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媒公司实践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0 17:44: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传媒公司实践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传媒公司实践总结

篇1

MBA学院以“对文化与传媒业具有洞察力”为培养目标,强调“工商管理知识、现代企业管理思维”的同时,凸显文化传媒MBA的特色,培养懂文化传媒、善经营管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成为全国首创文化传媒MBA。

在MBA学院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一批批优秀的学子在这里学习并走上创业的道路,更有大量创意和诚意浇灌的项目从这里起步。让我们走近这些优秀的学子,挖掘他们的创业故事。

咖啡馆不靠卖咖啡―――

梁陈与他的博闻咖啡馆

“大学院里的咖啡馆,咖啡馆中的学院派。”这就是国内首个专注于为MBA 人群提供创业服务的博闻咖啡馆。博闻咖啡馆以高校MBA学院为细分目标市场,重点服务高校创业群体,通过开发衍生服务持续经营。

博闻咖啡馆的老板是梁陈,中国传媒大学MBA学院2012届毕业生,目前已经创办了博闻咖啡馆、北京小米咖啡设备有限公司、中传博闻(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他的博闻咖啡馆于2010年通过“筹信、筹智、筹事”的方式创办成立;已经走过了4年的历程。

“创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多场马拉松的组合,爆发力好不好不影响大局。”梁陈讲道,“创业跟心态或者说性格有很大关系。有些专业是有创业优势的,比如专业技术背景,但是这种创业优势放在整个创业过程中并不具有持久功效。”梁陈本科会计学专业毕业,又到传媒大学攻读工商管理专业的MBA学位,“十年财务工作经历构成了我的经验池,两年的传媒大学学习生活让我在原有经验池的基础上又重新组装了自己。”他说。

然而,经验丰富的他在博闻咖啡馆项目的创立上遇到了不少麻烦。“我和同学、合伙人在一起进行的沙盘推演不下百次,我们一次次的兴奋、一次次的争吵、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的失败。”梁陈回忆到。在无数次的推演与讨论中,创业团队逐渐集中火力,咖啡馆的理念与路径得到了明晰。除此之外,梁陈坦言,“创业过程中,市场的培养期比我想象的要短,这就逼得我们团队要继续细分自己的目标市场,并加快建立自己的行为标准。”

就这样,博闻咖啡馆的运营逐渐走上正轨。2011年10月,博闻咖啡馆第一家实体店在中国传媒大学西校区试营业。咖啡馆通过联办活动、代售文化创意产品、俱乐部会员卡等手段逐步探索出一套基于咖啡馆MBA人群消费需求的整体营销方案;2012年2月,博闻咖啡馆第二家店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孵化器楼内试营业,借助孵化器优势,多家文产类型个人工作室及初创小公司入驻此店,进一步突出了博闻咖啡馆的文产属性。博闻咖啡馆创业孵化器店在创业团队辅导、文创企业融资咨询等方面丰富服务内容,打造文创园区内公共办公空间,致力于建设学院派咖啡馆运营标准体系。咖啡馆运营团队成员70%拥有研究生学历,顾问团队则云集咖啡业内资深专家及高校专兼职教授。

“我自己喜欢并动手做咖啡有差不多八、九年的时间了,创业前期我是团队里最好的咖啡师。但是现在我算是最差的咖啡吧员了。”梁陈谈到,为了保障咖啡品质,员工们都获得了欧洲精品咖啡协会认证。“尽管在未来,咖啡馆经营过程中需要打破传统的行业分割,但我们不能忘记手里提着的这杯咖啡,这是创业之始。”

用心客户,想人所想―――

李学民和他的“赞美传媒”

赞美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赞美传媒”)于今年三月份创立,致力于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影视剧的衍生品及品牌授权领域的发展。公司成立伊始,便开始运营大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品牌衍生全案,从授权品类、创意及收益模式等方面成功地进入行业领先位置。

赞美传媒创始人李学民先生同样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MBA学院,出于敏锐的行业嗅觉,他发现影视剧的衍生品及品牌授权市场正在成熟,前景广阔;同时,多年影视互联网行业的工作经验,使他对这个细分市场有了足够的了解,也使他有了能力和自信去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我们要敢想敢做,但这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具备敏锐的眼睛、足够的经验、正确详细的计划,才有能力去将事情做成功。”

李学民先生坦言,公司发展过程中的挑战与成功也会让人更加振奋与充满激情。赞美传媒公司今年承办了导演迈克尔贝来中国参加《变形金刚》的会,在会中,片方安排了迈克尔贝与筷子兄弟对话沟通的环节。时间只剩下3 天时间,筷子兄弟赠与迈克尔贝的礼物却迟迟没有决定。这份礼物既要满足符合筷子兄弟的个性,又要体现中国文化,以形成高媒体曝光率,因此很难决定。

赞美传媒与筷子兄弟几经选择与商议,最后选择了赠送巨型木筷子的方案。公司人员跑遍了北京城,最后终于找到了一双长度大约1.3米的巨型木筷,并在会上由筷子兄弟赠送给迈克尔贝。迈克尔贝非常喜欢筷子兄弟赠送的这份礼物,并坚持随身第二天通过专机带回美国。同时在新闻传播层面,《迈克尔贝举起中国筷子》一语双关,形成了全媒体头条的传播点。这可谓公司的一次成功之作。回忆起那次令人激动过的经历,李学民先生说:“挑战固然给人带来困难,可努力后的成功便冲掉了一切之前困难带来的烦恼。”

“创业就要不断深挖自己的亮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地方;同时要找对合伙人,单打独斗会比较困难;创业过程中股权分配要清晰。”回顾创业历程,李学民先生得到了以上的经验。他同时谈到,自己目前大体计划就是深耕影视衍生品及品牌授权领域,通过用户的思维来推动产业发展。

命中注定的默契―――

从MBA校友到商业伙伴

2014年3月,中国传媒大学MBA学院与中国传媒大学MBA校友创业项目“海南麓湖度假区”在海口举行挂牌仪式。

我校MBA毕业生、中合集团创立人刘旦华、韩涛、李红勋(从左至右)

2014年3月21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MBA学院与中国传媒大学MBA校友创业项目“海南麓湖度假区”在海口举行挂牌仪式。“海南麓湖度假区”是由中合集团开发的一项以“度假、养生、养老”为主的综合性文化地产项目,中合集团是以房地产开发、金融投资、文化传媒、高效农业开发等为主营业务的集团公司,这个公司的最初创立者―――韩涛、李红勋、刘旦华,是中传MBA学院2012级P4班的同班同学。张,李,刘三人因为中传而相识相交、合伙创业,他们不仅是中传MBA学子中合作创业的突出代表,他们的合作故事也成了MBA学院流传的一段佳话。

“创业需要勇气,合作需要包容。天下之事,唯有志同道合之士,方可成就一番伟业。”刘旦华女士讲这句话的时候,声音中充满了对过去岁月的感动。

2011年夏天,韩涛机缘巧合地来到了海南省白沙县这个美丽的黎族小城,白沙县位于琼中,蓝天白云,四季如春,海南的第二高峰鹦歌岭也位于境内,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那里的每一口空气都让人心旷神怡,每一处风景都深深吸引着人,田园牧歌般的生活在那几日时不时闪现在脑海中。”韩涛这样回忆道,那时去海南发展一番事业的想法就植根于他的心中。也许是上天注定,2012年秋,中传MBA 开学后不久,李红勋在班里的一次交流中向韩涛表达了想要寻找机会,去海南投资的想法,刘旦华也加入其中,三人一拍即合,很快地达成了一致的合作意见。

在采访中,刘旦华女士(中合集团常务副总裁)谈到:“我们是同班同学,互相比较熟悉,价值观也非常相近,这是我们开始合作的基础。”三人之间的信任也在组建、筹备的过程中一点一滴地建立起来。经过一年的共事和沟通了解,三个人之间的感情已经不单单是同学之情。刘旦华女士坦言,“他们是综合素质非常高的合作伙伴,工作上要求很高,但私下却更像有担当有爱心的大哥。我们是同学、合作伙伴、知己,在困难的时候就是兄妹,是一家人,共度患难,共创辉煌。”

“人们只看到了成功者的光环,却不见光环的背后是他们的汗水、勤劳、智慧的结晶。”

刘旦华女士表示,创业初期确实有很多的困难,但重要的是行动力,是团结一致,共度患难,终究会迎来胜利的曙光。“任何时候只有付出才能有回报,任何时候只有坚持,成功才会眷顾我们。”

一切的成功都是源于众多因素的集合。好的眼光、丰富的经验、明确的目标、周详的计划、坚定的信念都不可或缺。在一个个的创业成功校友身上我们要学会汲取与总结,一直走在路上。

背景链接:MBA学院五周年

2009年申报MBA教育获得批准,中国传媒大学将其文化教育特色与MBA很好地融合起来,建立起中国传媒大学MBA学院;2010年,通过了将近一年的宣传与推进,首次招生达到200多人的可喜数字,为以后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2011年,学院最终明确了将“对文化与传媒业具有洞察力”作为培养目标之一,在强调“工商管理知识和思维、现代企业管理思维”的同时,凸显了文化传媒MBA的特色,明确了其教育定位,运用学校的学科优势及资源来培养懂文化传媒、善经营管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成为全国首创文化传媒MBA;同时于此年第一次启动“实践导师制”,实行双导师制,校内理论与校外实践结合式教学也成为学院特色。在2012年的首届毕业生中其就业率达到了100%,充分展示了其办学成效。院长张树庭说:“年轻的MBA学院在特色型院校中已十分突出,尽管与国内一流院校相比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其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快地发展并跻身于国际行列。”

对于开设课程方面,MBA学院颇具特色。它灵活并综合地考虑了学校的优质资源,社会要求及学生自身需求等方面来不断修改创新自身的平台课,选修课等。张院长介绍到近期学院启动了中传MBA人才培养创新工程首批项目,其率先与世界顶级营销传播公司奥美集团和电通广告公司合作,开展了数据营销、传播等精品课程,由实例的实操者亲自讲述和分析来自一线的、鲜活的真实案例与执行过程,对学生更具启发意义。同时,学院还依托中传优势学科,开设了品牌管理、国际文化市场、消费行为学等文化传媒特色课程。这些特色课程与项目,无疑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资源及实践机会,增强了其实践创新能力。

篇2

关键词:虚拟现实;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9-0188-03

Abstract: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talent market, cultivate outstanding professional skills, post suit ability of students is the basi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years of experience in teaching and practice, analyzed the shandong province virtual reality problems between talents demand and talents cultivation. Using the mode to build and project betwee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ummarizes the virtual realit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re 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rain of thought, measures and achievements and innovations. Better teaching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next step.

Key words: virtual reality; the teaching reform; cultivation of talents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在各行各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对一些传统行业具有颠覆性的影响力,如建筑行业、房地产行业等[1]。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又称灵境技术。虚拟现实就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个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让参与者身临其境一般,产生沉浸感[2]。

1 虚拟现实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

虚拟现实是一个新兴起的行业,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前沿研究方向,是未来社会发展学科的重要技术之一。但是,山东省很多虚拟现实制作企业找不到合适人才,缺口较大。通过调研发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设置虚拟现实专业,而设有动漫专业或者多媒体专业,虽然这些专业都涉及到虚拟现实的知识,但是不精。而本科的虚拟现实专业学生不愿意到企业工作。针对这些情况,潍坊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采用“平台+分岗”模式后,确定数字媒体专业的核心模块是虚拟现实。

2)课程设置不合理。很多学校总是怕学生学的知识不够多,面面俱到,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太肤浅,广而不精,很难对口就业。

3)教学内容不合理。通过调研发现,很多学校虽然采用项目教学,但是这些项目都是老师自己开发的,不是企业真实项目,不符合企业需求和标准。

4)学生实践能力差。毕业生初到工作岗位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工作适应能力不强,离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3]。

5)教学团队缺少企业锻炼。虚拟现实是一个新兴起的高新技术,很多老师都是现学现教,水平有限,缺乏企业经验。

以上原因致使学生毕业后不能马上胜任公司工作,还需要公司进行培训,这样导致应届毕业生很难对口就业。

2 虚拟现实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2011年之前,设置的专业是动漫专业,该专业开设的课程比较广,包括网站开发、平面设计、动画制作、市场营销等各个方面,面面俱到,唯恐学生学的不够。这样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广而不精,很难对口就业,大部分同学毕业后都从事销售行业。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课程组的划分,每个课程组有一位负责老师,负责该课程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内容的制定,并进行项目教学。但当时的大部分项目都是老师自己设计的,并没有企业真实项目。本次教学改革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重组了课程和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对口就业率改善不大。

2011年,先后到山东中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济南万维企业策划有限公司、鼎拓印象有限公司、青岛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调研,主要调研虚拟现实、建筑漫游、平面设计和游戏开发的发展前景。通过调研得知,游戏开发方向非常火,但是主要应用在大城市、国外外包等,像163、QQ都有自己专门的制作部门,所以学生就业比较难;平面设计方向范围比较广,可以融入到其他方向去,没有必要单独开设;建筑漫游和虚拟现实方向在大、中、小城市都用,比如大中型城市中的产品会,小城市的广告牌、店面、建筑效果展示、家装展示、建筑动画等,需求量很大,就业前景好。而且山东省各大高校中基本上没有开设建筑漫游和虚拟现实专业的,精通的人不多,大部分只是会做一些皮毛,这方面的人才非常紧缺,市场需求量特别大。

所以,我们将动漫专业改为数字媒体专业,核心模块是虚拟现实,面小而精,与企业一起进行了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效果显著,解决了以上问题。

3 虚拟现实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

虚拟现实核心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校企共建、项目主导”的模式,包括订单、项目和工作室。在课程建设、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采取校企共建的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建设层面

采用“共建、共育、共管、共评、共融”的模式。

如图1所示。

1)校企共建课程:通过多次到济南万维企业策划有限公司、济南科明数码技术有限公司、济南鸿清动漫制作有限公司、济南铭途动漫有限公司、潍坊艺景图文有限公司和青岛锐盈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调研以及QQ、电话联系,成立了课程群建设委员会,课程群建设委员会指导教学改革实践,共同制定了虚拟现实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引入企业项目,将教学内容进行重组,论证课程标准。

2)校企共建师资队伍:人类进入2000年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惊人,而大部分校内教师缺少企业锻炼,掌握的前沿知识远远不够,单靠校内专任教师授课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引入企业兼职教师,核心课程中的重点、难点部分请企业兼职教师来讲授。同时,每一位校内专任教师对接一位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制定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校内专任教师定期到企业锻炼。

3)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为促进专业持续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与济南鸿清动漫制作有限公司、山东中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易迅麦和数字传媒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培育挖掘先进资源,对实训室、走廊等进行了统一布置,张贴了企业介绍、往届学生企业作品展示等宣传展板;持续抓好企业家进校园、分岗教学改革、订单教育等活动,使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共融。

4)校企共建工作室:分别与易迅麦和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济南鸿清动漫制作有限公司在学院滨海校区成立了室内设计和数字媒体工作室,主要从事平面广告设计、室内空间设计、室外表现、建筑动画、多媒体设计等工作,提高学生的设计、动手能力,让学生提前接触行业企业要求和标准。

5)校企共育人才:我们和济南万维企业策划有限公司等企业共育人才。即学生入学后前三个学期由校内教师进行授课,第四学期创建订单班,由企业教师入校授课,从第五学期开始,学生进入公司实习,由校外兼职教师协助校内专任教师指导学生顶岗实习,传授一线的具体的知识和经验[4]。

6)校企共同管理:不仅组建订单班、成立工作室,聘请企业专家进课堂、进工作室传授专业知识,还聘请企业专家进行就业指导。学生在校和实习期间,都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和校内教师共同管理。

7)校企共同评价:每个学期学生的学习情况、完成的作品,特别是期末考核都请企业专家和校内教师共同进行评价。

8)校企共融: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行业文化、企业文化不可避免地会与校园文化融合[5]。虚拟现实实训室和工作室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布置,张贴企业文化、企业简介、企业兼职教师简介、往届学生在企业参与的项目作品、工作室管理制度等。

3.2 培养层面

采用“项目主导+分段式教学”的模式

1)项目主导:每门课程都是项目教学,项目都是从企业引入的真实项目。每个学期所有课程学习结束后,综合这几门课程,利用两周左右的时间进行综合项目实训。

2)分段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分段式教学。授课全部在实训室进行,每个学生配备一台电脑,采用边讲边练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及时动手操作。每学习完一门课程,都带领学生制作大项目。全部课程学习完毕再进行综合项目训练。最后进行订单,进入工作室和公司。通过企业调研、看望实习生,发现学生对这种培养模式非常认可,提高了教学效果。

4 虚拟现实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果

依托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创新实践了“企业工作站、学校工作室”建设改革模式。

在企业建立教师工作站,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锻炼、学习。依托企业工作站,提高了教师实践能力。

在学校建立企业工作室,引入行业企业技术资源、真实项目和兼职教师,提高了教师和学生对项目标准的认识以及动手设计、操作能力。

同时,组建了订单班,邀请企业专家进课堂授课4个月,校内专任教师跟随听课、学习,提高了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项目设计能力,缩短了学生技能与企业需求的距离,提升了对口就业率。

5 虚拟现实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点

5.1 校企新课程――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根据企业岗位能力需要,和济南万维企业策划有限公司、青岛锐盈传媒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专家共同制定建筑漫游核心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目标明确,突出了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特色。

5.2 岗位新项目――引进企业真实项目

虚拟现实模块的很多课程引进了企业真实项目。比如《室外表现》课程引入了济南万维企业策划有限公司的真实项目――厂房设计、幼儿园设计、医院设计、住宅设计等;《建筑表现》课程引入了青岛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真实项目――小公建雪景表现、商业建筑表现、黄昏景别公建、住宅表现、鸟瞰日景、鸟瞰夜景;《建筑动画后期》课程青岛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真实项目――片头制作;《虚拟现实技术》课程引入了济南科明数码技术有限公司的真实项目――校园虚拟漫游等。

5.3 组建订单班――触及学科前沿

由于校内专任教师很难接触到行业最新动态,即使了解到,也很难马上理解的非常透彻,操作的非常熟练。所以,学生入学后前三个学期由校内教师进行授课,第四学期创建订单班,由企业专家入校授课,使学生了解市场和社会需求 [6]。

5.4 成立工作室――工学结合,服务企业

和企业合作,在滨海校区创建了工作室,并按照企业要求布置了工作环境,张贴了工作规则和制度,以及往届学生在企业中完成的作品。教师带领学生接项目,使学生真正参与项目建模、赋材质、打相机、打灯光、渲染出图、制作动画、后期处理、虚拟漫游等制作流程,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前感受企业工作环境。

总之,虚拟现实核心课程教学改革实施以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学生的技能、对口就业率,也在同类院校和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学生实习、就业单位给予了高度赞赏和评价,一致认为我们实施的“共建、共育、共管、共评、共融”模式和“项目主导、分段式教学”模式非常好,对学生非常负责。

参考文献:

[1] 米锐.虚拟现实技术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2):122.

[2] 刘科文.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10):123.

[3] 张威琪.高职“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探索,2014(6):40.

[4] 侯晓音.高职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探索,2014(7):70.

篇3

整体市场规模

最近几年来,我国动漫期刊整体市场规模有所扩大。据娱乐产业研究机构艺恩咨询的《2010中国动漫产业投资研究报告》,2009年中国动漫出版物市场规模为1.7亿元,预计2012年将增至8.5亿元。北京开元策略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09年市场化报刊零售发行调查报告显示,在以发行为主要收入的杂志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青岛、沈阳、武汉、成都等全国10大城市杂志零售市场单期发行量前30强中,共有9种动漫杂志,这9种期刊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大城市的销售指数占所有市场化杂志整体销售指数的5.6%,比2008年增加了1个百分点(如图)。不仅动漫期刊整体市场规模明显放大,知名动漫期刊发行量也在大幅递增。我国一些市场表现不错的动漫期刊每期实际发行量约为30万~40万册,与日本第一漫画杂志2010年平均每期印刷量288万册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动漫杂志的市场价值指数取决于杂志的期发量、刊期密度和定价,期发量越高、刊期越密集、定价越高,杂志的市场价值就越大。《幽默大师》、《漫画世界》、《知音漫客》、《小公主》、《漫画派对》、《米老鼠》、《漫友》、《乌龙院》和《吉美漫画》等9种动漫杂志,在4地合计杂志零售市场中依次排列,以《幽默大师》单期销售指数最高;月度销售指数前5强依次为《漫画世界》、《知音漫客》、《幽默大师》、《米老鼠》和《漫友》,月度市场价值指数前3强依次为《漫画世界》、《米老鼠》和《知音漫客》。对比往年数据,《漫友》和《幽默大师》的市场价值名次有所下降,而《知音漫客》则上升较快。综合来看,近年来在动漫产业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动漫杂志消费市场持续上扬,不仅整体销量突飞猛进,而且在整体市场化报刊的大盘中所占比例也在不断加重。

市场调查显示出的发展特点

为全面了解我国动漫期刊市场的真实情况,笔者在2010年底对全国动漫期刊批发零售市场进行了调查,较为全面地掌握中国动漫期刊发展情况。目前,我国动漫期刊市场呈现出以下特点。

动漫期刊阵营日益强大,品种数量明显增多。自1993年国内首本新漫画杂志《画书大王》创刊算起,作为我国漫画作品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的动漫期刊已有18年历史。十几年里,先后出现了近百种动漫期刊,多数以停刊、休刊或转型收场,仅有少量期刊在总结前人失败的经验教训中顺应了市场和读者需求,渐渐探索出一条可行的经营之路。在优秀动漫期刊品牌的带动下,动漫期刊数量激增,发行量一路走高,当然其中也不乏跟风之作。市场调查显示,各地涌现出来的各类动漫期刊有影响的达到50余种之多,其中不少是以图书形态出现。

业外机构纷纷涉足,动漫期刊数量激增。2010年,动漫期刊阵营再添新军,以“有妖气”网站(u17.com)为稿件征选平台的《Hi!漫画》创刊,由人民邮电出版社主办的少年杂志《尚漫》试刊发行,由学友园教育集团与优扬传媒集团联合出品的《优趣动漫周刊》突破校网渠道在全国上市,《最漫画》脱离《最小说》开始独立发售。动漫期刊的火爆与近年来政府陆续出台大量扶持政策有很大关系,此举直接刺激了动漫期刊出版热潮。

专业运营机构期刊,提升期刊专业化水平。动漫期刊是文化娱乐产品,属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刊物类别,其发行渠道以全国报摊零售发行为主。长期以来,期刊基本上都是由杂志社、编辑部进行编辑出版,但这种大多以事业单位身份出现的杂志社市场化意识较低,专业化能力较差,难以将动漫期刊提升到应有的水平。在此背景下,杂志社要么提升专业水平,要么借助于专业机构进行运营,不然就要面临停刊关门的局面。实际上,在现有的动漫大刊强刊的背后都有专业运营机构的身影,如漫友文化传播机构、童趣出版公司、知音动漫公司、学友园教育传媒集团、天闻动漫传媒公司、吉美文化传媒公司等。

动漫期刊出版日趋集团化,推动漫画市场加速细化。由于动漫期刊市场尚未完全大众化,读者群体较为狭窄,在不能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的现实情况下,出版机构不约而同地打起了范围经济的主意,这直接推动了动漫期刊市场的进一步细分,以契合“窄众”的子刊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作为动漫期刊策划出版的龙头企业,漫友文化推出了《漫友》、《漫画世界》、《可爱100》和《漫画BAR》等多种期刊,截止到2010年底,每月出版期刊13本。童趣出版公司出版的期刊有《童趣》(芭比、小公主、卡酷全卡通)、《米老鼠》、《小熊维尼》,每月出版7本,此外还推出了《喜羊羊与灰太狼》、《米奇妙妙屋》、《终极米迷》等多本杂志书。此外,学友园教育传媒集团策划出版《花园宝宝》、《漫画少年》和《动漫周刊》等多种定期出版物,吉美文化传媒推出《猫和老鼠》、《兔巴哥》、《飞天小女警》等刊物。

动漫期刊题材丰富,类型多样,但仍以青少年为主。随着动漫期刊整体市场的不断壮大和进一步细分,期刊形态、题材、内容来源和定位群体日益丰富多样。按照定位群体年龄来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幼儿(3~7岁)、儿童(5~9岁)、少年(9~12岁)、青少年(12~18岁)和准成年人(16~24岁)等几个主要板块,《花园宝宝》、《儿童漫画》、《漫画世界》、《漫友》和《新蕾》可以说是以上类别的代表刊物。按照内容来源来看,主要分为资讯志、原创动漫期刊和引进版权内容期刊三类。资讯志以刊载国外(主要是日本)动漫业界动态、新作资讯、作品评介为主,兼有海外漫画连载,较有影响的刊物包括《动感新势力》、《动漫前线》、《最动漫》、《看动漫》等;原创动漫期刊队伍最为庞大,日式漫画语言期刊日渐式微,中式漫画期刊占据主导地位,整体数量与发行量一路走高,《漫画世界》和《知音漫客》月均发行量都超过了200万册;引进版权内容期刊在市场上也较受欢迎,主要刊物有《米老鼠》、《小熊维尼》、《芭比》、《小公主》、《花园宝宝》、《龙漫》、《猫和老鼠》和《兔巴哥》等。从题材来看,内容极为丰富,但总体而言都和学生一族、校园生活密切相关。此外,除了各种题材的原创漫画期刊之外,还出现了动画派生漫画期刊和网游派生漫画期刊,尽管市场表现参差不齐,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探索意义值得肯定。

动画派生期刊有增无减,市场表现参差不齐。近年来,随着国产动画的蓬勃发展,与动画结合的期刊不断涌现。除了早期的《漫动作?哇O》、《动画大王》之外,《卡酷全卡通》、《虹猫蓝兔》和《喜羊羊与灰太狼》等新生力量相继登场。《漫动作?哇O》自2005年9月改刊重新上市后,变身为一本针对4~12岁读者的动画杂志,栏目内容有热门动画片、卡通剧、流行玩具等介绍,集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杂志内容不仅有《戴拿奥特曼》、《金甲战士》等热门特摄动画,还集合了《急电小信使》、《天眼神牛》、《快乐精灵》、《猪猪侠》等原创动画。《动画大王》则主打《铠甲勇士》、《爆龙战队》、《电击小子》、《百兽战队》、《超星神》、《变形金刚》、《蓝龙》等动画故事。《卡酷全卡通》创刊于2008年10月,以刊载卡酷动画卫视播映的《卡酷天使历险记》、《羊羊运动会》、《虫虫王国》、《战龙四驱》等动画片为主。自2009年,以国产明星动漫形象为主角的动画刊物《虹猫蓝兔》和《喜羊羊与灰太狼》先后问世,演绎了“先动画后杂志再图书”的出版模式,这两年的市场表现还算不错。

网游派生漫画期刊风生水起,方兴未艾。一直以来,网游和期刊除了资讯报道之外互不相关,但如今网游也开始尝试平面化,用派生的漫画故事和期刊进行有机结合。《动漫炫》杂志2008年创刊时是单纯的漫画期刊,后来发展为漫画+网游的模式,发行量也从最初的2万册增长到现在的5万册,并成功地推出了《YY》、《奥比岛》、《赛尔号》等一系列图书。2009年创刊的《奇想EX》是一本科普少儿漫画连载杂志,连载内容包括《摩尔庄园——热带雨林之旅》、《乌龙万事通》、《奇想世界大冒险》、《电击小子》以及腾讯独家授权的原创漫画《QQ堂》等。作为《奇想EX》的策划和制作方,冬日漫画社不但为人气网络儿童社区《摩尔庄园》制作了改编漫画《摩尔庄园——热带雨林之旅》,还为腾讯休闲游戏《QQ堂》改编同名漫画。这些期刊和网游之间高度互动,既以漫画故事演绎和推广了网游,又以附赠的礼品卡吸引了许多网游用户购买期刊,很好地实现了漫画期刊和网游的双赢。

动漫资讯杂志鱼龙混杂,日益被边缘化。动漫资讯杂志作为特定阶段的产物,曾在市场上表现抢眼,但时至今日已经难成气候。制约动漫资讯杂志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版权因素,其次,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使动漫资源分享变得越来越容易,这对动漫资讯杂志的影响格外明显。除了一些老牌资讯杂志,如《动感新势力》、《动漫前线》、《最动漫》、《看动漫》等刊物还能在全国有较大影响之外,其他新生刊物大都很难立足,基本上都是昙花一现。现今的动漫资讯杂志几乎都是使用音像号定期出版,以光盘附加手册的形态出现。由于资讯杂志和音像出版关联很大,除了定期出版资讯杂志之外,还不定期推出增刊特刊以及影像专辑。以超影动漫工作室为例,定期出版的刊物有《动漫迷城》、《动漫志》、《动画快典》、《萌城ACG》、《漫龙志》等,并推出了《漫龙风暴》、《动漫音乐嘉年华》、《萌珍画集》、《综合画集》等多种增刊,以及经典剧场、长篇连载、金装剧集等多种盒装音像出版物。此外,漫动天地文化传媒公司以其强大制作班底,推出了《看动漫》、《萌动漫》、《菠萝志》、《囧动漫》、《听动漫》等刊物,并策划推出了《CLANNAD珍藏宝典》、《鲁鲁修完结典藏》、《火影忍者 绘之卷》、《贞本义行二十周年典藏画集》、《柯南案件侦破大全》和《C75萌少女画集》等增刊。动漫资讯杂志呈现出以多个子刊、姊妹刊、增刊等形态共同出击的发展趋势。

向图书出版延伸

类是儿童漫画期刊,像《米老鼠》、《小熊维尼》、《小公主》等,读者以7~14岁儿童为主,相对而言,内容的性别差异性不强;另一类为幽默漫画期刊,包括《幽默大师》、《漫画派对》、《漫画世界》等,内容老少皆宜,通俗易懂,突出幽默搞笑的特点,在读者的年龄和性别定位上较为偏向少年;第三类为青春漫画期刊,包括《漫友》、《新蕾》等,刊物风格偏日式,追求唯美华丽,读者以少女和年轻女性为主。

动漫类期刊是文化娱乐产品,是属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刊物类别。目前,动漫类期刊整体广告业务偏少,同时也无其他增值收入,赢利模式主要依赖于刊物发行收入。动漫期刊立足“读图时代”,彩色化程度较高,内容信息量很大,彰显出较高的性价比。目前的主流原创漫画期刊多为大16开本,定价在5元以内,且较多使用了“四拼一”的排版模式。这种模式的期刊主打大众消费市场,拓宽了漫画受众范围,是非常契合中国市场的期刊出版形式。“四拼一”式的实惠策略,使动漫类期刊成为大众阅读品。

篇4

南都娱乐:之前我们请谭飞老师总结你这一年时,他提到你是第一个意识到你公众人物身份的明星,而且时刻以“公民”标准在生活,在你看来,这个公民标准究竟是怎样的?

姚晨:对自己负责任的同时,也对身处环境(即社会)负责任的一个人。

南都娱乐:2012年你会特别在哪个公益领域加强动作?

姚晨:主要还是以难民署的工作为主,这是一场持久战。从一开始大多数人不太了解,到现在我们很欣喜地看到难民署公益在百度风云榜上排名第四,可以说初见成效,这说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难民和难民工作,让我们很受鼓励,因为有关注才有行动,有行动才会带来改变!

南都娱乐:虽然你没有到明星公民活动现场,有没看到我们拍摄的公益宣传片,有什么感受?

姚晨:在微博上看过,当时还正在呼吁为新公民学校的师生们送煤过冬,很多朋友都参与了。我觉得公益不只是你帮助别人,它是相互的,是互相在取暖。比如捐煤,大家在思考怎么样才能让师生们坐在温暖的教室里上课,如何持久地去提供这样的温暖,反过来,你帮助到的人对你的肯定,也是种鼓励,也会温暖你。

南都娱乐:越来越多的明星在公益慈善方面行动起来,但杂音也不少,你觉得需要明星们坚守怎样的原则才能减少非议产生?

姚晨:首先要无愧你心;其次明白你在做什么、为什么而做、怎么做,你自己要先在心里想明白这三个问题;最后,让时间来说明一切。

南都娱乐:再一次拿到明星公民这个奖,体会是什么?

姚晨:我觉得“明星公民”这个奖设计得特别好,因为这个奖第一次提出了公民的概念,也第一次在明星中强调了这个概念。我记得去年第一次举办时,那时候大家还对这个不太了解,还是一个比较观望的态度,但今年再举办,就已经有更多朋友参与进来。这个奖首先是给明星们提了醒,让大家意识到公民才是你最重要的身份;其次,通过明星们的影响力,给关注明星的人们提醒你身上还有公民的身份。我们都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公民,都应该为这个时代、这个社会以及自己去做点什么,让属于我们的这个时代变得更加美好。

南都娱乐:你是微博公益持之以恒的实践者之一,怎么看待微博这个平台带来的“微公益”力量?

姚晨:聚沙成塔。

姚晨

篇5

云印刷的生产过程一般可分为4个步骤:①客户提交上传印刷任务至印刷服务网络;②印刷服务网络将任务传递给印刷设备;③印刷设备执行并完成印刷生产;④通过企业或第三方物流将印刷产品传递至客户。

本文选取了国内开展云印刷的典型企业案例,从企业、行业两个角度构建未来云印刷发展平台的模型。

云印刷发展现状

云印刷自产生之日起就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全球已有多家企业涉足云印刷业务,如台湾健豪、美国Vistaprint、美国Shutterfly、云九印刷、天津长荣健豪、香港保诺时e-Print、北大方正、上海四维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按照企业是否直接提供云印刷产品以及开发云印刷所依仗技术来源的角度,可以将这些企业分为产品服务及云印刷服务供应商两大类,如表1所示。

按照开展云印刷的活动主体,可将目前存在的云印刷解决方案分为单个企业云印刷平台及多个企业开展云印刷2种方案。

1.单个企业的云印刷解决方案

此种印刷解决方案主要提供的是单个企业开展云印刷时的平台及流程。典型代表是惠普提出的e-Print云印刷。其核心构成是黑莓手机和ePrintCenter。其原理是将输出端(主要针对数字印刷设备)连接到网络,然后被分配唯一的电子邮箱地址。用户往指定电子邮箱发送电子邮件时,对应印刷设备接受指示,并完成相应印刷任务。

2.多企业开展云印刷的平台解决方案

当开展云印刷的主体同时涉及到多家企业时,其解决方案就隶属于多企业。最典型的代表是Google提出的开放性云印刷(打印)平台。该平台主要由发送印刷任务的应用程序、传递印刷任务并连接印刷设备的云印刷服务网络以及作为印刷生产设备的打印机和传统印刷设备等3部分构成。其原理和流程如下:通过Google提供的账号注册到云印刷服务网络,使设备成为云印刷网络的输出点;任何应用程序,通过云印刷服务网络,控制位于世界上任何位置的印刷设备,从而执行印刷任务。

现有云印刷模式的分析及评价

从企业开展云印刷所依仗的技术力量及流向,可以将现有云印刷的模式归纳为企业自主开发、借助外力合作开发2种,如表2所示。下面通过具体案例,对这2种不同模式的内容进行分析阐述,并给出评价。

1.典型案例

(1)自主开发―台湾健豪

作为企业自主开发云印刷的成功典型,台湾健豪在云印刷乃至整个印刷行业的发展中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10年时间,从靠着纸边儿生意起家的不起眼小厂,到如今在台湾名片、宣传单市场的市场占有率超过40%的台湾最大的印刷企业,传奇背后是创新精神与敢为人先的实践:2005年其开始进军个性化产品领域,开发在线设计出版系统。2013年上半年营业额达25亿新台币(合人民币5.2亿元),毛利润28%~38%,云印刷的运用拓宽了健豪的经营市场,在节省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1所示为台湾健豪开展云印刷的流程,主要分为成为会员、账户存款、稿件提交、审稿印刷以及派送代寄5个步骤。

健豪开展云印刷的网络平台是健豪耗时4年自主研发的在线设计图册的设计出版系统,该系统革命性地缩短了用户在线预览与上传图片的等待时间,“让在线设计变得简单、快速;提高了客户体验满意度;让非专业的客户设计出准专业的作品”,在网速只有几kB/s的情况下,都能让客户迅速选择图片、预览并完成设计。

健豪云印刷平台的使用流程可分为5个步骤(以明信片为例):①客户使用在线设计图册的设计出版系统,对明信片进行设计并填写收件人信息;②客户在线提交明信片;③审稿部门就明信片设计稿件进行确认,并交印刷部门印刷;④印刷部门印刷;⑤印刷完成后通过健豪物流直接将明信片寄给收件人。

(2)借助外力―凤凰传媒“凤凰印”

据媒体报道:“2013年7月10日,江苏凤凰新华印务有限公司与北京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就‘凤凰印’云服务平台签约。此次战略协议签订后,方正电子将凭借领先的技术与凤凰新华印务进一步加快‘凤凰印’云平台系统建设。”

“凤凰印”的云服务平台,其实是一个全球数字网络印刷服务平台。其产生于当今新技术、新媒体和新观念不断冲击的环境下,内容是利用数字和网络技术,整合印刷行业原先孤立的“传统印刷、数字印刷、印前处理、质量管控、数据存储、网络传送、业务信息、电子商务、创意设计和数字产品制作”等工作单元,从而建立一个能真正实现4个“零”(出版零距离、印刷零差异、发行零库存、版权零担忧)的云服务平台。

“凤凰印”云印刷平台的实现方式是,在上游依托于凤凰传媒丰富的出版内容资源,下游联合多家印企和连锁印点,从而实现企业间技术和资源的强强联合。

2.两种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对现有企业开展云印刷所采用的模式进行分析评价,如表3所示。

由于企业自主开发云印刷模式的缺点及限制,该模式对企业的要求很高,其适用范围很窄,因此在开展云印刷时,更多的企业选择了更为现实的借助外力的方式。供应商是云印刷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云印刷的发展应用。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云印刷仍处于发展初期,北大方正、台湾健豪、天津长荣健豪等技术相对成熟、资金相对充裕的云印刷服务供应商对于云印刷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就单个印刷企业而言,开展云印刷既要结合本身特征选择正确的模式,又要注意创新应用,拓展云印刷的盈利范围。

3.云印刷模式的应用――基于云印刷,不拘泥于印刷

上海四维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开始向数字化转型,自主研发云印刷平台,成立以平面资讯云计算为主的云计算中心,主要为广告、出版、印刷业提供前端的服务器支持服务,在云计算基础之上扩展新的盈利点。

如图2所示,上海四维利用云印刷拓展的新盈利点可概括为数据服务、DM单业务和电子书3个方面。

(1)数据服务:针对云印刷平台中的中央图库(专有图库和公共图库)中的公共图库,打造搜索引擎(类似百度、搜狗),客户根据需求查询、调用库内素材,并为此支付一定费用。

(2)DM单业务:在云计算平台上衍生出短信平台,将商家的产品信息、促销信息制作成了手机报,以点对点的方式发送给终端消费者,从中获利。

(3)电子书:是指公司除了提供纸质书外,也提供电子书。

通过开展云印刷业务并基于云印刷拓展新的盈利点,上海四维的成本下降了15%~20%,印刷板块的销售额达到每年3亿元,而企业2013年的销售额增长率预计为30%。

云印刷出版增值新平台模型构建

自主开发、借助外力2种模式的典型案例既揭示了云印刷的发展现状,同时为云印刷出版印刷增值模型构建与分析提供一定借鉴;而云印刷模式的应用与创新,为企业开展云印刷的具体经营起到一定参考作用。根据以上分析,以下从企业和行业两种不同视角构建云印刷的平台模型。

1.基于企业的云印刷出版印刷增值模型的构建

图3为本文构建的基于企业的云印刷出版印刷增值模型。该模型是以企业为视角建立的,针对的是企业的客户与合作企业,该模型与现有的云印刷模型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其可自动匹配出印刷设备及后期物流派送的最优组合。该模型云印刷的实施过程如下。

(1)客户访问企业提供的云印刷服务平台,上传印刷要求。

(2)企业云印刷平台接收任务并自动匹配、分析出印刷所需设备及物流配置最优解,并将任务传递给企业的相关印刷设备。

(3)印刷设备完成印刷。

(4)印刷完成后按照云印刷平台分析匹配的物流对产品进行派送。

该模型的主要创新点是将物流加入云印刷模型中,而且云印刷软件平台可自动计算匹配出印刷设备与物流的最优组合。

表4总结了该模型的优缺点。基于企业的云印刷出版印刷增值模型较符合现阶段云印刷发展的模式,从企业角度看,实现了企业内部的资源优化配置,且降低了管理、物流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从云印刷整个市场或行业角度看,未实现整个行业内资源的最优配置。

2.基于行业的云印刷出版印刷增值模型的构建

本文构建的基于行业的云印刷出版印刷增值模型如图4所示。

该模型的主要特点是以整个云印刷行业为视角对云印刷模型进行构建,打破了企业之间的壁垒,将所有印刷企业的印刷设备、相关物流信息全部编入“云”,从而实现了整个云印刷行业的资源最优配置。该模型云印刷的实施过程如下。

(1)客户访问行业云印刷服务平台,上传印刷要求。

(2)行业云印刷平台接收任务并自动匹配、分析出印刷所需设备及物流配置最优解,并将任务传递给相关企业,对应相关印刷设备。

(3)印刷设备完成印刷。

(4)印刷完成后按照云印刷平台分析匹配的物流对产品进行派送。

该模型的主要创新点是打破企业壁垒,将所有印刷设备及物流均编入“云”,从而实现了云印刷行业的资源优化配置。

该模型的优缺点如表5所示。基于行业的云印刷出版印刷增值模型可以实现整个行业的最优化资源配置,但是打破企业壁垒存在着利润分配、产权合作等一系列问题,实施难度太大,短时间内无法实现。

云印刷的优点主要是能实现个性化印刷、跨区域协同管理、减少物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企业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缺点和难点主要在于云印刷对云计算等相关技术的要求高,且云印刷的成功实行依赖于市场认可度、企业参与度和客户信任度,而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云印刷的开展。

篇6

2017平面设计入职工作计划范文(一)

这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经历,也给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忆。在这段时间里各位同事和领导给予了我足够的宽容、支持和帮助,让我充分感受到了领导们“海纳百川”的胸襟,感受到了作为广告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豪气,也体会到了重庆广告从业人员作为拓荒者的艰难和坚定(就目前国内广告业而言,我认为重庆广告业尚在发展阶段并且起步较晚)。在对各位同事和领导肃然起敬的同时,也为我有机会成为今天广告的一份子而惊喜万分。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将我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记得初次应聘时,我对公司的认识仅仅局限于重庆几家顶级的广告公司之一,对设计师一职的认识也仅局限于从事相对单纯的广告创意和美术执行工作。除此之外,便一无所知了。所以,试用期中如何去认识、了解并熟悉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便成了我的当务之急。

一、通过理论学习和日常工作积累使我对公司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记得初到公司时,交到我手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一张企业贺卡的修改,然而说来惭愧的是,因为对于对方企业整体形象包装的不熟悉,导致这张小小的贺卡修改任务就让我在公司的第一天工作从下午5:00左右持续到深夜12:00以后,反复的修改和漫长的等待客户的回复对我来说,既新鲜也处处存在挑战。不懂就学,是一切进步取得的前提和基础。在这段时间里我认真学习和认识了公司各相关资料,并且对公司以前的、现在的客户的相关资料有了比较初步的了解,(这方面,小组的组长罗晖、美术指导莫剑、还有和我一样新到公司不久的美术杨泛,对我的帮助都很大,我也一直很感激他们)再加上日常工作积累使我对公司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也意识到了公司在重庆广告业举足轻重的地位,她的发展对于推动整个重庆广告业的发展有着巨大作用。同时,公司拥有比较先进的管理体制和企业化标准运作的行政机构。这一切都让我对公司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憧憬。

二、认真学习岗位职能,工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根据岗位职责的要求,我的主要工作任务是(1)负责完成组长分配下来的设计工作指令;(2)参与相关广告创意的讨论;(3)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通过完成上述工作,使我认识到一个称职的设计师应当在具有相当的美术功底、熟悉的设计软件操作能力的同时,还一定要具备良好的设计心态,并且要敢于多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方案,敢于创新!当然,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向领导和同事提出自己创意想法的必不可少的。目前我在创意想法方面存在不足,还需要多向组里的和其他组的各位资深领导和同事多求教、多学习。为了让自己做一个称职的广告美术设计人员,我也阅读了许多与设计相关的书籍,并争取在工作中有所帮助和提高。

XX年又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一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克服不足,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努力:

1、学无止境,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各种学科知识日新月异。我将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种设计相关知识,并用于指导实践,大胆创意!

2、“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业务知识,通过多看、多学、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技能。

3、不断锻炼自己的胆识和毅力,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工作过程中慢慢克服急躁情绪,积极、热情、细致地的对待每一项工作指令。

2017平面设计入职工作计划范文(二)

新的一年又开始了,在我们昂首期待未来的时候,有必要对新一年的工作做一个计划,总结以往的应验教训,在新的一年有所改进。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怀着饱满的激情投入新的的工作,在工作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突破自我。这份热情与激情更激励鼓舞着我,时刻提醒着我在新的一年里要加强对自我的管理,提高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为公司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而努力。以下是我总结到的一些工作上不足的地方:

1、严把工作流程,有效的与客户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加入正阳一段时间了,对公司的工作流程也是比较了解,在以后的工作当中一定要按照工作流程走,有效的与客户沟通,避免做无用功,减少对公司的损失,降低成本,节约的就是利润。再者,要加快工作效率,而且也要确保工作质量,保质保量的完成提案,给客户给公司一个满意的答卷。

2、突破设计思路,提高设计眼界,不要只局限于当前的事物。把握整体设计方向,处理好细节处,增强画面美观度。在设计风格上,尝试多种设计风格,不要被客户所局限住,将多种设计元素结合大众喜好做出主要方案和备选方案,以客户的意愿为我们的意愿。

3、学无止境,“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了解业务知识,通过多看、多想、多学、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技能。同时要不断锻炼自己的胆识和毅力,工作上、做人做事上都要非常细心,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工作过程中慢慢克服急躁情绪,不能鲁莽行事,积极、热情、细致地的对待每一项工作指令。

4、做事有计划性。要做什么不做什么都要有明确性和强制性,不要让时间总是在犹豫不觉中浪费掉,避免因为没有合理安排而导致工作中的遗漏,提高工作效率。

5、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团队的力量的无穷的。接到新案子之后,不要一个人单刀匹马的做,首先大家商讨分析一下,确定一个主题,分析细节,做出一套策划方案,签订合同之后进行设计。虽然我们这个小团队人很少,大家在一起磨合的时间也不是很久,但我们经过短暂的磨合期已经共同进行了几个项目的设计。所有的项目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能完成的。

“态度决定一切”。人的一生就那么几十年,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够充分的利用好时间,认真的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情,当我们老的时候回想起来,我们不会有任何的遗憾。我们作为正阳传媒的一名员工,严谨的工作态度,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平面设计师,不断地开拓设计思路,更好的与市场融合,是我们目前需要改进和加强的,所以我会和公司一起努力,为公司的不断壮大,更好的发展,来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2017平面设计入职工作计划范文(三)

来到公司已经快两个月了。感觉时间过的特别快。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时间匆匆的流逝,而是因为每天工作的都非常的充实。我以前一直在职业培训学校做平面讲师,工作非常轻松,每天讲一个半小时的课,其余的时间就是辅导学生上机操作。每天上班感觉时间特别漫长,就盼着时钟能够快一点走,早点下班。但时间长了我觉得,太安逸的工作环境,不太适合我。所以我来到丰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开始了新的挑战。我们的设计任务很重,公司的vi,样本,画册,网站,动画都需要我们来设计,我们的团队成员就一起研究和探讨,各尽其能,来为我们这个团队,为公司服务。所以每天都有设计任务,虽然工作累一点,经常加班,但是看到我们自己设计出来的作品,心里的喜悦超过了苦和累。

那么,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我来到公司这两个月的感受:

(一)良好的办公环境

公司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我们良好的办公环境。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办公桌和电脑,还给我们配备了文件夹,笔记本、尺子、剪刀等这些办公用品,设施齐全。有了这么好的办公环境,我们的工作热情会更加高涨。

(二)好的领导

我们的领导董事长、李总、朱总。他们的年龄应该和我们的父母年龄相仿,但他们为了公司的发展每天都是勤勤肯肯,兢兢业业的工作。我们的赵总,经常和我们一起加班,每天工作到很晚,甚至熬夜还在写文案,写稿件。不但在工作上帮助我们进步,在生活上,思想上也不断的开导我们,关心我们,激发我们自身的潜力和创造力,使我们能有充分的精力更好地为公司服务。有这么好的领导带领我们,我相信,我们的公司会逐渐壮大。

(三)同事之间能够和睦相处

人际交往、同事之间的相处,是我们大家工作的需要。每天早上来到公司,同事之间问声“早上好”,微笑着点点头,这样一天的工作都会有个好的心情。同事生病了,端上一怀热水,送上一句温暖的祝福,那么,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是热乎乎的,少了那些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多一些理解和关怀。这样,我们每个人就会得到更多的温暖,更多的爱。

(四)团队精神

工作中少不了交流和沟通,少不了共同合作。虽然我们这个小团队人很少,刚刚组建还不到两个月,但我们经过短暂的磨合期已经共同完成了几个项目的策划与设计,例如运动会馆的网站,画册,装修效果图,公司vi,logo,动画的制作。所有的项目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能完成的。这里需要我们平面设计,网站设计,3d设计,影视设计师的相互合作共同来完成。一个人承担着几个人的工作,所以说每个人的力量都是不可或缺的。

一个设计团队是否优秀,首先要看它对设计的管理与分配,将最合适的人安排在最合适的位置,这样才能发挥出每个人的优点。团队精神非常重要,大家在共同商讨的过程中很容易就能碰出新的闪光点,使策划项目更加的完备,也能更好的开展工作,从而使事半功倍。

所以一个优秀的团队,一个精英的团队,要有不怕苦,不怕累,敢于创新,敢于拼博的精神。我们会一起努力,打造出我们丰联文化传媒自己最响亮的品牌。

(五)热爱自己的工作

我们无论在哪里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必须要喜欢这份工作。来到公司的这段时间,领导和同事都非常的热心,我们就像是一家人一样,我已经彻彻底底的爱上了我的这份工作。并不是职位越高,层次越高,我们就越快乐。我们需要的是在工作中有充分的自由空间来发挥和展示我们的能力,对每一个挑战和机遇我们都能够有自信和想法去接受,并经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去实现它。实现自我价值。我想这样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才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赵总经常和我们说的一句话是:“态度决定一切”。人的一生就那么几十年,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够充分的利用好时间,认真的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情,当我们老的时候回想起来,我们不会有任何的遗憾。我们作为丰联视通的一名员工。严谨的工作态度,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设计师,不断地开拓设计思路,更好的与市场融合,是我们目前需要改进和加强的,所以我会和公司一起努力,为公司的不断壮大,更好的发展,来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最后,祝我们的公司能像巨龙般腾飞,像磐石般坚强稳固!也祝愿在座的每一个人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看过“2017平面设计入职工作计划范文”的人还看了: 1.2017入职工作计划范文

2.2017入职新人工作计划范文

3.2017新员工入职工作计划范文

4.2017人事专员入职工作计划范文

篇7

一、依据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依据广告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培养H标.总体上来说,实践环节一般包括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几方面内容

1. 利用课程设计环节开展专业设计训练

课程设计是广告学教学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完成不同内容的课程设计,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课程设计可以包含广告策划与创意、平面广告设计、电视广告制作、企业形象设计等内容。

广告策划与创意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运用广告学专业理论知识,围绕一个题丨3进行策划,主耍考査学生在创意方面的思维能力和策划方面的整体性与协调性;平面广告设计主要考查学生在现论知识的指导下对平面设计软件的使用能力;电视广告设计要求学生通过制作分镜头脚本,培养学生创意、摄像、编辑、审美等各方面的能力;企业形象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视觉识別系统、理念识別系统和行为识別系统的设计。

2. 通过实习环节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实习可以划分为广告市场调査、广告实务实习和毕业实习三个方面.广告市场调査厲于认识实习的范畴,在市场调查中,学生应根据调査H标要求,选择科学可靠的方法,刚绕广告市场、行业现状、广告受众、广告从业人员等方面展开调査,形成调查报佐.敁终完成调奄任务。广告实务实习是学生在系统学习了广告运作各个环节的理论之后开展的一次综合性实习,实习地点包括广告公司、义化传播公司、媒体部门以及企业的宣传部门等。实习中,学生运用专业知识,依据广告活动的一般规律,参与广告宣传的各个环节,熟悉各环节的运作技巧及相互关系,最终完成实习任务。毕业实习中学生主耍根据毕业设计题目要求,通过多种渠道开展调奇,为毕业设计收集素材。毕业实习也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过渡实习,对于学生认识社会,熟习工作岗位具有重要的铺垫作用。

3.通过毕业设计环节进行综合素质考查

广告学专业的準业设计既是学生对所学课程的一个总结汇报,是学生专业能力的综合演练。通过毕业设计,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九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专业思想和工作方法。在这一环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特K,帮助学生确定选题,保证选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写作价值,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展开创作,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全面把握,准确提炼个人观点,体现出创新精神和专业能力

二、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应该是对M论教育的扩展与延伸,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以适应市场需要。广告行业信息与市场变化较快,专业理念与专业要求也时有更新i如在对学生进行广告策划与创意课程设Miil丨练时,教师应在集中指导环节向学生介绍Ai新的策划理念和创意思维,带领学生分析最新的广告案例和作品,使学生随时了解广告行业动态。

2. 改进实践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兴趣。模拟教学法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训练环境,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模拟教学法需要教师从过程的设计、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做好准备工作,并在敁后阶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和总结。

案例教学法是广告学理论教学中效果较好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街利于让学生真正了解优秀广告作品的创作真谛,了解创作者的思维及现念,提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改革实践教学手段

广告学实践环节的教学通常包括集中现论讲授、分散指导和实践作品点评三个方面.集中理论讲授将对学生的设计起到指导性作用,IW实践作品点评是对学生的设计过程和设计成果进行全面分析,使学生在今后的设计中能取K补短。单纯的黑板加粉笔的方式会使讲授和点评的效果受限,多媒体技术既能向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乂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友好平等的交互方式。因此,在理论讲授和作品点评环节,依靠多媒体辅助手段则更为直观、清晰和贴切.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三、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建立实践教学平台

依据广告学专业特点和培养要求,建立与专业对口的校内外实践基地,搭建实践平台,可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并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机会。实践基地一般可以是媒体部门、广告公司、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等。学生可以通过在媒体部门的锻炼,了解媒体运作规律,掌握媒体特色,街助于在广告宣传中进行媒体选择与组合;通过在广告公司实习,了解广告活动开展程序,尝试与客户迸行沟通,掌握广告运作的一般规律;通过在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实习,了解对内对外宣传的方法与技巧,拟定宣传计划,开展活动策划,帮助企事业单位进行形象设计等。

四、提高实践教师指导能力,提高实践环节指导质量

1. 将专业教师指导与实践单位人员指导相结合

尤其是在实践基地开展的活动,通常III校内专业教师和实践基地工作人员共同指导,校内指导教师负责下发实习任务,规范实习内容,介绍实习方法与手段,并对实习过程、实习成果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集中学习结束后,学生将分散到各个实践基地,I丨丨实践基地工作人员与指导教师共同制定实践计划,并负责现场指导。基地工作人员对岗位要求、I作流程更为熟悉,可以较快带领学生进入角色,提高实践环节的效率,使整个实践过程更为流畅。

2. 幵展实践教学经验交流与研讨

每一次实践的过程也是教师发现问题、积累经验的过程,实践活动结束后,教研室通过组织教师开展经验交流,可以找到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讨下一次实践方案,为今后实践活动的开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实践教学经验交流可以围绕实践目标、实践任务、实践方法与手段、实践成果评估、实践方案设计等展开实践基地指导人员参与交流与研讨,将街助于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计划和方案。

3.组织教师开展专业学习与培训

一方面,教师可积极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参与实践活动,X、丨11身能力进行强化,尤其是刚从校门出来的新教师,积极投入广告活动实践,能尽快走出从珂论到理论的闲境。另一方面,教师应处理好现论与实践的关系,不要一心埋头于实践活动和公司业务,忽略了备课和现论研讨。广告学专业现论内容复杂且更新速度快,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通过实践、培训、进修等方式充实自我,以适应教学需要。

五、完善考核与评价体系,全面考查学生实践能力

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可以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个方面。

1. 过程性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如学生参与实践的态度、对实践过程的参与程度、每天的工作H记等.学生首先要对实践打正确的认识并持有正确的态度,才能在实践过程中有突出的表现,因此.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实践过程做准确的记聚与评价,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互相监督与评价的方式来完成。

2. 总结性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实践成果,如实践报告和实践作品。实践报告足学生对实践环节的总结和感悟,学生应围绕己的实践选题,详细介绍作品的构思、来源、创作过程、创作思路以及创作体会。实践成果是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完成的专业作品,对实践作品的评价需要依据评价标准来完成、教师也可以组织实践作品展览,做到公开评价,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环节的兴趣。

篇8

“城市”赋予每个人独特的“城市记忆”,这段独特的城市记忆,成为我们面对城市的“态度”。于是,我们恋上一座城,恨透一座城。这些缠绵悱恻,喜忧参半,赋予这些艺术家更为个性的表达。

“双城记”并非是对上海、广州两座城市的文化梳理,更多的是与更多人分享身处这两座城市的“情感累积”。我们正处于怎样的时代?我们正面对怎样的际遇?我们会迎来怎样的未来?答案在于我们对于生活的态度与看法。通过这些艺术家的艺术个性,希望更多的人,能在奔忙的生计中得到喘息。让更多的人,能在这些艺术家的情感抒发中,得到情感的宣泄与共鸣。

迷路在“文字花园”岳敏君个展于U宝轩开幕

2015年1月17日,岳敏君个展《文字花园》于上海U宝轩画廊开幕,此次展出的作品来自岳敏君新的重要系列――“迷宫”。本次展览中,艺术家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木石、花鸟、人物等符号入画,将文字变形为迷宫。艺术家始终相信中国园林与象形文字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花园就是文字的述说,而文字也可以看成是花园的一种概括。

不同于岳敏君最具有代表性的“傻笑人”形象,他的“迷宫系列”以完全不一样的形式展现了艺术家对于当代艺术及文化的思考。这些看似古朴的色调和传统书画元素并不代表岳敏君本人对传统的回归,相反,这样的画面代表了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

这也是U宝轩画廊创立的初衷,即通过展示大师级艺术家的艺术精品,提出并参与有关传统与当代的讨论,并最终将问题给予观者以带来更多对当下的事物、生活的思考。这些思考对于现代的中国人而言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的时代承受着各种文化背景的冲击,如何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对于当下全球化的时代背景进行独立的审思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大展连连 值得期待上海龙美术馆新年展览计划

2015年1月16日,上海龙美术馆于西岸馆内举办新年媒体会,总结2014并展望新年,同时了2015年展览计划,此举获得广泛好评。从计划上可以看到大展一个连着一个,王薇馆长更说出“要成为世界一流美术馆”的豪言。

龙美术馆拥有浦东和浦西两个馆,艺术生态比较独特,成立两年来,已经通过一系列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大展,赢得了世人的关注。在2015年龙美术馆大展“排片表”上,媒体同仁们看到各项大展又被排得密密麻麻。

其中,当代艺术方面有丁乙、刘|、徐震等的大展,他们都是中国当代艺术里的新天王。龙美术馆向以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收藏而闻名,拍场上常由刘益谦先生的举牌而屡屡爆出天价,今年龙馆将推出馆藏历代花鸟画精品展、馆藏历代瓷器精品展、康雍乾艺术特展和宋元大展。刘益谦很早就收藏了不少陈逸飞的油画,并打破了陈逸飞作品拍卖纪录,今年龙美术馆将推出陈逸飞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特展。海外艺术方面,龙馆将举办苏富比荷兰油画展。

身体记忆和空间探索刘正勇、孟后均双个展“MAO SPACE”开幕

2014年12月26日,刘正勇、孟后均双个展《身体与空间》拉开帷幕。这是“MAO SPACE衡山坊”2014年里最后一拨艺术享宴,期望在告别2014的同时,也迎来2015年新一轮的美好艺术生活。参展的两位艺术家,虽然年轻但已有一定艺术成就。

艺术家刘正勇,1980年出生于中国湖南,2004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其作品主要为架上绘画、装置艺术、行为影像等。作品以身体为线索,从个体角度探讨人性的记忆与历史。他2008年开始活跃于国际艺术舞台,先后于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等美术馆和机构举办展览,包括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法国保罗瓦列里国家美术馆个展、巴黎大皇宫展览等。艺术家孟后均1979年生于湖南省株洲市,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他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开始尝试绘画的一些新的想法,借用非绘画的粘贴方式或摄影要素,以冲破学院绘画的叙事原则,从而在时间与空间上建构起多元的绘画视觉秩序。

作为“80前后”艺术家,他们的成熟正好赶上了中国社会的平稳发展期。因此,在艺术创作上可以避免因时局动荡造成的不稳定因素,也就能够更加持续地关注某个精神主题,探索一些更为个人化的语言风格。

那些山水时代――三十五年水墨时代艺术家联展开幕

2015年1月30日,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中国文化报》主办、中国文化产业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水墨时代艺术家联展“那些山水时代――三十五年”于上海图书馆开幕,展期3天。

这次展览遴选的五位艺术家蔡萌萌、汤哲明、陆天宁、游波、黄琳琦,都是改革开放三十五年以来,在山水画由复兴而发展的探索道路上有所成就的。他们不仅具有传统滋养或学院背景,而且个人对笔墨的理解和修炼、对造化的感悟和表现,体现了三十五年来创造观念和艺术思潮的某种代表性。从这几位艺术家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山水画“文艺复兴”的有益实践。通过了解和梳理这五位画家的经历和创作,并由此反观“新时期”以来山水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我们可以相信,经过三十五年“文艺复兴”,山水画不仅枯木逢春、枝繁叶茂,而且还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迹有巧拙,艺无古今”,艺术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成功的作品也都有鲜明的时代精神。无论是“大成就”还是“小清新”,“改革开放”的“大时代”决定了这一代甚至两代艺术家“承上启下”的命运,“承上”不易、“启下”更难,这也是本次展览的意义所在。

上海徐汇西岸文化商务新地标滨江城开中心项目签约并启动

2014年12月29日,备受瞩目的滨江城开中心于徐汇滨江西岸艺术中心举行项目签约及启动仪式。上海市徐汇区相关领导、文化界学者名人、知名企业代表及媒体记者等一众嘉宾应邀出席。作为“上海城开寰宇发展”的核心控股方,上海城开是由上实城开和上海市徐汇区国资委共同投资的房地产企业集团,2014年“上海城开寰宇发展”携手国际顶尖团队,以跨界与创新的前瞻视野,传承与融合的文化理念,筑就起一座光耀于徐汇滨江的文化商务新地标。

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上海城开董事长倪建达,仲量联行大中华区及上海零售地产部负责人邓汝舜,美国KPF建筑师事务所代表丁勇,观复博物馆创办人、馆长马未都,四位依次发表演讲。最后,在“上海城开寰宇发展”各股东方共同旋转完成项目二维码魔方拼图的同时,滨江城开中心项目宣告正式启动。

据悉,滨江城开中心将打造成一座总体量约50万平方米,涵盖办公、商业、文化、休闲等多产业集群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值得一提的是,观复品牌的入驻将文化业态巧妙融合,项目潜力不可估量。

仰望星空 万物皆明中国首个粉画民办美术馆开幕

2015年1月9日,苏州明・美术馆于苏州园区李公堤四期正式开幕,这也是国内首个以传播和推广粉画艺术为己任的民办美术馆。它作为中国粉画艺术网的实体交流平台,未来将兼顾水彩、油画等西方画种,与国内外其他粉画艺术机构密切合作,努力为中国粉画的明天做更多贡献。

为庆祝明・美术馆顺利落成,并为弘扬和推广粉画艺术,明・美术馆特联合苏州圆融集团、苏州耀盛集团、新明阳投资顾问公司、上海银行苏州分行、苏州新源传媒、韩国盟友、上海马利等支持单位共同举办“仰望星空,万物皆明”――明・美术馆迎春首展。

据了解,本次展览是为明・美术馆树品牌、造影响特别策划的首个展览,展览以世界粉画发展史为线索,搜罗了199件各时期世界粉画名家的作品来进行集中展示,并展出中外粉画名家及粉画新秀的高品质原作50件,共同构成一场精彩绝伦的艺术盛宴。至2015年2月28日,展览时间近两个月,感兴趣的朋友可合理安排时间,前往参观。

被一连串的大画击中站台中国“大画展”北京开幕

篇9

转型期的新课题

应当说,保留下来的县市区域报绝大多数都是办报质量较高、经营业绩优良的“佼佼者”,在几十年的磨砺中积累了许多成功运作的经验。但是,面对体制转型,县市区域报遇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是转型后它的隶属关系、生存形态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依赖的行政资源失去了,特别是地方财政补贴的“瞬间失血”,报社财力、物力第一次感受到了“断乳期”的煎熬;

二是随着角色的转变,原先的管理机制急需转变。如何面向市场,确立新的办报理念,的确是十分艰难的一道坎;

三是长期形成的传统报业经营机制和运作方式,受到了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的挑战。尤其表现在发行模式上,不能再像过去靠“红头文件”和公费订阅过日子;

四是经营结构单一,对广告特别是个别高风险行业的广告市场依赖性过大,一旦这些行业风吹草动,报业经营变数就增大;

五是如何应对新兴媒体的挑战,加快多元发展的步伐,提升报业核心竞争力,这对转型期的县市区域报来讲,是一道全新的课题。

嬗变后的新定位

路在何方?《萧山日报》根据自身特点,在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的领导下,以创新的姿态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得出了两个重要启示:

一是转型后的县市区域报应呈现出党报和都市报的双重特点;二是获取本地新闻和信息,了解本县本市本区域的现状,是绝大多数县市区域报读者的主要阅读需求。也就是说,吸纳党报和都市报各自的优点,走本土化之路,是县市区域报的一条新途径:一方面,党报在时政信息,引导社会舆论,实施新闻监督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县市区域报不仅不能改变原有的党报品位,而且要继续站在舆论的前沿,发挥好喉舌功能;同时,新闻内容是报业的核心竞争力,县市区域报要学习都市报的服务性、娱乐性、可读性,使报纸寓教于乐,使读者教乐两长。

在定位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握住这样一个原则,作为县市区域报,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为当地读者服务的宗旨不能改变。丢了这“三件法宝”,就要失去最大的时政资源,失去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人气,报纸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

同时,报纸必须要在采编思路、办报理念上实现新的突破:即从宣传转为做大新闻,从指导转为突出服务,从包罗万象转为强化本土化、亲近性。在内容编排上,头版还是以党报风格为主,保持权威性和指导性,其他版面则要让读者满意;在形式上,注重版面策划,突出好看、有效。经过连续3年实施改版和创新版式,基本达到了集团、区委区政府和广大读者“三个满意度提高”的预期目标。

打造亲近品牌

县市区域报有着自身“地域接近性”的优势,它最接近本土基层读者。当本地读者每天面对一大堆报纸的时候,往往最先阅读的就是自己县市的报纸。因此,县市区域报的生存与发展必须要关注本地人、本地事。

近年来,《萧山日报》在如何把报纸办出特色上,提出了“立足本土特色、做强做大新闻、办精办活副刊、突出服务功能”的思路,连续3年开展了质量年、质量深化年和品牌建设年活动。首先,扩充新闻版,出版总量从每周对开48个版扩为目前的72个版,并全部实行双面彩印;其次,做大汇集全区镇街动态的“城乡新闻”及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汽车家装”、“教育”、“财经”、“生活周刊”等几大服务类周刊;第三,推出一批特色栏目,着力增加人文关怀,以关注民情、民生、民意为主题的《农家故事》和《今日视点》,分别被评为杭州市、杭报集团十佳栏目。

在新闻策划上,抓好公众服务报道,大力强化新闻服务功能,在服务性报道上有了新的突破,不断推出一系列有影响的策划活动。如“开出爱心班车,跟民工回家”,报社多方联系,开出了免费春节回家班车,派记者送民工回家,被省内外多家媒体转载。2007年开展的“50名记者进百村”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把新闻镜头对准农村基层,把真情融入广大农民,有力地配合了新农村建设活动的顺利推进。

《萧山日报》打造亲近品牌的思路,与广大读者的愿望不谋而合。广大读者对此予以充分的肯定,他们纷纷表示,转型后的《萧山日报》更加可近、可亲、可读。

内涵提升外延扩张

加盟报业集团后,要想保持在本区域内的主流地位,除了正确定位并全面提升办报水平外,还必须在经营上创新思路、实破难点,坚持“内涵提升,外延扩张”的发展方略。

广告经营向新机制要效益2007年年初,《萧山日报》在总结前几年经验的基础上,对广告经营机制实施了较大改革,实行授权经营和二级风险承包相结合的新办法。加大了广告策划的力度,报社先后举办大型会展、媒企联谊活动等,效益显著。报社还牵头先后主办了三届房交会暨装饰装修家居展览会,仅特刊和会展的广告创收就达到500多万元。2006年度报社广告经营收入与2003年相比翻了一番。

报纸发行主攻有效市场 转型后的第一年,征订工作实现“提价增量”的历史性突破。之后,报社及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优化发行结构,做大有效市场上来,并对市场进行细分,推出一系列的营销推广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以服务促征订,使有效发行市场份额年均递增20%以上。

实施报网互动 报社巧借外力,利用广电资源,引入民营资本,成立并控股萧山网,实行公司化经营,这在全省新闻网站中是一个创新之举。经过两年多的运营,萧山网坚持市场为先,实施报网互动和品牌战略,将全区26个镇街全部实行了从频道到网站的升级改造,从以前的无偿服务到现在的合作共赢,镇街网站收入成了萧山网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萧山网还投资视频设备,承接室内外视频业务,拓展单位专题宣传片制作等业务领域,2007年还成功策划主办了萧山首届发型秀大赛等影响大、效益好的活动。2007年上半年,萧山网经营业绩比去年同期增长30%,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0%,在全国县市区域报网站建设评比中荣居“十佳网站”第一名,其创办的休博网雄踞全国同类网站第一。

开发多媒体数字报 为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对接和融合,2007年7月,运用当今最新的媒体技术和网络传输手段,成功开发了全省首份多媒体数字报,这份融平面媒体、视频、音频、多媒体于一体的数字报,不仅给读者带来了阅读新理念、视觉新享受,而且为创新报业经营模式、构建创收新平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延伸产业链 在紧抓主业的基础上,《萧山日报》依托集团整体实力,实施以资本和业务为纽带,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共赢”为目的的多种形式联合协作,着力延伸产业链,拓展新的经营领域。

2006年,报社实施了阅报栏建设工程,引进了“新型多画面滚动灯箱式阅报栏”。报社组建了传媒广告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管理,同时经过公开招标,导入市场运作模式,确保当年投资、当年收回成本,并力争当年盈利。第一期工程在城区主要闹市街道设立了230个阅报栏,第二期“进镇进村”工程已启动。为了抢占户外广告阵地,还参加了萧山60座候车亭等户外广告位的竞拍,取得了3年经营权。这些新颖的阅报栏和灯箱广告,不仅美化了城市市容,配合了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提升了《萧山日报》形象,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篇10

“创意”一词成为今日日常生活和经济社会的核心词汇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尽管我们看到的是这个词能够带来的一种词意上的诱惑力。

事实上,“直到十七世纪末期,人文主义意义上的‘原创’一词才出现”。①法语中首次出现orginalite是1699。而在英语中,“原创”一词则出现的更晚, original出现于1742年,Create则晚在1775年。在汉语里,“创意”一词则出现较早。东汉章帝元和三年即公元86年的《论衡・超奇》中,王充论《春秋》时提到:“孔子得史记以作《春秋》,及其立义创意,褒贬赏诛,不复因史记者,眇思自出於胸中也。”②其后,唐朝李翱(772-841贞元进士)在继承韩愈“唯陈言之务去”的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意造言,皆不相师”说。③清朝的学者方东树在《答叶溥求论古文书》中说道:“及其营之于口而书之于纸也,创意造言,导气扶理,雄深骏远,瑰奇宏杰,蟠空直达,无一字不自己出。”④王国维《人间词话》有言:“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但恨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耳。”⑤郭沫若《鼎》:“文学家在自己的作品的创意和风格上,应该充分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⑥

我们可以看到,起初的“创意”主要是指文学上的创新和立意。直到1990年代中期,创意才摆脱专业用语的角色,普遍成为具有广泛基础的特质,甚至是一种新的经济、社会话语通货。后来其中部分属于产生变化,文化产业成了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ues),接着在2002年时,又出现创意经济(creative economy)与创意阶层(creative class)的概念。⑦

可以这样理解,因为文学和艺术是创意汇聚、创意体现的最佳方式。从而在这种消费社会的体系之下,现代的创意理论研究者对这个词进行了新的诠释和命名,卫斯理1990年提出了“符号性创意”这一概念。英国利兹大学传播研究所媒体与音乐产业研究中心教授David Hesmondhalgh认为可以以“符号性创意”(symbolic creativity)⑧来取代“艺术”一词,因为“‘艺术’一词含有个人天赋与高等职业的意涵”⑨,并进一步提出了“符号创作者(symbol creators)”代替“艺术家”一词,以指所有诠释或改编修订故事、歌曲、影像、新闻工作者及其他处理文化产业资讯相关业务等的人士。

“创意经济”的提出者约翰・霍金斯教授曾经这样定义创意,他认为:“‘创意’就是催生某种新事物的能力,它表示一个或多人创意和发明的产生,这种创意和发明必须是个人的、原创性的,且具有深远意义的和有用的(personal, original, meaningful and useful,简称为POMU)。”⑩我们可以看到,在约翰・霍金斯看来,“创意”其实可以被简单的定义为“有新点子”,同时他用了四个标准来衡量一个新创意,即个人的、独到的、有意义的、和有用的,他说道:“‘创意’必须是根据这些标准,创作一幅油画、发明一个新的装置、解决交通堵塞以及是黑人和少数民族能充分参与经济生活都是、或可以是同样富有创造力的。”{11}他同时总结了属于“创意”的六项特质――它是生命的一项基本要素、创意是普遍性的才赋、创意其乐无穷、竞争意识、若干可辨识的人格特质、令人惊讶。{12}

这样一来,约翰・ 霍金斯将“创意”的范围扩展到了几乎人类可以涉猎的所有领域,因为他看来,任何一个范围内的任何一个有“新点子”的行为都可以是“创意”,并且可以带动一种创意经济的起步和发展。

澳大利亚学者埃利・伦尼认为:“创意是对已经存在的事物进行目标重新设定、颠覆及改善。”{13}他强调的是创意是一种“变化”“改变”,而不是一种全面的创造和无中生有,缩小了约翰・霍金斯的创意范畴。

英国威克大学的学者克里斯・比尔顿认为:“‘创意’实质上是一个复杂得多的、异常艰巨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凭‘灵光’乍现或沉溺于片刻偶发得来的聪明点子。......创意需要我们兼具非理性与理性的思维,跨越不同思维方式的边界,不仅要有新点子,还要拥有与之相关的资源与偏好。”{14}他所强调的不仅仅在于“灵光一现”的“想法”和“点子”,更重要的是一种来自于理性世界的管理艺术对于这种非理性的头脑风暴的调控。

伦敦城市大学教授安迪・普拉特(Andy C. Pratt)从创意得以发展的人类科技背景出发,提出:“创意是一个包含创意工作者、知识、网络与技术,以让新的想法与背景脉络得以交互连结的过程。”{15}在他看来,创意并不能够单独存在,它不仅仅是一个“点子”,也不仅仅是一种理性对感性的调控,更为重要的是它首先得依存于一个“交互链接”的网络世界,而它自身从而也成为了一个连接、传输新想法的过程。

台湾实践大学的李天铎教授认为,创意“可以是在全球的网络中流动品牌符号、可以是某种主题空间,甚至是玄妙想象的影音产品等等”。{16}他将创意符号化,并注入了品牌理论,使得创意的概念在更为广阔的商业空间进一步扩展。

美国创意理论学者理查德・佛罗里达的主张是:“创造力本身其实就是一种拼编(redaction):“为了创造和进行综合,我们需要刺激物――那些可以被陌生的方式拼凑在一起的零零碎碎的东西。”{17}

从而在这个数据时代、在这个互联网平台时代、在这个消费时代,“创意”不再是文字,不再是发明,甚至不再是一种思想――而成为一种与互联网的丰富的数据和内容相互结合起来全新的事物。它不仅可以让从头起步的个体成为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尤物,更可以将已有的事物在后现代的解构与重构的过程当中加以改造和包装,从而为我们构成了一种来自于各个方向的互相增强的力量而存在的多维的“创意世界”。

二、“创意产业”:起源与概念

很多学者曾经认为创意产业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早期的澳大利亚,并于20世纪之交瞬间遍布全球。这是由于1994年10月澳大利亚推出“创意国家:国民文化政策”(Creative Nation: Commonwealth Cultural Policy)。在该政策中,澳大利亚政府强调了文化产业对整体经济发展的意义,并提出要高度重视新的通信科技,并将此作为主要的经济发展策略。然而事实上,真正让“创意产业”概念遍布全球的是英国首相布莱尔。他于1997年成立了文化传媒体育部DCMS(The 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and Sport)“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 1998 年出台《创意产业规划》(Creative Industries Mapping Document),并界定了英国创意产业的范畴――广告、建筑、艺术、古董、工艺、设计、软件及电脑服务等十三项。2008年,DCMS发表Creative Britain: New Talents for the New Economy《创意英国:新经济的新天赋》,并成立英国文化创意技术学院National kills Academy,开始进行专门的创意人才培养计划。英国的创意产业计划实行得非常成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2005年英国的创意产业市值已经提升到1.3兆美元。

在“创意产业”出现之前,与其类似的是在学术界多年争执不休的重要概念“文化产业”。有学者认为, 从“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的概念变化,是一次来源于社会变迁的“概念升级”。澳大利亚学者斯图亚特・坎宁安曾经指出,“创意产业”这一学术概念的意义在于它可以捕捉到大量新经济企业的动态 ,而“文化产业”这个词汇却无法做到。它与文化产业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可以区分“传统受赞助的艺术部门和通过知识产权的产生和开发而具有创造财富的巨大潜能的文化产业”{18}。澳大利亚创意产业研究专家约翰・哈利特曾经这样评价创意产业:“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本身给了人希望,因为它自身的创意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解决并有可能进一步解决这些对立(公民与消费者、自由与福利、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

现如今“创意产业”的概念界定也较为多样丰富。在国家政策的层面上,各个国家为推动本国创意产业的发展,而对其进行了界定。英国将创意产业视为“源自于个人创意、技巧和才能的活动,通过智慧财产权的生成与利用,而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19},强调的是创意过程中的个人“创意”;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下的定义是:“一个经济活动群组,开拓和利用创意、技术和知识产权以生产并分配具有社会和文化意义的产品与服务,更可望成为一个创造财富和就业的生产系统。”{20}而台湾则将之定义为“源自创意或文化积累,透过智慧财产的形成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潜力,并促进整体生活环境提升的行业”。{21}

在学术领域,各个国家的理论家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也对“创意产业”的概念持有不同的看法。

澳大利亚的“创意产业”研究专家、昆士兰科技大学教授约翰・哈特利认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试图以新知识经济中的新媒体技术发展为背景,描述创意艺术(个人才能)和文化工业(大规模)在概念和实践层面上的融合,供新近才实现互动的‘公民-消费者’所用。”在这个概念中,他强调的是概念的范畴(是在文化产业的范围内)、社会经济背景(新经济、新媒体)、及其核心――个人才能/创意艺术,以及创意产业能够存在及发展的意义。

英国的“创意经济学”泰斗约翰・霍金斯教授则将创意产业定义为“版权产业”。他认为定义“创意产业”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切围绕“新点子”,而这些“新点子”正是知识产权所产生作用的根本所在。但是他同时也指出,他所声称的“创意产业”的定义并不包括所有创意发生的产业,因为创意可以在任何地方发生,而他所强调的是一种以“脑力劳动”作为决定性、作为核心的产业。

台湾实践大学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专家李天铎教授则将创意产业归结为一个生产体系。他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着复杂的社会意涵――它作为一个生产体系,不同于传统制造、餐饮食品、机电重工、资讯科技等产业,参照马克思的观点,有着独特的双重属性。在表意层面,它的产出涉及文学、艺术、教育、风俗、历史等各个领域,必然与属于社会“上层结构”的政治法律、价值信念、文化成规,还有总体意识形态等,有着既张弛又呼应的辩证关系;但是在生产实践层面上,由原创制作、发行行销、映演版售、到集体消费,它需要庞大资金的运转,复杂的人员分工,更与相关产业(如音乐、电影、电视、动漫、广告、资讯科技等),还有地缘产销位置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下层基础”的一环,是社会总体生产体系的一部分,并有其特殊的生产模式(mode of production)。{22}

还有一些学者从产业和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创意产业进行定义和概念的梳理,因此也更加内在地指向一种经济建制或者经济实践。新西兰学者杰森・波特(Jason Pott)强调,创意产业是一系列包含了创意力、社交网络运作和价值生产的经济活动,而这个产业会根据社交网络的评价作出生产与消费的抉择。{23}

注释:

①⑩{12}[英]约翰・霍金斯著,洪庆福、孙薇薇、刘茂玲译:《创意经济――如何点石成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9页、第17页、第21-24页。

②③④⑤⑥赵宏:《汉语中“创意”一词源自华夏文化》,《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第4期。

⑦[英]查尔斯・兰德利:《创意城市:如何打造都市创意生活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⑧此词借用自卫理斯的概念,卫理斯着重年轻族群消费者的创意。转引自[英]大卫・赫斯蒙德夫著,廖君译:《文化产业》,台湾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5页。

⑨[英]大卫・赫斯蒙德夫著,廖君译:《文化产业》,台湾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5页。

{11}[英]约翰・霍金斯:《创意产业市长委员会》,选自[澳]约翰・哈特利编著,曹书乐、包建女、李慧译:《创意世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8页。

{13} [澳]埃利・伦尼:《创意世界》,选自[澳]约翰・哈特利编著,曹书乐、包建女、李慧译:《创意世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 页。

{14}[英]克里斯・比尔顿著,向勇译:《创意与管理――从创意产业到创意管理》,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15}Andy C. Pratc, "The Cultural Economy: A Call for Spatialized 'Production of Culture'Perspectiv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7(1),2004:117-128,P34

{16}{22}李天铎编著:《文化创意产业读本――创意管理与文化经济》,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版,第22页、第20页。

{17}[澳]约翰・哈特利:《创意身份》,选自[澳]约翰・哈特利编著,曹书乐、包建女、李慧译:《创意产业读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4页。

{18}金元浦编著:《文化创意产业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31页。

{19}DCMS,Creative Industries Mappping Document(London: 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and sport, UK,1998)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政策概观,邱勇著:《文化创意产业读本――创意管理与文化经济》,李天铎编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版,第34页。

{20}香港大学文化政策研究中心:《香港创意产业基线研究》(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央政策组2003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政策概观》,邱勇著:《文化创意产业读本――创意管理与文化经济》,李天铎编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版,第34页 (经济部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办公室:《2005年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年报》,(经济部工业局2006年)。

{21}邱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政策概观》,选自李天铎编著:《文化创意产业读本――创意管理与文化经济》,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版,第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