体会和感受,达到准确掌握语言含义,清晰把握语言链条,动真心,动真情,由衷地,发自内心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主题。这里理解文稿是第一位的。一部专题片的解说词,往往倾注了创作者的大量心血,它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可能蕴含着深刻的内涵,配音人员如果没有很好的分析理解,就不能将其圆满地表达出来。同样,如果对解说词没有充分的分析理解,解说的二度创作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可能使原片得到升华,甚至无法使原片的内容,主题得到充分的表达。对于电视片来说,分析解说词首先就要分析主题,找到统帅全片的主线。同时要准确把握片子的思想脉搏。这两个方面是解说的二度创作中最基本的步骤,其它的各个环节都要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另外,还要对解说话的语言特色、结构特点,内在节奏等做全面分析。这样,才能使下一步的创作有的放矢。
确定基调 在电视片解说中,确定基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基调是指解说的基本感彩和份量,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片子的宣传效果和宣传力度。播音的基调,实际上是种态度――配音者的态度。态――状态:是积极的?消极的?赞成的?反对的?歌颂的?贬斥的等等。很多失败的解说,就是因为基调把握不准,不合适。确定解说的基调,首先要分析解说词的风格。一般来讲,二者是基本统一的。电视片的解说词风格多样,或庄重,或诙谐,或质朴,或华丽,或清新,或典雅,或细腻,或浑厚。解说的基调一般要与解说词的风格相统一。当然,依照解说词风格,确定解说基调只是一个方面,有许多影片只从解说词本身看不出风格所在,这要求配音解说对整部片子做全面分析,从片子类型中把握基调。比如《让历史告诉未来》,这是部史诗般的巨片方明,林如赋予该片解说以一种雄浑、宏大的基调,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上影厂配音演员李梓作风稳重,踏实,不显山,不露水,不张扬,好像也不是很会说话。但配出来的人物却很贴切。配《猜一猜谁来赴晚宴》时就像个老年知识妇女,配《叶塞尼亚》时就像个带着一股野性的吉普赛女郎,而配《啊,野麦岭》时就像个农村小丫头,她配的《音乐之声》中的玛利亚,原片的唱和李梓配的对白衔接得那么天衣无缝,好像就是李梓自己在那里又说又唱,非常精彩。
配音技巧的运用 这里所说的技巧,不外乎“停连”、“重音”、“语气”、“节奏”这四个方面。不论是何种类型的播音员最终都要通过“形之于声”的表达将播音员对原作的分析,对主题的把握,对基调的设计等等表现出来,对于电视片的解说来讲,二度创作的各个方面都要通过语音表达这一环节表现出来,它涉及的是播音技巧的运用。在电视片的解说中,播音员要根据不同的文字内容,对解说词的理解,采用不同的轻重缓急,不同的抑扬顿挫,使解说具有饱满的感彩。另外,有些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还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播音技巧,来增强解说效果。比如,赵忠祥解说《动物世界》节目时,就经常运用一些虚实相间的气声,来表现大自然的神秘。虹云老师是中国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播音指导,在中央电视台主持《话说长江》、《话说运河》、《万里长城》、《伏尔加日记》等多部大型电视系列片,她配的《春江花月夜》轻重缓急,时而高亢,时而激昂,声音、节奏都处理的恰到好处。让人感觉到春江夜色的美丽和山河的壮美。我们在制作大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许进才老师的课件《情感与人生》时,在介绍我国民间艺人瞎子阿丙时,在配音上努力揣摩作者的用意,仿佛在眼前看到一位长者,双目失明,手拄着拐杖还拿着把二胡,步履蹒跚走在小巷里。在配音的技巧上多采用气声,语调低沉、缓慢,随着情感的深入,语气如泣如诉,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主题思想。
篇3
关键词:微课;设与制作;Camtasia studio 8.0;实用技巧
为了教学的连贯性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教师或者教师团队往往需要制作一系列的微课。那么如何借助教师团队制作出高质量的系列微课呢?我总结了以下经验。
一、制作团队化
每个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因此,在制作系列微课时应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挖掘每个教师的优点并充分加以利用,如嗓音好、发音标准的专门负责配音,技术好、美工好的可以负责课件的制作和后期的剪辑,擅长教学设计的负责脚本设计等。
二、流程标准化
在与团队成员共同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我将微课制作的过程分为七步,遵循这七个步骤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个微课都能达到比较高的质量。
1.项目规划
项目规划大体上可以包括时间的规划、人员的分工、微课制作的技术标准,还包括环境及设备的测试。
2.选取知识点
选取的标准是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而学生稍加探究就能掌握的知识点不选,教师几句话或者简单演示就能讲明白的不选。一个微视频只讲一个点。
3.脚本设计
这个环节是能否出精品的关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设计方式。例如,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来说,通常遵循开篇点题、精确讲解、总结拓展的原则,讲解过程做到“精”和“确”,“精”就是惜字如金,“确”就是准确到位,并给予学生拓展的空间。
4.准备素材及制作课件
挑选素材通常跟脚本设计交叉进行,好的想法不一定有合适的素材,而在寻找素材的过程中可能又会激发新的想法。准备素材是个费时费力的活,有时盯着屏幕眼都花了也找不到合适的素材。
5.微课录制
无论是使用摄像机录制实验操作,还是计算机录制屏幕,有两点特别需要注意。
第一,开始录制前一定要确定好录制和导出视频的分辨率,而且一定要先调整好屏幕分辨率后再录制,否则大分辨率录制,而又以小分辨率导出,就会导致视频很模糊。
第二,如果是录制屏幕演示操作,最好采取两名教师共同录制的方式,一名是专职配音员,另一名是脚本设计者,由脚本设计者操作,配音员同步配音。这样最大限度地实现声音与操作的同步,录音和操作都会非常从容,从而为后期的剪辑节省时间。
6.后期剪辑
网上录制及剪辑视频的软件有很多,我最常用的是Camtasia studio 8.0,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声音方面:录制时将录制音量调到三分之一处,并将麦克置于远离嘴的位置,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喘息的噪音;台式机录制经常会有较强的电流干扰声,试试更新一下声卡驱动可能会有改善;笔记本加手机耳机的搭配录音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画面方面:课件与录制画面分辨率一致,至少保证比例是一致的;在不同场景间使用统一或者风格类似的转场、标注、字幕等,这样可以让微课显得更专业;不建议在视频中加入整段的字幕,会分散学生对教师操作的注意力。
7.备份打包
将微课录制的源文件进行备份,以防丢失。将最终导出的微课以及与微课录制相关的文档、素材等进行打包整理。
遵循以上七步标准化的制作流程,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所制作微课的质量,并且保证制作的系列微课具备相近的风格,从而便于学生学习。
三、Camtasia studio 8.0实用技巧
篇4
一、激发英语兴趣,培养口语能力
兴趣,是人类实施一切行为的原动力。只有想做一件事,才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这件事上。对于初中学生来讲,只有具有英语口语学习的兴趣,才能乐于参与到英语口语学习活动中,才能成为英语口语学习的实践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自己对于英语的热情,调动初中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在自己的感染下,成为英语的狂热追求者。更要利用积极的课堂评价,去鼓励学生,让学生具有英语口语学习的自信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兴趣,要重要于其本身的学习能力。
首先,教师要用饱满的激情进行教学,用自己的乐观与热情带动每一位学生,正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学生喜欢,才愿意上他的课。其次,教师要多给赏识学生,让学生激情逐渐高昂起来,成为口语学习的积极者。比如在讲解《Good friends》的时候,教师先兴高采烈地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好朋友,让初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再让学生与同桌互相描述自己的好朋友,并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积极评价,往往会让学生越说越有动力,逐渐认可自己的英语口语,并积极争取进步。
二、培养表达勇气,培养口语能力
哑巴英语一直是中国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顽固性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学英语,背课本上的词汇与语法知识,读课文,但学来学去,都没有引导学生开口说。当前的许多初中英语教学功利性过于明显,只有让学生考得好成绩,取得好证书的教学活动才是高质量的教学活动。但背单词、语法与音标,并不是正确的英语语言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开口说英语,提高其英语表达的勇气,才能让学生在交流中逐渐成长,具有基础的英语口语能力。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克服自己说英语的心理障碍。一些学生认为自己英语水平不足,没有办法组织英语语言,一旦要开口说英语就感受无奈与紧张。教师要利用鼓励语言,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其次,教师要组织合理的英语口语活动,让优秀学生与学困生一起组对学生,快速提高口语能力差学生的口语水平。比如在讲解《This is me》的时候,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配对,让部分学困生与中等生一组,让一些中等生与优秀生一组,使每一对学生之间有一定差距,但差距不宜过大。教师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先介绍自己,再让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模式。互动式的练习模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教师要给予能力弱的学生鼓励,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开口说英语不会被人嘲笑,反而会得到肯定,促进初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心理障碍的消除。
三、传授口语技巧,培养口语能力
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口语技巧的掌握。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必要的口语表达技巧,促进学生大跨步地提高。首先,教师要将英语朗读技巧传授给学生。朗读训练的开展,可以规范学生的英语发音与语调,也有利于学生拼定能力的提高。在朗读中,学生的大脑、眼、口、耳得到全面调动,视觉与听觉密切联系在一起,有利于英语口语技巧的形成。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连贯回应的技巧。在口语表达中,交流者只有理解对方的话,才能做出应答。教师要让学生多注意交流中的转折性词语,像“however,but,I agree/disagree”等,都会让英语表达发生变化。
教师可以利用每天早上的时间,引导小学生进行晨读,练学生的耳朵与嘴巴得以锻炼。并每天给学生规定一个主题进行自由组合对话,看哪一组的对话最流畅。教师可以给学生写一些有数字的小纸条,随机发给学生,同时抽到一个数字的学生组成临时会话小组,每天任务组成两组进行口语交际,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让学生利用一些关键词汇,看对方是否能够准确接话,促进学生口语应用灵敏度的提高。
四、创设英语情境,培养口语能力
促进初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需要给学生创设一个相对真实与形象的情境。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应用多媒体。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发现一些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软件,利用这些软件,激发初中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寓教于乐。
教师可以利用电影配音类的软件为学生创造口语学习的情境,教师在电影中节选片段或者直接利用软件中的配音资源,给学生呈现不同的场景,让学生先听原版配音,再进行自主配音。电影配音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是一个未曾体验过的事物,将其与英语口语教学进行结合,有利于学生参与度的提高,也会让英语口语表达更加真实。
篇5
【关键词】英语电影配音 英语教学 小学生 兴趣 学用结合
【引言】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教育上也要不断与时俱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引导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英语,则要注意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采用新颖有趣的新型教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1、 小学生的学习特征
1.1从学生自身出发,培养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在刚学习英语时,出于对英语的好奇和新鲜感,所以小学生在初期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可是随着学习时间的增长,课程及难度的不断加大,导致学习兴趣不断下降,有些小学生甚至会对英语产生畏惧感。而由于低年龄段的小学生还处于具体运算的认知发展阶段,所以他们更依赖于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掌握新知识,再加上注意力不能持续很长时间,而且与兴趣和情感也有关系,导致小学生在上课时经常发生上课不用心、走神和不能理解内容等情况发生。所以,采用英语电影配音的方法,可以运用形象生动、具体鲜明的影像、音乐和图形等直观的手段,尽可能地让学生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再尝试着复述简单的对白,会让他们对电影内容保持注意力,同时又会对影片中的英语有更直观、更深刻的体会和感知。
1.2营造宽松有趣的学习环境,寓教于乐
教学的本质不在于教授内容,而重在激励、唤醒和鼓励,这是教育学家茅斯多惠说过的话。由于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动爱玩,喜欢唱歌跳舞,所以我们在教育的时候,要避免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而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丰富多彩和娱乐性。
1.3运用激励的手段,鼓励学生积极进步
更要注意到,在学习英语的时候,要经常及时并真诚的赞美和表扬学生,即便他们只是有一点点的进步。而对于那些学习进度慢的小学生,更要注重鼓励和认可。教学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交流师生之间感情的过程。有进步了,老师有真诚的表扬;学生要是犯了错,老师有一个宽容的微笑;当学习上碰到困难时,老师安慰的眼神都可以让小朋友们从中受到鼓舞和支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用自己的态度来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来影响学生的情绪,使小学生们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好奇和期待。所以默契的师生关系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学起到作用[2]。
2、 英语电影配音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2.1应用英语电影配音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了不使英语教学拘泥于书本和课堂,采用观看英语电影,听英语对白的英语教学方式更具有娱乐性和生动性。它让英语学习不再是单一枯燥的内容讲解,学生们在身临其境的配音场景中学习电影中的英语台词和对白。电影情节的生动,动作画面的多彩逼真以及造型的可爱有趣,都能大大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情绪,让他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通过观看有趣好看的英语电影,再尝试记忆和理解对白的内容,然后简单的重复或表达电影中的人物所说的内容。使学生们在一种没有焦虑情绪,身心愉悦又热情高涨的状态下学习英语,那么这种英语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2.2原声电影的配音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原汁原味的口语化英语
由于老师在英语教学中过于关注语法的学习,所以要求重点往往是准确性、严谨性。导致小学生陷入死记硬背的学习怪圈中,却不能灵活地掌握要点。而通过观看一些英语电影并尝试着对内容进行模仿,可以了解到很多用法不是很生硬却生动有趣的口语表达,地道实用又有幽默感。而这些口语大多数是是生动形象的惯用语或俚语,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是学习不到的。从而使小朋友们能快速掌握一些常用表达技巧,准确且意思清楚。
2.3学习英语电影配音可以全方位地培养小学生的视听说能力
对英语电影的配音,首先要大概明白电影的内容,台词对白的意思要理解。然后让学生们大胆地尝试去说,以小组等形式鼓励他们说出他们听到的,理解到的内容,包括内容,语音还有语调。这样可以锻炼小学生的听力、理解力和表达能力,有时还能了解到其他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等差异。
3、 如何运用英语电影配音教学
因为英语电影配音对英语教学和学习都很有作用,并且现有的教学设备和配置也能满足这一需要,所以运用电影配音教学是很实用也很容易使用的一种手段。当然,只有了解它的使用方式,掌握注意事情和技巧,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第一,选择一部适合的电影是最关键的[3],那些在小学生眼里很受欢迎、人气很高的英语原声电影可以很好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只能选择这类小学生们关注的影片,才能引发他们学习电影中对白内容的兴趣,使教学充满娱乐性和趣味性。当然,好电影仅仅是“好看”是不够的,它还应该有适合学习的价值。选择优秀合适的电影一般有几条参考标准:字幕。大部分原版的电影都有纯英文或纯中文,也可能是中英双译的字幕。做为学习英语的成年观众来说,字幕以纯英语最优,中文最次。然而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水平来说,翻译准确、简单明了的中英文双字幕组最佳,这样可以使小学生在听到台词的时候,能通过中英字幕来了解它的含义;年代。随时时代的变化,对白的含义、语言的使用甚至是语音语调都会发生相应的演变,所以选择符合社会当下主题和审美观的英语电影更有效果;主题。电影的主题决定了电影的风格。一些主题比较轻松的电影表述比较舒缓,语言比较简单明了,学习起来比较容易。一些喜剧风格的儿童片和动画片语言简单易懂。“狮子王”、“怪物史莱克”、“功夫熊猫”等都是非常适合小学生观看的电影。特别是“功夫熊猫”,不但语言浅显易懂,动画角色造型可爱活泼,更难得的是它还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非常适合用来教学使用。
第二,英语电影配音教学有讲解内容、练习语句和口语实践等三个阶段,所以需要完整的课时来保证教学进度,而且要有持续性。这样才能让小朋友们经常处于学习和模仿英语的环境当中,使其有意无意地都会进行英语学习过程。由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学习持久性不长,特别是在英语学习方面。所以小学英语的课时时间宜短、课数宜多,这样就可以使他们每周都有很多机会接触到英语,而较短的上课时间又有利于保持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再通过看电影等教学方式实施教学,让他们处于一种轻松、愉快又活泼的课堂气氛之中,从而避免学生们因上课时间长而感觉无聊枯燥,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等现象。
第三,虽然英语电影配音教学的作用非常有效,但毕竟为正常英语教学的辅助形式,是对英语日常学习的补充,不能本末倒置。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还是正式的课堂教学,这样才能打好英语学习的基础。
4、 结束语
由于传统的英语教学仍占主导地位,所以在采用英语电影配音教学这一新型的教学方式时,要根据实际要求,不断思考和改进,以新课程标准要求来改变旧有的不适合的教学观,灵活机动地掌握教学环节,不断激发小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学习举。只能让小朋友们自已去学,愿意去学,学习轻松,快乐成长,才能使我们的英语教育从应试真正向素质教育转变。
参考文献
[1]洪智芳.玩就是学――美国小学教育的特色[M],中国教育出版社,2009:80-83.
[2]刘显国.中小学教师教学艺术[J],教育学2010(8):112-120.
篇6
一、引言
随着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企业研发的产品层出不穷,对于新产品的和宣传,企业会请广告公司制作广告投放于电视、电影、网络或报刊杂志等媒体上,这样的广告一般昂贵而且简短,视频广告通常时间不超过30秒,有的甚至10秒不到。平面广告更是如此,简单的文字和图片介绍并不能让客户详细了解你的产品。
笔者所在企业每年研制生产出大量新产品,很多产品由于保密原因并不适合对外宣传,无法请广告公司制作媒体广告对外,但我们的新产品还是要通过一些特殊渠道进行宣传的,所以我们企业每年都要制作许多产品专题片。笔者每年就承担大量这些产品的音像制作工作,在这里谈一下我自己制作产品宣传片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供感兴趣的读者参考和借鉴。
二、产品专题片制作流程
一般电视节目专题制作流程为:策划-撰稿-拍摄-配音-剪辑-包装-合成,而产品专题片制作流程区别与其它电视专题制作,在前期素材收集拍摄过程中,往往脚本还没有撰写,这就需要拍摄者心里有“底”,根据以往制作经验,哪些一定要拍,哪些是重点自己要清楚。产品电视专题片制作流程一般为:拍摄(前期素材收集)-策划-撰稿-补充拍摄(补拍前期遗漏的素材)-配音-剪辑-包装-合成。与普通电视专题片不同之处就在拍摄阶段,产品在研制生产阶段,许多试验都要拍到,否则错过了重要节点后期制作就没有相关素材了。
三、产品专题片内容要求
一般情况产品专题片主要分五大内容:
(1)研制原因及市场需求
这部分主要内容为:市场上现有哪些同类或近似的产品,但这些产品并不一定能满足客户的需要,经过市场调研,我们了解到客户的需求是什么,为新产品的进行铺垫。
(2)产品的性能特点
这部分为该专题片的重点,产品的先进技术水平和优异的性能要在这里集中体现,也是最能吸引观众的部分。
(3)系统组成
详细介绍该产品的系统组成、操作单元和各分系统的结构特点。有时产品系统过于庞大复杂或者想用更加直观的表现方式,可使用三维动画。
(4)研制概况
介绍企业项目组团队的的研制情况,突破的关键技术等。
(5)性能对比
可以用企业产品和市场上同类型产品在性能、价格和稳定性方面进行横向对比,突出反映产品优越性的价比。
四、产品专题片制作要求
(1)专题片长度要求
专题片长度最好限制在20分钟内,一般十分钟左右为宜,专题片太长显得罗嗦冗长,观众观看也比较吃力。所以这要求解说词简洁明了,语言精辟。在策划撰稿阶段制作人员要经常与撰写人沟通,专题片脚本不要“大、全、满”,要重点突出,言简意赅。
(2)拍摄要求
产品视频拍摄与正常电视节目拍摄一样,操作要领简单概括为五个字:平、稳、匀、准、清。平:画面的水平线要平,摄像机寻像器中看到的画面应该是横平竖直;稳:画面不稳,镜头晃动,会影响内容的表达,给人一种不安全的感觉;匀:施加技巧的速度要匀,不能忽快忽慢,无论推拉摇移都应当匀速进行,否则就会破坏节奏的连续性;准:拍摄的画面要准。拍摄或制作的画面范围与要求的范围应该一致;清:画面力求清晰。拍摄人员可以先使用特写聚焦,然后再拉到要求的景别。
(3)画面指标要求
拍摄最好使用扫描线400以上的数字摄像机或BetacameSP摄像机以SP模式录制,否则后期制作时画面衰减后图像质量会降低。笔者所在单位使用DVCAME和MPEGIMX数字摄像机。
(4)录音要求
在成片中,如果条件允许,解说词配音最好请专业配音员,一个专业的广播电台播音员的声音可以提高专题片质量几个数量级。配音一般录制在一声道,效果声录制在二声道,应使用现场录音声。两声道不应混合录制。
配音一般可选择动圈式或电容式传声器。为了减少周围噪声干扰,控制混响,宜使用单指向传声器。在具体配音时,拾音距离一般控制在10~30cm左右,位置略低于口部,拾音时要保持拾音距离的相对稳定。
(5)剪辑要求
进入后期剪辑阶段,一般使用非线性编辑系统。非线性编辑系统已成为主要的数字视频后期编辑方式。笔者所在单位使用SOBEY的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后期剪辑。剪辑中,对于不同景别画面,一般情况下远景长度不超过8秒,全景不超过6秒,中景在5秒左右,近景在3秒左右,特写在2秒内。对于运动镜头,起幅、落幅要留1~3秒,而起幅、落幅中间的运动部分长度可根据表达的需要和节奏的把握灵活确定,一般来说不宜过长。运动镜头和固定镜头之间的组接要合适,尽量避免一直使用运动镜头或者一直是固定镜头。
五、对产品专题片制作的思考
企业产品专题片与电视广告不同,它比影视广告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但其由于不一定在媒体上,故受众面比较狭小。企业由于商业保密,有时也不能将产品专题片拿给社会上广告公司或电视台委托制作,所以这对企业音像制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广播电视领域技术设备日新月异,这就需要我们音像制作人员经
常学习专业知识,积累相关工作经验,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本企业的科研生产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润兰,《数字化电视制作》,人民邮电出版社
[2]梁小山,《电视节目制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篇7
在《写出心中爱的小诗》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储存在头脑中的信息能够得到有机地链接、激活,能够学以致用,教师通过兴趣讲、大家思、集中练、相互评等形式,把学生置身于一个欢笑的课堂中,让学生在“说说笑笑”中,学会科学地细化作文的信息处理流程,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利用发散性的思维方法,全面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激发兴趣,拓展思维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曾经说过:“把精力集中于一点,其力量好比炸药,立即可把障碍物炸得干干净净。”这句话中的“精力集中于一点”就是指在人们学习工作中产生的兴趣。这股力量如此强大,可见,兴趣在人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在学习中,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就会失去来自主体最有力的动力。在《写出心中爱的小诗》课堂中,教师首先通过出示图片成语,要求学生在赏析中思考,从展示的几幅图中看出其蕴含的成语。这样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导入课堂,让学生能够积级参与到课堂中来。
接着进入数字对话环节:
0对8说:胖就胖呗,还系腰带呢!
7对2说:再跪我也不原谅你!
6对9说:酷就酷呗,还玩倒立!
3对1说:瘦成这样,真不容易啊!
这里再度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告诉学生每一则笑话都是创作者发散性思维的表现,我们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
之后再进入兴趣导入之文字遐想环节, 让学生思考:这些文字之间会产生怎样有趣的对话呢?教师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以动画、配音以及解说的方式也发表自己的观点,此处三度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训练学生的多角度构思,培养创新的思维能力。
比对北说:你们背靠背,闹矛盾了吧?(配音:哼,懒得理你。)
兵对丘说:战争多残酷,两条腿都炸飞了!(配音:爆炸音效。)
寸对过说:呵,老爷子真休闲,买躺椅了?(配音:真舒服啊!)
占对点说:哟,生活富裕了,买小轿车了?(配音:行车音效。)
古今中外有许多运用这种独特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故事。例如草船借箭、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高斯运用等差数列计算1加至100的故事等等,这些都是他们发散性思维的具体体现。在作文中,有些同学总报怨无事可写,勉强拿起笔来只好东拼西凑,最后成文不是前后不连贯就是中心不突出,根本不可能表情达意,其中的根本问题就是思路不开阔。所以,作文时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维,这样才能使思路更加开阔。
二、展开联想,链接信息
在以趣导入之后,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此刻教师以“阶段性、景物性、对比性”这三类词语,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能够从“儿童――少年”这组词语中还能联想到青年、中年、老年等人的一生发展过程,与此相似的还有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等;从“阳光――彩虹”这组词语中,还能联想雨露、蓝天、白云等景物性词语;从“关爱――漠视”这组词语中,还能联想到温暖与寒冷、谦虚与骄傲、庸俗与高尚、文明与野蛮等对比性词语,从而告诉学生:要使思路开阔,需要我们充分地发挥想象,展开联想,这样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
接着,教师播放动画“Family”。
在视频赏析中,教师以问答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视频中的摇篮、小伞、拐杖等等都是爱在家庭中的具体体现,从而说出自己现实生活中点点滴滴爱的表达方式,同时要求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仿造句式,写下心中“爱”的感悟,促使学生让储存在头脑中的信息得到激活,有机地链接起来,把心中的感情表达出来。
在句式仿写中,教师再联系刚才词语想象与联想的训练,提示学生:从阳光、小雨中想到什么?阳光能使人感到温暖,而饥寒交迫的人正需要温暖。白云、小伞能够给人们带来什么?而怎样的人最需要阴凉?泉水能给人带来什么?而怎样的人最需要解渴?以此一步步引导学生去思考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爱的表达方式。
三、创作小诗,交流体会
在上面的句式仿写中,大部分学生能够把所学的词语联想结合到创作之中,接下来教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告诉学生,爱无处不在,日常生活中和父母、老师、姐妹、同桌相处中,他们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手势,这一举一动都是爱的表示,接下来让学生观看视频“爱的表达式”。
视频观看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以讨论组的形式紧密地联系现实生活进行创作,根据提供的格式,把“爱”的小诗写在课前发好的心形卡纸上:第一板块用比喻的形式写出爱的感悟,第二板块写出生活中爱的具体体现,最后补上几句自己对爱的宣言。这样,一则让储存在学生头脑中的信息能够得到有机地链接、激活,学生能够把学过的知识学以致用;二则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去思考问题,以此途径来寻找各种不同的答案,再从中选择最恰当有效的方式使问题得到解决。
学生创作结束后,教师通过投影展示、诵读以及自评、互评、师评的方式,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以及综合运用等能力,并让学生了解到,这些“爱的宣言”都源自于平时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所以,作文创作时还需要紧密地联系现实生活,这样才能够让思维飞扬,写出自己个性化的文章。
四、展示作品,升华中心
篇8
一、多法促读,以趣为主
激起朗读兴趣是培养学生英语朗读能力的关键所在。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专注力差,课堂上如果不能做到“以趣为主”,学生将会在单一的训练中感到索然无味,进而丧失学习的信心。因此,在教学中,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激起学生对朗读的兴趣。
1. 范读领路,以声传情。
由于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不同,必会导致朗读水平存在差异,因此,朗读时断句、破句、毫无节奏感的现象也就随之而来。教师美妙的范读声,以声传情,把学生的听觉器官调动起来,让学生对语言产生敏锐的感受,从而引发朗读欲望。但教师须注意范读的时机要把握好,同时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朗读感受,切记不能让学生机械地模仿。
2. 注重形式,加强训练。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小学生生性好动,喜欢争强好胜的特点,积极运用游戏、情景、奖励等手法,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如在教学中,笔者针对重点句型,把内容进行分段处理,让学生只读其中的一个单词或一个词组,慢慢地由易到难、由少到多,层层递进。这样由师生合作,共同完成的学习形式,学生乐在其中。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句子,笔者就让学生注视着笔者的口形,并与笔者同时读,目的是看他们能否赶上老师的速度,读得与老师一样流利。当他们做到了与老师同时读完整个句子时,心底的那种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3. 以赛促读,增强信心。
在教学中,多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朗读竞赛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如,笔者在班级中设立了“英悦角”,每学期组织一次“最佳配音”活动。通过剪辑一段动画视频,让学生给里面的人物或动物配音,然后由全班投票,评选出英语配音的“Super Star”,还将照片贴在“英悦角”里。这个活动非常有趣,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二、悉心指导,养成习惯
由于学生英语学习缺乏真实的交际环境,因此,教师要在学生一开始接触英语时,加强对小学生英语朗读习惯的培养,使其能准确模仿,进而大胆开口。
1. 书声琅琅,充分感知。
在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也可尝试小学语文“以读代讲”的方式,给学生创设尽可能多的朗读机会,鼓励多读,大声读,在朗读中感知,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形成良好的语感和语调。
2. 读想随行,助力理解。
要求学生在课堂中根据文本内容提出问题,并通过反复朗读寻找答案。如,教师可多问“Why? How to read? Who can read better? Who want to try? Who want to show?”将文本内容的呈现,以朗读指导为主线的方式来推进,无形中便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
3. 读中体悟,增强语感。
在英语对话、语篇或故事教学中,当学生理解了文本内容,能正确流利朗读后,教师应该鼓励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来演绎。学生在朗读中自我欣赏,领悟英语朗读的方法,体会英语语言的美,进而增强语感。
三、强化训练,提升技巧
在小学阶段,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必不可少。不管哪个年级的英语课堂,都要注重“读”的训练。
1. 教材为本,创设氛围。
教材是学生朗读的第一手资料,教师要从教材入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朗读训练。新闽教版的小学英语内容丰富多彩,不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而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这为我们的朗读训练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如,笔者在教学三年级下册Unit 3 Food Part B时,在黑板上画出了漂亮诱人的葡萄架,让学生戴上小狐狸的头饰,并以夸张朗读的形式,把小狐狸想吃葡萄又吃不到的情景表演出来,要求学生读得活、读得像,和录音一较高低。在表演与模仿中,学生不但领会了故事的含义,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英语的朗读能力,增强了语感。
2. 课外读物,拓宽渠道。
单凭课本中的内容来进行朗读训练是有局限性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选择一些节奏感强、趣味性浓、有丰富情景内涵的内容让学生操练,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对于英文朗读内容的选择,可以是句型操练鲜明、易于上口的儿歌或绕口令,可以是言简意赅、意味深长的名言警句,可以是情节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人物个性突出的故事,也可以是一些优秀的范文。在每月一次的英语活动课上,笔者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来交流课外阅读所获得的学习成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英语朗读的兴趣。
3. 互帮互学,共同成长
在笔者所任教的班级中,笔者将英语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与学困生“结对子”,不管是课上还是课后,都对其进行辅导。对于朗读能力一般的学生,同桌“互帮”提意见,时间长了,两人的朗读水平都有所提高。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要捕捉到位并及时鼓励,逐步培养他们对英语朗读的热爱。此外,采取小组合作朗读也是一个好方法。每次课堂上,笔者都会抽查两到三个小组来朗读文本,并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点赞”。一学期下来,很多原来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的学生都能开口说英语了。
4. 巧用Chant,提高技巧。
篇9
关键词:非线性编辑; 电视新闻制作; 素材编辑
1 非线性编辑系统节目素材的收集
1.1 视频部分
非线性编辑系统以硬盘和磁带的复合方式较为常见,电视节目的制作首先要对所取用的素材进行磁带和硬盘之间的转移,通过素材上传使得磁带以文件集合的形式存在,视频收集要进行素材的解压缩比例设置,素材数据率取决于解压缩比例,对硬盘空间的占用也是如此,一般情况下,图像质量和解压缩比例呈现反向相关关系,同磁盘占用比率则是正向相关。非线性编辑系统采用模拟分量、数字SDI以及模拟复合进行输出入设定,因此接口兼容性良好,配合使用其他设备较为便捷,通常以录像机的输出模式进行系统输入状态确定,素材筛选过程则保证了录入时间的精简,而分镜头导向的素材段落剪切方便了专题制作的查找和抓取速度[1]。
1.2 音频部分
对于高质量的数字音频处理硬件的选取是基于配音工作站模式的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工作特色,因此方便优质音频功能的提供和发挥,栏目的素材内容在配音工作站状态就可以被配音员录入[2],实现了实时视频内容查阅和节目回放搜索,相应的入点预卷和覆盖功能伴随实现,此外,相应的素材以提词器的形式进行调取,无纸化办公特色明显,浏览、配音以及提词工作在同一界面中就可以完成,效率成倍提高。
2 非线性编辑系统节目素材的制作
电视节目编辑的各个环节是非线性编辑系统发挥特点的舞台,非线性编辑系统在素材浏览过程中可以随意进行素材段抓取,快、慢以及正常速度的播放得以实现,实时定位的效果在编辑点定位工作时显示出色,时码定位以时间线为出发,使得编辑工作直观快速,素材修正以非线性编辑系统对于长度和速度的控制进行定义,追加慢动作选项和时间线长度段的随意截取也极具特色。
对于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素材二次编辑工作,素材段落的二次组合模式实现随意调增,优势资源被保护,废片段落能够被删除,以达到节约空间的目的,不同内容的跨段落素材整合的组合和插入编辑实现二次利用,素材以数字格式储存的特点也方便了非线性编辑系统对于相同素材在不同专题中交叉混合利用的特点和偏好,图像质量得以控制,对于特殊技巧编辑功能的颠倒式整合甚至全部取代了传统的线性编辑特级平台,色彩、遮罩和DVE等转换运动方式在模板中被有效的提供出来[3]。
3 非线性编辑系统节目的素材输出和系统管理
特定的新闻专题节目在加工编辑工作完成之后,下一个环节就是对于节目输出的调试,计算机文件内容开始向录影机的磁带内容转换,这个环节也就是专题节目的下载,系统的输出状态是根据录影机不同格式的输出入模式进行确定划分的,以模拟分量和数字方式较为常见,一般输出之前的检查过程要求精细,一旦节目输出工作完毕,将不能进行重复修改,节目输出格式与计算机输出接口路径相同[4]。值得注意的是,非线性编辑系统在对节目专题进行随意、便捷的编辑的同时,编辑时间得以压缩,然而也带来了负面效应,即一些相关程度较低的工作量伴随增加,例如对于节目制作完成后的特殊效果编辑生成、数据整理与删除以及素材的硬盘录入等工作,为此,仅仅依靠一个强大的系统来对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工作效率进行提升是不能满足需要的,科学的管理方法也不可或缺。系统的良好运行状态的维持要依靠软硬件的日常维护以及对于硬盘数据资源的科学管理,例行的无效数据删除、素材筛选以及硬盘碎片整理、软件升级都是系统可持续、高效工作的必要条件,非线性编辑系统的运转效率贡献度还取决于硬盘有效转速,硬盘空间与素材输出入次数成反比,与存储效率正相关,定期的硬盘碎片整理就很有必要。
4 非线性编辑系统制作电视新闻专题的优势和不足
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工作平台是计算机的硬盘部分,因此对于声音和影像编辑、镜头顺序切换、画面增减加持以及节目的素材修改等工作而言,在编辑实现方面较之传统的磁带式加工具有便捷优势,能够复制高质量的视频信号,并且视频信号的复制效果不随复制次数的增多而衰减;多重特技效果编辑方面则避免了相位畸形变异和信号劣化现象,多代制图质量与母带具有相同效果;对于数字信号而言,避免了场或行的时间变异、群延时以及微分相位增益的积累失真,信号完整性的环境适应性大大增强,制作方法也便于掌握。在具有以上优点的同时,非线性编辑系统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在实践使用和操作方面上的缺点和不足,例如对于磁带素材和成品编辑的下载、上载耗费时间过多,合理控制同期声的字幕处理效果差,设备的全状态利用率较低[5],系统运行的稳定程度不如传统设备好,一些突发性的系统故障常常对于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针对以上问题,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更新和改进工作还要进行加强,进而满足电视节目制作的高标准要求。
总之,作为电视节目制作技术领域的一次具有划时代性质的飞跃,非线性编辑系统较好的体现了目前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制作行业对于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整合的迫切需要,作为电视节目制作手法而方兴未艾,具有巨大的技术发展和改进空间,生命力十分旺盛,可以想象到的是,随着网络电视节目传播的新时代到来,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优越性以及数字技术的便捷性将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非线性编辑系统对于电视新闻制作的应用潜力还有待继续发掘。
参考文献
[1] 于聚义. 试谈新闻电视节目拍摄中的组织. 当代传播,2009(4):81-83.
[2] 李秀生. 浅谈电视新闻专题报道. 新闻知识,2009(12): 65-66.
[3] 张先志. 浅析非新闻规律对新闻运作的影响. 郑州大学,2007(5).
篇10
【关键词】工学结合 学习兴趣 工作任务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036-01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当前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技工教育的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在职业教育中坚持工学结合发展道路,已证明是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有效教学形式,并已成为技工院校教学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
然而,学生在一体化课堂学习中,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应用了解相当肤浅,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引导,为学生构建出工作实践的思路及操作要领,是每个专业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有很大探讨空间的话题。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并以汽车底盘一体化课程相关课件制作过程的思考,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通过课件制作的技巧,引导学生在一体化课堂建立正确的工作思路,为日后的企业实践打下稳固基础的方式,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1、什么是工作结合
许多学校由于受传统教育方法的影响,教学目标的结构单一,仅仅体现人才培养的知识或能力维度,品德和职业意识等方面的培养仅仅体现在字面上。教学情境单调、远离学生的未来职业情境,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其所学知识无法迁移到实际工作中。职业教育就应以就业为目标导向,意味着学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学会工作,即有能力完成企业要求的实际工作任务。
2、工学结合模式与实际教学操作的矛盾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职业教育获得的拨款支持是空前巨大的。每个学校都会购置新设备,建立示范性的一体化教学实训场地。但汽车专业是热门专业,每个年级都不少于十个班级。导致部分班级不能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对教学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实训室内通常配备一定数量的实训台架或示教板等设备满足基本的日常教学要求。
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是解决一体化场地、资源问题的一个解决思路。但由于学生的职业能力不足、企业的经营、生产压力的制约,只能解决部分学生的问题与广泛开展工学结合的目标相差较远。
3、解决方案
笔者尝试通过课件制作,把工学结合理念融合在课件中,运用、优化学校现有的资源让学生在学校课堂就了解并培养工作实践所需的职业能力、自身的个人能力以适应现代企业的用人需求。
二、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技巧与尝试
1、真实的企业情景
企业的维修项目是以解决汽车的实际问题为目标而设计。以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课堂教学的主线,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在教学中,如何呈现汽车故障现象,一直是困绕师生的难题。单纯的文字或语言表达都无法让学生找到共鸣,无法产生兴趣。课件通过链接一段司机由于离合器问题导致换挡困难的视频,让学生对故障现象非常清晰。
2、丰富的表现手段细化结构原理
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完成一体化课堂的教学目标。作为一体化课堂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内容应该包含理、实两部分,两者应穿行有机的融合。
原理介绍大多数是工作过程或运动原理的分析,建议在零件部分拆卸时进行,切入点视具体的零件不同而变化。切入点选择的原则是最大的满足学生通过视觉观察零件的工作情况。让学生根据维修手册的指引装配好离合器台架,操作过程中必然会犯很多错误。学生在成果展示的环节中,与同学进行心得分享。教师可适时对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并引出故障分析。课件内容以故障诊断树文字动画的方式呈现。紧扣不同的故障现象对故障的检查修理方向进行梳理,提高故障排查的效率。人为的装配故障通常是教学的盲点应该重点强调。此教学环节对学生的操作经验积累有非常大的帮助。
3、生动的互动环节引导学生参与
如何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完成综合性任务是课程的重点及亮点。实际的生产任务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如何考核是教学过程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习题考核让学生感觉枯燥,考核的效果也不太明显。游戏是非常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笔者在课件的制作中,特意设置了一个互动页面,把标准的操作流程视频的声音去掉,让学生看视频配音。通过采用一个配音游戏的方法,让学生感觉新奇好玩,不知不觉中完成考核要求。既能全面有效的检查学生对操作细节的掌握情况,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小组沟通的能力。同时,学生已经对标准的操作流程看了多遍并且对操作细节也十分的了解,对于完成工作任务是重要的保障。
三、效果分析
整个课件以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思路为主线,突出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围绕“拆、检、装、试”四个基本的环节展开课题并运用综合性任务检验学习效果。课件的制作是以故障再现的视频引出课题结合接车的工作,通过简单排除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生产任务替换纯粹的理论知识的讲授,有效运用图片、动画特效、多媒体动画等手段配合原理讲解。考核通过配音游戏的方式,实现了师生的互动,形式特别,提高了学生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多媒体课件的配合下,化解了理实一体化课程中的多个难题,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学生在润物无声中培养了多项职业能力、自身的关键能力,在企业中能迅速成长获得好评。
参考文献:
[1] 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10年
- 上一篇:中国经济市场现状分析
- 下一篇:抗电磁辐射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