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法律意识范文

时间:2023-10-10 17:44: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层法律意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基层法律意识

篇1

【关键词】 脑死亡;基层医务人员;伦理与法律意识

1 目 的

数千年以来人类社会一直将呼吸、心跳停止作为判断死亡的唯一标准。近几十年来随着医学、法律等各方面发展,脑死亡作为一种新的观念逐渐取代了旧观念,这是时代的进步[1]。脑死亡立法在国内医学界、社会学界已反复讨论多次,而基层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中对脑死亡伦理和法律意识到底如何,有必要做一次翔尽的调查,以明确基层医务工作者对脑死亡立法支持与否,支持程度如何,以便指导我们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2 方法和说明

现公布调查结果,我们向三级、二级医院的神经内外科、急救科、重症监护室等与脑死亡病人密切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发放问卷350份,收回有效问卷221份,统计问题相关答案,从而来了解医务人员对脑死亡的伦理和法律意识现状。

问题选项选择率

1.你在解释患者脑死亡判定时患者家属很容易接受你的观点吗?

A.容易10.85%

B.很难42.08%

C.容易接受,但认为需要继续抢救47.05%

2.你认为脑死亡患者继续抢救是

A.医学资源的浪费56.56%

B.社会需要25.79%

C.其他17.64%

3.你们判定脑死亡根据

A.国外标准35.29%

B.国内标准61.08%

C.根据自己经验3.61%

4.在你判定脑死亡后患者一般放弃治疗的时间为

A.1-2天21.26%

B.1周左右38.46%

C.不放弃,直到心跳停止40.27%

5.碰到脑死亡患者,你是

A.积极建议放弃治疗75.56%

B.不管家属意见,积极抢救19.90%

C.其他4.52%

6.美国脑死亡哈弗判定标准与明尼苏达州标准最大区别:明尼苏达州不要求无脊髓反射

A.是76.47%

B.否23.52%

7.你认为江苏脑死亡立法

A.可行51.13%

B.现在就可推行30.31%

C.不可行18.55%

8.你们科作出脑死亡判断由

A.两名高年资主治医师27.14%

B.两名副高职称医师49.77%

C.都可决定20.36%

D.其它2.71%

9.脑死亡立法

A.需国家通过86.42%

B.省立法与州立法与国家立法不矛盾、不冲突13.57%

10.江苏的传统思想文化习惯可以接受脑死亡法

A.是47.51%

B.否52.48%

第一个问题说明:群众还是接受心死观念。第二个问题说明:医务工作者较普遍认为脑死亡病人的抢救是医学资源的浪费。第三个问题说明:临床医生较多的掌握国内、国外脑死亡标准。第四个问题说明:多数群众还是接受心跳死亡观念。第五个问题说明:较多的人认为脑死亡病人的抢救是医学资源的浪费,是对死者的不尊重,加重了家属和社会的负担,妨碍了器官移植的发展[2]。第六个问题说明:大多数医务工作者对国外脑死亡标准了解深入。第七个问题说明:多数医务人员要求脑死亡立法和有意识推动立法的愿望[3]。第八个问题说明:医务人员普遍要求严谨的判断脑死亡。第九个问题说明:多数医务人员普遍认为脑死亡立法需要国家立法。第十个问题说明:传统文化习惯对脑死亡这个新观念不是很排斥,逐步是能接受的。

3 结论和讨论

3.1 结论 ①脑死亡观念已深入医务工作者人心,为医务人员理解、支持、接受和应用。②群众观念口头上往往能接受脑死亡观点,但有许多人还是要求继续抢救直到心跳停止,说明大部分群众还是接受心死观念。③根据目前情况我们建议提倡心死与脑死亡并存,逐渐向脑死亡过度,是可为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提供一种良好的前景。④被调查者普遍认为脑死亡、器官移植法需要国家立法,但亦可在条件较好的省市先实行脑死亡法不失为一种策略。

3.2 讨论 目前从调查结果看100%受调查医务人员接受脑死亡这个医学新概念,说明脑死亡观念已深入医务人员心中,但距每个公民接受脑死亡观念还有相当距离。我们建议积极推动脑死亡立法,至少在目前可运用双重心肺死亡标准和脑死亡标准来判定死亡,并建议在沿海经济发达省市可先予推行脑死亡标准及判定,使部分志愿在脑死亡后愿意捐献器官遗体的公民有实现自己愿望的可能[4]。

目前虽缺乏执行脑死亡标准及器官移植的广泛社会心理基础,现阶段应至少提倡和逐步实施“心死/脑死”双轨制同意,为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至少应在医疗卫生管理层面上明确规定“脑死亡诊断成立后停止或撤除一切治疗措施并不违反现代医疗常规”,要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认可,要比自上而下政府的指示、命令效果要好得多,总之脑死亡在中国从普遍认可到器官捐献蔚然成风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医学界和法学界等各界不断努力推动才能实现,并与国际接轨[5]。

参考文献

[1] 朱晓峰.认识脑死亡[J].医学与哲学,2006,27(3):46-47.

[2] 王晓萍,李方明,郭毅,王启章.脑死亡判定标准在临床的应用及价值[J].现代护理2006,12(18):16 79-1681.

[3] 张玲.关于我国脑死亡立法的社会学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3):26-28.

篇2

一、基层央行法律事务工作主要职责和作用

(一)法律事务工作主要职责

2011年12月,人民银行总行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律事务工作规定》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各级法律事务部门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工作范围及相关要求。规定了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法律事务部门是法律事务处或法律事务办公室,未设法律事务处或法律事务办公室的分支机构法律事务部门是办公室或综合部门。法律事务部门负责为本单位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对外提供金融服务、实施金融监督管理等履职行为以及对外从事民事活动等提供法律支持。主要承担制定或参与制定金融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规范、指导、监督行政执法活动,金融法制调查研究,金融法制宣传、教育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顾问及其他法律事务工作。

(二)基层央行法律事务工作主要内容

从基层法律事务工作实践看:当前基层央行法律事务工作主要有一是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开展依法行政、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政务公开工作;二是制定辖区人民银行各类规范性文件;三是围绕金融执法工作,严格依法进行规范、指导、监督;四是根据上级行要求和现实工作需要,及时开展金融法制调研工作;五是结合法制央行建设、“六五”普法和保密法制宣传要求,认真开展金融法制宣传活动;六是积极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七是结合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试点工作,深入开展理论调研和工作实践探索,为全面推广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奠定基础;八是承担本行对外合同审查、大额采购等事件法律顾问工作;九是完成上级行及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三)法律事务工作发挥的作用

从基层央行法律事务工作成效来看,在上级行法律事务部门及本行办公室的领导下,认真履行法律事务工作各项职责,工作着眼于实际,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参谋、服务工作职能,特别是在提供法律服务方面,顺利的完成了工作任务,为人民银行依法履行职责提供了保障。基层行作为中央银行派驻地方机构,在行政、民事、刑事方面涉诉的案件数量很低,有的基层行甚至从来没有发生任何法律案件。

二、基层央行法律事务工作存在的难点及原因

(一)法律事务部门的工作要求不够具体、明确

尽管人民银行总行、分行制定下发了法律事务工作相关规定,但就基层行如何贯彻执行规定和开展法律事务工作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基层行法律事务工作有待加强,主要是工作职责和权限没有正式明确,各项工作要求过于笼统和宽泛,涉及到具体事务和业务时,因工作要求不够明确具体而影响工作主动性及工作关系的顺畅和工作手段的运用。2012年开始,法律事务工作由分行管辖和考核调整为由省会中心支行管辖,由于法律事务工作自上而下实行垂直管理,基层行必须依照上级管理行制定相关规定后,参照上级行规定制定本级规定,所以基层行的法律事务工作规定还不够成熟和明确。在中心支行一级,目前由办公室法律事务人员自行以上级行法律事务部门对口考核要求来把握,实际工作标准与要求有较大差别,县支行的要求也难以明确。因此,当前基层行法律事务工作缺乏详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给开展好法律事务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法律事务人员配备不足及素质有待加强

根据工作需要,及时配备和安排法律事务人员从事法律事务工作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前提。近年来,人民银行基层行开始招收录用大学生加入人民银行队伍,从招收专业结构和人数比例来看,法律专业人员招收人数较少,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法律事务工作需要。多数基层行没有配备专职法律事务人员,主要依靠办公室其他岗位人员兼任,兼职人员所学专业并非法律专业。因此,首先要解决法律事务人员配备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有的基层行虽配备了专职法律事务人员,但由于个人主观学习积极性不高、外出学习培训机会少、上级交流指导帮助少等客观原因,法律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法律事务工作难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近年来,随着人民银行各项工作和业务的发展,法律事务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工作水平,加强金融执法检查,维护地方金融稳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全面提高人民银行系统干部职工整体法律素质和水平成为法律事务工作第一要务。但随着金融改革和创新,法律事务部门肩负的责任不断增加,对法律事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法律事务工作更加显得重要,基层行法律事务工作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一时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四)法律事务工作方法有待突破和创新

当前,中国社会正在向法治化轨道上前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已经成为各级行政主体,各级执法机关必须遵守的原则。基层人民银行在履行各项法律授予的职责时,必须严格依法履职。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基层行法律事务工作形成了具有央行特色的工作原则、方法、手段、要求。但是随着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基层行法律事务工作方法亟待调整和变化,而基层行普遍存在问题发生在前,方法调整变化在后的现象,法律事务工作反应、协调、力度、节奏跟不上现实法律事务发展的需要。在工作方法上推陈出新、调整变化显得十分有必要,特别是各基层行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角度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法律事务工作。

篇3

关键词:林区农民;法律意识;现状及对策

一、调查背景及情况

林农作为我国农民中的重要群体,作为林区建设和发展的主体力量,作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线实施者,其法律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和谐林区的实现,从而影响到法治社会、生态社会及和谐社会的实现。本次调查,就是关注林农这一特殊主体的法律意识现状问题,弥补林农法律意识现状的数据上的空白,从而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调查地点的选择依据主要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程度,数据一方面能够比较清楚的展现基层林区普法的成效;另一方面,也反应了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林农法律意识的变化情况,因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调查问卷的设计上按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的逻辑过程展开,分为对法律的基本认识、涉林法律问题、法律实施及普法几个板块,从而了解林农对法的认识、理解以及对法的信任信仰和追求的程度。

二、林农法律意识现状及特点

分析发现通过“四五”、“五五”普法,林农的法律意识有了较大提高;同时,“林改”在江西的深入推进,一方面让林农得到了经济上的实惠,另一方也在无形中为林农法律意识的增强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一)林农对现行法律知识及对法律的理性认识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认知情况呈现不平衡分布。

江西省林农对我国大部分现行法律的听闻率都超过半数,尤其是林业专门法如森林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法都达到了80%以上,这充分说明林农更关心也更了解林业法律知识。更让我们欣喜的是林农能够对于某一部门法的认识更加清晰和具体,不再是简单地停留在“XX法”一个名词的认识上了。比如:约79.9%的林农表示了解或基本明白“宪法”一词的含义,还有村民表示“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的认识。林农的法律知识开始逐渐丰富和具体,为相关部门法在基层的有效运用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但同时,笔者也发现此次课题组对6村的调查中,男性受访者为74.6%,女性为25.4%;入户调查时,男性一般会主动接受调查和访谈,女性更多是回避的态度;同时,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调查对象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6-40这个年龄段,而且,林农受教育程度偏低,主要集中在初中(44.6%)及高中(22.3%),这也说明,在法律知识掌握的分布上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上都有一定的不平衡性。

(二)林农的维权意识明显提高,但其法律意识中存在矛盾性。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丰富,但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个人权利开始给予前所未有的重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一权利意识的觉醒同样发生在林农身上。对于“别人偷坎您的树木,您会怎么办?”的问题,仅有19人选择“忍了,邻里关系重要”,林农不再是息事宁人的态度,而是更多地选择“找村干部”和“向公安机关报案”;对于自己购买的林木种子出了质量问题57.2%的林农能够清楚的判断可以“向供种单位所要赔偿”,而不是单纯的等待有关部门的帮助,林农的维权意识开始具有的主动性。

但同时,笔者发现无论是从数据的分析过程还是从与林农的座谈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他们言语中和内心中的一种矛盾,能够明显体会到林农在对法律的态度上、信任程度上、价值判断上内心理性与现实实践的碰撞,往往是用对现实情况的迎合取代了其内心真正的判断。

(三)林农对新法的学习有较强的积极性,但实际操作环节中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对于林农看重的林地来说,针对集体林权改革中的林权证,有74.3%的人知道林权证是林地权利的凭证,高达91.1%的林农认为林权证重要。其实这不仅说明林农开始注意维护自己的权利了,也能说明对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新事物及其法律规定,林农也能逐渐学习、转变以适应社会的新发展,新需要。

但在林木采伐的问题上,笔者发现67.2%的林农知道林木采伐要到林业站办理采伐许可证,自己不能直接采伐;但对于林木采伐的管理部门林农仍然不能很清楚的区分,对于村干部、林业站和上级林业局有一定的混淆。

(四)普法方法的单一及基层文化建设落后对林农法律意识提高的制约。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林农了解法律知识的途径主要是电视、报刊和广播这种较为传统的方式;仅有50人通过互联网了解法律知识;同样在基层的普法工作中,由80%以上是由村委会组织的,主要形式是:入户宣讲和印发资料。尽管被访的六个村都开展了普法活动,但94.7%村民仍表示希望了解法律知识:也希望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如组织集体学习、文艺演出等。这一方面体现了林农希望通过各种形式了解法律知识的愿望另一方面也体现基层普法工作与农村社会法治实践的“供需关系”并未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普法方法也较容易流于形式的现实情况。另外,基层文化设施较为落后,基层普法工作者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形式创新捉襟见肘;基层普法工作重复、繁重也是一个主要原因,有时不同部门负责相同内容的普法工作,各部门难以展现术业有专攻的优势。

三、

提高林农法律意识的建议与启示

林农法律意识在“林改”这个大的环境下,在国家普法的推动下在很多方面尤其是关于林权、林地法律方面有很多的闪光点,但也有一些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从而进一步强化普法效果,发挥现代法律意识对于相关林业政策的促进作用。

(一)针对林农法律意识的空白和盲点,应健全法律内容,规范执法方式。法律要获得林农的认可、接受和遵守,必须代表林农的利益和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因此,必须提高立法质量,切实保障林农的地位和合法权益,所有的农村法律制度都应直接或间接地确认和保护农民的权益。从执法角度来看,提高执法者的素质,完善执法监督机制,规范执法程序,杜绝徇私枉法、违法执法、滥用执法权等现象,通过正确的司法执法行为,引导林农树立法律意识是当务之急。

篇4

目前新疆供电单位在增强法律意识,规避政策法规风险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领导干部或普通职工,有相当一部分人法律意识还不是很强,存在很多问题,不具备本岗位抗风险的能力,日常专业性的法律培训不够,尽管有法律答卷,但过于形式主义,没有对所有员工真正做到普法。第二,部分地州只有一个法律专责,而且不是专职,某些基层单位甚至没有法律专责,且与普通员工沟通不足,员工的法律知识严重欠缺,合同审查方面有时也会出现脱节现象。第三,基层排查,隐患通知书,尽管在大的方面有规范,但由于没有法律顾问审查,细节填写上都比较粗略,在文本制作上也存在一定的法律隐患。第四,部分地州用工存在很多风险,以前常出现以供电局的名义对农电派遣工进行评先选优、发工资、培训等活动,甚至有些单位为了考虑成本雇佣六、七十岁的老大爷做门卫,在临时用人方面,由于没有签订相应的合同,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法律风险。第五,经过调查发现不少单位过去存在不同程度的乱担保情况。之前曾出现过某些地州供电局领导由于不懂担保法给某些企业担保,最后法院要供电企业交大量担保金的状况。第六,部分县级供电局对外合同、规约、协议部分没有细化,工作中还会出现口头协议,且不注意保留相关的证据,究其原因一是落实不到位,二是基层员工本身认识不到位,基层监管、监控有些失控。第七,基层单位在树障清理和外力破坏上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电力法还是以前的版本,没有根据现在电力设备的改进实时进行修缮,给实际的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第八,新疆民族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基层和民族同志催缴电费时,如果不注意语气,推卸责任,一个小事件就可能会造成大争端,绝对不能忽视。第九,在规章制度与工作流程上存在一定问题,由于最近几年企业发展较快,各部室职能也在不断更新,工区对外业务以及了局级职能科室衔接出现了问题,给企业运行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二、相关建议

结合实际工作,电力企业员工需增强法律意识,规避政策法规风险。纵观企业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企业法律风险多是人为控制不力造成的。控制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改善并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内部人员失控,可防范与化解法律风险。结合新疆供电企业的实际,可采取以下措施规避政策法规风险:第一,应加大法律意识方面的培训。培训部门应该拿出资金、时间、精力,分不同的层面请不同的专业人士,就不同层级应该加强什么样的法律意识才能增强本岗位抗风险的能力进行企业人力资源风险防范培训。第二,各地州电力公司应按照新疆电力公司的要求,加强法律制度职能规范,有条件的单位应设立专门的法律专业人员,且专人专管,以加强相应的职责管理,增强有法可依的渠道和来源。第三,加强管理制度,保证人员的安全。通过“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规范ERP,抓住源头,通过制度建设规范实现企业的防范风险。另外,内部应完善制度,规范行为、流程,严格落实规定,进行风险规避。第四,电业局要进一步理清与派遣人员的关系,并与相应的派遣公司订立合同,供电局不应直接为农电工发工资、培训、评先选优等,以提高临时用工风险防范能力。第五,合同管理上应实行合同部门会签制,各主管部门领导共同审核后签字方能生效。合同规范应以电力公司范本为主,从公司的大局出发,订立符合单位实际的合同,防止合同欺诈,从而规避危险。第六,建立企业担保制度,对所属企业员工加强担保法律方面的培训,增强员工依法担保的自我保护能力。第七,提高约束能力,财务规范化,算清帐,算好帐,不吃亏,不惹事,建立相关审查制度,防止有人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第八,电力法应实时修缮,加强对企业内部和社会的宣传,以及用户对电力法的了解,为一线职工制定相关的法律依据。第九,加强基层供电单位监管、监控力度,依法治企,保证每个单位职工都能依靠法律保护自己,防范企业风险。第十,加强边远地区电网建设,保证全网电压质量,做好风险防控。第十一,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尤其要加强与群众打交道的基层员工的素质教育。其办理业务时应注意语气,不推卸责任,从而塑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第十二,应常务公开,并贯彻落实,实行法规制度的硬着陆,接受民主监督。

三、结论

篇5

【关键词】基层医院 护理管理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287-02

如今,医学不断发展,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这就对医院的护理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于基层医院来说,护理管理工作特别重要。如何合理安排护理人力、物力提高护理质量,使基层医院在激烈的竞争中,克服困难并良好的发展下去,是护理管理工作者需要重视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搞好基层医院的管理,护理工作首先要明确现在基层医院管理护理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下面,本文对护理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地总结。

1 如今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工作面对的问题

1.1 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人员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素质

总的来说,在护理管理中护士长的管理是整个管理中最关键的环节。护士长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护理管理上。但是,由于目前的基层医院中人员缺乏,工作繁重,所以护士长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和其他护士一样做大量临床的护理工作,再加上基层医院护士长缺乏科学规范的护理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以及基层医院的后勤保障系统还不完善,这就致使护士长还要浪费大量精力整理琐碎的后勤事务等。这样一来,护士长的精力就会不够,能力也会受到限制,没有太多时间去抓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严重影响了护理管理的质量。

1.2 基层医院护理工作的质量检查往往注重形式,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

各级医院,当然也包括基层医院,在护理工作的质量评审过程中,年查、季查、院查一般都是流于形式,在考核的时候基本上是根据省市区领导指定的检查内容来评定的。护士和护士长们大多把此种考核看做一种负担,习惯在考核的时候进行一些突击,以达到应付检查的目的,这就致使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在检察人员在进行检查的时候总要比不检查的时候要好得多。

以上这些都说明医院的质量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医院在检查的过程中对于出现的问题和现存的缺陷一般只注重追究责任人,而不注重纠正措施的缺陷与落实力度,这就使得某些护理问题接二连三不断地出现,即使检查的时候护理质量的标准很高,但是患者也无法从中受益。考评起来也难以达到实际想要的效果,考评之后的结果也不能对护理的质量进行正确客观反映。

1.3 基层医院的护理管理不严格,护理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基层医院中,许多护理管理人员因为缺乏适应新的管理的观念和法律知识,对更新后的医学模式下医院出台的新的质量考核标准理解不够深刻,所以致使医院护理制度的落实无法到位。这一情况的出现与医院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沟通能力有限等是有很大关系的;还有就是分级的护理制度落实无法达到预想效果,这是由于护理人员的数量少,而护理工作的任务却很繁重,再加上一些非护理的工作占用了大量的护理人力资源,所以在基层医院中一些比较基础的护理工作就不得不由患者的家属自己动手去做,比如说,部分患者的皮肤护理、会阴护理、生活料理、康复指导等护理工作就只能由病人家属和陪护“代劳”。

以上这些都说明,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的护理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使得现有一些护理制度无法落实。

1.4 基层医院中许多护士的业务能力十分有限,工作动力不足,法律意识不强

基层医院中许多护士的业务能力很有限,工作动力不足,法律意识不强,这就致使医院的护理管理工作存在很大程度上的难度。在基层医院中,由于人手有限,所有护士都忙于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去外地或国外进修、学习的机会非常少,所以很难更新自己本身的固有观念,更无法更新专业知识,也就制约了业务水平和法律意识的提高,使得抢救大批的危、急、重患者时缺乏熟练、规范、过硬的操作技术,再者,观察病人病情和主动发现护理中的问题的能力也非常有限。除了护理人员自身的问题,现在实行的医疗体制和人事制度也大大制约了基层医院护理人事和管理人士的管理,有相当数量的,长时间在基层医院做工作的护士,安于现状,没有进取意识更没有竞争意识,无法适应新提出的高标准和严格要求的护理管理工作,对于这些,基层医院的护理管理人员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些情况。

1.5 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的从业心态和态度不一

在基层医院中,大多数护理人员都是被动和被迫选择做护理工作的,据一些权威机构的调查发现:护理人员的年龄在40岁以上的大部分希望自己可以坚持干到退休;而护理人员的年龄在30岁以下的人大多数想改行做其他工作;护理人员的年龄在30~40岁之间的人则持观望态度,一般会根据护理工作当前及以后的社会地位、工作条件、福利待遇等是否会在近期内得到提升与改善,以及社会上是否会有条件更好而且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1.6 基层医院的护理管理人员缺乏与领导的沟通,医院领导对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医院的护理管理者和领导的沟通不够导致医院领导对医院当前的护理工作状况和需求了解不够,或者是由于医院领导对医院的护理与护理管理工作还不够重视,无论是上述哪种情况,最后都会导致医院对护理工作以及护理管理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无法达到最大化,间接地会使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的改善滞后。

2 对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所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2.1对护理工作以及护理管理的人事制度进行改革

医院的领导可以改变过去那种任命提拔护理和护理管理人员的传统方式,可以引进民主、公开、公平和优胜劣汰的的竞争机制,让所有护理人员公开竞选职位。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为护理管理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和氛围。这属于事前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2.2 加强对护理人员和护理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个人能力的培养

医院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养,可以采用送护理人员和护理管理人员去外地进修、参观学习以及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相结合等手段,借鉴先进医院的经验教训,并结合自己医院的具体情况,更新自己医院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建立护理核心团队等进而促进医院护理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护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水平。

2.3 提高医院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规避医疗过程中的风险

医院的护理人员要学习并熟知与护理相关的所有法律,并及时关注原有法律的修改与推新。这样做不仅维护了患者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护理人员自身的合法权益。所以无论是医院还是护理人员自身都要用法律法规和相关的规章制度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从而提高医院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2.4 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心态,使其对本职工作充满热爱与激情,并加强护理人员与医院领导的沟通

对护理人员讲解其工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之情,一心一意为工作付出,并以此为荣。为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福利待遇,进而提高其社会地位,同时增强价值感、成就感。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开展,护理人员更要积极的与医院领导进行沟通,使领导对医院的护理现状更加了解,并因此提高医院领导对护理工作的重视,从而更好地促进护理工作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军花.基层医院护理管理缺陷与应对措施的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0.6.(7):143―145.

篇6

【关键词】实践逻辑;法律权威;政府权威

一、两套逻辑的比较

村民在遇到纠纷时是倾向于找政府的,而不倾向于到法院“告状”的方式来解决,这与郭星华、王平所提供的“农民法律意识与行为”的调查数据显示的结果的是一致的:“选择政府部门解决纠纷的结果达到或超过被访者期望值的比例要高于司法部门。”

但这种调查结果和现实状况是令法学家不满意的,一个法学家看到农民去找政府解决“人命关天”的大案子,就会为农民的法律意识感到遗憾。正如韦伯在《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指出的一样:“法学家总是自认为是现有规范的代言人,也许,他们是解释者或适用者。哪怕是最杰出的法学家也持有这种主观的看法。这反映了现代知识分子的失望,即他们的信念受到了客观上各种事实的挑战,因而总是想把事实纳入规范,进行主观的评价。”

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农民的这种选择就不会关注村民的法律意识淡薄问题,而是关注在社会时空的紧迫性和意识有限性的条件下,村民作出的这种选择是符合“实践的逻辑”。

实践中的行动往往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理性,最多也就是如布迪厄所描述的“对其所处社会世界前反思的下意识。”但在法学家看到每一个活生生的案例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把“理论的逻辑”当作了“实践的逻辑”。因为法学家看案例思考问题时,运用的是静态的理论逻辑,静态的理论逻辑没有时空的限制,可以慢慢琢磨出最完美的解决方案,但回到实践状态中,就不仅要受到时空的逼迫和空间的限制,还受到情绪的干扰。

二、三种力量的制衡

既然找镇政府来解决矛盾,那么是否意味着我国当代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其实不然,郭星华先生在《走向法治化的中国社会》一文中谈到“法制与法治”两者之间的区别时指出:“法制的产生,并不意味着法治的诞生。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法制并不必然地排斥人治,法制既可以与法治相结合,也可以与人治相结合。当法制与人治相结合时,法律权威是第二位的,政府权威是第一位的,法律制度是为人治理念服务的。在那里,调节国家行为的主要是政府权威,调节民间行为的主要是道德权威,法律权威只是起一种补充和辅助的作用。当法制与法治相结合时,法律权威是第一位的,是一种超越所有权威,包括政府权威,道德权威在内的社会权威,法律成了所有社会全体、社会个人的行为准则。”

如以法律的抽象命题来裁剪现实生活,一味强调遵循法律科学阐述的“原理”和只有在法学家想象的天地里才有的“公理”,这种失望是不可避免的。当事人的期望是以法律规定所包含的经济和功利意义来确定的。然而,从法律逻辑来看,这种意义是“非理性的”。这并不是导致这种冲突的现代法理学所特有的缺陷,在更大的范围内看,这种冲突是形式的法律思想具有的逻辑一致性与追求经济目的,并以此为自己期望基础的私人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造成的。

在基层政府,为了应对现实的压力,法律走向了反形式主义的方向,原因在于法律成为协调利益冲突的工具。这种推动力包括了要求以基层政府干部的利益(政绩)和意识形态代替实体正义,还包括政府机关如何将法律目标纳入其理性轨道,还包括农民对相关法律制度进行逻辑解释的要求。

正是这种基于自己利益行动的合理准则,每个基层政府干部在行动时,既考虑自己,也考虑到上级政府的行动。这种期望得到了客观的证伪,虽然缺少法律的保障,这种秩序仍成为基层政府干部行动时思考的主题。

从以上的分析情况来看,农民个体的力量和法律的威力、和政府的权力相比似乎是无法较量的,但在农民自愿地将他们的问题呈现给政府来解决的时候,一方面表明了他们接受政府权威的意愿,但这并不表示他们对自身权利的完全放弃:他们试图通过对基层政府的抗议来控制他们所面临问题的解决过程。

行政干部期待更加明确、更加规范性的文件能帮助他们毫无争议地去处理地方事务。事实正如所韦伯指出的“法律制度中的空白区不可避免:在将一般规范或者条文‘适用’于具体案件时,司法程序从来都不是一致的,或者说,从来不应该一致。”正是法律制度留下的空白,才给了纠纷各方产生争辩的可能性,也给了他们发挥自身力量来判断、影响纠纷解决过程的空间。

三、多重关系的交互

在乡村社会,庞大的血缘关系使得农民不需要精心策划、积极动员,就可以获得巨大的抵制力量来影响基层政府对问题的处理。笔者所调查的Z村如同中国大部分村庄结构一样,除了家族内部的层次性,还有同一层面及不同层面之间的互动,邻里关系在乡村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常常与亲属关系发生重叠;通婚关系则将乡村社会与外部社会连接起来,村庄被纳入一个更大的网络中。

如果对黑格尔的那个著名的公式稍加改动,指出“现实的就是关系的”。在社会世界中存在的是各种各样的关系——不是行动这之间的互动或个人之间主体性的纽带,就是马克思所谓的独立于个人意识和个人意志而存在的客观关系。

乡村社区所熟悉的血缘、地缘关系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上百人的集体行动不需要任何人动员,不论我们用何种理论或规范来解读乡村生活中人们的客观行动,但是我们能做到的是把乡村社会看作一种客观结构,可以从外部加以把握,可以从物质上观察、测量和勾画这种结构的关联接合,实际上很难真正发现处于其中的人们的各种想法。而中国的司法实践正是加上了主观行动者对实践的解释,从而使法律的生命体现为不在逻辑而在于经验。因此在紧密的乡村血缘、地缘关系中,存在着不同于城市的司法实践经验。而这种实践经验正是法学家感到失望的地方。

总之,在任何情况下,如果我们将社会学的、经济学的或伦理学的观点引入到法律概念中去,法律观点的准确性就会受到质疑。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9.1.

[2] 萨利·安格尔·梅丽:诉讼的话语——生活在美国社会底层人的法律意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1.

[3] 郑也夫.沈原.潘绥铭.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说是论文选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11.1.

篇7

 

一、当前农村法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群众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匮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的增强、法律知识的增多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没有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表现于农民对权力的崇拜、权利义务的模糊、主体意识的淡薄和法律知识的缺乏等。在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农民对法律法规知之甚少,这使得农民群众往往不知道法律关系中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也不知道权利受到侵害时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在遇到纠纷时,依旧采用古老的宗法或请有威望的人裁决、甚至不惜使用武力解决。即使走上法律途径,也会因为实体法或程序法方面知识的欠缺而使得自身权利的保障大打折扣。农民法律知识的欠缺不仅严重影响其法律意识的增强,而且严重影响其行为选择,也使农村宗法势力有了生存空间,强化了农村法治的障碍。

 

(二)农民思想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制约,缺失法律信仰

 

在我国农村地区,农民群众不信任法律,羞于或怯于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一者认为家丑不外扬或者碍于人情世故;二者保留着“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封建法律文化观念,认为没钱没“关系”,法律并不能为自己主持公道;三者在一些农村地区,至今仍有人治生存的土壤。一些政府部门、村干部存在用政策取代法律、用行政命令取代法律、用权力压制法律,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讲法律程序。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因为土地承包征用纠纷、房屋拆建纠纷造成的群体性事件、重大恶性事件频繁发生,广大农民群众却往往通过上访甚至暴力抗法、自焚等极端方式维护权益、表达不满。

 

(三)农村基层政权存在腐败现象

 

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农村基层政权的腐败也逐渐凸显。一是假公济私,在利益的驱动下,个别村干部大肆霸占集体土地、操纵集体资产、侵吞公共设施建设资金,或者包庇、纵容亲属和利益相关者;二是生活作风腐化,有些乡村干部背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仗权势横行乡里,贪污腐化,公款吃喝、赌博、现象屡见不鲜。农村基层政权的腐败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危害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农村司法机构尚不健全

 

在我国,县区一级设立基层人民法院和检察院,县区管辖地域广阔,其下设有众多的乡镇行政单位,而这些级别的行政单位却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司法机构,村民出现纠纷要借助司法程序解决时,只能费尽周折去百里之外的县区法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导致村民放弃法律解决途径而另寻其道。近年来,各地基层法院、检察院大力加强了基层人民法庭、检察室派出机构建设,但由于缺乏资金、编制,这些机构硬件设施还不完善,人员素质也亟待提高,影响了村民通过司法程序解决纠纷的意愿。

 

二、高校法学院系参与新农村法治建设的着力点

 

(一)着力针对培养村民法律意识提供帮助

 

1.培养农民的权利意识。从法律身份的角度来看,农民和市民都是我国的公民,但是由于城市二元结构,农民在经济、文化资源等社会资源的占有上都不及市民,以至于农民普遍文化素质不高,对于法律的接收相对落后,并且不能有效地享有现代公民被赋予的权利和义务,甚至农民对自己合法利益的实现和保护还都不明确。如农村候选人用金钱“买选票”的事情屡见不鲜,农民兜售选票也是习以为常的事情。村民不知道这样滥用权利的后果,其实是破坏了村民自治的有效性,最终损害的是自己的利益。其小农意识局限了对自我权利的使用,而这种对权利、义务意识的淡薄性,最终会将尚未完全完善的法治体系推向深渊。没有进行公正选举而得出的“果实”,也只能是华而不实。

 

2.帮助农民树立法律信仰。由于中国历史遗留下来的民俗习惯、道德传统等,农民本身对于法治就会存在摇摆性。农民固然会因生活所需而欢迎法律,但是一旦法律的作用在实践中被社会负面因素所消解,他们对法律的好感度也会随之消失。如伯尔曼所说“法律不被信仰,它将形同虚设”。现今农民对法律的信仰严重缺失,确切的说,农民对法律连基本的信任都没有,更何谈信仰。所以在面对各种矛盾纠纷时,他们往往会拿道德、风俗习惯等说事,摒弃法律途径去选择“私了”“上访”等方式。

 

3.助力提高村官法纪意识。村干部是农村发展的领头人,其法律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村法治建设的成败。目前,在新农村发展的过程中,村干部的职权大、制约弱,他们利用职权之便侵害农民的权益变成一种常态。比如村干部单方终止土地承包合同、暴力执法、违法买卖土地、环境污染严重等。在农村,农民缺乏法治意识已是事实,多数人认为村干部的法律知识应该比较丰富,其实不然。村干部的整体法纪意识淡薄,加之没有受过专门的法律知识培训,对于很多专业性强的、涉及自身职务方面的法律法规也不甚了解。因此,他们往往没有认识到某些行为已经触及法律,譬如一些村官涉嫌腐败犯罪,还抱着只要退还相关财务就会相安无事的想法。

 

(二)着力针对农村现实问题进行法律服务

 

1.帮助农民解决现实纠纷。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保护农民权益。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需求亦然增加,关于多种纠纷也亟待解决。除了传统的邻里、债务、婚姻家庭、土地承包等方面的纠纷外,城镇化建设、旧村改造、农村股份制改革等带来的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土地确权、村民待遇、经济联社股份分红等方面的纠纷也日益增多。而农村的法治是自上而下进行推进的,农民不会思考法律与乡规之间的关系,他们追求的是适用性。国家法与民间法之间的博弈,优胜权的抉择就在农民,所以为农民提供解决纠纷的法律服务,是推进农村法治的最快途径。

 

2.辅助村官处理法律问题。农村由于村级干部法治意识弱,致使各种矛盾纠纷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阻碍了法治建设的进程,还会造成农村的不稳定。多数村官还在用最原始的调节方法,甚至还有一些用行政手段来管理社会事务,往往忽视法律手段,执法人员在执法时,以言代法的现象时有发生。农村基层干部在日常工作时往往是身兼数职,而且他们对于法律制度与法律程序上知识的缺乏,都导致了解决纠纷或执法上的困难。农村基层干部也在寻求用法律解决事务的突破口,法学院教师及学生专业上的协助意见能起到有益的效果。

 

三、新农村为法学专业教育提供宽广的实践教学平台

 

从法学教育角度看,我国的法学教育长期以来偏重于学历教育而非执业教育。近年来,对于改变教学中呆板“书本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涨。参与新农村建设,正好为高校法学院提供了一个实践性的“大舞台”,可以将法学教育从纯理论模式慢慢转向实践模式。

 

对于高校服务农村已经有了很多的优秀模式,但都是以提供农业科技为主,如以南京农业大学的科技大篷车模式、河北农大的“太行山道路”模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业专家大院”模式等科技服务农村,但从法学角度具体研究高校服务农村,推进农村法治建设、和谐农村建设,农村实践促进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互动机制等尚存在较大缺失。在中国,目前开设“法律诊所”的学校已达50余所。法律诊所的模式即是以案件为对象和“教材”,为了打破单纯的纯理论教育而产生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无偿地为弱势群体提供实实在在的法律帮助。而农村恰好为法律诊所提供了大量的案例,也为大学生实践教学提供了蓬勃发展的土壤。

 

对于大学生而言,积极深入农村、服务农村,可以在实践中促进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这既是新时代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的客观需要。开展深入农村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当代大学生了解到“纸上来得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还能使学生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佳契合点,让他们可以更加贴合自身专业特色,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运用和实际操作。同时,在为新农村服务的过程中,也培养了他们服务社会的情怀。

 

时代要求的大学生,已然不是被束缚在校园内脆弱的花朵,而是真正能融入社会的应用型人才。高等院校必须适应时代需要,积极引导在校大学生挑起时代赋予的重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使命感,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高校法学院在新农村的实践服务,既是法学院学生理论走向实践的一个桥梁,也是校园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高校法学院参与到新农村法治建设中无疑给二者带来了双赢的局面。

 

四、结语

 

新农村法治建设需要高等院校提供专业的法律信息支持与人才保障;高等院校也可以借助新农村的广阔基地培养出更多适应新农村建设的优秀人才。两者密切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新农村法治化的发展,并实现高校培养社会人才的目标。

篇8

[关键词]住院病人外宿;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7.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以及病人与家属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如何加强对住院病人的管理,确保患者安全,无疑对医院管理者是很大挑战。本文调查某基层医院住院病人晚上外宿情况,分析探讨外宿率高的原因及隐患,提出针对性措施。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09年12月某日某基层医院住院病人304人,其中男性197人,女性107人,年龄16~94(57.8±7.6)岁,外宿病人117人,男性61人,女性56人,年龄16~81岁。当日值班护士13人。

1.2 方法

采取时点调查的方式,对2009年12月某晚外宿病人进行调查,由专人到病房收集,并与值班护士核实。第二天到病房对外宿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由专人填写,问卷内容:外宿原因,对疾病认识,是否有医护人员宣讲住院制度,外出是否请假,外出是否有医护人员给予干预。发放调查问卷117份,回收117份,有效回收率100%。

1.3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State 6.0 软件进行频数和百分率的计算。

2 结果

2.1住院病房某日病人外宿情况(见表1),共计外宿117人,占住院病人数的38.5%,无正规办理请假手续病人。

2.2外宿病人根据病情护理级别分类(见表2)

2.3住院病人外宿原因分类情况(见表3)

2.4 外宿病人接受医护干预统计(见表4)

3分析

3.1家住得近与病房条件差是基层医院病人选择外宿的主要原因

随着全面推行医疗保险制度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健康需求增加,基层医院病人数增加,危重病人相对减少。来源医院周边的病人选择白天在医院治疗,晚上回家休息。本次调查中外宿首要原因(40.2%)是家住得近方便。其次医院条件差与怕给家人增加麻烦。医院病房每间房3-4个病人甚至更多,房间没有厕所、空调等。医院条件差、家住在附近病人多。基层医院病人外宿率居高的局面将持续存在。

3.2护士对病人及临床环境管理对护理安全影响认知程度较低。

相关文献调查发现,与护理安全有关的7个方面106项因素中,护士认为对护理安全影响较大的前10项因素中,无一项归属病人与临床环境因素,表明护士对病人与临床环境对护理安全影响没有护士足够重视【1】。本次调查30.8%外宿病人因病房环境差的原因选择外宿。与病人沟通少,了解不足,关心不够,病人反应问题未予重视处理不及时。调查中发现值班护士对科室外出病人数、病人病情、外出原因回答不清楚。护士对病人与环境管理重视度不够,是造成病人外宿率高间接因素。

3.3护士及病人对外宿风险认知不足。

本次调查外宿病人117人其中一级护理病人31人,二级护理86人。需要一级护理的病人是病情稳定的危重病人以及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的病情随时发生变化的病人;二级护理的病人是病情稳定、生活能自理但需卧床休息的病人【2】。31位病人其中16位不知道自己是一级护理病人,10位不认可医生护士告知,认为夸大了自己病情。31位一级护理病人医护病历有外宿风险谈话告知记录的10人,当晚值班护士发现病人外出给予干预20人。外宿二级护理86人中有11人未接受住院不能外宿的告知。医护人员对病人外宿风险认知不足,对住院病人外出未做好风险告知义务,一旦外宿病人病情变化不能及时救治或出现意外伤害很容易引发纠纷。

4对策

4.1完善住院病人管理制度

护理行业是一种高风险职业,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必须用制度来规范、约束各项护理活动,而护理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核心【3】。针对住院病人外出率高,护理部制定管理制度。实行值班护士、责任护士、护士长三级管理。在住院须知增加一条:住院必须遵守制度,为了您的治疗和病情观察,住院期间一律不外出和外宿,因您离开病房可能出现病情变化或其它意外我们无法及时救治。规定新病人入院接待时对外出风险给予告知并签字;值班护士对外出病人登记交班,一级护理病人外出及时告知值班医生,并与病人或家属电话联系要求及时返回病房;责任护士对责任区病人做好病情告知宣教义务,对外宿病人再次进行外宿风险告知并书写护理记录,护士不能为病人批假外出、外宿,特殊原因需外出外宿必须由病人及委托人书面申请交主管医生,主管医生口头与书面告知病情与外出风险及注意事项后,病人或委托人签字才能批假。护理部夜查房及护士长加强对外宿病人检查,督促落实外宿风险告知执行,规避纠纷发生。

4.2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重视举证倒置。

随着《医疗事故条例》出台,医护人员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新的挑战,而举证倒置的实施以及舆论较以往更注重考虑患者的利益,护士首先要正确认识举证责任倒置的利弊,以积极心态面对【4】。调查中117位病人外出,只有10位护理记录中有风险告知记录,说明我们护士法律意识、风险意识淡薄,一旦病人外出出现意外,没有证据说明我们护士尽到告知、宣教义务,发生纠纷处于被动。针对这种情况,护理部采取举办防范医疗纠纷法律讲座,通过相关典型案例分析进行教育,提高护士法律意识、风险防范意识。改变病人外出我还省事的观念。重视对住院病人外出的管理。

4.3加强病房管理,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

本次调查家住得近与医院环境差是病人外宿的主要原因。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有利于病人的康复,也可减少病人外宿。基层医院改善住院环境需要医院、护士、护理管理者共同努力。医院对室外绿化与室内设施增加投入,室外增加绿化带、休闲场所,病房内增加电视、厕所、衣柜等。美化住院环境。护理部在全院开展“绿色、安全、人性化”护理工作模式【5】。在注重护理人员“三基”培训的同时,更加关注意识、护理伦理素质职业精神的培养。为病人营造了绿色、安全、人文、便捷、舒适的住院环境。

基层医院住院病人外宿率高是老问题,而且会继续存在。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患者与家属的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增加。病人外出发生意外纠纷增加。医护工作者高度重视住院患者管理。改善住院环境;做好住院患者的病情与外出风险告知签字能有效规避或减少纠纷发生。

参考文献

[1]黄星,郑一宁,付凤齐,等.护士对医院临床环境安全认识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6,8(6):51~52.

[2]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1.

[3]陈莉涛,甘秀妮. 履行病人知情同意权的实践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6,5(6)53~54.

篇9

一、扎实开展“三八”维权周宣传活动。为扩大“三八”妇女维权周活动的社会影响,深入宣传有关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妇女权益,工会将开展“三八”维权周宣传活动与促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等工作相结合,与制定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相结合,推动“平安**”建设相结合。3月2日,在全场“三八维权周”宣传现场会上,场工会设立了宣传组和咨询组,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同时向过往行人发放维权知识宣传单310余份,宣传画250余张,并为广大群众提供现场答疑。通过开展妇女儿童维权宣传活动,为妇女提供了及时、便利、优质的法律服务,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妇女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

二、开展“送法下基层”活动。与场司法局联合举办的以“温暖你我她、维权服务进万家”的“三八”妇女维权周法律咨询活动,3月4日在农场街道、第一管理区、第二管理区开展。场司法局局长和法律援助工作者热心解答了群众的咨询,并为100余名群众发放《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欢迎拨打妇女维权热线》等宣传资料。在咨询活动中,工作人员针对妇女在婚姻家庭、如何处理家庭暴力、劳动就业,劳动保护等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解答群众的咨询。通过送法下基层活动,增强了妇女法律意识。

三、以基层单位妇女法律服务站为依托,切实维护好基层妇女合法权益。做妇女姐妹的贴心人,帮助她们解决难点、热点问题,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妇女工作的基本要求。场工会在农场组织以“110”家庭暴力投诉站为依托,对事关妇女群众权益问题的来访人热情接待,对确因社会矛盾、邻里纠纷、婚姻生活等受侵害的来访妇女,一方面带着感情做她们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为她们出主意、想办法,本着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寻求法律帮助,为她们撑腰打气。不仅宣传了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妇女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受到了妇女群众的称赞。

四、开展关爱妇女行动。3月7日,**农场工会、计生办组织了有经验的医师、技术人员为全场育龄妇女进行了义务健康查体。技术人员耐心向育龄妇女讲解了有关孕产期保健、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等方面的知识,并向她们赠送了《生殖保健手册》、《人生》等科普读物。

五、召开庆“三·八”座谈会。3月8日上午,农场工会召开了庆“三·八”座谈会,场机关女同志及作业站妇女主任参加了会议。会上,邀请了妇幼保健专家讲解了女性生殖保健以及妇科病防治知识;邀请了农场司法局局长王金辉为妇女同志们传授了女性维权知识。通过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广大妇女同志的健康和维权意识,有效促进了妇女同志健康全面发展。

六、开展“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宣传活动。3月8日,农场工会开展“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宣传活动,共设立宣传站点2个、法律援助咨询站2个,悬挂过街横幅6幅,发放宣传材料300余份,重点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后的重点内容等进行了宣传,20余人在现场进行了法律援助咨询。

七、开展家庭节能减排宣传活动。在三八维权周期间,在**农场开展了家庭节能减排宣传活动。活动中,向全场广大妇女发出《妇女携手创家园节能减排我先行》倡议书,倡议广大妇女学习节能减排知识,树立文明健康、简约环保的低碳生活方式。

 

篇10

关键词:基层医院;儿科护理;纠纷

【中图分类号】R-0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455-02

1 纠纷发生原因

护患关系特殊: 儿科护士面对的患者是小儿,致使护患关系不仅仅是护士与患儿的直接关系,还是护士与患儿家长的关系。

1.1 护理人员方面

①服务态度和工作欠缺: 儿科护理工作琐碎、繁忙,特别是冬春季节,门诊输液人数剧增,同时还要面临许多危急症抢救,护士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迅速作出反应,及时满足患儿的各种护理需求,但护士数量普遍不足,常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这些都会加大护士工作压力,产生工作疲惫感,没有个人工作成就感、工作态度消极。护士只是机械地完成工作,未把“以患儿为中心”的理念融入到工作中,对待患儿及家长缺乏耐心、对患儿漠不关心,这种态度使家长很难信任与配合护理工作的顺利完成,易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

②缺乏护患沟通: 由于儿科病床周转快、床位使用率高、护理工作量大,护士忙于做各种处置,与患儿家长沟通时间少,对家长的询问解释不到位,不能及时向家长提供疾病和健康教育,对一些特殊操作和药物应用及生命体征监测的重要性,护士不能主动及时的与家长交流。有的家长因患儿患病,情绪不稳定,要求苛刻,稍不满意就指责护士,有时还会出现一些过激行为,导致护患之间产生矛盾,如果护士缺乏相应的沟通技巧,就会造成护理纠纷的发生。

③护士操作技术水平欠缺: 在护患关系中,技术性关系是最基础的关系,也是维系护患关系的纽带。护理技术操作欠熟练,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低,是引发护理纠纷的一个主要原因,由于现在生活条件的改善,一部分患儿营养过剩,给静脉穿刺等护理操作带来一定的难度,而家长期望值过高,一旦静脉穿刺不能一针见血,便难以接受,甚至认为是实习护士在患儿身上练技术。部分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聚焦在专业和技术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紧急治疗和护理过程的仔细观察孩子,检查并不严格,违反护理实践为护理出错或失败,导致护理纠纷。

④法律意识淡薄: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不强,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如未准确及时执行医嘱,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各种护理记录没有及时、完整、准确的记录,各种知情谈话护理文书没有及时签字而导致护理纠纷隐患的存在。

⑤工作责任心不强: 个别护士没有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缺乏工作责任心,护理措施不到位,未严格落实好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和分级护理制度,发生护理差错,从而引发护患纠纷。

1.2 患儿及家长方面:患儿家长往往在对患儿的治疗效果不明显、住院时间长、经济花费多的情况下产生诸多不满,而在患儿住院治疗过程中,护士是直接执行者,又是与患儿及家长接触最多、最密切者,从而把矛盾转嫁给护士,造成护理纠纷的发生。

1.3 社会方面:人们对医院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不够了解,社会偏见认为患方是弱势群体,医院一旦发生纠纷甚至护士遭受暴力,依旧会同情患方。一些媒体在未深入调查的情况下的不真实报道,误导大众,使医院陷入被动,损坏了医院声誉。

2 预防护理纠纷发生的措施

2.1 转变护理服务观念:要树立“以患儿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充分尊重和理解患儿及家长,进行“换位”思考,努力体会患儿家长在给患儿诊治时的焦急心理,处处为患儿着想,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责任心、爱心、同情心及耐心取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与支持,并通过自己扎实的护理知识和技术操作,赢得信任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有效避免纠纷的发生。

2.2 提高护士专业素质:由于患儿不会准确诉说,家长的叙述有时也不完整、不细致,无法表述清楚,这就不仅需要儿科护士具有“慎独”精神,还必须具有专业责任心,敏锐的观察能力,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起到为护理工作查漏补缺,协助医生对患儿的诊断治疗,避免纠纷发生的作用。此外,儿科护士还必须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及熟练的操作技巧,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努力练就“一针见血”的静脉穿刺技术,得到家长的认可。并不断学习进取,更新知识,在儿科护理专业领域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能力,已更好的方式护理患儿,促进患儿健康。

2.3 加强护患沟通:交流不仅仅是一个科学的工作方法,也是一种艺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护士们举行的各种沟通的机会,获得良好的沟通技巧与孩子和父母沟通。在护理工作中注重细节,加强病房巡视,仔细观察患儿的身心变化,及时反馈患儿有效信息,应用倾听技巧了解患儿家长的感受,有时也可用幽默或非语言的沟通技巧让患儿及家长感受到护士的关心及重视,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增进感情。对患儿进行治疗和护理前,含蓄给予预警信号,让家长做好心理准备,以便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得到家长的密切配合。

2.4 加强法律意识: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护理人员应主动学习有关医疗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学会运用法律知识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在工作中,明确哪些工作自己可以独立执行,哪些工作必须有医嘱或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确及时的处理及执行医嘱,及时、准确、规范地完成护理记录,严格按照护理质量规范实施护理,以免发生法律纠纷。

3 讨论

近几年来,儿科医疗纠纷的发生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许多纠纷或多或少都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针对儿科如何更好的防范护患纠纷,笔者通过观察认为,只有更新护士的服务理念、提高儿科护士专业素质、加强护患沟通、增强法律意识,才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护理缺陷、差错和纠纷,有效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让患儿获得优质、高效、满意的服务,从而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徐秀香.现代社会基层医院儿科护理工作的难点与对策初探[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14)

[2] 吴玉霞,刘赛平,胡玲,邓丽.中山市基层医院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