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的异化范文

时间:2023-10-10 17:43: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竞技体育的异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竞技体育的异化

篇1

关键词:竞技体育异化;致因;化解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1)01-0086-03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alienation of sports continue to emerge.We should learn from the philosophical point to get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spot contradiction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ability to resolve various conflicts.We should seek practical ways to make competitive sports pure and bring out the true meaning of sports: Sports is a pursuit of perfection in life, and to promote the health and happiness for the purpose.

Key words: competitive sports; alienation; cause; resolve

1 提出问题

近年来,国内赛场黑哨、假球、斗殴、兴奋剂等异化现象频繁出现。在体育训练和比赛中使用违禁药物和方法,虚报年龄、以大打小,无视赛场纪律、打架斗殴,打假球……中国足球被查出的问题可以说让世界震惊,官员、俱乐部、裁判、教练、球员……几乎所有足球涉业人员种类都参与了假赌黑之中,社会影响确实非常坏。在距离亚运会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国男篮在篮球场上再度打出了“血性”。只是这次的血性表现没有让中国男篮打进世锦赛16强,而是让中国男篮正在进行停训整顿,并面临着国际篮联的处罚。再有全运会中的不公平、不公正的竞技现象更使我们看到竞技体育异化是如何地破坏体育秩序,违背体育精神,败坏社会风气,甚至玷污国家荣誉。矛盾论蕴含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引导我们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观察世界,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以及从一个事物同其它事物的关系中去研究事物的发展。世间万物,相生相克,相依共存。矛盾双方对立统一构成了事物的常态,矛盾的发展导致了事物的变化。矛盾论有助于我们找到竞技体育异化发生的原因,以及找出化解和减少竞技体育异化的途径,以促使竞技体育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2 竞技体育异化表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竞技体育带给社会的可观的财富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资本、商业、政治的侵袭下,现代的奥林匹克精神已蜕变成“更高、更快、更强”的简单口号,并以胜负区分强者和弱者。竞技体育的实力和发展水平,是以各国在奥运会上所获“金牌数”和“奖牌数”为主要评价指标。于是那原始的、纯朴的、自然的身体竞争已经随风飘去,古奥运会掷铁饼者的画像已经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记忆,“重在参与”的说法则更像是施舍给失败者的一剂“心灵鸡汤”。竞技体育更像是一场“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粗暴游戏。在这样的游戏中,竞技者内心充满矛盾,既要抛开胜负,追求完美,又要在乎结果,夺取胜利。而当参加竞技体育活动是在高额悬赏的诱惑下,在求职、改变社会经济地位,或其他各种社会目的的驱使下进行的时候,竞技体育本质的异化就发生了。当竞技的目的指向名利的那一刻,竞技参与者在精神上、躯体上、社会性上的不幸也随之衍生。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因此在竞技体育过程,我们也看到以下异化现象:虚报年龄,以大打小、运动竞赛的局外操纵、球场暴力、体育成绩弄虚作假等等,导致竞技体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受支持程度的急剧下降。由于特殊的事物是和普遍的事物联结的,由于每一个事物内部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即存在于特殊性之中,所以,当我们研究一定事物的时候,就应当去发现这两方面及其互相联结,发现一事物内部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两方面及其互相联结,发现一事物和它以外的许多事物的互相联结。当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被过分强调,当金牌的作用被夸大,名与利的诱惑也更大了,致使体育竞技场成为代表国家和个人地位和荣誉的竞技场。

竞技体育的异化是客观存在的,近几十年来,竞技体育(包括奥运会)经历了并且仍在经历着一个异化的过程。在“冷战”时代,体育成了显示制度优越、炫耀国家实力的工具。而如今,过度的商业化又使竞技体育沦为商业利益的奴隶,致使其发展远离了体育的本质。我们不应回避矛盾,否认矛盾,因为只有正视矛盾,才能找到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的科学方法。只有正视竞技体育中的异化现象,才能找到其发生的根源,找到其化解的途径。

3 探寻竞技体育中的异化原因

3.1 竞技体育教育的错位与人文精神的缺失

竞技体育的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教育中关于竞技体育的观念和价值;一是教练员传授的技术和战术。体育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教化、完善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的归宿点也是人”。[1]由于历史和意识形态的因素,我们的许多理论都是从苏联输入的,这种出于战备和政治出发的体育理念不会过多地考虑人的需要。于是我们习惯上把竞技体育定义为一种为争取荣誉而进行的比赛,缺乏人文意识和人文关怀。以足球和篮球为例,现代足球发源地英国对足球是这样理解的:“足球的本质是培养会踢球的全面发展的人”,我国却认为“足球是用脚踢球,两队同场攻防的比赛”;篮球发源地美国认为“篮球的本质是通过篮球运动培养人”,而我们则认为“篮球是用手投篮,以得分多少决定胜负的比赛项目”。竞技目的是为了“人”还是为了“物”(比赛成绩和物质奖励),就由此显而易见了。“重物轻人”的体育思想,既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相违背,又与奥委会主席罗格新提出的“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的理念不相称。体育的价值体现在健康的培育与精神的陶冶。但当竞技的胜利仅仅被作为一种畸形的目的而与现实生活世界相隔离,体育本身也开始从生动走向僵化,这不仅扼杀了体育的生命意义,使得运动本身所固有的提升参与者生命价值、建构其生活意义的作用不复存在,也扼杀了运动员获取知识的生命意义与价值,使得运动员漂浮于荒芜的精神家园。[2]于是竞技参与者(教练、队员、裁判、官员等)单纯强调夺标“竞争”的工具理性,忽视其体育“协作”育人的价值理性,使人成为竞技的手段,竞技就变为弱肉强食的“丛林兽战”。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当作“竞争机器”来加工,把他们培养成没有任何个性和自由的“赛博”式人才,只重视体能与专项智能的发展,完全抛却了人的个性、自由以及价值理性的内涵。这必然会造成国内竞技异化现象屡禁不止,这也是许多竞技项目成绩突出、体育精神文化却匮乏的根源。当竞技最终不是为了强身健体,而是悲剧性地演绎为对运动员生命和健康的摧残,必然致使大多数运动员都是带着伤病告别赛场,有的甚至留下终身残疾,最终落得个“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境地。 “由于人文思想的缺乏,竞技体育界存在着严重的‘重物轻人’的思想。这既是造成竞技场内黑哨、假球、殴斗、兴奋剂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又是造成某些运动‘明星’昙花一现的症结所在。所以,离开了人文精神的职业化是可怕的。”[3]

3.2 竞技体育体制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中国竞技体育的体制是举国体制,在我国经济较为落后条件下,实行举国体制利大于弊。在当前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技体育的优先发展战略,在短期内迅速提高了我国的竞技体育水平”。

但同时也形成了对其他体育形态的“挤兑”, 造成了人们对竞技体育价值认识的偏离。现行的国家体育机制,与其说是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不如说是为了培养夺取世界冠军的“生产机器”。[4] “奥运战略”和“全运战略”的实施以 “金牌”为最终目的,“胜者为王败者寇”的政治场上的价值观使各个地方的体育行政部门和官员对本地区运动员能否在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上拿金牌,异常重视,运动员成为追逐金牌的手段和某些官员加官进爵的工具。运动员如果夺牌成功,就如点中状元一样荣耀,名利将滚滚而来。于是就有一些运动员不惜以牺牲健康为代价,冒险使用兴奋剂。又如中国足球的南勇,被刑拘之前,既是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又是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还曾是中超公司的董事长,是商业机构的领导。而中国足球是管理政企一体、管办不分的体制机制,一方面是行政权力机构,另一方面又是市场运行主体,这样的体制也就容易滋生腐败了。足协高层被公安部门端走,让我们不得不对现行的国家体育机制进行反思了。自范广鸣被刑拘后,中国足球假赌黑已存在十几年。如果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与监督机制,发现问题后采取得当的措施,中国足球是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的。[5]

此外,西安体育彩票的弄虚作假,使中国体育彩票处于停止发行的境地;“假农民”频频混迹农运会;全国少年田径锦标赛以大打小,冒名顶替拍骨龄;全运会上的暗箱操作等等异化现象都在昭示着我国竞技体育体制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6]

3.3 对名利的追逐及职业道德的丧失

有些运动员为谋取私利,争得荣誉,不顾自己的伤病,摧残自己的身体;有些运动队暗中串通搞假比赛,与对方订立攻守同盟或君子协定,打假球愚弄观众;有些裁判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收受“红包”,吹“黑哨”。 中国足球的“假球”之风,中国男篮在赛场上的暴力再现,反映的是运动员(还有教练员)道德水准的下降,反映了竞技运动道德教育的悲哀。有些地方体育管理者千方百计地在运动员参赛资格上大做手脚,隐瞒年龄,冒名顶替,图谋骗取荣誉,把比赛搞得面目全非,造成恶劣的影响。还有一些体育媒体从业人员,在体育新闻报道中摒弃了“参加比取胜更为重要”的奥林匹克精神,过分渲染金牌至上的传播理念,造成了“言必谈金牌”的报道动机,聚焦的都是冠军、进球者、奖牌获得者而忽视了对失败者的鼓励和关怀。当商人和大众传媒联手把现代的体育运动异化为一种赚钱的工具时,虚假体育新闻屡禁不止,从足球到篮球,从球场到明星,从俱乐部到国家行政部门,可谓触目惊心。究其原因当然是直接的利益驱动,但是从深层意义上看,是思想道德教育的薄弱和无力,是竞技体育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的缺失。

3.4 过度的商业化对竞技体育的冲击

商业化对体育特别是竞技体育的提升和推广有伟大的贡献,给竞技体育注入了活力,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因为,利益的原则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利益的作用激发了人们的进取意识和创造热情。但是,商业介入竞技体育领域的目的是获得利益,所以他们必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过度的商业介入,已经威胁到竞技体育的一些规则。并影响到某些体育运动的结构和目标方面的变化,以及那些卷入体育的人对体育实施控制的各种组织的取向。因为利益的需要,随时看见组委会应赞助商的要求改变比赛规程、方式、时间、地点或设置障碍,违反运动生理的规律,不顾运动员的身体承受能力,摧残他们的身体。如汉城奥运会的某些比赛项目就是为了迁就美国的电视黄金时间,不得不安排在不恰当的时间进行。为了更好地控制比赛时间,足球采用突然死亡法、排球改为每球得分制;射箭由原来单纯排分改为比分加对抗,使比赛更具刺激性,同时增加了运动员心理压力;射箭比赛场地也由开放式改为半封闭式,增加现场观众和提高现场气氛。在商家的利益面前,体育的尊严被践踏得如此不堪。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竞技体育的过度商业化对人们伦理观念的冲击,导致了现代竞技体育的异化。

4 寻找化解竞技体育异化的途径

任何事物要发展,要提高,就必须针对在事物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做具体的分析。离开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的特性。竞技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的异化现象,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竞技体育异化形成的原因,找到以下解决问题的途径。

4.1 改变竞技教育的现状与提高人文素养

萨马兰奇曾经说过:“体育是生活,是生命,是健康,是友谊,是教育。”奥林匹克运动的真正目的是想通过体育运动来教育青少年,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培养具备生存能力,不畏人生潮起潮落,身心快乐并能承担起社会责任的年轻一代。在传媒资讯发达的今天,竞技体育中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中不少是社会公众人物,他们的人文修养与道德素质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要重视和加强这支队伍的竞技道德、体育价值观与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建设。只有把体育当做一种信仰,当做是人类的一种自我娱乐、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作为大众体育的凝缩、延伸和升华的竞技体育才能找到存在的基础和依归,竞技体育从业人员才能自觉地遵守各项道德规范,避免因对名利的追逐而产生的异化现象。

4.2 健全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法律的监督机制

改革现行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建立我国竞技体育规则,加强监督是当前竞技体育重中之重。建设和谐的竞技体育训练和比赛机制,对运动员实施人性化管理。运动员要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是经历一系列长期的艰苦训练,及承受大运动量极限式运动负荷,个中辛苦不是常人能体会的,还有那些同运动员一起奋战的教练员、科研人员、管理者等群体,对于他们的付出和贡献,应该肯定和奖励。但同时行政部门根据体育规律和我国市场体制制定有约束力的制度,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坚决反对一切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做到违者必究,不管是领导、体育官员,还是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等,都一律要严肃处理。因为一旦惩罚机制的缺失,就会导致竞技体育道德风险越来越大,赛场腐败行为越发猖獗。要为竞技体育营造一片纯净的比赛环境,就要健全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法律的监督机制。

4.3 加强体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

体育本是引导人、完善人格修养、追寻生命意义的一种方法。只有加强对体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其对自身职业的热爱、敬重和对其社会影响力的认识,通过内心信念的约束和社会舆论的监督,才能减少竞技体育的异化。如果体育工作者在物质追求中越走越远,甚至迷失了体育追求的终极目的,当活着的意义仅仅存在于对物质的占有,那必然会造成对体育竞争的不公。而失去公平的竞争,体育竞技也就失去了本质的意义,失去了竞技体育固有的魅力和生命力,这不是体育工作者愿意看到的局面。因此,加强体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只有将体育完美人、教育人、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作为终极目标才能从根本上制止异化趋势的发展。

4.4 防止竞技体育过分商业化

商业介入竞技体育是为了获利,竞技体育引入商业是为了发展,大家各取所需。在体育与经济相结合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止金钱因素的负面影响,坚持体育的宗旨,否则将严重阻碍体育的发展。因为竞技体育异化令观众不再对体育竞赛感兴趣,那竞技体育将没有任何经济价值,而缺乏雄厚资金支持的竞技体育将是苍白无力的,不但难以发展,还会逐渐萎缩。因此,过度的商业化竞技体育只会阻碍体育的健康发展。只有建立一个更好的、完整的商业化体育运作模式,才能使得人们越来越多地体会到体育的无穷魅力,体育也因此获得更多的受众而得以持续健康地发展。“源于电视、赞助和集资的收入已使奥林匹克运动走向独立。然而,在开发这些计划和项目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记住,是体育而不是商业利益在掌握体育自己的命运。”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如是说。

5 结束语

矛盾论给予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我们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让我们从中受益匪浅。面对日益频繁的竞技体育异化现象,我们应该纠正竞技体育教育存在的偏差,让体育回归本质,回归人本与人道,回归健身,回归娱乐,回归大众,让我们怀着自爱与爱人之心欣赏体育、享受体育吧,不要再把体育比赛看成是争权夺利的战场,不要再把赛场当成赚取暴利的赌场。对于事物发展中出现的异化,要用勇气面对,用智慧应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抉择,最终能寻找到解决的途径的。竞技体育的发展如此,人生的规划,企业的管理,事业的经营,国家的建设莫不如此。

参考文献:

[1] 彭玲艺.新课程视角下的生命教育[J].教学与管理,2005,(4):32.

[2] 回归生命存在本身――我国成人教育价值取向的哲学申思[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07.4.

[3] 王化冰等.竞技体育异化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山东体育科技,2005(1):40-47.

[4] 茅鹏. 运动训练新思路[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篇2

【关键词】京津冀;空间经济学;一体化

一、研究现状

一般意义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最早是从国际关税同盟的角度提出的,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手段、贸易条款等进而转向生产领域的联合。国内有关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在过去更多的是介绍国外的有关理论,近些年才逐渐将视角转移到国内。如张佑林(2000)认为所谓一体化,其含义可概括为:在一定区域内,通过统一基本方略、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发展政策、进行资源整合等措施,建立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制度。宋巨盛(2001)认为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地区优势,通过合理的地域分工,在全区域内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提高区域经济总体效益的动态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主要包括产业发展一体化、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和区域城市发展一体化三个方面。从空间经济学角度研究京津冀地区经济,也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角。

二、研究意义

本研究通过空间经济学视角研究京津冀地区经济差异,合理地解释该差距在一定时期合理差距的可能性与合理性。遵循产业集聚、产业扩散的一般理论,探索京津冀实现一体化、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

三、实证研究

根据空间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由于在实际的经济现象中,经济空间彼此之间存在距离,因此无论如何缩小贸易成本,经济差异不可避免。这种差异体现在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资源禀赋等各方面。京津冀目前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存在巨大差距,根据各省市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北京人均GDP达11630.23美元,天津为10595.03美元,河北为4161.17美元。凸显了京津的强大经济实力。北京第三产业达到70%以上,第一产业仅仅占到10%;天津第二产业优势明显;河北第三产业比重较小,第一、二产业比重均较大。而这种产业结构又是就业结构的表现。随着中国大规模城市化的推进,会有更多的农业人口转入城市。加上目前农业机械的迅速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步步加强,也会产生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而在京津冀地区,农民工乡土情结严重,会首选本区域城市。北京、天津这样的城市经济总量巨大,产业门类齐全,就业信息和就业机制相对更加灵活。无形之中会缩小工人、农民的信息搜寻成本。根据空间经济学,由于这两个首位城市产品种类多,同样的工资水平会有更多的消费选择,增加了消费福利,相对地就减小了消费价格指数。此即反映了成本关联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同样由于京津冀产业门类多,工资水平高,会吸引更多的产业工人,而且京津大量的外国驻华机构及旅游资源也会吸引更广泛的人群,会带动其更多的消费,反过来促动企业更大规模地进行生产,此即形成需求关联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然而产业和企业的过度聚集也会增大企业之间更激烈的竞争,甚至会形成互相攻讦、恶性竞争市场份额的极端情况。果如此,企业就有离开和分散的动力。但是只有竞争的成本(比如因为工资上升、产品降价造成超额利润下降)大于集聚获得的收益时,这种扩散现象才会实实在在地发生。

目前,北京和天津任然表现出较强的吸引力,而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的投产,这种吸引力还会有继续加强的趋势。尽管京津冀存在较强的行政干预,阻碍一体化的发展,但北京和天津仍然显示了其黑洞效应。在国家战略层面,对滨海新区投入了千亿元以上的资金,对北京的城市改造、基础设施建设也投入了不少资本。最直观的结果就是这两个城市的经济总量快速提高,且近几年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市内的交通、娱乐设施、公共生活基础设施、甚至生活用水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也就是说投入到这两个城市的资金都发挥了效益,而且是带动了全方位的社会进步。反观河北,唐山依托其强大的制造业有较强的集聚人口、产业的功能,承德依托其旅游资源、石家庄发挥其交通枢纽功能有一定集聚力外,其它地区战绩平平。综合来看河北规模以上工业的经济数据,2011年,1到12月份,企业单位数是15994个,主营业务收入为31738.6亿元,利润总额1594亿元,亏损企业1980个。月均增长值为10%左右,而天津1到12月份达到月均20%以上,北京也大概处于20%的水平。这从侧面反映了区域经济的自我放大效应。京津经济体规模巨大,人均水平高,集聚力量强大,市场放大效应也强于同时期的河北。

为了从经济中获益,人们不惜住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也要想法在北京谋得一份工作。尽管交通拥挤不堪,人们还是欣然往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有数百万工人移民到经济机会集中的沿海地区,北京和天津更是吸引了为数不少的地区工人。但是,有关政府部门要动态地关注这三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程度及其结构,并制定相应的政策。以便使三省市在产业发展方面不至于过度地极端。因为极端就会很脆弱,经济体系抗风险能力不强。只要市场预期有稍微的波动,就可能会发生突发性聚集。会对经济造成剧烈的震荡。美国的钢铁城匹兹堡就曾因为钢铁生产在经济中占到80%以上,而在二战后当美国进行产业升级,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和金融业进一步兴起时,匹兹堡不仅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反而因循守旧。成为一时间美国经济的弃儿。接着就是经济近乎崩溃。同样经济行为过度分散化,也会产生平均主义的落后思想,形成对经济发展的无形桎梏。中国在20世纪50到70年代就实行国民经济大而公的政策。实行区域经济均衡化发展的政策,导致了失去的二十年。回到京津冀,以目前的发展水平,虽然在全国处于前列。但是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不足之处还有很多。依世界城市化规律、空间经济学原理,当经济发展到相当水平的时候,可以改变以往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实行均衡发展战略。具体而言,就是在存在较大经济差异的情况下(由非均衡发展战略积累而成),实施均衡战略,但要注意不要陷入平均主义的泥淖。

至于具体的产业调整方面,北京借助其得天独厚的政治地位,加上其历史、文化的渊源,可大力发展包括旅游、金融、餐饮、高科技等第三产业。适当加强对第一产业的培育,毕竟第一产业是基础。天津则可承接北京的部分汽车业务、大力发展港口、物流、轻工业;特别是中间产品,一方面供应北京、一方面出口。河北可继续发展重化工业,重视第一产业的完善,除满足自身需求外,还可加强与北京、天津的商贸往来。

四、借鉴东京经验发展京津冀

城市发展,交通顺畅至关重要,注重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体系建设,是确保都市圈产业联动与一体化发展的前提和支撑。东京都市圈在每一次规划中,都根据发展需要制定了相应的区域内交通规划,遵循“优先公共交通”原则,使公共交通发挥最大作用。东京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资金上还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如日本地铁建设采用补助金制度,对于市郊铁路,由国家和地方政府负担36%的补贴,而对单轨等新交通方式,国家的补贴达2/3。

东京都市圈发展取得了以下两点重要经验:1.东京的工业结构演化模式。按照都市圈发展规律,需要有较大的经济中心城市驱动并成为都市圈的核心,东京包括土地在内的各种自然资源十分有限,所以东京在发展中,运用了不同于欧美国家城市发展过程中低密度、粗放式的扩张模式,采用了以便利、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基础,以集约化产业链为格局的发展模式,形成疏密相间、适度集中的都市圈。东京的工业进程经历了初级工业化、重化工业化、高加工化和知识技术高度密集化阶段,走过了一个逐步高度化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发展道路。2.东京的经验。首先,在工业结构高级化过程中,经济结构呈现出高技术化趋势。其次,都市型工业是能够广泛吸收就业、为满足现代城市功能服务的行业,这些行业一般具有劳动密集,花色品种变化快,耗水少、污染低,占地少的特点,从东京工业结构演化来看,都市型工业在整个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直位于主导行业之列。第三,制定合理产业政策,推动产业链形成,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在东京都市圈形成过程中,日本政府积极、适时、主动地实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从而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四,充分重视与构筑合理产业链,以优化的城市职能分工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另外,在政策方面,政府没有足够的影响力以使社会预期向着政府意愿的方向发展。在这方面,政府是大有可为。一方面充分发挥示范效应。通过几次典型的许诺,并认真兑现许诺,让社会充分信任政府的政策。其次,政府根据长远的经济发展规律,制定各时期的具体政策,并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引导社会预期。在这两点之后,政府就可以相对自由地让社会经济活动理性地在空间进行分配。不管是在非均衡发展时期还是在均衡发展时期,都能实现经济效率的优化。

五、地区经济政策探讨

在农村地区,政府可以保持中立,并在某些地方为可能发生的城市化建立制度基础。良好的土地政策至关重要,为所有人提供基本服务的政策同样如此。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地区,除制度以外,政府还必须保证连接性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扩大不断增长的经济密度所带来利益的受惠范围。这一点可以借鉴中国重庆直辖以来的建设经验。这些想法可以在河北广大的腹地加以贯彻实施。

在北京和天津发达的地区,除制度和基础设施外,有必要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来解决贫民窟问题。但是,如果土地和基本服务等方面的制度效率不高,交通基础设施缺位,这些干预措施将不会奏效。由于贫困人口很可能迁离贫穷地区,所以落后地区常常并不一定是贫苦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政府如何通过政策组合来促进京津冀地区的一体化,同时减少所有地区的贫困才是最后目标。落后地区有一个共同点,即他们与发展较好的地区经济距较远。但除此之外,不同地区的经济地理并不相同。在人烟稀少的地区兴建昂贵的基础设施,或者鼓励公司向这些地方搬迁,意义不大。而将基本服务推广到各个地方——即使到达这些贫困地区的成本较高——则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鼓励人们移民在一体化政策中应处于优先地位,保证土地市场更好运作和提供安全以及提供学校、街道和卫生设施服务的制度也非常重要。将经济一体化原则付诸实践,不仅要求识别最有利于实现经济区域的集聚和不同地区生活水平趋同的市场力量和政府政策,而且也必须认识到市场力量的作用因经济地理的不同而有强弱之别。世界发展报告曾经研究过此类现象。本研究将空间在政策中的潜流地位提升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从而凸显了地理因素对经济机会的影响与作用。

经济密度是地方至关重要的特征。在距离近,文化和政治分割不严重的情况下,政策面临的挑战就是实现合理的密度,即利用市场力量鼓励村、镇和城市的经济集中和生活水平的趋同。然而,迅速的城市化导致了堵塞现象,进而凸显了距离的重要性;而城市内部的贫民窟和其他地区也可能分割严重,泾渭分明。如何帮助公司和工人减少与经济密集区的距离是政策面临的挑战。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降低交通运输成本,从而促进劳动力的流通,正是政策的主导性机制。国际上,距离对进军世界市场产生了影响。分割造成了边界的不可穿越性以及货币与规则的差别,这是比距离更棘手的问题。地方吸纳生产和人口的速度各异,导致了收入在地理空间上的不平等分配。

地区集聚现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生活水平先分化,后趋同。在国家上如此,在京津冀地区也同样是如此。向毗邻利益区移民集聚经济吸引人口和金融。今天,为获取获利机会,资本常常远距离迅速流动。人口也流动,但较之于资本,更多的是流入附近的集聚区。一旦有工厂和人口流向某个地方,其他工厂或人口就会接踵而至。对于经济增长所必需的部门结构转变,即农业经济向工业和服务业主导型经济转变所引发的劳动和组织变革,我们耳熟能详。本研究讨论了区域发展过程中同样不可避免的空间转变。在可预见的将来,高密度、短距离和低分割仍将是经济成功发展的基本条件,对这些条件应该予以促进。随之而来的是不平衡增长。辅之以适应区域经济地理状况的一体化政策,这些变化也能够带来普惠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甄峰,顾朝林,沈建法,黄钧尧,朱剑如.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空间极化研究[J].地理科学,2000,(05).

[2]李秀伟,修春亮.东北三省区域经济极化的新格局[J].地理科学,2008,(06).

[3]李秀彬.地区发展均衡性的可视化测度[J].地理科学,1999,(03).

[4]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02).

[5]欧向军,顾朝林.江苏省区域经济极化及其动力机制定量分析[J].地理学报,2004,(05).

[6]徐建华,鲁凤,苏方林,卢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5,(01).

篇3

(栖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山东 栖霞265300)

[摘要]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便逐步走上正轨,区域内主动经济合作与政府主导推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都在促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这对于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学术界已有大量研究证实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作用,本文希望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进行总结,论证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并从根本上探析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实际作用机制。

[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增长;效应;组织选择

1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简析

笔者对国内外区域经济体一体化研究总结发现,其概念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国外研究领域也称其为世界区域一体化、国际区域一体化等等。目前现有的学术研究大多缺乏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的统一描述,但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其概念和内涵在实际应用与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完善,学术界较为统一的认识如下:以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商品贸易合作实现区域内的贸易自由化,由基本的国际贸易部分要素合作为基础,实现国际生产、国际贸易的核心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进而实现、构成区域经济联盟,在组织内部商讨、制定有利于所有成员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经济政策。其核心要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区域内部成员国之间的联合,其二是基于所有成员国的相关制度进行平衡的、协调式的经济政策安排。

为便于本次研究分析,笔者对经济一体化的内涵进行了重新梳理和总结,如下:首先,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界定其为国际组织形式,参与者至少应有两个国家(一般数量上会超过两个国家),同时组织成员共之间存在潜在、共同方向性的利益诉求;其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要通过讨论、协商来消除内部成员共之间实现经济交往与合作过程中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各类制度差异、政策障碍以及歧视性与非公平性政策,通过内部协商来对成员国之间的国际贸易、财政合作、金融领域合作等进行统一的协调,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执行统一的经济政策,甚至可以在协商通过的前提下成立组织内的、超越国家级别的机构,将成员国部分领域的国家主权让渡给该机构,形成一种统一性的国际性制度;最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本质上属于一种国际合作条件下的制度模式,是国际性经济合作的状态,同时也是组织内成员国之间经济运行的标准过程。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

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实现的经济增长效应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贸易均衡性,其二是投资推动性。

在贸易均衡性效应方面。西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形成的(不完全)国内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条件使得区域内部的经济福利得到均衡,进而实现净增加,其通过对稀缺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利用关税同盟、自由贸区等形式完全或部分消除组织内的贸易限制,能够实现区域内各国经济福利的有效增加。从关税同盟的层面来看,这一条件下的贸易转移效应虽然可能降低国际福利水平,但其存在生产替代性的可能性有所提升,如果同盟前后的价格比率差异相对较小,那么福利削弱效应也就相对较低,由于出口供给弹性增加、进口弹性减小会为国家带来更高获益,因此综合来看一般不会因关税同盟的成立而显著影响获益说平。从自由贸易区的层面来看,组成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之间如果不存在产品生产(类型数量)的差异性方面的优势,各个国家就能够从区域经济体花中获益,从而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

在投资推动型方面。国外学术研究普遍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创造投资条件,引导投资转移,大部分研究斗争史了国家贸易规模、国家实力的过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外国直接投资,主要表现为外国直接投资的方向分散和总量提升。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参与国家能够从区域内部更为泛化的市场中获得相对而言更加有力的准入条件,从而从中获益,在利益追求和推动下,外埠企业对内直接投资的可能性和欲求都在增加。由于投资限制在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的削弱和消除,直接降低了外资在本国的市场开发成本,从而提升了本国对区域内其他成员国企业的吸引力,于此同时也不会挤占其他成员国外资吸引的空间,反而能够创造双方共赢、互为补充的投资效应。

正是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所构建的共赢框架和条件,提供了投资推动力,因而会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所有成员共经济的共同增长与发展。

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增长作用机制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组织内成员国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经济增长渠道,为成员国间国际贸易的增长提供了推动力,同时让成员国市场规模呈现海外部分大增的优良环境,贸易创造和贸易福利作用在组织内部形成合体增效,并让国民收入的扩张形成了一定的传导作用。

在要素供给来源扩充方面。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市场不存在国家间障碍,生产要素市场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国际化供给渠道。对于单个国家而言,世界上并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实现生产要素、资源的百分百自给自足,这就产生了国际性的生产要素需求供给,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的出现使得这种需求供给更容易实现,因此会扩充生产要素的供给来源。

在国际贸易总量发展推动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会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成员国内部生产企业可以获得重大的内部与外部经济利益,例如对外贸易的增加促成的生产规模扩大,国民经济发展的增加带来的内需扩大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成本的下降。这种规模经济效应最终会反哺市场,进一步推动国际贸易的总量增加,形成国际贸易发展与企业发展的良性互为促进与循环效应。

在市场规模扩大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通过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形成区域性统一市场,加强了区域内商品、劳务、技术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为内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提供了可能,为内部厂商实现规模经济创造了条件,增加了市场容量,扩大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规模,推动了成员国内部贸易的发展。从本质上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施有助于一体化组织在国际上贸易地位的提升,同时也对区外国家潜在加强了贸易壁垒,这使得组织内部个别国家原本存在的经济力量薄弱、国际影响力较低的问题得到显著改善,通过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能够实现快速的经济地位提升,从而改善国家在国际范围内的贸易地位和条件,进而扩大国家经济市场规模。

在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福利合体增效方面。前文在分析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中提到,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形成贸易均衡性效应,这一效应在表面上是通过消除组织内部贸易障碍,以实现贸易均衡转移,而这种转移同时也弥补的需求差异问题、消除了成员国间的贸易成本,最终回味所有成员共带来贸易创造的总体提升。

在国民收入扩张与传导方面。经济一体化首先实现了经济市场扩大,带动成员国自发性出口,提升成员国进口需求增加,贸易成熟作用使得出口国国民的收入成本增加,而这一增量在组织内部呈现为普遍现象,即出口国国民收入增加会诱发贸易国的出口增加,进而带动贸易国国民收入的增加。这就是国民收入的扩张与传导效应,将这一效应拆解到行业层面来看,组织内各个成员国优势出口行业有所差异,而在消除进出口障碍和过量成本问题后,出口增加使得优势出口行业带动国民收入增加,一方面推动弱势出口行业出口增加,同时也带动贸易国出口增加,最终形成良性循环效应,在组织内部形成持续的国民收入传导效应。

参考文献:

[1]张宗庆,张寅.产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区域增长——基于长三角区域的实证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篇4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公民参与

一、前言

现阶段,我国京津冀、东三省等地区,正在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并引起了各个领域的重视。随着公民参与这一热点的受关注度愈发增强,区域经济一体化中,也出现了一些公民参与的实践。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还存在着公民参与法律保障不足的情况,难以确保公民参与权利的充分发挥,因而,我国还需要建立针对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下保障公民参与的法律机制,从而确保这一参与行为的有效实现。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公民参与概述

公民参与的概念,主要可以从两方面进行阐述:第一,从广义上来看,其主要是指公民的一切影响公共政策及生活的活动。第二,从狭义方面讲,其主要是指公民参与公共问题治理及政府决策制定的行为。而基于以上概念,可以得知,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公民参与,实质上就是公民在这一进程的推进中,参与其立法、公共问题治理的过程。

近年来,我国逐渐开展并落实了网络问政制度、公民政绩评价等,一些公民还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主动参与“邻避运动”。而一些区域,在行政规划过程中,也逐渐开始看重公民的意见,并通过座谈会、网上征求意见等方式,引导公民主动参与相关事务。但是就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公民参与情况来看,仍存在公民参与度较低、参与渠道较少、参与能力不足等问题,尤其是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机制,导致公民参与效果不佳。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公民参与法律保障完善建议

1.对信息方面的法律保障予以完善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公民参与基础性法律保障的完善,主要涉及四个方面,而信息保障便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所有的决策活动都离不开充足的信息支持,因而,要想保证良好的公民参与,还应从法律层面上,解决当前公民与政府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要求政府能够主动进行信息公开,从而充分满足公民的信息需求。当前我国已经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这一方面提出了要求,中县级以上政府需按照该条例规定,对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社会保障、区域规划等方面信息进行重点且主动公开。但是这一条例中所要求的信息内容,基本上都是决策结果方面的信息,缺乏对决策前以及过程中信息的公开要求,即使政府严格按照这一条例公开信息,公民也难以获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推进中的相关信息。因而,在信息方面法律保障的完善中,应对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展开进一步的细化,增加决策前和决策过程中的信息,充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2.对权利方面的法律保障予以完善

我国《宪法》和《立法法》对于公民参与权利的保障上,已经提出了一些规定。例如《宪法》第二条第二款中,就明确指出,公民可以在法律范围内,以各种方式参与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等的管理。其第二十七条第二款中,也要求所有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倾听广大人民的意见,遵循“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在《立法法》第五条中,也明确指出,立法必须要尊重人民的意志,并要求确保人民能够真正参与到立法中。这些法律规定中,虽然对公民参与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操作性不强。因而,我国还需尽快完善公民参与权利方面的法律保障,尤其是宪法性法律,应对公民参与的合法性、参与途径等进行具体化、明确化,提升其可实施性。

3.对组织方面的法律保障予以完善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公民参与,包括个体参与和社会组织参与两种形式。因而,在公民参与相关法律保障的完善中,也应对组织方面的法律保障予以完善。相关专家学者认为,当一个人属于某一组织中的一员,且在组织中具有较强的活跃度,则这个人往往会有十分强烈的参与政治的欲望,参与度也会大大提升。但是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存在发育不足的情况,相关立法较为滞后,社会组织仅仅是依靠一些本地政府出台的政策以及相关部门的规章予以管理,且这些政策规章,仅局限于对社会组织的登记规范等,缺乏相应的保障制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公民参与效力。针对这一情况,我国还应尽快制定相应的《社会组织法》,赋予组织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权利,并为其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

4.对行政程序方面的法律保障予以完善

为保证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公民参与的有序性,还应提供公正的法律程序保障。对这一方面保障的落实,是基于公民参与权利得到保障的基础上,因而,还需尽快实现宪法性法律在保障公民参与方面的完善。同时,公民参与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只能够在程序法授权范围内予以实现。当前我国虽然在法律层面对听证制度给予了一定的保障,但是仍然存在具体性不足、细节缺乏等问题。对此,我国还应基于公民参与保障,出来具体化的《行政程序法》,从而确保公民参与得到有效实现。

四、结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公民参与,是我国社会良好发展的重要体现,但是在其实际落实中,仍然存在众多的消极影响因素。因而,为确保公民参与效力,我国还应尽快制定一系列的法律保障制度,完善公民参与法律保障机制,通过对公民参与权利、信息获取、组织、行政程序等方面的保障,维护公民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参与权利。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瑞莲,杨爱平.从区域公共管理到区域治理研究:历史的转型[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2):48-57.

篇5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经济发展

一、机电一体化及其发展

(一)机电一体化概述

所谓机电一体化,就是将电子技术引进到机构的控制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动力功能和主功能,将软件、电子设计和机械装置结合在一起所组成的系统的总称。随着机电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其已经逐渐成为一门拥有独立体系的学科,并且具有多方面的特征。其中首先是机电一体化是一系统的观点作为出发点,通过对软件编程技术、信息变换技术、接口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测控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和机械技术的综合运用,在系统优化组织目标和系统功能目标的基础上,完成对各功能单元的合理布局与配置,从而在低能耗、高可靠性、高质量和多功能等方面实现特定的功能价值,并让整个系统达到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通过这样的方式产生的功能系统,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或机电一体化系统。

(二)机电一体化的发展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首先是上世界六十年代,这一阶段是机电一体化的初始阶段。在这一时期内,人们逐渐开始使用电子技术来对机械产品的性能进行完善;而上世纪七十年代是机电一体化发展的第二阶段,其在这一阶段内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其中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而微型计算机和集成电路的发展则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在这一时期内,机电一体化逐渐受到国际上的关注,并在多个国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第三阶段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这一阶段内的机电一体化技术逐渐趋于智能化方向。其中机电一体化中逐渐出现了通信技术和光学技术的应用,而微细加工技术也逐渐被应用到机电一体化之中,并延伸出微机电一体化和光机电一体化。同时,机电一体化的集成、分析和设计方法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发展。而在光纤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等技术出现之后,机电一体化逐渐拥有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二、机电一体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对传统国民经济的影响

通过在传统产业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让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提升,并且让产品的更新换代得到了推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得到了有效提升。一方面,在传统制造的作用下,自动化制造设备的整体需求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科技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新技术装备的发展,其中以信息技术和材料技术等技术的发展为典型。而在我国实施战略性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对特种高精尖自动化装备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如在地下资源开发、海洋资源开采和国防工业精密设备加工等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机电一体化技术将会长时间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与产品的应用

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其主要应用与电子行业和机械制造行业,如在工业机器人和数控机床等方面的应用。通过在化工企业中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事故提前自动报警,从而减少生产过程中事故造成的损失,并且避免事故对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害。同时,还能让化工生产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并且减少生产过程中对电能的消耗,提高原材料的使用效率,还能让产品的质量得到提升。而在电力部门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能让发电和输电的稳定性得到提升,让电力分配得到优化并减少生产过程中事故的发生机率。而在现代管理部门应用机电一体化设备或技术的时候,能够让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并帮助人们更好地制定各种发展策略和方案。另外,通过机电一体化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让人们的家务劳动量得到控制,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

(三)机电一体化与企业的技术进步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技术的进步会在企业各方面的现代化程度。在机电一体化出现之后,企业的生产方式逐渐向柔性转变,并逐渐向综合自动化发展,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对信息的使用了越来越高,并且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对信息的使用效率。另外,机电一体化让企业的生产需要的劳动力减少,从而让企业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在企业管理方面,机电一体化的应用能够让企业实施掌握市场信息,并综合分析信息后将得到的结论作为生产的指导依据。而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将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与企业的经营决策结合起来,才是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的有效方式,机电一体化的应用就能帮助企业完成这样的结合。

三、总结

由于我国的科技在改革开放后得到飞速发展,所以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得到提速。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我国的起步较晚,但是其在我国的应用取得了迅速的发展,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技术。这主要是因为机电一体化产品和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所以其能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涛.论机电一体化与我国的经济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10.

[2]惠斌晔.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科技风,2014.

篇6

一、应对全球化,中国从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置身事外”到“作用其中”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一方面,对有限世界资源的全球配置和对世界统一大市场的追求不仅已成为全球化的目标,而且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另一方面,由于现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以及资源占有的不平等,使得各国在力图抓住全球化机遇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地感受着全球化带来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在此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迅猛发展,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加紧行动,构筑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地区依托,以期达到既能最大限度地获取全球化过程中的好处,又能尽量规避全球化对本国带来的伤害。因此,可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现实选择。

目前,中国几乎全部参加了亚洲的40多个区域和次区域的合作机制,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如此,中国还率先与东盟达成并积极筹建自由贸易区,第一个以非东盟成员国身份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首倡研究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和中亚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率先达成的共建自由贸易区协议更是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起到了激活作用: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等大国随后都加大了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特别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投入力度。鉴于已有新加坡、印度、巴基斯坦、南非、智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海湾合作委员会、安第斯共同体等多个国家或集团希望与我国达成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建立自由贸易区,中国正本着由近及远、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针,与上述国家有选择地展开双边自由贸易谈判,尽快构筑起以自由贸易区为起点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网络。

曾几何时,中国对机制性较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还持怀疑、谨慎乃至排斥的态度,对其重要性无从认识并“置身事外”,到现在积极参与、大力推进和“作用其中”,乃至在许多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表明中国已经在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迈出了不小的一步。

二、积极投身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浪潮是新世纪中国最现实的战略选择

1.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自己赢得一个良好的对外经贸环境之需

从理论上说,参与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意味着一国对外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它在为成员国提供更高水平市场开放程度的同时,也要求成员国作出相应的让渡。这就要求成员国必须进一步全方位开放市场,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其他成员国实施比WTO贸易自由化承诺更优惠的政策,从而对成员国对外开放的范围、领域和层次提出了更大、更广和更高的要求,这不仅提升了其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级别,而且也进一步拓宽了成员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发展空间,使之能够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左右逢源。虽然中国“入世”已有三年,但是伴随着经济贸易规模及地位的快速上升,针对中国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也与日俱增,因此,借助于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改善中国的对外贸易环境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2.树立中国和平发展、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之需

中国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经济增长率最高国家的行列。据IMF最新公布的按购买力平价的计算结果,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占世界生产总值的12.6%,排在美国(21.1%)和欧盟(19.9%)之后、位列世界第三。作为世界特大的经济体之一,中国在亚洲经济中的火车头作用已日益凸显:中国经济凭借其外部性,通过为亚洲发展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已经为周边地区带来了巨大好处。

目前,中国的进口量占亚洲进口总量的1/5。近年来,中国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也在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中国的发展无疑给世界特别是亚洲带来了重要机遇。中国近年来不仅在对韩国、东盟国家和日本贸易中出现了可观的逆差,而且还成为了美国、日本及韩国最大的商品进口国,成为这些国家出口增长的重要基础。实际上,强劲的进口势头已经将中国推动成为其他经济体“需求拉动”的主要因素,并对本地区各经济体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有力支持作用。事实证明,中国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充分利用其经济发展的外部性,带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发展和对外贸易,使他国能够分享自己的经济增长成果,向世界展示了愿与他国一道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真正负责任的大国风采。

3.提高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能力之需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国的开放度与其经济安全并非呈正相关的变化,往往是一国经济越开放,其经济安全系数却也随之变小。因此,经济安全问题理应引起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的特别关注,区域经济一体化因其能够从地缘经济学的角度为一国构筑起地区经济安全,故理应成为中国经济安全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正在实现工业化的中国来说,石油安全在国家经济安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通过与世界石油富产国特别是我国周边的产油国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与周边石油生产国的政府及石油大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彼此间稳定的协作关系和利益纽带,达到摆脱过分依赖单一的石油供应、降低石油进口的脆弱性、获得比较稳定的海外石油供给保障、提高中国的石油安全系数之目的。

4.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贯彻落实“走出去”战略之需

所谓“走出去”战略,又称国际化经营战略,是指中国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到海外投资建厂和投资开店。它越来越成为企业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提升其竞争力,以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的重要手段。

事实上,近些年来,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已经走出国门,到境外投资办厂,在世界范围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截至2004年5月底,中国已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设立了7178家非金融类企业,协议投资总额为350亿美元;累计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承包工程合同,涉及金额1200多亿美元,完成营业额880多亿美元;签定劳务合作合同额近31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50多亿美元,外派劳务280万人次。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领域已从昔日的贸易、航运、餐饮等逐步拓展到生产加工、资源开发、工程承包、农业合作、研究开发等众多领域;对外投资的方式也由早期的办“窗口”发展到投资办厂、带动国产设备材料出口、跨国并购、 股权置换、境外上市、设立研发中心、创办工业园等多种形式。

无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施可以优化中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环境,使我国企业在“走出去”时得到制度保障,从而加快我国 “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步伐,进一步提高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功机率。

5.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需

完成祖国统一,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之一,更是战略性的决策。实践证明,建立由中国内地、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一国四方组成的自由贸易区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90年代中后期以来,港澳台已经成为大陆的最重要贸易伙伴,内地与港澳台的货物与服务贸易额已经占其对外贸易额的首位;港澳台已经成为内地最重要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对内地经济增长及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四地已经实现了事实上的经贸一体化格局。

由两岸四方自发形成的经济融合正在呼唤两岸高层次的制度安排,以为其持续的深化发展提供保障。因此,顺应经济发展规律,推动四地经济走向更深入的一体化,作出适当的制度安排,建立自由贸易区成为了当务之急。这是现阶段进一步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人员往来,实现直接“三通”,创造一个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以“一国两制”方式推进两岸和平统一进程,完成中华民族统一大业的最佳选择。

三、当前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的特点与问题

1. 立足周边、地缘性强。

目前与中国已经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的经济体都在我们的周边,相互之间具有强烈的地缘优势,且香港、澳门和东盟国家在我国出口市场结构中占到了近25%,与它们率先达成并落实自由贸易协定,完全符合区域经济一体化重力模型的要求。然而,鉴于由种种因素,现阶段东亚经济一体化步履缓慢,所以我们也需要突破地缘限制,将参与本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并列起来,选择理想的贸易伙伴,尽快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博取最大的贸易利益。

2. 起步晚,总体水平低。

从目前有中国参与的自由贸易协定,如CEPA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来看,其核心内容都是贸易优惠安排,其实施时间也只有短短的一年,且实施内容的涵盖面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施内容仅限于“早期收获”产品);与欧盟等历经数十年、一体化水平较高的组织相比,我们的自由贸易区尚属于较为初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起步阶段。

3. 起点高,涵盖范围广,难度大。

上述有中国参与的贸易自由化内容不仅包括了传统的货物贸易,而且也包括了服务贸易。在内地与香港、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中,也涉及到电子商务、商品检验检疫与质量认证、中医药产业合作等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中的鲜见领域。此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还确立了双方的优先和重点合作领域,范围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以减税为主的自由贸易区。这种以贸易为先导的宽领域、纵深化、全面推进的一体化模式,加大了自由贸易区的建设难度。

4. 启动速度快,发展势头猛。

无论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还是内地与香港、内地与澳门之间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进展步伐都很快。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而言,从2000年双方的可行性研究到2001年确定将用10年的时间建成,再到2002年《框架协议》的签署,2003年10月及2004年1月中国与泰国率先废除了188种果蔬产品的关税、与除菲律宾以外的东盟成员间落实包括600种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在内的“早期收获”计划,2004年10月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和《中国―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议》,并于2005年1月起全面启动自由贸易区,发展势头比较猛。同时,为让成员在短时间内享受到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实惠和好处,从而调动其推进自由贸易区进程的积极性,上述一体化大都选取了走阶段性的发展道路,采取“速成式”策略,以获得示范效应。

5. 灵活度高,具有一定的弹性。

在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中,考虑到成员国参差不齐的发展水平,故存在着更多的妥协条款和更大的灵活性,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还允许有特别的例外条款。例如,在“早期收获”方案中,菲律宾就以担心对其农业部门产生破坏作用为由没有参加;而在已经达成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里,也将减税产品区分为“常规贸易产品”、“敏感性产品”和“高敏感性产品”等三大类:前者将从2005年7月1日开始被成员国大幅削减进口关税,直至2010年全部取消;中者将从2012年起逐步地被削减关税――当年将降税20%,直到2018年减至0―5%之间;对于后者(主要是大米、糖、植物油、汽车及某些石化产品等)将继续置于关税的保护之下,但到2015年其关税水平最高不能超过目前的50%。

6. 边谈判、边建设的“干中学”方式。

由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不长,对国际贸易规则尚处在学习、适应的过程中,对于类似自由贸易区这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应如何建立、建立时应注意什么、运行中可能会遇到怎样的情况等操作与技术设置方式方面的问题尚缺乏实践经验,而我国参与的自由贸易区启动步伐却很快,这就迫使我们要边干边学,努力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带给我们的新规则要求。

7. 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已经成为与我国进行自由贸易谈判的前提条件。

截至目前已有新西兰、南非、巴西、东盟10国、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等36个国家相继承认了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鉴于“完全的市场经济地位”对于中国减少来自贸易伙伴的不公平待遇、改善其出口商品国际环境的重要意义,故目前有中国参与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大都以“承认我市场经济地位”作为谈判的先决条件。例如,已经启动的中国首个双边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对象――新西兰就是西方第一个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而对于当前正在磋商中的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自由贸易谈判,中方也已经明确表示,应在澳方正式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之后才能正式开始。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占中国进出口总额45%的前三大贸易伙伴欧盟、美国和日本尚无一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在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措施调查位居前十位的经济体中,绝大多数尚未认可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而根据世界区域一体化经济学理论,它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是我们未来应该积极争取的谈判对象,如何防止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演变成为自由贸易谈判时的障碍,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篇7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京津冀区域;现状;对策

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合作不断加深,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必然发展趋势。从我国区域的发展来看,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是近年来拉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京津冀地区的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区域整体经济实力不强,经济发展落后。形成了罕见的“环京津贫困带”。为此,本文分析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2关于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京津冀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河北省环绕京津,是京津地区的腹地。据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报告称,2015年京津冀三地GDP69312.9亿元,占全国的10.2%。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近代中国的经济中心,是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重化工业基地,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门户之一。

2.1京津冀区域主要城市经济联系增强

自“十一五”以来,河北省与京津两市在经济社会的部分领域联系逐渐增强。一是京津重要的物流腹地。河北人口密度相比京津低很多,具有突出的腹地空间和土地成本优势;随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合作的加深,区域一体化交通运输保障体系逐渐成型。二是重要物资的供应地。河北省工农业区位优势突出,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于全国前列,在京津地区有较高市场占有率。三是旅游开发合作加深。京津冀通过加强旅游市场合作开发,推动旅游规划衔接,联合开展景区联票、项目招商和宣传促销等活动,旅游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

2.2产业转移初步形成

北京是我国首都,天津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它们产业发展特点有:一是拥有的人才资源、资金、技术资源等来满足构建产业结构的需求;二是拥有较高的产业结构层次,并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三是北京、天津以项目为载体,主动合作加强。河北面向京津地区大力招商,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产业,并成功吸引了一批京字头、国字号的战略合作伙伴。

2.3交通网络逐步完善

在交通方面,京津冀地区现阶段已经达成了比较良好的合作,在该地区内,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三小时交通圈”,和国省干线相连的高速公路数量多达35条,在港口吞吐能力上,该地区的港口吞吐量达到7.5亿吨,占全国港口吞吐量中的16%。

3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经过多年的发展,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仍然处于自然发展阶段,相对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发展,京津冀的发展相对落后。根据以上对京津冀区域发展的现状分析,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区域整体经济实力不强,区域内部经济发展不均衡

以广州、深圳、珠海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形成了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广东一省的GDP占全国的11.72%;以上海、南京、杭州为核心的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以仅占全国2.1%的国土面积,集中了全国1/4的经济总量和1/4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其经济总量相当于中国GDP的20%。相比之下,京津冀地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存在很大的差距。

京津冀内部经济发展落差较大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北京、天津综合实力最强,而河北的经济实力较为薄弱。2015年,北京和天津的人均GDP分别达到了17139.43美元、17505.73美元,河北省只达到了6481.14美元,唐山达到了12607.62美元,而张家口和保定的人均GDP却只有4952美元、4192.42美元。

资源要素分布不平衡,北京与天津是河北省中心区域独立出来的两个直辖市。直辖市能够给投资者和创业者提供更好的平台,带来更多的利润,从而使周围的人才资源都聚集到京津,使得本应在京津冀均匀分布的资源要素转变为向京津地区聚集的不对称发展态势。

3.3区域产业格局和分工不合理

京津冀地区一些区位条件接近、产业基础相似的地区,产业同构现象仍然存在,突出表现为:一是首都新城与环京县市之间产业同构。二是河北各市之间产业同构。

国有经济占比较高,产业跨区域整合困难。京津冀区域作为老工业基地,受传统计划体制的惯性影响较大,2010年,河北省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总值的35.7%,天津市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6%。与长三角相比,京津冀区域中的国有经济占比过高,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大,对资源的控制力强。

城市之间缺乏协调分工。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省均各自为战,相互之间争资源、项目、投资等过度竞争严重,许多重复建设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损失,导致产业结构自成体系、自我封闭和结构趋同继续加重,造成整个京津冀区域的资源无效有效配置。

3.4促进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

行政体制障碍突出。京津冀区域带有相对明显的政治属性。长期以来“京津冀”内部地区由于行政地位的对立,导致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局面难以形成,行政区经济封闭的旧有格局依旧有较强的影响力,体制性障碍、行政功能已成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主要难题。

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多年来,河北张家口、承德等地区为京津提供丰富的水源,但上下游之间现有的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从而加剧了上下游之间的矛盾。虽然过去北京、天津给予了河北省很多的援助补偿,但这些援助补偿都不是以水资源补偿的名义,而是以其他项目来体现的,这些补偿多属于临时性的,不能弥补冀北地区的损失。同时这些援助并不固定,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

3.5资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以PM2.5为代表的大气污染加剧。京津冀区域各地区的污染物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彼此扩散、叠加。京津冀区域城市间大气污染相互影响明显,相邻城市间污染传输影响极为突出。以北京为代表的大中城市PM2.5都出现爆表现象。北京周边的石家庄、保定、邢台等多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均为差。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京津冀是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地区,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京津冀地区始终受到缺水的严重困扰和水荒的威胁。水是京津冀地区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海河流域水污染问题非常严重。目前,海河流域是全国污染程度最高的流域,污水排放量远超于水体纳污能力。该流域有超过2/3的污水无法得到处理。

4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建议

4.1建设区域经济共同体,加快城市群建设

一个城市群或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在经济互利的前提下,生产要素遵循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汇聚组合,形成规模产业或产业集群,以此提升区域整体经济实力。如对外招商引资要尽可能统一优惠政策;高速公路收费由分段收取改为统一收取,实行“一卡通”制度等等;重点推进6大一体化,即城市群区域性产业发展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区域性市场建设、城乡统筹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体化。只有首先建设好京津冀城市群,以此为核心才能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

 

4.2促进产业合理布局,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为提升京津冀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必须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向适宜的地区集中,要在现有产业布局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形成若干具有鲜明发展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并探索多种集群发展模式。鼓励发展具有上下游关系的企业布局,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建立企业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降低交易成本,在合理分工、促进规模扩张的过程中提高企业群体的竞争效率和应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应根据京津冀都市圈的区域规划和国家划分主体功能区的要求,按照集中布局,集群发展的原则,确定这一区域内的重点发展轴线和产业发展区域,确定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城市发展与城市体系建设的整体框架。

4.3推进政府合作,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要加快建立京津冀的政府合作机制,为各方一起商讨、确定、研究问题,寻求共同利益所在及其实现途径,为引导、推动三地企业和行业组织开展区域合作提供制度保障。政府应改进经济调控方式和手段,将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集中于市场机制培育和障碍破除,为降低生产要素流动成本创造条件。在继续深化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等四大区域协调机制的同时,京津冀应重点推进三大机制建设,即金融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社会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

4.4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京津冀区域资源需求和环境压力大,应根据区域内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质量的约束条件,合理规划资源、能源的利用途径。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减量原则是第一位的,应该从源头进行控制,着眼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最大限度的减少废物的产生。遵循“一高两低”的目标,即产品高消费、自然资源低消费、废弃物低排污。协调好高消费和低污染的矛盾,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总结

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应对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矛盾日益突出等挑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增长新动力和新的增长极、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意义十分重大。这一发展过程中存在了很多的问题和困难,京津冀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矛盾最为突出、最为复杂,关注度最高,解决难度最大。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必须要深化改革打破行政壁垒,构建开放的区域共同体,建立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新体制,并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久文.区域经济学(第三版)[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124-125,317-322.

[2]孙久文,丁鸿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07:52-58.

[3]娄文龙.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测量和比较[J].统计与决策,2014,02:90-92

[4]魏洪鹏.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与问题研究[J].金融经济,2014,20:21-23.

[5]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肖金成,李忠.京津冀区域发展与合作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5,49:3-29+43.

篇8

一、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商务英语的发展现状

商务英语是一门专门应用于商务活动中的英语,对商务的专业性要求极高,它同时具有普通英语与商务知识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独具特色。目前,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国际贸易在日渐发展的同时,为商务英语的翻译教学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和平台。但是目前商务英语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对商务英语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商务英语根据它本身的商务性,主要培养的是面向在国际贸易方面进行商务翻译的专业性人才,并且对实践性的要求极高,因此,注重学生商务英语知识、商务文化、技能等是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重点,具有非常丰富教学经验及专业知识极强的教师[1],是担任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老师所必备的基本专业素质。但是目前,我国这样的人才十分缺失,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教师擅长的是普通的英语翻译教学,大都没有相关的商务英语教学经验,遇到商务性较强的问题,就会束手无策。

(二)教材缺乏专业性。教材的知识内容和教材的质量对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看,关于商务英语翻译的教材大多都是互相拼凑在一起的,使得教材中的知识面狭窄,相似或者相同的内容重复出现。由于没有进行合理的组织,使得知识点内容的编排上面十分混乱,给人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直接影响商务英语翻译的学习。此外,教材的编写方面没有切实考虑商务英语翻译的实用性,更没有体现商务英语翻译本身专业性及实践性的特征。

(三)课时安排不合理。课时一般都是按照学校的安排进行上课,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由于学习内容繁多复杂,学校对商务英语翻译学习安排的每学期一个课时来说明显不够。由于学校对课时的安排不合理,造成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课时受限,使得好多内容无法开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四)教学方法过于陈旧。英语本身作为一门国际化的语言,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目前许多高效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仍然沿用的是板书与讲解相结合的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受到课时及教学内容的限制,谈论时间不充足,相应的商务英语翻译训练也做不了,再加上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缺乏互动,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无法很好地调动起来。因此,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使学生的商务英语翻译应用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经济一体化环境下提升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策略

(一)提高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师资水平。从多个方面出发切实提高师资的整体水平,针对商务英语翻译本身的实践性、专业性特点,可以从外企高薪聘请商务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英语功底扎实优秀人才到高效任教;安排优秀的青年英语教师进入外企实习,积累专业的商务实战经验;到国外高薪聘请具有丰富商务经验的外教;积极鼓励英语教师获取对外管理贸易等专业知识的第二学位[2]。

(二)准确掌握商务英语翻译。从根本上明确普通英语与商务英语的区别,清楚了解商务英语翻译的专业性、实践性特点,准确掌握商务翻译英语,并在实践中清楚、准确地将商务英语表达出来。克服商务英语中的叠词及一些一词多译的困难,在商务活动中正确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实现准确的表达。

(三)创新模式,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基于商务英语本身实践性、专业性强的特点,商务英语翻译的学习就普通英语教学而言更加规范化,因此商务英语的趣味性会下降,相应的,学生的积极性便得不到很好的提高。因此,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急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入创新元素,营造活力满满的良好课堂氛围,教师采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增强课堂趣味性,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上课前将知识充分领会,梳理清晰每一堂课的重难点,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采用谈论式的教学模式,同时积极组织策划课丰富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亲身实践的机会。

(四)科学有效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商务英语就普通英语而言,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商务英语专业术语多,词汇量大,对于学生的要求较高,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较多。此外,教师在每一堂课上都会讲解很多的内容,使得商务英语翻译更加枯燥无味,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随之下降,而传统的板书与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俨然已经不能适用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3]。二十一世纪,电子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教师可以结合时代特点,转变传统废人教学模式,利用科学有效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如: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增强商务知识趣味性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翻译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商务英语翻译的理解和掌握,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质量。

篇9

【关键词】区域 生产力一体化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有其特有的经济发展规律与过程,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生产力在给社会带来巨大福利的同时,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诸多难题。生产结构的不合理、生产链条的初级阶段、生产资源的浪费与整合都是新一轮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作为目前可行的发展方式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武汉城市圈等经济区域得到了很好的证明与实践。实行区域生产力一体化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提高经济竞争综合实力。

一、区域生产力一体化的发展过程

生产力发展往往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受制于特定的生产条件生产关系,发展过程呈现出特有的生产形态。就劳动者和劳动对象而言并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劳动者依然是人,劳动对象也基本是大自然,而劳动资料却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由最初的石器发展到现在的机械化生产,生产资料的改革带动生产力的变革,构成了上层建筑赖以发展的经济基础。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早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分散型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城市建设相对落后,。进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珠江三角洲面临发达国家第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契机,借助工业化发展带来的城市建设基础,开始建构大珠三角城市群。通过城市之间的比较沟通,整合地区资源,发展集约型经济,从而大大提高了珠三角地区的经济竞争力。简单来说,生产力一体化的发展得益于城市工业化水平的提高,通过城市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制定统一的发展策略,由分散型经济发展到集约型经济,实现生产劳动力、结构、规模、市场的统一,实现生产力一体化目标。

二、生产力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生产结构一体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要想实现生产力一体化目标,需要各个组成部分的配合与适应。生产力结构大致由五个方面组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也由最初的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导向第二、第三产业的方向转变。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释放了资源,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速提升了发展空间。在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地区之间的差异,比如长三角发展模式与苏南发展模式,各有其独特的发展条件和限制条件,因此在做产业结构调整的时候,要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第三产业的发展,使经济的发展逐渐脱离了低端生产状态,将科技转化为第一生产力,改变了以往靠消耗资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低效益、高污染局面,有效缓解了当前的生态环境危机。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劳动力、资源市场的调整,就劳动力而言,以往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正在慢慢消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和科技人才。资源市场的转变改变了以往高消耗的发展模式,将资源的能量释放出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生产规模一体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生产规模一体化过程其实也是集约型经济发展的过程。小规模的经济发展状态不利于发展地区优势,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目标。生产集团的吞并与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整合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生产集团规模的扩大,从内部来讲,分工的细化优化,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发展速度;从外部来说,生产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形成统一有效的市场,商品销售,人才培养都具备了相应的市场供应,统一的市场一旦形成,地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拉动海外投资市场的扩大与增长,这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重大的意义。

(三)生产力布局一体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生产力布局一体化过程往往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自然的产物,经济效益的提高要求生产的集约化与效率的提高。因为资源利用成本、劳动力成本的增加,生产商为了减少成本,更有效的利用有限的公共设施资源,会自觉的发生进行集聚,发生集聚效应。加上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同产业的生产布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限制性,这些都促使生产力布局朝一体化方向发展。生产力布局一体化不仅可以有效的节约生产成本,还有利于加强企业之间的沟通合作,形成统一的销售市场,增强地区经济竞争实力。

三、结语

生产力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产业布局的调整与统一规划,并通过打破行政界线,组建城市共同发展圈的方式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整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正霞,罗泽龙.论区域生产力一体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篇10

摘要:体育运动是校园、班级文化中最活跃、最有凝聚力的活动之一,它以班级和学校为空间,以学生和班主任为参与主体,以体育项目为中心内容,以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活动节奏为基本形态,形成多元性的班级文化。体育精神在人才的培养过程和班级文化的形成中起到了其他知识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位置,对青少年的成长和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体育精神班级文化影响

一、什么是体育精神?

西安交大校长郑南宁说到“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体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是其他知识教育所无法替代的,体育精神对年轻人的心智成长和行为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体育精神是指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着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学校体育从“增强体质”到“健康第一”,就是促进学生不断去追求人的健康、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潜能,来获得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体育精神的内容及对班级文化的影响

2.1体育精神的内容

2.1.1 拼搏进取

拼搏精神是体育运动中表现得最为突出的一个方面。如田径110米栏的刘翔,网球大满贯李娜,游泳名将孙杨等等,青少年喜爱敬仰“体育明星”,正是被他们身上的那种突破自我,勇于挑战和对生命的不懈追求的体育精神所感悟。

2.1.2 公平竞争

公平竞争为激烈、残酷的体育竞赛添加了一个良好的平衡点,它使残酷的竞争在公平的大前提下进行,名次的好坏显得不再唯一,更多的是通过体育竞赛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1.3 团队协作

团队合作是任何一种体育运动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之所在,其中也包括像自行车长骑这样的个人为主参与比赛的项目。在比赛过程中,有给优秀选手做领骑的选手,有帮助优秀选手顺利完成比赛的辅助选手(如递送水和毛巾的,把自己的车零件拆下替换给队友的),只有在整个团队的精诚合作下,才能使有实力的选手以最佳的竞技状态进行比赛,发挥实力,最终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2.1.4 遵守规则

在班级文化中,教师不仅要制定出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规则要求、评判细则,更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去遵守这些规则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养成习惯,得以内化!

2.2体育精神对班级文化的影响

2.2.1体育精神可以使班级形成独特的精神文化,树立学生健康向上的理念

班级文化建设要有一个核心,就是班级理念。例如,我在建班之初,就把“拥有健康,快乐生活每一天”“珍惜生命,迈好青春每一步”“我锻炼,我自信”等理念灌输给学生,抓住机会在学生思想中渗透观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慢慢培养并形成这种班级精神。

2.2.2体育精神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树立健康向上的群体意识和班级风气

班级凝聚力是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最能调动一个班级学生情感的,最能体现班级凝聚力的莫过于每年的校运会。在校运动会期间,一方面,我尽可能地动员每一位学生参加运动会,同时把没机会参加运动会的学生组成宣传组、后勤服务组、卫生清洁组、安全保卫组,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校运动会中去,让他们懂得每一个人都应为班集体出一份力。

2.2.3体育精神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培养

体育精神教育更关注学习者的主体地位,重视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它要求个体在掌握一定的体育技术技能的基础上,能更好地进行团体合作,共同进取。

2.2.4 体育精神能优化班级人际关系

体育精神提倡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发现同伴的优点和长处;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幽默感;要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将体育精神融入班级文化的建设的策略

3.1遵循的原则

3.1.1主体性原则

在班级体育文化的建设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到“自己的目标自己定、自己的活动自己设计、自己制定计划与执行计划”。教师要悉心培养班级体育骨干的主人翁精神,通过他们再进一步扩大积极分子队伍,让学生在班级中都能寻找到合适的位置,携手建设班级体育文化。

3.1.2集体性原则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坚持用集体主义精神将学生聚集在一起,排除不良的道德意识;促进集体主义因素不断增长,祛除利已主义的干扰;指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班级与班级、班级与学校的利益关系,以集体主义为支柱,建成良好的班级文化。

3.1.3整合性原则

教师既要重视体育文化建设对学生个性社会化的作用,又要发挥它在整合全班学生形成集体中的作用。增强学生在体育文化建设中的活力,进而整合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3.1.4统一性原则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要协调各科任课教师,挖掘校外力量,争取社区力量和家庭的积极配合,形成合力,让体育精神在班级文化中发挥作用。

3.2 注意事项

3.2.1途径和方法班级体育文化建设的内容与途径,应根据学校、班级所处的实际环境,来选择或制定。由于各个学校环境、班级环境差异较大,不能用同一的模式,有统一的内容或途径,要有针对各自特点区别实施。

首先,应该以学生能够接受为前提,从学生实际出发,才可行;其次应当结合学校体育课教学,包括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眼保健操等让体育精神得以深化和延伸:第三,可以结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增加学生对民俗知识、民族文化的了解;第四,配合学校、年级或班级体育活动的开展而深化体育精神,加强学校,班级间,班内同学之间的交往。

3.2.2途径的选择 除了学校规定的体育课、体育活动课之外,主要还有体育节、运动会、单项比赛;体育知识讲座、竞赛;观赏各种体育比赛、体育旅游;办体育墙报、小报、广播影视等。

3.2.3祛除体育精神产生的不良影响

事物是相对的,体育精神有时会给班级文化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我们要提高对精神文化识别能力,教育学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汲取体育精神中的健康因素,抵制消极或有害的文化影响。

教育是一种文化,体育是一种精神,做好班级文化中体育精神的运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