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校课程建设范文

时间:2023-10-10 17:43: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学校课程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学校课程建设

篇1

关键词:小学科技;活动课程;建设;思考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的推进,教师能否具有专业知识素养以及确定新的教学内容,已经成为教育课程改革中重要的工作。尤其针对于小学科技活动课程建设工作,学校应该根据课程改革目标进行调整教学计划。本文就重点对小学科技活动课程建设进行思考。

一、我国小学科技活动课程现状

在小学科技活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由于教师专业知识素养不高,而导致教学力度不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敷衍,没有系统的理论以及教学目标作为基础进行教学工作。科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由于教师对学生能力没有重视,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亲自动手操作,从而形成只会理论知识,而不能具体操作的现象。

二、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科技活动课程建设

1.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鉴于科技是一门注重动手操作的学科,所以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平台。例如,教师在进行纸船承重的教学时,教师应该让学生进行小组比赛。争取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制作的过程,并且通过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交流探讨研究出最佳方案,之后按照方案进行制作。最后进行小组比赛,由教师公平、公正地选出获胜组,并将获胜组是因为何种制作原理赢得比赛的原因告知大家。这样就能够让每位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也达到掌握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

2.加强小学科技活动课程的教学设备配置

纵观我国现有的小学学校的内部配备,发现众多学校都具有缺乏硬件设施的弊端。由于小学科技是一门讲究动手操作的课程,经常由于学校的配备不足而导致学生不能进行实践操作。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学校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例如,科技实验活动室。这样一来教师在上课时所讲述的理论知识可以让学生在活动室中进行验证。如在讲解摩擦起电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入活动室,利用相关器材进行演示。由此就能够达到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目的,做到真正让学生进入到科技的世界中。

篇2

一、普通高中学校特色课程及其主要特性

特色是一事物显著区别于他事物的风格、特性,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而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特色课程是学校在一定办学思想指导下和办学实践中逐步创建的具有一定特征和影响力的课程,对于当前普通高中学校而言,它既可以是一门课程,也可以是一类课程或一个课程群、一个课程领域;既包括对国家课程的改进,也可以指一些地方课程和学校的校本课程。就其本质而言,特色课程是学校某一门(类)课程实现卓越(优质),并融合学校特有的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直指育人目标,并进而带动其他课程,逐步形成学校科学的课程体系和实施的环境生态,最终塑造学校的课程特色和课程文化,彰显学校办学和育人的特色。即与其他课程相比,特色课程在思想性、目标性、规范性、发展性、实效性以及社会影响性等方面具有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独特优势[2]。特色课程建设是一个动态适应、不断优化的过程,是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效果等环节呈现的综合结果。

从特色课程的本质出发,其主要特性集中体现在:一是独特、优质和稳定。这是特色课程的核心内涵。即特色课程总是相对于学校之间、学校各类课程之间的某类课程,其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并在水平上逐步实现优质或卓越,且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比较持久稳定的专有性或显著性发展方式。二是相对、发展和创新。即特色总是体现在学校课程的某一要素、方面或范围上的,相对于别的同类课程而言的,是在一定发展过程中积淀的并且着眼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且能涌现出不断发展的生命力。三是集中、现实和影响。即特色集中体现在课程建设的核心环节和质量上,在现实中可以有效实施并发挥作用,且被社会广泛认可,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

按特色课程的内涵和主要特性,北京市十所自主排课实验学校典型的特色课程有:北京二中:基于丰富资源和新课程观的动态生成课程;北京四中:基于学校文化传承和育人目标的人文教育课程;北师大实验中学:基于特长培养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专修课程;北师大二附中:基于新课程理念和特长发展的学科拓展类校本选修课程;北师大附中:基于学校传统和系统构建的德育课程;人大附中:基于先进办学理念和学生需求的创新拓展课程;北京一零一中:基于学科优势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实践;北京潞河中学:基于新疆学生特点和多样需求的民族课程;北京中加学校:基于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中外合璧课程;北京市盲校:基于特殊生源的适应性课程。

二、普通高中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

课程建设是学校日常运用频繁、内涵外延丰富但又缺乏准确界定的词语,从实践运行的角度看,其包括课程的建立和优化发展的整个过程,体现在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环节。实践路径是指目标实现过程所必要的条件与实施的行为步骤,本文主要从课程建设中最重要和含义最广的范畴——课程设计(其涉及从基本理念的确定到选择具体程序方法的整个过程,包括课程的价值、目的、内容、实施和评价等内容)来分析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

1.特色课程建立的基本思路

从北京市十所自主排课校的实践看,普通高中学校特色课程建立的基本思路主要有三种:一是在整体规划、科学建构中建立特色课程。如北京二中的动态生成性课程,就是学校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对课程有整体的规划和设计,在课程结构上释放空间,然后再设计该课程的目标、内容,并依托丰富资源有效实施和动态发展。这种思路比较适合新建校和一些与社会、生活、学科发展紧密结合的课程。二是在学校自身特点或优势的基础上确立特色课程。如北京中加学校和北京市盲校,因为不同的办学模式和特殊生源,学校一开始就开设了相应特点的课程,在进行特色课程建设过程中,自然将已有课程中具有特点或优势的课程确立为特色课程。这种思路适合于有一定课程基础并系统规范课程建设的学校。三是在继承和创新中生长特色课程。如北京四中、北师大实验中学、北师大二附中、北京一零一中学等,学校在发展的新阶段既有未来的课程规划,又有多年积累的文化传统和课程资源,在特色课程建设中,学校一方面继承已有课程优势,同时又不断创新,将已有优势课程在未来发展的前景展望下进行新的提升,从而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的特色课程。这种思路适合既有积累又有长远规划的学校。

2.特色课程的主要“特色点”

特色课程的“特色点”主要有课程外部因素决定的特色点和课程本身凝聚的特色点两个方面。外部因素决定的“特色点”就当前普通高中的实际而言主要有:一是不同高中学校类型决定的特色,如普通高中、综合高中和特色高中的特色课程,北京市盲校的特色课程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学校,就是由其特定的学校类型决定的。二是不同办学模式或人才培养模式所决定的特色,如公办高中、民办高中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特色课程着眼点有差异,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班的课程有所侧重,如北京中加学校和北师大实验中学的专修课程等就是如此。就普通公办高中而言,特色课程的“特色点”主要集中在:一是基于独特办学理念和课程理念的特色课程,如人大附中、北师大二附中;二是基于学校传统和文化基础上的特色课程,如北京四中、北师大附中;三是基于独有资源的特色课程,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信息资源、地域资源、动态资源等,如北京二中;四是基于特殊生源及其需求的特色课程,如北京潞河中学、北京中加学校等;五是基于学生差异和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特色课程,如北大附中、北师大二附中;六是基于学校学科优势的特色课程,如北京一零一中学。此外还有基于专门项目或课题的特色课程,基于学校重大发展机遇的特色课程等。总体而言,学校特色课程的建设应一切从实际出发,综合考量学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学校的人、财、物、信息及机遇资源,学校的文化、制度和物质层面,学校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服务对象的需求等,从这些丰富的“课程资源”中不断发掘、提升、迁移、内化、发展学校的特色课程。

三、普通高中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1.理清关系,明确方向

如何真正使特色课程成为学校特色的有力支撑而不是课程与学校发展关联不大?关键是在特色课程建设中理清特色课程与学校(特色)发展以及特色课程与学校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特色课程自身发展的方向。首先,特色课程与学校(特色)发展,二者既是途径与目的的关系又相互独立,其核心的关联是价值和理念的一致性,并通过学校课程规划及课程体系贯穿起来。即特色课程既要贯穿和体现学校(特色)发展的价值取向、核心主题或关键词,又要彰显和发展这一核心。只有这样,特色课程才能成为载体和支撑。其次,特色课程和学校课程体系,二者虽是明确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但涉及到特色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说,因为特色课程被确立其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就举足轻重,是课程体系的亮点,但这取决于特色课程本身的“量”和与学校发展的关联度以及在课程结构中的位置,如特色课程本身是群类课程、又是国家课程或者说直指培养目标,该特色课程就是学校的核心课程;如特色课程是单一一门课程又是边缘课程,就要审慎衡量其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自主排课校的特色课程大多是类课程,部分发展为群课程,有的类课程也是由单一课程发展而来,有的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整合,有的是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整合,这就是特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在确立特色课程时,既要细化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办学理念,对学校课程发展作周期规划,又要梳理现实课程基础,理清课程结构,找准特色课程的价值和在课程结构中立足的“点”,并论证未来可能发展的空间,这是特色课程有序发展的前提。

2.克服误区,准确定位

目前“特色”一词由于其内涵的丰富和工作的要求越来越成为口头性语言,有的学校工作言必称特色,为特色而特色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学校所谓的特色课程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即:认识层面多,实践操作少;课外实施多,课程实施少;贴标签得多,积淀生成少。这与对“特色”的理解不够和定位不准有很大的关系。相对于特色课程的本质特性,对“特色”的理解,首先要避免肤浅(相对于独特、优质、稳定维度),如把表面的现象、单一的环节、暂时的成果、变化性的东西等定位为特色;其次是要避免片面(相对于集中、现实和影响维度),如把局部的、细节的、边缘的东西等理解为特色;第三是避免功利(相对于发展、创新维度),如“投其所好”“巧出特色”“轻过程重结果”等。准确定位特色,需要在继承和创新中,全面分析学校所处环境和发展目标,在学校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将特色凝练成一定的主题并细化,成为学校师生的共识,在充分依据学校传统、课程基础、资源优势以及实施条件、可能发展空间的基础上,对学校拟确立的课程进行特色定位。此外,对学校已有的特色课程进行特色挖掘和提升,并凝练成一定的主题词,以此引领师生自觉的课程意识和行为,不断提升特色课程的品质。

3.选择路径,有的放矢

在特色课程规划和准确定位的基础上,选择实践路径的依据是: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既不是贪多求全,也不是仅将特色作为锦上添花。首先,全面分析学校信息,选择特色课程发展思路。如在挖掘提炼学校历史或办学传统、分析聚焦学校既有优势、引进先进教育理念、整体规划学校发展的基础上,选择“规划特色”之路还是“积累特色”之路、“继承创新”之路。其次,确立特色课程的“特色点”。这个“特色点”是在学校共性基础上打造个性与风格的过程,是提高学校课程辨识度和知名度的途径,是提升或重塑学校课程文化的工程,是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必须要明确的。第三,选择课程开发方式,确定课程形态。根据“特色点”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和实施计划,将“设计课程”、“文本课程”转化成“现实课程”。当然,很多学校的特色课程源自优势项目,特色课程的提升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视野、深化研究,并按课程建设的要求逐步规范。第四,特色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和带动课程的整体发展。特色课程成熟后应突出精品化和影响力,突出受益面和辐射范围,不断积淀特色,增强适应性,丰富课程资源。在此基础上,不断带动同类课程和领域课程的构建和发展,形成特色课程的体系,并进而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不断形成课程文化,彰显课程体系的特点。

4.保障激励,促进发展

特色课程在确立和规范发展中,重在相关课程条件的完善和课程运作机制的建立。学校应在条件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如保障教师课程开发和研究的时间,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等;在课程运作机制中,除前期的决策机制、设计机制和实施机制外,在后期发展中最重要的是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地区和学校应加强特色课程建设规范和标准的研究并提供给课程建设参与者参考。如上海市黄浦区对特色课程实施建立了一套考查评估办法,从开发课程(重点评估课程实施之前,该课程对学生差异关注程度)、运作课程(重点评估课程实施之中,课程特色与目标的体现程度)、支持课程(重点评估教师在课程文本开发、实施中的作用)、整合课程(重点关注特色课程的共享程度)、活化课程(重点考查特色课程的实施环境)和优化课程(重点评估课程的第二、第三教学周期,通过学生反观课程的优化)六个方面对特色课程建设进行评估,评价的核心是“特色”和“共享”[5]。在激励机制方面,主要是调整晋升奖励制度,加大对教师的培养、激励力度,鼓励教师的协作和团队的专业成长。对于有能力进行课程规划、课程设计与教材编制的教师进行适当的薪资、津贴等奖励;同时引导教师进行自我激励,引导教师加强自我修炼,主动积极地参与特色课程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与积累实践经验,以课程建设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课程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12.(2008年3月,北京市教委批准了10所进入新课程实验的学校拥有自主排课和自主会考的资格,包括8所普通高中:北京二中、北京四中、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北京师大附中、北京师大二附中、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北京101中学、北京潞河中学;1所中外合作办学学校:北京中加学校;1所特教学校:北京市盲人学校。)

[2] 何永红.学校“特色课程”的定位及其发展策略.教育科学研究,2011(10).

[3] 张晓英,杨开城.浅谈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课程开发理论.电化教育研究,2008(7).

篇3

关键词:应用数学;课程;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教学手段

2009年4月我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是首批升本专业之一,教学内容改革和课程体系设置是我们学习本科教育、研究本科教育和实践本科教育的重要工作。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1]。高等院校必须紧跟社会发展需求,构建科学、合理的具有特色的教学与实践模式,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上,而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课程体系设置,因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的前身是数学教育专业,自1978年学校成立招生办学以来,数学教育专业就是学校首批师范类全日制专科的招生专业之一,至今毕业生人数已达1 500人。除此之外,从建校开始,数学系就曾与云南师范大学联合办学招收全日制本科数学教育专业学生61人,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对数学教师的需求逐渐增大,对专业和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1998年起又连续办了五届本科成人教育函授班,毕业生人数383人。

1充分认识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

数学正形成三大分支: 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和应用数学。基础数学,即传统的纯粹数学理论,如拓扑学、泛函分析、抽象代数、微分几何等。计算数学,即计算机与数学相结合形成的直接应用于生产、服务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产品,它由数学模型和算法构成,通常表现为软件的形式,如快速报价系统软件、中长期天气预报软件、计算机模拟技术等。应用数学,用数学的观点、理论、方法去理解自然和社会,把实际问题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化建立描述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选择或创造合适的数学工具,并借助计算机求解该模型,最后通过模拟或实践修正该模型,使之达到最优[2]。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应该说数学与应用数学方向是非师范教育,培养目标主要不是教师,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非师方向与建设历史较长的综合大学和理工科大学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不同,后者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数学研究和应用人才[3]。如果我们也把培养目标定位在数学研究和应用人才上,这不符合实际情况,至少目前是这样。虽然将来有为数不多的学生考上研究生,并能够做数学研究和应用工作,有部分同学继续学习与数学学科关系紧密的应用技术类专业,如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或相关的理工科专业,但大多数学生主要还是从事基础教育师资的,所以我们的课程体系设置应该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改革。

2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重要性

正如自然语言是人类社会交流的工具一样,计算机语言也是应用者和计算机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工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电子设计比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尚需一批既懂专业又懂程序设计语言的学生去实践。而对于常用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其管理和维护也需要使用者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目前,虽然软硬件技术平台在飞速发展,但还没有一个不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就能进行软件开发的环境,要使学生毕业后进行软件开发工作,就需要较深入地掌握先进的可视化开发工具,如Visual C++、Java Builder、VisualBasic、PowerBuilder、Delphi等,但是目前的课程设置,还不能较好地满足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能力和知识的要求在不断变化,已经从单纯的专业能力,向综合能力和综合知识转变。这个转变也直接对大学生产生了影响,计算机、外语、金融类课程越来越受到学生的重视[4]。而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来说,程序设计语言课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时,除了报考基础数学和学科教学法方向外,还可以报考计算机、自动化、经济类等方向,这些学生学习程序设计语言对他们考研大有益处。

3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选择与设置

经过考查、分析、论证各门课程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将相关的课程和教学环节组成一个体系,减少授课内容的重复,增强课程的总体效能,实现减时增效[5]。程序设计语言种类众多,而且各有优缺点,目前流行的语言主要有:C语言,侧重讲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数据结构与算法、模块化程序设计等;C++或Java语言,侧重讲解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应用程序编程接口;VC++、VB或Delphi侧重讲解可视化编程技术、组件技术、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及应用程序开发等。

从培养学生编程能力的侧重点不同,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也可分为两个层次,语言级程序设计,重在语言(如C、C++)级程序设计技术与原理;工具级程序设计,重在利用工具(如VC++、VB、Delphi)开发应用程序。无论选用哪种语言,都应讲解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编程技术。

由于不同的要求和学时所限,在程序设计语言课程设置中可以采用“1+X”的方案,其中X部分由各新建本科院校自定,即:大学计算机基础+若干必修M选修课程。在规划必修M选修课程时,可根据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定位和学生的发展方向,制定合适的必修和选修课程,也可将典型核心课程整合,构造新课程,如运筹学、数学建模等课程。

程序设计语言课程设置应贯彻少而精、不断线的原则,在第1学期修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可以开设如下程序设计语言课程。

1) 第2学期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总72学时(其中理论54学时,实验18学时),侧重讲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数据结构与算法、模块化程序设计以及程序的测试与调试技能等;

2) 第3学期开设VB,总54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18学时),侧重讲解可视化编程技术、可视化编程环境的使用等;

3) 第4学期选修C++或Java,总72学时(其中理论54学时,实验18学时),侧重讲解面向对象设计方法、类及其对象等;

4) 第5学期开设数值计算软件Matlab,总72学时(其中理论18学时,实验54学时),侧重讲解矩阵运算、绘制函数和数据图形、实现算法、创建用户界面、连接其他编程语言的程序等;

5) 第6学期选修中小学课件制作,总72学时(其中理论18学时,实验54学时),侧重讲解课件制作技术,为学生进行教育实习做好准备;

6) 第7、8学期学生忙于实习、找工作、写毕业论文和报考硕士研究生等,学习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效果不好,开设综合性较强的数学工具软件及其应用课程,如Mathematica或Maple,总54学时(其中理论18学时,实验54学时),侧重讲解数值计算与符号演算。

4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和课程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6]。教材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数学与应用数学的专业特点,以应用为目的和出发点,选择教育部推荐的“十一五”规划教材、获省部级以上优秀教材奖的教材,或者著名大学编写的实用性较强的教材,如谭浩强教授编写的《C语言程序设计》。鼓励教师参加各类规划教材、重点教材的编写工作,提升专业教材建设的水平层次和竞争力。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普及化,新建本科院校要想在激烈竞争的教育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除了抓好本科层次教育外,还应适当发展专科生、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教材建设应体现多样性、层次性;同时,还应注重学科性质和专业特色,选用教材应体现出程序设计语言课与专业课、基础学科和培训教材的联系和差异[7]。程序设计语言课程选用的教材不仅能传授最新的知识、体现教材的学科特色,而且应考虑教师主体的自身需求和受教育者兴趣、态度、接受能力等个别差异,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5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教学改革

5.1加强实践教学,注重能力培养

程序设计语言是一类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知识点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上机的实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实践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起更大的作用,很多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实验课教学形式讲授,在教学计划中需列出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课时安排,以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以行动引导学生为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实验中,一部分是验证教材的知识点,这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巩固是必要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设计属于应用型的实验内容,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除了对所有学生进行统一的要求之外,还应做到因材施教,对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洞察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借助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联系实际开展实践性教学,如在数组应用中根据考生的成绩获取考生信息的问题。通过这个例题使学生掌握数组的使用方法,弄清楚计算机处理问题的过程,从而学会利用二维数组处理矩阵运算、矩阵求转置、解线性方程组等[8]。通过实践教学,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的知识,更清楚和形象地了解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充分显示应用数学的魅力所在。

5.2改进教学手段

程序设计语言课程采用集中授课和上机实践两个主要的教学环节。从早期的单纯“黑板+粉笔”发展到后来的“计算机+大屏幕”,又发展到目前的“网络化教学平台”,体现了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不断变革[9]。网络化教学平台是在校园网支持下构建的现代化教学环境。从事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的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环境所提供的各种功能,开展教学模式、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实践,使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更加适应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服从于教学内容,要着眼于人才培养,同一课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集中授课时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多功能教室授课比较适宜,教师可以直接使用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CAI课件等,从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逐渐过渡到多媒体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但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夯实程序设计基础知识也是必要的。而对于上机实践时,精讲多练、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受到普遍推崇,现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工具软件为学生自主学习和项目开发提供了环境。

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科学合理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扩大学生视野,使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师生互动式和计算机辅助式教学有益于构造自主探索的环境,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这也是教师倡导和学生向往的教学方式。

6结语

新建本科院校课程建设始终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作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其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们认识到应用数学的重要作用,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应用数学,21世纪的知识经济需要具有应用数学专业特长的高素质人才,给新建本科院校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巨大挑战。如何进一步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考虑和解决的实际性课题。

参考文献:

[1] 成宝芝,郭险峰,郭宗光,等.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与实践模式研究[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3):142-144.

[2] 王涛. 今日应用数学与高师应用数学教育的特殊意义[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2):66-69.

[3] 刘绍武,莫海平,韩超.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 绥化学院学报,2009(5):145-147.

[4] 张侨平,严启平. 关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调查报告[J].湖北大学学报,2006(3):244-247.

[5] 王文豪,张亚红,陈晓兵.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探讨[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5):156-159.

[6] 伍一. 应用型本科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和教材建设[J]. 黑龙江教育,2008(6):52-53.

[7] 沈中和. 高校教材建设发展的新思考[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3):335-336.

[8] 谭浩强. C程序设计[M]. 3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38-140.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

New University 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Programming Languag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ZHENG Ji-gang; GUO Xiu-qing

(Baoshan College, Baoshan 678000, China)

篇4

中职教育长期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得不够紧密,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也不例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内容不符

由于对相应职业标准缺乏系统的研究,没有科学的计划和组织,专业教学与考证结合不紧密,使得学生既要在课堂上学习教材内容,又要在课外报辅导班学习资格考试的相关知识,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佳,证书获取的比例不高。

(二)教学计划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脱离

教学重专业需要,轻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据调查,绝大多数中职学生是“被”上中职的,他们年龄偏小,综合素质偏低,没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专业课的接纳程度也较低。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深知专业课教师的尴尬和无奈:除正常讲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使出浑身解数纠正他们的行为,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学习,然而,实践证明收效甚微。

(三)课程评价不合理

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的质量保证,美国课程专家比彻姆认为,“课程系统的每一方面都必须置于评价的显微镜下观察,否则,这个系统就会由于缺乏生机而退化”[1]。课程评价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重教学轻课程、重结果轻过程、单一的目标评价模式,极大限制了课程评价功能的全面发挥。据调查,中职学校在课程评价方面普遍存在体系不健全、机制不合理、方法单一、过程形式化、结果失真等现象。这不仅不能使课程评价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而且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二、以需求为导向课程建设的释义

(一)需求

以需求为导向课程建设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及受教育者个体就业和发展的需求。

1.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在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使用为基础,以创新型人才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看重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具备终生学习的意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创新和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2.用人单位的需求

通过网络搜索近期河南省企业招聘会计人员的信息,从中选取150家,就学历、年龄、工作经验、专业岗位、职业素质等方面进行分析整理发现。在学历方面,大部分企业要求中专及大专以上。其中,要求大专学历的为68.67%,中专学历的为23.33%,本科以上学历的占8%。在年龄方面,企业一般要求在20~40岁之间。其中,在22~40岁之间的占76.75%,在30~40岁之间的占34.89%,没有年龄限制的占23.25%(通过电话咨询,用人单位更多的是招聘年龄稍大、有经验的会计人员)。在工作经验方面,抽取的样本中有39.13%的用人单位要求应聘者有1~2年的工作经验,要求应届毕业生及2~3年工作经验的均为10.87%,工作经验不限和要求3~5年工作经验的企业均为19.57%。专业方面,用人单位比较重视应聘者的从业资格和实操能力,90%以上的企业要求应聘者具有会计相关证书,熟悉计算机操作,75%的企业要求应聘者熟悉企业账务,22%的企业要求应聘者具有会计相关知识。在职业素质方面,要求应聘者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及职业道德;工作作风严谨、责任感强;吃苦耐劳、诚实稳重;有原则、不拖拉,雷厉风行;勤奋敬业、努力进取、开拓创新、勇于挑战。综合上述招聘条件不难得出以下结论:中职3年制以及3+2分段制毕业生很难有机会直接从事会计岗位的工作,他们中大部分人毕业后至少需要2年才能有机会从事会计工作。理由如下:其一,按照初中毕业生15岁的年龄计算,到读完中职3年只有18岁,读完3+2大专也才20岁;其二,没有工作经验;其三,不熟悉实际的会计事务;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职业素质欠缺。

3.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

笔者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从课程设置、学业发展、就业愿景等方面对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89份),大部分学生对现有的课程设置不满意,认为会计专业理论课难度大,不容易掌握;教师讲的多,学生做的少;学习理论多,实账训练少,从来没有到岗实践过;要求多做多练,最好去企业实习。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对学业发展和就业前景感到迷茫,不知所措。

(二)以需求为导向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如同人才加工,受教育者是其“产品”,接收单位是其顾客,“产品”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有选择权的人。“产品”是否合格、能否被顾客接受的关键在于是否按照顾客的需要设计、组织“生产”;职业学校有没有“货源”则取决于被加工的“产品”本身是否满意,是否符合受教育者个人发展的需要。中职教育的顾客既有高职院校和企业,还有受教育者个人。竞争要求企业进行“顾客化”生产。同样,竞争也要求职业教育以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改革和建设。

1.有利于中职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以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更加强调中职教育的目的性,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中职教育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受教育者需要什么,中职学校就给什么:学生要就业,就培养他们就业的技能;他们要继续升学,就对他们进行考试辅导;他们想工读间隔开来学习,就允许他们分段。满足需求,真正做到“订单式”培养,中职教育的目标便顺利实现了。

2.有利于优化中职课程体系

以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根据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紧紧围绕需求更加有针对性地培养技能、辅导升学;由企业、学生以及家长等需求各方共同参与课程评价,从而优化中职课程体系。

3.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社会的认同度

进行以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建设,尊重学生的选择,依据学生需求开设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便于提高教学质量和社会的认同度。

三、以需求为导向的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的改革策略

(一)构建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需求合理设置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考试辅导课。针对就业需求,中职学校要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具体要求,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需要,结合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文化基础,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设置专业课程;针对升学需要,学校要研究不同升学类型(包括对口升学、3+2升段、成人高考等)的考核内容和特点,编排不同内容的课程。

(二)定位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目标

根据前述对企业招聘会计人员条件的分析以及对近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中职毕业生“零距离”对口就业的只占少数,大多数学生从事的职业与专业的吻合度并不高,还有一部分选择了继续升学。中职会计专业教育必须依据不同需求,准确定位课程培养目标:一是为高职等高学历教育输送具备一定理论基础、有学习能力的人才;二是培养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劳动者;三是培养具备会计专业基本技能的初中级会计人员。

(三)有效组织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课程建设的关键,任何课程设计只有付诸实施,才具有实际意义。要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必须充分认识课程实施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充分发挥实施主体———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认真分析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及时纠偏、调适和完善,课程实施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1.课程实施的准备

一要发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中职教师长期由于地位低、不被尊重,大多处于“教育疲劳”状态,要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必须下大力气动员广大一线教师全身心地参与进来。二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对课时的安排、资源的分配和利用等都要进行周密的部署。三要对任课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使他们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质量观、人才观。

2.课程实施

一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及心理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二要营造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环境;三要优化教学过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四要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对口就业、一般就业、升学等),采用不同授课方式和教学手段。

(四)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课程评价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挥着教育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应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目标,以尊重被评价对象为基本前提,遵循客观性、全面性、激励性原则。

1.构建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完整的评价系统应当包括评价目标系统、评价指标系统、评价标准系统。整个评价系统的设计应当体现以下特点:科学性与方向性相结合、统一性与个别性相结合、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结合。

2.组织评价内容

课程评价内容应当包括课程目标和计划的评价、课程准备和投入的评价、课程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

3.选择评价方法

课程评价方法是实施评价的重要保证,立足中职学校教学目标,结合课程特点,确定评价方法。如采用个人内差异评价法,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等多样化的评价法。

四、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保障措施

以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中职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对领导观念、教师素质、硬件配备、教材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职学校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以保障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

1.转变领导观念和领导作风

根据组织变革理论,组织变革是对现状的打破,它需要一种催化剂来推动,而组织中的管理者往往发挥着催化剂的作用,并承担了变革过程的管理责任,他们是推动组织变革的主要力量,其他人员只是作为推动变革的辅助力量而存在[2]。因此,变革要从领导观念的转变开始,进而改变领导作风和工作方式。树立中职学校“以需求为主导,因需施教,培养素质,发展能力”的办学理念和服务意识,使中职学校功能多元化———就业、升学、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真正做到“双证融通”“中高职衔接”“职前职后一体”。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领导者必须改变“唯上”的工作作风,进行民主决策,到广大教职工中去,聆听他们的心声,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使一线教师由课程改革的被动执行者变为主动参与者。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关系到改革的成败。以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合格的教师才能有效实施课程改革。教师要适应课程改革理念,形成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思路、教学行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等。要制定适宜的教师能力培养计划,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企业文化、社会经验融入教学过程。会计专业课教师还应该到企业参加专业实习,把职业要求和先进的专业技术引入教学。

3.加强实用性教材建设

教材质量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好坏。要鼓励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结合区域经济特色,编制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教材。教材的编写,既需要有一定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参加,又需要在实际工作岗位的专业人士参加。这就要求中职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听取会计行业专家的建议,共同编写高质量的实用性强的教材。

4.加强会计实训基地建设

篇5

论文摘要: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建设,是小毕科学课程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保阵。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建诬问题,从脚位成长和师范培养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始于新世纪之初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至今成效明显:素质教育得到有力推进;儿童全面发展、自主成长的教育环境正在形成;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同时体现现代科技和文化特点的小学教育课程体系初步建立;学校教育中单纯知识传授的情形大为改变,培养会生存、会生活、会学习、全面而又和谐发展的人,已是学校教育最为强调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目标。我国基础教育正在步入从全面普及向全面提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小学科学,是课改中设立的新课程。科学课的实施,对小学课改的整体推进作用明显,因而在新课改的进程中,尤为受到关注和重视。科学课程在各地建设和开展情况不同,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各异,但却均表现出教师队伍师资缺乏和团队专业水准不高的相同问题。笔者在对二百余所各级小学科学课程建设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愿与关注者共同探计。

1小学科学教师队伍专业教师缺乏、专业教学水平不高、工作繁重。多数学校科学教师队伍不能满足“基本胜任小学科学教育的需要”

应当重视的部分调研数据分列于下。

学校科学课专职教师只占任课教师的22%,兼职教师比例高达78%,且年更换率近40%。

任课教师学历达标约90%,但专职教师中具有科学专业背景的只有68%,而兼职教师则不足20%。

75%的科学教师由学校安排任课,并非个人选择和要求。

专职教师中通过科学课程岗前或在岗培训持证上岗者约为47%,兼职教师则不足15%。

专职教师都兼有管理实验室和器材室的工作任务。90%的任课教师周课时超16节,38%的教师在18节以上。

75%的教师认为,教学中设计教学活动、理解教学内容、把握课堂教学目标、分解和落实课程目标,均感到较为困难。

50%的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许多科学课成为“讲科学”。

认为科学教师严重缺乏的学校占78%,认为不缺的只有11%.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须通过课程教学实现,这使课程专业教师队伍成为关键。充足的专职教师,合格和高水准的课程教学,是课程实施和课程目标实现的保障。小学科学课,有“教师即课程”的说法,但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科学课程的建设,严重受制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滞后。

2理解、支持科学课教师工作,改善工作环境,重视岗位培训,多途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创新教师培养体系,加快,学科学教师队伍建设

2 .1理解支持教师工作,改善教师工作环境.促进科学课教师成长

小学科学课教学,是一种新课程、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的科学实践活动,实践难度较大。学校领导应充分理解和支持,要努力创造物质与非物质条件,不断汇聚和拓展教学资源,给科学课教师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使他们精力充沛、充满热情地投入教学和教研,大胆探索,努力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不少学校在实践中,创立了各种形式的任务驱动和目标激励机制,科学课教师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中获取动力,自我提高,锐意进取,不断成长。

2 .2多途径提升科学课教师专业素养,促进专业成长

我国小学科学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尚处初级阶段,多途径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和加快专业成长,对小学科学课程的实施和推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立足现实,各地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科学课教师培训工作,把岗位培训作为最为急切的科学教师队伍建设任务。通常的目标基本为专职教师专业水平提升和兼职教师普及化训练。力求持证上岗,基本达到国家要求。

岗位培训表现出新课程建设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的一种最基本的需求,各地在实践中逐渐总结出多种适宜的模式,进而逐步建立起有效的培训体系。

岗位培训策略一般包括:专家和教学骨干组成培训团;成立专门网站,建立教师争鸣、交流、异地探讨的平台;计划和组织专职和兼职教师参加不同内容和形式的专项培训;积极开展校本教研。

受欢迎的培训体系,常建构为“研训结合”的形式。培训方法主要有理论辅导(专家报告、教师传经),教材分析(整体和全面分析、专题分析、课例分析),专题研讨(专题研讨会和研究课),实践活动(亲历探究、实验制作、科技环保活动)和科学课沙龙(网上和校际交流)等。

多途径的科学教师培训,有效提升了小学科学课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增强了教师们的教学信心和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小学科学课教师的专业成长。

2 .3尽快创立小学科学教师培养体系,加快科学课教师队伍建设’

我国师范教育的改革发展,近年来未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变化和要求,尤其是未能给予小学科学教育足够的支持和贡献。

在教师教育已变化的今天,师范教育必须关注和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应当以此促进自身的改革和发展。不少地方师范教育中科学教师教育已经起步,时代呼唤高素质的小学科学教师,同时也赋予师范教育新的历史任务。

首先要尽快重建和创新小学教师包括科学教师的培养体系。尽快改变近年来小学教师教育弱化和无序的现状,有力地承担起新时期小学教师教育的重任,为小学科学教师队伍不断注人新的力量。其次,还须尽快完善小学科学教师培养课程体系,明确培养目标、内容及要求,保证小学科学教师培养质量。还要注意扩展高师教育职能,高师培养要与小学教学实际联系,教师教育要“下延后续”,走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教育改革共进、共赢、共荣的道路。

篇6

关键词:校本语文课程开发;学校文化建设;关系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是学校根据自己的语文教育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语文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语文课程开发策略与过程。 

关于“校本语文课程开发”,目前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与看法,但不管是理解为“校本的语文课程开发”,还是“校本语文课程的开发”,都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属于学校的,其前提、目的、主体、要求都是一样的,都以学校的语文教育思想为开发前提,开发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语文学习发展需要,开发主体都是语文教师,都要求开发策略与过程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 

学校文化是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有机体。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思想,为满足学校的实际发展需要,自主理性地形成、改造和重组学校文化的系列活动。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建设,可能同步发展,也可能各有先后甚至发生冲突;要实现校本语文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建设良性持续的互动,必须先理清校本语文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 

一、校本语文课程开发影响学校文化建设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除了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之外,同时还能丰富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提升学校文化建设的特点与品质,影响学校特色的形成或重建。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是一个持续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其过程涉及文化的选择、产生、冲突和发展演变等,其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影响,可能是积极正面的,也可能是消极负面的;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具体体现在校本语文课程的开发结果、开发过程和开发策略可能或强化、或修正、或促进、或阻碍学校文化建设。 

1. 开发结果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影响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从其开发结果来看,是国家课程的合理有效补充,是将进入学生学习层面的学校课程;学校课程不单是学校文化的载体,更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在满足学生语文学习发展需要的同时,其开发结果从学生层面来看,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课程选择,丰富了学生的课程内容,客观上或多或少地影响学生对课程和课程文化的理解;从教师层面来看,丰富了教师的课程文化成果,体现了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文化自觉,开发结果的优劣还会影响教师的开发热情和信心,从而影响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进程;从学校层面来看,既丰富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数量,反映了学校的课程领导水平与课程价值取向,体现了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水平,又影响了学校文化建设的组成,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品质。 

2. 开发过程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影响 

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和作用,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从其开发目的和过程来看,是为了提高学校语文课程对时代、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语文发展需要;是有目的的教育行为,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是有目的有选择性地传播文化的教育行为,是一个文化传承、生成、改造、重组的过程,是具体的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过程,是在师生对语文课程的理解和共同解释下完成的,其开发过程是一种文化选择和重组(课程内容)、文化传递(课程实施)、文化反思和引领(课程评价)的过程,体现了一定的价值取向与方式方法,从量上会影响学校课程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从质上会影响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影响学校文化建设的深度与广度。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拥有了课程的自主权和创造权,开发的起点与终点均为满足学生的语文发展需要,体现出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的主体意识,有助于推动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文化建设。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过程中,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统一整合,丰富了学校课程的内容与形式,有助于促进学校形成共建、共享、共进的课程文化。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基于师生对话、学校与学生对话,其开发过程有助于促进教与学和谐统一的教学文化的构建;基于问题,其开发过程有助于促进基于问题的教学文化的彰显;基于教学反思,其开发过程有助于促进反思性教学文化的形成。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过程,客观上加强了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与互动,有助于促进学校形成民主、平等、互动、共进的教学文化,形成民主、平等、自主、合作的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过程中,对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域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选择、批评与吸收,有助于促进学校文化的多元共生,丰富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提升学校文化建设的品质。 

3. 开发策略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影响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策略需思考的问题有,到底要开发什么样的课程,该怎么开发,为什么要开发,目前讨论较多的问题有以下两个。 

一是校本语文课程开发一定要建立在学校的办学思想之上吗?选择要,那就意味着学校需先有自己明确的办学思想和学校文化;校本语文课程开发选择这一策略,不管是客观上还是主观上都对学校文化建设起着催生倒逼的影响。选择不要,那就意味着先有校本语文课程开发,然后让其开发内容和过程推动学校文化的选择与创生。 

二是校本语文课程开发到底该“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选择“自上而下”,从学校范围来看那就要求学校要有课程开发的总体规划、指导思想和价值追求等,也就是要先有自己明确的办学思想和学校文化,然后再进行校本语文课程开发;选择“自下而上”,从学校范围来看那就是先进行校本语文课程的独立开发,然后在学校层面对其进行审视、评价和取舍等,进而影响学校课程开发的总体规划、指导思想和价值追求等。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不管采用哪种策略,与学校办学思想和学校文化都关系密切,对学校文化建设必然产生或催生倒逼或选择创生的影响;都从客观上促进学校课程文化由控制、刚性走向开放、弹性与个性,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多元化、个性化。 

二、学校既有文化对校本语文课程开发的影响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每一种文化作为一个价值体系,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取向,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往往决定着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品格,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追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选择。 

学校文化制约和影响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学校文化建设制约和影响校本语文课程开发的目的、内容、方式方法、质量水平等,可能有正面的影响(就是推动),也可能有负面的影响(就是阻碍)。可以想象,学校文化如若缺乏科学和民主精神,校本语文课程的开发势必难以科学合理和丰富多样。 

学校文化建设制约和影响校本语文课程开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物质文化建设制约和影响校本语文课程开发技术和手段;二是制度文化建设制约和影响校本语文课程开发的进程和质量;三是精神文化建设为校本语文课程开发提供精神文化信息,影响校本语文课程开发的方向、质量和特色。 

三、校本语文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建设应融通统一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要理性对待学校文化建设,自觉接受积极影响,抵御消极影响,力争与学校文化建设融通,实现和谐统一发展。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只有扎根学校文化,自觉传承与弘扬学校优秀文化传统,才能健康持续地发展;学校文化建设也应该以校本课程开发为抓手,与校本课程开发共进,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发展和学校特色的形成。要实现校本语文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建设的融通统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结合。 

1. 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融入校本语文课程开发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学校要开发出适合本校的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校的优秀文化传统,并将其融入校本语文课程开发,其开发的结果才能具有适用性和针对性,也才有可能创造出学校特色。 

在将学校优秀文化传统融入校本语文课程开发的同时,还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力争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校本语文课程。 

杭州高级中学和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在进行校本语文课程开发时,注重梳理挖掘本校的优秀文化传统,并自觉地将其纳入校本语文课程,分别开发出了《杭高名人传》《解读北大名人》等校本语文课程,既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又有助于师生对学校实现文化认同,强化学校文化建设,凸显学校特色。 

2.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关注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巩固 

高品质富有特色的校本语文课程开发,其开发实践过程和结果倒逼不少学校开始重新审视和认真提炼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学校文化,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校本语文课程开发对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的影响,不应仅停留在自发层面,而应具有自觉意识。 

上海市提出,学校至少要有一个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富有特色的课程或项目,继而形成相应的特色课程群,形成面向全体学生、层次递进的特色课程体系,从而创建“特色普通高中”;广州市也提出,以特色课程建设为突破口,通过特色课程建设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引导普通高中成为特色学校,并在实践中探索以学校的特色发展引导学校开展学校文化建设。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不应只是等待“倒逼”效果的产生,而应自觉有意识地关注学校文化建设,关注学校特色在课程中的体现,促进学校特色和办学思想在校本语文课程持续开发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巩固,追求与学校文化建设共同实现良性发展。 

篇7

关键词:校本选修课程;学校文化;品质

所谓校本选修课程建设,是指在高中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结合自身的资源条件、价值取向开发出若干门科学规范、质量较高的校本课程,学生在这些课程范畴内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自由选修,满足自身课程需求,获得相应学分,促进个性化成长。校本选修课程是高中新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共同基础上的差异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学校文化品质的重要路径。它的提出基于笔者对课程建设与学校文化建设内在互动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从教育学的角度审视,课程本质上就是_种文化,课程与文化存在着相依相存的天然联系:一方面,文化是课程的母体,决定了课程的文化品性,并为课程规定了基本的逻辑规则及范畴来源;另一方面,课程是文化的载体,它精炼、形成并传承着文化,为文化的发展及创新提供手段、媒体等核心机制。高中新课程改革对学校文化提出了挑战,传统课程背景下的学校文化必须自觉转型、创设与新课程运行相匹配的文化土壤,这也是课程改革的根本依托和深层目标。同时,课程改革为学校文化重建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新课程的理念、理论、制度、方法、策略乃至教学设施的不同等新鲜元素都为学校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源泉和精神气质,提供了新的方法论上的参照和实践层面的具体内容。可以说学校课程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和载体,课程改革本身就是学校文化重建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开发校本课程就是体现新课程“校本”理念、凸显学校自主性和文化性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过去几年,笔者深入所在区域一所高中学校,对其校本课程建设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实践与研究、指导,初步形成了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建设框架,组织开发了50余门校本课程供学生自由选修并实施走班教学。实践证明,校本选修课程建设可以在提升学校文化品质上大有作为,具体表现在:

一、校本选修课程建设有利于凝练学校发展特色

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文化背景开发出来的课程,在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及评价等方面打着学校文化的烙印,与学校的文化特色相联系,是学校文化的具体体现。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色和积淀的优秀文化传统以及区域文化必然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文化资源。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对学校文化及区域本土文化进行选择、加工和提炼的过程,它立足于学生的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以实现校本化为目标。如该校开发的《解读镇中认识镇海》校本选修课程就是在系统梳理镇中百年发展史和镇海优秀地域文化基础上,整理出镇中概况、镇中文化、镇海区域概况、镇海院士文化、海防文化、宁波帮文化等几个相对独立的板块,并采用讲授、实地考察、研究性学习、观看视频等多样化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学校及镇海区的历史脉络、文化特色、发展图景等有比较系统完整的认知,进而培养学生爱校爱乡的浓烈情感,强化他们的“镇中意识”。

校本选修课程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次学校资源的重组与整合,是为了满足学校特殊需要,形成的一种特色的课程开发策略。它蕴涵了对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的新的发展契机与路径。所以当定位校本选修课程建设的时候应该明确学校办学宗旨,将其与远景追求和现实取向结合起来,置于全局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给予其足够的重视和投入。

二、校本选修课程建设有利于凸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文化精神

校本课程是国家赋予学校课程自的产物,同时也给学校文化带来了一股丰富、多元、开放、民主、自由、平等的清新之风,这些文化特质是传统课程背景下学校文化中所缺失或欠缺的,其背后凸现的是现代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即充分尊重并促进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

校本选修课程开发是一个合作的、民主的、开放的过程,强调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成员的广泛参与,他们都拥有参与课程决策和执行的权力。在该校的校本选修课程体系内,开发主体是多元化、个性化的,每位教师平等享有课程开发的权利;课程内容是丰富、多元、开放而不拘一格的,学科辅助、学科拓展、艺术体育、文化素质等均是可待开发的领域,在内容确定上综合考虑开发主体的专长、学生的真实需求、可资利用的资源、学校的特色发展等,尽力寻求最佳结合点。如《高中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指导》《心理辅导与自我开发》等课程在学生中广受欢迎,满足了青春期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规划、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学组织形式是民主开放的,实行走班教学,每位学生平等享有自由选修的权利,组班过程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和权利,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的民主精神和契约意识等。

三、校本选修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社团活动的品位和档次

社团活动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形式,高品质、多样化的社团活动是衡量一所学校文化品质的重要标志。社团活动和校本课程之间存在着不少共通;交互的元素。社团活动是在学校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下,由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内容发展而成的,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则针对学生的不同需要及学生发展的可能性。由此可以构建学生社团活动课的校本课程模式,让每一位学生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内容、有评价地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参加社团活动,充分发挥主体性: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得到充分发展。社团活动和校本选修课程的联姻实现了前者“明目标、给时间、留空间、展特长”的目的,基本解决了制约社团发展的时间、空间及指导的三个瓶颈问题,较好地实现了活动常态化。

四、校本选修课程建设有利于提升教师文化品质

教师文化简单来说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在学校文化系统中,教师文化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直接决定了整个学校文化的品质。传统的教师文化规范重于创新,行动重于理念,结果大于过程,这些都困扰着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整个学校文化品质的提升。笔者认为确立课程意识和转变教师行为方式是教师文化重建的关键,新课程下的教师文化的核心应该集中体现出创新、合作;开放三大特征,而校本选修课程建设可以有效促进这些特质的形成。

课程意识是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是对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反映,其本质就是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中或明确或隐含的课程观与课程方法论。该校在制订《校本课程建设方案》时就特别强调教师要树立新的角色意识,要从一个课程的消费者变成一个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鼓励所有教师都参与力所能及的课程开发研究,并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在行动研究过程中养成课程开发意识,发展课程开发能力,最后达到专业成长的目的。

篇8

关键词:农林院校 物理化学 教学改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以农业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为优势和特色的高校,物理化学课程是我校生物、林产化工、农药、资源环境、食品科学等10个涉农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这些学生的后续专业课不同,将来的就业方向也各异,因而对物理化学课程的侧重点各不相同。这就要求物理化学课程在突出学校“大农学”背景和特色的基础上,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必须进一步与专业人才的整体培养方案相适应,既要重视化学基础理论教育,反映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前沿,更要从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学生需求出发,通过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学生后续专业课学习,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农业创新型人才做出积极贡献。下面笔者从教学理念、课程体系与内容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研究等三方面来谈谈我校在农学类物理化学课程建设方面的基本情况,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读者的深入思考。

一、教学理念与方法

我们长期坚持“物理化学课程以大农学为背景、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强化基础理论,突出课程内容与专业相配套,重视学生实验动手能力训练。更新教学理念,以“授人以渔”的思想,施行启发式教学;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课程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体系与内容建设

课程建设整体设想是,以物理化学基本原理为基础,通过系统调研不同专业学生的后续专业课和可能的工作方向,掌握不同专业物理化学课程应有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面向不同专业的物理化学课程体系。

我们参考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体系,在保证基础化学理论教学的前提下,将物理化学基本原理与学生专业全面结合,体现教学特色和优势。例如对于生物类专业的学生,由于其后续的专业课对化学知识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全而学习包括结构化学在内的物理化学各方面内容。林产化工专业的学生将来主要从事林业植物资源的化学加工和利用,其物理化学课程的侧重点应放在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以及胶体与界面化学,对结构化学内容可不作过多要求。农药类学生的课程侧重点为热力学、动力学和胶体与界面化学,这对于他们以后学习农药的化学合成方法、作用机制以及衰变分解机理非常必要。资源环境专业学生需要更多的了解化学物质对土壤、大气和水体的影响,电化学和胶体与界面化学是必不可少的研究手段。食品类专业的学生在研究食品、饮料等的生产加工及存放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时需要借助热力学、动力学和胶体与界面化学的知识。

与理论课程的教学要求相适应,实验课程也需要作相应调整。我们前期已构筑了包括“基本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的“三层次一体化”的实验教学平台。在我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资助下,我们还将继续探索实验教学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严谨诚实的科学作风和扎实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研究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美育课程

小学教育专业在进行课程建设与革新工作中,多所院校对学生群体职业技能的培育工作给予关注和重视。小学教育专业身为培育现代化教师的新专业,在全面推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部门提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将作为新的教育目标,学校美育课程身为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逐渐受到各高职院校重视。因而,针对小学教育专业学习者综合能力及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该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高低,与其所教学生的素质提高、情感熏陶以及艺术特长培育正相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升院校人才培育多样化。

1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美育课程建设必要性

1.1有助于提升学生认知美的能力

美育,又称作美感教育,即经过相应培育,使受教者具备美的理想、美的素养、美的情操及美的品格。对美的认知不但是审美实践活动,也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审美活动作为人类基础心理活动,追求美好事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类心理层面的基础需要。但针对“什么是美”这一问题,多数人只有相对感性的定义,譬如欣赏优美的舞蹈、捕捉美好的风景以及聆听动人的乐曲等,均会使受众不自觉的产生美的感叹,但针对美的抽象概念却呈现出模糊不定额度情况。因此,在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房中,教师可通过美育课程为学生群体叙述美学价值,使学生可渐渐理解美的定义,进而深化对于美的认知。

1.2有助于提升学生体验美的能力

体验美不是在感官层面得到愉快的体验,而是经过和美的实际交流互动实现对于精神层次的启迪。从心理学视角上而言,学生可利用主观意识得到感性认知及感性审美的能力,这一能力可将美渗透至头脑中,通过一系列反应,对学生审美能力可落实启迪和唤醒。这就是为何审美过程可使学生获取精神层面额度愉悦,也是实现升华思想与陶冶情操目标的根本因素。在高职院校小学教育相应专业中,通过美育课程,学生可在实际欣赏中体验美,并在教学活动中借助这种美学启迪达到自我升华,从而通过美育课程激发学生表达美与欣赏美的潜能。

1.3有助于提升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美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是建设在持续创造美的前提下的,不断探索美作为人类心理层次额度需要,然而部分人因不满足对已定美学框架的制约,在表达美的范围中增加自身思维,由此衍生新的艺术作品与美学观点。在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当中,美育的作用不但在于提升学生群体对于美的理解能力及认知能力,更在于提升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认知与鉴赏美作为创造美的关键环节,善于透过美学视角发现美并创造美,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呈现,艺术美感并非于凭空产生,而是根植在实际生活中。因此,教师只有在教学与生活一体化的美育教育背景下,探索如何应用更为多变与灵活的方式展开美育教育,对学生创造美具有重要启发作用。

2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美育课程建设现状

2.1院校体制的约束

现阶段,小学教育专业涉及的教学多数均以传统授课模式为主。多数与教育相对应的课程盲目借鉴原有高等院校的教育体系,在高等院校原有基础上并未做出适当改动以此适宜高职学生,而是强加至小学教育专业当中,教学活动多将理论知识为重点。增添的美育课程本质分散,特异性不足,无法充分看落实和学生自身发展相融合的教育模式,学生个体实际需要无法呈现,对学生全面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而这一教育方式也导致学生和现实脱节。同时,院校专业课与美育课程融合不足,美育课程和专业课在教学实践层面相错,致使两者难以融合。

2.2培育目标欠缺针对性

培育学生德智体全方位发展,具备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坚实基础、素质较高及能力较强的小学教师,是当今多所高职院校的培育目标。但这一目标偏重德育、体育及智育等层面的发展目标,忽视了美育课程中蕴含的艺术类学科。艺术教学作为美育的组成部分,而美育课程则是院校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教育领域发展进程中,美育、艺术教育一直是共同发展进步的。然而,现阶段教育环境下,艺术教育属于美育范围,高职院校在建设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时,往往对于美育课程重视度不足。院校对小学教师的培育目标也极为繁杂,针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培育目标欠缺针对性,导致在此环境下培育的教师难以满足国家及社会对小学教师的要求。

2.3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

近几年,由于国家对美育教育的重视度增加,部分高职院校针对小学教育专业也相继开设美育课程。但院校实际培育计划中,针对课程整体设计存在包含大量艺术类课程,这些课程均隶属艺术类专业层次的实践类选修课。因受院校培育计划约束,选修课的选择准则为四选二,即在美术、声乐、舞蹈及乐器4个课程当中任意择选两门课程开始选修。这一教育现状,必然会导致美育课程设置不够全面性,学生对于自身较为陌生的艺术课程难以深入的学习。

3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美育课程建设策略

3.1培育师资团队,强化美育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质量与师资力量与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正相关,要想有效提升教育质量,最终还需依赖教师来实现。现阶段,部分小学在美育教师团队建设层面可在基本满足教育要求,但由于专业结构性欠缺、学科领头者不足以及职称结构缺乏合理性等因素影响,美育教师团队建设仍需加强。建设一批具备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是促进教育发展、革新及培育人才的重点。首先,院校可补充与引进美育方面教师,弥补专业教师缺乏架构性的难题。其次,培育双师型教师与骨干教师,提升美育教师群体的专业素质与水准。再次,培育美育课程学术领头人,发扬学术带领作用,提高美育学科科研水准与能力。呼吁教师群体参与专业技术支撑晋升等活动,推动美育课程教师团队建设。最后,始终坚持优势互补与内外融合准则,借助“走出去”及“引进来”的用人制度,增加对美育教育教师的培养力度,招录小学一线美育课程相关教师,实施阶段性与周期性教学,吸取先进美育教育的成功经验。

3.2全面展开通识知识教育和美育教育

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教师群体师德教育,以及创新学生群体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手段及模式,例如通过实际教学训练、建构优秀和谐师生关系以及锻炼教育工作者心智等。另外,高职教师可深入到小学教学活动中,通过观摩小学教师实际美育教育,学习先进教育手段,在提升自身道德涵养的同时,在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当中有序进行美育教育。针对小学教育专业,高职院校可增设学生素质教育、德育教育。这两者区别于传统的价值观与知识教育,对于学生日后进行小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小学教师应在具备社会常识及自然知识的同时,还应具有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为教学工作储存多方面知识。院校可逐步增加通识知识与美育课程,将通识教育和美育教育重点置于课堂范围内,优化通识教育及美育教育的课程模式,逐步强化两者与专业课程的契合度。

3.3创新培育体系,合理设置美育课程

一方面,取消当前的美术、声乐、舞蹈及乐器艺术类专业层次的实践类选修课四选二额度约束,将其引进专业必选课当中,并合理增添授课课时,使学生可全面掌握多种技能,为提升学生群体综合素养提供平台。另一方面,创办将艺术作品鉴赏及艺术知识讲授未重点的美育选修课程,教师为学生讲授美育课程中涉及的理论基础,培育学生审美能力,促使其树立审美理念,提升艺术欣赏能力。另外,设计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育目标,培育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进步,并具备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的专业知识牢固、教学能力纯熟、实操能力过强及艺术修养充足的小学教师,以此来促进高职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3.4在美术学科中展开美育实践美术教育身为小学美育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构成,应将其视作小学教育专业当中的重要内容。美术身为历史久远的艺术学科,其呈现出人类探索美的过程与追求。美术在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培育人才,以及小学素质教育当中的美育价值呈现在多个方面。从学生身体发育视角而言,美术可使学生群体更为直观地体验美,并在追求美中增加学习美术乐趣,提升其艺术素养。从情感发展视角而言,美术身为一种表达艺术的方式,可为学生创设一种美的氛围和意境,并在艺术无形的熏染中提高品质,充实其情感。从心理发展视角而言,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可渐渐摆脱思想与身体层面的惰性,养成积极、正向的心理状态。从美术学科的美育价值出发,院校正在设置课程和美育实践中,应中水美术学科理论和实践的融合。由于美学知识存在十分深刻的生物学、科学、社会学及心理学等因素,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将理论作为导向,使学生在掌握人类心理和生理状态后,掌握与理解美术教育。

篇10

儿童文学作为小学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地位和作用一直以来都颇受大家的重视。为引领一线教师开发和利用好这一资源,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刊于2014年12月初主办了儿童文学教育教学研习活动,与会的专家与500多位来自省内外的教师一同观摩了四堂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体的儿童文学教育展示课。四位教师用他们独特的文学教学思想、精湛的文学教学设计、睿智的文学教学方法,彰显了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独特魅力,也让与会人员受到了一次儿童文学教育的洗礼。在活动中,各位儿童文学专家、特级教师、教学专家还做了有关儿童阅读、儿童写作、小学语文教学等方面的报告。本期我们特开辟专栏,将本次活动的精彩内容予以呈现,以飨读者。

课程是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全部教育内容。就某种角度说,“教育即课程”,课程建设无疑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核心话题。

小学是儿童这一生命阶段最为主要的学程。如果说“人本”的世界潮流决定了“生本”的教育理念,那么“童本”便是小学教育不可移易的信念。

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可以认为儿童期是文学期。儿童的心境是文学的,儿童的想象是文学的,儿童的情趣是文学的,儿童的言语也是文学的。为此,笔者在这里才有了小学课程建设呼唤儿童文学的期盼。

这是因为文学对生命的陪伴与呵护,是从一降生就开始的。海婴要出世了,鲁迅曾和许广平商量:管他叫什么呢?干脆就把父亲的绰号送给他,叫“小白象”吧……许广平回忆说,当鲁迅第一次尽父亲的职责,将孩子抱在怀里时,只见他把海婴横在他两只弯起来的手臂上,在小房间从门口走到窗前,又从窗前走到门口,一边走一边唱:

小红,小象,小红象,/小象,红红,小象红,/小象,小红,小红象,/小红,小象,小红红。

“小白象”怎么变成“小红象”了——许广平回忆说,大概是看着新生婴儿红润的皮肤而引起的联想吧!

小海婴没有满月,就听到了大作家那首充满爱的“童谣”,其实,所有的生命在呱呱坠地之后都会听到由母亲创作的各式各样的“催眠曲”或“摇篮曲”,并从这里开始了与温暖的文学相伴的人生之旅。

由此看来,小学的课程是童年的课程,适度地融入儿童文学元素自然是应有之义。语文课自不必说,现在几乎所有的阅读课文都是文学作品。之前所谓的“常识性课文”,其实就是文艺性说明文,也在广义的文学作品的范畴之内。如果说从前的课本还有一些应用文,如“请假条”“书信”之类,现在也已淡化,或不再列为课文。有人说,“语文”包括了语言文字、语言文学和语言文化,但这三者绝非等量齐观,而是一种各具特色的“共建”:语言文字是基本载体,语言文学则是内容主体,“载体”和“主体”才有机构成了“语言文化”这一共体。另外,音乐、美术、体育一类课程,因其所含的艺术性,也就很容易让我们体会到它们与文学的亲近。即使是最理性的数学,它也一样需要融入文学元素才能使其温润柔软,方能进入儿童世界。我自小数学成绩不太好,但也有令我感兴趣的地方:一是背口诀,珠算口诀和乘法口诀,读起来朗朗上口,就像念儿歌一样好玩;二是解答典型应用题,我觉得一道题仿佛是一个故事,所以对“和差问题”“行程问题”“植树问题”“鸡兔问题”……颇感兴趣,解应用题的能力大大超过了计算能力。现在想来,还不正是因为“歌诀”和“故事”都具有一定的文学性才引起了我的兴趣。

不只是课程的教学内容,都会有文学的基因,课程的教学方式,更需要多采用文学的手段。著名作家刘绍棠十分敬重他四年级时教语文的田老师。刘绍棠刚上一年级,田老师让三年级学生把着一年级学弟学妹的小手描红。描红纸上印的是一首小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田老师先把这首小诗念一遍,然后编出一个故事:“有个小孩子,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姥姥家。吃了早饭收拾好家务才上路,一口气便走出了二三里地。这时候,路过了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开始做午饭了,家家的烟囱里冒出了炊烟。娘儿俩走呀走,看见一路上路边亭儿挺多,有六七座吧,就走进了一座亭子里去歇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很茂盛,小孩子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儿。嘴呈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来,插在耳朵边,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迎春小喜神儿。他刚要动手,妈妈喊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小孩儿听了妈妈的话,就缩回了手。后来,这花儿越开越多,这里就变成了一个大花园。”刘绍棠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直到旁边的三年级学生捅了他一下,他才回过神来。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几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他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竟听到了上千个故事。想不到正是这些故事,在他的心中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如果知识的背后没有丰富的情感,那么知识只不过是最粗糙的工具。”